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

篇1

一、广播电视编导的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影响广播电视编导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广播电视编导反过来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也较大。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早期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些重要的专业内容和课程要求都是与政治的基本理念和政治要求相一致。像坚持的媒体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播电视编导要求就充分体现了政治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讲政治,要求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做好正面宣传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在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例如,政治性语言的使用,相应产生的一系列规范等等。学校的学术范围和学校内的政治环境直接影响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一个讲理念、讲原则、讲信仰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更加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科学发展,更加能够发挥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公共意图和作用。这些政治元素作为专业发展的基础,引导和指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健康发展,为培养有原则、有信仰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能够得到更加有利的整合,能够得到公众更为有力的支持,适应政治环境的发展,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讲规范和原则的重要内容。

二、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也决定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一个经济发展良好的环境现状,能够更加促进广播电视编导在实践层面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随即带来的是媒体的发达和网络媒体消费的攀升,技术的变革与资本的力量能够直接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途径,能够促进广播电视编导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双丰收。例如,湖南卫视在经济上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使得广播电视编导的相关领域呈现出了一片繁荣昌盛景象,形成了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经济大环境是现代化条件下影响社会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经济体制的一系列变化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能够让理论转为学术价值,让学术价值转换为商业价值,让每一个观点和每一个创新都能够创造出社会价值,这就是一个好的经济环境所能够产生的正面效应。当前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非常好,由于我们的媒体电台都集中掌握在官方手里这样一个现实情况,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彼此产生了互动,政治上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大众载体平台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社会上的种种不良影响也都因为政治的地位而受到最小面的冲击。官方平台的开放使得广播电视编导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新闻媒体电台广播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加入和参与进来。载体与环境挂钩,公司广告的投入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反而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新的发展,从而形成当前一个积极互动的局面,为广播电视编导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广播电视编导的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看,广播电视编导的现实发展都是围绕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展开的,随着改革开放,新的社会环境不断的衍生和形成,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动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变革,社会转型,人们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环境的重要意义,越来越能够明确地体会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下的社会情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对经济环境的重要影响。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需要不断地夯实广播电视编导的群众基础,不断地更新换代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技术,不断地获得社会的支持和鼓励。从这个方面来看,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已经做到了与社会发展的同步和协调,在几年的大学扩招中,报名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数在不断的攀升,社会环境和现实环境下不断地涌现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热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广播电视编导的学习之中,去了解这个专业,去掌握这个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通过群众基础的实现,整个广播电视编导产业链的最根本基础得到夯实和保障,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才能够得到根本性的发展。

四、结语

篇2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新兴学科,也作为我校的新增专业,在专业培养、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在不断的摸索前进.我院在《赤峰学院“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确定了我院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在这个大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要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本文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及专业现状入手,以一线教学实践为平台,以《艺术概论》为例证,综合多年教学实践,在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个例阐述的方式探讨了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建构,以期为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广播电视编导;理论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28-03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课程多为个方向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在学分设置上也占有很大的比例.以往在讲授理论课程时都采用纯理论教学模式为主的方式,教师讲授、放映相关影视视频、与学生互动等相结合,其实,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一般老师都是应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枯燥,但是,这种教学手段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填鸭式”教学,我们讲多少,学生能学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尤其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让学生学会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是每个理论课教师都应该仔细考虑的问题.笔者将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基础课《艺术概论》为例证,结合本人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艺术概论》作为我校艺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所有艺术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对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做专门综合性探讨与入门性研究的理论课程,在艺术类院校及各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认识不够,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实践性课程的应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上,而忽略了对理论课程进行学习,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和参与性不高,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一些名词术语和概念.最终致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基础较为扎实,而艺术理论修养欠缺,导致其艺术作品文化品位不高,创作出来的作品平庸媚俗,其自身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缺乏艺术理论素养和艺术文化内涵的“艺术制作者”.

经调查,我们以往的《艺术概论》教学模式不管用到何种课堂教学手段,基本都属于理论灌输型教学,之进行枯燥的理论传授,而没有达到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辅助专业创作的作用,而且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也就更不适合成长于新媒体时代的学生.当下的学生更乐于探索创新,也更乐于大胆实践,我们的传统式教学只会压抑学生们的发光点, 也不会让学生真正受益,学生势必不会十分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所以,改革也就迫在眉睫.

笔者在《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总结出了些许教学经验.主要教学方式如下:

1 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想

我们要求学习艺术的学生要有丰富的个人情感,这就导致学生感性思维运用得较多,而面对比较系统的、需要运用到理性思维去学习、思考的理论性知识就多少显得有一些薄弱,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一带而过的话,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会显得模棱两可,与其自身的实践联系不到一起.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实践教学经验,《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了解各地艺术的普遍规律、认识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在艺术工作中创造出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和专业水平,课程内容确定为:从艺术的本原、本体讲起,详细讲述造型艺术、语言艺术、表情艺术、实用艺术等各种具体艺术形态的特点、特征,最后阐述艺术鉴赏的相关理论,让学生在欣赏具体的艺术形式时学习相关的艺术理论,并运用相关理论拍摄出具体作品.

在教材的选择上,针对新的教学模式构想,几次更换教材,2010年之前使用的是孙美兰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概论》和王宏建主编的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概论》.孙美兰老师的教材主要是以本体论为核心构建艺术理论,以美术、音乐为主线,探索中、西艺术比较中的新概念,并建立艺术理论教程的新体系.王宏建老师的教材首先从哲学的高度和历史的广度探讨艺术的本质、各门类艺术的特点和它们共同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再深入到艺术创作的活动中去,揭示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普遍规律.2010年至今,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学会用理论内容指导实践,又对教材做了慎重的选择,2013年开始,主要使用的是王杰泓主编的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概论》,这本教材主要从艺术的本原、本体讲起,详细讲述了造型艺术、语言艺术、表情艺术、实用艺术等各种具体艺术形态的特点、特征,最后阐述了艺术鉴赏的相关理论,比如艺术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将这本教材确定为专业用书,也并不是完全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而是根据本教材的章节流程来安排教学,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要根据具体艺术理论和艺术门类的参考用书来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具体确定了学时分配.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在分配学时时,艺术门类学时相对较少,大学时的分配主要集中在艺术本体、艺术文化、艺术发展和综合艺术上,主要考虑到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其他艺术类专业的区别,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具有宽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素养,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广编专业不同于其它单一的艺术类专业,它是将艺术专业知识运用到编导、策划、创作和制作等方面,而艺术门类知识主要是作为本专业学生的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修养,所以在学时分配上,将艺术本体加大学时,尤其是艺术创作部分.在艺术门类章节中,根据学生学到的艺术创作知识,引入实践教学.

2 引入实践教学,追求教学方法的灵活化、多样化,探索课堂教学的延伸化、实践化

《艺术概论》课程中的绝大多数学习内容,如果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很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式的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第二章——艺术的本体中,关于什么是艺术的本体、什么是艺术创作这一类的内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单听教师的讲解只能够理解皮毛,对于艺术创作只能记住艺术创作的几个阶段,如果引入实践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创作,那教学效果将大不相同.

在学期初教学班级根据人数成立兴趣小组,每小组大约8人,采取自由结组的方式,要求每组必须搭配有男生.兴趣小组的成立便于学生们今后的学习、讨论和创作.根据学时分配,结合实践教学特点,具体引入实践教学的章节集中在第三章至第七章.分配如下表:

将实践教学引入到具体艺术门类创作中,主要考虑到具体的艺术门类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可操作性更强,在规定的内容范围内,学生根据自己的艺术创作习惯或喜好选择题材和形式,鼓励学生用镜头说话,鼓励学生用摄像机(条件不足可以用手机)以广播电视节目形式的方式创作出具体的作品.根据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培养方案,开设《艺术概论》课程之前,已经开设过《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拍摄影视作品的具体流程学生已经了解,让学生依据流程去设计、策划自己的作品,并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以广播电视的艺术形式将每种艺术门类阐释清楚.

这种阐释不是用影视手段解释一种艺术门类,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故事片、可以是纪录片、可以是专题片……例如有的同学把实用艺术拍摄成专题片的形式,拍摄内容是赤峰市博物馆.如图1.

主要是以博物馆中的展品为例,阐释实用艺术.此专题片学生用摄像机拍摄完成,从策划、稿本写作、解说词写作、剧务、拍摄、配音到后期制作,学生全部独立完成,不仅更深入的了解了什么是艺术创作和什么是实用艺术,而且学生积累了创作经验和拍摄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都打下了基础.

再如表情艺术一章,学生们自编了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舞蹈演员的情感故事,很好的阐释了表情艺术是借助于音响、节奏、旋律或人体动作,同时经过表演这个环节,以此来塑造艺术形象.

又如在综合艺术一章,学生们编导了青春校园剧《我用青春说爱你》.故事是个青春校园的爱情喜剧,不论从编导还是画面质量,再到后期制作,甚至到花絮都制作非常精良,而且情节风趣幽默,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非常难能可贵,也说明学生不但理解了艺术,理解了艺术创作,理解了综合艺术,也更深刻的理解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殊性,而且也对广编专业有了浓厚的兴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有效的强化了《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特色,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兴趣,也是学生了解了今后专业学习的大方向,可谓一举多得.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安排的实践内容具体学时均为2周,这个学时并不占用本课程教学计划中的课时,而是给学生2周的时间,利用课余去创作,将课堂教学延伸化,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理论知识是指导他们今后艺术创作的重要储备,专业技能的训练是他们艺术创作的功力支撑,两者应齐头并进,不能偏废.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学生以后的艺术创作指明方向,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创作的目标、过程和结果,并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在作品中呈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并为人所接受.而《艺术概论》课程中的实际创作是学生今后进行作品创作的敲门砖.

3 创新考核方式,努力使考核方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篇3

问: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广播电视学要教会学生的主要本领是: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记者和节目编导,当然也会涉及影视节目的制作,如果有兴趣,大可在本科期间拍摄几部微电影,过过导演的瘾。

问: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答:如果你是影视爱好者,对动态画面有良好的感知能力,欢迎你报考本专业。此外,本专业强调动手能力,希望考生在高中期间已经对摄影、视频制作有浓厚的兴趣,乃至有些实践尝试。另外我们十分欢迎兴趣宽泛,涉猎甚广的考生,因为对画面的感觉可以后期加强,但是对学科的兴趣和快速吸取知识的能力,却不是短期内能教会的。

小编插话:果然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要行动起来,用镜头来观察世界,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问:社会上是否对广播电视学专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答:很多人以为,电视天天看,还需要学习吗?其实制作影视节目的流程相当复杂,属于团队合作型工作。例如制作一档综艺娱乐节目,需要编导、摄像、灯光舞美及后期制作等专业工作的综合配合,如《中国好声音》有27个机位、百余人的团队为之工作。

小编插话:原来一档节目需要这么多的工作人员合作完成,广播电视学要的是“团队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哦!

问: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有哪些?

答:本科生课程大致分为大类必修课、大类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专业必修课包括电视节目编排与制作、影视编导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主持概论、节目策划与营销、西方电影史等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技术含量的课程。专业选修课包括纪录片创作、视听语言、新闻评论、媒介融合等。强调动手能力,培养专业性人才是课程的总体目标。

小编插话: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电视人,可不是那么简单,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强调动手能力。感兴趣的同学,你们准备好了吗?

问: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什么行业?

答:最对口的行业是广播电视机构,还有影视制作企业。当然还有不少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媒介策划、公共关系方面的人才,我们在培养方案中兼顾了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类课程,毕业生也能应聘相关岗位。

问:看来广播电视学还是很有就业市场的,作为一名本专业的“资深学生”,你能谈谈自己的大学感悟吗?

篇4

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文学”门类划属艺术学门类,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这一目标,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纷纷强化实践教学,搭建起“实践课程+工作室+专业实习+专业采风+毕业实习”多元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采风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如何紧扣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改革采风课程教学,提高采风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将做一探索。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特点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独立制片能力、采编播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训练,既要能够掌握前期的构思、策划和剧本、文案及解说词的写作,又要能够胜任中期的拍摄任务,还要能够参与、指导后期的剪辑等相关工作。[1]”实践是培养动手能力的唯一路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利用的实践机会主要包括:课程作业训练、专业实习、专业采风、毕业实习、参加竞赛等。目前学生创作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校内创作居多,学生视野狭窄,选题范围囿于大学生活一角,创作题材多为微电影、广告、MV等虚拟性电视短片,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思想性、人文性难以拔高。增加校外实践机会,开阔学生视野,培养敏感的社会洞察力和人文情怀,拓宽电视片创作的选题范围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采风课程的意义

专业采风属于校外实践,“是一项有组织、有预控、集体参与的实践活动”[2],采风课程一般在基础理论知识已经学完的第6或第7学期开设,时间一般是1~2周,由专业素质突出的教师带领学生到地域风俗文化特色突出的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文化园区等地,完成1~2部电视短片的选题、策划和拍摄工作,回校后再利用1~2周时间完成后期制作。采风课程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地域民俗风情,提高艺术素质和生活洞察力,通过电视片制作的真实演练,提高在社会生活中发现和策划选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采风课程的现存问题

1.心态不够端正,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采风课程选择的地点多为具有地域民俗风情特色的旅游景点或城市,个别学生对采风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抱着班级集体“旅游”的心态,忽略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另外,采风课程管理和考核的松散也导致了部分自律性不强的学生不重视采风课程,创作随意应付。

2.重生活纪律管理轻课程教学管理

采风课程是一项集体活动,学生处于游动状态,可变性因素较多,且师生比为一比几十,难以时时监控,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院一般会制定严格的组织纪律,强化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如规定学生采风期间不得随意外出、不得单独行动等。和严格的生活纪律管理相对应的是课程教学管理的松懈,一些学校的采风课程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计划和考核制度,教学随意,采风教学管理的严谨与宽松取决于带队老师的责任心,一些责任心差的老师把学生带到采风基地之后就基本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组建小组去选题创作,对选题的内容和创作的进度、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管不问,只要求学生返校后如期拿出作品即可。

3.课程环节安排不科学

多数学校的采风课程作业是完成1~2部电视短片的创作,包括选题、策划、外联、拍摄等全部都要在采风基地完成,采风之前没有布置选题策划和资料搜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学生出发前对采风基地的情况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到达采风基地后,要自己走访、熟悉情况之后才临时决定选题,查找资料,进行策划和拍摄,如果没有足够的前期准备和策划,加上基地条件局限,1~2周的时间创作非常紧张。这种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创作不认真,仓促完成,采风作品质量不高。

4.采风作品题材单一,选题易撞车

目前多数开设了采风课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都将采风基地选择在了民俗风情名胜景点,如安徽宏村、江西婺源、云南丽江等地。采风作品的题材多是民俗文化专题片和微电影。由于地点单一,前期资料搜集不够,准备不充分,选题极易撞车。如笔者所带学生去安徽宏村采风,第一周是专题片创作,学生报上来的选题出现多组撞车,选题集中在“建筑”、“竹艺”、“茶文化”、“美食”等。

5.考核不严谨,采风作品不受重视

采风课程的成果以作品的形式提交。对于一些学校来说,采风结束,把学生安全顺利带回学校就等于采风课程完成了大部分,只需要最后给学生提交上来的作品打一个分数,采风课程就划上了句号。采风课程成绩考核流于形式,采风的具体成效如何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检验标准。此外,采风中完成的作品仅限于成绩评定的依据,成绩评完后就束之高阁,学生积极投入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被重视,打击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会通过口碑相传的形式传到下一届,加重对采风课程的不重视心态。

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采风课程改革

1.强调课程意义,纠正不良心态

采风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更是一门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组织者应该在课程前期动员、组织活动中通过专题报告会的形式宣讲和强调采风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还可以在报告会上选播往届优秀采风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制定严格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也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纠正学生“游山玩水”的消极心态。

2.采风课程教学管理规范化

严明的组织纪律虽然是保证采风课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但采风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在于“艺术创作实践”,课程管理不能本末倒置。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制定规范的课程教学计划和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内容涵盖前期动员、组织工作到中期课程作业的布置和指导、每天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后期作业的考核方式、课程成果的检测等内容。“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作为认知主体的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帮助者以及指导者。[3]”为了强化采风课程中教师“教”的工作,制度化约束带队教师的行为,如实行带队老师小组负责制,每个带队老师负责几个小组,紧密跟进小组的策划、拍摄进程,并根据每个小组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将“教”与“学”的工作贯穿到整个采风进程中。

3.重视采风前的准备工作

要想创作出高质量的采风作品,前期的准备工作(资料搜集、选题策划)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单靠采风的1~2周时间完成1~2个高质量的作品是不可能的。为了保证采风中学生学有所获,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拍出优秀作品,需要重视采风前的准备工作,打一场“有准备的战役”。采风课程的负责人可以在采风前的2周将采风地点、作业要求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完成准备工作,如全面了解采风基地情况,搜集资料,确定初步的选题方向,并拟定初步的拍摄计划,并交由带队教师指导点评,这些初步的选题和拍摄计划在到达采风基地进行实地考查后还可以进行再调整。学生带着准备而来,进入采风基地后,考察和调研工作将会更加有序而有针对性,作品的创作也更为顺利。除此之外,到达采风地点之后,还可聘请熟悉当地历史和民俗风情的文化名人做报告,向学生全面介绍采风基地的情况,利于学生掌握全局,进一步明确选题的方向和调研的视角。如笔者所带2013级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去安徽宏村采风,到达当地的第一天,安排好学生食宿后即联系当地一位“地胆”胡先生给学生做报告,讲解宏村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并以一个世代居住在宏村的宏村人的身份,介绍宏村近年来的变迁,宏村人的生活和心态等。独特鲜活的视角,丰富生动的资料是百度百科搜集不来的,讲解激发了学生探索宏村的兴趣,扩充了学生的视野,催生了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选题。

4.灵活布置采风作业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采风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学生已经基本学完了多门专业理论课,全面系统掌握了多种广播电视片创作的基本技能,采风课程是为了综合、系统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采风作业的题材可以不受局限,除了传统的专题片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制作不同类型的片子,如剧情片、艺术片、新闻片甚至广告等,作品类型多样化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选题撞车的现象发生,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如华南农业大学2013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采风作品为专题片、新闻片、微电影、MV、广告中的两个任选题材。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创作思路,带队老师鼓励学生在采风期间为正在征集作品的第八届大学生广告节拍摄作品。

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英语学习 学习风格 课堂学习行为

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是反映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概念,自首次提出以来,便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积极关注,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学论等领域共同关注的课题。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习风格,对自己学习风格的认识,会有利于形成可以发挥学习潜力的策略。学习风格研究也能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加拿大学者亨特于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教学匹配模式,认为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制定匹配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很多本专科院校都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普遍发现,此专业的学生与其他同类型专业如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学生相比,在英语成绩和学习风格上,具有明显的差异,他们普遍英语基础较扎实,学习态度更踏实端正。在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编导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风格进行调查与分析。

本次问卷采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开发的学习风格检测表(ILS),它以学习者的情感和性格因素及学习的感知模式为依据,信效度良好,在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研究中应用广泛。此表由44个问题组成,用于评价学生在知识的加工、感知、输入和理解四个维度的学习优势。

此次调查对象为我校12级广播电视编导本科7班41名学生,共发41份问卷,回收41份,回收率为100%,选出40份有效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在知识的加工方面

积极主动型学生共26人,占65%;深思熟虑型共14人,占35%。积极主动型的学生,倾向于通过积极主动的讨论或解释对新事物和问题提出想法,通过尝试思考和理解它。沉思型学习者更喜欢首先安静地思考问题。

活跃型学习者比沉思型学习者更喜欢集体工作。21题中,整个班有30位学生选择“喜欢小组学习”,并愿使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探讨方案。此外,他们倾向于选择教室中前排位置,积极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记录笔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是活跃型学习者典型的课堂行为习惯。

二、从知识的感知角度分析

感觉型学生共30人,占75%;直觉型共10人,占25%。感觉型学习者,对细节有耐心,喜欢学习事实,擅长背诵和做现成工作,讲究步骤,课堂上不喜欢没有明确讲解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没有明显联系的课程及复杂和突况。直觉型学习者,学习得更快更具创新性,擅长于掌握新概念,建立新的联系,更能理解抽象的公式,不喜欢需要记忆和进行常规计算的课程。

要成为有效的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感悟和直觉两种方式都要学会适应。如果过于强调直觉作用,会错过一些重要细节或是在计算等学习工作中犯粗心的毛病。如果过于强调感悟作用,会过于依赖记忆和熟悉的方法,不能集中思想理解和创新。教师调整教学策略要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在某些方面相匹配,如14题,全班37位学生选择“在阅读传记性作品时,喜欢能启发新思考新想法的内容”。因此,在讲授传记性作品时,教师不应一味罗列事实或教学生怎样做,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的新思维。

三、知识的输入方面

视觉型学生共32人,占80%;语言表达型学生共8人,占20%。视觉型学习者,愿意并擅长记住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如图片、图表、影片和演示中的内容;言语型学习者更擅长从文字的和口头的解释中获取信息。

研究表明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呈现信息时,每个人都能获得更多信息。而且,在大学英语课堂文字和口头信息的输入量更大,学生主要通过听讲和阅读写在黑板上及课本里的材料来学习。大部分编导学生倾向于选择中前排座位,与他们属于视觉型学习者,要看和听清教师演示的各类材料有密切关系。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使其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匹配,如口头讲解时,辅以画插图,或播放相关图片、视频等材料。

四、从知识的理解角度分析

循序渐进型学生共26人,占65%;总体统揽型学生共14人,占35%。编导专业65%的学生在知识理解方面逻辑相连,属于循序渐进型,习惯按线性步骤理解问题,按部就班地寻找答案,虽对主题的特殊方面知道许多,但联系到同一主题的其他方面或不同的主题时表现得很困难。综合型学习者,习惯大步学习,大概了解和吸收没有任何联系的随意的材料,他们或许能更快地解决复杂问题或者一旦抓住了主要部分就用新奇的方式将它们组合起来,但缺乏顺序思考能力,对细节模糊,难以解释清楚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最佳的知识理解方式是将二者有机结合。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适当调整对知识的理解方式,如40题:某些教师开始讲课时会讲授纲要,这些纲要只对3名学生帮助很大,其他37位学生认为这对他们只有一点帮助。教师应强调纲要的重要性,使学生最大限度理解所学内容。

此次调查显示广编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为:在知识的加工过程中大部分属于积极主动型,在知识感知方面大部分属于感觉型,而从知识的输入角度看,更多属于视觉型,就知识的理解而言,更多学生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者。此结论从某种程度上可解释,编导专业的学生较同类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态度更踏实,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更牢固。

此次调查对学习风格与成绩的关联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而调整学习策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则应调整教学策略使其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匹配,而有些方面则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调整学习风格。

参考文献:

[1]陈美荣,曾晓青.国内外学习风格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2(12).

[2]贺雯.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4(3).

[3]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篇6

一、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情况

(一)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的发展概况

20世纪中叶,广播和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对广播和电视关注度的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直到20世纪末,广播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媒体。为了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对各大高校进行了改革,在全国各省区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并在很多综合性的大学中开设了广播电视专业,对广播电视人才进行专业和系统的培养,从而为广播电视行业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我国十分重视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电影学、戏曲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并列为二级学科,统属于文学门类艺术学,这为增设广播电视专业提供了学科依据,对于我国广播电视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后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大量优秀人才经过专业的学习,投入到一线的广播电视工作中,加快了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地位的变化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学科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在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可以看出2011年的学科目录与1997年的目录有一定的区别,并未规定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科级别,在规定中只提到了一级学科,这是根据十多年来,艺术和传统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正确决断。②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如何确定广播电视学科在各学科中的定位,需要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决定,要留有回旋的余地。这个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各大高校的教学改革留出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以二级学科的形式产生,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日益成熟。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媒体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且发展十分迅速。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媒体融合发展阶段。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多新兴行业的冲击,使学科发展受到技术创新的牵制,如果再继续保留其二级学科的地位,则有失当之嫌。因此,根据目前时代的发展情况,重新确立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分解与重组

学科是以科学知识体系为标准进行划分的,学科是某方面的科学知识系统化的体现。而专业则需要建立在学科及组成学科的知识体系之上,学科的范围远大于专业的范围,一门学科可以包含着与学科相关的很多专业,并且包括一些跨学科的专业。所以,学科的划分既需要确定科学的研究方向,也要具有与之相关联的专业课。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媒体技术与新兴艺术兴起,使戏剧和影视艺术形态发生了变化。为了使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在大众传媒业的新背景下获得进一步发展,应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科特点和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有效梳理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戏剧与影视学包含戏剧、电影、电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括众多研究方向。其中电视艺术包括电视剧方向和记录片方向,而随着新兴网络媒体的发展,又增加了微电影方向和网络剧方向,这是适应时展需要而增设的专业方向。广播艺术主要有广播剧、广播评书、广播朗诵等方向。这些学科方向同时也可以在戏剧与影视艺术学之下设立,这些学科发展方向的交叉会影响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广播电视艺术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拆解,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科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生学科的研究方向十分灵活。与本科生的专业研究方向相比,研究生具有更多的自,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取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十分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为此,教育部门正在准备撤销本科生的研究方向,使其选择更加灵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值得期待。学科的划分并不是随意的划分,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的影响,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学科设置。广播电视艺术专业改革会受到技术、体制、观念变化的影响。学科的划分要根据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变化情况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③

三、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策略

为了促进在大众传媒业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发展,在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情况之后,需要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走向,以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使专业改革更具目的性,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一批有专业能力、教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教师组成新型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的构成上,要改变以前单一的全职教师进行教学的师资结构,实行以全职教师为教学骨干力量、兼职教师作为后备力量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教师。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不仅要具备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学科教育的重点,为了促进学科的发展,必须明确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本科学科来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做到手脑并用;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科理论进行深入挖掘,运用多方面知识,做到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需要注意理论研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无论哪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都要首先确立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大众传媒业新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对目前新形势下的学科研究和专业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为了很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需要正视老问题和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式。第二,渠道研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发展十分迅速,影响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的发展。很多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传播渠道,除了以一些传统的形式存在之外,也在寻找其他渠道,为这些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④为了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新的渠道,以掌握实际情况。第三,内容研究。广播电视艺术是通过音频、视频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观众对于电视广播的认识都是从这些音频和视频中获得的,所以对于内容的把控十分重要。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应研究传播内容的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以引领人们积极地思考生活、感悟人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第四,作者研究。传统媒体中的文章都是由专业工作人员和作者撰写与编辑的,对于文章内容有着严格的审核程序和发行标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广播、电视媒体不断地拓宽作者的渠道,也开始选用业余作者的文章,这使我国广播和电视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内容上更贴近观众的品位,从而有助于吸引观众。第五,受众研究。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变化使人们对于艺术的欣赏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对于观众艺术欣赏方式和欣赏内容的控制,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接下来需要研究的话题。⑤第六,管理研究。广播电视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要把握传播者、传播内容、接受者等几方面的要素。传播者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播者要有效把握传播过程中的各个因素,使广播电视艺术创作方式更加多元化。

五、结语

在大众传媒业的新背景下,各媒体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各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基础。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需要在深入了解大众传媒的大背景下,明确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教育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梳理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正确把握广播与电视艺术学学科的走向,明确学科的发展目标,以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作者:赵磊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注释:

①赵正阳,郭晓.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新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0):131-136.

②庚钟银.大众传媒业新背景下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走向[J].艺术教育,2015(4):18-21.

③郭晓,高薪茹,张斐然.艺术传媒、融合互通——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设扫描[J].艺术教育,2015(4):6-17.

篇7

【关键词】传媒专业 影视编导 播音主持 摄影 文理兼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13-02

近年来,高考传媒类专业受到了众多高中生的热捧,报考人数日趋增多,大有超越传统的高考音乐美术专业的趋势。但是在教学中,还是有许多家长与学生对此专业了解较少,甚至于学校的老师与领导也未能真正清楚地向家长或学生介绍有关传媒类专业的相关内容。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别撰写本文,以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高考传媒类专业主要包含的科目及考试内容、形式:

高考传媒类专业主要包括下面几个科目,但各院校间的考试形式和内容也略有不同,部分院校只考其中项目,列表参考各院校招生简章的考试内容,如下:

二、高考传媒类专业的考试特点

1.入学门槛不高,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突破专业要求

选择高考美术或音乐类专业的学生本身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天赋,且要投入大量时间练习,短时间内不可能速成。但高考传媒类专业则不同,如果该考生有一定的表达、创作等综合素质能力,通过专业老师指导考试的流程,了解专业考试的特点,掌握写作分析结构能力,是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练习的,只需短期培训便可参加应试并有较大录取机会,学习风险很小。

许多学生担心自己没有艺术天赋会学不好,同时一些家长和学生在认识上也有一个误区,以为学艺术就是要把艺术作为终身职业,以后一定要走当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的方向;这是对艺术专业比较狭隘的理解,他们不了解现在还有传媒类、艺术管理、艺术商务等泛艺术学科。如影视传媒类专业,特别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专业是兼有文学、新闻、影视学和艺术学各学科特点的综合型专业,不需要特别的艺术特长,也没有外貌、身高、嗓音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因此特别适合普文、普理类学生中想考取名牌艺术院校或文化成绩不很理想、考取本科有困难的学生。如果艺术科录不上,考生还可以参加其它非艺术批次的录取,是普文、普理类考生的最好选择。

2.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比例较高且文化科要求较低

相对于报考普通高考的人数而言,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人数只占其中极少部分(每校一般十几人,多则近百人,一般平均不到年级总人数的5%)。而近年来,开设艺术专业的院校占总招生院校比例的70%以上,因此录取的比例比普通高校的比例高。特别是高考传媒专业为新型专业,报考的人数相对更少,如广东省每年报考传媒专业的学生不过一千多人,竞争率小、通过率高。

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高,传媒专业属于艺术类,按照目前国内高考招生制度,艺术类高考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要比普通高考相同批次低60%-70%(但相对于中国传媒大学等个别高校文化科要求是不低的)。

对高考竞争强烈的现象来说,有时一分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艺术类考生与普通类考生在高考录取分数上的巨大差距无疑是艺考生的巨大优势。

3.文理科兼报均可,不影响正常的普通高考,增加了升学机会

全国高考传媒类专业基本上是文理科兼报均可,即选读文科或理科都可以报考。这就给想报考传媒类的学生减去了在选读文科还是理科的心理烦恼。

高考传媒专业最大的特点是专业上的“多次考试机会”、“多次录取机会”。首先,艺术院校专业考试基本上设在每年1至3月份,时间上与6月份的文化高考不冲突。其次,艺术类专业属于提前填报志愿,不影响考生其它非艺术批次的录取。

那么,什么是多次考试、多次录取?高考传媒类专业分省统考与院校单考,考生参加本省专业统考获得合格证后,在每年1至3月份,只要考生选择的各单独招考院校考试时间不冲突,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报考哪一所院校。而且,只要考生愿意多花些时间与报名费,就可以自由选择报考多少间院校多少个专业。假如考生在1至3月份内选择报考了10间院校,那么考生就有十次考试机会与十次被录取的机会。

4.近年来,传媒艺术类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众传媒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工具。各种先进的传媒方式和现代传播理念,对传媒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急剧增加,传媒类专业的社会与市场需求就越来越应多。

近年来,传媒艺术类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除了大家熟知的艺术类院校外,全国很多地方的综合类大学也纷纷设有传媒专业,据统计,全国招收传媒类专业的院校超过了一百多所。

三、高考传媒类专业的发展前景

传媒艺术专业社会需求大,就业灵活,前景较好。

从市场调研来看,传媒行业被认为是未来十大发展的行业。毕业生可选择在电视台制作、影视娱乐行业、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等机构就业,工作稳定收入高;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深造,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数十所著名院校均有相关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国外的传媒工作者也是被捧为最热门的行业。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相关人士曾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用一系列数字反映出如今对传媒人才的需求现状。他说,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500多个省级频道,有2000多家城市电视台,10000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专业从业人员1000万人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而目前从传媒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数总共不到10万人,可见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多么大。

四、报考传媒类专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首先,考生如选择报考播音主持、表演专业,既要考生自己有兴趣,同时又要考虑到自身能力素质,包括嗓音是否有明显缺陷、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较佳、气质是否会偏离专业要求较远、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有表演的潜质等。所以要从自身能力条件出发,有的放矢进行报考。例如播音主持专业就不同于其他传媒类专业,对形象、气质及身高、表达能力等条件要求较高,而这些条件先天占80%、后天努力只占20%,而对于艺术传媒类专业可以报考的方向还有很多,建议要引导好考生不扎堆报考播音主持专业,还要尽可能做到广猎“泛报”。

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能力和专业课学习情况,结合自己高考的文化课分数线,进行有针对性的报考。避免扎堆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其他开设了传媒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很好的选择。

篇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也在不断地融合,气象编导如何适应天气信息在新老媒体传播中作用的重新定位。本文对气象编导作用进行简单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气象编导;天气信息;作用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与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公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而天气信息传播是公共气象服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气象事业作为社会基础性、公益性事业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以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天气预报信息与新老媒体相互交叉融合,这给新时期、新环境下的气象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气象编导,主要是指从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的人员,负责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进行编辑和整体策划、指导,一般包括电视天气预报编辑和导演。而当前的气象编导,相对以前增加了新的内涵,因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气象信息传播,需要比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更具时效性、及时性、互动性。由此,气象编导不再只是对文字和节目的编和导,更要具有专业、全面、到位的气象信息分析和解读,甚至气象编导也要从幕后转移到台前,与广大受众进行互动交流。

二、气象编导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整体策划、创意、包装、撰写解说词和主持人主持艺术等等,这些都是影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质量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气象编导不但要有总体策划能力,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样,在新媒体气象信息传播时代的气象编导,更需具有更强的专业气象知识、强大的文字功底、与时俱进的图形制作能力和新闻敏锐性,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同时,气象编导要对整个天气信息传播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协调好各个部门和各个人员,把每一次天气信息制作与播出的效果,都当作对气象编导的一次检验和考核。

(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对一名气象编导来说,懂得气象专业知识是基础,因为它是天气信息制作的核心。只有气象编导具备了丰富的气象专业知识,才能对短、中、长期天气预报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每一次转折性天气的演变过程、当地的气候特征以及与本地气候相关的工农业、旅游、风土人情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天气预报信息通过媒介告诉广大受众。同时,随着非线性编辑技术和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电视节目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和内容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这对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和气象编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气象编导紧随时展,站在广播电视艺术的前沿,不断学习影视新知识,结合气象,进行再创造,来推动电视天气预报事业的新发展。另外,作为一名气象编导,既要懂气象,又要懂电视,更要懂得新媒体。尤其是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当今气象编导提出了更快、更新的要求,因为他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编导,你说我听,你做我看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输。在新媒体时代下,大众随时、随地、随心接受或索取各类天气预报和与天气相关的信息,同时还具有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全时段和互动性的特征,这也要求气象编导不断地学习新的气象知识,以及气象与人们工作、生活、生产相关的广泛知识,以便及时、准确地解答受众提出的各种问题。

(二)总体策划能力

气象编导是气象信息传播的主要策划者,气象编导如何组织和实施节目策划是节目成败的关键。题材的选择是气象编导创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在一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气象编导每天首先要选取一个题材作为核心内容,成功地选题是节目成功的一半原因。选题要贴近生活,在气象台具体天气预报的基础上,用电视语言传达未来天气信息,以指导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让人们更科学地安排衣食住行,提高生活品质。同时题材的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新闻性、针对性、地方特色和科普性等。再如,在多媒体相互交融的时代,气象编导需要具备更强的总体策划能力,特别是在天气事件与社会民生有较强关系的天气新闻、灾害性天气实时追踪和专题报道等方面,发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所没有的新媒体连续、实时、互动等特性。例如,在台风影响期间,不断推送台风移动路径、影响范围、灾情信息,以及与受众互动等,同时可以通过互动等方式得到更多第一手的实时灾情信息。同时,气象编导也可以把电视天气预报和新媒体的气象信息传播结合起来,做到一个产品多个用处,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不同天气预报信息深度的需求。还可以将天气预报的相关信息交互放在新老媒体中,收集网民和观众的反馈信息,加强彼此的交流和互动。例如,气象编导既可以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部分视频放到新媒体中,也可以将新媒体中网民拍摄的视频、照片、图片和反馈信息等资料移植到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达到新老媒体的相互交流、相互互动、相互促进的效果。

(三)业务指导和协调沟通

气象编导在天气预报信息生产、运作和传播的整个流程中,是集前期选题策划、中期编辑、后期制作和信息反馈于一身的角色,并从细节上具体负责信息传播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气象编导对预报信息的主题选择、文稿组织、图形制作、视频编辑、不同风格主持人选用和新老媒体的受众对天气信息反馈如何回复等方面的质量把关和技术指导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气象编导既要有较强的总体策划能力,又要从微观入手,注意每个细节。因为当前,无论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还是新媒体天气信息的编辑都是一项集体活动。这就需要气象编导不但要有较强的业务知识,更需要很强的协调能力,如此才能成为制作天气信息和传播过程中的剂。

当今是“读图时代”的21世纪,单靠文字已不能适应新媒体对信息的需求,他需要有更多的图片和小视频来修饰,尤其是一张一目了然的好图,比一堆华丽的辞藻更能吸引人,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如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对画面的处理是十分关键的。因为,电视是一种视听综合艺术,画面与解说词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两个主要内容,解说词为观众提供听觉感受,画面则为观众提供视觉感受。通过画面调动观众的再造想象,使观众从无形的解说词上感受到有形东西的存在,以弥补解说词无法表达的不足。所以,当今的气象编导既要学习运用各种通用的制图软件还要学习运用气象专业的制图软件,不断地提高自身技能和业务指导能力。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图形等各种复合形式,来实现多样化的气象信息在新老媒体中更广泛、更快、更有效的传播。

三、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一条好的天气信息不仅要向受众传递天气预报内容,更要把天气信息所附带的价值观、思想性和美感传递给受众,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而天气信息的传播离不开气象编导的积极参与,气象编导的自身文化素养或多或少能在天气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来,正如古人云:“文如其人”。这就需要我们的气象编导时刻保持文化充电状态,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同时,气象编导也应该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不同音乐的特点和应用有较强的认识。例如,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音乐是节目制作的基本元素,节目内容的表达在恰当音乐的烘托下能更深入人心,在适当的音乐氛围中,节目的主题能够得到更鲜明地呈现。

四、气象编导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顾名思义指为解决实践问题而进行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活动。或者说,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组从而获得有效创意的思维活动和方法。一个优秀的气象编导能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在天气信息传播中,一定会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在信息开放的今天,无论是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还是新媒体中天气信息传播都已经不再是气象部门的专利了。所以,气象编导具有创新思维在天气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气象编导的其他注意事项

气象编导要注重天气信息的整体包装。提起包装,我们都知道它的意思,但之所以把包装拿过来用在天气信息传播上是因为他和其他产品的包装有共同之处。前面我们讲的大部分是气象编导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和培养创新思维来对天气信息的内容进行加工,与此同时对天气信息传播媒介外在形式要素的合理包装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图像、颜色等。例如,由于不同地区的电视台和同一电视台不同的电视频道,每个台的频道定位不同,而且各个频道的主色调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色调也应尽量符合当地电视台各个频道的主色调。包装还要坚持特色原则,天气预报节目在改版时应及时与电视部门沟通。以当地电视频道特色为基础构建具有自己个性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总之,突出特色、突出个性,区别其他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节目包装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原则。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的大众传播方式必将过渡到分众传播方式,新媒体以它更强的互动性,要求天气信息服务个性化,将受众群体细化、服务细化,来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同时,气象编导要在天气信息传播过程中树立起服务的品牌意识,建立和培养自己的天气信息服务群体,打造天气信息服务新形象。

六、结语

篇9

关键词: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交际方式,是重要的信息载体,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式。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其中,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广播电视媒体行业,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每个广电人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作为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后备军,广电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用于社会传播的、公开的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因此,高校广播电视专业要着重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使他们日后适应在新闻实践中的诸如沟通、采访、播音、主持等方面的应用语言表达需要。

一、广电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及问题

(一)重知识性课程

,轻口语表达等能力性课程当今媒体空前发展,用户的视野十分开阔,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播音员、主持人的“全明星”时代已经结束。用户对于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甚至是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只会机械念稿、照本宣科的播音主持和出镜记者,无法满足用户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但是,现实是一些高校的传媒院系忽视广播电视的实际需要,思想观念囿于传统,对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朗读等训练语音、发声、气息的基础课程开设很多,而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即兴语言能力的课程和课时则较少。学生对口语表达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即兴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专业学习并不重要。口语表达技巧的缺失使得一些学生虽然音色、气质、外形等条件都很好,但是一旦缺少现成的稿件,就会在镜头前手足无措,不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语言素养有待提升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与语言素养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语言素养差,口头表达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加强。传媒学生语言素养有待提升是传媒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广电专业学生更加需要提高对语言的把控能力。比如有稿表达不能锦上添花,无稿话语不成语体,甚至语音不标准、用词不当、表达不准确、缺少沟通技巧、答非所问、说话时加入不当肢体小动作等,若不加以规范,必然影响其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文化素养需要积淀

文化素养是一名优秀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品格。文化素养不仅包括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的积累,而且包含着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的内在本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日常不断积累和学习。很多节目中,我们能够看到主持人妙语连珠、侃侃而谈,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靠着经年累月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才能实现。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这为广电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也妨碍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生活的整体把握,造成学生口语表达虽然更新速度快,但是缺少专业思维和文化底蕴。

二、广电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途径

认为口语表达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训练的陈旧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教师和学生必须及时转变思维,树立正确观念,重视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和训练。

(一)改变教学模式,拓宽培养思路

与一般的知识课程、理论课程不同,凡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这些课程,教师要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探寻有效途径,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1.增加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实践,为学生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赛、教师指定话题、角色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培养思维应变能力,通过语音将自己的思维用专业的、逻辑的方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效果。2.重视课外锻炼,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口头表达能力。鲜活的生活是语言表达的源泉,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设置情境,为学生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口语训练。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演讲和朗诵比赛、文艺晚会、街头宣传、信息咨询等活动,使学生尽量做到多讲多练。积极利用新媒体,通过微信平台、QQ群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3.“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讲,有时会力不从心。因此,高校教师应定期“走出去”,到媒体进行实地锻炼,增强实战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将媒体资深的记者、编导、主持人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请到高校,为学生讲解媒介形式的变化、媒体融合的发展、业界前沿的动态、语言应变的实例,使学生能够受到感染,产生学习、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兴趣和动力。

(二)紧跟时展,丰富实践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媒体迅速崛起,并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广电专业学生的实践途径,为他们提升口头表达能力提供了便利。1.与媒体和传媒公司广泛联系,增加实习锻炼的机会。据了解,高校广电专业的理论教学与传媒业的实际发展和需要还是有差距的,广电专业学生只有身在真实的媒介环境下,才能深刻体会到应变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性。新媒体为广电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教师要积极联系和鼓励学生到广播电视台、网站、传媒公司、广告公司实习,并且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技巧。2.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到学以致用。可以建设自己班级的微信公众号,将自己的口语表达作品进行推送,作为实践训练,达到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效果;可以利用荔枝FM、蜻蜓FM、喜马拉雅等APP客户端,自己选题、制作语言节目,进行播放,从而增强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可以自制视频或在当下流行的直播平台进行正能量的网络直播,切实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日常积累,提升文化素养

只有具备文化素养的积淀,广电专业学生在面对一切环境时才能沉着应对,巧语解困、妙语连珠。首先,应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文学素养,在进行必要的表达时,必然胸中无物。文学修养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得到积累,在提高新闻播报水平的同时,能够使自己的表达更有深度和特色。其次,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新闻工作的重要特点就是涉及的领域比较宽,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减少口语表达出错的次数,与用户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再次,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广播电视行业具有极大的随机性、灵活性和挑战性,学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语言既不失亲和力,又能有效补救局面。最后,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规范,广电专业学生要从学校时代就培养自己的职业操守,体现人文关怀,引导主流舆论。

三、结语

古往今来,在教育中,我们时常重理论而轻实践,表现在语言上则是注重书面语言的表达,而忽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重文”“轻语”,不能不说是一个明显的弊端。但是广播电视专业教育却不能沿用这种弊端模式,因为广电人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进行信息传播的,所以,广电专业学生应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当然,这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堂课、一个实习阶段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高校传媒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注重培育学生语言素质,将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一种学习习惯,不断练习,从而达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臧珈翊.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性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7(05):162-163.

篇10

关键词: 独立艺术院校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 《媒介批评》

高校专业理论课程的开设,不仅是普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必要途径,而且是学生日后深造的前提条件,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表述、创新能力、审美取向等都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管是重点综合性大学还是高职院校、民办独立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必然会涉及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安排。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理论课程的具体实施却并不乐观,尤其是在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艺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独立院校中,理论课的教学更为尴尬。本应是双向互动的课堂,常常变成教师的“独角戏”,较为认真的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更有甚者,旷课早退者,睡觉游戏者,也成了并不陌生的“风景”。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的理论课成为了学生抵触,教师也无任何职业成就感的“牢笼”。笔者认为,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仔细分析原因,并从中找到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笔者认为,民办独立艺术类院校专业理论课堂遇“冷”,既有宏观背景因素,又有具体实施中的细节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带来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不完善。自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到2001年短短三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几乎翻了一番,不仅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而且迅速实现了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至少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现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1]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高校毕业生也由曾经的天之骄子转而变为“一毕业就失业”的“毕失族”。为了应对就业的压力,各大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希望与就业市场结合,与时俱进,培养更多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类院校和民办独立院校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而在培养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对课程的设置和梳理的工作始终在进行,许多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探索和转变,许多课程在授课时间、教学课时、教学形式上都面临着不够稳定的情况,因此会对课程的具体操作带来一些问题。

2.课程的理论性质与学生的期待不同增大了专业理论课的教学难度。既然民办独立院校中对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强调如此突出,学生耳濡目染自然在学习策略上有所侧重。比如,在笔者所执教的民办独立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为各大电视台输送策划、采编、拍摄、剪辑为一体的应用人才为教学目标,因此也格外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也成为该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有不少学生拍摄的纪实及剧情作品都在国内各大影像节中获奖,成功打破了很多综合性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劣势。在我校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从大一进行新生教育始,就有对高年级学生实践作品的展播,确定了他们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接下来的各种影像比赛、作品展映、毕业生作品汇报、业内人士讲座等各种活动始终与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相伴相生。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绝大多数同学把《非线性编辑》、《画面编辑》等技术课程作为真正的专业课程,在学习中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以为大学就是学会拍摄和剪辑作品才是最高目标。所以,当他们发现课程安排中还有大量的关于《美学原理》、《文艺理论》等基础理论课程外,还有《电影史》、《新闻史》、《新闻理论》,包括笔者所从教的《媒介批评》等专业理论课程时,普遍的功利和浮躁心态使他们认为这些课程的设置都不够实用,大多是在做无用功,因此,在心理上会有轻视甚至抵制的情绪,导致了课程讲授时的困难。殊不知,即使是民办教育,四年的时间也是学历教学而非职业培训,更何况这些理论课程往往是以潜在的方式更深层地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演练和审美品位,是日后厚积薄发的基础。

3.独立艺术类院校学生在高考招生时多是三本及以下分数,在初中高中阶段就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的积淀本就相对不足,再加上自控能力较差,在大学相对自由的氛围中更加随心所欲,不能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尤其是民办独立院校收费较高,因此学生家庭条件普遍非常优越,未来的毕业、求职及生活并未对其造成任何的心理压力,化压力为动力一说也就无从谈起。更何况不少学生只把大学学历作为一个日后其他发展的标签而已,而非生存技能,其“过客”心态阻碍了其对专业,尤其是专业理论课程的热情。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某些理论课程的教学确实存在内容晦涩、照本宣科、脱离实际、表达枯燥、单纯灌输等问题,从而使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不能很好地交流,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知识的传达。

二、改善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文所指出的问题,宏观背景及学生固有素质是我们凭一己之力很难迅速改变的。要想增强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及情绪,不能消极对待,而应以教书育人的责任为出发点,将更多的努力放在针对学生现有基础和学习习惯,来改进教学方法之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有以下方法可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