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如何进行才有效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合作如何进行才有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校长要注重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
校长在学校里是管理者、指挥者,在各项工作中起核心、主导作用,起决策的决定作用。而要做好这些工作,校长必须注意学习、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工作、讲话才有感召力,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掌握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法律法规,才能做到思想为先导。同时校长在教学上要有过硬的本领。
2、校长要指挥好队伍,管好用好中层干部。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光靠校长一人不行,校长要会用干部,要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要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要把全体教职工分别组织到各行政系统和党群系统的各个组织中去,形成和谐的整体,免费论文并通过其中的骨干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来带动大家积极地工作。校长要充分利用一切闲余时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总务后勤工作能够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正确地评价他们的工作。解决有关方面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
3、校长要深入教学,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校长要当内行校长,只有经常深入教学一线的校长才称得上是内行校长。校长要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经常下班级听课,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教研组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和带动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是校长的重要任务,校长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评价全过程管理,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4、校长要随时推陈出新,这是做好校长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校长要带领学校、教师、学生不断向前发展,就不能按部就班的干工作,随时找到和制造教师、学生的生长点和兴奋点。现在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是越来越严重,制造生长点和兴奋点,是缓解、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作为校长主要是抓班子和教师的生长点和兴奋点,学生的生长点和兴奋点主要是靠教师的落实。善于运用交谈的方式做群众工作,使全体师生员工积极而又乐观地学习和生活。善于在工作中发现典型,树立先进推动全面工作。
5、校长要做好校内课程资源的整合工作,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篇2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阶段;实效性;心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06-03
记者:莫雷教授您好!今年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颁布十周年。您认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年的发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莫雷: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目前,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已经处于第三个阶段,有的地方处于第二阶段,有的地方还处于第一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更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专家、专业人员研究推进,并组织、宣传、发动和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二个阶段是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政府部门结合专家队伍,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合作,共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在中国,行政力量推动工作的功能很强大,在这方面,广东做得比较好。在这个阶段,部分省市有规划、有组织,从总体上形成了政府行政部门、教育部门和专家联合合作,共同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局面。这种联合无论从规模、广度来说都大大推进了这项工作,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平台。比较好一些的是全省进行,有的地方是市、区、县进行合作。有政府部门推动,才能广泛地推动合作,有专家参与合作,则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总之,第二个阶段是政府部门与专家合作共同构建了工作平台。
第三个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建立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如何进一步深化,怎样提升研究合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问题。
有的地方还处于第一阶段,即还是高校专家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客观来说,专家对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的推动作用是有效的,通过专家下到中小学办各种培训班,推动这项工作。广东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广东省建立了专家委员会,各地各县建立各级委员会,建立这样一个专门机构,工作就能非常有序地、步调统一地开展。总体来说,第二阶段是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区所处的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是从组织上、规模上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的阶段。形成了工作平台,如何发挥它的实效性,真正达到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还需第三阶段的作用,还需我们做进一步的努力。
记者:您认为下一个十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莫雷:从目前大部分地区,包括2009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来看,介绍的都是着重构建工作平台,统一规划,统一领导,通过什么有效的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发动起来等。有的效果好一点,有的效果差一点,已经有了经验的交流,一旦这个平台建立起来,大家就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了。下一步是如何发挥它的实效性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怎样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还需要认真研究。在我看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还是有的,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了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观念。
第三阶段,我觉得需要开展一些研究,需要深入进行一些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长专项式的研究,目标是如何更好地监控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目前中小学校的情况是心理教师坐在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过来咨询,这是个进步,但是还不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要知道,需要监控整个学校、监控学生的心理变化,甚至每个人的心态变化,及时给予疏导。广东省在预警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做得比较有特色。
记者:一些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呼吁应当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生存状态”。不少心理教师反映希望在职称、编制、评聘、收入、培训等方面得到改善。您认为,目前应首先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什么问题?为什么?
莫雷:我认为,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之所以推动工作的力量有限,是因为它没有办法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质量。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由于行政力量的介入与合作,才有力量解决教师编制这个问题,才有可能更有效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果每个学校都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他们来组织各种活动,很多事情都好办了。因此,我觉得目前最迫切的是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问题。有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之后,才能落实很多事情,先要有人来做这件事,有了人之后,工作效率才能得到提高,队伍才更加稳定,更加专业化,才有进一步的职称评定问题、工作量问题、待遇问题、培训提高问题等。这一点,国外有现存的经验,即规定每个学校培训多少个专职人员。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问题广东省已经解决了。目前,其他省市有的地方也解决了,但不是全省解决。第二阶段的工作还要做,还有一定的重叠性。第二阶段平台的建构是比较艰巨的。
记者:广东省在第二阶段的过渡是否已经完成?
莫雷:已经基本完成,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即使有相关方面的政策支持,还存在基层领导的认识问题,支持力度问题,还有发展不平衡问题,相对落后的地区还有缺乏师资问题等。
记者: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副司长多次强调,要抓紧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7月上半月刊P4~7)。您认为,应首先出台哪方面的文件?为什么?
莫雷:可能是教师编制、职称评定等系列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要工作范围、工作职责等问题。
记者:全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比例很高,大概达到80%。你认为要不要出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莫雷:我刚才说要有实质性的推进的意思就是这一点。有的学校,打个比方,课也上了,职称也有了,教师也有了,但是它是否真正形成了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个指标是没有的。我们现在教育部有个研究中心,现在董奇教授正在研究真正考察学校整个心理环境是否有了改变,这个很重要。所以下一步是加强这个方面的监督工作,而不只是停留在平台方面的检查,不仅仅是检查有没有心理教师,有没有开出课程等等,虽然这方面是重要的,因为没有这方面就没有工作平台。
但是更重要的是工作的实效性,整个学生心态如何,有没有形成真正的心理环境,有没有督促形成良好的学生心理环境。第三阶段的发展目标是,真正使学生感到幸福,而不仅仅是说在形式上改进学生的心理环境。当然,如果没有第二阶段,如果没有政府介入与合作,形式上的心理健康教育都不能实现,我们只是在理念上有所改善。没有这种第二步的形式,第三步也是不可能的。在第二个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建立后,第三阶段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检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记者:您认为在第三阶段,专家怎么起到他们的作用,因为第三阶段的提高需要专家的推动。
莫雷:首先,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何真正形成有效的关键性的技术或者工作方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家可以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其次,是要把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才能产生实效性,而不仅仅是上心理健康活动课,这个工作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而是整个学校的,从领导到各部门都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学要对学生的整个心理健康状况,要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记者:在研究过程中,班主任或心理教师能够参与到什么程度,因为很多老师都希望参与到研究队伍中。专家怎么把这支队伍带动到研究中来。
莫雷:我觉得它有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学生心理困扰应该怎么排解,所有老师都可以做工作,但是如果学生有心理疾病,这个时候心理老师可以做工作。学业有专攻,不需要每个老师都参与进来。第一个层次,由于有的老师的工作性质本身很多做法就具有对学生的开导、说服、管理的功能。在最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层次,所有老师都可以参与进来。但是学生的心理疾病方面的工作可以由专业人员进行专门研究。
记者:作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最近的一项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课题或研究成果。
莫雷:我做的工作主要是关于学习心理学领域方面的研究。目前,我们进行探讨和研究的重点是第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的共建,应该怎样培训师资,怎样形成有效的管理方式等。下一步工作是,我们需要真正深入研究很多方面,根据中华文化的背景和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有效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个工作还是很艰辛的。
记者:林崇德教授提出,希望大家在指导思想、重点和任务、教育内容、突出方法和组织实施这五个方面进行交流。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提出这五个问题的交流?
莫雷:因为这五个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是不是在这个阶段这五大问题已经成为了瓶颈?
莫雷:因为我们在这五大问题上要形成非常明确、非常科学的指导思想。很多学校很多老师在最开始热衷于处理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实这脱离了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学生发展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排解一些学生的心理困扰,处理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但重点是在前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
记者:您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哪些方面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多做一些贡献。在专家领域,怎么利用专家队伍在教师指导方面做些工作?
莫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刊物办得很好。发表了既有专家的各个方面的理论文章,又有一线老师的很多经验介绍。在我看来,下一步可能是要组织一些专门的栏目,推荐一些非常有效的技术,或者是个案等等,让读者看一看就马上有体会,有收获,可以参照着做工作。希望你们增加这个栏目。对于专家,可以约稿。根据你们在整个工作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请专家专门写一些文章,这样就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可读性。
记者:感谢莫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请您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寄语。
莫雷:我希望心理学的工作者和教师,以及整个社会都要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为这个是关系到国家下一步的发展和命运的问题。
记者:您的寄语是对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期待。希望您对老师们提一个寄语。
[1]莫雷.统一领导、逐层推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2).4~7.
篇3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依据园情,立足岗位,在工作学习化园本教研的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我们把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作为园本教研的核心理念,努力使这种研究基于本园实际和教师自身的工作需要,立足于解决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之成为引领教师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平台,本文仅就专家引领方面的一些做法做些介绍。
在新课程园本教研实施中,专业研究人员(专家)的参与使得园本教研能够有较高的起点,成为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但如果仅仅只是请几个专家开几次讲座,空谈理论走过场,是没有实效性的,容易形成“听时头头是道,做时空空如也”的局面。因此,我们把专家引入教学第一线,让专家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亲自带示范课、听课、评课,进行教学专业咨询。这样的教研活动,立足于实际,专家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讲述者,理论也不再是游离于教师实际工作之外的知识状态,而是通过实际的教学情景真正解决了教师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处处折射出“互动”的光芒,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1.观念转化中专家的引领
在进行课改实验的起始阶段,专家针对某一教育理论,组织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将理论寓于活动之中,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把观念转化为行为。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倡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手段的整合,在学习了有关理论之后,如何在活动中做到整合呢?我们的做法是:先由专家(课程顾问或教研员)带一个具体的活动,观摩完后,教师分成若干小组研讨,从五大领域或智能出发,把专家在这个活动中所整合的目标、内容以及所运用的手段罗列在一张大图画纸上,每组推荐一人上台发言,由专家点评,然后各组找出多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集体设计下一个活动,推荐一位老师组织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个人进行反思,教研组通过评课、讨论、反思、发现教学活动的优点、不足和问题,再由专家引导大家分析、小结,找出经验与规律。这样一次次培训下来,教师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收获很大。
2.解决问题中专家的作用
我们经常根据课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带有共性的要求,确定几个重点专题,例如“教师在活动中如何适时介入?”“如何处理开放学习与常规建立的关系?”“怎样做好幼儿成长记录袋?”等等,及时请专家进行授课,通过对真实典型的案例分析与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并迁移到新情景中。比如,当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时,怎么办?专家用《与报纸做游戏》的活动为实例进行指导,该活动老师原先预期是让幼儿用报纸平装乒乓球,感受球是会滚的,而且第一环节让个人尝试,第二环节个别合作,第三环节才整组合作,但真实活动时,幼儿一开始就合作了,而且是把报纸折成各种各样的容器来装球,整个活动过程与老师预设的不同,如果继续按原计划,那就无视幼儿的闪光点,失去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于是授课老师及时调整了目标和内容,在肯定幼儿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哪个孩子或小组能装最多的球。这样幼儿的兴趣一直很浓,取得较好的效果。专家针对这个这案例,指出当发现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与教师的计划有差异时,应该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
3.教学活动中专家的帮扶
我们采用专家、教师同一课例活动进行教研活动,更新启迪教师的智慧,让教师感受和体验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例如,大一班《纸杯大力士》活动,先由老师带活动,再由专家亲自带另一组进行同一课例的活动,然后,组织研讨“专家与教师带活动各有什么优势”。通过对比,大家发现专家善于观察孩子,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迅速而准确地随时调整目标,适时介入孩子的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整个活动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活动效果非常好,而本班教师对孩子已有的经验了解得更透彻,和孩子间的交流与沟通更为自然和亲切。这样的专家引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新课程理念的洗礼,真切地感受和体验专家提出的新理念、新观点,并且逐步内化为自身的教育智慧。
4.反思中与专家的对话
专家与教师进行现场直接对话,凭借自己掌握的理论对实践进行诊断性思考后帮助大家答疑解难,对老师引领作用是很大的。例如:我们在开展与专家对话中,其中一个方式是:参与式的培训。上午由三个老师分别带小班《大力士》、中班《叠高》、大班《与报纸做游戏》的三个活动,专家和老师进行观摩,下午教师们与专家就上午的三个活动进行对话,老师们就观摩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进行质疑,并把自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诸多问题请教专家,诸如,“小班的活动有可能让孩子自己评价吗?”“教师们该怎样才能做到多观察几个孩子?”“如何优化环境布局、材料摆放的位置以及出示材料的先后秩序?”“活动过程中,如何观察个别幼儿的特殊反应,这些行为代表什么意义?老师怎样进行评价?”等等,专家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实例,给予具体的指导。引导大家进行横向比较,看哪个方法最有效、哪种环境布局最合理及其原因等等,帮助教师相互启发,学习从日常的教研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实践。
5.提供咨询与信息中的专家专业服务
专家的专业服务还包括:第一,提供咨询,如对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怎样开展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提供专业咨询,出谋划策。第二,提供信息,提供资料。发挥专业研究人员的优势,为幼儿园和教师提供动态信息,提供或推荐优秀理论读物和个案等。
篇4
一、创设激励幼儿情趣化的环境
办园至今,他们一直力求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和创设一流具有生活化、情趣化、艺术化和儿童化的育人环境是彩云中心幼儿园发展永恒的主题。在环境创设上,让孩子主动参与到环境的选择和创设中来,从中受到教育。班级的环境布置让孩子作主,用充满稚气和童趣的孩子作品来装点孩子们的生活空间。从屋顶到地面,从活动室到走廊,从区角到楼梯间,每一处都有孩子们的巧巧手作品,每一处都体现老师的独特匠心。每个班的美工角都有特色,他们曾多次举办“幼儿巧巧手作品展览”。现在的幼儿园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童趣盎然的温馨家园,真正实现了“让环境说话”。特别是在设置游戏区时,他们及时地捕捉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开设了 “前进路一条街”,把幼儿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迁移到游戏中,并在游戏区中投放了各种动手操作的材料,给予孩子充分的想象和操作机会,激发了幼儿园独立合作创新精神和爱国爱家的远大志向。他们要求每一位教职工从自身做起,把自己融入环境中,积极创设宽松、和谐、宽容、信任的人际关系,努力优化师幼关系、保教人员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等。教师切实做到态度和蔼可亲,理解、尊重幼儿,使幼儿始终处于一种被尊重、被关爱、受鼓励的环境中,逐步形成活泼开朗、勤思善学、文明礼貌、团结互助的良好性格。
二、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他们采取铺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给位子等方法。
1.铺路子,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教师是现代教育中最活跃的因素,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保教队伍是幼儿园开展工作的核心。为此他们首先从教师职业道德入手,狠抓师德教育。他们深入开展“一奉献两热爱 ” 的活动,学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和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高尚师德,通过园内一些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帮助教师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做到敬业、爱业、精业、创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其次,他们从优化教师个体素质入手,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苦练基本功,从基础教育知识的熟悉到灵活运用,不断提高教师保教能力。进一步改善教师办公条件,配置了多台电脑、打印机,确保教师办公自动化顺利实行。他们还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完善、贮备好教育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加强教育技能改革,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他们除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里组织的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外,重点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园本培训,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有参与式培训、专题讲座,根据教师的需要确定针对性的内容,如:新教师岗前培训、如何制定《个人专业成长三年规划》、如何撰写活动目标、如何开展区角活动、如何进行有效评价、如何有效回应幼儿、如何处理各种意外事故、如何进行外伤急救等。他们订购了《学前教育研究》、《幼儿教学研究》、《幼儿教育导读》、《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十余种专业杂志,摆放在教师备课室里,教师们随时可以取阅学习。他们还鼓励大家参加继续教育,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和终身学习。目前有8人获得相关的大专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84.6%。有3人获得本科学历,大部分在就读本科。
2.搭台子,提供教师展示才华的机会。幼儿园经常开展教学练兵活动,如全园性的教育观摩研讨、专题教学观摩研讨、班级早操比赛、创造性游戏观摩研讨、青年教师讲故事比赛、赛课活动、五项全能竞赛、六一和新年文艺晚会等,逼着教师知识、才艺大提高,且提供给他们展示的平台,增强教师们的自信心、责任感和事业成就感。
3.压担子,尽快使教师专业成长。给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如担任班主任、承担公开课、参与课题研究、担任团干部、主持幼儿园的各项大型活动等,使教师们动力和压力同在,不仅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进一步提升自身素养。
4.给位子,使教师有奔头。对一些班级管理、师幼和谐、家校合作、顾大局、无私奉献的教职工,一是给予奖励,二是选拔到领导班子担任相关职务。
三、科研出实效
保教水平、办园质量是一个幼儿园的生命线,为了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彩云中心幼儿园坚持保教两手抓,牢固树立保教并重、保教合一的思想。坚持将教科研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坚持从自身做起,带动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的领域,建立了严密的科研计划和制度,从强化教师科研意识入手,使教师自觉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他们不断探索,大胆实践。根据未来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他们对原有课程模式、培养目标、教育方法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思考,提出必须尽快建立起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借鉴了一些先进的课程体系理念之后,他们结合地方特点,开始设置一些具有园本特色的活动课程,如爱家乡系列教育、环保手工课教育等,由教师自编教材、自行设计,并将这些活动渗透贯穿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学习、游戏之中,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最近,他们将一些教师自编的优秀教材组合,编辑了《园本课程——原创教学活动设计》一书,这也是彩云中心幼儿园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成功跨出的第一步。
彩云中心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如备课制度、教研制度、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科研成果交流汇报制度等,使园本教研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根据教师困惑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采取同课异构、课例研讨、说课、全园性的教学观摩研讨、专题学习研讨等形式,先后以健康教育、区角活动、创造性游戏和美术教育为专题,从理论学习——观摩研讨——写出专题总结等,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彩云中心幼儿园教师们的教育水平和技巧的提高,而且也向联组和手拉手园进行开放示范,推动了区域幼教水平的提高。
四、依法办校、规范管理
完善制度,明确职责。首先是进一步修订完善办学章程,使幼儿园在自主办园、依法办园、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都能有章可依,尊规守纪,对幼儿园的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协调统一。其次是依据办学章程,制定、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向园本教研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家长联系制度、各项考核制度、会议学习制度、常规管理等,根据各项制度,建立了相应的检查考核奖惩办法,如对班组日常工作,制定了细致的分类检查表,从卫生、常规和班务工作三个方面进行考核。根据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制度及其具体实施办法,制定了具体详细的考核标准和奖罚制度,实现卫生保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每月评选卫生流动红旗班组。所有的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年终评奖挂钩。第三是完善各类人员职责,使各类人员按照职责自律、自省,规范化运作,教职工增强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规范了管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第四是根据工作的推进情况、幼儿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们都向教职工、家长和社会广泛征积意见建议,对一些措施和办法进一步修订,召开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
增强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它既反映了教职工的整体素质,也反映出幼儿园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他们在执行力方面主要突出了以下四点:一是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二是严谨务实、勤勉刻苦,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三是注重当下,只争朝夕,提高工作效率;四是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还要提高教职工凝聚力,每一个教职工都要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执行力主要取决于幼儿园的园长,园长的组织能力和人格魅力要能影响教职工,因此园长必须有卓越远见,才能体现出教职工的气质和灵魂,更好地促进教职工的凝聚力。这样,层层有任务、个个有担了、人人有责任,且认真履职,依法办学、规范化管理。
实行人本管理。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人本管理的目的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进行班级人员搭配时,努力做到老师之间性格互补、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到1+1>2。激励教职工不断进步超越自我。彩云中心幼儿园设园长1人,主管全盘工作。设副园长2人,其中:业务副园长一人,主管教学、科研、家长工作和青年工作;后勤副园长一人,主管卫生保健和后勤服务和安全工作。园务委员会7人;各班班长共5人,实行层级管理。教育教学一条线:业务副园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班级教师;卫生保健一条线:后勤副园长 保健医生各班教师、保育员及有关后勤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做到铁的纪律、死的管理制度、活的人本管理结合,德治与法治结合、情感与价值观结合,岗位与职责结合。增强了凝聚力、战斗力,幼儿园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五、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先锋作用
幼儿园有3个党员,镇党委批准成立党支部;根据幼儿园教职工年轻的特点,成立了团支部;根据女性教职工多的特点,设妇女主任1名;且成立工会小组。他们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政工团组织,充分发挥其合力作用,让其在幼儿园的改革与发展中,积极出谋划策,共同开展好园内各项工作,并使园内的党团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主力军作用,从而有效的带动全园教职工积极投身到幼教工作中。
通过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增强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加强学校民主管理,他们坚持定期召开教代会,园内重大事议由教职工大会共同商议,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鼓励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努力争做幼儿园主人。此外,他们进一步深入开展了行风建设“回头看”活动,全面推行园务公开,按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财产登记造册,资料齐全,自觉接受监督。每年年底前,由全体教职工根据在日常工作中的言行举止、同事关系、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乐于奉献情况等选出“年度文明个人”和“年度文明班组”;工会每季度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次序的前提下,组织开展一次有计划的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做到团结人、关心人、凝聚人、教育人,节假日的联欢活动、对生病职工的慰问和职工生日会等;团支部设“团员青年岗”,定期为幼儿园大环境设计出谋划策并付诸行动,成立“党团联席制”、“青年工作小组”等,相互交流工作中的心得,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团员青年都树立“先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意识,谦虚好学,勤奋向上,团结进取,争取成功。党政工团负责人一人一面旗,党员身份亮出来,做好示范表率作用,全体教职工有了主心骨,有了比学赶帮超的团结力、凝聚力、向心力,团结和谐,实干兴园。
六、家园共建育雏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教育的学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是决定孩子身体和能力基因的要素。幼儿园是学校教育的起点,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基础教育、启蒙教育,更是儿童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人生第一大要事是把孩子教好。家庭和学校联手,培养孩子:责任与自立。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合作伙伴。在与家庭联手中,他们主要是采取举办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向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聘请家长从事卫生保健等,在“家长义工”活动中,有很多家长精心设计准备了教育活动,走上了幼儿园的讲台,当起了妈妈老师、爸爸老师。他们这一做法赢得了家长的普遍赞誉,多次收到家长的表扬信,促使家长们更加支持和配合他们的工作。彩云中心幼儿园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家长随时沟通,及时交流幼儿在园、在家的行为表现,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在和谐、宽松、良好的环境中逐步形成,实现了家园共建。
七、强化常规工作
1.安全常规。第一,房屋及各项设施、设备常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第二,注重生活环节的安全工作。主要做好晨检、午检,杜绝流行病、传染病及幼儿自带的小玩具安全隐患,从食物采购、贮藏、加工、进食、食品留样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操作规程,建立保教人员安全常规、幼儿入厕常规等,教育幼儿一些安全常识。第三,接送常规,有校车接送和家长接送幼儿园上下学两个常规。家长接送主要是使用接送卡,校车接送采取定时、定点、定线路接送,幼儿家长签字的方式。为确保安全制度的有效执行,彩云中心幼儿园不仅成立了以园长为核心,副园长、保健医生、各班班长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而且还设有专门的安全巡查员,每天进行安全巡查并记录,及时排除隐患,保证园内大型运动器械,水、电、房屋等的安全。幼儿园开办了安全教育宣传专栏、开展了全园性的消防疏散演习,还经常以园或班级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园职工和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全园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
篇5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68-021
导师带徒、徒弟拜师是中小学对新入职教师的一种惯常的培训方式,与其它培训方式相比,它更直接、更具体,可操作性也更强,为此,“师带徒”作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被广大中小学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新生代教师走出校门,踏上工作,传统的口授身传的培训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优化新入职教师的校本培训模式成为中学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当务之急。
一、导师带徒的困惑
新教师职业社会化和引导的研究表明,教师最初的经历对其教学生涯的影响最大,并且在适应期内遇到的观点和价值观会内化并贯穿在教育工作者的整个生涯中,为此,各个学校为满足新入职教师对职业发展的需要,往往指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指导工作,通过导师带徒的培训模式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其理论基础就是,新教师能够在观察指导教师和被指导教师观察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信息,而且自己的成长能从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那里得到及时反馈。
调查发现,多数新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较快地适应学校工作和生活,摘要在听评课活动中成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提高,逐步完成角色转换。然而,我们也发现不少新入职的教师在初步熟悉工作环境后对这种模式产生质疑,甚至不屑一顾。单一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成长的速度和质量。概括起来,师带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高密度培训出现消化不良
刚毕业的大学生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期盼,走进可能相处一生的工作场所,接踵而来的就是省市校级的各种培训,教育政策、教育法规、职业道德、教师素养,学校制度、教学技能、班级管理等等,高密度、高强度的培训,理论、框架式的指导,往往让新入职的教师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甚至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
问题二:管理失控造成成长失衡
多数学校,新入职教师在培训时拜过师父,领过教材,认了班级就走马上任,自然就成为一名“准教师”,说是“准”,是因为他们要经过一年的实习期,合格后才成为真正的教师。实际上他们背着实习的名义,干的是正式教师的工作:一般是满工作量的课,甚至是超工作量的课,外加班主任或其它兼职。这样,“徒弟上课前必须听师父的课,师父必须对徒弟的教学设计进行指导”的要求就形同虚设,光是班级管理就让他们焦头烂额了,哪还有时间天天听课呢?开始提要求,结束写总结,中间成长就靠自己。
问题三:跟进性培训的无序状态形成了新入职教师的发展不均
入职的头三年,是一个教师教学生涯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接受完通识培训后,往往是跟着感觉走:指导教师是这样教的,或者他上学时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凭着他人的经验走进课堂,去架构自己的经验,至于教材如何把握、课堂如何驾驭等教学技能是很少有针对性的跟进培训的。所以,当理论走近实践,他人经验遇上现实问题时就出现了同一个教师的不同的成长和不同教师的发展不均的问题。
二、新入职教师培训途径探索
怎样培训才能使新入职教师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换句话说,如何提升培训的效度呢?一般说来,国内外通用的不外是三种培训形式:集中培训、校本培训、个人研修。
我认为,对于新进教师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就是立足学科教研组而开展的校本培训。为此,要进一步优化师带徒培训模式,在此基础上多渠道、多层面适时开展培训,从而形成立体式、互动式培训模式。
1、愿景激励 裹挟式培训
卡尔・格里克曾经使用集体性自治(collective autonomy)这一术语来描绘教师的行为方式。他说,集体性这一术语指的是一个学校的教师对学校发展并追求共同愿景的承诺。①倘若教研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觉地参与教研组文化建设,培育教师团队成长的民主的、合作的教研文化,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达成共同的愿景,那么,新教师就会在这个文化场中不自觉的受到影响,实现裹挟式发展,丛林式成长,就如同一个新生婴儿,有了大家的呵护,想不好好长大都不可能。
教师育人技能的培训依托学校政教部门、年级组来进行,政教处可对新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重在管理文化、班级管理制度及学校要求,而年级可指派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进行适时指导,比如如何建立班级纪班规,如何开好班会,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等等。调查发现,每年新进教师会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教师入职就担任班主任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一般都会比同期入校者表现出色,更容易受到师生的认可。究其原因,恐怕是担任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从而有了较强的职业认同感,有强烈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同愿景,特别是有内在深度的愿景,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望和抱负。
2、同行指导 小组互助
为避免“一师一徒”式师带徒培训的弊端,可采用“一徒多师”集体培养的培训形式,说白了就是,把新进教师交给教研组(备课组),而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做为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责任人可以集全组之力全方位适时培养,培训形式可灵活多变,新教师可在集体备课时主动请教,也可以是“师父们”随时因势利导,培训内容可以是教材的理解,课堂的把握,也可以是班级管理,或者是师生关系的处理。这样,师带徒从过去的契约式培训逐步转向以受训主体有效成长为主的小组集体式培养。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说,把愿景和清晰的现实图像并列在一起,就产生了所谓的“创造性张力”,一个人要实现自我超越,学习在生活中如何不断生发和保持创造性张力。(下接第169页)
(上接第168页)3、个人反思 主动融入
培训范式的改进只是为新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条件,教师自我学习与提高的内在动力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前提。从长远的角度看,长时间的维持指导与被指导、培训与受训的关系是很难的,所以原来师带徒1-3年的周期值得商榷。美国教育学家理查德・萨格为新教师有效成长给出了一个发展性策略,即新进教师要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到小组的合作性探究方面,这样他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角色互换。
三、新入职教师培训模式的再思考
1、要把准新教师成长的真正需求
新教师的培训必须立足于受训者自身的需要,要多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技能、师生关系的处理等方面的培训。从新教师个人职业规划看来,绝大多数老师把站稳讲台,做一名合格的学科教师当做入职三年内的首要发展目标,为此,备课组、教研组就备、讲、辅、批、考、评诸环节要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培训,做中学,学中做。
2、对新教师的培训要重视生成性,关注差异性
对新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时,要重视基于情景的实践性知识的传授。
鉴于实践性知识比较零碎,同行指导时一定要重视生成性培训,顾及需求者的差异性,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日本有些地方的研修式培训规定,新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教课、担任班主任的同时,要学习研究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研究教材以及学习研究如何管理班级、如何进行道德指导和保健安全指导等,以此来培养新教师的任教的使命感,获取广博知识,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3、立足学科教研(备课)组,实施教师培训
教研活动其实就是教师实践知识的培训,为此,学科教研组要通过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以课例为载体,通过听评课、观课议课等形式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给以全方位的指导;以活动为抓手,在说课大赛、说课标说教材、同课异构等活动中让新教师赛中培,以赛代培,快速成长。总之,要通过多样化教研活动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参与性、生成性和实践指导性,把教研组建设成建设专业成长的乐园,校本培训的基地。
参考文献:
[1] 《行动研究与学校发展》美Richard Sagora著.卢立涛等审校
[2] 《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吉.中信出版社
篇6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一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为的是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提供一个向好的大环境,重视的是学生的共性。配合学校各项工作,我们班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事理、长见识。高中的学生已经是十八九岁的人了,很多道理都明白,但自尊心也很强,直接的批评换回来的可能是思想的叛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处,就是避免单调重复的批评说教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容易为学生接受,能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开班会不一定要等一节完整的课,利用一些零碎的又不影响学科学习的时间开短小精干的班会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必长篇大论,班主任把及时发现的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对事不对人,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往往能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
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因材施教。我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这个时候,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正因如此,我得到了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喜爱和信任。
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赤诚、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
高三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着毕业、升学等实际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在学生毕业前夕的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在这个学期里,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从三方面实施:一方面,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控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在这点上,特别要提一提的是班干部的选用,这是让学生自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的管理代表的是学校的管理,不论班主任如何和颜悦色都带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也难免有不被理解和接受的时候,通过班干部的协调,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班干部起的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作用,他们接受班主任的指导,又及时向班主任反馈班级情况和同学们的思想动态;他们分工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同时又是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一方面,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控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
在这点上,特别要提一提的是班干部的选用,这是让学生自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的管理代表的是学校的管理,不论班主任如何和颜悦色都带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也难免有不被理解和接受的时候,通过班干部的协调,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班干部起的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作用,他们接受班主任的指导,又及时向班主任反馈班级情况和同学们的思想动态;他们分工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同时又是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选好班干部,不但有利于班级管理,而且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培养学生担任班干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培养其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还可培养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等优良的思想品质。多培养班干部有利于多数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班干部管理班级,让学生自治自理,却不等于班主任可以完全不理,这关涉到班主任的引导、指导和调控问题。当学生对事情的理解是非不分明,对班级事务的处理欠妥当,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达成共识的时候,班主任就应该及时的给予引导和指导。实际上,班级的重大决策都应该由班主任来决定。要知道,班干部的阅历和能力在目前还是有限的,有些责任也是作为学生的他们所承担不了的。只有班主任做好宏观的调控,做好班级的带头人、领路人,把好方向关,才有带领学生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笑对高考,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教育,如何做时间的主人,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这一点上面已有谈及,这里不再赘述。
再一方面,我自己也以身作则,努力做学生的榜样,勤跟班,使班风正、学风浓。而我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评比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又进一步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后进生以失败者来,以胜利者走。
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是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至关重要的一环。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受锻炼的基本权利,关注后进生是尊重学生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我作为班主任首先做到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及时赞扬他们,及时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一方面可以选一些明是非、有能力又与其比较相熟的班干部对其进行提点和帮助,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是班主任对其进行耐心的教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后进生的心解冻不是不可能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事。惟有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尊重和真心、真诚的温暖,才可能消解冰冻。的确,老师的关心、关怀和关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老师主动与后进生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用真诚的心去关怀、去帮助他们,他们是知道的、懂得的,最终也会被感动。班主任坚信这一点,并努力实行,转化后进生才会有成功的转机。
四、积极开展好文体活动,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五、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
篇7
新时期,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中职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因此,新阶段,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物;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思维能力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生的素养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学生素养的培养需要以培养其思维能力为前提。因此,在中职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成为各生物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中职生物教师也都在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可行措施与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民主文化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时常会产生一些恐惧、紧张等消极心理。并且,由于受这样的心理影响,学生的思维受到极大的束缚并出现逐步僵化等问题[1]。因此,教师若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就要及时更新教育思想,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主文化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和提问。我们知道,作为一种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对人们普遍认定的事物提出自己的疑问[2]。从历史人物角度讲,大部分科学家和发明家就是因为他们具有这种反传统、反常规的和具有自己独特敏捷的思维能力,才发现了常人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才有了这么多的伟大发明与创造。因此,在中职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发现等良好的科学素质,认可并积极引导学生所提出的带有求异性思维的问题,并使学生能够进行启发式的思考,而绝不能急于否定学生的质疑提问,更不能认为学生提出的质疑问题是在“钻牛角尖”,并对其产生厌烦的情绪。比如,在讲授“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这一课时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中职生物教材内容,领悟实验设计的思路、过程和方法等,之后引导将实验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在此期间,若学生对蛋白质的标记性放射元素提出诸如问为什么不用标记蛋白质等问题等时,教师不仅不能对这类问题要急于否定,更要对这种勇于质疑的精神加以赞赏,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探讨,在对实验的目的噬菌体的结构和元素等对比分析中,使学生明白标记元素应该是蛋白质所独有的,而不只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由此,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再如,在进行“酶的高效性实验”教学时,教师在教授酶的适宜条件后,若学生提出诸如淀粉酶最适温度是60℃等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认可,并积极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有效方案。此外,中职生物教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其能够直接参与教学管理和设计过程,确保其具有平等的地位。只有这样,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二科学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所谓灵活性思维,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新情景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能够迅速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进而抓住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3]。而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对自己感兴趣问题的思考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些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经过处理后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活跃思维。例如,在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一课时进行讲授时,教师可按照实验的原理创设以下问题:假如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不高于细胞液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将其浸润在50%的蔗糖溶液中会出现相似的现象么?若用动物细胞来代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掌握细胞的活性和结构以及其吸水或失水原理等知识,以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
三鼓励学生进行思维互动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就是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学习[4]。具体来说,就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或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时,可使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进行小组游戏、比赛或辩论等活动,使其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积极互动。因此,在进行中职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开、包容学生,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活动,使问题的展开能够更加全面、开放,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此外,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解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积极引导和辅助扩大学生的信息量,还能够发现其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弥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激发和锻炼。比如,在对“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这一内容进行实验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激素的作用机理等知识内容布置一下练习题:在正常的生长环境下,蟾蜍的排卵具有季节性。在现代生物技术条件下,为促进其排卵,可向其体内注射促性腺激素。为检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请根据已有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材料用具:注射器、饲养笼,6只体重相近并发育成熟的雌性蟾蜍;0.65%溶液,适宜浓度的促性腺激素溶液。分析:学生可将《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的实验作为参考,根据已学过的激素调节过程的有关内容,设计相应的的实验步骤并进行具体操作。
四合理利用直观教学法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法在中职生物教学中应用广泛,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视觉效果得到极大的加强,还能够使其对食物的感性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5]。因此,在具体的生物实践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要立足于其自身实际,根据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制作并运用挂图、生物实验操作、多媒体课件、显微镜和实物标本等各种直观教具,直接将比较抽象的东西展示出来,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现象的直观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在组织进行中职生物教学活动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创设具有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比如,在讲授“酶的专一性实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设置一下问题:(1)实验的条件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新鲜的淀粉?(3)是与哪一组实验进行对照?(4)对照的内容是什么?再如,在讲授“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内容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1)为确保实验效果,如何科学选取实验材料?(2)能否用其他材料代替石英砂?(3)为确保滤液细线的细、齐、直,如何进行相应的的实验操作?总之,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须活跃思维,拓展思维方式,围绕课题中心进行多种联想。
五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多数生物项目和课题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解决[6]。并且,科学的实验过程是让学生先动脑,再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动手操作。所以,在中职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围绕这一中心设计相关的包括明确实验目的、具体分析实验问题、科学设计实验过程以及对实验进行假设和推理等各个实验环节或步骤,而在这些过程中直接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日常的生物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认知水平和观察角度等各不相同,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职教师可将其教学中的演示内容转变为学生的实验,积极鼓励学生对实验所进行的各种创造性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实验过程和步骤等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学生角度来说,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他们要了解教材中验证性实验的原理,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具体设计相关的的步骤[7]。但是,在考试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诸如分析类、设计类和续写类等实验设计题型。因此,在日常的生物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要将实验设计所遵循的诸如控制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简约性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等原则渗透到验证性实验中,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等。比如,在讨论验证性实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实验:合理运用实验材料,区分两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已知一个蔗糖溶液的浓度是10%,另一个蔗糖溶液的的浓度是30%。由于没有统一规定实验方法,学生提出了许多实验方法:(1)用口尝甜度;(2)将两种溶液分别滴在用洋葱表皮细胞制成的装片上,观察哪一个出现质壁分离现象;(3)将两种溶液倒在地上,看哪一种更容易吸引蚂蚁;(4)用透析袋与烧杯分别装这两种溶液,通过观察透析袋中液面的变化来判断。对于学生的这些想法,教师要先予以认可,在通过进一步的讨论来确定其方案的可行性。
六结语
总之,中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中职生物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加大精力、耐心和时间的投入,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民主文化课堂氛围,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合理利用直观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思维互动,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王谷明 单位:马龙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建丽.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2:173-174.
[2]叶欢月.中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文学教育(中),2010,08:158-159.
[3]李凤林.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82-83.
[4]丁彩平.生物教学中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22-124.
[5]马丽华.生物化学教学中中职生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1,11:35-36.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一直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都严重影响了初中英语口语交际的教学。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越来越要求要重视初中英语的口语交际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在初中时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进行初中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案对初中生进行英语口语交际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培养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使得初中生的英语水平提高。然而,在进行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要合理的进行处理才能保证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
一、英语口语教学应把握的几点原则
初中生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由于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学生间差距越来越大,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已成必然。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呢?
1. 独立思考原则。
强调学生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学习与思考的统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尽可能提高学生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习惯和品质。总之独立思考能力的体现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之间的 Pair-work 和 Group-work 和独立思考并不矛盾,独立思考并不排斥合作学习,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才有效。
2. 层次性原则。
为了避免在口语教学中出现小组活动只是优秀生的舞台的现象,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情来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各个层次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要对优秀生采用“放”的方法,给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中等生采用“激”的方法,为他们提供中等难度的问题,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困生要多加鼓励和启发,教师要多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他们采用“诱”的方法。
3.激励性原则。
在教育心理学中,激励策略是指对学生学习行为采取刺激和鼓励的手段,包括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内在激励是指个体发展了一种内在的愿望想去做事;而外在激励是指来自个体外部的激励,如受到他人表扬。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内在激励更多来自学生的内在动力,如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讲一口地道流利的英语。而外在激励是指教师对一些缺乏学习目标、没有内动力的学生进行外在的鼓励,比如表扬、赞赏的微笑、奖励等来帮助他们获得进步的推动力。激励永远是教育的态度。实践证明,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多给学生一些激励,以唤起学生的上进心,是一种费力小而见效大的好办法。实践证明英语口语教学也不例外。
4. 发展性原则。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只要向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口语条件,对具体学生的学习障碍采取针对性的矫正策略,所有的学生都将有提高。
二、坚持师生互动,灵活教学,强化口语训练
对于加强英语口语来说,单单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并没有办法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必须坚持师生互动,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的时候,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必须采用灵活教学的方式,否则很有可能造成反效果。经过不断的讨论和研究,多数教师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1 背诵的形式。
不背诵就没有积累,没有词汇和句子结构的积累,要想说英语是不可能的。 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材料背诵朗读,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口头复述较长的课文。背诵作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必修课,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部分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对这种学习方法会非常不习惯。但是在长期的坚持以后,总体的学习效果就是成倍增长。因为英语口语和汉语有很大的区别,相对来说,英语是比较简单的一种语言,当学生通过背诵掌握一定的规律以后,再练习口语的时候,就会更加流畅。
2 游戏的形式。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练习英语口语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有些同学甚至放弃。由于英语是“三大主科”之一,因此学习口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同时在日后的交流和沟通当中也会起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在教育英语口语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改变生硬的教学模式,比方说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放松紧绷的思维,通过欢快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英语口语能力。如为了激发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积极性,在检查单词时采用“传铃铛”的方法,老师喊“start”,学生开始传铃铛,当听到“stop”,手里有铃铛的同学就根据屏幕上的释义说出单词,不能回答的同学就得受惩罚,即表演一个节目,如唱英文歌曲、说英文谚语等,为了自己的“面子”,学生都很认真地记忆。从以上的表述来看,英语口语的教学并不困难,关键是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来加强英语口语的练习和学习,帮助学生稳步前进。
3 竞赛的形式。
在初中学生的眼中,竞赛不仅仅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可,同时在很多时候能够让自己获得一些荣誉。为了让学生更好学习英语口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学校可以适时的举办一些英语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努力的准备过程中,和激烈的竞赛当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总结:
总之,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多练习英语口语,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使得口语能力更快的提升。这样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水平大大提升,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美智.初中英语口语交际教学[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1).
[2]潘国霞.初中口语交际教学问题浅析[J].考试周刊,2010,(20).
篇9
关键词:农村贫困地区;薄弱高中;“三疑三探”
现今,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存在着不少的薄弱高中,它们大多地处乡镇,发展环境不利,且生源数量不足、文化课成绩也很低,学校的内部成就感、社会形象和社会期望值很低,生存状况更是每况愈下。
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包含4个教学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三疑三探”的思想是提高学生学习欲望,完全把学习的重心放在了学生这一主体上,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好学生的舞台。如何把该模式实施于农村贫困地区薄弱高中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大难题。
一、备课
教师应降低课程标准,把握准自己所带班级的学情,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积极主动性和探索欲,预设授课内容。教学环节设计要围绕教学生学习“能学会的东西”来展开,让学生探他们自己能探的。
二、教师尽量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把教师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
教师平时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一些自学、质疑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对学习的兴趣和课堂的自律。
三、一节课中,“设疑自探”和“解疑合探”是重点环节
笔者认为,可以把“设疑自探”环节放在课前预习中,把课堂重点放在“解疑合探”环节,取消“质疑再探”环节,“拓展运用”环节由教师出题。具体做法如下:
1.“设疑自探”环节。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主张学生课前预习。笔者认为,课前预习(研读教材、自发性地查阅资料等)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农村贫困地区薄弱高中实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任务的达成度与学生的前期预习效果息息相关。因为,有了好的预习才有可能为师生提供课堂讨论和拓展的空间,使课堂上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因而,可以将课前预习与“设疑自探”环节合并,但不提倡教师出示教学目标,而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为此,教师要抓好学生课前预习。学生预习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进行有效的方法提示,让学生明白预习的内容、方法、要求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可交流探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学科班长(即课代表)负责把每个小组在预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汇总,上课时提出。教师板书其中有探究价值(符合教学目标)的问题,同时做好对零碎、重复问题的整合、顺序的调整(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过易问题的淘汰以及纠偏等。学生没有涉及的问题由教师适当补充,然后进入“解疑合探”环节。
2.“解疑合探”环节。笔者认为,这一环节是农村贫困地区薄弱高中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重心所在,也是整个课堂的。首先,教师将“问题”分给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思考、讨论、探究。组长安排本组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先说他们的意见,实在说不出来时,可由中等生或组长先做引导,再让后进生发言,组长最后发言并整理大家的意见。然后,教师随机地出示每个小组的展示、评价分工。组长应鼓励性格内向或成绩较差的组员上讲台展示,同组内其他学生再做补充、点评,稍微复杂的题展示小组应该先讲解一下自己的思路。一个小组展示、点评时,其他组学生要倾听、判断、辨析正误,并准备提出自己的看法。这里,不必严格遵循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中下学生展示,中上学生评价”原则,但组长安排展示评价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对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帮助,强制他们在课堂上必须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要参与小组讨论,适时地予以帮扶,并维持好课堂秩序。对于学生合作探究清楚而且学生上讲台已经讲明白的问题,教师不宜再讲。对于学生没有探究明白的问题或有些模糊的问题,教师可以再启发、再讲解予以澄清。
3.“质疑再探”环节。笔者认为,此环节可忽略过去,或是融入“解疑合探”环节。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新的疑问,教师就需要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再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在“合探”之中完成“再探”的内容。
4.“拓展运用”环节。教师编拟一些距离新课最近、最能训练学生新知的习题,重点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或小组讨论,当堂完成或课后完成。训练结束后,由该学科班长(即课代表)总结评价本节学习内容及各组学习情况。学科班长总结不到位的教师要及时补充。最后,教师要将下一节的自探内容作为预习作业,并予以提示。
生源素质差,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很困难的。农村贫困地区薄弱高中的教师们应该汲取“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髓,并灵活运用。本文只是从感性认知的角度概述了农村贫困地区薄弱高中课堂如何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各环节。如何提高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如何指导好小组合探,使小组内所有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讨论、探究;如何从师生亲身经历、体验的角度去研究,是笔者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堂教学的革命: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
在课堂上引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的是为什么呢?在大多数的中小学课堂上,信息技术整合运用的现状是什么?以下几种情况非常具有代表性: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课件
所谓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就是在多媒体或课件与课堂的简单相加,这种看法反映出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缺乏了解,表明他们对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还只是一知半解。
2、“赶时髦”
持这种看法的老师不清楚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只是因为大家都在应用信息技术,或者说是上级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而不得不用。如各种教学比赛、说课比赛等评分标准中明确规定利用信息技术得多少分。
3、“工具”论
持这种看法的老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仅仅看作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其本质与黑板或粉笔没有大的区别。只不过这种工具能够比较先进一些而已,能够展示比较大的信息量。
4、课件水平越高,课堂整合有效
有人认为,课件愈精美,自然显得课就上得好。把课堂好坏的标准与信息技术水平等同起来。
以上这些做法或看法有的是不清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即不清楚为什么要整合,有的不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整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也不甚清楚。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它将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它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从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广大一线教师比较认同“小整合论”的观点,因为它关注的是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知易行难,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后,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没有所谓的万能模式,但是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所有的学科整合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因此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法。
1、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
为了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以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的教育思想,需要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2、创建“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3、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整合”课的教学设计
4、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从具体实践出发,整合最根本的是更有效地完成课程目标,实现教学的高效化和最优化。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学科教学的需要,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学科、哪些地方使用较好。只有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及教学内容找准整合点,才能给教学带来正面的效应。
一是在情境创设时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形象环境时,用多媒体“助一阵”。穷老师语言之力也难以描绘出具有美感的情境时,不妨用信息技术“点拨一下”,同时注意精炼的原则。
二是新旧知识点衔接时运用信息技术。将多媒体运用在新旧知识衔接阶段,可不着痕迹地引导、点拨,引发学生观察、讨论、反思,能打破教学僵局,激活学生思维。
三是重难点突破时运用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撑、解决常规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困难,课堂教学效率才有可能实现大幅度的提高。
四是作品展示时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为作品的展示提供了多样性的平台,增加了展示的时间。不仅使作品能在同学之间展示,也能在学校之间、家长之间、社会团体之间展示。
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整合的本质还是教育,是教育教学理论,是调控课堂的教学艺术,是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但应该赋予它新的教育意义,它将为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变革提供支持。
- 上一篇:高比例公积金政策
- 下一篇: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