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想象力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家乡的荔枝真甜啊。
家乡的荔枝成熟了,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树下吃着荔枝。荔枝看起来外皮红红的可里面是白白的果肉,虽然吃起来一般,但是它有着品质,不管风吹雨打,就不会掉下来。我们家乡的荔枝比糖还甜。我们家乡的荔枝像一个小小的灯笼。
我爱我的家乡,爱吃家乡的荔枝。
福建莆田荔城区六年级六年级:林胜喜
篇2
[关键词]:人本理念 高中美术 价值
教育本身就是立足于人的事业,关注的是人在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人本理念下的高中美术教育应该成为一种教育思想,并贯穿在美术教育教学始终。高中美术课程不仅仅教会学生美术的理论,还应该是一门人文课程。我们能够将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理解为美术教育所具有的独创性,高中生在进行对美术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时表现的独特思维就是高中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人本理念下的美术教育不能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这对高中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一、高中美术教育现状
高中学生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由于学生面临高考,而美术又是欣赏课,和高考联系不大,所以高中美术教育很难引起师生的重视,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人文精神的缺失束缚学生本性发展
虽然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了很长时间,但是应试教育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以至于为了满足考试需要,美术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也完全按照考试要求而设定。在课程安排方面只在高一设置美术课,到了高二、高三就被取消了,或是被语、数、外等科目占用了课时,严重限制了美术教育的目的。绝大部分的高中只追求升学率的提升,这种做法使学生的本性价值被忽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内涵被忽视。学校普遍认为学生只要升入大学,教育目的就达到了,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式单调死板
在高中美术美术教学中,轻视美术创作,只是在模仿成品,强调老师给学生进行讲解和示范,以大多数学生的模仿程度作为教学目标完成的衡量标准。学生内在难以养成。集体规范化教育是把所有不同个体的学生当成了一个共性整体。学生只是机械性强记硬背,不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不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打压学生创作意识,漠视了学生内在养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了培养灵感与生机。
(三)学生得不到情感体验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高中美术教材欣赏内容更加多样,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只是传授和技巧的学习,忽略了让学生去领略教材中反映的人文精神,学生就很难把作品和生活联系起来,内心也无法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学习兴趣更无从培养。课堂上毫无生气,学生对美术的美感视而不见,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毫无愉悦感。
二、“人本理念”教育观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于强调人自身发展的和谐,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能够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文精神的美术学科更应该担负起此项责任。
(一)“人本理念”教育观有利于体现人文内涵
以人为本的教育通过高中美术的作品赏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也就是美术作品依托着的文化环境。“人本理念”的教育可以促使高中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还能够陶冶情操,形成学生个人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身心。另外,还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提升审美水平和创作水准,让学生在自身的艺术实践中提高自己学术作品的内涵。
(二)“人本理念”教育观有利于学生形意识
人文意识一旦形成将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保证身心的健康成长。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要达到艺术的目标,还应该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参与创造,提高创造能力。
(三)“人本理念”教育观有利于实现高中美术教学目标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不仅能提升学生自身素质,丰富学生自身的精神底蕴,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只有在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实施以人为本,才能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美术人才,乃至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人才。
三、美术教育价值观教学模式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就美术教育价值观教学模式的优化有以下探讨:
(一)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在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美术教育价值的发掘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学校方面不能为了追求高升学率而违背教学策略,高中美术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肩负着向高中生传授美术知识,培养美术能力的双重重任。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都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如果美术教师具有很强的美术发掘能力,那么学生就会被开发出来,这就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必须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的培养者。
(二)富有情感因素的教学方法
在整个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保持正确的美术价值取向,才能保证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需要在美术教育中运用充满情感因素的教学方法。带有情感因素的教学方法就是用情感感化来使学生的思想发生一定变化,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的思想有良好方向的发展。作为美术教师能够用真挚的情感去关爱学生,不仅能使他们感受到鼓励的温暖,更能够使他们在美术方面的学习获得有效的正确价值取向。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高中美术课的课程时间比较少,要向在有限的时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充分利用课内外的资源,在拓展高中美术课堂的内容和学生视野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古代工艺美术》时,教师除了向学生介绍陶器和瓷器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征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去陶瓷市场进行观赏,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陶瓷的手动实践,增加学生的美术设计灵感。
结语
总之,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重大作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促使高中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积极转变,以发展本性为教学核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对学生的文化熏陶。“人本理念”的美术教学是需要教师长久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人文精神对于学生学习美术具有深刻意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易强.高中美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2012(5)
篇3
【关键词】教育;护理教学;单向评价;全程双向评价;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满意度
临床护理教学效果与患者的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患者病情恢复密切相关,更关系到我国护理人才的培养[1]。长久以来,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医院带教质量,始终是护理教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在临床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护理教学的有效手段[2],传统的护理教学中,普遍是由老师单向评价,护生很少参与其中。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3]:师生动态双向评价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以及护生的学习效率。本研究分别比较了单向评价与全程双向评价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过程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45名对照组护生选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女43名、男2名;年龄17~21岁,平均年龄(20.16±0.24)岁。另选取同期45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其中44名、男1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20.35±0.18)岁。两组护生学习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涉及手术室、外科、内科、急诊科、儿科、肿瘤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组间比较护生的个人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单向评价:带教老师针对护生的学习态度、组织纪律、操作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工作能力、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各个方面及逆行综合评价,评价标准包括优良中差四个等级[4],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做出调整。全程双向评价:每轮转一个科室,转科前举办护长、老师、学生互动交流会,共同探讨护理教学中的问题、老师的教学经验、护生的学习心得体会。鼓励护生畅所欲言,对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建议,发放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从带教意识、带教责任心、教学手段、表达能力、知识水平、技术水平、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5]。
1.3观察评定标准
(1)护理教学质量评分[6]:采用《带教教师质量评价表》进行评估,满分100分,技能操作30分、理论知识30分、带教能力40分,三项评价指标相加之和即为教学质量总分。(2)护生满意度[7]:采用《临床实习反馈表》进行评估,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级别,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一般。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教学态度、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总分(95.13±2.79)分、对照组(71.68±3.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生对护理教学的满意程度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护生的满意度分别为88.89%、6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篇4
有两人负责酒的过滤,还有一人拿着勺子,大概是要把酒液装入酒瓶。下面是发酵用的大酒缸,都安放在酒垆之中。大概有一人偷喝了酒,被人发现后,正在挨揍。酒的过滤大概是用绢袋,并用手挤干。过滤后的酒放入小口瓶,进一步陈酿。根据此图可以整理出汉代及其以前时代酿酒的工艺路线:首先把酒曲块捣碎,然后放在陶缸里浸曲,之后过滤,酿酒原料(米)蒸熟之后,冷却,然后和过滤后的曲汁一同放在大口缸内发酵———过滤———装酒入瓶[2]。打虎亭汉墓一号墓东耳室北壁东幅石刻画像的下层,还出现了竹子做的蒸笼。在一个大型的长形连灶上,有四个灶口和四个火门,每个灶口上都放置有釜、甑等,还有好几层的蒸笼,正在蒸煮食物[1]361。竹子编的蒸笼在文献上不见记载,但画像石上有,再现了汉代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以上这些充分说明了汉画像石的图像记录功能,弥补了历史文献的空白。二汉画像石的历史价值“除了古人的遗物之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
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辑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这当然是一种最具体最真确的史料。”[3]历史学家先生的话,充分说明了汉画像石的历史价值。在我国,汉画像石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大的区域:一是山东、苏北、皖北、豫东地区;二是豫南、鄂北地区;三是陕北、晋西北地区;四是四川、重庆、滇北地区[4]18-19。全国范围内汉画像石的发现数量,大概在六千余石。现代研究汉画像石的学者,把这些汉画像石资料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主要有生产活动、社会生活、历史故事、远古神话、天文星象、祥瑞辟邪、图案装饰等,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画像石以不同的题材,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艺术、科技和法律,成为形象化的汉代史料、汉代百科全书。1973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王寨汉画像石墓出土一块画像石,上刻一彗星图。此图刻绘在前室石梁下面,画像左边刻有背负日轮的一只阳乌,东边刻一满月,月中有蟾蜍。画像表现的是日落月升的傍晚,日月之间刻有六星连线组成的“∪”形,是省略化的天庙星。月亮右边又有六星也有线相连,是与天庙星相邻的东欧星。东欧星上下各刻一彗星,两彗星皆彗尾向东,彗头向西。依照古代星图,天庙、东欧为南宫朱雀十七度张宿统辖的二星。《后汉书•天文志》载:“王莽地皇三年十一月,有星孛于张,东南行五日不见……张为周地。星孛于张,东南行即翼、轸之分。翼、轸为楚,是周、楚地将有兵乱。后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俱攻破南阳……光武兴于河北,复都洛阳,居周地,除秽布新之象。”研究者魏仁华先生认为,此图所绘,即是新莽地皇三年出现于张宿的彗星,而且较《后汉书》的文字记载更为形象生动[5]。文图相映,为历史做了最好的注解。在山东诸城前凉台出土的画像石中,首次发现了一幅描绘汉代刑徒的画像。“画面周围有执笏而坐的官吏,中间在腰佩弓箭手执长刀的武士围绕中,有一群蓬头散发的人,其状悲惨,有的被一个或两个手执长刀或三角刀形器的武士揪住乱发,有的匐伏地上,有的没有头发,这些人就是汉代的刑徒。古人不剃发须,剃掉发须是判罪的刑罚”,这幅画像就表现了对刑徒髡发的情景。汉代刑徒是官府手工业的重要劳动力,还从事国家的各种劳役,是和农民、手工业工人一起创造汉代物质文化的大军。研究者认为刑徒画像是研究汉代阶级关系、政治、法律等的珍贵形象资料[6]。
除此之外,全国各地出土的有纪年的汉画像石刻,则以直接的方式、可靠的形式把历史的瞬间清晰地刻录在了石头上。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全国有纪年文字的汉画像石刻有七十多处[4]36-41。南阳也有发现,如唐河郁平大尹墓主室中柱上刻“郁平大尹冯君孺久始建国天凤五年十月十七日癸巳葬千岁不发”,天凤五年即公元18年。纪年汉画像石刻准确地提供了墓主人的姓名、官职、下葬时间、地点等,对研究画像石墓的断代、汉代职官制度、民情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另外,汉画像石作为一种成熟的石刻艺术品,在中国美术史、雕塑史上的地位也不可小觑。由于年代久远,汉画像石成为保存下来的研究汉代绘画的实物资料。由汉画像石可以看出汉代绘画的特色:题材多样,形式独特。石刻与绘画相结合,既表现了汉代美术的多样化,也表现出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其吸引力和震撼力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画是在汉画石刻艺术的款式、透视方法和精神境界三位一体完整地出现后才得以真正形成,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品种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完善的”。“中国画成熟于汉代,中国画成熟的标志是汉代石刻画像艺术”[7]。
汉画像石的文化价值
汉代画像石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它的艺术成就和文化衍生产品上。汉代画像石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其独特的制作技法和艺术风格,奠定了它的艺术欣赏价值。汉画像石的制作,包括绘画和雕刻两种技法。既有绘画的经营布局,又有雕刻的刀工笔法,两者相得益彰,创造出汉代这一辉煌灿烂的艺术瑰宝。具体来说,汉画像石在画面的布置上,既有散点透视的效果,又有留白的处理,完全是绘画的手法。而一块成型的汉画像石,又完全是一件雕刻作品,是浅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品类。刀笔结合,创造出汉画像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伟大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曾赞叹说:“唯汉代石刻,气魄深沉雄大。”[8]在艺术形式上,汉画像石采用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其表现内容,既有神话传说、仙人故事、祥瑞异兽,又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狩猎、农耕、收获、采莲、纺织、酿酒、冶铁、车骑、百戏、宴乐、市井等。这些题材内容以恢宏的气势、疏朗的布局、生动的造型、夸张的变形表现了一个质朴与华美、现实与虚幻、工整与随意、外张与内凝对立统一的精神世界。王建中先生认为,“作为世界东方文化之光的艺术,它(汉画像石)集中国先秦绘画艺术之大成,开辟了中国古代线描、雕刻、彩绘艺术于一体之先河,形成了一部绣像的汉代史”,从而“拓宽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题材内容”,“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技巧”,“奠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坚实基础”[9]。汉画像石的艺术成就影响深远,可以说从古代到现代,从精神到物质。汉画作为南阳独特的文化遗存,它的各种衍生品也以其独有的艺术品味成为人们收藏的佳品。汉画像石在南阳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篇5
别人常说“一颗荔枝三把火”,你可别小看它哦!荔枝穿着一身红衣,它挂在荔枝树上,就像要把树压倒。它和龙眼不一样,荔枝一熟就让人产生了爱慕之心。
剖开外壳,一股新鲜的果汁会从你手上流出来,当你剖开外壳时,你就觉得它香气扑鼻,忍不住咬一口,那肉清甜爽口,让你觉得百吃不厌、大饱口福。
荔枝不但携带方便,即轻又小,他很甜,这就是它的好处。
篇6
关键词:民本;政府管理;民权;三个有利于;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B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2-0105-006
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的民本思想发端于古文《尚书》“民惟邦本”思想。《古文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载:“皇祖有川,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卷一330最近,“清华简”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现今流行的古文《尚书》系伪书。然而,民本思想发端于先秦时期,作为一个基本的学术史实,确为不刊之论。今文《尚书》有很多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1)孔子阐发了“养民”、“惠民”思想。到了孟子,则更为明确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卷一573,认为“民”的主体性地位高于社稷与君主。管子则鲜明地提出了治国当“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子·霸言》篇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2]卷五144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我党树立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因而,重新挖掘和梳理古代的民本思想,确立人民为行政体制之根本,对于完善我们现今的政府管理体制、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民本思想的三个理论面向
在中国古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对民本思想均有所阐发。其中,儒家学派阐述得最为系统,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黄宗羲、谭嗣同等。道家学派亦有民本思想的因子,如《老子·第三十九章》云:“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2]卷三25法家思想尽管强调和捍卫君主在国家行政体制中的地位,然而我们却不能否认法家思想中存在着重民的思想要素。韩非子就曾经指出:“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 [2]卷五154他认为“得人心”者,“不趣而自劝” [2]卷五154。此外,法家另外一位代表人物管子,则明确提出了“得天下众者王” [2]卷五144以及“以人为本”[2]卷五144的思想。然则,最为彻底的民本派,当属墨家。墨家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民本色彩的思想,如尚贤、兼爱、尚同等。墨家的认识论体系“三表法”以“国家人民百姓之利” [2]卷四163作为衡量认识是否正确的一个标准,这与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在理论上有契合之处。西汉的贾谊曾经总结道:“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3]338综观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史,民为邦本、民为君本、民为官本,是民本思想的三个理论面向。
(一)民为邦本。民本思想为儒家两千余年政治管理思想的核心,其首义是民为邦本思想,其次才是民为君本、民为官本思想。民为邦本指人民为国家、社稷之根本,如司马光所言:“夫民者,国之堂基也。”[4]540孟子认为,作为一个诸侯王,有三件法宝,那就是土地、人民和政事(2)。其中,人民的地位是首要的,社稷次之,君主再次。民为邦本,并不仅仅意味民为邦国之本,指的是民为天下之本,即最为广义的普天之下的诸邦之本。石介在论“根本”时指出:“善为天下者,不视其治乱,视民而已矣。民者,国之本也;天下虽乱,民心未离,不足忧也。天下虽治,民心离,可忧也。人皆曰天下国家,孰为天下,孰为国家?民而已。有民,则有天下,有国家。无民则天下空虚矣,国家名号矣。”[5]1346孟子在《离娄上》篇说:“得天下有道也:得其民,则得天下矣。”[2]卷一295如何才能得民呢?孟子进一步指出,得民心者,才能得民:“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2] 卷一295民心的向背,决定着政权的归属。所以,执政者当一切以人民为主,“王者以民为天”[6]1627。国以民为本,一是以民心为本,二是以民生为本。刘勰认为:“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民恃衣食,犹鱼之于水也,国之恃民,有人之恃足;鱼无水不可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7]63而到了元代,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蒙古族,亦认识到了农耕生产的重要性,坚持以民为本,劝课农桑。《元史·食货志》指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8]1563
篇7
【关键词】儒家伦理 当代社会 普世价值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忠恕之道”奠定普世伦理之基
儒家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强调的是一种“忠恕之道”,具有深刻的普世性内涵。同时,“忠恕之道”包含的平等、宽容及理性等精神,也给当今社会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借鉴。
首先,儒家的普世伦理价值观彰显了一种宽容的精神气度。儒家的“宽容精神”强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道德个体应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这同时也展现出了“恕”的价值。“恕”与“宽”往往紧密衔接,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做到平等容人,懂得同情与关爱,儒家的“仁爱”也将宽容作为“爱”的第一要义。“忠恕之道”展现的宽容精神是创建普世伦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多元的世界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虽然价值观各异,但都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内涵,表达着不同的时代诉求。如果不尊重其特殊性,就不能达成对普世伦理价值观的认同。同时,在各民族获得普世伦理价值观共识的进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一种包容开明的态度去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儒家的普世伦理价值观突出平等的精神。虽然人和人在经济、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面存在差别,但是从人性上来讲,却依然存在着相通之处。当前,全球一体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一体化需要通过科学的秩序来逐步实现。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差别较大,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上,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现象。倘若能在普世伦理上达成一致,各国就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国家,不以霸权的姿态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别人。
最后,儒家的普世伦理价值观表现出一种理性思维。道德与理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若每个人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略他人,必将引起矛盾和冲突。所以,应当运用理性思维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此才有利于形成社会与人的良性互动。儒家不断强调通过“诚敬”来审视个体的私欲,以求内心修为和外部伦理规范相一致,这样才能在处理事务时,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努力探索“天人合一”的境界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将人和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一思想既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也尊重了自然规律。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们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对自身能力的认可。从全世界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让人们陷入了工业文明所引发的悖论中。但是从人类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程。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时,要注重发挥个体的价值,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融。在谈及人、自然及社会间的关系时,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整体性价值角度出发,构建和谐有序的国际关系,积极推动人类社会交往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努力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不仅需要认识自然、创建人类生态伦理关系,同时也需要去关爱自然,实现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宋代的程颢曾在《定性书》中提出:“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而用智,往往容易被蒙蔽双眼,以致于利欲熏心,难有远见。儒家伦理并不反对用智,但是反对“自私用智”,即反对人们为了追寻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整体与长远利益。儒家在反对“自私用智”的同时,也强调崇尚“德”。德本身是一种无私的情感,是至正的理性。目前,科学协调和破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就应该倡导整体性原则,依靠“德”去管控“智”,强调理性的重要性。
追求“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与利益上的冲突难以避免。每一个国家都应在确保自身效益最优的前提下,做好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工作,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儒家也曾提出过“异质文化”方面的具体问题,旨在维护文化的多元性。儒家针对文化并存的状态,表现出宽容与开放的态度,将“和而不同”作为其理论根据,尊重差别、突出和谐。实际上,将这一理念运用到人类文化的发展中,是在认可差异的同时,突出多元化的一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也倡导以宽容的态度去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积极开展对话,汇聚共识,消解分歧,实现人类文明的和谐共荣。将儒家“和而不同”的理念作为科学处置不同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将有利于消除文明的冲突,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特点及发展历史,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在当前的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传承并推广中华文化,将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圈的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讲,文化形态实现持久发展的关键是拥有内在的精神和个性,能够展现文化的独特价值。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高度凝聚的哲学思考和先进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蕴。中华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要依靠我们做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转型,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让传统文化再次熠熠生辉。
在对话与整合中打造当代儒家伦理文化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文化的全球化也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在当代社会与科技快速发展的局面下,人员交流、信息交换已非常便捷,可以说,当代社会是流通性的国际社会。
文化的发展是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交流的结果,通过中西融通、互为体用,采用开放的姿态,结合我国实际去吸收有价值的文化精华,展现时代精神。我们不仅要立足本国,也要放眼世界,开创新的文化局面,展开不同文化圈的充分对话。文化整合本身是跨越国度的对话,我们既要立足当代,也要穿越历史的隧道,去和传统理念展开深层次的对话。同时,也要积极清除中西对话的阻力,大力探索不同文化的内涵,为其创造和谐的对话语境。全面开展文化对话,需要将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作为起点,深入了解历史,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传统价值理念是社会、民族的指示器,只有对传统价值理念展开全面透视,才能寻找到文化之源。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文化间的交往要注重“和而不同”,才符合文化多元的具体要求。科学处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通过对话与交往,形成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共识,不断加快推进文化交流的健康稳步发展。在当代中国,儒家伦理与西方现代伦理价值――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等,也正在经历从冲突到对话的整合过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念已经深深融入到当代儒家的伦理文化之中,成为影响当今社会的重要思想。
儒家的伦理道德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秩序与规则,展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状况,并客观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表现出创造性、包容性与普遍性,拥有持久的活力。在当代社会宣扬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将有助于我们缔造一个和谐、宽容的新时代。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①郭明俊:《论儒家价值观的普世意义及其普世化的可能方式》,《理论导刊》,2009年第2期。
②蒋国保:《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3期。
③崔雪茹:《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因素及路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篇8
【摘要】教育伴随着人的产生而出现。教育理想作为教育理念形而上的抽象和升华,是整个教育生态的价值导向和终极关怀。本文对当前的功利主义教育理想和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进行了分析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促发符合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性特征,且以探求人的存在意义和人与外部环境沟通互动、实现多元共生教育情怀为思想内核的本真教育理想的回归。
教育理想作为教育理念形而上的抽象和升华,是整个教育生态的价值导向和终极关怀。在教育伴随人的产生而出现的数百万年间,教育理想从经验的、习俗的认识经典教育理想与人生理想的混合期逐步过渡到现有的系统化的教育理想思想体系。特别是教育学兴起的数百年间,教育理想的系统化进程更是今非昔比。逐步生成了多个体系的教育理想思想范式。但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思想活动和实践历程,教育理想的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真正以人的存在和人与外部环境的良好沟通互动为前提和归宿。这才是教育理想的应有之义。
一、功利主义的教育理想—人的理性价值的“工业化”
“上帝死了!”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宣告,无疑给人类世界投下一个重磅炸弹,它既标志着绝对价值的死亡,也意味着人们对永恒真理及存在的信仰成为不可能。“没什么是真的,一切都是允许的”。于是,从文艺复兴以来经过启蒙运动再到近代科技理性的张扬,其间所发生的社会变革、知识制度、技术实践都预示着现代性价值的位移。在没有上帝的时代,“人通过其感觉、感情以及通过其整个存在所认识的世界现在是唯一的世界”一一唯一真实的世界。然而,“没什么是真的,一切都是允许的”的人义论在为人类带来无限创造性与可能性的同时,也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价值多元是正当的,个人可以拥有自己的真理和价值,只要不有害于他人。由此,就出现了众多迥然相异甚至截然对立的价值标准,进而引致不可避免的价值冲突。功利主义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严格说来,时代造就了功利主义,同时功利主义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1.功利主义教育理想的缺陷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造就的辉煌的物质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使得人们愈加相信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从而引致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更加肆无忌惮,这必定给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得启蒙之后的世俗化的教育更是远离了大全式的终极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本身发生了异化。功利主义的教育理想就是以功利主义为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在其引导下,教育过分追求功效和利益,进而教育被国家和个人当作追逐利益的工具。以功利主义为理想的教育,意味着教育实现的价值不在教育之中,而在教育之外。功利主义主张效果论,即一个行为是否正当,标准在于其带来的效果一一给人带来快乐的结果,而快乐是行动的终极目的,快乐本身具有内在价值,是唯一的善。所以教育理想一旦功利化,快乐(外在于教育价值本身的利益)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只为其效果而存在,并且导向外在的快乐与利益,而对于教育实践中很多内在价值如知识、德性等被忽视。教育只是一味地追求有利于学生利益、适应于经济需求以最终能满足人的欲望的目的。教育自身的价值只有依附于外在于它的目的才能得以体现。教育再也不为一种大全式的终极价值而存在,而沦落为实现个人快乐、适应社会需求的手段。教育行为正当与否,最终建立在人的感官欲望的满足及其程度之上,最后落在个人的偏好之上。教育最终成为欲望与个人偏好的奴隶。
2.功利主义教育理想的消极实践后果—人的“工具化”
功利主义教育理想的绝对胜利对教育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最直接、最有危害的后果是造成了人的工具化。功利主义的教育理想观预先给教育活动提供了一个明确表述的有待追求的目的一一功利,同时也提供了实现受鼓励的欲望和抑制或改变方向的欲望的手段。教育本是要引导人追求美好生活(这种美好绝不止于感官的幸福和欲望满足之后产生的),然而由于教育自身的媚俗和随波逐流,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它日益成为经济的附庸,成为实利下贱的侍女,成为追逐欲望的工具。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一种经济、社会需求,教育由此变成了一种适应性的教育,一种引导人片面追求利益(金钱、权力等)的教育,在其中,我们很难看到对人的整体精神培养的迫切性。这样就必然导致把其所直接指向的求教者看作一种达到社会经济利益目的的手段,人由此成为了计算和追逐欲望的工具,从而丧失了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和品行,丧失了人的尊严。人也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被割裂为日渐远离自身精神性的客观物的存在。他进人了机器大工业时代新的奴役状态,被降格为工具性职能的存在。人正如现代体制庞大机器上微不足道的齿轮和螺丝钉,只有在机器(社会)运转时,作为其上的一个零件才发挥功能和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延伸和扩大自己器官的功能,以在追求利益中发挥最大的功效。
人一旦被工具化,教育也就只有在他自身以外即他所生产的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之中来衡量他的价值。人的价值隶属于机器工具,人不再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是实现自身欲望(自身欲望最终也是为外在的经济、社会需求服务)的手段;人也不再是康德意义上的“人”。一般来说,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自在的作为目的而实存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必须被当作目的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过分注重人的物质层次的发展,严重偏向于实用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和培训,忽视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性发展,“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碍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衙”。教育自身的媚俗使得教育追求的是社会的认可,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学校教育对升学率以及造就所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追求,学校课程由此也偏向那些能迅速带来实利的经济类课程,而忽视陶冶人性的艺术类课程。功利主义教育理想指导下的教育导致的人的工具化,完全割裂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性。
二、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一一人的“高处不胜寒”的困顿
与功利主义教育理想相伴随的是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从某种程度上讲,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正是相对于功利主义教育理想的另一个极端。人本主义在西方起源于希腊化哲学中的伊壁鸿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其顶峰。在中国,人本主义直接起源于西周时期周礼中的“民本”思想,在“五四”时期风行一时。虽然起源各异,但人本主义的思想主题则是同一的,即:尊重人、提倡人、发展人。教育在其发展中曾经形成了人本主义教育理想,也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如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想却走向了异化,堕落成名副其实的“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
l教育中人的过分高扬
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把人本主义的思想内涵“发展”到了“极致”。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在高扬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同时也助长了人的主体性的过分张扬的思想倾向的形成。人在认识和对待自身与世界和自然的关系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的主宰是人,而不是上帝;自然是可以征服的,是为我所用的。这种观点使人类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我”,对世界、自然从此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积极、主动、控制、征服。思想的解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原动力,而人类掌握了新的科学技术,更强化了征服的欲望和难人独尊的意识,由此造成了自然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
2.教育中人的孤独
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在“成就”了人的虚假尊严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的强烈的孤独感。一方面,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对个人的过分强调造成了人与人关系的失范乃至分裂。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人与人之间缺乏价值认同,人与人之间缺乏生命共享,人与人之间缺乏文化交融。另一方面,人与其生存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式微和分裂。人在认识到自己是这个蔚蓝色星球的统治者的同时,却忘记了这个星球上的水、阳光、空气和其他可爱的物种。人与外部环境的紧张关系造成了这个星球的超哲学的二元对立,没有共享和交融,只有征服和被征服。人在其中变得孤独,这种由人的孤傲“造就”的孤独。
泛人本主义教育理想把人的自我意识推向了顶峰,让人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却忘记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时的“高处不胜寒”和孤独。
三、教育理想“赤子之心”的本真回归和多元共生的教育理想情怀的重生
功利主义教育理想和泛人文主义教育理想让真品性的教育理想变得日益模糊和异化,教育的健全人格、培养理性和智慧、探求人的存在意义和人与外部环境良性沟通、互动的本质属性被抛人万丈深渊,教育理想变得愈来愈乏味和虚无。我们需要真品性的教育理想的回归和重生。
1探求人的存在意义,教育理想的首要维度
教育是关于人的活动,把探求人的存在意义作为其首要前提和维度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教育也必然与人的存在问题相伴随。现代的教育的实质是“生存的教育”,而非“存在的教育”。这种生存的教育给予了人们生存的意义和活动,却没有给予人们生存的理由和根据;给予了人们对于自己和人类文明的盲目乐观,却没有给予人们一个清醒的头脑;它只认识到了人的“生存问题”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却没有认识到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在现代的这种教育下,人们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但是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发生怀疑。这种怀疑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无聊、空虚、寂寞、无意义感,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生的幸福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教育理想不能只考量作为“工具的人”,也应考量作为“目的的人”。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人的存在问题,考虑如何增加人的存在的意义。教育应让人以理性为基础,以怀疑为起点,以批判为武器,以求真为指向,以创造为目标,在宽容的氛围中自由地探索,在公平的制度里独立地思考,从而使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养成求真的意识、质疑的态度、宽容的心态与独立的人格。这种对人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基于此,教育理想应尽早促发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回归。这种由古老的哲学分化出来的教育哲学思想应该是今日教育理想的光荣之路。
2.促进人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互动,实现多元共生的教育理想情怀
系统论认为,任何有机体的存在都是以其他有机体的存在为前提和必备条件。作为教育活动的系统总结的教育学在多学科发展的今天,要想有大的、长远的发展,必然借助于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从而构建一种跨学科的、跨思想体系的崭新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所谓的“元教育学”在某种程度和层面上说是一个伪命题。
篇9
·弗洛姆研究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并分析现代人自由的困境时,他将弗洛伊德的理论融入马克思的社会经济理论,并运用心理学和社会的双重批判分析现实社会中异化和困境的根源,总结了逃避自由的三种主要心理机制。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思想对于分析当代人的心理素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的积极、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的积极自由。消极自由。资本主义逃离自由。
自古以来,
、自由都就是一个迷人的存在,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夙愿。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是一个人们不断追求自由的实践过程。历史上的被压迫人民为了摆脱专制特权,回归自由,经常号召所有被压迫阶级唤起对自由的深切渴望,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向权力宣战,为自由而战。在这场漫长而曲折的自由战争中,渴望自由的人们战胜了自然,推翻了宗教神学和专职皇权的统治,取得了渐进的短期胜利。然而,在他们拥抱自由之前,他们就成了新体系中被困住的野兽。在权力与自由的反复斗争中,现代国家存在着这样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有不少人愿意提供他们曾经梦想的自由,自愿将自己铐在统治的枷锁上。为了研究上述情况的原因,弗洛姆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的社会经济理论相结合,使用了对心理学和社会的双重批判,创新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思想,阐明了弗洛姆理论中自由与人的特殊关系,无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批判来分析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还是研究现实社会中异化和困境的根源,提出理想社会的积极理念,自由一词弗洛姆创造性地将精神分析理论的微观心理学领域渗透到社会批判理论中,填补了的空白,对分析当代人的心理素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和人类的积极、自由和全面发展。弗洛姆对自由的定义是:“自由是人类存在的特征,它的含义随着人们对自己作为独立和独立存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的变化而变化”[1]15.弗洛姆认为,人的存在与自由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人的发展与自由成长的过程是辩证统一的。他提出,人是独立的人,不同于自然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无论是从人类历史的演变还是从个人的角度在生命史上,研究人的存在与发展、特征与自由的关系,我们会发现,人的认识与自由之间存在着这样一个共同的发展过程,从人类历史的演进来看,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的意识仍然处于一种不文明的状态朦胧时期。人类思考它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自然的一部分,对自然有着过度的惰性。在这个时候,人类没有自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人类在实践认知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刺激或获得知识时,首先会选择用大脑思考,然后进行相应的行为活动。这不同于动物对先天生物行为的本能控制,它使人类思维意识的发展不断演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改变,并意识到他们不属于自然,部落作为宗教教会和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有着“我属于自己“自然产生。这种只属于自身的独特性,不断敲打着人们的身心和阶梯的固定等级。人类试图跳出固化的保护圈,寻求自由与释放,逐渐摆脱自然与部落的最初束缚,实现人类“个体化”的进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思想和实践变得更加自由和开放。如果
观察个体生命的成长史,这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起初,每个人都是母亲中的婴儿,依靠母亲的胎盘和脐带吸收营养维持生命。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谈论自由。10月婴儿怀孕并与母亲分离后,通过成长、生活、学习和实践,从个人全心全意依靠父母开始,到发现自己不是父母的一部分,这与父母的意愿和想法背道而驰,自我是一个完整和独立的个体,并逐渐在意识中认识到自己并区别于他人在行为上。它渴望自由、独立和主宰自己,跳出父母的保护圈,不想被父母控制,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展实践活动。此时,自我的“个体化”意识正在慢慢生成,并在不断的实践和思考过程中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弗洛姆把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是指“摆脱束缚,得到自由”。纵观人类渴望自由的历史进程,为了摆脱自然和社会的束缚,人类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劳动生产等活动。一方面,推动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个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另一方面,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新的困难,脱离了母亲、自然、部落和宗教等最初的保护圈的人失去了安全感。为了寻求更舒适的安全圈和自由权利的扩张,他们在社会上打起了自己的仗,逐渐意识到自己很小,无法与变幻莫测的世界竞争,离最终目标越来越远,承受着一个又一个徒劳需求的冲击,它会产生无力感和孤独感,压抑自己,这是消极自由的主要影响。这种自由不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也不是人类追求的自由的终点,而是人类实现积极自由的初始阶段,如自由自决。这是人类争取自由的第一步积极自由是指《自由地发展》,即不受世俗影响,以实现个人自由自决为终极理想,自由支配和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全面自由,克服消极自由、自由但不孤独、独立但不无助带来的消极情绪和极端表现,自由发展并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是理想的自由。然而,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那些宣称要摆脱固有桎梏,为自由而奋斗的人们逐渐发现,在社会,经济,文化,文化的影响下,挣脱原有桎梏所获得的自由,在当时已成为沙尘,,政治和其他现实社会因素。金钱利益的诱惑和无法解决的焦虑、焦虑和极度孤独的心理状态使人们陷入自由的两难境地,开始选择逃避自由。针对当时人们从向往自由逐渐转向回避自由的巨大变化,弗洛姆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背景,即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人们生来就有着明确的社会地位,扮演着固定的社会角色,没有必要过多地思考和怀疑自己。个人的存在被社会角色所掩盖。等级制度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逐渐成为人们固定的思维方式,这使得封建社会的人们产生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海盗”的错觉,认为自己能够遵守既定的社会约束。弗洛姆曾描述过中世纪末人们在晚宴上的基本特征。“中世纪并没有因为个人还不存在而剥夺个人的自由。”[1]33在这一时期,封建社会从未将人们视为按照约定行事的真正个人共同的规则和制度,它只是用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巩固宗教地位的工具。
。与此同时,不同阶层的人们在社会生活、经济交往和劳动生产过程中,在价值选择和行为上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于资产阶级来说,他们主宰一切,成为最大的赢家,热衷于追求利益、资本积累,追求最大的权益。同时,为了重新获得最初纽带的安全感,追求更高的幸福感,压制竞争对手,剥削穷人,获得自控的快乐,并将这种快乐永远垂涎在自己手中。作为底层社会受剥削和压迫的一方,他们比以前更加贫穷和悲惨。他们渴望自由,希望通过革命或宗教运动结束压迫。资本积累和剥削规律一直处于恶性循环之中。在共同作用下,社会关系逐步恶化,人际关系日趋紧张,资本家成为利益对立的竞争关系,资本家与工人,资产阶级与中产阶级,人民与政府的矛盾加剧,,特别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后,社会矛盾加剧。此时,作为一个更自由的个体,他并没有尝到太多的幸福,但在这种恶性竞争中,他早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机器和受害者。他对自己充满怀疑和焦虑,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渴望理想化的自由变成了空中的城堡。为了消除消极情绪,人们开始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主动戴上镣铐乞求消除消极情绪,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逃避自由。当人们仍然无法摆脱这些消极情绪时,会使人们的心理,人格和行为更加扭曲,阴暗异常的心理状态变得黯淡。
。权威主义的特点是虐待狂。两者的共同点是放弃自我独立,寻求新的联系。在弗洛姆看来,这些人的日常主要表现是“放弃个体自我的独立倾向,试图将自我与自身以外的人或事物结合起来,以获得个体自我所缺乏的力量”[1]92。施虐者渴望支配,受害者渴望投降。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共生状态。一方面,从被虐待者的角度来看,当他独自面对被疏远的世界时,他使自己变得无能为力和无足轻重。被滥用的冲动是自发产生的。他通过贬低自己来毁灭自己,并寻求向一个强大的人或力量投降,将自己融入这个强大的整体,这样他就不会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他们个人提供了自由甚至生命,愿意服从于强权,让他主宰,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但弗洛姆认为,以这种方式产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不会长期存在。另一方面,从施虐者的角度来看,施虐者与受害者正好相反。他们渴望完全支配另一个人或其他活着的个体,渴望权力,并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操纵他人。虐待者享受羞辱、奴役或折磨被虐待者的过程,因为他们沉迷于统治和支配权力的乐趣。现实中,人的性格结构总是包含这两个因素,而施虐或受虐的具体特征在于个体所面对的对象。
认为,“破坏欲是未能实现生命的结果。”[1]121一旦这一轨道或力量受到影响,生命的运行有其自身的内在力量和普遍轨迹阻碍、抑制生活的运行,使人们的生活受到某种无法解决的压抑。无力和孤立的叠加将导致生理疾病和破坏性冲动。与权威主义统治和屈服的客观化相比,毁灭的愿望是消除一切威胁它的存在。弗洛姆把毁灭的欲望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特殊情况引起的,当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和完整性受到侵犯时,这种情况表现为合理的敌意。另一种是非理性的破坏欲望,它受到社会压力的阻碍,使自己的生命显得渺小,导致自己缺乏安全感,孤独感倍增。为了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无助和焦虑,努力摧毁所有外部威胁,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但是,如果他找不到发泄的对象,随着破坏程度的加深,他将成为破坏的对象。
。弗洛姆的机械趋同是指现代人普遍放弃自我。与前两者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种心理机制通常为社会上大多数普通人所采用。现代人的“自我”不是真实的自我,而是虚假的社会自我。它是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将自己塑造成社会中同类人的共同特征,与他人保持高度一致。他们不再是独立的个体,就像变色龙一样,通过改变自己的颜色,使事物与周围相一致来保护自己。机械收敛也有同样的原理。为了不再感到无助、焦虑和孤独,人们选择放弃自己,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他们的愿望、思想和感情不再是他们自己经历的结果,而是从外部灌输的。失去自我意识的人就像冷酷无情的机器人。原始自我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原动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原始自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都有所改变被镇压了。原来的自我被一个虚假的自我所取代,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我的身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自我”的旗帜下,虚假的自我其实是别人期待的角色。他正是别人期望他按照别人的期望生活的人。因为只有在与他人趋同的过程中,他才能不断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认可,这样一个人至少可以暂时获得一种确定性,即自我认同的确定,这可以缓解他的疑虑和恐惧。伪欲望取代原始欲望,伪活动取代原始活动,伪自我取代原始自我。现代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变得像其他人一样,变成了没有自我意志的机器人。
,并将其应用于对人的自由的理解,从人类历史的演进和个体生命的历史出发,通过对人类心理和精神微观层面的探讨,研究人类自由的产生、现状和发展,全面界定自由的概念和特征,揭示了自由的二重性,并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指出了两者的异同。它揭示了当代人追求的自由都正处于“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经历了中世纪固化的等级制度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开始改变人们的心态。首先,人们越来越发现,他们向往的自由与现实意义上的积极自由越来越远,在冲破旧体制的桎梏后感到了独立,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自己的无能和渺小逐渐演变成一种孤独和无力感。为了消除这种消极的恐惧,人们选择采取主动建立联系,不再追求自由,产生逃避自由的心理。弗洛姆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提出了新的视野和研究方法,并认为这对当时的西方社会进行病理诊断和治疗,研究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和自由困境的根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并总结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弗洛姆创造性地将精神分析理论微观心理学领域渗透到社会批判理论中,填补了的空白,拓展了的研究方向,丰富了理论的内容。西方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发展,使其在实现积极自由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认识和研究方向,尽管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存在局限性,健全社会思想的建构也存在乌托邦因素,这也为我们观察和研究的社会和国内研究创造了一个研究视角。
篇10
提到摄影三脚架和云台,摄影爱好者大多首先想到曼富图、捷信、TENBA等欧系品牌。其实,法国捷信虽创建于1917年,但早期主要生产电影摄影用附件产品,直到战后的1950年代才开始设计和制造现代摄影三脚架;至于意大利的曼富图,就更是“晚辈”了,他们在1972年才正式成为三脚架制造商,在此之前国际上的摄影三脚架制造产业早已相当成熟了。与之相比,日本竖力(SLlK)的先驱们,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就开始专注于研发、生产具有现代特征的专业级摄影三脚架。在曼富图刚刚出生的70年代,SLlK(竖立)早已发展成为各种规格尺寸的三脚架、独脚架及各种类型云台产品 应俱全的世界知名脚架制造商了。
如果你翻开竖力SLlK脚架的历史,就会发现它几乎代表了整个现代摄影三脚架产品的发展史。竖力的创始人白石先生是位摄影爱好者,他曾想制造、贩卖相机。早在1943年,18岁的白石先生就根据当时美军带入日本的美国制铝合全三脚架为蓝本,设计出了具有充分现代摄影三脚架特征的三脚架样品。5年后的1 948年,这个样品被投入了小批量的生产,他也成立了家销售制作三脚架的公司“合资会社白石制作所”,开始以出口为目标制造、销售专业级摄影三脚架。(由于战后的日本,国内消费能力相当不足,很多早期日本摄影器材制造商都以欧美为目标市场)
上世纪五十年代铝合全锅和炉灶在日本热销,竖力却用铝合金制作三脚架,这曾引发热议。虽然那时的铝合金制造工艺还不够成熟,存在用户的手会被染黑等问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竖力的销售,它曾经是日本职业摄影师的最爱。竖力最早使用“SLICK”作为商品商标,意味着“滑溜”、“顺滑”,贴合与竖力的“三脚架移动顺利”产品设计理念。由于商标注册等因素,1974年,竖力使用“SLIK”为注册商标,一直至今。
竖力是历史最悠久的三脚架生产厂家之 ,在用户中有着极佳的口碑,是 家有历史、有内涵、有创新的厂家。竖力的三脚架产品以轻量化、耐用性著称,产品外观与机械性能均十分出色。同时,它的产品价格又较为合理,如竖力PR0724DX、PR0824CF等碳纤维三脚架,结合云台的价格2500元以内,而中低端产品的价格般在千元以内。
铝台金三脚架
金属材料特别是铝合全材料的三脚架是竖力创建之初的主打产品,竖力最经典的三脚架“Master”系列正属于铝合全产品。“Master”系列三脚架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已经定型,70年代开始其造型直沿用至今。“Master”那黑白相问的设计堪称经典,同时其稳定性极佳,可以安装300mm甚至600mm的望远镜头。而上世纪60年代竖力为“Master”系列配套研发的单杆多向云台可快速运动,深受体育摄影记者的喜欢。时至今日,它依然被专业记者和摄影师广泛选用。70年代,竖立开始在脚架上尝试更复杂的合全材料,比如强度更佳重量更轻的铝镁合金,进入80年代以后,竖立只有极少数产品还在采用纯铝合金,大部分新投产的金属材料三脚架的主要材质已经变成了铝镁合全(A.M)。
近10多年来,竖力的金属脚架产品线,研发重点放在了A.M.T(铝、镁、钛合全)材质的三脚架产品上,竖立是第一家量产铝镁钛合金产品的专业脚架制造商,其PRO 340DX、500DX、700DX等产品 经推出就大受欢迎,这种合全材质既保证了比碳纤维材质更好的强度和耐用性,又比铝合金材料轻了15%,脚架稳定性优于从前,且价格远低于碳素系列。时至今日,A.M.T.三脚架的队伍仍在不断发展壮大。
碳纤维三脚架
虽然竖力一直钟情于合金材质的脚架,但它也是最早应用多层交叉编织复合卷绕碳纤维管的三脚架厂家之一。目前PR0724、PR0824等产品采用ARS抗旋转系统第三代碳管,不仅强度更高,而且脚管之间没有滑移,能够快速伸缩及组装。同时,竖力碳纤维三脚架还具有三种姿势调整,适合不同的摄影角度,它还提供双重中轴锁紧系统,带有中轴止动、中轴锁环,此外,它的锁紧系统也极有特点,双环螺母、冠状结构的设计可更好地固定脚管。
便携三脚架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