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趣味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文学趣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天文学趣味知识

篇1

在科普前辈李元老师的积极策划下,由天文学家李竞主编,两位资深天文集邮爱好者徐刚、郭纲合作编写的《邮票上的天文学》近日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全球第一本彩色印刷天文邮票图录,该书精心收录全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71枚天文邮票,运用邮票、邮戳、小型张、小本票等超过20余种邮品素材,对天文学研究领域几乎实现全覆盖式的趣味解读,艺术地再现了日月星辰、天体、天象和深邃宇宙的壮美,展示了古今中外科学家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上取得的成就,回顾了望远镜、天文台、天文馆等科学仪器和设施的发展与应用,生动有趣地描述了天文学这门人类最古老的科学与人类日常生活的联系。

邮票的历史从1840年开始,然而天文学的源远流长是集邮史远远不能比拟的:人类对天文学的认知早在古巴比伦游牧民族在夜晚辨星识方向时就开始了。在邮票这一小小方寸世界折射出宇宙的壮丽与奇美,可以看做是古老天文学与近代邮政史的一种美妙结合。

你知道全世界第一枚天文邮票是哪枚吗?你知道哪些天文邮票出现过令人哭笑不得的设计错误吗?你知道天文邮票曾经经历过几次发行高峰吗?你可曾想大名鼎鼎的迪士尼动画和天文会有怎样的渊源联系吗?尝试寻找方寸星空的独特乐趣,收集之,研究之,分享之,也许是收藏天文邮票大有乐趣的奥妙所在。

小小的邮票,却被称作“国家名片”,向来充满别具匠心的设计和意味深长的寓意。展现美丽星空的最好方式也许是照相术,但这个方寸世界的多姿多彩则更是凝聚了设计家们的精妙构思,常常让人叹为观止。

篇2

由美国科普作家迈克尔・德林斯科尔编著的《美妙的星空》是我见到的国内外难得的一本少年儿童天文科普优秀作品,她将带领小读者在书的世界里去畅游梦幻般的星空,了解我们生存的宇宙。

《美妙的星空》生动浅显地向小读者普及天文知识,从宇宙是什么样子介绍到太阳系家族,并深入浅出地向小读者介绍了天文学家仍在努力探索的宇宙未解之谜,最后向小读者讲解了他们喜爱的星座以及四季星空。随着天文知识的展开,为了更好地让小读者理解深奥的天文概念,作者创作了许多幅趣味幽默的天文插图,很有新意很有特点,看得出作者为适合小读者阅读的口味,更好地理解天文知识做出自己的尝试,这点值得我们国内的科普作家学习。值得一提的还有书中穿插设置的小专栏,这也是书中的亮点,如:在“星空词典”小栏目中向小读者注解了不好理解的天文名词;在“星空有约”中向小读者介绍了一些重要天象及简单易行的观测方法……

《美妙的星空》在美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我想也一定会受到中国小读者的欢迎。

《科技辅导员工作指南》,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定价:24.00元

本书从理论探讨、概念界定、实践总结和典型展示等多元角度,就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所涉及的自身资质、工作对象、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所覆盖的青少年活动,以及团体组织和服务途径等,进行了科学、细致而生动的描述,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做好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提供了详尽的指导。

本书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阅读,对于各级青少年机构和团体、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街道和居委会的科技导师、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来说,本书亦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实用指南。

《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英]温・哈伦编著,韦钰译,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定价18.00元

2009年10月,1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在苏格兰罗蒙湖举行了研讨会,会后形成报告。报告中提出了在中小学对所有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指出,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学习有关科学知识的大概念和有关科学本身的大概念,使得他们能够理解有关周围世界的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的应用做出有依据的决策。为了真正达到理解的水平,学生需要具有令他们感兴趣、能够吸引他们投身其中并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联的学习经验。这样,促成了《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这本书的形成。书中提出了科学教育应遵循的十个原则和基础教育中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十个科学概念以及四个关于科学的概念。

本书由韦钰院士翻译,并得到院士和教育工作者的联手推介:

篇3

一、在备课时,结合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研究,使其纳入地理知识的体系之中,建立地理 、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例如:讲述世界主要航线时,可联系新航路的开辟等历史知识。如:“四个人两条路 线绕地球一圈”、以及“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名称的由来;伊朗(波斯 )、阿拉伯(大食)、印度(天竺)、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叶卡特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伏尔加格 勒(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等古今地名的演变。我国六大古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北京始于西周蓟城、春秋时代即成为燕国的国都,以后成为金、元、明、清各朝代的首都;西安(今长安) 始于西周的镐京,以后成为秦、汉、隋、唐各朝首都。洛阳始建于西周初期,自东周以来,先后有东汉、曹魏 、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后周等九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开封在战国时 代是魏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等朝代的首都。南京始于战国金陵邑 ,以后成为六朝(三国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首都,此外,明朝初年、和中华民国也定 都于此。杭州始于秦钱唐县,到五代成为吴越国的国都,以后又成为南宋的首都。六大古都至少都已经有了二 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水利工程讲述中的历史知识有: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 灌溉工程都江堰;秦朝史禄负责开凿了灵渠,勾通湘江和漓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隋朝大运河 的开凿等。

另外,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发掘人头骨化石,测定为二百多万年以前的遗物,因此推断人类在二、三百万 年以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与教材第四纪出现人类相吻合。

我国从夏朝开始制定了“夏历”;商朝人们认识许多星座,做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春秋时 代鲁国天文学家经观测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通过实测得出了子午线的 长度,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测得子午线长度。……备课面广,讲课内容就丰富,就会造成良好的地理课堂气氛, 引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二、地理课教学过程中,要精选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巧妙地与地理新知识加以联系。这样 联系历史,反映现实的地理知识,突出了地理教学的特点。如讲述东欧政治地图的变化时,可简介俄国在17世 纪中期,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18世纪,俄国夺取了芬兰湾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地区, 然后向东扩张一直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19世纪沙俄又从伊朗手中夺取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 把外高加索完全并吞了。以后,沙俄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和新疆大片领土,共侵 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我国太平洋沿岸的海参崴,沙俄侵占后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从19世 纪20年代起到80年代,沙俄逐步侵占了包括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塔吉克人居住的 中亚、西亚广大地区。从1922年至1940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等15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先后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为一个统一国家,首都莫斯科。从1990年3月到1 991年12月,苏联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前苏联外,其余均先后 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从而改变了东欧的版图。1990年10月3日,战后分裂长达41年有德国统一,南斯拉夫199 2年“一分为五”,因领土、民族等原因,爆发了“波黑战争”,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末也恢复战前的两个国家 。在教学中较好地联系上述知识,能起到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本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增添学科趣味性 等方面的作用。

三、地理教材的许多内容,从历史角度举例联系,更能确切地表述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现象。运 用“洋流”知识,可进一步讲解国际人口迁移;从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的“三角贸易”,欧洲的奴隶贩子利用 洋流运输贩卖黑人到美洲,归程利用加那利寒流到非洲,中程利用大西洋南赤道暖流、圭亚那暖流等到美洲, 归程利用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回欧洲。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航海七次,最 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除当时具有的先进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 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内容,可结合讲解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发现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并提出太阳系学说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把哥白尼学说更推进一步,认为大自然是无限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明了“三定律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制造了天文望远镜等知识。

篇4

关键词:文学; 真理性; 宣扬

文学是什么?古今中外各种解释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却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关于文学的定义可以令所有人为之叹服。这似乎就已经在说明一点,文学,本就无真理性可言。

什么是真理呢?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真理就必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可传达的、实践能够检验的知识。也就是说,真理必须是唯一的,是可以为全体人类所接受的,是可以争辩的,可以被检验的。

科学是一种真理。关于科学,姜亮夫老先生有这样一段话:"科學是以事物為解釋的對象,是根據動地觀察,實驗,而判斷我們舊有由經驗得來的臆說。以獲得事物之現象,而使之有規律,更依照這已得的規律,以推斷將來。是'是非'的問題,是以客觀的態度求客觀的'真'。(此真為事實判斷之真理的真。)"(1)

老先生这段话强调了一点,科学是可以用"是非"来判断的客观的"真",因此,科学是真理。比如,天文学上关于太阳与地球的旋转问题的争议,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来判断出,地球是围绕太阳来做周期旋转的。这就可以检验,争辩过后的结论就这一个,也就能为全体人类所认同了,因此,我们可以下论断--这是真理。

那么,对于文学而言呢?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持己见,孰是孰非根本无从判断。老舍先生说:"文学自然是与科学不同,我们不能把整个的一套科学方法施用在文学身上。"(2)"什么是文学?恐怕永远不会得到最后的答案。"(3)

事实也正是如此。虽然现下关于文学有很多的观点,很多研究也在竭尽全力要把文学诉求于真理,想要给文学下一个科学的论断,但是,却仍然没有谁可以把文学的定义下得如同天文学或者数学上的概念一样,为每一个人所甘心接受,毫无疑义。而且,也没有任何一种观点可以像科学那样为科学的手段加以检验来证明其真理性,这也就不能成其真理性。人们还是在孜孜以求文学的真理性,而关于文学的真理性观点也就越来越多,出现很多的理论,诸如现实主义理论、浪漫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接受美学的理论等等。

其实,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的层面上反映了文学的一些特质,却又各有缺陷,且各自难以准确地概括文学,甚至相互之间可以互相抨击。然而,有趣的是,正是因为这一点,它们也可以互相补益。实质上,关于文学的讨论越多,理论的提出越多,也就刚好从另一个方面越是证明了文学的无真理性。因为正是文学的无真理性,才使得各种理论有了产生和并存的空间。

既然文学无真理性可言,那么,这些文学观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每一个人提出的这样一些观点,都是为了达到一种宣扬的目的,或宣扬一种思想观念,或建构一种审美趣味。比如,一个阶级的代表建构一种文学理论,就会极其鲜明地带有本阶级的特点,其目的就不能不说有宣扬本阶级的意识形态来为其本阶级服务的成分,此时,文学可以说几乎成了一种政治工具。而某个人建构自己的文学理论,也就难以逃脱建构自己的审美趣味并加以宣扬,以博得更多的认同者的目的性。

其实,文学就是文学。对于作者而言,其任务就是将自己的感情、观点或者说感悟,也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自己认为最具有表现力的方式来向读者表达出来。至于读者如何感受,评论家如何评论,那都已经是自己难以控制的事情了。而对于读者而言,就要保持较为独立的思维和个性,不要受到一些已有观点和评论的主导,以自己的思维去思维,将文学回归其本来的面目,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因为那些已有的观点和评论,都是带着评论者自身的观点和目的的,也就已经具有一定的宣扬性了。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读者自身的感悟是有脱节的,读者或因为各自对生活的感悟不同,或因为各自的目的相异,会对文学有不同于作者本人也互相间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正是文学的无真理性建构的巨大容器,容纳了各式奇珍异宝,使文学在各种观点的交织中得以不断的丰富而变得愈加丰满。

另一方面,我们对于文学的研究不必仅限于将文学诉诸真理的狭隘层面,而应当更多地注重于如何发展文学的层面上。比如怎样拓宽文学的内涵,怎样更为清晰地建立文章结构,怎样丰富语言的个性化等等。文学需要发展,就要不断探求新的创作技巧,为文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选自《文學概論講述》(第一编第一章),云南人民出版社.

篇5

在这样一个大家都预先知晓的话题面前,作为省级党报,湖北日报的报道具有前瞻性、有序性、权威性、丰富性,得到读者认可,体现了党报的权威性和高出一筹的认知力和引导力。

准确把握事物特征

一般来说,报道的深度取决于编辑、记者对事件本身特点的准确把握。也就是说,取决于编辑、记者对采集新闻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历来成功的新闻报道,都是编辑、记者认真分析事物状态,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着意捕捉事物个性,从而自如、巧妙地采写、编排,吸引读者、引导读者。

为了切实做好本次日全食报道,湖北日报承担报道的部门,反复搜集资料,走访相关人员,为全方位把握事物特征,打下坚实的报道基础。

十分显著。全食持续时间之长。为两千多年来所罕见。日食从22日上午8时14分初亏。到10时45分复圆,前后持续约2个半小时:从食既(9时23分)开始,到生光(9时29分)结束,约持续5分钟。

范围广泛。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全食带宽度可达250公里,覆盖印度中部、缅甸以及我国长江流域等广大人口稠密地区。与日全食对应的偏食带则覆盖了我国全境,从最南端的曾母暗沙(食分约为20%)到最北端的漠河地区(食分约为30%),因此,这是一次影响我国全境的天象。

非常贴近。我省14个市州可见日全食,襄樊、十堰、神农架林区3个地区虽然不在全食带上,但能观测到日偏食。同时,省会武汉成为国家天文协会指定观测点。也就是说,湖北6000万人都可观测到此次日食奇观。

科学意义。日全食的发生是自然界天体运行而形成的天象奇观,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比如。利用短暂的日全食,观测和研究太阳的日珥、日冕和太阳大气;1919年在非洲的日全食观测,确认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正确的;在1868年的日全食观测中,法国的天文学家让桑拍摄的日珥的光谱,发现了占宇宙物质成分的1/4的元素“氦”。可以说,在日全食现象发生前后。充分向社会大众进行及时、准确、生动、形象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对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激发民众热爱科学的热情和兴趣。提升我国国民科学素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可以说,日全食的这些特点,将吸引很多人的关注,是一次世纪盛宴,是一次传播科技知识、进行科普教育的良好时机。基于对日全食这些特点的认识和把握,湖北日报的报道方才具有了正面引导、权威解读的鲜明特色。前瞻性、有序性、权威性

梳理此次日全食报道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到,湖北日报在及时报道新闻的同时,依托新闻事实,加强报道的深度,加强报道的解惑释疑能力,达到了吸引读者并引导读者的目的。充分体现湖北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的个性化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概括为前瞻性、有序性、权威性。

前瞻性。湖北日报很早就开始关注此次日全食。4月4日,在文化版刊发《日全食7月光顾湖北多个地方可观看百年奇观》,预报“7月22日8时左右,我省武汉等许多城市,将可以看到百年一遇的日全食”。报道告诉读者“我省长江流域如宜昌、咸宁、恩施等城市,均是此次日全食的观测点。此次日全食持续时间长,再想看到这么长的日全食得等到2132年”。

6月13日刊发了《百年天象奇观7月22日光顾我省全境可见日全食或日偏食》。报道引用国家天文台副台长汪克敏的话告诉读者:“这将是自1814年日全食以来,我国可见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观测人数最多、景色最为壮观的一次。本次日全食从初亏至复圆长达两个多小时,中国境内可以看到的最长日全食时间可达6分钟,全食带宽度可达250公里,自西向东经过南部、四川中部、湖北南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省区市。我省武汉、黄冈、宜昌、恩施、咸宁、荆州、孝感、荆门、随州、天门将出现日全食。”文章提醒读者。日全食发生时,会出现白昼变成黑夜,气温下降等自然现象,要预防和减少日食期间可能造成的百姓心理恐慌及社会治安、封建迷信等社会危害行为,让车辆、轮船驾驶人员和高空作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这两篇报道。及时把与日全食相关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引起关注与期待。

有序性。7月16日,省科协举行日全食新闻会,正式拉开了各媒体关注日全食大幕。湖北日报设置“相约日全食”专栏,对本报记者的报道进行整合,对哪些报道什么时候见报,按照人们认识的规律作了总体安排。

17日,专栏刊发了“专家提醒科学观测日全食”、“各国天好者云集湖北”、“哪些地方可看日全食”、“日全食期间有哪些美景”和一幅日全食发生的过程模拟图。报道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

其后几天,先后刊登了“省科协提醒日全食期间注意公共安全”、“我省日全食科普活动丰富”等稿件。21日,日全食发生的前一天,刊发了“我省各地日食发生时刻表”,预测日食发生地区全食持续时长及“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的时间,方便各地群众了解什么时间观察。体现了党报的服务性。

权威性。及时省政府对日全食工作部署,请权威解读日全食现象。站在比较高的角度,向读者传播了权威的科学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

16日,为了保障日全食期间的安全工作,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省各部门要分工负责。日全食带来的各种变化会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各部门要分工负责,注意普遍性与行业的特殊性,制定好应急方案,及时反馈信息,切实把日全食观测期间的工作做好”,湖北日报及时在二版予以报道。

为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此次日全食,记者专访了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曲颖,刊发了“罕见天象意义重大”,从此次日全食的特点、日全食期间可进行哪些科学研究、日食观测取得哪些发现、日全食科普教育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请天文学家高布锡在日全食前谈如何科学观测日全食,并推荐了三种观测方法:日全食当天,他从“令牛顿头疼的月亮规律”、“日全食2000多年罕见”、“日全食之美,超乎想象”、“贝利珠从哪里来”、“科研科普正当其时”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月亮遮掩太阳”的奥秘及对科研的意义。

别出心裁,引人阅读

7月22日,在万众期盼之中,日全食来临。经过一天的紧张采集,各类报道和图片汇集之后,23日湖北日报在一版以三分之二以上的版面和一个连版作了报道。无论从体裁还是内容编辑上,都做到了:

其一,编辑匠心独具,版面文字与图片形成呼应、版面之间形成呼应。

一版刊发了五幅日全食从开始到结束期间的照片,主照是武汉汉口江滩日全食期间即景,可谓是对一版综

合消息“日月相追逐、美景动人间”生动形象的解读。同时,一版综合消息标题“日月相追逐、美景动人间”与连版的主稿标题“美哉。天上人间”也形成呼应,使版面之间形成有机整体。

其二,图片丰富,富有视觉美感。

日全食是一次视觉盛宴。用图片对这一时段进行注解是最恰当也最传神的手段。此次报道共采用了24幅图片,图片在版面上通过大小搭配,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不同地方、不同人物、不同景物在日全食的不同阶段的情态。

太阳由缺到复圆的过程图片,一版刊发了五幅;连版左侧刊发九幅。可谓美轮美奂,鲜活逼真,显现出日全食的自然之美。图片报道。弥补了一些地方读者因云雾无法看到一些美景的缺憾,同时,这两组报道具有历史感,可成为未来研究日全食的参考。

连版选用“一架飞机从日食下方飞过”的照片作主照。非常抢眼,极有气势。照片取名逐日,让人联想到中国古老传说夸父逐日。从古人以脚追日到如今飞机逐日,巧妙地把科技进步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出来。体现出编辑与时俱进的理念以及对科技进步寄予的厚望。

其三,报道内容丰富,节点与内容的选择,体现编辑的独创性。

连版左半部刊发了“天文学家高布锡眼中的日全食”、“观日食,窥门道”、“虚拟天文台:尽收天下美景”三篇科技方面的稿件,把一次宇宙天体演绎的视觉盛宴,巧妙地变成了一道普及天文知识的科学文化大餐。右边“荆楚共此时”专栏,沿日全食带由西向东精选了三峡、仙桃、鄂南、黄梅四地观看日全食的情景报道。三峡库区是世界闻名的坝区。具有很高的关注度;黄梅一脚踏三省“湖北、安徽、江西”。记者孙滨搭乘飞机从武汉飞往北京,目睹了日全食过程。他的文章“太阳像小船般划过云彩”。读来别有风味。

这些节点与新闻点的选择,展示了从天上到地下不同角度观看日全食的情景。读者反映,阅读很有立体感和多元感。

有所为有所不为

湖北日报的日全食报道,受到读者关注。湖北日报7月31日“评报栏”刊登的读者来信说:“《湖北日报》在‘日食’发生的第二天,就编发出三版珍贵、经典的文章图片,不仅重现了人们争看天象奇观,而且解读了‘天狗吞日’的科学道理,成为一道酱及天文知识的科学文化大餐。充分表现了党报编辑积极传播天文科学知识、与时俱进的工作热情。”

在大家都关注的报道中,湖北日报出彩出新,有着自己的个性追求。

其一,精心策划,准确把握,形成合力。

在省科协7月中旬召开日全食会后。日全食的报道拉开了序幕。湖北日报的版面形态,决定了不可能如都市类报纸那样长篇累牍、事无巨细进行报道。但要有所为,体现省委机关报的竞争力,要在报道上体现出差异化。显现出权威性、引导力。

湖北日报把这次报道划分为日食前与日食当天两阶段:日食前几天,在文化版设置“相约日全食”专栏,教科文部围绕日全食组织稿件。其他部门相关稿件也刊发在专栏中。预测全食自然之美。引导人们关注宇宙之美:制定日全食当天报道方案,细分了各部门报道中承担的责任。从多侧面对日全食进行报道。策划到位,形成了报道合力。

其二,有应变力,灵活取舍。

好的报道,一定是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进。23日的日全食报道,原定连版栏题为“万里长江共此时”,摄影记者拍来了照片,画面很美。编辑在编稿过程中,觉得此照片似有缺失,不能反映出日全食,没有冲击力。经过对当日照片的挑选,编辑选择了一幅飞机逐日的照片。此照片的刊发,美化了整个版面,提升了报道的意境。

其三,求新求活,贴近生活,贴近读者。

新闻是与时俱进的。党报的报道也应该求新求活,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读者奉献精美的报道。

篇6

目前,上海中小学正进行落实两纲教育的活动。“两纲”是指《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

“两纲教育”是与二期课改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融合的,它具体地对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进行了关注,其重要性在于更好地落实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有用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健康观念的教育,为社会培养完整的人。化学学科教学中的“两纲教育”就是要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那么如何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有效融入“两纲教育”,现就通过学习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学科教学融入“两纲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学生能得到积极的精神收获

笔者曾在电视里看到这样一幕:某地区高考结束后,从一楼到四楼学生将书和试卷抛向空中,体现了一种长期受学习压力的紧张心情的解脱……,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其他的例子。所以现在很多学校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使课堂成为激扬学生生命的地方?

孟子与梁惠王有这样一段对话: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孟子的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才能享受到这种快乐,没有道德的人虽然有这种快乐也是无法享受到的。这就是说先有道德,而后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由此可见,要激扬生命体验快乐就要让学生感到学习学科知识的快乐,就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原则性的准则:教师的首要艺术是唤醒创造和认识的乐趣。

“两纲教育”融入化学学科教学中,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从而获得学习化学的乐趣。正因为获得了学习化学的乐趣,学生才愿意去思考化学、应用化学和积极创新。

1.2教师应积极修炼自我素养

从“两纲教育”再来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认识到为人师非易事,正人先正己, 教师的自身道德修养和业务素养是极其重要的,需要终身修炼。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两纲教育”的同时,自身也在其中得到了熏陶,也就是说在对学生进行“两纲”教育的同时,教师也得到了提高。

所以“两纲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其实也给化学教师营造了一种有效的自我培训环境,可以看作是一种师资培训。

2 挖掘化学学科中的“两纲教育”,体现学科价值

我曾经问一位数学专家:“数学学科中有没有生命教育的内容?”这位数学专家非常激动地说:“有,肯定有啊!数学的学科价值就是很好的生命教育,她能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整体地把握事物,看到事物简单朴素的内在本质,很美,并从中培养学生诚信对待自己和诚信对待他人的优秀品质。”

同样化学学科价值也应作为两纲教育的重点。

化学学科中有很多显性的两纲教育内容,如酸雨、石油资源、有毒气体、海水资源等,但这些还不够,要从深层次去挖掘。“和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一样,化学也是从人类的生活中发展出来的,同时它又为人类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地提高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走向严密科学》,陈敏伯著)这就是化学的学科价值。

我们除了告诉学生与化学物质有关的毒气、水质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温室效应等一些危害人类生存的情况外,更要告诉学生化学为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在“两纲教育”中应该关注化学学科的积极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培养化学学科意识和化学思维方式

当化学课程第一次在学生的课程表中出现时,我们可以想象学生的感觉,学生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一连串的问题:化学会教给我们什么东西? 化学这门课程难不难学?化学学起来有趣味吗?学了化学到底有什么用?等等。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应该是非常可贵的,教师要珍惜学生入门前的这种好奇心,要抓住机会为学生学好化学做一个精彩的引言。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大至天体,小至微生物,无论是无生命的,还是有生命的(包括人在内)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化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使其他相关学科也有了新的发展。教师可以举一些例子让学生感受一下,如化学的发展是如何推动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化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可以举例说明化学对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国防武器等方面的贡献。例如松江二中顾韦平老师的课《聚焦胃药中的氢氧化铝》,教师通过氢氧化铝化学性质的教学,让学生看到化学知识在人类健康方面的作用,这也是在新情景下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方式。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化学的思维特点:化学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学科。可举例说明化学的创造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化学在合成新物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化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的创造性、化学在对微观世界的抽象思维中表现出的创造性等等。通过引言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的这门学科,建立化学学科意识,高高兴兴地走进化学课程。

2.2培养严谨求实诚信的做人态度

有一位数学老师被问到:“学习数学有什么实用价值?”这位数学老师说:“数学教人思维要严密,推理要有根据,所以,学数学的人往往很讲诚信。”

学科中蕴含着教育价值,化学学科也一样,我们应该考虑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受到化学学科的教育。不妨先从以下几方面感受一下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

第一,可以从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中获得智慧。如元素周期表的发展过程中所伴随着的思维方式是很有趣的;又如科学家用电解法解决了化学中的很多难题等等。科学家的思维展示了一种很美的智慧,在化学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可以从化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中培养诚信。化学家在探究事物本质的过程中,虔诚地保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因为事物的性质是自然存在的,是符合一定规律的,任何人为的造作都会偏离正道。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在对学生进行授教时,如概念的理解、实验现象的描述以及一些推理等,都要关注严谨、求实、诚信的教育。

第三,可以从化学家的博怀获得启示。如居里夫人把她获得的诺贝尔奖章给女儿伊伦娜作为玩具;她还放弃了能够给她带来丰厚报酬的制备镭的专利,不仅如此,还教育女儿女婿也放弃他们研究成果的专利。可见,居里夫人不但自己淡泊名利,还教育子女也要如此。几乎每一位真正的科学家都有着这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品质。相比之下那些追求浮利虚名、急功近利、不求奉献的人们显得多么猥和可笑。从“丑”与“美”的鲜明对比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价值观。

2.3培养关怀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情怀

“两纲教育”不仅教育学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还要珍惜他人的生命,珍惜自然界一切生灵的生命。

黄帝统一天下后,教导人们要顺应天地的自然规律,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按时间播种和收获百谷草木,驯养禽兽为家畜,并提醒人们注意有节制的使用水火资源。我们的祖先是那样关心人的生命和大自然的环境(这不是很好的民族精神教育吗?),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该感到有责任对学生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进行教育。

化学教师可以教育学生用化学知识思考空气污染问题、水质污染问题以及不可降解塑料问题等等;用化学知识思考能源短缺问题、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以及森林消失和温室效应问题等等;用化学知识思考人类营养问题、医药保健问题等等。从这些学科教学的熏陶中教育学生:人应该懂得感激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财富,懂得珍惜这些自然资源,懂得保护自然环境,懂得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这样人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是“道法自然”,才能生活得有智慧、有尊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和责任意识。

2.4“审美熏陶”是教育的精神价值

学习到底有什么用?我们想得较多的是利用知识造福人类,丰富人们物质生活,而精神上的往往考虑较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丰富,我们的内心却不一定越快乐。因为生命的质量除了物质上的因素外,更重要的还有精神层面上的。

比如天文学,看似对个人生活关系不大,但是让我们看一看钱定平翻译的法国天文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彭加莱的一段话吧:“天文学为什么有用?因为它能够把我们提升到超越自己;因为它壮观,所以它有用;因为它美,所以它有用。天文学向我们展示了,我们人类在肢体上如何渺小而在精神上又如何壮丽。人类以其沧海一粟之躯,却能够精婺八极、心游万仞,而且遍尝宇宙深情脉脉的和谐之美。”

要让学生感觉到,化学课堂是充满智慧的,是很美的,教师要努力去挖掘这些理性和感性的美。

化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化学知识,还要着眼于培养科学素养,更要重视美的熏陶。

化学学科的学科价值在教学中应该贯彻始终,使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形成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两纲教育”在化学课堂中的实施方式

从“二期课改”课堂教学研究的经验出发,广大化学教研员和化学教师清醒地认识到,“两纲教育”融入化学学科教学中不能是“贴标签”的形式,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设计的研究课和展示课体现了较成熟的教学思想。笔者经过归纳和反思,提出以下一些实施建议。

3.1“整体构思”是有效的教学设计

课程“三维目标”不仅要关注课时教学目标,而且还要思考学期教学目标、章教学目标、节教学目标等,只有在思考整体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对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化学课程的“三维目标”在具体每堂课上实施时,并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求教师根据某堂课的内容和要求、学生情况、课的类型以及教学安排等,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有所侧重地进行课时教学设计。 “两纲教育”本身就是融合在“三维目标”中的,所以“两纲教育”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融入也应该先有整体设计,后有具体设计,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有效下达到每节课,这样才显得较为自然。

3.2“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基本目标

化学学科的课程目标有“三维”,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始终是化学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也就是说,化学学科教学应该体现化学的学科特色,不能片面为了“两纲教育”而“两纲教育”。

例如通河高级中学刘小芳老师执教的课《生活饮用水》,本节课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能正确并熟练地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将水与人类生命的关系、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以及合理使用饮用水的方法等,对学生作了很自然的教育,所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中始终是核心,并没有因为“两纲教育”的融入而使化学学科知识受损。

所以“两纲教育”融入化学教学时,教师应该避免将化学课上成政治课、生物课、或者班会课等,化学之所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有其自身的道理,化学课就是为了要向学生传授化学的知识与技能而开设的,化学教师应该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

3.3“润物细无声”是两纲教育的教学特色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化学学科本身就蕴含着可贵的教育价值,化学教师无需将“两纲教育”作为标签来贴,而是要将“两纲教育”融化到化学的学科教学中去,这是值得化学教师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教师的观念会直接影响“两纲教育”的整体效果。如教师自身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科的热爱、对事物的看法等,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教师对课堂环境和气氛无声的关注也会给学生一种教育。若教师经常考虑一些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如课桌椅的摆放、媒体的图片清晰度及亮度、化学实验的危险性毒性污染性、讲课的语调语速及音量、教师板书的清晰性、教师视角要顾到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等等,学生在体会到教师爱的同时,也学到了关心他人的做法。

3.4“积极评价”是培养自我认可的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理解和包容等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自我的积极或消极认可,他今后做怎样的人、以一种怎样的心态走向社会、对生命的看法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教育有关,与每一学科的学科教学有关,最直接的也就是与教师有关。

所以,面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等,教师应该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学生课堂上的发言要给予积极评价。表现在尊重学生的思维活动,如及时给学生回应(即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给出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言中的创新思维火花、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尊重他和鼓励他。

篇7

关键词:问题情境; 新课程;创设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教师在实际课堂上有关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现状如何?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试对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作一探讨.

问题情境的理论内涵

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情境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智力困窘状况,这种智力困窘状况产生于学生以前所掌握的知识或实践活动方法在客观上不足以解决新的认识任务. 具体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有“问题”产生,即学生个体当下遭遇的数学问题与已有的数学认知产生了矛盾冲突,形成无法理解或不能顺利解答的急迫性问题;二是要有“情境”支撑,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支撑,这种具体环境既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还可以是想象性的虚拟环境等等.

目前,关于问题情境的含义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究其本质来说,概括起来不外乎有两大类:“问题――情境”、“情境――问题”. 所谓“问题――情境”,指先有数学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设计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所谓“情境――问题”,指的是先有具体的情境,由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建立相应的数学知识.

事实上,这两大类没有截然的区别,核心都是通过问题情境来提出问题,情境与问题融合在一起,问题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进行问题情境设计时,“情境――问题”是一个融合的整体,刻意地去寻找热闹的“情境”,或人为编造的问题,都会出现偏差,都是不明智的.

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促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 设计一个优秀的“问题情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原则:

1. 目的性原则

目的明确,主要指问题设置不能偏离主题,要和当前教学目标相一致,和现阶段的教学任务相一致,能够实现本次教学的目的. 问题设置明确,学生在课堂上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取教师所讲的内容,加上教师本身的引导,学生就会很快掌握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

2. 可及性原则

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 设计的问题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即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 要选择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 使学生能够“跳一跳, 摘得到果子”.

3.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表现形式必须新颖、奇特、生动,对学生能够产生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依次展开. 新课标把问题情境放在首位,尤其强调学生在探索数学新知过程中的经历与体验,通过置身于数学问题情境中的探索体验过程,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问题的提炼过程、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数学结论的应用过程,从而使学生享受数学发现的快乐,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对于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长期以来, 数学给学生的感觉是抽象的、枯燥的. 如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的故事、趣事, 则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1 在“函数”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

马尔克广场是著名水城威尼斯的一个广场,广场的一端有一座宽82米的雄伟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一方开阔地,这片开阔地经常吸引着四方游人到这里来做一种奇特的游戏:先把眼睛蒙上,然后从广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看谁能到教堂的正前面.尽管这段距离只有175米,竟没有一名游客能幸运地做到这一点!他们都走了弧线或左右偏斜到了另一边. 1896年,挪威生物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团. 他搜集了大量事例后分析说:这一切都是由于个人自身的两条腿在作怪!长年累月的习惯,使每个人伸出的步子,一条腿要比另一条腿长一段微不足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段很小的步差x,导致人们走出了一个半径为y的大圆圈!设某人两脚踏线间相隔0.1米,平均步长为0.7米,当人在打圈子时,圆圈的半径y与步差x有如下的关系:y=(0

上述生动和趣味性的学习材料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在这种问题情境下,复习初中的函数定义,引导学生分析以上关系也是一个映射,将函数定义由“变量说”引向“集合、映射说”. 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乐于学习,有利于信息的贮存和理解.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以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使学生缩手缩脚,其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学生觉得高深莫测,望而生畏. 教师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相互融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案例2 在“基本不等式”的教学中,可创设如下情境:

三个商场在节日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分别采用两种降价方案:甲商场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商场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商场两次都打折销售. 请问:哪个商场的商品价格更优惠?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

大小的问题.

这个问题情境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把“均值不等式”镶嵌于这样的情境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学生在这样一个“现实的数学”问题活动情境中,通过操作、比较、概括、猜想等活动,建构起自己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数学地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体验了数学的发现、创造的历程. 在这样丰富的问题情境下,学生想学,乐学,主动学.

(三)创设“数学史”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要尽可能的真实,数学史总归是真实的. 因此,情境创设可以充分考虑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历史,以数学史作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文化熏陶.

案例3 在“三角恒等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以下史情: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把三角知识用于金字塔的建造和天象的观测等;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学者开始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测量金字塔的高;公元前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希帕霍斯已制作了和现在三角函数表相仿的“弦表”;到公元2世纪时,希腊数学家托勒密著成《天文学大成》,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已被反复运用等等. 这种三角学发展历史的趣味回顾与扫描,对于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的数学探究兴趣,以及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都会大有裨益.

(四)创设“实验型”问题情境

利用实验的魅力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在动手操作、探索和反思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揭示数学知识形成的本质,探究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

案例4 在教学“椭圆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下列几个步骤来进行教学:

(1)实验获得感性认识: 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两个小图钉和一条长度为定长的细线,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用铅笔把细线拉紧,使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观察所得图形是什么图形.

(2)提出问题,思考讨论:椭圆上的点有何特征?当细线的长等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当细线的长小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其轨迹是什么?你能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吗?

(3)揭示本质,给出定义.

这样,学生在经历了实验、讨论后,对椭圆定义的实质会掌握得很好,不会出现忽略椭圆定义中的“定长应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的错误.

篇8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人生哲理045

既然签订了合同,就要严格遵守,这样既显得诚信,又能避免遭受意外损失。仅仅看见了眼前利益就不严格履行合同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三 个 旅 行 者

三个旅行者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面的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会没有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拿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地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拣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人生哲理046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锲而不舍地去克服一切困难

如果有谁向我们说:一个中枢神经残废,肌肉严重衰退,失却了行动能力,手不能写字,话也讲不清楚,终生要靠轮椅生活的青年,凭借一个小书架,一块小黑板,还有一个他以前的学生做助手,竟然在天文学的尖端领域——黑洞爆炸理论的研究中,通过对“黑洞”临界线特异性的分析,获得了震动天文界的重大成就,对此,你一定会感到惊奇。然而,这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他为此荣获了1980年度的爱因斯坦奖金。

他的名字叫史蒂芬 霍金,是个英国人,当时只有35岁。更有趣味的是,作为天文学家,他从不用天文望远镜,却能告诉我们有关天体运动的许多秘密。他每天被推送到剑桥大学的工作室里,干着他饶有兴味的研究工作。

我们常常惊叹那些专业知识的底子甚薄、然而在某些或某一个特殊方面、特殊领域成就卓著的“鬼才”们。其实,奇人霍金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以及他借此而获得的高度成就,说明世间还有另一类“鬼才”,即由于残疾之类不幸的折磨和求生意愿的炽烈而激发的特殊洞察力或特异才能。他们是一种聪明人。他们知道,只要人的精华——思维着的大脑依然蓬勃地工作着,就有无可限量的人生希望和创造潜力,就不存在不能克服的困难。在这里,悲观或者乐观,坚强或者懦弱,前进还是退却,依附还是自立,像效率可靠的阀门一样,给残疾人的生存智慧开启着成功之路或自弃的际遇。

霍金赢得了科学界公认的理论物理学研究的最高荣誉。就是体魄健全、研究工作条件一流的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工作者们,又能有几个获得这样的殊荣?

人生哲理 047

对真正的成功者来说,不论他的生存条件如何,都不会自我磨灭自身潜藏的智能,不会自贬可能达到的人生高度。他会锲而不舍地去克服一切困难,发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长点,扬长避短地、踏踏实实地朝着人生的最高目标坚定地前进!

不失去希望就有作为

当琼斯是农民时他身体很健康,工作十分努力,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福特 亚特金迅附近经营一个小农场。但他好像不能使他的农场生产出比他的家庭所需要的多得多的产品。这样的生活年复一年地过着,突然间发生了一件事!

琼斯患了全身麻痹症,卧床不起,而他已是晚年,几乎失去了生活能力。他的亲戚们都确信,他将永远成为一个失去希望、失去幸福的病人。他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了。然而,琼斯确实有了作为。他的作为给他带来了幸福,这种幸福是随他事业的成功而来的。

琼斯用什么方法创造了这种奇迹呢?是的,他的身体是麻痹了,但是他能思考,他确实在思考,在计划。有一天,正当他致力于思考和计划时,他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要从自己

所处的地方,把创造性的思考变为现实。他要成为有用的人,他要供养他的家庭,而不是成为家庭的负担。

他把他的计划讲给家人听。

“我再不能用我的手劳动了,”他说,“所以我决定用我的心理从事劳动。如果你们愿意的话,你们每个人都可以代替我的手、足和身体。让我们把我们农场每一亩可耕地都种上玉米。然后我们就养猪,用所收的玉米喂猪。当我们的猪还幼小肉嫩时,我们就把它宰掉,做成香肠,然后把香肠包装起来,用一种牌号出售。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零售店出售这种香肠。”他低声轻笑,接着说道:“这种香肠将像热糕点一样出售。”

这种香肠确实像热糕点一样出售了!几年后,牌名“琼斯仔猪香肠”竟成了家庭的日常用语,成了最能引起人们胃口的一种食品。

人生哲理 048

人们常用“心有余而力不足”来为自己不愿努力而开脱,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积极的思想几乎能够战胜世间的一切障碍。

心病比生理上的疾病危害更大

斯匹特是一位年轻的电脑销售经理。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和高薪的工作,在他的面前是一条充满阳光的大道,然而他的情绪却非常消沉。他总认为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病,快要死了,甚至为自己选购了一块墓地,并为他的葬礼作好了准备。实际上他只是感到呼吸有些急促,心跳有些快,喉咙梗塞。医生劝他在家休息,暂时不要做销售工作。

斯匹特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恐惧,他的心理仍不安宁。他的呼吸变得更加急促,心跳得更快,喉咙仍然梗塞。这时他的医生叫他到海边去度假。

海边虽然有使人健康的气候、壮丽的高山,但仍阻止不了他的恐惧感。一周后他回到家里,他觉得死神很快就要降临。

斯匹特的妻子看到他的样子,将他送到了一所有名的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医生告诉他:“你的症结是吸进了过多的氧气。”他立即笑起来说:“我怎样对付这种情况呢?”医生说:“当你感觉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时,你可以向一个纸袋呼气,或暂且屏住气。”医生递给他一个纸袋,他就遵医嘱行事。结果他的心跳和呼吸变得正常了,喉咙也不再梗塞了。

他离开这个诊所时是一个非常愉快的人。

此后,每当他的病症发生时,他就屏住呼吸一会,使身体正常发挥功能。几个月以后,他不再恐惧,症状也随之消失。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找医生看过病。

人生哲理 049

许多人感到身体支持不住,往往症结在于心理上。保持愉快的情绪对身体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不怕才有希望”,对付困难是这样,对付疾病也是这样。

你有对生命的主宰权

篇9

我们的科学尽管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要较真起来,水平还是很低的。百年来,我们的科学入不了诺奖的门、拿不出一项对世界有长久影响的基础性研究。我们没有一本以中文编写的科学杂志,能够让其他各国竞相翻译。这样水平的科学当然产生不了第一流的科普。

我们的科普书不少,不过我们却还没有一本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科普书,没有一本被翻译为各种文字的科普书。这就是我们的科普水平。

在世界流传下来的原创的经典科普著作,像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博伊斯的《肥皂泡》、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几点钟》、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法布尔的《昆虫世界》、弗洛马利翁的《大众天文学》、希尔伯特的《直观几何学》、魏尔的《对称》、薛定谔的《什么是生命》,瓦维洛夫的《眼睛与太阳》等等,我们可曾有一部能够和它们比肩而列吗?我们能够拿出的只有大量的翻译本,还有抄来抄去的重新编辑过的科普书,原创少得可怜。而那些抄来抄去的重编本,经常是错误百出、惨不忍睹。

现在有一种错误认识,似乎科普和科学研究是两件无关的事。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而科普是出版社的编辑或有一群称为科普作家的人的事。科学家的任务是生产论文,多生产SCI,而后者是无需做研究,也无需了解科学前沿的情况,其实这是错误的。科普作家首先也必须是科学家,他们不仅要有热爱科学的精神,还要对科学前沿很熟悉。否则,他们就会把科普弄错,甚或引领读者走进伪科学。而科学家,同时必须能够向公众通俗地介绍自己的成果,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他开创的研究方向就会萎缩和中断。我们出不了一流的科学家,和出不了一流的科普著作根源是一个。

其次,科普是一种创新,绝不是熟读几本教科书就能够写好科普书的。我们有许多科普书要么是抄来抄去,要么是教科书搬家,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是把科普当作“猎奇”,把“尼斯湖的怪兽、神农架的野人,什么神奇就把什么当作科普。其实,科普最重要的内容应当是针对科学中最基础的原理和发现,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给读者。而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一定的科学水平和修养。要达到这种水平是需要经过勤奋的学习和磨练的。

篇10

适当演示物理趣味实验。教学“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这节内容时,可以做“神奇的火柴”实验:用两节干电池与小灯泡、开关组成一个电路,将其中一条导线拆开后串联上一根铅笔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当用火柴去烧铅笔芯时,小灯泡会亮起来,随着火柴的熄灭,小灯泡慢慢变暗,直至熄灭。实验现象可见度大,学生便于观察,现象出人意料,能够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学习物理的兴趣。铅笔芯在常温时电阻较大,导电性能较弱,闭合电路中电流较小,灯泡不亮;当用火柴给铅笔芯加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铅笔芯的电阻下降,导电性能增强,闭合电路中电流增大,所以小灯泡逐渐变亮。做好本实验要注意以下事项:①电源电压要控制好,最好电源电压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②由于铅笔芯的种类、粗细不同,演示前要调节好铅笔芯的长度,使小灯泡在闭合电路中正好不发光。这样教学,实验现象是从无到有,有利于学生观察,从而能够保持学生的兴趣。

适时讲点物理学史料。中学物理教材中的内容多是十分经典的物理学知识,学生学习也多是一味地接受。这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质疑精神,也会磨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中,适时地介绍物理学史料,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拓展视野,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保持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之前,可这样导入:伽利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通过系统的实验和观察了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自然观,开创了近代科学。伽利略的研究触犯了罗马教庭,他因此被判终身监禁。在此期间他写了一生中最伟大的一书《运动法则》。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以及罗马教庭的迫害使伽利略生活窘迫,健康水平下降,最终双目失明,于1642年1月8日因病去世。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一年,在英国一个偏僻的乡村里牛顿诞生了。后来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尔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力与运动关系的第一条规律,即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这样讲授,学生眼中的“牛顿第一定律”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因散发着众多科学家的生命气息变得沉甸甸的。这些史实,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产生的背景,了解其来龙去脉,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

用物理学史与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时需要老师进行加工。例如在讲“光的波粒二象性”时,我对学生说:惠更斯、牛顿他们都犯过错误。这样伟大的科学家还会犯错误吗?学生都十分好奇,学习兴趣就上来了。我接着说:惠更斯认为“光波像机械波一样,是振动在某介质中的传播”是一个错误,而牛顿认为“光子是一种实物粒子”是一个错误,他们完全否定对方的观点是一个共同的错误。这样讲解,学生明白了权威也会犯错误。

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后是课堂学习的延伸,要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并且产生出新的求知欲望,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如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至于研究课题,可以从学生生活中选择,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决定。这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可以促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引导他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