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基本工作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农村基本工作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农村基本工作知识

篇1

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依托原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于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个本科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是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不同于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践,有其专业的独特要求。现今的会计基础课程多以工业企业为实践教学案例,其实践教学内容与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并不完全相符。一方面,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为了适应西藏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面向的是西藏的广大农村,是西藏农村中的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国家解决西藏的“三农”问题需要依靠西藏的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西藏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必然要走科学管理的道路,科学管理的道路必然要产生对西藏农业会计和财务管理专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西藏的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又是以西藏的农业生产为基础的,西藏的农业生产与工业制造业相比,其价值运动有着显著的生命特征和自然再生产特征,对西藏农业生产中价值运动的核算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西藏各高校当前培养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不能适应西藏农业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要求。为了确保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满足西藏农村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加强对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

一、构建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1.构建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西藏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西藏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一是将服务领域直指西藏农村,学生进校就要确立自己的就业方向,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在会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内容的安排上就要充分体现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内容。二是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专业,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除了具备大学教育所具有的科技和人文知识外,还要求具备与西藏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相关的管理、推广、经济、法律、税收、农业政策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就是学生对西藏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基本经济知识认识的一门课程。三是从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去向上看,有部分人才是流向各类涉农的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涉农企业相关的经济知识。会计基础课程作为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所接触的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

2.构建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克服会计基础理论教学的抽象性,增强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对会计基础实践材料感性认识的要求。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有90%以上都是来自西藏农村区域的藏族学生,学生来校之前都没有任何的会计基础知识,加上语言文化的差异,学习的任务非常艰巨。在会计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教师讲得多,演示得少,使学生听得多,看得少,动得少,因此学生只能凭空记忆,感到枯燥乏味,容易失去兴趣。如:在讲“账户的结构”时,教师在黑板上采用简单的“T”形账,说明“资产账户借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记减少,贷方记增加”,或者用一张账页进行简单的演示,说明在这张账页上该如何进行资产的登记和负债的登记,但究竟为什么这样登记?业务又如何分类?通过理论讲解和简单的演示很难说清,加之会计基础课程案例多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说明,学生对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远不如对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更加了解,所以学生对会计基础课程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既能使理论变得容易理解,又能增强学生对整个会计基础课程实践系统性的认识,学生按岗位实践如同当上了企业的会计人员一样,感到新鲜、好奇,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能发挥藏族学生的语言优势,让学生用藏语解释实践材料,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构建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增强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能力获得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种能力离开了具体的实践活动都不可能得到发展。会计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学科,理论教学可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从理论上对会计的基本工作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但其可能会导致与实际工作需要相脱节,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会计基础理论多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讲解说明,而学生将来毕业多数是在农村区域工作,学生就会认为所学并非所用,学生本身学习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就感觉枯燥,而所学又并非所用,自然影响教学质量,而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得会计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缩短了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它通过真实的会计基本工作资料的展示、仿真性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会计基本工作,通过实践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尤其在实践和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加入一些农业企业的案例进行说明和实践操作,既能达到教学相长,提高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又能让学生对会计基本工作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农村区域会计人才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4.构建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学生就业压力的要求。每年在西藏自治区和我校举办的各类人才招聘会上都会提供一些会计职业岗位,但敢于应聘的学生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一些招聘岗位招募人才时,要求学生要有会计资格证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在校时只接触了一些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很多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学习兴趣本身就不太浓,在校也没考证的一些意识,一听说要有相关的会计资格证,自然打了退堂鼓;二是学生对会计知识的认识不够充分、全面,没有胆量去应聘。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曾有过在一些餐饮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汽车修理修配企业打工的经历,由于各企业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学生很难接触到原始的会计资料,在工作过程中,学生感觉各行各业的会计知识有较大的差异,觉得自身对会计知识的认识不够充分、全面,不敢去应聘。三是我区近几年就业形式较好,学生把目标都放在一些大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去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农业企业就业没有兴趣,更不会有将来到一些企业去独当一面的想法。因此,构建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拓宽学生对各行业的会计基本工作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就业的自信心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现阶段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一套操作性强的、适合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材。合适的专业教材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每所学校都具备自主研发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材的条件和能力,我校一般选择用现成的教材,即买即用,节省教研成本,然而现有的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材大多是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案例的编制,多是采用某工业企业12月份的经济业务进行综合实践。实践中一般都是按照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直接将原始凭证印制成教材,让学生从裁剪粘贴到记账凭证的编制,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对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而言,一方面,教材选择的案例针对性不强,多是工业企业的案例而缺乏农业企业的案例,多数实践教材所设计的案例没有将学生置身于企业实际的真实场景中,只是强化一下课堂所学知识而已,没有起到理论联系实际效果的作用,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实践流程的选用有专项实践流程和综合实践流程两类,由于模拟实践的实际限制和会计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的会计处理的业务流程。此外,在学习中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只需学会会计核算等基本的操作即可,至于在工作中如何进行审核、监督及对农村区域专业的职业进行判断,在现有的会计基础实践教材中都没有体现。从专业的角度看,没有适合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材。

2.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单一。目前,我校开设的会计基础实践课程只有手工模拟实践,没有会计电算化,学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主要还是靠手工模拟实验室,实践中只涉及如何进行会计分录的登记,忽视对交易或事项的确认,手工模拟实践的层次较低,主要是会计核算知识的实践,只培养了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没有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非会计专业,行业会计的实践项目单一,主要是传统的工业企业会计的实践项目,农业企业和其他行业会计的实践项目没有涉及;实践项目局限在会计核算上,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如审计、税务等课程我校并未安排实践内容;教材提供的实践项目都未曾提及企业部门设置,凭证的传递流程,财会部门各岗位的设置等内容,导致实践项目的内容与企业错综复杂的实际业务相比较为单一,缺乏多层次、多岗位的综合实践,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缺乏有效的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和有效的实践组织形式。会计基础课程实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表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老师在台上通过手工操作材料的演示,让学生照着一步一步地操作,或是只以少数的几个案例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理解操作方法然后一步一步操作,但受制于手工材料演示效果的局限和多媒体演示数量的限制,学生的接受效果并不是很好,可以说仍然是在按照教师的意图安排一切,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由于购置实践材料时,考虑到实践经费的支出情况,会计实践的教学组织方式我校采取的是三人一个小组式的分组实践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体现不出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小组中有些同学不积极参加实践,而把实践内容交给其他组员去完成,达不到每个同学都能提高基本核算技能训练和多岗位实践技能训练的目的。

4.教师自身缺乏农村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实践操作知识。教师是会计基础课程实践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自身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好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而且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但他们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和研究水平高,但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和机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自如的调整、组合教学内容,也不能与企业实际操作结合指导实践课程,教师的指导和解释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导致实践课上容易出现空洞的说教,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院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教师对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既没有内在需求的欲望,也没有外在环境的压力,不可避免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实训教学的效果。就企业而言,由于财务工作性质特殊,它集中反映企业的资金流量、财务状况、税负等方面的情况,涉及企业内部的一些信息,也不便让来企业实践的外来人员知道,安排教师参与实践也有一定的难度。

三、构建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1.创新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材的内容和实践项目。一是要结合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要求,编写适合西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践教材,补充与农业经济组织相关的教学案例,增加农业经济组织的实践项目,通过案例和农业经济组织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加深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认识的同时,在学校里就能接触到一些农业经济组织会计操作的流程和案例,熟悉农业经济组织就业岗位的需求,缩短到工作岗位后的实际运用时间,也能更好地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二是在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讲解的部分就注重引入农业企业经营的案例,让学生对农业经济组织的一些实践操作案例和材料有一定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加快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熟练掌握的程度。三是结合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常在一些饭店、建筑行业、修理修配行业勤工俭学的实际,为拓展学生对行业会计的认识,让这部分学生平时多关注所在企业的经济业务实际,自己对各类企业建账、记账的知识进行一些了解和认识,并让这部分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一些交流,交流自己勤工俭学过程中所学习到的会计操作知识和技能,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企业实际的真实场景中,即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也能引领更多的学生主动学习会计知识,也是对实践项目的很好补充。

2.构建会计基础理论认知、单项实践操作内容认知、综合实践素质培养的实践教学认知体系。理论知识是会计基础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学生学习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要让学生对整本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主线进行梳理,从会计的内容、方法、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分录的编制、试算平衡等几个主线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单项实践操作是对会计资料综合内容的分解,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会计的实践环境,了解会计资料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各项内容逐一认识。可事先要求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各种类型的原始凭证,加深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认识,给学生发放一些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总账和明细账账页、会计报表等会计手工记账的材料,播放一些会计实践操作盘中的案例,让学生见识到原始凭证的类型及填制方法、记账凭证、各类账页和会计报表的基本格式及填制方法,能让学生很快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会计工作的流程,并能很快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综合实践素质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单项材料认知的基础上,将整套会计参考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翻阅参考资料对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和会计报表的整套会计工作资料有更强的感性认识,也让学生体会到会计工作要求的细致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思考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创新意识。

3.构建课堂实训、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操作体系。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安排实践操作。一是课堂实训。课堂实训是指将实训内容贯穿于理论教学过程当中,在进行理论课学习的同时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填制融入理论教学中边讲边练当场指导实训,其设置是按照“必须、够用、实用”和突出农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重点围绕会计基本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计划地设置课堂实训内容,通过课堂模拟学习,巩固知识,培养具体的操作技能。二是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技能训练是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农业经济组织的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基本技能训练,可通过进行一周的手工会计模拟实训,重点培养学生单项操作技能,然后进行综合模拟手工实习,强化会计专业学生对基本技能熟练的应用和掌握。三是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是会计从业者在会计工作中应具备的技能,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而设计的专业技能,属于专业方向性技能。对农区专业的学生可安排会计电算化系统模拟实习,以培养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和会计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也可在教学中安排农业企业会计模拟、纳税申报、审计、财务软件等1―2周不等的专业技能实训,实现从实训模拟到实际应用的过渡。

篇2

一、重要意义

我县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防灾减灾等工作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我县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比较薄弱、农村防灾减灾组织体系不够健全,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此,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务必针对气候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切实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二、全面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减轻农村气象灾害损失,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目标,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快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整合气象、水利等部门资源,优化布局,加密站点,统筹推进重要流域、气象灾害易发地区等农村重点部位的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建设。要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的监测分析,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和农用天气预报,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风险评估的针对性。

(二)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建设。各乡镇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要有一名分管农业的领导分管气象工作,在机关干部中指定专人担任气象协理员,负责本地气象信息员的管理和有关指导、协调、督办工作。每个行政村设立一名气象信息员,按照公益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村干部或农业技术人员为主体,挑选具有一定文化素质、责任心强、熟悉本地农业生产、乐意为农民服务的人员担任气象信息员,并通过适当的途径解决气象信息员的通信费。县气象、农业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气象信息员进行灾害预警、灾情收集、信息传递、防灾减灾、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把农村气象信息员培养成农业气象知识的宣传员、农业气象信息的传播员、农业气象灾情的情报员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员。

(三)加强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建设。各乡镇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要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农村气象灾害普查,加快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优化各气象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预案演练,尤其要加强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和农村人口密集区的预案演练,提高农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及各单位协同作战水平。

(四)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要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和气象风险灾害评估制度,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管理,尤其是重点加强对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迁建选址、农民建房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避开气象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要积极开展乡镇、村(社区)和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五)加强农村防御雷电灾害能力建设。按照防雷规范标准,科学设计、安装防雷装置,推进农村学校等公共设施、企业以及成片农民新村的防雷设施建设,并逐步纳入当地政府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气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农村住宅防雷装置设计安装指导图集,引导农民按防雷规范标准建房。各地要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科普与宣传,建设至少一个农村防雷科普示范点,提高农民防御雷击灾害的能力。

三、全面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要以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均等化为目标,以推进城郊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一)开展保障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县气象部门要开展针对水稻、油菜等作物关键生育期、农事季节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县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影响会商分析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农业生产采取抗灾避灾措施,保障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和稳定。

(二)建设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按照共建、共享方式,结合高产创建,城郊生态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建设,建立集农业气象观测、农业气象服务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完善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制度,开展为示范性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气象服务。

(三)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农村的传播。建成以气象服务系统为依托的县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完善乡镇、村以及气象灾害敏感行业(单位)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机制,建立村村有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大喇叭的气象信息接收平台。使气象信息进村入户,为农民防御气象灾害和安排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深入开展各类气象科普教育、气象信息应用培训等活动,增强农民的气象信息运用能力。

(四)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农业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为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决策支撑。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环境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气候资源普查评估和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结合农业区域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良种引进等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动态预警服务。积极组织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落实人工增雨作业经费、装备和队伍等,开展针对农业抗旱、水库蓄水、缓解高温及森林防火的人工增雨作业。

四、切实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领导

(一)政府主导,落实责任。县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确保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规范、有序推进。气象部门要围绕规划编制、设施建设、信息服务、业务开发等,做好组织实施和具体指导,发改、国土资源、水务、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支持和参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篇3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实力雄厚,连续多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首位。但是,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除了珠江三角洲和部分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较发达外,位于粤东,粤北的大部分山区经济发展仍相当缓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东要在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山区经济的发展,不容忽视,我们应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而山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成为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是重中之重,那么我们应如何加快山区经济的发展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应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我省的山区县中,从事农业,种植业的人占了大多数,他们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经验,农产品不仅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的主源,也是城镇居民生活和农产品加工生产的基本物质来源。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加强农业在山区经济经济发展的根本作用,巩固其地位。

其次,要认清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马克思辩证主义认为影响事物发展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主因,外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影响我省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如此。总的来说,影响这些地区发展的内因有:当地人们思想观念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外因有: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也影响了当地的发展环境,尤其是投资环境。只有认清这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才能使山区经济工作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只有排除掉这些因素,山区农村经济才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认清影响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对山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4

位于托克托县伍什家镇东北的毡匠营行政村,以农作物种植为主业,现有人口1280人,农业家庭289户,实有劳动力800人,除外出打工者外,其余劳动力基本在村里唯一可以浇灌的2000亩农田中耕作。

1999年,自治区扶贫办与托克托县政府共同投资500万元,对毡匠营自然村和白武营自然村(毡匠营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东南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开发科技示范田,在这里形成了可利用黄河水灌溉的农业区。

可是这个农业示范区建成之后,就再无资金投入,很多水渠需要修缮,尤其是抽水的水泵和管道已锈损无法使用,村里却没有资金给予维修。近两年,这里的农田完全依靠自然降雨获得收成。虽然耕地因为干旱不宜种植农作物了,但许多村民仍然不愿意放弃种植业。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去年村里对村周围的荒滩进行了整理,调整出2000亩耕地,现在全村共有耕地10000亩,其中离黄河扬水站较近(在村的西南角,这里地面比其他土地低一些)的毡匠营村有2000亩耕地能浇上黄河水,其他耕地完全依靠“老天爷”降雨。2012年村里只种了3300亩地,其他耕地全都撂荒了。

前些年,小杂粮是毡匠营行政村的农业特产。小杂粮、绿豆等产品必须有充足的水源,才能有较好的收成。农村生产设施不能维修制约了毡匠营行政村小杂粮的正常发展,致使小杂粮合作社的工作无法开展。

毡匠营行政村的其他两个自然村白武营和礁家圪梁,自然条件与毡匠营村基本一样,尤其是白武营耕地状况与毡匠营村大同小异,但地势比毡匠营村高一些,2012年仅种了400亩玉米。礁家圪梁耕地略有不同,大多以沙土地为主,这种地只能种一些玉米或杂粮,长年依靠自然环境生存,这里的耕地看上去更是让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农村生产设施无力维修,导致这里农业生产可持续衰竭。

一是农业生产设施修建滞后导致村民生产、生活的窘困。由于村里缺少资金,现有渠道和水泵长期得不到补修,已经失去通水功能。因此,靠天吃饭仍然是毡匠营行政村现有的生产条件。遇到干旱,致使农业及养殖业相继受到损失,使得农业生产停顿,牧业发展面临危机,农民生活拮据。二是农业生产设施不完善,影响新生代知识青年留在农村工作的可能性。近几年,从村里考上大学或大专院校的学生陆续毕业,有些毕业的学生暂时没有在城镇找上工作,回到村里帮助家庭进行生产劳动,但落后的农业生产设施制约着他们在村里发展的理想。这些年轻人有知识、有想法,如果有较好的生产设施条件,放开手脚让他们干,毡匠营行政村的农业会出现新气象。三是农业生产设施的滞后,使基层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更加繁重。村里社会救助和保障是依托乡政府的统一规划来实施,但是情况不尽人意。由于农业生产不景气,贫困户家庭增加,村里无能力给予救助,上级部门又不能及时调整救助户,使得贫困救助工作步履艰难。

因此,为了确保农业生产设施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设施维修和建设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一是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维修和建设问题。应当动员各方人士引进资金,解决水利和渠道恢复通水问题。尤其是充分利用农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政府农业建设工程资金,推动农村水利和渠道维修工程的完成。

二是发挥村里新生代知识青年的力量推动农业生产发展。调动回村参加劳动的知识青年参与村里管理工作,推举有能力的青年担当村委会主任助理,帮助村主任共同提高村里的管理工作,鼓励有能力的中青年承包土地,推动村里耕地连片经营,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三是年拨的农村扶贫资金与生产设施建设资金捆绑式发放,确保农业生产设施的可持续和建设。县和乡镇各级政府应当把每年有限的资金利用在刀刃上,把农业发展资金和扶贫资金结合起来使用,切实解决农业生产急需的问题。

四是要以建设农村生产设施为基础,努力发展多种经营。我区的农村基本上都是以种植业为主,开展多种经营应当是有条件的,只要保障农业生产设施的完善,就可以依托农业养牛、养羊、养其他畜禽类,来提升村民的收入。

篇5

关键词:农业院校 ;农事实践;发展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9.020

Abstract:To cultivate high farming practice ability of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s students.By investigating enterprise or business unit of choose and employ persons, cultivate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love agriculture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skill training, graduates could make smooth on the way of agricultural services, but as a result of inadequate number of existing practice class and students'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of questions, about training students' farming practice ability of exploration still need further.

Key words: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farming practic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中国正处于社会及经济转型期,传统农业也正向着现代农业转型,因此,农民必须要增加农业科学知识的运用,这就要依赖农业科技人才[1-3]。此外,社会农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换,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在读期间应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4]。而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正是为农林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农业人才,培养出学农爱农,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际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适应基层生产一线所需要的农业科技人才[5]。

1 培养学农爱农意识

按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招生情况来看,农村学生占农科类生源的比重较大,城镇生源占小部分,如何来培养学生们的学农爱农意识,对于不同生源的学生,方法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法,使其由“学农爱农”向“为农”方向发展[6-10]。

1.1 培养农村学生的学农爱农意识

过去,提到 “农村孩子”,给人印象是“朴实、勤劳”。那时,几乎所有的农村孩子都会干农活,平时一放学或节假日,有的提着篮、背着筐、拿着镰刀去割草,有的喂鸡鸭放牛羊,有的还参加一些农田劳动。“劳动光荣”思想在社会上很盛行。现在的孩子大多又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滋长了他们的“娇”气。随着农村经济模式的转变,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进城打工,存在着不爱农、不学农、不务农的思潮,对他们的子女影响很大,这些孩子不愿意参加或者很少参加家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生活自理的简单劳动也要依赖他人。对于这样的农村学生,我们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要让他们在从事农事活动的时候不认为这是简单的田间体力劳动,在农学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多渗透重温田间理论知识,将有些经验性的操作理论化,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因为这部分学生在农村成长,对农事活动还是有一些了解,但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并不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这里面,农事实践老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既要把农事实践活动的理论讲清楚,又要尽量避免枯燥、乏味,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科学种田的乐趣,并立下为将来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做贡献的大志。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是热爱农村和农业的。通过调查,天津农学院今年招收的2012级农学专业学生中,有超过50%的学生来自农村。有的学生坦言,自己的父母从他上初中时就外出打工,每年过年的时候能见一面,对他们没有感情,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也没有跟父母商量,第一志愿报了农学专业,就是为了好好学习农业科技,回家建设自己的家乡,让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务农,让他们看到农业一样可以赚到钱。对于这样的农村学生,在学农爱农意识培养上我们基本不用花太多精力,但是,在农业科技这部分要培养他们的兴趣,让这部分学生看到科技振兴农业的力量,使他们坚定回乡靠农业创业的信念。

1.2 培养城镇学生的学农爱农意识

对于城镇学生中那些对农业并不感兴趣的,我们不要急功近利,更不可勉强,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有很多想法,有的想考公务员,有的想自己创业,只靠我们的力量不一定能将他们的想法改变。那么我们的教育目标可转移到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上,让我们学生毕业后即使不从事农业相关工作,也要心系农业,大到关注和奉献三农,小到不歧视农民和农民工,并能珍惜他人劳动成果。使高等农业院校不但能培养出来优秀的农业人才,也能培养出即使不从事农业也能关注农业的人才,将来他们在其他行业有所建树的时候能够反哺农业,也是我们教育的功劳。

2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农学专业要掌握现代农业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以及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种子贮藏检验、土壤耕作、植物保护、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生态、经营管理等理论知识和技能。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知识能力:(1)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农化、农业生态和植物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2)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技能;(3)作物栽培与耕作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主要农机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及选型、配套和使用;(5)掌握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6)农业经济和贸易、农业组织管理和农业技术开发;(7)掌握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开设有专门的《农事实践》课程,这是一门以学习专业实践技能为主的课程,以参加农事实践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以生产现场为主要课堂,并且与专业理论课同步进行,以实践为主,边干边学,干中有学,学中有干,不能只干不学或以干代学,也不能内容不着现场边际,成了课堂搬家。

《农事实践》是一门专业实践课,要使学生懂得: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二者不可偏废,只有把掌握的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增长才干,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因此,实践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既然是农事实践,就不能没有劳动,必须重视亲身实践,要让学生知道在生产领域中,脱离劳功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从而激发同学参加劳动的自觉性。

《农事实践》其课程内容重点是田间实践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它的很多项目是从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等课程的实验课与教学实习内容中抽取出来的,但它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堆砌,而要根据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形成自己的体系,按季度、分层次、有序地把田间操作、记录、实地观察与室内分析结合成一体[7]。

3 小 结

目前,天津农学院通过《农事实践》课程,有效地培养了农学专业及种子专业学生的农事实践能力,通过这门课程他们认知了基本的大田作物和相关经济作物,以及基本栽培方法和田间管理,有了一定的使用农具及基本农田设备的能力,但是由于课时不足,不能保证学生的训练强度和时间,学生没有足够的独立操作时间,在实际操作中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多,以至于学生毕业后“后熟期”长,不能很快熟练自己的工作。因此,建议有课题的老师多联系学生,开展适当的田间农事实践。其中,包括每年带毕业实习生的老师,一定多带学生开展农事活动,使他们在毕业工作之前,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行业有更多的了解,避免到用人单位产生不必要的尴尬。

《农事实践》是以生产现场为课堂,学校可以加大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另外,学生的惰性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现在学生的生活条件渐好,家长很少让孩子参与劳动,甚至有些家长也不赞同孩子将来从事农业,这必将影响我们农事实践的成果。因此,学校和老师应该尽最大努力消除学生的这种观念,促使其积极参与农事活动,为培养我国新型农业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保同.植物生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2):53-55.

[2] 马雪.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天津农业科学,2008(5):79-81.

[3] 蔡军火,魏绪英.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调研[J].天津农业科学,2011(2):79-83.

[4] 郑小波.构建广适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思考――新世纪植物生产类宽口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3 (1):1-3.

[5] 金文林,赵波,白宝良,等. 农事学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设立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1(4):58-59.

[6] 金文林,赵波,白宝良,等. 实践教学课程《农事学》的设立与思考[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15(4):84-90.

[7] 姜子英,金文林,冯树桐,等.培养学农爱农意识,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开设《农事实践基础》课的做法与体会[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0(1):119-124.

[8] 李勇. 浅论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天津农业科学,2012(5):137-140.

篇6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分析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204

1 建瓯农村气象服务现状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存在的不足

建瓯位于福建省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84.4%,农业生产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最易受气象条件影响,农民是最需要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保障的弱势群体。笔者具有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对农民有一定的了解,现阶段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他们主要是通过电视获取气象信息,较大一部分农民看天气预报是从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到福建台天气预报到南平天气预报再到建瓯天气预报,他们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度相当高,天气预报是他们最喜爱的栏目,对气象服务需求迫切,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气象服务的主要是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信息。

现阶段建瓯市气象信息渠道有手机短信、电视、传真、12121、微博、微信、政府门户网站等。农民因白天劳作的因素,获取气象信息主要通过晚上观看电视天气预报的方式,对其他渠道的预警信息,因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基本上很少收到,所以气象部门既使及时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农民也不可能完全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并采取预防措施。当前,虽然手机己经普及,但是气象局灾害性天气预警短信,除红色预警信号全网外,其他针对乡镇的预警短信对象是乡镇分管领导、协理员、村级气象信息员,受各种工作因素的影响,仍存在着较大部分的农业生产者无法及时了解气象局的相关气象防灾减灾信息。部分县城、乡镇以及农村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仍低于建设目标的最低标准,导致农业生产者难以获得或较为完全获得相应的农业气象服务。

建瓯市在2015年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建设实施县后,建瓯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列入2015年建瓯乡镇(街道)绩效管理及创业竞赛考评中,当前虽然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都成立了乡镇(街道)气象信息服务站,但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归口还不明确,有的设在农技站、有的设在水利工作站、有的设在乡镇府办公室,乡镇对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仍处在一个认知的过程。在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最明显也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乡(镇、街道办事处)协管员和信息员变动较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象信息员的工作效果;县级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紧张,“三农”配套经费争取困难,也影响了信息服务站工作的开展;县级气象局缺乏农业气象服务方面专业人才,在进行气象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欠缺科学的技术方法,提供的气象服务不能根据局部区域的固有特点进行,缺乏针对性,导致提供的服务内容与主导产业的生产或开发不能相契合,也不利于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水平和建设技术的提升。

2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水平的措施

2.1 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防御体系的建设

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针对现阶段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尚不够完善的问题,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相关体系的建设,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农村防雷减灾管理方案的制定方面,应当做全面、综合的考虑,以提升建设效果。相关体系建设的管理者应当遵守以政府部门为指导、社会积极参与的原则,积极争取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防御体系的支持面,根据地方内部领导机制现状和发展目标,不断健全或完善相关气象工作者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机制,落实各层级气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分工,使得体系建设朝着长远发展方向迈进的同时,可以吸引政府和社会的更多资金投入,进一步推动体系的建设。例如: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工作时,可以以《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为标准,充分贯彻、落实基本要求的同时,加强防灾减灾应急机制的建设,以实现提升农业生产者气象灾害的防范能力。

2.2 强化气象灾害应急和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

相关政府部门在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强化气象灾害应急和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抗自然灾害能力,将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降到最低。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开展县、镇、乡的调研工作,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对气象知识的熟知程度或情况,分析现阶段乡镇居民最为需要哪种气象防御知识和气象服务,以乡镇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和导向,侧重突出防御自然灾害和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针对性的为居民提供气象服务,加强宣传科普知识,不断提升相关气象人员的检测水平和服务能力。例如:分区域完善建设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并以此为基础,对乡镇气象信息员、对气象知识感兴趣的农民进行气象基本知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气象灾害防御指南的培训。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推广建瓯气象微信公众号,通过宣传单页、广播、视频等方式教会农民使用气象产品,使得农民能够看简单的雷达图、卫星云图等相关知识,这样一来,便可以达到农民就像随身带了个“移动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效果,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天气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打破传统的电视、广播传播气象信息的渠道束缚,充分利用信息时代背景下衍生的电子产品、网络平台等,创立多元化的气象信息渠道,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等方式,及时更新气象信息内容,以保证信息可以及时传递。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升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气象信息服务的覆盖面,而且可以扩大农民获取信息的数量和内容,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者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专题知识讲座,通过互动的方式为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相关疑问,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农民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

2.3 采用科学化、技术化的方法进行体系建设

采用科学化、技术化的方法进行体系建设是提升灾害监测水平、提升天气预报准确性的有效方法,是保障农业生产质量和数量的有效手段,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尽快改善当前建设技术相对落后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适当加大对气象服务体系技术研究的投入预算,为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气象科技的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应当深入研究、分析自然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或者机理,以此为基础,研究相对应的防御性科技措施,以实现提升气象灾害的监测水平和防御水平。例如:相关气象工作管理人员可以综合考虑当前现有的气象设备、气象服务人员、科技人才和技术水平,遵循集农业、林业以及水利等多站合一的气象服务原则,通过人员、技术、信息互补,建设信息一体化的农村气象服务台。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度,还可以通过对生态环境的评估,制定有效的、科学的预防措施,有利于在气象科技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可以提升天气预报的精准度。

2.4 建立“三农”服务专项长效机制

完善基层的气象设施,合理、科学分配相关气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可以让应急减灾的相关组织体系或者防御机制高效发挥其功能作用。为了提升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三农”服务专项长效机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性的工作划分。当地人民政府气象防灾减灾防御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气象服务站气象灾害的防范与应急处置工作,气象局负责提供气象灾害灾情预报、预警信息及专业技术指导,乡(镇)气象服务站负责按工作职责做好全乡(镇)气象灾害过程防御工作、日常气象工作。村级信息员负责完成乡(镇)气象服务站安排的各项相关工作。

气象防灾减灾防御领导小组,及时通过气象服务站了解气象灾情强度、持续时间、灾情预测信息等详细情况。召开气象防灾减灾防御领导小组工作会,研究具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布置事项;通过指示气象服务站通过双向信息传输机制灾害预警信息,做到信息到人,做到提旱准备,提前预防。

气象服务站,及时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及时分发灾情信息,并指导社会公众科学避灾。信息分发手段有:充分利用已有的防灾减灾设施如电脑网络、农村广播、大喇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及时向村级信息员分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记录本次灾害性天气的观测与记录,并及时报告市气象局。灾后本辖区内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协助市气象局做好灾情调查、评估和鉴定工作。

村级信息员,负责接收和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利用各种渠道预警信息,及时转移危险点居民。一般通过电话、短信、锣鼓警示通知每个居民,必要时安排各村应急抢险队员到重点区域、人群进行逐户、逐人通知,必须做到人人知道预警信息。负责在灾情过后及时收集灾情信息,并向乡气象服务站上报灾情。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得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有序开展,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防灾抗灾能力,切实满足农民农业生产的需求。

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收成和产量,在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深入分析当前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注重加强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和强化气象灾害应急和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侧重于采用科学化、技术化的方法,侧重于完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网络和建立“三农”服务专项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参考文献

[1] 成秀虎,王卓妮.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理论模型初探[J].灾害学,2012(04):117-121.

篇7

关键词:农机推广;队伍;农机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F3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58-1

1 加强农机化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广大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进展,是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特别是由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基本对象是农民,服务于农民是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核心。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环境在农村,献身农业为农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宗旨。

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还需要较好地掌握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有较为全面的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农机化技术推广已成为新形式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农业产业化,繁荣农村经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问题

农机化技术推广组织陈旧,现行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是建国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物。每年上面下达推广项目,政府下拨资金,由我们下去推广,这样工作起来十分被动。此种单一作战体系在过去健全的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农民收入不高,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业的情况下,农民对农机新技术推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能够接受的,并且很响应和支持这项工作的。可是在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民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如果不见效益或少见效益,农民是不会接受或很难接受这项新技术。更有甚者持怀疑态度。在观望、在等待,使我们多年来推广的农机新技术和种植新技术进行缓慢。因此,现行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必须改革,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奔向小康的迫切要求。

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工作缺乏活力,工作起来习惯于按部就班,懒于动脑、动手,思想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农机化技术推广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知识领域,不能满足前辈已取得的伟大成就,不拘泥于现有的成果和结论,要勤于动脑,反复思考,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争取做到在工作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发明、有所作为、有所前进。

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知识老化,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制约和影响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一名合格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应该具有比较系统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掌握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正确的指导思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短而快,特别是掌握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比较全面的业务骨干严重匮乏,严重制约着农机化技术推广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这种局面必须尽快地加以改变。

农机化技术推广经费不足,使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难上加难,下乡到农村去,到农民中间去的机会逐渐减少。广大技术人员更没有机会到各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学习、培训和交流。技术人员到外面学习考察的机会更少,几乎没有。技术人员的知识提高和技术更新难,与经济大发展、产业大提速、技术大更新、信息大爆炸的伟大时代很不相称。

3 解决农机化推广问题的途径

围绕着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导产业,以农业产业化为中心,以服务于主导产业为主线,以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果和利用率、增加农机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收入为关键、以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为重点,以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为目标,以市级农机化技术推广站为龙头,乡镇农机化技术推广站为补充,以农机大户、农机协会、农机经济人为依托,农机手广泛参与的、形成内外联动、上下协调多元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在稳定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于农民和农业的基础上,承担起链接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机技术需求信息,特别是适应农业发展的农机新技术,积极开展农机化新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途径,扩大农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基础,服务于农业、农民为手段的新型推广机制,逐步建立起开发、生产经营、推广服务于一体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不断涌现,要求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必须不断提高。针对不同层次和担任不同技术职务的推广人员,坚持因才施教,讲求实用和开发人才的原则,进行分类培训。

篇8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功不可没。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形势还相当严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

一、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作为产业基础的农业,其可持续发展思想涵盖农村、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大领域。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以高产、优质、高效和农村共同富裕为宗旨,采用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现代工业来武装,现代经营方式来管理,走农业集约化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所制定的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目标明确,内涵丰富,强调了农业的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首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我国实现小康和逐步走向富裕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的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结构也不十分合理,资源配置效益较差,产品质量不高,一直在走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追求数量(产值)增长而忽视质量提高的道路。这种靠拼资源消耗的增长模式,不仅使经济增长缺乏后劲,而且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再次,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

最后,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人口控制政策,但目前每年仍以1 600万的速度迅速递增,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按照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及消费水平计算,届时将出现1/3的粮食缺口,粮食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必将引发粮食危机。粮食安全将成为21世纪我国的又一大难题,这就要求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农业环境

要加快农业法制建设,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护农,依法兴农,提高依法管理农业环境的水平。一是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各县(市)、区要加强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网络,迅速改变目前农业环境监测人员少、手段弱、设备不足、无经费难以开展工作的状况,依法认真抓好农业环境管理工作。二是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目前从事农业环保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来自非农业环保专业,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大在岗人员培训,以适应工作需要。三是要提高执法的权威性。各级政府要全力支持农业环保执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依法查处破坏农业环境行为。四是抓紧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到知法、懂法,能运用法律保护农业环境,能自觉同破坏农业环境现象做斗争。

2、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实施保护基本农田的政策。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扭转耕地大幅度减少的趋势,我国政府强化了土地资源管理,建立了以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损失补偿制度,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福清市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牢固树立国土资源法制观念,提高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自觉性,坚持严守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不放松。另外,开展农村能源建设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农村能源供应主要以生物资源为主,部分地区能源短缺,中国各级政府组织开展了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建设,特别是省柴灶、沼气、太阳能等技术的大量推广利用,使农村能源短缺矛盾得到缓解。此外,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控制水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植树种草,绿化祖国。

3、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不当利用造成的,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是加强宣传教育。现实生活中个人或单位环境违法行为十分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的现象。这固然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鉴于此,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提高人们的认识和觉悟,广泛深入宣传《环保法》、《土地法》、《森林法》等法律,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增强广大群众环境法制观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使公众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唤起人们的伦理觉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形成负责任的行为。使公众能把环保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生存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特别是政府官员、环保干部,不仅要做学习环保知识、普及环保知识的带头人,而且要真抓实干,倾听群众呼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包括农业生态环境)落实到各项具体的工作和行动中去,不断提高决策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 陆旭蕾. 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09)

篇9

关键词:农广校;教师队伍;建设

农广校要完成培养新型农民这一重任,就必须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农广校教师队伍。本文就农广校教师队伍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 农广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 职业道德

由于农广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忠诚农民教育事业,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而献身。这就是农广校教师基本的道德规范。它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像蜡烛一样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修养去点燃亿万农民的智慧之光,把全身心献给农广校教育事业。职业道德还要求农广校教师热爱农村,热爱农民,这是核心内容,也是工作的重要动力。从事农广校教育的老师应怀着极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计名利得失,踏踏实实地工作,这就是农广校教师必备的品质。

2.知识结构

农广校老师首先应具备丰富的农业科技和生产知识,这是老师知识结构的主干。因农业的区域强,农民的需求又各有不同,教师应将专业知识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要掌握各种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成为“一专多能”。农广校教师除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解答学员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满足科学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的广大农民的求知需要。农广校教师要完成教学培训任务,就必须懂得农村成人的学习心理,掌握农村成人教育的规律,运用各种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农民传授知识。这样方能胜任。

3. 能力结构

一是农广校教师要拥有广博精深的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由于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强,农民的技术文化参差不齐,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照本宣科”农民不能接受,要将其“化”为可传授的教学内容后,才能传授给农民,才能理解,掌握,也才能运用于生产当中变为生产力;二是要有熟练的技术操作和示范能力。农广校教学的目的是让农民掌握先进的,实用的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许多教学培训是在田间地头进行的。教师光有理论,不会操作,算不上合格的农广校教师。三是要有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应将教学内容与农民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相联系,尽量做到生动形容,通俗易懂,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培训。

二、 农广校教师队伍现状

1. 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

当今市场经济的建立,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多样化,农村生产岗位越来越多,需要培训的专业也随之增加,而农广校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现状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和生产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民培训内容的多样化,多数农广校非常缺乏能满足农村生产实际的专业老师,影响了农广校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专业性非常强的培训内容,多数教师都是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动手能力,实习实践水平低,传授的知识大多经不起实践的推敲。尤其是农民朋友迫切需要的农村实用技术,更是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 教师队伍人数不足,知识老化

全国农广校师资队伍这几年一直在发展壮大,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农民教育的要求。农广校的老师多是半路出家。他们的专业和农广校的专业设置不相符合。大部分老师学历也不够。同时,由于农广校教师参加系统、专业的培训比较少,知识较单一、老化,不适应当今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办学环境下,农广校教师应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提高途径,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层次和专业水平,以适应办学发展需要。农广校领导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放手,从设施上加大投入,不断更新教学培训软硬件设备,全方位关心教师的成长,为教师学习提升解除后顾之忧,创造条件和机会,提供素质提升的平台,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宝.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篇10

始于19世纪中叶,其内涵最初被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界定为“大学的延伸”,即把大学教育的工作延伸到校园之外。到20世纪初,农业推广教育开始传入美国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随后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推广教育陆续传入世界很多国家,并以不同名称和形式出现。虽然农业推广教育在不同时期被不同国家定义为不同名称或不同形式,但其中心涵义一直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把农业技术和知识传授到需要的农民或农业地区。农业推广人才需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懂农业知识和技术、懂传授、知道谁需要知识和技术,即农业推广教育是培养懂农业知识和技术,有能力把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所需要的农民或农业地区的人才[1]。农业技术推广教育实际上是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与农业技术长期趋于停滞的传统农业不同,现代农业则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伴生的,除了农业内部内生机制有限的技术创新外,更多的是得益于农业外部科技发展从而对于农业内部有效地技术注入。因而,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抑或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把现代科技、信息、管理以及相关知识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去,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推广已经成为一条重要途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他们在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诸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比例、职称、学历偏低,农业技术技能比较单一而且知识结构相对陈旧等问题依旧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推广作用和有效性的发挥。调研显示,我国现有农技、兽医、农机、水产、经营管理等五大推广系统,形成中央、省、地、县、乡五级推广体系,全国共有农业推广机构189502个,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885021人,但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仅占3%、中级职称人员仅占18%;有研究生学历的仅占0.42%。省级农业推广系统有研究生学历的占4.4%[2]。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相关比例,特别是知识、学历层次则要高得多,比如美国州一级农业推广人员中,53.7%具有博士学位、37.3%具有硕士学位、9%具有学士学位。县一级农业推广人员中,1.3%具有博士学位、43.3%具有硕士学位、55.4%具有学士学位[3]。相比之下,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培养农业推广系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形势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自1999年以来,我国开始设置和开办“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相比,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加侧重于应用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其内容基本涵盖作物等农业各个门类十五个领域。近年来,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全国年招生规模已突破10000人,大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推广人才的涌现,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随着农业推广硕士规模的不断扩大

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非均衡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不同领域比例不平衡。

从整个农业推广硕士十五大领域报考、录取看,各领域间差异较大,一些传统技术性的农业推广领域,报考人员较少,而一些对农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经营管理科学等领域报考人员相对较多。据统计,2009年全国总共有403个领域点,平均每个领域点录取人数为18人,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平均录取65人,林业领域平均录取27人,最少的草业领域仅平均录取4人。仅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录取人数就占总录取人数的45.8%以上[4]。目前,这一趋势仍然在延续和扩大。

2.农业推广硕士人员结构的不平衡,农业推广一线特别是基层科技人员比例偏低。

从近几年招收的农业推广硕士生的来源看,真正来自农业和农村基层一线的科技人员不足1/6。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现代农业推广过程中如何实现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和非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有效结合,影响现代农业推广的前瞻性、时效性、引领性、实效性的充分发挥。导致农业推广各个领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的一大特征就在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单一的传统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推广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需要。农业推广也开始更多的集中在非物质形态的技术和知识的推广上,因而,在农业推广各个领域中,一些“软科学”领域的报考、学习人员相对较多基本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其次,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领域宽泛,职业背景要求不具体,因而,近年来农业推广硕士报考生源中非涉农类的人员相对增多,其中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员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行政干部比例较高,真正工作在农业推广一线的报考人员少。因此,一部分培养出来的学员难以胜任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工作的要求,还有一部分学员无意于农业推广一线工作,仅仅把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作为改变自己学历结构、进入涉农及非农行政管理机构、晋级增资的渠道和砝码。再次,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目前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功利化、学术化、培训化倾向,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从课程内容设置来看,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中一些技术性、专业性强的物化技术领域,囿于传统的物质技术的传承模式,缺乏现代农业面向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所必须的市场分析、信息处理、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术;而农业推广硕士中的一些软科学领域,则缺乏必要的农业物质生产技术的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于部分非农专业背景的学员来讲,存在较大的知识缺陷,难以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对于农业推广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外,国家政策优惠对于吸引基层农技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支持力度还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管理的人员普遍待遇较低,工作任务繁重,经济压力大,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仅仅依靠基层农技人员个人的力量难以承受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成本,使得部分希望通过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来提高自身的学历结构和知识层面的广大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望而却步,导致基层生产经营一线高层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比例偏低。

三按照懂农业知识和技术、懂传授、知道谁需要知识和技术的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原则

结合现代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非均衡发展虽然有一定的现实必要性,但是就农业推广的功能以及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缺陷。有鉴于此,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应该逐步改变目前的非均衡发展格局,适应现代农业对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农业推广人才的需要。

1.适当调整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各大领域的内容结构。

具体来讲,对于一些传统农业领域,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的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的推广领域,适当增加农业经营管理、农业市场分析、农业信息处理等相关内容,拓展专业农业技术人员的视野,使得他们从单一的农业技术研究、指导、服务与咨询向农业科技与信息化、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相结合的综合发展之路进步;而对于一些侧重于非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推广的“软科学”领域,尤其是一些非农学校、非农专业生源相对集中的领域,除了进一步强化其市场开拓、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等内容外,也应该适当增加基本的农业应用技术、知识等相关内容。这样,既突出和体现了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不同领域的特色,又通过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各大领域内容的结构调整,使得所有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学员在知识结构上能了解和把握相关农业推广物质形态的物化技术与非物质形态的科学技术和知识,这样更能充分发挥农业推广硕士各领域特点。

2.克服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功利化问题。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功利化问题是近年来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克服这一问题必须要多方面通力合作,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培养机构来看,切忌急功近利。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和完善办学机构各方面的设施和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的实力和水平,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合作,实实在在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切忌盲目扩张;从学员方面来看,应该尽可能招收那些有志于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学员,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案例研究、模拟训练或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培养学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既能够也愿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来看,必须严格按照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制度和规范,从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加强对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办学机构、办学过程、办学效益的监管,杜绝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形式化、功利化。

3.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