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混合方法研究;并行式设计;嵌入式设计;分步递进式设计
分类号 B841.4
混和方法研究(mixed methods research)被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们称为继定量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教育研究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并且研究者们认为“混合方法研究的时代已经来临” (Johnson & Onwuegbuzle, 2004)。混合方法研究既是一种研究设计,也是一种科学探究方法,它通过在一个或一系列的研究中搜集、分析、综合各种量化和质性资料,深入、全面地理解、揭示所研究的问题(Johnson, Onwuegbuzie, & Turner,2007; Creswell & Clark,2007)。事实上,混合方法研究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初的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研究中即有所体现。之后,采用此类方法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多,并被冠以各种不同的称谓,如整合研究、多重方法研究、交叉研究等。直至2004 年底混和方法研究的专题研讨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混合方法研究”这一称谓被普遍认同,混合方法研究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引起广泛关注。
混合方法设计既能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优点集于一身,又能弥补单一方法的缺陷,并从多元视角对所探讨的复杂现象做出全面的、支持性的说明和解释。鉴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采用混合方法设计来探讨其中蕴涵的学习与教学的心理规律是极其必要的。
虽然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或多或少都在使用混合方法,且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质性资料和量化数据的混合方式(Morse, 1991; Morgan,1998; Sandelowski, 2000; Creswell & Clark, 2007),但是,在“混合”方法的类型的划分上缺乏逻辑性和共识,使混合流于形式。为了能够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来选用最为适宜的混合方式,以充分挖掘质性材料和量化数据的内涵,我们有必要厘清不同的混合设计方式,了解各自的适用条件、具体程序及特点等。以下分别介绍三种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常用的设计方式:并行式设计、嵌入式设计和分步递进式设计。
1 并行式设计
并行式设计通常是围绕同一主题,分别采用质性和量化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获得不同类型的、互相补充的数据资料,然后根据这两类信息,对所探讨的核心主题形成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见图1)。利用该种设计,研究者既可以直接将研究问题的量化统计结果和质性分析结果加以对比,也可以利用质性资料来验证量化结果。通常情况下,质和量两类数据或资料的权重是均衡的,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根据质性资料和量化数据的不同混合方式,并行式设计也可以有多种变式,其中最为常用的有三种:聚合模型、数据转换模型和多水平模型。
图1 并行式设计
1.1 聚合模型
在聚合模型中,研究者分别搜集、分析同一研究主题的量化数据和质性资料,然后将两类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进而得出整合的结果(见图2)。Perry,Dewine,Duffy和Vance(2007)采用并行式设计来研究城市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问题。研究者在对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进行干预之前和之后,分别采用质性方法(访谈)和量化方法(问卷调查)对自我效能感进行考察。量化统计的结果未能发现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显著变化,而从质性资料的分析中却证明了自我效能感的显著变化。显然,质性和量化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比常规的单一研究范式能揭示更为真实的、动态的进程及结果。《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2期 (总第28期)孙文梅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混合方法设计
图2 并行式设计变式1――聚合模型
1.2 数据转换模型
数据转换模型即把一种类型的资料转换为另一种类型。通常是对搜集的质性资料进行分析后,转换为量化数据,然后与量化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或者将量化数据按照类别或性质转化为质性资料,进行整合性的解释(见图3)。比如,对教师课堂教学录像及访谈的质性资料进行编码、赋值,转换为量化数据,然后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自我评估量表和学生评估量表数据进行比较,以便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图3 并行式设计变式2――数据转换模型
1.3 多水平模型
在多水平模型中,质性方法或量化方法可分别用于探讨一个系统中不同水平的问题,而每一水平上获得的结果又被整合,用于解释整个系统的特征(见图4)。比如,若要探讨学校硬件条件建设状况对学习与教学效果的影响,则可以分别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不同层面上分别搜集相关数据或资料。在学校层面上,可以用量化方法搜集硬件建设的具体数据。在教师层面上,可以围绕硬件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等进行访谈,获得质性资料。在学生层面上,可以通过学习观问卷、学习兴趣问卷、学习策略问卷、学习成绩等获得量化的数据。之后,对上述三个层面的资料数据进行汇总,对学校硬件条件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并行式设计作为一种典型的混合方法,其设计模式易于理解,同时收集质性和量化两类数据,既能揭示不同方面的信息,又能够相互印证、补充,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综合性比较强的研究设计。但是,在使用该设计时,需要研究者在质性分析和量化统计两方面都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尤其当量化数据和质性资料二者所得结果不一致时,更需要研究者从方法及其使用过程的科学性、充分性的角度予以关注,并充分挖掘、细化两类信息的内涵。
图4 并行式设计变式3――多水平模型
2 嵌入式设计
嵌入式设计通常以一种方法为主、另一种方法为辅,即在一种信息类型的框架下纳入另一种信息类型,被纳入的信息起到补充、印证的作用(见图5a和图5b)。比如,在一个以量化分析为主的研究中,补充一些质性资料来回答某个具体的问题;或者在一个以质性分析为主的研究中,补充部分量化数据来佐证某个结论。尤其在研究中使用单一类型的信息资料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时有些乏力或有失偏颇的情况下,采用嵌入式设计是比较恰当的。
图5a 量化为主的嵌入式设计
图5b 质性为主的嵌入式设计
常用的嵌入式设计是在量化数据为主的研究中嵌入质性资料,质性研究主要是针对量化研究中的某些重要主题展开的。因此,下面论述以量化为主的嵌入式设计的两种典型变式:实验模型和调查模型。
2.1 实验模型
在控制精细的实验设计或者准实验设计中,通常以量化数据为主。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形,在不同的实验阶段嵌入部分质性研究,以补充、丰富量化数据结果(见图6)。比如,考察阅读障碍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所采用的自我调控策略时,除了利用各种设备、测量工具等来记录儿童的阅读策略、阅读成绩、眼动状况、阅读时间等量化数据外,还可以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嵌入适当的质性研究。可以在实验前对儿童或家长进行初步的访谈,了解其基本的学习状况等信息;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儿童的口语报告、表情与动作等;在实验结束后还可以针对实验进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询问、追问。所搜集的这些质性材料都可以作为辅助但重要的补充信息,来深入、具体地解释量化结果。
图6 嵌入式变式1――实验模型
2.2 调查模型
当研究者采用多种测评工具进行调查、获得量化数据并据此探讨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还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及调查进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适当地加入质性研究,以更为合理、深入地解释各种变量间的内在关系的深层机制(见图7)。
图7 嵌入式变式2――调查模型比如,欲探讨学习策略、迁移意识与迁移成效之间的关系时,研究者可以通过施测学习策略及迁移意识的问卷调查以及考察学生解决迁移问题的成绩,来获得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迁移意识水平以及迁移成绩等量化数据。同时,研究者还可以针对所测问卷中的某个具体维度或其中的某一具体题项,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或进行访谈。若研究者关注迁移意识在迁移成效中的特殊作用,则可以让学生回答某些开放性问题,如“当你遇到未曾见过的考题时,你通常会怎么做?为什么?”通过分析学生的回答,来进一步充实、扩展问卷调查中有关迁移意识问卷所测得的量化数据的内涵,证实量化数据的效度,同时更为深刻地揭示迁移意识在迁移中的作用机制。Smith(2006)曾采用嵌入式的设计探讨职业学校的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该研究对6所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到量化数据,同时又选取11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以期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补充和支持。
在以量化为主的嵌入式设计中,质性研究何时嵌入呢?这通常要视研究的具体需要而定。既可以在搜集量化数据之前进行初步的质性研究,获得量化研究所需的条件性或前提性信息;也可以在量化研究之后辅之以质性研究,以深化数据的内涵。若在量化研究的过程中同时搜集质性信息,则可以获得动态的、与具体数据相呼应的详细信息。
与并行式混合设计相比,嵌入式设计虽然也使用质性和量化两种研究方式,但其中一种研究方式是主要的,另一种起补充、辅助的作用。当研究者无法保证充分的时间和充足的资源来完成一个深入的质性和量化并重的研究时,嵌入式设计是最为适宜的选择。当然,在使用该类设计时,研究者必须清楚地界定量化和质性两种研究方法的主次关系。
3 分步递进式设计
当研究者先采用量化研究(或质性)获得初步结果后,继续采用质性(或量化)研究来进一步深化、提炼前一阶段所得结论时,实际上就是在使用分步递进式的混合设计。与并行式设计相比,分步递进式设计更强调前后两种研究的内在连续性和递进性。与嵌入式设计相比,分步递进式设计则强调量化和质性两种方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根据质与量的不同递进顺序,两种常用的变式是:先量后质的解释模型和先质后量的探索模型。
3.1 先量后质的解释模型
解释模型是利用质性资料来进一步解释、印证或扩展量化结果的一种混合设计。其具体操作分两大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收集和分析量化数据,第二阶段是根据量化结果进行质性研究,对量化结果进行印证、深化或解释(见图8)。
图8 分步递进式变式1――解释模型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解释性模型常用于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用质性资料来解释量化结果的显著(或不显著)性的深层机制,或用于解释与预期不符的量化结果。在这种情形中,质性研究的主要功能在于深化、细化前一阶段的量化结果,对量化结果进行扩展性的、更具说服力的解释。Aldridge,Fraser和Huang(1999)围绕班级环境特点进行一项跨文化研究,关注台湾和澳大利亚两个地区班级环境差异的影响因素。该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量化方法来考察台湾和澳大利亚两地的班级环境在哪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然后根据该量化结果,采用深度访谈的质性方法来解释其差异的深层原因。
解释模型还可用于另一种情形,即研究者根据量化研究结果确立具有某类特征的群体,然后对该类群体进行质性研究。在这种情形中,前一阶段的量化结果为后续的质性研究的被试选择提供了依据,而针对特殊群体所进行的质性研究不仅能够细化前期的量化结果,而且也能够揭示量化研究中不易显现的特殊现象。比如,研究者根据课堂行为问卷调查的量化结果,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行为表现类型。之后对所感兴趣的行为类型(如冲动型)的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进行全程录像。通过对该录像进行编码分析,同时结合家庭访谈、教师访谈等,了解其行为模式的成因、诱发与维持机制及其对课堂氛围的影响等,据此拟定干预或训练方案。
研究者在使用解释模型时,可以分别在两个阶段使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相对于同时进行质和量的研究而言,更简便易行;而研究报告也可以相应地分阶段呈现,简明易懂。当然,由于该类设计需要两个阶段,在时间上略有延长。此外,若要针对某类群体进行深入的质性研究,则应在使用该设计之前对样本问题进行仔细考虑,以免因样本无效或缺乏而延误后续的研究。
3.2 先质后量的探索模型
探索模型是利用量化方法来验证、修改或精炼前期的质性结果的一种研究设计。其具体操作也分两大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广泛收集质性资料,初步建构理论模型或建构类别、编制相应的项目;第二阶段是根据质性分析、归类的结果进行量化研究,进而对质性结果进行修改、充实或印证(图9)。
图9 分步递进式变式2――探索模型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当开发某种新的测评工具或确立心理特征的不同类型时,通常都会用到探索性的混合设计。例如,研究者在编制教师“为迁移而教”的调查问卷时,首先需要进行文献分析,访谈不同类型的教师在教学内容选编、课堂讲授策略、作业布置及反馈方式、学法指导、动机调动等诸多方面的看法,访谈相应的学生群体和主管领导,必要时还应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日记进行分析,以从多个角度获取教师为迁移而教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访谈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并对所收集的教师访谈的质性材料进行概括、提炼,初步建构出教师为迁移而教的调查问卷的内容框架或维度。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题项,并采用量化方式将各个题项进行合并聚类或删减,最终编制出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测评工具。当然,在具体的研究中,可能会多次进行 “质”与“量”的混合,从而编制出一个信效度良好的测评工具。
探索性混合设计与解释性混合设计一样,也是一种简明易懂、简便易行的设计形式。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好这种设计,研究者在研究时段的选择与组织、被试的选用方面都需要事先作精细安排。
4 小结
表1对以上三种设计进行了简要对比。可见,每类设计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但是,三类设计并非截然独立或对立的,也无优劣之分。在具体的研究中,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用适宜的设计类型,也可综合使用不同类型的混合设计。在选择不同类型的混合设计时,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所选用的混合设计方式能否达到研究目的?是否为最恰当、最有效的方式?(2)研究者自身的专长及具有的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技能水平如何?(3)研究所需的资源,如时间、资金等是否充足?(4)其他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时是搜集有关的资料或数据的最佳时机?质性和量化两种方法的相对权重如何确定?总之,在使用混合方法研究时,必须准确把握质性和量化的各自特点与功用,遵循其使用的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表1 三种混合方法设计之比较
参考文献
Aldridge, J. M., Fraser, B. J., & Huang, T. I. (1999). Investigat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s in Taiwan and Australia with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3(1): 48-62.
Creswell, J. W., & Clark, V. P. (2007). Design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Johnson, R. B., & Onwuegbuzle, A. (2004). Mixed methods research: A research paradigm whose time has com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3(7): 12-26.
Johnson, R. B., Onwuegbuzie, A. J., & Turner, L. A. (2007). Toward a definition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1(2): 112-133.
Morgan, D. L. (1998).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Applications to health research.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8(3): 362-376.
Morse, J. M. (1991).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Nursing Research, 40(2): 120-123.
Sandelowski, M. (2000).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ampling,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echniques in mixedmethod studies.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23(3): 246 -255.
篇2
关键词:新课改 心理学 教法
据调查,当前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差是影响教师队伍质量的主要原因。我们根据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师范生的心理特点,对教育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培养师范生实际应用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往,许多学生学习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不高,其中,既有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问题,也有教师授课方法单一、满堂灌的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着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入手,围绕优化师范生教育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这根主线,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心理学教学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是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考试既是对考生本科阶段所学内容的检验,又是对是否具有从事进一步专业研究的潜能的考察。因此大纲中明确规定考核目标为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的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全面复习,但又要有所侧重。教育学统考涉及多个学科,这就要求考生要全面复习,使得复习工作量加大了。但各门学科的比值又有所不同,所以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有所侧重的第二个内涵强调,在一门学科内也要有所侧重,比如第五至八部分的理论阐述因为是教育心理学的精华和热点,使用性也较强,因而考生要加大力度。
二、提高学生心理教育的学习兴趣
1.深入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增强教育理论学科的探究性
教育学课堂必须提出富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如“高考改革和教育评价的方法改革”“教育公平就是起点公平吗”等等。教育学课堂的任务首先应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对教育-社会问题的兴趣,进而把握好教育理论,并发挥教育理论的实际作用。
2.突出教育理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生活性,让师范生走进社会、走进教育
一是通过历史案例资料来促进学生理解教育价值问题——教育是为社会文明进步服务的。如给学生提供对教师的社会使命的深刻认识的案例资料。很多学生反思这个案例之后认识到:从这位中学校长的信中,读懂了教师职业的神圣——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二是通过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教师的神圣职责。比如我们生活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生活的各种矛盾,在中小学学生生活中也同样如此,对教师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等事例可以启发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教育机智,形成教育的生活艺术。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
这是教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有效使用讲授法,对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原则方法具有重要作用。讲授过程中,要求教师把握重点,厘清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力求启发式教学。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
2.研读自学法
研读自学应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大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在《教育学》课程中,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有关章节内容布置给学生,提出自学要求;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拓展性阅读资源,包括各章节参考文献、《教育学》必读书目等,择取其中一些内容,提出阅读要求。此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教学相长,取得优质教学效果。
3.课堂讨论法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择取一些教育教学热点、疑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学生可分组也可自由结对,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事实性材料,提高讨论或辩论、观点的碰撞交流,帮助分析理解实际问题,形成教育共识。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活动法
篇3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反思 方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原来的“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并不断提升教学反思的能力,应知晓教学反思的内容,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更应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
一、教学中设计反思法
成功的教学,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若在课堂上设计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则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会很高。课后我总结出以下两点体会:
(1)抓住知识本质特征,设计一些诱发性的练习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问题的设计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变式和肤浅的问答形式上,而应设计一些既能让学生动手触摸、又能动脑思考的问题,这样可使学生在“观察、实践、归纳、猜想和证明”的探究过程中,激发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
二、教学后日记反思法
教学日记反思法是指教师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把当天的教学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的反思方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可见,教学日记的重要作用。教学日记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功的经验,也就是取得的达到或高于期望值的成就。(2)不足之处,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在所难免,如教学内容安排欠妥、教学方法设计不当、教学重点不突出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拿出勇气去面对。对教学中的失误之处,不仅要将问题记下来,而且要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也就是低于期望值的结果。“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总有须进一步改善、进一步优化的地方。
三、教学案例研究反思法
教学案例研究是以某一教学事件或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反复的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案例的选择应遵循真实性、典型性、价值性等原则。所谓真实性,是指案例发生在真实的教学中的真实的教学“故事”;所谓典型性,是指作为研究样本的案例,必须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所谓价值性,是指案例应具有研究探讨的价值。教学案例的素材可以是:(1)研究自己的教学,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2)观察同事的教学,从中搜集案例;教学案例搜集之后,应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工具,对教学理念、学生观念、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理性反思。
四、学生学习过程反思法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在教学反思中记录下来,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例如,在教学中常见到这种现象:一些教师对学生做错题的处理方法是错一罚十,甚至错一罚百,而学生尽管苦不堪言、极不情愿,但还是照办,其结果是过一段时间后,再遇到同类型题仍然出错。这是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教师必须依据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为指导,深刻地剖析和反思,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以增强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体会,常常会形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见解。有时学生的见解独具一格,对此,教师应将这些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
五、教师交流对话反思法
新课程强调,教师之间应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加强交流对话,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交流对话反思是通过与其他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对话来进行反思的方法。我们知道,教师的个人反思有一定的局限性,“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请同事参与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共同分析,提供不同观点,聆听“多种声音”,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进行更为深刻、更为全面的反思。为此,教师应经常与同事进行交流,可以向同事叙述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征求同事的意见,使自己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也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来促进反思,“请进来”即邀请其他教师来到自己的课堂听课,请他们指出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须进一步完善之处;“走出去”即走出自己的课堂,走进他人的课堂,观摩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这样,可以反观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六、教学再设计反思法
教完每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订教案。
七、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篇4
创新教育是对素质教育进一步地延生,通过教学的形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当前,创新教育是各个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由于体育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地位,其没能够在各个专家学者之间得到一个确定的含义,笔者对各个专家的定义进行了对比之后,发现其存在一定的共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使用的必要手段;二,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配合而完成;三,体育教学方法的含义比较广泛,不仅仅指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
2.体育教学方法在实践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达标。《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的数据显示:学生的速度、耐力等水平不断下降;中国学生的肺部功能不断下降;出现近视学生的年龄呈现出低龄化;学生的体重大大超过标准的体重。虽然,在2010年的调查中,这些数据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是依旧让人堪忧。
2.2体育课程没有被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对体育课的设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还会出现部分学校将体育课作为别的课程来使用,学校对体育课的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数量上不断缩减课程的时间,很多学校对体育课的安排没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数量,还有很多学校将之进行让给语数外老师使用,学生都已经习惯了学校的这种现象;上课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体育课的宗旨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当前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已经无法发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功能,更多时候,学校的体育课成为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
2.3体育时间以及质量没有得到保证。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只重视考试成绩,不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学生和家长一直都被灌输着“只要学生的成绩好,其他一切都不重要”的思想,这都直接导致了学生体育时间和体育质量的下降。
2.4家长对学生体育锻炼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时使用最多的词汇是:“你又去哪玩了?、你什么时候写作业?你考了几分?在班级第几名?”,在中国多数家长中,成绩是孩子的一切,孩子就是学习的机器,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在家中的眼中“学习”是指一味地接受学校的文化知识,而学生的见识、道德品质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这样的培养模式,学生只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一点的风吹雨打便会将其摧毁,现在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一次考试成绩下降就会使其倍受打击,现如今学生的自杀率也越来越高,高考失利、考研失利会使很多学生难以度过这样的挫折。在大学开学时期的军训中,就会出现学生连连晕倒的现象,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都如此差,这不仅仅是学生的责任,家长、学校甚至教育部门,是不是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3.1提高社会对体育教学的普遍认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也应该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当前,社会对锻炼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要远远比体育锻炼来得重要。当前高考的考核标准更多的是学生文化成绩,在大多数人眼中,体育特长生只是由于文化成绩比较低而不得已的选择。要想提高社会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就必须广泛宣传体育教学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另外,还可以提高体育成绩在高考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从而会使更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情况将作为学生的体育成绩,这样可以适当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以及获取更多家长的支持。
3.2对体育课程进行重新设置。各个学校再对体育课堂进行设置时,体育课程的针对性、趣味性应该满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对体育课程进行设置时,学生将作为主体,体育课程的设置本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只有这样,体育课程的设置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不然将会是困难重重。
篇5
1、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改实行以来,明确指出了我国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学生素质能力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体育基础教育,将课程改革落实到基层课堂教学中去,提升国民整体身体素质。但是由于我国缺乏创新教育经验和方法,体育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我国最早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上世纪从前苏联引进的,然后又学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学方法,结合了我国体育教学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这也是我国体育教学的最早开端。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未曾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仍然采用着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主,经常采用直观法、分解与完整法、游戏法、比赛法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这些方法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持久性却不强,而且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感受,很多学生都没有深刻理解体育教学的意义。从上世纪至今,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经过了多次改革,接受了时代新思想,更换了教学设施,但是大部分学校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理论教学课程较多,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时,必须要保持身心愉快,要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但是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学生自主性较差,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没有实践锻炼的机会,而且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与时展所需的体育人才差距较大。
2、创新教育理念的基本涵义
2.1、创新教育具有整体性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现状较为不理想,体育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了体育特长生身上,忽略了对普通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而创新性教育就具有整体性,针对的是所有学生,旨在激发所有学生的潜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创新教育的成果和福利,这对于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整体提升十分有利。
2.2、创新教育具有综合性创新性教育其实是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的结合,也是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结合。创新教育理念下,必须要加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要增强体育课外实践活动,是增强学生体制和智力的最佳教育方法。
2.3、创新教育是传承与发展的结合创新教育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知识的传承,吸收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优点,然后结合每个学校的不同实际情况,形成了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模式,主要是坚持以学生体育素质提升为目的,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有效应用,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热爱,也是对体育教育的更好发展。
3、创新教育理念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加强了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入了创新教育理念,这虽然有效提升了我国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我国创新教育经验较少,正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接下来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解一下。
3.1、体育教学理论中的问题想要实现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务必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创新,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健全的体育理论教材,很多体育知识都较为陈旧,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体育教学只要加强学生的户外锻炼,让学生缓解下学习压力即可。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学校教学中,体育教学课程安排较少,学校将大部分课程都安排在应试考试课程方面。而且体育教师缺乏理论教学目标,不知道该教到哪种程度,教师根本就没有领会创新教育理念的真滴,没有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3.2、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没有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创新,同时也没有加强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不同,许多学校都没有健全的体育实践器材,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没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忽略了学生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学生被教师强迫去参加体育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反感,教师在体育实践课堂中无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更没有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导致体育教学实践效率无法提升。
4、创新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多门课程中都开始应用创新教育理念,无疑体育教学课堂中也要加强创新教育理念的应用,尤其是在体育理论教学和体育实践教学两个方面。
4.1、创新教育理念在体育理论教学方面的应用(1)开创了体育创新教学的理念。在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改革体育教学手段,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有效缓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有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教学课堂氛围也较为和谐,开创了体育创新教学的新理念。(2)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体育教学。现代体育教学中,更为注重的是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加强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生进行协商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课堂反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体育教学。(3)理论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现代体育教学要加强对体育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要确保教材内容符合时展步伐,教学研究人员也要深入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体育知识,要从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对体育实践教学知识进行创新,要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
篇6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特点;教学方法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医学临床对心身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临床心理主要包括临床岗位所需的应用性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如心身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以及相关的评估知识,对临床工作有辅助作用。通过学习,学生可初步掌握执业医师所要求的临床心理知识和技能,为此,如何更好地提高医学心理学教学效果对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尤为重要。
一、《医学心理学》的课程特点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的四大学科即内、外、妇、儿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密切的联系,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其应用于医学临床对心身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中。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因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应当注重其实践操作,即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学在医疗实践过程中的作用。
二、《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方法
1.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中,没有专门的医学心理学专业,因此,高校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开展,师资力量缺乏是一个大问题。医学心理学教师岗位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者,或者是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或者是有一定的医学基础。教学人员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搞好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程准备时应注重实践资料的收集,尤其是与课程理论知识密切相关的资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内容,避免简单的照本宣科;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各种资讯工具,及时了解医学以及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条件允许时也可参加一些心理学的培训和学习。
2.调整授课内容
《医学心理学》虽然专为医学学生开设,但它是医学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的一个交叉学科,其中涉及很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心理学内容在大多学生看来普遍表现为抽象难懂,因此,课程难易程度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简单则不易让学生有知识的丰收感,过难又容易让学生缺乏信心,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因此课程设置要难易适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及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整个过程中占主体地位。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4.丰富教学方法
由于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学中应在传统的理论式授课方式过程中,进一步强调实践教学,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角色扮演法,此种方法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根据课程内容需要,模拟实际场景,在创设的情景中体会心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再比如问题导向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根据授课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该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案例法也是一种常用方法,教师给出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写出报告,然后教师再比较分析,找出差异,总结经验。通过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可以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
5.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多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挖掘其中的新异因素,使所教的知识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比如列举生动案例来说明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也就是说学习活动都是由学习动机引起的,好的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也要求教师注意对学生兴趣、学习动机的培养,因此,教育工作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即是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6.情境式教学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创设相关情境,一方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课程导入时可以提出与课程有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接下来的课程围绕问题展开,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更有利于相关知识的掌握。
7.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
多媒体教学方式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医学心理学,因其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设施使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片、音像等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具体化,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同时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生动有趣,教学内容丰富,扩大信息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8.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增加学习兴趣
尽管医学心理学知识抽象难懂,但其中涉及较多与人体身心相关的一些问题,加之学生往往对心理学知识又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保证正常的教学效果的同时,适当地安排一些课程相关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
参考文献
[1]姚树桥.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法理学 教学 思维转向 方法革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29-02
1 法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主题变奏
法理学属于理论法学的范畴,是“以法的现象运动的普遍性规律和最一般的宏观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认识和叙述法的现象辩证发展过程的概念与范畴体系”,[1]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之一。它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占有非常特殊的位置,被理解为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甚至有人将法理学形容为法律的眼睛,并指出,“只有伟大的法理学才能成就伟大的法律传统”,其“绝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一种职业,一种技术,一种解决眼前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能在人类社会和个人职业生涯的荆棘丛林之中开启前行的方向”。[2]如此,法理学的学科使命就在于把握一个时代的文明脉动,凝炼一个时代的生命力要素,拓展一个时代法学研究的场域,引领一个时代法律发展的精神走向。[3]可以说,一个国家法理学的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就代表了这个国家法学的发展水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法理学学科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有关中国法学发展的“理想图景”的探讨,也带来了法理学学科研究主题的变换。首先,从偏重政治理想到着力于法本身的研究;其次,从理论来源的单一取向到多种渊源的探寻;再次,从单纯的国内法研究到全球性视野;最后,从权力关注转向权利法学。[4]法理学从此走在了一个理性自觉的发展轨道上。
2 法理学教学的思维转向
法理学学科在法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法理学主题的变奏,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那就是如何使得法理学的教学符合其学科性质并适应当代中国法学主题的变奏。对此,法理学教学思维的转向是首先要关注的。
首先,从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法律思维的培养。传统上,人们往往把法学教育仅理解为是法律知识的传授。在这里,教授被视为法学学科的真理发现者与传授者,在课堂上实行单向的讲授,注重规范与条文的讲解而忽视了规范、条文背后的价值意蕴;注重规范与条文的讲解而忽视了规范、条文与法律实践的接洽;注重规范与条文的讲解而忽视了规范、条文对于人的指向。[5]法理学的教学更是如此。法律思维是一个以一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以相应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为背景、以法律概念和法律语言为思维分析工具和载体,通过具体运用特定的法律方法和技术,对法律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处理的专门化的认识与思维活动及其过程。[6]透过法律思维的培养,法律知识的接受将变得简单而易行,法律知识的应用也将变得自觉而适切。单纯的法律知识的传授对学生来讲显然只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
其次,从封闭式的教学思维转向开放式的教学思维。封闭性教学思维意味着僵化、保守与一元的真理观。在教学中简单地运用单一的学术与思想资源,在教学的目的与功能预设上追求获得某种单一而确定的“唯一”的法学“真理”。老师惯于从本本上的教条出发来讲授与讨论问题,而不愿直面生活的现实及其所展现的问题。在教学的理论思维上基本是政治思维取向,在视野上基本落在现实政治的既定框架之内,并且人为地设置各种教学。[4]这种无交流、无互动、无交锋、无批判、无反思的教学环境,只能导致学生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与鲜活个性的丧失。法理学的学科属性与中国法理学的发展要求法理学的教学思维应走出“画地为牢”的窘境,从封闭式的教学思维转向开放式的教学思维。老师应采取多视角、多维度、大纵深的授课思维,通过对法理学各学派的不同理论观点的述评与比较、对法制现实与法制理论的深沉张力的论析、对中外法制理论与现实的不同径路的比较与甄别,从而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开放式的教学思维有利于形成平等、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勇于批判而不迷信权威的主体意识,从而契合法理学的主题变奏。
最后,从注重理论传输转向重视法律职业培养。法学教育是一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法律职业培养的重要途径。法学教育以培养法律职业者为目的,其场所是为实现这一特殊目的而做出的制度化设计,其典型就是法学院。所以,从培养过程和方式上看,法学教育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显著特点。故而,法理学教育在对法理学知识进行系统而抽象的概念讲授和原理教导的同时,还要进行法律实务的模拟训练,为学生提供处理具体法律事务的技能训练。[1]从法学教育的目的出发,法理学教育应从注重理论的传输转向法律职业的培养。但是,也要防止另一种情况的出现,即把法学变成一种技能,将法学沦为“匠学”。“如果一个人只是个法律工匠,只知道审判程序之程规和精通实在法的专门规则,那么他的确不能成为第一流的法律工作者。”更夸张地说“只是一个十足的傻汉而已”。[8]所以,法律职业的培养就既包括职业知识的培养,也包括职业思维、职业技术、职业道德的培养。
3 法理学教学的方法革新
由于法理学学科内容的抽象性、思辨性,再加上传统上对理论法学学科的误解,法理学往往不能引起法科学生的重视与学习的兴趣。如此,法理学的教授者就应基于教学思维的多重转向,革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法理学的教学成效。
首先,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的有机结合。讲授法是我国法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法理学是对法律现象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具有体系化与系统化的理论结构。讲授法能够有效地结合法律传统与法理学教学内容,注重对抽象的概念、原理加以阐释和分类,直接地传播知识,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法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对大学生采用直接导入的讲授教学法,对法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予以揭示,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全面,引导学生掌握法理学的知识体系,也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与认知特点。但是,讲授法确实也存在僵化、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缺点。如此,案例教学法就有了必要。鲜活、直观的案例有利于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的热情,活跃教学氛围,提升理论知识的授受实效。但是,法理学的学科性质又使得其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必须与部门法的案例教学区别开来。老师所选取的案例应能针对法理学学科理论的系统性特点,并照顾法理学的抽象性、基础性,突出对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怀。只有将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法理学的教学实效。
其次,情境教学法与实训法的有机结合。情境通常被理解为景物、人物、情节、场景和环境,以及由场景、景物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境界。所谓情境式教学法亦可称之为实践教学法,或是体验式教学法。在法理学教学中,就是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的生动的场景,使其自主自动地强化自己的法律职业者的角色,调动其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法律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情境加角色使学生从平面、纸面接触法律转向立体运用法律,充满形象感和实用性。意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的能力并重,是一种理论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教育方法。[9]这种教学法对于学生对抽象、思辨的法理学范畴与原理的理解是非常有助益的。但是,情境教学法所创设的情境毕竟只是模拟,只是在课堂上创设某种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还不是真正的社会现实与法律实践。如此,实训法就成了必要。实训是以实训基地为依托,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真实的参与者的身份在实训单位及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应用法律知识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在法理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到法院、检察院等机关,以助手的身份参与案件的处理。当然,这需要学校与实训单位有良好的合作,并保证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能有足够的实训时间。实训法能有效解决情境教学法中的模拟情境与现实生活的张力,其与情境教学法的结合又能解决实训法对教学时间的苛刻要求,可谓相得益彰。
最后,诊所教学法与讨论法的有机结合。诊所式法律教育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其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缩小学院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意识观念。[10]诊所式法律教育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学生学习法学理论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抽象而思辨的法理学基本范畴与原理的理解。目前,法律援助是最主要的方式与途径。但是,诊所式教学的成本较高,对老师的要求甚高,也因为此,学生的参与度就比较低。如此,讨论法就成为必要。讨论式教学法指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个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争论、商讨、弄清问题或提高认识的方法。通过讨论,能使学生在愉快、兴奋中吸取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由于诊所式教学法的参与度较低,所援助的案件又具有一定的类型限制,这必然导致其功能发挥的受限。讨论式教学就可以让这些参与法律援助的部分同学、老师将所参与援助的具体案件带到课堂中来,让所有同学参与其中,积极地讨论、交流,就案件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进而加深同学对相关法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与此同时,也能解决老师在设置讨论主题时材料的贫乏与僵化,如此相得益彰,必能大大提升法理学的教学实效。
对法理学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建立在法理学的学科属性与教学实际的基础之上,适应时代对法学学科的整体要求,与法学教育的整体发展相协调。无论是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法、诊所式教学法还是讨论法,它们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与其它方法的有机结合才能扬长避短而发挥其最大能效。
参考文献
[1] 公丕祥.法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436.
[2] 朱应平,徐继强.法律的理想与法理学的担――评周永坤著《法理学(第二版)》[J].暨南学报,2007(1):143-151.
[3] 徐显明,齐延平.法理学的中国性、问题性与实践性[J].中国法学,2007(1):111-120.
[4] 姚建宗.主题变奏:中国法学在路上――以法理学为视角的观察[J].法律科学,2007,25(4):3-14.
[5] 孙来清.论法学教育应当体现人文精神[J].前沿,2010(1):118-121.
[6] 姚建宗.法理学――一般法律科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417.
[7] 刘爱龙.论法理学教学与法学思辨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57-160.
[8]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531.
篇8
【关键词】创新理念 优化方法 引领成长 提升质效
教师要树立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改进转变教学策略、整合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渠道,与学生建立一种“协力同心、轻松愉悦、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亲师信道、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一、融洽关系。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
一是培养学生体育情感。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面向全体同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要用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素养、体育魅力培养学生学习、锻炼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锻炼,催生学生的体育情感,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领会动作要领。笔者在教学中,将新理论、新思想、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使学生不但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而且了解相关的运动、健康知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勤于锻炼的好习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个性发展,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二是创新体育教学策略。随着时代的进步,课改的深入,体育教育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整合教学内容、搭建教学平台、拓宽教学渠道,为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学习前沿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掌握生理、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体育技能,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全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在教会学生体育技能、运动技巧的同时,让学生科学地煅练身体,学有所长、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形成基本的体育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思辨能力、思想素质,促进学生成长进步。
三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同学,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对话、对接、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增进师生之间了解、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虚心地听取学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出有价值的信息,把建议有机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使教学活动工作更加适应学生身心发展与需求。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身体机能、个人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因需而导,因材施教,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运动技能技术,了解相关的体育常识,在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学会尊重关爱他人,形成健康的学习、生活态度,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模式,优化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一是注重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成长进步的需求,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体育技能和身心发展需要。笔者在教学中,注重用体育理论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学会”到“会学”。如教学“武术运动”内容时,笔者从网站上下载了介绍中华武术起源、流派、代表人物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进行系统地讲解,增强学生对武术运动的了解,激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引领学生成长。
二是注重运用电教传媒。电教传媒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拓展信息容量。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力消耗较大、教学过程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如笔者在教学“排球运动”内容时,我精心选取了一些排球比赛的精彩录像为学生进行了播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催生了情感,而且对排球的训练要点具有了感性认识,提高教学生动程度,教学实践中,学生因为教师的演示过程是瞬间动作,学生一时无法理解、掌握,影响了训练成效。笔者在运用多媒体对动作进行“定格、慢进”演示,把连贯动作分解成动作要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动作要领,然后再进行实践教学,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升了体育教学质效。
三是注重合作探究学习。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煅练中增进学生情感。在集体活动中检验学习、煅练成果,在学习、运动过程中增进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学生体育教学中活动加深了解、密切协作、增进友谊。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如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相互“追逐”的游戏中获得身体变向的脚步动作,再让学生结合篮球运球追逐,在目标的统领下合作学习,分别达成自己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体验成功的乐趣,使每位学生在“最近发展区”收获成功、体会成长。
三、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
一是拓宽体育教学渠道。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蕴含的竞争因素、人文素养,不断拓宽教学渠道。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组织学生通过参加对抗练习,邀请赛、运动会等活动,将一些训练活动设计成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竞争中提高训练成效,激发学生运动意识,提供学生参与机会,用体育的内力增强运动的吸引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参与运动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如笔者在教学“体操运动”的内容时,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笔者将学生分为多个训练小组,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在每一组采取推荐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小组学习成果评比,通过竞争性模式,提升了学生参与学习训练的积极性。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应具有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创新,改革陈旧的课堂教育观念,改变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俗套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一、培养创造型人才,教师本身须具备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出创造型人才,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有人曾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表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显出来,而是艺术家。”教师劳动的创新性,主要在于教育教学无固定不变的规范、方式、方法。教学绝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而必须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育手段,根据课堂内容的变化因材施教,适时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教学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就是一种艺术创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这句话十分精辟地说明了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目的和实质。有了对教育教学是创造性劳动的认识,教师就会生出信念,产生动力,为培养创新人才而努力。
二、培养创造型人才,教师应大胆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有成就之人,多惯于求异思维。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认识到偌大社会有着纷繁复杂的问题,解决起来不可能简单到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勤动脑,善思考,允许学生有各种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我的老师》一课时,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分析、理解文中“我”的心理活动:“我”对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如何理解“我”对老师情感的升华?学生可以从词语入手分析,也可以从句子入手分析,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从词的感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狡猾”的本义是什么,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甚至,可以让学生来表演蔡老师打学生这一情节。这样一来,沉闷的课堂不再沉闷,学习探讨氛围浓厚,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培养创造型人才,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篇10
摘 要 当前环境背景下,全国各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改革,体育教学如何结合创新教育指导性文件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创新改革,成为了相关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就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实践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与分析,并根据创新视阈下中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有效途径,以资参考。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 中学体育 教学方法
体育作为一门深受中学生喜爱的基础学科,其能锻炼学生的体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普及教育中,更具有其不可替代性。但是,结合我国普通中学实际,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现有的体育创新教育导向性不强,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状况不容乐观。面对这种情况,普通中学纷纷转变思路,对基于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以探寻教育的突破口,满足创新教育发展形势的要求。
一、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方向
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把创新教育理解为对受教育者进行创新型教育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创新性理念、创新性策略以及创新性方法。创新教育强调人才观念的灌输,并提出人才的创造力不仅要具备普遍性,还能够进一步开发。为此,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在如下几方面的基本条件中形成突破:
第一,坚持教学理念的革新。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单位,他们是学习活动中的核心,体育教师应根据创新教育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要求,脱离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以生为主体、以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第二,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艰巨性。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漫长的,需要经过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目标优化等诸多方面的艰辛努力。这就要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试验、不断探索,以构筑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教学模式。
二、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学体育有效教学的方法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情感
由于受到学生自身条件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性格、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同时也导致他们在进行体育学习方面的能力有所不同。面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难题,教师有责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必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给予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以平等的体育发展机会,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在体育学习中获益。例如,教师可以时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体育项目的比赛,并设置丰厚的奖励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将体育锻炼形式情境化,使学生在体验故事情节中得到锻炼。耐力跑学生普遍害怕,我经常将耐力跑游戏化、情趣化,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徜徉在充满童趣的故事情节中,完成教学,达到目标。
(二)教学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单一发展的,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处于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单纯地充当客体的角色。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学生的一切行为和活动进行操控,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丧失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对于体育运动项目来说,练习方式过于单调、重复,学生往往会产生疲惫、厌倦情绪,教学质量也逐步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穿插一些以基本技术为素材的体育游戏,以调整学生情绪,提高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运动技能。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参与游戏的同时,练习技术动作,其练习效果也会立竿见影。尤其是在田径类运动教学中,倘若教师能够应用体育游戏,利用游戏把教学内容简化,并确保游戏教学的目标和田径体育的教学内容相一致,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强对田径运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继而促进田径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引进多元教学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兴趣
这就要求学校要实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向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转型,在评价学生时,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表现,让各类学生都能够在参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以“耐久跑”为例进行分析,倘若教师只是以能够完成任务为唯一标准进行评价,那么身体素质薄弱的学生就会因此而对体育产生抗逆心理。反之,倘若教师能够从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合作参与意识、参与积极性以及参与过程中是否注意安全等几个层面进行评价。对学生表现突出的地方予以肯定和表扬,对学生不足之处,委婉提出,督促改进,那么相信学生们的内在参与积极性也会达到激发,更有利于他们日后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实现中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增强体育教学实效性,以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是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必然行为。为此,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在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以学生综合能力发展需求为基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构筑新的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聚力发展和培养具有体育素养的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