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经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这一背景之下发展的茶文化旅游则成为能够满足旅客多元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并且可以引导中国的旅游业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主要介绍了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并阐述了低碳茶文化旅游促进旅游观念的变革和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然后探讨了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新世纪人们提出的一种环保而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理念先进,重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防止全球变暖,使生活更加绿色化。面对日益减少的能源,除了大量开发和研制各种可再生能源外,低碳经济的提出是很有必要的。低碳经济背后的茶文化旅游,是低碳旅游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旅游方式。其目的和理念与低碳经济一致,旨在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以文明低碳的旅游方式引领旅游发展的潮流。
1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中国的旅游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主要是以大量的旅游资源为主,由此可以满足旅客的需求。旅客之所以要旅游,一方面是为了观赏美景,另一方面是为了放松心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行出游成为许多人经常做的事情,尽管可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但却因此而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为了实现绿色旅游,发展以低碳经济为背景的茶文化旅游是很有必要的。低碳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之所以迫切需要建设和推广,第一,中国的许多旅游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现有情况预估不足,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产生。资源浪费的主要表现是对环境进行破坏,使得环境无法修复。第二,大量非环保产品的使用,使得环境遭到破坏。一些人为了谋求更多的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就使得这些非环保产品破坏了环境。第三,目前,中国的旅游行业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随处可见的文物古迹遭到旅客的涂抹和破坏。中国的旅游业之所以可以蓬勃发展,无外乎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其资源利用范围较为广泛,与其他行业相比,属于低碳排放,因此,在低碳经济中占据很大的优势。大力发展低碳茶文化旅游,一方面可以起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秀的茶文化鼓舞和引导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并对其他产业形成示范作用。由此而见,发展低碳茶旅游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够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可以真正成为低碳减排的楷模。
2低碳茶文化旅游促进旅游观念的变革
2.1旅游生产观念的变革
目前,中国每年的旅游人数都在不断上涨,这对于中国旅游业而言,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有利就有弊,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问题也频频呈现,如服务质量不高、环境遭到破坏等等。旅游本应倡导低碳旅游,这与旅游业的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实施均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会培养人们逐渐拥有低碳生活的意识。首先,应考虑到旅游景点的环保问题,认真规划,合理开发,使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第二,倡导自行车、电动车等低碳旅行的方式,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第三,旅行社要尽量为旅客选择绿色旅行出游方式和绿色景点,一方面可以使旅客呼吸到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和欣赏到美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会促使大家更加向往低碳环保的生活。实施低碳茶文化旅游时,就可以带领旅客去云南大理、西双版纳、福建武夷山、侨乡安溪等著名的茶叶产区,使大家一边感受文化,一边改变观念。
2.2旅游消费观念的变革
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会使更多旅客选择低碳旅游的方式,倡导健康、文明的绿色生活。其主要体现在,第一,旅行时尽量不使用小汽车,而是以坐火车、徒步或者骑自行车的方式;第二,在旅游景点自觉遵守景点秩序,不乱涂乱画,不乱扔果皮纸屑,文明出行,保护环境;第三,住宿时尽量采取自己的洗漱用品,不浪费资源用品;第四,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践行低碳生活。当消费者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后,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的意义亦随之彰显。
2.3旅游政策观念的变革
低碳茶文化旅游更多的是要依赖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政策的扶持使社会各界人士支持低碳旅游,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技术,以实际行动响应政府的号召,推动旅游业迈向低碳化、绿色发展。同时,政府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使低碳旅游和环境保护不再是一纸空文,而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不断推行互联网技术,提升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国的旅游业,并倡导低碳旅游的方式,这既是在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作为“无烟工业”,旅游业的低碳排放是许多行业所无法比拟的,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旅游与茶文化相结合,则是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的最佳结合体。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而且茶源于自然,诸如云南等产茶大省,既是旅游的好地点,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云南大理白族的回味无穷的“三道茶”,都是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目前,人们对于旅行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遍的旅行已经不能满足一部分旅客的需求,他们更向往着私人定制的出行方式。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茶文化相融合,发展低碳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就可以满足这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安徽黄山的茶乡风情旅游、云南普洱、丽江、香格里拉的茶马古道特色旅游,都可以充分彰显专项定制的茶文化旅游优势。中国的茶文化旅游主要是将茶文化的资源与旅游融合进行开发,一般依托茶区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和当地的名茶以及茶文化,使旅游充满娱乐性、休闲性和文化性,以满足旅客多元化的需求。并且,茶文化旅游可以有效推动当地茶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茶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茶叶不仅是中国人的国饮,更可以通过茶来调剂生活,如载歌载舞的茶舞、悠扬动听的茶歌、精湛高超的茶艺,都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当茶文化旅游不断开发后,以茶文化为主的一些内容亦会逐渐为更多人所知。但是,由于一些人对茶文化旅游没有计划的开发,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并遭到破坏,使茶区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劣,大大影响了茶产业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大力发展低碳茶文化旅游。
4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4.1科学规划
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和破坏环境的现象,必须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秉承低碳、环保的原则进行开发和规划,确保景区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景区的特点,在进行规划的同时,还要进行资源的优化与科学的测量,确保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规划时,要遵循茶叶景区的道路和服务体系是否完善,旅游项目是否充足,是否有具有亮点的项目。总之,科学的规划可以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
4.2开展示范推广
低碳茶文化旅游的推广和实施牵涉到多方面,因此需要以示范推广的形式,促进各大茶区的旅游建设。不同的茶区有不同的特点,通过示范的方式,抓住茶区的特色,发展专项旅游,进行大力推广,因此会有一些著名的旅游示范景区。这些景区多以茶叶为主,具有不同的茶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以或古老、或自然的方式成为茶文化休闲旅游示范经典,使旅客既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又能够感受到茶文化的自然风情。
4.3选择合适的运营方式
发展低碳茶文化旅游,需要结合不同的茶区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运营方式,才能够真正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比如,有些茶区以产业的经营方式规模化为发展方向,有的茶区则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进行运营,还有一些茶区从单一的生产、加工、销售茶叶转为复合型经营,并以当地旅游业为先锋,大力发展茶区产业经济。这些茶区为了促进当地茶叶品牌的推广,不断通过当地景区的资源优势,结合当地茶文化综合开发,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明确主题,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与此同时,还大量生产制造了关于茶的一系列工艺品,如茶纪念品,茶具等具有当地茶区特色的纪念品。
4.4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低碳茶文化旅游并不是倡导高消费,而是使旅客自觉按照低碳模式出行和旅游,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是低碳茶文化旅游的理念,也符合低碳旅游的要求。漫步于茶区,观赏茶艺表演,在农家居住,都是良好的绿色消费方式。使低碳旅游深入人心,使绿色消费成为常态,有助于实现旅游的返璞归真,从而达到环保、低碳的目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了解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有助于实现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且带动茶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低碳、环保、文明的旅游方式。低碳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其不仅文化内涵丰富,还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引领旅游业发展的主流。
作者:全婧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陈春芬.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385-388.
[2]张蓓.低碳经济视野的都市农业旅游:政府行为与市场边界[J].改革,2011(2):62-68.
[3]张宁,侯志强.低碳经济视角下低碳旅游实现方式研究[J].科技广场,2011(4):135-138.
[4]李晓娜.提倡低碳经济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06-107.
[5]赵宇.议一种创新型旅游方式———低碳旅游[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5):244+253.
篇2
关键词:体验经济 文化旅游 旅游产品 开发模式
文化旅游的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者出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更是景观吸引力的源泉。文化旅游一词最早在1977年美国出版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以一章的标题出现,著作中还指出了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认为文化实际上涵盖了旅游的各个方面。我国对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了独到见解,促进了旅游的全面发展(张晓明、张辉,2010)。本文的文化旅游指的是狭义概念,是相对于自然观光、度假疗养等而言的一种特殊旅游类型。文化旅游产品是基于文化旅游这种旅游类型而衍生出的旅游产品,指旅游经营者以民俗、遗迹遗址等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宗教、信仰、历史、知识等文化方面为内容,借助各种手段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服务及产品。
近年来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引起了学术界及业界的广泛关注,文化旅游产品也随着旅游者需求的改变而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趋势。同时,体验经济正逐步渗透到零售业、制造业、旅游等各个领域,“体验式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极具发展潜力的新生力量,传统以资源作为导向的观光型旅游产品,或停留在表层开发、文化内涵缺乏的产品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陈冉,2011)。面对体验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化旅游更应发挥自身优势,搭上体验经济这班列车,旅游产品更应体现独特的文化内涵,加大对旅游者情感需求与参与性体验的关注,为旅游者打造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文化体验,提供强吸引、深层次、高品位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模式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多种模式,随分类依据的不同而不同。有学者依据文化旅游产品的类别将其开发模式分为:原生型开发模式、提升型开发模式、复原型开发模式、集合型开发模式。陶犁(2002)在分析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依据旅游地开发的层次和规模,当地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的组合方式,认为不同的开发模式有:深层次综合开发模式、特色产品重点开发模式、耦合型开发模式、保护性开发模式。虽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许多模式,但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以资源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和以体验为导向。
在某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三种模式交叉使用,共同为产品开发提供依据,只是侧重点不同。资源导向型开发模式以已经存在的具有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规模、品味和特点等为依托,是最常见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可行性高、开发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市场导向型开发模式以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变化规律为依据,确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题、规模和范围,设计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例如主题公园建设热潮就是在这种开发模式指导下出现的;体验导向型开发模式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为依据,打造以游客体验满意度为标准的旅游项目,这也是文章重点研究的开发模式。
体验经济相关研究概述
(一)体验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中,认为体验经济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提供体验为最主要经济提供品的经济形态”。书中指出最丰富的体验是包括娱乐、教育、逃避、审美四个领域中每一部分的“甜蜜地带”;全新的体验不仅是满足客户的期望,减少客户的损失,而且是有意尝试超越客户的期望,带来惊喜的体验,创造惊喜的体验需要以满意和减少损失作为平台(谢彦君,2005)。
(二)旅游体验相关研究
国内体验经济的研究从1990年开始,谢彦君首先从体验经济与旅游中找到结合点,其出版的《基础旅游学》中率先在国内旅游理论研究中提出了“旅游体验”的命题,并在2000 年提出旅游体验质量的交互模型。从 2003 年起,国内的体验经济研究开始涉及产品设计、营销、消费需求等多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旅游活动的研究。例如,邹统钎讨论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区分了娱乐、教育、逃避、美感和移情5种旅游体验(谢彦君,2005)。孙根年教授在体验旅游的经营与策划中,提出“动机-过程-目标”模式(见图1)。其中,过程“三性”:可感知性、可理解性和可参与性是旅游体验经营的关键;目标“三感”: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是旅游体验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动机“三求”:求补偿、求解脱、求刺激是旅游体验得以形成的核心动力(张建忠、孙根年,2012)。此外,芮田生在分析游客潜在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的程序,包括游客行为分析、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原则和步骤等。高小华构建了旅游产品体验性设计的宏观RMP模式和以主题、情节、布景、角色、表演为主要要素的微观设计模式(魏遐、潘益听,2010)。
在《体验经济》一书中,体验被分为4种类型:娱乐、教育、逃避、审美;邹统钎和吴丽云又在此分类上增加了一类:移情 ;但新球在《情景规划与体验设计探讨——以雷公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中又增加了“刺激性的体验”和“自我实现”体验。总结各家之说及研究成果,旅游体验可分为以下六种等级类型(芮田生,2007):娱乐消遣、知识教育、逃避、寻真及挑战、寻美猎奇、移情(即旅游者把自己置身于他人往事的位置上,从而实现情感转移和短暂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这也是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等级)。
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原则
(一)主题追求文化性、原真性
体验主题是凝聚旅游产品特色和促使游客产生消费行为的核心吸引物,也是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鲜明的主题应体现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展现地域性和独特性。因此,确定主题应当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不能凭空捏造,东拼西凑,旅游者更愿体验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文化,就像在遗产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中讲究原真性和真实性一样。
(二)产品体现差异性、独特性
旅游的动机之一就是求美、求新、求奇,这就要求产品的设计避免雷同,追求差异性、独特性。文化因地域差异而内涵各有特色,产品的开发应根植于当地的地脉、史脉与文脉,满足市场体验需求,例如通过个性化的旅游设施设计,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愉悦经历,如服务人员的装扮、背景音乐的格调等;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如何通过色彩、声音、质地等激发游客体验兴趣,例如在开封清明上河园内许多手工艺人、节目表演者高超技艺让人钦佩。
(三)活动强调参与性、挑战性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文化旅游类景区应摆脱传统的、呆板的陈列展示,设计可以让游客参与或互动的活动,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发展成“下马赏花”。体验的前提是参与,体验的目的在于使游客身临其境,游客参与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文化旅游项目活动的设计不仅应体现文化性,还应增强参与性、趣味性、挑战性。文化只有被游客感知、理解、参与,才会带来新鲜感、满足感、亲切感。活动设计应以动为中心,设计者要置身景内,让景区充满生机活力。
(四)体验力求有深度、多样性
在具体的体验场景和体验舞台设计中,应根据主题线索设计丰富的体验剧情,策划多种体验活动项目,丰富体验类型和增加体验深度。因为体验类型越多,体验经历就越丰富;体验越深,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就越高。所以,产品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基础上应留下更多体验空间给游客,让游客在互动的体验过程中获得高度的享受感、满足感、刺激感。
文化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模式
体验导向型的开发模式也可以说是体验化开发模式,是以游客获得高满意度的旅游体验为导向(胡春丽,2011)。在体验经济的大背景下,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应顺应潮流,通过提炼文化主题、整合资源、策划活动、营造氛围、全面管理,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在该模式中,将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分为三个阶段:体验设计、体验实现和体验管理,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一)体验设计阶段
需要确定文化主题,进行项目策划。文化主题的确立是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的开始,也是体验产品的核心。主题的确定要遵循原真性、独特性原则,主题要来源于旅游地特殊文化形态表现,具有本土化特点,此外文化主题要具有感召力和实践性,有利于体验活动的开展和旅游产品的增值。项目策划要有一条清晰明确的主线,再全方位地展现一种文化和一种格调,让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中多层面、多角度感受或强化某种文化体验。
(二)体验实现阶段
需要整合产品的各个要素,例如设施、活动、线路、纪念品、氛围等。例如,与旅游者活动配套的基础设施——步游道、广场、路灯、垃圾桶、厕所等布局合理、安全洁净、美观精致。活动要可参与性强、体验度高,利用高科技搭建“互动式”的体验舞台,整合多种感官刺激,让游客乐于接受、积极参与,同时尽量淡化活动的商业化色彩。文化旅游的线路设计应避免景观重复单调,应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动静交错,不断强化文化体验,提高体验等级。纪念品作为文化符号的一种,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并具有个性化或特殊意义。在体验过程中,氛围从始至终都具有重要意义,独特的历史质感、文化韵味能净化人们的心灵,浓厚的体验氛围能让人们跃跃欲试。此外,周边社区以及景区内人员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服务意识也对游客的文化体验产生重要影响,为了完美体验的实现,必须整合各种要素,共同发挥作用。
(三)体验管理阶段
需要对支持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的配套系统进行全面管理,例如安全管理、旅游企业管理等,做好监管工作,积极主动实施内部改善,不断改善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文化旅游产品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产品,具有垄断性和传承性,所以在投入市场的同时,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注重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旅行。同时,景区管理者还应了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虚心接受游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处理,抓住市场需求,及时对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改进,并设计新的受欢迎的旅游产品。最后通过完善体验,强化文化主题,保证文化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明,张辉.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刍议[J].前沿,2010(13)
2.陈冉.文化遗产类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大英县卓筒井旅游区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11
3.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2002,28(4)
4.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从现象学的视角[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5.张建忠,孙根年.遗址公园: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12(1)
6.魏遐,潘益听.中国旅游体验研究十年(2000-2009)综述[J].旅游论坛,2010,3(6)
篇3
从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建会计文化的路径和建议出发,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会计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会计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11401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已经创造的,并且与会计相关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称作为会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会计文化是政治、社会对会计的影响、渗透的结果。会计物质文化是指人类会计实践中所创造的与会计相关的物质财富,包括会计工作环境、手段、工具等方面的内容;会计制度文化是指会计人员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和制度约束等;例如,会计法律规定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规定了诚信、独立性、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这些要求。
构建会计文化,突出其对会计人员价值观、道德和职业精神的作用,对于深化会计制度改革,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弥补会计法制式刚性制约的不足,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构建和谐的会计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会计文化建设的意义
1.1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财务管理需要把培育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作为重要切入点,同时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会计文化。会计文化可以将会计目标和社会责任内化为会计人员的会计精神、职业道德,同时规划会计行为准则,把会计的管理与控制深入到每一个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会计人员行动的基本指南和规范由这些内在的以会计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和会计行为准则构成。
1.2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间的协调
会计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会计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会计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会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影响,也就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我们要通过会计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改进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会计人员造假账”、“监督部门监管不力”等,这些常见的情况严重的影响着会计文化的良性发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琼民源”、“郑百文”等上市公司恶性舞弊案件的曝光,凸显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2005年财政部抽查的中央部门及6000多家国企,发现存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及小金库等事实;在国企的审计中,违规资金达400多亿元,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企业损益不实。会计从业人员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为经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产生如此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会计文化从属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是社会职业的一种,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趋于一致,并受其制约与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都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地影响。
2.2会计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不同步
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的作用,或者已经意识到但是没有建立起来,在管理活动中,只看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重权利轻责任,组织氛围不好等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人的心理和行为。
2.3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文化,讲究小团体,个人伦理重于整体伦理,对长辈的礼、尊,对朋友的义、忠大于对会计整体的忠,官本位,和为贵,重情轻法等现象已影响到会计行业,对优良会计风气的建设产生很大障碍。
3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3.1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塑造,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意识
会计人员的塑造是针对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发展的正负影响以及会计人员现实存在状况而提出的。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以全面提高和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发展人。以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励人,要重塑民族精神、集体精神、企业精神、职业精神和主人翁精神,把人的内在激情、主体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把人塑造成为有进取精神的人,以完善人的社会心理。对破坏会计人员形象,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情形,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同时各级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引导,对维护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要能受到表彰,破坏会计行业形象的人员一定受到处罚,从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建立健康向上的会计文化环境。
会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具有整体意识,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整体意识的培养,对于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而言,不仅仅是会计部门自己的事情,更是需要整个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具有了整体意识,会计人员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会计组织以及整个企业的形象,增加工作热情,提高主观能动性,而明哲保身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行为将不复存在。
3.2借鉴外来文化建设开放性的中国会计文化
与经济不同,各国文化是多样性的,世界不同文化的相互冲突、碰撞、融合是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合理部分,是人类智慧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特别是现代西方文化中的许多内容,由于其建立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上,成为现代人类文化中充满活力的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对中国会计文化已经或正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中国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具有极大地包容性,儒家思想的中庸,也是追求一种平衡,重视自己原有文化的精华,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冲击,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成果并不断深化和创新。以积极的态度博采众长,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承担的根本途径就是反思传统文化,学习和改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职业文化须对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批判性继承。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
3.3宣扬社会大环境优良传统
社会是各种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大环境,应当是诚信、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如果在一个公德缺乏,信誉不高、人人都为一己私利而大获成功的社会,就算拥有一个优良品质的会计行业,也是不能长久地,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同样他也可以改变一个行业,我们国家目前整个社会处在一个转型的路口,各种思想、文化充斥其间,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政府的大力推进,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为会计文化建设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例如发挥好舆论的导向和宣传作用,将会计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范围,主动承担营造优良会计文化氛围的重任。只有这样,其他的行业才会避免会产生一些同样重大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上层建筑建设好以后,我们才可以进行具体的相关建设,如培养和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技能、会计内部风气和体制的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种会计法制体系等等。
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文化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会计文化的构建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深刻把握当前会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入理解会计文化的内涵、特征是构建会计文化的基础。会计文化的构建路径应立足制度基础、智力基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依托融合机制、反馈机制全面推进。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但是文化价值的取向又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构建优良的会计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会计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过程,必须不断克服会计文化自身的不足,实现其向更高形态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惠.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的策略与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2]彭才根.企业会计文化重构策略与途径的探索[J].会计之友,2010.
[3]张建梅.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浅析[J].财会通讯,2009.
篇4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国际化 竞争力
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就是要国际化,它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闪光点,北京要在文化创意产业上有长足的发展,就要与国际发展趋势方向一致,要大力实施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提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全球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这个观点已成为不争之事实,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具有传播文化、扩大文化贸易和重塑国家或城市国际形象的多重意义。据了解,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在英国政府极其看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对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扶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该国的第二大产业;美国也是如此,为了给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实施了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大大增加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在国际交易中,文化创意产品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交易额上都在不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趋势势不可挡,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1.1 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繁荣能使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一个国家产生精神层面上的认同感。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在文化产品、文化资源、文化消费、文化市场全球化过程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可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信任与尊重,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增加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2 有助于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和塑造北京新形象,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全球化进程使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民族文化要在全球化中生存、发展、光大,就必须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个性。国际经验表明,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原创力的重要来源,但它需要挖掘,需要新的阐释,更需要通过创新形式加以表现。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老的城市、大量的历史文物、各类博物馆、繁荣的文化市场和数量众多的文化场所等,都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培育文化创意的沃土,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既要突出传统文化的古老和深厚,也要体现北京文化的时尚特色,形成独特的文化风格,创建自己的文化品牌,使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塑造出文化北京、创意北京的新形象。
1.3 有助于增强北京市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极强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在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北京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作为中国的科技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意人才。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北京独特、丰富、优秀的文化资源,创造大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产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不仅能增强北京文化贸易的竞争力,增加文化商品和服务的贸易输出,更主要的是还可为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可观的文化附加值,提高其他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增强北京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1.4 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各国都把绿色经济产业发展作为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新机会,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和强融合性特征,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力量。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国家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要求产业发展走高端、高效、高辐射之路,要求体现资源节约型、服务主导型、创新驱动型、生态友好型的科学发展理念。
1.5 有助于提升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
文化是国际大都市最吸引人的一个方面。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能否培育更多的创意能力,已成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放眼全球,创意产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集中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城市,这些城市也以富有特色的创意产业而闻名遐迩。创意产业作为源于个人的才华、技能和创造力的产业,已成为国际大都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的强化无不得益于发达的创意产业。
2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条件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经济和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创意产业能否成功地进行国际化发展,需要各方面因素的整体配合。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名城。
篇5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陶艺;人居环境;景观感知
1 引言
20世纪末,我国西南部城乡化进入发展性阶段,对人居环境质量的追求随着商业地产的发展也进入了划时代变革时期。地域文化的传承问题在景观设计中是首先要审慎直面的问题,景观陶艺作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以低调气质静蔼地置入鳞次栉比的高密度居住环境中,如何在这样极端的商业性区域内能安然生存,并传承和转型着传统人居文化是景观设计师和陶艺设计师值得审视的问题。景观陶艺承载着弱势传统文化,散置于人居环境凸显着特有的个性和文化气质,成为居民心境放地和文化景观感知的载体。罗丹说过:“尊重传统,把传统所包含永远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区别出来”[1],而这种永富生命的东西便是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人居环境中探寻地域文化传承的欲望和理想,转视以风景园林师和陶艺设计师融合的角度探讨景观陶艺在传统文化传承上的生长点,对景观陶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景观陶艺可感知性
文化景观源于16世纪欧洲风景绘画,后经施吕特尔(O.Schluter)、索尔(C.O.Sauer)阐释得以升华,直至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纳入遗产范围后逐渐在风景园林行业盛行。所谓文化景观感知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受体(人类)以主观意识形态对景观载体的认知过程。景观陶艺以“新置”景观体置入景观设计过程,依附景观环境和物质元素,在软质景观环境大背景的呵护下,以有机或无机的弱势群体分散置于环境当中,承载着某种维度的地域文化,构成人居环境新的感知逻辑结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逻辑构架以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诠释着社区环境的独有的地域性景观文化。
格罗塞《艺术起源》中说:“艺术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这说明艺术是一个综合景观的文化现象,它是受体因某种需求引发人性自觉而产生的自然化结果。由于地域空间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特质,构成了具有一定差异性的文化景观,这种差异性正是文化感知最重要的基础[2]。受体对这种文化景观差异的感知程度除自身具有知识体系的制约外,文化景观的可感知信息是激发感知系统的重要诱因。景观陶艺在居住环境中作为微景观元素之所以能被感知存在多元特性:①分散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景观陶艺置入景观环境往往承载着某种特殊文化内涵,它们稀疏地散置于环境当中,构成整体景观微弱的一部分,可达性较差,但文化性较强;②地域性是景观陶艺能置入某一社区环境的首要前提,社区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师眼中定依托建筑形式呈现一定的人居环境风格,而景观陶艺之所以能置入其中,必定是作为这类型文化的载体之一,传承着一种地域性历史文化;③时间性是文化景观感知的尺度维标准,景观陶艺置入新环境,需要与周边景观要素相辅相成,将周边一定范围内多种类型文化景观元素叠加于自身。受体因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对景观感知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变化,对景观陶艺需要反映与传承的文化也随着变化;④认知差异性,从受体对文化景观需求层次来看,他们因自身知识体系的不同对所需求的景观客体也不同,在经济、审美和感知角度上,他们对同一文化载体的感知都会存在一个认知差异,这个差异便是风景园林师和陶艺设计师寻找景观陶艺逻辑平衡的关键。
3 返璞归真的景观文化
陶艺是自然之土与火的杰作,以泥土的泥性与可塑性为创作基础,传承着地域文化和设计师的逻辑思维,是陶艺设计师运用材料本体语言特点、变化和文化需求的创造性结果,通过风景园林设计师的注意、曲解和选择性地运用于景观设计中。材质之“真”和文化之“真”是其置入景观设计过程的前提,地域文化、建筑文化和特色文化是景观设计直面的创作问题,如何在一块新的场地内传承民俗精神、方言文化、古井水系、民居文化以及人居历史的质朴状态是景观设计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景观陶艺以壁画、雕塑、小品和装饰等角色作为景观文化的载体置入环境中构成景观环境新的逻辑是一个归真的过程。
在景观设计中如何还原“璞”的自然本质,陶艺是最好的选择,而“真”的回归,就需要风景园林设计师和陶艺设计师去寻找景观陶艺对肌理塑造和文化传承的平衡点。景观陶艺的产生通常存在两种途径:①陶艺设计师创作了某种陶艺品,被风景园林设计师注意、并置入景观设计过程,从而产生了真正意义的景观陶艺;②风景园林设计师为了传承某种文化或塑造某种景观艺术,而选取了陶艺置入的形式,通过陶艺设计师创造了景观陶艺。两个过程的结果都产生景观陶艺,但存在一个内部逻辑秩序变化的差异,前者是以传统方式产生景观陶艺,这也是目前最为普遍的一种景观陶艺创作和产生价值的途径;后者是时展和受体因社会价值观变化而产生的需求,是需要提倡、研发的,也是景观陶艺产生真正文化景观感知的途径。
景观陶艺产生的两种途径都基于陶艺品具备某种肌理质感和文化形态,这就回归至实物(陶艺)本体特征。其一,釉料的美感赋予景观陶艺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和多样的质感感观;其二,火的魅力促使泥土发生质变,更加赋予材质不同的肌理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其三,纹饰功能或地域特征传承着某种无法抹去的历史足迹。无论是釉陶还是素陶所能展现的都是现今所用环境材料望尘莫及的,它的那种偶然、无法预测和自然天成的“真”和“璞”熏陶、叠加着周围景观环境。对景观陶艺而言,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品、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以云南建水紫陶为例,其作品以丰富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为装饰元素,凝聚了绘画、民俗和工艺等丰富的人文内涵。如图3所示,一景观墙上设计的陶砖叶脉图案展现着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 4 止于至善的景观意境
张道一先生把造型艺术的原始思维归纳为三种形式:写实、想象和观念[3],这是基于创作意境或根源而言,景观陶艺与景观环境的和谐相融是陶艺上升为文化景观的关键,主要从造型和功能两个层面来实现景观创作意境。“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追求,最早出自《礼记·大学》,中国理想人居环境的最高境界乃“天人合一”,这无非也是一种止于至善的追求。景观陶艺为传承某种地域文化或者造就景观功能,通过其造型特征与功能需求和景观环境相结合来实现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创作意境,如何“至”与怎样“善”便是实现的途径。“至”蕴含点到为止的一个“度”的平衡,少而不得,多则惑;“善”追求的是一种完美的境界,是艺术实体对于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的一种倾向性的表现。
自20世纪末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想介入中国陶瓷界,在陶艺造型发展上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景观陶艺发展呈现以功能为主转向以造型为主的阶段性趋势。景观设计中在对新景观元素置入的选择也是基于对造型艺术美和功能艺术美的基础,以“至善”的目的通过二者来营造景观聚落整体环境、历史文化和景观形式的新逻辑构架。置入的方式常有两种:有机置入和无机置入,两种置入方式都是结合造型艺术和功能艺术,仅在选择上具有倾向性。有机置入以景观环境秩序结构为肌理,景观陶艺所扮演的仅是一种配角元素,它能从新的环境秩序结构中独立出来,又保持着不可分割的模糊性逻辑关系(图3和图4)。图3中景观陶艺砖以造型艺术为主的方式置入景观感知体系,而图4则是以功能艺术为主的方式置入,与草坪射灯相结合,营造景观功能与艺术结合的文化魅力;无机置入常以结构性为主,伴随着功能和造型的置入,它的置入影响着景观环境的逻辑秩序,但又可以做近似性景观陶艺)的置换(图5)。图5中景观凉亭与景观陶艺构建了一处景观感知逻辑结构,但景观陶艺仍以弱势配居,之所以称作“无机置入”并非二者是孤立对峙的,而是基于文化景观感知体系,它可由类似的陶艺作品进行替换来展现风景园林设计师所要表达的文化景观。
5 价廉物美的景观艺术
自古中国人对美的追求以民间美术为蓝本,从“三寸金莲”、“镂金错彩”到“出水芙蓉”和“自然之美”,无论是技艺臻于完美的宫廷美术还是清逸高雅的文人美术都无与伦比。伴随着陶冶情操、修生养息的“释回增美”和“世济其美”,“价廉物美”一直作为人们对生活需求实物的评定标准。景观陶艺依托民间美术而运用于景观设计,首先强调其实用性,又由于居民随时随刻都会接触它,便潜移默化影响着景观感知体系,又必须强调景观审美性和艺术性。
以原材料和制作成本来定义,展现“省工省料”、“物以致用”甚至“物尽其用”的创作理念,其作为景观环境的一部分与其他环境元素共同构建感知逻辑结构,具有独特的特征:①景观体系中植被群落随着时间延续而自然生长,这种自然规律造成的粗糙的不确定性决定着景观陶艺具备的自然特征,表现出漫射性,却是目前景观设计中主要倾向于低成本“素陶”的原因(图6和图7),而对类似于图1类色彩丰富的、工艺复杂和成本较高的釉陶仅以画龙点睛的作用来置入;②景观陶艺由上千度的高温烧制,其耐磨、抗腐、抗风化以及不褪色等优点最适合于景观环境,表现出来的稳定性是任何户外材料所不能及的;③陶艺取于自然之土,其无污染、无辐射等生态环保特征是提升文化景观感知深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如图2中低价的壁式景观陶艺装饰,展现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态之美。 在返璞至善的基础上,景观陶艺的“美”归结于其在文化景观感知体系中的表现形态之美,由工艺技术造就的陶艺肌理在景观环境中呈现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化,增值景观感知的视觉冲击艺术。它是现代环境艺术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新艺术形式,既吸收了环境要融于人类生活的特点,又保留了现代陶艺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手段,表达出个人情感和审美理念[4]。从审美角度看景观陶艺具有具象和抽象的表现形态,具象景观陶艺促使受体能具体、直观地感知和体验陶艺神秘的魅力。如图6,借助陶罐客观形象繁衍与视觉冲击手法置入景观环境,源头可以追溯至花砵的功能和艺术,在此环境中增值的仅是风景园林设计师生存与情感的体验;抽象景观陶艺的形态表现常常是通过对绘画艺术点、线和面的简约化或抽取化来达到调动受体联想或想象的审美情感,如图2和图3中的肌理和纹饰、图7中的造型结构和图4中的功能桥接,无不是人们产生某种关联性或非关联性的遐想欲望,这些并非是“奇”、“巧”、“绝”甚至“残缺”所能表现的,更体现了风景园林师和陶艺设计师一种人性自觉与文化自觉的融合。景观陶艺具象或抽象的美都是增值文化景观感知深度的视觉艺术,如何寻找到这种视觉艺术的“至美”进而增加感知有效值便是景观陶艺真正的文化内涵。
重返历史的湿滑深处,景观陶艺功名显赫的原因得归咎于风景园林行业和陶瓷行业发展的同质性,打破了传统对物质性下意识的禁锢与束缚,追求着人居环境“天人合一”的生存理想。回归场地体验,只有对景观陶艺可被感知过程的理解,才能注意、理解并创造真正意义的景观陶艺。
参考文献:
[1] 张锦秋.从传统走向未来——一个建筑师的探索[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刘奔腾,姜中月,董 卫.历史村落的文化景观感知:基于赤岸实践[J].建筑与文化,2010(1):86~88.
篇6
关键词: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 湖南地方本科院校 产学研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01-03
产学研合作模式不仅有力地促使学校打开校门,改变传统的以教室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陈旧模式,而且能够将学校教育、产业发展、企业经营、科学研究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地方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促使学生在工作中迅速地转化和应用知识,需要高校运用开放式的模式,将学生放在更多的社会环境中去,这些都需要高校广泛地与企业、科研机构、产业组织密切联系。
一、基于区域文化视角的湖南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
目前,普遍认为较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简单归纳为如下四种:
1.“工学交替式”模式――“工读结合”。即让学生在校期间有一部分在学校学习,有一部分时间则在企业或用人单位学习、实习、工作。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能有较长的比较集中的一段时间去参与实践、接触社会,也能促使社会参与到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计划中来。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与企业的工程实践交替进行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
2.“订单式”模式――共建实验(实习)基地。根据商务事务的特点,依托当地产业组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校外的实验(实习)基地。在课程设置中灵活地安排实验(实习)环节,弥补校内实验(实习)模拟性较差的缺陷,将一些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到校外的实验(实习)基地中。这是一种由企业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培养“适销对路”员工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
3.“X+Y”模式――共建实验(实习)基地。前X年在学校组织教学,以完成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后Y年在企业进行,以顶岗实习为主,参加企业各项活动,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4.共建研发机构模式。考虑与企业或科研机构共建研发设计机构,企业或科研机构提出命题,教师和学生提供科技服务,对企业及企业所在的整个产业或科研机构的重大管理难题、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合作与科技创新。
这四种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各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已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是不能与本地经济与区域产业特点结合,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许多地方高校在办学中无法与本地经济联系起来,不能清楚地认识到本区域产业的特点,无法准确地辨别区域发展优势,学校的科研成果不能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不能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1}。二是不能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结合,产学研人才培养运行模式缺乏针对性{2}。三是产学研合作的各方不能主动与当地产业融合,不能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进行教学改革,也就无从“互利互补,协调发展”{3}。
二、基于区域文化视角的湖南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管理机制研究
在一体化思路下湖南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是什么?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可见,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就是指相关管理主体面对各类产学研合作情况时,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措施和各类控制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产学研结合的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目前,产学研各方的管理机制仍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良好且健全的管理机制是产学研结合顺利实施和稳健发展的有力保障,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管理工作机制与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联系。{4}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建立管理机制。一是成立政府人文社科产学研合作管理工作小组。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地方普通高校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对地方普通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模式选择、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产生显明的制约作用。二是成立政府产业专家委员会,保障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发展上的实施效果,加强对产学研结合运行过程的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在大数据时代,地方本科院校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当前,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更新的过程中,为保障产业技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光靠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需借助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把握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方向,对产学研组织开发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创新产品进行严格把关。
1.基于区域经济的地方产学研合作模式。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地方高效产学研合作在具备与企业合作培养经济管理人才并提供经营管理专家咨询的同时,还具备通过与地方政府共建“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区域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旅游规划研究基地”,研究机构对区域经发展状况研究来为地方政府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建议,{5}这样合作模式最典型的是成立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从表1来看,目前湖南23所新建本所院校共有23.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占全省总基地数(87个)的16.4%,其中经济类7个,说明新建地方高校学研合作规模越来越大。不过至今为止,湖南工程学院、湘南学院、长沙医学院、湖南工学院、长沙师范学院、湖南医药学院、湖南信息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等9所本科院校还没有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基于区域文化地方产学研合作模式。从文化视角来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不仅肩负培养文化人才等基本任务,同时还需要研究区域文化的历史、现状、保护、传承并发展区域文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具体表现为“区域文化研究中心”、建设“特色文化文献资料库”等等{6}。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湖南普通高等院校始终将“引领地方文化发展”为己任,重视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湖湘文化始终是湖南院校发展传承的重点内容。在各院校办学的过程中,湖湘文化的内涵始终贯穿于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为企业建立相应的平台,促使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企业文化,并随之发展起来。从表1看,目前湖南23所新建本所院校共有23.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文化类占16.5个,是经济类的两倍强,这对促使文化发展、传承与保护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湖南地方普通高校产学研合作管理机制的建议
1.坚持政府主导,深化“官产学研联合”的合作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要面向地方办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深化“官产学研联合”的合作模式是必然选择。地方院校只有抓住地方优势,才能快速提升办学水平。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人文特色和经济特点,地方院校所处的地区和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及产业优势,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7}因此,引导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三方力量之间开展深度合作,需要政府部门制定产学研结合发展规划,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湖南工学院为培养所需的人才,学校以董事会为平台,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共创集团、江头生态农庄、香港皇朝、泛华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同实施“卓越金融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计划”、“企业员工继续教育计划”,共建“大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人力资源培训基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广阔的发展舞台。{8}
2.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必须整合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从整体上提升地方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师资队伍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地方高校成功转型的重中之重。湖南工学院紧紧围绕衡阳六大主导产业(现代装备制造、盐卤化工和精细化工、矿产品开发和加工、新型能源、食品和医药加工、现代物流)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医药产业、物联网产业、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环保产业),通过新建、调整、改造、拓展等措施,努力打造具有明显产业背景和一定优势的工商管理专业群,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建设科技创新或实验教学基地,改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也拓展了学生实习实训的范围,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组建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突出区域特色服务文化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地方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引领地方文化的发展方面,肩负着神圣而崇高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地方高校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围绕地域文化特点,加强区域文化研究,实现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7}衡阳师范学院依托深厚的人文学科优势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建立湖南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和船山学研究基地文化研究院,“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湖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即“2011计划”)。
4.主动深入企业,加快成果转化利用。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技创新。2007年以来,湖南工学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学校与省内外30余家工商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涉及产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策划、生态农庄设计、生态环保、电子信息、经济管理、旅游规划等领域,产生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学校工商管理专业与企业、地方共开展科研合作项目100余项,来自企业的横向课题经费占到了全部科研经费的70%左右。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省级重点资助课题《STS视角下湖南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动力要素、运行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编号:XJK014AGD007)、湖南省职业教育教改课题《地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ZJB2013062)]
注释:
{1}张霞.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吉首大学工商管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高教论坛,2014(8):60-64
{2}戚志林.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地方特色略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53-155
{3}王全.地方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构建“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9):147-149
{4}王鹏杰.论我国产学研结合机制的建构[J].学习论坛,2015(4):54-58
{5}韩作振,韩汝军,刘桂仁.山东科技大学:促进产学研合作,走服务地方与科技创新和谐发展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04:24
{6}孟令择.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体制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教育探索,2010,5(4):61
{7}王清义.高校应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J].政策探索,2015.3下:13-15
{8}云谱萱,刘胜,肖中云,刘金春.八载砥砺铸辉煌,创新发展育英才――湖南工学院升本改革创新发展纪实[N].中国教育报,2015.6.17:4版
参考文献:
[1] 彭林军.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9(3):25-29
[2] 王飞绒.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杨琼.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2(9):50-53
[4] 刘叶,邓成超.构建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02:50
[5] 邵鹏.中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 周衡志,六扬,王章忠,陶郁峻,巴志新.基于长效机制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5(1):73-75
[7] 汤姿.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的引领作用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10-211
[8] 王伟.安徽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293-295
(作者单位:1.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3.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9)
篇7
辽宁沿海文化景观带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景观设计的底蕴和灵魂,景观设计应尊重本地文化的原则,挖掘地域文化,服从当地民风民俗,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以创意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其既与传统文化文脉相传承,又能契合当代经济和反映时代的精神面貌。
辽宁“五点一线”位于黄海和渤海之滨,至西向东分别为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丹东临港产业园区五个重点区域。“一线”即:连接沿黄海和渤海的“五点”公路。“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大开发,不仅仅是观念的改变,也是辽宁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辽宁从老工业基地走向沿海经济,不但改变了辽宁的经济格局,也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找到了一条新出路。同时也为展示城市风貌、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从景观学、旅游学等角度看,城市沿海区域是城市重点产业的集散地,具有高品质休闲和旅游观光的潜质,能够提高城市的可居住性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因此沿海景观带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大连地理位置及景观文化现状分析
大连地处渤海湾,位于中国三大城市群中的环渤海和七大城市带中,其经济建设对整个东北的发展有着带动作用,其城市文化对大连自身的建设与东北地区城市文化的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大连独特的地理位置又是辽宁“五点一线”的中心,在经济及文化上是沿海经济区的核心。而城市沿海文化景观带是展示城市文化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因此,沿海景观带建设应充分结合地域文化,创建符合沿海地区经济战略发展部署的文化景观。
大连沿海景观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磨砺与沧桑,为了适应东北沿海经济区新的经济战略部署,为了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沿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应完善和更新。因此以大连为中心的“五点一线”沿海景观,如何彰显城市风貌特色,又如何跳出各市自己的辖区,形成东西向连续,并且具有一定辐射面的沿海文化景观带,是沿海景观带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沿海文化景观带建设应以呈现各地域历史文化为景观特色,景观通过融入特有的历史文化,展示城市文化的唯一性。因此景观设计首选要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大连为例,大连城市历史文化悠久而丰富。譬如,大连的古迹遗存很多,最具有地域特征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铜器时代的“巨石文化”,是古代墓碑遗址,在大连地区遗存较多,对于研究大连地区原始社会末期的历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大连地区也有很多汉代城遗址,其中有旅顺牧羊城、普兰店张店城、瓦房店陈屯城等。在这些城堡和遗址的周围均有汉墓群,最有代表的是营城子“羽化升仙”的壁画墓,是现今发现最早构造最完整的汉墓,其壁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大连也有很多民俗文化,是大连地区社会演进的轨迹和缩影,对大连城市风格和特点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复州皮影是最具代表的大连民间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皮影文化正在渐渐退出历史。大连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譬如,民间秧歌、赶集等。所以在沿海景观设计中,应突显当地传统历史文化,使当地民众对景观文化具有认同、归属感。
沿海文化景观带建设方法
1. 沿海景观带建设应以突出区域传统历史文化为景观的个性
景观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和场所,人们设计景观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人们创造具有特定功能、舒适可用的环境空间。城市广场是重要的景观空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因此,沿海景观建设应以滨海大道为主线,以现有的广场文化景观为节点,通过构建、完善广场景观展现地域历史文化。从景观学、旅游学、生态学等角度向周围辐射,借助景观要素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融入地域历史文化,重新改造和完善现有景观的文化属性及带动周围景观的建设,完善沿海文化景观带的横向辐射面,展现别具特色的沿海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广场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因为,广场不仅可以满足市民们大型集会的要求,还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是塑造城市景观的重要空间,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大连腹地和滨海区域广场众多,设计应根据新的沿海景观带建设精神,规划和设计改造现有的广场,以沿海大道为景观轴,以广场为景观节点,向周围辐射,重新定位广场的性质和功能,完善广场节点的路网,丰富广场的历史文化内涵。譬如,现有亚洲最大的星海广场,中国第一个军海广场和展现古典建筑的中山广场等,以滨海大道为主线,连接各广场景观节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带动周围景观建设,形成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完整景观带。广场内部景观设计应根据规划,进一步强调广场的功能性质,加强本市历史文化底蕴的塑造。譬如,位于海边的星海广场,与大海连接处有建市百年时的脚印浮雕与书页雕塑,代表了大连建市百年走过的路程与知识;广场中还有很多绿地、喷泉,可以融入具有当地历史文化的雕塑,这样既有历史文化的积累,也有时代特征,彼此独立,却又互相协调;具有历史沧桑感的中山广场被古典欧式建筑所包围,建筑多为日俄时期所修建,风格包括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等,这些经久不衰的建筑映射了大连曾经被日俄占领的历史,让市民铭记这段历史。因此广场作为沿海文化景观带的重要景观节点,通过融入地域历史文化展现了城市文化景观的唯一性。
2. 沿海景观带建设应以塑造新产业文化为景观共性
沿海文化景观带建设应以展现各地域新产业文化为景观纽带,凸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沿海景观共有的时代特征,以及展现经济发展由内地转向沿海的新战略部署。地处大连地域的辽宁沿海经济区分别为: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园。根据区位优势和独特的环境,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以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及其配套产业、进口铁矿石为原料的精品钢材产业、石油化工及其下游产业、物流产业等为主。大连花园口工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电子和食品加工业。以临港工业区和花园口工业园为景观节点,从景观学、旅游学和经济学等角度,通过构建产业景观,展现新产业景观文化和发展旅游景观文化,并以海岸线向周围横向辐射,形成个性与共性共存的沿海产业文化景观带。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地方的历史、文化、民俗,尽可能利用本地植被材料,结合本地地形、气候等特征,可多用雕塑景观小品塑造重点产业文化,同时结合水体、绿化等景观要素,用艺术形态,构建临港产业景观,展现新产业文化,彰显沿海城市具有时代特色的生命力,表达所在城市雄厚的经济、文化底蕴,完善临港整体景观设计。
结语
篇8
[关键词]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直接投资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一体化的历史。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可能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从生产活动到资本运动再到生产要素的移动都突破了国家的疆域,实现了国际化。
在这种国际化的浪潮中,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国际化的重要表现。这种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最初起步于二战后的50年代后期。它首先出现于西欧,随后,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在短短几十年间已经遍及世界所有大洲和各大重要区域,以至于哈伯勒(Haberler,1964)将我们的时代概括为“一体化时代”。
在经济一体化这个炙手可热的舞台上,跨国公司当仁不让地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扮演着世界生产组织者的重要角色,并且伴随着一体化进程而迅速壮大。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2003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披露,主宰全球经济局面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
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跨国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组织载体和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在经济生活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联系各国经济的传统渠道,如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相对下降。因此,不论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某一地区来看,跨国公司都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对旨在加强区内各国间分工与合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就不能不涉及到跨国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二、跨国公司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纵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条极为有趣又极为重要的线索:现代世界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是由微观层次上的企业生产一体化和宏观层次上的国家政策协调一体化导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正是这两种层次上的一体化的统一。前者可以称为功能性的一体化,后者可以称为制度性的一体化。
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导向型的一体化,指的是以跨国公司作为主导力量而推动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利用地区区位优势可能带来的规模效益进行跨国界的投资生产等活动,它的这些活动必然会对该区域内的国家的经济生活产生影响,促进和加强该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这种跨国公司导向型的一体化是企业行为的结果,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发展的客观结果,是功能性的一体化,而不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
而所谓宏观层次上的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是指地区内各国政府间在政策上通过协调,建立超国家的协调机构,推动成员国达到经济一体化的状态。这种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建立国际性的经济协调组织,人为地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甚至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来实现各个成员国之间贸易、人员、资本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地自由流动,达到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这种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制度性机构的一体化先于实际的企业生产一体化。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和政府都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这两种推动力量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能促进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规模经济的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范围内的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向前发展。DunningandRobson(1988)指出,通过跨国公司运作的跨国商业一体化和地区性经济一体化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关系。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作为微观层次上的组织,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市场的力量,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通过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而政策协调导向型的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的范畴,是成员国政府基于自身的需要,通过签订协议为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流动和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作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都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现象。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随着这两种现象的繁荣发展,学术界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这两种现象的研究基本上是相对独立进行的。邓宁撰文称,迄今为止,人们很少尝试将这两种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系统的分析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关这一问题的经验资料的搜集也是很不够的。
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微观主体的跨国公司,它的行为在客观上必然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那么,跨国公司的微观行为,究竟如何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跨国公司的行为又是通过哪些渠道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产生影响的呢?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做出回答,正是写作本文的目的所在。
三、跨国公司的市场行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生产一体化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也是世界各国之间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向纵深和广阔方向发展的产物,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分工主要是宗主国与殖民地、工业国与初级产品提供国之间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工,二战后的国际分工随着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上扩展。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配置、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合成为“不可分”资源、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并将国家间的生产分工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活动,引起世界各国生产、交换、分配等各方面经济联系的不断融合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进入了复合一体化阶段。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在生产经营进行细分,如研究与开发、采购、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和财务等,并将不同的生产经营职能配置在公司整体需要且最能发挥作用的国家或地区,形成跨国界的价值链。设在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互相配合,执行整个公司的某项或全部职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跨国公司更多的不再是一个层级结构,而是一个网络结构。例如,美国福特公司的菲斯塔(Fiesta)汽车在欧洲的生产组织情况就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网络化生产,欧洲福特公司设在英国不同地方的子公司分别生产充电器、配电器、仪表盘、油表、水表、插座、火花塞和绝缘器等;在比利时亨克生产车身部件、车轮;在德国维尔弗拉特生产变速器、引擎;在科隆生产车身底盘;在法国波尔多生产变速器;最后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和德国萨尔路易进行组装,产品主要供应欧盟市场。不仅如此,福特公司还逐步将其部分研究设计、人员培训等职能配置在不同国家,建立起复杂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
由此可见,战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是全球范围内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建立的主要因素之一。
2.跨国公司的并购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因为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跨越各国的贸易壁垒等原因,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不同地区设立了生产机构。这种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和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战后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就和西欧跨国公司在本区域内的直接投资有着密切联系。以英国、德国为例:1962年~1988年间,英国对前欧共体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9.2倍,而同期对全球直接投资总额仅增长6.1倍。德国的跨国公司多年来一直把前欧共体视作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投资比重大体维持在30%左右,投资总额从1976年的15.8亿马克上升到1988年的64.5亿马克。与此同时,英国和德国也成为欧共体其他成员国资本投资的热点地区。1962年~1978年,前欧共体公司(不包括石油公司、银行及保险部门)对英国的直接投资从1.34亿英镑提高到20.32亿英镑,年均增长18.5%,比同期外国公司对英国直接投资总额年均增长率高出5个百分点。1986年,前欧共体其他成员国对英国的直接投资额为24.41亿英镑,1989年上升到45.78亿英镑,分别占同期英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0.5%和53.6%。1962年~1985年末,前欧共体对德国直接投资累计额达294.8亿马克,占同期全部国家在德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9.1%。
正是这种跨国公司的区域内部的交叉直接投资,将传统的国家间分工转化为企业内分工,加深了区域内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协作的依赖,为日后政府间签订经济一体化条约提供了内在的经济凝聚力。因此,跨国公司在区域内部的直接投资对该区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促进区域内外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内的贸易量
由于国内市场的狭小制约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随着企业跨越国界的扩大经营,区域内相互投资增加,贸易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国际区域内各国相互之间的贸易流量的大小是理解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我们以欧盟为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在欧盟内相互投资的增加,欧盟内部贸易额也持续增长。有资料显示,欧盟内部贸易额占当年贸易总量的比重逐年扩大,从20世纪60年代的34.5%上升到2000年的64%,几乎翻了一番。
4.跨国公司对区域内的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
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和规模经济仅仅是形成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条件,而拥有一个巨大的或潜在的购买力市场,则可以将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是自己与东道国之间的互利互惠,区域内的大规模相互投资将使区内市场深化和扩大,从而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得以加深。
5.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而当代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正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外在动因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张,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他经济组织。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超过40%的世界生产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90%,其贸易量超过全球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并掌握了世界上80%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垄断了75%的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金融领域和劳务领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显然,今天的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原料贸易、制成品贸易和技术贸易。因此可以说,今天国际市场竞争已经主要体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
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小国和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国际市场上的剧烈变化。因此,它们一方面要组建本国的跨国公司,另一方面有必要与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结成联盟,彼此协调。那些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保持其在某一领域的垄断优势,也需要联合中小国家的力量,协调行动。
四、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确实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规则、促进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国际化、扩大了区域内的贸易量、深化了区域内市场、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加速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市场开辟与市场替代的统一[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2]茆训诚:跨国公司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J].上海经济研究,1998(6)
[3]万建强:跨国公司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J].经济纵横,2001(8)
[4]汤碧文:欧盟进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4(4)
篇9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农业经济 ;数据统计 ;标准化
一、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石。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数据统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通过标准化指标的构建和标准化统计步骤的实施来完成的。在信息化时代,通过大数据的快速处理和信息数据化详细全面探究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问题,了解当前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面临的问题和其未来在标准化道路上的发展趋势,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分析性数据,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现状
(一)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精细化水平不高
对于任何行业的数据统计进行体系把握和控制时,必然涉及到统计标准的选择上来。对于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也不例外,由于农业统计的发展处于从传统型向信息化转变的时代,其精细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首先,在我国统计局公布的行业划分标准方面,农业属于农、林、牧、渔业中的一类,并包含农业服务业及其他农业服务业,但是在统计体系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于复合行业即可能包含农林牧副渔业中一个行业或者多个行业的统计信息划分就不够清晰,可能会导致在农林牧副渔业中的统计信息存在交叉及数量关系方面的不准确,当前有关农业统计并没有对这复合行业进行详细划分和规定,可能会存在复合行业的统计信息缺失及错配的情况。其次,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历史经验的不断完善和修正而得,这使得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中仍然保留着很多传统过时统计方式的影子,很多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可以被先进的设备设施所替代,而传统的一些统计方法可能存在人工成本较高、准确性较低等缺点,不利于提升农业经济统计的准确性。如在实际工作中的农产品成本统计,就是采用的简均法统计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生产费用,即县级对各乡村调查户数据汇总,以各户的实际播种面积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省市级采取简单算术平均办法来进行汇总。如果遇到调查户数据记录不准确,就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影响统计结果。
(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从收集到传输缺乏专业性
由于农业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作物收集的不同也为农业经济统计带来了一定难度。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在收集环节到传输环节由于信息量大、种类多,农业经济统计面临着专业性较弱的问题。首先,在收集阶段,由于统计抽样的方式选择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由于种类过多,在统计抽样时,如何选择抽样方式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抽样方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最终呈现出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随机抽样方式在统计工作中是非常普遍、操作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农业统计时却并非特别容易进行。这和农业统计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农业经济统计的一般是生鲜制品,对农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类较难,在统计过程中随机的方式虽然可以减少工作量,但也容易使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下降,这不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于大规模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其次,在数据传输阶段,过去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统计数据一般由村开始层层上报,下层人员有关统计知识的水平较低,数据的传输多采用报送纸质资料、电话汇报等方式,这容易造成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二次差错,同时这些差错也很难在后续的复核、处理过程中被发现,最终这些差错就会扩大数据的误差率,造成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可用性降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此类问题,农业部农业综合统计中的农村经济基础资料卡片的统计就是由县级信息员报送,省市级信息员逐级汇总,层层上报,上报过程中,如果每一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增加下一步的复核难度。
(三)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偏低,缺乏可信度
农业经济数据在经历过收集、传输之后必然面临着数据标准化的处理问题,只有进行有效数据处理和加工,数据才具有较高的可视化,才可以被加以有效利用,从而提升农业经济数据信息的可信度。但是当前,在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方面,我们仍然面临着处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最终导致农业经济数据的信息可信度欠缺。首先,部分农业经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仍然较为落后,统计分析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汇总、平均方面,未对数据的深层次关系进行挖掘和分析。简单的数据统计手段对于简单分析农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精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如何对现有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加以利用,指导并促进未来农业生产便成为关键性难题。其次,统计部门也需要找寻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原因,通过数量关系分析可以适时实现统计的最终目的预测未来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规律轨迹。当前有的统计部门的人员构成仍然较为传统,难以负担负责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处理问题,也难以对未来趋势进行准确预判。这也使得统计数据虽然已经存在,但是能够用好、用对统计数据的人员不多,难以将一手数据转换为具有真正经济价值的统计数据信息。为解决农业经济信息统计标准化,陕西省农业调查总队几年前就建立了覆盖全省农村的统计调查网络,设立了一套科学的农村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统计调查队伍,建成了农村统计调查信息网络体系,调查手段日益现代化。实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分析判断形势,及时、准确反映和监控全省农村社会经济指标。
三、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趋势
(一)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不断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精细化
当前,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水平仍然不高,为了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的精细化和完善化。首先,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不单指一项制度,而是指一套全面的从指标制定到指标实施、数据收集传输处理等全面的数据统计指导规范。统计标准化需要符合基本的统计制度规范要求,并利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和方式对统计标准化指标进行确定以协调其与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其次,过去的农业经济统计存在指标过于粗放化的问题,不利于统计数据的精细化收集和处理工作,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统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指标应当进行细化和详细解释定义,确保指标体系精细化也为后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扫除一定的障碍。除此之外,对于复合领域的经济统计问题要把握复合行业的经济实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指标和实际的对应。对于不确定统计指标项目的内容,可以向有关统计单位进行咨询汇报以确定统计指标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的专业化,强化统计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管理
想要改变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专业化水平不高、数据收集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要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益的专业化能力,强化统计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进程,提升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质量。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需要确定准确的总体、样本等基本概念信息,在选择抽样方式时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并进行误差可能性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抽样方式既可以保证统计抽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可以节约成本、减少统计工作的成本。其次,在进行数据收集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于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提升统计专业水平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除此之外,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传输也需要逐步改变传统模式,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传统的纸质材料报送方法虽然仍具有一定意义,但是面对大规模大批量的统计数据,传统纸质材料报送方式既不利于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也不利于数据的保存和留档。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云内存的兴起使得电子信息化数据传输和存储成为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统计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完善数据传输系统,来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三)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
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对于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道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首先,在农业经济统计部门可以通过招聘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学和农业复合学历背景的人才来从事农业经济统计工作,人才引进政策也会在短时间内提升从事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而内部培训机制的完善也有利于提升现有职工的统计业务水平。内外部员工水平的整体提升会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其次,通过完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系统也可以通过不断磨合、系统升级来提升计算机时代的信息处理准确性。在未来,农业经济数据的处理不单单局限于简单的数理统计方面,还可以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来对未来情势进行预测。通过多种模式来提升数据处理水平,可以全面提高统计信息的可用性。除此之外,在进行标准化数据处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前期统计数据收集、传输、存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确保统计结果在可行的置信区间。通过以上的举措可以逐步提升信息化时代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处理水平,最终实现统计结果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促进农业经济的精细化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水平的全方面发展,数据统计工作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对于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标准化的统计体系、专业化的数据收集手段和方式、非传统的信息传输模式和标准化处理方法都对提升统计信息的可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不断试错和吸取世界先进经验,才能最终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发展需求,适合我国基本现状的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体系和方法,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茹.我国乡镇(街道)图书馆统计标准化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2).
[2]王萍.建立中国统计业务流程的构想[J].统计研究,2013(03).
[3]毛燕.四分位法和迭代法对数据分散的能力验证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的比较[J].冶金分析,2016(05).
篇10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动态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65-02
引言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文化产业对我国各地区经济的贡献已经越来越大。作为各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相比之下,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视则相对较低,有关研究也较少。然而国内外实践证明,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目前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很少,且大多是从定性的层面进行分析,如熊耀平(2002)指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有适宜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通过规范化的途径,保障文化产业健康的发展[2];马黎明(2010)对济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挖掘其中内含的文化产业发展机理,研究探讨了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也有学者从单个角度对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如王重远(2012)从文化创意的角度选取了21个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文创产业发展环境进行了研究。
已有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研究大多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或从文化产业发展的某个方面(如创意等)构建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且大部分都是运用截面数据进行静态分析。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水平进行测度并做相关分析,力求为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
一、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是指以文化活动为主题的文化生存、文化繁衍、文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氛围。它由多种文化产业发展的力量相互作用和由多种生命体及非生命体的空间客体构成。这个空间客体从广度上既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因素,在门类上包括人文、社会、政府、行政法规、市场等在内的多个领域。
本文基于以上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内涵及特点,在文献借鉴的基础上,从产业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关联产业环境、产业创新环境和政府政策环境6个方面构建描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其中,产业资源环境包括艺术表演场馆机构数、公共图书馆机构数、博物馆机构数、群众文化机构数、文化事业费、文化产业实际完成基建投资、文化体育和娱乐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共8个二级指标;基础设施环境包括邮政营业网点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铁路网密度、公路网密度、卫生医疗机构数共5个二级指标;宏观经济环境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文化文物部门所属机构总收入、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外商投资资产总额共6个二级指标;关联产业环境包括旅游产业、技术产业、教育行业共3个二级指标;产业创新环境包括地区R&D投入、文化文物科技科研机构数、文化文物科技科研机构高级职称人数共3个二级指标;政府政策环境包括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文化市场执法机构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数共3个二级指标。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选取了2007―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借助STATA统计分析工具,得到各地区2007―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分如图1所示(按平均得分进行排序)。
(二)结果分析
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
由表1可以直观的看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东部较好,西部较差,中部适中的区域差异性。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依存于一定的区域空间,在不同区域空间中,由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创新环境等的不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很大的区别。
2.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动态性分析
由表1可知,2007―2011年,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排名和所属类型变化不是很大,但得分却存在较大的变动性。排名前六的地区在这5年间得分都大于2,而且其得分具有持续或波动上升的趋势,而排名后七位的地区其得分一直都小于-1,且其得分都有持续或波动下降的趋势,使其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有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呈现出一定的区域聚集性。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呈现东部较好、西部较差、中部适中的格局,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上述分析表明,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等的不同使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但与此同时,所处环境的不同也使得各地区各具特色,比如,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部地区资源相对更为丰富,西部地区由于发展较慢从而更具发展潜力等等。因此,各地区必须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时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而应结合当地特色,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走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第二,从总体上看,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水平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变动,有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导致其差距不断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两极分化逐渐严重将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两极分化也逐渐严重,进而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时,相关政府应不同地区不同对待,结合各地文化产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实现各地区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Alessandro Federici,Andrea Mazzitelli.Dynamic Factor Analysis with Stata [EB/OL].http:///meeting/Italian/Federici.pdf.
[2] 熊耀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2-35.
[3] 马黎明.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探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0,(6):101-103.
[4] 王重远.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8):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