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培训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健康培训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健康培训教育

篇1

关键词:安全教育;安全培训;职业安全;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9-0026-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也不断的暴漏出来。虽然国家比较重视职工安全与健康问题,同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但一次又一次的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发生不得不让我们陷入沉思。只有从源头上对危险有害因素加以控制,才能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只有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才能使其自觉的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才能使其主动地加强自身的安全防护。然而这一切都需要企业员工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安全与健康方面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安全素养,因此对员工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显得很有必要。由于我国的职业安全教育培训起步尚晚,其教育培训水平和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通过从政府层面、协会层面和企业层面对美国的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剖析,找出我国与美国在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具体差异,来改进我国的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方式,提升安全教育与培训的质量。

1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概况

1.1 政府及协会层面

197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该法改变了各州单独立法的局面,加强了联邦对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统一规制。美国设立了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和职业安全健康审查委员会等机构[1]。在美国的众多与安全教育培训的有关的协会中美国石油协会最具影响力。美国制定了较完备的安全培训机构教师准入、聘用和资格证吊销制度[2]。美国的与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有关的主要机构的职责、培训项目及培训特点,见表1。

1.2 企业层面

美国政府和协会要求企业必须定期对本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美国企业不仅重视对新入职的本企业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同时也非常重视对企业合作伙伴的员工进行培训。美国企业通常利用会议室在安管人员的指导下为其员工提供集中的定期培训服务。每次培训并不是要求员工对所培训的内容粗略地看一下,而是在众多课程中选择那些与本企业生产作业相关的课程详细地进行讲解,并要求员工对培训课程的内容进行讨论[3]。在选择培训课程和拟定培训计划时,大部分企业都会考虑本企业曾经或者近期发生的伤害事故或者未遂事故,并且把这些事故的原因以及教训作为安全培训的重点。另外,美国企业非常重视培训的效果,并选择在培训结束时对其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测试来确定培训的效果。

2 启 示

2.1 职业安全与健康并重

无论是美国政府机构还是美国企业都非常重视职业安全与职业健康。我国企业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视安全工作,但忽视了员工的健康。在今后的安全管理中应该做到安全与健康并重,不能只看到企业内部的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而忽视长期侵蚀员工生命健康职业病危害因素。

2.2 雇员和雇主并重

美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工作能够做到兼顾雇员和雇主的利益。他们认为安全即是效益,企业做好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工作表面上看是企业花费了资金来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而从深层次分析,正是由于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环境,企业关于工伤赔偿的资金伴随着企业的伤亡事故的减少而减少,并且做好安全工作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

总体来看,做好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对企业或者是对员工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们也应该学习美国那样,政府部门在注重员工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企业的利益,同时企业也要敢于在安全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与健康的教育培训环境,让员工深刻的感受到来自于政府和企业方面的关怀。

2.3 法律保障

美国建立的关于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方面的法律以及规章制度已经相当完善,我国也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在安全与健康教育培训方面有新的突破。

2.4 协作机制

美国的政府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并且它们有统一的领导部门,分属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当前我国的安全与健康工作分属不同的部门来管理,虽然每个部门之间分工明确,但它们之间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沟通渠道,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协调各个部门关于安全与健康方面的事务。

2.5 完备的培训体系

美国的法规明确规定了企业安全培训的方式、内容、时间等,并对违反规定不进行培训的企业进行处罚,同时美国在安全培训师考评方面也非常严格。

我国也应该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安全与健康方面的培训工作,使安全教育培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把与安全教育培训有关的每个细节把握好,才能够建立起完备的培训体系,才能够提高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的质量。

同时也应设置安全培训师考评制度,让真正有实力的人员担任安全培训师,而不能只看职称、看学历,并隔段时间对安全培训师进行考核来确保安全培训师的质量。

2.6 注重培训效果

美国企业非常重视培训的效果,经常在培训后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测试。而我国企业的安全培训大多数只能一种形式,一种摆设,很难收到具体的效果。

我们也应该建立培训后的考评制度,让企业的安全培训不只是一种形式,使企业的安全培训真正的起到为员工和企业服务的作用。

2.7 加强资金投入

美国政府部门设立有专项的资金来保障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企业在安全投入方面也会综合考虑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来保障安全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与使用。

安全资金的投入是支撑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机构应设专项资金来帮助困难企业完成教育培训工作,企业自身也应该设立专项资金来确保其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2.8 增强全民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

美国十分重视公共安全文化教育和公众安全文化建设,从国家层面讲,我国也应该不断加强公众的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安全素质,积极推进公众的安全文化建设,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的安全氛围,使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培训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推动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2.9 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与学校教学实践相结合

美国在日常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很重视对学生灌输一些安全与健康的教育培训知识。我们也应改变传统的思维,敢于采用先进的方法,在学生的课堂中穿插一些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方面的素材,让他们在就业前就已经具有良好的职业健康保护意识和职业安全技能,通过这种途径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职业卫生水平和职业教育状况,也有利于职工职业健康和安全知识、技能的掌握。

3 结 语

由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生命健康的保障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这方面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

通过对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方法的分析,借鉴其先进的教育培训方式,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备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制度,寻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安全健康培训道路,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华炜,李欣,苏国胜,等.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培训现状及启示[J].专题介 绍,2014,14(7):5-7.

篇2

关键词: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策出路

一、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农民的职业教育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我国农民培训的经费主要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企业、团体等社会力量很少参与,培训经费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整个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逐年呈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11.5%下降到2000年的8.4%,用于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就更少。而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需要更多的投入,培训经费的不足,只会导致一些必要的教育设施无力购置,硬件建设严重滞后。

2、农民职业教育事业缺乏完善的政策规范和法律保障

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虽然对农民职业教育做出了一些原则性规定,但没有一部法律或法规对农民职业教育做出具体规定,比如对农民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奖励惩罚等都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

3、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供给和需求严重脱节

现行的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围绕农业种植培训展开,忽视了农业产业链上其他技能的培训。这样的培养目标显然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人才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种植业领域内部,而是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型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的农民职业教育,基本上仍然是一种政府供给型教育,侧重前期指导忽视后期保障,侧重第一产业领域的培训忽视二三产业的培训,侧重理论指导忽视实践等等。导致供给与需求不相符,影响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效果发挥,挫伤了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4、农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后,培训机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缺乏统一管理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农民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本保证,有数据显示,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合格率明显低于普通高中,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仅为37.4%。且大多数老师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和艰苦的生存条件,都使得吸引高素质人才变得异常艰难。

据教育部职成司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目前还有4.06亿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数字之高令人震惊,可见我国的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任务是任重道远的。但是当前的职业培训机构的数量却严重不足,且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协调。另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管理和法律规范,培训内容跟不上市场需要等等,降低了培训效能,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二、农民职业教育的出路及对策

1、建立以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民职业教育投资机制

在强化政府对农民教育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发展多种社会力量办学,广开渠道、丰富形式、拓展层次、多规格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打破单纯依靠政府办学的思想,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创办职业教育,把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农户等各方面办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和体制,使得农民教育步入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当前形式下,政府应给予举办农民职业教育的社会力量以一定的政策优惠和经费补贴,促进其发展。

2、建立或完善针对农民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专门的农民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管理体制不顺畅、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等。为确保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发展环境,国家应尽快出台针对性法规《农民职业教育法》,对农民职业教育做出系统的、可操作性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明确国家、职业教育供给者、农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供求双方的矛盾,保证农民职业教育在稳定健康中发展。

3、明确培养目标,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培养有知识、有技术的农业生产者,还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的经营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的需要,拓广思路,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始终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的需要制定发展战略。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要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实践课程为主,将理论灌输与实践操作充分结合起来。

4、建立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的直接供给者是教师,因此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建立严格的职业教育市场教师准入机制,提高教师的选拔门槛,在教学管理中,要经常对教师进行考核,优胜劣汰,对优秀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稳步改善教师待遇,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篇3

Abstract: “The eleven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 proposed reform and development goal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shows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Chines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ever,the quality of student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low,and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ppeared seriously. Vocal music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an organic part of music education syste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our country,which has its own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form some aspects to seek countermeasures to help students to sol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声乐教学;师资队伍;心理教育技能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vocal music teaching;teachers team;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skill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198-01

0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声乐教学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声乐教学在其教育过程中具有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声乐教学能够很好的帮助这些在情感、心理、性格上不完善的中职学生提高情感素养、人文素养和文化审美,促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可以说,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的健全中职学生的心理。但是,目前笔者所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声乐教育的师资层次较低。教师承担了繁重的课时任务,很难有机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其他进修提高的机会。高学历、高职称声乐教师十分匮乏,不利于声乐学科教学的发展。再者,面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多数声乐教师关注不够,不能实行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多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前只具备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但随着声乐专业的教学时间的延续,往往重视专业技能的教授与研究,而忽略了心理健康问题的注意与教育。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问题,但不知如何处理感到无能为力。针对笔者所在地区声乐教育的师资层次现状及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做些探讨,以寻求对策帮助学生健康其心理。

1优化师资队伍,开展继续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声乐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要优化中职学校声乐教师队伍,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继续教育,全面推进声乐教育发展。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完善教师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专业培训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措施。为此,学校要完善教师进修培训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教师都有进行继续教育及培训的机会,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鼓励教师继续深造。这对于优化教师结构,减少较低学历的助教人数,提高学历,提升职称,以适应现今社会的教育发展,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2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重在实施

声乐教师在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即歌唱能力的同时,还应重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学习,具备健康的心理及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的能力。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或请专家来,或教师自己走出去,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普知识的培训。这样有助于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培养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声乐教学中,以期望取得更好的声乐教学效果,做到专业教育技能与心理健康教育技能齐头并进,同时增长。

3补充完善针对声乐教师的教学评价机制,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成为常态

以往对声乐教师教学的评价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平时的上课情况,授课内容的多少,教师的优质课比赛,学校教务部门的检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外出声乐比赛成绩等方面,以上几个方面虽从课堂到实践对教师展开比较全面的评价,但比较重视声乐教学的结果,使得一些教师为了得到较高的教学评价,常常只选定几个好苗子加以关注,冷落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对心理存在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积极性不够。无论舞台实践、声乐比赛,教师只对好苗子进行课上课下培训,鼓励他们积极演出,以好苗子的成功引以为荣。结果造成好学生和待转化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相距更远。久而久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产生了隔阂、难以和睦相处,致使待转化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动力,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这样,反而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针对常规教学评价的弊端,设想如下:①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应该注重过程。②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方式相结合。③让学生参与进来,开展对声乐教师的教学评价。为体现公正,可抽样选取学生进行座谈,参加对教师的评教活动,那些得到教师帮助、受到感化的学生自然以一颗感恩的心公正评价教师。学生干部的课堂教学记录,也可以有效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④要定期对教师发放调查表,组织教师认真填写。对教师的调查问卷要做到认真对待,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要以宽容的态度对教师进行评价。⑤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还有业务素养、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教学业绩(含课外音乐活动,教师的优质课比赛,学生外出声乐比赛成绩)等方面,这些方面可以参考以往的教学评价,都要考虑到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是否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工作。补充完善针对声乐教师的教学评价机制,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成为常态。目的是为了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更快更多的转化有待于进步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声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使教师评价的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声乐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我饱含深情,不抛弃不放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不懈的追求。希望我们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顺利度过青春期,以健康的心理,完成其中职阶段的学业。使学生成为优秀的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初、中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国华,刘合群.职业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卢康娥.音乐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4

关键词:新常态 职业体育 对策

一.职业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体育教练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化体育教练是职业体育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职业体育教育中专业化的教练员人才短缺成为职业体育发展的瓶颈。一方面,社会缺乏专门的职业体育教练培训体系,即使想从事教练员的职业也很难获得专业的学习和培训,现有的职业体育教练多是运动员退役后依靠自己的专业竞技技能当起了教练。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竞技体育的关注度不高,投资竞技体育的企业也不多,导致体育教练的待遇较差,有些俱乐部甚至存在拖欠教练员、运动员工资的情况。体育教练的社会尊严不高,也导致许多人不愿从事这一职业。

2.职业运动员自身素质不一

职业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也是为了让他们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练就健康的体魄。但是,当前一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明显无法达到职业体育的要求,如果仅凭一腔热血立志要在职业体育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势必是不现实的。有些学生的家长非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把孩子送去学习踢足球、打篮球,殊不知有些孩子的身体并不适合进行剧烈的体育项目,这样的做法只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不良的后果。现在的孩子多是90后,且独生子女较多,受挫能力差,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体质普遍较差。

二.解决职业体育教育问题的具体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文件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须配备足够的专职体育老师,具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有从事体育教学必需的基本功,在保证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的同时,各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老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确保每个教学班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单位领导要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各项体育专业理论学习和培训,调动体育教师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参与科研的热情和提高自信心。

2.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

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课来进行的,要遵循教育学规律,遵循体育规律。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体质基础和个性特点,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观念,因材施教。为此,体育教育要重视学生体育态度和情感的培养,强调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科学的体育教育任务是学生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学会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熟练掌握至少两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拼搏精神。

3.科学评定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

篇5

【关键词】科研秘书 胜任力培训 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高校科研秘书要想胜任日常管理工作,必须不断汲取各种新的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提升业务素质水平,丰富日常工作经验,提高管理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对高校科研秘书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必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深入探索,作系统思考,使其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自觉、妥善地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胜任力培训是加强高校科研秘书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须坚持实效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而为提高现有科研秘书层次,改善知识结构,高校需要建立完整的培训机制及相应的培训制度,应以人为本,重视科研秘书职业生涯发展,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加快队伍建设,通过组成具备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专职培训师资队伍,研究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确立培训计划的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研秘书职业化培训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秘书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其绩效考评、培训、晋升等奠定基础。同时,加强具体业务培训,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使科研秘书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培训效果、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专题培训一:思想政治教育胜任力

作为一名高校科研秘书,在未来工作中,首先要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持以人为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标准。其次,要努力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遵纪守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以实际行动展现一名合格高校科研秘书的风采。再者,要严于律己,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服从工作安排,牢牢把握高校科研秘书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最后,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了解新形势下科研秘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新规律,促进科研秘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等。

专题培训二: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

科研秘书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科研管理的水平。因此,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对我国高校科研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通过学习、内省、立志和实践等方法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科研秘书职业的感情,严格遵守高校科研秘书的职业道德规范,以便能主动驾驭和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其次,要有心理保健意识,懂得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都只能通过自己的调整起作用;要懂得善待自己,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学会避免某些错误的认识,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既不因他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不为取悦他人而违心行事。最后,要有心理保健技巧,遇到心理困扰和挫折时,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善于通过宣泄、激励、转移等方式,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减轻心理压力,或化压力为动力以促进本职工作。此外,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理智地认识到身体疲劳、疾病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必须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这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还能分散对焦虑问题的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专题培训三:事务管理胜任力

科研秘书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一环,应具备较为全面的能力素质,对年龄、学历、经验、专业知识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要求。现有的科研秘书虽可以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或高层次的学历,但显然缺乏系统的科研管理知识培训,因此必须围绕岗位要求,及时组织开展与科研秘书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具有实用性、操作性,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究实效,根据社会的变化与教育改革的发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培训计划在内容时间安排、具体形式采用上都要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为中心,为科研秘书的再学习创造条件。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及其在日常事务管理中的贯彻、社会工作与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高校日常管理制度建设、高校日常管理的艺术、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在项目设置上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内容,同时培训要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员。

专题培训四: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胜任力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新的形势下,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工作要不断朝着科学化、专门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方向发展;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跟上形势的发展;要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对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不能再沿袭旧体制下的传统做法,也不能照搬国外的现成模式,只能靠我们加强学习、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主要内容包括科研秘书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的理论与方法,科研秘书职业生涯设计及其指导,科研秘书就业市场的现状与变化趋势,科研秘书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科研秘书职业倾向的测量、优化等。

除以上一些日常具体的业务与研修培训,高校还要根据科研秘书队伍内在要求和个人发展的具体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其他一些更为细致的培训,例如一些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以推动科研秘书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艳,朱宁,王昕. 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1,(3):12-14, 29.

[2]余菁. 中医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篇6

李庄村是山东省省级贫困村,北邻济南长清区双泉乡,属纯山区村。该村下辖5个自然村,有270户776人。村内共有耕地1248亩,绝大部分为丘陵沙土地,农作物产量低。目前该村共有享受政策的贫困户110户232人。李庄村致贫的原因主要有:因病致贫、缺劳力贫困、就学造成贫困、灾害造成贫困、自然生存条件差贫困、缺乏增收项目贫困等(见图1)。1.1缺劳动力贫困。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村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大多年老体衰,这是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脱贫的难点。这类贫困户家庭成员由于年老多病丧失了劳动能力,重活累活干不了,正常生产活动无法维持,没有家庭收入来源或收入很少。导致家庭长期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难以通过自身努力脱贫。1.2因病致贫。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我国很多地方存在,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的贫困户不但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被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能力和精力脱贫。由于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医疗条件较为落后,而村里的青壮年又常年在外务工,老年人、小孩、妇女等留守人员看病成为一大难题。1.3自然生存条件差。我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李庄村也不例外。农业是农民的经济基础,但山区普遍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很低;再加上地形复杂,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村民观念保守,主观能动性差,制约了经济发展。1.4缺乏增收项目。对于贫困户来说,来自社会和政府的捐赠,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要实现根本脱贫,必须有产业支撑,否则只能达到短期脱贫目标,缺乏可持续性。依靠产业脱贫是贫困群众增强“造血”机能,实现稳定增收的关键,但缺资金、缺信息、缺技术等都是制约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关键因素。1.5其他原因。个别的贫困户是由于天灾导致种植作物减产减收,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甚至死亡等原因致贫。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期间有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影响不显著,而有的贫困户则是因为供养子女读大学而致贫的。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另外,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在个别贫困户内心还存在,这也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2卫生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模式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服务最贴近、贡献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中应充分发挥作用,特别要在本地的职业教育扶贫过程中,总结出职业教育有效、精准的扶贫模式,进而在高职院校中积极推广。2.1健康扶贫。作为一所服务本地群众的医学院校,应依托医药卫生行业优势,结对帮扶慢性病患者。“因病致贫”是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的负担比较重,返贫率比较高。卫生职业学院应成立扶贫帮扶小组,积极对接特惠保险、大病救助等政策,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相关扶贫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使其能知政策、用政策。积极开展扶贫义诊活动,向贫困户普及卫生健康知识,防止大病慢病的发生。为扶贫对象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结对帮扶贫困户中的慢性病患者,定期为他们检查身体、询问病情、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政策性补贴等。2.2职业教育扶贫。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改变人们对卫生职业院校的偏见。同时从自身出发,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加强人才培养方案与本地经济的结合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用最好的就业成绩说话,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引导贫困人群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全国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学院宣讲团进驻贫困村的中小学,在给学生健康查体、培训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同时,积极宣讲职业教育的优势,把职业教育的理念传导给学生;也使广大群众明确,职业教育在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至关重要。2.3技能培训扶贫。贫困人员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谋生致富的技能和思路,即使外出打工,也大多是干体力活,不但劳动强度大、长期与家人分离,而且收入普遍偏低,勉强维持家庭开支,很难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时,由于贫困群众要兼顾劳动生产,很难集中时间、地点学习。因此,要积极与村镇干部对接,用村委作为培训基地,卫生学院培训部的师生可以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以方便村民、方便培训为前提,将课堂搬到贫困村。对村民进行刮痧、艾灸、保健按摩、养老护理、营养配餐、月嫂等各种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尤其是中年妇女的就业技能。这些培训不耽误村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使得村民生活、生产、培训“三不误”,确保每一名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圆满完成培训。如此一来,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可以通过劳动局组织的技能考试,获得证书;文化水平低的,争取通过学院组织的技能考试,拿到学院发的证书,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同时,积极对接本地的月嫂公司、按摩诊所等,为这些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就近就业提供帮扶。

篇7

在市场经济价值取向和各种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在社会各界对教育越来越高的期待中,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农村教师,社会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与个人工资的“一层不变”,每天超长的工作时间与必须处理的家务活动,等等,导致许多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工作乐趣消失,激情枯竭,个人成就感降低,组织疏离感增强,对教学产生厌倦感。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分为社会因素、组织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从我国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呈上升趋势的现实看,社会因素和组织因素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直接根源,管理水平和制度环境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诱因,来自职业竞争、超负荷工作、量化考核的压力等,比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更为直接。

如何积极干预和化解教师职业倦怠,保护教师工作热情,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组织干预,积极预防倦怠

1.引导、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业务技能、思想道德素质,是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性途径。

首先要把好选才关,把真正优秀的、适合的人才选进教师队伍。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不但要注重候选人的学历水平、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还要注重语言表达、组织活动、有效沟通、教学能力、应对能力、职业认同感、思想道德等基本素质,应该引进现代化的人才招聘选拔方法,采用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结构化面试等方式提高教师选拔的质量,把不适合做教师、不愿意做教师的人员挡在门外。

其次是完善入职培训,提高职业化水平。为了预防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提高教师的职业化水平,提供适当的岗前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提出“教师发展因素论”的美国学者费斯勒也认为:“教师行业要想吸引优秀教师并留住他们,通过入职培训项目帮助新任教师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该在教师工作之前对其进行心理学、教育学、职业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职业培训。新教师从事教学实践之初,学校应该针对新教师的不同情况,通过老教师的现场指导与评价,培养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安全度过“职业磨合期”。

第三,要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胜任能力。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进修培训,使其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更新思想观念、紧跟学科发展、提升专业素质、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使其能够从容应对专业工作需求。应该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时间管理、学生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为教师的职业成长提供支持。针对时间管理的培训有助于提高个人工作效率,针对人际沟通的培训有助于改善教师人际关系,针对学生管理的培训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生认知特点、情感特点、道德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这些基本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可以有效地减轻教师职业压力。

2.构建和谐校园,提高组织凝聚力。学校应该改变过去的“经验式”管理模式,改进僵化、单一的量化考核指标,改进不完善的奖惩评价体系,改变那些随意性较强、操作性较弱的管理办法,建立科学、民主、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建立公开、透明、客观、公正、赏罚分明的奖惩评价体系,积极营造既有利于公平竞争又宽松、和谐的学校文化。

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管理流程,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注重教师的正当利益与合理需求。学校应该实行开放式、民主化管理,真正使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学校管理者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该明确任务目标,明确职责分工,适当减轻教师负担,努力降低教师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应该制定明确的学校发展规划,建立合理的教师职业生涯制度,使教师清楚自己的目标、了解组织的期望、认识自己的价值,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感和个人成就感。应该促进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努力化解利益冲突,积极营造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和谐默契的人际关系,优化组织环境,增强组织归属感,提高组织凝聚力。

二、积极自我调适,保持身心健康

一是合理饮食与锻炼。个体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不可分,而教师工作是以脑力活动为主,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更能帮助教师缓解精神压力。

二是学会合理归因。通过归因训练,可以使教师成为更加内控的人,他们会更容易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方法和努力程度等,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三是拥有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度是成功的阶梯,在工作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遇到问题不逃避,采取积极的应对手段。这样可以使教师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加大,从而降低因逃避问题而产生的职业倦怠。

四是提高专业素养。教师必须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应该努力争取在职进修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追求专业成长。

总之,教师职业倦怠应该以预防为主,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同时要防治结合,对已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积极进行治疗,以尽快恢复教师的身心健康。只有学校、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形成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合力,才能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4).

篇8

关键词:教师 职业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事业是关乎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大计,教育工作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悠久历史传统,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作用更是受到全社会的广泛推崇。当前,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进程的关键阶段,教育事业承担着为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教师的社会地位更加突出,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虽然教师以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为天职,但是长期以来,教师队伍自身的教育工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队伍的职业倦怠现象时有发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教师职业教育工作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教师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教师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职业教育是教师队伍自我完善和自我充实的重要形式,是一个包含项目多、内容丰富的系统性工程。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教育包含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业务能力教育、教师职业心理教育、教师职业拓展教育等等内容。从现阶段我国各级各类各阶段教育工作发展实践来看,教师职业教育还没有成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常态化工作内容之一。

2.教师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根据教育部的统计,目前我国各类教师总人数已达到1300余万人,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社会群体。开展教师职业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职业幸福感是从业者对于职业工作的直观化感知,也是保持从业者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外部刺激和动力。从现阶段调查统计的情况来看,教师行业整体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强度较高、待遇水平和保障制度建设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发展需要,教师行业的职业幸福感偏低。通过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师能够获得重新认知行业的动力,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职业认同能力,从而提高职业幸福感水平。

二是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有助于教师个人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学研究证明,个人都有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长时间不能得到有效地满足,就会产生厌倦、懈怠等不良情绪,进而对职业认同感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师的自我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培养以及社会对教师行业的尊重程度上,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压力,师生之间应有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并且社会对于教师行业的整体认可程度并不高,这就导致了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形式相对单一,自我价值展示不够充分。

求知欲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现阶段,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这种知识传授的过程是单向度的,教师很难从周围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久而久之,求知欲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损害其自我完善的途径。通过实施教师职业培训,教师的个人素质、业务能力、思想状况等都能够得到持续的充实、丰富和提升,教师也能够从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获取感知的快乐,这对于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是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师资培养层次。师资培养是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教师师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包含着多方面的工作内容,而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的丰富和优化则是最为重要的。通过开展教师职业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加容易实现学校制定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大批的师资精英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在各个学科和领域起到带头人的作用,这样就更加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的人才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的进程。

二、现阶段我国教师职业教育的几种主要形式

通过对现阶段国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归纳,笔者总结出现阶段我国教师职业教育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1.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保持教师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敬业精神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各类各级学校的光荣传统。从现阶段基本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为一项单独的工作任务,而是通过日常教育、集体学习、例会等方式得以体现。大部分学校都相应地建立起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实践效果也比较明显。

2.业务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是其业务素质的外在表现,业务素质教育是现阶段国内学校开展教师职业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教师的业务素质教育与其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息息相关,包括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专业知识拓展培训、教育理论培训、教育心理学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等等内容。一些学校比较重视教师业务素质培养工作,能够做到定期组织相关的专家或采取委托培养等方式,让教师参加业务素质培训和教育。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还是没有建立教师业务素质培养和教育的常态化机制,教师不能够得到长期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的职业再教育。

3.职业心理教育。职业心理教育是教师职业教育的一项新的内容。根据研究表明,教师是社会公认的工作压力较高的社会群体,容易因工作导致各类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也是容易引发职业倦怠现象的高危人群。教师每天的工作任务量比较繁重,存在重复性和机械劳动的情况,而且还要经受升学、就业等压力,因此非常容易产生职业性疲劳、健康状况不佳等情况,心理健康水平也会随之相应地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教师职业心理教育也就十分必要了。

通过开展职业心理教育,教师群体在长期工作之中积存的不良情绪及各类心理问题有望得到疏导和释放,特别是在教师掌握了科学的情绪调节方法以后,就能够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随时调整心理状态,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4.职业拓展教育。职业拓展教育是当前非常流行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即在从事相关行业和工作的基础上,接受行业相关的知识培养和技能培养。职业拓展教育在国内许多行业之中已经逐步开展起来,并且对于优化员工知识结构和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我国教师行业来说,职业拓展教育仍然处于空白。笔者认为,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职业拓展教育的重点应当在于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学科,并且增加身心机能训练的相关内容,提高身体素质,适应较为繁重的工作压力。

三、现阶段我国教师职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教师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比较突出性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教育工作的水平。

1.教师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应当说,现阶段国内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没有对教师职业教育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主要体现在没有建立教师职业教育长效机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学校将教师的职业教育视为正常教学管理工作以外的事物,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对待教师职业教育。还有一些学校地处偏远地区,师资力量和经费十分有限,很难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师职业教育。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于教师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还没有将教师的职业教育视为自身重要的职责,因此普遍存在工作积极性不足等问题。

2.职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普遍不足。从现阶段国内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组织的教师职业教育普遍存在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一些学校在组织针对教师的职业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而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严重不足。还有一些学校没有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工作机制,组织教师参加的各类培训没有从根本上起到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职业技能水平的作用,从而流于形式。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学校没有能够认真研究和分析教师职业教育工作的本质规律,进而就不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完善的职业教育工作机制。

3.教师职业教育游离于学校教学管理整体工作之外。很多学校将教师的职业教育工作列在年度教学管理工作计划之外,没有结合教学管理工作实际,将职业教育与学校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此外,许多学校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制约机制和考核机制,将教师参与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成果与工作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教师对于职业教育工作很难给予应有的重视。应该说,现阶段教师职业教育游离于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以外,是困扰教师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四、提高教师职业教育水平的建议和思考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师职业教育工作水平,我们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深刻认识教师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要将教师职业教育视为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重要体现,指导学校制定科学合理地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规划。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要切实提高对教师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更多地对教师给予高度的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和利益诉求。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师职业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地制宜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此来带动师资队伍的稳定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教育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教育保障机制是保证教师职业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笔者认为,教师教育保障机制应当包括经费投入机制、教育考核机制、监督检查机制,等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逐步加大对教师职业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动员各类社会化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参与到教师职业教育工作之中,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各类学校也应当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师职业教育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效果考评机制,将教师参加职业教育的效果与教师的工作绩效、职称职务晋升等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督促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职业教育目标。

3.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职业教育的途径。笔者认为,今后一个阶段,学校应当进一步丰富教师职业教育的途径,特别是要重视对教师实施职业心理教育和职业拓展教育,通过丰富职业教育途径,切实地达到既定的工作目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借鉴其他行业和领域内的成功经验,在保证教学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上,全面创新教师职业教育的工作模式,注重教师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摘 要: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陷入严重危机,原因足多方面的,既有观念的因素,也有体制的问题,还有职教政策和决策的失误。当前,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很多机遇。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村教育的改革;职业教育法的贯彻实施;职教体系的完善;衣科教的结合;创业教育的大力开展等是农村职教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处于战略性地位。它不仅关系着近13亿人的吃穿问题,而且制约着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速度、深度和规模。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正在陷入严重的危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农村职业教育谋求发展,涉及到体制、经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和领域,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要使农村职业教育走出困境、健康发展,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发挥政府职能 政策强力支持

职业教育政策,既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又是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重要措施。因此,要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各级政府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还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职业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1.坚定不移地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是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和政策依据。因此,应该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作为长期政策对待;使其在各级决策者的头脑中深深扎根。

2.加强舆论宣传,发挥政府职能

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形势不好,经济效益下降,城乡差距加大,低层次人才相对过剩,职业教育“立交桥”不完备,部分职业学校质量不高等原因,使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徘徊和滑坡。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运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纠正鄙薄和忽视职业教育的错误倾向,发挥行政调控的主导作用。

各地政府应尽快完善“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用工制度,把住农村就业市场入口关。在投资、招生、就业、办学自主权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建立有效的政策保护体系。对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在资金上应给予重点扶持。

3.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体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倾斜

从经济角度讲,社会是除了受教育者本人和接受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单位之外的最大的受益者。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应该实行学生受益学生缴费、企业受益企业出资、社会受益政府投入的政策。在受益者中,社会、国家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受益者,因此,政府应该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投资方。

由于政府投入不足,致使职业学校的收费标准高于普教。因此,要制定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的政策,确保正常的教育经费,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职业教育不能期望完全依赖政府的投入,还必须激活自身的产业属性,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教育资源。

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实际,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性经费的不断增长。要通过政府的投入,使每个县(市、区)都能建设好一所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同时,采取鼓励措施,动员部门、行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师资、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应把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作为生产性投入来对待,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为农村职业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这是保障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和根本。

二、坚定不移地为“三农”服务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问题,其解决的措施可以有多种,但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教给农民致富的本领。一方面是培养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能“留得住”的新型农民,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在就业市场有竞争力,“送得出”的务工就业人员,为农村的大批富余劳动力转移做贡献,这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调查资料表明,外出打工或在城市就业的农村青年80%以上未经职业学校的教育培训,为此,农村职业教育尤其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和机遇,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农民继续教育,以此作为农村职业教育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各级政府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采取特殊措施给予支持。与此同时,农村职业学校自身也要更新观念,创新制度,考虑如何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以就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同时,要因地制宜发展初等职业教育和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农村未能升学的,或者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好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农民终身教育成为现实。

科教兴国的希望在科教兴农,科教兴农的希望在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教只有始终坚持面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为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及脱贫致富服务的思想,探索出一条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办学、积极为本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服务的成功之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认真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

《职业教育法》是以教育法和劳动法这两部基本法律作为立法依据而制定的,它规范、调整的对象既包括了职业学校教育又包括了职业培训,既有对受教育者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又有促进劳动就业的功能。但是其贯彻的力度、范围,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指导、调控和保障等仍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没有对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实施主体、经费筹措、操作过程等做出具体规定,使得教育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都不愿承担其职责,给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服务,实现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潜力的发挥,必须通过立法,使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施的重要主体,并从社会分工、人员配备、经费筹措以及社会环境保障等方面加以落实,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以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潜力,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同时,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督导检查评估机制,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干部群众的认识觉悟和政策水平还不太到位,更需要用强有力的手段去推动实施和监督落实。

《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法制轨道,确立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职业教育法》的实施,使职业教育有法可依,我们相信有了法律的有力保障,农村职业教育一定会得到蓬勃发展,并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调整,一方面要满足现有从业人员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新增劳动力的需要。

1.降低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重心,以农村从业人员的培训为主要任务

当前,农村从业人员对职业教育存在着巨大需求,只有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去考虑,满足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职业技术学校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农村地区职业技术学校要实行重心转移,要直接为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而目前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农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都急需开展广泛的培训,通过培训和科技咨询向农民提供科技方面的问题解答、技术指导、可行性研究、方案选择以及相关农业生产市场信息等。这样既可以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以及从业人员的市场运作能力,还可以推动现有的农业从业人员开展农产品贸易、加工、运输等农业三产活动,从另一种途径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加快城市职业教育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服务的步伐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城市职业学校更接近于城市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而且其专业设置和教学更易于和市场需求对接,供需错位相对减少,生源和就业覆盖面大,供应效率更高。因此,城市职业教育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将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更为有效。但是,仅靠市场的推动是不够的,还需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尽可能减少农村生源的支付成本,以便吸收更多的农村生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3.加快制度建设,以城市职业学校和社区教育为依托,广泛开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

进城务工人员要得到培训必须具有相应的学习时间和经济支撑能力,因此,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使他们参与学习的时间能够得到保证;同时,对一些经济困难的务工人员,还需要依据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只有这样,这项工作才能落到实处,真正开展。

五、深化完善农科教结合

农村职业教育一定要突出“农”字特色,要主动适应当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与多样化、农村城市化以及农民渴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坚持“职、成、普”三教统筹,走“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并举之路,把农村职业教育真正办成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的基地,研究、示范、应用、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基地,以及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新农村的基地。职业学校不仅要在校内建基地、办实体,而且要将实验实习“基地”“实体”延伸到学生所在的乡村甚至于延伸到学生的家庭,让学生“边上学边致富,毕业就当专业户”。

实现农科教结合要做好发展规划结合、项目结合、科技力量结合、经费资金统筹、基地建设结合、督导评估结合等几方面工作,形成经济与上层建筑各有关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纵向与横向的协同、配合、互补与结合,从而把农村经济建设置于经济发展与教育、科技发展的更大系统中,使经济建设迅速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修教育渠,引科技水,灌农业田”的形象说法,概括了农科教结合的实质。

实施农科教统筹,县级是关键,乡级是结合点,村级是直接、迅速地体现统筹效益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网络体系,把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村职业学校,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机制联系起来,使“上挂、横联、下辐射”的经验,在体制的保障下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六、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加入WTO以后,解决农业产品结构、适应国际。市场等问题已为社会广泛关注。解决农村问题,农民是主体,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观能动性,搞好农民创业培训是关键。根据农民创业的实际需要,创业培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创业心理的培训。包括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它们是个体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创业知识的培训。创业过程需要许多知识,如财务知识;管理知识等,都应列入创业培训的内容

3.创业过程的指导。大多数农民由于缺乏创业经验,因此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增强农民的信心,农村职校应对创业过程进行指导。

4.市场信息的提供。在农村尚未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前,农村职校应成立市场信息中心,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咨询,是解决农村生产问题的重要措施。农村职业教育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毕业生,可以通过他们建立科技咨询网络。

5.新技术的提供与培训。及时掌握并运用新的农业科技,是农民创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农村职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与农业科技推广结合起来,把握农业科技新动态,给农民提供新的农业科技及其培训。

通过以上分析,创业培训应该是对农民创业的全过程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农村职教只有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和方向,打破功能单一的办学模式,实行多功能化,建立以创业培训为重点的新的运行机制,才能走出困境。可以构建由如下部分组成的农村职校新模式:

1.技术培训中心。主要任务是负责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训的对象为农民和未能升学的农村学生。培训时间的长短依据技术掌握所需的时间确定,时间安排应灵活,可以是农闲和晚上。培训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终身的。

2.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主要任务是进行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把握农业科技新动态,并把它直接提供给农民,或与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对农民进行农业新技术培训。

3.创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农民的创业心理的培训及创业过程的实际指导。特别是在创业的最初阶段,应与农民经常保持联系,对其创业提供详细的咨询和实际指导。

篇10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教育:途径

素质教育是在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制度,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高分低能”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学生的整体能力,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估成为了难题。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使教师具备专业教育技能水平,使教师能够组织有效课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专业教育技能水平提高的意义

专业教育指的是“专门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中国实施专门教育的机构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进修班、培训班等。专门教育一般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是要求执业人员具有从业必备的专业学习背景,所在学校及所学专业的办学条件、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育质量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培养出所谓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这里面存在一个专业评估的专业认证的问题。

坚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满足每一位教师的滋生发展需要,将研与训工作由专业技能培养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研究训练内容有新课程培训、主题式培训、技能培训、专项运动培训。研与训的形式采用集中与适时、分类与分层、主项与兼项相结合,做到边培训、边训练、边研讨,及时的互相交流和互动点评,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职业技能培训对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职业技能培训能够使教师通过各种技巧和方法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正的可以自由发挥自己想象,进入到教学中。第二,职业技能培训能够使教师明确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同等重要,能够在自己的教学中将二者统筹兼顾。第三,职业技能培训能够使教师懂得如何的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技巧,引导学生快速的进入到学习中。

首先,职业技能培训能够让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使他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第二,职业技能培训让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第三,职业技能培训能够让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克服各种心理偏见,能够忍让和宽容学生。

二、职业技能培训与专业教育能水平之间的关系

职业技能培训指的是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的规范性培训。国家规定一些职位必须经过职业培训,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后方可上岗。

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被培训者基本掌握某个领域或行业内的完成特定工作的技能和工作方法。通过相关技能考试和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国家劳动相关部门承认的证书,全国通用,终身有效。

职业培训具有科学性,将各种教学技能整合,使教师将自身零散的教学知识整合,通过一定的考核对其学习状况。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中小学专业能力标准。这种规定使专业教育技能成为每个教师应该达到的标准,使对教师教育技能水平衡量具有了依据。

三、职业技能培训是专业教育技能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

1.职业培训能够强化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完善课程体系

专业教育是通过一定的训练和终身学习,使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教育专业技能和知识,并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其自身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

教育本身就具有专业化的特点,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能够使教师达到一定的专业素养要求,不仅掌握高等教育的普通文化知识,还能够获得相关的教育实践技能。

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使教师在课程安排的过程中不仅注意到文化课程应该具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人文关怀,还应该将专业课程的综合性纳入到这个体系中,一方面加强专业课程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厚实基础,拓宽口径,保障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发展。

职业技能培训能够使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教师通过设置符合学生学习层次特点的学科知识不断的传递给学生一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看懂,听懂。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能够让教师全面了解课程基础特点,掌握一定的课程理念和方法,为培养未来优秀教师上岗做好准备。

2.职业技能培训能够使教育方向延伸和拓展

实施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实践能力。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师更加明确这一点,他们知道应该将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立足于“新”,突出“实”,抓住“效”。教师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使其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效果显著。教师可以使用诸如情境教学、小组讨论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拓展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研与训的内涵,优化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真正的做到有思有训。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