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隧道工程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指的是在地下或者水下铺设可以供机动车辆通行的铁路等建筑物的工程。根据工程所在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山岭隧道工程、水下隧道工程和城市隧道工程这三大类。山岭隧道工程是指为了减少路面行驶距离,避免大的坡道而从山岭或者丘陵下打通道路实现穿越的工程,它是修建最多的隧道工程;水下隧道工程是指从河流或者海峡穿越,从河流下面或者海底铺设隧道通过的工程;最后一中,是为了满足大城市的需要,在城市的地下实现穿越的工程,即城市隧道工程 [2]。
隧道工程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且往往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因而一般具有隐蔽性和应变性。施工过程中,其工序十分复杂,且需要循环性与全天候进行施工作业。
2、隧道工程的质量要求
隧道一般是大型的永久性的地下建筑物,其质量安全意义重大。因而国家对其投资很大,对质量的永久性要求也很高[1]。因而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从开挖到最后完成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施工质量,国家都从技术和政策上做出了很多强制的规定,以及质量标准和最后的验收标准。总得来说,隧道工程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隧道的开挖工程质量;第二,隧道的支护工程质量,其中包括了对各种建筑材料质量的要求;第三,排水工程的质量,其中也包括了对材料质量的要求;第四,隧道的路面工程质量;最后一方面是隧道洞口的工程质量要求。
隧道工程复杂而工程巨大,对质量的要求也很高。因而,做好隧道工程的监理和管理工作,才能最终保障隧道工程的质量。
3、隧道的监理要点
隧道工程的监理主要是通过监理工程师来执行的,作为整个工程质量的检验者,其责任是很重大的[2]。因而,对监理人员自身的要求也很高,监理人员自身责任感应该很强,职业道德方面应当表现良好。应当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进行日常检查,能够认真、独立的执行号监理任务,坚持原则。自身专业知识过关,面对具体问题能够具体分析,有较强的解决事情的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作为隧道工程的监理人员,应当做到吃苦耐劳,迎难而上 [4]。
监理人员在隧道工程修建中,应做到:
3.1 施工中应该注意
3.1.1 做好预案
3.1.2 技术更新要快,尽量使用先进的掘进的工艺,淘汰旧的工艺
3.1.3 隧道工程具有控制性,施工的条件往往比较差,所以选用的队伍应当作风过硬、且敢打硬仗,具有稳定性,技术人员则应当要求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以及地质经验。
3.1.5 实施二次衬砌的工程时,必需严格遵守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以及相关的规定,水泥必需采用高标号或者早强水泥。
3.2 必需严格的控制欠挖,尽量做到减少超挖,监理人员自身则应当提高超、欠挖量的测定频率,并且严格的控制好超挖部分的回填质量。
3.3锚喷支护的方面,在支护工程开始前,所有的原材料,像是锚杆、水泥、砂、碎石等等这些原材料,必须先通过监理人员的抽检和认可。原材料的比例也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标准。
3.4隧道的施工过程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施工的量测,以及监控现场的施工量测。量测前必需先进行初步的调查,然后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施工的方法和环境的要求以及当时的经济条件等等实行的。
3.4.1 计划量测,这方面的工作包括了有,选择好量测的项目、设置好测试断面、测线、测点、测孔、确定好量测的频率和时间,这些计划工作是承包商负责的, 监理人员负责计划的审批。
3.4.2 实施量测,相关的监理人员专门负责隧道施工进行量测,基于先前制订的计划,观察地质和支护的状况,对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拉拔力等等这些项目进行重点观测。做到按规定的频率,及时地进行量测,了解掌握围岩以及支护的动态,报告信息,以便后续的施工。
3.4.3监理人员进行监控量测,并记录,然后绘制出围岩以及支护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曲线,进行研究分析。以便更新初期的参考数据,更有利于施工。
3.5防排水施工
隧道不漏不渗是质量安全的关键内容之一,要做到工程不渗不漏,就要对二次衬砌前排水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主要应当严格实施好以下点:
3.5.1 衬砌防水
3.5.2 对施工缝以及沉降缝进行止水试验
3.5.3 衬砌的背面保障排水通常
3.5.4 调整好防排水的措施
3.5.5 做好防排水的工程,确保隧道不渗漏
3.6 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
监理人员的工作不仅仅只是对隧道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理,还应当包括帮助业主实施安全管理,避免发生伤亡事故。
3.6.1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帮助承包人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场地进行统一规划,建立安全制度,以利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
3.6.2隧道施工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两者都很重要,平时施工作用中,必须加强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到质量与安全两手抓,两手硬。
3.6.3承包方应当建立起安全责任制,必须有相关熟悉安全生产的操作规定的人员,建立好安全台帐,确保能够每天安全的交底,一切以预防为主,确保安全施工。
3.6.4 在施工的技术方面,应当帮助承包人实施管理。保证合理的安排进度、作业循环以及生产均衡。从而,避免因忙碌,抢攻而发生安全事故。
3.6.5严格执行进入工地的人员必须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具。
3.6.6 施工单位的特殊工种,其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应当加强维护和检修机械设备,存贮和领用爆炸物品必须符合规定。
3.6.7 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对违犯施工安全规则,危及安全的施工点要求承包人立即纠正,必要时停工整顿,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工。
3.6.8 承包人应当在隧道工程的洞口等等一些适当的场所,设置一个专门储备急救材料的场所。万一在洞内发生了险情,应当立即疏散和撤离施工人员,指定专人看守,且一定要设立好相关的标志。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隧道工程的管理方法
篇2
1. 目的
为应对今年的特殊气候及暴雨洪水引起的紧急情况,有序高效的做出相应处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维护社会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应xx线xx标段工程项目部正在施工的xx1号隧道工程所有从事生产的中铁九局员工,在工作场所因近期特殊气候及暴雨洪水引起的紧急情况时,承担对他人实施紧急求助的责任,承担对企业财产实施紧急保护的责任,承担对xx公司既有线安全防护。在其他场所发生洪灾时,承担对人们财产实施紧急求助的义务。
3. 组织机构
xx线xx标段工程项目部成立防洪应急求援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xx公司xx线xx标段工程项目部的调度室,负责施工全管段的防洪工作。隧道作业队成立隧道防洪应急求援领导小组,负责xx线xx标段工程项目部所有隧道工程防洪工作具体实施。
隧道作业队防洪应急求援领导小组
组 长: xx
副组长: xx、xx
第一小组:xx、xx、xx、xx、xx、xx、
主要负责未进行施工的路基、桥涵、隧道;
第二小组:xx、xx、xx、xx、xx、xx、xx
主要负责xx1号隧道;隧道工程防洪应急预案
4. 应急预案
4.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全体员工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进入雨季后应由专人坚持每天记录、收听、收看各级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警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2一旦突发暴雨洪水灾害,立即启动以下各职能人员,全力投入灾害的处理工作。
4.2.1各工点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向上级和当地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并负责指挥现场人员向高地、屋顶等地方的撤离;
4.2.2现场施工负责人(领工员或工长)负责维护秩序,清点员工人数,防止发生混乱。
4.2.3后勤负责人员做好简单的医疗救治,保证现场饮食卫生,储备必要的生活、医疗物资。
4.2.4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资料的保管与抢救,并负责记录、拍照洪水的水位等灾情。
4.2.5通信联络员(由组长临时任命)听取组长指示,第一时间向上级应急中心汇报情况,并做好现场内外部的通信联络工作。
4.2.6现场电工在第一时间,采取最安全的措施切断总电源。
5现场处置对策
5.1立即组织员工有序的疏散到安全区域,以部门为单位清点人数同时立刻向有关部门报告灾情。
5.2现场员工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切掉电源,抢救国家财产,尽可能使国家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5.3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财产损失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记录在案,写出书面报告向建筑公司汇报。
6.应急准备及措施
6.1施工前应对全体从事生产的员工进行防洪方法的培训,使上岗员工熟知防洪应急预案,保证在发生洪灾时每个员工都能采取最准确的应急措施减少损失。
6.2必要时还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演练,验证应急准备工作和预案实施效果,提高实战中自防自救能力。
6.3清理疏通施工范围内既有沟渠、排水和泄洪通道,做到不淤、不堵、不留施工隐患,不阻塞河道,保证有足够的泄洪能力。
6.4隧道工程在施工中首先做好洞门顶部的防、截、排水设施,力争早日进洞。进洞后做好边、仰坡的永久和临时防护,明洞段土石方开挖严格按《隧道工程明洞工程作业指导书》施工,确保进洞施工安全。
6.5火工品库必须按规定装好避雷接地装置,避开雷雨天气使用和运送火工品。
6.6弃碴场挡墙防护按设计要求提前施作。
6.7临时工程做好防、排水工作。尤其注意临时房屋、砂石料场和水泥库、钢筋堆料场和加工场、空压机房、变电所、火工品库、机械停放场的防、排水工作,确保人员、机械、材料安全渡汛。临时施工便道有足够的防、排水设施,确保畅通无阻。
6.8对在低洼地带存放的施工物资设备进行认真检查、核实,有必要时提前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安全位置。
6.9施工机械、人员在雨季施工时加强防雷电、防滑、防坍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
6.10严格按《隧道工程防水和排水作业指导书》做好隧道防、排水工作。
6.11按本应急预案备足相应的求援器材、设备、机具、确保本预案的启动。
6.12遇有抢险任务时,必须服从项目部的统一指挥和安排。
6.13隧道作业队防洪应急求援领导小组对本管段隧道工程进行全面的防洪工作专项大检查。
中铁九局xx线xx标段项目部隧道作业队每个隧道工地防洪应急求援器材、设备、机具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应急照明灯
10
个
2
绝缘杆
1
个
3
绝缘靯
4
双
4
绝缘服
4
套
5
绝缘钳子
2
个
6
纺织袋
500
个
7
铁锹
30
把
8
求援指挥车
2
后勤保障组
9
无线对讲机
10
部
10
安全帽
30
个
11
运输车辆
3
辆
12
柴油发电机
1
台
13
50装载机
1
台
14
急救医疗箱
4
个
15
伤员担架
4
具
16
黄黑警戒线
80
米
17
照相机
1
台
中铁九局xx线xx标段项目部隧道作业队防洪应急求援小组联系电话
序号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1
xx
组长
xx
2
xx
副组长
xx
3
xx
副组长
xx
4
xx
第一小组长
xx
5
xx
第二小组长
篇3
关键字:公路隧道,风险评估流程,风险管理,风险决策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1绪论
任何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因为客观世界存在众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以及人类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公路隧道工程风险可以理解为全周期风险,即在隧道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可能遇到风险,是决策者因客观条件不确定性而做出的项目决策与预期目标发生多种偏离的结果。公路隧道风险评估过程包括风险管理的四个方面,即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对策。
2公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基本原理
公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时首先是对隧道工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识别,找出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然后采用概率论的方法对存在的风险因素和事件进行概率计算,从而根据所占比例的大小确定出风险的严重程度,这其中就包含了定量或定性的方法。通过与单个风险评价准则相对比,对单个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价,进而对隧道工程整体风险可接受准则比较,确定该风险因素或事件是否在工程建设的可接受范围之内,从而根据其评价结果制出相应的对策来降低这些风险因素或事件对公路隧道工程的实施产生的影响。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将影响公路隧道工程的风险因素识别出来,并对其进行量化的整个过程。
公路隧道结构体系和施工过程复杂,而目前国内隧道风险事件的整理资料相对比较匮乏,并且研究分析处于初期阶段,所以说常常采用专家调查法来识别隧道风险,再通过发放一些问卷的方式,通过德尔菲法来比较专家调查法识别结果,从而校核其结果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最终确定影响隧道工程的重要风险因素。
2.2风险估计
所谓风险估计就是对一层中识别出的风险因素根据概率论的概念,给出某一工程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引起后果的性质和概率,风险估计主要包括风险概率估计和风险损失估计两个方面。
(1)风险概率估计
通常情况下,对风险概率的估计可采用客观概率估计法和主观概率估计法,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客观概率估计法是利用项目风险同一事件或类似的风险事件的相关数据资料,对某一风险因素进行客观性估计,但是要准确估算出客观概率,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获得足够多的数据信息,但是对于公路隧道而言,大多数的风险事件都是隐蔽的、不确定的,可能会在未来某一时刻某一地点发生,所以说是不可能实时实地进行大量实验测试的,获取数据信息就很困难。主观概率估计法是专家基于经验、知识或类似事件的比较从而做出的风险估计,在风险数据很难获取时主观概率估计成为首选,但是整个估计过程甚至结果都很模糊,不能做出准确的分析。所以说在数据信息相对缺乏的条件下,进行风险概率估计,应该将主观概率估计法与客观概率估计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很好的衔接和过渡,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过多地依赖决策者的主观意识,又可以对风险进行客观性的估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目前对风险进行概率估计的方法像蒙特卡洛模拟,不足以应用到现在大规模、高风险的公路隧道工程项目中。本文主要结合以往的风险评估方法,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提出了将主观概率估计向客观概率估计靠拢的一种估计方法,即凭借公路隧道专家的经验判断,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将这种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可以满足工程要求精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风险损失估计
公路隧道工程风险损失的研究分析主要是集中于国民经济损失和财物损失两个方面,但事实上要准确的估算出工程风险损失,除了以上的两个方面外,还需要估算出环境损失、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等各个方面,但是这对于目前的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分析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除了传统的套用一些经济学领域的经济评价公式外,公路隧道风险评估能否也可以采用风险发生概率的类似方法,通过专家的经验判断,通过一定计算方法,使主观概率尽量与客观概率接近,将这种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值得我们分析研究。
2.3风险评价
公路隧道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是在对隧道工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识别后,并根据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其进行概率估计,确定影响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的主要风险因素,从而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的风险评价。首先通过建立综合考虑风险概率与风险后果的施工风险评价模型,计算确定影响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的数值大小;然后根据公路隧道相关风险接受准则和评价标准,对影响公路隧道总体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判断和检验隧道工程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否可以被接受,并根据计算出的概率值确定影响隧道施工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将它们按照重要度进行划分等级,这样可以有效地对存在的风险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躲避或消除,保证公路隧道的施工安全。那么对于公路隧道而言,其复杂性就决定了隧道风险评价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问题,所以说要想对公路隧道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就需要运用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即对存在的影响隧道预期目标实现的所有风险因素通过专家调查法进行综合评价其权值。
2.险决策
风险决策是对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所确定出的影响公路隧道质量、进度、成本的主要风险因素所采取避让或消除措施,针对同一类风险因素,需要从众多方案中选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实施,保证风险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有的放矢。
3公路隧道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流程
要想对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需要按照合理的风险评估流程来进行,充好识别显现的以及隐蔽的风险,并对其定性定量的评价,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风险降至最小。
对于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
(1)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充分勘察和掌握工程项目情况,尽可能收集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料,包括隧道工程背景资料、设计资料、气象资料、地质资料等。
(2)针对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划分评价层次单元,这样可以很好地对其进行专题型评价;
(3)对划分出的各评价层次单元中可能出现或隐蔽的风险事故进行分类识别;
(4)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各个风险事故的原因、发生工况,并对损失后果进行分析;
(5)运用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合理的评价;
(6)针对隧道工程可能存在的各个风险事故提出有效的、最优化的控制措施;
(7)综合各评价层次单元所存在的风险事故的评价结果,对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8)将各评价单元的评价汇总成隧道工程的总体风险评价;
(9)确定相应的风险评价结果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10)最终编制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报告。
4结论
将本文所提出的综合分析方法运用在近几年的公路隧道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但是还是需要将风险从定性分析尽量向定量分析靠近,这样就能更好地对公路隧道工程项目风险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2]巩春领.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上海:同济大学,2006
篇4
【关键字】隧道施工;施工管理;安全管理
隧道施工管理是一项包含了隧道施工工期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行为,而且由于在隧道施工中有着众多技术难点和要点,在加强隧道施工管理中也应当针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解决。在加强隧道施工管理中,首先应当正确认识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隧道施工管理观念,并且应当寻找在机制和制度中对隧道施工管理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
1、隧道工程施工所具有的特点
1.1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在工程施工建设中,普通工程施工建设多于地表进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但是隧道工程施工则不同,其为地表下施工,或是穿山,或是在地下构建隧道,所以比较容易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而通常情况下,隧道工程施工地基岩土的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都比较复杂,在工程施工中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风险,也增加了施工管理工作难度。
1.2工程施工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以及工程施工场地勘察资料有限"工程设计计算理论不完善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使得在隧道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并不能对工程施工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另外,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会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天气变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使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的发生具有了不确定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施工管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对周边建筑物和环境具有较大影响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在地下开挖隧道,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的土体造成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建筑物和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建筑物比较密集的城市之中进行隧道施工时,更会因为坍塌等事故的发生对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潜在危害比较严重,大大增加了工程施工的管理难度。
2、隧道施工管理
2.1 隧道施工质量管理
2.1.1 材料进场检验控制与管理
材料进场后,必须由材料员验收(必要时约请质检员或试验员参加),并送至工地试验室检验。检验合格的材料工地试验室主任通知材料员后方可使用;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工地试验室主任通知材料员,材料员对不合格材料作好不合格标识,并隔离堆放,由材料部门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填《不合格物资记录单》并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工地试验室应建立材料进场台账、取样抽检台账、试验台账、试验报告、试验原始记录、试验仪器使用记录,且各项记录的时间逻辑、数据要一一对应。外委试验要建立外委试验登记记录,材料进场台账、抽检台账与试验报告要一一对应。
2.1.2 工序质量检验控制
每道工序完成后,严格执行“三检制”和“三工序活动”。由上道工序现场技术员、施工班组负责人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设计要求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质检科对其自检的结果进行“专检”,对于钢筋接头、混凝土、砂浆、锚杆等的检测,必须通知工地试验室参加,并约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及试验监理工程师参加;确认合格后由项目主管技术员或项目处长组织现场技术员、上下工序班组长进行“交接检”,双方在其记录表中签字,才可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各相关责任人员分别保存相关记录。隐蔽工程完成后,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先由现场技术员组织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质检员进行“专检”,专检合格后由现场技术员填写相关检验记录,表格填好后交项目部质检科检查,并补充其他相关资料汇总后,由质检科约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和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1.3 质量检查
项目部质量管理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对工地的质量大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一式两份,一份自存,一份报质检科备案;对于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对施工班组下发《检查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监督整改,将整改结果报质检科留存。质检科质检员每月不定期对项目部在建工程实行日常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对于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对项目处或施工班组下发《检查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监督整改,整改结果一份质检科留存,一份报项目总工备案。项目部每个季度由项目总工组织一次对项目部在建工程的大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对于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对项目处或施工班组下发《检查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监督整改,整改结果一份项目总工留存,一份报项目经理备案。
3、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3.1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安全组织机构不完善。目前我国隧道施工的组织体系一般采用传统的组织形式,传统的组织机构对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通常把施工的进度、效益放在第一位。另外,一些隧道工程的承包商把工程分包给民工队伍,对民工队伍的施工又缺乏指导与监督检查,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组织机构或是组织机构不完善,不能正确处理工程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使得施工安全没有保障。2)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隧道施工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比较缺乏,技术干部不足,班组长管理人员组织能力差,工人的技术水平低。在隧道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有章不循、纪律松散、无知蛮干。出现隧道施工中支护不及时,衬砌远落后于掘进,锚喷支护不符合设计要求,掘进尺度过大,通风除尘不畅等现象,给施工安全留下了很大隐患[1]。
3.2改进方法
(1)完善安全组织机构。我国隧道施工的主要组织机构是由公司总部、施工单位、基层单位组成。因此也就应该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即应该有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组织,施工单位安全监督组织,基层安全管理组织。各安全管理组织中的人员要求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经验,应熟悉隧道施工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另外,像电工、电焊工、爆破工等特殊作业工种人员应持有相应的上岗证才能作业。同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应定期对隧道的施工进行抽查,施工单位和基层安全管理组织应对隧道每道工序的施工进行安全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记录,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
(2)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是做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控制好隧道施工质量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我国隧道施工一般采取新奥法施工。
4、总结
交通设施建设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以及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都使得我国开始重视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因此,隧道工程也越来越多.当前,虽然我国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效率较为有限,但相信在充分借鉴国外成熟管理经验以及不断总结摸索下,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国隧道工程施工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管理,进而实现我国隧道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顺利"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志伦,屋,杨威,等. 管道穿越江底隧道安全风险识别与
施工管理[J].油气储运,2011(2) .
篇5
[关键词]铁路隧道;施工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TM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94-01
1 铁路隧道工程的特点概述
1.1 施工环境较为恶劣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的环境大部分都较为艰苦,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受到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需要使用众多大规格的机械设备,加之隧道内部空气不畅以及光线的不足,使得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难度较大。同时具体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隧道的坍塌、地下水涌出以及瓦斯气体等恶劣环境等进行相应的防范,避免上述恶劣环境所带来的人员伤亡事故。
1.2 施工工序相对较为复杂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通常需要多个工种和工序的完美衔接配合,且其主要在狭窄的工作面上展开大规模的进料、出渣运输等活动,其施工难度非常大。因此,为确保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且科学的规划。
2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2.1 隧道防水防漏技术有待提高
对铁路隧道施工项目而言,防水防渗漏是其重要施工内容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目前,隧道施工渗漏水现象依然十分普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防水材料质量不达标以及防水施工技术不规范,例如,初支面平整度不达标导致土工布及防水板的铺设工作很难达到技术标准等。
2.2 爆破以及开挖技术的精度有待进一步控制
目前,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普通爆破开挖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有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目前爆破以及开挖技术所带来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隧道工程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缺乏对爆破和开挖精度的控制,使得隧道开挖断面人为地扩大,也就加大了初期支护厚度,导致材料浪费,施工成本增加,同时也加大了施工难度,使得安全隐患倍增。
2.3 仰拱以及掌子面的施工进度缺乏协调配合
铁路隧道工程的仰拱属于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衔接工序,其对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目前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机械配置,通常选取增开工作面或者是增加仰拱一次施工长度的方法来满足安全布距的要求,这样就会导致在有限的施工范围内,施工的成本相对增加,同时不利于施工组织的展开,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均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2.4 隧道结构的防腐技术有待提升
隧道衬砌施工技术作为隧道的主体建筑,其对于隧道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隧道的衬砌结构和土壤是直接接触的,这就使得衬砌结构极容易受到土壤中水分的腐蚀,进而导致衬砌结构的受力性能降低,并直接威胁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
3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改善措施
3.1 提高隧道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提高工程的防渗漏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保持基层表面的平整,做好基层的防渗漏工作;其二,严格遵守防水板的铺设工序,保证全部的防水板都能覆盖住周围的围岩部分;其三,对待隧道的防水薄弱地带,进行严格把关和科学处理;其四,在富水地带可以采取环向排水盲管等措施,从而加强隧道内的防渗漏措施。
3.2 采用新型的爆破技术以及开挖技术
提高隧道爆破技术,准确了解四周岩石的详细状况,为爆破施工提供前提。增强对隧道开挖的管理,大大提高隧道内所有岩石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从而达到增强隧道质量综合水平的目的,进而保障了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
3.3 加强隧道仰拱施工技术控制力度
提高隧道仰拱施工技术,并配合领先的施工机械装置,保证仰拱技术施工和掘进技术施工能快速有效的共同开展,完成这两种技术之间的完整交接,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隧道施工人性化和标准化。仰拱技术的提高,能够保证水沟板自动自动归位,还能完成多次浇筑等,这样能有效科学的改进隧道施工的管理体制。
3.4 加强衬砌施工技术管控力度
衬砌结构在铁路隧道工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因为衬砌结构会对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固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增强衬砌结构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是未来铁路隧道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注重衬砌结构的防腐功能的处理,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提高其防腐性能;在进行衬砌结构施工时,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要及时找到原因并纠正,在必要时,选用注浆施工技术等措施,以达到解决衬砌结构问题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其结构的稳固性以及强度;在进行二次衬砌结构施工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准则开展工作,保障工程的质量。
3.5 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好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起着最为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可以对所有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培养人的技术功底和专业知识,岗前培训至关重要,达到合格线之后才能进行实际的工作,重要施工岗位的人员还需要持证上岗,同时施工单位要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开展安全质量培训工作。
3.6 使用通风和空气净化设备,结合喷水降尘
对于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采取通风等措施输送新鲜的空气,或者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装置改善周围空气质量。并且要提高隧道内使用的空气净化装置和通风装置的功能,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并保证每个人的安全。
3.7 改进机制砂湿喷混凝土工艺和机制砂技术
根据目前的铁路隧道施工中使用的机制砂来看,其制作费用比较高,但是论其性能,则比不上天然砂,而且机制砂湿喷装置在使用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提高机制砂湿喷装置,以提高使用功效,这样既可以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还可以保障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8 加强实时数据检测
在进行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要提前了解实际的水文地质情况,写出相关的水文地质报告,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实时根据数据制定科学施工方案,保证隧道围岩支护的稳固性能。并根据所得的数据情况,及时调整不合理的方案和施工技术。隧道施工是个复杂的工程,耗时、耗力,工作人员利用先进的设备,对隧道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研讨,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巩固隧道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人员除了要检测和分析应力应变数据外,还需要检测和分析铁路隧道围岩的变形量,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未来保证隧道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结语
铁路隧道在我国交通运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是相对落后地区与外界交流的主要交通通道,对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解决铁路隧道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采用恰当的措施来处理,以确保铁路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为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海强.铁路隧道施工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02:323.
[2] 孙莹玺.论述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5:104.
篇6
关键词隧道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 U45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施工作业的安全风险、安全事故增多,为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控制施工风险,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从隧道工程的地址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入手,对隧道施工安全的风险评价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达到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超前策划、积极应对控制的目的。
2 评价流程
2.1编制依据
按照根据交通部文件《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有关要求,结合国道324改线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2.2隧道概况
2.2.1、地理位置及工程范围
寨仔山隧道为分离式双线隧道,隧道全长1875m(左线1852m),属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为194m,单洞建筑限界:净高5.0m,隧道净宽10.25m,紧急停车带单洞建筑限界:净高5.0m,隧道净宽13.0m。隧道进洞口位于R=12000m的竖曲线上,隧道左右线洞内纵坡均为-0.8%的单向坡。
2.2.2、地形地貌概况
隧道区地貌属构造、剥蚀形成的低山,隧道穿越北西走向的低山区,地表起伏较大,山体植被较发育,部分地段见有基岩出露。
2.2.3、地质情况
隧道区范围内地层岩性为素填土、填石、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散体状强风化、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下伏基岩为燕山早期第三次侵入花岗岩。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节理中,水量较贫乏,富水性不均。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形式向地势低洼及沟谷处迳流排泄。本隧道区地表水为大气降水,雨季时,水量丰富,对隧道施工和营运无影响,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基岩透水性弱,对隧道影响较小,隧道施工范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6.90~12.50m。
2.2.4、总体施工方案
本隧道以Ⅲ、Ⅳ级围岩为主,隧道正洞除洞口Ⅴ级围岩浅埋、扁压段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开挖外,其他均采用台阶法或全断面法开挖施工,按锚喷构筑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
开挖前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隧道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工作状态,及时调整隧道的施工和支护方案,保障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全隧除洞口段采用斜切或斜切延伸衬砌外,其余段落均采用复合式衬砌。各工作面施工均采用无轨运输,仰拱全幅超前拱墙施工,整体式液压模板台车衬砌,压入式通风。
3、风险评估程序和风险评估方法
3.1、风险评估程序
(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主要确定风险因素影响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2)提出各风险因素的等级及残留风险等级,综合确定寨仔山隧道隧道风险等级。
(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专项施工方案并确定监控责任。
(4)上级单位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定,并针对高度风险等级,组织专家组评审,形成隧道安全风险评审意见。
(5)国道324改线工程项目经理部各负其责,做好隧道风险过程管理。
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
满足直至整个隧道完工
3.2、风险评估方法
以专家调查法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核对表法。
3.3、风险分级及接受标准
(1)事故发生概率等级标准
在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质条件、原勘测、设计有关资料后,将各种风险因素导致相应事故发生的的概率及后果分别用1~5五个数值来表示,其中,概率等级 “1”~“5”分别代表“很不可能”、“不可能”、“偶然”、“可能”、“很可能”,
(3)风险等级标准
后果等级“1”~“5”分别代表“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并定义概率及后果的估值的乘积为风险指数,依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风险等级标准将风险指数分为“极高(Ⅰ级)、高度(Ⅱ级)、中度(Ⅲ级)、低度(Ⅳ级)”四个等级。其事故发生概率、后果等级与风险等级(指数)关系如表5所示:
风险等级关系 表5
(4)风险接受准则
公路隧道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如表6。
风险接受准则表6
4、风险评估内容
4.1、总体风险评估内容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评估的分类、赋值标准可参见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表7。
根据本标段寨仔山隧道的实际情况如下:
围岩情况:Ⅴ、Ⅵ级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的20%
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
有部分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
开挖断面: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
隧道全长:左洞长1852m,右洞长1875m,累计单洞长3727m
洞口形式:水平洞
洞口特征:隧道进口施工困难
可以确定出寨仔山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为:R=G(A+L+S+C)=(1+0+0)(2+3+1+2)=8
属于等级Ⅱ(中度风险)。
4.2、总体风险评估结论
寨仔山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为:8分,风险等级属于:等级Ⅱ(中度风险)。 虽然总体风险评估为Ⅱ,但根据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需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5、专项风险评估基本程序
5.1寨仔山隧道钻爆法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及危险源普查和辨识
风险源辨识是风险评估的基础,包括3个步骤: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施工作业程序分解、施工作业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辨识,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制定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5.2重大风险辨识
根据《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应在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寨仔山隧道进行评估,主要侧重于施工安全,重点对塌方、涌水突泥、洞口塌方、瓦斯爆炸等典型风险进行评估。
根据本标段寨仔山山隧道工程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实际情况如下:
1)围岩级别A:Ⅳ、Ⅴ级
2)断层破碎情况B:存在宽度20m以下小规模断层破碎带
3)渗水状态C:干—滴渗
4)地质符合性D: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基本一致
5)施工方法E:施工方法基本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
6)施工步距F:a,Ⅴ、Ⅵ级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70m以下或全断面开挖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120m以下。b、一次性仰拱开挖长度在8m以下
折减系数Γ为:1.
可以确定出寨仔山隧道工程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为:P=1*(0.9*4+1+1+1+2)=9。等级为3,可能发生坍塌事故。
根据本标段寨仔山隧道工程施工区段瓦斯爆炸事故可能性实际情况如下:
瓦斯含量A:无瓦斯
洞内通风B:洞内掌子面最小风速达标
机械设备防爆情况C:采用防爆设备
瓦斯监测体系D:洞内瓦斯监测体系完备
折减系数Γ为:1.
可以确定出寨仔山隧道工程施工区段瓦斯爆炸事故可能性为:
P=1*0*(1+2+1)=0,等级为0,不存在瓦斯爆炸的可能性。
根据本标段寨仔山隧道工程施工区段涌水突泥事故可能性实际情况如下:
岩溶发育程度A:岩溶不发育,有岩溶裂隙、小溶洞发育
断层破碎带B:施工区段不存在断层破碎带或较大裂隙
周围水体情况C:隧道周围不存在补给性水体
折减系数Γ为:1.
可以确定出寨仔山隧道工程施工区段涌水突泥事故可能性为:
P=1*1*(1+0)=1,等级为1 不可能发生涌水突泥事故。
6、对策措施及建议
6.1、 风险对策措施
按照评估的结果,寨仔山隧道涌水突泥分值为1,瓦斯爆炸分值为0,均为不可能发生的风险,属于可忽略的风险范围,此类风险较小,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坍塌分值为9,风险等级为3,可能发生坍塌事故,属于高度(Ⅲ级)的风险类别为不期望风险,此类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
6.2、隧道易坍塌对策措施
(1)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开挖面前方地层进行探测预报,判明地层和含水情况,为超前支护和止水提供依据,及时修改或加强超前支护和支护参数。尤其是施工开挖接近设计探明的富水带时,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和观察开挖工作面岩性变化,遇有探孔突水、突泥、渗水增大和整体性变差等现象,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2)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进行量测,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及时优化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当量测数据表明围岩收敛变形接近控制标准的警戒值时,尽快采取加强措施进行加固,抑制变形,防止因变形突变引起坍塌。
(3)据不同地质情况和开挖方式,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的超前支护措施,注浆选材视不同岩层和地下水情况分别采用水泥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注浆加固周边围岩,提高其自承能力,减少围岩松弛变形。
(4)对不同围岩,分别采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短台阶法、全断面法等开挖方法。上部预留核心土法分步开挖时,支护要及时闭合成环,每一环支护均施作锁脚锚杆,加强支护,防止拱脚下沉和内移,引起过大变形,导致拱部岩层坍塌。
(5)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一次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控制爆破装药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
(6)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注浆固结止水、钢架制作、支护和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施工期间,洞口应常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
6.3、洞口危石地段对策措施
洞口段施工遵循先防护后开挖的原则。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边仰坡的监测,在异常时立即停止施工,对坡面危石进一步处理。施工顺序:清除坡面危石加固坡面评估加固措施防护施工。
7、 风险评估结论
经风险评估,寨仔山隧道的塌方、洞口失稳等属于高度风险(Ⅲ级)。为确保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按照本次评估的风险对策措施并制订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结束语:由于隧道施工过程中人的因素、物的状态以及施工管理缺陷等等因素不断地改变,所以施工安全风险风险评估需要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改进。才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参考资料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篇7
【关键词】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施工管理
一、地铁隧道施工常用的施工方法
1、明挖法。明挖法是从地面由上而下深挖,从地面上一直挖到地下的标高为止,然后从基层标高的位置由下而上进行彻筑施工,完成地铁隧道的主体施工,保证地铁隧道的结构强度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2、暗挖法。暗挖法是在特定条件下,不挖开地面,全部在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衬砌结构的隧道施工方法。主要包括盾构法、浅埋暗挖法等。
(1)盾构法。盾构法是以盾构施工机械在地面以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盾构法已经成为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浅埋暗挖法。浅埋暗挖法是一种在离地表很近的地下进行各种类型地下洞室暗挖施工的方法。在明挖法、盾构法不适应的条件下,浅埋暗挖法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二、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
1、地表沉降。施工引起的沉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开挖进尺长度和初期支护的施工速度。开挖进尺长则临空面大,产生沉降和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大;开挖后初期支护施工完成的时间长,则开挖面无支护的时间长,产生的沉降就越大。
为减小和防止地面沉降。在盾构掘进中,要尽快的脱出盾构后的衬砌背面的环形建筑,空隙中充填足量的浆液材料。
2、盾构机掘进偏移
地铁隧道地层岩面起伏较大,断面内出现风化或洞体填充物的处理与周边岩面差异较大,在此情况下,刀盘工作条件恶化,受力不均,掘进速度不均,姿态不易控制,易出现盾构机头下垂、机头向上的过量蛇形、偏离轴线等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盾构机推进时,派专人检查、监测盾构机推进情况,主要检查管片隆起情况,盾构机前休下部与导台的结合情况以及盾构机底回填料是否饱满,同时监测人员与盾构操控手要紧密配合,使盾构沿导台中心推进。
3、防水施工过程。初支未补平即进行防水板铺设。防水板保护不到位。纵向中埋式止水带未居中埋设,二衬端部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与纵向中埋式止水带未有效连接。环向止水带不居中,防水板搭接缝与二衬环向施工缝错开距离小于1m。
4、二衬渗漏。纵向水平施工缝浮浆、杂物未消除。边墙二衬钢筋预埋偏位,钢筋套筒连接头处于“同一连接区段”;钢筋保护层垫块数量不足且无强度检测报告;二衬钢筋排距不满足设计要求;二衬边墙钢筋违规采用焊接。
三、地铁隧道施工过程管理
1、地铁隧道工程管理的核心是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在对隧道施工过程做出正确的评价之后,对于偏差大于规定标准的状态参数必须进行调整,作出最优控制策略,进而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运用控制和调节的机制,保证决策方案的有效实施。
2、加强技术文件分析与探讨,完善地铁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作为地铁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与关键。现代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在工程中标后加强对技术文件的分析与探讨,结合地质勘探报告明确地铁施工难点与质量控制要点。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以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确保地铁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地铁隧道施工风险管理
地铁隧道工程作为一项大型工程项目,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这些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加大了地铁施工技术的难度,严重地影响着地铁隧道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风险管理是地铁隧道工程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且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工作量大。
1、地铁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的基本内部。地铁隧道工程项目是一个投资比较大、工期比较长、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在这些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还会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的因素,因而隧道工程建设中存在较大、较多风险因素。为使各风险因素对工程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有必要在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实施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规划、风险分析和风险监控,科学合理地使用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对项目涉及的风险实施有效控制,主动系统地对项目风险进行全过程管理及监控,达到降低项目风险,妥善处理风险事故不利后果的目的。
2、地铁隧道工程的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进行风险分析时要首先进行的重要工作,但多被人忽视,因此防碍了对问题作长远、全面的考虑。当进行地铁隧道工程建设时,能引起风险的因素很多,后果严重程度各异,遗漏主要因素是不对的,但每个因素都考虑也会使问题复杂化,风险辨识就是要合理地缩小这种不确定性。
五、地铁隧道信息化管理
在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地铁工程施工的监控、有助于对施工现场各项参数与地质情况的监测。以信息化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施工现场情况、优化支护参数、监测地表移动变形等问题,进而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障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监测工作的开展,促进地铁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动态化控制促使建设各方高度关注客观条件的变化,是及时优化设计、施工方案的有效手段。但应把握两个要点:一是在工程量调整中必须采用配套的合同管理模式,才能避免违背招标要约和合同原则的问题;二是在隧道的勘察设计中,必须加深前期地质工作,确保初始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以减小动态调整的幅度。对于隧道的进度控制,应该广泛运用网络技术,摸清影响进度的关键工序和关键环节,以便有针对地采取措施,提高进度控制力度。
六、地铁隧道施工企业质量管理
强化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意识,促进地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现代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企业质量意识的强化对地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关制度的完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施工技术简单、施工企业经验丰富造成的质量意识薄弱问题,地铁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质量管理意识的强化。通过全员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意识的树立,为施工过程中各项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1、完善管理网络,把质量、安全职责落到实处
从源头上控制质量和安全生产风险。建立人、财、物等资源向优秀经营管理者集聚的机制,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成立项目评审机构,剔除营利水平低、施工管理难度大、质量和安全生产风险高、工程款支付能力差的施工企业。
2、强化现场管理,实行动态监控
要进行质量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统一思想、有序布置,排查反思、检查督办,才能很到良好的效果。专项检查中检查出来的隐患,能现场整改的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落实专人整改。专项整治及隐患排查期间,实现现场动态管理。
3、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积极开展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安全教育以内部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及时组织项目经理、安全员参加考核培训。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安全员、生产骨干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以及安全员职责和工作任务都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培训学习,在思想上认识到从“要你安全,变我要安全”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4、加强质量安全队伍自身建设
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施工规范。
篇8
【关键词】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现代铁路隧道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加强资源配置,坚决贯彻“短镜头、弱爆破、强支护、频繁测量、早衬砌”的施工原则,全面布局,科学施工。高度重视设计和爆破方案和施工通风方案,加强对地质分析和监测工作的支持,做好施工方案的施工,正确选择施工方法,为施工条件的安全和快速施工、高质量。
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特点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工程结构,具有显著的特点,这说明在结构应力场中应长期存在于隧道工程中;支护结构受力、支护时间和支护结构的影响,特别是非均匀应力区的结构更为复杂;由于特殊的施工环境,即在活动的空间狭小,各工序间的干扰较大,造成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差,如空气质量差,温度高,噪音低,能见度低。由于只有一个隧道看得见的表面和其他最隐蔽的工程,因此很难对整个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析,增加施工的危险,即使找到了问题。要返工也具有很大的危险系数。
2施工准备期的技术准备
2.1施工环境的勘测
2.1.1根据地质钻探资料的分类及分析
工程地质特征,特别是岩、褶皱、断层、地表水、特殊土的发展趋势,可能由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充分预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要求承包商有充分的处治措施。
2.1.2根据地质、气象、供水、排水、原材料、供电、运输、废渣、现场施工现场核查。特别是洞口及浅埋段风化堆积层可能的滑动及偏压;通过沟谷的发育、冲刷、淤积情况;洪水最高位;砂岩材料储量和质量;配电方案的供电与运行;运输路面施工:废渣和环境保护,耕地补偿。
2.2施工材料设备和方案的准备
2.2.1业主与承包人签订合同,监理工程师是根据合同对承包商进行监督和督促,按合同承诺的人员和设备到位,进行临时、控制测量和其他准备工作。实现了对硬件和软件质量监督站临时资格审查和现场实验室要求的审批要求,包括实验设备,完整的技术人员和完善的管理系统的最后期限;原材料的标准和先进的实验,为早期的准备,施工打下了基础。2.2.2承包商根据合同的日期、报告的日期、进度计划的总体阶段以及施工设计的实施,对工程中的工程师提出了调查和分析,并对承包商进行了讨论、澄清和修改,主要针对工期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施工准备的可靠性、计划目标与施工能力的适应性。
2.2.3开始前,监理工程师对两端的防外来控制点进行复测,结合,增加所有基准点的检查和复测,每一个附近的入口处的溶洞位于不小于三个水平控制点和两点的水平和控制的隧道中心线方向的桩。
3初期支护方案
正确、施工及时、二衬紧跟针对不同的围岩级别,特别是软弱围岩地段,根据设计文件与现场地质情况制定正确详实的支护方案,对洞口存在堆积体,滑坡体,浅埋及软弱地层等不良地质隧道,大管棚和小导管灌浆预支护,地面旋喷桩加固灌浆;部分洞口设置抗滑桩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快进行施工。洞内爆破作业后,初喷混凝土封闭开挖岩面后,开始出渣,软地层剖面的格栅框架、加强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作为支持手段的主要分支,必要的加强支护措施,同时要减少对周围岩石的扰动,抑制岩石松弛过渡变形,组织和指导施工,加强支护,抓住最短的可能时间,在初期,严格做好支护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及时施工防水板与二衬砼,在二衬迅速形成闭合环,防止围岩松弛变形,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为加快隧道施工进度与确保施工质量。
4其他施工技术方面
4.1做好超前地质预报、进行地质分析根据设计文件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特别是对地质遗迹不好的,在开挖前必须使用地震波、地质雷达探测、地质钻探、钻探等先进的地质预测方法,做好预加固、加固等辅助施工措施。地质隧道施工技术在隧道施工和地质科学与技术的关键步骤,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为隧道施工信息平台的建立。在隧道施工中做勘查工作,仔细检查设计文件,施工过程中必要的检查和验证。根据岩石类型的短长,结合探测,根据地质变化的地质预测,地质素描和地质数据的表面映射,地表水监测,并经过验证的设计,开发和适应现场地质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以确保安全,防止倒塌事故的发生。
4.2加强监控量测、预见事故和排除险情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控运行状态,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提供及时和稳定的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信息,预见事故和危险情况,作为调整和改造的依据,为支护设计,并在试验结果中确定了双衬时间基础。监测和测量应测量的项目有四个:①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②周边位移,③拱顶下沉,④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根据围岩及地表沉降的情况,选择了以下七个试验项目:地表沉陷、岩移(内、面)、围岩压力和双层支护压力,钢支撑内力及外力、支护与衬砌内力、表面应力和断裂试验、岩石弹性波试验。专业技术人员从监测工作的监测数据记录,及时绘制各种曲线和图表,并对相关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缓慢时,应进行回归分析,计算最终位移并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当位移时间曲线拐点时,表明围岩和支护是不稳定的,此时应密切监测围岩开挖的动态,必要时停止停止,并制定相应的支护措施,调整原有支护参数和开挖方法,消除后的危险和安全问题,可以继续工作。
4.3水沟电缆槽目前,中铁二局率先在开展排水沟电缆槽移动方式,保证了混凝土的内外质量。
5结束语
通过对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和经验的总结,必须按照“超前预报、短炮、弱爆破、强支护、频繁测量、早衬砌”的工作原理,进行施工。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合理控制开挖的画面,加强支护是隧道施工的核心工作;地质分析,加强资源配置,切实落实好隧道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篇9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level, the national road network construction is more and more perfec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cludes bridges and tunnels at the same time, and alo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requirements, the difficulty of bridge and tunnel construction is increasing. In the face of many difficulties of bridge and tunnel construction, China's roa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after a lot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find out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problems, which h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nd achieved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makes a summary of the relevant content for reference.
关键词: 道路桥隧工程;施工难点;改进措施
Key words: road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1-0007-02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飞速成长的时代背景下,拓展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建设道路的同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施工难点,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则会严重影响我国道路建设的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例如道路建设中的桥隧工程,目前还存在较大施工问题,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我国道路建设质量,必须要对桥隧工程的施工难点展开讨论,并研究其改善措施。
1 道路桥隧工程施工特点
在进行道路桥隧工程施工的过程很是复杂,其中会出现较多的不可预见因素,特别是地质因素的不可预见性。在施工之前往往会对其内部情况进行相应的勘查,以做好应对措施。不过要想全面掌握其地质情况还是较为困难的,因为无法预见地下水、泥石流、围岩变化、溶洞以及瓦斯地层等不良的地质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隧道施工的难度。并且太多的不可预见因素也会给桥隧工程的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患问题,在摸不清楚前方情况时,很可能由于施工不当而出现塌方事故等,这就给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
2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
2.1 铺装层脱落 在施工的过程中,导致铺装层脱落的原因有很多。部分施工员只注重外工程外观的质量,导致对铺装层施工质量的忽视,进而在进行铺装层施工时敷衍了事,最终导致铺装层出现脱落的情况。
2.2 钢筋锈蚀 在完工之后,钢筋由于锈蚀而破坏。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于钢筋的保护意识,没有给钢筋涂抹相应的防腐涂料,或者是在进行防护施工时操作不当。要及时对钢筋做好防护措施,但是由于储存,运输或者安装时存在碰撞等情况,导致其防护层被破坏,同样会造成钢筋的锈蚀。
2.3 安全风险 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在施工时没有完全遵守施工规范,缺乏严格的管理措施,使其在施工时比较松散。动作人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松懈会给工程带来什么样的危害,由此类工作人员施工会给工程的安全质量带来较大隐患。
3 道路桥隧施工常见问题改进措施
3.1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铺装层脱落现象 施工人员必须对铺装层的厚度进行明确,尽量选择优质材料,防止铺装层发生断裂。对铺装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应用防水材料,从而有效避免路面渗水现象的发生,不但能够完善铺装层质量而且能够使铺床层的使用年限获得有效延长。除此之外,地理位置也会对铺装层的质量造成影响,在进行施工时必须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处理,有效降低铺装层裂缝等问题的发生率。
3.2 采取有效的钢筋锈蚀防御措施 对钢筋进行科学有效的涂层能够有效避免钢筋锈蚀,完成涂层后还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涂层在钢筋储存、运输以及应用过程中遭到破坏。应用电化学防护法可使钢筋产生充足数量的电子并使其稳定状态获得保持,也能够有效预防钢筋锈蚀。若钢筋已经出现锈蚀现象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及时清除掉锈蚀部位的混凝土,采用喷砂法也能够取得理想的防腐效果。
3.3 确保原材料质量 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如果都不能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那么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可见确保原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施工企业要成立相关的材料质量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材料的购买,质量审核以及储存保管。在进行购买时要加大对材料的质量审核力度,严格调查供应商的信用度。在将材料运输到现场保管时,要对其尺寸和质量进行严查,并将审查合格的材料分类标号,分开储存,并认真进行报告单填写工作。在储存阶段,还要定期进行材料质量抽查,以确保其质量。
3.4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则会给工程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员工具有足够的安全上意识,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3.5 确保勘查设计工作合理有序进行
在进行桥隧施工时,有时为了提高工程速度,而不按照规定的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则会给工程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如果要想提高施工速率,可以从降低施工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入手。在展开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完整的勘查工作,尽量规划出合理的施工路线,有意避开复杂的地形路段,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如果施工路段地基的稳定性较差,则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来进行加固。
3.6 对施工检验工作进行强化和完善 在一项工程任务完成之后,要成立相应的检查部门,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核查,而且在完工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定期的进行核查。如果检查结果满足要求,向相关部门汇报检查结果,如果检查出现问题,则应及时解决,并且分析原因,及时排查是否还存在同样原因的隐藏问题。相关的监管部门要与施工同时进行工作,即监管员工的施工是否规范,全面控制现场的施工节奏。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质量评定和抽检工作,使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获得有效保证。
4 道路桥隧施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以及改进措施
4.1 形成原因
4.1.1 原材料质量低劣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混凝土是一种混合物,其原材料包括水泥和骨料,以及一些外加剂与掺合料。假如在配置混凝土时,选用的一种或几种原材料质量低劣,未达到国家相关质量标准,那么最终使用的混凝土定型后就会出现裂缝现象。比如,骨料是混凝土中关系到成品混凝土强度大小的一种原材料。如果配置混凝土时,选用的是以质量未能达到国家标准的不合格的骨料作为配置的原材料之一的话,那么成品混凝土必将在强度上效果极差,甚至造成成品混凝土在搅拌时的含水量都会远远地超出预期。这样做的严重后果便是,将会使得成品混凝土在收缩性能上遭到很大的破坏,最终迫使道路桥梁或者隧道这些工程建设因混凝土的强度问题而在形式上出现裂缝现象。我们还应注意到的是,外加剂与掺合料也是成品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的两个组成部分。当选择不同种类和不同档次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时,要注意的是,坚决杜绝它们和搅拌水或者骨料产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发生。否则,同样会造成道路桥梁隧道工程中的混凝土形成裂缝,进而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麻烦。
4.1.2 温度应力原因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浇筑后的混凝土,其结构内部会因为水化热的作用而造成本身温度随之升高,在20h混凝土的内部,其最低温度也可达到50摄氏度,最高温度甚至可高达80摄氏度。接下来,由于浇筑后的混凝土,其温度在结构的内部与外表面上差异过大便形成了温差裂缝。从桥梁结构的角度来讲,特别是那种大跨径桥梁,其温差裂缝问题最为明显。因此,导致混凝土的非结构受力裂缝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便是浇筑混凝土时的水化热造成的温度应力。所以若想要实现对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其着眼点就是要从混凝土因温差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非结构裂缝上加以着手切入。特别是大跨径桥梁,在进行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时,要尤为注意温差裂缝。在这方面要做的具体工作包括,在承台与零号块的浇筑过程中必须要采取专门的进行温度控制的措施,在工程内部要设置有冷却用的降温水管与通风设施,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降到最小。
4.2 改进措施
4.2.1 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和搅拌的科学关 要想从基础上防治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施工难题,我们最先应当要做的工作便是严把混凝土的原材料|量关。因为只有我们切实把好、把牢、把严混凝土的原材料准入的大门,才可以真正实现预算荷载的规范要求与保障标准。仅仅做到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混凝土在进行搅拌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要认真遵照搅拌的正确顺序与科学配比,把好混凝土搅拌时的科学关。因为只有遵照原材料的科学配比标准,合理地进行对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才能够使得最终的成品混凝土的质量可以达到国家的规范标准。尤其是在搅拌时对于加水量的控制工作要做到高度地重视。这是因为加水量对于混凝土在体积变形上的影响是很大的,适当的水量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4.2.2 及时调节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减少温差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添加水量的多少一定要多加注意。这样便可以在混凝土制作的初期便降低其自身的内外温差。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工程建设时,一定要把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控制好。例如,如果在夏天进行工程建设的话,我们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可以减少其浇筑的厚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更加有利于混凝土的良好散热。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及时地给混凝土的内部进行辅助降温的工作,通过增设降温装置等进一步地增强混凝土自身的抗裂能力。因为混凝土自身质量越好,它的抗裂能力就越高。因此,进行道路桥梁或者隧道的工程建设时,对于混凝土的堆放工作、搅拌工作、浇筑工作都不能掉以轻心。混凝土温度较高时,要及时采取加水等措施进行混凝土的降温工作;混凝土的温度过低时,要及时地做好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工作。只有我们能真正做到以上几点,便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大大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风险。
5 结束语
道桥隧道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在进行道桥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了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才可以得以实现,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可以顺利进行。所以,工程质量的提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措施,都是对目前道桥隧道工程存在的问题的客观分析,同时提出的措施希望可以有效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鲁.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灌浆法加固技术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2).
[2]罗富强.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4(16).
篇10
关键词:公路隧道,变形分析,信息处理
1地形、地貌
隧址区位于某地区盆地东部边缘,经过地段为溶蚀峰丛地貌区,以中低山峰丛为主,其间有大量冲沟发育。隧址区环境地形总体呈东、西两侧较低,形成冲沟地貌,隧道从地势较高的峰丛内穿过。,信息处理。根据隧道勘察报告及隧道开挖对掌子面的调查,隧道经过地段地层按地层时代由新到老关系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覆盖层(Q)、三叠系安顺组(T1a)、三叠系大冶组(T1d)、二叠系龙潭组(P2lt)。
2 隧道变形数值分析
根据勘察报告及检测报告,现对该隧道完整岩体进行变形数据分析,隧道监测对每个断面设置了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7个监测点,根据计算破碎岩体的计算方式,对完整岩体段进行最终变形量和最大变形速率进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完整岩体的最终变形量和最大变形速率。2.1 隧道完整围岩应力
隧道顶部的完整岩体含有软弱夹层及无软弱夹层时,隧道围岩应力分布图见下图2-1~2-6。
图5-1 x方向应力分布图图5-2 带夹层的x方向应力分布图 图5-3y方向应力分布图图5-4 带夹层y方向应力分布图
图5-5xy方向应力分布图图5-6 带夹层xy方向应力分布图
根据隧道围岩应力模型分布图可以分析:
1)上边工况最大压应力发生在隧道顶部部位,其值在含软弱夹层的断面中略显较大,且隧道开挖断面与软弱夹层相接处应力最大,由此可见,含有软弱夹层的为岩体稳定性较差,对隧道拱顶的影响较大。隧道顶部的软弱夹层对隧道水平方向的应力分布影响较小。,信息处理。
2)当软弱夹层距离隧道减小与软弱夹层厚度增大,隧道拱顶的应力明显增大,所以当软弱夹层距离减小和厚度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2、隧道完整围岩周边位移变化
隧道顶部的完整岩体含有软弱夹层及无软弱夹层时,隧道围岩应力变形图见下图5-7~5-12。
图5-7x方向应变分布图图5-8 带夹层 x方向应变分布图
图5-9y方向应变分布图图5-10 带夹层y方向应变分布图
图5-11xy方向应变分布图图5-12 带夹层xy方向应变分布图
根据隧道围岩应力模型分布图可以分析,隧道顶部的软弱夹层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隧道顶部竖向位移变化最大,而水平位移变化很小;侧壁部位竖向位移略大与水平位移;隧道底面竖向位移变化很大,而水平位移可以忽略。在初期支护后,含软弱夹层的断面应力变形较小。
2)顶部有软弱夹层分布的时候,拱顶点、拱腰点和侧壁点的竖向位移均小于无软弱夹层时的位移;而拱脚的位移变形基本没有变化,竖向位移均小于无软弱夹层隧道时的位移;
3)隧道拱顶下沉的位移变化量较小,说明拱顶以上围岩开挖引起的位移与软弱夹层成反比;并且软弱夹层引起的竖向开挖位移也越小。,信息处理。总之,隧道拱顶的软弱夹层对隧道拱顶以上围岩开挖释放位移有一定的抑制,但变化量较小。4)完整岩体与有软弱夹层的岩体的隧道周边位移的变化量差别较小,因此软弱夹层对围岩的稳定性影响也较小,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弱夹层,也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信息处理。
综上所述,考虑到实际的工程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理论推导在建模方面的简化,数值模拟对地层复杂性的简化,以及实际测量中的人为因素和误差存在,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在隧道变形速率及累计变形量达到如下值时,要进行预警及对该断面做相应处理。,信息处理。
3 结论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公路隧道方案在山区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日益引起重视,不同长度、不同类型的隧道大量涌现。,信息处理。因此,及时总结和研究岩溶地区隧道监控最大变形量,深入探讨隧道施工中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对隧道变形影响的原因,总结现有隧道监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才能为新建的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和决策依据,对经济地、高质量地建设公路隧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对隧道某一断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隧道在不同的受力段其围岩变形的一般规律,以及各个断面不同位置的受力、位移及塑性破坏情况。为以后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以后的公路隧道工程监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关宝树.隧道力学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03.
[2]朱汉华,孙红月,杨建辉.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与支护技术.科学出版社,2007.01.
[3]张永兴,王桂林,胡居义.岩石洞室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5.06.
[4]陈秋南.隧道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8.
[5]朱永全,宋玉香.隧道工程,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09.
[6]夏才初,潘国荣.土木工程监测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2001.07.
[7]范智杰.隧道施工与检测技术,2001,(1):54-55.
[8]王兰生,李天斌,徐进等.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围岩变形破裂的调研与监测[J],四川省公路学会隧道专委会学术论文集,1998.
[9]王兰生,李天斌,徐进等.高地应力区公路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预测预报系统[J],四川省公路学会隧道专委会学术论文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