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投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投资概念

篇1

一、域外法中的“金融消费者”

英国在2000年中首次在市场法案中运用了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这样概念的出台,使得人们对金融行业中的差异有所减少。这种概念的出台和英国所使用的金融统治体制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这一法案中,其注重于将消费者分为专业和非专业,在此基础上,强调要为非专业的消费者提供特殊的保护,但是我们发现在消费者分类中明显的对专业的消费者的保护比较大。从2010年英国政府实行金融体制改革以来,消费者的权益就受到了金融业的保障。但是,我们能够看到,无论监管的对象和现状如何,在监管中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首先我们必须放在第一位置上。

美国也在1999年针对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提出了法律上的概述,他们将消费者认为是因为家庭、个人或者家庭某种目的所进行金融产品交易的人。为了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美国出出台的法案严格保障人民在进行金融买卖中首先要对产品信息进行确认,禁止人们在进行银行卡消费中出现欺诈,在此基础上对金融业产品的一些不诚信的行为进行打压和抵制。在美国法案中,更清晰的是,将消费者个体看作是受托人的代表,而金融服务产品则是在金融机构中为家庭所需要的物品进行选择和买卖的过程。在这一法案中,它主要强调了金融行业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的储蓄和信用卡交易,在其他投资者个人投资方面没有更大的说明。

2000年日本出台了《金融商品销售法》。这一法律在传统的基础上,将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它定义金融消费者是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在金融中被动接受金融服务的主体。在这一说明中,金融消费者所涵盖了所有金融业,并且消费者不具有金融知识,而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其在进行金融服务推荐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对金融消费者服务做出保证。日本法将一些分业进行监管的项目统一变为综合监管,使得金融产品中的一些价格出现了大的变动。在日本法案出台的情况下,虽然受到了一些法律的限制,但是在形式上有很多的个人投资的色彩在里面。

二、目前我国对金融消费者的认识

很多年来,有不少的学者对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在我国只有投资者和消费者这一分别,而这两个概念并不能够运用到金融领域中。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对于金融产品,没有所谓的消费,只有一些产品才有所谓的内涵。但是绝大部分的人们还是赞成金融消费者本身这一概念的,但是在具体的概念界定中却是存在着分歧。例如,有人认为金融消费者是指金融机构中通过建立金融关系,从而进行金融服务的客户。这种关系只是以客户的投资领域来进行区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先所要表达的意义;此外,很多人认为在金融领域中客户所进行的正是投资者所进行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不能够否认其作为消费者的身份和真实意义。此外,还有人认为金融消费者是在生活的基础上,接受金融服务,从而进行生活维护的事项,这种划分主要依赖于金融服务的行为目的性。通过将金融消费者作为消费者的属性来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法律所规定的消费者的共有属性。

三、金融消费者及其与金融投资者的关系界定应考虑的要素

据我国所有的研究来看,金融消费者应该考虑到的要素主要有金融消费的涵盖项目,金融消费者分范围,金融产品的风险性。从第一个要素来看,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某些传统的投资金融类别能否统一归咎于金融消费。在其它意义上来看,投资额消费之间具有排斥性的成分,投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为是通过放弃自己现在的消费而进行的投资,而消费这一行为主要是满足人们个人现实的需要。更深层次进行了解就是,由于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它只是作为获取经济价值来说的,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遭遇到减值。单看消费这一问题却不存在减值的问题,对产品的消耗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另一方面的说法。在传统的观念中,一般从事证券类的活动我们通常将其称作是投资,而对于个人家庭中存在的从事存款、保险活动的被称作消费。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银监会与保监会都已明确的承认金融消费者的这一概念,但是证券行业中仍旧使用投资者的概念。其他要素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对其进行确认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区分,导致目前在对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投资者的这一概念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争端。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的一点是,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作为投资者,在涉及到金融领域中一定要慎之又慎,以保证自身的权益。

篇2

关键词:行为金融 投机 开户数 一字板 概念股 联动

一、概论

在开始A股市场行为金融的分析研究之前,我们先系统的回顾一下现代金融理论体系架构,以明确行为金融学的地位和这方面的研究可能存在的学术贡献。新古典金融理论建立于两大金融理论基石,一是以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1]为先的资产定价理论,另一个是以Fama对市场有效性研究为先的有效市场理论[2],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新古典金融理论的体系架构。新古典金融最早的构建来自Markowitz的博士论文《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1],该文于1952年发表在《金融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e)上,开创性地利用数理统计的语言描述了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奠定了金融学定价模型的基础,成为了现代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资产定价理论以外的金融学另一重要理论基石是有效市场理论。70年代 Fama等人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2],并给出了金融市场价格运动规律的实证检验思路。

继资产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以后,金融理论的框架基本构建清楚,然而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金融理论与金融证券市场的现实正不断发生着冲突,基于投资者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的传统金融理论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金融投资受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投资者总是用有限理性的态度作出决策,存在认知偏差和有限理性的现象。

Banz在1981年的发现[3]又打开了新古典金融理论的另一扇窗户,Banz发现金融市场存在系统性的异象,他首先提出了小公司效应异象,即小公司收益高于大公司收益,即使经过风险调整之后,溢价依然存在,该异象的发现无法从经典理论给予解释,随后发现的金融市场系统性的异象还包括时间异象等等,这些异象的存在需要更新的理论予以解释,在此之上发展出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金融理论领域的一个革命,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这场革命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挑战了传统金融学的统治性地位,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行为金融学假设投资者具有系统性的行为偏差和投资决策的非理性,恰恰能够就资产定价和市场效率中的很多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基于行为金融的证券市场分析,可以为证券市场中大量的异象提供强有力的解释。

作为一个刚刚起步10多年的新兴市场,A股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散户市场,具有高投机性、高换手率及个股波动剧烈等特点,心理因素严重影响着A股市场的投资行为。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来分析A股的投资者的行为,从而对A股资本市场有进一步的认知。首先,A股投资者结构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尽管证券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投资者结构组成在短期决定了市场行为。目前在沪深交易所开户的个人投资者近9000万人,其中50万元人民币以下投资者完成的交易约占股票交易总量的60%,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以中小投资者为交易主体的A股市场决定了短期投机氛围。基于此点,赵学军和王永宏研究了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即投资者有太长时间的持有亏损股票而太短时间地卖掉赢利股票的倾向[4]。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A股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也有存在机构通过操纵上市公司基本面信息来影响股票交易价格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这方面的研究包括:赵涛和郑祖玄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定价机制的影响[5];朱建民也讨论了券商的证券投资行为的演化趋势[6];另外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刘俊阐述了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模型[7]。但是,A股市场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也出现了一些特有的现象。而对于这些A股市场的异象,目前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涉及。因此,本文从股票账户及活跃度、一字板个股现象透视、概念股板块现象分析等三个角度来观察A股的投机行为。

二、股票账户及活跃度的分析

1、新增股票开户数

自2006年初以来,考虑到券商经纪业务每年开发客户带来的增长,从股票开户数每年增速的变动率来看,股票市场指数对增速的影响非常大,最初几年两者关性极高,随着市场开发程度的增高,相关性有所降低,总体相关系数达到0.72。

从周度数据来看,新增股票开户数与上证指数的相关性达到0.6,在上证指数在2007年10月达到历史高点6124之前,周新增股票开户数在2007年5月率先达到历史高点178万户。

2、活跃度分析

截至2013年10月份,A股股票账户数达到1.74亿户。从2008年以来周度交易数据上看,平均每周有36%的持仓账户,参与交易账户大概占持仓账户的5.6%。结合沪深两市的成交金额来看,每周参与交易的户均成交金额在6.4万人民币左右,这再次印证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以广大散户为主。

三、从市场表现看投资者行为

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个人投资者容易受到群体情感的感染,倾向于采取与群体行为相近的行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并忽略自身可获得的信息,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些行为往往是不可思议的。一些典型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包括认知的系统偏差(systematic biases) 、信息串流(information cascades)和羊群效应(herd behavior)。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的此类社会心理特征可以很好地解释金融市场中热点频繁出现的现象,市场泡沫和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从一字板股票打开后的表现,市场概念股联动效应两个方面来考查A股市场的羊群效应。

1、一字板现象透视

这里并不论述涨跌停板制度本身带来的暗示作用,仅从一字板个数及之后开板表现来管中窥豹。2000年以来截至2013年11月8日的数据统计显示,发生过涨停一字板股票次数为4299股次,持有30个交易日后绝对收益率为3.68%,相对上证综合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平均为0.75%,表明整体上一字涨停板股票在打开涨停后动量特征明显。同期发生过跌停一字板股票次数为1985股次,持有30个交易日后绝对收益率为7.1%,相对上证综合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平均为4.59%,表明整体上一字跌停板股票在打开跌停后反转特征明显。从收益率上看,跌停一字板反转特征强于涨停一字板动量特征。

2、概念股板块现象分析

概念股相对业绩股而言,主要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自由贸易区概念等支撑价格,不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概念股通常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而这一内涵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一时热点。从近两年的85个Wind概念板块交易数据上看,这类股票爆发时的特点有: 短时期大幅上涨、 超额收益明显、集群效应明显、高换手率等特点。具体来讲,统计分析的85个概念板块,在各自的爆发期间,持续周期平均在41个交易日,对应的日历周期在2个月左右; 板块振幅平均达到44.12%,最高达到147%;区间个股平均绝对收益率达到44%;相对上证综合指数,概念板块爆发期有非常明显的超额收益,区间个股平均超额收益率达到20.84%,最高达到77.65%;个股的平均换手达到1.47倍,最高达到3.65倍。

四、结论

从投资者结构上看,A股是典型的散户市场;在交易行为上,投资具有一定的羊群效应,从一字板股票交易数据上看,涨停一字板动量特征明显,跌停一字板反转特征明显。A股市场上持续的主题的是概念股的炒作,最近2年的Wind概念股统计数据显示概念股在爆发期间具有短时期大幅上涨、 超额收益明显、集群效应明显、高换手率等特点。从这些现象,人们应该从更高层次上思考;在股票市场牛市时期,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投资者风险和证券市场基本知识的教育,而在证券市场熊市时期,监管机构更应着注重立法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以保持二级市场活性。

参考文献:

[1]Harry Markowitz. Protfolio.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52, 7(1), 77-91.

[2]Fama E F. 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 Journal of Business, 1965, 38, 34-105.

[3]Rolf W. Banz.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urn and market value of common stock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1, 9(1), 3-18.

[4]赵学军、王永宏. 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 金融研究, 2001(7).

[5]赵涛、郑祖玄. 信息不对称与机构操纵[J]. 经济研究, 2002(7).

[6]朱建民.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行为研究[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5).

[7]刘俊. 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J], 新金融, 2002(1).

[8]张雄等 投资者结构与期限结构对期货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2010年4月号

[9]朱伟骅 中国投资者结构、交易策略与股票价格泡沫分析 财经市场

篇3

金融创新投资大主线是笔者下半年坚决看好的大主流,前几期的文章中多次提出上半年炒手机游戏概念股、下半年进入炒作金融创新概念股的观点,本周终于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互联网大会本周召开,互联网金融成为新热点话题,相关概念股经过几周的蓄势整理后,本势突破整理平台,主升浪完美展开。以上海钢联、上海物贸、生意宝、深圳华强为首的电子商务四大天王荣登周涨幅龙虎榜;以物产中拓(钢铁电子网站)、三普药业(电缆宝商务)、三泰电子(金融电子产品服务商)的电子商务新三剑客的涨势也不让老龙头,更是连续涨停受投资者追捧,可以说互联网金融概念股成为本周最吸引人眼球的热点品种。

新兴产业投资大主线上,传统行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转型为传媒、智慧城市、手机游戏等新兴产业成为一种时尚,二级市场也以连续涨停表示欢迎。江苏宏宝以拥有的全部资产和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长城影视文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1名交易对方拥有的长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连续6个一字板,稳坐本周涨幅头把交椅;大地传媒公司以28亿的总对价,买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下属的图书发行等业务的经营性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集团将实现整体上市,受其影响公司股价连续3涨停。此外,本周以紫光股份、佳讯飞鸿为代表的智慧城市概念股、以朗玛信息、中国软件、新国都为代表的信息消费概念股、以汉王科技、中京电子为代表的智能穿戴概念股、以富春环保、燃控科技为代表的环保概念股本周的涨幅也很不错。

涨价概念股掘金起波澜。据媒体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摆脱滑坡局面,这为大宗商品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拉动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扬,本周市场主力机构深度挖掘和轮番炒作涨价概念股。本周市场以常铝股份为龙头的有色金属概念股、以美锦能源、安源煤业为代表的煤炭概念股、以金浦钛业、中钢吉炭为代表的小金属概念股、以天龙集团为代表的松脂概念股、以双象股份为代表的合成革概念股涨停连连,为稳健投资者提供了最佳获利良机。笔者上期推荐的涨价概念股中,本周市场表现最为出彩的就是染料概念股安诺其的连续两涨停,周最大涨幅达到30%,此外稀土概念股也小有涨幅。

展望后市大盘的走势,从技术上看,创业板指数高位筑顶迹象十分明显,处于补涨阶段的主板、中小板市场也略显疲态,上证指数反抽60季度线2136点未果,指数已呈背离式上涨。从基本面分析上看,国债期货和IPO启动的方案本月总会浮出水面,市场将真正面临更大的考验。综述,笔者认为市场的波段性大调整已经来临,再次建议投资者空仓等待新股大机会,耐心等待九月底、十月初的大调整低点出现的买入良机出现。

展望下周市场热点,笔者在谨慎看淡市场的大前提下,短线看好小额贷款和生物识别概念股。笔者认为金融创新是下半年投资的大主线,而中国首家小贷公司鲈乡小贷实现海外上市“零”的突破,其创新意义更为重大,同时近期也有民营银行设立开放的新闻,小额贷款概念股或将成为弱市中的亮点。

篇4

自Bauer(1960)最早将消费作为风险行为进行研究并引入感知风险的概念以来,迄今该领域已进行大量研究,但感知风险的概念及结构仍未达成完全一致;行为金融领域对风险感知的研究则始于1970年(Alderfer&Bierman),由于金融产品较一般消费品而言其风险感知更为复杂,因此迄今关于金融风险感知概念的研究也并不充分。

1.1风险感知的定义Bauer(1960)强调风险感知是一种主观感知的风险而不是真实世界的客观风险。Slovic(1987年)将风险感知定义为人们对风险的直觉性判断。英国皇家学会(1992年)对风险感知的定义则涉及人们对风险和回报的信念、态度、判断和情绪,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和文化倾向。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来自Diacon&Ennew(2001年)。他们认为风险感知并不是一个类似于“风险”那样简单的抽象化概念,而是对具体情境中某个潜在危险的多维属性所进行的评价。他们提出风险感知是一种特殊的释义进程,是人们为在某领域/情境/事件中做出计划、选择和行动而试图对其赋予意义、加以理解的心理加工过程。

1.2金融风险感知以往文献中出现的“financialriskperception”根据其研究内容的不同,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1.2.1财务风险感知将风险根据其来源不同进行风险感知的维度研究时,它是一种风险要素或风险类别,跟其它风险要素如心理、社会、生理等类似(Jaboby&Kaplan,1972年)。它在各个领域(如医疗健康、金融投资)的维度研究中都可能存在,是关于财务性风险的感知,我们称其为财务风险感知。

1.2.2金融风险感知金融领域风险感知尽管与其它各个领域一样,也包括了对财务风险感知的研究,但却不只于此。如:Olsen(1997年)、Diacon(2004年)研究的是金融专家或金融产品投资者的风险感知;Diacon&Ennew(2001年)研究的是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感知;Vlaev,Chater,&Stewart(2009年)研究的是与投资领域金融决策有关的各种风险感知;Sachse,Jungermann,和Belting(2012年)将金融实践中各投资品种本身所涉及的风险看作金融风险并研究个人投资者对其的感知。与Bauer的观点相似,Slovic(1972年)最早关于投资决策的研究也发现,不确定性(即:风险)情况下的决策是基于预期对不确定性与回报做出的权衡,而回报的波动性本身并非决策的可靠预测变量。这正是金融领域风险感知产生的根源。大部分研究者认同金融领域的投资者属于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风险因素更为抽象、知识不足导致的不确定性更为突出(Mitchell&Greatorex,1993年)、所“消费”的产品,质量在购买前难以评估,甚至在购买后也因市值波动的影响而很难准确评估(Diacon&Ennew,2001年)。因此,金融领域具有不同于其它领域(包括普通消费领域)风险感知的特征。我们根据以往研究进行总结,金融风险感知研究的是:在金融实践领域中,投资者对金融产品和投资决策风险的直觉判断、态度、情绪和社会文化倾向。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包括投资者的风险感知、金融决策过程中的风险感知、对不同金融投资产品的风险感知等。归纳而言,对金融领域活动中存在的所有风险的感知,我们统称其为金融风险感知(FRP,FinancialRiskPerception)。需说明的是,金融包括融资和投资两方面,但本文仅介绍个体作为一种特殊消费者的情况,仅指金融投资领域的个人投资者风险感知,不含融资领域风险感知和机构投资者风险感知。

2金融风险感知的维度与测量

2.1结构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oftheCon-struct)个体风险感知的维度研究(researchondi-mensions/facetsofindividualriskperception)最早源于对风险感知结构的概念化,并为后期感知风险减少的策略研究也提供了思路。其中Bauer(1960年)关于感知风险的概念是消费行为领域最早的和应用最广的结构式定义,包括结果和不确定性两个维度。Schiffman(1972年)等研究者则提出另一种双维度风险感知的定义:不确定性和重要性。也有学者提出仅以单一维度来定义风险感知。Cox(1967年)根据Bauer的概念提出了感知风险的2个维度,他认为感知风险值是损失(预期结果不发生时可能产生的损失)和不确定性(或损失概率,主观感觉到的预期结果不发生的概率)的函数,而损失是预期结果重要性、损失严重性和预期结果实现方式的函数。也有学者提出反对,发现当损失足够大时,不确定性维度不再有意义。

2.2金融风险感知的维度金融风险感知的维度研究始于上述风险感知的概念研究所发现的结构、基于普通消费领域风险感知维度研究的成果,并逐步发展到更为丰富的多维度模型。Slovic(1987年)就公共及社会应激管理的研究所发现的双维度被很多金融风险感知研究所采用,包括因素1:可怕性风险(缺乏控制感、恐惧、最大损失及其可能性、风险/回报不匹配)和因素2:未知的风险(被判断为不可见的、未知的、新异的并且损害会延迟体现的高风险)。Olsen(1997年)在投资领域的研究中也有类似发现:投资风险感知是多维的,包括四方面的风险属性(在他的研究中能解释80%以上的总体风险感知),预测作用从高到低是:缺乏控制感、大额资产损失可能、回报低于预期可能和投资知识不足感。MacGregor等人(1999年)调查了专家对一系列投资在14个变量上的测量结果,发现风险感知包括回报相关和风险相关两个感知维度,其中焦虑、变异性和知识3个因素能解释98%的风险感知。Koonce等人(2005年)的研究结果与此类似。Diacon&Ennew(2001年)对英国投资者的风险感知研究发现的则是5个维度:不信任、关注不利结果的严重性、关注回报不确定性、缺乏知识和难于管控。最近的研究是Sachse等人在2012年进行投资风险感知的因素分析时,发现了风险性和可控性两个维度,其中总体风险感知主要负载于风险性因素(是关于产品本身风险属性的感知,包括:损失和波动性、随投资行为而来的焦虑、关注和不可预见性等);另一个可控性因素则包括流动性(可变现性)和公开性。

2.3金融风险感知的测量方法将Slovic(1987年)的理论应用于金融领域,那么金融风险感知测量的就是人们在描述和评价金融产品和投资决策时所做出的判断。目前最常用的是心理测量范式,包括对测量结果进行排序、相关分析、因素分析等,据此产生风险感知的几个维度,并根据心理测量量表对金融感知风险进行量化的测量。归纳以往研究,发现金融风险感知的心理测量范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2.3.1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一是调查的多为投资者对金融市场中产品的风险感知,包括调查全部金融投资品种、部分金融品种或某一种金融产品等不同的研究情况。如:MacGregor等人调查的是19个风险、回报及其比例不同的产品,并在总结出跨产品的金融风险感知共性维度同时,发现个体对不同产品风险感知的具体因素有些许差异;Sachse等人(2012年)调查的是7种市场常见的投资品种;Baker等人(1977年)调查的是股票投资;Huber等人(2012年)调查的则是保险投资。二是研究的因变量多与偏好和决策有关,如:Wang等人(2006年)调查再投资意向和投资满意度;Sachse等人(2012年)关注对具有不同金融风险感知的产品的投资意向。

2.3.2采用开放式(定性)与结构化(定量)结合的调查方法通过开放式问卷获得一些属性不同的潜在风险来源,要求被试对其进行评价,再根据测量结果抽取出金融风险感知维度。第一步,要求被试报告在衡量投资风险时首先考虑什么(即:风险的相关方面),并逐一评价其重要性(Vlaev等人2009年),这一定性研究的结果为下一步结构化金融风险感知调查的设计奠定了基础,减少了风险感知变量的数量;第二步,对统计结果显示了显著关系的各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并进而测试其与总体金融风险感知、投资决策的关系,如:要求专家对不同投资品种的风险和投资环境、产品的其它方面进行评价(Koonce等人2005年)。Olsen(1997年)也是根据自己早期定性研究所发现的风险各相关方面来考察它们对总体风险感知的预测程度;Vlaev等人(2009年)基于前述Slovic的研究,围绕“不懂”和“害怕”两个方面,通过专家辅助设计了22个问卷题目调查影响风险感知和金融决策的因素。

2.3.3表达性偏好的广泛应用除Duxbury&Summers(2004年)、Nosic&Weber(2010年)和Huber等人(2012年)等少数研究者采用实验法外,在金融风险感知领域,以风险感知研究大家PaulSlovic为代表的绝大部分研究者,进行维度研究多通过表达性偏好(re-vealedorexpressedpreferences)方式。如前所述,采用标准化问卷进行调查,特别是总体金融风险感知多采用直接询问的方式(Weber等人2012年)等。而Lucarelli&Brighetti(2009年)的实验研究则是采用了一种创新性的、融合了金融和生理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通过一个名为IGT(I-owaGamblingTest)的心理测试,以皮肤电传导测量个体在做出风险决策时的心理反应。

3金融风险感知的影响

因素近年来在金融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被纳入。金融风险感知的差异总的来说源于三个方面:与金融投资活动本身有关的因素(如:收益率、损失概率)、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差异,如:Weber&Hsee(1998年)就是通过一系列投资选择的实验发现了风险感知的跨文化差异。

3.1风险来源和风险信息从风险活动或投资产品本身入手,这是最基本也是研究最早的风险感知因素,因为风险感知总是与特定的风险事件或情境(如回报、期限、概率等)有关(Sachse等人2012年)。而金融风险感知还会因前后的风险事件、情境的影响而变化,如Burns,Peters,&Slovic在2012年的研究发现,金融风险感知在经济危机前后有所差异。Wang等人(2006年)指出:风险来源(通过研究信息类型确定)对中国股民的金融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来自公共机构的公开信息能降低金融风险感知,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则会增加金融风险感知;Kahneman&Tversky(2000年)等则关注了风险信息呈现方式的影响:如Anderson&Settle(1996年)认为,应按投资者的投资期限向其提供投资产品的收益、风险分布信息,且投资者更愿意接受简单易懂方式呈现的信息;Vlaev等人(2009年)要求被试对11种不同的风险信息描述方式(针对同一金融产品)进行评价。Huber等人(2012年)发现产品的风险信息以正面参照点/负面参照点/无参照点的三种不同方式呈现时,被试的金融风险感知具有显著差异。

3.2个体差异从参与风险活动的个体差异入手,这是被研究得最广、涉及面最多的金融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知识、情感因素、风险偏好和人口统计学属性等。Koonce等人(2005年)等大量研究者都关注了知识,特别是特定领域的具体知识或熟悉程度(Slovic等人1985年),并发现知识对金融风险感知具有显著影响;Sachse等人(2012年)还进一步发现知识和经验与投资风险感知呈现负相关(即:较低的金融风险感知水平与较多的知识、经验相关)。Slovic(2000年)等则通过调查专家和外行两个群体(知识水平不同)的差异来间接研究知识对金融风险感知的影响,但他们的研究发现,两类人的金融风险感知结构相似,都含有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观点的非理性因素。人们的正负向情感和情绪因素,如焦虑、恐惧、快乐等也会影响其金融风险感知。Finucane等人(2000年)和Slovic&Peters(2006年)等强调了情感启发式在经验性思考和决策中的作用,并发现感知风险和感知价值的反向关系是由于正负向情感因素的存在影响了人们的决策加工过程,从而他们将感觉或情感作为感知风险的一种最基本方式。同时也有研究发现情感因素对金融风险感知的负面作用,如概率忽视(Loew-enstein等人2001年)或过于看重小概率事件(Tversky&Kahneman,1992年)、对损失比对回报更敏感(Kahneman&Tversky,1979年),或对短期的损失更敏感(Thaler等人1997年)。大量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属性对金融风险感知有影响。Weber等人(2002年)发现金融风险感知有性别差异(男性偏低);Haslem(1977年)发现年龄和教育水平对金融风险感知具有显著影响,投资者属性如投资年限和经验、周期、品种等,也对金融风险感知有影响。但研究结论并不统一,Sachse等人(2012年)的线性回归分析就发现性别、年龄和经验与金融风险感知不相关。风险可容忍度和风险偏好、认知偏见和信任等,通过心理加工过程也可能对金融风险感知产生影响。Weingart(1995年)认为风险偏好会影响风险感知;Huber等人(2012年)也以更详细的阐述支持这一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态度影响感知进而影响行为的金融决策链条。但也有很多研究者(如Weber2002年等)认为对感知风险的态度在跨文化和跨领域、情境时能保持稳定,而风险感知本身却存在跨文化的差异性。

4金融风险感知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Engel等人早在1973年就已发现了感知风险在决策中的重要性,认为决策就是一个降低感知风险以达到可容忍水平的过程。而在金融投资领域,投资决策包括对感知风险进行评估和对是否投资做出选择两个方面(Duxbury&Sum-mers,2004年)。Weber等人(2002年)关于愿意采取风险活动的可能性与风险感知的回归发现,不同性别和领域的风险行为可能性差异与该行动的风险感知差异有关;Sachse(2012年)在放入了前述风险性因素和可控性因素的投资意向模型中,发现风险感知可用于解释95%的投资意向差异;Roszkowski&Davey(2010年)认为风险感知会影响投资行为。但从研究结果来看,这一观点仍然存在争议:Wang等人(2006年)所提出的风险感知中介模型(自变量为外部刺激;中介变量为风险感知;因变量为再投资意向和投资满意度)未被全部验证,他们发现风险感知与投资业绩正相关、与投资满意度负相关,但在以风险信息来源预测投资意向时仅与投资业绩正相关,与风险感知高低无关。这与Slovic等人(1999年)的研究结果类似。

5结束语

篇5

关键词:股市;证券;金融;银行;经济

1我国金融板块股票的概念和市场背景分析

金融板块股票即我们常说的金融股,金融股的概念是指处于金融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公司发行的股票,金融股主要由银行股、券商股、保险股、信托股和期货商股组成[1]。长期以来,金融业的发展状况都关系着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好坏,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输血系统。2008年由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等一系列重大且突发的金融世界变故,使全世界都陷入了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震惊和恐慌当中,很快这次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就席卷了全球,各国股市市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其中受影响最直接的就是金融板块股票。新的市场背景和环境下,如何来判断金融股是否值得投资,其中一部分投资人认为我们可以在A股市场估值较低的时期,从市场中挑选那些未来价值较高的企业进行投资;另一部分人则依据金融深化论中经济发展与金融体制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并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其通过经济发展和国民金融需求之间的相互促进,形成一个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循环;此外,完善的金融制度也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以此来看我国的银行业发展和经济是一定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发现经济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着银行股的发展走势和状况,因此我们在对银行股进行投资时,对于国内外经济市场动向和当前经济环境的分析和关注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帮助金融投资者更加准确地把控市场方向,作出最理性和回报率高的投资判断。

2我国证券市场金融股价值分析

我国当前的银行股现状是银行股在沪市的市场总值中占比最大,因此这一板块股市的涨或者跌,都能够直接地影响我国A股市场的整体走向和状况。接下来,笔者将以招商银行为例,对其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并从当下我国银行的具体实际出发,就股权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中的股权自由现金流这一概念和计算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改变。

2.1股权自由现金流的估算

股权自由现金流,实际上就是指公司的现金流量,不过这里的现金流量是指公司在各项财务义务得到履行之后所剩余的部分。同时这里所指的财务义务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利息与本金在内的债务偿还部分;二是为维持现有资产而产生的资本支出;三是新资产的增加所产生的资本支出。根据以上概念能够得到股权自由现金流的公式如下:股权自由现金流=净利润+折旧费用-资本性支出-净营运资本追加-债务本金偿还+新发行债务。但是在我国的股权自由现金流计算过程中,由于我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里的特殊性和差异可以归纳如下:一是关于资本性支出的概念问题,会计概念中的资本性支出是指固定资产的建设和制造,纳税人对外投资和购置等组成的支出;会计概念中的资本性支出指的是建造固定资产、购置和对外投资组成的支出,这里的对外投资主要由企业通过实物、无形资产和货币资金等形式进行的投资部分,与通过购买股票这种形式进行的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部分。二是关于净营运资本的界定问题,上面我们提到的计算公式中,净营运资本主要是指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与企业流动负债之前的差额。就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而言,若以上面所讲述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其中的资本性支出及净营运成本增加这两项,则会出现诸多的盲区和困难点,从而影响计算的精准性,首先来说银行针对个人和企业产生的长期贷款这部分资产就很难明确划分到哪一项来,而且银行的长期贷款部分资产的增加,区分时会发现它既不属于会计概念上的资本性支出,也不属于营运资本的增加,但是它在银行资产组成中又占有较大的比例,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很难把这一部分忽略不计的。综合上述种种原因,为了解决传统计算公式带来的困扰,我们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调整后的公式为:每年股权自由现金流=净利润+折旧摊销+当年资金来源-当年资金运用[2]。

2.2股权资本收益率的估算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公式为:E(R)=Rf+茁[E(Rm)-Rf]。其中,E(R)、Rf和E(Rm)分别代指的是股票预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和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这三个概念。计算投资者要求的股权资本收益率r,需要首先确定以下几个参数:一是无风险利率。当前我国尚处于向利率市场化过渡的特殊性阶段,在现有的利率体系关于市场基准利率这一概念还没有较为统一的、可供参考的标准;二是β值。对于茁值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理解为某个股票对于金融市场变动的反映灵敏程度,计算茁值的具体公式能够表示如下:Y=琢+茁x+滋,Y:目标股票的周收益率,茁:斜率,x:市场的周收益率,Q:纵轴截距系数,滋:随机误差。

2.3增长率的估算

关于增长率计算,我们能够通过每股股票前期收益增长率数值,进行相应的推算和预测。相关券商和研究机构对招商银行过去几年的股票收益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招商银行未来几年的股票收益率进行了推算,研究结果显示[3]:我们发现,近年来招商银行一直处于一个高速、稳步发展的良好时期,未来也处于趋势良好、前景良好的状况。

3对金融股未来发展的估计和推测

3.1发展趋势比较

我国银行和世界上较为先进的银行之间的差异,我们会发现:在美国的银行中,证券和债券的经营活动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银行中,由于产品的结构较为单一,主要的活动中企业贷款所占的比重很大。另外,我国银行与世界先进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集中在经营管理环境和水平,以及整体竞争力上。未来,我国银行的发展将朝着更加国际化,服务范围更广、服务能力更强、综合实力更雄厚的方向发展。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向混合经营方向的过渡和发展,我国的银行将逐渐成为综合全面的银行,从而为客户提供多元的、高品质的金融服务。同时,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也成为大势所趋,加强银行紧跟全球金融互联互通的进程,稳步地推进银行国际化发展。此外,银行发展的网络化也是迎合新形势下国际互联网发展的必然项目。

3.2盈利趋势

当下,伴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经济逐渐向好发展,全球的经济也进入了恢复的重要阶段,股市作为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前文的一系列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以招商银行为首的银行股是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的。我们参考关于整个银行股的各项研究结果和数据也能够发现,近年来各个银行的年净收益也是呈现一个逐步增加、一片向好的实况和趋势,收益率也在稳步增长。尽管金融危机对全球的金融市场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但银行业却因其特殊性而顽强地抵御住了打击,这里所体现出来的高度的抗风险能力是不容忽视的。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银行股的安全性和收益回报性都是很高的,投资者在进行金融投资时可以放心的选择,也能够获得较为可靠、稳定的收益,值得我们长期持有。

参考文献

[1]杨绮霞.内地与香港股市金融板块的联动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廖娇阳.中国证券市场金融板块投资价值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4).

篇6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准则;浅析

一、金融工具概念

金融工具准则规范的是金融工具交易活动,包括发行、持有、转移等方面的会计核算和列报披露的规则。所以,首先需要理解金融工具的概念。

金融工具无疑是与金融市场紧密相关的,没有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则不可能存在相应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资金融通,即提供资本流动和交易的场所。

金融市场提供了资金融通和流动的场所及规则,金融工具就是促使资金在金融市场上融通和流动的具体媒介。根据准则的定义,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从金融工具所约定标的类型可分为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两类。基本金融工具中关于权利义务约定对象直接对应的是资金流,包括企业持有的现金、存放于金融机构的款项、普通股,以及代表在未来期间收取或支付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义务等,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存出保证金、存人保证金、客户贷款、客户存款、债券投资、应付债券等。衍生金融工具中关于权利义务约定对象直接对应的不是资金流,而是基本金融工具或者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期权等。

二、金融工具准则体系和规范范围

金融工具准则具体包括四项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具体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列报事项。我国金融工具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一致。

引入金融工具概念是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亮点之一,金融工具概念下,既包括了各类企业普遍涉及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长短期借款和证券投资事项,也包括一般企业可能较少涉及的期权、期货、远期合同等衍生工具投资事项,这些事项均属于金融工具准则规范范围。

三、主要核算和披露规定

1.金融工具的分类与确认

从会计核算角度,金融工具分为以下六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其他金融负债;权益工具。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具体又可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贷款和应收款项

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其他金融负债

主要指经初始确认后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其他金融负债。包括一般企业的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6)权益工具

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例如,企业发行的普通股。

(7)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重分类的特别规定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经初始确认后不得随意变更,准则对重分类行为进行了规范并设立了惩罚性条款。

2.主要计量属性的应用

关于金融工具的计量共有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历史成本和现值等计量属性。所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及权益工具的初始确认均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3.金融资产转移的特别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着重规范了企业将持有的金融资产转移给该发行方以外的其他方的会计处理,包括票据背书转让、应收账款保理、资产证券化、债券买断或回购等结构化融资业务等。

四、新旧准则主要变化

新金融工具准则中规范的内容,在新准则颁布之前,分别在《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财政部印发的《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会[2003]l4号)及《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5]12号)等规范性文件中有相应规定,部分内容没有明确规定,与这些制度相比,新准则的主要变化有以下方面。

1.重新分类

旧制度对金融资产主要分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新准则将企业取得的除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所规范的股权投资等之外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旧制度对金融负债主要分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新准则划分为两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

此外,新准则规定了旧制度中没有涉及的权益工具概念,并将衍生工具由表外披露纳入表内核算。

新准则主要按各类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性质进行分类,同一类别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用相同的计量属性和核算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

2.计量属性

旧制度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新准则要求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摊余成本计量。

五、主要关注点

金融工具准则在金融资产初始分类方面给予公司管理层较大自,虽然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及重分类做了相应限制性规定,但管理层还是有相当的会计政策选择空间。此外,在公允价值具体标准的确定等方面也有相当空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效率;指标体系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8-0015-04 中图分类号:F831.5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的金融发展历程较短,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机构仅仅是作为“财政部门的出纳机关”而存在,只有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正常地发挥作用,我国学者对于金融效率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1.对于金融效率的涵义看法不一;2.对金融效率进行定性描述的较多,实证检验的很少;3.从为数不多的有关金融效率的实证研究文献来看,通过构建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来分析金融效率问题的研究更为少见。

鉴于此,本文拟在前人所作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建立一个更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来客观地反映我国的金融效率水平,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国内学者关于金融效率概念的各种表述

通过考察以格利(J.G.Gurley)和肖(E.S.Shaw)为代表的金融发展理论、以戈德史密斯(R.W.Goldsmith)为代表的金融结构论、以麦金农(R.I.McKinnon)和肖(E.S.Shaw)为代表的金融深化论、及以赫尔曼(T.Hellmann)、默多克(K.Murdock)和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为代表的金融约束论等西方金融发展理论,我们发现,尽管它们都蕴含有金融效率的思想,但都没有明确地提出过“金融效率”的概念。因此,这里我们主要对国内学者关于金融效率概念的不同表述作一个简要的考察,然后构建本文的金融效率概念框架。

(一)金融效率的涵义

关于金融效率的涵义,目前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王广谦(1997)认为,金融效率是指金融运作的能力。杨德勇(1999)认为,金融效率是指一国金融整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效率,即把金融要素(人力、物力、各类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的投入与国民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王振山(2000)认为,金融效率就是资金融通的效率,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在健康的金融监督管理体制和有效的金融调节机制下,由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完成的或者由融资双方或多方在市场服务体系下实现的资金融通活动的效率。白钦先(2000)认为,金融效率为金融资源在经济系统与金融系统以及金融系统的内部系统之间配置的协调度。李木祥、钟子明、冯宗茂(2004)认为,金融效率就是资金融通的效率,其内涵是指金融机构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产出,即金融机构最高的投入产出比率意味着最高的金融效率;郑旭(2005)认为,金融效率就是金融资源(货币和货币资本)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金融效率的层次

金融效率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概念,所以在实证研究中,国内学者还根据对金融效率涵义的不同理解,对金融效率作了不同的分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王广谦(1997)将金融效率分解为金融机构效率、金融市场效率和金融宏观效率三个方面。其中,金融机构效率包括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和发展效率两个方面。金融市场效率是指金融市场的运作能力和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金融宏观效率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效率,它综合体现在货币量(包括通货量、货币总量和货币结构)与经济总量的关系上。

叶望春(1998)将金融效率分解为金融市场效率、商业银行效率、非银行金融机构效率、企业融资效率、金融宏观作用效率和中央银行对货币的调控效率等方面。其中,金融市场效率由金融市场上金融商品的价格对各类信息的反应灵敏程度等五个方面体现出来,反映金融市场对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和融资的方便程度。商业银行效率包括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效率和商业银行负债管理效率两个方面,其中尤以商业银行经营成果为标志衡量的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效率更为重要。非银行金融机构效率体现在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对资本及证券市场效率的提高上。企业融资效率是指企业筹资成本、筹资风险以及筹资的方便程度。企业融资效率越高,社会闲散资金进入生产领域越容易,金融效率也就越高。中央银行对货币的调控效率通过两个方面来评判:一是调控措施的影响力,二是调控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偏离程度。

杨德勇(1999)认为金融效率应分解为宏观效率、微观效率和市场效率三个方面。其中,宏观金融效率包括货币政策效率、货币量与经济成果的比例关系、金融市场化程度和金融体系动员国内储蓄上的效率等几个方面。微观金融效率主要指市场微观主体即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金融市场效率包括货币市场效率和证券市场效率。

王振山(2000)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上来考察金融效率。他认为,从微观经济个体来考察,也就是从个人及家庭、企业、政府以及银行部门来考察,金融效率就是指各经济活动主体所支配的金融资源(货币和货币资本)的配置状态。从宏观经济总体来看,即从社会全局来看,金融效率就是指这个社会全部可利用的金融资源实现帕累托最优分配。但作者同时也指出,在大部分情况下微观金融效率与宏观金融效率可以认为是一致的。比如,就微观交易主体而言,金融交易成本的降低,对宏观经济活动来说,同样意味着金融交易成本的节约;反之,宏观金融效率的提高只有依赖于各微观经济活动金融效率的提高才能实现。

周升业(2002)认为,可以将金融效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金融功能效率,指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一般作用;第二个层次是金融配置效率,指金融体系中资源的配置状况;第三个层次是金融管理效率,指具体金融机构内部投入产出的效益。

汪永奇、程希骏(2002)认为,金融效率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金融的宏观效率,指金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能力;二是金融的微观效率,指金融机构作为产业主体的运作效率。金融的宏观效率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的效率、金融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等。金融的微观效率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李木祥、钟子明、冯宗茂(2004)对金融业的产出从几个层面来考察,也同意将金融效率分为宏观金融效率和微观金融效率。

总之,由于我国学者对于金融效率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对金融效率这个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其中一部分学者试图给出一个经典的金融效率的概念,但由于他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给出的金融效率概念也不尽相同。而更多的学者

在研究金融效率时甚至没有提到金融效率的具体概念,而只是在文中隐含着金融效率“就是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构建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金融效率的确切含义再作一些讨论。

二、金融效率概念的重构

我们赞同“金融是一种资源”的提法(白钦先,2000)。而金融作为一种资源,在一定的时期内就有数量的约束问题。当金融资源的数量已经膨胀到极限的时候,我们只有依靠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就是使金融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因此,我们认为,一国的金融发展不仅包括金融资源数量的增长,还应该包括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金融效率的提高体现了金融发展的一个方面;有关金融效率的研究,也应该在金融发展的框架下展开。

此外,金融体系作为一个产业,除了有自己的投入产出之外,它还肩负着一国资金融通的职能,它可以通过资金的配置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起到直接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在考虑金融效率的时候,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最终推动一国金融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总之,我们认为,金融效率就是一国金融资源的配置状态,具体来说就是金融资源投入对金融产业的产出效果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金融产业本身的投入产出率,即微观金融效率;2.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主要体现在金融资源能否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投放到能极大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部门中去,即宏观金融效率。金融效率的第一个层面是金融作为一个产业来讲的;而金融体系与其他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可以通过资金的配置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因此,相对于它作为一个产业提供的增加值,宏观层面上的金融效率应该更重要。但是,在实际金融运行中,微观金融效率和宏观金融效率之间又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而不是截然分开的。微观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宏观金融效率,而宏观金融效率的改善也会带动金融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微观金融效率的提高。

三、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金融效率研究的深入,一方面有赖于对金融效率概念的准确把握,这是问题的基础;另一方面,金融效率研究从定性向定量方向发展也是必由之路。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依据上文界定的金融效率的内在含义和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一)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指标的选取要有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指标体系的设置要有客观依据,指标含义明确,内容简单明了,测定方法标准,而且能准确反映金融效率的客观现实。

2.指标的选取要有全面性。效率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人为性,不同的人可能从不同的方面、使用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全面性是指所选取的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和测度金融效率。

3.指标的选取要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指为了便于金融效率的评价,在设置指标时还应考虑到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和统计基础,尽量保证所选取的指标有可靠的、连续的且权威的数据来源。

4.指标的选取要有可比性。构建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一国的金融效率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以评价金融效率的高低和观测金融效率的变化,因此,保证指标的可比性是构建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它要求不同时间和空间同一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口径等保持可比,同时尽量采用国内和国际通用的指标。

(二)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们在上文中所提出的观点,金融效率的评价应分宏观金融效率和微观金融效率两个层次进行。因此,下面我们将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分别构建宏观金融效率和微观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1.宏观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机构效率越高,金融市场越发达,其储蓄动员能力就越强,该国或地区的储蓄率也必然较高。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效率越高,也意味着金融系统在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漏出”的比例越小,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越高。再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机构效率越高,金融市场越发达,越有助于降低信息和交易费用,把资金配置给那些成长性好、回报率高的投资项目,使它们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变革和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提升该国或地区的投资效率,也就是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总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效率越高,越有助于通过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促进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基于此,本文选择从储蓄动员能力、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这样三个方面评价宏观金融效率。

(1)储蓄动员能力

储蓄动员能力总体上可以使用储蓄率来综合反映。但考虑到居民是最主要的储蓄主体,居民储蓄主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聚集起来,我们认为有必要增加“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和“股票融资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这样两个指标,来反映金融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对居民储蓄的动员能力。于是,我们可以设置如下3个指标反映金融体系的储蓄动员能力:

①储蓄率:等于储蓄总额/GDP,它可以综合反映金融体系的储蓄动员能力。

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反映金融中介机构对储蓄的动员能力。

⑧股票融资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反映资本市场对储蓄的动员能力。

(2)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一方面取决于储蓄是否能够顺畅地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则要看储蓄是否配置到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部门和产业。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又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实现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所以,还需要按两种不同渠道分别考察其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为此,我们设置了如下4个指标反映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①储蓄投资转化率:等于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反映整个金融体系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②存贷比:等于贷款额/存款额,反映间接融资渠道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③金融中介机构配置效率:等于“非国有企业贷款额/总贷款额”,这一指标反映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配置给非国有企业的资金所占比重。

④股票市场配置效率:等于“非国有企业融资额/股票市场融资总额”,这一指标反映非国有企业通过股票市场所筹措的资余占股票市场融资总额的比重。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之所以用“非国有企业贷款额/总贷款额”这一指标来反映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资金配置效率,同时用“非国有企业融资额/股票市场融资总额”这一指标来反映股票市场上的资金配置效率,主要是考虑到非国有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要高于国有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如从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包括非国有工业企业在内的全部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始终高于国有工业企业;除2005年外,其他年份

包括非国有工业企业在内的全部工业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也都高于国有工业企业。所以,就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来看,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配置给非国有企业的资金所占比重越高,或者非国有企业通过股票市场所筹措的资金占股票市场融资总额的比重越高,说明按这两种渠道实现的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越高。

(3)投资投向效率

投资投向效率一方面可以用投资总额实现的经济增量来反映,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获得投资的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来衡量。后者如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等;对上市公司来说,还可以采用净资产利润率反映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为此,我们设置了如下几个指标反映投资投向效率:

①边际资本生产率:等于“经济总量的增量/投资总额”(亦即GDP的增量/资本形成总额),反映宏观的投资效率。

②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反映企业利用所获资金经营的效率的核心指标。它等于(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金总额。

③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次数,反映投入企业的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它等于产品销售收入(或全部营业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④净资产利润率:反映直接融资渠道下获得融资的上市公司利用资金的效率。它等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之和/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之和。

和上文同样的道理,鉴于非国有企业的效益状况要好于国有企业(见上文表1),为了体现我国企业的所有制特征和不同类型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净资产利润率这三个指标也最好进一步按照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类计算。如,分别计算“国有上市公司净资产利润率”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净资产利润率”,可以反映直接融资渠道下获得融资的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各自利用资金的效率,进而对直接融资渠道下的资金投向效率作出更切合实际的评价。

总之,在这里,我们按照资金流动的顺序既设计了3个综合指标(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边际资本生产率)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同时又设置了8个针对性很强的分项指标作为某个单方面金融效率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结合在一起,可以完整地反映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率。

2.微观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微观金融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一个个具体的金融企业,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这些微观金融企业的效率可以通过各种常规的效益指标来体现,如净资产收益率、成本收入比和人均利润等。但鉴于银行的特殊性,还需要通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来说明其效益状况。为此,下面我们以银行为代表给出微观金融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1)资本充足率:它是银行自有资本(一级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在8%以上,否则会影响银行的稳定性。

(2)不良贷款率:它等于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除以风险加权资产,而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它是一个逆指标,数值越小越好。

(3)净资产收益率:等于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它是反映微观金融企业盈利状况的最直接、最综合的指标。

(4)成本收入比:该指标为经营成本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它是反映微观金融企业经营成本和经营效率的代表性指标。它也是一个逆指标,数值越小越好。

(5)人均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平均职工人数,它衡量微观金融企业每个职工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篇8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41-02

一、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的认识

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今天,如何实现有效的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是所有高校教师共同面临并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时候对学生实行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师大量灌输知识,而没有过多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消化能力,造成应试教育下的高分低能。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国家高级人才,综合素质是培养的重点。要以科学的发展观衡量高校的教育,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以上目标,在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摒弃以往的“注入式”教学思想,而换之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即教师“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在于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启发。

启发式教学以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成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到每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去。

证券投资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行业,投资理论和投资工具日新月异,始终处在一国经济的前沿,针对这样一学科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投资人才为教学目标[1]。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性质是金融保险专业的主干课程和财务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本课程是一门以众多学科为基础,专门研究证券投资活动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其先行课程有西方经济学、投资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等;相关课程有宏观经济管理、金融市场、公司金融、计量经济学、投资银行学、经济法等;后续课程有金融工程学、金融衍生品投资、投资基金理论与实务、风险管理等。

三、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目标是体现“理论”与“操作”的特色、培育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针对本门课程极强的理论性和操作性特点,理论教学强调基础性与系统化,注重创新思维培育,拓宽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教学则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针对普通本科层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熏陶和操作技能训练上。

四、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经验与不足分析

近几年,笔者教学研究活动主要涉及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等多方面,具体包括:积极从事和开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工作,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和课程建设项目。课程教学文档齐全,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日志、教学小结、考试试卷、试卷评分标准、试卷分析表等教学档案资料规范、完备、整洁。围绕本门课程,积极开展辅助教材与学习资料建设。选择高质量的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师将目前国内外各种版本的金融学教材进行比较,筛选出几本高质量的作为参考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多媒体课件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本课程的教材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国内外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修改与完善。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实务性内容,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教学实践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证券投资学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建议

证券投资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微观金融思维,使其精通现代金融投资理论,掌握金融投资分析与管理方法,从而使证券投资活动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进行独立实际投资分析的能力。本文就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作一探讨,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实施,总结出教授这门课程的经验,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构建金融学核心课程体系。构建宏观与微观金融相结合、与河北北方学院“平台+模块”相适应的金融学核心课程体系。证券投资学是其中的微观金融课程,属于投资学模块。

2.确定教学经典内容。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三门课程中有关金融市场、金融交易等内容存在交叉,教研活动充分探讨每门课的设置目的、主要内容以及特点,并达成共识――将本门课程的重点放在现代证券投资理论、股票和债券的投资分析与管理上。

3.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行为金融学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体现本学科的最新发展。

4.针对不同课时和授课对象灵活调整:“基础模块+选择模块”。基础模块包括证券、证券市场、股票、债券、基金、金融衍生工具、证券发行与承销等;选择模块包括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等。

(二)教学形式的改革

证券投资学教学形式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善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的信息优势,培养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利用实验室模拟教学。所有教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室,并对股票实时行情进行点评;课后为学生提供各类相关网站、思考与练习、课外阅读材料,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坚持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在课内强化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虚拟炒股比赛、社会调查等第二课堂形式,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能力[2]。

3.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办学资源。与当地证券公司、企业等签订合同,建立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加强学生学习货币金融学的直观意识[3]。

(三)证券投资学教学法的构思

根据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的不同,灵活运用课堂讲授、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头脑风暴、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激活课堂,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教与学的同步互动,使得教学与企业或组织的实际工作紧密接轨,使学生学有所用、能用所学。

1.证券投资学经典案例教学法的构思。证券投资原理是一门证券投资的入门课程,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证券和投资,传统的授课形式虽然便于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学习,但也造成理论过于空洞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学不懂、学不透,甚至不会用学到的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同学甚至在学习完课程以后,头脑中仅有几个名词,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分析问题更是找不到头绪。

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案例教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理到例型,即给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发散思维,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类是从例到理型,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经过自由组合,群体思维撞击,寻找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而案例教学无论是“从理到例”,还是“从例到理”,都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从而发现概念,并从中发现前人研究总结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较好地运用概念、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重在激发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继而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要求学生去探寻这些问题预定的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策略以及多种可能的解释。

案例教学把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要求学生换位思考,以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把知识点穿成线,最终形成知识网。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从宣讲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领路人、教练员和思维启发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为了向学生讲述证券投资学的风险性,结合身边炒股同志的切身案例来说明问题,引用股票界杨百万的实例来论证[4]。

2.证券投资学情景式教学法的构想。情景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场景,由场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置身于其中、用心学习和理解教学的知识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5]。

将情景教学方法运用到《证券投资学》教学中,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运用证券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证券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介绍结构化融资、IPO路演、股指期货时,利用情景式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方法要实现两个转变:由知识教学到过程教学转变;由单向灌输式教学到双边互动式教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周建波.把握教改关键促进校企合作[J].教育与职业,

2011,(16).

[2]王冰.证券投资学软件模拟教学初探[J].山西科技,

2007,(6).

[3]张靖霞.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探讨[J].中国农业

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4).

[4]焦方义,杨其滨.实践教学环节之案例教学在证券投资

学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

估,2011,(4).

篇9

摘 要:随着金融资产相关概念被引入新会计准则,给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一些变化,如何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是会计账务处理是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笔者结合对新旧准则的解读及多方参考,在此对金融资产的确认提出一点看法。

1 引言

2006年2月,财政部了新会计准则,其中显著变化之一是对金融工具相关概念的引入。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我们以前在旧准则中接触过的,也有真正全新的交易和业务。此外,对于初次接触金融工具的非银行会计人员来说,会计准则和会计指南的规定并不十分详细,理解并准确把握其概念、确认与计量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那些对会计不是很熟悉的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难度更大,而且准确理解金融工具的相关概念是关键。由于与金融工具相关的内容较多,笔者在此主要对其形成的金融资产进行分析。

2 金融资产的涵义及分类

2.1金融资产的涵义

金融资产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尽管金融市场的存在并不是金融资产创造与交易的必要条件,但大多数国家经济中金融资产还是在相应的金融市场上交易的。

2.2金融资产的分类

在1993年最新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从统计目的出发对金融资产作了以下分类:(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2)通货和存款;(3)股票以外的证券(包括衍生金融工具);(4)贷款;(5)股票和其他权益;(6)保险专门准备金;(7) 应收/其他应收账款。

SNA中的金融资产;实际是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记录的这些统计对象所有金融资产和负债。对每一部门来说,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是该部门为筹集资金发生的金融负债和该部门已经获得的金融资产,它提供了有关一个部门金融手段运用程度及该部门在债权、债务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双重关系。

一般来说,根据金融资产的经济性质可以将金融资产分为:库存现金(包括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而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则根据对金融资产投资交易的持有意图的不同,将金融资产分为:(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的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3 金融资产的确认

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3.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1.1交易性金融资产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主要指期权和期货。但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上述三个条件表明,交易性金融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获利。根据旧准则对长短期的划分,此处的短期也应该是不超过一年(包括一年);

(2)该金融资产具有活跃的市场,其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

根据这两个特征可以看出,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如果仅仅是为了随时通过出售获利,则应当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3.1.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当金融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应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应当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贷款和应收款项。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处理。

根据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持有至到期投资具有以特征:

(1)持有至到期投资是非权益性的投资;

(2)在初次确认时即明确确定一直持有该投资到期才收回,除非有企业不可控制的原因使得企业无法再对该项投资持有至到期,此时应将其重新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该投资到期时收回的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可知,旧准则中的长期债权投资中准则持有至债权到期的应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此外,对于到期时间短于1年的投资,如果满足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其他条件,也应该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因此,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如果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持有至到期,也应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3.3 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账款,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不应当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1)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4)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基金,不应当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账款的概念明确,确认相对容易。

3.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1)贷款和应收款项。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指南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与前面三类金融资产相比,可出售金融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该资产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易于取得;

(2)该资产持有限期不定,即企业在初次确认时并不能确定是否在短期内出售以获利,还是长期持有以获利。也就是其持有意图界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

(3)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能是短期持有,也可能长期持有,为了保持计量的一致性,因此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不同,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关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按长期股权投资形成方式或来源不同将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三类:(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3)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投资是否对被投资单位拥有控制及控制的方式或者重大影响分为四类:(1)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的投资;(3)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4)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式分为两类:(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2)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结合前面对金融资产的分析及长期股权投资的不同分类,笔者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与金融资产的确认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长期股权投资在初次确认时即能确定将长期持有。笔者认为此处的长期为超过一年的期间;

(2)如果权益性投资目的是出于对被投资者的长期控制、共同控制或者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则该项权益性投资无论是否具有活跃市场和公允价值,均应按相关规定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反之持有意图并不是为了控制或重大影响,则应确认为相应的金融资产;

(3)对于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权益性投资也应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反之,对于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长期权益性投资应当考虑确认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4 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对金融资产的确认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当然,由于笔者经验的不足,本文的分析还有待改进。此外,由于会计准则和相关指南对金融资产确认的相关规定相对比较抽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理解性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准确地理解金融资产及其确认,尽快进一步完善相关指南才是关键。

篇10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司利润 影响 分析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概念

1.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几类: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贷款和应收款项;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 交易性金融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准则中明确写出了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条件(满足下列之一) :

a.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

b.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c.属于衍生工具,但被指定为有效套期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因此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一般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

二、新旧会计准则中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简称“新准则”) 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简称“旧准则”) 中, 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短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差别很大, 具体的规定参见下表 :

三、新准则下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公司利润影响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交易性金融资产确定具有主观性。由上文给出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定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可以看出在金融资产的初始确定上带有一定的主观。购入的金融工具划分为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全由企业自行判断。而证券市场的波动、企业经营计划的变动使得企业在购入金融资产的时候难以确定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持有并出售赚取差价或是其他。

2.公允价值计量的困难。新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持有期间以及处置时都应以其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待成熟,此外,政府对市场及资源价格的干预还较为普遍,均会导致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因此在实践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只存在理论层次和可操作性上缺陷和困难

3.期末纳税处理的复杂。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期末时应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将其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于期末转入“本年利润”,构成企业利润表的组成部分。但在税务处理上,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增加或减少,虽然影响企业的会计利润,但并不影响企业所得税,只有在将其处置时,所取得的价款在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才计入处置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因此期末的税务处理也增加了会计复杂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