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6s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6s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篇1

督查科至今共完成6s检查整改项3506项,考核193项(不包括每月联查);劳动纪律检查考核315项,考核金额20010元。

6S日常检查方面:根据领导所下达的工作指标进行,为了保证各分厂的整改质量,八月份前始终没有下达过多的整改项目,开始检查时只是对较严重的问题纳入整改,在10月份后逐步提高了检查标准。通过几个月的工作和各分厂积极配合,使6S管理有了较大地提升,各厂厂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死角死面少了,随意性少了,现场更清洁整齐了,极大多数员工对6S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能主动将本区域6S工作做到位。

但是各厂在6S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些员工还是对6S管理存在抵触心理,对本区域内的6S工作基本持懈怠的态度,设备上有了灰尘不及时清理,地面存在积水也不及时清除,对没检查到的地方从来不主动的去整理。各分厂的6S督导员多数是新上任,对6S管理工作来说基本是一个空白,甚至有的还缺乏认识和理解,为此在日常检查的同时对各厂6S督导员进行现场培训与讲解,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与讲解,各分厂6S督导员

基本上都能完成好本区域的6S管理工作。

劳动纪律的检查方面:通过六个月的工作,对各厂员工在遵守劳动纪律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玩手机、睡岗等违纪现象大大减少,但是劳保穿戴不齐,工作期间的行为规范现象还是很严重,在以后的工作中在不放松对睡岗、玩手机检查的同时要加强对劳保穿戴、行为规范等问题的检查和考核力度。

督察员在平时的检查中所检查的内容还是非常单纯,只停留在表面,虽然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有关基础知识和管理方法,有一定进步但与工作职责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充实丰富督察员自身日常管理知识,还是今后工作中的重点。在平时的检查中督察员的积极性和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不要为了完成考核项目而工作,要注重考核项代表性和高质量性。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提高督察员责任心和自身素质入手,让其把工作当做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认真负责的完成每天的督察工作,争取早日把我公司的劳动纪律提高到新的高度。当然,员工的劳动纪律、行为规范只靠督察员的工作是远远不够,主要还需要各厂领导重视对员工教育和培训并加大管理力度,使其养成好的工作习惯,最终创造良好的工作秩序。

篇2

关键词:标准化建设;供电所;“2+3”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5-0153-02

1 概述

为进一步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将供电所标准化建设落到实处,国网M供电公司根据国网省电力公司《供电所标准化建设指导手册》的标准和规范,在基层供电所展开了一系列标准化建设落地的工作。T供电所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其标准化落地的“2+3”模式――以文化为引领,以制度为保障,从人、事、物3个层面进行规范,成为基层供电所管理中的特色亮点。

图1 供电所标准化建设落地的“2+3”模式示意图

2 文化建设――争创“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2.1 建设“文化长廊”,传播国网文化

作为“标准化示范供电所”,T供电所充分发挥标杆示范的作用,以国家电网公司“文化管心”的理念为指导,通过文化长廊的建设,对国家电网的核心精神和价值理念进行显性化地展示,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供电所的所容所貌、成果荣誉、管理方针、员工风采等特色亮点,从而提升供电所形象,传播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员工“快乐工作,和谐生活”,潜移默化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2.2 落实民主管理,打造“职工之家”

T供电所以国网省电力公司《争创星级班组通用标准》为基础,通过职工大会、员工恳谈会、“一对一”座谈等方式进行民主交流,加强一线员工与管理层的联系和沟通,帮助员工解决困难,形成“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的文化风气;同时供电所致力打造一个温馨的“职工之家”,开展“读书日”、茶话会、讨论沙龙等活动,促进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营造和谐氛围。

3 制度保障――严格执行制度规范

3.1 健全管理机制,推行精益管理

国网M电力公司编制《供电所标准化建设指导手册》,对供电所标准化建设的日常工作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建立优质服务常态机制、落实员工岗位轮训常态机制、健全行风监督及信息反馈机制等。T供电所以《标准化供电所考核标准》为基础,从“人、事、物”3个层面进行精益化管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的标准,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细则,将标准和规范落到实处。

3.2 梳理制度规范,编制落地手册

《供电所标准化建设指导手册》从基础设施、基础管理、专业管理、客户服务等九大模块提出标准和规范,为供电所标准化建设指明了方向。T供电所对相关的制度规范进行详细地梳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总结提炼出标准化落地的“典型经验”,并形成可操作性强的适用手册,对供电所标准化建设提供具体做法,从而实现“示范推广”的效应。

4 人员管理――加强班组队伍建设

4.1 强化服务规范,践行优质服务

认真学习《电力营销一线员工作业一本通》,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服务规范培训,参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执行,从仪容仪表、行为举止、标准用语等方面进行训练和考察。积极开展“95598光明行”、“居民电能质量专项行动”等优质服务工作;推行供电所“五心级”供电服务计划(环境舒心、态度热心、处理细心、服务耐心、工作放心),通过开展“供电服务进乡村”和“三级”走访调查活动,将优质服务落到实处。

4.2 实行全员轮训,提升员工技能

坚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工作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类型的培训主题,包括企业文化与规范标准、基础知识与技能、安全管理、营销管理、运检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细化关键点。通过课程教学、技能竞赛、模拟训练、反事故演习、技术问答等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相关负责人对培训内容展开意见调查,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达到提升员工技能的目的。

4.3 完善考核体系,增强员工动力

参照国网省电力公司《关于全面实行供电所全员绩效精益管理的指导意见》,成立绩效管理办公室,形成从所长到班组长到一线员工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对一线员工从工作业绩和行为规范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日常工作中及时做好工作记录,月度考核时结合个人绩效计件工分库进行计算,将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规范的执行情况与奖金挂钩,形成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 业务管理――优化执行作业流程

5.1 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

流程管理作为《标准化供电所考核标准》中的重要考核项,能够直接反映出供电所管理过程中的规范执行程度。T供电所结合《供电所常用工作流程》,对专业管理的过程进行梳理,通过专家讨论的方式,形成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同时,充分应用SG186、安全稽查管理、生产PMS、配电地理信息GIS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工作流程的闭环管理。

5.2 总结工作要点,提高工作效率

结合供电所工作开展流程,对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要点说明,包括计量装置故障登记、电能表轮换及使用情况、抄表准时率、电费回收考核、线损统计、故障抢修等,以工作要点为基础进行考核,促进一线员工按照规范,把握要点,缩短作业周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6 基础管理――落实基础建设标准

6.1 完善基础设施,执行统一标准

对硬件设施进行标准化配置,全面提升供电所整体外在形象。在功能区设置方面,供电所设置了办公室、营业厅、值班室、工器具室、备品备件室、资料档案室、更衣室、会议室和等基本功能区,各功能区均有相应的标准配套办公设施。统一定制上墙公示内容,通过应用国家电网公司VI识别系统,规范标识、标牌、公告栏、宣传折页等,形成统一的标准,为日常工作开展提供设施保障,也促进了国网文化的传播与落地。

6.2 健全基础资料,规范台账管理

根据《标准化供电所考核标准》,建立9大项,42类的标准化资料体系。编制标准化供电所基础资料管理责任明细表,将资料提供的责任落实到人,以便及时更新。供电所专人负责检查台账体系文件夹中的资料完成情况,结合现有状况查漏补缺,及时更新各项计划、总结和记录等,并上传标准化供电所网站,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检查基础资料完备情况,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6.3 推行6S管理,改善现场环境

供电所成立管理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功能区设置相应的负责人,对现场展开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6S)。根据6S管理标准,管理小组对备品备件、基础设施、办公用品等进行定置定位;储物柜统一标签,分类清楚,便于摆放和拿取;文件资料分类整理,整齐划一,建立资料目录索引,方便查阅。为巩固6S工作的成果,管理小组根据各功能区的布局制订详细的检查标准,确保6S成果的固化,营造出整洁美观的现场环境。

7 结语

供电所标准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持久,动态更新的过程。在基层供电所管理过程中,国网M供电公司应用“2+3”模式,以点带面,坚持将标准和规范的执行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供电所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余国太.供电所管理创新:标准化示范[J].中国电力

企业管理,2013,5(1):72.

[2] 史慧敏.宁夏习岗所:标准化的创新举措[J].中国电

力企业管理,2013,5(1):91-92.

[3] 刘俊昌.供电所标准化管理工作实用手册[M].北

篇3

近日,叶敦明有幸参观了山特维克可乐满上海展厅。可乐满,定位高端,是山特维克的一个嫡系刀具品牌,在国内年销售额18亿元左右,占据进口刀具20%以上份额。在国内开设了北京、天津、沈阳、西安、上海等展示中心,在300多名一线推销的销售人员、技术工程师,就有了一个能够“勾住客户魂”的大后方,品牌体验与一线推广相得益彰。

山特维克可乐满的培训体系,涵盖公司员工、最终客户和商。新进员工,要接受六个月的高强度培训,弄明白了自己家产品的七七八八,才可以去见客户。对于老员工,每年也有60个小时的培训要求,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保障了山特维克可乐满的推销活力。要知道,刀具行业的销售额,主要来自于销售人员的跟踪拜访,只有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才能hold住见异思迁的客户群。

终端客户的培训课程,会放在公司网站上,客户自行挑选课程。刀具基础知识和应用,一般由职业培训师操刀;而较为专业的行业应用,则由资深工程师担纲。培训手册、产品样本,采用图文并茂的设计方式,易查询、易理解,专业知识的形象化传达,可乐满可谓是费尽心机。涉及到产品的卓越性能时,还有制作精良的三维动画上场,看不到的精湛工艺,变成了看得见的客户利益。叶敦明觉得,山特维克可乐满的培训课程,化产品推广于无形,价格敏感度开始让位于价值认可度。

产品陈列台,分成车削、铣削、孔加工和刀柄等四个,上方放置一个可触屏LED,可以随时查询相关产品的功能细节。在操作演示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吧台区,上方的一个大屏幕,播放的是刀具工作场景,一边喝饮料、一边体验工艺,要比一堆人挤在机床前潇洒多了。

对于客户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山特维克还自创“制造业经济学”专门培训。高端刀具,机床加工效率和使用率带来的正价值,远远超过购买成本的增加。可是,如何让客户整明白呢?山特维克通过绿灯生产和制造业经济学两个培训课程,让客户学会算细账,特别是那些总工程师、企业老板,一旦静心听下去,就能“忘掉”刀具价格,逐步认同好刀具提升机床生产率这个道理。叶敦明发现,客户价值算的越清楚,购买信心就越充足。只是,很多企业停留在口头上的客户价值,又该如何兑现呢?

机床操作区,山特维克与森精机、OKUMA、德马吉DMG以及沈阳机床合作,在机床罩体上标注上“该机床使用CAPTO刀具”字样。对于精加工企业而言,机床是第一需求,刀具则是第二。山特维克可乐满专门设立“MI机床投资”部门,有14个专职销售经理,与各大机床厂商紧密合作,在客户企业购买的机床中配备自己的刀具。别小看了初期配置,它能带来二年左右的持续购买,等到客户使用习惯自己的刀具之后,再想换品牌也就不那么容易了。叶敦明认为,这种“嵌入式”营销,着实高明,值得零部件企业多揣摩。

除了跟机床厂商合作,山特维克还跟壳牌(油、切削冷却液)、system 3R(防震治具)、ZOLLER(刀具检测)、ASSAB(磨具材料)等厂家合作,他们的产品海报和销售经理名片,都在机床操作区拥有一席之地。关联品牌的联合展出,让客户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品牌之间的销售联动效应得以实现。

接待我们的王经理,一个精明能干的销售老鸟,他之前在台湾机床企业干过很多年,现专门负责机床厂商的合作项目(MI机床投资)。对自己的产品、机床匹配、客户企业的购买习惯,如观己掌。他对自己品牌的热爱,也深深感染了我们一行的机床市场经理。有人感慨:山特维克可乐满的展厅生动化,也让我们实实在在地被品牌营销了一把。

篇4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模块化工作室教学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复合型学科,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学科基础,注重英语语言与商务实务相结合的综合叉学科。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重视实践教学,以商务为中心进行语言的训练,从理论走向实践,又通过实践来完善理论,体验职业技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迅速地转化为职业能力。

一、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众所周知,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传统而又新型的专业。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大大提高,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中的竞争优势不明显。很多学生表示,由于学历层次不高,英语、商务知识有限,又缺乏工作经验,所以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有一定局限性,就业前景不是很好。鉴于此,我们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及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探讨。

1.对我校高职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调研

课题组设计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问卷调查表》对我校高职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包括已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对目前该专业课程设置和考证培训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已工作的学生和在校学生对目前的课程设置与考证培训的意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学生对目前的课程设置认为不合理和不太合理较多,其主要原因是理论性课程太多而实践性课程太少、课程安排比较杂。大多数学生认为应增设同专业相关的课程技能培训、外贸英语、物流、报关、报检等课程及相关技能证书的考证。

2.对部分企业的调研

课题组设计了《企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表》,开展了对上海的国有、民营和外资等企业国际商务类人才的现状和需求的调研。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目前商务英语类人才的现状与问题、企业对商务英语类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要求、企业对商务英语类人才考证培训方面的意见和要求等。

本次调研收回有效问卷10份,在被调查的10家企业中,国企1家,占10%;民营企业5家,占50%;外资企业2家,占20%;港澳台1家,占10%。

(1)企业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看法(如下表)

多数企业表示出对目前高校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不满,认为该专业毕业生仅有书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难以胜任较高级的工作。而且很少企业认为商务英语专业的高职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比本科生强,这说明商务英语专业的高职毕业生不管在理论素质还是实际工作能力上都与本科毕业生存在较大的差距。

(2)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岗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表)

(3)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着重掌握和强化的知识

全部10家企业都认为商务英语专业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有8家企业希望商务英语专业从业人员掌握的知识更全面一些。有几家企业要求其从事商务秘书岗位的员工除了要熟悉外贸知识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相关产品的知识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对员工的口语及读、写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而这几个方面正是我们高校教学较为薄弱的环节。

通过对学生和企业的两个调查得到的结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体系既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与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做较大的调整和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重视实践教学,以商务为中心进行语言的训练,从理论走向实践,又通过实践来完善理论,体验职业技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迅速地转化为职业能力。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工作室教学的设想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英语从事商务、外贸及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成为语言应用技能型人才,即能把语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和行动方案,把设计和方案转化为商品、服务、管理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当遵循理论知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着重致力于学生动手、动口的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逐步推行具有职业氛围的模块化工作室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个人潜能的实践环境,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建设具有职业氛围的模块化教学工作室

1.职业氛围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工作;“氛围”是指围绕或归属于某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因此,“职业氛围”的基本含义是指围绕或归属于人们特定工作部门或工作环节的有特色的、个体化的气氛。

它包含以下基本要素。第一,实践基本条件,是职业氛围形成的物质基础。第二,融入职业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模式,是营造职业氛围的关键。第三,职业品质,是职业氛围的精神内核。第四,管理制度规范,为营造职业氛围提供保障。

2.模块化教学工作室。(如下图)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教学工作室] [基础知识技能模块] [商务专业技能模块] [其他商务技能和职业素质]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普通话二级甲等(含以上)证书] [大学英语四级证书] [外贸工作室] [商务翻译工作室] [会展] [校内外专家讲座] [商务礼仪]

从高职高专学生的能力和现状来看,按模块选择教学的课程目标是切实可行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时除了必须具备: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含以上证书、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证书,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意向以及自己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设计,选择至少一个模块作为自己的专业技能的训练,进入工作室学习。诸如商务翻译工作室,主要涉及口译、笔译的教学和实践;外贸工作室,主要涉及报关、报检、单证、外销、货代、电子商务以及导游等的实践。

学生在完成必要的基础课后,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进入相应模块的工作室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拓展课程,与能力模块课程相结合,培养自己的专业应用技能。

(二)建设具有职业氛围的模块化教学工作室的具体措施

1.时间的安排

(1)商务英语基础知识技能模块。这一阶段主要是一年级学生,在这一时期,主要培养学生对商务英语的整体认识,建立起对专业知识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完成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普通话等级及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考证。

(2)商务专业技能模块。这一阶段主要是二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商务英语基础知识之后,在商务英语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将系统的学习涉及商务英语能力的课程,例如口译、笔译的教学和实践;报关、报检、单证、外销、货代、电子商务等的教学和实践。

(3)其他商务技能与职业素质教育模块。这一阶段主要是三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各阶段,学生已经具备的商务英语的语言能力和基本的商务单项技能,在本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2.教学内容的安排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要大力调整工作室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能培训课程纳入工作室教学计划中,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实现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的有效对接。例如在外贸工作室中,可以将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合到《外贸单证》课程以及单证模拟实训中;将国际贸易业务员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合到《国际贸易实务》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以及外贸模拟实训中;将报关员的考试内容融合到《报关实务》课程中;在商务翻译工作室,可以将全国外语翻译(口译)证书的考试内容融合到《商务英语口译》的课程中;将商务英语口语考试融入《外贸英语口语》课程中。

3.具体措施

(1)从物质上提供高仿真的工作环境。工作室的建设兼容了电脑教学、语言实验、多媒体制作、电子阅览(包括上网浏览)和外贸英语模拟实训“五合一”功能室,工作室应具备多媒体教学、网页设计、企业网建设、EDI通信、电子商务操作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工作室的配备要能够使学生进行商务谈判,实践接待客户、文秘办公等工作内容。同时,还应仿照外贸公司设置专门的样品陈列区,用以模拟会展活动和产品介绍等工作内容。

(2)从教学内容上提供真实或接近真实的项目任务。工作室的建设以真实存在的公司和企业的运作为切入点,建立与实际业务运作连接的企业运作环境,要求学生用英语完成真实的商务任务。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借助电子技术和英语熟悉商务运作方式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3)引入企业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模块化教学工作室是一个虚实结合的实训环境,一方面我们力求营造尽可能真实的工作情境,帮助学生体验企业员工的角色,另一方面它也无法脱离其教学环境的本质。因此,如何使虚实一体化,提高工作室教学效果,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可以在工作室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包括考勤、计划、对工作场所物品的分类处理、定置、统计、“6S”及安全与文明生产管理使工作氛围的车间化,生产任务的真实化运行和管理模式的企业化,成果评价市场化,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本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突破口,构建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一指导思想,在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能力培养、信息反馈系统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实践。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化工作室教学的探索,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比较动态的过程,如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达到更佳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以及完善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之松.高职院校职业氛围的营造[J].科技创新导报,2009(32).

[2]李孟娜.营造具有职业氛围的商务英语校内实训基地[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11).

篇5

关键词 HSE管理体系;油库安全;健康

中图分类号T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074-02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代表着现代管理的最高水平, 8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上发生了几次重大事故,促使人们认识到石油石化作业是高风险的作业,只有完善的管理,规范的作业,才能从根源上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于是,HSE管理体系应运而生。本文就HSE管理体系在中石化原油商储库中的应用作了简单的探讨。

1 HSE管理体系在油库中应用的现状

油田和石油储运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具有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工艺复杂多变且过程连续化的特点,由于原油和成品油及其附属产品有易燃易爆,有毒害、易腐蚀等特点,石油生产或储运企业如果放松安全管理,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同时也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油田生产和运输企业各部门建立HSE管理体系,推行和完善HSE一体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南京输油处非常注重安全工作的管理,它全面修订并不断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细节,特别提出了安全生产奖惩考核细则,使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一开始就做到了起步扎实。同时,有效的结合了HSE管理体系与6S管理方法,并把HSE管理体系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使得现场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保障了油库运行的安全运行。

2 HSE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道储运公司所推行的HSE管理体系已经有较长的时间,从实际的推行效果来看,推行的效果并没有达到十分理想的状态,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问题,其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公司对员工都做了比较全面的培训,但部分员工对环境的影响因素还不够重视,有的员工对安全危险的因素甚至视而不见,对健康影响因素都比较在意,对HSE管理体系的理解有所偏颇,没能把所有的影响因素放到同一个高点来对待;

2)对HSE管理体系的认识,很多干部职工认为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在资料上的,只要能够建立完整的体系资料就好,并未能在实践中好好的落实HSE管理体系的内容,有走过场的嫌疑;

3)HSE管理体系拥有非常完整的一套程序和运行控制文件,但很多干部职工在落实体系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的时候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按规范来操作。应付工作的现象比较常见,明明文件对工作内容有要求,但在落实的时候却偏偏不安程序来落实,说一套,做一套 。

3 对于完善HSE管理体系应用的建议

3.1完善安全评价体系及环境卫生评价体系

目前在油库生产单位中基本还是在采用安全检查表、工作危险分析法分析,用LEC量值法进行风险度确认。单纯的这些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往往造成分析结果不准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多种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也不要局限于一两种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卫生评价结果的准确度。

3.2重视全员参与的程度

通常一个企业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否,与公司领导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借助于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行,可以使以前的安全管理模式更加系统化、规范化。这就要求公司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类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和规范的体系文件。

HSE管理体系是综合的管理体系,重点体现的就是加强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通过加强员工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意识,才能从根源上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有所有员工的参与。所以,应通过多种培训和引导方式让员工掌风险评价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方法,及时的认知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发动全员参与本岗位的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认真对待本岗位的作业活动,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让每一个员工对本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隐患都了如指掌,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可以根据以前制定的方案及时的采取措施。

3.3 增强HSE管理体系的执行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管理,各行各业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先后建立了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标准也逐步的被完善。但是往往只有制度和标准是远远不够的,任何管理要收到良好的效果,都必须加强执行力。那么,HSE管理的体现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靠的也是领导与员工的执行程度。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用人唯贤,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这样才能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执行力。

3.4 推进HSE文化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基本上在每一个公司都会被提及,如何建立与HSE管理体系相关的企业文化,本人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推进物质文化的建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每一个员工都希望的,公司要把员工的利益与公司利益相结合,以合理的安全奖励机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来记录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推进制度文化的建设,选择合适的企业规章制度,是对员工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安全制度不能放松,但也要是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不脱离实际去规范安全生产制度,是推进制度建设的重要课题,否则再全面的制度都是空谈,这也是制度文化的核心部分;三是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群体协作意识,现代社会是社会大协同劳动的时代,增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健康的价值观念,是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4 结论

HSE管理体系的完善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在安全的基础上,注重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利益诉求,才能保证HSE管理体系的建设,因此我们要多方面的考虑和平衡安全、健康和环境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油库运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平稳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红勋,王秀香,杨春笋.企业HSE管理与信息化探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9(11):24-25.

篇6

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校不仅仅要从技能上培训学生,还必须尽快的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本文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办学实际为出发点,对汽车类高职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对接融合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表明只有更好的了解汽车企业文化,适应汽车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为汽车企业服务。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

以前很多高等职业学校注重的是技能教育,为的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将来在企业中有所作为,很少去关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对于现代的企业,他们需要的是能够适应企业自身建设生产和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仅仅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份对汽车行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发展前景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技术水平过硬,但是并没有在汽车企业中有很好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有些甚至已经被企业辞退,这些都是因为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的技能教育培训,忽略了校园文化培训与汽车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汽车企业的文化中。企业文化是指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企业形成的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愿景、使命、员工行为准则以及经营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这些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等在企业生产、管理、员工行为等方面的体现,是被员工认可并遵守的一种企业理念。作为高职教育中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融合来说,就是要求学校根据汽车企业的特点与要求,构建与汽车企业的专业文化、组织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能够对接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点

高职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高技能应用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职业性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突出的体现在了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和专业上,像我院设有汽车制造、车辆运用、机电工程等9个系部,包括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34个专业,这些专业都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体现。为了将高职学校的专业性和汽车企业文化相融合,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要以自身的职业性为出发点,将本行业的职业特点、职业技能、职业道道、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等内容贯穿到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当中,彰显出高职学校的办学特点[1]。

二要体现企业化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要和企业理念相融合,高职学校与汽车企业互相合作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条正确道路。目前高职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已经成为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向。在高职教育中,高职学校必须要把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融合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在校园文化中积极营造汽车企业文化氛围,在技能培训中突出汽车企业的文化元素,在学生实习中培养学生的汽车企业文化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企业文化,毕业后迅速融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汽车行业当中去。

三要突出汽车行业的行业特点

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培养符合各行业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上必须满足行业需求和理念,体现行业的特点。比如我院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扎实的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好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发展能力以及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综合素质能力就突出的体现了汽车行业的行业特点。高职院校要想建立具有其所服务的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在实践中融入行业氛围,要以汽车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行业价值取向”和“行业情结”。

四要强调汽车企业文化的区域特点

高等职业学校一般都是地方性的区域院校,担负着培养适应当地企业发展的技术性人才、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这就意味着高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符合当地区域企业文化特色的特点,不能离开区域文化的土壤。只有植根于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研究当地的区域特色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点,积极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才能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与区域文化的融合,才能让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的了解地方、融入地方,更好的为地方服务,作为汽车类的高职院校,一定要注重培养符合当地汽车行业区域文化特色的专业人才。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是以培养汽车专业高素质技术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创新性地将高职理念、汽车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融于一体,提出了“人车合一、平而不凡”的文化育人体系,并把“平而不凡”作为校训。学院把文化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战略,提高了学院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人车合一就是指人文与技能的相融,追求“方向、安全、动力、速度”的品质,体现了学院办学特色与文化育人的良好融合。平而不凡中的平就是指做一名合格的现代高职教师和现代文明蓝领。不凡就是指接受平凡,超越平庸,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杰出,有所建树,创造不平凡的精彩人生。学院在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的对接实践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接融合:首先是树立了汽车专业的精神文化。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把办学重点放在培养汽车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上,立足于点亮人性之美、发掘潜在之能,目的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好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发展能力以及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综合素质能力。精心的打造汽车专业的专业特色和文化内涵,并且逐步让汽车文化融入到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当中,形成全院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形成了深化政、行、企、校联合的汽车集团化办学特色、以汽车为主线、面向汽车生产和服务的布局特色,突出专业胜任能力的课程特色和“人车合一、平而不凡”的文化特色。其次是构建了具有汽车特色的专业文化。目前学院设有汽车制造工程系、车辆运用工程系、汽车营销服务系、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9个教学系(部),开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34个专业,主要专业都是与汽车有关,学院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是根据目前汽车企业的岗位需要来设置,体现了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课程架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够完成比较复杂的汽车专业工作能力,体现核心技能和汽车行业最新技术,满足了汽车企业对人才的需要[2]。最后是形成了具有汽车行业特点的活动文化。学院开展了普及汽车文化的系列活动,不遗余力的将学院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相融合。学院著名的汽车文化长廊,集中展示中外汽车发展的历史、经典汽车品牌的理念及成长、汽车行业最新的技术成果以及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等,这些都加深了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学院建有汽车文化广场,漫步广场可以体会到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特有的文化氛围和职业特色,在文化广场展示与学院具有紧密合作关系的车企商标、色彩识别、文化理念以及企业精神等一系列的文化要素,学生漫步在广场就能够受到汽车企业文化的熏陶,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汽车企业文化并为之骄傲。为了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学院按照汽车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设置了实习培训中心,按照“校中厂、厂中校”的原则,引进了富士康的生产线以及“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管理方法,车间和教师一体化,师生都穿着工装,严格的按照汽车企业的操作规程指导学生的实习,让学生通过“模拟仿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真正体会到汽车企业的文化。与此同时,学院积极参与汽车企业活动,目前已经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紧密合作并作为实训基地,捷豹路虎卓越培训项目的成立是校企双方携手创立的具有国际化技术水准的人才培养教学平台,这些都是学院学院汽车活动文化的具体体现。高等职业学校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职学校就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立足当地实际,体现汽车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结合学院各专业的学科背景,改革教学方法,为汽车企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雷久相.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综述[J].职业时空,2015,(10):1-4.

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深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就业与社会服务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更是高职院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品牌。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与地区行业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走校企深度合作之路;充分利用学校与行业企业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借助行业的指导和企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发挥各自的优势,把课堂拓展到企业,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方式,使学校培养的人才适用性更强,使学生更早地接触企业,了解专业,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初步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零距离;实训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技能零距离;彰显了专业特色。

一、“工学交替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特色体现的基础

“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业单位针对企业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实训,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顶岗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对产学结合育人模式的一种形象说法,也是最为典型的产学结合教育的形式之一。其基本要素包括订单(合作培养协议)、培养方案、运行机制、工学交替、顶岗工作(有时间要求,有偿劳动)、顶岗就业等。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企业自身的的要求较高,至少是行业内知名企业,有较好的发展性,在同行业中能以越来越低的价格提供质量越来越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并且给员工支付同行业中优厚的工资。对于企业而言因为有学校的介入确保了对学生在企业的管理,在校实习是合法的,可以规避企业临时用工所必须的社保成本,可以平衡生产淡旺季的用工需求,通过在校学生的工学交替,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旺季的临时用工需求,降低用工风险。同时对学校而言可以提前向学生灌输企业理念,通过工学交替以达到培养企业所需生产管理和技术需要的员工的目的;弥补了学校所教知识不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行业发展需求,促使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我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于2007年开始与中国空调界名企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天加空调班”,实施了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校三年期间,理论课程和部分实践课程在校内完成,打破了学期界限,根据企业需要每年至少3个月到天加公司顶岗实习并接受企业岗位培训和企业的管理,企业支付实习工资和住宿、交通补贴,并对学业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学金。2011年在原有“工学交替订单式”合作基础上开展“2+1”的人才培养模式。自2009级开始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学生第三年7月进入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企业支付实习工资和住宿、交通补贴),顶岗实习结束直接到岗上班。实现学生毕业时从学校到企业的“短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轨。

借助“天加空调班”这个平台的影响力,2010年世界知名企业日本三菱重工下属三菱中央空调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在我院与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共同建立了三菱重工·江苏经贸中央空调技术培训中心。培训中心由企业提供全部最先进的三菱重工VRV空调设备与检修设备,学院提供最先进的教学配套设施。培训中心既是我院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学生的多联机实训基地,同时也是三菱重工空调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人才储备和培训基地。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学生经过两年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后,双向选择进入到“三菱重工空调班”,强化基于三菱重工空调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并到K-POINT店及相关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最终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到三菱重工空调系统(上海)有限公司K-POINT店及相关企业工作。2011年开始定向招生“三菱重工空调班”。

二、重塑“菜单式”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特色的核心

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菜单式”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合作企业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内在能力要求的深度调研、分析,构建基于职业能力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和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教材体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中,突出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相融合,按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创新课程体系,围绕能力、素质要求,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同时,全方位引入企业文化,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与企业文化的联系,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一)重塑以企业典型岗位能力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体系。建立了校企合作双方人员参加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小组,根据合作企业典型岗位能力要求,围绕合作企业对学生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要求设置“菜单式”特色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设置中,把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成果以及本专业最前沿的信息及时引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来;根据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开设具有企业特色、行业特色的专业课程或专题讲座,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根据合作企业是生产空调制造企业的特点加强了机械加工、机械制图、焊接技术、制冷与空调设备等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比重;开设了WI(作业指导书)、ISO9000系列标准等专题讲座,形成了“天加班”的课程菜单。而“三菱重工空调班”则是在“天加空调班”的课程菜单的基础上,增设了“三菱重工多联机安装与维修”、“三菱重工E-solution 空调设计软件应用”、“维护PC技术软件的应用”等极具企业特色的专业技术课程。

(二)特色教材建设。我们根据合作企业不同的“订单”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编写专业特色课程教材。由专职教师和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亲自挂帅,组织教材编写小组,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技能标准引入教材中。形成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课程教材。开发出:“天加制冷、空调设备维修与运行管理”、“天加风机盘管、空调箱生产操作规范”、“三菱重工多联机安装与维修”、“三菱重工E-solution 空调设计软件应用”、“维护PC技术软件的应用”等特色教材及与之配套的习题库、工程应用案例库、试题库、网络学习资源等。

(三)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根据“中级制冷工”、“制冷工操作证”、“预算员”、“CAD绘图员”、“维修电工”等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为配合企业“订单”要求,把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资格考试内容有机融合。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毕业前具有相应的技能等级,“天加空调班”同学具备“中级制冷”、“制冷工操作证”等;“三菱重工空调班”同学具备“中级制冷工”、“制冷工操作证”及三菱空调自己的“多联机安装维修培训证书”。

(四)重塑以能力素质评价为导向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在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过程中,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标准,施行校内和企业共同考核的模式。形成了以岗位能力为出发点、以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考核学生能力的准则,最终体现了考核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例如“天加空调班”的学生,某一门课程的总评成绩,不但包括校内的学习成绩,还要加入该生在天加公司顶岗实习期间的绩效考核成绩,引入“日常行为”、“6S”、“TMP”、“工作效率”、“工作态度”、“质量”、“成本控制”、“工艺”及“合理化建议”等评价项目,课程总评成绩为校内和企业成绩加权后的结果;形成了能力素质评价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体现了校企合作办学的特点。

三、打造专兼职教师一体教学团队是专业特色的关键

在我们合作办学的实践过程中,坚持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重点打造一批技术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团队;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专兼职教师团队由学院本专业教师和企业经验丰富的高级知识分子、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各类专业人才组成,这样的团队对于学校而言有利于促进专业“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对于企业而言,培养的学生其职业能力就业岗位更为贴近。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骨干教师为一体的“专兼职”的优秀教学团队。

(一)“走出去”。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同时,学校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或同步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工作;教师在企业工作过程中,通过企业实践工作开展科研,既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又能更快更好地接触到最新的技术、产品或其他前沿的科技成果;同时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执教能力。在让专业教师具备一线工作经验,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选派骨干专职教师外出进修和学历提升促进专业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请进来”。兼职教师是专兼职教师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行业和合作企业为本专业提供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他们传授的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强,授课时还与学生分享实际经验及行业的最新信息,并且带来了大量的区域人才需求信息,增强了学生就业学习的针对性;同时每年还定期给专职教师进行新技术培训,提升专职教师的技术水平。“天加制冷、空调设备维修与运行管理”、“天加风机盘管、空调箱生产操作规范”、“三菱重工多联机安装与维修”、“三菱重工E-solution空调设计软件应用”、“维护PC技术软件的应用”等相关专业特色课程基本都由企业技术人员来承担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团队中兼职教师比例达到68%,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程的上课比例达到了73%。值得一提的是三菱重工空调系统(上海)有限公司2010年从上海和日本本部选派了5名高级技术人员到学院单独为本专业教师进行90学时的三菱重工多联机技术及安装维修的技术培训师的培训,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教师全部通过考核并受聘担任三菱重工空调系统多联机技术及安装维修的技术培训师。

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就业与社会服务一体是专业特色的本质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其建设离不开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和协助;根据“中级制冷工”、“制冷工操作证”、“预算员”、“CAD绘图员”、“维修电工”等行业资格考试大纲中对实训的要求,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对实践性教学的要求,我们不断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资格教学考试实训基地的建设。2009年学院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提供了一条完整的风机盘管生产线及配件,建成了院内天加空调设备生产实训基地,企业提供生产作业指导书,并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现场指导专职教师和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教学。这个院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既是学生实训场所,也是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员工岗前培训中心;学生在“校中厂”内是双重身份,既是在校学生,也是企业的准员工;合作企业既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也是开展工学结合、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导的重要场所;实现了校内教学场地企业化、企业生产经营场地教学化,即“厂中有校,校中有厂”[3]。2010届 “天加空调班”毕业后,通过双向选择共有50%学生被天加公司录用为正式员工,其他学生在人才市场的招聘过程中得到企业的青睐,就业率100%。

篇8

(湖南省烟草公司益阳市公司,湖南 益阳 413000)

摘 要:基于QC小组活动的内涵分析,阐述了QC小组活动与精益管理的内在联系,从注重全员参与、问题导向、科学管理、健全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强精益改善广泛性、针对性、科学性、导向性的途径。

关键词 :QC小组活动;精益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067-02

收稿日期:2014-09-22

作者简介:程强(1978-),男,湖北郧县人,从事战略管理、绩效管理、标准化管理研究,经济师。

一、QC小组活动概述

QC小组活动是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员工参加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广泛的群众性、高度的民主性、严密的科学性。

QC小组活动是全员参与的持续改善活动,是吸引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它将质量管理落实到基层一线,从而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QC小组活动遵循PDCA循环,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用数据说明事实,运用各种统计方法、质量改进工具,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对策、解决问题。

QC小组活动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QC小组活动的宗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建立文明、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我国30多年的实践发展证明,开展QC小组活动有利于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改进,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员工科学思维、组织协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客户满意度的提高。作为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载体,促进创新、实现质量改进的重要手段,QC小组活动在今后企业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二、QC小组活动与精益管理的内在联系

(一)精益管理的内涵

精益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理念。精益管理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精”和“益”两个方面。“精”就是少投入(包括人力、设备、场地等)、少消耗资源、少花费时间,“益”就是多产出经济效益,多创造价值。精益管理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浪费。推进精益管理是改变传统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是全面提升水平、挖掘发展潜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QC小组活动与精益管理的内在联系

1.QC小组活动与精益管理的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QC小组活动与精益管理都坚持问题导向,强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都以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都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注重用过程质量保证结果质量。

2.QC小组活动与精益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第一,QC小组活动是推进精益管理的重要抓手。开展QC小组活动,持续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节约点滴物质消耗,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不仅可以带来直接降低消耗的效果,而且能增强员工效率意识和节约意识,提高员工爱惜资源、节约资源的自觉性。这正是精益管理的应有之义。

第二,QC小组活动为精益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QC小组活动遵循科学的活动程序,QC小组活动常用的新老七种工具同样为精益管理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保障。精益改善活动应用QC小组活动的程序、工具与方法,会使精益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严谨。从图1中可以看出,精益改善程序体现了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原则,遵循了PDCA这一科学程序。

第三,精益管理促进了QC小组活动水平的提升。QC小组活动导入精益管理理念,引导员工自觉应用精益改善工具和方法,追求活动过程的精益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全过程精益管理。精益管理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工程,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员工秉承精益管理理念,围绕消除浪费、降低消耗、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开展QC小组活动,能夯实质量管理基础,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这就拓展了QC小组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三、基于QC小组活动的精益改善途径

(一)注重全员参与,增强精益改善的广泛性

QC小组活动与精益管理都强调全员参与。从领导层面来看,领导重视是精益改善的关键因素,是精益改善不断深化的基础。领导必须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特别是最高管理者,必须为精益改善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参与精益改善课题成果,切实发挥领导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动员员(下转71页)(上接67页)工参与企业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员工层面来看,要加强QC知识和精益理念教育培训,增强全员的精益管理意识。

(二)注重问题导向,增强精益改善的针对性

改善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深化。改善的议题由“问题”决定,改善的路径由“问题”选择,改善的成果由解决“问题”的成效来评判。问题是改善的突破口,也是创新的切入点。突出“问题导向”,必须承认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精益改善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准改善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不断提高改善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培养员工的问题意识,引导员工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在扎实推进精益管理与QC小组活动深度融合中确定精益改善课题,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以课题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将QC小组活动基本方法融入到精益改善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实现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价值,促进目标的拉升和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推动精益改善活动深入开展。

(三)注重科学管理,增强精益改善的科学性

QC小组活动、精益改善管理都是科学管理的体现。精益改善的实现必须注重科学管理。一是注重精益改善工具的运用。SDCA(标准化维持,即标准化、实施、检查、总结)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PDCA是改善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基本、通用、管用的方法。PDCA-SDCA精益改善工具是提升管理水平的两个轮子。精益改善活动要深度应用SDCA-PDCA精益改善工具,保证企业管理既有不断提升的驱动力又有防止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要灵活运用六西格玛、6S、甘特图、树图等工具,找准精益改善的切入点。二是实施精益评价。要落实持续改进原则,适时对精益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提高精益管理的效果和效率,让企业管理保持螺旋式上升。

(四)注重健全机制,增强精益改善的导向性

把QC小组活动作为精益改善的重要手段,从制度上保证精益改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要加强引导,采取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员工参与精益改善活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员工开启智慧,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自主创新的热情,激发员工乐于奉献的主动性,增强群众性改善活动的源动力。要借鉴QC小组活动的程序性要求,促进精益改善活动的规范化,推动员工质量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和改进意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管理小组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9(2013.5重印).

[2] 况平,江美亮.中小企业精益管理全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2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9.

[3] 李建波.QC小组活动与精细化管理结合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06).

[4] 开展QC小组活动,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1).

篇9

走过黯然的春季,沐浴春的朝露,走出火红的五月,迎来了夏蝉低鸣,风摆夏柳的初夏,时间又过去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司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2020,欢迎大家借鉴。

公司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2020(一)

通过近三个月的工作,目前已对公司组织结构、部门职责、生产工艺流程等有了较深的了解,熟悉掌握了账务处理流程、工作任务安排、协调接口部门等。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忙下,按照公司的要求,能够胜任自我的本职工作,现将试用期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初入职

熟悉了解公司基本状况、组织架构和相关业务的流程,具体包括:公司管理层及财务中心人员的分工、基本审批程序和核算流程、成本核算控制流程、生产货物流转及出口贸易方式。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和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让我相信自我的选取并且珍惜这个发挥和提升个人潜力的机遇。

二、车间实习

使我对生产工艺流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采购生皮—生皮分选投产—毛皮鞣制—毛皮染整—后整理—库存管理—皮形深加工。原料、半成品和产品不断的分选、反复的加工,让我深知成本核算的复杂性。通过生产工艺与日常工作联系一体为我的工作作好了铺垫。在实习过程中尽可能的认识车间同事,为以后协调部门工作打下基础。

三、部门工作

迅速掌握软件的操作;根据自我的职责分工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根据原始单据审核记账凭证,核对应收应付明细账保证挂账无误及银行款项无误,各部门报销单据按照公司要求审核签字等,及时请教同事解决自我的疑惑同时也指导各岗业务操作过程出现的问题;督促各岗完成各月记账、结账和账务处理工作;正确计算各项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缴纳税款。

来公司没多久就和财务中心同事一齐参加了--拓展旅游,紧张的工作之余给同事间的感情交流铸造了一个简单的平台,使各个部门间的相互沟通更加顺畅。平时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还定期组织大家培训学习业务知识;每周部门会议,总结自我上周工作状况计划下周需要完成的工作,会中就自我本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同事一齐探讨寻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公司的这些举措让我充分认识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

四、今后的工作计划

目前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忽略对工作的条理性规划,另外加上自身管理潜力和对业务全面性的缺乏,导致工作有广度,没深度。在今后的工作须做好每周每月财务工作计划,将具体的工作及业务落到实处细处,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思路包括:

1、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包括出口贸易方式的流程、会计核算、涉税处理、贸易结算及成本核算等,继续到车间实习尽快熟悉掌握公司的各项业务流程。

2、协助经理对各岗位的每一项具体的业务提出正确的财务意见,完善相应的业务流程和制度。

3、注重财务分析,每月分析各项财务指标并结合业务实质指出变化的原因及过程,督促各岗核对清理所负责的账务。

4、加强培训,基于对员工状况的了解和部门效率的改善,平时根据员工需求制定培训计划,使部门团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新的工作环境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挑战,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我认识到自我是一名基层管理者,更是一名执行者,我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用心性,为公司的高效发展贡献自我的全部力量。

公司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2020(二)

加入公司已经三个多月了,在公司和财务处领导及同事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已初步了解了公司财务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更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使我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和自身的不足。所以,要想完成好以后的工作必须从现在开始刻苦实践,虚心学习。以下是我对三个月试用期的一个小结。

一、实习主要内容

1、办理各银行转账、存款、提现、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承兑等。

2、负责各银行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的购买、保管以及支票的签发。

3、电算化填制银行收款、银行付款凭证。

4、登记银行日记手工账,并及时与银行对账

二、失

回顾三个月的出纳工作,让我感觉到了我的很多不足之处,将实践想的过于简单,所以操作过程中显得有些眼高手低,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总结如下:

1、开具支票必须字迹工整、无连笔、不能修改等。而我的正楷书法功底实在是太弱了,终于把支票内容写工整了,盖银行预留印鉴时也是一门技巧,印鉴重压、重影现象都会被银行退票,从而耽误工作。

2、电算化填制银行收款、银行付款凭证时经常将日期与附件张数忘记改写。

3、登记银行日记手工账,不能及时与银行对账。

三、得

1、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办理银行收付款业务,以及支票的填写、签发,认识到了财务工作的严格性、规范性。

2、学习并操作用友会计软件系统,将书本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并学会了编制发生额及余额表。

4、学会了如何与同事们友好相处,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四、对公司的认识

对于公司大家有目共睹自,从接手以来,在管理方面实行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即“人为本,德治企,共和谐”。并且先后推行了6S、竞聘上岗、戒烟禁酒等等一系列的管理办法,提高了公司的管理质量和秩序。在对待员工方面公司实行了有难必帮、有病必探、有喜必报、有丧必悼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同事与同事之间,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和谐,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公司对员工的关怀。

以上是我对三个月试用以来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也是我不断在工作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还将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

公司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2020(三)

时光荏苒,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就过去了,在--的这三个月是我平凡的一季,也是我收获的一季。首先感谢公司领导给予我这个平台,使我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同事们对我的帮助和引导,使我很快的熟悉和融入这个大家庭。现我将这三个月的工作情况进行如下总结:

一、试用期的基本工作内容

1、单位基本情况的熟悉

入职后我在部门总监容许的情况下,通过对单位相关资质的翻阅以及同事的介绍了解到我集团公司是成立于20--年--月的跨行业、多渠道发展的综合性公司,下设--个子公司。

2、单位相关人员的熟悉

在这三个月的日常工作中我不仅认识了集团公司各个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同事以及各分公司的部分财务及办公室的同事,同时也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了各位领导及同事的指导和帮助,相信在以后得工作中我会和大家相处的更加融洽。

3、基本工作内容的熟悉

三个月的试用期中我不仅接触了部分的会计、出纳岗位的工作,同时也接触了日常的办公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是自己新的开始和新的目标。包括原始凭证的整理、会计凭证的制作、支票的填写、银行单据的领取以及基本办公软件的应用等,我不仅在这些工作中学习到了新东西,也在工作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用以督促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进步。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已经有两年相关的工作经验,但是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专业知识的欠缺

之前就听说财务是份干到老学到老的工作,自己很是不屑,以为凭借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足以完成现有的工作,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才发现自己所掌握的仅仅是冰山一角,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还有很多。

2、财务软件运用不熟练

现在的财务工作已经基本脱离了原始的手工制作逐步向电算化、智能化过度。在这三个月的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用很是笨拙,这将是我日后工作的壁垒,抓紧时间对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端正工作态度

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杜绝低级的常识性工作失误。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

2、强化专业知识

除了对自己已掌握的专业知识经常的练习和巩固,在日后还要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会计准则及税法知识,从而正确的指导日常工作,同时还要和前辈及同事们学习相关的实践经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3、熟练运用财务软件

在这三个月的工作中认识到自己对财务软件的运用并不熟练,严重影响了相关工作的进展速度。学习和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的工作势在必行。

4、做好数据的电子备份

财务工作是十分严谨而琐碎的工作,日常工作会涉及很多的数据文件,对数据文件做好电子备份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充分利用数据的电子备份既可以方便日后工作的查阅和借鉴,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未来的路还很长,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决定在新的岗位上再接再厉,努力工作。

最后谢谢各位领导、同事给与的帮助和支持!

公司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2020(四)

作为财务部的一名新员工,试用期期间,我认真的学习了公司业务知识,了解了公司的资金流向和业务范围,明白自己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做哪些事情,和哪些部门做一些交接。

一、学习的知识

我毛司是做食品行业的,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这一个行业,所以对于财务的工作,虽然内容是差不多的,但是涉及的一些产品价格,打款时间,回款周期,损耗比例等方面并不是特别清晰,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主管首先带我熟悉公司使用的财务软件,还有公司内部运作的软件,了解我的岗位的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和其他部门的哪些人要做一些交接,比如客户需要退款,是哪个部门的人告知我的,我应该怎么复核确认,如何操作退款等。在回款方面,什么时间点应该去催哪个部门的同事处理这件事,回款的金额是否正确,有无后续还要操作的东西,还有和税务局的对接,开发票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因为有时候客户有出现退货的情况,如果发票很早就开了,那最后又要消票,很是麻烦。

二、工作的成绩

在工作中,我认真的执行主管交代的任务,复合每一笔资金的来向去向,积极和相关的同事进行沟通,不耽搁同事的工作,做好回款催促,退款打款,发票开立,税务方面等等的工作,在工作中细心,认真,尽量保证没有出错,试用期间,我把工作做好,并没有出现重大的失误,也在报表的制作当中,能积极提供数据给到销售部门做报表。在税务方面,积极配合主管的工作,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和同事的工作配合之中,我也认真合作,不懒惰,不推诿,不耍性子。

三、不足的地方

虽然工作中我认真对待,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但这段时间工作下来,我也发现了一些我身上的不足之处。像有一次开立发票,我在系统后台看到信息之后就立马去做了,但是后来同事却告诉我,我的发票开错了,因为虽然备注了,但是其实还有一些没添加进去,而且客户要求是和另一个订单一起开票。而且我在工作之中,没有和同事沟通,如果当时沟通了,那次就不会出错了。在和同事相处之中,我还是比较被动,除了工作需要,其他时间并没有主动和同事沟通,人缘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

在试用期间,我把工作认真完成了,也取得了领导的信任和鼓励,面对自己的不足,我还是需要改进,积极的把工作做得更细心,在沟通当中,多主动一些。我相信,在我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之后,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领导的期盼,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

公司财务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2020(五)

在工作的这段时间以来,我感受很深,虽然这并不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但是在此期间,我一直持着谦虚谨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在本部门工作中

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及时地完成领导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并虚心向同事学习,不断改正工作中的不足;对于集团及公司的制度和规定都是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另外,我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很好的协调及沟通,配合各部门负责人落实及完成公司各项工作,并热心帮助其他同事,与人相处和谐融洽。

二、工作上

本人自2020年工作以来,先后在--部门、--科室、会计科等科室工作过,不管走到哪里,都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争当行家里手。就是凭着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我已熟练掌握储蓄、会计、计划、信用卡、个贷等业务,成为--行业务的行家里手。我工作过的岗位大部分在前台,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客户,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户,我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服务,记得有一位第一次到我行客户,当我了解到他要贷款买二手房时,由于他不知该怎么办,只是有个想法,我便详细地向他介绍了个贷的所有手续。除了在服务客户上我尽心尽力,在行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也积极响应,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竞赛,展示自我,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单位的嘉奖。

三、学习上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从没有放弃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由于我毕业财校属于中专,刚工作我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大专,并于20--年毕业,但我没有满足于现状,又于20--年自修--大学金融本科,由于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良,学习中受到老师充分肯定,目前正在积极准备论文答辩。不但掌握和提高了金融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理论水平,完全达到了本科生所具有的水准。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加钻研业务,把学到的金融知识融会到工作中去,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并于2020年参加全国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顺利通过同时被行里聘为中级师,在多年的业务知识考核当中,每次会计业务资格考试都达到1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