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教育研究

篇1

【关键词】 民族学 少数民族教育 问题 探究

【项目基金】 本文系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院级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关于民族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若干探究”(项目编号:14XHXY1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宏涛,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师,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教学办主任,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是民族学、高等教育管理;章治宁,宁夏大学讲师,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2013级博士,研究方向是民族史学理论及西夏历史与文化等。

【中图分类号】 G7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1-0044-02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国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民族已经实现了地位的平等,并且进一步实现了民族的团结与融合。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能够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民族学视角,对少数民族教育问题进行若干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并推动我国国民教育的进一步建设。

一、民族学视角下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从实践调查的研究显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导致其不愿意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愿意在学习中付出足够的努力,最终使得少数民族教育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族群相对较小,其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并不高。在这种背景下,这部分少数民族对知识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概念,对学习也就没有足够高的认识。其次,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家庭还不能承担相对高昂的教学费用。基于此,学生家长通常对学生的教育不够支持,而部分学生也从主观上认为学习是家庭的负担,也就不愿意主动积极的学习。最后,从宏观上说,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当地政府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从主观上忽视教育的发展与建设,同时也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教育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得不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无法在当地起到有效的宣传作用。因此,少数民族居民的观念始终得不到改善,始终无法使其认真对待教育工作。可以说,少数民族教育始终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的不支持,这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极大关系。正因为经济和教育的欠发达,导致大部分少数民族家长不愿意支持学生的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2. 辍学率较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辍学率远高于汉族地区。简单地说,少数民族学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放弃自己的学业,部分学生甚至没有接受完整的初中教育就走上了就业岗位。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家庭难以承担较高的教育费用,只能让学生被迫放弃学业。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相对落后,办学的质量也相对较差。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看不到希望,从主观上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无法在学习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最终只能半途放弃学业。

3. 教材的不合用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使用的教材并不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文化,也无法迎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具体地说,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一直以来都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制定的,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所改变,但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现行的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大多数是以发达地区和以主流文化――汉族文化为主,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民族学生对有些脱离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难以理解。课程内容没有考虑到民族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对课程和教材的学习兴趣不浓。其次是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背景下,相当多的民族地区采用将汉语教材翻译为民族语言文字的教材教学,这样的教材不但受语言表达方式和翻译水平的影响难以保证质量,而且形式单调,内容陈旧,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能调动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更新速度慢,不能与时俱进,不受师生欢迎。在这种背景下,少数民族教育没有合适的教材进行有力支撑,进一步降低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前途,而只能放弃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4. 教学资源的匮乏

从资源角度来说。少数民族教育相比于主流的交流而言,其拥有的教学资源明显更加匮乏,远远无法与城镇中学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相比。首先,少数民族教育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因为经济的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很难招收到优秀的教师,也就无法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其次,教育经费短缺也一直是少数民族学校头疼的问题。虽然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国家在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这种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经费短缺的问题。具体地说,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难以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无法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环境。最后,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当地政府无力为贫困学生承担学杂费,导致家庭困难的学生无法进入学校学习,使得教育公平的机制受到进一步挑战,也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的一大问题。

二、解决少数民族教育问题的策略

1. 加大投入,转变认识

要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首先要做的是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投入,要通过更强有力的宣传,使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随着宣传工作的开展,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才能够意识到自身思想的局限性,才会产生“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基于此,少数民族家庭才会更支持学生进入学校参加学习,而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进而在教学中更加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就。

2. 要因地制宜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

为了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家庭以及学生的意识,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观念,要在特定的地区发展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换言之,政府应该通过因地制宜的职业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成为被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教育的成效突显出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少数民族家庭与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够进一步转变认识,从抵触到支持。这就需要政府充分考虑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应该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制定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专业,才能够培养被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显现出教育的巨大力量。

3. 对教材进行改革

同时,政府需要对少数民族教育现行的教材进行改革与创新。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的教材应该具有民族语言的版本,特别是在中小学中,教材是否具有民族语言版本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具体地说,当前少数民族的教材往往是对汉族教材的直接翻译,这就导致部分教材在翻译过程中的表述不正确,使少数民族学生难以领会真实的意思,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教育的教材应该能够融入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要能够切合各个民族不同的历史背景,要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进一步继承与宣扬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换言之,少数民族使用的教材不但要包括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囊括各个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风俗、工艺等知识。这样的教材更能体现出少数民族教育的特色,也更能迎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4. 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

要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达到切实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目的,少数民族学校就应该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从调查研究显示,少数民族教育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家长对学习的不重视和不支持,以及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逐步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少数民族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改变家长错误的观念,使教育得到家长的支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家庭教育应该包括对学生家长的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的素质和意识,使其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要培养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教育关系到国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关系到民族的团结与融合。这就需要政府部分正确分析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雷明珠.民族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篇2

[关键词]科研信息化;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9107-03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

云南是民族文化资源大省,聚集了全国近一半的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其优质的民族文化遗产、开发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是当前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考虑利用当前国际前沿的信息处理技术,融合民族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针对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资源特点,以本体理论为基础,结合受教育者、大众对民族教育信息资源获取和应用的具体需求,研究如何综合集成信息技术和手段,研发支持跨学科的科研合作,跨越时间、空间、物理障碍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的软件平台和工具。构建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目标是满足受教育者和大众对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检索和知识服务需求,它是构建“科研人员+大众+基础数据平台+应用服务平台+协作共享平台”的综合平台,它能全方位、网络化、综合性的服务大众和科研人员,以此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一、e-Science概述

e-Science由英国在2000年提出,是为了应对当时各学科研究领域所面临问题的空前复杂化,利用新一代网络技术(Internet)和广域分布式高性能计算环境(Grid)建立的一种全新科学研究模式,即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持下的科学研究活动。此后,该理念便席卷世界各科研领域,大家都试图用它来解决本学科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e-Science的意义:(1)使得全球性的、跨学科的、大规模的科研合作,跨越时间、空间、物理障碍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成为可能;(2)这将改变科学家们从事科研活动的方法和模式,极大地促进交流合作,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3)科研信息化是下一代互联网络技术及信息基础设施在科研领域的率先应用。

e-Science的特点:(1)开放式的科学研究;(2)资源共享,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实验数据、科学仪器等资源共享;(3)协同式的科学研究。协同式科研可以无空间障碍进行合作研究,并且可以是跨越多个领域的复杂的协同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更加密切,需要根据科研活动和研究任务的需求,方便、灵活地创建虚拟组织,进行资源分配和共享,有效地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民族教育信息化科研协同包括虚拟工作台、数据集成与共享工具、学科文献检索与交流工具、协作工具集等模块。通过构建民族教育信息化的科研协同环境,可以开展系统性、集成性、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拓展科研能力。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改善和优化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使用信息技术促进科研人员进行跨学科、跨地域、跨组织的交流和协作,提高科研效率和拓展科研能力。

二、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随着人们对资源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深入,愈来愈多的学校、企业、机构涉足于这一领域,目前国内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由学校或个人创办的学科资源或专题学习网站;(2)基于校园网的教学信息资源库;(3)由企业研发的大型数据资源系统;(4)分层开发的区域性教育资源库。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虽然取得很多成果,但考虑基于e-Science的民族教育信息资源语义化融合管理与创新服务的研究还不多见。云南省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相对落后。要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必须转变和创新服务模式。网络化和语义化融合管理可以解决边疆地区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的共享和网络虚拟化,可以帮助改善和优化传统的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研究方式。这项研究对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和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e-Scionce的民族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设计

基于e-Science的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是构建“科研人员+受教育者+大众+基础数据平台+应用服务平台+协作共享平台”的综合平台,它能全方位、网络化、综合大众和科研人员,以此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该平台能够使研究内容迅速有效的协作与交流,使研究成果在社会公众中得到快速传播。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主要基于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机器学习、本体技术、知识工程等先进技术与方法,对民族教育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与服务应用。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包括五层:基础设施层、基础数据层、服务平台层、用户应用层和协作共享层。基于e-Science的民族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设施、服务器、存储器、超级计算机和Internet,它为民族信息服务综合集成平台的基础性数据通讯、计算、存储和管理提供基本的硬件支持。

基础数据层包括民族信息资源数据库、领域本体知识库、民族信息资源文档库和其它资源数据库。涵盖了民族信息资源的所有数据,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民族信息文档及文献资源等。

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撑包括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文档挖掘、本体获取与映射、日志挖掘和决策支持。

用户应用层包括用户信息检索、民族信息资源网站和个性化推荐;技术支撑包括个性化推荐技术、可视化技术、智能搜索技术、知识推理与服务、网站自动生成。

协作共享层包括电子邮件系统、视频桌面系统、VOIP系统、在线通讯系统和协同工作平台。扩展服务层在民族信息资源服务的基础上,将现有的、成熟的应用系统无缝集成到平台中,方便用户使用。

四、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基础数据建设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获取来源于Internet和Web页面、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现有的与民族教育信息相关的资源和应用采集设备获取的数字化民族教育信息资源,采取的内容包括文字资源、图书资源、图片资源、音视频资源;民族教育信息资源获取、采集和组织管理机制是核心工作。

基础性数据获取是该课题的基础性工作,采集途径多种。重点在信息模型的建立上。获取的渠道主要有:(1)直接从云南省、州市、县现有的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获取数据,并与之保持信息的一致性;(2)利用各种人工方式和途径采集和更新民族教育信息资源;(3)利用互联网实现面向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搜索和挖掘技术,获取民族相关信息资源;(4)利用文献搜索和挖掘技术获取民族教育信息资源。

基于本体工程方法论Methontology,根据前期工作积累的大量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提取民族领域基本术语,分析民族教育信息资源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民族教育信息资源中概念和关系的表示形式,定义与概念相关的词汇和实体,并构建一组该领域内的公理、定理和规则,构成形式化的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本体知识。

五、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应用

1.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检索技术

(1)基于本体的民族教育信息检索技术

基于查询扩展和关系代数扩展的语义检索:从用户查询到语义查询的转换规则,使用转换之后的查询检索数据库;利用本体知识库中的公理和规则来替换查询中的概念或关系,以扩大检索范围;将语义关系代数操作,如并、交、投影、连接等,应用到不确定知识的检索,实现对民族教育信息的复杂检索。

将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本体作为知识描述和检索的语义基础,利用本体推理,研究查询请求的规范化处理、查询请求的冲突检测、语义查询扩展等内容,实现对查询请求及其隐含语义的检索。

(2)民族教育检索自动生成网页技术

建立基于本体的科学家信息资源网站自动生成模型,主要包括:个性化主题图导航学习,智能化知识获取与学习。智能化知识获取与学习可以在海量数据中进行智能知识获取,系统能自动地把检索的内容,组装成为一个界面,相当于一个门户网站。这个界面不是线性的罗列,它可以大大地提高用户的效率。

2.基于语义的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服务

(1)本体知识库与数据库的集成技术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建立的本体知识库和现有的民族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两者的集成能够为知识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资源信息,采用一定的机制基于数据库实现知识库的存储和推理。

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转为语义Web格式的文档数据(如RDF、OWL等),从而可以利用语义Web查询机构进行查询或推理;将数据库模式用更具有明确语义的本体来表示,在数据库模式与本体之间构建映射关系,可以将对本体的查询转换为对数据库的查询;使数据源在更高的抽象层进行语义交互,有助于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融合。

(2)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服务技术

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知识服务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知识获取与学习的民族信息资源网站个性化推荐技术、可视化技术等。

个性化推荐技术:通过收集用户信息进行用户喜好的判断,用户信息收集方法包括显式收集和隐式收集。显式收集主要是依靠用户自己的个人信息输入,收集数据可能有用户的出生年月、婚姻状况、工作状况以及个人兴趣等。隐式收集则获取用户访问记录、日志等信息。考虑构建个性化推荐系统,把民族信息资源按需求推荐给用户。

可视化技术:在知识发现服务中使用可视化技术,可以用图像、表格来显示信息,让用户对信息含义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不同的展示机制将检索结果用可视化技术很直观的呈现给用户。

六、结语

结合民族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研究、大众对民族教育信息资源获取和应用的具体需求,研究如何综合集成信息技术,研发支持跨学科、跨时空的资源共享、信息检索的软件平台和工具;并且满足科学研究、受教育者、大众对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检索和知识服务需求,这就是构建基于e-Science的民族教育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受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云南省人才计划项目(2009C1062);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1)资助。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路径

面对席卷世界的民族化大潮的来袭,国际化与民族化教育发展的冲突与融合与之俱来。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其发展路径面临莫大的机遇与挑战,值此高等教育的分野与两难选择之际,以更富人文性的本土情怀关注民族本土化教育,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从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中汲取新知,并使之最终转化为民族本土化教育成果,这是每一位肩负民族教育使命的教育工作者的不可推卸之责。深入梳理民族本土化历史发展脉络,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教育是任何一个民族存亡续绝的关键所在,失去高等教育的民族迟早会成为世界其他民族的实际意义上的附庸,目前,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各民族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困境及思考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对任何国家民族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现代人类文明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透过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主导之下创造出来的,没有高等教育为其培养人才的民族将会在未来失去一切。审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程度之低却令人堪忧,几乎所有高等教育不仅其人才培养模式几近相同,而且其民族的本土化缺失亦十分雷同。首先,所有高等教育均忽略了民族本土化问题,过度追求高等教育的一致性,反而使得民族区域内部本应固有的民族特色日益淡化;其次,民族区域的民族特色既是民族赖以发展与维系的纽带,更是以民族区域内部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所需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所有民族的高等教育都应拥有其自身所独具的特质,且与本民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特点相契合,照搬照抄的教育理论及方法绝对不是最适宜的,我国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中真正能够做到民族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理论与经验都是从苏联与欧美等国借鉴而来,这些理论与经验同我国的民族发展现状存在一定差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我国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就其发展现状来看,既缺乏真正的民族本土化特质,又缺乏较好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困境

在梳理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教育事实就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本土化落地生根的发展困境,无论是引进式发展还是借鉴式创新都必须回归到民族本土化内核,并将其内化为能够与民族本土化相同频率的文化,民族的固有文化是在长期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发展而来的,每一种文化,不仅是民族生存的源泉,而且更是民族发展的智慧源泉。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由于存在着过大的落差,因此,首先,必然会在发展的初期陷于如何完成文化差异的对接困境;其次,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中所教授的敷衍式的象征性的民族教育亦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拉向了边缘化的困境;另外,泛文化准文化等国际文化的的文化杂化的泛滥趋势更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带来了日渐非本土化的困境。从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引领文化制高点的高等教育更应是与国家民族联系密切的亲本土化的,而这一点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并不冲突,在多元化高等教育中适当添加民族本土化成分更能够促进并突显高等教育的同质化与一体化进程。民族主义与民族性的方法论及其处理社会关系的原则都可以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法宝,这些基于民族宝贵遗产的智慧源泉的背后是历经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的积淀。高等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的国际化同化,以及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内化,最终都必然会汇流成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思考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既是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强而有力的支撑,又是发扬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保证,更将是引领民族区域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区域过多地关注并倾向于全球化,往往会迷失其民族化意识,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当然,民族本土化本身并不排斥全球化、国际化,更不排斥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但是民族本土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加以考量的一个攸关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存在着传统与现实、扬弃与创新、本土与域外、理论与实践等诸多方面的必然冲突,从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现代教育现实显而易见地与民族教育传统存在着理念与理论上的冲突;从民族发展的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亦存在着必然的扬弃与创新的问题;从教育的地域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多元高等教育与一体化教育之间存在着本土教育与一体化教育的冲突;而从高等教育在民族区域的本土化实际落实来看,还存在着理论建构与教育实践的冲突。[1]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发展还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们认真衡量并找出本民族教育与其他民族乃至其他发达国家教育的差异点与共同点,从差异点中找到高等教育的差距,从共同点中找到高等教育融入民族本土化的着力点。

二、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意义

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困境思考为学界带来了一个热议的民族本土化发展话题,这一话题虽然与民族文化本位无关,亦与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无关,但是却与民族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同时,亦与民族文化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这就不由得不引发民族区域对民族文化如何更加有效地拓展的深刻思考,民族文化的拓展对民族区域而言具有更加广泛与深远的积极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区域的立域之本,失去了民族本土化特质,民族区域必将不断疏离于其民族性,由名存实亡而最终逐渐消亡。由此可见,不断增强民族本土化特征,增强民族区域优势,已经成为各民族尽皆知而不宣的立域之本。诚然,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交相激荡的现代社会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一体化显然是更为时髦的课题,但是,作为民族区域,加强误区域内部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与紧迫的议题。民族之间的以经济文化为纽带的快速渗透,已经达到了以往人类社会所无法企及的空前高度,这就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促进民族发展的和谐化过程,而且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个国家多民族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必要性

在教育理论中,教育构成三要素、教育价值观以及教育学假设等因素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最终都必须还原到民族区域中来方能完成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从这些理论因素之中提取出既能够激发民族本土化的合理因素,并使其植根于民族本土化土壤之中才能得以真正焕发出高等教育的无穷力量。比如美国高等学府,在英国对美国进行殖民时期,英国在美国本土兴建了许多英式学院,其中的三所英式学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它们分别是哈佛、耶鲁与威廉•玛丽学院,但是,令英国殖民者大惑不解的是,这三所学院直到殖民时期结束之后仍然名不见经传。虽然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亦为这些学院配置了优秀的教授,并且其课程依然保持着英式的传统殖民课程,直到18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着手针对高等教育大力进行民族本土化改革,此后其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才真正得以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正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赋予了美国这三所大学以鲜活的血液,使之得以发展成为今天举世瞩目的世界著名学府。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并未影响这三所世界著名学府的国际化,反而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以其民族本土化成就了这三所著名学府今天的国际化,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已经成为民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关键。[3]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探析

国家民族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真正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更需要基于民族特质的多元化,而这与我国目前传统的一体化教育并不矛盾,且完全可以齐头并进。从复杂理论系统的视角来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本身就存在着民族自我禀赋的特质发扬,这对于民族本土教育而言是一个较大的优势,针对这一优势加以深入研究与深入探析不仅对于更好地理解民族本土化教育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将高等教育更好地引入民族本土化意义非凡。[4]促进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理解民族教育本身的意义,同时更需要在思维上彻底转变对于民族教育的传统的肤浅认识与顽固意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对其加以把握,通过对民族本土化文化传承这一主线作为调动民族敏感性的基本要素,围绕这一主线,将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渐进式的民族本土化渗透,在此过程中,小而言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可以从中最大限度地受益,大而言之则整个民族区域乃至高等教育领域也都将从中获益。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发展路径

(一)高等教育民族人才培养的创新

纵观世界各个著名学府的成功模式,我们看到它们无不秉承着民族本土化的发展之路,同时,这些学府亦都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但是,这些学府均能从国际化过程中以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本土化脱颖而出。哈佛大学的前身就是剑桥学院,哈佛之所以能够从剑桥学院嬗变成现在世界屈指可数的顶级大学的决窍其实说来非常简单,那就从早期的模仿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从英式教育中“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之路。[5]高等教育民族人才的培养恰恰与这种发展思路吻合,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更加多样化,管理体制应更加规范化,生源应更加倾向于民族化,同时,应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教授,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拓展与创新。“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的民族本土化人才培养与创新机制必将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扎实的根基上,以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论、先进教育方式、先进教育理念汲取出来,使之成为可持续地浇灌民族本土化花朵的有源之水,同时,继续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基于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传承与培养

高等教育不仅要有面向世界的国际情怀,更要有一份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之下的本土情怀,只有拥有民族化的本土情怀,才能从民族利益出发以民族视野观照传承与培养问题。解决民族本土化传承首先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问题,在时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思想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但是将其引入高等教育之中并将其形成培养机制尚需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次,在空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尚需经过一个由超越沙文主义达成以民族优势超越的过程。从教育理论的融会贯通着手,在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培养思路上,形成以民族化作为社区学院基座,以民族化进阶式高等教育为发展后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模式。同时,民族区域内部的高等学府中应针对民族本土化特质,为区域内部民族进行民族本土化方面的特别课程设置,使之成为既符合民族本土化发展又符合民族精神的多元化课程,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保有民族地方特色,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维系民族内部必要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的具体实施,可在民族区域的高等学府内开设数门与民族本土化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还应将越来越多的优秀课题转化为民族本土课程,在吸纳优秀教育成果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可传承的民族课程,以完善民族本土化的培养过程。

(三)基于教育理论的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展望

纵观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我们看到其虽然沿袭了英式教育的良好传统却在民族本土化方面不断地进行了完善与改进,其虽然效仿了德式教育的先进模式,却又对其进行了民族本土化方面的不断调试与改良,进而以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避免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边缘化问题。其实,推而广之,狭义的民族本土化如果善加利用、善加弘扬,也可以像美国各大学一样,快速发展成为广义上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本土化教育的骄傲。由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殊性进而到关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民族围绕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同时,更应与汉民族以及其他各族同胞一道,在教育理论的支撑之下,竞相为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无形之中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6]。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从其一开始就是一个面临选择的过程,这取决于各民族在所谓的“地球村”中的迷失程度,迷失愈深则愈难选择,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同化对文化与文明活动的影响由来已久,为民族本土化所带来的困境亦由来已久,惟有走出困境方能真正引领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仅只是单一民族的发展诉求,究其本原,其实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发展的普适化诉求,民族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懈创新是高等教育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本土化发展则是高等教育理论民族化创新的必经之途。高等教育理论不仅需要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中国特色”,而且更需要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民族特色”。高等教育的“民族特色”可以借鉴我国成功引进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论的经验,更多地汲取国内外优秀高等教育成果,面向世界,立足本土,植根本土,深耕本土,以关注世界的视野关注本土化教育发展,让民族本土化教育与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同步。

作者:赵观石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董云川,张建新.本土情怀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选择[J].教育与现代化,2004:51-56.

[2]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41.

[3]买琳燕.寻找一种力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J].当代教育论坛,2014,(01):22-23.

[4]于伟,秦玉友.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理论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9,(06):9-10.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场域;惯习

一、文献综述

纵观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采取何种形式的探讨,以双语教育为例。重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双语教育的开展建议(如授课语言、讲授形式);或是当前少数族群地区的双语教育开展中遇到的普遍困难,如师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研究没有涉及到少数民族学生所处场域的特殊性,双语教育对于他们文化资本积累的影响。只是简单的停留在肤浅的现象呈述。二是,关于民族教育公平的研究。这方面研究集中于探讨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平等权利的保障,主张通过国家及地方层面的优惠政策来保障少数民族的教育平等。这一类的研究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机会平等,即入学机会的平等,但忽视了对教育过程或结果公平的研究。Taweny曾说过:“让每只蝌蚪都变成青蛙是不可能的”不是说机会平等,就能保证结果的平等,对少数民族教育公平的完整研究,要保证涉及到机会、过程、和结果。三是,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补偿性政策的研究,如少数民族预科制度的探讨。此类研究的风格依续第二种类型的研究,主要探讨政策与其执行机制的良性运行状态间或探讨目前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以上关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研究,虽然有助于我们了解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但是都没有涉及到中心问题,即沉淀着一定特殊民族文化的、有着独特惯习倾向的少数民族学生如何能在高等院校这个竞争激烈的场域中习得技能,顺利实现资本的转化。这些关于现象的研究也无法对少数民族教育目前遇到的囹圄做出解释。只有理解了问题的产生的机制以及行动主体的特点,我们才能够找到合适的途径来处理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合适的解释路径,而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充满关系意味的理论“惯习―场域”有利于我们较为历史的、全面的、内外结合的、关系互构的理解发生在学校场域内的少数民族教育互动机制。而不单单停留在对某一项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或是教育形式的探讨。

二、场域与惯习的概念意涵

场域与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重要的社会理论工具,突破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虚假二元对立,提出了一种互构的、关系的、历史建构的解释路径。布迪厄的学术风格深深的印上了历史与关系的烙印,渴望突破单向的、共时的简单封闭的社会解释。他十分注重对社会行动者的历史文化脉络的考察,解构客观主义的绝对预设,凸显社会行动者的实践感。场域和惯习则是这一理论风格的核心成分,场域和惯习的观念摒弃了个人自发性和社会约束、自由和必然、选择和责任之类的虚假问题,从而避免了个人与结构、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之间进行人们所熟知的那种抉择。

布迪厄认为“社会”这一概念太过虚无空洞而用社会空间和场域来代替。首先,在布迪厄看来现代社会并非是浑然一体的状态,而是各个相对自主的“游戏领域”的集合且每个场域都有各自特有的价值观,拥有各自的游戏原则。行动者根据他们在空间中所占据的位置进行着争夺。此外每个场域的形态并非封闭定型,而是充满着历史性的动态和变化。惯习更多的是历史建构的一种结构形塑机制(structuring mechanism),惯习脱胎于一整套历史,它就和这整套历史在一起,筛选着各种可能有的各种反应,并强化了其中的某些反应并由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认知图式。布迪厄惯习理论的独特之处体现在惯习的“具体”(embody),即惯习的身体体现,其言外之意要求我们注意惯习独特的历史文化沉淀。自然的,这就需要我们理解惯习与场域之间的关联。一方面,体现为制约关系。场域形塑着惯习,惯习成了某个场域固有的必然属性体现在身体上的产物。另一方面,体现为认知建构关系。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被赋予了感觉和价值,值得你去投入,去尽力的世界。

三、惯习―场域――双向解释路径

布迪厄的场域和惯习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实的双重历史生成性,一条路径是社会行动者惯习的个体生成,另一条路径来源于场域结构的系统生成。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在考虑社会行动者或社会现实时我们需要以关系的视角,一方面要理解社会行动者独特的认知图式形式。另外一方面,要将行动者置于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脉络中进行考察。布迪厄这一充满关系意味的社会实践理论,即对社会事实的双向解释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研究。这样的解释逻辑其实更有利于我们兼顾到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也有助于融贯少数民族教育机会、过程与结果三个阶段的关系。

惯习的倾向代表了行为的主导模式,这个主导模式贯穿了人类行为的认知、规范、与身体的方面,它们存在语言非语言的交往、趣味以及价值、知觉与推理模式等方面。从惯习的个体生成路径出发,对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研究我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惯习倾向”。惯习或是性情倾向的研究涉及到态度、价值等方面不好把握测量的内容,但是不要忘记惯习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具体性”即惯习是具备身体的,可以体现为个人的行为活动。对于处在高等教育这一场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他们体现的最为明显的惯习就是“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有着独特的文化脉络中,习得并不断的强化着本民族的语言惯习,不论是社会交往还是文化学习都带有着独特的文化符码,而他们也可以很好的适应当地对于他们行为规范或是旨趣的要求。这种适应性出现的原因就在于另一条解释路径,即场域的系统生成。系统生成其实是历史沉淀的结果,在行动者之前就有很多人践行着相似的规范或是标准,久而久之成为一套共享的制度或规范。行动者便成长与这一积淀着独特历史文化的场域当中,个人的性情倾向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场域的影响。在场域成长的过程中,个人也积累了独特文化资本,比如说是民族语言。

在布迪厄看来“场域界定社会背景的结构,惯习就在这个背景结构下运作”即在暗示着场域与惯习在运作中存在一定的契合性。而这样的契合或许会让行动者的行为有如鱼得水的感受,一切的行为、观念、态度看起来是如此行云流水。上文中我们分别从惯习――个体生成与场域――系统生成,双向解释了某一认知图式的产生。认知图式如果被少数民族学生运用于产生这一认知图式的场域中,如家中、当地的院校或是亲密的朋友圈中,他们会感到恰当合理,但如果是一个全新的不同的场域时,会产生何种影响呢?

对于带有本民族独特文化惯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讲,高等院校是一个全新的不同场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讲,沉淀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惯习显然不同于在高校教学场域中的其它带有不同惯习的大部分学生。而认知图式的区别势必会对不同群体的社会交往造成区隔。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讲,能够进入大学场域意味着他们都经过了一种符合高校场域运作规则的筛选,拥有着能够顺利在这一场域“如鱼得水”的资本形式。就像布迪厄所言,“当惯习遇到了产生它的那个世界时,正像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他感觉不到世间阻力与重负、理所当然地把世界看成是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能很快的发现高校场域中存在的种种“利益”(interests)所在,并凭借自己累积的资本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这些利益存在于场域中的各个角落,它可以是学业成绩、人际关联、自我管理、师生关系、教学资源,分布在教室中、图书馆、学生会、自习室、篮球场等等有形场所或者更多的是我们无法察觉的无形场地中。而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就在于他们的惯习或认知图式与高校场域中生产和再生产的逻辑是一致的,不管体现在知识的生产还是对思想、行为的要求。这也是他们可以进入这里必须要提交的一笔“入场费”。

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讲,进入高等院校所要提交的“入场费”与大多数的学生存在不同。在这一方面,国家为保证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公平通过教育政策来调控这笔“入场费”确保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进入高校场域当中。而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出现在这里,独特“具体”的惯习在短时间内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可能无法适应高校场域的运作逻辑,也缺少长期浸在此的大多数学生对场域中“利益”的敏感度,而之前积累的部分资本也许也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如在高校场域中的主要教学语言以汉语为主,而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的是双语教育,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同时也要辅以汉语教学,对于他们来讲用汉语讲授的较为复杂的内容往往要经历一个“转码翻译”的过程。种种因素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很难在时刻充满竞争的,到处都是竞争高手的高校场域中处于有利位置。而致使一部分人将少数民族学业成就归因于他们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方面,而忽视深层惯习―场域作用的机制。

惯习―场域双向解释路径也在告诉我们,对于少数民族教育公平的保证,不仅停留在教育机会上,如对“入场费”的保证,还要考虑的是进入高校场域中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保证上。即如何积累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资本。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如何在提倡兼容并包的高校场域中找到适合少数民族学生认知图式的积累文化资本的教学方式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5

[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美]詹姆斯・科尔曼著.何瑾,张人杰译.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A].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苏德.以多语教育促进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J].民族教育研究,2013,(3)

[5]宝乐日.民族地区高校蒙汉双语授课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3,(3)

篇5

关键词 非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重视,但由于多种原因,其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被普遍性教育所覆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现就非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和研究。

1坚持以发展视角对受教育主体实现客观辩证认识

1.1建立以发展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考评体系

考评体系应着重坚持三个基本着眼点。首先,专业学习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讲是在接受内地教育的变输血为造血的重要环节,是成长成才和核心内容。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才考评要围绕专业这个中心和平台,保证有的放矢;其次,民族间的融合是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度,公民意识强弱的重要指标,对民族和国家认识的发展关系到整体教育计划的实施和成效,这需要教育行政机构,学校教育者能站在全局的视角上来审视;第三,思想进步与成熟状况。这在教学中是容易被忽视的考评指标,在教授知识、理论的同时,向学习主体传授科学的方法及思维方式,使其能科学独立的分析处理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坚持真理,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评的指标。

1.2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要采取客观辩证视角

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在学生到内地高校后,就会逐渐暴露出各种学习问题,因此,对待非民族院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一定要辩证看待,一方面我们会看到他们与内地学生确实在学业上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应看到,他们的成长也是快速的,,我们应从纵向上考察其个体的发展轨迹。其次,学生间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学生间的发展不平衡,对待他们的成长成才,一定要客观、辩证,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工作方法。

2坚持以活动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形式

2.1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丰富的活动为主要形式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地域文化的熏陶下,大都能歌善舞,喜欢运动,朝气蓬勃,但身处内地的非民族院校,面对庞大的汉族人群及文化,他们却更容易表现出保守等表象,但他们内心深处却深深渴望能和汉族学生一样,分享先进的知识,成为学校和社会的主人

2.2坚持“做中学”原则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基础上,必须围绕做和学这条主线,坚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主体性地位,教师要做参与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使学生亲自接触具体事物,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培养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

3.1价值观教育是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要始终把及其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去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头脑,用的普遍规律及方法论,使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独立客观地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以发展的视角审视人生,评判价值。

3.2价值观教育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相结合

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信仰、习俗等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创新和弘扬,提升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各成员的平等和尊重。

4构建以“三重认同”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形成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1)在教育教学中突出“中华民族”概念的使用。把“一家人、一家亲”的浓浓亲情融入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之切实感受到作为中华学子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树立主人翁意识,淡化“多数”与“少数”提法,进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大局观念,养成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

(2)强化公民意识。在强调大民族的同时,还应突出公民教育,铭刻历史印记,要强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权利义务教育,树立公民意识、构建现代法制观念下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民族认同向国家公民认同发展,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悠久的中国是中华儿女的共同祖国。

(3)政治教育生活化。在对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三重认同”教育要坚持以生活世界理论为基础的教育理念,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性,把现实生活作为教育成长的中心,坚持遵循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关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使其通过生活实践养成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4)坚持“三重认同”教育的有机结合。任何单纯的民族教育、国家公民教育、政治认同教育到最后只能是僵化的,没有生命力和说服力的,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只有把“三重认同”教育以一个体系的形态发力与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民族认同为基础,以国家认同为目标,着力促进政治与文化的深度认同感,使其成为针对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 邓晓琳.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小学 民族文化 传承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代表,民族精神作为各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和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始终支撑着人类各民族的生存、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然而文化多样性正如生物多样性一样珍贵,我们在失去多元化的文化之后,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某些文化对于人类未来的深远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第三十一届大会上,通过了一项《文化多样性宣言》,呼吁在世界范围内,承认文化的特殊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保护文化的生存权、选择权和自由权,从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加强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探索适合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民族文化教育形式

1、双语教育

语言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它还反映着使用者独特的思维模式,而一种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刻上民族感情的烙印,将会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力。目前在学校教育中把科学文化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放在同等地位,进一步探索并完善“双语双文”教学,依据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订教学策略。如果汉语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听不懂,厌学、弃学在所难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有条件的苗族地区落潮井完小、塘桥小学、沟梁小学以及三拱桥完小等地区多采用苗语和汉语的双语文教学。由于有些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可放宽他们汉语汉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允许使用母语进行交流,使母语成为沟通的主要媒介,而不应成为学生能力展示的障碍。充分利用双语双文教学的优势,运用好语言工具,通过母语的听、说、理解来带动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同时学会运用本民族文字(拼音文字)记载民族文化历史、故事传说,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2、民间美术教育

民间美术大多以其生动的形象、夸张的造型、艳丽的色彩以及其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学生,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有味道。民间美术教育,既发挥了美育的育人功能,又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课题实验学校在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上,确立“小组——班级——学校”的研究方案,实施“民间采风索其源、学校整理归其类,课堂教学授其艺,作品展演扬其名”措施,其教学内容和学生习作所需材料都是本地农村随处可见硾手可得的稻草、芭茅杆、泥巴、树皮、布条等。具体到美术课堂上,我们采用欣赏-感悟-探究-拓展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阿拉完小龙志先和龙林章老师执教的《美丽的黛苟黛帕》、《美丽的苗族花兜》;腊尔山希望小学龙俊甲老师执教的《我的泥娃娃》;箭道平小学姚滕伟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头饰》等老师的课例论文获得了省级国家级奖励。

3、民间音乐、舞蹈教育

土家族苗族有语言没有文字,民间音乐、舞蹈资源及其丰富,发掘适应中小学学生的民族音乐舞蹈教育资源,进行苗族音乐、舞蹈教学是传承本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音乐课上,我们让学生与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面对面地接触,品尝民族艺术的“原汁原味”,使民族艺术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人间真情、人文境界、民族尊严等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例如,阿拉完小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邀请民间艺人本地鼓王麻官送(注:曾受到接见)来校传授苗家花鼓的击法技巧,讲解花鼓的动作分类和由来,手把手地教学生《丰收鼓》、《迎宾鼓》、《快鼓》等。改变了以往的舞蹈教学格局,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享有更为宽裕的余地,通过集中指导和分组练习、相互交流与竟技达到掌握苗家花鼓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苗家花鼓的变迁及苗家花鼓的发展与传承。三拱桥完小麻淑珍的《唱支家乡最美的歌》苗歌教学作为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观摩课,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成功编入《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乡土教材。

4、民间体育教育

各实验学校体育老师们收集了大量的游戏童谣,利用体育课堂、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介绍给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中老师和孩子们一同游戏,在讲解——玩乐——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们巩固了游戏的玩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出了更多创新的火花,创造出了更多更好的玩法。每周两节的民族文化活动课,跳高脚马、玩竹偶、打苗拳、舞草龙等各种简便灵活的传统体育健身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目前实验学校大课间活动开展的蓬蓬勃勃,已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特色”的良好态势。用健康、向上的民族体育活动引领学生的成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三拱桥小学的跳高脚马、玩竹偶、打苗拳、舞草龙民族体育活动得到了参加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一线教师、民间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代表一致好评。

5、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各实验学校通过项目实施强化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学校氛围建设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进行主题文化教育。使学校团体对学生个体实施有力的文化整合,加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实现其特定的价值同化,进而提高文化传承力。在具体实践中,课题实验学校广泛地进行了“一面墙”——引领学生初步了解凤凰文化;“两渠道”——拓宽思路深入学习凤凰文化;“三阵地”——创设氛围主动挖掘凤凰文化;“四系列”——扎实开展真切感受凤凰文化的“文化凤凰”主题教育活动。#p#分页标题#e#

二、创建了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

1、资源挖掘模式

民族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通过人的行为表现,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性的自然规范 ,最能引起人们直观感觉的文化现象, 犹如一个社会文化的“万花筒”。因此,在民族文化中蕴含着生命教育、环境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从中可以发掘出适应中小学生的丰富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如以苗族服饰、刺绣、挫花、扎纸、蜡染、织锦、编织等进行民间美术教育;以苗歌、唢呐、木叶、踏花、花鼓等进行民间音乐舞蹈教育;以高脚马、竹偶、苗拳、草龙等进行民间体育教育。

2、有效转化模式

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不一定等同于学校民族文化课程资源,这中间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应注重转化的有效性。首先是这种民族文化资源转化要对学生、社区或国家有益处;其次这种民族文化资源转化要促进学生的文化体验;最后民族文化资料的选取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并使其最恰当。具体的转化过程:(1)分析文化内涵:a主题内容b与生活生产、民俗活动的关系c文化内涵(起源、演变、传说、神话、发展)d价值取向。(2)分析其教育功能与价值:a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b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c能够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d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3)课程资源的转化论证:a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c考虑与课程其他内容的相关性与梯度性。

3、课程开发模式

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必须解决课程目标、内容、评价问题。

(1)确立课程目标。展现本土知识在本土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重新唤起本土人民对于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通过本土知识的传播,加强本土社会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

(2)以主题为单元统整课程内容。首先是确立主题。主题确立应以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或社会意义的问题为主,使主题意义化、脉络化。主题应该是从生活中的关注点所萃取出来,或从地方或社区的资源与文化遗产中获得,如节日活动或地方民俗活动等。其次是规划主题。围绕主题规划与主题相关的学习经验,在主题的脉络下统整适切的知识,形成次级概念,并围绕次级概念架构更次一级的概念与活动,组成主题网络。如“苗族节日文化”这一主题网络:次级概念包括活动、由来与历史、类型、功能与价值 ,而次级概念中的“活动”又包含有活动方式、场域、时间等 ,活动方式中又包含有民间歌舞、礼仪等;另外次级概念中的“功能与价值”又包含有信仰、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化、旅游等。

(3)民族文化课程评价。民族文化课程的评价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a是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编写的教内容,或者根据教材扩展的内容。b课程有一定的综合性。c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必要的室外活动或提供相关的影像资料,请民间艺人进课堂。)

4、教学设计模式

我们常说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其实,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学习和继承最好的渠道也是通过课堂教学。地方文化资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它有几点较强的特殊性:1.综合性较强2.有实地考察活动3.有实物4.特别的技能5.民间艺人进课堂。因此,民族文化课堂教学首先要注意对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者设计分析;其次重视对教学目标、策略、方式、媒体、信息选择;最后还要进行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修改。

5、多元评价模式

中小学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青少年对民间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因此评价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和不同能力的学生。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评价对象全体化。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学校教育既不是针对民族文化学科专业教育,也不是少数人的特长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基础教育特点着眼,让每一个孩子都以成功者的心态接受民族文化教育。基于此,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评价重视受教育者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参与的程度及兴趣,进行全体性评价。

(2)评价内容全程化。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新课程理念,制定过程参与评价(自评与互评、激励性评语评价、家长评价)、综合实践、课题档案袋评价、成果展示(调查报告、小论文、探究有感、小制作、文体表演等)、学期总评。总之,以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为理论依据,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学期总评建议采用等级制评价,给予“优秀”、“合格”等级,不给“不合格”等级。

(3)评价方式多样化。可通过口试、观察、访谈、作品分析和活动情况记录等方式进行,尽量少用笔试。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热爱乡土民族文化的情感以及学习的自主性。

湘西凤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研究整合了学校课程资源,建构了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模式,促进了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探索了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形成了课题研究的教学特色,为民族地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经验,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谢丽芳.“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试验报告[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2】李毅夫.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M].中国教育学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龙文玉.民族教育改革初探[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4】陈红涛.中国民族教育模式研究[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7

课题负责人:臧 宏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研究院  130024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当着眼于公民教育和民主实践。公民教育的民族性研究,对认清当前基础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方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该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公民教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进一步明确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积累对其共性的认识,为当代中国公民教育路径的选择及其中国特色的突出提供理论确证,为把中国深厚的传统政治文化底蕴转化为当代公民教育的本土资源提供理论尝试。

基于以上思考,该课题以民族性为基本视角,深入探讨公民教育的本质及其当代价值取向、内容及其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国别式样、方法及其社会化途径,初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理论分析语境和框架。

二、研究内容

1.前提确证:公民教育的社会起源。市民社会的演进与现代公民的诞生;民主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公民教育的自然转向;公民教育是民族国家存在与发展的有效工具;公民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的同步而生。

2.公民教育的本质内涵。培养有效公民是公民教育的取向;满足公民的政治社会化需要是公民教育的动力之源;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是公民教育的本质表现。

3.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基本内涵。当代公民教育的工具取向――国家意识形态控制力;当代公民教育的社会价值――政治社会化管理的基础资源;当代公民教育的自然属性――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载体。

4.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国别借鉴。法国保守的政治文化传统与公民人权教育的彰显;美国民主社会中自治政府的公民教育;日本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公民教育;新加坡民主的民族化与公民道德教育并重。

5.本土资源:公民教育民族性的中国特质。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核心:促进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重点:弘扬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和凸显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生命力;方式:协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公民教育的关系。

三、课题的创新点

研究方法上,以民族性为基本视界和维度探讨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并拟提出:

篇8

关键词:藏民族地区; 基础教育; 教育信息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6-0007-05

藏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我国西部的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现有甘肃甘南、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四川阿坝等十个藏族自治州和两个藏族自治县(甘肃天祝、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这些藏民族区域以藏民族为主要人口,同时也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等原因,这些地区大都经济贫困,信息闭塞、思想文化观念落后,民族素质较低,信息化建设起点较低;在教学条件、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与我国中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导致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低下,一直以来是我国实施“双基”攻坚战的主要阵地。

进入二十一世纪,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已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近十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宏观政策的重点扶持。2002年 8 月,国务院做出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强调“要积极推进民族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 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而后于2003 年 9 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又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教育部也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农村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00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实施了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西部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和师资培训示范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探索提供了支持。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状况及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也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研究视点聚焦在此,很多研究人员深入到贫困地区开展调研,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2月,有关藏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成果已近40篇,尤其以近两年较为集中,主要从现状与问题调研,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应用与管理,师资信息化能力及培训,信息化教学等几个方面对藏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保障,也为民族区域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气息。在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十年历程中,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资金支持,目前,藏民族区域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西北师范大学杨改学教授在回顾民族教育信息化走过的10年历程时指出,[1]信息技术带来了新的校园环境,校园网建设让少数民族教育和民族学校打破了信息封闭几百年的“围城”现象,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DVD 播放室、地面卫星接收点等设施的完善,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环境,让众多民族中小学生受益。

在对文献的整理中,笔者发现有关硬件设施建设情况,从地域上来看主要涉及自治区,甘南藏区、农牧区、四川藏区(阿坝、甘孜、凉山地区)、青海藏区等地。目前,在自治区,“农远工程”三种模式已 100%的覆盖了全自治区的中小学,自治区每年还投入500 万元人民币用于资源建设和设备维护。[2]甘南藏族自治州,七县一市,共有校园网 7 个、 计算机教室 105 个、 计算机 3931台(含卫星资源接收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60 个、卫星教学收视系统 532 套、教学光盘播放设备 790 套,现代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基本覆盖了甘南州的各类学校。[3]四川阿坝藏区在2001至2006年期间共投入资金2270万元,在10个县全面实施了“农远工程”,整个项目覆盖学校1276所。建设计算机教室77间,投影教室76间,卫星接收站638个,配备DVD1461台,电视机2097台,计算机3104台。[4]青海省六个民族自治州目前已建成教学光盘播放点 366 个, 卫星教学收视点1072 个, 计算机教室 244 个, 学生每百人平均拥有计算机 4 台。“农远工程”三种模式的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在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基本覆盖。以上数据说明我国藏民族区域“农远工程”项目硬件设施已基本完成。

二、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农远工程”的实质就是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外部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输送到我国农村的中小学,尤其是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并同时实现远距离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5]在硬件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成的情况下,资源建设及应用问题就成为藏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影响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现有研究成果中,资源建设与应用是最为核心的研究话题,文献数量占一半以上。

篇9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088―01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决定》指出:“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培训‘双语’教师作为重点,建设一支合格的‘双语型’教师队伍”。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随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对发展高质量民族教育需要的迫切性与双语教学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队伍整体素亟待提高,在民族教育自身内部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师培训,无疑是提高民族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途径之一。因此,对藏汉双语教学地区的教师培训情况开展调查,可以为藏汉双语教师培训的政策制定、内容选择、模式构建提供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及方法

本研究以身处双语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为对象,主要涉及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一所小学和两所中学的120名基层教师。教师所在的这三所学校招收的学生均为卓尼县乃至周边其他县的藏、汉族儿童,学校都已开展双语教学多年。

本次调研依据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教师的方式进行。问卷共向双语教师发放126份,其中有效问卷104份,有效率为82.5%,访谈校长及教师8人次。

二、调查分析及结果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按照窄口径统计,此次调查对象在中小学中分布比例基本平衡,男性占53.5%,女性占46.5%,年龄、教龄和职称结构覆盖较为全面,藏族教师占到91.5%。基本能够代表被调查三所学校的教师培训情况(基本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情况看,双语教师中本科学历的人数较多,但总体学历偏低;4―20年教龄的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74.5%,说明具有4年及以上授课经验的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2. 双语教师教学情况

(1)双语教师掌握汉语的情况。为深入了解双语教师对汉语的掌握情况,本次调查问卷中,围绕此内容共设计4道题目,从问卷调查表统计结果中来看,被调查的教师藏语基础都比较好,有94.09%大专及以上民族院校毕业的教师具备一定藏语测试能力。40.8%的双语教师能较好地使用汉语;56.2%的教师是通过汉语电视、听汉语广播、阅读汉语报刊的渠道来进行汉语学习与提高的;60.6% 的教师表示是在小学及以前掌握汉语的,22.5%的教师是在中学接触汉语的,这说明汉语的使用在民族地区较为普遍,基本上能和本民族语言同时学习使用。

(2)双语课堂教学语言使用情况。针对双语教师在课堂中授课情况调查显示,在较好的语言基础上,支持双语教学的教师达到85.61%,54.9%的双语教师认为学生更愿意接受藏语授课,80.3%的教师认为学生可以熟练地使用藏语学习,并且49.3%的教师认为家长更愿意学生学习藏语,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在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学非常必要。关于授课教师,52.27%的教师认为毕业于民族院校或者有精通本民族语言及文化背景的老师更能胜任双语教学。针对“学校双语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8.5%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的水平低,29.6%的教师认为是学习内容难,43.7%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材内容不合理。结合实际访谈情况,教师普遍认为目前使用的双语教育教辅资料大都是由汉语教材翻译而来的,并不具有本民族特色,且双语教材的内容不合理问题一直存在。

3. 双语教师培训需求情况

(1)在教师对培训的认同感及培训意愿方面,问卷设计了3个问题:①现有双语教师急需加强基本素质培训;②双语教师急需加强学科知识培训;③双语教师急需加强民族文化培训。对前两项的态度,均有超过97.2%的被调查者回答急需培训,显示出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认为组织开展培训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教师个人的培训意愿非常强烈。

(2)在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上,本次问卷设计了汉语能力基本功、语言学理论与知识、双语教学的相关理论、双语教学设计与教法、授课技巧、双语教学研究与反思能力、具体学科知识7个培训内容,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8.2%的教师选择了双语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培训,25.4%的教师选择了授课技巧,22.5%的教师希望得到双语教学设计与教法的培训。由此可见大部分双语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更需要得到双语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技巧的培训;仅有11.3%的教师希望得到汉语能力基本功的培训。结合访谈情况可以看出,由于缺乏教材辅助资料,双语教师需要将汉语的辅助教材翻译成藏语进行授课,大部分双语教师基本掌握了汉语的表达技能,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较熟练地使用汉语。

(3)在教师对培训形式上的需要,调查问卷共设计四道题目,分别了解“教师是否参加过培训”,“参加过什么形式和级别的培训”,“对今后参加培训的期望是什么”“希望参加什么形式的培训”。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52.1%教师遇到双语教学上的问题时采取的解决途径是教研组集体研究,31%的教师通过向同行、专家请教处理教学方面的难点,仅有2.8%的教师是在培训中得到帮助的,47.9%的教师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这一方面说明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双语教师培训匮乏,另一方面说明现有的培训内容和效果,不能满足双语教师日常的教学要求,他们需要得到专业的培训和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

与教师对培训高需求形成矛盾的是基层学校培训机会的贫乏,在接受过培训的52.1%的教师中,参加过校本培训的占54.3%,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占34.3%,高师院校培训的占11.4%。这说明双语学校比较注重校本教研,但缺乏更高层次的、专业的双语教师培训。在对校长和老师的访谈中,被访问者表示几乎未组织教师参加过严格意义上的针对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的培训,即从培训的目的、内容、方式、人员各方面都需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专题培训,而不是简单的对从事双语教学人员的一般培训。

针对培训需求,56.3%的教师表示愿意接受省、市教研部门组织的培训,认为更有针对性,能切实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渗透基础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3.8%的教师希望得到高师院校的专业学科培训,提高双语教学理论水平。

三、双语教师培训的建议和对策

1.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机制应制度化。通过对教师参加培训动力的分析,在推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单位调动、学历达标、业务水平提高、职称晋升、职务晋升、组织安排等因素中,只有1.9%的被调查者回答是组织安排,制度化的培训机制在少数民族学校仍然没有形成,访谈结果也显示,目前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教师的主动选择,而不是学校通过制度化的培训计划来组织实施的。

篇10

目前,各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实现方式多为公共选修课,对于课程的设置多以教师为个体独立计划,并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系统、连贯的教育教学体系。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片面且不连贯,没有全面涉及民族音乐的各个分类;教学方式多以音乐欣赏等为主,对民族音乐的文化层面、历史层面涉及较少。在我国民族音乐的不同类别中包涵了我国不同民族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通识教育全面、系统地进行民族音乐各类别教学,一方面,是对民族音乐艺术形式及文化内涵的传承;另一方面,是对音乐通识教育领域广度的扩充。

二、民族音乐文化之于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

民族音乐是指产自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我国的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等。有步骤、分阶段的对民族音乐不同类别各艺术形式及文化信息进行教学,最大化的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转化及艺术传承。

(一)理论课程———民族音乐概论

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与掌握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开设民族音乐的理论相关课程,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的理解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演化等历史进程,并对民族音乐各阶段、各种类的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等形成框架式的理解。

(二)积累课程———民族音乐赏析

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音响教学。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离不开声音、图像等相关听觉、视觉方面的信息传递。在音响教学中,结合图像或视频资料,渗入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信息,突破音响方面的教学领域,最大化的实现教育教学的艺术理论及实践价值。目前,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多以民间歌曲为主,且涉及层面多是近现代耳熟能详的曲目。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歌曲没有全面、详细的文字及音响资料进行教学,不利于对我国多民族的艺术文化及历史文化的知识信息掌握,此为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对民族音乐的其它种类,如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等内容涉及较少,不利于对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全面整理与继承。

(三)实践课程———民族音乐汇演

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中,学生既是文化的承继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将民族音乐的实践课程纳入通识教育的教学范畴内,采用独唱、合唱、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是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理念实现过程;另一方面,是对优秀民族音乐受众群体及艺术传承的扩大化实现过程。

三、民族音乐文化之于通识教育的教学设置

通识教育是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协调合作下的教学模式,其教育理念则应高于目前自由开课、分散授课的公共选修课。在通识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我国民族音乐有利于学生民族听觉思维的形成、民族审美观的建立、民族情感、民族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一)针对性的教学部门

目前,通识教育的实施部门多以学校教务处为主,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有针对性的通识教育教学部门。在组织性、系统性、科学性、教研性等方面欠缺一定的连贯性,出现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步骤不衔接、教学效果不明显等现象,不利于通识教育关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的教育目的。因此,设置专门的、有针对性的通识教育教学部门,并引进相关的师资力量是必要的。

(二)完善、合理的教学步骤

结合音乐通识教育的各方面教学内容,合理、系统地规划民族音乐的教学步骤,是最大化实现通识教育教学效能的必要手段。以理论基础为前提,进一步开设艺术赏析、艺术实践等课程。将不同阶段的课程交叉分配在不同年级的课程备选目录中,让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从基础系统的进行的学习。如:每一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开设民族音乐理论、民族音乐赏析、民族器乐入门课程等,第二个学期开设民族音乐表演、民族器乐进阶课程等。各部分内容由浅入深,有目的、有步骤的合理教学,全面、系统地安排各民族音乐类别的教学内容,以达到全面继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和全面发展学生艺术素质的音乐通识教育目的。

(三)高效、恰当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