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04:1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课堂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目标相对不够明确,缺乏学习兴趣与进取心,学习是也因为没有足够的压力,而缺乏自制力,学习习惯整体较差。在课堂上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抓不住学习的重点难点,课上听“讲座”,课下不努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相对涣散的时候,这时应该抓住这一时间段来进行重点概要,强力收束。针对中职学生的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更应该抓住课堂总结语做文章,用最后几分钟来提示学习重难点、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后回味、思考,提升学习效益,演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压轴戏”。下面就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谈谈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总结语设计。
一、归纳总提,突出重点
课堂总结语,顾名思义,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一个提要式的总结与归纳,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明晰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以便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和复习巩固。这种总结语应该是课堂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虽然技巧性不强却很重要。在具体设计时,可以就课堂中的重点教学内容进行一针见血式的评述,有力地收束整堂课的教学。如我在教授先生的《雷雨》时,将“明确戏剧中细节背后的潜台词”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在结束课堂教学时,我是这样总结的:
同学们,“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细节背后往往蕴含着无数的潜台词,戏剧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往往暗示着人物的心理和意图,忽视不得。鲁侍萍撕碎支票的决绝,周朴园知道实情前后语气不断变化的虚伪、狠毒,这些都可以在戏剧的细节中得到印证。精彩的细节会说话,精彩的细节能传神,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挖掘出更多细节背后的潜台词,下节课大家共同分享。下课!
在这个总结语中,我再次重点突出了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并对课堂上重点分析的周朴园和鲁侍萍进行了提要,最后对所有同学提出课后的学习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这样的总结语毫无疑问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指导性和任务性的,达到了归纳总提、突出重点的效果。
二、走出文本,关注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已经是语文学界和教育学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共识。中职生相对较早地要去接触社会,走进社会生活,那么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生活是必要也是必需的。在具体设计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激发学生结合所学进行课外实践,让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如我在教授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在结束新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联系文本与社会生活的导语:
同学们,在本课中我们接触到了新的词语:碑文。碑文里面蕴含着许多信息,是人的“盖棺定论”,反映了这个人物的一生。课后,大家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公墓中去找一找最早的墓碑和最新的墓碑,抄录下最简单的或者最有意思的碑文,看看这个人一生的功绩有哪些。写在周记里,一起来探寻一个人的一生。
于是在那个周末,班上的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起去寻找碑文,在周记中我了解到他们探寻的经过,我也看到他们在感慨之余对人生新的见解:一个人只有活出人生价值,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才能为人所称颂。很多同学都表示,纵使现在的学习不是很好,以后也要加倍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奉献社会,活出价值。我想,这也是这节课学习外延的意外之喜了吧!
三、诗意收束,回味无穷
处于青春期中职学生已经开始了对美的欣赏,美的图画、语言都是他们喜爱的对象。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优美的语言来设计总结语,渲染气氛,诗意收束。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结束新课,收获“余音不绝”“回味无穷”的效果。在具体设计中可以通过引用名言名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渲染情境,激情收束。如我在教授杜甫的《蜀相》一诗时,这样作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对自己的要求;“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这是后来者对诸葛亮的评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对诸葛亮的概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诸葛亮是幸运的,他有着这么多理解他、欣赏他的知己们。而同样忧国忧民,有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远大抱负的杜甫是何其不幸?何其悲哀?没有明君的信任、没有开创业绩的机会,甚至连诗歌成就都是很多年后才被认可。孤独的杜甫、寂寞的杜甫、伟大的杜甫,行走在历史的甬道之中,行走在诗歌与出仕的边缘,没有抱怨,只有心愿,没有绝望,只有期望……
篇2
【摘 要】 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 其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又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如何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语文素养。本文就小学语文综合性有效课堂的生成进行解析,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综合性;有效课堂;生成策略
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将高效率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对于教育教学而言,如何生成高效率且综合性强的课堂教学更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同时也指出:“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知识积累,生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而言,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分析并解决小学语文综合性有效课堂的生成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巧妙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教师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活动,让教学活动变得更有活力、内容更加丰富,而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综合性的有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直接体验主体,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立足于社会锻炼的课题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以自由行动为主,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体现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并学会科学性总结。这种实践课题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其一,基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从生活中选取主题与内容。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从生活实践中寻找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主题与内容,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开展综合性学习课题活动,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题活动中。将语文教学的目的与教学内容、语文知识转化为内在的需要,引导学生健康、愉悦的生活,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
其二,基于学生视野的拓展,从生活中开展实践与探究。小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是睁大着双眼,想探寻个究竟。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为基础,引领学生了解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然环境。同时,适当的将课堂做合理的延伸,使得学生的生活经历得以扩展,激发其对自然对社会生活问题的求知欲,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身边发生的现象,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加强对自然、社会与自身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二、创设并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 敢于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的新观点、分析问题的新思路及解决问题的途径,遇到问题能够独立进行思考,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求证。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中“综合性有效课堂”学习的目标之一。同时,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被开发,探究性的思维能力也正待开发,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亲身经历获得实际的体验,这些是在探究及探索过程中生成而获得的。因而,在综合性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设计探究式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的建构起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逐渐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生学习了《秦兵马俑》和《埃及的金字塔》等课文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世界七大奇迹”为主题的学习活动。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收集关于七大奇迹的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自主了解各国的历史及创造这些伟大工程的历史背景,并明白当时为什么要建造这些工程,有什么作用,对所造国家与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现代又有什么意义等。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料、网络、咨询等多种方法去思考去探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正确的方法。教师在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一定的引导和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入口,然后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科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最为直接的实践体验,养成热爱阅读、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式学习互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语文综合性有效课堂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乐于进取、善于交际的良好品质。合作学习的开展是以教学集体为出发点的,针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着眼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合作交流,建立以学生合作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个性及集体性得到和谐发展。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互的合作学习模块, 为学生营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良好合作关系的形成,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这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多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教学经验,并用诸于自身的语文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活动引导,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课堂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为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吕波.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J].中国科技财富.2011(03)
[2]黄键.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6)
[3]黄幼香.四个“强调”,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兼谈“难忘小学生活”的教学构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5)
[4]王晓红.试论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1(15)
篇3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3
渤海大学的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主要以非洲和韩国为主。在课堂上,韩国学生不爱发言;非洲学生积极发言,掌握程度较好。声调和汉字是他们学习汉语的难点,而外国语言学习属于留学生跨国文化交际问题。在国外,跨国文化得到了深入研究,但在亚洲还处于起步阶段,可用文献很少。随着大量外国留学生到中国生活和学习,汉语学习问题日益凸显。
1.汉语综合课的主要问题
(1)汉字系统复杂。汉语有很难发准确的声调,还有书写复杂的汉字,而汉字的书面表达使用的符号有上千个,常用汉字大约有3000个,各种偏旁部首进行复杂组合形成了汉字系统。汉字教学一直为汉语教学的瓶颈。汉字的数量大、汉语的一致性差、方言分歧严重、普通话的普及程度不高、汉字有繁体字与简化字之别等,使得在开始阶段留学生很难掌握方法。当今社会语言文字使用比较混乱,各种方言、语法结构变异很明显,不规范语音和语法使用随处可见。汉字为表意文字,笔画繁复,对初学者而言,难认、难写、难记。另一方面,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存在较大差别,是以教授书面语为主还是以教授口头语为主,在学界仍存在很大争议,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2)汉语学习中的焦虑心理。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利用自己的母语思维来思考问题,难以转换成汉语思维。对部分留学生来说,焦虑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而对另一些人来说, 焦虑使他们产生逃避和排斥心理,增加了汉语言学习的难度。事实上,焦虑的消极作用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3)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现在大部分对外汉语教材出自高校教师之手,编写目的是为了满足教学中的需要,编写者往往只有国内汉语教学经验,而没有国外汉语教学的经验,这使得针对本土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材并不适用于国外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材的目的性、阶段性、国别性、实用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不能满足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需要。目前真正针对外国学生使用的教材只有百余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
(1)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汉语教学活动效率。目前教师喜欢的教学活动包括分组、语言游戏、阅读、角色扮演四类。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有几个调查结果,结果之一是课堂自由讨论、情景会话、抄写、语法练习。结果二是语音练习、对话练习、修正错误、看录像。而学生对不喜欢的教学活动的观点基本一致,即多采用对话交谈、角色扮演、语言游戏。所以老师可以通过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热情。
(2)提高使用汉语学习的教辅工具。情景教学在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比较常见,汉语教学也可以借助教学场景,让汉语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感官的刺激有助于加强记忆的持久性,还可以很好地激发留学生对汉语的兴趣。
(3)加强课堂的多样化练习。综合课就要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但就目前而言,综合课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词汇讲解还是占大部分课堂时间,其他能力训练欠缺。老师应增加提问环节,板书要鲜明、醒目;学生记笔记也应清晰明了,而不是一塌糊涂。
(4)老师可灵活讲汉语。讲课可以不死板,课本也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需要而有选择地使用,并不一定必须按照它的排版顺序来讲,教师自己完全可以为自己的课堂重新编写课本。
3.结语
随着汉语学习环境的改善和汉语教学形式的变化,笔者相信,对外汉语教学能够迅速发展,为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课技巧
结课即为在课堂教学结尾环节,教师对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与回顾,深化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适当的揭示下一步教学计划。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结合环节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再次集中注意力,使其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和改善课堂气氛,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然式结课技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多种结课技巧可用,其中自然式结课技巧看起来最简单,不过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就需做好内容和时间的安排,确保课堂各个环节的合理搭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自然式结课技巧时,教师应拿捏好时间,在教学活动结束的同时刚好下课。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前应着重分析教学内容和课文结构,把课堂时间和教学进度进行科学安排,促使自然式结课能够顺利实现,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效果。
例如,在《乞巧》这首古诗教学实践中,在备课环节教师需把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恰当匹配,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可如下:利用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导入新课――引领学生认真朗读古诗――讲述古诗的作者信息和创作背景――全面讲解古诗内容――品读鉴赏积累和内化文学知识――解疑释惑,总结古诗主旨大意与分享学习心得。尤其是在结课环节,教师可组织语言:在本节课中,不仅学习一首新诗,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乞巧节那令人感动的场面,还诵读与七夕有关的古诗,了解人间少女们乞取智巧的热烈场面。这样通过对课堂教学流程的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在有条不紊中逐步实施和落实,实现自然式结课。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归纳式结课技巧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过程中,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汉语语言的总结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为帮助他们更好的吸收和掌握语文知识,教师可利用归纳式结课技巧,实现对知识的重新总结和归纳,使其深化记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归纳式结课技巧过程中,应当引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归纳,或者是教师主导学生辅助进行归纳,培养他们的自我总结能力,进而使其学会自主构建语文知识体系的技巧。
比如,在进行《画杨桃》教学时,教师可在结课环节对知识进行有条理的归纳,先总结文章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并提醒学生要着重学习和掌握,包括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接着,教师应当对课文各个段落内容和文章主旨进行归纳,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不同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进行对比体会人物心情,体会两者态度的不同。然后,教师需结合文章展开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教导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让他们明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物体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够使人终身受益。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悬念式结课技巧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不少课文都有着不少悬念和疑惑,教师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可采用悬念式结课技巧,这不仅是对本节课所需内容的有效总结,还能够让学生对下节课学习的新知识充满渴望和期待,起到自然平稳的过渡作用,让他们事先了解积极学习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对运用具有衔接性或思考性的问题当作课堂结尾,借此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与热情,积极参与到下节课的预习活动中去。
举个例子,在《永生的眼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这篇课文分成两个课时来进行讲解,以作者不理解、不支持捐赠妈妈眼角膜;遵从遗愿、支持捐赠捐赠爸爸的眼角膜和捐赠自己女儿温迪眼角膜的态度变化进行分割。在第一个课时即将完成时教师利用悬念式结课技巧,设置悬念:作者在捐赠妈妈眼角膜时作者的心情是伤心和不满,捐赠爸爸眼角膜的心情是自豪,那么作者在捐赠自己女儿眼角膜时心情或怎么样呢?如此,通过悬念学生对下节课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迫切想要知道作者的心情,让学生明白眼角膜是捐赠者留下来宝贵的角膜,更留下了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真是一双双永生的眼睛。
四、总结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意识到结课环节的重要性与价值,可使用自然式、归纳式和悬念式等多种结课模式,不断优化和整合结课技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并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和应用语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马志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课技巧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1:144.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基本语言能力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实现成为关注重点。有效教学,简单说来,就是使老师的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甚至超额完成。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呢?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做法。
一、建立趣味课堂
针对小学生特点,小学的语文教学应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激情,放松学生紧张的学习心情。以“乌鸦喝水”这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场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内容通过表演的方式讲述出来,然后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讨论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乌鸦的什么优点,或者让学生与乌鸦进行身份置换,让他们讲述自己作为一只乌鸦在那种情况下会作何反应,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活泼了课堂,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养成踊跃回答问题的习惯,从而紧跟老师的讲课步伐。这对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来说也是一个可行性较强的方法。总体来说,建立趣味课堂对于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助力作用。但是也应注意的是,趣味性课堂的创建要遵循有意义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所以,老师应特别注意掌握趣味课堂的“度”,不能盲目将课堂打造成无意义的趣味课堂,为了趣味而趣味,这样会使学生对于课堂的重视程度降低,也会使老师的教学效果下降,不利于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有效进行。
二、实现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具备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已被大量运用于各种学科的课堂中,小学语文课堂也不能例外。情景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具有较高的带入度,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带给学生真实的体验感,也就更容易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以“升国旗”这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在讲述课文之前向学生讲述国旗图案的来源,国旗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升国旗。然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向同学们播放有关升国旗的相关视频,视频强烈的代入感可以触碰到学生心灵中的爱国情,有助于学生对于接下来课文的理解。在课文讲述完毕后,老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讲述在参与升国旗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升国旗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升国旗,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引导讨论,释疑解惑
开展课堂讨论应作为语文课堂的常用教学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其学习得到提升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应极为重视。讨论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与学生间的讨论,一种则是学生与老师间的讨论。以“谈礼貌”这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先分小组让学生之间讨论讲礼貌的重要性,生活中存在的讲礼貌的行为以及不讲礼貌的行为,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将自己的讨论总结进行阐述。根据学生的阐述,老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问,将礼貌问题上升到道德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深度拓展到新的领域。可以对现在社会上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阐述,将其中的偏激观点收集起来,进行改正,向学生讲述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反思归纳,增强信心
小学语文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某个故事,识别某个汉字,其最终目的是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的陈述能力是需要尤其注意培养的基本能力,课堂小结是锻炼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陈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课堂小结就是对所学知识点的总结概括,是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汲取过程,所总结的正是学生需要重点记忆的地方,应被老师重视。而且,课堂小结中,老师应减少干预,将总结交给学生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既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首次记忆,而且在总结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问题,可以进行查漏补缺,达到完善吸收。最后,老师要在此阶段帮助学生解决疑虑,并对学生总结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使学生能够做到对知识点的真正掌握。
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教学,体现的不仅是老师的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发展能力。高效的语文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老师应极为注重学生在课堂的反应,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多变的学生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才能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于京京.小学语文课堂学生提问行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篇6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学生“减负”便是一个主旋律,如何通过课堂效率的提升来达成减负这一目标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与减负之间具有明显的因果联系,只有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压力才会相应降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系列努力也应当将两者同时进行。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科目,其也自然会受到学生家长与学校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所受到的实际关注较大,而在“唯成绩论”这一错误观念影响下,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实际学习压力相对较大,部分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一做法,更是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厌学情绪。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填鸭式”教学法依然是主流做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与陈旧的教学内容影响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效率也相对较低。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不仅仅是对于新课改目标迅速达成的一种必然选择,更是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保护。国内小学生整体学习压力较大,部分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参加各种课后补习班。单位时间内过大的课业负担不仅不利于小学生对于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反而会引发诸如厌学、逃避等不良情绪。新时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增效减负的系列尝试也是教育继续发展的基本方向,其更加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国民教育事业中的一种良好体现。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具体策略
(一)合理规划课堂教学内容与时间
合理规划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能够较好达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这一目标,其也应当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基础性策略。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压力已经相对较小,现有课时也完全可以满足教育大纲内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更好地对于教学内容进行规划,避免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过度重复从而拖累课堂教学本身效率的提升。此外,小学教师需要在备课阶段对于常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规划,有步骤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也能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作出积极贡献。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新型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也可以尝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堂氛围的活跃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都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形成。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的诗歌学习时,教师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与总结。鼓励学生对于诗歌的重心思想进行总结,对优美词句进行赏析。依托这一办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消耗”,更加能够满足将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这一新课改要求。在小组合作学习基础上,教师对于各小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并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分析,也能在较好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节省n堂时间,避免机械式进行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学习乐趣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减负目标达成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显得至关重要。建议小学学校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要注重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自学生接触语文学科及学科知识开始时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实际效果明显,更加能够为日后课堂教学中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实际负担。在具体做法选择上,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适当进行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语文知识拓展,增加学生语文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寒暑假期间鼓励学生进行课外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并进行读后感、日记或周记等写作也不失为一种有效选择。
篇7
如何切实有效地让农村中学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活泼生动的发展,正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智力开发、性情得以陶冶的主阵地。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好一堂语文课呢?它体现教学的整个过程,反映教学的组织形式。“优化教学结构”则指的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最恰当地解决教学过程 中要素的组合和程序的编排,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绝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它是学生课外学习过程的继续;课堂教学过程要发展成学生的课后学习、校外学习乃至于终身学习,课堂教学环节应相应向课前、课后延伸。作为语文教师, 应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与课外语文学习的关系:如果把提升语文素养的“大语文”比作一架飞机,那么,课内教学就如同机身,而课外学习则是机翼。要关注学生的课外学习,更要通过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整合课外所学。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检验新课改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尺。 根据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要求,联系学校实际,对语文课堂结构进行合理的、富有创意的改造以达到效果最优化为最终目的, 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和课型,为的是增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从而为全面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立足于农村中学实际,借鉴现代先进教学理论,推陈出新,树立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观念。有机结合自身的时代地域特点和风土习俗情结,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予充分考虑,使语文课堂教学有其和谐的大课堂环境,在此背景下,产生强烈的语文课堂教学共鸣,进而紧紧围绕当代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优化课堂结构,有机结合实际,探索出有地方特色并切实可操作的中学语文教学规律,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2)探索出一套在新课程背景下行之有效的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形式。
(3)探索出语文课堂教学一系列课型。
篇8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性;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中小学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对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不断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追求艺术性的必要性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并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具有丰富多彩的特征,同时作为母语,应该最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危机,即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致使语文学习的效果不好,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反思。
认真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特点,总结出出现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地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的艺术性,更缺乏语文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只是对知识进行系统的讲授,对学生进行大量的信息灌输,这样就把语文的艺术性美感淹没了,将情趣盎然的知识肢解为零散的知识点,导致了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在长期的恶性循环中使学习效果降低。
二、提高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要重视语文的艺术性,需要从导入、课堂设计以及结尾三个方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一)提高中小学语文导入的艺术性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需要加强艺术性,这就需要从本节课的实际特点着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要讲求艺术性,又要提高教学效果。
1.开门见山,解析课题
作为文章的眼睛,题目是对整篇文章的提炼,要充分地利用题目,进行有效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中,利用一首简洁优美的诗歌,引起学生对梦想的美好向往和无限憧憬,然后再引入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这样可以直截了当清晰明朗。进而教师可以围绕这一课题,呈现疑难问题,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点燃其思想的火花。
2.变换刺激,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在语文教学的导入中讲究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利用实物或者实际操作,对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例如在《这个世界的音乐》中,教师利用音乐导入法,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重视发现生活中的音乐以及生活中的美。
3.巧设悬念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去探索知识,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孔乙己》中,让学生对故事进行续写或进行改编,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二)提高课堂设计的艺术性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关键,需要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把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首先,要对知识进行酝酿,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做到情感飞扬,引导学生对传神语言的捕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学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与读者进行对话,达到情感的共鸣。其次,要精心的构想,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出发,就教材中震撼人心的有价值的东西着手,进行个性化的构想,对教学内容和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另外,要很好地驾驭课堂,要把握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灵活地处理课堂问题。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需要教师具备综合的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进而真正地驾驭好课堂。
(三)语文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性
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结尾是对整个课堂的升华和总结,可以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作用。一般来说,要做到结尾的艺术性方式有以下几种:
1.总结式结尾
在课堂教学要结束时,利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节的内容,加强对重点的强调,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把握,形成知识框架,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孤独之旅》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进行阐述,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然后教师对环境因素进行总结,起到渲染故事情节气氛和烘托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便于学生领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2.问答测验式结尾
在新课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问答检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回答,进而实现对知识的消化,可以采用抢答、选答等多种形式。
3.对比式结尾
对比式结尾是指在课程结束后,将新学的知识与以前学习的进行对比,通过对照,概括出知识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而总结知识特点,把握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通过对婉约诗和豪放诗的对比,总结区别,习得两种诗歌的特点。
总之,要想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从课前导入、课中和课堂结尾等方面进行设计,加强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孔庆东.审视中学语文教学[J].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07).
[2]张金宝.加强对语文导入的艺术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7(02).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效率 提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18-01
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很多学科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也是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的,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也可以说小学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学习方式和载体,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所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育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从总结本人多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表现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教师的层面看,很多教师上课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是为了完成教案而教学,把学生只是当成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教学程序化,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当然课堂效率也就自然低下。其次,教师对很多的语文课堂提问早就设计好了统一的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必须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并且是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就无从谈起高效率了。再次,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基本知识的传授是重视了,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比如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语文课基本都是按照统一硬性的规定学生必须会写生字,会读及会背课文,并且想当然认为这几个方面学生做到了也就算授课成功,殊不知这样的课堂教学却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语文思维及语文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最后,很多的小学语文课堂为了响应素质教育中体现学生的主体的要求而刻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但是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只是把很多的比如合作式学习及探究式学习方式等当成了一种形式。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对策
(一)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争取能从一开始上课到课堂结束都能把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比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比一比谁记得快或谁记得牢等手段适当引导学生参与竞争,竞争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取比如分组讨论、分角色表演及做游戏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再就是在语文课上要教师要善于引进新知识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拓宽学生的思路,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把握,使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有所进步,都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情,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备课。所有老师都明白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但是备课是有很多的学问的,广义的科学的备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目前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备教材做的不错,但是却忽视了备学生这个环节。所以建议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备课。首先,要备好教材。教师上课之前要精读教材,要对教材的重难点了如指掌。教师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要适当扩充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取舍和优化,不但要能对教材内容熟知,而且还能尽力用教材外的知识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去真实感悟语言世界,才能有效解决和避免传统语文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的弊端,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备课除了上面提到的要备好教材,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备学生”。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就是需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良好互动才能完成的,过去的语文课堂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其实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所以教师要努力转变角色,做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的时候一定要由原来备教材内容逐步转变为备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要只是把教材当成是利用的工具,重点应该放到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因为只有在得到充分重视及尊重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课堂师生良性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各种潜在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合理科学的设计课堂问题,以便能能活跃课堂气氛和启发学生思维。合理科学的课堂提问可以积极引导和带领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才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和启发学生思维,所以要注意课堂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首先,设计的课堂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以便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其次,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以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再次就是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基础,以便能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最后,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控制好数量,更要避免盲目随意性,要能以照顾到大部分学生及涉及到本堂课主要重难点为宜。
参考文献:
[1]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教育革新》,2010 年第12 期。
篇10
一节语文课包括这样一些要素:语文教师、语文课本、学生和教室环境氛围。我认为一名语文教师进课堂之前必须要搞清楚这四大要素及彼此的关系。否则,你就不能进课堂,即使你进了课堂,也很难实施有效的教学。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导,导的含义就是导演,指导演出,而不是自己演出。自己演出那叫一言堂,早就过时。科学的解释就是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思考、记忆语文课本。
居于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师首先要了解语文课本。胡国源说过:教师应该是一位有着丰富教育智慧的“课堂首席”,一个知识渊博、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必定能导演出一堂生动的、让学生流连驻足的课堂。课堂教学是复杂多变的一项活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智慧表现为教师在一定的教学实践场景下,现场的直觉反应能力和执教行为水平。可以说,教学智慧是基于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及行动而形成的特殊智慧。那么,如何培养这种课堂教学智慧呢?
勤读书是前提。阅读是人类的本能,作为教书育人的语文教师当然更要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规律既适合学生,又适用老师。语文老师只有对所教的文本有了深入透彻的认识才有可能备好课上好课。当然仅仅局限于课文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大量地读书,多范围地涉猎,一个语文教师的思维和表达才会有穿透力。从这方面来说,语文教师要时刻要求严格自己,多花时间读书学习,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智慧生成的源泉。没有大量知识的储备,想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教育智慧,只会舍本逐末,事倍功半。以《岳阳楼记》为例,授课的开始,语文老师就给同学们有感情地熟练地背诵一遍全文,那全班同学对语文老师的感觉和没有背诵的就会完全不一样。据我的经验可知,本文篇幅较长,绝大部分学生在背诵本文上是有心理障碍的,教师的示范显然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多践行是核心。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要想增长教学智慧,持续的实践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智慧是关于教学践行的知识,更多地针对现实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个别的、偶然的、特殊的课堂教学实践问题的知识。教师在语文课堂实践时要能根据受教育对象(学生)的特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确定课堂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课堂教学实践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它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和积累起来的。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无一例外地来自长期、扎实的课堂教育实践,教学智慧是语文教师把握教学规律与自身实践结合的产物。课堂教学实践乃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的营养之源、发展之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与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中,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都充满了语文教师发挥和增长教学智慧的空间和契机,关键在于语文教师是否善于从课堂实践中学习,抓住机遇,增长智慧。如果这一点做到位了,那么语文课堂就一定在掌控之中了。带着语文教学智慧进课堂,是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师的呼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我高中语文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强调动手写的重要意义。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这样才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智慧,才能有主见,不随着语文课堂模式的改变而无所适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像李镇西等。语文教师勤于笔耕,一方面,是要进行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提高语文教学理论水平,坚持写语文教学论文;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写得更多的是他们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点滴反思、心得和体会。语文教师要记录下自己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切,要及时反思并提供宝贵的原始资料。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教研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