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科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纺院建立于1956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重大变革。1999年,中纺院由科研事业型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整体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白玲说:“中纺院并未因上述变革而削弱科技创新工作,反而充分利用企业与市场更加贴近的优势,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建院60年来,一代代中纺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拓,走出了一条依靠创新支撑企业发展的特色之路。中纺院秉承‘以人为本’精神,一直致力于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建设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型高新技术集团,营造有品质、有责任、有担当、有诚信的企业文化,将中纺院打造为纺织科研国家队和纺织行业创新品牌。”
在谈论到中纺院的专利“无交换反应系统、包含其的改性聚酯生产系统及改性聚酯生a方法”时,白玲说:“中纺院的该项专利提供了一种交换反应系统和包含该交换反应系统的改性聚酯生产系统,通过在现有聚酯生产系统中增加改性剂在线添加系统和交换反应系统,不仅能够实现改性剂在聚酯低聚物中的在线精确比例添加,且能使改性剂与聚酯低聚物经过交换反应实现改性剂在聚酯低聚物主链中的均匀分布。本专利还提供了利用包含交换反应系统的改性聚酯生产系统制备改性聚酯的方法,通过利用改性聚酯生产系统进行制备,使得改性剂在聚酯分子主链中分布均匀,从而使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酯结构高度均一,适合用于生产高品质纤维和薄膜产品。”
据了解,本项专利技术突破了高均一性改性聚酯连续化生产这一聚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解决了改性聚酯连续化生产过程中不相容改性剂难以实现与主物料之间的均匀混合而导致改性聚酯结构的均一性较差的问题。利用本专利技术,对现有聚酯装置进行改造,建成了聚酰胺酯和亲水聚酯万吨级连续聚合生产示范线,实现了聚酰胺酯纤维和亲水聚酯纤维这两种高附加值改性聚酯纤维品种的工业化生产。聚酰胺酯纤维和亲水聚酯纤维作为新一代聚酯仿棉纤维的重点品种,其产业化生产不仅可有效缓解纺织行业面临的棉花供应严重缺口的问题,促进我国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且可提升纺织品的舒适性、安全性、外观风格,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完全符合我国纺织行业环保、绿色、可持续化的发展目标。
荣誉面前,中纺院深知成绩来之不易。企业专利策略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政府政策环境、企业管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其中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白玲说:“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中纺院专利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康信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先后多次来中纺院进行专题培训,向中纺院的发明人讲解专利布局和专利撰写的知识,帮助中纺院进行专利布局策划,使中纺院更加了解知识产权政策和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纺院专利管理工作的提升。”
以此次获奖专利为例,北京康信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在收到中纺院提供的交底书后,第一时间检索了与交底书方案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给出了对交底书方案的创造性造成影响的关键特征以及规避建议。然后,中纺院技术人员根据康信公司人的检索结果及建议对技术方案进行了重新调整。人多次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并根据调整后的技术方案,结合结构改进的技术特征对产品性能影响的重要性,对权利要求进行了布局,形成了由大到小多层次的保护范围。而且整个权利要求书对改进结构的最小单元――交换反应系统、该最小结构单元的应用系统――改性聚酯生产系统及因该最小结构单元改进所带来的改性聚酯生产方法的改进方案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在说明书的撰写过程中,人对每一改进特征所带来的效果都进行了详细解释,并重点解释了可能对创造性影响较大的改进特征的具体效果,最后用详实的实施例数据支持了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效果,从而形成了保护范围齐全、说明书记载清楚且完整的高质量的申请文件。因此,该专利申请在实质审查阶段仅经过一次修改答复就获得授权。由此可见,在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专利保护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够从专利检索、专利布局及专利撰写等各方面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这一无形资产。
当然,中纺院也清醒地认识到,纺织行业作为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相比,技术更新较慢,产品创新难,如何充分挖掘专利,提升专利质量,保护中纺院科技创新成果是我院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中纺院严格把控专利申请流程,有效依托专利检索分析,判断市场和竞争对手状态,进行专利布局,形成从核心技术到技术的整套专利包,实现专利对产品和技术的有效支持,大幅度提高专利技术的含金量。在产业化过程中,通过销售含有专利的产品、实施包含专利的技术,或对其他企业的技术转化和许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形成对专利的有效运营。通过专利转让、许可等多种途径,实现中纺院知识产权成果的保值增值。
篇2
一、*6年度软科学课题研究方向
1.关于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研究;
2.关于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研究;
3.关于藏粮于地与藏粮于库有机结合问题的研究;
4.关于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研究;
5.关于建立健全粮食产区和销区的购销关系和衔接机制的研究;
6.关于储备粮管理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研究;
7.关于开展粮食安全预警和粮食供求紧平衡指标体系的研究;
8.关于新形势下完善粮食法制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实现依法管粮的研究;
9.关于推进粮食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本制度和配套制度建设的研究;
10.关于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工程的研究;
11.关于加强粮油加工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加工集约化程度和综合利用水平的研究;
12.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体系的研究;
13.关于政策性财务挂账消化和企业经营性亏损处理办法的研究;
14.关于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
15.关于国有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办法和有效监管形式的研究;
16.关于加强粮食统计和监测预警,完善粮食应急机制的研究;
17.关于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市场供应政策的研究;
18.关于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研究;
19.关于支持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研究。
二、有关事项
为规范我局软科学课题研究,提高参评课题质量,现对申报国家粮食局优秀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提出如下要求:
1.课题选题。根据国家粮食局公布的*6年度软科学课题研究方向,原则上各地可以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不要求一致),内容要围绕*6年粮食流通中心工作,结合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立意新颖,概念准确,语言简明,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2.申报范围。课题申报单位原则上为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市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在申报范围之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局可根据各自的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进行申报,未申报的或自行组织研究的课题,年终将不得参加评选。
篇3
【关键词】小学生 美术 兴趣 激发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广大美术教师积极投身于美术新课改中,使美术课改呈现出乐观的前景,积极的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下面就我的一些感受和经验做以下阐述: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所处的时代背景
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其重视程度虽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观,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其在学校教学管理的地位仍然是小学科,无论是在教师配备还是在教学管理上,都不是教育教学的重点。纠其原因也不能简单的说是学校的不重视,毕竟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理论上,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都清楚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在面对现实中的升学就业问题时,又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应试教育。但因为有国家的课程设置所限制,造成了当前的学校美术教育几乎成了不得不开设的课程,事实上在很多学校美术教育成了形式上的虚设,严重的会出现有课程表上的美术没有实际的美术课堂。即便是在国家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的今天,这种现象也不是个例。有些学校即使上上几节美术课,也是有其他教师代着上,以作为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上的放松课,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组织中出现的问题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是教师自身的问题。小学美术教师往往是学校教师中人数较少的群体,在学校教学中大多是被弱视的,所担当的课堂节数较语数教师多,加上课堂教学评价不好操作等原因,美术教师容易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没有优越感;2.疲劳感;3.教育教研活动压力;4.美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处理的方法能力水平较低。
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组织的对策
在当前国家强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要从根本上转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组织现状,根据我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必须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美术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进一步提高。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课改和新课标的精神,理解美术教学新理念。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是强调改革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体现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只有观念上改变了,才能从主观上解决课堂教学所出现的组织的问题。
(二)美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作为美术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美术教师认识这一点对于上好美术课至关重要,只要对每个学生学习美术有了信心,才会从教师主观上产生搞好课堂教学的动力,才会积极的探究美术课的组织,力争让每个学生的美术素质都有不同的发展,作为美术教师应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组织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教师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的设计一些与学生身边生活有关的问题和操作作业,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美化身边生活的情趣,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终身兴趣。另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作品展览或评价,以及进行有关美与丑的讨论或辩论等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师要认识到自身魅力的展现对提高课堂组织的重要性。“信其道,必要信其人”,要想让学生听你的讲解,首先要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信任。美术教师更生如此,做为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总是一本书,一张嘴的讲和让学生练习。要不时的拿出些令学生信服的美术作品来或实际的美术专业操作来,只有让学生亲眼看到了教师的真本事,学生才会热心的听教师的话。简单的说,美术教师要坚持经常的进行直观教学。另外,教学方法也要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审美法则中变化与统一的意义。教师可以不断的以各种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旅游、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进行教学。让自己的课堂永远是学生的期待和渴望,这样自己的课堂就不用再考虑组织难的问题了。
美术教师要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的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为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引导和教育,布置不同的作业和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对学习特殊的学生要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特殊的教育,力争使每个同学都有进步。
篇4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234-02
1 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的理论讲授法。高职的政治课的教学课时较少,对于不薄的教材就必须要对内容有所选择、综合和提炼,再以专题形式进行讲授。同一政治组的教师可以对不同专题进行分工备课,有条件的可以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进行巡回讲授,不具备条件的则可以在教研小组内实行资源共享和成果共享,由不同教师传播讲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其一,在课程开始初,一定要在各个班级进行师生讨论、或者问卷调查,或者学习委员座谈,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意向,然后再结合课程目标,选定讲授专题;其二,不支持一厢情愿的填鸭式和照本宣科式的讲授,而是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和课程实际,丰富信息量,增强新颖性,具有启发性;其三,适当的聘请外校教师或者社会名士进行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丰富学生学习视野和思维视野。
(2)参与式的案例讨论法。政治课与国家的历史文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本课程案例资料十分丰富。不过,在组织案例讨论时需要注意:其一,一定要在每个班级培养数名善于观察生活、提出问题、长于客观分析和语言表达的学生,由他们在课堂上发动和引导同学参与讨论。其二,教师要在一开始讲清案例教学的目的和大概过程,取得全班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和认可,甚至可以将每一次讨论纳入考核;在平常要善于观察,迅速地熟悉各个学生的特点,让全班同学都愿意也能自如的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毫不吝惜对这个班级的期待。其三,在讨论即将结束前,一定要留下时间,由学生们对活动感受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效果。其四,讨论课的选题不宜过宽,但却可以从点到面、由表及里自然展开,顺势深化。
(3)研究式的实践教学法。如今广为流传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每个学习者应给予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高职学生的动手的热情和能力都是很突出的,政治课教学利用此优势,启发大学生为满足接触社会实际的需求而进行实践和锻炼的自觉性。教师既可以针对专题的实际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在讲解改革开放专题时,通过分组布置任务,监控资料收集和整理过程,在课堂上展示成果,提出观点,以及最后面向全校进行相关宣传,顺利的完成了研究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借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渗透本课程的思想精髓,如在讲解人际交往专题时,在其他班级笔者使用的是游戏法和讨论法,但是在有的班级却是借该班的市场调研实习来进行的,效果也是不错的;教师还可以加强指导,如先提出学习目标,再提供学生研究需要的部分数据、素材,学生主动进行甄别筛选,归纳分析,从中概括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课堂交流或网上交流得以展现;教师也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设计开放式的实践研究话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自由确立与课程相关、本人感兴趣的学习目标,设计调查问卷,查阅书籍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最终以书面成果或网上编辑等形式展现成果进行交流。这里要注意的是,其一,每次活动定要分组进行,并由组员轮流承担组长职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管理、换位思考、团队协作的素质,有利于在小组间激发良性竞争的动力,勇争上游,一举而三得;其二,教师要在一开始提出层次不同但目标和规则明确的要求等,并抓牢小组长,实施过程监控,注意活动总结,在广度上,不限于在班级内分享成果,而是要善于从班到系,从系到院的扩大宣传面,塑造本班级形象,提升个人素质,在深度上,鼓励学生形成书面的成果,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4)自觉式的自我学习法。如果说前面的三种方法叫做学生主动参与,则这种方法便是自觉完成了,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要教给他们日后自己独立学习的方法。然而,遗憾的是,当前对于学法的研究和指导非常薄弱,至今尚未引起普遍的重视,至于自学习惯的养成,难以毕其功于一役,故必须从一时一事抓起,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不可有所懈怠和轻视。笔者的深刻体验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要特别引导学生“我们是怎样选题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我们是怎样收集资料的,途径和要点是什么;我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逻辑思维路径上要注意什么问题;各个同学的体悟为什么总有不一样的地方,该怎样综合;我们自身各有什么优势,该如何互补;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的问题吗,该如何面对和解决;世界上的事物会这样简单吗,是否还有每日进步的要求……”等类似的问题。只要对学生们再多点拨一下,他们就会走得更好更远。
“只要教育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各自的教育方法,为他们创设多种多样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情境,给每个学生多样化的选择,他们都能充分发展各自的个性特长,激发潜在的巨大的智能,形成独特的自我”。
2 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1)挖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潜力。这不仅是因为资金和硬件的尴尬,也是由于我们长久使用的“黑板+粉笔”手段仍然有着现代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价值,二者不是“一山二虎”的关系,而是“夫唱妇随”的分工。当然,要挖掘传统教学手段的潜力就得有所创新,可以考虑在呆板的黑白双色体系里,加入彩色因子,如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卡纸和吸贴,形成同样精彩的光彩讲台;也可以考虑购买挂图类的教具等,甚至发动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制作一些图片、小报等,可用于其他班级和年级的教学,这些也都可以丰富学生感官感受;也可以考虑采用简单的可移动的电视和影碟机设备,向学生展示视频资料等。
(2)增强多媒体设施的配备。理由自不用多说了,这也是保证课堂声色光影皆具的最好方法了。当然在应用这样设备时要注意物尽其用,要把实物投影、电影动画、图像模型等手段与传统教学讲授相结合,将“大道理”变得直观生动、深入浅出,而绝不能把简单的把多媒体理解为白色背景的黑板而已。举其中一个侧面来说,课件一定要做得精美,切忌呆板的展现文字纲目,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动画可以综合,从单向性的展示到互动性的交流可以实现,从教师一个人构思课件到师生共同完成制作也可以结合,或者课中完整的呈现课件或者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完成课件可以选择,用所有班级一个课件到不同班级有不同调整也可以是努力的方向。
(3)探索网络媒介的效用。我国于1994年正式开通了与Internet的专线连接,开放的网络文化改变了时空结构,“导致了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学生从此可以在“流动的空间”(space of flows)和“无时间的时间”(timeless-time)自由进出。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网络资源都能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网络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创设研究性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与实效性。今天,几乎在所有高校包括高职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站甚至有了自己的校园网,这样良好的教育阵地又怎能弃置不用呢?可以考虑的做法是:其一,将政治课形成比较成熟的“精品课程”,将之挂在校园网上,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其二,建立本课程的博客群,建议以每一门课为单位来建立,在其下可以按班级和授课教师分类,或者按意见类型分类等,都各有好处。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开拓师生沟通新的桥梁,使得交流更为顺畅,学生们也更加愿意倾吐真实的想法,于教学而言,这样便捷可靠的反馈信息机制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网络媒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比如横向跨学科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又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实施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从多年来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脉络看来,考试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且在很多的院校开始迈出了步子。在此,有必要重申以下方面的改革方向:关于考试内容,应该变只考读写为听说读写的全面考查;变注重基础知识为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变注重考查思维的结果为注重考查思维的过程。关于考试形式,应该变单纯的闭卷考试为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关于考试安排,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办法。听说考试分散在平时进行,记入阶段性考试总分。
在以上的三个方面里,笔者主要是从方式方法的操作层面进行了微观的阐述,这样的教学方法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领域。这是“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潜隐在人们的经济生活、职业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无形”的方法相比,更符合教师在课堂使用的实际环境。至于隐性方法在这里不属于论述范围,暂且不论。
最后,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作为全校的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实施难度高的公共基础课,如果要真正取得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和大效,必不能少的要素至少还有:真正树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教学质量观、时空观和人才观;学院的资金、设施、政策的支持;团委学生处的学生活动的配合;“第二课堂”和各社团的辅助。可见,思想政治课是一个各要素都要融洽配合的体系,任重而道远,要搞好这一课程体系,就必须纳入学院的总体调控,方能实现长远的目标。希望我们的大学真正成为“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和尊崇,能够使置身于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6-427.
[2]冯建军.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J].教育科学,2004,(4).
篇5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创新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善用已有理论解决幼儿教育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人才。该专业学生缺乏学前教育研究的亲身经历。传统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偏重于传授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实践证明,如果教育者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把学前教育科研的理论运用于实际,改变并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情境,有计划、分步骤地引导学生开展学前教育研究,学生的学前教育研究意识、研究热情、研究能力甚至专业素质就能够得到明显提高。
以课题研究样例为参照,丰富学生科研直接经验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可以分为纵向的学前教育研究设计和横向的学前教育研究实施两大部分。无论纵向的学前教育研究设计,还是横向的学前教育研究实施,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前教育研究经验。然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缺少的恰恰就是这一经验。为了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直观感知,教师应结合学期备课为学生安排一些典型的学前教育研究样例。这些样例包括学前教育研究实施方案、学前教育研究报告等,还可以包括一些近年来学前教育改革创新的综合性案例。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结合备课设计使用有机搭配的三类样例,能够为学生提供非常生动、具体的学前教育研究情境。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边讲理论知识,边引导学生阅读样例,不仅能够直接充实学生本课程的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能间接培养学生关注学前教育改革状况,追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现并研究学前教育问题的良好习惯。
由于样例是一个研究设计或研究实施的整体,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讲授中,实施样例教学的效果远优于教师的举例。只有在样例中,学生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什么是研究课题名称,什么是研究设计,什么是研究类型,什么是研究方法。
目前,许多教材也注重样例介绍,但教材上的样例始终需要授课教师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化远为近,量学取材,灵活运用。为了提高样例的参照性,建议教师为学生布置样例时,针对每一章的内容,应至少安排两个不同类型方法运用的样例。每一样例都应完整体现该研究实施的整个过程。在教学初期,全班应使用统一的样例,待学生基本入门后可引导学生自己检索样例。
以随堂探究设计为主线,培养学生科研技能技巧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可操作性极强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科学的学前教育行为能力的养成。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相关技能、技巧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散到每一堂课,加强教学的计划性、针对性以及实践性,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必然选择。
如结合学前教育研究理论介绍,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较为规范的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名称,然后让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学前教育理论及经验,自行选择一个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并准备课题论证;结合文献检索理论的学习,教师为学生提示适合其学习参考的学前教育文献及其检索途径、方法,并安排学生针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文献检索,完成书目登录、摘要、文献综述等检索工作;结合观察研究、调查研究等理论的学习,教师督促学生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审查自己选定的研究课题的方法,并进一步展开课题论证等等。选择并论证课题活动可以贯穿整个《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过程,有些学生选择的课题可以成为他们毕业论文的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随堂探究设计的机会很多,只要教师结合教学进程,紧盯学生学前教育科研技能技巧养成这一目标,可以说,这样的练习触手可得。如“观察研究”章节中有许多观察记录表,教师从探究设计的角度,让学生完成填写并进行分析,空表格就会变成活教材,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设计,教学效果明显不同。
学生随堂探究设计学习,每一个环节持续1~2周,有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随堂任务,有的学生可能难以完成。如有的学生能够检索到相关文献,有的学生检索不到文献。检索到文献的学生可以考虑课题论证,检索不到文献的学生除了进一步检索文献外,就要求从选题的价值原则重新审查课题,以确定是进一步检索,还是重新选择课题。由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起点及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一方面,授课教师容易忽视或拔高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高职生图书资料的检索使用意识和能力也不同于本科生,目前学生随堂探究设计这一学习方式被许多授课教师所忽视,直接导致《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显得枯燥。
以课外文献检索为动力,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科学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本身就是在心理学、教育学、实验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只有与学前教育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密切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门具有实践基础的学科,才有可能真正促使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和素质形成与提高。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用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论的眼光考察学前教育史上的一些事实或现象,特别是一些教育家的学前教育实践;用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论的方法分析评价周围幼儿园管理及其教育教学的实施;还可以用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论的立场审视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动态与举措。
本研究所指的文献检索可以分为《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献检索和学前教育专业的文献检索两部分。《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献检索可以丰富学生本学科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的理解和准确把握,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科研的兴趣爱好。学前教育专业的文献检索,笔者把它叫做拓展学生学前教育视野的文献检索。这种检索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是《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任务,但若从学前教育科研与学前教育实践的联系出发来考虑,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环节,更不应把它看成负担。只有学科的文献检索,而没有专业的文献检索,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肤浅与枯燥的状态;只有专业的文献检索,而没有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献检索,学生的学习又会处于盲目与混沌状态之中。拓展学生视野的文献检索是学前教育科研的肥沃土壤,《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文献检索是田间精耕细作,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学生既掌握够用的基础知识,又能形成发展保育教育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
要拓展学生学前教育视野,《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经常引导学生从研究的角度回顾学前教育史、心理学、教育学中的“儿童事件” 、“幼儿故事” ;(2)结合文献检索理论的学习,要求学生检索学前教育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以及三次文献等,并加以交流;(3)结合观察法的学习,要求学生检索使用不同观察记录方法的文献,体会各种记录成果如何成为研究的素材;(4)结合实验法的学习,要求学生检索现当代学前教育改革的典型案例与当前国家学前教育管理与改革的法律法规,等等。
拓展学生学前教育视野的文献检索,有利于学生从更广阔的领域选择课题,选择更典型的课题。这种文献检索贵在教师根据所授理论,或从理论延伸、或从方法使用、或从事业创新的视域为学生提供信息源,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益,保持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以尊重幼儿为目标,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前儿童的身高在90~110厘米左右,体重在13~18公斤左右,在传统文化中他们是“小孩儿”。而在现代教育理论中他们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个性正在形成中的人。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并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让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够准确判断眼前儿童(个人或集体)身心发展水平及其表现,针对眼前儿童发展愿景,实施教育并评估教育效果。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更需要学生具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热爱学前儿童,尊重学前儿童的道德情操。
应该说,陶冶学生的学前教育情操贯穿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但由于《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本身的特殊性,其对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情感又具有特殊的意义。《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能力,不仅可以对教材中列举的许多样例进行具体探究操作,而且应有意识地对师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幼儿保育、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展开分析研究。这些活动可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保证幼儿“跳一跳,摘桃子”地发展,帮助幼儿、幼儿教师及家长矫正幼儿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促进发展或问题解决的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选择课题、制定方案、搜集资料、撰写报告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能加深对幼儿教育理论的认识和体会,加深对幼儿的热爱与尊重。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深则爱之切”。《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有意引导学生接近幼儿,选择学前教育保育、教育中的问题加以研究解决,能够直接促进学生专业理想的形成与专业素质的提高。
篇6
关键词:职高;数学;课堂效率;引入;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起来较为抽象,难懂以及枯燥无味。尤为职高学生性格活泼、好动,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符合职高学生的心理以及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想尽设法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陶冶情操,获取最佳教学效果。下面就从课堂引入以及课中活动教学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堂引入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每一节数学课的引入显得非常重要,如何通过独特新颖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下面介绍主要两种课堂引入方法:
1.趣例引入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没有开始之前,就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所教的东西感兴趣。”一个有趣的例子能够使学生集中精力,听取教师所教的东西,很快使学生进入到课堂中。如,在学习“方差”这一节内容时,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两个射击手同时射击,每人射击六次,其中一个选手射击的环数依次为4、6、8、10、6、4,另外一位选手射击的环数依次为6、8、4、10、6、4,两人射击的环数都是38环,那教师问:“谁的成绩更优秀呢?”这样使得学生原有的知识根本无法解答,之前的认知结构失去平衡,使得学生想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这时教师引入方差的概念,告诉学生学习方差之后就能够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希望得到答案的欲望下投入到新的课堂中,从而水到
渠成。
2.故事引入
由于职高的学生对生动性形象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相对厌恶,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平时多搜集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故事,在下次将新课前引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编一个故事,在20世纪70年代时,在举办的一次广交会上,某外国商人动机不纯,想刁难我国住房的安排,他对我国招待人员说将这个宾馆24层楼全部包下,当时宾馆招待人员不敢怠慢,于是请教总理,就请教华罗庚先生,想个法子教训一下这个外商。于是华罗庚先生对外商说:最底层每一晚0.8元,往上加倍,就这样支付费用。外商心想如此便宜,爽快地答应了。几天之后,当外商结账时,才发现上当了。原来这位商人需要付:S24=■=13421772
元,当时外商就傻眼了。教师可以向学生问:“那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得来的吗?”于是,引进等比数列这个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等比数列的好奇心,最终将学生注意力引入到课堂中。
二、活动教学
课前新颖的引入是有必要的,但是课中的教学也相当重要。若课堂中没有新颖的方法,即使课前引入再新颖,也徒劳无功,学生在课堂中还是会走神,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因此,可以在课堂中进行活动教学。
1.动手操作,分组讨论
由于职高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好动性较强,在课堂中进行动手
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组讨论,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以及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职高学生来说,函数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学习“椭圆定义”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一根细绳,采用透明胶将细绳的两端连接在一起,然后,围绕着笔尖进行移动,这样一来,一个椭圆就形成了。另外,学生可以采用一支笔表示直线,书面或者桌面表示一个平面,通过这种方式,线面、面面的问题也就随之而解了。而这些工具都是随手可得,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以及资源。也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4人一组,共同讨论以及学习,从而得出椭圆的定义。最终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也增加了课堂的活力。
2.巧用提问技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很多职高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学习的动力,没有好奇心,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这一心理,巧用提问技术,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让学生自愿地参与到教学中。例如,“等比数列”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一张纸的厚度为0.1 mm,将这张纸对叠34次,其厚度有多厚呢?会不会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呢?”在课堂中提出这一疑问,学生就会好奇,将纸对叠34次,怎么会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呢,于是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想知道能否超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总而言之,职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抓住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创新以及新颖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法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学生是凭一试定终生,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政治课教学模式呆板陈旧。因此,教师平时只能拼命抓升学率,只为升学服务,变成了“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课程。课堂上相当普遍的方式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讲条条、背条条”为基本方式的畸形化的应考教学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教师照本宣科、单纯说教,学生被动听讲、死记硬背。教学过程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师、学生都累。学生的厌学情绪上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越来越差,积极性受到了沉重挫伤。政治课的教学投入多,而产出少。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学的情趣性来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认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发掘潜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政治教学事半功倍。教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政治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政治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的探索:
一、用“三多”调动学习主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比较腼腆,上课不够主动发言、回答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为此,在教学中,笔者特别重视让学生“动”起来,以调动和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一)让学生 “多思”。即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九课时,我让同学们说自己夜间独自行走时,自己感到最恐怖的一次经过。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因为农村的同学都有夜行的经历,立即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二)让学生“多说”。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教材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讲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可进行“权利和义务是否可以放弃”的课堂讨论等。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让学生“多做”。笔者通过鼓励学生勤做学习笔记、写预习提纲、编制试题、动手解答,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们能自觉做到课前自己预习,课堂互相督促笔记,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笔者经常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试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用“三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所谓真实,就是说事例材料本身不论是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都必须是确有其人,确有此事。只有真实的材料,才具有说服力。所以,举例一定要从农村学生实际出发,用 “三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多用中少用洋。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讲,大部分学生都住校,接触外界事物比较少,知识面比较狭窄,对于国外的了解更少,所以在联系实际来说明问题的时候,就尽量用我们国家的例子来说明。例如,我在讲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九课时,课文讲到孤独鲁滨逊,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是何方人氏,所以要回答“如果你是鲁滨逊,你的感受是什么?”很多的学生都难以回答。但是,当我问到,当你们的父母到外面打工几个月都没有回来,你的感受是什么?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
(二)多用近少用远。农村学生因地域的差异,知识视野的狭窄,因此,在举例时,要比较新、近的例子,这样才符合思想政治课时代气息浓的特点,同时,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知识确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多用正少用反。多用正面少用反面的事例。由于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常常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不用你们说……”。青少年这种逆反心理,决定了我们在举例时要多用正面例子少用反面例子,多立榜样少批评,这样可以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用“三化”,加强教学的情趣性
为了避免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产生枯燥感,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更要讲究授课的艺术。
(一)表达的幽默化。幽默是语言交谈的剂,幽默是以一种轻松、诙谐、欢乐的情调来表达深刻的内容。教师在讲授概念、阐述理论观点时,语言表达切忌平铺直叙,“风平浪静”,而应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教师可选择幽默故事和绘画等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政治观点。如在讲述一切从实际出发时,运用了一副名为“没有那么大的嘴,何必接那么长的腿”的漫画。漫画讲述的是一只鸭子和一只鹤,鸭子要吃鱼,便学鹤的样子,把腿接得跟鹤的腿一样长。结果,由于鸭子嘴短,反而吃不到鱼。这副漫画说明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否则会弄巧成拙。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二)分析简明化。教师讲授理论观点时,应该多使用有趣的例证,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对理性概念的理解,使得理论观点的分析过程变得简明、扼要。汉语中的许多成语、谚语、格言、诗词名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活生生的事例,都包含着或直接表现着精深的哲理。像“守株待兔”有力地揭示了形而上学的弊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为恶小而为之”包含了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
(三)手段多样化。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兴趣,教师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媒体适当使用传统媒体,通过看图解意、图表分析、实物实验、小品表演等方法,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让学生在听、看、思、说、演多种器官的并用中,学得懂、记得牢,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政治知识。
四、用“三精”,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教学工作的核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三精”。
(一)"精讲",即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做到精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较好地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化难为易,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
(二)精练,要注意加强学生作业的练习的精练。在练习过程中,主要依据大纲和教材,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点与难点,并对各地有关的练习进行精选,反对照抄照搬,搞题海战术
(三)精评,在讲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学生错误多的地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纠正,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巩固了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三对口:教材与大纲对口;练习与学生实际水平对口;练习与考试题题型对口。力求做到: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记得牢、考得好。
篇8
关键词:煤矿职工培训 实习课 教学方法
目前,我们在煤矿职工培训中,无论是安全资格培训还是岗位技能培训,生产实习课程都占有较大比例(安全资格培训占40%以上、岗位技能培训占60%以上),实习课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培训实效。我们作为专业课教师,研究较好的实习课教学方法,既是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以下是根据个人的教学研究经验,对职工培训实习课教学方法谈一些粗浅体会。
实习课教学方法,是实习指导教师为了达到生产实习教学目的所使用的手段,由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实习教学的方法。目前我们最常用的有示范操作法、指导操作练习法、演示实验法、参观法等方法。
一、示范操作法
示范操作法,是直观性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在实习现场通过自己对某项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的具体操作示范,给学员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教学方法。示范操作法可以使学生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地进行学习,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巩固、提高技术技能或业务水平。示范操作法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讲授和演示相结合,使学员的听、看、想(思路)相一致,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井下电工实习“电气设备检修安全操作程序”时,要结合开关实物,按“停电――机械闭锁――挂停电警示牌――检查瓦斯――验电――放电――挂短路接地线――检修”等程序,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示范操作动作要准确、简洁、规范、有序,不拖泥带水,在演示时要讲清动作的特点和关键点,还要讲清在操作过程中如何防止发生事故。我们在讲“胸外心脏按压法”模拟人示范操作时,对按压的“频率、部位、深度”这些关键操作点要特别强调注意,否则会影响抢救效果甚至会扩大伤害程度。
(三)对重要和关键部分要反复重点演示,以便学员记忆掌握。
二、指导操作练习法
指导操作练习法,是教师在实习教学中指导学员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动手操作训练教学方法,是培养学员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能的主要方法。这一教学方法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实习的组织安排。根据实习的条件,如已准备好的场地、设备、工具数量,实习学时等,将学员分成若干个实习小组,并指定负责人,明确实习任务和过程,提出实习要求,交代实习中的注意事项,特别要强调注意安全。在实习设备少的情况下实习组织更要慎密,要避免部分学员因无动手操作任务而松懈,解决这一问题方法是将实习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然后小组轮流实习。例如在QJZ―80N真空磁力启动器的接线实习组织中,可将实习任务分解成“内部接线”和“控制按钮接线”两部分,然后轮流实习,这样可以达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收获。
(二)及时对学员进行操作指导。特别是对学员的错误操作方法和程序及时指导更正,并说明理由,以加强学员对实习技能的掌握。例如在“防爆开关故障查找处理”实习教学过程中,有些学员在查找故障时思路不清,盲目拆卸元器件,这时,教师要指导学员帮助他分析、理清本故障的查找思路。
(三)在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时刻进行安全监督,做到眼快、手快、口快,发现不安全行为或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和排除。
(四)实习结束,教师要对学员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找出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鼓励学员积极动手练习不断进步。
三、演示实验法
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演示实验装置,在参与操作和观察中获得一定的直接操作经验和感性认识。例如通过“瓦斯爆炸”、“煤尘爆炸” 实验装置的操作实验,就能充分理解掌握瓦斯、煤尘爆炸的条件,增强对“爆炸危害”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通过“综采”演示实验装置,就能了解综采设备和综采工艺。通过“提升机”演示实验装置,就能了解提升机的操作过程和各种保护装置及其作用。在演示实验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理论、实验、实际”三者的有机结合,否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参观法
篇9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分析;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房地产已经成为投资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能够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动向并科学地作出投资决策,为投资者有效规避风险,最终实现投资收益的专业人才成为市场需求的热点之一。而《房地产投资分析》作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房地产估价人才教学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该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课程特点
《房地产投资分析》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了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建筑学等学科。课程的特点主要有:
(一)以项目的投资决策过程为线索
《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主要以项目的投资决策过程为线索,按照项目分析决策的基本思路为框架,包括房地产投资环境分析、投资项目基础数据分析估算、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投资项目财务分析、项目不确定分析、项目风险分析及投资决策分析。同时,课程内容也与房地产项目投资报告的框架吻合。
(二)内容较枯燥,计算量大
与房地产策划、房地产市场营销等课程相比,房地产投资分析更偏重解决技术性的问题,而不是人员沟通。尤其是在经济评价方法的学习中,静态和动态指标不仅需要深刻理解其内涵,而且要根据题目进行详细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客观计算,所以学习过程相对枯燥。在教学中,应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与实际联系紧密
房地产投资的兴起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进行置业、租赁、买卖商品房,还是企业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租售、经营等,无一不以房地产投资分析方法为基础。尤其是,目前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重要就业方向是置业顾问,而该课程学习无疑与学生的工作内容密切相关。
二、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高职教学中普遍存在,《房地产投资分析》这样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中表现尤为明显。笔者根据实际教学发现,学生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包括:对专业及课程的学习目的认识不清,排斥所学专业及课程,前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导致放弃后期学习等。
(二)学生理论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薄弱
《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中,教师讲授的重点的动态分析方法、财务分析等,这些内容往往涉及大量的计算,高职学生存在畏难心理,虽然能够理解方法的基本内涵,但到具体的计算中往往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作业抄袭现象严重。
(三)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教学内容虽然涉及了投资项目分析的各个方面,但针对性较差。这一方面与课程本身知识相关性紧密有关,另一方面与高职院校所用教材有关,目前,虽然有专门针对高职的系列教材,但是与本科差异不大,缺乏对实际情境的模拟和操作性,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学生课下预习和复习比较困难,学习效果不理想,增加了教材处理整合的难度。
三、课程教学应对措施探讨
由于《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具有分析方法多、计算量大,同时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数学功底薄弱,要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是一门技术经济类课程,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出发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比如,针对对房地产专业无兴趣的学生,强调该专业的实用性和技术性,也可以从未来个人购买住房出发,吸引学生注意力。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一方面在课堂上反复回忆所学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为学生树立短期目标,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对进步较大的学生适时给予鼓励。
(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分清重难点和主次,精炼课程内容,简化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合理指导学生学习。比如,对“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除学习房地产投资环境和区位分析外,应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学习房地产投资经济评价指标和财务分析指标,并通过课堂和课后的反复练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对于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教师只对重要的方法进行介绍,鼓励学生课下自学。而对其他如“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完善证券投资管理的知识体系,对具体房地产项目经济和财务评价的计算要求不高,对于综合性的案例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学。
(三)注重教学与实际的关联性
《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不仅有助于完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直接与学生就业相关,能够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因此,该课程应特别注意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关联性。在课程环境和区位分析部分,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研问卷,并调研所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 通过实地调研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对房地产市场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配合调研内容,进行调研报告汇报演讲,最大程度的巩固其他课程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售楼中心,通过观察置业顾问的实际工作状态,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房地产投资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了解购买者的实际需求。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在《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该方法将学生对经济指标的学习设置在实际投资案例中,学生经过案例的实操训练,掌握分析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具体的实施中应注意案例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反馈情况,同时,教师一定要对案例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并针对学生练习情况给予归纳总结,使学生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建立对投资分析的全面认识。
四、结语
在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知识课程体系中,《房地产投资分析》既是一门综合要求高,实操性强的课程,也为《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学习基础。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实际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祝亚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1).
[2]田晓红.提高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4).
[3]朱健,王振国.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8):59-61.
[4]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内涵、原理与开发[ 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19 ) :5- 11.
篇10
关键词: 工程硕士 数值分析课程 教学方法
数值分析课程是研究建立应用计算机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与理论,是一门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深刻、实用性较强、具有自身理论体系的课程。它既有纯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又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数值分析研究过程是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时,应用有关科学知识和数学理论建立数学模型,提出求解的数值计算方法直到编程上机得到实现。所以对于工程硕士掌握数值分析这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硕士生大部分是企业的领导或技术骨干,业务繁忙,脱产学习的时间无法保证,若其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容易导致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偏差。如何讲授好这门课程,提高工程硕士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针对工程硕士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
1.教学过程内容的设计
数值分析是一门内容丰富、与计算机密切结合的基础课程,内容大体包括三个部分:数值代数、数值逼近和微分方程解法。内容有大量的冗长的计算公式和理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进行推导和证明。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工程硕士在这门课程的学时较少,一般为36学时~48学时,许多学生多年缺乏数学培训,导致理解能力较差,形成教学内容较多、学时较少的多重矛盾局面,容易被动学习,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核心。二是工程硕士生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专业和工程背景、不同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方法,必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提出更高要求。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必须合理取舍教学内容,要切实结合工程硕士学生的职业背景和学生的需求,突出其实用性和综合性,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关键问题。首先,必须掌握的内容:(1)误差分析理论;(2)插值法;(3)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4)非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5)曲线拟合;(6)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和函数逼近。其次,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介绍矩阵特征值计算的各种方法、数值积分和数值微分的思想方法。最后,设置实用性较强的实验课程,有针对性地布置实验的内容和方式。
2.教学过程方法的设计
2.1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式,结合工程硕士工作的行业背景,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更重视。下面通过两个实例说明情境教学法。例1:在讲解非线性方程求根,情景问题:在相距200米的两个建筑物(高度一样)中间悬挂一根电缆,电缆的最低点距离地面2m,计算所需电缆的长度。把所要讲解的内容和工程硕士碰到的实际问题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例2:讲解曲线拟合章节,情境问题:某公司有一批化肥需要出售,如果按照往年统计资料,零售价增高,销量减少,如果做广告,可使销量增加,具体增量以销售量提高因子有关,另外广告费用由于销售量提高因子相关,问如何确定这批化肥的出售价格和广告费可使公司利润最大?情境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突出实践性,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2.2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多种求解方法中向学生呈现多种解法和算法的差异,分析其优缺点,,求同寻异,促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工程硕士数值分析课程教学中的主要方式有:类比和对比,下面以插值法、特征值求解和非线性方程求解的过程加以比较。
插值法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方法。Lagrange插值法比较直观明确,给两个节点,构造其基函数,但增加一个节点,基函数的表达式就要重新运算;Nexton插值在计算插值多项式及求函数近似值较方便,而且能节省计算量。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使用高次插值,更多使用分段低次插值,特别是三次样条插值,因为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而且具有二阶光滑度,因此在理论和应用上均有重要的意义。
幂法是求解矩阵最大模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有效简单方法,适用于大型稀疏矩阵,Jacobi方法是一种经典方法,QR方法是至今为止最有效的求矩阵特征值的方法。用对比方法分析几种求解方法的优缺点,幂法简单方便求解,但它的收敛速度是线性。Jacobi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对称矩阵的QR方法相比,没有优势,但当矩阵接近对角形势,比较有效。
非线性方程根的求解方法中,Newton迭代法收敛速度很快,在单根的情况下,Newton迭代法是二阶收敛的,但是其对初值要求较高。弦截法和抛物线法是多点迭代法,它们属于插值方法,在求解复根时具有较大的优势。利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碰到实际问题,较好地理解实际问题的算法和应用。
2.3重视算法设计教学法
算法设计是在数值分析教学过程的灵魂,加强算法设计的技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程序设计困难问题的能力。归纳起来有三种技术,即缩减技术,校正技术和松弛技术,现以实例讲解几种算法的设计。
2.3.1缩减技术是运算结果递归。例3求和S=a■+a■+…+a■,算法设计:
用b■表示数列前ks项部分和,则有b■=a■b■=b■+a■k=1,2,…n,上述的算法设计思想是每一步相加,规模递减,最终求得其和。
2.3.2校正技术也是迭代法。例4求■(a>0),算法设计:
把问题转为解方程x■-a=0,给定预估值x■借助简单方法确定校正量Δx(Δx较小),使校正值x■=x■+Δx较为准确地满足方程x■-a=0,使(x■+Δx)■≈a成立,舍去(Δx)■,令x■■+2x■Δx=a,求得x■=■(■+x■),反复使用校正技术可得迭代公式x■=■(x■+■),k=0,1,2…其思想是删繁就简,逐步求精。逼近程度也高,获得校正量越精确。
2.3.3松弛技术就是加权平均法,例5设t■的精确值为t■=■,校正值为t■=■,求其近似值。算法设计:由校正值可得a■t■-a■t■=b,两边除以a■-a■得(1-ω)t■+ωt■=■(其中ω=■),可见精确值等于预估值和校正值得加权平均,即通过适当选取权系数调整校正量,加工得到更高精度的改进值■,其思想是化粗为精,步步逼近。
除了上述几个建议以外,还可以采用合适的教材、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分层次教学等教学方法。总之,工程硕士数值分析的教学是既复杂又实用,既有原则又灵活的。
3.结语
数值分析是一门实用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它的思想包括“以点带面”、“等价代换”、“逐次逼近”等,它的宗旨是把具体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通过数值计算或数值模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科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学习数值分析是一项长久持续的过程,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应用。经过几年工程硕士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效果越来越显著,但工程硕士“进校不离岗”的特殊性,给本课程培养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工程硕士数值分析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重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数值分析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丁丽娟,程杞元.数值计算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能超.数值算法设计[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
[3]黄明福,陈玲.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分析、思考与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1).
- 上一篇:临床医学的核心
- 下一篇:6s管理基础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