农村农业工作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农业工作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农业工作基本知识

篇1

青县地处河北省沧州市的北部,素有“津南第一县”之称,共有6镇4乡345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9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6.8%;植树造林面积1.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3.4%。2004年青县总人口38.7万,其中农业人口32.9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5.0%。

一、青县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效果评价

(一)开展合作社基本知识培训,为农村干部群众提供智力支持

课题正式启动后,我们首先举办了3场大型有关合作社方面的报告会,邀请合作社问题专家讲课,其主要内容包括合作社基本知识、国际合作社运动经验借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政策走向,参加对象有农民、乡镇干部、村干部和部分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约160多人。此后,又陆续地举办了10次小型辅导会,除讲解合作社基本知识外,还帮助一些农民合作组织解决具体的问题。这些报告会和辅导会不仅帮助农民和农村干部学习合作社基本知识,而且调动了农民群众组建合作社的积极性。

(二)消除制度和不利因素,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铺平道路

由于我国有关农民合作组织法律尚未出台,影响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一些制度障碍仍然存在,并且还起到了不利于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负面作用。在青县的实践中,我们不仅亲身体验和认识了这种制度障碍造成的困难,而且找到了解决这种制度障碍的途径和方法。

为了说明影响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制度,现以周官屯村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社为例,该服务社是非营利性非企业法人的合作组织,也是我们课题组的一个实验点,按有关规定是在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注册。2005年5月,我们在县民政局申请服务社登记注册时发现,当时民政局对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设置了相当高的门槛,超过了一般农民群众所具备的能力。在繁杂的申请手续、较高的验资标准和缺乏有效帮助的情况下,农民很难完成申请办理合作组织的手续,登记注册环节成为阻碍农民组建经济合作组织的一个制度。如何打破这一制度障碍,成为推动青县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取得第一手调查情况后,我们召开了有省农工委、市农工委和县农工部、农业局、财政局、民政局、工商局、科技局、林业局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对上述制度做进一步调查。提出建议,主要内容包括:提高青县干部对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认识,对不合理的政策规定进行改革,创造一个鼓励和支持农民申请办理经济合作组织的良好氛围。县委和政府专门研究了这一问题,决定采纳我们课题组的建议。

2005年9月8日,青县县委和政府出台《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有关政策的规定》,该文件明确提出从财政资金、注册登记、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其中县财政每年至少安排150万元支农专项资金,倾斜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民政部门负责对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登记注册,工商部门负责对经营性专业合作社以及有关合作组织所办企业的登记注册。同时,青县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有关领导和协调工作

(三)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蓬勃发展.政策扶持的社会效果明显

民政和工商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6年5月8日,全县共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52家,其中2005年3月以前成立了13家,2005年3月至8月成立19家,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初成立20家。在这52家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占46家。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目的,在于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青县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表现出这种发展趋势,一是引导农民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二是组织农民学习和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三是解决个体农户与市场联结的困难,增加农民的销售收入。

(四)青县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多样性取决于基本国情

以青县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例,在合作基础上,是以农民自愿联合为原则,他们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无论是大户、核心会员还是普通会员都是直接参加农业经营活动或农业生产劳动;在经济联系上,既有经济利益联系紧密的股份合作制、合伙制类型,也有以技术服务为特征的经济利益联系非紧密类型;在股权结构上,既有比较理想、合理的股份结构,但更多是个别领办人或几个核心会员(成员)占有绝大多数股份;在内部管理上,虽然章程规定了民主管理内容,但是决定合作组织的大事仍然主要听取领办人或核心会员(成员)的意见。

我们在对青县农民合作组织的调查发现,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是主要取决于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原来强加于农民身上的许多束缚被解除了,农民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农民之间的经济收入、文化教育、社会经历、思想观念逐渐形成了相当大差异,少数农村能人具有一定投资能力并敢于进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践,而大部分农民既缺乏经济实力也不愿意承担经济风险。在现阶段我国农村,由能人和大户出资组建的农民合作组织占有较大数量,他们的出资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管理权的分配方式。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缺乏合作社基本知识传播,也是一个影响原因。我们既不能脱离中国农村实际情况,追求所谓的合作社理念,也不能放弃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引导和规范,使其在较高的层次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青县实践的经验、启示和意义

(一)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不会影响社会稳定

在一般情况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不仅不会影响社会稳定,相反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这是因为:第一,影响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以及相关诱因,是某些地方干部严重侵占农民利益或严重违背农民意愿,引起农民的不满和上访,而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本身无关;第二,我国亿万农民的根本愿望是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增加收入早日进入小康社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第三,自1978年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二元结构的体制弊端,赋予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进城就业权等一系列权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已经大大释放了影响农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农民经济

合作组织被利用的可能性非常小;第四,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缺乏农民自己的利益表达机制,这既不利于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影响决策层充分吸收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显然,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能够比较充分代表农民利益的合法组织和社会团体,应该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二)政府解决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至今我国仍然存在着不少制约合作组织发育和发展的制度,与此同时,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权威性宏观调控全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机构,其职能分散在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农业部、商务部等部委,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政府对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青县经验说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进行改革,破除原有的障碍性制度和政策,出台鼓励性、扶持性制度和政策,为农民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

(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要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合作社的理念必须服从基本国情,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不能脱离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脱离中国农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和国情复杂,不同省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即使同一县域农民之间收入差异也会很大;农民普遍缺乏合作社知识教育,从而影响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过去带给农民群众的阴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呈现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农村合作社不同的局面和趋势。如何将合作社精神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这是需要不断实践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我国农村需要开展合作社基本知识培训

目前我国农村普遍缺乏合作社知识培训,我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必须搞好这项基础性工作,特别是要与农民培训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合作社意识和基本知识,这对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农业和农村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农业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还减收;二是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由于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市场观念不强、信息不灵、科技素质不高,对种什么、养什么把握不准,使得农业结构要实现高效益、有市场的调整,己成为普遍面临的难题;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朝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方向发展。

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肩负着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任。农村基层干部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任务,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首先要抓住选人用人的关键环节。要按照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和原则,把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诚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乡村领导班子。加大村级干部选任改革力度,拓宽选人渠道,采取由党员和村民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方法选人,选出党员和绝大多数村民满意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奠定基础。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要的有计划地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的培训。通过学习和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增强政治观念,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道路的信念;增强政策观念,提高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自觉性;增强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带领群众依托市场,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本领;增强群众观念,提高为群众办实事,善于做新时期农民思想工作的水平;增强法制的观念,提高依法的能力。

篇3

[关键词]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农民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15-02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建立了以大学为依托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农民培训是农业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推广各个环节中处于核心地位。当前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工作中的农民培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鉴于此,应该结合当前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中农民培训的实践经验,总结一些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下农民培训的具体模式,为农业推广中农民培训提供若干现实的、行之有效的固定模式,以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

1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模式

1.1 培训对象

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对象,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等基层干部。

1.2 培训目标

帮助基层干部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总体目标要求,初步掌握现代农业、市场与乡村治理等基本知识,强化其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带头人。

1.3 实施主体

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实施主体以农业院校的教师为主,也可以从政府相关部门选择一些了解农村实际、熟悉农民状况的人员担任老师。另外,一些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也可以现身说法,传授经验。

1.4 培训内容

在编写教材之前,首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村干部和广大的农民的需求,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新编教材。教材力求切合实际,内容涉及乡村建设规划、乡村治理、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等。

1.5 培训方式

在培训方式与方法上,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采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互动讨论、村官论坛“四位一体”方式进 行。课堂教学中坚持互动式教学,保证每堂课都有一定的交流研讨时间。理论课之后穿插现场教学。举办“村干论坛”,先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现身说法,与参加培训的村干部分享创业经验。另外,建立“训后服务”机制,建立村官个人资料及所在村子的基本情况、产业特点的信息库。学校开通了训后跟踪服务热线电话,实现专家、基地、政府和村干部之间的互联互通。

2 农业技术骨干培训模式

2.1 培训对象

农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对象包括县、乡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人员、专业示范户和一些乡土人才。

2.2 培训目标

帮助培训对象成为农业推广和农民培训工作的骨干力量,并带动一般农户接受新观念,采用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3 培训层次

农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层次为学历教育。对于参加培训的农业技术人员,要求其获得成人大专学历。专业户和乡土人才以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为主,有条件的也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中专或者大专学历。

2.4 实施主体

农业技术骨干培训的实施主体是学校成人教育机构和分布各地的试验站、示范基地等野外工作平台。

2.5 培训内容

主要课程设置有:①基础文化知识;②传播基础理论课程;③人文素质教育;④职业专项技术、技能课程;⑤体育与健康课程。

2.6 培训方式

由于农业技术骨干培训有不同的培训层次,因此,这种培训适宜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工作。对于学历教育和证书培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现场观摩实习、互动交流与讨论等方法来进行。

3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模式

3.1 培训对象

年龄在20岁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长期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普通农民。

3.2 培训目标

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该项技术的各个环节,完成培训后够能将所学到的科技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

3.3 实施主体

实施机构主要是学校示范基地、试验站以及当地政府的农业推广部门。试验站、示范基地利用自身的教室、实习基地以及其他必要的硬件条件可以很好地完成培训工作。当地政府原有的农业推广网络比较完善、健全,也可以加以充分利用。

3.4 培训内容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专业可以根据各地主导产业来确定。例如,在白水以苹果生产、管理技术为主要内容,在阎良主要进行甜瓜种植技术培训,在眉县进行猕猴桃栽培技术培训,在山阳则以板栗、核桃种植技术为主。

3.5 培训方式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方式和方法上更加多样化,集中面授、下乡入户、远程多媒体教学、现场观摩实习等各种方式相互结合,从而可以保证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4 创业培植培训模式

4.1 培训对象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长期从事农业或者相关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市场意识,有强烈的创业意愿,有创业基本条件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和农机大户、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服务企业负责人,也可以选择部分没有就业的农村大、中专毕业生。

4.2 培训目标

通过创业培植,使受培训农民成长为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企业家。

4.3 实施主体

农民创业培植模式的实施机构仍然是学校的试验站、示范基地等野外工作平台以及当地农业推广部门。但是这种模式的培训师资需要更多的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如市场学、销售学、会计学以及法律、工商、税务等。

4.4 培训内容

①专业技能培训,如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②创业意识与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训,如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创业能力等;③创业相关知识和能力培训;④创业过程的指导。

4.5 培训方式

创业培植模式的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以短期的非正式的培训为主,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主要以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等方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5 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培训模式

5.1 培训对象

农民综合素质培训面向普通农民,但是要求培训对象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5.2 培训目标

使培训对象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现代观念,从而提升培训对象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提高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水平。

5.3 实施主体

农民综合素质培训的实施机构以学校为主,政府也负责部分培训任务,但主要为培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协调工作。

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上,通过培训需要和教师的参与意愿相结合,从农业院校的文、法等相关学科中选择培训教师。

5.4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知识、法律知识、思想道德知识和健康、卫生知识。

5.5 培训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培训地点在学校试验站、示范基地的培训教室以及各乡镇、村里的文化活动场所。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除了教师讲授外,还可以采取师生互动、交流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展开。

参考文献:

篇4

一、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归档整理和管理还不够科学。突出的表现在:收集不够齐全;整理不规范;重文书档案轻其他如图片、影像、实物等档案;另外,一些乡镇档案室不能发挥综合管理功能,各站所的档案各自为政、分散存放、分散管理,且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2.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部分基层领导疏于档案工作的管理,更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加之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性不足,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一、服务不力。二是农村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目前,各乡镇档案人员均为兼职,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少数兼职档案人员甚至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工作,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地投身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另外,档案工作的管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村级文书、乡镇秘书变动频繁且流动性强,形成了年年培训年年换人的局面。

3.投入不足,硬件配置相对滞后。由于重视不够,村级档案管理混乱,残缺不全,有些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村子,没有档案室,所有档案文件都混放在一起,甚至有的村里的全部家当就是几本账簿,更谈不上为改善档案保管条件进行投入。

二、解决对策

1.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首先,应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让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职责范围、重要程度做到充分了解并加以重视。其次,应着力提高他们的业务工作能力。采取专题培训和集中辅导的形式,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手把手的实地传授指导,现场操作讲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档案基本知识,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2.加强指导,提高农业和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将档案管理情况纳入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内容,推动乡镇和村委会规范建档,保证乡镇和村委会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要建立村级档案管理示范点,培养典型,并及时总结推广,引导带动其它村建档;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及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新动向,指导和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开展;要结合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兴农业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活动产生的文件材料。加强对行业协会、经济联社、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养殖)户等新经济组织的建档及开发利用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

3.进一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逐步加大档案基础建设投入。一是争取领导和有关单位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大档案硬件建设,最大限度地改善档案保管条件。二是要联合涉农部门,形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农村档案工作。档案部门要主动与“农、林、畜、牧、水”等涉农部门联合,取得他们的支持,建立各种协调机制,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共同推进档案工作。三是加大档案资源建设。要注意收集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切身利益、农村政权建设、小城镇建设密切相关的文件材料。

4.增强档案存留意识,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并保存乡村档案。在日常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加强档案管理,做到随时产生随时存档,并且要做好保存保管工作。作为乡村档案员,要做到经常性地去征集、搜集、整理有用的档案,还要经常性地深入乡村,去挖掘村里各种能人、能工巧匠的绝活和特殊技艺,尽可能多地记录一些发生在村民中间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和对村子有重要影响的事情。

5.整体推进,全面完成村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要以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为抓手,进一步促进村级档案的规范管理。要严格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健全检查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归档、保管、借阅、移交制度,并执行到位,确保档案资料收集齐全、保管完好,维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要进一步查缺补漏,在安全保管、提供利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进而按照要求,完成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工作。

三、总结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防雷减灾;现状;对策;山东兖州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99-02

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地下有丰富的煤矿资源,位于雷电灾害频发地区,气象雷电灾害资料表明其年平均雷暴日为30 d,处于中雷区。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兖州市2011年新农村建设开工面积达到150万m2,并且都是6层以上的住宅小区,联片建设。特别是选址都是选择野外环境比较空旷的地带,环境开阔,临近煤矿塌陷地,地面长期潮湿,处于暖湿气流的迎风方向,有利于雷电灾害长期落雷等,导致雷电自然灾害的发生。兖州市是全国著名的农业产粮县,乡镇企业工业化较高。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兖州市,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优势。此外,还有1家国家级农业高新示范区及兴隆庄煤矿设施旅游观光园,这些乡镇企业大部分厂房都紧邻农田、矿区,烟囱高几十米,但防雷设施几乎空白,给雷电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电子、电气设备应用于生活中,但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导致各种线路乱拉、乱扯现象发生,如网络线路、电力线路、有线线路、通信线路等。而农民大多缺乏防雷、避雷的基本知识,导致农村雷电灾害时有发生。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防雷减灾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2]。

1雷电灾害及防护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对电源和电流脉冲的敏感程度越来越高,除直接受雷击影响外,还有雷电引起的冲击过电压、过电流成为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和工作中断的主要因素之一。雷击的产生一般有2种形式,一种是直接雷击,即雷击之间或雷击时对地面某一制高点,如比较高大的建筑物、构架、铁塔、树木、金属间迅猛放电的现象,其所产生的热电效应、机械效应造成物体损坏,人员伤亡。另一种是感应雷击,即雷电放电时,在附近的地面导体上(包括架空电缆、埋地电缆、钢轨、网络电线等)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波地反应的现象,瞬间放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对微电子设备造成损坏,伤害现场工作人员,使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模拟数字受到干扰破坏丢失。

一个完全的防雷系统包括2个方面,一是直击雷的防护,二是感应雷的防护,二者缺一不可。根据雷击在不同区域的电磁脉冲强度划分防雷区,在不同的防雷区界面上进行等电位连接,能直接连接的就直接连线。不能直接连线的,通过不同规格的避雷器进行等电位焊接连接。直击雷防护包括安装避雷针、引下线、接地系统导体。其目的是将大部分雷电流瞬间泄入大地,以免使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的危害。感应雷击瞬间产生的遗流在物体的过电压(过电流)的形势损坏电气设备。其基本原理是消除电位差,技术措施做等电位连接、屏蔽安装避雷器,以便按照它们的通流能力来分配可接收的承受值[3]。

2新农村建设防雷减灾工作现状

2.1防雷设施薄弱,缺乏责任机制

由于村庄分散,防雷建设及改造成本较高,限制了防雷装置的应用,农村公共场所、乡镇企业、乡村学校、农村个体企业几乎都未安装防雷设施。许多农民甚至安装了许多“引雷装置”,如太阳能热水器、金属水箱、装饰性小铁塔等。加上农村防雷责任机制不健全甚至未建立,防雷安全检查体系不完善,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审核滞后甚至缺乏,导致农村雷击事件时有发生,防雷减灾工作迫在眉睫[4]。

2.2房屋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监督

目前,兖州市新农村建设建房处于随意发展的状态,各种审批、监管措施均未到位,这些因素也影响了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减灾工作的落实。

3新农村建设防雷减灾工作对策

3.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

为增强全社会防雷减灾的法制意识观念,应加大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在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将新农村建设的房建项目纳入到防雷减灾体系,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考核,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力争从源头上消除雷击安全隐患。

3.2进行防雷图纸审核及气象灾害评估

积极推广农村住宅建设防雷安全适用技术,按照防雷技术标准引导广大群众进行房屋的设计和施工,以在技术上保障防雷装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积极探索建设“防雷减灾示范村”,以点带面加强防雷减灾工作进行。不仅要对单个独体建筑的内外部防雷装置进行整体统一考虑,还要对整个新建村庄以及周边的环境做全面的防雷规划,真正将防雷减灾落实做好,把雷击损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点,尽快扭转当前农村防雷安全的不利局面[5]。

3.3提高雷电预警和灾害应急能力

近年来,农村雷电监测网络和雷电业务平台相继开展建设,气象部门得以向广大农村地区雷电天气、雷击地区、危害性天气预报等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但与完善的防雷减灾系统建设仍有较大差距,预警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需进一步加快制订相关政策,加强雷电监测和预警。此外,要合理规划农村灾害防御工作和应急能力,建立健全雷电灾害管理体系,尽快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如可建设气象协管员制度。气象部门先将气象科普知识传授给气象协管员,再通过气象协管员向农民广泛宣传。在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通过公共场所的电子显示屏、农村广播等途径进行预警信息的,使农民及时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正确应对雷击灾害,减少雷击伤亡事故的发生[6]。

总之,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防雷减灾工作的重难点,是一项社会系统综合工程。它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加强管理和服务,还要求各级政府的支持、各相关部门的配合联动。应广泛普及防雷法规及相关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群众防雷的自觉程度,只有不断增强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及防护技术的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完善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责任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雷电灾害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 李敬伟,赖惠文,刘昌.如何做好惠州市防雷减灾体系建设规划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1(32):138.

[2] 罗经权,李春玲,罗伟华.浅析农村防雷减灾的现状与对策[J].内江科技,2011,32(10):51,118.

[3] 王仕星,张慧良,张先良.转变发展方式 提升服务能力 推进防雷减灾管理服务工作转型升级[J].气象软科学,2011(4):72-77.

[4] 屈涛,屈疆.浅谈乌鲁木齐市气象局防雷减灾工作的进展及存在问题[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5(B8):128-129.

篇6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是乡村经济产业的重点项目之一,它不仅能将乡村与城市紧密连接,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拥抱大自然的有效方式,还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维护环境生态和谐以及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严贤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正式出版发行的《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背景,探讨与分析了农业旅游基本理论,并详尽地介绍生态农业旅游具体实践措施与涉及到的各类问题,对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重要借鉴价值。《生态农业旅游》全篇共七章,主要包括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知识、生态农业旅游者及市场开拓、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与保护、生态农业旅游业及运作、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生态农业旅游管理等。

该书系统且全面地阐述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论概念与实践内容,有助于读者对生态农业旅游产生基本了解。此外,该书还针对丘陵地区的地貌环境特征,提出适合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垂直生态观景模式”,为生态农业旅游多元化模式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通读全书,不难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结构清晰、内容全面,可作为农业及旅游类学科的教学辅导用书,也可供林业、农业及旅游业相关工作人员阅读学习。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所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经营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在强调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将生态、农业与旅游项目有机融合,并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田园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与经营模式,吸引广大游客到乡村进行风景观赏、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品味农家风味等休闲活动。

然而,随着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愈发热烈,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首先,商业化严重,乡村特色不足。许多农业旅游经营者为追求即时利益与城市风貌,经营环境和旅游项目的设计过于商业化,缺乏乡土风情的独特魅力,反而会极大地降低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旅游经营的长远发展。其次,服务水平差,缺乏专业人才。因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快,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导致行业内部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低下、工作态度不端正,从而阻碍生态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意识不到位,忽视生态保护。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者往往以商业利益为前提,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加以重视,而在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部分游客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更容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振兴是国家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现代化农村所实施的重大举措,其关键在于推动乡村产业融合,促进城镇与乡村的密切联系,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全方位进行振兴发展:一是加强人才振兴,大力招揽乡村优质人才,培育专业、实干的农民工作队伍;二是加强农业振兴,借助高新科技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三是推动文化振兴,强化乡村思想文明教育,提高农民基本文化水平,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四是推动生态振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维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处理生态农业旅游的部分问题,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能让乡村振兴战略落于实处,发挥其有效作用。加强基础建设,发扬乡村特色。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在保障当地人民生活基础的前提下,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扶助政策。与此同时,将当地自然风光和特色物产资源融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不仅可以彰显出当地独特的旅游魅力,吸引更多游客,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的高效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当地各级部门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一支以农民为核心的地方人才队伍,以推动乡村振兴。此外,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还要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服务水平以及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培训,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带去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长期经营与发展。

重视生态问题,提高保护意识。无论是政府部门或旅游经营者都必须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才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因此,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生态平衡发展意识,并制定出一系列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切实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方位落实,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助力。《生态农业旅游》一书以生态农业旅游理论为基础,对相关实践与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包含诸多独到见解,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农业旅游研究著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能有效推动旅游行业发展,为其提供更多机遇,另一方面,还能大力促进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乡村迈向现代化发展道路。

篇7

争当科技进村牵线人。海州区大学生村官科普协会成立以来,大学生村官们始终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为宗旨,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交流、经验交流、协调联系、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区科协的协调与帮助下,大学生村官科普协会成员与“双百”小康工程专家库专家主动对接,利用自身贴近农村的优势,结合农村“一村一品”特色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此外,每名大学生村官联系10户农民,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将最新专业技术及农业科学成果信息传播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走上科学致富之路。一年来,为200多户科技示范户结对专家32个,合作科技项目12个,辐射带动1000余户农民科技致富。协会帮助引进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李敏、周洪丽先后为所在镇成功包装、申报农业科技项目20余个,争取项目资金800余万元,为所在镇的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争当科技创业领头雁。在推进“百名专家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进程中,大学生村官们立足村情,汲取身边致富典型和创业能手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创业致富。从当上大学生村官的第一天起,阚超便在内心埋下了通过科技创业为村民谋福利的念头。经过市场调研,阚超发现豆丹是天然有机食品,味道异常鲜美,决心把豆丹养殖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带动板浦镇乡亲们科技致富。但是,养殖豆丹需要技术,光靠热情是不够的,必须精确掌握相关技术,为此,他购买了豆丹养殖书籍和光盘,拜访当地有经验的农户学习基本知识;为了学到真经,他多次上其它乡镇豆丹养殖基地,与淮海工学院食品系两位教授对接拜师。两位教授从豆丹反季节养殖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手把手教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阚超掌握了种苗、放蛾、灭虫等技术。他将当地8户农民吸纳到自己的大棚里打工,进行修整沟渠、田间管理、捕捉害虫等工作。2011年,阚超豆丹上市后销售良好,获利2万余元。现在,他的养殖基地生产规模已扩大一倍,如今已是会长的他,主动将该基地打造成为成为大学生村官科普协会的实践基地,带动其他大学生村官科技创业。目前,协会中已有10名村官创办了大棚豆丹养殖、微生态发酵床养猪、食用菌栽培等项目,每年新增效益20多万,带动就业200多人,以自身实践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其中李敏等5名村官获得科技创业奖励资金25 000元。

争当科普宣传讲解员。一是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咨询。大学生村官以协会为平台,积极参加由区委组织部、农水局、科协三家联合在全区大学生村官中开展的争当科普宣传员活动,利用自身知识优势,积极承担农业科技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努力当好农村科学技术“传播员”,新农村建设“组织员”,国家政策法规“宣讲员”,广泛宣传蔬菜大棚种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及农村低碳生活等知识,让农民懂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的效益。二是积极组织科技宣传推广活动。充分利用任职村的宣传栏、公示栏、板报,开展“三下乡”活动、农民科技培训活动、组织科技宣讲团、组织村民收看农业科技节目、利用远程教育等,积极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推广和普及。一年多来,参与全区大型科普宣传活动6场次,与区“双百”工程专家联合引进新品种12个,新技术16项,组织科普讲座30余场次,举办各类科普活动100余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20 000余册,开展各类科普培训10余次,受益农民达4万余人次。

篇8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问题;建议;陕西铜川;耀州区

中图分类号F3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8-0033-0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微电子、通信、光电、遥感等多个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2003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资金、设备、管理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着力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就铜川市耀州区而言,现已建成区、乡、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体现。根据耀州区农业生产实际和社会形势发展需要,现对全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行调查和研究,总结如下。

1发展现状

耀州区辖10镇2乡2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含铜川新区)1 617 km2,总人口30余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25万人。果业、畜牧业、药材业、设施蔬菜是全区的四大农业主导产业。

1.1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情况

2003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区共建成各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点)213个。其中,区级农业信息服务站1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12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189个,龙头企业信息服务点3个,种养大户信息服务点8个。共配置电脑204台,打印机202台,扫描仪2台,数码相机2部,信息机11台。区、乡、村以及种养大户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1.2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

全区现有各级信息员265人,其中:区级信息员16人,乡镇信息员18人,村级信息员189人,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信息员11人。各级信息员均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掌握了信息工作的基本知识,工作能力较强,是全区农业信息工作的主要力量,在信息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3信息服务开展情况

农业信息服务最初仅通过信息网站、各乡镇信息服务站信息牌、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传播,年各类农业信息600余条,制作信息牌1 000余期,印发放资料18 000余份。2007年,区农业局积极与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联系,先后合作开展了电子农务、农信通业务,建成区级电子农务服务平台1个,农信通服务平台1个,乡镇电子农务服务站3个,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农业信息,年各类农业信息短信400余条。创办了“耀州农业信息”快报,与区电视台“农村天地”栏目组合作开展了电视信息播报;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建立了一站通耀州区各乡镇信息平台,有效整合了资源优势,拓宽了信息渠道,提高了服务能力。为耀州区农业生产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服务,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2取得的成就

在信息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农业信息数量、质量全面提升,每年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400余万元,增加收入760余万元。同时,耀州区农业信息网作为该区农业工作的形象窗口,狠抓网络维护,加强信息内容管理,多渠道丰富信息内容。2009年,先后在网上全区农业新闻146条、农业技术214条、工作通知49条,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沼气、项目管理等工作动态、有关制度共200余条,不但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工作经费,而且使全区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及时对农业各项工作动态有了全面了解,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公益服务形象。

3存在的问题

虽然该区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认识不到位[1]。部分区、乡、村领导对新时期农村信息化在农村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清晰的认识,有关单位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为民服务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2-4]。全区普遍处于“硬件不硬、低位运行”的状况,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能力还比较低,运行费用难以落实,有钱建站、无钱维护的状况普遍存在;三是专业人才较缺乏。信息员队伍中既懂计算机又懂农业信息的人才较缺乏,特别是缺乏主要农产品销售、加工、动态分析、预测预报的专业人才。而且大部分同志兼职从事信息工作,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十分突出,大量信息处于原始状态,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还没有大的突破;四是服务的针对性不强,个尚未形成。没有对农民的信息要求做深入的分析了解,还存在“上面推一推,下面动一动”的现象,主动性、开创性不够,且服务范围限于农业实用技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供求信息、政策信息和农村经济信息偏少。

4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农村信息化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加大对农村信息化重要性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信息化意识,从而使农村信息化成为共识和自觉行动[5]。同时,切实抓好农村信息化的典型宣传,提高广大农民抓信息、用信息的自觉性,加快农村信息化的普及。

4.2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手段

一是争取电信运营商的支持,配备硬件,使各个信息服务站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争取上级支持,实施信息化建设项目,提高服务水平[6]。三是多方筹措资金,按照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要求,扎实实施,努力完成今年农村信息化工作任务。

4.3提高信息质量,更好为农业生产服务

重点在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上下功夫,及时农民需求的农业技术、市场行情、国家政策等信息,提高信息质量,争取更多的电子农务、农信通订制用户和农业信息使用户,实现农民、电信运营商、农业信息部门“三赢”[7]。

4.4加大信息员队伍建设

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计算机技术、农业信息采集、分析、等培训,提高信息员业务能力,为广大农民搞好信息服务;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鼓励村级干部、经纪人、龙头企业、协会和营销大户加入信息员队伍,实现农村信息化为广大农民服务的目标。

5参考文献

[1] 孙谦.试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1):114.

[2] 王晓丹.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2-44.

[3] 陈熙隆.中西部边缘山地农业信息化现状与问题分析――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24-226.

[4] 周振涛.农业信息化发展必要性及对策探究[J].教苑荟萃,2011(1):81.

[5] 李雅茹,翟晓玲,李社义.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J].陕西农业科学,2010(1):223-224,252.

篇9

关键词:发达国家;农业教育;体系;构建;启示

中图分类号:F3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 2015 )01-0067-02

我国农业教育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的农业教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体系:一是正规农业教育体系,由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中学构成;二是由覆盖全国各地的中央农广校、农函大和各高等农业院校成人教育组成的成人教育培训体系;三是农民教育体系,主要由各地科委和农业推广部门、妇联等直接面向农民开办的技术培训,这是一种以推广为宗旨的推广教育。

目前我国农业教育的不足之处:一是农业教育人才总量不足。2008年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为1.14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为820万,占比7.1%。2010年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的数据为全国人才资源总量为1.2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为1048.6万,占比8.7%。虽然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数量有小幅度上升,但是与我国农村面积广阔、技术落后、亟需人才的现实情况仍很不适应,农村巨大的人才缺口仍然得不到填补。同时高校的扩招并未解决农类院校招生难的尴尬局面,一些农林院校脱去“农林”字头后,虽然没有特色,但是招生情况却有显著改善。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带“农”字院校的教育工作重点已经偏离了农林专业,转向发展就业形势更为趋好的专业。先天的人才不足加上后天对农业教育的不重视造成了我国农业教育人才总量的不足。二是农业人才流失严重。当前,除了国家政府农业系统人员基本饱和外,农村缺乏人才,特别是在偏远落后地区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突出。农村中具有一定潜力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就被父辈给予了离开农村、不做农民的“厚望”,这些青少年通过教育离开了农村,少有功成名就后重新回归农村、帮助农村的例子。农村人才大量向城市流动,而城市人才鲜有向农村流动,因而造成了我国农业人才严重流失的现状。

国外成功的农业教育体系

丹麦

丹麦的农民教育与是否能够购买大面积农场以及是否能获得政府的相关农业资助等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相挂钩,农民教育的现实经济利益性质使得丹麦农民重视农业教育,而不是被迫或者形式上参与农民教育,这样农民教育的效果远好于我国的农民教育效果。重视学生在农场的实习工作也是丹麦农民教育的特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需完成总计12个月的基础及技术学习,总计30个月的农场实习工作。

农业学校大部分由农民团体创办,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资助,丹麦政府补助资金占办学经费的70%左右,其中,受全民义务教育不足10年和未受专业培训的成年农民,还可以从政府获得专项资金的帮助。

美国

美国通过制定《莫雷尔法》、《哈奇法》、《史密斯利费法》,建立了美国的农业教育体系。美国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比较健全,通常由公立学校培训和公立学校之外培训组成,其中公立学校内的培训是美国农民培训的主要形式。农业启蒙教育从中学阶段开始,一些学校中有未来农民协会,传播农业知识并带领对农业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农场实践。

日本

日本的农业教育分为两个部分,学校教育和农业继续教育。

学校教育阶段,日本小学生在学校会学习到初步的农业知识,借以培养对动植物的兴趣;初中阶段,会学习与养植有关的知识,了解农村和农业的特点及发展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培养栽培农作物的能力。此外,还通过开展绿化运动等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农业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对农业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入农业高中进一步的深造,农业高中是日本培养自营农业人员或者农业关联产业技术人员的主要基地。高等学校的农业人才主要由四年制大学的农学部、短期大学的农学科等承担,主要培养农业高级科技人才、政府农业管理干部。

日本的农业继续教育主要由农林水产省农业大学、道府县农业大学、民间农业继续教育设施实施。日本有三个受国家扶助并且各有特色的农业继续教育设施,一是由日本国民高中协会营办的日本农业实践学院,招收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以及短大或大学毕业生。二是八岳中央农业实践大学,招收学生与日本农业实践学院相似,重视培养自耕农,同时为县立农业大学培养指导支援,重于实践教学。三是鲤渊学院,进修课程分为本科和普及专科,重于试验、研究的一体化,是农业技术教育的试验校、样板校。

日本的农业教育重视实践,多数农业学校的实践课都超过了50%,有的学校达到了70%,同时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非常紧密,甚至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是同时进行的,而不是理论学习之后再进行实践学习,有些一进校就有实习内容。

国外农业教育体系对我国农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

国外先进的农业教育体系无疑为我国的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都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并且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同一种农业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实施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文章主要探讨国外做法对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

完善关于农民教育的法律法规

发达国家的农业教育经验中都有关于健全立法的内容,在我国更应如此。要在法律中明确农民有进行农业教育培训的权力,同时要具体规定农业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程度以及执行力度,防止出现对农民没有任何益处的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目前我国有了一些关于农业职业教育职能的法律法规,但远远不能满足“四化融合”对职业农民教育的需要。应借鉴美国的《莫雷尔法》、《哈奇法》、《史密斯利费法》的法律制定经验,通过立法保障农业教育、农民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以及保护农民受教育的权利。

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农业知识普及

美国、日本的农业教育经验中都有在义务教务阶段开始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的内容。美国从中学开始设置农业教育课程,日本从小学开始教授农业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接触农业、热爱农业,中学开始了解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栽种农作物的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农业方向的学习。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脱离了农业,并且义务教育中并未正式的规定设置农业方向的课程,学生也无法正常的认识农业,更不要说培养对农业的兴趣。义务教育后,在做专业方向的选择时,也鲜有学生兴趣使然而选择农业相关专业。农业发展的后继力受到了影响。

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政府投资或私人投资

各国的农业教育体系中,均少不了政府的投资。丹麦农业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资助,政府补助资金占办学经费的70%左右。美国、日本的教育体系中,公立学校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有财力对农业教育进行投入,应加大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状况,提高农村老师的教学质量,确保农村儿童能够享受到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村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实施对成绩优异的儿童提供助学金等计划,鼓励学生走出农村并反哺农村。不能忽略私人投资的重要作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有财力也有热心于农业教育事业的人,政府应当鼓励私人资本投资于农业教育。

提高农业教育的质量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的农业教育也在进一步衰退,这是必然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提倡重视农业教育的质量提高,同时围绕着这一理念进行了包括课程等内容的农业教育改革,并兼顾农业教育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的方向,增加了与之相关的教育内容。我国发展农业教育时应该注意吸取日本的经验,不能农业教育一哄而上、遍地开花,而需要重视农业教育的质量。同时丰富农业教育的内容,可以开设与第三产业相关联的休闲农场建设经营等与当地农业开发有关的课程,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篇10

农业高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坚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的方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接。

如何在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真正地、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当前农业高校教育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大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金融海啸”,经济变差是近两年来不争的事实;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更是一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教育“热点中的热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长中的烦恼”中的烦恼。“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700万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人左右[‘〕。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64万人;2009年达61I万人,比2008年增52万人;但就业市场却是有减无增,2008年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应届高校毕业生能否找到饭碗,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f2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象是大学生,是诸多个性鲜明的“人”,如何更好地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之光普照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旨所在。作为农业高校教育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生为本,服务至上”,关心其疾苦,考虑其需求,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业高校毕业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大胆解放思想,更新工作方式,创新就业服务手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就业招聘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因特网,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保障学生各项权益,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给农业高校大学生中的“每一棵小草”以开花结果,张扬主体意识、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让农业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公平[’〕。

二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必须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又好又快发展。

(一)必须更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

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注意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小农经济条件下根深蒂固的“权力本位”,“重管理,轻服务”,“重共性,轻个性”,“重从众,轻创造”,“功利性、工具性、季节性、一次性”等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克服服务内容单一陈旧,方法简单生硬等缺陷[’],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成材就业的新要求—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首创精神,注重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见解;尊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配合学校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计划,为大学生就业把握好方向,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和招生导向,科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结构,当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秉承和拓展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农业教育非实践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宗旨,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克服“在黑板上种小麦”、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能力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拓展能力,具有发展潜质和主动竞争能力的高校大学毕业生[’〕。

《二)必须坚持面向全体与面向个别相结合,职业生涯的常规教育与专门规划指导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全程指导

我们所办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在校在读期间负责的教育,而应该是对人的一生负责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从横向看,是惠及人人的“普世教育”;从纵向看,是伴其一生的“全程教育’r[6]。所以,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应该消除三个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对毕业生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就业知识与技巧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学生毕业阶段指导的误区。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马克思的观点—学校教育就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包含两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又不可分割更不能相互代替的方面。第一,“学生综合素质的积蓄过程的指导—就业的准备性指导”,即既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方面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常规教育,又要在专业发展方面要给予个别的或特殊的指导,通常由全体教育工作者来完成;第二,“劳动就业基本知识与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就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即除常规教育外,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包括职业设计与规划、职业教育与培训、社会认识与市场分析以及就业方法与技巧等方面予以有针对性的专门规划和指导,通常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来完成。面向农业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向社会化的下一个阶段—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坯子”,这是农业高校高等教育的职责;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定位和学科侧重,对于学生将来的社会就业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以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和科学化的就业指导更好地为农业高校大学生服务,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决策、自我发展和自我心理调适,主动提高其职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生存本领,让每位农业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都能寻求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追求〔’〕。

三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专业教育指就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除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只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全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和负责任的人,才是大学完整的教育,才是对学生将来就业最好而有效的指导川。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曾指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

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的人。”而中国的大学恰恰陷人技术至上的误区,一味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缺乏对人的心灵和谐的关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言传身教,并配合各科任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判断是非,学会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学习和思考,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川;引导青年学生克服几千年来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农耕文化积淀形成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自私狭隘心理,弘扬中华文化精华,“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观点,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报效祖国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