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篇1

1 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些人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在操作上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

1.2 不少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

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2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协调,选准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基地

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在发展基地时,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引导,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培育适合本乡镇、本村的,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产业;二是要发展名、特、优、稀等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三是要做到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四是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2.2 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

加强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应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在发展这些龙头企业时,一是政府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使企业与农民、基地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生产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不半途而废,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是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综合项目,带动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2.3 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障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政府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生产积极性;三是成立风险保障领导机构,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

2.4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可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兼并等形式,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序流动,完善土地流转使用制度,制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以使农用土地向农业经营能手转移,促使土地相对集中,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是不能搞强迫命令,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二是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三是不能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四是要完善流转合同,不能放任自流。

篇2

关键词:华坪县;芒果产业;问题;措施

中D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50

华坪县是云南省重要的芒果产区之一,其芒果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了华坪县农业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更成为了丽江市的重要特色产业。近年来芒果产业发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策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扶持,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芒果生产要求的提升,芒果产业发展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强化对芒果产业发展中问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华坪县芒果产业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1 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当前华坪县芒果种植主要集中在半山区和山区,这些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水资源利用体系还未形成,水利化程度很低,很多芒果果园仍依靠雨水浇灌。同时果园的道路交通、防风、排灌系统等设施仍十分薄弱,芒果后期的运输、储藏、包装、加工相关设施也需加强。

1.2 标准化生产比例较低

当前华坪县现有0.63万hm2标准规范果园,占全县芒果种植总面积1.23万hm2的51.3%,芒果生产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果农缺乏科技意识,应用科技水平较低,整体上呈现出重数量、轻质量,农家肥施用不足,相关技术应用不及时的状况;华坪县种植芒果品种较为混杂,种植规格相差较大,病虫害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实际中一些果园同时种植3、4个品种,果园病虫害超过10余种。

1.3 生产产业化程度不高

当前华坪县龙头企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虽然华坪县已经实现芒果规模化种植,但是集约化管理还没有实现。在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情况下,农村专业合作社、龙头公司和种植户、经销商之间的有效合作机制还未形成,在市场利益作用下存在侵犯彼此利益的行为,进而伤害了整个产业。当前华坪县统一市场销售网络还未形成,使得不同芒果种植户效益差距较大,对芒果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1]。

1.4 科技服务队伍有待加强

华坪县刚组建芒果技术指导站,芒果专业技术人员不到10人,同时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力量很薄弱,因此芒果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专家型人才缺乏,致使华坪县芒果种植中科技应用水平不高,芒果种植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病虫害防控研究、推广力度不足,新品种改良、更新、储备的超前性试验工作滞后等问题。

2 进一步发展华坪县芒果产业的措施

2.1 强化果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五小工程、通村通组公路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抓住政策机遇,通过项目资金的有效整合,推动园区园水配套、果园公路、用电的建设,使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进而有效推动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

2.2 对全县芒果种植进行优化布局

依据“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原则,从稳规模、增效益、提质量要求出发,对种植芒果最有效、最安全、最适宜区域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认真编制好“华坪县十三五芒果产业发展规划”,指导芒果种植适当有效发展。同时还应当对芒果种植的次适宜区域、多年重视管理成效较差的区域进行调整优化,引导农户在规划区域内规范化、科学化种植管理芒果。

2.3 全面推动芒果标准化示范种植

当前华坪县芒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已经形成,综合防治病虫害、配方施肥、果实套袋、花期调控等技术措施也较为成熟完善。未来应当继续推动芒果种植大户、芒果种植示范村、芒果种植示范园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发放技术手册、举办培训班、现场参观学习,利用广播、报纸、网络等途径,推动技术培训和技术宣传的广泛开展,促进农民依据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生产和管理活动,力争标准化果园面积发展到全县总面积的80%,实现芒果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

2.4 提升芒果生产科技水平

积极引导县内芒果企业和技术推广部门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并允许技术和科研机构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承包等途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吸收、引进。同时还应当强化对关键性、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果实蝇防治、新品种引进等方面要力争取得突破。进一步推广机械化作业,提升芒果防虫除害、芒果采摘、芒果修剪、开沟等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并通过构建农机服务组织促进芒果生产专业化水平提升。

2.5 进一步强化产业化发展

积极鼓励果农成立不同形式的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进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引导龙头企业对组织经营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实现稳定产销关系和合理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同时积极发展果农和龙头企业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并通过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促进华坪县果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并进一步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县芒果批发市场的建设,实现产品销售市场空间的拓展[2]。

2.6 有效提升芒果品质

通过和芒果专家、芒果协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对囊括芒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构建,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加大宣传,使果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芒果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应当对工业生产布局进行优化,将果园外部环境受到生活垃圾和工业三废的污染降至最低[3]。还应当对农业生产资料管理进行强化,对水质、土壤、空气检测体系进行建设,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推动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全面应用和开展。

2.7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加强县乡两级芒果技术指导队伍的建设,要完善体制机制,充实专业技术人才,明确责任,严格制定考核奖惩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切实加大芒果技术指导工作力度。同时积极帮助企业积极引进芒果专业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加强芒果产业龙头企业的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3 结语

芒果产业是华坪县重要的农业经济,为推动华坪县芒果产业的发展,本文研究分析了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强化对芒果产业发展中问题的重视,通过有效解决芒果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为华坪县芒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廖明荣,杨丽花.云南省永仁县永兴乡芒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3):102-103,106.

篇3

关键词:成县;“五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的指导意见》(甘政办发〔2019〕35号)文件精神,2020年成县立足县域实际,根据农户各自情况,按照一户一策、农户自愿的原则,结合村情户情,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短平快”“五小”产业(以下简称“五小”产业),激活了农村资源,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稳固了脱贫成效。

1“五小”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2020年,成县共培育发展“五小”产业303户1272人,覆盖17个乡(镇)114个村,安排扶持资金176.5万元。2020年底,向乡(镇)调剂指标176.5万元,乡(镇)按照实施方案,经到户实地核查验收,全部兑现了奖补资金。

1.1“小庭院”产业

发展种植蔬菜32238m2、桔梗248433.5m2、苦参13306.5m2、柴胡30815.2m2、羊藿2001m2、党参1667.5m2,利用庭院圈舍饲养猪115头、牛32头、羊57只,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栽植核桃38847株、花椒12972株、樱桃4002株。

1.2“小家禽”产业

发展土鸡养殖5158只,养殖中蜂489箱,兔260只。

1.3“小买卖”产业

发展小吃摊点1家、小商店2家。1.4“小作坊”产业发展磨坊2家、食品加工2家。

1.5“小手工”产业

依据农户志愿原则,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2020年无贫困户发展“小手工”产业愿望,故未安排“小手工”资金。

2促进“五小”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2.1组建组织机构

成立了成县“五小”产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长为成员的成县“五小”产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五小”产业培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督查指导和资金拨付兑现等工作。

2.2确定兑付方案

明确了扶持脱贫监测户、贫困户和边缘户发展的具体办法方案和措施及扶持标准。结合乡(镇)上报县扶贫办的成县2020年“三类人”挂牌作战工作台账内容,对全县有产业发展需求的但未安排万寿菊、辣椒、核桃等产业的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贫困户和边缘户,按每户1万元标准进行奖补;已安排万寿菊、辣椒、核桃等产业的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贫困户和边缘户,按每户0.5万元标准进行奖补。

2.3明确扶持标准

对小庭院产业,种植菜园、中药材每平方米奖补20元;栽植经济林果每株奖补20元;食用菌每袋奖补5元。对小家禽(家畜)产业,养鸡奖补每只奖补20元,鸭每只奖补40元,猪每头奖补700元,蜂每群奖补700元。另外,牛每头奖补5000元、羊每只奖补1000元。对小手工产业,加工草编、刺绣、缝纫、剪纸、鞋垫、凉鞋、布鞋、泥娃娃等手工艺品,经过团委、妇联、乡镇认定后,达到经营条件,开展正常经营,每户奖补2000元。对小作坊产业,磨坊(面粉)等农产品加工类的小作坊,每户奖补1万元;馒头等食品加工类的小作坊,每户奖补3000元。对小买卖产业,取得经营许可证,开展正常经营的小卖部、小吃点(摊)或经电商部门认定开办网店帮助周边农户销售农特产品、购买生产生活用品的,通过扶贫小额信贷进行扶持。“五小”产业扶持政策与其他扶贫政策可同时享受。

2.4确定了兑付办法

多部门联动,做好“五小”产业户的资金兑付,对通过摸底调查有意愿发展“五小”产业的贫困户由行业职能部门负责,乡(镇)配合及时予以验收认定,市场监管局做好小买卖、小作坊的管理、认定与上报工作。乡(镇)政府牵头,妇联、团委配合做好小手工的管理、认定与上报工作。农业农村局做好小庭院和小家禽的管理、认定与上报工作。商务局做好网店管理、认定与上报工作。行业职能部门认定后,名单反馈各乡(镇),由乡(镇)政府负责分村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财政局下拨乡(镇)奖补资金,乡(镇)政府负责,通过“一折统”兑付到户。

2.5加强风险防控

积极协调与专业合作社和电商平台对接,采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宣传动员“五小”产业购买特色产业保险。

3“五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是“五小”产业发展户运转资金相对较少,规模相对较小,产业相对单一。比如发展“小家禽”产业中土鸡养殖40户,共5158只;中蜂养殖28户,共489箱;1户贫困户养兔260只。明显存在“小、弱”现象,发展动力不足。二是“五小”产业发展户群众居住相对分散,小作坊产品的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技术不先进,服务能力不太强,与当前广大农户的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如2家磨坊及2家食品加工均在相对较远较分散的社,加工及产品能力有限,磨坊时开时关,只能开展传统的工艺,更新创新欠缺。三是“五小”产业发展户缺少劳力,抗风险能力不强。受外出务工及农业收益等因素影响,“五小”产业的实际从业者大多是妇女及年龄较大的人员。总体而言制约“五小产业”发展的内在因素是劳力、资金、技术,外在因素是市场和规模。

4加强成县“五小”产业发展的建议

4.1完善后续扶持政策,解决一扶了之的问题

出善支持发展成县“五小”产业扶持相关政策,遵循扶上马、送一程的指导思想,让“五小”产业户走得稳、有效益。树立“小产业、大做为”的思想,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按照产业兴旺的总要求,持续支持“五小”产业发展户做好符合自己实际的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现有产业,拓展产业面,延伸产业链,养殖上循序渐进增加数量,持续增加收入,种植上提高技术,增加产量,扩大收效。

4.2强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解决技术短缺的问题

相关部门应结合职责,相互协作,共同推进“五小”产业发展,加强对贫困户产业技术指导,根据贫困户产业发展意愿和需求,解决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分行业、分产业进行定期培训和业务指导上门服务。提高加工产业水平,做到“精益求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3加强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风险防控意识

在服务“五小”产业户进一步做好产业的同时,要加强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使“五小”产业发展户知晓农业保险,接受农业保险,愿意购买保险,树立防范意识,提高“五小”产业抗分险能力,为“五小”产业发展户筑起一道产业发展防火墙。

4.4加强与相关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提高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产业集群;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可以创造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纵观全球,走在文化产业发展前列的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早已把文化产业确立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立国产业。黑龙江省文化底蕴深厚,曾被誉为“东方莫斯科”和“音乐之乡”。近年来,为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步伐加快并取得显著成果。

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投入不断增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提升

2009年黑龙江省城镇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1.2亿元,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支出为33.5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2倍和1.1倍。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家电下乡等活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截至2009年底全省年均文化娱乐用品及娱乐支出分别为432.9元和496.4元;文化产业机构6.4万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占全省GDP的1.9%,年均增长13%,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4%,拉动全省GDP增长0.3个百分点。

随着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大,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断提升。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4.5万元,人均实现经营收入16.9万元,比2004年增长67.3%。同时,全省涌现出一批寓教于乐、经济收益和社会影响俱佳的舞台剧目、出版和广播电视艺术精品。截至2009 年,全省文化艺术领域有 50余个项目获得国家奖项。冰灯冰雕、雪雕、冰上杂技舞蹈、龙江剧、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享誉国内外,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旅游、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随着黑龙江省住宿、餐饮、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2011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2.0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31.89亿元,同比增长24.09%;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091.51亿元,同比增长3.53%。黑龙江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入驻企业138家,注册资金近2亿元,年生产动画能力超过2万分钟,有多部作品在央视播出,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文化产业特色园区‘魅力奖’”等多项殊荣。

(三)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2009年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900个,实现了乡镇的全覆盖;从业人员1399人,固定资产1.3亿元,比2004年增长12.2倍;计算机配置从无到有,达到355台;藏书185.9万册,增长7.2%;组织文艺活动4902次,举办相关训练班3184次,分别增长16.2%和1.2倍;总收入达到0.4亿元,实现增加值0.3亿元,分别增长5.1倍和3.2倍。

(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出版物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多项文化产业政策和措施,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向全面、纵深领域推进。2009年,全省共有168家单位实现转企改制,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撤并整合到84个。黑龙江出版集团等15家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撤销事业编制591个,同年销售收入超过18.7亿元,利润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和11%。

在抓文化改革的同时,黑龙江省相关部门还加强了出版物市场的日常监管工作,连续多年进行专项治理和集中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积极开展综合整治。2009年全省共收缴盗版和非法出版物38万余册(盘、份)。

二、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相比国内其他省份还有一定差距。据统计,2007年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国排名第22位,只占全省当年GDP总量的1.6%,这一比例远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只有广东省的1/18。2008年吉林省 GDP总量虽然排在黑龙江省后6位,但文化产业增加值却排在黑龙江省前6位,是黑龙江省的2.4倍。由此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滞后性。

(一)思想观念落后

黑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存在对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意识淡薄、认识落后缺少对文化市场开发的研究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深层次思考。认为文化是纯公益事业,与经济关系不大,在经济“一盘棋”战略实施中不受重视;忽略了文化与经济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紧缺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不论是艺术创作本身还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都是最核心的要素。当前,黑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技术人才,更缺乏既懂艺术又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特别是各艺术院团由于长期受管理体制影响,相关管理者对市场经济、现代管理及资产经营知识掌握不够,加之受经济、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很难改变现状。同时由于缺乏长效的留人、用人、育人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优秀人才“雁南飞”现象较普遍。

(三)产业发展规模较小,整体效益偏低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在增长速度、总体规模、经济贡献和整体效益等方面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年平均增长22%,占GDP比重为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而黑龙江省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年平均增长15.4%,占GDP比重为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分别相差6.4个、0.8个和0.5个百分点。此外,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实现增加值6.5万元,黑龙江省这一指标为4.2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6%。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04.1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7.2%,文化产业整体效益在全国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四)资源分布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均衡

1.文化产业地区发展布局失衡,农村文化发展落后

由于在经济、科技、人口、人才、交通和通讯等方面长期处于劣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于城市明显落后。2009年黑龙江省乡村常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4.5%,但文化设施少,基本仅以乡(村)文化站(室或书屋)以及个体经营的彩票、游戏厅、歌厅和网吧等形式出现,少有专门的艺术表演场馆,文化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及专业和管理人员少、实力弱,产业化水平低。体现为2009年全省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仅为1399人,占全省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的41.3%;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重为12.4%,比全省低25.4个百分点。

2. 文化行业间人均增加值存在较大差距

受政策、气候、传播时效和受用方式等因素制约和影响,文化行业间发展差距明显。2009年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实现增加值4.9万元,为广播电视系统(含行政和所辖广告单位)的63.5%;文化部门机构人均事业、经营收入0.3万元,为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含所辖广告单位)人均主营业务收入的2.7%。

三、加快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发展文化产业意识,加大资金投入

黑龙江省要想实现文化产业大提升和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国家和黑龙江省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大力发展经济为基础,增加财政和居民收入;要调整、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增加中低人群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通胀压力增大对居民收入支出尤其是文化消费支出产生的冲击和不良影响;加大对文化产业投资,重点向农村和落后地区公益文化事业投资;此外,还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向文化产业,增强、培养居民文化消费意识,引导居民文化消费倾向,以此对文化产业发展形成需求拉动。

(二)利用高新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要使文化产业全面均衡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系统谋划和合理布局。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应通过创新、引进等方式加以解决,以促进产业水平提升。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以及先进的制作技术,特别是要以创新设计为核心,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提高整体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面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巨大挑战和竞争压力,必须加快培育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有重点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基础雄厚的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平台。

(三)挖掘龙江文化资源潜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黑龙江省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应立足龙江实际,着眼龙江特色,挖掘龙江资源,发挥龙江优势,加大龙江文化宣传力度,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延伸文化产业链;制订出台相对扶持政策,培养和引进高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继续做大做强文学创作、艺术表演、旅游文化等具有龙江地域元素的龙江文化品牌。

(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黑龙江省经过多年发展累积建立了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但也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如动漫产业在全国方兴未艾令龙江动漫业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冰雪文化旅游也受到来自邻省的挑战和竞争。面对竞争和挑战,一方面需要加强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应主动出击,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文化单位要顺应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趋势,坚定改革方向,深挖潜力,加快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步伐,强化文化产业经营和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和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篇5

为了加快果品产业的发展步伐,把**建成全国锦橙第一县,重庆市果品第一县,以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农业局的总体布署和安排,结合果品生产的实际情况,由经作科、果树站3名技术干部,分赴到花林、长沙、铁桥、临江等乡镇,对果品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规划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于后:

一、果品产业发展现状

**是三峡库区乃至全国久负盛名的柑桔产业大县,素有“桔乡”、“金**”之美称。果品产业是**农村经济中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优势产业。近几年,我县大力实施“换掉柑桔劣种跨世纪、改善基础条件上档次工程”,对盘强果品产业,改善果品质量,提高果品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果品生产初步实现了布局合理化、基地规模化、生产专业化。

(一)有宏大的生产规模。**果品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先后建立起以长沙镇为中心的柑桔生产基地乡镇22个,面积27万亩,年产量8万吨;以铁桥为中心的伏淡季优质水果生产基地11个,面积10万亩,产量2万吨。果品产业常年产值突破1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10%,已成为重庆市果品生产大县。特别是“渝开”牌优质锦橙名闻遐迩,**年已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形成了以“渝开”牌锦橙为主导品种的传统优势柑桔产业。

(二)有较多的优良品种。1998年“白桥会议”之后,果品产业加紧实施高换工程,加速劣质品种改换,积极推进果品产业化,坚定不移地走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道路。截止**年,全县累计完成柑桔高换790万株,共引进、推广锦橙、脐橙、夏橙、血橙、桠柑、杂柑等名、优、特、新品种品系50多个,20多个伏淡季早、晚熟梨、李、桃品种,果树良种率达60%,果品优质果率达55%。

(三)有较高的生产效益。90年代以来,成功地实施了长江柑桔带建设项目、重庆市柑桔高接换种项目、果品品种改良示范基地项目和锦橙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实施,果品产量、质量和效益同步上升,果品改良新增产值800万元,改良实施区域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以上。如去年长沙镇长沙村改良的优质锦橙和脐橙,销售收入较2001年增收60万元。随着良种柑桔的逐年推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示出来。

(四)有知名的品牌。我县是全国闻名的锦橙生产基地县,**锦橙曾连续六年获全国柑桔鉴评锦橙组第一名,“渝开”牌锦橙先后于1999、2001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年已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锦橙、纽荷尔脐橙、太田桠柑被推荐为全国柑桔产业结构调整良种;**“铁桥牌”优质梨已名扬川、渝两地。加入WTO后,三峡汇源果业集团等龙头企业的推动,将使我县优质水果生产更具有广阔的前景。

(五)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本县境内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立体气候明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1220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时数1463小时,无霜期306天。我县海拨500公尺以下的耕地占70%,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成土母质氧化钾含量丰富,PH值6.5左右,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因此,发展果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六)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国内市场上,我县与“三北”地区和京、津、沪、渝等国内大中城市建立了长期的较为稳定的产销关系,县外年销售量柑桔7万吨以上,梨主要销往“渝——万”干线为纽带的周边区县;在国际市场上,我县每年向俄罗斯、蒙古、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柑桔5000吨左右。入世后,我县以“渝开”牌锦橙为主体的**柑桔将抢滩国际国内市场,优质梨、李等伏淡季水果也将在整个渝东北市场觅得更多的机会,**水果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销售前景。

二、果品产业发展规划

**年至**年,全县果品种植面积发展12.5万亩,其中:柑桔发展8万亩(锦橙3万亩,夏橙5万亩),优质梨2.5万亩,桃李等2万亩。到**年,全县果品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产量达20万吨,产值2.4亿元,实现果品生产增加值1.77亿元,税收1939万元。其中:柑桔发展到35万亩(锦橙22万亩,夏橙5万亩,红桔4万亩,脐橙、桠柑等4万亩),产量16万吨,产值2亿元,增加值达1.5亿元,税收1664万元(锦橙产量5万吨,产值0.7亿元,增加值0.5亿元,税收560万元);优质梨发展到5万亩,产量1.2万吨,产值1200万元,增加值877万元,税收96万元;桃李等发展到10万亩,产量2.8万吨,产值2240万元,增加值1637万元,税收179万元。

三、果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发展资金。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中国锦橙第一县、重庆市果品第一县的发展要求,需果品产业发展资金2.5亿元,就目前看,资金投入较少。一是农民不原出钱发展果品生产,全县在县外打工的农民达30多万人,每年打工收入达2.4亿元,其资金主要用于农村房屋建设和发展三产业上,用于发展果品生产的资金较少;二是乡镇近年财政较困难,在果品产业发展中,很少有资金安排;三是据了解,今年县上安排的扶贫资金用于果品生产的发展资金只有75万元,较去年少一半,退耕还林政策也只有2万亩(其中柑桔1.5万亩,优质梨0.5万亩);五是去年县上安排用于柑桔高换的扶贫资金,经过县上有关单位验收后,至今部分乡镇资金还没有到位。

(二)部分乡镇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领导对果品产业发展认识不够,认为年年都在抓果品生产的发展,但“卖果难”现象仍然突出,没有真正将果品生产工作作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硬仗来打,对今年工作及“届期”规划思路不够清晰。如江里片区县上规划发展优质梨,但该片区的个别乡镇领导认为县上硬性规定发展优质梨,而农民认为这些区域不适宜种植优质梨,愿意种植柑桔,因此这些乡镇领导对发展优质梨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县上规划的任务难以完成。

(三)部分乡镇规划不成片。前两年虽然新植的柑桔、优质梨面积比较大,但由于没有集中规划成片,而是分散种植,不利于田间管理;加之建园的基础条件差,管理技术没有到位;特别是去年其他部门从县外引进的优质梨种苗质量差,导致果树栽植后成活率不高。

(四)果树栽后管理不力。有些干部没有督促、指导果农按照科学技术要求抓好果树生产的管理,配方施肥、保果壮果、病虫综防、树盘覆盖、果实套袋、人工授粉六大实用技术落实到位差,特别是今年少数乡镇出现了柑桔高换树不能下砧的问题。

四、果品产业发展中的对策

(一)借鉴工业思维模式。用工业思维谋划果品业,着眼于经济全球化,按照技术高新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商品品牌化的要求,把果园办成“绿色工厂”,使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全面提升果品产业升级。

(二)推行企业化运行机制。按照政府引导,业主开发运作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在果品业发展中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要主动与三峡汇源果业集团等企业建立合约关系,为果品加工争取订单。大力争取有一定资金、技术实力的工商企业、私营业主到我县落户,从事果品鲜销及批发市场建设。壮大果品生产者及运销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

(三)探索绿色食品生产模式。果品业本质上即是一个生态型产业。“猪——沼——果”生态模式实用性强,经济、环保效益高,颇受果农的欢迎。要进一步合理利用果品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增值,大力引进环保技术,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开发生产绿色食品。

五、果品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落实果品产业发展资金。县政府应设立果品产业发展资金,安排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农村移民开发、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等各种农业专项资金应集中使用。同时,建议县委、县政府及时安排和兑现今年果品产业发展资金,以确保果品产业的稳步发展。

篇6

[关键词]城镇化;县域经济;机制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162

[中图分类号]F299.27;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2

1 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 城镇化是县域工业化、信息化的载体,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

一方面,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各种资源向城镇聚集,促使工业企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同时新技术、新装备、新知识的发展与运用,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城镇化使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得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产出效率持续提高,同时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又可“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的资金积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1.2 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

农村现代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当前,哈尔滨市域城镇化率虽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年均增长率较低,城镇化总体水平位列副省级城市第14位。农村面积占比达到98.5%、农民占比达到51.7%、一产比重达到12%,相对于国内先进地区,哈尔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产业发展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1.3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助推器

城镇化导致人口集聚,拓展了劳动分工,推动了经济体系复杂化、行业多样化,促进了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据统计,中国30%的城镇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70%,70%的农村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30%。城镇化不仅带动消费持续增长,而且城镇化需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建设的投资实质上是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当然,城镇化不仅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助于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2 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城镇化的认识不清晰,缺乏顶层设计

目前,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对城镇化的内涵,特别是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主要目标、路径和任务等,认识不清晰。对国家推进城镇化所涉及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布局、农民工“半城镇化”等问题,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些都是导致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重经济增长轻公共服务、重规模扩张轻科学布局、重自身发展轻拉动周边等问题的根源。

2.2 产业支撑能力弱,城镇地方特色不强

目前,哈尔滨相当多的城镇尤其是农村小城镇,底子薄基础弱,特别是缺乏优势产业支撑,综合经济实力弱,集聚能力十分有限,扩散功能更无从谈起,符合城镇集聚要求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消化能力不强,严重减缓了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特色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是小城镇发展的生命力。但现实是,相当多的县镇,产业结构趋同、建筑风格模仿,缺乏各自特色,造成盲目攀比、建设混乱无序和资源浪费严重等,以至于不能很好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产业结构、文化特色等有机结合起来。

2.3 体制机制不健全,制约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的实质意义就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进入到城镇的非农产业部门,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和就业身份的双重转变,这就需要在安居、就业、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消除政策限制的壁垒。但是,目前我们在户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财政体制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不协调,政府管理方式有待创新,行政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2.4 人口红利流失严重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以及成熟产业工人“孔雀东南飞”现象比较突出,甚至一般人口流失问题都十分严重,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截至2013年底,哈尔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64.05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6.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村留守老年人达3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40%。据抽样调查显示,哈尔滨农村空巢家庭已达到71.3%。哈尔滨在输出人口方面付出了巨大公共成本的同时,又要承担与转移人口相关联、责任和投入更大的社会养老服务成本,输出地的双重责任和压力都十分巨大。

3 加快哈尔滨县(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3.1 制定本区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哈尔滨周边县镇发展作为重点。首先,顶层设计哈尔滨整个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打破大城市病与区域整体城镇化滞后并存的格局,增强周边县镇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人口、生产要素其集聚,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县镇的发展条件,比如资源禀赋、城镇布局、交通条件、民风民俗,特别是产业基础、经济结构,超前谋划,制定出台能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对策措施,力争几十年不落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篇7

关键词:陕西红枣;产业集群

基金项目:陕西省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4日

一、陕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陕西红枣产业成为陕西果品业继苹果产业之后的又一大特色产业。陕西省有5个红枣主产县,13个红枣重点发展县区,包括:佳县、清涧、绥德、吴堡、神木、延长、延川、府谷、大荔、临渭区、彬县、高陵、泾阳。

(一)红枣产业生产现状。据统计,2005~2010年枣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上升。2010年种植面积突破200千公顷,占据总果园面积的1/4左右;产量从2005年的18.8万吨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50.0万吨,远远大于种植面积的增长比率。另外,红枣的品种也不断丰富,全省现有133个红枣品种,其中优良品种28个,制干枣品种57个,鲜食品种45个,兼用品种30个,蜜饯用品种1个。其中绥德林坪的黄河滩枣、清涧牛奶脆枣、延川狗头枣都颇有名气。

(二)红枣产业加工现状。陕西红枣产业加工主要有贮藏保鲜和纯加工两大类。贮藏保鲜主要以冷库、气调库为主,全省现有贮藏保鲜库253个,贮藏能力13万吨,产后分选线11条;纯加工主要以初级加工为主,全省拥有红枣加工企业100多家,总投资规模约40亿元,加工能力3万吨左右。

(三)红枣产业贸易现状。陕西红枣主要以国内销售为主,销售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上海、福建、湖南、湖北、江西以及陕西等省市。近年来,陕西省红枣也逐渐涉猎国际市场,主要销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据统计,截至2010年,全省红枣企业自营出口2.6万吨,与上年持平,创汇1.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

二、陕西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档次较低。陕西红枣种植、加工以小规模为主,多呈现出“家族式”和“作坊式”的模式。枣农整体素质偏低,接受新鲜事物的意识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枣产业技术创新;“作坊式”的加工模式多以粗加工为主,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产品升级速度缓慢;各方面要素的限制,导致红枣产品档次难以提高。

(二)品牌建设不到位,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陕西红枣品种较多,但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甚少。加工企业对市场不够重视,营销投入少,品牌意识差,宣传力度不够,很难打造出名牌产品。就拿红枣的包装来说,企业通常使用最普通的纸箱进行简单包装,甚至没有任何标识,严重忽视了外包装的宣传效应。另外,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两点:①加工商与枣农信息沟通不畅,加工商通常会在红枣收获的季节上门去议价采购,市场秩序混乱,彼此买卖关系缺少法律保护,容易在市场发生变化时瓦解;②红枣加工产业以小企业为主,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首,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较少,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市场竞争无秩序。

三、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发展可行性分析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陕西红枣产业发展中暴露出许多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集群已经是产业整体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否能够成为陕西红枣产业发展的有效发展模式呢?下面笔者将从区位、经济、社会等方面对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区位优势分析。区位商(LQ指数),也称为地方专业化指数或专业化率,它能够很好地评估区域优势产业或评判一个产业能够形成区域专业化,是一种基础的产业集群集聚程度测算方法。表1为识别产业集群时,区位商指数在各个区间段内所代表的含义。(表1)

表2全景地展现了陕西省各市区红枣产业的区位商指数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西省2005~2010年红枣产业的LQ参数值均大于1,整体上已经满足了陕西省红枣发展集群的条件。从各个区域的LQ系数值单独来看,2005~2010年榆林、延安、渭南、西安的变化率都大于0,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西安市,达到49.55%,西安市的红枣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另外,红枣产业种植面积最为广阔的陕北地区(榆林、延安)的LQ增长率也都达到了14.93%和19.99%,而且这两个地区的LQ的绝对值也表现出稳中有升的增长趋势,其红枣产业集群化趋势也相对明显。(表2)

(二)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1、成本节约效应。集群内的企业长期合作,形成比较稳定的协作机制,信息沟通便捷、谈判磋商环节简化,降低了谈判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自然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另外,集群中的中间商为枣农和企业构建了良好的桥梁,枣农能够及时获取信息,避免枣农与加工商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减少了枣农的种植风险,降低了枣农的种植成本。

2、学习创新效应。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特征有利于红枣企业彼此之间互相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且从此中得到启发,产生创新的拓展。另外,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关系能够促使企业不断地去学习、创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产业拉动效应。集群中的主导产业(红枣加工产业)能够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主导产业的扩大,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壮大,上下游产业又会需求其他产业与其相配套,有利于不断横向和纵向拉长产业链条,创造更多的机会,产生乘数效应。陕西红枣产业从上游的育种、种植、病虫防害,到核心的采摘、加工,再到下游的销售,配以周边的包装、物流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大约可以涵盖600多家企业、机构,它们生产的产品全部参与市场经济,年产值能达到80亿元。

(三)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可行性分析

1、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红枣产业属于劳动性密集产业,攀附在产业链条的大量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行业协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上游的种植、生产需要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农村人口的谋生问题,调节了城市无法及时吸纳农村人口的压力。

2、改善生态系统,促进环境保护。从生态角度看,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榆林地区来说,它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交界处,自然气候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年土壤侵蚀指数居高不下。红枣种植,能够有效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有效地平衡了生产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发展制约因素分析。陕西红枣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依靠自身自觉形成几乎不可能,因而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政府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将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疏导红枣产业朝集群化道路发展。另外,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如何尽可能多的招商引资对于产业集群的壮大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红枣产业的信贷,为红枣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足够的财力保障。

四、结论

本文在陕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度剖析了其产业发展缓慢的成因,提出陕西红枣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并且通过对陕西红枣产业的区位分析以及集群化发展模式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以及制约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印证了集群化是实现陕西红枣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刘孟军.中国红枣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果农之友,2008.3.

篇8

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建设,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来促进其发育和完善,即通过改革来理顺各种关系,既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发育,又依据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促进其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

一、我县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平台,以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全面推动了我县文体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到目前为止,列入全县文化体育统计范围的文化经营单位8家,出版物、音像经营单位9家,网络文化经营场所16家,印刷复印个体经营55家,工艺美术装璜6家,从业人员3000人。从农村来说,建成的乡镇文化站18家,村级文化活动室560家,农家书屋60家,村级文体活动广场460处,农村自乐班、文化活动大院570多个。总体来看,全县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大有改善,文化生活非常活跃,民间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市场渐趋繁荣。从经济类型划分,民营企业和摊点户数占到95%以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经营方式来看,已由最初的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可谓“百花齐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提升,民间剪纸、监军战鼓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文化事业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目前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文化产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全市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1.文化产业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县城虽有“两馆一院”,体育场、馆,文化活动广场等,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严重滞后。18个乡镇还有4个乡镇文化站达标;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还未覆盖全县,个别农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存在困难。

2.文化产业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县财力有限,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建设不能与经济建设同步,严重错位。特别是国有文化经营单位举步维艰,生存都较为困难。少数的中、省投资又是杯水车薪,难以扭转产业的发展困境,民营资本投资在利益效应下又却步畏难。

3.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处于低水平

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市场培育力差,多数网吧、书报刊音像零售出租门店规模小,档次低,竞争无序。导致有的经营业主违规经营,私自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营业,严重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健康。

4.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老化,青黄不接且后继乏人

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有文体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绝大部分“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都是自娱自乐,没有经过专业辅导,演唱、演技、创作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村更缺乏会经营、懂管理的文化产业经纪人。

5.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多数乡镇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淡漠,甚至缺失。片面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费钱费力不讨好,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三、加强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根据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部署,针对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干部应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向前向深层次发展。乡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分类指导、实施意见,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互促互动、共同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

县、乡、村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财政部门应确保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项目和内容而需要增补的经费的问题,保证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并为乡文化站、村文体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设施、器材及书刊,用于扶持农村文化事业,以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和各类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3.加快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

应充分调动和发挥乡、行政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富裕农民的积极性,大力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尽快构建出乡有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各个行政村有文化(体育)活动室、自然村里有文化活动户、农家书屋等多层次文体活动网络。

4.培育引进人才,不断强化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我们应尽快配齐乡文化站专业人员,理顺体制,落实编制,妥善解决其归属、工资待遇等问题,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从根本解决农村文化队伍老龄化、人才断层和青黄不接的问题。

5.加强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开发

篇9

关键词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对策;陕西吴堡

中图分类号 S88.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92-01

吴堡县蚕桑活动历来比较兴盛,有资料表明当地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茧质量好,单产水平高[1-2]。近年来,受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和蚕茧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吴堡县蚕桑发展比重、发展规模以及区域影响力等优势地位发生动摇,基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吴堡县蚕桑业发展进行探讨。

1吴堡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吴堡县现有桑园总面积1 640 hm2,其中原有可受益桑园940 hm2,桑树品种以吴堡桑为主;退耕还林栽桑存活面积350 hm2,桑树品种多为实生桑;“东桑西移”项目新建桑园350 hm2,桑苗品种以吴堡桑为主,另有选792、荷叶白、桐乡青等。平均每年养蚕1 400张左右,产茧量45.45 kg/张。

2吴堡县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业意识不强,整体效益不高

由于吴堡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加之桑农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造成其对栽桑养蚕的认识停留在小农意识阶段,产业意识不强,当蚕茧的价格较低时,刨地毁桑的现象时有发生,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目前,产茧量40 kg/张以上属较高水平,但农民常采用粗放式管理、掠夺式经营,造成高产桑园面积有限,整体效益不高[3]。

2.2饲养方式不新,青壮蚕农不多

全县饲养蚕大多采用以家户为主体的传统经营方式,相当部分养蚕户无专用蚕室、蚕匾蚕网等,人蚕共室、土炕饲养、柴草结茧等落后饲养方式普遍存在,蚕发育慢,发病率高。由于目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是老人和儿童,给蚕桑产业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

2.3缺乏合理的价格机制

蚕桑行业的利润分配:茧商、丝厂、外贸占据较大利润的份额,桑农只占较小的利润份额。蚕茧收购价长期低而不稳,价格增幅低于其他农产品和劳务收入,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3吴堡县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吴堡县有优越的栽桑养蚕资源条件,全县土壤多为黄绵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耕性和通透性好,发展蚕桑潜力巨大。一方面该地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比较干燥,环境污染小,昼夜温差大,桑叶叶质好,不易发生蚕病;另一方面吴堡县当家品种吴堡桑具有耐旱、耐贫瘠、抗病、稳产等诸多优点。此外,吴堡县农民养蚕经验丰富,单张产量比陕北其他县区高10%~15%,比南方蚕区高20%以上,且蚕茧质量好、丝质优、商品性好,各项指标均高于江浙等蚕区水平,这些为吴堡县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比拟的优势[4]。而吴堡县蚕桑要发展,必须立足特色精品,面向国内外市场,走内涵挖潜力与外延拓展相结合、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3.1实施名牌战略,打造精品基地

实行标准化蚕桑生产,申请产地保护,注册商标,广泛宣传,强力推介,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一是通过推广新簇具和标准化烘烤实现蚕茧质量的提高,杜绝锅蒸日晒、提前采茧等;二是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打造精品桑园,专业桑园应占40%以上,产叶目标达9 t/hm2;三是开发综合利用新产品,如蚕沙药枕、桑叶茶、桑编等。

3.2培植龙头企业,组建蚕桑协会

首先,为提高抗风险能力及组织化程度,扶植加工型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基地+协会(蚕户)+公司”的产业化格局;其次,组建蚕桑协会或合作社,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统一开展生产营销、蚕茧销售等活动。

3.3融入市场分工,实现产业经营

根据市场细化分工,找准定位,在产业链的某个环节或产品项目上做大做强,并寻求生产与销售、县内与县外企业的横向联合,以建立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经营模式。

3.4推广蚕桑技术,抓住适用重点

通过举办培训班、建示范户、现场指导等手段推广蚕桑技术,包括桑园丰产、蚕病综合防治、小蚕灶台育、大蚕省力化平台育,并积极运用先进工具,如消毒池与蒸汽灶、小蚕饲育箱、方格簇或其他先进簇具,以实现技术性突破。

3.5完善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平台

利用信息网络及时了解蚕桑产业动态和市场信息,宣传吴堡县蚕桑产业开况。建立健全蚕桑技术服务体系,装备县级蚕桑站和重点乡镇技术推广站,充实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乡土蚕桑专业能手,带动吴堡蚕桑产业发展。

总之,生态型优质蚕桑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了栽桑养蚕、种草养畜有机结合,符合“东桑西移”项目要求,效益显著。粮桑间作耕地保护型桑园的发展,可解决地域狭窄、粮桑抢地矛盾,实现主导特色产业发展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双赢。

4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报告[J].中国发展观察,2008(增刊):1-15.

[2] 吴堡县志编委会.吴堡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篇10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现状;发展对策;甘肃庄浪

食用菌具有食药两用优点,具有降脂、降糖、抗癌、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改善胃肠功能、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改善骨质疏松、美容减肥等功能[1]。食用菌是新时代保健食品,发展食用菌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近20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仅次于粮、棉、油、菜、果传统农业的新型优势产业。庄浪县于20世纪80年代就有零星的食用菌栽培点,自1993年引进日光温室技术后,食用菌产业有了突破性发展,产量和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0年上半年,庄浪县食用菌生产大户有110户,从业人员600人,总产量1 700 t,总产值330万元,户均纯收入1.5万元。发展龙头产业,不仅振兴庄浪经济,而且活跃了周边县、市经济。但庄浪县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邻近天水地区差距较大。现将庄浪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如下。

1庄浪县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1.1生产规模小,品种单一

庄浪县食用菌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川农业示范园区,其他乡镇零星种植,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劳动生产效率低,经营方式以户为单位,且以手工生产为主,生产条件参差不齐,户均年生产菌袋在0.5万~8.0万袋之间,年纯收入1万~8万元。全县种植大户有30户,户均年产值4万~24万元,户均纯收入2万~10万元,为庄浪县食用菌产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但因只供庄浪县销售,在县内市场基本达到饱和,限制了新户发展,造成资源和劳动力浪费,综合效益较低。该县食用菌生产品种单一,品种少而老,技术和技术设备落后,主要以生产平菇为主,鸡腿菇、白灵菇、香菇、金针菇有少量生产,质量低,当地销售量少,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由于缺乏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政策支持,庄浪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1.2科研力量不足,经费缺乏

由于食用菌生产未列入产业发展规划,申报课题难,严重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庄浪县自1994年以来的15年间的试验示范种植,对品种、配方、消毒设施不断地改进,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保证了食用菌的初步需求。但该县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并没有明显的起色,总结其原因有以下2点:一是没有成立专门的食用菌研究小组,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二是食用菌生产属自发性,没有咨询、供种、试验示范场所、完善的服务体系,菇农自作主张由外地(天水、平凉、陕西)购种,没有经过试验盲目生产,一旦引进有问题的菌种进行生产,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1.3技术、设备落后

虽然庄浪县每年都进行技术改进,但与我国食用菌总体发展水平仍不能同步,没有统一部署,设备简陋,周转资金少,管理粗放,防病防虫意识淡薄。目前,液体菌种生产尚属空白,无法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

1.4缺乏生产合作组织,产业链条短

菇农各自为伍,没有统一的合作组织,产业链条短,不能组织贮运,只能就地销售,价格极不稳定。由于没有项目资助,无法组织学习培训,对我国食用菌发展动向缺乏了解,无法掌握近期发展的新技术、新经验,仅凭经验生产,缺乏交流,部分菇农以失败而告终;由于是自发性发展,规模小,分布零散,不能收购,就地销售经常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现象,导致其社会效益降低[2-3]。

2庄浪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1气候差异较大,自然条件优越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地处东经105°46′15″~106°23′45″,北纬35°03′23″~35°28′26″,辖区跨经度37′30″,跨纬度25′03″,年平均气温7.9 ℃,生态分类属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半湿润偏旱区的草原灌丛带,十分适宜食用菌生产。

2.2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劳动力价格低廉

庄浪县农业人口41.65万,是甘肃省第二人口密度大县。该县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所需的手工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4],建设农村短、平、快的优势项目。

2.3原材料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优势突出

全县总面积1 553.14 km2,总耕地面积6.10万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7万hm2,以小麦、玉米、洋芋、胡麻为主栽作物,其秸秆都是栽培食用菌的原料。加强食用菌生产,促进秸秆转化利用,变废为宝,使废料能培肥地力,发展循环经济。此外,邻近的华停县盛产煤,可就近为庄浪县食用菌生产供煤源,节约运输成本。邻近的天水市昌盛有限公司从事食用菌加工产业,为庄浪县食用菌产业链条的就近延伸提供了便利。

3发展对策

3.1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建立健全食用菌产业发展机构和食用菌试验示范推广服务体系,成立食用菌科技队伍,大力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大力开展科普宣传[5-6]。增项目,树样板,每年引进先进(下转第374页)

(上接第372页)

技术和设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增强效益吸引力,农技中心、乡农科站要把技术指导与物资配套、产品收购、销售相结合,让群众取用菌种方便、放心,与菇农建立订单农业,保证菇农放心生产。

3.2结构调整,长期规划,科学合理布局

无论是从政策要求上,还是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劳动力支援、社会需求上升、气候因素等方面,发展食用菌产业都需要有良好的条件,需要领导重视、政策扶持,需要建立大项目及更深层次的项目,应长期规划,聘请高新科技人才,建立良好发展空间。正如市委书记马世忠在2010年4月15日讲话中强调的“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按照全县不同生态类型,分关山高海拔高寒阴湿区、前川温暖河谷区及中北部干旱山区三大区域,在关山高海拔高寒阴湿区的永宁、郑河、韩店、通化、杨河、良邑等乡镇建立白灵菇、金针菇、小平菇基地;在前川温暖河谷地区的南坪、盘安、朱店、万泉、水洛、阳川等乡镇建立香菇、鸡腿菇基地;在中北部干旱山区的卧龙、大庄、柳梁、赵墩、南湖、岳堡等乡镇继续扩大种植平菇,示范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各乡镇要建立食用菌生产示范村、示范户、辐射带动户[7]。

3.3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建立良性的市场运作机制,促使种植农户、技术服务、收购运营及市场管理之间形成相互合作、互通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密切协作关系,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以天水市昌盛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促进庄浪县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8]。

4参考文献

[1] 吕承义.食用菌防治现代病[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

[2] 詹萍,刘巧燕.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73-76.

[3] 陈秀娟,阮海东.加快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思考[J].福建农业科技,2010(2):90-92.

[4] 雷百战,林伟君,万忠,等.2009年广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285-288.

[5] 潘春彩,石朝民,袁建生,等.许昌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4(6):71-72.

[6] 康源春.抓标准化生产,实现食用菌生产大省向强省跨越的目标——2003年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化研讨暨新产品展示会纪要[J].河南农业科学,200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