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目的使大学生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审美感情、强化人文素质,实现目的最优化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现场观摩、实验实践、考试检验,以及问题式教学法、作业式教学法、话题教学法、综合方法论教学法、学术研究法。最有效教学手段有影视欣赏室、影视欣赏课件。
影视艺术教育是以电影、电视艺术品为教育媒介,面向普通观众和受教者,以区别于影视的制作教育而纳入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定位。影视艺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方式,学校教育又分为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小学影视教育两个层次和培养影视艺术制作者(专业教育)、影视艺术欣赏者(普及教育)两个目标。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历史发展形态和我国影视艺术发展形态基本吻合,目前的现状是:影视艺术教育的社会教育弱于学校影视艺术教育,而学校影视艺术教育中的大学影视艺术教育又弱于中、小学影视艺术教育。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的普及教育又弱于专业教育。针对这些急需解决的难题。重中之重是要构建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目标。
一、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目标
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首先要分析、明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影视艺术中的教育,这主要是指影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一是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内容来进行教育。主要指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影视作为工业制作艺术、大众消费艺术,从创作到制作都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其中包含有成百上千个程序,包含有数百个职业和各种艺术门类。培养大学影视艺术制作者、创作者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要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强化教育的实践环节。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则承继了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综合性,弱化了其实践性,并突出地显现出:既不同于娱乐性、游戏性,也不同于审美性的愉悦性;课程目标不重求深而重求广,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具有综合性;超越了所属“美育”学科范畴,成为“文化教育”学科,具有人文性由于其文本的经典性,体现出课程的经典性:和其他课程相比,更注重教育过程等特点。可以说,大学影视普及教育课程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它是愉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经典性和现代性的统一,是信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教育课程。[1]
根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如下:使大学生在欣赏解读影视作品的同时。去了解、理解影视艺术的特性、影视语言的特性;在趣味盎然的影视作品观赏过程中,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丰富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激发审美感情。
要实现这个课程目标,教学改革是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方面。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
二、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的基本标准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的、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策略,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教师威信、师生关系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原因。它具有实践性、双向性、多样性、整体性、继承性的基本特点。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服务的。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就应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经历、气质、性格、思维类型、审美情趣等的不同,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选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相符合,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对象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水平,促进其健康向上的发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体现着教师的智慧,标志着其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
一般说来,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能否被接受者在理智方面、情感方面认同。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较好地体现出教学的民主性。三是克服了每种类型方法的局限性,在功能、效果、手段等方面呈现出经过优化组合后的综合性。四是高效果与高效率的统一。五是符合美的规律和原则,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注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具有审美价值。
教学手段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传递教学信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为感知、理解、记忆知识创造条件的物质载体。它主要包括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教学工具(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具)两大类载体。教育手段与人类文明的演绎历程亦步亦趋,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传统的面授到今天现代化技术投影[幻灯]、录音、录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开放型、超时空教育,教学手段已经迈向现代化,处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共同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状态。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当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三、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基本的教学方法有:(1)课堂讲授法。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万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学校教育的“大众法”。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启发教学、谈话式教学等促进双边活动。(2)现场观摩法。这种方法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由理性思维转向对感性形象的认识,也可以说由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和属地的影视制作机构联合,酌情组织学生代表到拍摄现场观摩二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影视剧制作现场花絮的记录片。(3)实验实践法。这是由以教师为主体真正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根据课堂讲授内容,有选择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节假日)拍摄DV剧;二是组织学生到影视拍摄基地参观考察三是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撰写影视鉴赏文章,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论文写作能力。(4)考试检验方法。这也是常见的传统的方法,主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采用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测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综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问题式教学法。强化求疑意识,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教师课前将教学内容提升为问题把应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学生拿到问题后则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学习目的,教师根据问题类型、难易程度等决定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清晰、明了的总结,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建立,使学生能自主、充分和有效地学习。(2)作业式教学法。强化参与意识,实行师生互动,注重知识的深刻性。其做法是:教师将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通过师生双方协商,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就某部影视剧申报发言主题,然后,学生进行广泛的观赏。组织好书面分析材料,届时在课堂上作专题发言,课堂中60%以上的时间由学生主导。师生角色互补互换,学生报告,教师和学生点评,及时展开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3)话题教学法。强化创新意识,注重知识的建构性。“话题”指的是影视艺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等。具体做法是,先由教师主讲。然后提问,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谈见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如对当下影视界热点话题的讨论,比如影视制作的特技;港台影视和大陆影视以及其他地区华语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等等。(4)综合方法论教学法。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强化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其做法是,对于影视发展史中的现象和影视作品,运用多种角度和多种方法。如文化学、社会学、符号学和比较法、还原法等进行阐释。(5)学术研究法。由学习到实践,强化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课外兴趣课题活动中,比如。影视剧欣赏写作,DV拍摄,撰写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论文,支持学生组合申报校、院级课题,甚至吸收学生参加本课程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级的规划课题研究或教改课题等。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1)影视欣赏室。这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教室。它的基本配备是:有一间能容纳一个大班的学生上课的专用室,有陈列橱窗,有投影仪、收录机、放像机、电视机、电脑,并配有相应的教学资料软件;影视欣赏室大体可归纳为几种类型:影视剧历史图片、资料展示室(复制的即可)影视音像及文字资料、教具陈列室;影视多媒体专用室等。影视欣赏室的出现对教学现代化的推进有着功不可抹的作用,特点是:它的整体环境能够给大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方便大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它最大的效能,不仅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能利用,中文专业的文学课、历史专业的文献课,甚至思想政治课等都可以利用,既能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场所,也能成为本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影视欣赏课件。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课件是从教学活动出发,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能够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它能把课程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用软件的方式实现出来,但缺失了很多课程的内涵。现在常用的影视欣赏课件有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和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是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是一种运用课件制作软件制作的可以在电脑上演示的能配上一些图像、声音、动画等,它可以在电脑上操作,图文并茂,既生动又形象,又可以免去上课时的粉笔书写的麻烦;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就是应用于网络环境的课件,主要通过网络表现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等。此外,现在不少电视台的影视艺术专题、专栏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同期声”等,可以作为特殊的影视欣赏课件,复制下来,供大学生学习用,这种课件可称之谓“影视欣赏电视课件”。
篇2
关键词:传统;现代;古代文学史;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30-01
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古代文学作品的文言形式早已停用,学生阅读存在语法、文字障碍;古代社会形态、古人生活方式与当代社会也存在巨大差异,古人的思想感情及其表达方式与今人也大相径庭;甚至古代作品中的很多名物今人也是十分陌生的,等等。所有的差异带来的隔阂是学生在学习时都会产生畏难、不解、厌倦直至放弃心理的主要原因,即使为了完成课业任务和学分努力学下来,也会不同程度的有雾里看花之感。如何拉近与古人的距离,真切体会古代文学的真善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治学方法相结合进行古代文学史课的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值得一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增强形象性,事半功倍有效地缩小与古人的时空距离
多媒体中利用视频、声频、图片、文字解说等形式可将抽象、罕见甚至已消失的人、事、物形象还原,最节约有效的利用授课时间。如在讲授原始神话时,讲解原始神话所体现的古代先民的思维特征是感性具体、缺乏抽象能力;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拟人化的自然观和具有象征性与隐喻性的特证。用语言讲解需占用较多教学时间,且需进行由概念到概念的逻辑推演,仍难免抽象。但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具体文选,用假日现象的图片、极昼极夜的视频等解释原始思维模式在《后羿射日》中的具体体现,既直观又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觉得一下靠近了远古先人的生活环境,体会了远古蛮荒时代人们面对自然时由于无知而产生的忧虑与惊惧。再如青铜器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器是当时礼乐文化的标本,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使学生对古奥、繁难的青铜器名称、用途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有直观的认识。
还可利用多媒体资源再现古代文人的生活的地理与人文环境。现在各种教学视频资源很丰富,有效利用之,可大大提高教授的形象性,弥补学生知识与阅历的不足。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今天古代文学式教学中可重放异彩
司马迁之所以绝世独立,成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与他早年受教于名师、遍读古圣先贤之书及三次壮游天下关系极为密切,读书为他打下理论的基础,博采众长,不囿于统治集团所允许的意识形态的约束;壮游使他真正接触民众,开阔眼界,印证历史,掌握第一手资料。使他能站在时代和历史的制高点对古往今来的人事做出符合历史规律的判断与评价。后世文学家、读书人始终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方法,成就了李白、杜甫、苏轼等一个个文坛巨匠。今天重新提倡这一方法,可使学生在读书和深入社会中真正获得读书的乐趣,真正理解古人在他们的文字中所记录的人、事、物和情感。
在做法上读书可采用精读与泛读结合。精读篇目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大量的阅读可由教师给出阅读目录、计划并布置相应的思考题目,适时抽查阅读情况。与读书相结合进行社会调查,可以课堂内外相结合: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感受作为引导,课堂外学生可利用假日有组织或自发的进行有目的的旅游、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提供活动的目的地与路线。如围绕节日安排、围绕一位作家的生平足迹安排、围绕某一文学流派的活动区域安排等等。
三、格物致知,提升阅读理解的效果
通过对某一事物的辨识,给予准确地解说,真正弄通文意,便于阅读中消除心理隔阂。如古今名物、地理方位、行为等。最典型的是屈原的楚辞,因其大量的古代楚方言的运用,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的障碍。其中大量香草名,一般文选的注释和教师的讲解,多停留在只解释为香草,属于某科,有何用。学生仍感觉抽象而模糊。如能结合多媒体,用图片、视频将文中名物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相对应,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不自觉地拉近了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这一方法的运用可不必如古人做学问时严谨的一步步考证,借助多媒体手段只需将古今事物的共通结果直接告知学生即可。地理方位的说明只需指出古今之变即可。
四、将吟诵引入古诗文的教学中
篇3
关键词:反思实践法,教与学
Abstract:In education, reflective practice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eaching level and the teacher's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reflective practi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Using reflective practice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
Ⅰ.Introduction
In education, reflective practice is a kind of teacher research, but the journaling and discussion of your own teaching practices is not the same as doing traditional research. Pennington (1992) says that "reflection is viewed as the input for development while also reflection is viewed as the output of development." As Sch?n introduced, in his book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in 1983, reflective practice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that involves the practitioners considering their practice in his or her life's experiences and developing their self-awareness. By reflecting and learning to do their reflection reflexively, we can gain a sense of awareness of ourselves or our actions can be improved upon when a similar situation arises. By making action plan,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could look at their practice in depth and what they could do differently next time and how they could prepare for this.
Ⅱ.Why teachers need to b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
Teacher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decide that teacher's occupation makes the educators and the students to become more perfect career. And only when educators conscientiously improve themselves that can be mor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
Teaching reflection is a beneficial thinking activity and study way, every good teacher's growth cannot leave the teaching reflection. If a teacher just content to gain experience without in-depth thinking, even if there is a 20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perhaps just a year work 20 repetitions. Unless, he or she is good at drawing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reflection, otherwise there is no any improvement. He or she may never only stay in a new type of teacher's level. Teaching reflection can activate the teachers' teaching wisdom, and explore the new presentation about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It is a new way to build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tudents learning. Besides, it is catalyst of teacher's growth and an important fundamental for the teacher's development.
Ⅲ.The basic process of reflective practice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flective practice is investigation and summary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in the implementation to do the evaluation and reflective adjustment, then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theory and scheme and make further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The whole research is a circulating spiral process. Each cycle including four restraining links: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Gibbs (1988) reflective cycle is fairly straightforward and encourages a clear description of the situation, analysis of feelings, evaluation of the experience, analysis to make sense of the experience, conclusion where other options are considered and reflection upon experience to examine what you would do if the situation arose again. (Wu Jinbiao, 2000, pp.27-28)
Ⅳ.How to make reflection as a teacher
How to make reflection as a teacher, especially as a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a) Writing teaching reflection diary
After a whole day's work, teachers can take time to write dow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s, summarize success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arry on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these successes and shortcomings. Teachers can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communicate their teaching diaries with each other to lear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from others and to get inspired.
b) Listen to other teachers' course
Listening to other teachers' course is especially effective teaching reflection. Through listening to lectures, teachers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in mutual emul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as the reflective type teacher, they should invite other teachers to listen to their own course, let others to assess their classroom teaching,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on teaching after class, and discus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eaching details.
c) Record and think students' confusion and problems
The details determine success or failure. Teachers should timely record and think for some teaching details. Classroom teaching feedback, after-school practice, periodic test can expose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carefully analyze the reasons of existing problem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of teaching reflection is to find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then take measures to adjust teaching methods.
Ⅴ.Conclusion
In a word, reflective practice is a benefici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activity for promoting teacher's ow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reviews teaching, analyzes success or failure, finds reasons and seeks a countermeasure which is good for future teaching. An excellent teacher's growth cannot leave an important link that continuously refl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eaching reflection can stimulate teachers' consciousness and impulse of lifelong learning, and constantly reflection will continue to find confusion, prompting them to find the answers and then raise their teaching level, etc.
References:
[1]Gibbs, G.Learning by Doing: a guide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M].London:Further Education Unit,1988.
[2]Pennington, M. C.Reflecting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Developmental focus for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Kowloon: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1992: 47-65
[3]Sch?n, D. 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篇4
1、完成课堂案例论文集。
2、完成以下论题的创作与报告。
①关于目前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调查报告与改进、完善教学方式的若干建议。
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教与学”的最佳互动交往方式的对策。
③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研究实验报告。
④在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之研究。
⑤关于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一)2011年12月22日——2011年3月31日
1、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陈绍平 沈志飞 石礼义 张胤 徐美香 朱习文 胡畔
全体成员 完成?《高中语文课堂互动交往教学方式案例论文集》。
陈绍平 完成?《关于目前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调查报告与改进教学方式的若干建议的报告》?《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研究实验报告》。
沈志飞 完成?关于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报告。
石礼义 完成?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研究。
张胤 完成?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的策略研究。
朱习文 完成 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问题和误区的研究。
徐美香 (待定)
胡畔 (待定)
2、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调查目前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情况,完成?《关于目前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调查报告与改进教学方式的若干建议的报告》。
3、具体进行中学语文师生互动交往教学案例研究,积累、分析研究材料,适时进行反思总结,完成下列子课题:
(1)中学课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①互动交往教学在必修课教学中的运用。
②互动交往教学在选修课教学中的运用。
③互动交往教学在各类文体课文教学中的运用。
④互动交往教学在课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上的运用。
(2)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①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在作文指导课中的运用。
②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在作文评改课中的运用。
(3)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在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最终完成课堂案例论文集。
(二)2011年4月1日——2011年5月1日
收集、分类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经验总结和理性提炼。
完成下列子课题:
①实行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②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
③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的要素。
④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的过程。
⑤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特点。
⑥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的原则。
⑦?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的策略。
⑧?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⑨?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⑩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中问题和误区。
11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
12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
13与中学语文互动交往教学方式有关的其他理论与实践问题。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误区;对策
前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成果推动教学活动从目的、内容、形式上面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势在必行。利用信息化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生动和直观,深刻诠释数学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在实质,极大提升数学教学活动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使师生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活动,纠正思维误区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初中数学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许多学生眼中,从小数学就是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思维性较强,比较枯燥的学科,对数学学习很难提起兴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避免片面地讲解知识本身的特点,而是要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突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数学教学至关重要,多媒体教学的利用,使数学教师在课余时间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要求进行多媒体数学课件的制作,这种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兴趣的多媒体课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二、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对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认识误区
(一)对多媒体教学适用情况定位不准,未明确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实际功效和目的。多媒体教学作为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利用。但是,反过来讲,并不是初中数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要明确多媒体教学只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很难解决的问题而已。纵观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情况,几乎每堂课都要做多媒体课件,全然不顾多媒体教学的采用是否适用于教授的数学内容,这种滥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情况不仅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适得其反地引起学生的反感,使数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片面地认为采用了先进多媒体技术教学,教学理念便足够先进。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技术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获得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它能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但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对数学教学活动起决定性影响的是教学思想和理念,只有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提升,才能长效解决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以教学手段的先进程度衡量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是极其错误的,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片面追求花哨的多媒体课件,忽略了课件质量的重要性。一些数学老师为了体现自己的信息技术含量,追求多媒体课件外在花哨和新颖,使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特别是在一些数学公开课中为了挣“面子”,对课件的制作绞尽脑汁,煞费苦心。若是注重课件的质量,又重视课件的美观性当然是两全其美的事,但是片面追求课件花哨、美观,忽略课件本身的质量实不应该,它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学习,还会适得其反地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四)多媒体教学代替了学生数学实践。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教学代替学生数学思维和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巨大误区。众所周知,教学活动需要通过学生的具体实践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教学活动更是如此。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辅助教学方式,但用它来代替学生的具体数学思维和实践活动是不合理的。
三、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走出误区的可行性措施
(一)准确、科学定位多媒体教学的适用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教学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适用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要科学、合理定位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范围,确保多媒体教学手段真正运用到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解决的问题上,突显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二)加快转变教学思想,使多媒体教学收效更为显著。教学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不在教学手段,而是取决于教学思想的先进程度,把教学手段先进性与教学理念先进性混为一谈是不正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先进教学手段远远不够,要加快提升和转变教学思想,使先进教学思想与先进教学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升。
(三)重多媒体教学的质量,轻多媒体数量和形式。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同样如此。具体来讲,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运用上,要尤其注重课件的质量,忽视课件的数量,摒弃流于形式,无实质意义的花哨课件,使多媒体数学课件涵盖的内容真正为解决数学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初中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多考虑学生数学知识的特点和难点所在,深入挖掘此类信息并将其作为课件制作的重点要素,尽力避免制作一些花哨门面功夫课件,影响多媒体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应注重与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不是灵丹妙药,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并不能使全部数学教学难题迎刃而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并不能代替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就必须使先进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二者互为补充,相互辅助,共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历史教学课堂效率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的方式与教师教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立,缺乏必要的融合,并且始终存在着重教轻学和不同程度的学为教服务的状况。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历史教学的发展。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历史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是学生获得理性认识的重要条件。信息化教学通过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
(1)传统教学方式解析及其评价。传统教学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板书、挂图和模型等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2)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它可以用教师+学生+计算机(网络)十课件来表示,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总体而言,信息化教学方式具有如下的特点。节省板书时间,充实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通过事先设i十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的,经点击、放映进行讲解,不必板书,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用于充实教学内容,使之更加丰满。增加了教学的连贯性。黑板是有限的,总结当堂所讲的内容等情况而需要前面的内容时,由于前面所讲已经擦掉,只能靠回忆来强调,其连贯性和效果都会受到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克服了以上不足,通过循环播放进行总结、强调、解释等,重点突出,会强化学生的记忆,增强教学的连贯性。活跃教学气氛。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声、光、图像等功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增进师生之间互动。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计划、课件、关于一些重点问题的理解等教学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网络资源公开给学生,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中的迷惑及时在网上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不仅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老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及不足。
2.中学历史教学在信息化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历史教学的特点,很多中学在历史教学中开始尝试着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息化不仅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机遇,而且改变了历史教学的传统模式,使历史课面目焕然一新。长期以来,特别是新教材的应用,初中历史思辨化的倾向十分突出,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沉闷气氛,教师头头是道地论证,学生被动地听课,学生厌烦历史课的情绪日益增加,课堂效率大大下降。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使历史课堂面目大变,以学生为中心、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资料和图片、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课后叉可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加深学习,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也大为增强。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中学历史教学。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功能,美化教学练习内容,完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时效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文字,扩展为声、像、文并茂,三维动画等近乎跨越时空的全息模式,向人们展示全新、高速的超文本感受,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近几年来,中学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迅速,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对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历史课件制作和网络化教学中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历史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和建设历史网站的过程中,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而很少思考这个形象性、生动性会对课堂教学起什么样的作用。实际上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变化多端等方面,从而弱化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更谈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老师制作的课件和网站,色彩艳丽、动感十足,四通八达,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但易喧宾夺主,历史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魅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历史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历史情感的熏陶。由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存在着不可马上解决的制约因素,即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不存在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也是任何先进的机器替代不_r的。所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它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既不能夸大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效应,也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优化中学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篇7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为公共艺术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公共艺术教学在新形势背景之下学生的成长需求方面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借助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引用有助于提高关于公共艺术课程的时效性。本文就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公共艺术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公共艺术教学;应用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促使教育各领域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极大转变,信息化教学手段为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基础,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课堂创新性、高效性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打破。时代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创新性,教育信息化手段是实现这一要求,进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途径。
1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公共艺术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较之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信息化教学手段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在公共艺术课堂中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网络平台中拥有数量庞大的艺术资源,包括图像、视频、音频等为教学资源带来丰富的艺术展现形式。在课堂中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搜集信息资料,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开拓视野,培养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信息化教学手段下的学习方式灵活性更强,学生可以教师的引导带动下利用网络平台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料,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在公共艺术音乐学科的创作性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联系,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再局限于课堂、学校甚至时间,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信息沟通交流桥梁。通过校园人人网、微博、QQ、微信以及电子邮箱等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增强了师生间关于艺术的探讨、学习。教师的身份在新教学方法的引用中得到转换,除了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教育者之外,更是学习道路中的引导者,密切联系了师生间的关系[1]。
2公共艺术教学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关于公共艺术教学发展的现状中,关于音乐学科的学习多注重于专业理论课程和公共课程的方式进行展开,未能形成系统性的音乐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未充分利用公共艺术课程信息化教学的资源优势,教学模式单一化。在相关音乐教学中多以教材为主,有关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也仅限于影像、音频资料的展示,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作用。信息化时代中,学生普遍掌握最新的网络运用技术,关于一些手机软件、网站等都能即时性地获取新鲜的资讯和资源,传统的艺术教学方式已不再满足于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学校开设的音乐相关课程已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统的公共艺术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冲击下已被逐渐淘汰,但是相关教师队伍关于这一模式的转变思想较为滞后性,绝大数学校对于信息化教学只是形式上的运用[2]。
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公共艺术教学中的运用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在公共艺术教学模式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打破传统公共艺术教学单一化模式,实现公共艺术教学的创新。
3.1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关于公共艺术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课件、影像资料、音频、图片利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当下音乐领域最新的资讯,将音乐学习从枯燥的理论学习和单一歌曲教学模式中转换为实时性的音乐教学。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例如:最近热播的《中国新生代》,自节目推出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主要面向14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关于中国孩子没有合适的歌曲演唱困境,对一些经典曲目的改编,向社会倡导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音乐表达。节目以合唱、竞唱等表演赛制,深度挖掘孩子的音乐才华,寻找最美童声,通过这一节目向社会展现了中国音乐的未来。教师可以借鉴在节目中的演唱歌曲,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通过播放相关歌舞视频,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3.2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增强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积极建立起信息化教学资源库,通过微信、QQ、微博等可以在手机移动端进行便捷获取资讯的客户端成立自己的“小组群”如:QQ群、微信群等,为教学资源的即时性沟通交流创立平台。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主动通过网络进行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共享关于教材备案,教学体会、教学经验等交流资料,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加快公共艺术的交流[3]。
4结论
关于公共艺术课程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相关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技术,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发挥教师合作的优势,推进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志燕.浅谈信息化资源与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J].音乐天地,2016(10):31-34.
[2]张链.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信息化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9):72-73.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中新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顺应现代教育改革的同时,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知识的宗旨是“学”而非“教”,因此提出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改变传统的生物教学观念。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加强科学过程和方法的训练。
一、生物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学生要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能将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生物学发展到现在,与现实生活关联性较强,如生物反应器、克隆技术、冷光灯的制作原理等。这些生活中的生物小知识涉及面广,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向学生展示这类型生物小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生动的多媒体图片教学,可增进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以及生活的魅力,使学生的生活态度有了新的转变。
二、生物教学观念的改变
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对学科产生兴趣等方面。判断学生学习是否取得进步,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考虑。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还要从学生的各种能力取得进展方面做出判断。培训学生的归纳、综合、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技能、全面的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精彩的有效情景导入在每节课仅占几分钟或几句话,然而这几分钟或几句话所起的作用却很重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抓住学生的心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情景导入要有助于学生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学习本节知识的目的及对后续所起作用;有效情景导入要能够起到衔接作用,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有效情景导入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学生提供刺激,使得刺激情景能够被学生知觉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情感上升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情景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具有一定的风趣,但又要注意思想性、科学性,雅而不俗。
三、手脑并用,化难为易
在生物课堂上,应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如模型、挂图等,使生物教学课堂可展现生物不同的生命活动状态,使学生能够形象并直观地学习到生物知识。多种教学方式的采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探究生物学的兴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还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容易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学科本身探究性较强,多将抽象知识进行具象化。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条件,探究教学中的每项教学任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探究能力。生物学知识在多数学生看来,抽象内容多,难以理解,但是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就能很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希望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发现学生会有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需要老师指导。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可对实际的课堂教学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此来调节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的安排。与此同时,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学生个性发展,不冷落学生,乱加批评学生,对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专长以及爱好多予以称赞。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取得的细微成绩。
五、营造生物课堂的学习氛围
生活中会有许多生物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生物的学习中,应将生活中常识性的知识积极应用到生物学习中,不仅可以提升生物学习经验,而且还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可在生物学习中更好地接受并理解生物知识。而生活中很多问题与生物学息息相关,教师应将这些生活小知识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生物知识解答生活问题。
六、积极反思,提升自我
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课堂后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试着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并强化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新问题,则应寻找问题实际且有效的解决方法,尝试改进教学方式,并在课堂教学过后,与学生增进交流,将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进行研究并处理,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中新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顺应现代教育改革的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显著的特点,首先现代教学的直观性较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其次,现代教学方式能够减轻教师在教学中的板书工作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性,使教师更能深入剖析教学内容,提高讲解效率。最后,现代教学方式还可以增大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量,并且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总结和梳理知识小结。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篇9
初中数学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文章从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式三个方面的相关策略,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改革;教学模式
数学是初中三大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初中学生在学习时最容易感到困难的学科。为此,近些年来我们不断地推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以期使广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无论是教育部门、学校还是广大奋斗在一线的数学教师都为进一步推进数学课堂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数学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当前初中的数学课堂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课堂改革进展缓慢
课堂改革进展缓慢是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一大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数学课堂改革进展的不平衡上。一方面是地区上的不平衡,发达地区的数学课堂改革推进较快,欠发达地区的课堂改革则推进较慢;另一方面是同一地域不同学校之间的推进程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教学质量好的学校改革推进的比较快。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思想方面,在发达地区和质量较好的学校中,人们的思想往往更加开放,更容易接受新鲜的思想,所以数学课堂的改革更容易被广大教学人员所接受,并更好地进行融会贯通;二是资源的倾斜,发达地区和优质的学校往往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这种教学改革方面的不平衡就导致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和普通学校在推进数学课堂改革时进度缓慢,不利于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二)教学方式不灵活
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另一问题。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最为普遍的,被大多数的初中数学教学所采用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方式。在教学手段上也没有采取一些比较新颖的手法,这就导致初中数学教学枯燥、艰涩,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种模式则是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学习法、“情景探疑”等方法,但是很多学校只学习到了表面,而没有学习到其内在的精神,盲目地使用这些新模式,导致数学教学看起来很热闹,但实际上学生却学不到什么知识。
(三)学生自主性不够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我们进行数学课堂改革的重要目的。首先,我们发现在很多进行过课堂改革的学校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没有提高,相反学生为了提高数学成绩需要进行课外辅导或是做大量的练习题,成为了学生和家长的一个负担。其次,很多学校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方面并没有用心,只是盲目地学习别人的模式,没有针对自己学生的模式,这些都导致学生的自主性难以发挥。
二、创新初中数学教学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重点,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点。因此,我们在课堂改革的过程中仍应将其放在核心地位。首先,教师应发挥适当的指导作用,初中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习数学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引导学生学习,不仅要有通用的学习方法,还要有具体的针对每一个不同的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其次,也应加强对学生认识上的引导,初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对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产生困惑和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这时教师应当告诉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对他们的帮助,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在学生的配合下,数学课堂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是数学课堂改革的重要手段,我们在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时应当视情况而定,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使用课件,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解平面几何和函数图象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进行,既方便了教师,也节约了课堂时间,同时还能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灵活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初中数学课堂改革更加高效地进行和开展。
(三)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式
不同的教学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当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每种方式的优点。例如,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比较适用于难度不高、学生可以自主进行的课堂;小组讨论则适合应用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能够对其进行讨论的情况。同时要明白不同的教学方式只有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因此,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结语
篇10
在成本会计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分类或分配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或比较抽象,可采用图表示意法,充分展示有关内容。这张图十分直观地说明了材料费根据用途(领用部门)的不同分别记入了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账户,这样学生在理解材料费用分配时就轻松了许多。总之,图表是会计教学中最好最重要的教学手段,采用图表示意法可使学生便于理解,加深记忆。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阶段一般存在三种教学方式:一是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二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三是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如果采用由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讲授的方法,则会带来时间、空间上的矛盾。一方面,由于板书占用的时间较多,为了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师往往不得不加简化或放弃板书而加快讲授的速度,使有些问题无法细致地展现出来,学生一旦某个环节未能掌握,就往往失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和信心。另一方面,由于黑板的空间有限,一般很难将每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全过程呈现给学生,往往是展现最终结果而没有过程演示,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各种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单等表格中各数据的来源,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困难。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完美结合所形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具有强大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和传播能力,为教师生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师应适应这一新形势,不仅要努力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具备娴熟的多媒体技术,更要擅长多种媒体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将新的媒体技术、新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内容。这样对教师来说,讲解清晰、节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学生来说,直观简单、通俗易懂、引发了兴趣。
重视实践环节
- 上一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 下一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