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播电视学概念

篇1

【关键词】广播;电视;艺术学;概念;价值;意义;要素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40-1.5

电视艺术均系新艺术品种,所以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学科——广播电视艺术学,也自然成为一门尚在构建之中的新兴艺术学科,对这门新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不仅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本身的构建,而且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为此,本文专门对比发表若干探索性拙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内涵

广播电视艺术学是研究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特点、性质、规律的专门学科,也是一门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综合学科。广播艺术是一门新兴艺术,它主要包括广播剧、广播小说、广播诗歌、广播散文、广播小品、广播音乐、广播曲艺(广播相声、广播二人转、广播山东快书、广播鼓词、广播评弹等)、广播话剧、广播歌剧、广播音乐剧、广播戏曲(京剧、评剧、龙江剧等等)、广播综艺节目、广播专题文艺节目、广播文艺谈话类节目等等。电视艺术也是一门新兴艺术,它主要包括电视剧(连续剧、系列剧、单本剧、小品等)、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游戏类、益智类、真人秀、新人秀、达人秀等)、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晚会,以及直接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电视杂技、电视魔术、电视皮影、电视木偶剧、电视戏剧、电视电影、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专门研究广播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可见其研究的范围很广播,涉及的层面很深,要求的水准很高,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的价值意义

广播电视艺术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作为一门艺术理论学科,广播电视学以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为研究对象,即以这两大艺术的具体艺术实践为基础,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升华,形成一门系统化,高端化的新兴学科。它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指导思想,坚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反转过来,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理论学科,它又对于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创作、表演、制作、欣赏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与实践参考意义,也就是说,它既来源于艺术实践,反转过来又指导艺术实践。

三、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构成要素

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一门系统化的新兴学科,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广播电视艺术的性质、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广播电视艺术的发展规律等等,其中尤以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为重点与核心。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广播电视艺术是技术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完美结合的艺术。众所周知,广播电视艺术的科技含量很高,其技术性特征十分鲜明。广播艺术通过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发射装置发送出去,供听众通过收音装置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收听。其科技原理是通过无线恨波或导线传送、收听声频。通过无线电波传送的,叫无线义广播;通过导线传送的,称作有线广播。不论有线广播还是无线广播,其技术性都很强。而电视艺术则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是同时传送声频与视频的电子技术,在发送前端,先由摄像机把图像发出的光信息——图像上各个画面上的亮暗、色彩不同的光点、逐点、逐行、逐帧转换成相应的视频电信号,与此同时,微音器也将与图像相关的声音(语言或音乐等)转换成相应的音频电信号。这些信号载荷在高频载波上,经放大后由天线辐射出去。电视接收机再将收到的电信号依次逐点、逐行、逐帧与发送端同步地还原为亮暗不同、色彩不同的光点,在显像管的荧光屏上再现出来,同时由扬声器产生原来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初,又出现了利用全数字压缩技术的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称为“数码电视”,并通过卫星传送与接收,简称“卫视”,其技术性更强、更先进。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艺术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完全符合艺术的本质,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即“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头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广播电视学因为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所具有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统一的艺术基因,因此也自然以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作为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二)传播性与欣赏性的统一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大众传媒艺术,传播性是二者共有的特点。特别是电视艺术,比广播艺术更具有传播广泛、快捷、完整的特点。由于电视的崛起与普及,使得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认为电视与卫星技术的产生,使地球“愈来愈小”,人类已跨越时空的限制,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则进一步指出:“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视和广播,400年;从第一次实验电视到从月球播回实况电视,50年。”特别是电视与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结合,构成了电子信息网———信息高速公路,更成为当今世界传媒的最大亮点。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艺术又具有欣赏性特征,所有的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是供人们欣赏的。正因为如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才必须注意群众欣赏的主体地位的研究,注意与欣赏者的互动理论的研究。

(三)文化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广播艺术与电视艺术都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显著成就。与此同时,作为艺术,它们又都具有娱乐性特点,即“寓教于乐”,传播文化要通过文化娱乐,文化娱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文化的传播。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构建,也要注重这种文化性与娱乐性统一的理论研究。

(四)广播电视的传受观

从人际传播的现场,到超时空的大众传播,广播电视的艺术传播起码包含了两种同时进行的传播样式:从现场的人际传播到各种类型的大众传播。也就是说,广播电视艺术节目的传播,由于广播电视媒介的介入,经历了两重的传播,从而具有一种双重品格。主持人、演员、嘉宾及现场观众之间有一次传播,现场作为一个表演的共同体又与广播电视节目收视(听)的受众又有着二次传播,作为一个整体的传者向收音机、电视机前收看(听)节目的受众进行更大范围的传播交流。因为广播电视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其受众对象可能遍及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当然,由于广播电视作为电子传媒所体现的技术的阻隔,不再集中起来的广播电视的受众,虽然不一定有直接的交流反馈,但是,现场的氛围仍然能够传达给场外的受众,非现场的各类广播电视艺术节目则是通过再现或还原现场而将传播场无限扩张。从而,实际上,广播电视已经把收视(听)的受众和参与节目的各个元素都整合在一个巨大的场之中。由此,对于广播电视来说,传播即艺术。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场的信息结构不仅是对生活原生态的记录,不仅广播电视叙事的氛围、环境,包括人的行为、心态及心理变化以及极富人文信息和戏剧化的细节,都在这个传播场中呈现出来,而且,完整的连贯的场信息记录,还可以揭示出真实人生的本真,深入到人性的深层次。这符合人们欣赏心理与广播电视艺术发展的规律,即通过传)受关系的设置,既展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和美感,又体现了对于受众的思考和判断的权利的尊重;同时,在这样一个传)受关系的结构中,广播电视艺术传播进而还通过一种受众深层的参与和体验感的获得,达到人本化的传播效果,甚至还能够有效调节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文化生态。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2

【关键词】三网融合 电视节目 形态转变

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的三网融合随着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而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首先它促进了信息一体化建设,改变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方式和资费标准;其次是在此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运作方式、人才分配、产品的呈现样式以及特点的改变。而在此次改革中,广播电视系统如何应对这一机遇和挑战,以及网络电视的发展方向,都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课题。讨论这些话题所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电视节目制作,而在电视节目制作中,除了人才的优势互补,技术的平台拓展和政策的包容开放之外,一个值得讨论而且大有可为的地方就是电视节目形态的改进。

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界定,不同的论著里说法不一。孙宝国在《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中的定义是“电视节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亦即由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气质和神韵构成的电视节目设计模板”。①它不是对内容的简单概括,也不只是对形式的刻板描述,而是结合了一个电视节目方方面面特点的抽象概括。此外,在这里所提到的“电视节目形态”,不只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的电视节目形态,也指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以及在各种新媒体上所衍发出的类似的影像节目,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节目形态。

无论是新的科技革命、传播模式还是机构政策的转变都会对电视的节目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三网融合会在传播观念、创作理念、受众角色、形.式与内容的相互嵌套等方面给电视节目带来新的变化,而这些新的变化将对电视节目形态产生直接的影响。下面就从互动形态、传播形态、创作理念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电视节目互动形态的转变

电话参与、演播室现场参与、短信参与等都是观众与电视节目之间的互动,而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受众与制作主体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电视节目的互动形态也有了新的变化。

其一,节目内容上的参与。上海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做《幸福魔方》,是一种真人体验式的谈话节目,主要是针对嘉宾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调解和心理指导。在这个节目中,主持人针对嘉宾所提出的两种相对立的观点,现场收集网上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并且专门设立一个屏幕叫做“九宫格”,里面呈现出了九位网友的图像,并可以通过导播的切换让不同的网友一一发言。在这里,网友既是节目的受众,又是同主持人和嘉宾还有现场的心理医生处于同一地位的节目主体人物,是节目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在谈话节目、游戏类竞猜节目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而在新的技术条件和机构体制下,这种形式将更容易实现常态化。

其二,节目制作中的参与。这种参与体现在节目制作的前后对与节目相关的活动的参与。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呈现的是传统的现场观众、主持人和嘉宾的方式,但节目的整个制作过程与网络和手机的互动紧密相扣。首先辩论话题公布在该节目的论坛上,让大家选择话题,并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及赞成与否等,并且这种网络讨论和发表观点是伴随着节目从选题到制作到播出一直在延续的一个过程。这种参与性比普通的读者来信、电话短信回聩速度更快,参与力度更强,而且使参与者形成了一个圈子,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互相分享观点,并且可以直接及时地对电视节目的内容产生影响。此外,普通人通过DV摄录身边发生的事件,直接上传到网络上,构成电视节目,也可以理解为对节目制作的参与,这种方式在新闻性和娱乐原创节目中尤其突出。

其三,信息检索与选择的互动性。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是线性播出,以传者为中心,受众呈辐射状围绕的过程,但是在三网融合的时代,这种传播结构将彻底反转。网络提供了便利的信息存储和检索功能,受众能够根据自己兴趣自由选择,在选择后观看的过程中,完成了电视节目传播的意义表达。“既缩短了信息传播渠道,删减了信息周转环节,也让受众从被动接受到可以主动选择获取信息,甚至参与信息传播”。②

二、电视节目传播形态的转变

1、频道概念的演化

传统意义上,电视节目是以某一个频道为依托的,节目形态与该频道所代表的理念相一致。而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分众化和专业化并不是以频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那么频道概念下的电视节目还具有对不同分众的适应性吗?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某某社区电视节目,某某论坛电视节目。未来的媒介形态将更加倾向于个性表达和专业分众的发展趋势。这就势必会使得电视节目的传播形态也具有同样的特征,主持人的选拔恐怕不再以学识和形象为基础,而是以专业背景和独特的兴趣点为基准。整个节目的包装也将以所在社区或论坛的整体形象为依据,大到主持人、台标、形象宣传片,小到电视画面的文字、语言、声乐、色彩都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形式美感,同时具有独特性。

2、介质的融合

在媒介形态里,有不同的介质划分,比如说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等。介质不同,那么媒体的表现形态、特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盈利模式等等都不同,但同时形成大量的人员和资源浪费,造成信息的爆炸和泛滥。全媒体时代,不同的介质之间互相渗透融合,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不同媒体人员间的合作,催生出了具有新形态的电视节目,可以在一个传播渠道上展现多个传播介质的特性。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电视读报节目,《朝闻天下》、《马斌读报》等等,是属于电视与报纸的融合。“电视读报类节目集中报纸、电视两大媒介之长,丰富节目信息量。在报道事实之外援引观点增加报道深度。是对电视媒体自身理性与深度不够、新闻资源不足的补充,同时也拓宽了新闻视野”。③《超级女声》则是电视与手机融合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观众的短信支持来决定节目里选手复活的可能性,是电视节目的一个新形态。跨媒介融合会催生出电视节目的新形态,而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跨媒介具有了更强的可操作性,已有的五种介质进行两两相加或者三三相加,任意一种组合方式都会形成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其可创新的空间一目了然。

3、传播层级观念的消解

在传播渠道上,我国的广播电视是有层级划分的,分为中央级、省级、地方级和区县级。不同的层级结构因为覆盖范围的不同和所处的定位不同,在电视节目形态设置上有所区别。但是在三网融合时代,不管是在哪个层级的电视台都可以放到同一个网络平台上传播,那么过去电视节目形态中所固有的文化和地域特征会因此而慢慢的消解。

层级观念的另一个方面是时段划分。三网融合所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电视节目不再以一个线性形态呈现,而是以检索和点播为主要的观看方式,那么过去所说的黄金时间、早报时间、晚间电视剧时间等等这些概念可能都会消解。这种消解带来的影响可能不仅仅是对于广告,对于那些按照时间段特点来安排重要性和趣味性编排节奏的电视节目也具有同样的影响。一个节目播出的时段对于电视节目的形态来说很重要,而现在观众在某一个时间选择观看什么节目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这就要求电视节目的制作者在设计节目形态时可能就要抛弃过去曾作为形态设计依据的时段概念。

三、电视节目创作理念的转变

电视节目的定义是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电视传播的基本单位,通常是以声音和图像信号作为传播内容的载体。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是指在电视上播出的,观众能够直接看到的一个完整的视听作品。而为了制作这一视听作品之外的前期筹备,以及在后期剪辑中所放弃的素材内容,都不能成为电视节目的一部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是观众所不能接触到的,不属于传播内容的一部分。

但是现在新的节目形态的各种尝试,都在试图打破一个节目制作过程中部分资料只能为少数制作者所拥有的局面。某些网络电视节目的选题和所邀请的嘉宾,通常都会在网上列出备选,然后根据网友的意见来确定最终的选择,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观众与节目的互动,也让观众实时了解到了一个节目制作的完整过程还有编辑者在其中的创作理念。还有一些节目播出后网友们在论坛上的讨论,以及制作者在网上上传的一些节目中没有用到的音频和视频资料,甚至是有关这一话题的相关新闻、博客地址的链接等等。网络的无限性极大的扩展了原有电视播出的表达空间。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了,有关一个电视节目的所有资料都能成为传播过程的一部分。此外,网络的多媒体特性以及多窗口、非线性链接同时呈现的特点,使得电视节目的内容表达不再只是音视频,而是结合了文字介绍、图片说明、相关新闻链接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共同呈现。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与网络还有电信部门的人员合作,势必会表现在节目内容上的融合,未来的电视节目形态将会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形式上更加多样,表达上更加自由开放。电视节目将朝着全面和深入的方向发展,而电视节目创作观念的转变势必会带来电视节目形态的深刻变革。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节目,不是简单的将传统的电视节目直接复制到网络或者手机上,网络的备份候补能力、打包集合优势、非线性组合优势以及手机的便携性和伴随性特点,都将会从根本上改变电视节目形态,这并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为只有在融合中产生新的形态才会带来新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①孙宝国,《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现代传播》,2007(2)

②王长潇,《论网络电视对传统电视传播模式的影响与改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1)

③张建敏,《电视节目形态发展中的融合现象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5)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 传播方式 接地技术

1、什么是接地技术

接地技术的概念。接地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广播电视的设备内部接地,另外一种则是设备直接接在大地上;设备内部接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号接地。信号接地是指将设备的电路信号进行接地,这样做就能保证电路在工作过程存在一个基准点,不会由于电路浮动而引起信号量的误差。设备直接接大地,另外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将设备直接接到大地上,将信号地、设备的外壳、大地连接到一起,这样做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2)接地的原因。人们应用接地技术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保护机器设备或者是电子设备遭到雷击而采用的一种技术,这样做是为了在雷雨天气的时候,建筑物在遭到雷击时,建筑物所携带的电流通过避雷针将电流导到大地中,这样就避免了建筑物因遭遇雷击而受到损坏。同时,接地技术还为了保护人的人身安全。(3)接地符号。PE,PGND,FG-保护地或机壳;BGND或DC-RETURN-直流-48V(+24V)电源(电池)回流;GND-工作地;DGND-数字地;AGND-模拟地;LGND-防雷保护地。

2、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接地方式

2.1 安全接地

安全接地是指将电器设备的外壳与大地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当电器设备损坏时,机器设备的外壳带电,使电源因为保护电路而切断电源,以免由于电泄露而发生触电危险,以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2 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是指当电器设备在遭到雷击时,为了防止雷击,我们一般在高处,例如屋顶、烟囱顶部,设置避雷针,让避雷针与大地相接,这样在遭到雷击的时候,就可以保护人身安全不受损害。无论是遇到直击雷或是感应雷,有了避雷针的保护,都会防止建筑物或者机器设备受到雷击,同时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2.3 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指为了使工作中的电路或者机器设备达到工作要求而设立的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就是工作接地的一种。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系统中电位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2.4 工作接地的具体分类

为了防止各种电路在工作中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并且让它们能相互兼容地工作。根据电路的性质,将工作接地分为不同的种类,如信号地、模拟地、数字地、电源地、功率地、屏蔽接地、浮地等。1)信号地。是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和信号源零电位的公共基准地线。其中信号地又包括模拟信号地和数字信号地。2)模拟地。是模拟电路零电位的公共基准地线。模拟地的接法十分的重要,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地的接法我们应当采用屏蔽浮动技术。3)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数字电路零电位的公共基准地线。是各种开关量的信号的零电位。4)电源地。是电源零电位的公共基准地线。其中电源地又可以分为直流地和交流地,直流地是直流电源供电的地。交流地是交流供电电源的地。5)功率地。是负载电路或功率驱动电路的零电位的公共基准地线。6)屏蔽接地。屏蔽与接地应当配合使用,才能起到屏蔽的效果。比如交变电场屏蔽,为了降低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可以在于扰源和敏感电路之间设置导电性好的金属屏蔽体,并将金属屏蔽体接地。只要设法使金属屏蔽体良好接地,就能使交变电场对敏感电路的耦合干扰电压变得很小。7)浮地。浮地技术是针对那些系统存在的需要检测的信号差问题,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浮地就是指电路与大地无导体连接。浮地的优点是浮地所连接的电路不会受到大地电流性能的影响,缺点是浮地所连接的电路容易受到几声电容的影响,从而使电路的电位发生变化,同时还增加了对模拟电路的干扰。

3、广播电视工程中接地应注意的问题

(1)信号地和其他接地的连接。在进行广播电视工程中机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过程中,有些机器设备由于大功率输出,就会导致相对严重的电磁场干扰,其中比较明显的是电源电路与导线之间的干扰,为了有效的避免电源电路与导线之间的干扰,我们应当注意信号地和其他接地的连接次序。特别是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的连接。(2)机房数字设备接地的原则。在广播电视的机房里,一般机柜的设备都非常多,特别是数字设备,这样就导致了信号地线、数字地线、模拟地线、功率地线、屏蔽地线、浮地线等以及机柜的外壳线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整理,就会导致这些线缠绕在一起。我们应当注意机房数字设备接地的规范性,可以将几条线相互并行,然后和系统的外壳线接地母线,系统内的各种信号地就会相对接近地母线。(3)如何抑制噪音干扰。有些模拟量信号所产生的噪音相对较大,常常因为在现场时的瞬间干扰而产生比较大的波动,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数字滤波的方法。模拟量信号经过转换后会变成离散的数字信号,我们可以将离散的数字信号所形成的数据按照时间进行排序并存入内存,然后再应用数字滤波的方法对离散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最后求一次平均值,每次都将于其最接近的历史采样进行相加,这种方法反应速度很快,而且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输入的信号经过处理之后用于信号显示,这样就有效的抑制了噪音的干扰。

4、结语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广播电视技术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接地技术从最开始应用于电力开始慢慢的转变到广播电视工程中,现在接地技术也广发的应用于各种现代电子设备中。希望本文能让更多的人明白接地技术的成因及方法,同时希望能够将接地技术发扬光大,并为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蔡以松.广播电视设施接地分析.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1).

[2]赵维民.广播电视技术人员必须熟记的接地问题.西部广播电视,2005(2).

[1]蔡以松.广播电视设施接地分析.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1).

[2]赵维民.广播电视技术人员必须熟记的接地问题.西部广播电视,2005(2).

[3]温庆春.广播电视工程接地技术的应用[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9).

[4]李家峰,秦建国,王滨.接地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报道,2011(27).

篇4

近五十年来,中国的农民职业教育也经历了诸多变化,但还未形成系统的概念体系和专门的研究领域,至于“三农”问题,相关的教育的理念也有待规范和权威的界定。目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形式大致分为三类:一、政府的农业系统主导并开展的各类旨在提高农民生产技能的推广和培训工作;二、全国各大高等学校开展的农业类高等学历教育;三、农广校及相关农业培训学校所推广的农业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这类学校最大的特色便是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农民特点来实施教学任务,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当地生产实践相结合,在不同程度上有效拓宽了农民职业教育的办学和施教范畴。

2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

目前,我国农民的素质相对较低,对于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不够广泛,一般只停留在眼前利益,以直接得到效益,短期内可以回报的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需求为主导,少数农民开始对投入时间长,获得利益大,同时伴随较大风险技能教育需求慢慢了解和认识到,农民学习技能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技能转化成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一体化也在逐步推进,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农技型,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对于大量涌入城镇的农民必不可少,他们需要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获得新的实用技能。

3农民职业教育需求的特征

农民职业教育需求具有如下特征:显性需求少,隐性需求多,需求局限性大等。显性需求主要是有农民通过语言表达,对技能获得的价值和利益的表述,但是由于农民受到文化知识的局限,很难表达出来,所以显性需求较少;隐性需求是体现在农民的生产劳作中,不易于被农民发现和总结,必须通过农业职业教育的组织者观察农民的生产过程,从典型的案例、具体的生产细节和生产困难中总结出来,从而得到农民的职业教育的需求;生活环境和农民目前拥有的条件造成农民需求的局限性大,可以通过职业教育部门的引导来打破,引导的方式有参观、考察等。

4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特点

一是办学层次丰富。根据我国农业生产整体的特点,结合各地农村的现状以及农民的文化水平,我国的农民职业教育创立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依次为实用技术培训、绿证教育、双证教育、初农教育、中专教育、中专后教育。大专教育等。二是教学形式灵活。为了更加贴合各地农村特点,满足农业劳动者的需求,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出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其中,以中专为主的学历教育与实用技术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卓有成效。农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脱产学习或者业余学习,另外充分考虑农时情况的季节性学习班因时间灵活,也受到农民的欢迎。三是办学途径多样。我国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正朝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一目标迈进。特别是各地各级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将与其他教学机构的合作作为办学的一大主线,积极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普通中专、职业中学、其他民办教育机构密切合作,共同办学。四是培训学科涵盖面广。考虑到整个农业产业链涉及的大范围,农民职业教育也相应的设立了极其广泛的学科教育,从农学、园艺学、林学到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业,从农村计划生育管理、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到农村基层建设,还有农业类的经济管理、农业工程产业等非农类学科,由这近百个专业可衍生出上千门的培训课程,从而覆盖整个大农业和城乡就业需求。五是参与办学部门多样。由于农民职业教育非单一的技术性培训,而是涉及农业、教育、科技、劳动、素质等方方面面,因此就要求相关各部门各司其职,承担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顺应农民职业教育需求而诞生的专门机构,因而教育部、组织部、农垦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事业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农学会等20个单位均鼎力支持,并成为了联合办学单位。目前,联合办学单位发展到18个,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六是教育服务对象范围大。总体上,农民职业教育将教育、培训、推广三者合而为一,有效扩大了其服务的对象范围,除了普通务农人员、乡村干部、农村服务体系人员、还包括一些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骨干农民,以及一些只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学历的“三后生”。

5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农民职业教育的主体

篇5

[摘要]:2007-2008年,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视艺术研究在聚焦电视剧创作的同时,对文艺栏目和纪录片的思考也日趋深入。

Abstract: The key topics about the movie studies in 2007-2008 are mainly focused on exploring and reflect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movie in the past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was launched in 1978. The refinement of movie industry system and reform of theater chain management are also widely discussed. The studies of television art a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productions of television drama, and the research makes progress in the filed of television art columns and documentary.

Key words: China; Movie; Television Art; Research Development; Annual Report

2007-2008年,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随着一批国产大片的上映,对于大片现象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在电视艺术领域,对近年热播的家庭伦理剧、东北农村剧、军旅剧的批评趋于活跃,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纪录片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上篇:电影学研究综述

一、中国电影史研究

随着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到来,一系列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丛书、论文相继面世,丁亚平所著的《影像时代的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着重探讨了中国电影视觉再现与存在的历史,也是全球性背景(理想空间)、时代政治经济力量(现实空间)以及社会文化精神(真实空间)消长变化及发展的历史。邸世杰,刘洪才主编的《广播电影电视专业技术发展简史(下册: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概要地回顾了我国电影技术各专业的百年成就,以及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通史的研究之外,2007-2008年电影史研究的特点是出现了不少带有浓厚地方性色彩的研究著作。傅葆石的《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着力重构抗战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藉此呈现中国电影文化的复杂多义。陈文平、蔡继福编著的《上海电影10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以断代史的方式,评析各个时代上海电影发展状况、特征以及审美流变。沈寂编著的《上海电影》(文汇出版社,2007)通过不同类型的影片概述上海电影的初创、发展、成熟的过程,折射时代特征和上海电影的独特风格。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口述上海——上海往事》(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则试图通过众多影人口述的方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自身的发展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的联系进行分析,构成对建国后多部上海电影文本的独特解读。

除上海电影史研究之外,2007-2008年另一热点是香港电影史研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共同编著的《香港电影1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深入透析香港电影发展的新态势,以“融合与发展”为中心命题,围绕“”这个关键词,从产业、文化、创作等三个方面探讨以来电影的发展变化。赵卫防的《香港电影产业流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多维度的诠释与分析,力求完整而深刻地描绘出香港电影产业的流变过程。朱家昆的《香港类型电影漫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为读者展现了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此外,还有的灰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帝后列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朱家昆的《闲话香港电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等。

2007-2008年也出现了一些对于电影发展历程上重要团体或者个体的个案研究。吴筑清、张岱编著的《中国电影的丰碑——延安电影团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意在填补中国电影史上关于延安电影团这一段历史的空白,不少图文史料均为首次发表,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邹健的《中国新生代电影多想比较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概述了中国电影新生代的诞生、转轨和嬗变。谢晋编著的《谢晋电影选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从谢晋导演现有的电影作品中精选出18部作品,收录了谢晋导演的导演阐述,以及著名电影评论家的影评、剧照等。《谢晋画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谢晋导演生平资料与他拍摄的众多影片的珍贵图片资料,该书的问世恰好成为人们对一代电影大师2008年不幸去世的最好的纪念与缅怀。

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都开辟了相关的专栏,对中国电影在这三十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存在不足分别进行论述。丁亚平的《社会空间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李道新的《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角度关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饶曙光的《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周星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观念的变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30年以来中国电影美学、叙事范式等各个层面的发展与流变。

二、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在2007-2008年的当代电影研究中,《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全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意在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是产业研究中心在《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倾力推出的第二部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全书分为年度产业发展总报告、专项研究报告和电影市场调查三大部分,客观详实地勾画出年度电影产业发展脉络,前瞻性地分析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态势与潜在问题。此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7电影产业研究之国有影视企业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电影产业研究之影院发展卷2008》(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黄勇主编的《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8)、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的《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崔保国主编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都运用了最新的事实和翔实准确的数据,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反映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电影的全球化议题在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目光,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成为研究者注目的焦点。尹鸿编著的《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系统记录和分析了中国电影近10年来在全球化、数字化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所进行的转型,帮助我们更积极更有建设性地看待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设置“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电影”专题,倪震的《软实力和中国电影》、饶曙光的《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和电影》和张颐武的《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展开及其意义》等论文,指出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近年来,国产电影不断的寻找着自主品牌的创立途径,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而不懈的探索,国产大片便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前进。2007年电影《集结号》在无论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对此,贾磊磊的《事件电影:〈集结号〉》(《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胡克的《建构现实社会型主流大片电影观念——〈集结号〉的启示》(《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黄式宪的《牺牲与辉煌:乐观的悲剧及其崇高之美——略论〈集结号〉在大片文化品位上的可贵拓展》都表达出了对于中国大片在经历了五年磨砺之后走向成熟期的乐观态度,并由此观照中国大片的前景和未来。

三、电影理论研究

在电影理论研究的著述方面,丛书成为2007-2008年中国电影研究的一大特色。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包括了梁明、李力的《电影色彩学》和王志敏的《电影语言学》,前者对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和意义阐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者对电影成为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阐述,把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真正变成了指导实践的创造性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了“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包括单万里、张宗伟主编的《纪录电影分析》、饶曙光主编的《中国电影分析》、李迅、祝虹主编的《欧洲电影分析》、胡克、游飞主编的《美国电影分析》、周涌、张希主编的《亚洲电影分析》等。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复旦博学当代电影学教程”系列丛书也在2007、2008年相继面世,2007年葛颖的《电影阅读方法与实例》针对电影阅读逐层深入的行为逻辑,提出了表层意义场、深层意义场和核心意义场等三层意义场的文本解读方式。2008年黄文达主编的《外国电影史教程》以叙事电影的发展为主线,强调从全面、多元的角度认识、理解电影。金丹元的《电影美学导论》主要阐述电影美学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趋势。

范志忠的《当代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通过对当代电影的叙事范式和美学流派的梳理,认为电影艺术作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必然创造出特定的叙述范式,规范着电影人本人乃至后来者的创作与制作。汪方华的《现代电影:极致为美后新浪潮导演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提出“被体验的真实”的影像本体观并做出具体的美学原则的阐述。戴锦华著的《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每一章节重点介绍一种电影理论流派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一部影片的细读来展示对这一理论方法的运用。杨健的《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作家出版社,2008)应用拉片子的方法,通过七部教学片、七部参考片、两部电视剧,传授影视编剧基础理论和剧本写作基本技巧。其他论著还有苑媛主编的《光与影——意象对话看电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康尔主编的《电影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薛凌的《电影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田川流、王颖主编的《电影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彭澎主编的《电影艺术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等。

在电影美学方面,王丽君的《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及其审美形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介绍了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在美学上表现出的一种独异的、颠覆现存价值体系的反叛精神和多远平衡的哲理表达。在这个方面的论文还有金丹元的《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陈犀禾、刘宇清的《电影本体与电影美学——多元化语境下的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电影符号学的研究是继电影美学之外另一个研究重点,余纪的《电影符号学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语言学意义上的电影符号学存在权利提出质疑,认为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全新的、多义的,甚至是任意阐释的。吴迎君的《反思电影叙述学的研究误区》(《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电影叙述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挖掘。赵勇的《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则对不同的符号学研究范式加以分类区别。相关的论文还有王志敏、陈捷的《电影语言:新概念与新版图》(《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史可扬的《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美学困顿》(《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等。

四、翻译与介绍

在电影译著图书方面,对于经典电影大师的介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热点。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我生命中的电影》(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收录了法国新浪潮领军人物特吕弗的重要论文和资料。奥蒙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车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对电影导演的作品和他们的电影理论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的考察。康拉德所著的《奥逊威尔斯》(杨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是国内首部对威尔斯进行系统介绍的评传。基亚罗斯塔米等所共同编著的《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单万里、李洋、肖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由阿巴斯个人的电影笔记、相关访谈以及法国电影评论家撰写的关于阿巴斯电影的批评文章组成。苏伯的《电影的力量》(李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的立意虽然在于解剖与分析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奥妙,但其实质却是对美国价值观进行解剖与分析。戴尔牛顿和约翰加斯帕尔共同创作的《低费用电视电影拍摄101》(贺微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是一本由两位低费用独立制片的美国顶级制片人撰写的国际性经典畅销书,介绍了从脚本到屏幕的低预算数字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梅内盖蒂的《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艾敏、刘儒庭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荟萃了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部经典影片的剖析。纳卡什的《电影演员》(李锐、王迪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对演员的诞生、功用和在电影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评定和研究。德斯贾汀的《日本异大师》(连城译,吉林出版集团,2008)中所提及的全部电影制作者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异色(叛逆)电影制作者”。

在论文方面,对于外国电影的介绍和研究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与一直以来在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电影研究相比,近年来对于亚洲电影的关注逐渐增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设立了“韩国电影研究专题”,对近年来在国际影坛逐渐显露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的韩国电影进行分析。此外,东南亚电影的发展在这几年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陈时鑫的《新加坡电影业:发展、困境与挑战》(《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阮氏宝珠的《越南电影业:旅途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章旭清的《当代越南电影的三副面孔》(《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都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这一极具潜力的领域。

在欧洲电影研究方面,对于德国和意大利电影的关注有所增加。《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在“外国电影”专栏中整合了德国电影专题。包括张艾功的《德国电影新现实主义潮流与东德身份的认同》、崔军的《媒介:疏离的激情——德国电影中的东德记忆》、汪方华的《柏林墙:东德政治题材影片的一个胎记》,对德国电影中东德因素加以观察。《电影艺术》2007年第6期在“国际视野”中设置意大利电影专题,顾博的《贝洛奇奥电影中的意大利政治变迁》、徐源的《困境中的光芒——从比萨透析当代意大利电影发展现状》等,都对当代意大利电影进行了介绍。

纵观2007-2008年的中国电影学研究,虽然在电影本体的理论研究尚多停留于宏观层面,缺乏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探讨,但是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关于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变革等议题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并向着务实、系统、学理的方向迈进。

下篇:电视艺术研究综述

一、电视剧创作批评研究

2007-2008年,中国电视剧市场依旧延续着红火的发展态势,理论界对电视剧的批评也趋于活跃。欧阳宏生、秦丽、林林的《多样化的题材多元化的风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侯洪、杨俊杰、刘杰的《2007年中国电视剧年度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毛凌滢的《现实题材的永恒魅力与艺术创新的积极探索——2007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综述》(《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等文章分别对2006、2007年度的电视剧创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

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多项措施,积极引导电视剧的创作,电视剧创作现当代题材的电视剧数量占了总量的绝大多数,其中以亲情、爱情伦理叙事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剧《金婚》、《亲兄热弟》、《家事如天》、《家有爹娘》、《继父》、《双面胶》、《女人不哭》、《保姆》等在2007-2008年均创下不错的收视成绩。黄美华、曾庆瑞的《现实主义召唤电视剧回归——从近两年播出的电视剧说起》(《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中指出中国电视剧在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注意创造出与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蕴。此外,梁英的《观察和呈现故事的新角度——家庭剧〈金婚〉的叙述视角分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4期),董楠、赵婧怡的《电视剧〈亲兄热弟〉的人物关系解读》(《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张子扬的《家文化的探索与重建——电视剧〈家事如天〉观感六则》(《当代电视》2007年第7期)等文章则对这两年家庭伦理、婚姻关系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与剖析。

近几年,从《刘老根》、《马大帅》、《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到《乡村爱情》、《圣水湖畔》、《福星临门》、《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迅速抢占荧屏,成了收视主力军,并带动了相关批评研究的发展。张德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突破》(《当代电视》2008年第4期)、普丽华的《影视轻喜剧:新农村生活的“热媒介”》(《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马梅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的美学追求》(《中国电视》2007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乡村题材电视剧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个体文本创作的审美追求。

除此之外,以军旅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红色”经典改编为代表的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生产创作的好势头依然不减。以《井冈山》、《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闯关东》、《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代表的主旋律电视剧的崛起,也引发了批评界的关注。张智华的《贴近大众 彰显人性 引导“励志”——2007年主旋律电视剧辨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刘潮的《对经典的重新诠释和思考——论热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继承和突破》(《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傅思的《百年关东传奇事 生生不息中华魂——谈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电视研究》2008年第3期)等论文,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主旋律电视剧贴近大众情怀,塑造平民偶像,彰显人性,进而引导大众积极向上,追求生命的理想。

二、电视剧理论研究

2008年适逢中国电视剧诞生50周年,赵玉嵘、王若芳、果青、陈友军编著的《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在钩沉历史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电视剧的发展脉络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勾勒,是一部填补中国早期电视剧历史研究空白的重要学术著作。周靖波、戴清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1977-2000理论批评卷(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收录了1977-2000年公开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有关广播影视的理论与批评文章共125篇,以有代表性的广播剧、电视剧为主,分析其利弊得失,勾勒了该期电视剧批评的基本轮廓、发展流变。胡智锋、董小玉主编的《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尹鸿的《中国电视剧文化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李岚、罗艳的《我国电视剧产业三十年改革发展与未来趋向》(《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则分别从电视剧文化、电视剧产业、电视剧创作的方面来把握电视剧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趋势。

陈友军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对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纪实性电视剧文本的艺术真实,虚构文本的现实主义艺术真实和虚构文本的非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等多种形态的叙事特征和语言系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此外,曲茹的《以“故事”为核心——论电视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杜莹杰、路宝君的《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定位、类型极其美学价值》(《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李冬茵的《电视剧创作与审美日常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4期)则分别从审美价值的高度、审美取向的嬗变与受众审美习惯的不同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美学特征,拓宽了对电视剧审美研究的思路。

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戴清撰写的《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通过类型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家的影像”中表现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及其现代性超越的文化价值,揭示“家的影像”中所表现的民族审美风格及其对传统审美心理定式的时代超越。此外,蒋梅的《视觉文化与电视剧叙事指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1期)、陈晓春的《试论电影和电视剧的叙事功能》(《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电视剧叙事话语作了思考和辨析。

由刘萍编著的《影视导演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王强的《电视剧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杨惠宽的《实用影视制片手册》(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冰的《影视特技制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俊兰的《电视音乐音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施玲的《影视配音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等著作,分别从电视剧的导演、创作、制片管理、特技制作、音乐制作等环节作了全面的介绍和阐述,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电视文艺栏目的研究

继2004年《超级女声》火爆成功以来,《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红楼梦中人》等各种类型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既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平民明星”,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制造了无数的热评争议。王彩平、钱淑芳的《电视变形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通过对 《超级女声》与《美国偶像》等节目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透视境外节目的本土化历程。亢美歌、李伟明的《娱乐选秀节目的社会价值与迷失》(《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在肯定娱乐选秀节目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又明确了其对社会价值观迷失所负的责任,强调指出电视娱乐节目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洪艳的《电视选秀节目的批判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7期)从欲望叙事的角度解读以“超女”为代表的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指出在“奇观逻辑”主导下的选秀节目在娱乐的基础上将“狂欢”推向了极致。

“年年春晚年年看”。春晚作为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观众仪式化的过年节目,持续受到观众和学者的关注。靳斌的《丰富多元 欢乐和谐——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评析》(《电视研究》2007年第5期)、陈临春的《解析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电视研究》2008年第11期)、黄梦阮、詹正茂的《文化传统与国家话语——谈200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宣传》等论文,指出每年农历除夕在央视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已经超出电视节目本身,它构成了大众电视传媒语境中的主流话语体系,成为具有政治宣传意义的文化符号。

2008年是中国悲喜交加、大事频仍的一年。512大地震与奥运盛事构成了2008年中国电视传播中的两大热点。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张颐武的《创造历史的时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意义》(《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曾庆香的《仿像与奇观——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符号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论文,对奥运会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符号学、美学、价值观与内容等方面做了评析。陈临春的《〈爱的奉献〉,吹响爱的集结号》(《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孙江华的《浅析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优势——以512抗震救灾公益广告为例》(《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对抗震救灾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策划、内容、社会功能作了阐释。

四、纪录片研究

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诞生50周年。张同道《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分别考察了自1958年以来中国纪录片所经历的国家话语、民族记忆、个人表达与市场呼唤的四个时期的传播方式、美学特征和文化形态。刘效礼主编的《2007中国电视纪实节目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联系当下国际市场电视纪实节目的发展态势,从创作生产、管理评估、品牌运营链条入手,关注当前电视纪实栏目的运作模式。杨状振、王立新的《2007年中国纪录片创作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何苏六、李智的《和时代语境 映万千气象——2007年中国纪录片书评》(《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回顾了2007至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轨迹,指出中国纪录片必须只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才能不断走向成熟。

在纪录片创作的各种元素中,真实性无疑是纪录片创作者和研究者不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陶涛、张德宏的《虚拟真实主观真实质朴真实——论纪录片真实的三个层面》(《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王凌雨的《碎片的拼贴——“真实再现”的创作原则》(《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分别从本体论、美学、文本研究等方面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作了全面多维的观照。此外,张梓轩的《断裂与传承:中国纪录片娱乐化倾向溯源》(《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罗以澄、张昌旭的《数字纪录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3期),袁博的《纪录片与剧情片声音的比较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则从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视角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作了深入的探究。

篇6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传播;微博;微传播

前言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当然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不同。电视出现的时候,也对报纸和广播产生了冲击,但最终证明这三者无法相互取代,因为报纸传播文字和静态图片,广播只能传播声音,电视只能传播动态画面,尽管会此消彼涨,但它们谁也杀不死谁。互联网则不一样,因为它可以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它是新媒体,革命性的新媒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其中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为典型的新媒体的盛行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带来新一轮媒介革命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断改变着社会舆论的生成、存在与传播方式,不断对既有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现如今,新媒体已成长为社会动员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开放性与匿名性,给新兴的网络民主提供了平等的行动机会与空间。由于低成本、高效率、便捷度高的政治参与渠道的存在,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均能通过网络,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与利益诉求,甚至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借助新媒体舆论,代表着不同利益群体的各种声音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社会基础。

伴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2012年被认为是新媒体新发展的元年,在一个人人可以成为信息者的“自媒体”时代中。新媒体凭借着技术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革命性的产品而继续对传统媒体保有强大的冲击力,并逐渐瓜分传统媒体的收视份额。“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崛起,带出了视频市场的多元化,宣告了建立在信息革命基础上的一个大传媒时代的到来。它导致电视传播的方式、传播的领域、传播的时间、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与关系、观众接受信息的心理过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观众可通过互联网主动搜索、选择电视节目,控制节目的播放进度,下载、储存、评论和转发网上的电视节目。”①,“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媒介生态,传统广播意义上的电视也面临挑战。新媒体不仅改变了电视的节目内容,分化了传统意义上的观众,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电视的性质与内涵”。②面对冲击,电视业如何应对,有学者认为有必要全面的认识新媒体对于电视等传统媒体所制造的冲击,“新的传播形态之下,作为媒介消费者的观众,将通过“选择”产品来完成传播过程,在媒介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传播资源不再变得稀缺等新的传播环境下,观众的选择率将成为电视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参考取向。同时,电视媒介的市场竞争将更加自由,用户将可以根据不同供应商开出的服务品种,实现更多消费选择,而不只是被迫选择某有线电视。可见,传统意义上电视的“权威”地位将不再由政府主导,而代之以市场主导,它将同其他媒介包括新媒体一样,被投放到市场中重新审视。这就要求电视必须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受众意识,才可能赢得用户的青睐”。

技术的发展也赋予了新媒体平台更多的新功能,“集多平台、多功能、多媒体的优质技术平台对用户的收视感觉,浏览体验是电视媒介无法抗衡的,况且新媒体技术还在飞速发展。无论是获取信息、人际传播,还是生活购物,人类对这种技术平台的依赖会越来越大,用户规模和黏性日益增加”③。

二、在新媒体冲击下电视业的转变与对策

挑战即是机遇,电视业应通过自身调整来迎接新媒体的挑战。“通过对节目内容、形态的不断深化与创新,提升节目品质,抢占舆论高地,整合平台优势,赢得核心竞争力,寻求与新媒体的共荣共生、相互融合之路,已经成为传统电视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④而在新语境之下,有学者认为应该转变电视原有样态应对挑战“1.内容为王,提高竞争力,2.品牌至上,拓展影响力,3.融合共赢,提升传播力,4.转变思维,打造创新力,5.科学监管,保障公信力”⑤而针对新兴的手机电视,有学者建议“1.加大对手机电视的宣传力度。2.针对手机电视特点,着力制作原创性内容。3.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及行业合作政策。4.凸显手机媒体交互性,营造社区文化交流空间”⑥在全媒体语境之下,有学者提出传统媒体更应注意品牌建设,“全媒体时代,海量信息的供应必然导致媒体精准选择用户,用户精准选择信息,而有品牌的独特性、差异化、稀缺性的信息将会成为进入全媒体时代的通行证,全媒体时代我们在介入更多的媒介的同时,更应该强调植入品牌的重要。”⑦此外,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之下,有学者建议在新环境下试行直播分类,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一方面,三网融合的发展可以推动制播分离改革;另一方面,制播分离改革可以强化广电行业在三网融合中的主导权,有利于解决三网融合文化信息产业革命的性质问题,确保我国文化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⑧

2012年,以微博为代表的微传播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趋势,微博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资讯内容与资讯获取的便利,促使我们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微博也带来了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之间的更多互动,甚至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传播、表达的媒体平台,微博为社会与民主的进步搭建起更广阔的平台,成为更多人“参政议政”的有效通道。面对传播方式的转变,学者们提出了平台之间跨界传播的策略。“微博环境下电视新闻能够借助微博实现信息的快速传布,并形成稳定的社交圈子。社会化分享式运作思路是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栏目传播模式的新突破,在这个运作过程中,要在社交的背景下关注受众和电视台的良性互动。这些是电视新闻栏目整合传播的特色,也是带给媒体人的有益启示。”而在具体优化策略方面提出了借力发力的方法,“1.把握好微博与原有媒体内容之间的关系,2.平衡好“硬性内容”和“软性内容”的关系,3.最大程度地“拟人”,展示个性展开互动”

面对新媒体对观众注意力的争夺和对广告市场的侵吞,传统电视媒体已被推倒了媒体变革的风头浪尖。技术的发展带来传播方式的变革。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明显显露出疲态,而对于新技术的整合也处于初级阶段。相信随着对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的进一步拓展,电视和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整合和关联度将会进一步加强。新媒体的前景仍将一片光明。(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注解

① 参见剑飞 晓倩 《刍议在网络传播中提升电视节目影响力之道》 《当代电视》2012年第9期 第50-52页

② 参见余志为 《电视会消亡吗?――论新媒介格局下电视媒体的未来》 《现代传播》2012年第9期第19-23页

③ 参见李勤 勇赵霞 《浅论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创新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11期 第89-90页

⑤ 参见万俊杰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趋势》,《青年记者》2012年10月上 第55-56页

⑥ 参见李钟隽 《融媒生态视阈下手机电视发展现状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第11期 第64-66页

篇7

【关键词】5W模式 传媒教育 媒介融合

一、我国传媒院校教育改革的实践

目前,国内新闻专业的设置基本上是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规定,即在大学本科阶段将专业按照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进行设定。这种明确的专业分类注重对于特定领域内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各专业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很少。而在媒体融合时代,学界所培养出来的这种单一技能的新闻从业人员并不能满足业界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新媒体领域,学校所教的技能在适应现实的媒介环境上呈现出不适应的状态。针对这样一种现实,许多学校的新闻院系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

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专业设置都沿用了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但是在此基础上,很多学校针对媒介环境的具体形势,应势而变,增开了新媒体方向或者媒体融合专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1997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就开设了“电脑编辑”课,这是当时国内较早期的少数几个与网络新闻有关的课程,尝试在教学中引入技术内容,重点在技术,处在一个起步探索阶段。

从1999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开始,人大新闻学院开设了网络新闻方向。该方向的学生除了学习新闻学的全部课程外,还开设了四门专业课程,分别是: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新闻实务,网络经营管理,网络新闻制作技术。目的是让学网络新闻的学生既有新闻学的优势又有一定的技术特长,同时也能用更宏观的思维来思考网络媒体的发展。但是这个“网络新闻”的招生方向实行了两届就停止了。

2007年,人大的新闻学院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一个专业方向:“数字新闻传播”,作为拓展新闻学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验平台,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建设国内一流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为培养“全媒体”型新闻人才提供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学生媒体集团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开创实验教学的新路子。

通过专业设置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方式也是目前全国大部分院校所采取的策略,一些没有开设具体专业方向的院校大多也开设网络传播、网络编辑等课程来适应媒介环境转变的需要。

2、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

第二种比较通用的模式是借鉴国外融合教育的经验,改造与融合教育配套的环境设施,为融合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个可施展的平台,如开办媒介融合实验室或新媒体研究中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汕头大学。

2007年,汕头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内地新闻院校的第一个媒体融合实验室,在课程设置、教学、学术科研、新技术研发等方面与密苏里新闻学院开展广泛的合作,该学院也开设媒体融合方向的课程,旨在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专业操作的新型新闻人才,打造中国的“密苏里新闻学院”。

除了开设媒介融合实验室外,创立研究中心也是另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如清华大学的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的新媒体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的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与融创天下联合创办的主要针对手机媒体的新媒体研究中心等。

此模式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开设新媒体实验室,创造全真的媒体融合的环境,重点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

可以说业界的需求决定了学界人才培养的方向。只有切实与业界保持紧密的联系,从实际需求出发,才能最终培养出真正适销对路的人才。也正式基于这样的现实,与业界合作成为了融合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早在1999年就开设了网络传播学这个专业。在2009年,又与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合组建的“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院”,旨在解决大学专业教育如何与行业实践单位对接之间的矛盾,为社会培育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签订的协议,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将全面参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由双方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定与媒体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必要时,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直接打造媒体急需的人才。

拉斯维尔对构成传播活动的5种基本要素概括为: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分析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的实施情况,那么“5W”就分别指代在新闻教育中的由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给谁以及最终的效果如何的问题。

二、“5W”模式框架下的传媒教育改革的建议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业界媒介融合的趋势已然形成,由此对于教育界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教育界虽然对于业界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应对,但仍未能对其趋势本身做出准确的把握,再加上受制于资金、环境以及传统规制等现实因素,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界的改革虽然目标明确,与业界需求的衔接上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得从其薄弱环节入手,即由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换言之,即急需解决教师、教授内容和教育理念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

虽然各个院系都开设了网络传播、网络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但是授课教师仍是传统意义的教师,这些学院派的教师虽然对于媒介发展态势感觉敏锐,积极思考,做出了一些颇具意义的研究活动,但是对于新媒体或者融媒体微观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上的细节尚缺乏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媒介融合态势的变化迅速,新的领域和新的业务不断发展出来,这就对融合教育的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从最新的新媒介或者融媒体的客观环境出发,才能保证学生所学到的东西是真正的符合业界需求的。

由此,教师必须密切保持与业界的联系,多对业界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不断更新教授内容。除此之外,积极引进业界的人才走进课堂和定期邀请处于一线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开展讲座,对于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是个很好的渠道。

2、教授内容的改革是重点

由已经开设了新媒体专业或者融合教育的新闻院系的课程设置来看,主要是通过增加网络传播与网络设计的相关课程为主。教授内容向掌握新媒体的技术层面倾斜,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新媒体技能以及新技术的适应性。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技术与理论之间的比重关系成为了一个需要认真衡量的问题。新媒体的出现和媒介融合的发展表面看来是由媒体技术的革新所驱动的,然而其核心却远远只是技术层面的转变。对于新闻教育者而言,除了教授新的媒介技能之外,还需要对于基本的通识知识素养的培养。因此,技能的培养只是表层的,更深层的是需要学会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生产和传播。

因此,除了教授新的媒体技能外,传统的通识教育、新闻素养、人文素养等也不可忽略,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们有效地转嫁到新媒体的环境中来,对信息生产方式做出适应性的变革。在这方面,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案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南加州大学的新闻系在融合教育中的有几个侧重点:首先更加注意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包括更加强调“讲故事”的能力和网络新闻语法等相关能力及新闻写作基本功,另外还加入了基础数学、计算机辅助报道和统计学等同样可使用于纸质媒体的内容,而对于新媒体软件如Photoshop和Dreamweaver等则更注重概念化传授而不强调对于某一具体软件的使用;其次,加强了与网络新闻更兼容的科目的教学,如增加摄影、广播报道及电讯稿写作等更能适应网络环境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加强新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⑤

3、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核心

教育理念具体说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媒介观念的转变,二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媒介观念的转变主要指新闻教育者在教授过程中要树立一个融合的媒介观,对于整个媒介环境要有宏观把握能力,能从整个媒介的发展趋势出发,厘清媒介本身所处的阶段以及即将到来的媒介变革趋势。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指融合教育要更加面向媒介市场,教育的实施背景要从课堂逐渐向课外转移,教育实施的出发点要更加侧重与业界的需求而不是传统的课本教学。总之,走出去是使融合教育的实施落到实处的核心。

结语

虽然目前开设新媒体或者融合课程的传媒院系数目众多,然而理论研究的缺乏以及融合教育实际实施过程中与业界需求不对口的状况,反映出我国的媒介融合教育的研究以及实践尚未达到完善的地步。虽然对于培养怎样的人才业界和学界都有一致性的目标,但是由于业界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学界实施对口型变革的因素制约了它们在这一同一目标下实现完美的衔接。

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①②彭兰,《彭兰教授谈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网络新闻教育》,

③蔡雯、罗雪蕾,《新闻院校如何培养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记者》,2010(10)

④高等教育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院成立》,

⑤邓建明,《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

篇8

【关键词】播音;主持;情商;素质;培养

伴随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国内外各类传播媒体的竞争加剧,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为顺应时代的变革,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变各种突况,满足群众需求,为受众带来新颖多样的广播电视节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赢得事业成功,播音员、主持人不仅应在素养上加深培养,努力提高政治理论、业务和文化修养,同时需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灵活的应变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和提高,主要来源于自身的情商素养。

情商的概述

情商的概念。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为EQ),也被称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类了解、控制自我情绪,理解疏导他人情绪,以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程度的指标和品质,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IQ)相对应的概念。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固然重要,但情商水平的高低则起关键性作用。播音员、主持人的情商,就是用以衡量其掌控自己和受众的情绪,合理应对、处理节目中的各种情况,全面掌控节目的一种能力。节目主持人的个人情商素养,是衡量其主持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情商的特点。情商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沙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教授约翰·梅耶于1990年提出来的。情商的构成有以下几个特点:

自知。观察和审视内心体验,准确识别情绪、原因和环境,是情感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主宰生活。

自励。依据目标,调动、指挥情绪,增强注意力,集中精力,激发活力,创造性地实现目标。

自控。合理地调节、引导、控制、改善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科学地摆脱焦虑忧郁,积极应对危机,化解矛盾,缓解压力,掌控全局。

通情达理。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敢于换位思考,了解他人需求,理解他人感受,正确判断是非,理解情感差异,保持爱心,与人和谐相处,实现顺利沟通,做到正常交往。

和谐相处。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相互协作、高效组织、加强团结,保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团队目标。

播音员、主持人情商培养的意义

作为从事沟通、传播和交流的播音员、主持人,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在面对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的同时,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创作出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赢得受众欢迎的优秀节目,情商的培养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加快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情商培养有助于播音员、主持人准确定位、审视自我、把控方向。当今高效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由于工作的忙碌、生活的压力,现代人的遗忘程度加大,曾经人人皆知、火爆一时的节目、人物和事件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退出历史的舞台;或者因为主持人的年龄、素养、风格等不能适应和满足受众的需求;或者因为工作失误遭到了领导、同事或受众的指责、批评;或者因为个人、家庭的变故等因素,出现方向不明、意志消沉、信念丧失、动力不足等情况……情商的高低影响了播音员、主持人正确分析问题、合理面对失败、勇于承受批评的能力。

情商培养有助于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的提高。当代主持人是集播音、主持、创作、采访、写稿、编辑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面对各行、各业、各阶层、多年龄段的嘉宾和被访者,及时令其理解节目意图和相关要求,顺利进行沟通和交流,完成高水平的采访,做出高质量的节目,顺利地配合完成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和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情商,善于沟通和交流,才能为受众提供高品质的节目。

情商培养有助于播音员、主持人心理承受力的提升。节目具备情感的表达、欲望的彰显和理性的思考的特点,往往会浓缩出世间百态、人性的本色、人间的冷暖,不免会出现失意、失恋、落榜、病痛折磨、工作困惑、生活压力、婚姻破裂等话题,主持人在节目中时常受到负面情绪的感染和影响,天长日久,身心就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倦怠和疲劳。作为普通人,主持人与常人一样,时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有关工作和生活上的烦恼与困惑,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应培养好自身的情商,懂得如何调节个人的心态。

情商培养有助于播音员、主持人获得支持,和谐共处。任何节目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果,这就不仅要加强同事之间的精诚合作,更要保持与采访对象或节目嘉宾的默契配合。节目中凡事要以工作为中心,、顾大局、识大体,团结同事,善于倾听和接纳意见,宽容缺点和过错,正确处理好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适应环境,和谐发展。

情商提升的方法及具体运用

播音员、主持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勇于面对现实,情绪稳定,意志坚定,实事求是,善于剖析,扬长避短,快速适应,与时俱进,开朗乐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做到性格培养、心态培养、思维方式转变、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提升自身情商。

正确分析、评估,合理化解矛盾。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节目中的矛盾如何能够得以缓释,不仅仅需要职业化的角色转变,更需要擅长在节目中创造转换矛盾的可能。及时评估自身的压力承受能力,合理过滤干扰因素,快速分析节目中存在的信息量,迅速判断主次矛盾,择取容易解决的问题,摒弃干扰因素,适时制止矛盾的发展。

提升“自信”,寻找“创造性思维”方式。自信是情商的重要标准,积极的心态是产生自信的重要源泉。其实很多问题的根源是“认知方式与角度”。在沟通的过程中,往往通过对方的表达进行解读,寻找到“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观念上的一致。“创造性思维”方式的根本在于理解,准确判断存在的信息,快速寻找适用的解读方法,并在尊重的基础上,善意合理地解读他人,突破困扰自我的瓶颈。

增强情绪管理,合理排解负面压力。情绪管理是情商提升的重要环节。作为公众人物,播音员、主持人往往被受众赋予期待和信任,举手投足都受到众人的关注。在节目运作中,如果能够善于观察,并对对方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与欣赏,适时有效地使用“情绪感染”的方式,融合理的思维模式于对话交流中,达到沟通的良好效果。因此,加强公众人物的情绪管理,对于节目的形象与媒体的社会形象都是必要的。

勇于遗忘,善于遗忘。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是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纷繁复杂的世间百态时常出现于节目之中。遗忘,是节目主持人职业化的重要特征,它能够保证情绪的相对独立、不彼此影响、提升心理承受力、获得成熟思考。

注重交际,适当参加各种活动。工作外建立与职业无关的兴趣与朋友圈,寻找不掺杂工作情绪的归属感,适当、适度地参加各种活动,解脱放松,保持心灵的安宁,舒缓压力,积蓄力量。

加强业务素质,提升主持艺术。努力具备良好的素质,随时随地自我充电,学习各种知识,提升欣赏品位,准确把握节目定位,充分考虑到与听众的交流,开阔思路,注重节目的编排和制作,努力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关心时事,加强政治学习,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加强调查研究,增强理解,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情商,体现了播音员、主持人感悟、理解、表达、控制节目的综合能力。合理有效地掌控节目的节奏,突出内容的丰富与精彩,彰显个人的才华与能力,是播音员、主持人情商培养的意义所在。需要通过性格、心态、思维、行为的修养,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改进和完善其个人的情商,从而获得事业、生活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祁芃.播音主持心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肖兰.节目创新是广播立台之本[J].西部广播电视学刊,2006(6).

[4]余小梅.主持人心理素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张政法.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研究论纲[J].现代传播,2006(3).

[6]戴洁敏.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要求[J].视听纵横,2007(6).

篇9

中国学者孙玉胜是最早提出“电视语态”概念的,他在《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中写到:要降低电视媒体说话的口气,尝试一种新的语态,也就是新的叙述方式[1]。对电视来说,新的叙述方式一方面是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文风,另一方面是其特有的语言能吸引观众。电视新闻语态是新闻文本的解说形式以及主持人说话的方式,也就是电视媒体说话的口气。

二、地方电视台新闻语态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传播逐步进入受众本位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给地方电视台新闻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追溯电视新闻发展的道路,地方电视新闻语态的变化,综观以“新闻播报”、“深度报道”、“民生新闻”、“本土新闻”为拐点的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背后的地方电视台新闻,呈现出了不断变化发展的新类型新闻语态。

1.新闻播报式

新闻播报式也叫新华语态,1993年之前,中国的电视新闻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语态,传威、传教式的。其中央视的“新闻联播”是新闻播报式的典型代表。地方电视新闻的一半时政类的新闻都是采用新闻播报式,比如各地方台的时政新闻,都是采用新闻播报式,这类新闻采用“用事实说话”,报道中往往事实详尽,理性色彩被寄予详尽的事实报道中。以典型报道为例,同是新时期的典型报道,前期多以自上而下全知的方式报道,内容多为具体事实概括后总结指导性的话语,对材料的加工痕迹淡化,讲究“自然”,报道真实感较强。

2.新闻故事化

新闻故事化,也叫平民语态,目前是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运用的越来越多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电视新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新闻故事化,这种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叙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新闻报道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生硬、枯燥的状态,使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幅度提升。

如今,信息量丰富的同时需要能及时有效地传达给观众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媒体人重视起来,媒体渐渐意识到,不仅要加大投入丰富传播的内容,更要付出成本追求传播的效果。而新的“说话方式”也就是新的电视叙述方式,从越来越多的电视语态改革的成功实例中得到印证。乐清电视台开设的“民生快递”等一批节目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中故事元素的开发,成功实现了电视民生新闻故事化,以记录百姓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为己任,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栏目在2010年初推出了一组“天寒地冻暖人心”的系列报道,将电视新闻的镜头对准了最普通的老百姓,表现普通人的电视形象。如《乡村邮递员》《码头吊机工》《自来水抢修工》等一组报道,用老百姓视角来观察新闻故事、采写新闻故事,这种视角使受众感到新闻是在面对面、平等地与他讲故事,使他感到亲切、自然,产生亲近感。因为最具感染力的作品,往往不一定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从市民的眼光和感受表现出的新闻事件中寻常人的不寻常之处。

3.电视新闻评论

从操作技术的角度来看,电视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做出诸多改变,特别是改变了新闻语态的构造方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评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依然以评论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等要素来总揽全局,新闻评论类节目开创了新闻内容表现上的新局面。与此同时,评论结合了电视媒体的特征,使评论带上了电视媒体所独有的色彩。由于新闻评论和电视媒介的结合,新闻评论的语态较之以前得到了空前的调整,电视新闻评论的外在表现形式也随之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新闻报道内容上,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范围、原则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扩展。由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语态的调整,当代热点问题、新闻人物、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突发性新闻、重大政策出台与背景分析、改革开放新现象和新问题、人们的日常生活问题等都成了电视新闻关注的重点,这些可以说囊括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新闻大网。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启了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先河,以把关人、守望者的形象出现在电视新闻中,这种新闻态度和原则使中国新闻评论节目的监督力度、监督范围前所未有,使这类节目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4.方言体现地方电视台的特色

方言是一种以社会化或地域化为标志的某个语言变体,它由特殊类型的发音及语汇、句子结构所成。地方特色是地方电视台生存的根基和发展之本,新闻圈内有句话:“因为本土、所以亲近”,讲的就是本土性原则。如今,方言电视节目在全国各地不断升温,四川话、杭州话、湖南话、广东话……纷纷呈现荧屏,收视率也是一路攀升。

自杭州西湖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之后,江浙地区的苏州、无锡、宁波、湖州、嘉兴、温州等地区都相继开办了类似的方言类新闻播报节目,并且在当地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不少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当地电视台的品牌栏目。“阿六头说新闻”原汁原味的杭州话不仅使收视率一路飙升,还赢得了“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的荣誉,开创了浙江省方言播报新闻的先河。浙江省广播电视局还专门发文,推荐栏目的个性化做法,并让所属媒体在通俗化和贴近性上展开讨论。温州电视台的“百晓讲新闻”,说的是温州人、温州话、温州事,栏目以百姓关注的社会新闻为主,以“有趣、有用”的原则制作贴近百姓的“民生新闻”。主持人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观众关心的身边大小事情,并对新闻事件做个性化的评点。

乐清电视台在2008年推出了乐清话新闻栏目“佧你讲新闻”,主持人用通俗风趣、倍感亲切的乐清话,以散讲式的语言风格,来讲说老百姓关心的大小事情。节目内容以受众关心的新闻、资讯、服务、娱乐为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当中穿插一些趣事,幽默故事和意味深长的乐清谚语和俗语、典故。栏目设有若干用乐清话命名的小版块,如:逛逛街、讲事干、当月初、咯咯笑等。以语言贴近、内容贴近、形式贴近的特色新闻栏目为乐清百姓所喜闻乐见,在当地具有很高的收视率。

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中以其独特的传播形式取得了不错的效应。作为一方之言,方言轻松搞笑、生活通俗,同时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亲切感与认同感油然而生成为人们青睐方言新闻的主要因素。[2]

5.现场报道增强现场感

重视现场、抓取细节、走向纵深。新闻现场是电视新闻形象性和见证性的根源,没有抓住现场几乎就等于没有抓住电视新闻。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报道百姓最关注的新闻事件,尤其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突发性事件。有时还需要打破常规对突发性事件采取直播、滚动字幕、字幕插播等方式进行全程追踪式报道。对新闻现场各种资源的抓取和表现是衡量电视新闻报道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3]

浙江卫视每年的台风报道,台风现场记者与演播室主持人的连线,让观众通过演播室领略到记者在现场的感受,拉近了观众与现场之间的距离,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展示现场,是电视不同于其他媒体的特有的表现手法之一。前不久,乐清虹桥发生一起火灾,乐清电视台的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记者现场出镜现场报道,讲述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火情、消防人员和村民的扑救情况等一气呵成,观众看后如同是在现场一样,真实、零距离。现场报道的语态能让新闻更加独特更加真实,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语言,能让观众感受到语言更个性化,使观众通过现场语言感受到来自现场的事实信息。

从新闻播报式到新闻故事化、新闻评论、本土方言的大放异彩,可以说地方电视台新闻语态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寻找着更合适的报道方式。这几种播报方式各有各的优点,新闻播报式真实、厚重、权威;新闻故事化能让人如沐春光、平易近人;电视新闻评论以信息评论的角度切入,能让观众阅读到更多的信息;现场新闻语态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现场纪实带来的魅力。方言新闻,体现地域特色,更能体现贴近性。如今,随着网络媒体日益广泛的影响和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挤压,电视新闻语态的变化和适应观众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视新闻语态的变化就是要求电视人对观众要有主动意识,要求做到态度真诚平和,内容上关心和真实,技巧上是有过程有悬念,效果上力求达到真实感动和有吸引力。对一个地方电视台来讲,采用什么样的新闻语态呈现给观众,是根据新闻特点以及栏目的特点来定位的。

参考文献

[1]符绍强:《从符号学角度论电视经济新闻语态创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7):第70页

[2] [美]斯帕克斯:《媒介效果研究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第221页

篇10

成功的结果不可复制,但过程却可以借鉴。首先应该明确定位的战略意义,定位就是卫视发展战略的战术化体现。刘智认为,在媒体超竞争时代,省级卫视越是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就越需要战略,特别是需要清晰的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谋定而动,成功的概率才能有所增加。尹鸿认为,定位理论的核心是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通过调查分析和策划活动提炼、凸现品牌形象,并将其根植于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在市场上为产品赢得一席之地。卫视定位包括受众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和内容定位。欧阳常林在《实现卫视跨越式发展的三大战略》中指出:“三个锁定中最重要的是锁定娱乐,这是内容上的定位――品牌的本质特征。”“要坚持这个特色不动摇,并把特色做到极致,我们的品牌才有坚实的基础。”

湖南卫视是定位的受益者,而后来者多未能尽如人意。高举“情义”大旗的山东卫视和立足“公益”的湖北卫视就遇到了尴尬的局面。于是,有人开始怀疑定位限制了发展。其实不然,定位不一定行,不定位肯定不行。应该看到还有不少尝到定位甜头的卫视,如广西得益于“女性特色”;江苏以“情感”动天下;江西因“红色”走红;四川开讲天下“故事”等等。

笔者认为,关键不在于定位如何,而在于如何定位。卫视进行定位,至少应该在内外、远近、因果和攻防四个维度选择策略。

一、自我定位或咨询定位

2003年,央视推出“频道专业化、节目品牌化”的频道改革方案。5月1日新闻频道试播,拉开了重新构筑卫视格局的序幕,同时也把省级卫视推入第三个发展阶段。胡正荣认为:“新一轮竞争突出表现为省级卫视以极大的热情,纷纷对自己的频道定位进行调整。”定位的驱动力产生以后,电视台面临的就是用内脑还是用外脑的策略选择。

1.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就是应用内脑,以自身的智力资源为主进行定位操作。其优点是知己、成本低、成果易转化;不足是权威性差。

选择自我定位策略,要求台内产业链完整,战略清晰。否则,产、销、研容易脱节,定位成功与否不好归因,导致决策层难以敲定定位方案。自我定位需要足够的理论勇气和开拓精神。陕西卫视于2006年11月推出了“陕西卫视、人文天下”的频道口号,陕西卫视也定位为具有人文特色的综合频道。一批如《周六乐翻天》、《天下宝物》、《中国书画名家》和《不考不知道》等新栏目在卫视播出,一批如吴宗宪、司马南等主持人在卫视亮相,以“文化带”和“娱乐带”相结合的节目板块,使陕西卫视的面貌为之一变。从整体看,改版初获成效,比对改版前同时期,陕西卫视改版至今收视率增长171%,市场份额增长179%。[2]

2.咨询定位

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都是咨询定位的受益者。咨询定位就是通过专业咨询公司来制定定位方案,咨询公司相当于电视台的外脑。咨询定位的优点在于知彼、权威性强;不足之处在于成本高、转化慢。

随着卫视竞争的加剧,包括卫视在内的频道定位逐渐成为电视媒介咨询公司的主要业务。克顿顾问和央视市场研究在这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咨询定位的过程绝对保密,但是效果却显而易见。克顿顾问是国内最大和最富实战经验的专业电视媒体顾问咨询公司,服务的客户包括湖南、江苏、安徽、天津、重庆、四川和广西等多家省级电视媒体,为电视媒体提供从频道定位、节目咨询、广告咨询、覆盖咨询、流程管理等涉及频道运营各领域的顾问服务。欧阳常林称,“克顿以它实力雄厚的人才团队和在媒体经营上的丰富经验,在各大媒体所关心的媒介经营关键性战略、总体组织架构、核心业务流程、重大政策决定等环节上提出了客观、高质量的分析与建议。非常感谢克顿顾问,给我们湖南卫视进行了很好的咨询。湖南卫视的变化,要归功于克顿。”

自我定位和咨询定位在实践中往往是相互结合的,关键要分清主次。

二、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定位是基于历史,面向未来,立足于现实的方向选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时间因素是卫视定位不可不考量的问题,频繁调整定位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也失去了“定”的原本意义,极易导致受众的认知混乱。

1.由近及远

由近及远策略注重现实格局,强调既有资源,寻求短期内业绩有所突破。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稳定性差。适用于远期战略模糊,近期战略清晰的媒体。至于某些模仿跟风的卫视,就只能理解成邯郸学步、张冠李戴了。定位没信心,执行没底气。“强行起飞,空中加油”,最终搞得自己“再而衰,三而竭”,甚至痛喊“定位无用”。

2.由远及近

湖南卫视借助电视娱乐功能的回归,谋求中长期价值在现实条件下的成长路径。“三锁定”堪称由远及近策略的楷模,锁定“年轻”相当于瞄准了成长性人群,拥有年轻人,就能拥有未来。湖南卫视的定位跟整个集团的文化追求是密不可分的。正如魏文彬在哈佛大学演讲所言,秉承湖湘文化不断扩大影响力才是湖南广电的真正追求。“我们的集团,荣幸地赢得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慷慨赞誉。如果说我们是成功的,我想,我们成功的秘密,就藏在湖湘文化的精髓之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殷实富足、快乐和谐的时代,我们便应当‘先天下之乐而乐’,及时为人们提供能够带来快乐的东西,用优秀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我认为,这仍然是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彩表现。”[3]在卫视的拉动下,整个集团的业绩也蒸蒸日上。2006 年,湖南广电集团的电视节目生产能力达到8000 多小时;电视媒体的广告收入达到2 亿美元;总资产达到8 亿美元。从2003 年开始到去年底,他们的广告收入连续四年保持着50% 的增长速度。

由远及近策略把未来理解成必然,把现实理解为可能,更容易考量政策和技术变量的影响,而由近及远策略则正好相反。

三、概念先行或市场细分

在央视频道布局完成以后,频道定位的成熟概念(如新闻、体育、文艺和经济)越来越少,省级卫视选择概念先行策略的难度加大、风险加剧。山东的“情义”概念和湖北的“公益”概念步履艰难。市场细分策略以其深厚的营销管理学内涵倍受咨询机构和决策者的青睐。

1.概念先行

概念先行策略以概念为原因,以市场为结果。

成熟概念一般来自于已有的直观市场,而媒体自身也拥有足够的资源积累,容易形成规模优势,给竞争者造成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以“体育”概念来说,面对CCTV―5省级卫视鲜有觊觎者,大胆的东方卫视只不过借“中超”玩了一个球,就浅尝辄止了。

2.市场细分

为了消除“玩概念”的风险,理性的选择是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策略以市场为原因,以概念为结果。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是由若干买主构成,而买主之间总会存在差异。他们在产品需求、采购实力、地理位置、购买态度和购买实践上都可能不同。上述变量都可作为细分市场的依据。电视业存在两个层次的市场,一个是经营节目、服务受众;一个是经营受众,服务企业。这两个层次都可以细分,谁善于创造性的细分,谁就可能找到饱含机会的概念。广西卫视只是在性别因素上简单地一分,就构筑起了独特的女性时尚卫视,进而杀入全国收视第一阵营。同时,由卫视外线作战拉动地面频道“打响本地市场攻防战”。湖南、安徽、江苏和四川等诸多卫视都是市场细分获利的典型。

市场细分必须经由实证的程序作支撑。市场营销研究公司所使用的常见方法分三个阶段:调查;分析;描绘。熊忠辉认为,“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不能有效地细分市场,不能选择自身具有优势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各种改版和营销活动自然难以行之有效,频道定位自然流于纸上。”

概念先行可以产生某种灵感,但是对概念的测试、支撑总会走到市场细分这一步。可以说,市场细分作为卫视定位的核心业务更多掌握在专业咨询公司的手中,并成为他们跟客户讨价还价的砝码。有些卫视所在的集团已经开始注重研发力量的培养,如上海文广和湖南广电,都把内容研发作为一项战略来设计。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已经有能力不再支付定位的学费。上海文广明确提出向内容供应商角色转变的战略目标,凝结在内容的研发方面的充裕资源(内容、人才、技术、资金、广告)为东方卫视提供了稳固的营养链,保证了东方卫视在定位上不管有多大转身,都能有丰富的内容支撑,而不至于跌倒。

四、目标积聚或标歧立异

国家“211”重点规划项目《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表明: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参照,我国省级电视的发展战略大致可以分为资源驱动型、价值驱动型和区域驱动型三种。定位策略一定会受到发展战略的制约,以攻为主的就要选择目标积聚策略,以守为主的要选择标歧立异策略。这里的“目标积聚”和“标歧立异”不同于波特关于竞争优势的两个战略倾向,只是用来说明定位的策略选择。

1.目标积聚

目标积聚策略就是看好某个成熟的细分市场,执著地围绕它来提炼定位概念,并坚决地贯彻执行下去。这种策略适用于制定标歧立异战略的媒体,如湖南卫视。在歧异战略指导下,湖南卫视力求针对受众和客户广泛关注的“娱乐”方面在业内独树一帜。《超级女声》就是它给客户的独特满足,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独特地位和溢价的回报。实际上,2005年的湖南卫视借“快乐中国”向全国收视市场发起了进攻。回首2003年的“三个锁定”既可看出湖南卫视目标积聚策略的影子,而且咬定青山不放松,从容应付了东方卫视“好男儿”的火拼。

2.标歧立异

不敢向某个成熟的细分市场发起攻击的卫视,只好去寻找新的“蓝海”,选择标歧立异的定位策略。

标歧立异强调以守为攻,它适应的是选择目标积聚战略的卫视,应用比较典型的是旅游卫视。海南卫视一经发现“旅游”这一成长性的产业以后,就把目标积聚于此。2002年1月28日,海南卫视改名为旅游卫视。旅游卫视定位于全国市场,节目取材于全国以及全球旅游资源,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欣赏性融为一体,全方位介绍和报道国内外旅游信息、旅游产业发展趋向,力争把中国介绍给世界,把世界介绍给中国,为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健康蓬勃发展而努力。尽管由于定位过于专业,内容产品重复开发程度还不够,旅游卫视并没有高调跃进,但是他们应用标歧立异策略寻找定位的勇气却十分值得尊敬。

赵化勇认为,以精神文化产品为主的传媒业,整体竞争优势同样要通过技术创新的规模优势、独特品牌的差异化优势来实现。而在系统布局的基础上,在不同专业领域内的专一、专业,又给规模优势和独特品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总之,标歧立异是后发的省级卫视寻找“蓝海”的有效策略。

克顿顾问认为,纵观各个省级卫视情况,可以发现卫视成功的共同之处――用明确的战略和扎实的执行做基础,通过独有的资源把优势不断放大,几乎所有的优秀卫视都是以全国市场为导向来调整节目或制订改版方案,简单依托本地人口经济优势的频道已逐渐显出疲态。[4] 贪大求全的综合化的模糊定位,省级卫视很难在全国市场有上乘表现,基于市场细分的战略定位越来越成为卫视发展的关键。与其年年改版,还不如扎扎实实地定定位。

上述四对因素共有16种组合情况,不同的卫视可以量体裁衣地选用。明确定位策略以后,接下来就是具体定位方法的选择。如何定位是定位如何的质量保证。

注释:

[1] 张立伟:《跨省联合:省级卫视的战略突围》,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年第8期。

[2] 《细化定位 突破份额――陕西卫视改版一周年总结》,载陕视网。

[3] 魏文彬:《湖湘文化与电视湘军》,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