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安全标识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品安全标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7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口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来源越来越多。检验检疫部门在对进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中,屡次出现质量、安全、环保和欺诈等问题,甚至个别进口产品质量低劣,包装泄露等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为此,通过对2015年我国进口危险化学品情况及质量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提出提高进口危险化学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科学、有效检验监管的意见和建议。
一、我国进口危险化学品现状
(一)进口贸易情况
1.进口量
以2015年度为例,全国进口危险化学品检验96460批次,9265.79万吨,货值522.27亿美元,重量和货值同比分别增长4.18%和-23.90%; 2015年度进口和2014年度基本保持稳定,但货值降幅较为明显,与全球大宗资源类商品贬值具有较大关系。
2.进口类别
进口危险化学品主要有三大类(第3类易燃液体、第2类易燃气体和压缩气体以及第8类腐蚀品)共994个品种(较2014年度1034种减少40种)。
3.运输方式
进口危险化学品采用海运、陆运、空运三种方式运输,其中海运有散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两种形式。散装运输的进口危险品品种少、批次少,但重量大、货值大;集装箱运输的进口危险品品种多、批次多,但重量少、货值低。由于物流成本上的优势,大宗进口危险化学品基本采用散装海运方式进口,主要有硫磺(UN1350/2448)、丙烯(UN1077)、1,4-二甲苯(UN1307),苯乙烯(UN2055)、苯(UN1114)等几十个品种。包装进口危险化学品采用空运包装、陆路或海运集装箱运输,品种达900多个。
(二)进口来源和品种分析
1.来源分析
2015年度,全国进口危险化学品来源于90个国家和地区,较2014年度的132个国家和地区有一定幅度的减少。进口批次排名前十位分别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德国、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新加坡、保税区、法国等(除美国和德国之外,其余都是我国的周边国家),这十国2015年共进口76690批次,占全年96460批次的79.50%。
2.品种分析
进口品种批次排名前十为含易燃溶剂的油漆、辅助材料及涂料、含易燃溶剂的合成树脂、硫磺、苯乙烯、1,4-二甲苯、正丁醇、甲醇、印刷油墨、2-丙醇、丙烯。进口品种以货值排名依次为天然气、1-4二甲苯、苯乙烯、丙烷、丙烯、甲醇、乙烯、硫磺、含易燃溶剂的油漆、辅助材料及涂料。
二.我国进口危险化学品质量安全现状
以2015年度为例,全国进口危险化学品不合格7533批次,432.13万吨,货值23.19亿美元;不合格产品来源于68个国家和地区。按不合格批次排列,从高到低的进口口岸依次为广东、上海、山东、天津、江苏。有大约50%的进口危险品品种存在不合格情况,不合格项目包括安全标识不合格、包装不合格、品质不合格、数重量不合格和其他不合格等五类。
(一)不合格种类及来源分析
1.不合格品种分析
2015年度,全国不合格进口危险化学品共涉及462个种类。主要不合格品种有含易燃溶剂的合成树脂;含易燃溶剂的油漆、辅助材料及涂料;印刷油墨;含易燃溶剂的胶粘剂;聚苯乙烯珠体[可发性的];蓄电池[注有酸液];苯乙烯和硫磺共九个品种。其中含易燃溶剂的合成树脂项和含易燃溶剂的油漆、辅助材料及涂料进口批次最多,不合格率也最高,占总不合格批次的45.17%。由于这两个品种基本是定量小包装,加上货值偏低,由于部分国家地区尚未实施GHS制度等原因,造成危险公示信息等不符合我国规定要求。
2.不合格类别分析
第3类易燃液体、第2类易燃气体和压缩气体以及第8类腐蚀品均出现不合格情况,不合格批次最多的与往年一致,依然是第3类易燃液体。
3.不合格项目分析
安全标识不合格的主要品种有含易燃溶剂的合成树脂和含易燃溶剂的油漆、辅助材料及涂料。包装不合格的主要有含易燃溶剂的油漆、辅助材料及涂料和蓄电池[注有酸液]。品质不合格主要有硫磺、丙烷和液化天然气等三个品种。
4.不合格来源分析
进口不合格产品主要来源国家(批次排名前五)有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美国和德国,上述五个国家与地区也是我国进口危险化学品的主要来源国,2015年,共检出来自上述五个国家和地区不合格进口危险化学品5492批。
(二)不合格项目及原因分析
进口危险化学品不合格项目有安全标识不合格、包装不合格、品质不合格、数重量不合格和其他不合格等五类,不合格情况分别如下(为便于说明,同批货物有两项不合格的只计一项)。
1.安全标识不合格
共6303批次、139.36万吨、11.65亿美元。安全标识检验不合格项目主要有:一是未加贴中文危险公示标签或者未随附中文安全数据单,二是中文危险公示信息(标签和安全数据单)的格式及内容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要求。2015年,安全标识不合格批次占总不合格批次的83.67%。经分析,安全标识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不少进口商对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不熟悉或进口商未将有关要求通报供应商,信息传递机制失效;二是国外供应商、生产商未对我国相关规定给予足够重视,考虑到贸易成本等因素,不配合转换格式或语言,不愿意额外承担人工加贴标签的成本;三是国内最终用户只注重进口产品的使用性能,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标识有关要求不明确,造成进口危险化学品无UN标识、中文危险化学品公示标签不规范或者没有中文安全标签和安全数据单等不合格;四是各国危险化学品包装管理的程序和尺度、GHS制度的执行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安全标识信息不合格等;五是由于GHS制度是我国对危险化学品标签管理的参照原则之一,但其和我国的强制性技术规范有所不同,部分企业草率地将我国对于进口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求完全等同于GHS、TDG等国际规则要求,导致化学品安全标签不规范;六是部分进口危险化学品,由于其生产企业多为跨国集团公司,其供货地遍及全球,为适应不同国家对于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要求,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独立的标签管理系统。在产品进口至中国时,无法有效匹配我国的政策法规要求。七是部分国外发货人对其产品信息保护严格,为避免有效成分泄露造成知识产权被侵害,或供应商信息被获知导致损失,往往有意隐去部分信息。
2.包装不合格
2015年,包装不合格的共176批次、899.14吨、337.62万美元。包装不合格批次占总不合格批次的2.34%,较2014年的2.44%相比,略微有所下降。包装不合格项目主要有:一是未使用具有联合国危险货物包装代码的包装,而是使用了只适合盛装一般化工品的普通包装;二是进口的危险化学品包装在运输、搬运和储存等环节出现包装破损、渗漏、泄漏、变形和开裂。经分析,包装不合格情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装、卸货过程的野蛮操作,并且未进行防护或防护措施不当导致包装破损,内容物撒漏;二是各国对危险化学品的归类尺度不同,执行GHS的进度不一,部分纳入我国《危险化学品名录》的产品在输出国属于普通货物;三是部分国外发货企业对相关政策不了解或随意选择包装容器。
3.品质不合格
2015年,品质不合格共110批次、141.37万吨、货值2.96亿美元。品质不合格批次占总不合格批次的1.46%,较2014年相比,品质不合格情况下降明显。品质不合格基本全部属于大宗散货进口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硫磺、液化石油气等。产生品质不合格的原因主要为原料品质波动、生产工艺不稳定或对产品除杂和脱硫不到位,一般不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由于国内对相关进口产品具有一定的需求,对产品品质要求有所放宽,故在其品质能满足国内收货人的生产或贸易需要时,国内收货人多数选择让步接收。
4.数重量不合格
2015年,数重量不合格共142批、134.76万吨、7.46亿美元。数重量不合格情况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苯乙烯、丙烯等大宗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造成数重量不合格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国外发货人在装货时候未精确灌装,且多数为少装,尤其是对于货值较高的化工原料,尽量按照下限控制灌装重量;二是装货港和卸货港地理环境、温度等不同造成密度差异,从而引起数重量的不同;三是对于衡器鉴重,在长途跨境运输中车辆本身自重会随着油料和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极易造成产品短重;四是部分进口产品在国外的装运计重过程缺乏有效监管。
5.其他不合格
2015年 其他不合格共802批次、16.54万吨、1.08亿美元,其他不合格主要是申报单证问题、工业用途标识问题等。
三、提高进口危险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质量安全评价体系
通过构建完善的进口危险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依法有效地对进口危险品进行合格判定和处置,可以降低品质、高污染、有严重安全隐患的产品拒之国门之外,为口岸执法把关提供科学依据。
1.明确危险品范围
当前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范围界定已成为最为棘手的问题。一是HS编码问题。如以海关HS编码作为实施危险化学品监管的依据,就会出现大量危险化学品未列入监管范围,而归类在同一HS编码下的非危险化学品大量被列入监管范围的问题。二是品名问题。如以危险化学品名称作为实施危险化学品监管的依据,就会出现品名与成分难以严格对应的问题。三是混合物界定问题。建议总局在《法检目录》调整时,将《危险化学品名录》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全部纳入《法检目录》内,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不断完善补充《危险化学品名录》。
2.规范分类鉴别报告
《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是判定该货物是否为危险化学品及其危险类别、使用包装类别的主要依据,是口岸查验的基础。目前“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有近10种,不仅分类鉴别报告名称不一,而且出具报告的单位和内容格式也不尽相同。30号公告中涉及的《危险特性分类鉴定报告》、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出具单位的资质和法律地位未明确,可能导致在检验监管环节中,无法做到对相同出口货物的一致性管理。因此建议研究出台相关的规范文件,对危险特性分类鉴别报告、危险公示标签和安全数据单格式、内容等进行统一和规范,对各种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限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等技术规范也需要尽快制定。
3.规范大型容器和TANK罐包装监管
企业提供的大型容器和TANK罐包装监管报告版本众多,有中国船级社检验证书以及不同版本及签发单位的TANK罐证明等;报告内容格式差别也较大,且普遍没有对于适用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类别的分类说明,以及拟装货物状态的说明,这都给口岸查验判定和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建议通过出台有关文件,规范大型容器和TANK罐包装的检验依据,明确证明证书格式要求,便于检验检疫机构开展有效监管。
4.加强口岸能力建设
一是口岸应调整和加强进口危险品的执法把关力量;二是发挥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定期开展各个口岸的检验执法人员培训和交流活动;三是提高实验室的技术保障能力,解决“检不全、检不快”的问题;四是开展全国性的监督检查,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执法统一性。
(二)构建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和预警机制
1.搭建危险化学品信息共享平台
由于不同实验室引用数据库或采取实验方法的不同,国际危规号要求不同,在危险特性的判断上难以维持统一标准,目前还存在着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在不同实验室进行危险特性分类鉴别后,得出的危险品分类结果不同的情况,甚至在是否危险化学品或危险货物的关键问题上产生分歧。为此,建议搭建危险化学品信息共享平台,由各危险化学品分类鉴别实验室将已明确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单、危险公示标签样本共享。同时,在平台中持续维护更新国内外标准、法规资源信息共享、分类整合,建立完备的标准及法规数据库,实现相关标准、危险化学品数据资源、TDG、IATA、GHS等国际规章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防护数据的实时上传与查询。
2.建立风险分析和预警机制
围绕安全、卫生、环保和防欺诈,开展进口危险品的动态监测研究,全面收集、汇总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品种的进口危险品的风险信息并进行分析,及时向公众进口危险品安全、危险特性和预警信息。
(三)提升口岸检验监管技术水平
1.加强政府监管部门合作
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涉及很多其他政府部门,如检验检疫、海关、海事、安监、环保、公安、交通运输部门等等。建议建立危险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口岸各机构对货物进行共同审核把关,实现信息共享,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
2.指导企业规避贸易风险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检验检疫部门的人力资源和技术信息优势,加强对国际危险品市场的规则研究,防止一些国家滥用经济壁垒阻碍国际正常贸易的行为,积极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提醒收货人在进口前确认货物是否符合我国国家标准;三是要求进口企业尽可能在贸易合同中争取以到货港检测结果作为计价调整依据,以便在货物发生品质不符、重量短少等问题时,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加强重点环节检验监管
一是继续把好危险化学品安全标识。二是对于可疑进口货物(首次进口或混合组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成分/组分检测力度,验证是否与公示标签和安全数据单所示信息相符。三是重点关注3类易燃液体及危害等级高的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情况,检查其包装适用性,是否存在包装破损、泄漏等情况,是否使用符合规定的包装容器、使用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潜在危害等。四是加大对非法检商品的抽查力度,结合集装箱、木质包装检疫查验工作发现未主动申报进口危险化学品,防范进口危险化学品质量安全风险。五是加强进口危险化学品入境后储存运输管理,杜绝储放在非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或是存放仓库缺少与产品特性相适应的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 徐涛.中国进口原油研究与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2008(12)
篇2
山东省莒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莒县 276500
[摘要] 近年来各地频繁发生易制毒化学品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多由于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环节存在漏洞,管理措施不力。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查处,使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走向有序化、规范化,减少易制毒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关键词 ] 易制毒化学品;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 R63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b)-0050-02
易制毒化学品是指我国规定管制的可用于制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化学原料及制剂。易制毒化学品本身不是,但具有双重性,既是一般医药、化工的工业原料,又是生产、加工或制成必不可少的化学品。一些违法分子常用来生产、加工或制作的原料、配剂等。自2005年国务院《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以来,我国对易制毒化学品实行了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但易制毒化学品种类多,管理工作量大,一些地方受人才、技术、管理制度等瓶颈制约,对此类产品的管理相对松懈,使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储存等环节存在诸多管理漏洞。各地化学、医药等实验室是易制毒化学品的重要集中地,加强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对于从源头上控制扩散意义重大。
1易制毒化学品的种类、危害及加强管理的意义
1.1易制毒化学品的种类
易制毒化学品是制造的前体、原料和化学助剂。我国列管了三类24个品种,第一类主要是用于制造的原料,包括: 1-苯基-2-丙酮,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胡椒醛,黄樟素,黄樟油,异黄樟素,N-乙酰邻氨基苯酸,邻氨基苯甲酸,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邻氯苯基环戊酮。第二类、第三类主要是用于制造的配剂。第二类包括:苯乙酸,醋酸酐,三氯甲烷,乙醚,哌啶;第三类包括: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第一类、第二类所列物质可能存在的盐类,也纳入管制,带有*标记的品种为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包括原料药及其单方制剂。
1.2易制毒化学品的危害
易制毒化学品的危害来自它的易制毒性,其中麦角酸、麦角胺、麦角新碱、麻黄素、伪麻黄素、消旋麻黄素、去甲麻黄素、甲基麻黄素、麻黄浸膏、麻黄浸膏粉等麻黄素类物质,该类药品从品种来源和类别归属划分主要为麦角生物碱和麻黄生物碱,其易制毒特性非常突出。麦角生物碱的原体是小黑麦的麦角,利用麦角中所含的麦角胺、麦角新碱合成的麦角酸二乙基酰胺,是已知药力最强的迷幻剂,会导致吸食者丧失判断力和控制力,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生理损害。麻黄素类是从麻黄草中提取的生物碱,也可通过化学合成制得。麻黄素及其制品既是制药原料,又是制造甲基苯丙胺(冰毒)的前体。而冰毒作为一种中枢兴奋剂,大剂量使用会引起精神错乱,类似妄想性精神分裂症。有些易制毒化学品还是制作过程必须的溶剂或试剂,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直接与皮肤接触,轻者腐蚀,重者会烧伤皮肤,如果使用不当,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易制毒化学品一旦流入非法渠道,被犯罪分子制成冰毒、等并非法出售,就会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财产损失,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还会败坏社会道德,腐化社会风气,危害公共卫生,扰乱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形成治安隐患,对整个社会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有的易制毒化学品走私出境后,被国外海关查获,会直接危害我国的国际形象。
1.3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的意义
今天出现的绝大部分是由易制毒化学品加工提炼而成的,可以说,易制毒化学品是制造的重要源头。但另一方面,易制毒化学品用途广泛,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发达的化学和医药工业,教学、科研、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使用易制毒化学品。一旦管理松懈,稍有不慎,就会流入非法渠道,被不法分子利用,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提前介入、提前预防,能堵住源头漏洞,有效压缩犯罪的空间。通过法律形式来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控,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出口行为,能有效防范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对保护公众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正常发展,保护社会良好风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地方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2.1易制毒化学品种类多,使用广,管理难度大
现在国家管控的易制毒化学品中,包括盐酸、硫酸、丙酮、甲苯、高锰酸钾等,这些化学品使用范围广,使用人数多,给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带来难度。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一些单位的管理力度和级别标准明显偏低,不能体现特殊管理和专项管理的要求,表现为:缺乏信息化、动态化管理机制;台帐资料不规范,记录不完整,审批、备案等环节缺失;易制毒化学品专项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和管理人员不明确;仓储管理存在安全隐患,设施不完备,安全标准低;在标签标识、使用剂量、使用开具与人员权限、贮存保管等方面没有进行特殊管理,存在模糊管理问题。
2.2认知不足,重视不够,警惕性不强
因为易制毒化学品是教学、科研、医疗、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很多人为此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它只是普通化学试剂和一般商品,没有把它作为制作的原料或配剂来看待。一些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如马来酸麦角新碱等,目前也只是作为普通药品管理,影响了人们对这些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全面认识。一些实验室相关化学品存量大,且使用、摆放等都比较随意,更强化了人们的模糊认识,导致使用者缺乏风险意识,对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的危害性及相应安全隐患认识不够,缺乏警惕性。有的单位法定代表人对易制毒化学品的危害性重视不够,相关培训、复训工作开展不及时,遵守《条例》规定的自觉性有待提高。另外,相关部门对易制毒化学品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导致一些使用者对易制毒化学品危害知之甚少,《条例》知晓率不高,使《条例》的实施大打折扣。
2.3专业人员缺乏,监管不到位
缺乏专职管理机构和人员,难以高标准开展易制毒化学品的管制、执法工作一些地方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专业化管理水平不高,专业技术手段落后,导致管理、执法实效受到影响。有的地方虽开展了相关培训,但限于人手不够,正常的检查工作经常被其他工作挤压得没了空间,常处于应付状态,防范措施和监督工作不到位。对于易制毒化学品的购买、使用、储存、销毁等环节的监管不够精细,造成管理漏洞,管理实效降低。在执法方面,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导致执法失范、缺位,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置不及时,处罚和打击力度相对较小,达不到教育、惩治应有的效果。
3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对策
3.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重大意义。加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落实力度,真正把《条例》精神贯彻到日常监管中,让相关单位认识到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其风险意识。开展禁毒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群众了解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普及易制毒化学品基础知识,开设举报电话,鼓励公众参与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督管理。强化执法培训,提高专业管理人员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能力和执法水平。开展禁毒知识专项培训工作,使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和管理关键人群了解相关知识、信息和法规要求,增强使用单位的防范意识和自律意识。
3.2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源头监管制度,对易制毒化学品实施全程精细化管理。各实验室要制定严格的专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级别,杜绝管理漏洞。在购买环节,坚持统一申请,统一购买,规范采购;在使用环节,要严格申请、审核,定量领取,固定场所,专业操作,及时回收;在储存管理环节,要指定专人保管,严格执行有关安全、防火规定,配备安全监控报警装置、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等,完善安全设施,建立存放专库(柜),并分类、分区域存放。要建立易制毒化学品购买、使用台账,对易制毒化学品的呈报审批、购买、运输、出入库、仓储、使用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出入流向清晰、档案记录完整,做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健全双人领取、双人签字、双人双锁制度,严密监控存量,确定存量上限。装运易制毒化学品,必须使用专用容器,并由专门人员进行严格安检,谨防混用、混装和泄漏。制定易制毒化学品专项管理和分类管理细则,对标签、说明书、使用方法、提示用语、注意事项、警示标识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建立应急管理机制,科学应对突况。健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责任体系,明确上级部门、单位法人、分管负责人、专管员及有关人员责任和岗位职责,对于一些用量少、涉及部门多的单位实行部门系统归口管理。
3.3 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日常管制和执法查处工作
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建立覆盖面广的易制毒化学品信息管理系统,将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作为重要管理项目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网上申报、审核、审批的工作机制,实现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透明化。鼓励发展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监管作用,对易制毒化学品实验室开展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建立名单名录,实行分级分类监管,推进行业自我管理。要建立健全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管制工作情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联合执法,堵塞管理漏洞,避免管理与执法脱节等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及时收集分析情报信息和台账内容,对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购买、使用、储存等环节的特点、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分析、研判,认真梳理管制工作薄弱环节和漏洞,研究应对措施。要加强案件侦办和来源倒查,及时发现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线索,对违法、违规现象及时处理。要结合本地实际,严格源头准入,严格许可备案,突出管制重点,加强对重点易制毒化学品和重点实验室的监管力度,尽最大可能杜绝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4 结语
加强地方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职能部门多、责任重,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日常监管,确保工作不缺位,管理无漏洞。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建立适合管理对象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分工明确、通力配合,并在日常管理、检查工作中把制度法规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管理合力,将易制毒化学品的潜在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
参考文献]
[1]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孙忠实,朱珠.2007年药品安全与监管大盘点(二)[J].中国处方药,2008(2):45-47.
篇3
危险化学品由于自身的危险性,在运输途中若发生交通事故或泄漏事故,会引发燃烧、爆炸、腐蚀、毒害等严重的灾害事故,危及公共安全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导致环境污染。2002年国家正式实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最主要的法律依据。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单位、企业以及从业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条例》规定,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危险化学品运输工作。
2公路运输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涉及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废弃处置多个环节。目前,针对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管理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
2.1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方面的管理缺陷
2.1.1标准不一致,企业“无所适从”
如国家安监局公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与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不一致,使企业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活动“无所适从”。如柴油,属危险物品,但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生产柴油的企业就无法按照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的要求,提供运输所需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在进行铁路运输时,也曾出现铁路部门承运的危险化学品名称与标准名称不符的现象。
2.1.2标准不明确,执行有漏洞
硫酸是一种强腐蚀危险化学品,根据国家《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GB18564-2001)的规定:运输硫酸汽车罐体应进行出厂前的质检部门检查;每年度还必须对罐体的表面油漆、色带、罐体护栏、罐内防波档板、装卸软管、紧急切断装置等项目进行检查。但以上出厂检验和年度检查具体由那个部门负责或是由运输企业自行检查?标准没有具体规定。由于标准不明确,硫酸充装单位无法查验和核实,标准执行有漏洞。
2.1.3法规不健全,贯彻有难度
(1)原劳动部颁布的《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其制订的依据是1982年国务院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而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自2003年6月1日起,即自《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件》实施之日起,《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同时废止。因此,《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是否能继续沿用,至今没有明确说明。(2)《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明确说明不适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但是针对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重大危险源辨识该按什么进行?都说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是移动式的“炸弹”,通过历年的事故也可以看出,危险化学品的运输造成财产损失及对公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那么针对危险化学品运输是否应针对其运输量及运输物质的不同进行危险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措施。
2.1.4部门监管不到位,运输工具管理有漏洞
如气瓶,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不得充装技术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气瓶。但实际检查中,仍有不少气瓶充装单位没有落实托管气瓶产权移交和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的规定,加上地方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使一些生产液氯、液氨等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单位,仍普遍使用托管气瓶进行充装,气瓶管理有漏洞。再如承运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容器,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应标注有定点生产的标识。但由于地方监管不严,很少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标注有定点生产的标识。
2.1.5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联运机制应进一步加强
在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的“3•29”液氯泄漏事故发生后,有专家表示,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经贸、安监、公安、质监、环保、铁路、民航、交通、卫生、工商、邮政等部门均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及废弃处置具有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涉及危险化学品监管的有10个部门之多,而且“监管权限已很清楚”,但这监控过程的多头监管容易造成“三不管”的空白区域。因此出现超载的槽罐车“安然”途经数百里的现象。之所以现在没有把危险化学品的各个环节都管好、管牢、管死,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执法部门的执行不到位,各项规定基本上停留于纸上。出了事故,许多部门似乎都有责任,但事实上又没有哪个部门有能力真正承担起这样重大的责任。
2.2企业方面的管理缺陷
2.2.1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条例的有关规定
企业无视危险品运输资质的要求,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条例的有关规定,把危险品等同一般货物运输。根据《条例》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单位必须在充装和发货前,查验运输工具的资质证件,查验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船员的从业资格证件,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发货和装卸。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应有相应的危险化学品车辆资质证明,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的用户应提供如下资质材料(以下简称“六证”):《剧毒物品运输证》;《剧毒物品购买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格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运输)许可证》;《机动车驾驶证》;《押运证及押运员身份证》。由于危险化学品汽车罐车充装尚未列入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监察范围,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执行,加上地方部门监管不到位,使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运输资质查验制度走过场,给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埋下事故隐患。
2.2.2企业危险化学品运输制度不健全
(1)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安全对策,危险化学品运输无章可循危险品运输的安全隐患是从泄漏开始的,由于行车中车辆颠簸,易造成包装破损,破损又往往集中在三个“点”上:一是桶盖没拧紧或密封圈失效;二是铁桶的焊缝处及桶筋由于磨擦破损;三是桶底在行驶过程中位移。(2)企业没有制定或没有执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检查维修制度由于罐车管理没有制定相关检查维修制度致使罐车存在的隐患。罐车贮罐的安全附件无校验日期和存在失效。如罐车罐体上压力表未校验、液位计失灵、温度表破损;罐车贮罐体上的快速切断阀损坏装置失效,罐车罐体上未标明压力容器上次检验日期;无防静电拖链。配置的阻火器不合格,配置的消防器材过期等。
2.2.3危险化学品的装载(超装)、包装要求不合格
据统计,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事故有60%是由于超装、超载引起。因此,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充装和发货行为,成为决定危险化学品汽车罐车不错装、不超装、不混装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运输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的重要前提。
2.2.4充装作业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化进行操作容易埋下事故隐患
如一些化肥生产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原劳动部《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在充装岗位上装设地磅计量装置,也没有进行充装后装载重量的复查,更严重的是充装安全操作规程不以0.52t/m3的充装系数,进行液氨汽车罐车最大允许充装质量的核定,而是直接采用85%允许充装容器来限定核装置。这对于比容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长的液氨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2.2.5驾驶员及押运人员教育培训不够,不具备危险化学品运输资格
也曾出现过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驾驶员和押运人员逃逸的,贻误了事故最佳应急处理时间,造成更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发生在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的“3•29”液氯泄漏事故性质及责任经专家确认,这是一起由于使用报废轮胎、严重超载,事发后肇事人逃逸,由交通事故导致的液氯泄漏特大责任事故。此外,运输公司对挂靠的这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疏于安全管理,所运载液氯的生产和销售单位被有关部门证实没有生产许可证;在检查过程中还发现该车押运员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不具备押运危险化学品的资质,也不具备危险化学品运输知识和相应的应急处置能力。
2.2.6在运输危险化学品前没有事先对道路、天气等进行调查,没有慎重选择好路线
运输危化品在选择道路时,应事先对道路、天气等进行调查,慎重选择好路线,要选择平整的国道、高速公路等主干线,不能走情况复杂的道路。行车要远离城镇及居民区,非通过不可时,要再检查一次,确认安全无泄漏后再过境。不能在城市街道、人口密集区停车休息、吃饭。特别是槽车运输危化品,由于罐子全部暴露在外,夏天运输时,司机应尽量白天休息,夜间行车,以防液体膨胀。在行车中要避开车辆、人员高峰期。万一发生泄漏,个人力量无法挽回时,要迅速开往空旷地带,远离人群、水源。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要扩大隔离范围,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2.2.7企业违章自制、改装危险化学品容器,使存在缺陷的容器投入使用
根据《条例》第三十六条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工具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须由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严禁企业违章自制、改装危险化学品容器,使存在缺陷的容器投入使用。同时,装运危险品必须选用合适的车辆,爆炸品、一级氧化剂、有机氧化物不得用全挂汽车列车、三轮机动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和自行车装运;爆炸器、一级氧化剂、有机过氧物、一级易燃品不得用拖拉机装运。除二级固定危险品外,其它危险品不得用自卸汽车装运。
篇4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Q42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且生产大多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进行,储存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和管理不当极易引发事故。2014年,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生产基础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事故在我国频繁发生。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火灾往往会伴随爆炸、毒气扩散事故,威胁周边安全[1,2]。本文结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和体会,在生产经营单位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危险化学品储存的一般原则,对人员和制度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1 一般原则
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因此,储存时应根据化学品的特点加强某方面的管理。
(1)分类存放。不同的化学品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碱金属、活泼金属粉末如铝粉遇酸容易爆炸;许多氧化剂不能和硫酸接触,如过氧化二苯甲酰、氯酸钾、高酸钠、高锰酸钾等,遇到硫酸后会立即引起爆炸。硝化甘油遇到强酸剧烈反应可能引发爆炸。一些金属,如铝、锌等,与碱液接触容易产生氢气,可能导致爆炸。另外酸碱容易腐蚀化学品外包装,导致化学品泄漏。因此,存放时应分类存放,避免性质不相容的产品同库储存。
(2)防止高温。一些物质在高温下容易分解、自燃、气化、升华,需要常温或低温存放。如许多铵盐、碳酸盐、硝酸盐、高价态金属酸盐、有机酸盐、硝化有机物、有机物、不活泼金属氧化物等,在高温时容易发生分解。一些硝酸物,如硝酸铵在高温时容易发生剧烈分解爆炸反应,硝化有机物在遇高温时容易发生爆炸。在储存此类危险化学品时,应注意防止高温环境的产生,加强通风降温。
(3)预防潮湿。化学品吸湿时,一般会释放出热量,导致系统温度升高,并且形成的溶液可能会腐蚀包装,导致化学品泄漏。一些物质如浓硫酸可以存储在铁质容器中。但是如果铁质容器中仅余少许浓硫酸,密封不严且长期存放,浓硫酸可能从空气中缓慢吸湿而变稀,进而腐蚀铁质容器,引发泄漏事故。而有些危险化学品遇湿会产生可燃性气体,如碱金属、电石等[3]。因此,应加强储存场所的防潮措施,避免危险化学品吸潮引发事故。
2 人员管理
人的失误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人员的管理,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预防储存事故发生的一个有效手段。
(1)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只有员工掌握了危险化学品的知识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地针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特点做好个人防护及预防措施,才能纠正自身在操作中习惯性的违章违纪,从而提高了执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更好地履行员工的职责[4]。
(2)加强岗位知识的培训。针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对员工进行岗位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岗位知识培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传、帮、带的方式,手把手的教会员工正确操作,能够在储存的操作中融会贯通,有效防止泄漏、喷溅和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3)树立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员工思想认识。每个企业应当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设立安全口号,张贴安全标语,营造安全氛围。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如“安全月”活动,事故案例视频观看活动等,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
3 制度管理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基础管理,加强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第一,企业要从公司级、工段级、班组级与班组各成员等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各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检查监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抓实、抓死,做到不留死角。第二,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广泛开展“三标一体化”创建活动,并以此为有效载体,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第三,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促使安全生产责任履行到位。在事故查处过程中更加注重分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提高事故调查工作的质量和调查报告的说服力;更加注重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和结案效率;更加注重总结各类事故中的共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亡羊补牢,举一反三,有效避免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
(2)建立库房管理制度,加强出入库管理: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库房管理制度,出入库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人员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建立厂级、车间、班组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制度的监督和执行,加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三违”的处罚和教育。同时,企业应对本单位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建立档案,配备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
(3)编写应急预案,避免重大损失
企业应制定库房专项应急预案,详细规定危险性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理、保障措施、培训与演练和应急预案管理等几个个方面的内容,同时,预案应同时具备3个层面的含义:事故预防、应急处理、抢险救援,作出细化、明确、具体的要求,体现“科学分析,提前预防,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应急预案前应经过专家评审并签署完整,并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储存岗位人员在面临紧急事故时的应急处置能力,明确应急处置小组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分工和落实情况,考察发生紧急事故时企业的应急反应能力及相关人员协调作战的能力,验证应急预案处理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结束语
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管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生产经营单位一定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储存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预防危险化学品储存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崇义, 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7): 66-68.
[2] 陆旭, 加强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监管的思考与建议[J].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4(2): 67-69.
篇5
作为突发事件,人们往往无法预测泄漏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化学品种类。而化学品种类繁多,不同化学品泄漏给人体造成的损害特点有很大不同。如氯气、氨气属于刺激性气体,泄漏可以导致接触者发生流泪、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硫化氢、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属于窒息性化学品,泄漏可以导致受害者发生头晕、头痛、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等急性缺氧症状。
化学品泄漏通常导致急性中毒,由于其诊断治疗专业性很强,接触化学品后产生任何不适,都要由专业医生来进行处理,不可以依据自身感觉自作主张。
遇突发化学品泄漏,普通群众应当迅速离开泄漏现场,目的在于中止有害化学品侵入机体。通常的方式是先撤往侧风向,离开污染中心区域后撒往上风向地带。
科学救助中毒患者
遇突发化学品泄漏事件,须注意科学救助中毒患者。对他人施救,首先需保护好自己。比较稳妥的方式是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进行施救。遇紧急情况,无法获得防护用具时,也要采取起码的防护手段,如在刺激性气体弥漫的环境,需要以湿毛巾掩住口鼻,减少伤害;进入窒息性气体存在的环境,需要腰系安全绳,并有其他人员在场,以防万一。
路遇化学品运输车辆要注意
随着公路交通的日益发达及私家车的普及,人们驾车或乘车途中与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相遇的机会越来越多。一般情况下,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上会有相应的标识,标示所载化学品的特性(见图示),提醒路人注意。如果看到这样的车辆,应与其保持距离。如果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化学品散落等情况,则应尽快离开现场;如果发生气体泄漏,应向侧风向、上风向或高处撤离。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发生化学品泄漏,周围区域的群众切记不可围观。在不知化学品损害特征时要牢记,对于任何有害物质,“距离”保障安全。
与化工厂为邻,需学会观察有无泄漏迹象
由于某些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化工厂储油罐、储气罐等设施与居民区的安全距离不够。如果发生化学品泄漏,附近的居民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与危险化学品工厂为邻的居民,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发现有以下化学品泄露迹象时要控制火源,不使用打火机、煤气灶等,同时想办法尽快向上风向、侧风向及高处撤离。
・闻到空气中有异常气味:
・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不适症状;
篇6
摘要 由于运输行业和危险化学品自身存在的危险性,使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如何识别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以及如何对此类事故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做分析,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风险事故管理存在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一、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概述
“危险化学品”是指可能会伤害或危害周围人员、涉及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化学品,具有易爆、易燃、有害、有毒及有腐蚀等特性,主要包括爆炸物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自燃物品等,主要分为剧毒物品、腐蚀性物品、爆炸性物品、压缩气体或液体、较易燃烧的物品、氧化剂或者过氧化剂物品和放射性物品七大类。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可以定义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过程中对相关的人、环境和财产等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具有流动性强、耦合性强、差异性大、信息不明,施救困难等特点。
二、 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风险识别与评价
本文应用风险识别的风险因素分解法,首先分析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全过程,将目标层的风险指标按风险源进行分类,得到初步的风险因素识别结果,再将基准层的初步风险识别结果进行细化讨论,剔除影响微弱、作用不大的因素,最终形成风险要素表。在做风险评价时,根据事故发生的损害程度,以及发生可能性的等级评判,对已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打分,总体风险10分,如下表所示。
三、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回避风险
在运输路线有选择余地时,应尽量选择远离市区和水源地的道路,不选择那些虽然运输路途短但却需要通过市区的道路。在重要时期,必须通过市区时,应避开重要场地及场地联络线,运输任务尽量安排在夜间。
(二)减轻风险
1.在常规路段、道路变化处、高速公路、桥梁或隧道等地点均易发生事故地段,应加强管理,必要时可派交警对危险车辆进行护送。
2.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关和公安部门应加强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的审查,加强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监督检查。
3.危险运输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并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应急预案。在运输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对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其自身的管理和监控。
4.各行政区域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设立施救预案,建立和完善包含有交警、消防、医院、道路部门、保险公司等相关单位在内的信息沟通联动机制。
(三)转移风险
保险是企业和个人进行风险转移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要完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责任保险》,通过强制保险的形式,形成充足的风险事故经济赔偿的保障。
(四)接受风险
在积极减轻风险、转移风险之余,也要适当的接受无法避免的风险。主动接受风险,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也是一种减轻灾害的方式。比如编制水源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针对水源地的特点,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在必要时启动备用水源地。还包括加强污染事故应对方法的宣传,传授逃生、自救、疏散知识等,从整体上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与防范对策.“常见事故分析与防范对策丛书”编委会.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Scott E. Harrington, Gregory R. Niehaus著.陈秉正等译.风险管理与保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事故因素;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P1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049-0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化工行业的发展较为明显,而且社会经济发展对化学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渐上升,但是很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隐患较多,稍有不慎就很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不仅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直接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1 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因素
1.1 人为方面的原因
1.1.1 对加工化学品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随着化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大量新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危险化学品不断出现,作为工业生产原料或产品存在于加工处理、储存、运输、经营各个环节中,而部分人还未了解这些物质及其特性。
1.1.2 误操作引发事故
相关单位忽略了对工人的运行、维修培训,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发挥的监督作用,开车或停车计划不合理,没有建立操作人员与安全人员之间的协作体制等都是е挛蟛僮鞒鱿值脑因。
1.2 生产设备因素
1.2.1 设计制造方面的原因
化学品的生产设备不符合相关工艺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运行不顺利;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选择,存在易腐蚀、性能差的问题;生产设备的密封度差,危险品一旦泄漏,极易造成爆炸等安全事故。
1.2.2 安装使用方面的原因
许多化学品生产设备的安装工作不到位,安装程序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严重影响了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生产设备运行时间过长,设备零件老化,加之维护工作、检修工作缺乏力度,埋下了安全隐患。如果车间内的压力容器装置长时间不检验或检验结果不达标,则易增加安全威胁。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则信息指示会出现错误,随之会引发一系列的操作错误,进而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1.2.3 维修工作不到位
相关检查工作、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且工作人员发现安全问题时未及时处理和解决,导致许多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重要的生产装置,更要定期ζ涔丶部位进行检查、维修和养护。此外,部分小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以各种方式减少资金投入,专门引入一些淘汰的废旧设备,这样极其不利于安全生产,应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1.2.4 相关辅助设施方面的原因
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相关的辅助生产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这些设施,则生产设备就无法正常运转。辅助设施包含电力、动力和控制系统等,无论哪一个系统发生故障,整个生产过程就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在日常中一定要注意化学品生产辅助系统的维护和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和解决,以保证每一个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正常、稳定运行。
1.3 化学工艺方面的原因
1.3.1 新工艺引发的危险
新工艺在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可能会导致新的危险因素产生。对于未经验证过的新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更加需要辨识和发现新的危险因素,否则易引发事故。
1.3.2 新技术带来的危险因素
在化学品生产中,高端技术层出不穷,使产品的性能和生产效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部分技术项目在实验室中对某些相关技术参数缺乏一定的考量和核查,这样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1.3.3 新化工设备带来的危险因素
主要从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密封性是否达标、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配套、是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来判断新化工设备的性能。比如在树脂生产过程中,如果监控仪表、安全附件、报警装置等失灵,则会造成生产过程失控,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1.3.4 化工新材料带来的危险因素
化工新材料采用的技术具有先进性和复杂性,技术水平越高,其不确定性就越大;采用的技术越复杂,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1.3.5 简易工艺技术带来的危险
部分小型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工艺技术落后,在管理上也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导致设备管理和养护工作不到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较高。
1.3.6 现有的工艺技术落后
一种化学品的生产可以采用多种工艺路线,各种工艺路线的技术参数各有差异,因此,需结合生产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要积极运用科学、先进的生产工艺,而比较落后的生产工艺会对化学品的顺利生产构成一定的影响,应及时淘汰这些工艺。
1.4 环境方面的原因
1.4.1 生产建筑物方面的原因
有些化学品生产企业使用的厂房建筑未经过消防部门的验收,其防火防爆方面的强度等级不达标;部分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库、控制室与员工宿舍的距离过近;生产车间内的消防通道、出入口、操作平台等均不满足标准设置要求,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4.2 周边安全因素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设备和储存设备的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国家标准,但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老企业的生产装置之间、储存设施之间、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
1.4.3 自然条件
在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地震、雷电、火灾等造成的影响最大。有些化学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储存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不具备防雷、防火等条件,且厂房建筑抗震能力较差,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 安全管理措施
(1)为了更好的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我国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健全完善。还应该参照国外先进的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经验,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这些法律法规和体系都应该贴近生产实际,以便对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能够及时的起到作用。在对危险化学品实施监督管理时,监督管理的设备水平和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也要相应提高。因为每年的化学品都会出现许多新品种,因此在监管时,监管人员要及时的补充自身知识,以便让监督管理顺利进行。
(2)为了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国家应该鼓励危险化学品设备生产企业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增加对工人防护设备的生产。并督促企业更新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设备,来保证生产工人和社会环境的安全。
(3)我国现在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部门的实际情况来看,还缺少一支专业的监督队伍,在组建这个专业的监管队伍之前,要对监管人员做专门的培训,这个培训包括了危险品生产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两个方面。有了专业的监督队伍,在对相关的企业进行监督管理时,才能有针对性。为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相关人员的安全,要鼓励一些在城里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搬迁。同时,在修建新厂房的时候,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厂房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修建,要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所需环境的要求。
(4)要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责令督促相关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I,提高自身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意识。企业也应该在工人上岗前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操作水平和能力,还要加强对安全防护意识的宣传,教给工人一些应急方法。同时,企业应该完善生产车间的防护设备,以便应对危险化学品生产时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结语
在化学品生产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不仅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加强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有效消除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篇8
1.水利化验室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分为两种,一是与实验任务相关的,如电气设备老化、线路布设不当、易燃易挥发试剂及强氧化剂保存缺陷会引起火灾;氢气、乙炔瓶安置使用不当会导致爆炸;使用电炉、压力锅、蒸馏装置不小心会将面部手部灼伤;使用有毒试剂防护不全造成呼吸危害;强酸强碱会使皮肤受损;化学危险品不按规范贮存造成泄露等安全问题;二是与实验任务不直接相关的,如:突然停电、停水、地震等特殊状态下的安全问题。第1种为常见安全问题,也是化验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2.水利化验室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2.1危险化学品
水利化验室因为工作需要,涉及到爆炸品、氧化剂、过氧化物、毒害品、腐蚀品等几类危险试剂,如氢气、氮气、乙炔易燃易爆气体;重铬酸钾、过硫化钾等氧化还原试剂;挥发酚、氰化物、砷化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试剂;强酸强碱试剂,这些试剂的使用、存储、搬运、处置过程中,均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将不相容化学品混合后,会大量放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起火灾,甚至爆炸(如碱金属、金属粉末等);产生有毒气体(如砷、氰化氢、硫化氢等);产生易燃气体(如氢气、乙炔等)。此外危险化学品也可能与包装容器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彼此不相容(抵触),从而会降低包装的强度甚至使得包装破损,导致内容物泄漏,发生事故。
2.2设备和设施环境
对化验室工作区域及设备设施的有效控制,是保证安全检测的前提。这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隐患是:实验室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功能区划分过于简单,实验用房与办公等其他功能用房交叉;须进行防爆设计的气瓶室;供电线路没有分开强电、弱电和仪器用电,实验时电源电压不稳;仪器设备鉴定不及时,工作不正常;没有配备护眼器、防毒面具、口罩等个体防护装备;没有安装紧急报警系统、烟感器、通风等设施;电气安装违规操作;没有安全标志;内务管理不到位等。这些方面均不容忽视。
2.3化验人员安全意识疏忽
为确保化验室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每个化验室会配备相应的人员,人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安全意识的重视,安全在思想中占多大比重,处于什么地位,直接关系到化验过程中是否能够自觉维护安全,安全意识淡薄往往是事故的根源。人员因素包括:安全意识、人员能力、上岗资格、人员的健康与岗位适应、员工清楚从事工作可能遇到的危险、操作规范等几方面。2008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名助理研究员在用注射器从瓶子里抽取高度易燃的叔丁基锂时,液体突然燃烧起来,烧着了她的衣服,当时她没有穿实验工作服,因此造成了三度烧伤。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安全意识欠缺造成的事故。
3.化验室安全应对措施
安全无小事,重在防范。化验室处处充满危险,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儿戏,不可有半点轻视之心,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涉及化验室的安全问题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应该结合工作和周边的情况具体加以实施和操作。就其中的关键几点提出以下措施:
3.1建立风险评价机制,制定危险控制措施
为保障实验工作安全顺利完成,应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价机制。应识别所有阶段、与任务相关或不直接相关的危险源,特别是建立化学危险源清单;定期评审现有控制措施,评价新购化学品;辨识与化学品相关的危害,并提出处理方法;评价风险的严重程度或风险度;选择并应用控制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对可能接触化学品的人员的能力与水平进行评价。此外,实验室应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应以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工作区域内烟雾及粉尘,减少潜在事故的发生为原则。可采用大量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化学品使用风险,这些控制措施宜合适、并与所使用的化学品及其处理方法相适应。
3.2设备和设施环境满足化验室安全需要
实验室结构和布局应考虑到所涉及化学品操作的结果,实验场所和办公区域分开,干湿区域分开,设立专门的气瓶室或气瓶柜;配备消防、火灾监测和报警设施;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通风能力与实验室运行情况相适应;消防用防烟/排烟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置适宜的制热或制冷系统、排风系统;电气安装符合规范;根据活动类型设置消防、化学品安全警示、气瓶、设备标志等安全标志;选用安全设备,清楚使用原则;配备眼面部、手套、鞋等个体防护装备。
3.3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增强人员专业技术能力
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强化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分析人员须具有专业的知识,掌握化学品性质与信息,熟悉本实验室的主要危险源,正确使用化学品、熟悉个人防护、应急处置措施、紧急救治指南等;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并对培训员工进行监督和考核,对培训结果进行有效性评价,对培训过程记录,着重对新人进行上岗培训和考核,检测及辅助工作应经授权,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良好的实验室习惯,不仅可以避免很多意外的发生,还会对以后的生活工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受益终生。化验室主要应养成以下习惯:不得在实验室内接触、消费个人的食品或饮料;实验室使用的冰箱、冷柜禁止存贮个人食品;在实验区域,长发应扎紧;化学品按规范存储于合适的容器中;应保持实验台面、试剂架以及通风柜的干净与整洁;在完成各阶段操作后应进行整理,将试剂、玻璃器皿放回各自适当的地点,并保持干净整洁;操作时按适当的程序,立即清除溢出物;盛有化学品的容器应具有清晰长久的标识,并反映所盛物质信息;工作区域应时刻保持整洁有序。良好的实验习惯须经过长期培养才能形成,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严格要求自己,逐步形成,这样不但有助于实验成功,同时也减少了实验事故的发生。
5.制定各类安全制度
篇9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2012年5月,国家交通运输部为了规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起草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随着我国物流行业蓬勃发展,交通运输安全已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心的重要内容,交通运输的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的管理任务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而作为危险化学品的公路运输管理又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重中之重,作为交运工作和高速公路运行的管理人员,笔者通过从事交运管理工作和高速公路管理的亲身实践,对危险化学品的公路运输管理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全面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执法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的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管理水平和应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有效地预防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和应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突发事件。
1. 危险品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反思
8月26日凌晨2点40分许,陕西省延安市境内的包茂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双层卧辅客车和一辆装有甲醇的罐车追尾,并致两车起火,事故已致36人死亡。2012年7月5日,广州天河区东圃莲溪路上,一辆白色货柜车装有化学物品发生泄漏,发出刺激性气味,周围300米范围被封锁;2011年11月1日,西南出海大通道兰海高速贵新段马场坪匝道口附近,两辆运送炸药车辆在一汽修厂检修时发生爆炸。造成7人死亡,264人受伤......
这些事故的发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作为公路运输的管理者,有责任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检查本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规范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管理方法,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使我们义不容辞的天职。
2.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江苏公路运输管理工作的经验,认为,江苏影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危险化学品运输量大,运输里程较长
一方面江苏是个化工大省,同时江苏省公路运输里程已达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122公里。“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进一步完善路网,到2015年,全社会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5.5万公里,因此对危险化学品的公路运输(江苏段)的管理尤为重要。
2.2 危险化学品道路货运行业准入门槛低
危险化学品道路货运行业准入门槛低,经营主体多,经营规模小,缺乏骨干龙头企业,难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企业社会责任能力低下,整个行业处于产业链末端,市场自我调节能力差、道路货运业仍处于数量扩张的粗放式经营阶段,企业扩大再生产后劲不足。此外,无证经营危险品物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3 危险化学品运输从业人员多,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要求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然而,对近年发生的事故调查,发现驾驶员及押运员对事故处理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当场逃匿的现象时有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中无证上岗的情况也屡见不鲜。2.4 运输效率低
2.4.1. 运输半径大
我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一部分自用用外,绝大部分运往西南及东北地区,而且需求分散,导致危险品运输半径过大。又由于铁路运输运力严重不足,加大了道路危险化学品的运输量,其运输半径往往超过了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
首先,由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备存在诸多限制,使得运输过程中难以选择合适承载力的运输工具。造成严重超载产生安全隐患,或者实载率低,浪费运力。其次,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是在未达到目的地,或在目的地之外的其他场所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重复运输的另一种表现是,同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进,一面又向外运输。
2.4.2 运力选择不当
由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备存在诸多限制,使得运输过程中难以选择合适承载力的运输工具。造成严重超载产生安全隐患,或者实载率低,浪费运力。
2.4.3 管理多头,效能较低
危险化学品物流行业同时受到公安、交通、质检、环保、卫生及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各部门都定制了推动本行业的有关法规和规定。然而,管理部门多了却使企业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同时,职能交叉又造成部门之间的争利诿过。
2.5 落后的事故应急机制
道路运输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处理尚无快速反应的有效机制,一般采用通知发货、收货人来处理,而且由于对危险货物的危害认识不足,相关防范、救援措施不能及时跟上,往往贻误施救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解决措施
为了避免危险化学品运输重大事故的发生,特建议如下:
3.1 提高准入门槛
规范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场,实施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注册登记制度。对省内外没有运输资质、没有化学危险品运输安全标准、车辆和容器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从业人员没有经培训考核取得资质证书的,一律不予注册登记从事化学危险品运输。
建议省有关部门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物流运输的监督检查。省安全监督部门应从源头上加大对运输企业资质的监督检查,对无资质而从业的企业予以重处;公安部门对进行运输危险化学品货物的车辆严加检查,发现问题追源处置运输公司。
3.2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危险化学品运输容易发生事故,而事故发生与人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还应注意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危险化学品种类多,而且各有各的危险性,发生事故后的处置方法也不一样,所以有关企业、工厂应针对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组织驾驶员、押运员等进行学习。使其熟练掌握本系统经常接触到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等知识及安全运输的具体要求,万一发生事故应知道如何采取措施尽可能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还应组织他们学习必要的劳动保护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运输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的从业人员应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使其了解所装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险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正确的防护处置方法,掌握各种类型灭火器具适用对象和正确使用方法,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危害。
篇10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绿色物流储运;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安全储运;安全废弃;全面控制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21402
0 引言
近些年来,危险品货物的运输量以及运输次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趋势亦逐渐增多,并且在此过程中屡次出现事故,为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及经济方面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对危险化学品的储运安全予以重视。
为什么危险化学品会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及经济呢?之所以称之为危险化学品,主要是因为其所具有的特性,即:“两易四有”,其中“两易”是指易燃性和易爆性;“四有”是指“有害性、有毒性和有放射性及有腐蚀性,”而又正是由于这些特性,才使得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及经济造成威胁和伤害。
进过这几年来危险品货物的储运多次引发事故,政府相关部门已充分意识到其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以下就是通过相关叙述对其相关问题以及其解决措施和方案进行的分析和探讨。
1 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储存危险化学品仓库平房仓库占65%以上的比例,还有一小部分属于储罐式仓库、立体仓库、货场和货棚五种库型,我国规定禁止使用楼房仓库。总体来说,我国的危险化学品仓管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近几年来一些中小型的民营化工企业以及个体仓储企业发展的比较快,然而其规模以及管理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一般,其企业人员未经专业安全培训,缺乏专业操作及运输知识,难免会因操作性失误引发事故。如:杭州、晋济高速、沪昆高速等多地均发生过类似运输事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及生态环境时刻产生威胁,故必须要加强危险品货物运输管理。
2 提高危险化学品管理力度的现实意义
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一些危险的化学品是一定要进入到储运,这一过程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企业的安全问题,社会以及环境的大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如果在这些环节中控制以及监管出现了纰漏就会对社会带来不小的危害。危险的化学品指的就是我们平时所听到或熟知的会对人身、设备、环境等造成一定的损伤和危害的产品,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易爆、易燃、有毒、有辐射性和放射性的制剂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危险品使用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在种类以及数量方面逐渐变得多样化,这些危险品,其本身的性质,就已经注定了倘若出现事故,事故的性质就属于严重性事件,造成的后果以及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为了确定其在储运的安全,就应该加大力度的对危险化学品的流通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这样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带来长久的发展和效益。
3 加强危险化学品储运源头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加强危险化学品储运源头安全管理,完善监管体制及信息平台尤为重要。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体制进行完善,有利于突出管理的重点,从而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企业有必要成立相应的监管部门,以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环节起到监督的作用,如: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阶段,监管部门应当严格监督其产品的储存条件是否合格,需要密封的产品是否严格按照要求密封,若否,可要求其重做,知道合格为止,并由相关人员签字;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环节,在装车或卸货之前,监管部门可监督其运输装车人员是否事先严格检查车辆是否存在问题,确定无问题后,由相关人员签字方可装车或卸货。
完善信息平台,可更加有效准确的对其危险化学品储运进行监管,在信息平台上,企业、车辆以及从业人员可以进行信息互动,更具时效性,并且方便快捷,即使是长距离、跨地区也可以很好的进行工作分配和监管,有效地控制和降低非法储运。从而更好地降低事故发生率,增强安全系数。
4 危化品储运安全管理措施
4.1 危化品储存仓库
危化品具有易燃性、易爆性、有害性、有毒性和放射性以及腐蚀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及经济存在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储存危化品之前,对其存储仓库进行合理的选址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危害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在选址时,首要做的是应当在远离城市供水源,如果遇到江河湖海农田等地也一定要避开;第二则是要注意,一定要避免设在人群集中的居民区、城市主要路网等地;第三,对于易燃易爆品因当注意防热,对于有毒、放射以及腐蚀性的危化品在存放时一定要严格密封,以免泄漏。总而言之,生命至上,安全才是第一位,定期做好安全检查。
4.2 对运输路面加强管理
为了降低危险化学品在运输时的事故发生率,加强对运输路面行车秩序的管理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1)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并实施更加严格且明确的交通法规,对其运输类车辆的行驶日期和行车路线以及行车的时速明确标定和控制。
(2)制定专属的危化品运输的运输路线,远离水源及居民区。对于道路的修建过程,一定要严格监督,根据时速和吨位对车道进行严格划分,加强车辆动态监控,一旦发现违规则处以重罚。这主要是由于超速行驶特别容易导致碰撞、倾翻等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这对于危险品运输出现此种状况后果会不堪设想,所以,严格卫星定位系统管理,严格的控制超速现象。为减少或避免车辆时常出现超速和超载的现象,有必要在车上安装车辆定速和定载装置,一旦超载或超速,就自动报警以提示司机,从而进一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是保证危化品的安全运输。
4.3 加强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作为企业单位,尤其是经常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单位,对于员工要有足够严格的要求。在雇佣时,必须要为其开设专业的培训技能班,提高员工的执业技能;向其宣传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可进行案例模拟,制定行管的应急措施及方案,以培养和增强从业人员的应急能力,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如:危险路段和恶劣天气以及机械故障等),做到将其损失降到最低。对员工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与锻炼,倘若出现偶然事件,学会冷静处理,保证良好的心态从而积极的应对。
4.4 运用安全科学为物流科学保驾护航
科学技术中,物流科学属于其中一个重要组成环节。物流科学看似简单,实际上其中包含了工程科学和技术科学以及基础科学理论等多方面知识,运用安全的思维方法研究实现安全目标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实现本质安全,以达到事物或系统的安全最优化。物流学是研究物质资料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尽可能得到时间效益与最大空间的科学。
4.5 开展联合执法,进行专项整治
危险品货物运输管理属于一项长期系统化的工程,在这一系统中相应部门应该积极的进行监管整治,一定要消除其存在的任何一种安全隐患,危险品货物运输与其他物品运输相比有其特殊之处,政府本身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与此同时应该联合其他的相关部门,从而形成一支严格的执法队伍,要定期对一些不良的想象进行调整,要让多个部门形成完整统一的整体,使法律效力运用起来能够得心应手,发挥其本质的作用。
5 结束语
本文在对危险品货物储运安全展开了仔细的探讨,将危险品货物运输实际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一一列出,并且针对每项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的补救措施及方案。由于国家的科技水平在不断地提升、国家经济也迅速发展,危险品货物运用的数量越来越大,运输这个过程是无法避免的且频率越来越高。根据最近几年运输状况来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方面以及生态方面都带来了严重污染以及破坏。不仅如此,其还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们应当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和经济以及技术还有信息化等手段,开阔思路,大胆探索、创新与实践,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好危险化学品安全问题。危险化学品监管最近今年才有所得到关注,许多手段还不够成熟,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够完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事故依旧在我们身边发生,为了能够杜绝这类危事故我们更加努力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让危险化学品发挥其优势尽量变得不再危险。
参考文献
[1]方茔.我国化学品安全生产问题与对策[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2):2324.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 下一篇:公积金基数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