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篇1

第一条为保障本世纪末在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在大部分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对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市、市辖区,下同)进行评估验收。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县的评估验收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家教育委员会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第三条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在现阶段初等义务教育包括实行五年、六年制的教育;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包括实行三年、四年制的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教育。

第四条评估验收工作,应依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义务教育实施规划,分期分批进行。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在2000年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应就其初等和初级中等教育普及情况,分段或一并进行评估验收;对在2000年前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应就其初等教育阶段普及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对在2000年前只普及小学三年或四年义务教育的县,可组织阶段性评估。

第六条评估验收以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国家划定的其他实施义务教育的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

第二章评估项目及指标要求

第七条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入学率:

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都能入学;其他县达到95%左右。

各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达到80%左右,其他县达到60%左右(含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下同)。

辍学率:

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应分别控制在1%以下和2%以下;其他县应分别控制在1%左右和3%左右。

完成率: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一般达到98%左右。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文盲率:

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识字人口含通过非正规教育达到扫盲要求的,下同)。

全县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评估验收。

第八条对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县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县城和集镇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大多数能入学。

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控制在5%左右。

适龄女童入学率、辍学率和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文盲率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第九条师资水平的基本要求

小学、初中教师都能达到任职要求。

教师学历符合国家规定和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的,小学达到90%以上;初中达到80%以上,确有实际困难的县在1995年前亦不得低于70%。

实施义务教育后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均符合国家规定。

小学、初中校长均经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条办学条件的基本要求

小学、初中的设置符合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小学、初中校舍均达到省级制定的分类标准要求,做到坚固、够用、适用。校舍中的危房能及时消除。

小学、初中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均达到省级制定的分类配备标准要求,满足教学基本需要。

第十一条教育经费的要求

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做到了“两个增长”。在教育支出总额中做到了以财政拨款为主。

财政拨发的按年度每生平均计算的公用经费达到省级制定的标准,并逐年增长。

教职工工资(包括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性补贴)按时足额发放。

在城乡均按规定足额征收了教育附加,并做到了专款专用,使用合理。

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坚持依法集资办法、捐资助学,开展勤工俭学。

第十二条教育质量的要求

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第十三条凡本章已量化的指标,各地不得自行降低要求;凡本章未量化的指标,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区别不同类型地区制定具体标准,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十四条对已经普及初等教育,但居住特别分散的边疆地区、深山区、牧区等,因自然条件不利,达到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确有困难的,省、自治区可对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的要求做适当调整,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

对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县的村办小学,可先要求做到:班班有教室,校校无危房,学生人人有课桌凳,教师教学有教具和必备的资料。

第三章评估验收程度

第十五条按省级确定的义务教育实施规划期限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应先根据本办法认真进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评估验收申请报告。

第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提出申请的县,应组织教育和财政、人事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按本办法进行评估验收。凡达到各项要求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核准,即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县。有关评估验收的报告、资料等,应于每年10月底以前报国家教育委员会。

地级人民政府在评估验收工作中的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十七条国家教育委员会经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报评估验收材料进行审查,如发现有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可责成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复查,并有权对复查结论进行最终审核。

第十八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分期分批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义务教育规划的实施工作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进行评估。

第四章表彰和处罚

第十九条凡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相应的称号,发给奖牌,并予以奖励。

第二十条凡被省、自治区、直辖市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县”称号的,经审查,符合本办法规定要求的,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分期分批公布名单。

国家教育委员会定期组织评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先进县,并予以表彰。

第二十一条国家教育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评估结果,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表彰。

第二十二条凡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在接受评估验收后,必须继续采取措施,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

第二十三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撤消其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县的称号,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一)在评估验收活动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篇2

第一条 【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年满十五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除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对丧失学习能力者的鉴定,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进行。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扫除文盲工作的领导,制订本地区的规划和措施,组织有关方面分工协作,具体实施,并按规划的要求完成扫除文盲任务。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扫除文盲工作的具体管理。】

城乡基层单位的扫除文盲工作,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单位行政领导负责。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积极协助组织扫除文盲工作。

第四条 【扫除文盲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应当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已经实现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尚未完成扫除文盲任务的地方,应在五年以内实现基本扫除文盲的目标。】

第五条 【扫除文盲教育应当讲求实效,把学习文化同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起来,在农村把学习文化同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起来。】

扫除文盲教育的形式应当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扫除文盲教育的教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第六条 【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也可以使用当地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第七条 【个人脱盲的标准是:农民识一千五百个汉字,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二千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帐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用当地民族语言文字扫盲的地方,脱盲标准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前款规定制定。

基本扫除文盲单位的标准是:其下属的每个单位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以后出生的年满十五周岁以上人口中的非文盲人数,除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在农村达到95%以上,在城镇达到98%以上;复盲率低于5%。

基本扫除文盲的单位应当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第八条【 扫除文盲实行验收制度。扫除文盲的学员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或同级企业、事业单位组织考核,对达到脱盲标准的,发给“脱盲证书”。】

基本扫除文盲的市、县(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验收;乡(镇)、城市的街道,由上一级人民政府验收;企业、事业单位,由所在地人民政府验收。对符合标准的,发给“基本扫除文盲单位证书”。

第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措施,督促基本扫除文盲的单位制订规划,继续扫除剩余文盲。在农村,应当积极办好乡(镇)、村文化技术学校,采取农科教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巩固扫盲成果。】

第十条 【扫除文盲教师由乡(镇)、街道、村和企业、事业单位聘用,并给予相应报酬。】

篇3

一、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困境

总的来说,由于受原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教育体制与模式的影响以及在深层次上我国文化传统的内在作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体制。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教育投资尤其是政府教育投资增长缓慢,总体水平偏低。按照世界有关标准,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500、600美元时,他们的平均教育预算应分别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2%、3.5%、4%。但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的数字,1994年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共教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中,中国仅为2.2%;世界平均水平为5.2%;就连一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也分别为3.9%和3.0%。即使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经过这几教育投资的高成长,现在教育预算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仍不足5%。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着占世界学历教育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解决教育供求的矛盾。

其次,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甚高的情况下,投资基础教育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而我国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急剧扩大,初等教育相对萎缩。在国家教育事业经费中,初、中、高三级教育投入的比例,90年代初为35.22:36.22:21.47。高等教育在有限的财政教育拨款中超过20%,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从使用效率看,高等教育规模有限,毛入学率仅为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资相当于培养60个小学生和25个中学生,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这样的国家教育投资在结构上显然是不合理的。

另据权威部门统计,从1994年到1996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中财政预算内拨款的比重从59.85%下降到54.37%,其中农村学校下降到52.63%。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中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小学从59.85%下降到51.92%;初中从56.44%下降到49.44%;义务教育中政府拨款的比重比非义务教育的还要低,是政府拨款比重不尽合理的一个方面。

还有,我国现有的财政预算体制对教育发展不利。我国的基础教育原则上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在财政支付方面实际上由县、乡政府负担。但国家并没有实际的财税政策支持,以增加县、乡政府相应的财政支付能力。如1996年在全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0.04%,非常之低。县、乡政府往往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育的投入,而且在实际使用中还到处被挪用挤占,所以真正投入到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中的费用少之又少。

二、实施教育产业化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了教育产业化的条件。而且一些教育产业化的尝试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现实的社会运行之中了。

1、实际上早在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教育就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而且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教育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构成教育市场,交换的商品是教育服务,这与传统意义上服务企业的性质完全一样。尽管由于教育服务产品的受益具有社会性和私人性,但这种复杂关系并不影响教育的产业性质。因此从产业分类学上把教育看作产业是不成问题的。

2、从需求方来看,社会和家庭居民有强烈的教育消费需求愿望,教育产业化呼之欲出。我们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到2020年将达到16亿,这就决定了教育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和拓展空间。而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从居民的消费比例看,教育消费的年均增长速度是20%。中国青年报社几年前做过的一项社会调查中表明:85.6%的家庭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而我国目前高等教育18-25岁青年毛入学率不足10%,我国的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而越来越多的人期待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也导致基础教育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家庭对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方百计为子女选择一所好学校以争取高考的胜利。另外近几年,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费出国留学,按每人每年1.2万美元的低限计算,至少每年在教育上以3亿美元的增率在流出。教育的巨大需求为教育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教育产业化是缓解我国教育经费不足增加教育供给的途径之一。按同龄青少年毛入学率计,研究生教育我国仅为0.4%,本科生为4%,专科教育为7%,高中段教育为34%,初中段为85%,小学净入学率为99%。2020年要达到本科生10%,专科生20%,高中段65—70%,九年义务教育95%以上,没有通过教育产业化增加教育供给,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和各级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办学模式单一、办学体制僵化、教育机构冗员严重、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状况。在这些公办教育机构中沉淀着相当数量的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若通过教育产业化手段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方式整合这部分沉淀着的教育资源存量,其增加教育市场供给的潜力是相当大的。其次,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教育异军突起,至1999年底,全国有民办幼儿园24643所,民办小学1806所,民办普通中学1702所,民办职业中学689所,民办中等专业和技术学校1036所,民办高等学校20所,分别占相应学校比例的13.2%、0.28%、2.1%、6.9%、12.6%和1.9%,已初步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基础教育到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较为完整的民办教育体系。另外各类培训机构21309所,年培训量达600万人次。大大地满足了社会的受教育需求。

三、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尽管从理论上说教育产业化有充分的依据,教育产业化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解决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现实中某些条件离教育产业化相距甚远,如果操之过急,可能欲速不达。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1、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从整体上把握教育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市场化,即是在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化。既然政府的作用是为了克服市场的缺陷,那么教育产业化在引进市场机制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必须依靠政府的作用保证教育自身目的的全面实现。政府要建立一套全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运行制度,并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监控机制,包括法律、规章制度和政策,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手段。只有当政府具备很大的监控能力以后,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才能真正到位。

现阶段教育产业化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里的公平是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即无论是在宏观层次上还是在微观层次上,只要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和教育条件改善,我们都可以视为公平程度的提高。如果从相对意义上来理解公平,即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扩大视为不公平增加,那么,在微观层次上教育产业化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加剧。但是,追根究底,这种不公平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所致。要做到完全的、高水平的公平,那只能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政府有能力为任何一个人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和完全平等的优良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所以,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现实的选择。

2、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平稳地推进教育产业化。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自身属性与特点,对各类教育进行组织与管理。

首先,就初等普通教育而言,虽然初等教育的投资可以由社会、私人承担,并由市场来决定其发展;但考虑到初等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国民教育,其发展往往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素质的普遍提高,并制约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为初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能比较平等的接受初等教育,以保证整个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初等教育的投资与管理,原则上讲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实行相对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以加强政府对初等教育发展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初等教育这一国民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而不能由私人和市场来自发地决定。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发挥社会和个人对初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以便扩大社会对整个教育投资的来源。

篇4

第二条凡年满15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除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对丧失学习能力者的鉴定,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进行。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扫除文盲工作的领导,制定本地区的规划和措施,组织有关方面分工协作,具体实施,并按规划的要求完成扫除文盲任务。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扫除文盲工作的具体管理。

城乡基层单位的扫除文盲工作,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单位行政领导负责。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积极协助组织扫除文盲工作。

第四条扫除文盲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应当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已经实现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尚未完成扫除文盲任务的地方,应在五年以内实现基本扫除文盲的目标。

第五条扫除文盲教育应当讲求实效,把学习文化同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起来,在农村把学习文化同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起来。

扫除文盲教育的形式应当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扫除文盲教育的教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第六条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也可以使用当地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第七条个人脱盲的标准是:农民识1500个汉字,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帐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用当地民族语言文字扫盲的地方,脱盲标准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前款规定制定。

基本扫除文盲单位的标准是:其下属的每个单位1949年10月1日以后出生的年满15周岁以上人口中的非文盲人数,除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在农村达到95%以上,在城镇达到98%以上;复盲率低于5%。

基本扫除文盲的单位应当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第八条扫除文盲实行验收制度。扫除文盲的学员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或同级企业、事业单位组织考核,对达到脱盲标准的,发给“脱盲证书”。

基本扫除文盲的市、县(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验收;乡(镇)、城市的街道,由上一级人民政府验收;企业、事业单位,由所在地人民政府验收。对符合标准的,发给“基本扫除文盲单位证书”。

第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措施,督促基本扫除文盲的单位制订规划,继续扫除剩余文盲。在农村,应当积极办好乡(镇)、村文化技术学校,采取农科教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巩固扫盲成果。

第十条扫除文盲教师由乡(镇)、街道、村和企业、事业单位聘用,并给予相应报酬。

当地普通学校、文化馆(站)等有关方面均应积极承担扫除文盲的教学工作。

鼓励社会上一切有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人员参与扫除文盲教学活动。

第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教育事业编制中,充实县、乡(镇)成人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农村扫除文盲工作的管理。

第十二条扫除文盲教育所需经费采取多渠道办法解决。除下列各项外,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必要的补助:

(一)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村民委员会或有关单位自筹;

(二)企业、事业单位的扫除文盲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三)农村征收的教育事业费附加,应当安排一部分用于农村扫除文盲教育。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扫除文盲工作中,培训专职工作人员和教师,编写教材和读物,开展教研活动,以及交流经验和奖励先进等所需费用,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

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自愿资助扫除文盲教育。

第十三条扫除文盲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扫盲任务应当列为县、乡(镇)、城市街道和企业、事业单位行政负责人的职责,作为考核工作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未按规定完成扫除文盲任务的单位,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处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扫除文盲工作的情况,接受检查、监督。

第十四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定期对在扫除文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颁发“扫盲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应当对在扫除文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对在规定限期内具备学习条件而不参加扫除文盲学习的适龄文盲、半文盲公民,当地人民政府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入学,使其达到脱盲标准。

篇5

一、义务教育急需解决哪些问题?

1.在公共支出排序中教育投入应放在第一位。要改变“穷国办大教育”的认识与政策误区,转变认识和公共政策思路。公共决策者不能以“穷”作为借口或“挡箭牌”搪塞、推卸义务教育责任。比较而言,与我们同处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一个贫富程度的许多国家,甚至比我们更穷的国家,教育投入都比我们高。何况,我们也没有完成已经立法或通过发展纲要确定的教育投入目标,还有一大截的距离。相对于满足公共需要而言,政府经费永远是不足的,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存在财政困难,问题是如何取舍、如何排序,钱是不是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值得深刻反思和认识的是,我们早就提出来了“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但它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政策含义是,在公共投入的排序中,教育要排在第一位,即使是“砸锅卖铁”,也要办教育。因为政府没有很好地履行义务教育责任,迫使很多家庭“砸锅卖铁”、东挪西借供孩子上学。政府应该兑现承诺,真正把这副担子从家庭的肩上接过来。义务教育的“义务”,首先是政府的义务,然后才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2.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定位,义务教育投资应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筹解决。从国际经验看,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主体的重心都在高层政府,而不是低层政府。虽然各国财政体制的集中与分散程度不同,但大部分国家的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基本是集中的或相对集中的,投资主体或是中央或高层地方政府。中国更需要由高层政府负担义务教育投资,要改变目前“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教育“主管”不一定是教育“投资负担主体”。一是,中国的政府层次是世界上最多的,由“五级半”组成,“龙多四靠”,上级政府处于强势地位,容易把责任推给下级政府。长期以来,尤其是1994年税制确立以后,“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倾向日益严重,县乡级的“财权”远远小于它的“事权”,目前国家财政总收入中中央占有了51%,县乡两级只占20%左右,义务教育状况是这个问题的集中反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全国义务教育中,中央财政负担2%,省地财政负担11%,县财政负担9%,乡镇财政负担78%。很多农村县乡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达标而债台高筑,农民负担沉重。二是,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不平衡,不仅是省际之间不平衡,一个省区内的区域差距也非常严重,前者之间的差距需要中央政府平衡,后者之间的差距需要省级政府平衡,地市级以下的政府不具备这个平衡能力。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投资可以以省级政府为主体,落后地区以中央政府为投资主体。

3.调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大学教育的投资比例,首先保证义务教育投入。认真普及初等教育、扩张中等教育,减少高等教育的投入。教育投资的社会回报中,初等教育回报最大,高等教育回报最小。尤其在欠发达国家,初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更高。据估计,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世界平均水平是20.0、13.5、10.7,低收入国家是23.4、15.2、10.6。私人收益率,也是初等教育最高。世界银行指出,表现良好的东亚国家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投入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韩国是最典型的例子,在高等教育、中学、小学三个阶段每个学生政府投入的比例是1:2:2.5,初等教育政府投入的比例最高,2/3以上集中于中小学教育。中国却是相反,这个比例是10:2:1,与其他国家相比是很高的,大部分公共教育资源投入到高等教育上,是初等教育的10倍、中等教育的5倍。美国的这个比例是1.2:1.25:1,中等教育政府投入的比例最高。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教育就没有办法进行,如专业培训、职业培训等。

4.在城乡之间的选择上,首先保证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义务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提供公共产品,保证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因此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而不能停留在“有钱才办义务教育,钱多多办,钱少少办”的层面,应该是“扶贫帮困”,首先要保证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问题。2005年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要实行12年义务教育。从现在整个的经济状况和实际需要看,这是一个很有见地、切实可行的议案。最近有人对12年义务教育的动议提出反对意见,说9年义务教育还没有搞好,如何搞12年,会更加加剧不公平。从社会公平、缩小差距的角度看,应该实行12年义务教育,但首先不是在富裕地区,也不是一刀切,而是首先在贫困地区推行12年义务教育,把它作为扶贫开发、解决农村贫困的治本之策来研究。

5.保证农村贫困地区女孩子完成完整的义务教育。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整个社会人力资本呈正相关。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生育率越低。母亲一代受教育程度高,子女一代的健康素质和文化素质相应就高。一个家庭中,母亲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家庭的命运,也影响了后代的命运。帮助了母亲,就帮助了家庭,帮助了后代。因此,保证女性完成义务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使她们积极参加社会工作,理性选择生育数量,提高哺育、教育孩子的质量。与中国同处于东方文化圈中的日本、韩国的发达与女性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是分不开的。但是,在中国的贫困农村地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女性文盲远远高于男性文盲。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6岁以上文盲人口中,男性为27.68%,女性为72.32%,农村的情况更严重些。这对整个人口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最低应该保证农村的女孩子受到完整的义务教育,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的意义是绵长久远的。孟加拉国的经验值得重视,他们是对八年级以下的女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优先解决女童的失学问题。

6.要下大力气解决农村的师资问题。师资短缺是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一个瓶颈。目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师资匮乏的窘境,由于条件艰苦,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农村当教师,农村的教师往县城流,县城的师资往市里流,市里的师资往省会城市流,西部城市的师资往东部沿海流。越往上面,教师越多,优秀教师也越多,有的地方甚至教师超编;越往基层,教师越紧缺,合格教师越少。一些贫穷地区的校舍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但因为留不住老师,教育系统派不出老师,学生都走了,校舍也变成了羊圈。要真正解决农村学校缺乏教师尤其是优秀师资的问题,重要的是要依靠政策和制度,更大幅度地提高农村教师的物质待遇、业务出路和社会地位。要创造足够好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教书育人,让农村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工作。

7.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非常紧迫。目前每年全国有1.3亿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中适龄学童,或者留在家乡成为“留守族”,据不完全统计“留守族”已达7000万左右;或者进城成为“迁移族”,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义务教育体制中出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真空地带”——“留守族”无人照管,城里的公办学校闭着大门或收费过高,打工者无奈在他们聚居的城乡结合部办起的所谓“打工子弟学校”又“非法”而且质量不高。据统计这些极其简陋、收费低、质量不高的学校吸收了一多半的打工子弟。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暴露了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的严重缺陷。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对政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来解决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中央政府和当地的地方政府应该协调共同解决。

二、能否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从国际义务教育发展的历程看,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制度的,不仅是普通教育,还包括18岁之前的职业义务教育,困难家庭的生活补贴、学习用品、交通补助等。德国、日本两国在二战以后的经济情况是处于绝对的贫困,英国、法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实力也远称不上富裕。中国目前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已经具备了“以工哺农”的能力。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农民人口比重较大,但在这个背景下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具有足够的经济基础。

从实际需要看,对于农村全部免费教育义务到底需要多少钱,有不同的估计。(1)2004年1月,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历时一年半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要想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全部免费制,每个县须增加投入的教育经费底限为4300万/年。如果全国有2/3的县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来支付,大致推算政府从一开始要增加的财政投入为688亿元左右。(2)林毅夫测算,农村义务教育支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工资的费用。中国农村的小学教师有380万人,如果中央政府能够保证这些教师每月500元的收入(在中西部地区基本能够稳定小学教师队伍,在东部发达地区可能不够,需要东部发达地区的政府再补贴一点),需要经费228亿人民币。全国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师有223万人,如果中央政府财政保证每月800元的收入,总的费用是218亿人民币。中小学教师工资加起来是每年446亿人民币。(3)傅光明估计的是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农村小学教师需要工资约364亿元,全免农村小学学杂费需要163亿元,两项合计约527亿元。(4)周天勇测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需要4000亿元。2003年全国城市义务教育生均财政支出为3500元左右,8亿农村人口估计25%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口,即2亿,要达到城市义务教育水平,则需7000亿元;每人按照低标准2000元计算,需要4000亿元。

篇6

关键词:美国 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

一、当前美国的教育和人力资源从1913年后,美国的GDP总量、人均GDP水平一直居世界首位(M addison2001)。而90多年来,美国始终保持全世界人力资本积聚的强国和教育最发达国家的地位,人力资本发展水平领先于经济发展水平,这不仅有力地支撑了其经济的起飞,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和军事强国,而且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并能保持“美国第一”,傲视群雄。美国最早普及初等和中等义务教育,美国最早的经济起飞是在南北战争时期,从1852年马萨诸塞州第一个通过义务教育法到1919年亚拉巴马州最后通过义务教育法,其间用了60多年时间,美国基本普及了6-8年义务教育,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美国的高等教育最早进入大众化、普及化,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均为世界第一。19世纪末美国创建了特有的二年制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又称作初级学院。社区学院的出现使美国青年上大学的机会大大增加,也使得美国能分别用两个30年(1911-1941.1941-1970)实现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到15%、50%的飞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阶段的国家,大众化时间比英、法、德等发达国家早30—40年,普及化时间早25年左右。普及化以后的20多年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1996年达到80.9%,居世界第二,比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62%)高出18个百分点。美国大学是有竞争力的。就大学的数量和质量而言,没有一个国家能与美国相比。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作为一个指标考察基础研究的成就,战后美国的成绩是无与伦比的1946-1996年,美国共涌现了诺贝尔奖得主165名,占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的2/3以上。

二、美国的教育和人力资源特点分析美国政府在美国国内的教育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务实的一系列教育政策,美国政府的教育政策可概括为三大目标、七大原则。未来美国教育发展的三个目标:(1)每位8岁儿童必须读书;(2)每位12岁少年必须懂计算机;(3)每位18岁的青年必定能进大学,并且每位成人能获得终身教育的机会。为实现这三大目标,教育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1.由国家制定出教育标准,反映全体学生所必须懂得的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中的内容。美国十分担心美国的一般教育水平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制订了全国教育的“国家标准详细说明”,具体规定了学生在升学之前应该学到些什么。2.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教师,为此要建立全国通用的教师许可证制度。根据政府发起的一项全国性倡议,全国家长-教师协会、教师联合会和美国联合会正在努力保证美国的教师们能像使用粉笔、黑板那样轻松自如地使用电脑。按照“21世纪教师倡议”,10万名教师将培训50万以上的教员,使之学会如何利用电脑、软件和因特网教学。3.普及大学教育。全美要求普及13年和14年的教育,其中包括不少于2年的大学教育。克林顿说:我们的时代迫切要求我们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上大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美国提出了两项新的家庭关税方案,美国称之为“美国希望奖学金”,它的费用全部由联邦预算平衡案中的经费削减部分来提供。4.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要让成年的人,都有机会学习新的技能。1997年立法的终身学习课税减免20%,瞄准那些想回到学校、改变职业或选修一两个课程以提高自己的技术的成年人,也包括大学低年级和高年级毕业生以及有专门学位的学生。5.到2000年,美国所在的学校和图书馆都要进入信息网络。为了使教育适应因特网的时代要求,美国政府制订了一个四年计划,要使本国各地的每一间教室和图书馆都与因特网相联结。这个计划由政府倡导,并在企业、全州的学校都开始与因特网联系起来。美国独立后流行一句谚语“:兴办教育事业是由人民首创、州政府尽责和联邦政府积极关怀的工作”。美国的宪法规定实行地分权制,主要由州负责设校兴学,并积极调动私人办学积极性。

三、我国目前教育和人力资源的状况

劳动力人口在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潜在的人力资本,只有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的开发,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力资本。根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课题组的统计报告,目前虽然我国人力资源状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和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问题十分严峻。如:1.国民总体文化程度依然较低。2000年我国15岁和25岁以上人口国民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85和7.42年,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初的水平;2000年全国15岁以上的文盲人口8700万人,相当于德国的总人口;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2000年仅为1.4%,不仅低于欧共体国家平均5%的水平,与美国12%相比差距更大。2.人力资源结构矛盾突出。首先表现为高层人才短缺。200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80%以上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3.8,与OECD发达国家的差距高达五倍以上。1990-2000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为459人,仅相当于美国的1/9,本的1/10,韩国的1/4。其次是三大产业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下与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严重不相适应。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和高层次服务业的人力结构也偏低,难以在知识创新方面获得重大突破。第三,我国机关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大专及以上仅占1/3,专业技术人员中该比例仅占40%,难以适应技术开发和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3.地区差距非常明显。文盲人中3/4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全国各地区从业售货员的文化程度差距巨大,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高的五个省主要在东部,而最低的五个省均集中在西部。城乡人力资源差距不仅总体偏低,而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要大于东部地区,这也反映农村人力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四、借鉴美国“知识经济”教育思考

思考之一:重视教育投资,逐步提高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在未来的20年中,我国应该把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先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人力资源优先开发的关键在于教育的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一个主要指标是看教育投入总经费占GDP的比重。根据我国教育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全社会对教育的总投入若不能达到GDP的6%以上,就不能称作“优先”。近几年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率一直偏低,一种情况与我国“教育为本”“、科教兴国”的国策很不相称。在“九五”期间,国家提出的教育支出增长速度应高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的目标没能实现。2002年我国GDP接近10万亿元,教育投入少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少投入1000亿元。目前要加大全社会教育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政府在立法、资金投入和教育制度改革方面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重视教育投资,逐步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使教育经费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

篇7

[论文摘要]埃及和印度两个发展中大国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各项改革。当前,尽管他们与我国教育,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与我市教育相比在很多方面确实距离很大,但是他们追赶的决心,发展的势头都很值得我们关注。

一、积极调整教育政策

埃及的学校教育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学制为11年(宗教学校为l2年),其中8年初等教育,3年预备教育。初等教育包括小学5年(宗教小学为6年),初中3年。预备教育就是普通高中,所谓“预备”是专指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小学和初中教育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有两种学制,均设工、农、商三个专业方向,一种为三年制,培养目标是熟练工人;另一种为五年制,培养目标是技术人员:五年制的职业教育很像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连读的“3+2”模式。高等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性大学,一类是职业类大学,学制一般为3年,并同样取得学士学位。

印度的学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初等教育相当于我国的小学教育,学制5年;中等教育相当于我国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即完中教育),学制也是5年,其中初中3年,高中2年。小学和初中教育为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相当于大学预科,称“高级高中”,学制2年;职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不同机构、不同专业学制不同;大学教育相当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有研究型大学,也有职业类大学,一般学制都是3年。

两国学校教育均可分为公办学校、宗教学校和私立学校。公办学校即政府办学,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主体。埃及的公办学校从小学到大学一律免费。宗教学校历史悠久,并已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除政府规定的以外,要增加宗教教育。私立学校的历史也很悠久,近年来明显增加,尤其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发展较快。

两国学校的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市区的公办学校要好些,校舍场地、教学装备都能满足需要。农村的公办学校明显落后,大部分的中小学,大概只能相当于我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只做到了“一无两有”,即“无危房,有教室,有桌椅”。没有规范的校舍、场地,没有足够的仪器、设备,图书馆里也没有什么书籍。所谓的信息技术教室,印度学校还好一些,埃及有些学校只有两三台师生共用的“586”。由于设备严重短缺,不少学校不得不实行“二部制”。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更加重视教育。接待我们的埃及教育官员总要谈到老教育部长的一句名言:“受教育的权利如同喝水和呼吸一样不容剥夺”。印度学校的校长也表示,政府“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为此,一系列政策正在实施当中。

一是资助困难学生。两国义务教育尽管免费,而且埃及的公办学校还全部免费,但仍有一些贫困家庭,一方面由于无钱购买书本、文具,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提前做工挣钱补贴家庭生活,所以在小学和初中就有些学生中途辍学。针对这一情况,两国政府都制定了资助贫困学生计划,大力宣传“文化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并重点在经济落后地区向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不仅免收学杂费,还要免费提供书本和午餐,积极为每个学生创造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每年只交纳折合人民币l0元至70元左右的学费。印度学生的惟一经济负担,就是每年要交约折合人民币30元的“政府福利基金”。

而且这笔资金由学校自主使用。就是高中阶段也没有什么费用,一些邦还要免费提供校服和文具,以进一步减轻学生家庭负担。同时,两国政府把对已经辍学的学生进行“扫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埃及不少公立初等教育学校,专门为当地l4岁至l9岁的辍学学生单独编班,通过更加灵活的教育方式,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印度由于贫富悬殊更为严重,所以辍学问题尤为突出,沿街乞讨或兜售商品的少年儿童,在每个城镇都随处可见。再加上落后地区违法的童婚制度仍在继续,女童辍学更为普遍,义务教育很难落实,文盲比例居高不下。为此,政府在强化义务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还专门制定政策,充分利用现有公办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加快“扫盲”工作。

二是改善办学条件。两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于当前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很不满意,认为这样落后的办学条件不仅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也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决定下大力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埃及一些地区的农村学校正在按照规范标准建设新校舍,增添新设备,争取尽快与市区学校拉平。印度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鼓励社会各界支持教育。不少农村学校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积极争取社会参与改善办学条件。有些寺院也踊跃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向学校进行捐赠,这些捐赠包括日常教学的设备、接送学生的校车和学生的学习用品。

三是发展私立学校。两国为了改变政府包办教育的现状,积极鼓励私人办学。为此,他们降低了私立学校的准入“门槛”,在办学条件上没有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私立学校为了增强竞争实力,不少学校的校舍场地、教学装备都超过了公立学校,有些学校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埃及的一些私立学校不仅吸引了本国的学生,还吸引了大批其他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阿巴斯职业大学虽然只有一幢印多个教室的教学楼、一幢可容400余人的大会堂,但是与所设专业相配套的教学设备非常先进。而且,学校的学习制度比较灵活(可在学习期间半工半读,也可工作一段继续学业),考试制度十分严格,并广泛实行减免学费(90分全免,80分半免,70分免25%),受到家长的欢迎,赢得企业的信任。印度的DPS学校集团在全国就设有135个中小学校,学生总数达到25万人。不断改善条件,坚持成本收费,提高教育质量,严格规范管理,服务每个学生,争取社会声誉,已成为两国私立学校发展策略的广泛共识。

二、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埃及小学和初中开设的学科课程包括阿拉伯语、数学、外语、美术、体育、音乐、手工、历史、地理、公民、环境研究(即自然科学)、社会研究,其中外语从四年级开始学习。开设的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家政知识、劳动实践、社区活动,农村学校还要开设农业知识。普通高中开设的学科课程包括阿拉伯语、外语、第二外语、数学、科学与卫生、社会研究、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开设的活动课程主要是实践研究与技术,这门综合性课程引进了职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园艺、木工、金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八年级初中毕业时学生要通过公共考试,根据成绩进行分流。一般三分之一的学生进入“预备教育”的普通高中,三分之二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的各类学校,学习工、农、商的相关专业。

印度小学即初等教育的1 5年级,开设的课程包括印地语、英语、数学、自然、社会、信息技术、艺术与劳动、体育与游戏。初中即初等教育的6~8年级,开设的课程包括印地语、英语、第二外语、数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艺术、劳动、体育,其中劳动教育包括手工劳动和社区服务。高中即初等教育9 10年级的学生,开始分流,学校将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分成两种班级进行教学一种班级进行普通高中教育,开设与初中课相衔接的普通课程;另一种班级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开设基础科目和职业科目。基础科目包括语言和其他基础知识,课时不足20%,职业科目包括知识和各类专业实践,课时超过80%,其中各类专业实践要达到50%以上。这样,这部分学生毕业以后或可成为企业技工直接就业,或利用自己的技能,开设小工厂、小车间、小作坊自谋职业。如果学生进入普通高中班级后不能适应,那么在第一年后可及时转入职业高中班级继续学习。

两国为了全面提升公民的素质水准,使之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都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借鉴发达国家的改革成果,发挥本国文明的传统优势,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从改革的实践来看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是突出思想道德。两国政府都要求学校一定要通过教学加强爱国教育,使学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全面进入的情况下,认识到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渊源关系,并为之而充满骄傲和自豪,从而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态度,同时,要通过公民教育,确立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观念,包括法制意识、公德意识、环境意识、责任意识。

二是突出基本能力。两国教育工作者都认为,现行的教材虽然系统全面,但是由于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承,而忽视了基本能力的形成,占用乃至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旨在减少教材内容,加强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已经开始:阅读(包括本国语言和外语)能力、写作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以此为工具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正在成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同时,更加适应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也在普遍展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进取意识,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学生的学习已经由强调死记硬背,逐步转向理解思考。此外,更加适应学生走向成功的评价方法改革也在悄然进行。加强综合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就感。两国的评价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过去对智力因素的单一评价,开始转向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综合评价。有些学校的考试方法也由笔试的单一形式开始转向笔试、口试、观察、记录的综合形式。在改革的过程中,埃及强调减少考试次数,1—8年级只在2、4、5年级进行升级考试。印度则改革了升留级制度,明确规定小学阶段不准留级,小学毕业全部升学。同时,还实行了等级评价,学业成绩分为优、良、好、可以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也称作“五分制”),而且不得公开。两国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改革对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保护学生人格自尊,保证学生打好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整体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突出信息素养。两国对信息技术教育都非常重视,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创造条件。印度早在10年以前就从小学开始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他们一直凭借自己软件产业和语言教育(即从入学就进行印地语和英语的“双语”教学)的两大优势,一方面大力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的装备建设.一方面积极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埃及虽然落后于印度,但是近几年为了迎头赶上网络时代的步伐,跨越“数字鸿沟”,也把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在为学校大力配置微机教室和网络设施的同时,全力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学生在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两国的教育信息化正在拉动教育的现代化。

四是突出身心健康。两国教育都把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他们的体育课程,都加入了健康教育。埃及的科学课程,还专门增加了卫生教育。这里的健康教育和卫生教育,既有生理健康和卫生的内容,也有心理健康和卫生的内容。不少学校还在学生不同的发育阶段,有针对性地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专题教育和咨询指导。两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认为,竞争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学生要适应和赢得竞争,必须具备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因此,他们把落实这一目标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五是突出实践能力。两国的教育改革都把通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新的追求。学校不仅加强科学教育,而且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在这两个领域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并鼓励他们在熟练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以显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项改革在不少学校已经见到成效。学校校长普遍认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国家未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基础,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六是突出合作精神。两国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有效地与人合作是学生融入社会走向成功的一个基本素质。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共同完成课题,而且在课外活动别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精神。学校大力促进不同班级、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在各类文体社团和兴趣小组中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激励,进而形成合作团队。学生的作品展览和文艺演出,都充分展示了这种合作精神的成果。

三、积极实施教师教育

一是加强职前培训。两国为了满足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把住师资质量,明确提出教师在进入学校任教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职前培训印度在这方面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机制。小学教师的职前培训一般面对两种人员,一种是那些只具备高中毕业资格的人员,要进行为期2年的职前培训,然后才能取得执业证书;另一种是那些具备大学毕业资格的人员,要进行为期1年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3项,即教育理论、社区工作和教材教法。教育理论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及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社区工作主要是参与社区活动的方法和技能,教材教法则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社会、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学科和活动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技能。初中教师的职前培训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大学毕业生培训1年,另一种是在大学实行“3+1”的4年一贯制。目标是让他们掌握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及两门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高中教师的职前培训要在研究生阶段独立进行,完成后授予敦育硕士或哲学硕士的学位。

二是落实继续教育。为了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两国政府都很重视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埃及建立了全国教师培训网络,专门进行继续教育。开罗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培训基地,每年国家还要派遣1000名教师到国外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印度还实施了师资培训远程教育计划,帮助那些偏远地区的教师完成继续教育的任务。近年来,信息技术教育一直是两国继续教育的重点。

篇8

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始于1985年,其核心思想在于两点:一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二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十几年中,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一直是“以乡镇为主”。这种体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且使用效益不高,政府投资比重持续下降,投入水平的区域差距日益扩大等。而且由于我国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民承受能力差异极大,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和发展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短缺及由其引起的教师外流、师资不足问题异常突出。2000年开始在各地陆续展开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两项政策,使原有的农村教育经费筹措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基础教育的开展举步维艰。安徽省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发源地,税费改革较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基层政府的收入也随之减少。2000年1776个乡镇财政供给人员达66万人,仅工资一项就需要49.5亿元,而当年乡镇可用财力约46亿元,连乡镇人员工资都不够,根本无力举办农村基础教育等公用事业。为此,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投资、管理体制。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也强调: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从政策上实现了由“以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投入体制的过渡。

从政策层面上明确规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应以县级财政支付为主,使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其实践意义不大。“以县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县内教育投入的贫富差别得以平衡,但仍无补于一个县财政的绝对匮乏。事实上县财政和乡(镇)财政有着相似的困难处境,很少有地方乡(镇)发展较差而县财政却能“风景那边独好”。即使把权责由乡上升到县,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义务教育投入短缺的现状,这一点可以从目前依然存在的教师工资拖欠现象得到印证。当前我国的财力分配格局中,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但基本摆脱了负担基础教育的责任;县乡政府财力薄弱,却承担了绝大部分基础教育经费。小马拉大车,大马拉小车,这种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不对称是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的制度成因。教育经费短缺及由其引起的教师外流、师资不足问题的基础教育现状,要求我们在当前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投资体制。

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理论基础和国外经验

(一)、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理论基础

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基础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基础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传授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满足社会公众对初等教育的需求,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基础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整体素质水平的高低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较弱的私人性,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对于农村而言,通过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劳动素质,使其提高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研究表明,教育是缓解贫困的重要手段。

基础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基础教育不仅可使个人获益,也可使他人获益。教育收益通常并不能被限制在某个地理区域,也不能被限制在某个产业部门。人们一旦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就具有了更强的判断能力,能提高自己的涉世处事能力。基础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达到社会民主与法制的必由之路,其社会收益是显而易见的,显著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基础教育必须由政府来进行投资。根据世界银行高级教育经济学家普萨卡拉波罗斯对教育投资回报率进行研究表明,不同阶段的教育回报率是不同的,初等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和社会回报率相对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要高,而且初等教育的社会效益更加明显。从区域来看,农村基础教育的外部性比城市更要加强。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子弟通过高考走进大学,他们毕业后很少回到农村,从而使农村基础教育成为城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城市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收益者。所以,农村教育单纯由农村县、乡两级地方政府财政来投资不符合公共产品投资与受益的相对公平性。

(二)国外基础教育投资体制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特别重视教育的发展,根据基础教育的特点,将其投资举办责任归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为多,并以州政府为主。

美国是三级政府共同负责的,以州政府为主组织基础教育。1992年,公立基础教育资金来源中,联邦占6.6%,州政府占约46%,地方政府(包括城市、镇或县的一部分)占47%。基础教育是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也是最大的支出(1991年占州和地方政府总支出的1/4,占地方本级支出的40%)。1992年,50个州共有36个州的州级教育资金占教育总支出的40%,有46个州占比达到30%以上。

法国有中央、大区、省、市镇政府四级体制,基础教育由省和市镇共同承担,但以省政府为主。省政府负责初中教育,占全部基础教育投资的85%左右。小学教育由市镇财政负责,仅占全部教育经费的15%。

在澳大利亚,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支出责任完全在州政府,州政府负责管理和经营学校,并负责学校所有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没有任何支出责任。在巴西、墨西哥,基础教育是中央和省的共同责任。在德国、印度、阿根廷,基础教育主要是省(州)政府负责任。

三、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制度的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必须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我们确定教育发展目标、规模和速度,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教育的均衡发展相对教育大起大落更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财力有限,更应当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确立与当地经济相适应的基础教育目标,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高教育的投资效益。

(二)、构建新的基础教育投资格局,明确各级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投资比例

作为公共物品的基础教育应当按照公共经济学理论,同时借鉴国外基础教育投资体制的先进经验,明确各级政府在基础教育投资中的投资责任。把基础教育的责任安排在中央和省级政府,同时县级财政也承担重要职责,最终形成多级政府承担基础教育职责的财政保障格局。就当前而言,可以解决县、乡两级财政的投资窘态,调整基础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与义务不对称现象。就长远来看,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基础教育分布不均的问题,实现政府的教育宏观调控目标。

具体由中央按照因素计算法确定基础教育的公共支出的基准数额。按照在校生和教师岗位计算经常性支出费用,按照各省学校数量和规模确定校舍基础建设经费。中央按照基准数额的一定比例(参照他国可以为10%-20%)划到各省;各省依照此标准至少承担40%,经济条件好的,可以增加资金数额;县级财政拿出基准数额的40%-50%,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增加数额。三级政府的资金共同组成基础教育资金,成立专门帐户严格管理。乡镇政府不在承担基础教育支出,而负责辖区内的基础教育组织工作。

(三)、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政府基础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

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投资的分担比例已经明确,但对基础教育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的落后的基础教育。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在基础教育正常开展的同时,实现政府对教育因经济地区差别导致的地区失衡进行宏观调控,进行教育政策引导。

(四)、以税收制度保障各级政府基础教育投资的资金来源

在保证现有的税制结构和税收总量的情况下,明确一项或若干项税种为义务教育专项税,宏观调控义务教育。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美国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各州的财产税,另有一些国家把个人所得税收入专项作为教育资金来源。采用这种征税办法税基稳定丰富,税收来源不会因为经济的波动而有较大的起伏,保证了教育经费的稳定和充裕。

篇9

【关键词】日本教育;经济;发展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几千个小岛所组成。从7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日本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 1868年的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转折点。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全面学习西方,实行了包括教育在内的一系列的改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 20世纪初,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了推行侵略政策,在大力加强军国主义的同时,积极兴办职业教育,重点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对战前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地改革,使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对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45年 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从这时起,一直到1951年 9月签订旧金山和约,日本一直处于盟军(实即美军)的占领状态。日本政府根据占领当局的旨意并迫于国内民主势力,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进行所谓民主改革,同时也对战前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战后的教育改革,是从清除战争时期的极端军国主义影响入手,进而以美国教育为样板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1946年 3月,美国教育使节团抵达日本,提出了全面改革日本教育的报告书。日本政府于1946年8月成立教育制度刷新委员会。该委员会以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书为基础,依据1946年11月公布的《日本国宪法》的精神,草拟和,并提交国会,以立法程序通过,于1947年3月31日公布。根据这两个教育法律及稍后公布的其他教育法律、法令,实施日本教育史上的第二次全面的教育改革。用了 3年多的时间,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学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级各类学校也获得显著发展。

学制义务教育年限从6年延长到9年。确立了6・3 ・3・4新学制,即小学6年和初中3年为义务教育,高中 3年,大学4 年。在小学下面有幼儿园,在大学之上设研究生院。幼儿园是非强制性学校,招收3岁以上的儿童。其目的在于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小学和初中是强制性学校。所有年满 6岁的儿童都要上小学,所有读完小学课程的儿童都要升入初中继续学习。小学对 6~12岁儿童进行初等普通教育。初中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对12~15岁儿童,进行中等普通教育。高中是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高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中分普通科和职业科。前者以普通教育为主,后者以职业教育为主。不论是普通科的毕业生还是职业科的毕业生,都有资格考大学。大学是作为学术中心,在向学生传授广博知识的同时,传授和研究精深的专门的科学、艺术,并发展学生的才智、道德以及应用能力。有条件的大学可设研究生院,使大学毕业生获得对学术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的机会,促进文化和科学的发展。除了上述初等、中等、高等学校外,还设有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和养护学校,对身心有缺陷的儿童进行教育。师范教育,改战前只通过师范学校培养教师的 “闭锁制"为“开放制”,即凡经文部大臣批准,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取得教师资格所必需的学分,任何大学均可培养教师。初等和中等学校的教师,一律在大学里培养。这种新学制,清除了旧学制的封建等级性,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色彩。在改革学制的同时,提高了社会教育的地位。1949年 6月公布了《社会教育法》,要求在全国各地建立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年之家、儿童中心等设施和机构,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共同担负起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任务。战后这一系列的改革使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一、日本教育的改革模式

虽然义务教育只到中学校毕业为止,仍有超过90%的学生会进入高等学校就读。超过250万的学生会进入大学或学院深造。在过去,进入高等教育被描述成“地狱般的”和“战争般的”。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日本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到60年代获得了迅速的发展。50年代中后期,日本大力引进技术,开展技术革新。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广泛多样。因此,产业界迫切要求对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改革,培养与现代化生产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多方面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一再呼吁充实职业高中。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政府非常重视中等、高等教育阶段的产业教育和理科教育。

二、日本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域都需要不同的人才,而教育应该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培养人才,否则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日本的教育制度正好符合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为经济高速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他们分布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创造出了战后日本经济起飞奇迹。可以说,教育的成功是日本经济起飞的最根本的推动力,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提高了日本国民素质

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熟练劳动力,必须靠教育来解决,因为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劳动经验的积累、以及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情况。日本政府战后第二次教育改革,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革高职教育、大抓产业教育等措施,对劳动者需要的增加以及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做出了显著贡献。目前,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50%的国民收入主要靠的是提高装备技术水平,改进工艺水平,生产性能高的产品等生产方式来实现的。这样的生产方式不需要新建产房、不增加设备、不延长劳动时间、不提高劳动强度,只是通过高质量的劳动力和高效率的机器设备相配合,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而日本通过教育改革,增加了劳动者具备的科技知识,提高了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使自然资源及各种生产工具的作用,通过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者充分发挥出来。

(二)教育提供了出色的管理人才

优秀的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获得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产业,通过教育国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国民,有了他们,社会的各个环节才能正常运行,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方法才能发挥作用。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为日本提供了出色的管理人才,主要表现在出色的公务员和精明强干的企业家两个方面。首先,日本公务员制度的优越条件以及注重学历的政治家的各类准则,吸引着高知识阶层中的佼佼者进入各级政府,形成了强有力的官员集团。

(三)教育提供了优秀的科技人才

技术的引进和革新,设备的更新,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大批高质量的技术人员,日本产业界迫切需要政府有计划地培养适应技术革新和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技术才能的人。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教育的投资,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增招大学和理工大学人数,以确保并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需要和质量。战后日本教育的发展,为造就大批优秀技术人员作出了巨大贡献。日本的科技队伍使日本在短短的数十年间,赶上甚至超过了科技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这支优秀的科技队伍,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实施中,依靠从小学到大学扎实的基础及专业教育,加上后期企业教育的定向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出来的。

三、日本教育模式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并成为决定生产力水平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欲使科学技术这个潜在的生产力尽快地、广泛地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人才的培养。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将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利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教育作为重要的手段,必须上升到新的高度来重视和认识,并且要作为一项重大社会课题来研究和改革。

综析日本教育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并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首先,不断改革教育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自发地发挥其效应的。只有在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否则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特别是在二次大战后,教育之所以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政府在教育上采取了极其灵活的政策,不断地、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教育结构,以求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的需要。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为兴国立业之本,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应该借鉴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改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及教育结构。其次,优先发展教育,做到教育先行于经济发展。要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的位置应该提前到经济发展之前,要切实加强对教育改革的研究,加大主观设计,让教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先行者,而不是在经济发展后的补充。要提高教育普及率,中国作为一个倡导以人为本的国家,教育应该是作为人民的一项权利得到公平的机会,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投入,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提高全民素质,形成人才投资和经济回报的良性循环发展。以此,将人口大国变为人力强国,推进现代化快速发展。

再次,在普及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同时,推广高等教育,为企业部门培养大量技术人才,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还应注重企业教育及社会教育,加强继学校教育之后的再教育,最大限度的开发人力资源。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的今天,政府要把教育改革置于基础性的长期重要的地位,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我们相信,借鉴外国经济发展和重视教育、科技的经验,我国教育、科技和经济同步发展的新局面将是历史的必然。

结论

总之,通过对日本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后,认为日本教育模式对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需要保证教育模式随时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进行培养适合当时经济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瓴,黄宇佳. 论日本“宽松教育”的实施及其启示[J]. 考试周刊. 2015(91)

[2]李琨.20世纪60-7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扩张式发展原因之探析[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2)

篇10

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的重要社会特征,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指的就是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用科学方法判断和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国际上一般都采用具有可比性和可测度性的文盲率、受教育程度等来反映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由于我国地区及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各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差异性。

一、我国人口科学文化水平现状

(一)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地区间存在着差异。近年来,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持续得到提高,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首次超过8年,2004年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但各地区间的受教育程度存在着差异,东部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略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明显地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各地区的文盲率近几年持续下降,地区间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中部地区比东部略低,西部地区的粗文盲率最高为10.21%;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利用方面,依据2004年的调查数据,无论是在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大学学历人数还是每十万人口拥有的研究生学历人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远远地低于东部地区。从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大学学历人口数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只有东部的1/2多一点;而从每十万人口拥有的研究生学历人口数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只有东部地区的1/3多一点。要成功地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和西部地区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利用方面还面临较大的挑战。(表1)

(二)城乡之间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差异显著。城乡之间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差异更为突出,2004年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为9.43年,乡村为7年,乡村比城镇低2.4年;在文盲率对比方面,我国乡村人口粗文盲率明显的高于城镇,2004年全国城镇人口粗文盲率为4.91%,乡村人口粗文盲率高达10.71%,后者比前者高一倍多;在高等教育方面,虽然随着农村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有所增多,但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还远远低于城镇中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

(三)男女两性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存在差异。由于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群众中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这种深层的文化理念还在影响着人们对男女两性在各方面的发展,使男女性在受教育程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2004年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为8.5年,女性为7.5年,女性比男性低1年,1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高达8.8年,女性则为7.6年,女性比男性低1.2年;我国女性人口粗文盲率明显高于男性,2004年全国女性粗文盲率为12.2%,男性粗文盲率为4.6%,女性粗文盲率是男性的2.7倍;在15~45岁青壮年文盲人口中,女性文盲人口所占比例达到70.76%,在每4个青壮年文盲人口中,有3个是女性。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表明,在进一步的扫盲工作中,女性文盲是重点。男女两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的不均衡状况也很严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性别比还比较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在校大学本科学生的性别比为146/100,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同样,我国在校研究生的性别比为164/100人,男生更加明显多于女生。

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收入决定了对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需求程度,以及培育这种素质的社会能力和家庭能力,因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起着基本的制约作用。而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各地区的科学文化素质存在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西部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典型的具有共同症状的“贫困综合症”――越是贫困的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现代科学技术需求不迫切,吸收不了科技人才,越不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限的资金只能顾及生存,无法投资教育以求发展;反过来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导致贫困。城乡之间的科学文化素质差异也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二)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程度。受总经济水平的制约,我国各地区之间按人口平均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差异很悬殊。一些相对后进的中西部省份,教育经费按学生人均分摊与东部地区相差很远。长期以来,由于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他们对教育特别是科学文化教育缺乏认识,同时由于农村对教育的投资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使得办学条件偏差,教学质量也低,因此形成了农村低质量人口沉积,造成地域性贫困。而贫困是困扰人口素质的制约因素,造成人口质量的恶性循环,最终跳不出这一怪圈。与此相比,城市人口素质较高。城市人们思想意识较开放,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且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劳动力再生产能力强,所以城市人口素质比农村高。

(三)城市与乡镇的差异。直接受生产力制约的城镇化和非农化对人口文化素质影响很大。2000年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城市为4.57%,镇为6.45%,乡村则达到11.55%。这说明中国扫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在高层次人才的分布上,城乡差异更为明显,如2000年6岁及以上人口中达到研究生学历的比重,城市比镇高17倍,比乡高达102倍,城市与乡镇相差很悬殊。如何进一步培养和吸引高层人才是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对性别的传统认识。由于受经济收入和教育资源不足的限制,加上历史原因形成的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我国女性受教育的机会显著低于男性。近几十年来这一差别逐渐缩小,但迄今依然存在,从而在文化程度构成上形成明显的差异。在初等教育阶段两性差异还不大,而随着教育层次越高,男性就越来越多的超过了女性。此外,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这种差异就越加明显,在教育资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人们很少考虑效益,而把受教育看成是一种对于两性都是当然的权利。女性文化程度偏低,对她们充分发挥社会经济职能及提高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显然是不利的,对于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素质也是突出的消极因素(妇女生育率与受教育程度成

反比)。

三、促进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实现平衡发展

(一)解决好农村教育融资问题。基础教育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可以部分由政府提供,部分由市场提供,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供给不足,是我国农村教育投融资体制存在的基本问题。我国农村教育资金问题不是资金短缺,而是整个国家财政体制内资金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应改革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机制,调整政府的支出权和收入权关系,加强其对应性;需要消除区域性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分布状况;持续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政策性投入;增强义务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教育负债管理。

解决农村教育资金问题的基本思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按照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最低质量标准的义务性基础教育的要求,组织财政资金的来源;最低水平的、平均化的教育服务可由公共部门提供,超出平均水平的教育产品既允许由公立学校提供,也允许私立学校提供;生产单位的选择最好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进行。

(二)改变人们的传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只重视男性的教育,这就影响了女性受教育的提高,只有改变重男轻女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性别不平等的问题,使男女两性得到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而政府的政策导向十分重要。从社会、经济及政策等多方面共同制定长期措施,并坚持不懈地加以实施,才有可能逐渐强化人们对女性受教育水平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