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创新;高职;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创新的基础在于人才,在于青年。培养具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规模快速增长,布局更加合理,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明显提高,但目前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模式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些困难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变大。一方面,因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对新产品的开发与技术转换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呈高标准趋势,专业技术好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受到欢迎。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下移,越来越多的人要面向中小城市,边远地区或农村、乡镇,现实的工作环境要求他们不仅能独当一面,自如地应付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而且要善于创造性地工作,开创出工作的良好局面。

此外, 终生只就职于一个单位的观念已渐落后,高职毕业生岗位迁移,职业转换较多,甚至也面临下岗、再就业及重新学习深造问题。因此,高职类人才作为适应社会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迅猛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在具备传统意义上的素质即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身心的同时,更应突出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培养的途径

1.构建创新教育体系,普及创新理念

为了实现培养创新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新教育体系。通过充分运行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达到培养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创新需求的目的。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延伸,应该是全员参与的教育活动,学生创新所需的知识、能力、方法需要通过特定的课程学习获得。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要将创新教育纳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

2.发挥专业课教师对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

创新精神的培养,仅仅通过专门的创新教育课程来进行,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容易脱离专业实际空谈创新。专业课的教学也要加入其中,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环境。专业课教学时间长、载体多,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专业技术未来发展与未知奥秘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专业技术革新的浓厚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极大的推动力。

3.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创造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高职院校要利用校园文化传播方式,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多媒体、图书馆、板报等信息渠道扩大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求知欲望。学校可以邀请行业或专业战线上卓有成就的人才,与同学们见面谈心,做学术报告,巩固学生专业思想,让学生吸取经验,培养成才意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数学模型竞赛、设计竞赛、手工制作大赛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肯动脑、勤动手的思想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在充满欢乐的活动中使学生们学会管理自己,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操作能力。所有这些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

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高职学生不仅要牢固地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更要具备科学的思维和创新素质,以满足现代的经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 星.时代精神的价值及其在当代大学生的熔铸[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

高职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有着较高素质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和灵活性结合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良好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具备实践应用能力,不断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高职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为进入社会开展工作提高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1打造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只有富有创新精神,才能使得教学具有生机和活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恰当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具体教学内容中,要重视将计算机专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给学生进行传授和说明,从而引导学生更加全面的接触最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有效促进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及知识,提高自我不断学习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好的基础和学习习惯。

2营造积极向上、富有创新的校园环境

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加强创新精神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使得全体学生能够重视创新精神的养成,使得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成和学有所用。通过多种措施来创造学校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或者是成立相应的课题研究,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组织3D动漫设计大赛,计算机编程比赛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进步和发展。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高职计算机教学应该主动和企业实现有效合作,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和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将企业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必要及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建立校区合作技术开发研究室,一方面使得企业重点开发的技术及项目能够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实现突破,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能力,促进科研教师队伍的养成及技术力量的不断提高,推动科研成果不断走入生产一线,提高社会生产力。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岗位工作状况,了解工作的最新情况,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不足,更好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计算机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更好地提高自身实践技能,而且通过实践可以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丰富实践经验,为更好的推动学习提供条件。对于学习水平较好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和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及技术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调动自身潜力,实现创新、创造,发挥自我积极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

4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学生听解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外,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最大化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及教学效率的提高。如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制定一定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让你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共同努力和相关讨论、互帮互助实现共同进步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而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得学生之间的学习实现取长补短、以强带差等实现共同进步,促进学习的平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拓展学习项目,比如让学生进行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及编程等等,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另外可以组织一些计算机项目大赛,可以邀请企业来一起参与,将所要设计和解决的项目要求发给学生,让学生来积极参加、认真准备,发挥自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多样化的设计,然后进行综合评比,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条件优秀的学生可以之间和企业签订用人合同,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创新精神,使得学生可以看到通过积极的奋斗和努力,优秀的学习成果一定可以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实现自我个人价值,更好地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

5丰富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在目前学生计算机能力评价方面,还主要是以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为主,其他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很多,这样很容易让学生认为只要考好了两场考试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学生能力的表现除了考试成绩外,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日常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各种技能大赛的参赛及成绩,一些作业设计,各种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等都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表现,尤其是一些实践活动、设计活动、各种大赛的成果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也需要纳入考评的范围,占有一定的分数和比例,因此在高职计算机学生学习评价方面,还需要构建多样化的考评体系,丰富考评内容,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创新创造能力的养成。

总之,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就业为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其走入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能基础,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作者:李超 单位: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英杰.计算机教学中的分组协作式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1).

[2]唐婧.浅析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院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创新[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

篇3

关键词:国学教育;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改革创新

1引言

二十世纪初期,“国学文化”以及“国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当时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都相继创办了国学院,并开展系统化的国学教育。当时就有梁启超、吴宓、梁漱溟、王国维等著名的国学大师。改革开放以后,国学传统文化又被重新发现,国学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也被重新评估。在教育领域,国学文化都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教育改革越来约深入到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国学教育新模式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

2国学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根

一种文化要想能够长久发展,就必须有扎实的根基,如果文化没有根基,那么就如同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木之无本,则必成枯木,水之无源,则必成死水。朱熹也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为了回到过去,回到古代的生活,而是为了在新的时代里创造更好的生活,创造更高的文明。中华文明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夯实中华文明的根基。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国学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国学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在国学教育中,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国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升国学教育的感染力。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长远的意义,对于塑造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涵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国学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依托

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学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体系的土壤为依托,以中国历代文明体系为基础的优秀文化资源。国学文化资源与我们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我们正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遥相呼应的。例如,“爱国、民主、文明、和谐”其实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相得益彰,《大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孔子有“君子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理念,这些都是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的。

4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完美人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也塑造一方人的品格。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塑造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品格。在进行国学传统教育时,我们要鉴别传统文化的优劣。在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例如,“三从四德”、“愚忠”、“愚孝”的观念,这些糟粕都要被阻绝在国学教育内。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则要大力弘扬,积极探索其文化价值。例如,“仁义礼智信”“爱国精神”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则要结合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国学教育的体系中,增强国学教育的引导性,塑造人们的优良品格。此外,我们也要探索国学教育的新形式,开展丰富的国学教育,建立完善的国学教育模式。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将优秀的国学经典读本纳入到必读文本中,引导学生从小就接触优秀的国学文化,从国学经典中学习优良的文化和精神。同时,还可以挖掘国学文化的广泛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文化学习活动,如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国学故事会等。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体系中都要重视国学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5结语

综上所述,国学教育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丰富传统文化的内容,完善传统文化体系具有现实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学教育有机融合,改革国学教育的基本形式,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弘扬国学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认识到国学教育的具体内涵,以国学文化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和精神理念。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国学教育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运用多元开放的教育形式,开展多种国学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索,培养文化涵养,在文化传承中进行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杨维杰,李昳华.把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普洱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6,(08):117-118.

[2]袁建琼.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

篇4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进而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也为今后我们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在当前社会新形势发展要求下,教育事业的改革和持续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高中体育教学作为高中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教育新理念的要求,教育模式也正在经受着变革和创新。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意见》强调,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体育拓展训练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和坚强意志,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当前现有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中融入拓展训练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在阐述拓展训练的内涵及意义基础上,对拓展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进行重点探析,进而为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尽微薄之力。

一、拓展训练的内涵及意义

拓展训练是以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经过对各种项目的有效整合,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思想道德素养、技能培训和科技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提高,帮助和及时引导学生在训练中不断完善充实自己,提升团体合作意识,成为社会有用人才。高中体育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还需要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由此而言,以“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熔炼团队和完善人格”作为宗旨的拓展训练,无疑是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之一。

拓展训练是以经验和体验分享作为教学形式,其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在户外,打破了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体育教师精心策划和设置一些较为新颖、刺激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不断的挑战中激发思考,加强交流,善于借鉴,提高技能,分享智慧,做好总结,共同进步,深刻感悟出各种具有丰富现代人文内涵和精神的道理。总之,拓展训练不仅开发了体育课程资源、拓展了体育课程的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功能,而且对提高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拓展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1、构建阳光和谐校园的需要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顽强的品质、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以及提升学生之间相互接纳、彼此信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对学生而言,在参与中不仅会被一个个新颖、有趣的项目吸引着,还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活动之中,勇于挑战各种训练项目,尽情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既能够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所学知识通过拓展训练进行有效地结合,又对营造团结温暖的班级氛围和构建阳光和谐的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2、w育课程改革要求的需要

拓展训练通过“先行而后知”的体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体育教育模式,促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形成自信、顽强、团结的优良品质。组织开展拓展训练这种全新的教育方法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其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一是有助于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课的评价指标和教学目标、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较低,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公平。而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学习行为和态度、意志和感情、合作等诸多方面作为评价指标,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二是有助于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体育教学经常忽视对学生智力、非智力以及主观能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而素质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加深对体育运动和规律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与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为树立健康的体育思想和培养终生的体育习惯奠定基础。同时,素质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教师唱独角戏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规划和设置拓展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这也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作为体育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导向,让他们在愉快中、积极参与中学到知识技能、领悟道理,这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将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是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方式,还对提高学校整体的体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铣:高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融入重要性分析,体育世界.学术,2012.8.

[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5.6

[3] 郝占,李雪梅.体教融合 共谋内蒙古青少年体育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6.05.27.

[4] 韩凯.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N].新农村商报,2016.05.11.

[5] 刘万金,王晓宇,郭俊峰.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6.06.

篇5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化;艺术教育创新;新模式;新路线;新趋势

作者简介:于娜(1979―),女,安徽阜阳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万彤(1977-),女,江西吉安人,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11-02

2010年10月,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拉开了序幕。本次展演活动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教育方针,以“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高校学生,立足于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为宗旨,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展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和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四类,对象涵盖了学生、教师、领导在内的学校各方面人群。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家正花更多的精力在高校全面推行艺术教育,原因在于艺术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正确途径。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内外著名的大学都特别关注“校园文化”建设,正如北大的许智宏校长所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而校园文化正是高校办学精神的最好体现。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即在校园中达到人与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人与校园的和谐。只有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才能给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稳定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无形推动力。所以,无论对学生、学校、社会各方面,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艺术是一种以审美为目的的高级精神活动。艺术教育则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正确引导,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相互渗透,共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从而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高职作为我国高校殊的一员,由于多方面原因,艺术教育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直接导致了高职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提高,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难以实现。这不仅制约了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还影响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甚至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不利因素。所以,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不完善的现状进行改革创新,以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

一、高职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和改革创新

(一)现状分析

1.学校重视不够。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有的院校认为高职就是应该以技术培训为主,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以达到顺利就业的终极目标。而艺术教育似乎和技能训练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不学也罢;有的院校即使开设了艺术教育相关内容,也是为了应付上面教育部的相关检查,如蜻蜓点水,不全面不深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的院校只是在和艺术相关的专业课程中才开设艺术教育,并没有惠及全校每位学生,因而是局部的,不全面的。

2.学生自身重视不够。由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高学历才是有出息”一直是多数人的求学观,所以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高考失意生,分数因没能达到本科线而不得不选择的高职。这些学生对自己已经失去了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在艺术表现上自然也存在消极情绪。比如学生自愿参与的文艺活动规模相对较小,数量远不如本科院校多,实战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在艺术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总是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认为只要熟练掌握电脑技能操作,顺利就业就行。殊不知熟练地技能操作只是短期发展效应,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就会在社会中逐渐被淘汰,因此,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建立自信、自尊、自强的人生目标,学好一技之长,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才是高职学生的长期发展效应。

(二)改革创新

1.改变传统模式,创造更符合高职特色的艺术教育新模式。现在高校中的艺术教育依然脱离不了中规中矩课堂授课和节目晚会两根主线,忽视了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改革刻不容缓,创新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不仅要改革旧模式,更要创新出具有高职特色的艺术教育新模式。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以实用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高职艺术教育发展方向。首先通过开展不同规模(以院为单位、以系为单位、以班为单位)、不同类别(依据专业特点)、不同奖励(不仅是荣誉奖励,还可以作为奖学金、助学金、入党等评选条件)的文艺活动竞赛,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际交流能力,树立自信。其次把艺术教育内容分解到一些不同的专业领域使其更有针对性。比如对于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可以让他们欣赏并掌握一些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的相关信息和最基本的艺术设计原理;对于园林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可以让他们选修园林效果图绘制技法课程,了解人的审美规律和基本构图搭配;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文秘专业和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要掌握自身形象的设计,从着装、化妆、仪态到言行举止,都关系着今后就业的成败,需要学习艺术教育的内容比其他专业要高得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总之,高职特色艺术教育一定要突出实际价值,与学生今后的就业紧密联系,不仅提升了学生自身的审美修养和综合素质,更为踏入社会参与竞争增加砝码。

2.艺术教育需要走大众路线,亲生方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职院校艺术教育首先要明确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艺术家等专业艺术人才,更在于提升每个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全国第三届艺术展演活动通知中也明确提出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由此可见高校艺术教育是针对所有学生的普及教育,不是对某些人的精英教育,所以高职艺术教育必需要走大众线路。可以通过增设学生较为感兴的选修内容,例如:优秀电影展播、陶艺课堂、小说戏剧欣赏及表演等,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增加学生的互动参与兴趣,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习效率。切实感受到大学生活的充实快乐。其次在艺术教育中如何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呢?即要遵循亲生方针。亲生方针指的是了解学生、贴近学生、融入学生。也就是说高职艺术教育要从高职学生本体出发,寻找符合学生特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接受的,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艺术教育方式方法。可以通过调查,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积极内容,比如:艺术体操、街舞、十字绣、摄影等贴近学生生活的艺术内容。采用不拘一格的展示平台,例如:操场、草地、橱窗、宿舍、教室等多种空间,形成道道校园风景,处处艺术之花。

3.依托高校文化,确立艺术教育的趋势。艺术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服务,还要为学校服务;不但要体现高职特色,而且要具有每所学校不同的鲜明特征。这样才会让学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依托高校文化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每所院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校徽、校训、校歌等是高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可以与其相结合,可以通过举行唱响校歌、诠释校训等相关的艺术活动,让学校的办学宗旨牢牢印入每位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为学校而自豪。通过艺术教育多方面的努力,学校的形象在不断提升,品质在不断改善,而艺术教育在高校建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二、高职艺术教育创新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具有高职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丰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形式。“以实用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高职艺术教育模式,把传统艺术教育模式进行具体化、多元化处理,让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更接近于社会需求,提前使学生感受到相关就业信息,为顺利踏入工作岗位,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准备。同时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外在形式,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呈现出自己的鲜明特征:“与企业结合、与市场结合,更实用、更灵活”,更好地突出了高职院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

(二)具有亲生路线的艺术教育方针,增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了解学生、贴近学生、融入学生”的亲生路线是高职艺术教育的本质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让真、善、美充满校园,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融洽教育氛围;建立人人和谐的优美校园文化环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不断增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

(三)依托高校文化的艺术教育趋势,提升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品位。依托高校独特的文化,形成每所院校不同的艺术教育内容,不仅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也是和谐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通过此种形式,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让他们愿意在校园中生活、学习,乐意维护校园环境,真心诚意地以学校为荣,以自己成为其中一员而自豪,真正做到人与校园的和谐发展。高职院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文化内涵建设不完善,因此更应该花大力气从该方向着手,不断健全高校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运用具体的方式方法,快速提升和谐校园文化的精神品位。

我们要以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契机,不断推进高职艺术教育改革创新,坚持育人为本,展现当代高职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全体高职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营造人人和谐、人校和谐的健康校园文化环境,体现高职院校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张美玉.高校艺术教育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民族音乐,2010(5).

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C

    作者简介:刘道义,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员。

    评价是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在教学大纲中有“考试和考查”部分,但很肤浅,仅仅指出了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重,以及考查形式要包括笔试、听力测试与口试。本世纪初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国内外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建议,在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有详尽的阐述,而且还列举了案例。这说明当前人们对评价的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具体说来,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一、评价应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怎样切实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首先,如何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全面素质?一个美国中学生升大学不只是凭一次性测试,还需要有三位权威人士的推荐信、在校学习成绩、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或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的成绩、个人作文(说明自己的特点和志向)。这些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人品、秉性、智力、潜能等,而不仅限于某些学科成绩。美国许多大学垂青那些全面发展的具有领导能力(leadership qualities)的、乐于奉献社会的人才,而鄙视书呆子。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努力推行了近20年了,虽然随着大学扩大招生,“独木桥”已加宽了数倍,但“精英教育”仍然影响强大。评价学校校长、教师的业绩首要的是升学率,不仅是一般大学还得比重点大学的升学率。某个小城市的一所中学出了一个考中清华的学生(还是一个复读生),这所学校生源大增,财源滚滚,连该市的教育局也沾光。近几年不断传来“状元郎”“状元宴”的新闻,为什么这般大张旗鼓地宣扬高考状元?除了造成广告效应宣传该生所在的学校,对这位状元郎本人今后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作用?是利大还是弊大?难说。清华出了一位残害动物的大学生,云南大学出了个杀人犯马加爵。这些学生当初考上名牌大学时他们的学校也肯定引以为自豪。这里的教训是,无论对学生个人或对学校、校领导和教师的评价不能仅看学科成绩,更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7

[关键词]改革促进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

一、改革促进派思想内涵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当前进入到关键阶段的时期,改革中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成为了决定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需要坚持以正确的改革思维来把控改革导向,才能够使教育改革朝目标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促进派思想就展现了对于人才的渴求,从根本上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保证以战略全面性的布局来筛选有着正确改革思想,服从改革浪潮的优秀人才。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改革促进派思想要求改革者不仅有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魄力,还有敢于自我革命、保证直面改革困难与挫折的勇气,这样才能够在自我提高中全面实现教育领域理论与实践的革新,保证深化改革的思想,能够以改革教学发展为总目标为未来的高校教育领域发展提供动力。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改革的实际要落实到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之上,保证学生能够以改革促进派的思想来认识到自我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使其能够从心理上重视自我政治思维模式构建,在学习中以更为积极的劲头来进行自我提升。下面,我们就基于改革促进派思想的角度来全面分析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和影响。

二、改革促进派思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就从未停止。作为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改革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改革促进派思想的全面推动,无论是课程设置体系、师资力量还是管理人员,在改革促进派思维的影响下都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变,这样的改革发展轨迹,从根本上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现实价值。

1.坚持课程、思想为改革重点

在改革促进派思想之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政治课程体系和主体思想是改革的点,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在改革促进派思维的影响下成为课程改革设置的核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具有我国政治社会特点以及学生思维模式的教育内涵,以此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相契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潮能够受到改革的重视,相关的思想和内容能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得到展现。

一般来说,改革促进派的思想可以充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课以课程建设为主线,以思维调整为辅助进行改革发展,这样不仅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能够以学生为本,还能够使政治教育的重点设置偏向于实际,以多种模式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在改革中深化对于思想政治思路的理解,保证以实践来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2.结合实际需求

对于改革促进派思想来说,实际情况以及形式的发展是其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对象,无论是课程设置、思维设置还是课堂教学模式设置,都需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以实际出发,结合不同高校的环境以及学生特点来整合基本的教育思想和方针,以此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设定能够符合当前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充分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际性的教育中寻找到自我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缺陷并予以改正。

在高校思想政治环境之下,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才是改革促进派为教育所带来的重要改变,其不仅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社会,还保证了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况的补充理解下更好地认知思想政治内涵。

3.坚持教育队伍能力保证

对于改革促进派来说,用人唯贤的思想是其思维模式中主导思想。选择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教师和干部来负责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能够充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无论是政治上、思想上还是专业学术上都能够使教师和负责人之间保持高度一致的效果,扎实的理论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充分创新改革精神的教学思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改革保障,高素质的人才能够有效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保证改革措施能够在学生中充分实施,教师等一线改革人员能够将最新的社会思想形式以及理论知识传递到学生中去。

改革促进派思想对于人才的选拔符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需求,以此思维作为高校教育的改革导向,保证了教学能力提升与改革发展的同步进行。

三、总结

在高校环境之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改革促进派思想为核心,保证了全面性的推动政治教育的发展,以学生作为主要的改革引导者和实践者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充分保证道德建设与思想建设的共同发展。在这样的改革促进思想影响之下,高校对于教育的改革才能够从社会实际情况入手,完成对于传统模式的破除和对于新型教育观念的引入,以此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伟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述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2]刘大勇,陈设,李国义.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1)

[3]王义桅."中国梦"也是社会主义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4]马仕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解读[J].江苏高教,2015(01)

[5]陈铭彬,陈会方.“中国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属性及拓展功能分析.学术论坛,2014,37(9)

篇8

一、认真学习“十”精神,进一步强化“双学”活动。

3月份结合“两会”的召开,进一步学习领会党的“十”精神实质,学习《xx和一所特色大学》,把“中国梦,两强梦”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德育办制定理论学习、宣传计划,组织金融系学生党员、党员积极分子、学生干部、骨干先行学习,认真组织备课,依托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利用全体学生大会、主题班会、主题团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3--6月份,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六次主题班会、4次主题团会,广泛交流思想,统一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提升思想境界,树立远大理想;3--4月份结合“中国梦,两强梦”首届大学生读书节活动,积极动员组织本系学生参与校团委组织的“十”知识竞赛和“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4月份组织开展一次班与班,学生们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辩论赛,通过辩论交锋,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5月份系里组织开展一次“学知识、强本领、促两强”读书演讲比赛活动。

4月份,拟开通金融系二级网与校园网的,上传金融系成立以来,有关名师风采、系况介绍、学子风采、党建工作、学生管理、热点关注、校园文化活动等有关方面的文字和图片,拓宽金融系学习宣传的渠道和范围。

二、遵循育人为本原则,突出奉献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结合年度教育计划,有重点的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奉献教育,“两强”精神,本着贴近学生,适应学生的观点,注重思想的引领,心理的疏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团总支、各班团支部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志愿奉献活动的宣传、组织工作,3月份结合学生参与志愿奉献实践活动的考核认证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奉献认证书》和志愿奉献单项奖对学生的引导激励作用。抓好奉献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坚定理念信念、深化吃苦精神、强化成就“两强”人才的目标和动力。向校团委申请成立金融系“融心”志愿者组织,尽快对接志愿奉献活动对象和地点,加大指导监控的力度,确保志愿奉献活动的时间和质量,确保志愿奉献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上半年重点关注12级学生的思想引导,4-5月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即《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育。下半年重点关注xx年新生的入学引导和教育工作,及时做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

三、发挥学生骨干作用,不断提升骨干队伍综合素质。

由于没有往届生,本年度将加大对12级学生骨干队伍的教育和培养。注重党团组织、学生组织、班级骨干作用的发挥,有意识培养和锻炼较为突出的骨干,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在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定期开展座谈和交流活动,特别是结合寝室管理、课堂学习秩序、早晚自习的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志愿奉献、组织建设、班集体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开展和组织,让学生骨干在参与中摸索经验,不断锻炼提高,逐步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管理体系,用骨干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本系学风建设的质量,通过扎实的工作,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环境。

为迎接13级新生的到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组织遴选、纳新工作,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奠定一个扎实的、和谐的组织管理基础体系。

四、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依托金融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特长,围绕“两强”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目前社会上对金融专业的需求,积极打造平台、搭建项目,搞好策划活动。3月份结合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班级同学进行座谈交流,加深对大学期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3月份组织开展“学雷锋、讲奉献”用微笑面对人生的主题班会活动;4月初组织开展本系篮球赛,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4月份结合“两会”精神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努力学习就是最好的爱国”大讨论,制定人生发展目标;5-6月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组织开展“发现身边的典型”活动,通过学习典型、奉献典型、遵章守纪典型、团结友爱典型等培养和选树,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努力提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

下半年,结合所学专业,邀请社会金融业知名人士和专家到我院,面对13级学生,组织首届金融沙龙活动,让同学们有机会与所学专业的知名人士及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提升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了解未来社会的需求,明晰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坚定学习金融专业知识的信心。

篇9

1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融合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1创业教育与国家教育在政策上一致国家政策层面已经明确了创业重要性,创业教育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了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层面,明确了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接着,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高职中开展创业教育是落实教育方针政策的必然选择。

1.2市场营销专业与创业教育在素质教育上统一在高职中开展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共识,但具体在哪些专业中开展是值得探讨的,笔者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具有可行性。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创新,二者在本质层面有一致性。营销培养人才素质主要包括管理素质、市场意识、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等,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管理素质和风险意识等又是创业所必须具有的(具体见表1)。因此,二者在素质目标上具有统一性,营销专业比其他专业融合创业教育更具有可行性。

1.3市场营销专业与创业教育在职业技能上密切联系一方面,职业技能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场营销专业在技能上,培养具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熟练地应用于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以自己创造性劳动,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的人。技能的形成需要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而实践性较强的营销活动,又需依托企业实体,学生自身的创业活动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个方面,创业教育包括市场机会把握、创造性思维、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技能,而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分析和市场营销业务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技能(具体见表1)。由此可见,二者互相密切联系。

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加强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

2.1创业教育课程融合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应该把创业教育看做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增加创业教育的课程;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创业教育。课程是专业的核心,是实现专业素质与目标的重要载体,创业活动是综合性很强的社会实践,要求创业者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创业教育应对创业者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关键在于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施中,有必要对原有的学分制计划进行调整,增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并在原有的相关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比如开设:创业实务、创业入门、网上开店、职业规划与创业指导等相关课程,完善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教育同时是一种理念教育与素质教育。营销专业教学课程均应体现创业教育思想。如英语教师通过讲授英文公文、企业惯用语言;市场营销教师能够将成功创业者的历史和现在的状况介绍给学生,并使学生了解企业家失败之后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会计课程中,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成本、利润概念、资金流动计划、财务报表、税收中,使学生具备创业基本素质。

2.2创业教育融合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市场营销实训是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营销人才的重要渠道。营销模拟实训、营销策划实训和校企合作实训是主要实训模式,此外增加创业类的实训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营销与创业实战能力。创业实训可以进行模拟创业,也可以进行真实创业。模拟创业可以利用成熟软件,进行创业测评、创业学堂、创业计划书撰写和创业实战,创业实战中可以选取不同行业,在行业进行创业实战,提高学生对市场分析、判断与开发的能力。真实创业需要结合学院的创业实践平台进行,比如建设创业教育基地,利用学校资源,从资金、场地、设备、设施等方面为学生创业提供扶持、优惠等。例如“百草根”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启蒙教育的一大尝试,是仿真“现实商贸集市市场的运营和管理模式”运作的一个校园学生商贸集市,设有校园“城管局”、“税务局”、“工商局”等管理部门。这种创业实践教育可以和市场营销专业很好的融合,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提供创业与就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激发同学们的创业热情。

2.3创业教育融合市场营销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开拓了学生视野。例如创业讲座可以为营销专业学生带来成功人士创业的相关知识与经验,让学生更实际的体验创业的艰辛与技巧。请企业家来学校给大学生做创业指导讲座,是一种方法、观念上的创新,可以给大学生一些在创业上的引导和帮助。此外,营销策划大赛可以和创业大赛结合,通过创业大赛增强学生的营销与创业能力。在一定意义上,大赛也是创业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创业创新、建立大学外部联系、落实运营资金的平台,而且创业大赛寓教育于实践,发展并传播着现代创业教育理念。

2.4创业教育融合市场营销专业师资建设营销专业中开展创业教育关键在教师。向全社会敞开,着力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包括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官员、成功企业家和创业投资家等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创业导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鼓励老师进行创业实践或企业实践;也可以进行KAB、SYB等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参加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与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在上海组织的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讲师培训班(TOF)。通过创新教育培训,向学生传递最新的创业教育方法与理念。

篇10

关键词: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

一、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企业人员对政治思想工作认识片面

由于煤矿企业的传统观念都是重视生产创造经济效益,而轻视政工工作。这就导致部分煤矿企业的员工对政治思想工作认识不全面,也就缺乏参与政工工作的热情。而政工人员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不是短期就有成效的,这些需要政工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劳动和长时间的工作积累才能完成的。煤矿企业生产人员的工作是高风险,高强度的劳动,对政治思想工作理解不深,这也为展开政治思想工作增加了难度,很难实现全员配合的政工工作。

(二)煤矿政治思想工作缺乏与时俱进

新时期的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但是在部分煤矿企业中,政工工作的内容单一,形式单调,例如读报纸,学习文件精神,或是听领导讲话,这些都导致企业的员工对政工工作不感兴趣。另外还有部分煤矿企业虽然开展了政工工作,但是工作水平和地位都不高,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引起重视,在开展政工工作时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没有得到创新,不能有效发挥政工工作在煤矿企业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煤矿政治思想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

从部分煤炭企业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来看,煤矿政工工作的队伍建设、体制建设都有所欠缺,首先表现政工人员工作水平良莠不齐,缺乏在新形势下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够,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等。陈旧的知识积累和思想观念都会制约政工工作的开展。另外还存在政工工作队伍人员构成不足,缺少新的人员加入到政工工作当中来,而现有的政工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也不强,导致政工工作开展缺乏有效性。

(四)煤矿政治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

目前部分煤矿企业的政工工作都是按照上级要求开展的。在煤矿企业出现问题时才重视政工工作,没有体现出政工工作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煤矿企业政工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主动解决基层员工的实际困难和员工的思想问题,导致煤矿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人员利益脱节。

二、加强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快速发展,煤矿企业生产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企业人员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效率意识以及自主意识,以丰富的精神条件与物质条件保障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煤矿企业政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

随着我国煤矿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为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提供了新的科学理论和新的工作方法。由于社会组织形式、经济成分、就业方式与物质利益等多样化发展,而人们的思想活动也出现了差异性、多变性、独立性以及选择性的特点。而在实际的煤矿企业中存在企业员工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与享乐主义,存在错误的思想与正确的思想相互交织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煤矿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

(二)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生产安全是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而生产过程中煤矿企业人员又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企业生产离不开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煤矿企业人员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煤矿企业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因此煤矿政治思想工作要时刻围绕着企业安全生产而开展.要及时的分析企业人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煤矿企业人员的工作热情,逐步实现煤矿生产的突破和创新。把全体人员的思想统一到安全生产上,增强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的实用性。

(三)促进煤矿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增强企业人员的集体观念,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能使企业的成员有自豪感和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煤矿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加强文化建设.而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煤矿企业而言,需要建设煤矿安全文化。而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促进企业人员努力工作、形成团队精神,为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和赢得市场主动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保障煤矿企业各项工作的执行和落实

“围绕安全生产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开展政工工作,把政工工作深入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以生产实践来检验政工工作的成效。促进煤矿企业政工工作的良性发展,使政工工作深入人心。积极开展各种政治思想工作,改革员工的传统工作观念,促进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煤矿企业政工工作开展的策略

(一)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煤矿企业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要坚持四个统一,即真理性与科学性相互统一、群众性与民主性相互统一、渗透性与服务性相互统一、政治思想性与党性相互统一.这也是“以人为本”政工工作的理论依据。只有以四个统一指导实践活动。能够及时发现煤矿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也能解决煤矿企业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有助于煤矿企业各项工作的改革创新.另外.以科学理论武装煤矿企业人员的头脑.有助于员工创新意识的养成,在煤矿企业中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保障政治思想工作与煤矿企业现行制度的融合。拓宽煤矿企业发展的道路,增强企业人员对政治思想工作的认识,使煤矿企业人员思想与企业一同发展进步。

(二)完善煤矿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政工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培训和进修等方式提高政工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1.煤矿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人员除了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理论素质和政治素质以外,在新时期煤矿企业政工人员还要具备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各项生产活动组织能力。因此政工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顺应时展潮流,把政治思想工作融入到整个煤矿企业的各个单位、部门和各个生产环节,发挥煤矿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灵活性和独创性特点。

2.随着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新知识和新的科学技术,因此要加强组织政治思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进修,通过定期的组织培训,使政工人员系统的科学的学习和掌握政治思想工作新知识,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政工工作方法有机结合,使煤矿政治思想工作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为解放思想提供的新途径,继续优化政工队伍,打造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政治思想工作团队。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政治思想保障。

(三)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煤矿企业的文化形成不能离开政治思想工作,而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也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增加煤矿企业的社会效益。而“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建设、职工价值取向、群体意识、企业形象”已经是现代企业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煤矿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