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保障基金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住房公积金作为在职职工单位和个人长期缴存的住房储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扬州市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后,不仅促进了城镇住房建设,改善了城镇居民住房条件,还切实解决了职工购房资金不足的困难。
早在1996年,扬州市被列为全国88个实施国家安居工程的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市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决定开发建设翠岗新村和连运小区两个万人住宅区。住房公积金对两个安居工程小区的开发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通过借贷公积金迅速启动了工程开工;二是职工享受了公积金的低息贷款,增强了职工的支付能力。近年来,扬州市住房公积金支取和放贷的重点仍然是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此外,累计提供廉租房建设资金7600多万元。
2009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年1月,国务院又出台了新“国八条”,无疑是中央政府对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推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撑作用
1.确保支取、留足备付、防范风险
住房公积金作为职工个人缴存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两者均归职工个人所有。因此,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防范是各级公积金管理机构一项重要职责。第一,要切实维护缴存职工的合法权益,首先保证职工的购建房支取、贷款和留足备付准备金。第二,要明确资金使用方向,确保资金安全,禁止无偿调拨使用。一是各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对保障性住房贷款项目进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二是要设立贷款监管专项账户,及时掌握项目贷款的使用方向、资金回笼情况,对贷款流动资金实行全程流动管理。三是落实抵押项目,严格程序评审,并提交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审议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当然,地方政府作为项目贷款批准人,也该承担贷款本息按时偿还的监督责任。
2.盘活沉淀公积金、支持保障房建设
篇2
[关键词] 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差异性比较;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根据十中所提出的工作重点要求,其中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之一在于要全面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充分体现出了国家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我国今后社会工作的重点方向,而实行“费改税”政策是我国全面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就以关于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研究为切入点来探讨社会保障基金“费”与“税”之间的比较分析、实行“费改税”的必要性、以及由此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的实施建议。
一、社会保障基金“费”与“税”的比较
“费”与“税”都属于财政财政资金的范围之内,是国家和政府为了行使其职能而进行筹集的资金形式。然而,二者在本质、形式和作用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别,具体如下:
(一)“费”与“税”在单位利益上的差别性
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与发达国家是税收来源是不同的(发达国家主要是以个人税为主),这就促使我们在税收制度和税收结构上的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要进行税制结构上的调整,以个人所得税来逐步取代形式上的收费制度,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基金的“费改税”来实现全面的社会保障基金改革。可以说,社会保障基金的“费改税”是实现税制改革进程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步骤,对于减少税收征管中的违规或是违法行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二)“费”与“税”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现状上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1)二者体现在涵盖范围上的差异性,“税”由于其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会在涵盖范围上比“费”更加广泛。(2)其次,二者体现在收取灵活性上的差异性,收“费”灵活性强而收“税”固定性强,这就使得收“费”容易滋生诸如挪用费用等违法行为,而收“税”提高了缴费的透明度,使得诸如挪用公款等行为得到有效抑制。(3)二者体现在收费形式上的差异性,收“费”会使得个人承担其超过政府负担的风险,而收“税”使得政府承担其超过个人负担的风险,难么,实现“费改税”就会更加有利于个人风险的降低。(4)税收形式对于统筹全国经济发展来说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性优势,由此可见,在进行“费改税”的过程中,要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来最优化配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的必要性
要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的必要性分析就必须要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现状。
(一)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有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供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在覆盖范围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造成了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巨大缺口和使用效率上的不足,严重限制了其在今后相关事业上的发展进程和水平。此外,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在融资渠道上的狭窄性也是造成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巨大缺口和使用效率上的不足的原因之一,往往会使得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对这些缺口进行资金补充而使得政府承受了更大的债务压力,不利于其正常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基金中的统筹体系的不健全和个人账户的混用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巨大缺口和使用效率上的不足的另一重要原因,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来说都是严重性的制约。而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是有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供给,可以促使社会保障基金供给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二)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有利于满足社会保障基金需求
首先,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这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需求来说就意味着更加严峻的考验,而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来满足社会保障基金需求,缓解其中的压力。其次,我国目前的现状还有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的问题,医疗市场的混乱和医疗费用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是促使我国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的因素。再者,随着我国社会就业形势中的日益严峻化,大批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农村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现,使得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
(三)可以弥补社会保险基金在筹集强制性上不足的缺陷
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强制性不足是我国目前的现状,这就使得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具有严重制约性弱点,导致了其它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基础性工作和管理中的问题、在基金征收过程中和管理中的问题,等等。而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可以弥补社会保险基金在筹集强制性上不足的缺陷,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减少权责不明确的问题,提高征缴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
三、对我国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实施的建议
(一)要全面进行“个人缴税和企业纳税”筹资模式的建立和实施
如前所述,“费”与“税”的有偿性和无偿性是二者的本质区别,所以,在我国建立健全“个人缴税和企业纳税”的筹资模式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实施个人缴费的方式可以满足其心理上的公平感并能激发其缴税的积极性,通过统账结合的制度,使得个人对于其缴费的统计等更加清晰化且简明化。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征税的方式相比缴费方式更加恰当和合理,这是因为它可以避免“按人数收费”的制度带企业的纳税负担,使得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必在受到由于员工越多而承担缴费就越多的弊端,依据“累进”原则来进行企业征税,充分调动起企业纳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个人缴税和企业纳税”筹资模式的建立和实施。
(二)要积极采取“收支分离”模式
根据现阶段我国收费体制还不够健全以及规范性原则还未真正落实等现状,可以推动我国社会保障部门进行“收支分离”模式的应用,这就可以使得规范性操作更加易于获得,主要注意的就是,要增强国家税收部门的权威性,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工作的重要保证。通过实施社会保障基金中的“收支分离”的模式可以使得税收费用在透明度和公平性等方面得以信任化,对于减少税费被挪用、企业减轻税负、各部门之间加强联系等方面都是一种促进性作用,并能通过这种“收支分离”的形式来提高互相监督和相互牵制的有效性,从而更有利于我国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的实施工作。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收支分离”模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灵活根据当时情况进行完善性的适应和调整,促进我国进行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实施工作的不断成熟,从而最终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建设与管理。
(三)要积极促进并进一步强化征缴力度
目前,在我国的社会保障性的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如拖延缴费等普遍性问题,这就使得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在征缴力度上是严重不足的,凸显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的缺陷。因此,在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中加强立法建设和权威性树立都是必要和必须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当前所普遍存在的拖延缴费、征缴困难等问题;在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中强化征缴力度是必要和必须的,可以结合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共同作用来进行保证性操作。此外,在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工作中还要加强其地位性和权威性,可通过立法和执法来带动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财政制度做具有的约束性作用。
(四)对于现行的社会保障基金制度要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
如前所分析,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很多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等方面的措施还未真正落实,这些都成为了严重制约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发展UI完善的关键性因素。所以,要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现状来对现行的社会保障基金制度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客观性评估其中的缺陷和不足,积极促进和推动我国社会保障部门的“收支分离”模式以及加大征缴的力度和规范性个人账户管理等具体工作。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的顺利进行,从而带动整体社会经济和社会保障性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以上就是笔者就关于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研究这个话题进行的浅谈,希望能够起到参考性和交流性作用。总之,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措施。因此,要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在采用模式和征收力度上的改革并要予以充分重视和切实落实。
[参 考 文 献]
[1]侯复兴,夏晓昀.关于社会保障“费改税”争论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1(27)
[2]孙春雷,焦建国.社会保障税研究综述:基于国内研究视角[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6)
篇3
Abstract: Social security fu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its supervision is to ensure good operat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fund. Through comparison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fund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is article looks for the gap betwee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ocial security fund, learns useful experience, puts forward useful suggestions and promotes social security fund supervision towards a healthy and orderly direction.
关键词: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社会保障立法;国际比较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 fund supervision;social security legislation;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290-02
0 引言
所谓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是指国家授权专门的行政监管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障基金收缴、管理、支付、投资运营、基金保值增值等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正常稳定运行的制度和规则体系的总称。社会保障基金是一项专项资金,有着特定的用途,是人民群众的“养命钱”、“保命钱”、“救命钱”。它涉及范围广,政策性强,因而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就成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多数国家社会保障实行部分积累的财务机制,多层次社会保障的制度构架受到普遍关注,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日益扩大,基金的投资营运、基金同资本市场的互动等都使监管问题日益突出,使其成为各国社会保障改革进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①。
1 中美社保基金监管现状比较
1.1 美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现状 美国社会保障机制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制度建设比较成熟,值得我们研究其在社保基金监管上的成功经验。
1.1.1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监管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而美国的社保基金监管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分散监管。美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构包括社会保障局、劳工部、财政部、国内税务局、社保和医疗统筹基金信托董事会以及等,各部门有明确的职能分工。1994年设立的社会保障咨询委员会,是社会保障立法机构的主要咨询机构。而定期社会保障指导委员会主要提供专业咨询。美国的分散监管模式的下,这两个咨询机构的出现使得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有集中监管的色彩,政府部门不仅做到了专业监管,而且监管恰当。
1.1.2 美国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是以其法律体系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首先就应该注重法制建设,以其作为强制性监管的依据和行为规范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宪法,这是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律体系中最高层面的法律。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益,从而间接的从法律上规定了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的地位和作用;②社会保障法,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明确规定了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性质、具体内容等;③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具体详细的规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机构设置、监管系统及监管内容等,是美国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体系中最具有操作性的。
1.2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现状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近年来社会保障基金大案频发,暴露了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所面临的严峻现状。
1.2.1 社保基金监管的系统不健全 社保基金的监督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审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监察部门等。由于分工的不明确,管理范围不同形成的边缘交叉部分,在管理权限及执行何种政策上相互扯皮。有些地区、部门在制定或执行有关政策过程中从自身利益出发,使得一些监管法律制度很难完全得到实施。从社保基金的总体上看,社保基金监督主要集中在事后监督,而对于事前监督的力度不够。从中央到地方均没有建立起专门的监督机构,一些地方的监督机构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篇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基金规模逐步扩大,基金来源更加多元化,而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核心内容,对社会保障基金实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能否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政策发展沿革
社会保障基金是指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定的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货币资金。社会保障基金按用途可分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又分为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障基金是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而建立的基金,所以,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再生产中消费基金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加强了管理,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政策,具体如下:
1999年7月1日,财政部、劳动保障部联合制定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开始执行。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和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2001年5月18日,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明确了基金监管的原则,确定了监管机构的监督范围。
2001年12月,财政部、劳动保障部联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2002年5月23日,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社会保障审计检查证>,的通知》。
2002年,有关建立基金监管部门协作机制并确立劳动保障部门基金监管责任主体的相关政策,以及有关《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的延伸性程序规定,正在加紧拟订当中。
2002年12号文,劳动保障部《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尽管各级部门加强了对基金的管理,但在基金筹集及运用等环节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瞒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少缴社会保险费、骗取或违规支付社会保险金等问题时有发生,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大力加强其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会计监管和审计监督的管理效应,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使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运营纳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二、国外社会保障情况简介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型”社会保障社保制度,基本特点:一是项目多但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不及“国家福利型”高,如在美国投保者每日领取的养老金只相当于原工资的50%.;二是共同基金在养老保险资产比重逐步上升。
美国共同基金业已将重点转向了养老类型的投资项目。今后,养老市场仍将在共同基金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基金的长期回报率一般达到10%左右。2001年回报率有所下降,但一般仍高于储蓄的利息。当然也有一定的风险,但比直接投资股票风险要小得多。
欧陆国家多数实行“稳健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特点是:一是公民必须参加法定的社会保险,定期交纳社会保险费,从而享有申请保险待遇的权利;二是除失业保险外,其他保险均由独立的保险机构经营,实行自治管理,政府只起指导作用,保险基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
北欧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实行“国家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特点:社会保障内容庞大,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如瑞典的社会保障覆盖了在瑞典居住的所有人(不论其是否有瑞典国籍,不论其是否就业,只要居住到一定年限,均可享受);二是基金的来源是各行业的雇主,雇员则基本不交纳。这种类型的理论基础是福利学派思想,主张建立合理分配、收入均等的国家。政府通过课征高累进税,向全体居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社会保障。但这种类型因企业负担较重,如1995年瑞典企业主负担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等各种法定保险费用占利润的32.9%,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日本实行把企业的利益和职工的利益捆在一起的办法,在战后恢复和发展时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较高的奖金和职工集体福利。近年来,因受东南亚危机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原有社会保障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日本采用职工持股制度补充退休准备金制度。
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实例,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管理体制不统一法制不健全,包括领导管理体制不统一,基金管理难以协调、法制不健全,管理缺乏规范;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不健全,基金的筹集,运用和保值增值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基金未纳入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统一预算,缺乏统筹安排,基金分散,难以产生效益、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难以渡过“老龄时期”,“代际转嫁”方式将出现支付危机、缺少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基金保值困难等。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和管理。
四、加强会计与审计监管功效
在社会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社会保障财务会计体系与社会保障整体改革步伐不协调之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财务管理秩序混乱,管理透明度低,资金管理过程暗箱操作手法严重,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会计管理体系不顺畅,会计制度欠缺等。为了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在实践中就必须加强会计监管及审计监督的管理效应。这里的会计监管,是指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运动过程实施内部监管,具体执行部门包括:财政部门、社保经办机构、财政专户管理机构、税务征收机构以及银行、邮政、医疗等社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为防范基金运作风险,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运用的内部会计监管及内部审计监督;而外部审计监督,是审计部门独立于各执行部门之外&对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实施外部全程监控,审查各级经办机构的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财务和内部审计机构是否健全,能否有效地发挥核算监督和控制作用。
(一)加强法律规制
市场经济及WTO对法制环境的要求和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建设的需要,均决定了法制性取代政策性的必然。应尽快出台《社会保障法》,使其与《会计法》、《审计法》联手,如果在某些关键环节实施会计监督以及审计监督受到阻碍时&可以采取必要的司法介入,在社会保障及其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发挥内外共同监管的效应。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行动态监管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计算机操作和联网管理,这就在根本上消除了虚报、瞒报、暗箱操作等违法行为,所以对社会保障基金实行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势在必行。
(三)加强各层次执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随着安然公司的倒闭,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做假事件公诸于众&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执业人员整体素质&包括内部会计和内部审计人员、外部审计人员及社会各界执业人员,是确保执业诚信的根本。应定期开展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树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从业作风是加强诚信的第一步。
(四)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审计监督
社会保障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部门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资金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社会保障审计的范围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农村养老、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住房保障以及各项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捐赠资金等。其目的在于:保障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及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接受社会捐赠的部门、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社会捐赠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篇5
摘 要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化成为拖累美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步入持久性衰退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创,同时也给全球的社会保障基金带来了巨大损失。国内股票的大幅下跌,导致股票资产从浮盈转为浮亏,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成立8年来股票资产首次出现浮亏。本文通过分析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盈利性,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不断增值。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社会保障基金 投资 影响 措施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许多国家将实行已久的现收现付制改为部分积累制或完全积累制,出现了大量私有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保障基金,这些基金进入资本市场,一方面促进了资本市场繁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金的保值增值。但是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资本市场不仅受制于波动起伏的市场收益率,而且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社会保障基金出现了大幅缩水。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了冲击,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冲击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几乎所有国家的社会保障投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美国的损失最重,约为3.3万亿美元,占整个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损失的一般以上。从分布上看,股票类风险投资份额越高的国家,损失也越为惨重。例如,爱尔兰的养老金投资回报率低于-34%,其投资股票比重超过了66%。尽管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有大量亏损,但总体上仍低于证券市场上的资产投资损失,这得益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元化投资策略。
(一)对基金征缴方面的影响
(1)由于改革开放 3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外贸和投资拉动,尤其近10年来,外贸依存度高达70%以上。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投资、消费、就业、居民收入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减少了从中国进口,中国实体经济受到了巨大冲击,主要是工业。2008年以来,长三角等地劳动密集型企业面对严峻挑战,近10万家中小企业破产,其他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导致企业停止缴费或拖延、减少缴费。
(2)受金融危机影响,长三角等经济外向型地区,企业大都减产和半开工,甚至有些企业经济破产,大约有2000多万人处于失业,很多职工停止缴费。由于经济环境的恶化,大量企业效益下降,职工收入下降,缴费额也相应的降低。少部分职工收入不变,缴费额也没有太大的变动。
(3)政府减少了对积累性社会保障基金的拨款。金融危机中,我国出口公司以及为出口提供服务的公司业绩都会受到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到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当地就业情况。伴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影响扩大,政府需要更多的基金刺激和拉动经济增长,使得对积累性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补贴减少。
(二)对基金给付方面的影响
(1)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或减产,农民工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更为明显,需要政府支付大量失业金,以保障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
(2)2009年1月1日起,我国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这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每年退休的人数不断增加,也需要支付大量养老保险基金。
(三)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影响
(1)在目前全球金融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完全积累性的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等个人账户的基金正遭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同程度出现贬值现象。
(2)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基金,要以短期收支平衡为目标,重点满足流动性。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需要留有结余,以支付大量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基金。
(四)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我国外汇储备、金融机构、企业在美国的投资主要投向债券,美国这些金融机构一旦破产,其债券及其他投资品的价值就急速下滑,市场风险极大。同时,许多美国金融机构在中国有投资的公司和项目。很多美国银行在中国有法人银行、合资银行、参股金融机构等。在华尔街的母公司出了问题,肯定会影响到中国的投资合作项目。如果这些公司大量出售在中国的资产,大量资金从中国汇出去的话,短期内对我国外汇市场冲击也较大。
另外,投资者的心理受到影响。尽管我国对外资直接进人金融市场有管制,但是心理传导是割不断的。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针对金融危机应采取的措施
社会保障基金是从事社会保障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与根本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持社会稳定;有利于实施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提高资本形成效率,为国民经济发展积累资金。社会保障基金不仅需要开源节流,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寻找基金保值增值的新途径,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和风险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法律法规环境和体系必不可少,今后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规,严禁挤占挪用基金,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纳入法制化轨道,真正使社会保障基金走上规范运作和良性发展的道路。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法律体系。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保管、投资营运以及保险金的给付都必须纳入法律监管体系。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强制性、社会政策目的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全过程,均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做到有法必依等。并制定《社会保障法》等专门法律,严格规范企业、个人的费用征缴,并对基金的保管、调拨、投资营运、监控过程、风险控制及保护机制等予以明确规定;二是发挥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委员会的重要作用。通过该委员会对基金的安全营运以及风险控制做出科学评价等;三是构建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规则体系;四是构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规则体系。审计部门需要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支出、结存和营运等变化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评价。财政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各级财政的社会保障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定期不定期地对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及财政专户基金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
(二)合理安排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比例
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限制是:1.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50%。其中,银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10%。在一家银行的存款不得高于社保基金银行存款总额的50%。2.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10%。3.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表1所示,发达国家的养老基金资产结构呈现出投资多元化的特点。基于风险分散及对投资收益的平衡,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结构不应仅局限于如股票、债券等,需要引入其他的投资渠道。投资组合不是证、股票、国债或者房地产类投资的简单随意组合,它体现了投资者的意愿和投资者所受到的约束。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策略的合理选择不仅直接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同时还会对我国的整体经济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社会保障基金的资产组合应力争多元化,可以通过“均值――方差模型”实现资产的最优配置,确定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在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上的比重划分,分析各类资产的期望收益与风险水平,充分考虑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来确定其最优配置权重。
(三)积极探索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海外投资的合理方法
我国的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投资行为很不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一部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海外发达的资本市场或具备社会保障基金所需要的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产品的新兴市场。这样,不仅可以使投资组合更加多元化,而且也降低了投资产品之间的相关度,既有利于社会保障基金规避和分散在国内投资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又可以促进基金的保值增值。在社会保障基金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应尽快研究制定社会保障基金内部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办法,加强社会保障基金资产负债管理,根据分配方案需要制定相匹配的资产管理策略;同时要积极探索更有效的资产管理运营体制,确定基本的投资政策和战略资产配置。此外,根据社会保障基金海外投资目标,出于风险控制考虑,确定各基金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股持有数量、持有比例等明确投资限制,包括禁止买入股票名单等,以最大限度规避海外投资的风险。
(四)加快经济发展,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发展是硬道理。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会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就业增加,反之,经济衰退生产规模萎缩就业就会减少。我国已经受到危机的严重冲击,但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们受到的冲击要小。我们必须冷静的看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发掘机遇。由于参与了全球化,我们无法独善其身,但并没有完全融入全球体系,仍有许多可以发展的空间。积极完善资本市场,为社会保障基金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同时,政府应尽快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法规,为失业人员和尚未就业人员提供政策环境,对困难企业进行帮扶,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必须努力保持经济适度增长,防止经济的大幅下滑和衰退,同时又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有就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邹加怡.扩大内需是战略的调整.国际经济评论.2009(01).
[2]云南支部生活.2009(01).
[3]李,杨一帆.金融危机中养老基金投资的反思与启示.上海保险.2009(06).
[4]赵丽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浙江金融.2009(04).
[5]郭晓霜.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运作.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02).
篇6
关键词:社保基金 市场化 运营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和管理分析
(一)社会保障基金涵义以及来源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了实施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律、行政或市场运营等手段筹集积累的资金.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能顺利进行的基础和物资保障。因此,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问题尤其是如何在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中实现保值、增值是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从具体项目来分主要包括:由城乡企业参保企业和职工缴费建立起来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由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和个人缴费建立起来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政府财政全部拨款建立起来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依靠企业和职工缴费建立起来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建立起来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基金,等等。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按筹集的方式分可分为一下三类:一是国家强制执行的由投保人和其单位共同缴费筹资的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障,住房保障等。第二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用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区服务的基金。第三是以个人投保,企业投保和互保险形式存在的商业保险基金。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现状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统筹制度,从实施到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和投资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
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渠道单一,流动性比较差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社保基金的增长速度快,在通货膨胀的风险下如何使社保基金有效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社保基金只能投资国债和存入银行,这种投资安全系数高,但从长远来看存在贬值和流动性较差的风险。社保基金贬值的问题来源于通货膨胀。而流动性较差的问题是因为对国债的投资。目前社保基金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法,基金的余额除预留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其余的按规定只能全部用于购买国家特种定向债券,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用于其他任何形式的投资。从我国现在发行的债券种类来看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比较高,我国的社保基金基本投资在凭证式国债,但凭证式国债一般不能上市流通,流动性较差,所以社保基金在做这种投资后的流动性也比较差。
2.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保基金面临入不敷出的问题
随着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各国政府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退休福利的问题,特别是社保基金的管理问题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关注。我国也即将面临一场人口的变化,目前我国还处于一个较年轻的社会,2004年我国60岁及上的老龄人占人口总数的11%,但到2040年,联合国估计该比例将上升到28%。我国也将面临老年化问题。随着老龄化问题以及因国企改革退休,下岗职工的增多,用于养老,医疗保障的费用以及下岗职工的失业保障基金大大增多,这使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急剧大幅增长,而社会保障基金却增长缓慢并存在贬值的风险,这使我国社会保障基金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
二、针对以上管理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社保基金筹集问题,我国大部分学者以及社会上从事社保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解决的方法,大致归纳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改社会保障费为社会保障税
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国际上社会保障系统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目前在已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140个国家中有8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采用社会保障税有强制性特点,通过强制征收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能向社会及时足额的供给社会保障基金;使我国经济体制能更好的同国际接轨,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
(二)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累积制过渡
现收现付制是根据“量出为入” “以支定收”的原则,依据当年社会保障的支出来筹措社保基金的。采用此种模式可以避免因物价上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问题,但因为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国企改制大量员工下岗等问题的出现,将会对现收现付制这种筹资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对现收现付制这种社保基金筹资模式进行改革,必须改为基金累积制。基金累积制是以 “量入为出”为原则,是将将来发生的费用提前提取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即当期员工的保障费用由自己来承担。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达到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但是采取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漫长的积累过程中会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并且我国现在是处于由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当代人要付两代人养老保险的双重负担,因此在这种转变模式中关键要解决如何使社会保障基金增值的问题。
以上两种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方法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解决了社保基金制度改革中的部分问题。保障费改保障税是国家采取强制手段征收社保基金保障了资金的征收效率,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过渡强化了社会保障中公民的自我保障意识。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市场化运营
如何使社会保障基金不贬值达到保值增值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重要难题。如果继续采用现在的管理模式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家债券,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率的调整,通货膨胀等因素很难保证社保基金的保值,甚至是贬值。因此为了社会保障更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社保基金进行市场化运营方式,在市场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一)社会保障基金市场化运营的内容
社会保障基金的市场化运营,是指由有关的经营机构将社会保障基金投入市场特别是金融资本市场中,使社会保障基金进入社会再生产领域,从而使社会保障基金在市场的经营中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
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在市场中运营,要将基金分类根据不同的基金来进行市场化经营。根据流动性可以将社保基金分为三类:第一准备金,第二准备金,第三准备金。其中第一准备金是用来支付三个月以内的社会保障的基金;第二准备金是三个月以上一年以内的用于支付的社会保障基金;第三准备金是那些用于支付较长时期后给付的社会保障待遇的部分基金。根据分类,第三准备金流动性不大可以进行中长期投资,这部分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关键。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也要考虑要安全问题,由于社保基金的特殊性需要投资者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目前允许社保基金投资的国家都采用多种投资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尽量分散投资的风险。
篇7
一、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理论渊源及文献述评
干预主义奠定了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理论基石。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论证了通过国民收入总量增加来增大全社会的福利,主张举办社会保障事业,发放失业津贴、社会救济、养老金等;瑞典学派和凯恩斯则主张依靠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累进所得税以及转移性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使社会各阶级、集团之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实现收入平等。这些成为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西欧和北欧很多国家实施了普遍福利政策,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路德维希。艾哈德在《大众的福利》中指出实现大众福利的根本办法不是如何分配现有收入,而是如何将现有收入增大的问题。只有增大现有收入,才能使每个人的所得有所增加,才会增加社会福利。这孕育了社会保障基金通过投资运用来实现保值增值的思想。伯尔丁研究了养老基金的投资,认为在金融市场多样化投资有利于分散风险;而彼得。戴蒙德和吉拉科普诺斯建议将其投资于股票市场,扩大基金的规模以应付未来的支付问题。阿扎伊。沙赫与科沙马。费尔南德斯深入研究了指数基金投资在养老基金股票投资中的作用,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对指数基金的运用,并建议发展中国家构建股票市场的市场机制和市场指数,提高指数基金的生存能力。
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用来看,其主要是围绕公平与效率、市场与政府两大主题展开。
1.公平与效率。美国学者阿瑟。奥肯曾在其代表作《平等与效率》中说过:“源于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不均等,比机会均等时的经济不均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社会保障基金的安排要做到机会均等,最大限度地使个人努力和个人收益具有正相关性。如果机会不均等,就会导致“寻租性非效率”和“内耗性非效率”。因此,要求社会保障基金在筹集、发放、管理体制、投资运营等方面都应尽量做到机会平等,即基金筹集按个人能力和收入水平征收,发放过程中兼顾能力差异和互济原则,基金管理增加透明度,基金投资要尽量做到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要兼顾效率,真正的公平必须是有效率的公平。
2.市场与政府。社会保障基金的改革,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社会保障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以及政府的作用形式。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触及的地方,需要政府介入才能有效运作。从各国实践来看,政府的间接作用日益渗透到私人养老金计划中,如通过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监管,实施强制性的私人养老金计划,对私人养老金资产比例限制等。此外,政府还要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控并提供信息以弥补市场失灵。在社会保障基金运用中,政府和市场都不是万能的,要想发挥二者的作用,还须寻找一个有机结合的均衡点。
二、国外社会保障基金运用成功经验:以美国为例
国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用,主要是指将其资金一部分投入资本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一般侧重于安全性较高的投资品种,一方面在充分分散风险的基础上提高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但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特殊性,各国又把其投资安全放在首位,对投资品种、投资比例都有严格的限制,目的是在控制好投资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收益。
在美国,作为社会保障基金主体的社会保险信托基金投资渠道主要是购买美国政府特种国债。根据社会保障法案,信托基金只能投资于政府发行的债券或由美国政府对其本金和利息担保的债券。其投资范围具有强制性、投资决策强调科学性和投资品种的流动性。为安全起见,政府还规定,信托基金至少要保存受益支出总额的20%-30%作为盈余储备。
美国比较推崇基金指数化投资。指数基金的巨大成功使得指数化投资的概念在投资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以其低管理成本低系统性风险、较高的资产流动性和较少的“寻租”机会使其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投资工具。早在1997年,美国加州、德州、纽约州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50%以上的股票己经指数化,TIAA-CRER (美国TIAA-CRER Retirement) 持有的国内公司股票指数化比率高达80%.到2004年底,美国共约有12.9万亿元退休金,投入指数基金的总额为3.1万亿美元。它们在投资中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回报,许多养老基金因此而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美国政府还针对个人账户管理推出了一种“节俭储蓄计划”,由政府挑选出几个市场指数,这些指数跟踪国内外的股票市场。然后,政府与一些合格的基金管理者签约,由他们来负责建立和管理相应的指数基金,作为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金投资工具。职工可以将自己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在这些指数基金中进行分配。这里,职工所选择的是不同风险水平的投资策略。
另外,养老基金还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公司治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养老基金开始对公司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在指数化投资战略下,养老基金拥有的不仅仅是权力,他们还有责任确保美国最大的和最重要的公司表现出色并取得成绩。
三、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现状及其问题
2005年期初全国社保基金余额1659.86亿元,期末总额为1954.27亿元,净增加294.41亿元,其中:财政拨入资金净增加228.70亿元,投资收益转入增加52.90亿元,社保基金投资入股交通银行产生的股权资产准备12.80亿元。而其直接投资资产1387.58亿元,占比65.52%;委托投资资产730.29亿元,占比34.48%.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实际投资组合貌似安全但实际上收益率较低,投资效果较差。虽然近几年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维持在2.61%以上,但如果加进通货膨胀及工资水平上涨等因素对货币价值的影响,社保基金实际投资收益率比较低,2004年甚至为负值。
1.社保基金规模不够大,资金不充裕。由于基金的筹集主要是依靠征收相关的费用和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来源不足,规模不够大,而进入资本市场的社保基金又受到严格的比例控制,使得最后进入资本市场的社保基金少之又少,这样,社保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就变弱了。
2.投资工具有限,投资收益率偏低。目前,社保基金的投资工具主要有银行存款、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虽然银行利率有所提高,银行存款的收益比以往有所增加,但投资回报率仍然偏低,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购买国债也难以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以2004年的一年期存款和三年期国债为例,二者的利率分别为2. 25%和2. 68%,远远低于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而购买企业债券和股票是提高投资收益率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股票市场的风险较大,无法保证收益的安全性。另外,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过高,影响了基金的盈利。以2004年为例,我国社保基金中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9%和43%,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债和金融债投资比例不得高于10%,那么社保基金中国债投资至少为33%.银行存款与国债在社保基金中占到72%,而其投资回报率无法抵御当年3. 90%的通货膨胀率,这是造成2004年社保基金真实投资收益率为负值的主要原因。
3.与社保基金投资相关的法制不健全,市场不完善。一方面未建立统一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也就不可能对社保基金投资的效益性作出科学的预测;也缺乏更加全面、科学的投资法律、法规的约束来避免社保基金投资领域中的低效率和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小,股票市场的市场也有待规范,要想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还需进一步改善社保基金投资的市场环境。
4.社保基金管理不规范,监管混乱。目前我国的社保基金的监管弱化,缺乏统一的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管机构,对拨放的财政性资金缺乏全程的跟踪监督。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也不健全,使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使用监控非常缺乏,资金使用过程中也缺乏安全意识和保值增值责任,挤占、挪用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9]
四、基于安全视角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相关制度安排
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用方面,要在保证基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的较高收益。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切实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现状,有效促进我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一)鼓励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多元化
社会保障基金多元化投资是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有效投资和保值增值的重要选择。多元化投资能最大限度兼顾社会和经济目标,降低基金积累制度的成本,保证基金的实际安全性,减轻社会保障制度的负担以及产生良性的外部效益。
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其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投资范围有所扩大。除在传统领域中进行投资以外,还要涉及金融创新工具。金融创新工具为社保基金投资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主要包括:
1.指数化投资。首先,其管理费用低,投资管理人只需按照指数的成分复制组合,避免了市场分析、公司调研、证券组合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其次,指数化投资的交易成本很低。指数化策略不做个股和时机选择,股票的换手率很低,从而节省了交易成本。最后是风险较低,指数化组合经过广泛的分散化,非系统风险(个股价格波动对组合的影响)已基本被剔除,主动式投资中通常会出现的基金经理操作失误和道德风险,在指数化投资中也得到了有效降低。正是由于上述优点,而国外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也都对其青睐有加。
2.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对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住房抵押贷款(按揭)是所有资产类别中最优质的资产,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20%以上的贷款坏账率而言,住房抵押贷款平均坏账率仅0.52%.加之一些信用增级措施,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极小,从收益上看,它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利率,因此,它完全可以成为社保基金新的投资工具。2005年12月15日,建设银行发行了金额为30.16亿元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据估计,其年收益率在4%以上。这正是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大好时机。[10]
篇8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
随着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规模日益增大。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至2005年9月底,全国社保基金规模已达到1917亿元。在投资构成上,银行存款为941.96亿元,占总规模的49.13%(其中协议存款646亿元,收益率维持在4%左右));债券投资607亿元,占31.66%;股权投资和股票投资分别达到116.35亿元和251.89亿元,占比分别为6.07%和13.14%。随着社会保障基金规模的日益增大,同时又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持续低糜,基金的投资问题已经引起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关注。在下面的叙述对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可见一斑。
2000年9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正式成立。2001年7月,社会保障基金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获配中石化3亿A 股,开始试水A股市场,投资金额为12.66 亿元。2001年12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第一届理事大会一次会议召开。 2001年12月13日,财政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成为社保基金运营与投资的主要法制框架。2002年1月,荷兰银行集团介入中国社保基金管理研究。2002年3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与美国信安金融保险集团在京签署培训合作备忘录。 2002年6月27日,在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共同主办的“社保基金与资本市场研讨会”上,会议普遍认为,社会保障基金入市是必然选择。2002年年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人、托管人首次选秀,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六家基金公司成为首批社保基金管理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为基金托管人。2003年6月2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与南方、博时、华夏、鹏华、长盛、嘉实6家基金管理公司签订相关授权委托协议,全国社保基金将正式进入证券市场。2003年末,社会保障基金进入A股市场资金规模达到67.36 亿元。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国内保险公司对于直接入市跃跃欲试。
预计在今后的几年内,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境内外证券市场的各种限制条件将进一步放宽,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其收益性和流动性将进一步显现,但随之而来的市场风险而引致的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性问题也值得基金管理层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资产组合和投资收益状况
(一)资产组合以银行存款为主,入市步伐加快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目标是在保证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近年来社保基金的资金运作明显呈现“安全至上”的特点,银行存款、协议存款及国债回购等是资金运用的主渠道。其中银行存款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02年最高曾达到76%,到2003年低风险的投资仍占总资产的95%。
另一方面,股票、债券等高风险投资呈现逐步加大趋势,投资结构开始趋于多元化。2003 年,社会保障基金开始大规模进入A 股市场,股票投资规模由2001年的12.66 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67.36 亿元,增幅达到432%。债券(包括企业债、国债、可转债)投资由273.9 亿元增加到480.5亿元,增加了71.6%。而现金等价物投资(包括普通银行存款、协议存款和国债回购)却由949.3 亿元减少到777.2 亿元,减幅达到18%。
(二)盈利能力和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两年来,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增长率平均为89.66%,远高于总资产30.48%的增长幅度,但投资收益率却仍难尽人意。2003 年,虽然投资收益达到历史最高的34.07 亿元,但年收益率仅为2.71%。从不同资产组合的盈利构成来看,2001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由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和国债利息收入构成,其他企业债利息收入、股利收入为零。2002年,随着社保基金逐渐进入企业债、股票市场,年报中的其他债券利息收入、股利收入均占总投资收益的1%。2003年,社保基金逐渐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占总资产5.1%的股票投资,其收益却占到总收益的24%,投资收益率达到12.1%。随着社会保障基金规模的不断增长,社会保障基金入市的途径将拓宽,规模也将快速增长,但以固定收益证券为主的投资策略将不会改变。
(三)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在增大,致使社会保障积极进入资本市场的风险加大
社会保障基金通过投资内地证券市场,可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取得稳定、丰厚的收益。但是境内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超过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承受范围。境内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股票市场波动比较大,市盈率水平比较高,股息收益低;二是产品结构单一,固定收益证券市场非常不发达,没有任何避险工具可以使用等等,这些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由此而带来的风险也是社会保障基金在投资境内资本市场所必须面对的。
(四)以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为核心,循序渐进推进社保基金在资本市场的发展
社保基金投资仍以低风险和稳定收益为原则,并首先考虑以固定收益证券为核心的资产组合策略,遵循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的原则。
三、国际上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监管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运作的监管成为国际上众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国外在社会保障基金运作方面,多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监管问题:
(一)在基金管理公司方面,在欧美的经济体系中社会保障基金是证券市场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其资金的60%-70%由社会保障基金充实。这一点很值得我国在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金改革中予以借鉴。而且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已开始发展的情况下,由社会保障基金充实证券市场即有必要性又存在可能性。而且,开放式基金的规模不固定,投资者可以随时追加或收回资金,这既可以满足社会保障基金流动性的要求,同时又可以适应社会保障基金结余额下不断变动的需要。同时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人员素质高,资本市场经验丰富,是银行、社保管理公司等所不能比拟的。
(二)社会保障基金入市投资品种的选择。在社会保障基金既定入市比例下,选择什么样的股票品种投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确保社会保障积极保值增值的最直接关口。我国上市公司股票良莠不齐,社会保障基金对其投资时更应精心挑选。挑选的基本标准是绩优而有成长性的公司。国外多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品的选择及比例有较为明确的规定。
(三)社保基金的入市比例。社保基金入市在国外一般都采取投资组合方式,投资于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票、抵押贷款、不动产、国外资产等方面,而且投资比例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我国,由于投资渠道狭窄,过去大部分投资于银行、国债,现在会逐步增加股票资本市场的投入,将来在法制、信用、人民币自由兑换等制度的逐步完善,还应增加企业债券,不动产、国外资产的投入,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投资,减少投资风险。
篇9
【关键词】社会保障税;筹资模式;费改税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之上。因此,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保障要求的稳定、可靠、有效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机制,不但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现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弊端
(一)筹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大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应实现多样化,而目前我国的筹资渠道相对较为单一,当前只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实行较低比例的收缴制度,医疗保险只在个别城市实行试点个人收缴制度,生育保险尚在酝酿之中。各项保障费用基本来源于职工就职的单位,而个人对于基金的支出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受阻,资金缺口日益增大。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出现支付危机,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范围内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帐规模累计已达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
(二)刚性不足、缺乏立法保护
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办法由地方政府自行制定,靠行政手段推向社会,缺乏严格有效的法律依据和强制有力的硬性约束,对于未能按照规定上缴的企业或者个人缺乏法律惩治措施,这导致了社会保障基金缺口的进一步增大。此外以“费”的形式征缴资金不像以“税”的形式那样具有强制性、固定性等特性。
(三)参保面窄、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覆盖面仅限于城镇、工矿区的企事业单位,即使在这些已参保的企业中,实际缴费人数与应缴费人数也存有巨大的差距。而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基金才刚刚展开,农民还未能充分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加上农民负担过重,造成城乡差距的进一步加大,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因此,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改变势在必行。
(四)部门职能不清、管理机制混乱
我国目前参与到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的部门众多,这些部门囊括了地税、人事、劳动、民政、保险、卫生等单位,它们都在经办和社会保障基金。然而这些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各自为政,各行其道,这造成了管理成本高,而效率低下的恶劣状况,严重阻碍了社保基金的征缴和统筹。
二、各国社保基金筹资模式比较分析
(一)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
目前,全世界已有172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征收社会保障税,即政府通过税收形式筹集社会保障金,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并通过专门的社会保障预算进行管理。第二,征缴社会保险费,即通过雇主和雇员缴费形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不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但由政府专门部门进行管理和运营。第三,强制储蓄制,即将雇主为雇员缴纳的保障基金及雇员按规定缴纳的保障基金,都统一存入个人专门的社会保障账户,其本金及相应利息收入均归个人所有,政府通常只保留少部门的税收调节权。
(二)各种筹资模式比较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三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曾起到良好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征收社会保障税这一形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保障税的实施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和管理有了严密的法律依据,并且,“以纳税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无疑更有利于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力度和统筹层级,有利于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公平竞争,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对于社会保障统筹缴款方式而言,它所依据的是部门性、地方性的法规,法律层次低,缺乏约束力,管理分散,不便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和管理;而采取储蓄制形式,虽然考虑了收入与支出的对应关系,但是这种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对于账户管理要求较高,只适用于人口少,且地区发展水平差距不大的国家,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不景气或企业经营亏损时难以保证社保基金的筹措时期。
通过以上三种筹资模式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社保基金筹资模式的现状,建议我国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充分利用税收三性的特征,依法征收社保基金,利用人们不断增强的纳税意识,提高我国社保基金征缴的到位率。
三、我国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必然选择——费改税
(一)社保费改税的优越性
1. 广开税源,保障基金充沛。开征社会保障税可以广开税源,彻底改变现存由于自愿参保或者动员参保带来的导致社保基金征收不足的弊端。依据税法强制全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团体、个人等依法上缴社保税,保证社保基金筹集渠道的畅通,保障社保基金的充足率、到位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2. 加强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保障基金安全。社保税的实施,显示了税收的“刚性”原则,能够减少征管过程中的不缴、少缴、欠缴现象的发生,充分实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社会保险费改税后,形成了“税务机关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社保部门发放,审计部门监督”的管理新模式。将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发放分别由相应部门负责,协调了部门的职能分工,社保基金实现“收支两条线”的运作,有效遏制了现存社保基金筹资和发放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发生,保障了社保基金的安全。
3. 利于社会统筹安排与调度。社会保障税是国家为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以工资薪金所得作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特定的税目,其既有一般税收的强制性,但又缺乏税收的无偿性。在全社会范围为以“税”的形式征收社保基金,克服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不公平现象的发生,避免因缴费率不同造成的企业负担不均,有利于社保基金在整个社会范围为统筹安排。社保税的开展在宏观和微观上保证了基金的征缴,推进了社会的公平进程;社会保障税的开征解决了原来劳动力因流动造成社保基金不能进行相应转移的问题,社保基金不会因为人员工作地变更而中断。
(二) 社保费改税的可行性
我国目前基本已经具备了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基本条件,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切实可行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当前对于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征收模式已基本达成了社会共识,近些年社会各界对于要求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呼声不断高涨,学术界对于开征社会保障税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甚至提出了具体方案,这些研究和探索为开征社会保障税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
2. 从国际比较结果看,缴税制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首要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选择,开征社会保障税是我国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最佳选择。
3. 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组织基础与经济基础。从组织基础看:税务机关经过多年的税收征管实践,拥有一只强大且素质较高的征收队伍、积累了大量和丰富的税收征管经验,作风过硬、业务精熟;具备功能齐全的征收设施和健全的报税网络,可以为缴费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有较严密的税源监控制度,熟悉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工资水平、人员变化、财务收支等情况。从经济基础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我国已经具备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经济基础,我国的企业单位与职工个人也具有相应的承受能力。
(三)实施社会保障税的政策建议
1. 加快《社会保障税》立法进程。原有的社会保障费主要是以行政政策为主要管理手段,给社保基金的筹集带来了大量问题,随着社保费改税的实施,配套的法律必需加快制定,为社会保障税提供法律上的依据。依据法律条款明确社会保障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合法、有序运行。
2. 加强农村社保筹集渠道建设。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筹集中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便是社保基金覆盖面窄,特别是广大农民还主要依靠自我保障,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村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必须借助于社会保障税的特性,开拓农村社保基金的筹资渠道,扩大农村参保面。
3. 社会保障项目、范围、标准的确定,必须遵循循序渐进与低水平的原则。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表明,社会保障范围与程度是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具体国情密切相关的。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范围是逐步扩大的,层次是逐步提高的。由于我国尚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较低层次,而人员基数过大,因此,我国应特别注意社会保障项目、范围、标准的确定,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且低水平保障应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原则。
4. 明确社会保障功能的定位是保障而不是公平。社会保障一直强调社会公平的原则,一百余年来,税和税收规则作为福利国家的工具,被大多数福利国家用来影响收入分配,试图通过合理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调节市场经济发展而导致的贫富悬殊,但实际的情况是,几乎每一个政策评价都表明再分配的效果不好,即使在福利国家也不例外。对于中国而言,在开征社会保障税之初,强调并明确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保障而非公平,是一个真正需要引起我们普遍关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5. 实现社会保障税收收入统筹调剂。由于各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收入能力和社会保障支出需要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社保基金余缺统一调剂机制,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协调地区平衡。
6. 新旧筹资模式的衔接与转换。社保费改税是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重大变革,因此,以税务部门为主导的征收管理体系与现行征收办法存在着诸多矛盾,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实行必须做好两种新旧筹资模式的平稳过渡。这可以通过部门间职能的再分工来实现,对于原有社会统筹基金的处理,在社会保障税开征后要逐步由原来劳动部门统筹与管理的社保基金交由财政部门管理,列入国家预算,由现社会机构代为保管,按照国家财政保障预算项目规定予以使用,审计部门监督社保基金的使用和发放。
参考文献
[1]郑猛.空帐不断增加,如何“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N].中国税务报,2005-11-16.
[2]刘永禄,刘永新.社会保障税: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理想方式[J].中国财政,2005,(6).
[3]于秀丽.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理论述评[J].社会保障制度,2005,(6).
[4]林治芬.“2+3模式”——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J].中国行政管理,2006,(8).
篇10
1.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税务征缴,是规范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的需要。税务征缴与社会保障机构征缴相比,一是更具有“威慑”力,更具法律效力,有利于规范社会保障基金征缴,防止偷、漏、拖欠缴纳等问题;二是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税收征管法对不履行纳税义务的企业和个人采取一些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加强征管。
2.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税务征缴,是当前社会保障基金收缴管理的现实选择。要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社会保障机构成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管理者,它原来承担的收缴任务必须分离出来,由其他机构收缴。与成立新的征收机构相比较,税务征收具有新建成本低、管理经验丰富、更容易掌握和控制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赢利情况,更容易掌握企业的历史资料,实行税务征收有利于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管理。
3.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税务征缴,是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十五”计划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仍然是社会保障的主要承担者,社会保险金的发放和退休、失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没有从企业中分离出来。一方面,造成许多国有企业这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大瓶颈;另一方面,现有的社会保障也没有完全解决因国有企业改革所带来的失业人员增长和退休人员增多等社会问题,没有为国企改革提供一个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此外,社会保障因企业性质不同而差别较大,而且呈现固态化,不利于不同企业、不同行业间人才的流动。这些都不利于促进经济改革与发展,不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不利于迎接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因此,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分离出来,当前迫切需要社会保障基金通过税务机构实行社会化收缴。
社保基金税务征收实现的几大转变
1.“差额缴拨”向“全额缴拨”的转变。原来实行的“差额缴拨”,就是企业应该上缴的社会保障基金与社会保险机构应拨付给企业的社会保险金相抵消以后,收大于支的企业,差额上缴;收不抵支的企业,差额拨付。那么收支相抵的部分,就其本质而言,收缴和发放的责任和压力都在企业。这样,一方面造成国有企业的让会保障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现有的社会保障也难以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所带来的人员流动和社会动荡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下为企业挪用、挤占社会保障基金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社会保障基金发放拖欠严重,严重影响到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原来的差额收缴模式,因为种种原因,社会保险资金的征收日趋困难,社会保险机构难以征缴足够的收入满足其发放,不得不以支促收,实行“差额缴拨”,这也是权宜之计。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将企业的收缴责任分离出来,使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责任落在税务机关身上,而发放由社会保险机构负责,使发放机构不能以发放促征缴,更有利于实现了“差额缴拨”向“全额缴拨”的彻底转变。
2.收缴责任由企业向政府的转变,是健全政府职能还出的重要一步。原来的征缴模式下,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责任存在两层关系:一是政府与社会保险机构的关系,政府委托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征缴和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发放是硬的,一旦发放出现什么问题,受保障人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这时政府就会给社会保障机构施加压力,但其征缴社会保障基金的手段是软的,只是收费的形式,缺乏相应的法律与制度建设,缺乏强制性,它的权利和责任是不对称的,难以全额收缴和发放。社会保障机构为了完成职责,只好转移压力,就是第二层关系,社会保障机构和企业的关系。由于没有法律保障,手中可以控制企业的重要手段就是社会保险金的发放,于是你社会保险基金收缴不上来,我也没法发放给你,只好采取“差额缴拨”的办法解决,把社会保障基金收缴的压力推给企业。实质上说,企业收上来就发,收不上来就发放不了,社会保障的责任最终还是落在企业身上,使社会保障的功能大大减退,让会保障的本来意义受到严重的扭曲。
实行税务征缴以后,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责任在税务机关,发放的责任落在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企业的收缴责任实现了向政府的转变。企业既不再承担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任务,也不承担社会保障基金的发放任务。社会保障机构不再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任务,专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发放工作,实现这种责任转变以后,企业分离了社会保障职能,社会保险机构消除了收缴的压力,有利于社会保障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但是压力转移到税务机关,也就是说政府承担起了社会保障的筹资工作,承担了原本就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健全了政府职能。
3.社会保障资金实现由收支一体管理向收支两条线管理转变。原差额缴拨的模式下,社会保障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管理是混在一起的,在两个层面上存在缺陷:企业的层面上,除差额缴拨的部分外,其余部分的社会保障资金都是由企业收缴、企业发放的,也就是说企业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于一身,或者企业在收缴时因为困难收缴不足,保证不了发放;或者企业收缴的资金难以用于发放,而是被挪作它用,造成养老金发放拖欠严重,不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在社会保险机构的层面上,社会保障机构也是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于一身,缺乏有效地监督,致使社会保障基金的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社会保障资金的流失。
实行税务机构征缴以后,实现了社会保障资金由收支混合管理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转变。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由税务机构承担,收入上缴财政。而社会保障基金的发放由社会中介机构承担,依靠财政拨款。企业已经与社会保障资金的收缴和发放没有直接的组织责任关系,没有掌握和挪用资金的渠道。社会保险机构只负责管理社会保障的政策以及组织社会化发放,与社会保障资金的收入不再有直接关系,也难以挪用社会保障资金。这样,税务部门负责社会保险税的征管;由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社会保险金的支付和使用;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管、用运行过程的有序化和规范化。
目前试点税务征缴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试点税务征缴取得的成绩。就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的试点情况看,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税务征缴,较之原来的社会保障机构征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实现了全额缴拨。地税部门征缴社会保险金,改变了与缴拨单位的基金缴拨方式,即由差额缴拨改为全额缴拨,杜绝了“协议缴费”等不规范作法,做到收支分开、帐实相符、真实准确。
2.提高了征缴率。实行税务征缴以后,许多省市的收缴率达到或超过了90%,高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差额缴拨、全额记帐情况下历年的征缴率。同时,地税部门更加具有优势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借助对欠费企业财务及经营状况的客观掌握,加大了清理企业欠费的力度。
3.促进了社会化发放基本养老金工作的开展。地税部门全额征缴养老保险费,为实行社会化发放基本养老金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试点地方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60%,个别地市基本实现100%社会化发放。而且,这项工作的推开,有利于促进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4.促进了“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落实。目前试点省市初步形成“税务收、财政管、社保用”的基金运行管理体制,从而在机制上保证了基金的规范、安全运转。
5.保障了基本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通过实行地税部门全额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提高了征缴率,提高了基本养老基金的负担能力,有利地促进了基本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保障了基本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有效地促进了“两个确保”的落实。
(二)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存在的问题。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较之以前社会保障机构征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改革必然受到传统体制及现实国情等因素的制约,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就其试点情况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基础数据不够完善。目前社会保障税务征缴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数据和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落后,使得征管缺乏有效的数据,管理和稽查力度缺乏有效的依据,不利于社会大众对其的有效监督,致使在征管过程中漏缴、少缴的情况难以有效遏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的进程。另外,改革必然带来部门利益的调整,使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地税部门对基本养老金基数的确定存在意见分歧,地税部门为了更好地取得工效挂钩成绩,存在人为减少缴费基数的情况,导致缴费基数不统一。
2.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仍设“收入过渡户”。财政部与劳动保障部联合颁发的《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规定,实行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设“收入过渡户”。但绝大多数试点地区仍旧设立“收入过渡户”,有悖于财务规定,增加了社会保险费的运行环节及在途时间,不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3.税务征收权不完整。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主要依据的是《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地方行政性法规,在强制征收措施中,只能对延迟缴费的加收滞纳金,并对责任人处以罚款,逾期不缴纳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而实行税收保全、强制扣款等税务部门最有力的征收手段则缺乏法律依据。在征收程序上,社会保险费的征收计划和缓交审批均由经办机构认定,地税部门处于“代征”的地位,难以发挥地税部门“依法征费”的作用。
4.税务机构职能尚未完全到位,征收管理落后。目前税务征缴职能末完全到位,关系未完全理顺,收缴工作还是由社保机构、税务机构两家管理,缴费单位既要经办机构确认,又需向税务部门申报缴纳,增加了社会保险基金交纳的工作量,延长了交纳时间,有些出现“压票”现象。另外“收入过渡户”的存在,税务收缴的社保费没有直接上缴财政,导致使资金划拨周转环节过多,影响资金划拨效率和管理。
进一步完善税务征缴的建议
(一)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的短期建议。
1.规范、细化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操作办法。目前,许多省市实行了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一些地方正在积极酝酿实施。但是,目前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地税征收社会保险费工作仅在有关政策文件上作了原则规定,缺乏统一、规范的操作办法。针对这种情况,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及时交流征缴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规范和细化的具体办法,要点是:第一,各级政府年初要确定社会保障基金预算,预算一经确定,地税部门就根据确定的基数、费率等相关政策具体实施征收;第二,企业按地税部门的征管程序办理缴费业务;第三,社会保险费实行属地化征收;第四,征收的社会保险费不设“收入过渡户”;第五,经办机构建立缴费单位和个人的资料档案及台帐;第六,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等。这样,使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健康运作。
2.赋予税务机关完整的征收权。从法律法规、建章立制的角度真正赋予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权利,使税务机关能够旗帜鲜明地行使法律赋予的强制执行手段,征收的全过程包括缴费基数和人数的核定、征缴入库、处罚、催缴等全部由税务机关依法完成,同时,也要明确税务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的责任与税收责任同等重要,增加税务机关的收费意识和压力,力争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理顺社会保障基金征缴机构的关系,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税务部门负责社会保险税的征管;社会保险基金实行预算管理,进入各级财政的社会保障预算,由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社会保险金的支付和使用;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订和执行;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负责发放。形成税务管征缴、财政管资金、社保管核拨、银行邮局管发放的机构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管、用运行过程的有序化和规范化。
4.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监督。随着社会保障基金规模的不断增大,其监管工作日益重要。按照“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方法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将所有社会保障的收入项目都纳入社会保障预算,统一、规范管理,避免社会保障基金的浪费、流失,对于强化社保基金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的中长期建议。
1.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依法确立计税依据和适用税率等要素,统一社会保障社会统筹项目,纳入税务征管范围,并通过立法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增强征收的规范性和强制性。这是规范社会保障基金征收的有效手段,也是完善社会保障预算的重要措施。
2.建立健全养老金的融资体系,保证养老金收入充足。一是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国家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城镇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都必须依法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二是有步骤地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用于扩充社会保障基金;三是将利息税、遗产与增与税等的收入,专向用于社会保障基金;四是采取其它可行的办法,比如可以考虑发行社会保障基金专项债券和彩票等。总之,要积极开辟融资渠道,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征管的基础数据体系。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将企业应该交纳社会保险金的人员的资料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并且随着“金卡工程”的推进和工资社会化发放普遍推开,及时与银行的工资发放系统联网,多方配合核实,促进征管基础数据体系的真实性、可靠性,建立税务征管的数据基础。这样,才能为税务机关全额征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各界的监督提供依据,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才有可靠的保证;这样也可以与社会化发放的数据库联网,促进社会保险金的社会化发放。
- 上一篇:化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下一篇:隧道施工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