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常见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常见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数学教学常见问题

篇1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常见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

1.教师上课不能抓住重点

初中数学比小学数学要难很多,学生不能像以前那样,即使课堂上不怎么听讲,只要有点小聪明,还是能考个好成绩.初中数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远比小学数学多,而且一个知识点能衍生出很多子知识点,并且知识点的灵活变化可以出很多道题.如果学生一个知识点没学会,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觉得上课特别痛苦,听不懂老师所讲,也不能深入理解知识点,就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节课没重点,看似讲了满满一黑板,却对学生起不到作用.这是因为教师一味地教学,讲知识点的来源,怎么推理出来的,用它来解几个课本上的例子,却忘了要把知识点贯通起来.教师要多举些例子,用多变的例题,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碰到类似题时,学生就会觉得解起题来游刃有余,从而熟练掌握知识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重点,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2.学生学习状态差

很多农村学生,小学一般都是在本村学习的,而初中要去镇上或是更远的地方学习,所以在心理上会有变化.开学一开始,来到陌生的环境,还要学习更多知识,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导致他们上课状态差.学生最主要的打击是,刚开始不能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等问题的干扰,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很困扰.初中数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又是一个断断续续的学习.初中数学每个学年都有每个学年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是太紧密,所以即使一个知识点没学好,也不影响以后的学习.初中学生是要考高中的,最后一个学年会把所有知识点整合,所以说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学生刚入学学习状态可以不好,但如果一直适应不了学校生活,今后的学习就很难进行.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1.教应熟读课本,对课本了如指掌

教师要抓住重点的前提,就是熟悉知识点.只有熟悉知识点,并且接触过很多学生做的题,才能知道学生哪个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知识点学生容易搞混.比如,在讲概念性的知识时,如什么是有理数,什么是无理数,什么是正数,什么叫负数,正多边形的定义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概念,都必须让学生对定义熟记于心,就算是让他们把定义背下来都不为过.很多题都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时候少一句话,少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学生不细心,就会经常做错这种题,而做错这种题往往使学生产生知识点没学会的心理暗示,并且越是怕这种题,考试就越是考这种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害怕概念性的题目.其他知识点也是一样.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熟知教科书,熟知知识点,备好课.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用简单而容易理解的题目练习,让学生学好知识.

2.学生要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对策

1.前言

新课程改革为学校教育的思想变化和教学发展提供多方面和建议,作为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决策,使学校教育在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方面达成更符合社会环境的需求。最近一个时期的教学改革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使初中数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2.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取得的进步

2.1学生学习方面的表现

新课改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知和知识的掌握也更加主动。

2.2教师教学方面的进步

初中数学教师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内容设计和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方面花费心血。教师们精心撰写教案、说课、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不仅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还使自身的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2.3教学思想方面的改变

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求实施“人本教育”,则初中数学课堂就必须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课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都尽量转换教学思想,少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多发现学生的的学习需要、多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师道尊严”的教学思想已经逐渐向“以生为本”方面转变。

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3.1教学没有完全面向全体

虽然先进的教学方法已经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得到广泛的使用,但并不意味着全体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都得到了满足。受“中考”这个硬性指标的限制,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仍以教学大纲要求的中考内容为标准,这使得有些教学内容对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过难”,而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要在课堂上使全体学生都有兴趣、都获得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仍是不现实的。

3.2数学教师对课改实践的不够彻底

新课改为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基本的发展路线,同时也对初中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挑战。要实践新课改的方针,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放下“教师”的身段,充分尊重学生,将高高在上的教师角色转化为与学生平等的指导者角色。同时需要教师们对教材、对课堂进行全面的掌握,数学教师不得不抛弃原本“顺手”的教学方式和多年的教学习惯,这使得很多数学教师对新课改存在抵触的情绪,在实际教学中用新瓶装旧酒,即便使用新教学方法,课堂改善仍旧不大。

3.3教学评价指标不完善

无论新课改对教学提出怎样科学的建议和指导,中国的教育体质不改变,各种升学考试不取消,那么教学的评价指标就还是学生的成绩,初中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尽管教师和学生都努力在新课改的路上前进着,但“考试成绩提高”仍旧是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这使得教师对教学的评价也偏向知识的掌握,而试卷不能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心理的发展方面,教学评价几乎是空白的。

4.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对策

4.1使用差异教学的模式

要解决教学不能面对全体学生的问题,就应该重视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要求都是整齐划一的,这明显与学生的个人特点不相符合,因此,应使用差异教学的模式来弥补这个缺点。差异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心理特征和智力因素使用特征进行的教学,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使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每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一堂课中保证学生们“各取所需”。在进行差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先将学生进行学习特点归类,分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的等级,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进行观察,如学生在课堂上的视觉通道、听觉通道的使用,学生的思维模式等,以此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辅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教学内容。

4.2数学教师应加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为了解决教师对新课改实践的不彻底的问题,笔者建议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自身教学水平提升方面下功夫,不仅做到使用新的教学方法、逐渐转换教学思想,还应该做到能够从多角度观察课堂、多角度感受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多角度体会数学教学的实际意义。只有教师在心中坚定“数学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能够使新课改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得到彻底的实践。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和实践不应局限在自己的课堂上,也不应该局限在本校教师群体中,应该积极的走出去,去先进学校学习、听课,多读先进的教学研究资料,从中学习实践新课改的方法,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3学校带头树立完整的教学评价指标

为了解决教学评价方面的偏颇,笔者建议各初中学校应该带头为教师和学生树立完整的教学评价指标。毕竟初中数学教学是初中教育中的重点部分,受到学校整体的教学风气的影响。学校重视升学率,则数学教学的评价指标必然建立在学生成绩上,教师对课改的实践就永远逃不出“分数”的限制;如果学校能够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加以重视,那么教师在课堂中也必然会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各种心理素质的培养,新课改的实践会因此更加扎实、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5.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中,初中数学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初中数学课堂的针对性有偏差,对新课改实践的不够彻底,教学评价指标也不够完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也需要学校带头为教学树立完善的教学指标,以体现新课改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秀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宁夏教育科研,2013(02).

[2]袁静.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及对策[J].教师之友,2005(07).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合情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通过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合情推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学实践表明,可以将合情推理分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三种形式.学习合情推理方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概念.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初中数学教材在编排上,体现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从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和学习教材内容,对学生形成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例如,在讲“有理数的加减法”时,学生探索加减法法则的过程实际就是归纳过程,可以实现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目标.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内容,“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例题1:-3+(-2)=?根据原理,学生分析出解题思路:由原点先向西移动3个单位,再向西移动两个单位,一共向西移动5个单位,所以-3+(-2)=-5.例题2:-3+2=?在已知原理的基础上,学生得出正确的解题思路:由原点先向西移动3个单位,再向东移动2个单位,一共向西移动1个单位,所以-3+2=-1.在探讨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已知原理可以得出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合,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合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学生将所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这个过程就属于学生的合情推理.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发挥教材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在分析和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合情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二、贯彻合情推理理念,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对单纯传授教学知识思想的转变,不仅要重视教学知识的结论,还需要重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将合情推理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目标.例如,在讲“有理数加减法”时,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要求学生将“50-30=?50-20=?50-0=?50-(-10)=?”减法变为加法,由于学生在学习有理数加减法之前,只学习过基本的加法和减法,对加法和减法的互相转换比较陌生.在学生没有明白有理数加减法法则之前,有的学生错解:减法“50-30”变换为加法“50+30”.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没有明确指出错误,而是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也明白解题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方法,将减法“50-30”变换为加法“50+(-30)”.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结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猜想,得出正确解题思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展现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过程.

篇4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15-0111-01

前言

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以学生学习客观规律为基础,在特定时间内教师教给学生最多的数学知识,学生掌握最多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更能培养起良好的数学思维。但就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仍存在忽视学生学习特点、忽视课堂氛围、一味追求课堂知识量等问题,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氛围过于沉闷,进而让学生对原本就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逐渐失去兴趣。针对此现象,笔者根据课堂出现的问题,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1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目前很多教师急于追求教学成果,往往忽视了对课本中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在学生基础知识不牢的情况下片面追求过多难题,不但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系统学习,更会削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一些教师还由于过度重视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直接导致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过少甚至忽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定律或概念,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数学中出现的基本规律、概念进行细致的讲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没有坚固基础的数学学习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十分不利。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跟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练习,避免学生盲目的做各种习题册,盲目参加各种辅导班,白白浪费时间。

2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实践出真知,是指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够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于初中生来说,只有在课堂上真正思考和实践之后才能充分掌握所学知识。而在现阶段的课堂中,教师仍是课堂的主体,单一的讲授模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填鸭式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厌烦情绪。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课堂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进而能够主动的进行探究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产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

3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授课程倾注感情,以真挚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并及时进行讲解。同时教师还要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活动,如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回答问题,对获胜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类似的课堂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小组讨论和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精神,同时也可以起到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作用。

4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出台,对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根据新标准,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可以多媒体播放用所教知识解决的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为学生展示数学趣味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再配合及时的讲解,才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和理解。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相关教具,如纸板、铁丝、木条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重视教学反馈与评价

教学评价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回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单一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对学生所进行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虽然看似科学,但不利于一部分成绩中等或中下等的学生开发潜能,从而过早的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根据新课标对教师评价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将以往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转变为师生间的双向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总结,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教师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对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6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是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加强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对教学评价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数学教学的效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成方妍.当前初中数学教师课下辅导效率不高的原因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吴瑞生.“四自主”教育模式对培养初中数学教师素养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篇5

>> 浅析支架式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对中职数学“框架式”教学的思考 浅析支架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下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刍议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支架式”教学模式オ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探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探讨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析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 浅析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框架式教学的特征,并对框架式教学的操作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框架式教学 21世纪之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我们这个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古老国度也遭遇了这一巨大浪潮。如何成为这一浪潮的弄潮儿,如何振兴中华民族是教育必须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在于基础教育,于是基础教育改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世界的前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文件,并实施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实验。新课改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实践证明,课改的深入发展需要每所学校、每个教师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需要研究人员积极的实践参与和理论创造。只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才能真正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此,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学校教育的改革实践[1]。1框架式教学的特征1.1整体性

整体性是框架式教学的根本特征,无论是框架的建构,还是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过程的进行都是以整体性作为根本原则。框架式教学批判传统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主张由整体理解部分,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理解部分,同时每个部分又是对整体的映射,"不仅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而且整体也存在与部分之中,意味着部分和整体互为基础、相互决定。"? "框架"是从广泛的知识和问题情境中提炼出来的基本结构,反映出普遍的知识整体;教学过程是框架的整体循环推进的教学过程;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丰富和生长,使学生具有普遍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体现了框架式教学的整体性特征。整体性更深刻的体现的是教学的系统论特征,表现为层次性、非线性、自组织性、开放性等,这些特征使框架式教学能够成为有效的、灵活的、变通的、创造性教学[2]。1.2反思性

反思是框架式教学的核心,杜威认为,反思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气反思性集中体现在框架式教学提倡的"多反复"的教学原则上。"多反复"是指对同一主题框架的多次学习,它有两种含义,一是就同一内容多次的单一重复,这是为了提高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达到知识技能的自动化;二是就同一内容多次的多样化学习,这是为了深化知识理解程度,建立知识的普遍联系,培养多样化的思维能力。其中,第一个含义可以包含在第二个含义之中,因而第二个含义才是"多反复"的本质含义。人类特有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是通过重述表征,或更确切地说,是通过以不同的表征形式重复地表征内在表征所表征的信息,在内部利用己经存储的信息(先天的和习得的)。2框架式教学的操作策略2.1教学目标设定策略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框架式教学在设定教学目标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它所建构的"框架"本身为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建立提供了框架。这里需要进一歩说明的是框架式教学的"框架"既是根据教师个体和集体的经验预先建构的(相对于学生而言),同时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和构建的,即"框架"是预成性与生成性的统一。已建立的框架为教学目标的设立提供了框架,反过来,框架又必须要围绕教学目标去建构,所以框架与教学目标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2.2教学目标的表征形式

大多数关于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理论,在整体表征形式上都是以泰勒所提出的"内容"与"行为"组成的二维矩阵来呈现的,只是不同的理论在内容和行为的分类与解释上不同。安德森等人认为,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一般描述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一般描述期望学生掌握的或建构的知识。当前对教育目标研究最系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而这种教育分类学就是基于教育目标的二维分析。

但是,由内容与行为组成的二维矩阵目标模式是分析性的,而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分析的基础上还有综合的、整体的结果,要有一个综合的具体教学目标,比如能解决某种类型的问题。分析性目标是作为独立的教学单位要去实现的,同时它们最终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综合目标的实现。综合目标是指能体现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教学的各个具体目标的综合性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的能力或整体模式。框架式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其整体性和系统性,"框架"体系是按照整体性原则建构的,这为综合性目标的设立提供了有利条件,弥补了分析性目标的不足,使教学目标既有清晰的分析性,又有和谐的综合性,这使教师和学生能从整体的较高的层次上去理解各部分教学目标的性质、意义、地位与作用,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教学决策。2.3框架式教学的课型划分策略

由于框架式教学的三个阶段是围绕一个主题框架进行循环整体教学,所以,框架式教学主要是以一个主题框架作为一个教学单元,采用单元式教学,这就需要划分和创设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阶段使用不同的课型,不同课型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习单元,不同的活动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观察;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36-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改革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中国的初中数学改革也随之正在酝酿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现在的教师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加强实验操作和对学生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在课堂应用中的深入。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最重要的环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接受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协调合作。

一、目前我国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

1、权威教育抑制了自由发挥

目前我国教学的问题有很多方面例如过分尊重老师的权威性,不敢突破老师教学的框架,学生只是简单的从老师的教学中的到体会,完全不能自己深入,多方位诠释。

2、自学也很重要

严重崇拜老师教的作用,完全忽略自学的重要性,老师教学当然很重要,但是最终要的还是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运用,对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全方位的尊重。

3、数学教学重经验更重实验

数学教学思维的扩展和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如何才能够让实验教学在现代中国数学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只是老师要做的事情更加是学校和教育部门都应该要考量的事情。

4、互相尊重共同学习

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见解和经验,尊重学生的决定,让学生知道教什么,学生的意义。让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之下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灵活的评价标准,完善学生的各个学习方略,利用设备和多媒体教材对学生的进行临场操作和实验的能力进行培养。

二、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1、数学思维优先培养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初中数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方略在不断完善,数学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最好方法,学生在数学上的水平能够对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目前的信息社会中,各个方略的提出都需要一种运算思维,数学的教育在现代教学中非常重要,加深数学教育的概念性研究尤为突出。

2、不同阶段重点培养

加强对数学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不同水平的培养,减少各种人为编造的乱七八糟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能够解答一些真实的有建设意义的数学问题。为加强社会技能打好基础。

3、注重个性培养

我们应该清楚能够调动学生生活的技能就能够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并非所有的学生是怎样,都应该怎样,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只是老师凭空的猜测。

4、自己做才是硬道理

数学学习需要全方位思考,要有扩散思维才能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数学思维,学生们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老师的知道对数学思维进行判断和理解。

5、课堂上打分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主要还是考试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关切和激励学生的同时要全面的对学生学习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6、师生互动 决绝盲从

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互动,有效的互动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例如在指导学生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但是权威的发令者,而且也是命令的执行者。

7、抓住课堂活跃阶段

从正常的学生来考虑,课堂教学中学生都处在非常活跃的状态,对问题的解决思维多样性,特别是学生自己能够举出很多例子,来对数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认识。

8、瞬间思维很重要

从教室的角色来把握问题的各个角度,学生瞬间思维有时候是解开问题的钥匙,有时候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抓住学生的瞬间思维,让他在课堂上熊熊燃烧。

9、长路漫漫需坚持

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善教学内容和完善教学方法的路上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教育是兴国之事。教师要自我做起,珍惜学生们宝贵的时间,要知道一堂课对于你来说是四十五分钟可对于四五十个孩子来说就是将近两千分钟啊。千万不要再课堂上浪费学生的时间。

三、完善学校管理机制

再好的教学方法,再强大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学校管理机制的配合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虽然平时和学生们在一起都是老师,但是老师是在学校的管理之下来教学的。学校管理机制好,老师开的会少,平时的家庭烦恼少,教学质量也就会提高,反之则不然。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对初中学校的监督要加强,为了能给学生一个安定和谐的教学环境,国家要对学校和学生增加更多的补助政策。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教学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采用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的有效手段,已经被广泛地采纳和运用,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初中数学采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合作学习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大批专家学者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中归纳总结出的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新型教学形式,它是以现代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学社会学等学科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新课程教学目标为研究先导,以数学课堂上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为基本动力,以班级授课为教学前导,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以学生整体成绩作为评价体系标准的一种短时、低耗、高效、轻松的教学活动。

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

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今天,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被不断地采纳和应用,数学教学在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上都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1.空间狭小

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合作学习无论在学习效率上,还是在学习质量上都更胜一筹。合作学习体现集体智慧,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在集体智慧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完成学习任务,解决数学问题。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过于简单,使学生合作探究的空间过于狭小。比如,有的教师将新知识的公式推导作为合作学习的任务,学生占用整堂课的时间探讨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的集体智慧难以体现,教学进度和课堂任务受到影响。

2.学生缺乏准备

在初中教师的认知里,合作学习无论是方式还是形式都过于简单,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不需要进行培训和指导。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初中生还没有形成成熟完备的思维方式和模式,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新型的教学形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强调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我提出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数轴上,与表示3的点距离是7的点表示的数,等于倒数为0.5的数的多少倍?在讨论中,其中一个小组的两个同学各持答案的一种情况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小组的其中一些成员则持观战的态度,还有一些学生眼睛望着窗外,根本没参与进来,小组讨论始终没有结果。

3.教师缺乏明确定位

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教师的传授主体性并不矛盾,因此,合作学习中也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缺乏明确的定位,在讲解完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有效关注和监督,而是转手开始忙自己的事情。这样对学生的知识接受和掌握情况不能明确了解,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和解决,课堂秩序也不能很好维持,致使课堂秩序混乱,表面热闹,实质问题却没有进展。

三、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精选内容,扩大合作空间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并非所有的知识内容都可以用来开展合作学习。调查研究发现,层次较高或比较复杂的认知任务更适宜用于开展合作学习。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将教材中层次较高或较为复杂的知识点和问题作为学习任务。就初中数学来说,更偏重于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对这类问题的探究和讨论,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互动交流作用的发挥。思维层次高、开放性强的问题在交流合作中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使合作学习的空间得以扩大。

2.培养技能,做好准备工作

针对合作学习中学生缺乏准备的情况,教师要着重对学生的合作基础技能进行培养,为开展合作学习做好准备。(1)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见解,在别人发表意见时做好记录,取长补短,不要急于纠正和打断;(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勇于发言,大胆、清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合作的基础上配合学习、共同进步。

3.明确分工,做好本职工作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智力水平制订不同的任务。初中阶段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一般在7人左右,小组内要选择基础好、领导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选择写字速度快的学生作为记录员,选择有权威的学生作为监督员,选择口齿伶俐、逻辑性强的学生作为发言人。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长组织和领导大家进行讨论,监督员负责监督成员的发言情况,将不发言和发言较多的学生都记录下来,讨论过程中由记录员记录下重要意见和抉择,最后由发言人整理和归纳总结后代表本组发言。在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都要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集体智慧得以发挥。

四、精选成员,提高合作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进行小组分配时,尽量不要采用同桌或相近的几人划分为一个小组的形式,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性别和基础条件等精选小组成员,使小组内部有效交流的同时,还能促进组与组的交流。比如,在进行小组成员选择时,将男生与女生、活泼的与内向的、理性思维强的与感性思维强的等都囊括在一个组内,使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合作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虽然在当前的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作学习的益处一定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就“实”避“虚”:浅谈小组合作学习[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04).

[2]曾期嫣.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17).

[3]张轼辉.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小学教学研究,2011(05).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8―0074―01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以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 寓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品德修养于一体, 必须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有效提高的需求。这对高中数学教育体系的重新建构,以及教育重心的转移起到了引导作用。要求教师通过数学教学的实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内容重组和多种学习方式的灵活选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深化课改的目的。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体系入手,就如何达成高中数学教学新目标提出几点建议。

一、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育体系分析

1. 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主要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数学精神的精髓在于人类从事数学活动中体现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工作中,要培养学生对真理的热爱与追求,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鼓励学生保持理智的好奇心、独立的探索和创新的精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以及民主、平等、合作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将数学知识应用于造福社会和人类的崇高理想。

2. 数学知识教育。数学知识教育又可以分为知识技能和数学思维。教师要将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 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数学概念本质属性的揭示, 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通过几何、代数知识的联系、迁移,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通过数学变式, 问题的步步深入,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通过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转化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3. 数学能力教育。要通过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1. 受初中数学思想的束缚。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无法跳出初中养成的固定思维解题模式,在学习过程中考虑不全面,出现知识掌握方面的障碍,致使学生进入高中后出现理解困难、概念模糊等问题。

2. 教学手法单调。很多教师数学教学固定在数学题目的解答上,他们从来不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背景,对于公式的讲解,也只是以一种理论推导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照本宣科,不知变通,上课内容枯燥无味,缺乏生动,致使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3. 受高考压力逼迫,学生思维僵化。长期搞题海战术致使学生思维变得迟钝,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4. 学生盲目相信教师,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课堂上通常采用“教师整堂讲,学生通篇听”的形式,学生盲目听课,不敢质疑。这样教学,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新课改背景下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 以知识为载体, 拓展学生的能力。高中数学教育不应再以单纯的习题重复演练和频繁的书本知识测验作为考查和评估学生的硬性指标, 而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

篇9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单纯重视教数学知识本身或重视学生掌握各种题目的解题技巧,很少关注这些知识的产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哪些联系。缺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研究的意识,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这就造成知识学习和应用的脱节,学生感受不到学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势必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中。这是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

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一种数学情景,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感悟到数学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1.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灵活处理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合理利用教材内容。新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 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为学具,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在这节课中,我不仅准备了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的物品,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同时把测量的物品换成实物,(例如铅笔、粉笔、文具盒、硬币等)为准确的估计提供条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只要认真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例如一年级 "认识人民币"的主题图(购物、存钱)、 "认识钟表"的主题图等,这些都是学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的真实表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安排的"生活中的数"、"生活中的数学"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其优点并不在于资源本身,而在于由此可以使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数,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2.导入新课生活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里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我讲了一个生活中的故事:"小刚买了三瓶饮料,小刚喝了一瓶的 1﹨ 4 ,爸爸喝了一瓶的2﹨ 8,妈妈喝了一瓶的 3﹨ 12 ,请同学们猜一猜,他们三个人谁喝的多?同时用电脑演示三瓶饮料喝去的过程。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3.实践应用生活化

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从教学手段看,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 步测和目测"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什么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时,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己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得出了自己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志娥;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与策略[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

[2] 唐均;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反思[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5);

[3] 申忠军;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应注意的七个问题[J].教师,2009(17);

篇10

类型一、换元法

例1、已知f( +1)=x+2 ,求f(x)的解析式

解:令,则,

所以(),即

点评:换元法求函数的解析式,要注意换元量的取值范围,即函数解析式的定义域!

类型二、配变量法

例2、已知,求的解析式.

解:,又,所以

变式:已知,求的解析式.

解:,所以

点评:配变量法求函数解析式,注意配变量的取值范围.

类型三、待定系数法

例3、求一个实系数的一次函数,使得

解:(待定系数法)设,已知

类型四、抽象函数的解析式,常用方法有赋值法,解方程法等

例4.设函数为实数集上的函数,且,求

解:用换得

解方程组消去得

点评:本题利用解方程组的思想,解题过程中函数的定义域没有发生改变!

例5.设是定义域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满足,且对任意实数,有,求

解(赋值法)令得

类型五、利用函数的性质求解析式

例6、已知是奇函数,且当时,求时,的表达式

解:当时,则,

又是奇函数,,,即

例7、设是定义在R上周期为2 的偶函数,当时,,求当时,的解析式

解:设,则,,

所以,又的周期为2,,是偶函数,,

点评:利用函数的基本性质求解析式,把握“求谁设谁找关系”!

类型六、特殊值代入法

例8、若,且,

求值.

解:令,则,,

令,则,,

同理:,,

类型七、归纳递推法

例9、设,记,求

解:,,

,所以函数的周期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