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篇1

知识是静态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没有智慧,充其量不过是一本记载着知识的书。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1政府(国家)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

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2国际关系

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4、(哲学)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3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知识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

②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③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④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⑥经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⑦企业要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反对恶性竞争;

⑧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情;要自觉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⑨企业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⑩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4公民

1、《政治生活》在公民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统一和谐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方面,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⑵要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⑶三大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⑷公民监督。

2、《生活与哲学》在公民(个人)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关系;

⑵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⑶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联系的关系;人与矛盾的关系;

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⑸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3、《经济生活》在公民(消费者、劳动者)这个知识点上命题,经常要考虑如下知识:

⑴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⑵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制度;

⑶公民应该有纳税人意识;

⑷公民的几种投资行为——购买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存款储蓄、购买债券;

⑸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5《文化生活》主要命题点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

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处理好两对关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核心;为什么要弘扬(必要性和重要性);怎样弘扬。

4、先进文化建设:坚持的指导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⑴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⑵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⑶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⑷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⑸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⑹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⑺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及加强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篇2

关键词:分工;教学;内涵式扩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236-02

一、经济学分工理论的介绍

最早提出分工理论的是英国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他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重点强调劳动分工让个人从事最擅长的工作,再在个人之间进行物物交换,互相交易引起生产率的大量提高,交换的结果是参与分工的双方或多方都得到改善。通过社会分工会增加熟练程度、节约劳动转换的时间以及改进工具,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既定的资源基础上增加社会的财富。斯密认为,参与分工的其中任何一方必须要有绝对优势,在不存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分工就没有存在的基础 [1]。

在双方各自具有某种产品的绝对优势时,通过分工会增加社会总福利,通过交换,使双方的福利都得到改善。

但是,斯密的分工理论在应用上很受限制,因为斯密强调只有参与分工的双方,其中的任意一方必须在一种产品生产效率上高于对方,双方才存在分工的前提。如果其中的一方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效率都高于对方,二者之间,就不具备分工的条件了。

后来,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在《政治经济和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一文中在斯密的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双方之间,并不要求在生产率上有绝对优势,相比之下,只要具有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双方就存在分工的条件,“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处于相对优势的一方,应集中力量生产相对优势产品,处于相对劣势的一方,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

二、在教学中实行分工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承知识,启迪智慧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知识传授给有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让学生都能理解、掌握并能应用,这是一种高度专业的工作。高质量的授课活动,不仅要求老师自己对所教授内容达到全面细致的了解,包括该知识点的理论来源、理论内容、实际应用、和其他相关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以及该理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老师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认识接受能力和特点设计出适当的教学形式。使每一堂课不仅内容丰富充实而且生动有趣,能让学生从中学到丰富知识,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由于还有升学考试的压力,还要不断的跟踪研究考试命题的变化趋势,更是加大了老师的负担。

古今中外,人类积累了浩如烟云的知识,任何一个老师不可能全面掌握这些几乎无穷无尽的知识,因此在中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分科教学。但现在在中小学的分科教学,大多实行的是一个老师教一门学科。例如教语文的专教语文,教数学的专教数学。所有的这些学科,都涵盖者大量的知识点,作为一名老师,全面掌握一门学科并有效的传授给学生,研究掌握命题考试热点,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付出艰辛的努力,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现在大多数中学每个年级有多个班级,有的学校因为合并具有了较大的规模,但如果教学方式没有转变,这样的规模扩大,只是经济学中一种外延式的扩大,只是简单的把原先分散的师生聚集在一起进行教学而已,大而不一定强。在一个年级有多个班级的情况下,每门学科由多名老师平行教授同样的课程。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由不同的知识板块组合而成。这种平行授课方式要求这门学科每个老师教授同样的课程内容,雷同于工业革命以前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作业方式,严重束缚了老师个人特长的发挥。没有把学校规模的扩大转变成内涵式的扩大,没有因为师生规模的扩大而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

借用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在教师压力很大的中学推行学科内进一步分工教学的授课方式,可以使同样的师资付出较少的劳动而获得更好的效果。以高中英语作为例子,跟班走的平行授课方式要求数学老师全面掌握从高一到高三所有内容。这些内容总共有二十多个章节上百个知识点,要求老师每个知识点都做精心准备,讲出精彩,对老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果在一定行政区划内的全部高中数学老师或规模较大的学校内部实行分工教学,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取其中的一章或某几个知识点,在一定范围内给多个班级上同样的课。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平行授课给老师带来的巨大压力。

三、分工教学带来的好处

1.可以让每节课老师讲授的内容更为精深,提高教学质量。打个比方,如果用一根手指去戳坚硬的墙面,肯定没有效果,但用同样的手指却可以将一颗图钉钉入墙面。相比于传统授课方式,老师可以将教学研究时间集中在有限的几个知识点上,使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自己的教学内容,收集相关资料,总结和归纳教学形式和方法。即使是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老师,用大量的精力来重点攻克几个有限的知识点,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由于是给多个班级讲授同样的知识点,能在反复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课堂效果。

2.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面对大量的教学内容,每个老师都有所擅长的地方。通过分工教学的方式,可以让老师扬长避短。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的都是老师教学中最出彩的内容。

3.能平衡教育资源,使学生受到的教育平等。在大部分中学,学校依据学生一次进校考试的成绩或所缴纳的费用不同,在同一个年级区分为不同等级的班级。再依据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分别给不同的班级上课,使学生得到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实施这样的分工教学,老师不论其自身教学水平的高低,给每个班级讲授同样的知识点,可以使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基本上是平等的。

4.分工教学能大量节约老师的劳动,实行分工教学,虽说不会减少老师的课堂讲授时间,但是,老师所讲的一堂课,都有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要做,资料的准备、教案的撰写、PPT的制作要耗去老师大量的时间。实行分工教学后,由于所教授的只是少量的知识点,每次课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在不同的班级反复使用,即使有所变化,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进行改善,可以节约出大量的时间而进行所教知识点的深度挖掘。

四、分工教学的局限性及其解决方案

分工教学是将原先多名老师各自完整讲授一门功课变为一门功课为多名老师共同来讲授,可以用示意图表示如下:

分工前

分工后

从上面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实行教学分工的学科对教学内容的划分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使每个教师所负责教学的内容彼此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假设所划分的教学内容C必须以内容B为基础,而学习内容B必须以教学内容A为基础。这样每个班级必须在教师甲讲完内容A后,才能接着由教师乙来讲内容B,然后才轮到教师丙来讲授内容C。这样后面的教师在前面的内容没有讲完以前,就无法上课,如课程连贯性很强,内容之间彼此独立性不强,分工就会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对于这种知识内容彼此连贯性很强、后面的内容必须以前面为基础的课程,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解决:

1.每位老师教学内容的分工上,要求按照教学内容的递进顺序安排,周期性的选取知识点。使老师周期性的轮流上课,就能理论上化解这种内容上连贯性很强的课程。

2.上面的方案,为保证课程内容和时间的顺利衔接,对老师的课程时间进度的安排和掌握有着严格的要求,也可以考虑对于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点,也就是在上新课的时候可采用原先的平行授课方式,基本知识点传授完成之后进入复习阶段,再采取分工教学方法。给学生上新课,主要任务是书本上基本知识要点的认识和了解,不会在新课阶段就深入下去,因此对老师的负担不是很重。新课上完进入复习阶段,每部分知识要点,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教学阶段就可以不用严格的按照课程内容的递进顺序进行而采取分工教学的方法,发挥出分工教学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篇3

(2012·四川卷)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同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年均岗位缺口1300万以上,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此外,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还存在着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

(2)联系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解读材料二和图1,并提出政府解决其中所反映问题的基本思路。

【常见错因】本题属于柱状图试题,面对图中众多曲线,很多考生不知道从何入手,读图获取的信息不全面,导致失分大。

【名师精析】对于本图,需要运用“比较法”,即“两看三比一提炼”。“两看”指一看标题(“十一五”时期,我国GDP增长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变动情况)找准大体方向,二看注释(明确三种形状的图分别代表什么);“三比”即横比、纵比、合比,全方位比较柱状图中的数据,曲线变化情况,从中得出变化和趋势。最后提炼出观点和结论。后面一小问要求回答我国具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图中反映的问题,要注意的是行为主体为政府,这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全方位、多角度思考促进就业的措施。

【正确答案】“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变动趋势与GDP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因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较为稳定;“十二五”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将继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政府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带动就业增长;发挥市场调节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

篇4

关键词 资本 货币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教材分析

政治经济学是财务会计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抽象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阐述力求准确,对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要掌握适当,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为政治经济学课程性质就是理论性比较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给学生讲解清楚。

本节课货币转化为资本位于本教材第四章,在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学习对于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整体把握非常重要。

2 学情分析

2013级会计学本科为大一学生,大一的学生刚从高中过来,对于学习很有热情,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且班里有一半的学生是文科出身,在高中对于货币和剩余价值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接受能力较快,能紧跟老师的思路,课堂上积极思考,因此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合适。

3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着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掌握资本的概念;掌握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理解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 教学重点、难点

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新课标标准,确定了以下重点与难点:重点:资本总公式,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难点: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分析。

5 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采用讲授式、启发式、提问式和课堂练习式教学方法。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6 教学过程

6.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让同学们看看自己钱包里有多少钱?问他们:“你们手里的这些钱是不是资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大家自主讨论。

6.2 课堂导入

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确定,自己钱包里的钱是不是资本取决于这些钱做什么用?如果这些钱到超市去买一包方便面,自己消费了,那这些钱就不是资本,只是货币担当了支付职能;如果这些钱是用于投资一个商店,因为能带来利润就是资本。

6.3 讲授新课

6.3.1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根据大家的讨论我们知道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以资本最初的表现形式仍然是货币,如果这个货币是用来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然后组织生产的,那么这个货币就转化为资本。我们先从两个公式开始讲:

(1)两个公式:

商品流通公式:W—G—W;资本流通公式:G—W—G

【解释】让学生们先回忆以前所学的商品流通的含义,复习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对于新知识接受得会比较快。商品流通是以商品开始的,比如你把你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卖掉获得工资,拿着工资来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商品的流通:W—G—W。资本流通公式是以货币开始的,拿着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让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生产出新的商品,卖掉新商品,又收回货币,使价值得到增值,这是资本的流通G—W—G。

(2)两个公式的区别:

第一点:形式上区别:买和卖的顺序不同;第二点:起点和终点不同;第三点:媒介物不同,前者媒介物是货币,后者媒介物是商品;第三点这两个公式中G作为货币和作为资本的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商品流通中作为货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适合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商品流通的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资本流通中作为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资本流通中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而且终点的货币大于起点的货币。

(3)资本流通总公式:G—W—G′(G′=G)

(4)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

矛盾: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发生增值之间的矛盾。

【解释1】资本经过买和卖的流通过程价值发生了增值这跟商品等价交换是矛盾的。

【解释2】分析矛盾: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是要证明剩余价值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和从哪里产生。把公式分成三点两段:(1)两段:即买和卖的过程,不会增值。因为遵循价值规律应该是等价交换,资本在买和卖的过程中应该等价交换不会增值;即使不等价交换,财富也仅在个人之间转移,没有增加全社会的价值总量。(2)价值的增值不会发生在起点和终点的货币上。因为货币代表价值,起点没有增值,终点货币增值了,但是是结果而不是增值的原因。(3)剩余价值的产生只能在中间的点是W上。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个商品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这个商品在使用过程中使价值发生增值,即能给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个商品就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也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6.3.2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解释:古代的奴隶有没有劳动能力?有。但是奴隶能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吗?不能,因为奴隶没有人身自由。跟学生有一定的互动。)

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不占有生产资料。(解释:资本家有没有劳动能力?有,资本家还需要出卖劳动力给别人打工吗?不需要。因为资本家自己占有生产资料,所以资本家不需要靠出卖劳动力来养活自己。)

(2)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课程导入:劳动力成为了商品就应该具备商品二因素,商品二因素是什么?让学生回忆旧的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

第一:劳动力的价值(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回忆商品价值量由什么决定?)

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为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之中,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的体力的恢复需要休息和吃饭,人脑力的也就是人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技能需要休息、培训和学习,所以劳动力价值可以说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具体包括哪些呢?可以让同学们思考劳动力的价值在我们今天可以看作是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工人的工资一方面用于养活自己,一方面用于养家,还有一部分拿出来用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去进修或是参加培训。然后再引入教材中劳动力价值具体包括三部分。

劳动力价值具体包括:

A:维持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维持劳动者家庭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劳动者需要组建家庭养育子女,用以繁衍后代,延续劳动力商品的供给;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目的是为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对知识技能高的劳动力的要求(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变得越来越重要,资本家更需要知识技能比较高的劳动力)。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因为劳动者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还受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例如:同样的职位,北京、上海、广州的工资一般比安阳、新乡等二级城市的工资要高,因为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些地方的生活成本比较高,房租和房价等生活资料的价值都比较高,所以北京、上海、广州的工资要高些。

第二: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第二个因素——使用价值

【解释1】劳动力有什么使用价值?让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下,劳动力可以进行生产劳动,让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从而引入劳动力的概念。

【解释2】特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让同学们思考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为什么是价值的源泉?引导学生先回忆商品价值的概念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是说人类劳动就可以形成商品的价值,那么劳动力的使用也就是让工人进行劳动,工人的生产劳动就可以形成商品的价值,工人不仅能生产出自己的工资来,还能生产出比自己工资还要多的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因此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6.3.3 本节内容总结

首先领着学生把这一堂课的板书内容再看一遍,一方面是大多数学生能对本节知识有个整体框架,另一方面也能使个别第一遍没有听太懂的学生,再听一遍,加深了印象,最后再强调一遍本节课重难点。

7 教学反思

篇5

高中政治的复习的确需要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甚至是搭建立体化知识架构,但是这些系统化、理论化的整个模块知识离不开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基本理解和掌握。简而言之,即任何的知识网络结构的搭建都需要有着对基础知识全面、细致的把握作为支撑和保障。高中政治学科中,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哲学等方方面面的学科知识,而且其中更不乏有些艰涩、难懂、少见的知识点或概念,需要学生去透彻地理解,作为高考解题的依据。而在总复习阶段,学生要能够在每个知识点上花足够的时间用以琢磨、研究,为第二轮总复习阶段知识网络的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高中政治《生产、劳动与经营》的单元复习中,有关于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多种投资方式的概念理解。作为尚未走进社会、真正和投资理财打交道的高中生而言,对于这些生僻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的时候,我就深挖知识点,将其加以对比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点、理解障碍,为后续的知识模块划分奠定基础。

二、提纲挈领,整理归纳

在将思想政治高考大纲范围内的所有知识点进行逐一细化讲解之后,一方面要求学生不可松懈,抓紧时间对各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记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选取一种最为全面、细致的知识网络架构模式进行知识点的填充和联系。在高中政治第二轮复习环节,我将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进行逐一的细致研究,然后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合理的划分方式制作知识体系完备、知识讲解透彻的知识框架图,并在复习的过程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地充实、完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尝试构建自我独特的知识结构,然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完善,推进高考总复习的进程。如在高中政治中,必修二模块是对经济生活知识的讲授,我就抓住政治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网络关系链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将整本教材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归纳,然后再寻找其与经济生活四环节的联系节点,然后以此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行知识记忆和理解,提高高中政治总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精讲强化,巩固练习

篇6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入门课程。但是,在很多高校,特别是民办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多有被边缘化的现象。从民办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入手,笔者发现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一刀切都是造成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几点,笔者提出了高校应提高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优化教材内容,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整考核方式等对策。

关键词:

民办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法;改革

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高校的经管类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都把它作为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经济学入门课程,但就现实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而言,不甚理想,很多高校都存在着政治经济学课程被边缘化的现象。提出,要重视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党政干部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而作为政治经济学学习的大本营,高等教育更应该走在学好、教好政治经济学的前列。本文将以笔者所在的民办本科院校为例,探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且试图从这些困境形成的原因入手,探讨如何提高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民办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1.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说,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今年还包括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容。而笔者所在的学校只在大一上学期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而且也只有短短的48学时,这个课时长度只够讲授资本主义部分的内容。而笔者通过对于学生的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中所欠缺的就是对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了解,砍掉了社会主义部分,更是导致政治经济学课程与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改革脱钩这一结果。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构成基本上可以分为自有教师和外聘教师两部分。由于学校的教学任务重,自有教师的数量很难满足每年庞大的招生规模的需求,因此,从校外聘请教师也就成了必然选择,但是校外教师并不了解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动力进行教学改革,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非常低,学习效果也比较差,出现大规模的不及格现象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从自有教师的角度来说,迫于科研的压力,很多青年教师不会把研究方向放到政治经济学中,而会把目光投向西方经济学或者其他的应用经济学当中,从而导致青年教师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功底比较薄弱,承担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任务时也抱有完成任务的心态,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第三,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高中时期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属于政治课当中的一部分,致使学生并没有把该课程看成是专业基础课,并且就现在的学生而言,他们会觉得政治经济学说教的味道比较重,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另外,就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学生考虑的问题非常现实,那些与就业相关的实践性强的课程比较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而抽象的理论课会让他们感觉比较枯燥,这种观念会从高年级学生流传到大一刚入校的新生,更加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很多教师在讲解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囿于理论基础所限,只能照本宣科,完全按照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来讲,很少用到案例,也很少探索更新的教学方法。单纯从教学内容上讲,《资本论》出版于1867年,距今已经有100多年时间,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现实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在讲授时,若不注意到这些问题,不能和当代经济发展相结合,势必导致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精髓无法传递给学生,自然也就无法达成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从教材的选择上来说,现在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数量很多,但是,内容上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把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大块内容。资本主义部分的内容源于《资本论》,从逻辑体系上来说非常严谨,但是教材中讲解知识点时,相关的案例比较少,即使有,也非常古老,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而社会主义部分主要讲解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内容上来讲则显得比较松散,而且和资本主义部分的关联度也比较差,缺乏深度的理论分析,也未能充分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

3.教学方法单一

在政治经济学的课堂上,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依然大行其道,依旧是教师按照PPT讲解,学生要么抄笔记,要么抄PPT,而且心思经常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其结果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较少,对于学习态度较好的学生来讲,这种方式还有些作用,而对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本来就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弱,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更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随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有些课程对于PPT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教师只是把PPT上的内容讲了出来,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认为手里有了老师的课件就万事大吉,反正老师讲的内容也和课件上的没什么区别,这大大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课堂也显得很沉闷。

4.考核方式一刀切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对于政治经济学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由于平时上课就没有较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导致在考核学生成绩时,也只能或完全采取一刀切的闭卷考核方式。虽然有平时成绩,但是,并没有办法考察教师是如何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的,其结果要么大规模的不及格,要么就只能调高平时成绩,保证通过率。而正是这种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导致教师更没有动力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等互动教学,同时,也由于学时有限,教师更是不敢耽误课堂上的时间,当然,也认为没有必要。对学生而言,即使课堂包括了案例教学,学生也会认为,这和考试成绩关联不大,缺乏了参与的动力。这两个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平时上课听讲不认真,考前临时抱佛脚,只能死记硬背知识点,考试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很显然与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民办本科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1.提高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

对于民办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目标固然是应用型人才,但是,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必然也要考虑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没有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自身遇到的问题时,会感到迷惑和彷徨。因此,从学校的层面来讲,不应该只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课的设置。那么,短短48个学时的政治经济学,想要既吸引学生,保证案例教学,又要理论联系实际,显然是一个挑战。同时,学校应进一步关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观摩,组织教师到外校进行考察等等。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要想讲好政治经济学,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非常重要。有很多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师,甚至没有读过《资本论》,其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仅仅是各种各样的教材。而理论基础的脆弱也造成了教师讲课能力的低下,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够很好地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现实,自然也无法传递给学生一个对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正确态度。

2.优化教材内容,更新知识结构

马克思经济学是科学的理论,它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本质分析,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机制的深刻理解,都已为实践所证实。但是,马克思写就《资本论》的时间距离现在已经100多年,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比如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并存,并且相互竞争的现象,在马克思的时代并没有出现。因此,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在教学中应注重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经济发展规律的讲授,同时还要突出经济学研究方法。注重讲授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并且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相比较。持续地更新教学内容,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

3.提升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1)案例教学法。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讲,单纯的理论教学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比如,教师在每一章开始时,可以设置导入案例,这个案例应该和本章内容相关,但是又不能太直白,关键能够吸引学生关注教师讲授后面的内容。比如,讲解货币起源时,教师可以应用人民币国际化的例子作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价值规律时,可以引用最近一段时间内猪肉价格的波动,追问:猪肉价格到底能不能“飞上天”?这些方式都可以激发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的兴趣。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尽量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接近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做足功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同时,教师在讲解案例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应把案例的答案囿于某个固定的点上,而应该刺激学生多思考。(2)参与式教学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就显得势在必行。参与式教学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辩论赛、课堂讨论、课堂论坛、学生主讲、角色扮演、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形式。举办课堂辩论赛。教师可以根据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辩题,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把握。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论,打开思想的大门。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选定适合辩论的辩题,如对于价值的形成,教师可以设置辩题,劳动创造价值还是自动化创造价值?教师可以按照标准辩论赛的模式设置正反双方,也可以抽签决定。这样,学生为了获得辩论的胜利,自然会认真准备,也就达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辩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和总结,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3)讨论式教学。现在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广泛,对很多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就能完全让学生信服的,学生对很多问题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思考。教师应抓住并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讨论式教学。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本着宽容的心态,哪怕学生的想法比较幼稚,也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4.调整考核方式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如果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课堂教学,那么考核方式的改革就势在必行,必须调整唯考试论的考核方式。教学考核可以形成特定的考核方式,具体来说,要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尽量完全体现在考核当中,学生参与的每一项课堂活动,比如辩论赛、课堂讨论、课下小论文、调查报告进行具体量化,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在试卷的内容上也要进行调整,合理分配基本概念的记忆、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对于知识的运用等部分的比例,重点考察对知识的运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而不仅是记住。

总之,要改善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的现状,教师就应该在讲授内容上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夯实理论功底,同时,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升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目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政治经济学能够成为受到学生欢迎的课程。

作者:孙亚君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参考文献

[1]甘元玲.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的探讨与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40-42.

[2]左红艳,叶菊华,蔡正军.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政治经济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轻工科技,2016(03):150-151+153.

[3]易正容.参与式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2):95-96.

[4]李先科,李重燕.财经类院校政治经济学教学“被边缘化”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6(06):84-85.

[5]张庆.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050:49-50.

篇7

摘要:经济法是技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较复杂繁闷, 知识点较杂多,既包括了经济学相关知识,又包括了法学,会计学等相关知识于一体,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和学科性。经济法的这一学科特点, 再加上本身知识的繁杂性与背诵记忆的特点,让经济法这门学科的教与学都带有一定的难度, 本人于一学期的教学中采用了项目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认为经济法的教授采用项目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本文所探讨的经济法项目式教学是指穿插案例教学、整合多媒体教学方式、突出实践技能等手段,根据相关教材的内容进行有关项目的分解,强调了对技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项目式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 :经济法;项目式;总结;评价

一、中技班课程经济法项目式教学法的可行性

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方式僵化,重教师的传授知识,轻学生的能力培养。项目教学法比传统的授课方法更能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及合作、创新意识。项目式教学方法在综合考虑课时、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课余时间、学校的软硬件条件等因素来确定项目教学开展的范围,在考虑中技学生的年龄、背景、知识水平基础、学习能力和未来的职业需求,项目教学中所选择的项目,难度应适中,不宜过大。在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与学的过程,通过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方式、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技术等的交互式教学及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等的教学方式方法,除外可采取模拟法庭及旁听庭审等形式,这是在课堂知识点的传授基础上由学生自主进入实战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扮演案件当事人,如法官、双方律师以及原告、被告等诉讼参与人, 以实际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物, 模拟案件审判的一种实际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得课程的知识点更形象、直观, 便于学生记忆。此外,授课的过程中,可结合有关法律视听资料,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经济与法》、《社会与法》、《今日说法》等栏目,这些节目所选案例均很典型, 制作也较成功,均有一定的收视人群,尤其在每期节目之后都会加上相关的法律专家的点评,观众们都能从中得到相关的法律指引,把类似的视听资料搬进课堂, 由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点评, 进行知识的归纳概括,最后再结合专家的专业法律意见巩固相关知识,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技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中应用流程

(一)项目的选择与确立

选用的教材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法基础知识》,本学期课时为80 课时,选取教材的其中的项目作为本学期的项目教学内容,项目的选取难度不宜过大,分别为:项目一经济法基础概述,项目二经济法律关系,项目三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项目四内资企业法律制度,项目五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项目六企业破产法律制度,项目七公司法律制度,项目八合同法律制度。

(二)项目式教学的呈现

1.案例教学方法的穿插。课堂案例教学方式是最常用的案例教学方式, 也是进入新课的最佳导入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先进行经济法知识点的讲授,再结合有关的实际案例,由教师进行指导,用案例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最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再次的讲解,课堂案例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指引者、协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而不是教学活动中被动的参与者。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精心做好备课工作, 根据教学的需要,精选一个或几个案例, 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事先介绍案情,要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教师与案例三者之间的有效交融互动是案例教学方法的关键,有些案例也可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整理,案例的讨论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让学生有组织的进行。总之,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 不必占用过多课堂时间, 把课堂有限的时间用来传授关键理论知识点,让学生一起分析案例, 群体性的思考案情, 并且,任一案例均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项目式教学的总结、评价。此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对于项目式课堂教学的课后总结与反思。此一阶段的的学习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展示学生把握知识点的成果,如通过有关视听资料《经济与法》、《今日说法》等栏目,先通过视听资料呈现案例,由学生进行案例的分析,结合所学经济法内容进行相关解决方法的探讨,最后再由视听资料后面的专家点评,揭开相关案情的处理方式,一方面给出了学生较为准确的解决答案,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记忆。

3.项目教学成果的展示。项目式的教学有无取得实质性的成果,需要通过有关项目知识的展示体现出来,课堂上可通过模拟法庭案例教学表现出来,本学期安排四次模拟法庭,分别对劳动合同争议、合伙企业纠纷、破产纠纷、合同纠纷四个知识点进行及旁听庭审等形式,这是在课堂知识点的传授基础上由学生自主进入实战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扮演案件当事人,如法官、双方律师以及原告、被告等诉讼参与人, 以实际中的法庭审判为参照物, 模拟案件审判的一种实际教学活动,模拟法庭应把握以下两个环节:(1)准备阶段。由于学生都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因此对有关法庭审判的过程演练可能较为生疏,为了让学生能达到活动的预期目的,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模拟法庭的场地准备和法庭审判的知识能力准备。可直接在课堂内完成法庭场地的布置,同时,学生统一穿着校服,一方面可体现一种正式、庄重的氛围,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重视此次课堂的学习。(2)实战阶段。这一阶段分为庭前准备、庭审过程和庭后总结三个环节,这是项目教学成果展示的核心。从角色的选择、开庭的审理, 到庭审结束的讨论, 通过模拟法庭,进行了对学生经济法律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同时,也可通过学生们在模拟法庭上的精彩表现,展现了项目式教学的实质性成果。

三、项目实施中应注意事项

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作为载体开展教学过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一般以小组形式由学生自主进行,在整个项目式教学中,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学习辅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者,这也充分体现了项目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的区别。此外,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考虑课时、学生学习状况和业余时间、软硬件等教学条件。(2)考虑中技学生的年龄、背景、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未来的职业需求,项目教学中所选择的项目,难度应适中,不宜过大。(3)应考虑会计专业学生未来可能选择的职业是会计员、出纳、办公室文员助理等职业,项目选定应在一定范围之内,即满足难度适中之外,所选择的项目必须满足专业与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影.经济法案例教学立体模式探究.经济研究导刊,2008.第4期.

[2]田艳敏.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探.教育与职业,2008.第9期.

篇8

高中政治知识包含政治原理、政治经济学、哲学、思想理论等多个方面,而这些知识往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表象。如果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是直接向学生讲授相关的原理,让学生死记硬背,即使学生能够记住相关概念,对于知识的应用与理解能力也无法达到高中教学标准要求。因此,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情景问题探讨与3T课堂融合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首先要为政治课程教学设立最佳情景,促进政治知识的立体化,帮助教师将课程知识引入课堂,并能有效地指引学生进行知识的探讨。例如在货币、价格与消费这一类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立寻找我身边的市场这一主题,教师在课程知识引入过程中,可以借助我们身边的实物交易市场、货币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来让学生寻找身边的货币、交易标的价格并探讨合理的消费选择模式,进而将章节知识逐步引入课程中,使整个知识点在实际事物的支撑下变得立体化,进而能更好地进入课堂,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探讨与吸收。

二、探究问题预设,指引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以及互相学习探讨

情景问题探究与3T课堂模式的结合,使情景问题与教师指引与学生互相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探究相结合。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课程备课过程中要预先设定好相关的探讨问题,让学习方法还不成熟的学生在知识点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有效指引,进而一步步完成课程任务。问题的设立要注意与知识点进度相结合,平均分布在每一个任务中。例如教师在借助课程情景引入课程知识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讨课程知识时,都要能够有与知识点相符的问题作为课程的指向标,稳定课程教学方向。以收入与分配教学为例,教师在知识点引入时,可以设立父母收入来源,父母收入获得形式,你认为我国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等问题,将知识点逐步引入课堂。而在学生探讨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概念设定收入分配是什么,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优点,财政税收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等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将章节知识的基础打牢固。

三、为课程探讨埋下争议点,促进学生互相学习效果的发挥

通过情景问题的探讨与T1方面的知识探究,政治知识基本进入课堂并被学生简单地吸收,而在T2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主题情景下,进行小组自我学习以及小组间的互相学习。此时如果教师过分干预,学生探讨学习的主动性将会被弱化,而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指导,探讨学习的方向又不能被准确把握。因此,教师在课程设立的过程中,要在这一环节设立相关的争议点,例如辨析题或者是开放题的设立,一方面规定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督促学生学习,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把握课程知识的进度与方向,从而发挥好教学模式提升政治教学的效果。以第一节中的货币、价格与消费知识教学为例,在经过情景教学后,教师可以提出货币与黄金哪个更适合作为现代生活中的通货,如何判断正确的产品价格,是否应当提倡奢侈消费等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讨与相互学习阶段能够借助课程主题与预设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点学习与应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四、复习测验回归课程情景,巩固复习效果

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国际贸易;探析

案例教学法最早运用于法学教育,是英美法系的判例教学法,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柯里斯托弗•格伦姆布斯•朗德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教授在法学教育中引入了判例,首创了案例教学法。[1]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引入案例教学法,之后被广泛应用到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案例教学法是以典型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真实或虚拟的情景,进行师生问答、讨论等互动的教学过程,以达到学习者学习认知、技能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简言之,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2]作为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注重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避免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倾听者转变为参与者,使其成为教学的主体。[3]因此,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更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4]

一、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课程是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及其他经济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得等问题,并揭示其点与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两大部分,如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现代自由贸易理论、贸易保护理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现实问题,突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国际贸易课程研究的领域和具体内容来看,该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具有理论性、涉外性、综合性较强的特点。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尤其是注重纯理论性的知识,容易造成课堂与社会实际的脱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过于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收不到应有的效果。[5]因此,相对单纯讲解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在于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人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研讨,深入剖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以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总体实施框架

(一)选择与设计案例

在案例教学的准备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工作,结合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与设计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选择具体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案例的典型性,即紧密围绕所要传授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之目的。二是案例的新颖性,即尽可能选择国际贸易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去进一步理解和思考理论。三是案例的综合性,即所选案例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找出可能涉及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介绍与阅读案例

在这个环节,老师运用多媒体呈现案例并描述案例背景,把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点向学生做简要介绍,并尽可能营造出案例描述的氛围,使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景中。学生在这个环节要充分阅读教师准备好的案例材料、理解案例内容。

(三)分析与探讨案例

在学生对案例背景有了初步感知以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案例分析和探讨环节。这个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关键,因此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只有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才可能找到问题的合理解决手段。[6]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国际贸易知识,围绕关键性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大胆进行思考和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始终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自己只是一个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整个分析、讨论、辩论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给予学生充分讨论与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辨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案例教学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四)总结与点评案例

学生在案例讨论后,教师要切实进行总结点评,这个环节是对以上各个环节的精炼和提升。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并非简单直接给出案例的答案,要对整个案例讨论情况做出总体评价,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论点给予肯定和完善,对学生在自主性探究中暴露出来的正确或错误的典型思维给予合理的归纳评价,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此外,应总结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学生面对一个案例时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和解决思路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面对类似贸易问题时积累一定经验。因此,教师在总结点评环节,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准”,运用理论知识、概念、原理要准确,点评要切中要害;其次要“精”,言简意赅,条分缕析,语言洗练,时间把握得当;最后要把握“分寸”,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具体运用:一个案例分析的示范

为进一步阐述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具体运用,下面以一个案例作为具体的运用对象进行示范分析。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首先从比较优势的内涵、发展过程和竞争优势产生的背景、内涵一一作详细的介绍,再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从逻辑关系来讲,这样的讲解过程是严谨并清晰的,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比较晦涩。在对这两个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讲解时,根据案例选择的典型性、新颖性、综合性为指导原则,我们精心选择了“中国为什么是世界制鞋大国而不是世界制鞋强国”为案例进行示范分析。案例内容: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制鞋生产大国、贸易大国和消费大国,但近年来,印度、巴西、越南等国家在制鞋产业上迅速追赶比拼,使我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国皮革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作为生产大国,2010年我国年产130亿双鞋,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位居第一。作为贸易大国,我国有近百亿双鞋销往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份额337亿美元(不含鞋材等),出口鞋数量及金额分别占世界鞋类出口数量及金额的73%和40%,位居第一。在世界鞋业论坛上,中国皮革协会做了“未来五年世界鞋业及中国鞋业发展趋势”,其中一组世界最有竞争力的几个国家制鞋劳动力成本的数据比较引起很大关注。中国年产量130亿双,劳动力成本是1.3-1.5美元/小时;印度年产量20亿双,劳动力成本是0.65美元/小时;巴西2016年各类鞋年产量近9亿双,劳动力成本是4.35美元/小时;越南2016年各类鞋年产量近8亿双,劳动力成本是0.48美元/小时。中国皮革协会专家分析指出,从鞋业的生产数量上来看,这些国家要在10年内取代中国鞋业大国的位置,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中国在今后发展中的竞争压力依然很大,必须加快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彻底摒弃依靠速度、规模、价格进行竞争的发展方式,而向依靠质量、标准、技术、服务、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进行竞争的发展方式转变。与此同时,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发展皮革产业还有诸多优势,如丰富的原料皮资源、完善的产业链、巨大的加工能力、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可用较低成本生产各种质量产品以及极具潜力的13亿人口的大市场,但应积极从制鞋大国向制鞋强国转变。教师在让学生阅读完案例后,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导向”学习模式设立问题,让学生重点围绕“为什么中国只是制鞋大国而不是世界制鞋强国”这个问题结合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理论去进行探讨,提高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进行案例总结指出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制鞋业的比较优势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而国家的竞争优势扶持和培养,对于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方面,我国比较薄弱。国外有竞争力的产业都有庞大的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组成的产业簇群的支持,而我国的大多数产业缺乏这种支持。因此,要提高我国制鞋业的竞争力,需要从产业簇群上下功夫,促进其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四、结语

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等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国际贸易承担着把学生引入国际贸易学科、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兴趣的关键任务,承担着为学生构筑学科基本框架、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描绘学科发展前沿以及拓展国际经济视角的重要使命。鉴于现实经济情况的复杂性和国际贸易理论的抽象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使用案例教学来加强学生理解,利用典型案例、典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利用师生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发言。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比如案例的选择、理论知识点教授与案例分析的有机融合及协调等,[7]要求教师课前紧跟当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大量的资料和案例搜集,并对其进行加工和整理,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手段鼓励学生大胆灵活运用相关贸易理论探讨问题,以保证在采用案例教学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高臣,刘爽.实践导向:案例教学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78.

[2]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9.

[3]傅海霞.基于案例教学的国际贸易课程改革研究[J].对外经贸,2015(11):151.

[4]张润莲,张向利,叶进.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4):102.

[5]黄爱双.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7):118.

[6]邵光华.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57.

篇10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中经济学的教学面临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懂,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较难理解、掌握、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的难题;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以“选择”、“决策”为主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问题为纽带,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经济意识;以案例教学为抓手,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通过这些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经济学是高职教育中工商经管类专业高职学生的必修课程,由于其课程理论性很强,高职学生高中阶段的基础较差,加之经济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大都来自西方,抽象和逻辑性很强,高职学生对于传统的说理性教学方法,普遍感到经济学原理很抽象、难理解,远离现实、远离生活。改进经济学的教学方法,让经济学成为高职学生能够学习、容易掌握、善于运用的课程,势在必行,同时对于他们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能力发展,也极为重要。

在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以“选择”、“决策”为主线贯穿整个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全过程,用以显著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问题为纽带,来强化高职学生的问题意识、经济意识;以案例教学为抓手,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选择”、“决策”为主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灌,学生记笔记,学生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地爬,这种教学的弊端在于学生生吞活剥,没有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以及具体方法,教师一旦不教,学生就束手无策,学生毕业后,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面对现实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一筹莫展,人云亦云,不能作出理性的选择,决策随意,殆误工作生活。

经济学作为一门选择、决策的科学,探讨的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适宜恰当的消费行为或生产行为,使消费者满足最大化或生产者利益最大化;或者说,为了达到一定的满足程度或利益目标的条件下,通过理性正确的选择,使消耗的资源、成本最小。“选择”、“决策”作为主线贯穿着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和具体的方式方法中。

一边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经济学的思维方法以致影响工作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道路的选择取舍,一边是作为选择的决策的经济学,整个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中都充盈着理性选择的光辉、智性决策的灵动,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矛盾与反差,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怪圈呢?

现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应该可以而且能够有效地消除这种怪圈。即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将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来展开教学活动,教师的作用从“教”为主转入以“导”为主,指导、诱导、疏导。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探究各种经济现象和发现各类经济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研究”欲望,让他们成为“选择”、“决策”的主体,也就是学生应从旁观者角色进入主体角色,作为消费者如何理性思考,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在既定的收入或支出条件下,购买商品与服务,获得最大的满足,也就是经济学上的效用最大化。作为生产者、经营者、老板,如何来合理配置资源(土地、资本、劳动等),选择适当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投入成本最小,获得最大的产量,也就是经济学中的产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这样,高职学生的学习从“要他学”转成“我要学”、“我做主”,经济学理论上的选择与决策等认知成为学生具体实在的选择决策思考、实践体验,有力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

二、以问题为纽带,强化高职学生的问题意识、经济意识

对于高职学生和高职教育,强调创新意识、创新个性的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个性在高职教育中打下了扎实基础,就业创业就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不断变化竞争环境,而且是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而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学习、掌握、运用经济学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对教学终究是一种挑战,要成为具体的践行,而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要以问题为纽带,让问题连接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让问题串联经济学知识的起源、发展、变化以及趋势,以问题为起点,引发思考、比较、探究、运用到解决具体的经济问题,明晰各类经济现象,分析、理解、揭示各种经济行为的内在原因,预测未来。

下面以经济学起源、发展、变化、趋势中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为例,看如何开展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实践。

1.“看不见的手”与经济学的诞生。

经济学的起源、发展、演化离不开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社会经济问题、社会经济行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是如何创造经济学的呢?他就是思考着这样的问题: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转动的,经济究竟是怎么发展的;思来想去,最后他终于发现,原来这个社会的转动靠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每一个人在做事时,没有人想到社会利益,他想到的都是利己,是个人利益。但当他真正这样做的时候,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拉着他,其结果要比他真正想要促进社会利益还好得多,他认为自己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真正内核。

在著名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书中提出“看不见的手”这样的理论,从他开始,人类有了经济学,他主张国家不要干预经济,要让经济自由发展,让价格机制自发地起作用,每个人都会自动按照价格机制,根据自己的利益去做事,这样经济就会发展了。在他的思想指导下,英国的经济首先得到了发展,然后是西欧,之后是美国,斯密的思想统治了资本主义世界150年之久。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人们用他的思想来管理一个国家,政府不干预经济,让经济自由发展,政府只做守夜人,直到今天经济学家们还在争论不休:政府究竟该不该管着经济?还是政府应该“回家”去?那么什么是“看不见的手”?它的作用、运行机制如何?国家为什么不要干预经济,只做守夜人?从这些大问题进一步引伸出诸如需求、供给、价格机制、弹性理论、均衡理论等一系列相关次级问题,这些大大小小问题,环环相扣,足以吸引高职学生的好奇、兴趣,让他们在经济学的海洋中探宝拾贝,获得知识的充实、精神的愉悦。

2.“看得见的手”与经济学的发展

“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市场机制,就真的像亚当.斯密描述的这么完美吗?其实不然。到了1929年,一场空前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股市崩盘、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经济陷入大萧条,然后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没有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幸免。这时人们不禁要问: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哪儿去了?他不是说国家不管经济就可以自动发展吗?怎么现在经济不能发展了?怎么失业问题解决不了?怎么银行都倒闭了?怎么股市都崩盘了?经济到底怎么才能恢复过来呢?这不仅是现实严酷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经济学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这时英国又出现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经济学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他说,那只“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经济危机问题,你们没着了,我有着,我的这一着叫“看得见的手”。那什么是“看得见的手”呢?它管用吗?如何用呢?这些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和经济学的重大转折变化,引发学生进入经济学的殿堂里,使学生视野从微观转向宏观,从个量转向总量来认识把握经济运行规律。

所谓“看得见的手”,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国家可以加大财政赤字发行公债,直接投资,把经济刺激起来,政府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解决经济问题。凯恩斯认为供给不会自动创造需求,政府要去刺激需求,拉动经济,靠“看得见的手”,靠国家干预解决社会的经济问题。

正是从他开始,西方国家的经济真的在他的指导下开始复苏,美国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开始,采用了他的国家宏观调控理论,建了很多基础设施,修了很多铁路,铺了很多公路,使美国经济起飞得这么快。

也就是从凯恩斯开始,人们看经济问题已经从微观转向宏观,从个量转向了总量。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历史从他开始。他的思想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又一次繁荣。美国、英国和整个西方世界从经济衰退中走了出来,出现了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经济的蓬勃发展。二战以后,西方各国都开始对经济宏观调控。

从“看得见的手”这个大问题,引发进而了解、理解经济总量以及相关的诸多概念、知识、方法。诸如:国民收入、GDP、经济增长率、总供给、总需求、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经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等。使学生始于问题,通过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回答 、解释 、解决经济问题。不断探究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联系上下知识,起到强化问题意识、经济意识、创新意识的积极作用。

三、以案例教学为抓手,注重高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高职学生进入角色,成为消费行为、生产行为的“选择”、“决策”主体,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问题为纽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追根问底、了解熟悉知识的前因后果,融会贯通,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经济意识。这些都需要有具体的载体、媒介,来依托、来凭借,也就是需要得力的道具、平台。笔者在教学实践探索中,逐步探索案例教学是一个极为有用的工具、手段。许多经济学基本原理、知识、方法,如果平铺直叙,言而无物,高职学生倍感经济学理论性太深、逻辑性太强,深奥难懂,不知所云。而用案例将经济学理论知识、方法与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社会经济行为联系起来。高职学生便有了感觉,思维便有了灵动,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教与学互动、教与学相长,不仅经济学理论知识容易理解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达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教学境界。可见以案例为抓手,注重高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是行之有效的。搞好案例教学,要在精编案例、精读案例上下功夫,以收到预期教学效果。

精编案例,以切合教学内容为上。案例教学,不是唯案例而案例,拿手段、工具作为目的,要根据教学内容精编案例,使案例内容与教学内容吻合、贴切,短小精干并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探究兴趣盎然,在相互讨论、争辩中不知不觉获得经济学知识、思维方法,这样学习不再枯燥吃力、困难厌恶,成为精神的愉悦、情感的体验。

边际效用是西方微观经济学中较为抽象的概念,而且是经济学中消费行为理论中的重要知识点,跨越到心理学、行为学学科,学生理解不易;比如理解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妨以央视春晚为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它;案例内容可编排为: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当时娱乐事业尚不发达的我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晚会的节目成为全国老百姓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题材。因此,晚会年复一年地办下去了,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先进,场面设计越来越宏大,节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不知何时,人们对春节联欢晚会的评价越来越差了,原先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的赞美之词变成了一片骂声,春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晚会也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年年骂、年年办”的怪圈。引发为什么人们对春晚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这一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这样的案例,学生求知、探索、研究的欲望强烈,很快进入学习“选择”、“决策”的主角,用自己的理解、认知解释这一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集合各个学习主体的不同见解,加以教师从中启发、诱导、指导,举一反三,使高职学生很快较全面的认识把握住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和运用。

而精读案例,以学以致用为要。将上述春晚案例中分析、归纳、整理出的感性知识,上升到高职学生现有知识所能涉及到的领域,加以散发、延伸、深化,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就像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它在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管理措施、人力资源激励等方面,它们都发挥着作用,任何简单相同或相似的重复,人们感到的满足程度或管理者预期要获得的管理效果都是递减的;要改变这一状况,唯有创新、创造差异、创造特色,才能减少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制约。

不错,经济学是理论性强的课程,同时经济学又是致用之学;经济学的教学在理论传授学习的同时,客观要求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更要注重后者:应用知识;要从不会用到会用,从一般会用到善于应用;为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显然,高职教师任重道远,需不断实践探索、总结经验得失,有的放矢,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