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母婴同室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242

随着爱婴医院和母婴同室的建立,使产妇分娩后很快照顾起婴儿的责任。由于年轻夫妇初为人父母,对产后的卫生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知识等都十分缺乏,因此急需医护人员的帮助与指导。

共同参入式母婴同室婴儿护理指导

自1995年5月我院实施母婴同室以来,对无产科合并症、无伴传染性疾病、无精神和智力障碍产妇、无新生儿疾病的均采取了母婴同室。最初开展母婴同室时,采用包办代替的传统方法,即有护士独立完成婴儿的全部护理项目,如婴儿尿布更换、淋浴、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然后放回母亲床边。但因产妇及家属不参入护理婴儿,出院后许多产妇不知如何护理婴儿,不会给婴儿换尿布和洗澡,也不会观察婴儿的黄疸、溢奶、大小便性状等正常生理现象,自我护理能力较低。而目前我们提出的共同参入式护理模式,增设了两名宣教护士,在住院期间指导产妇、家属与责任护士共同来护理婴儿,并采用一对一教育方式,以讲解与录像示范及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床边指导产妇和家属更换尿布、护理脐部和皮肤、喂养等有关知识,尽量将淋浴室外墙改成玻璃透明样,开放护理操作,这样产妇和家属可以亲眼看见护士为婴儿沐浴、游泳、抚触、穿衣等方式,在护士指导下可全程参与。共同参入式护理模式,不但产妇在护士的指导下掌握了观察婴儿生理和病理的特点,而且也学会了婴儿的基本护理,从而更快适应了母亲的角色,轻松地承担起照顾婴儿的责任。

预见性母婴同室产妇护理指导

预见性护理程序和优点:预见性护理程序是以提高治疗护理效果为目的全程优质服务[1]。譬如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胎头压迫膀胱三角区可造成黏膜充血水肿,肌张力下降,逼尿肌收缩乏力,加之产妇害怕疼痛不敢排尿等,均可引起产后尿潴留,为此在产后早期实施按摩下腹部与子宫底,可形成连续刺激,诱导和促进排尿,这样的护理程序改变了以往在发现尿潴留后才导尿的被动局面。产后大出血的防治是在患者分娩后立即指导家人及产妇按摩子宫,同时备好所需药品与器械,一旦发生大出血,即可检查出血原因,并给予止血、抗炎等治疗与护理。在护理会阴侧切伤口时,产妇入室即指导其保持会阴清洁,防止血污,特别是大小便后应及时清洁会阴伤口。预见性护理改变了以前入室后才根据医嘱用药及延误抢救时间的被动局面,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且更加责任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为产妇提供了个体化的最佳护理程序,使母婴早日康复。

指导母乳喂养,防止乳腺炎发生:在进入爱婴区母婴同室后,即给予正确母乳喂养宣教,指导产妇掌握哺乳方法,做到让婴儿早吸吮。两侧要交替哺乳,保护好,发现凹陷、短平、皲裂及哺乳方法不当的产妇,应及时给予指导,使产妇远离乳腺炎的困扰。预见性护理更好地贯彻爱婴医院标准,改变了奶胀而乳腺不通畅及婴儿吃奶粉的不良现象。

指导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的转换:目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日益增加[2],其中很大部分是对母亲这一角色仍不适应,对如何护理婴儿不知所措,从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恐惧、冷漠、厌恶、仇视的障碍情感,甚至发生伤害新生儿的行为,严重者或发展为重度抑郁症。因此要通过预见性护理来完善身心的整体护理,帮助产妇有计划、有目的、有秩序地尽快适应母亲这一角色,使其承担起照顾婴儿的责任。要加强护士对孕产妇心理咨询辅导,如发现异常情绪应及时实施心理干预,尽快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给予产妇心理支持,使其具有良好身心准备,适应母亲这一角色的转换,从而使母婴关系更加融洽。

母婴同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事故隐患:产后3天是产妇各种合并症的高发期,如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等。新生儿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婴儿刚出生由于羊水残留,加之喂养不当,极易引起呕吐或窒息;少数家属为了婴儿睡个好头型,而强制固定胎头取平卧位,更加造成了窒息的发生。中午与夜间时,产妇和家属因疲劳等都处于睡眼状态,婴儿几乎等于没人看护,因此很难发现低血糖、与母亲同床引起窒息、盗窃婴儿等异常情况和事故发生,因此应多加强这方面的警惕性。

院内交叉感染:由于新生儿24小时和母亲同住一室,加之病室人员流动性大、产后不能开窗通风、产妇要抱头、不能洗澡等传统的习俗,这样使产后的恶露、出汗、大小便异味等均造成了病室的空气混浊,有效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使对外界适应力较差和抵抗力较弱的新生儿,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

产妇休息不足:产后产妇精神体力消耗很大,特别是剖宫产后妇女,很想产后有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但实施母婴同室后,由于母亲和新生儿24小时在一起,并喂奶、喂水、换尿布等,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睡眠。因此必须要改变产妇的休息环境,增加产妇的睡眠时间,保证睡眠质量。

讨 论

共同参入式护理模式是现代护理中的先进护理模式,一方面可充分发挥护士的教育职能,另一方面尊重病人的自和知情同意权。我科在开展母婴同室病室中,通过采用共同参入式护理模式,在护士的帮助指导下,产妇掌握了对婴儿的观察和护理方法,促进了产妇初为人母的角色转换,改善了护患关系,也减少了护患纠纷。实践证明,共同参入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病室管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使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由被动变成了主动,调动了产科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消除了产妇的紧张情绪,提高了护理质量[3]。同时每接收一位产妇及新生儿,都是对护士业务水平能力的锻练与提高。

母婴同室做为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在我国已开展多年。针对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整改措施:①增设两位宣教护士,专职健康教育工作。②改善住院条件,将大病室改为小病室,并设有温馨病室,增加通风设施,完善管理制度,由护士统一每日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减少呼吸道感染。③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协助并指导每位产妇做好环境及自身清洁工作。④健全医院医生用药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坚持用药原则,如果能够口服的,不肌肉注射;如能肌肉注射的,不静脉用药;能用一代药的,决不用二代抗生素,防止医院二次感染发生。⑤严格做好医护人员自身消毒工作,对每位住院产妇治疗做到一人一镊一用一消毒,操作时戴好口罩、帽子及手套。⑥增加冷暖两用空调,保持母婴同室温度适宜,从而降低季节性感染。⑦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病房全部安装闭路电视,实施24小时值班,严防婴儿失窃事故的发生。⑧责任护士要尽职尽责,全程跟踪母婴护理指导,尽量减少陪护,减轻家属负担,保证母婴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康复。

参考文献

1 于海霞,王丽娟,王淑红.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中的重要性.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3(9):859.

篇2

一、由于人动重新调剂本年度爱婴医院领导机构。爰婴医院领导小组成员和技术指导小组成员。

二、制定本院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的具体规定。

即增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项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策略

(2)、对所有医务职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20xx爱婴医院年度工作计划5篇20xx爱婴医院年度工作计划5篇

(3)、对所有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教育

(4)、帮助所有产妇在生后1小时内开始哺乳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和在需与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制止给新生儿喂任何食品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

(8)、鼓励按需喂养,约10-12次天天。

(9)、不要提供人工奶嘴

(10)、增进母乳喂养组织建立,并将出院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2、母乳喂养临床干预措施

(1)、全院工作职员要爱惜婴儿,保护、增进、支持母乳喂。

(2)、每一年对医护职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不定期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加强母乳喂养宣传教育工作,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及热线电话,让每位孕、产妇及家属都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建立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

(4)、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母婴皮肤接触很多于30分钟。

(5)、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帮助婴儿早吸吮,勤吸吮,增进乳汁分泌,除母乳外制止给婴儿吃任何食品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导。

(6)、制止给婴儿吸人工,以避免造成错觉。

(7)、医护职员随时指导母亲如何正确喂奶,及时解决存在题目。

(8)、严格母婴分开指征,指导母亲在与婴儿分开期间如何保持泌乳。

(9)、建立院内增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将出院产妇转交给当地妇保职员,以进步4-6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10)、严格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制止张贴代乳品广告及以文字或图画等情势宣传人工喂养。

3、《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①、不得向公众倾销母乳代用品。

②、不得免费派发母乳代用品样本予孕妇或母亲。

③、不得在医疗保健机构内倾销上述产品。

20xx爱婴医院年度工作计划5篇文章20xx爱婴医院年度工作计划5篇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④、母乳代用品公司的营业代表不得接触孕妇或母亲。

⑤、不得向医护职员赠予礼物或样品。医护职员也不应把此类物品转派给孕妇或母亲。

⑥、不可用文字或图片(包括货品上的婴儿图象)美化人工喂哺。

⑦、给予医护职员的资料必须有科学根据和合乎事实。

⑧、有关人工喂哺婴儿的一切资料必须列明母乳喂哺的好处和优越性,和人工喂哺的代价和不良影响。

⑨、不应推介不合适婴儿食用的产品。

⑩、所有制造商及分销商应遵守本守则的条文,即便该地区还没有实行本守则。

篇3

【中图分类号】R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085-02

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是指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出现头晕、头痛、眼花、上腹部不适等,此期如不控制,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造成母婴死亡。适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是抢救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重要手段。做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干预防子痫的发生,使患者身心处于稳定状态、增强应对手术的能力、安全度过手术期、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手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均存在一定的焦虑紧张情绪,表现为行为或者自主神经系统产生的各种反应,对病情不了解,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担心疾病或药物影响胎儿,加之住院环境陌生、严重水肿、舒适感的丧失等造成的焦虑紧张情绪可使患者的血压进一步升高[1]。对此护士应该鼓励和安慰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及主管医生,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尽可能让患者家属陪护,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并取得家属的配合。另外,应对她们表示同情,给她们讲解一些妊娠生理及分娩常识,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对疾病的转归及时对孕妇胎儿的影响。可采用现身说法给予精神安慰,消除焦虑紧张心理。药物疗效的心理学研究提示,任何一种药物的疗效都是药物成分和心理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2]。因而应帮助患者建立信心,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配合,以积极的心理效应增强药物的药理效应。

1.2 病室要求 病室应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限制陪人及谢绝探视人员,避免声光刺激,置单人暗室,保持绝对安静。一切治疗护理操作要轻柔且相对集中,避免干扰,以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1.3 卧床 休息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至关重要,患者取左侧卧位,必要时取右侧卧位,但要避免平卧位。左侧卧位有利于纠正子宫右旋状态,解除子宫对腹主动脉、骼动脉及右肾血管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预防胎儿宫内缺氧,并能使下肢静脉受压减轻,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减轻水肿[3]。应向患者说明左侧卧位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1.4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呼吸、心率、血压及胎心、胎动、宫缩变化,并及时记录,必要时专人护理。

1.5 饮食护理:患者宜进食易消化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不过分限制食盐的摄入,因长期低盐饮食可引起低钠血症,易发生术后血液循环衰竭,也会影响患者食欲,对母婴健康均不利,水肿明显者则应限制食盐摄入(每天小于3克)。记24小时出入量,测尿蛋白等。

1.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血压是重要的子痫前期护理的重点。应用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对使用镇静剂者,严密监测胎心胎动变化,专人护理,加用床档,以防患者从床上跌落摔伤。吸氧时取头低侧卧位,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也可避免发生低血压综合征[4]。床旁备电动吸引器、急救药品,如硫酸镁、葡萄糖酸钙等。注意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1.7 用药护理:硫酸镁是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的首选药物,具有解痉降压、扩张血管、松弛骨骼肌、预防子痫发作的作用,硫酸镁可静脉注射或深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时应注意滴速及浓度,血压不能降得过低以免影响胎盘血液供应,硫酸镁的治疗浓度和中毒浓度相近,在进行治疗时,应严密观察其毒性反应,并备后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以便急救。严密观察患者肢体活动及膝反射情况,因中毒时膝反射会首先消失,并注意观察呼吸、尿量、心率、心律的变化,如呼吸

2 手术时的护理

2.1 继续加强心理护理 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患者了解甚少,加之与亲人的暂时分离,对手术的害怕心理等会造成一种负性心里,对手术的康复不利[5]。应与病区护士详细交接班,有条件时可让责任护士陪同手术,术中注意肢体语音,传递关爱信息,杜绝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而又严肃的手术氛围。

2.2 麻醉的选择 硬模外阻滞麻醉为首选地麻醉方式,硬模外麻醉时交感神经被阻断,不仅毛细血管扩张,容量血管也被扩张,可缓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的小血管痉挛[6]。

2.3术中操作 手术中注意手术野的保护,使用湿热盐水浸泡的纱布,消毒液适量加温,减少热能的丢失,手术室温度应控制在24~26℃,避免寒战而加重全身小血管的收缩[7]。做好新生儿的复苏抢救工作,手术中要有儿科医生会诊。

3 手术后护理

3.1 生命体征监护 产后24h~5d(尤其是4h内)仍有发生子痫的危险,因此术后应送入监护病房,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根据情况继续应用解痉降压药物。胎儿娩出后腹部应加压沙袋,防止血压骤降发生心力衰竭。

3.2 基础护理 应给予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12h后如产妇病情减轻可半卧位。当环境温度低于23℃时接近皮肤冷感温度。可致肌肉寒战、小血管收缩加重病情。气温过低时病房内,避免声光刺激。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产后褥汗较多,应加强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协作早期翻身和下床活动。麻醉未清醒前禁食,6h后进流质、半流质(排气后)、软食(通便后)。控制家属的探视,减少对外界的接触以防感染,床旁桌上备好急救物品,褥开口器、压舌板、舌钳、吸痰器、氧气等。医护人员须动作轻柔,各种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清除诱发抽搐的刺激因素,认真做好早晚2次的基础护理(包括会阴、导尿护理等),使患者有一个舒适的感觉。

3.3 术后观察 术后留置导尿注意观察尿量及性状,置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尿路感染。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腹部伤口情况、阴道流血情况,及时应用宫缩剂,防止产后出血。按医嘱给予抗炎止血治疗,预防感染。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可给予母婴同室。母婴同室可使产妇情绪稳定,利于血压恢复,合理的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后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故术后情况允许时,可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以利于子宫复旧,增强母婴感情。病情允许时可帮助母婴进行皮肤早接触早吸吮,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由于术后子宫的收缩痛及伤口的疼痛,可使患者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故术后留置镇痛泵,减轻宫缩及伤口的疼痛。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子痫前期的护理一直是妇产科护理的经典内容,随着近几年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护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大大降低了子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使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质量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刑雅娜.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进展[J].天津护理.2004,12(5):307

[2] 刘俊英,孙秀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4):355

[3] 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4-116

[4] 王玉琼,刘纯艳.妇产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7-118

[5] 郑蔼玲.围手术期的全人文关怀[J].护理与健康,2002.2(3):167

[6] 舒静,陈惠珍.持续硬模外麻醉对妊高征顽固高血压的降压作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11(2):108

篇4

【关键词】促进;产妇母乳喂养;专人性全程性健康宣教

近年来,母乳喂养率下降的国际化现象波及到我国,现阶段的数据表明我国各地区的婴儿四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普遍低于60%,六个月低于30%,为巩固爱婴医院成果,促进母乳喂养,我院安排专人对孕产妇的孕期、产褥期不同阶段提供连续性的专业性的全程母乳喂养宣教以及技术指导,提高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1年到我院孕检并住院分娩的健康产妇及新生儿(采用阿氏评分法:5分钟评分在8-10分者)均实行专人性全程性健康宣教。

2 方法:

(1)为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我院连续多年实施专人性全程性健康宣教,促进母乳喂养,从孕产妇第一次孕检开始,由孕妇学校专门人员对其发放图文并茂的《母乳喂养好》以及《围生期保健指导》,供孕产妇及家属阅读,且观看宣教片,孕妇大课堂定期组织针对性讲座,包括理论与操作两方面内容,使孕妇及家属在产前就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建立坚定的母乳喂养信心。

(2)孕妇住院后,病房由专职人员继续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使其进一步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树立哺乳的信心。

(3)产妇分娩后30分钟内,在产房由专职人员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并指导进行早吸吮。

(4)产妇入住母婴同室后,由专职人员继续进行针对性的母乳喂养技巧指导。

(5)产妇出院\后,告知产妇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电话,及时进行咨询指导,或由本院的产后随访科专职人员定期进行家访,负责母乳喂养的追踪指导。

3 讨论: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品和饮料,营养丰富,适合婴儿的消化与吸收,最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能增加婴儿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有利于母亲健康和产后康复,母乳喂养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还可减少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生。而专人性全程性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率,同时也是体现产科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实现专人性全程性健康宣教,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成立爱婴医院母乳喂养领导小组,制定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对全院所有接触母婴的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有关母乳喂养的新知识的培训,重点科室专职人员定期进行复训。

3.2 产科门诊建立母乳喂养宣教室,孕妇从早孕建卡开始,就由专职人员对孕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知孕产妇及家属,使其熟悉母乳喂养技巧,并观看宣教片,定期听取孕妇大课堂讲座,让孕妇了解乳汁产生的途径,了解到分泌的乳汁清洁无菌,母乳喂养优于人工喂养,避免接受奶粉商的推销,帮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分娩前就树立母乳喂养成功的信心。

3.3 产妇临产住院后由母乳喂养专职人员介绍爱婴医院常规并进行有关母乳喂养好处及管理的强化教育,对无母乳喂养禁忌症者,不允许携带奶粉、奶瓶入院。新生儿娩出后30分钟以内由母乳喂养专职人员在产妇胸前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以上并协助新生儿早吸吮、早开奶,进一步讲解早吸吮的重要性。专人性全程性健康宣教,促进产褥期产妇早泌乳,充分泌乳,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质量,泌乳量的多少与有效的早吸吮、早开奶有关,泌乳量是个复杂又有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的生理过程,其中催乳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泌乳的启动和维持乳汁分泌中起主要作用,早吸吮及排空可促进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可刺激乳腺泡,可提早充盈,这一连锁反应的关键是有效的早吸吮,而吸吮反射是人类的本能,此反射在出生后10-30分钟时最强,由此可见早吸吮质量的重要性,而专人性全程性健康宣教是“以产妇为中心,以母乳喂养为核心”,保证有效早吸吮、早开奶的质量,接受早吸吮的母婴,母乳分娩24小时血清催乳素(PLR)及以后逐日下降的血清催乳素值明显高于非早吸吮的新生儿,新生儿不停的频繁吸吮是利于乳汁分泌的动力,会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促进产妇早泌乳、充分泌乳,促进母乳喂养。

3.4 母婴回到母婴同室后由专职人员进行母乳喂养技巧的指导并加强哺乳期产妇的心理护理。产后有序的指导并协助产妇勤哺乳、按需哺乳,并促使产妇的自觉行为,及时排空,使泌乳量不断增加,最终专人性全程性健康教育后产后72小时内泌乳量达100%,新生儿乳量满足者达91 24%,减少了住院期间新生儿体重的丢失且有部分表现为上升,提高了母乳喂养的质量。

3.5 产妇出院后告知产妇母乳喂养咨询电话,及时进行咨询指导,或由本院的产后随访科专职人员定期进行家访,负责母乳喂养的追踪指导。

从孕检到住院到分娩到出院,每个孕产妇均需要做好母乳喂养的登记和交接、建卡、建立手册、建立档案,做到连续性无缝细的宣教与指导,形成系统管理。

篇5

【关键词】 新生儿;安全;优质护理

新生儿期是人类发育的基础阶段,在这个时期新生儿面临着诸多的风险,特别是出生后的7天。为了能安全度过这样的特殊时期,本文作者长期在母婴同室工作,现从优质护理的角度谈如下几点体会。

1 威胁新生儿安全的危险因素

1.1 环境 新生儿从母体中无菌的环境来到有菌的外界,他们的各个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对抗环境中污染的能力较差,如消毒隔离不严,势必增加感染的机会,甚至造成感染的流行。

1.2 母乳喂养有效率下降 母乳是婴儿最佳食物,有利于婴儿的发育,有利于婴儿抵抗力的增强。可是现在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及其他原因,导致母乳喂养率下降,严重影响婴儿的健康。尤其是早产儿,在发达国家奶粉喂养的早产儿,患坏死性小肠炎者是完全用母乳喂养儿的10倍,母乳喂养18个月时的发育评分及8岁时的智商均高于奶粉喂养者【1】。人工喂养增加消化系统感染机会,由于母乳中含有SIgA、乳铁蛋白、游离脂肪酸及低聚乳糖等多功能和广谱的抑菌活性物,故母乳喂养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儿【2】。

1.3 护理人员知识的欠缺 新生儿的生理及病理表现界限不清楚,且病情变化很快,这样增加了护理人员观察的难度,使其可能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耽误了病情,这与护理人员的经验不足及知识的缺乏有着密切的关系。

1.4 忽略了新生儿的心理需求 新生儿的大脑虽然只有成人的25%,但已能接受环境的各种刺激而产生心理现象。新生儿作为人类与社会的未来和希望, 最初生命阶段的心理、生理发育, 对成人后的心理性格发育有深远影响【3】。所以, 只有对他们进行精心护理,才能使其身心健康。

1.5 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缺乏 产妇及家属因为护理知识的缺乏,使得新生儿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新生儿将面临更多的危险。

2 针对新生儿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环境的消毒隔离 胎儿在母体内生活,在恒温的无菌的环境中,得到母体的保护。出生后其生活环境骤然发生变化,从无菌环境进入外界环境,新生儿许多器官的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工作人员是防止交叉感染各个相互依赖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医务人员的手是交叉感染的重要源头,医院严格按照6步洗手法要求工作人员,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细菌总数应≤200CFU/m ,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规定探视制度,在我院母婴室每个月均进行空气培养,基本合格,且均未发生感染的爆发流行。

2.2 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确保新生儿的健康为了能将母乳喂养成功率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我科采用了PDCA循环法【4】来进行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1 计划阶段(P) 首先评估产妇分娩前后对母乳喂养知识的需求,根据其掌握的程度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内容,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管床护士进行孕产妇的宣教,护士长和护理班主任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层层落实。

2.2.2 执行阶段(D) 这是中心环节,针对计划阶段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首先做好入院宣教。分娩后重点做好早吸吮及帮助母婴皮肤接触,建立母子感情,使母亲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更能接受母乳喂养。指导正确哺乳及婴儿有效含接上,建立指导-合作型的护患关系模式,同时指导产妇如何预防奶胀及挤奶方法,建立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模式,以充分调动产妇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

2.2.3 检查阶段(C) 管床护士每天对产妇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定产妇是否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是否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有无奶胀,是否学会了正确的挤奶手法。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婴同室病房不能有奶瓶和奶粉。

2.2.4 处理阶段(D) 根据管床护士对产妇的评估及护士长的检查结果,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防范措施。PDCA循环法是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50年代提出的,它强调全民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运用了这个方法,增强了护士及产妇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改变了产妇及家属的喂养观念,这样的方法是有针对性的,更能被产妇及家属接受,同时也体现了本科室的人文关怀,将优质护理服务落到实处。

2.3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母婴室的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的观察与处理能力欠缺,现在我科每个月都会组织学习,并且派护士轮流到新生儿科实践学习,增强其新生儿的疾病观察能力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护理操作基本功的训练,让弱小的生命健康地成长。

2.4 加强新生儿的心理护理

2.4.1 实行母婴同室 新生儿刚从母体娩出时,母亲的怀抱和哺乳会使他们产生在新世界生存的安全感, 使他们的心情平静、安稳。同时方便母乳喂养。

2.4.2 实施婴儿抚触 婴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婴儿的皮肤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摩。研究表明, 抚触可通过β―内啡呔的释放、迷走神经张力的改变以及5―羟色胺的作用, 而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增强免疫力, 减少发病机率【5】,使父母及婴儿均处于一种轻松、健康的状态。

2.4.3 改善居室环境 新生儿对冷和热的感觉比痛觉灵敏, 其嗅觉也相当发达, 出生第二天即具有味觉形象, 所以应将新生儿室温度控制在22―24度, 相对湿度55―65%, 这样可刺激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并且在室内不同的方位放置一些红、黄、兰、绿等色彩鲜艳的气球、玩具、图片等,丰富环境, 这样即开阔了新生儿的视野, 也启发了大脑的思维,使之尽快适应环境变化, 这是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护理方式。

2.4.4 采取多种睡眠姿势 新生儿应避免过紧包裹,使其活动自由。睡眠时, 我们让其采取仰、侧、俯等多种睡眠姿势, 每1小时左右更换一次, 摆好头位, 舒展耳廓, 这样即锻炼了他们翻身、抬头能力, 也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必需密切观察, 避免捂着口鼻, 影响呼吸, 同时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的日常生活护理。国外有学者认为, 早产儿避免采用俯卧位。

2.5 加强健康宣教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管床护士在床边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实行一对一的宣教,同时发放健康宣传单,加深认识。在产妇学校进行课堂讲授(可以利用实物),其中包括婴儿的基础护理、心理发育指导以及抚触等内容。

2.5.1 保温 新生儿的体表面积相对大,其散热大于产热,所以应注意保暖,室温一般要求在22―24℃,湿度要求在55―65%,如体温不升可采用辐射式保暖床、暖箱、热水袋或母体温度进行保温,注意避免烫伤。体温不稳定的新生儿不宜沐浴。因体温过低,如不采取积极的保温措施,则易发生新生儿硬肿症。

2.5.2 皮肤粘膜的护理 刚出生的新生儿,在体表会有一层胎脂,它有保温和防止感染的目的,清除时可用消毒植物油轻轻擦拭。待体温正常后可用38―40℃的温水进行沐浴。脐带在脱落以前避免沾水,每日用75%的乙醇进行消毒,以避免感染及保持干燥。勤换尿布,避免尿布疹的出现。

2.5.3 预防接种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5ug,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如母亲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病人,应同时接种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100IU.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0.1ml.

总结:新生儿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是从宫内逐渐过渡到外界生活的一个关键时期,除了要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做好基础护理外,还要满足他们的心理渴求,将医学模式逐步过渡到“生理-心理-社会”的模式,将优质护理的理念融入工作的各个环节,以促进新生儿全面健康地发育。

参考文献

[1]王琨.早产儿喂养的相关问题.临床军医杂志,2003,31(2):102

[2]金汉珍 .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科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7

[3]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 .第2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98-99

篇6

【关键词】剖宫产术;母乳喂养;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10月单胎足月妊娠的剖宫产,母婴健康,无哺乳禁忌症的初产妇,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1-5min10分,发育良好。

2影响因素

2.1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缺乏孕妇特别是文化程度低的孕妇产前知识,母乳喂养知识,麻醉及手术前后知识的缺乏。

2.2产妇母乳喂养信心不足

2.2.1受限剖宫产后需要去枕平卧6小时,静脉输液及留置导尿等,大部分产妇畏惧情绪。

2.2.2疼痛切口疼痛及宫缩疼痛影响哺乳,坐位哺乳压迫切口疼痛,婴儿吸吮促进子宫收缩而引起子宫收缩疼。

2.2.3饮食受限术前术后禁食及术中出血,使身体受到较大损伤影响乳汁的分泌。

2.2.4药物的影响产妇担心术后用药对婴儿产生影响,对产后静脉输液使用抗生素使用静脉镇痛泵能否哺乳持怀疑态度。

2.3产妇的睡眠、情绪直接影响乳汁的分泌

2.4异常正常是实施母乳喂养的基础,部分产妇出现平坦、凹陷和皲裂而影响母乳喂养。

3护理措施

3.1按爱婴医院要求,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做到母婴早接触,婴儿早吸吮,鼓励按需哺乳,实行24h母婴同室。

3.2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指导

3.2.1强化产前健康教育,尤其是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护士为入院孕妇强化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并做好产前评估,使孕妇及家属全面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从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重视其家庭的参与,丈夫关心体贴妻子,母亲或婆婆提供母乳喂养经验,强化其母乳喂养意识。

3.2.2及时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技巧婴儿出生后脐带处理完毕后,即与母亲局部皮肤接触(如用婴儿小手抚摸产妇的脸),入病房30min内由护士帮助早吸吮,术后6h产妇取半坐卧位,使母亲舒适,由责任护士帮助婴儿含接,便于哺乳。术后第1天,拔除尿管,输液结束后,协助产妇下床活动,促进早排气,早进食,早康复利于产妇独立哺乳。

3.2.3通过对剖宫产产妇的观察,术后由于的限制,伤口疼痛是主要限制产妇哺乳的原因之一,对此责任护士耐心指导,鼓励产妇继续母乳喂养。使用止痛方法,使产妇减轻疼痛,协助产妇采用侧卧位喂哺,用大拇指与其余4指分别放在上下方,使婴儿含住及大部分乳晕,另一手固定婴儿头部,防止鼻部受压影响呼吸,首次协助哺乳的成功能够打消产妇因受限制怕伤口疼痛不能授乳的顾虑,增强产妇哺乳的信心。

3.2.4增加营养,促进泌乳为了使剖宫产术后产妇有充足的乳汁分泌,同时也使产妇身体尽快恢复,术后给予富含营养的汤类,如米汤,鸡汤,鱼汤等。

3.3保证睡眠时间及时疏通乳腺管,术后第1天即可用乳腺微波多功能治疗仪治疗,每次30min,每日2次,或用中医方法进行按摩。

3.4心理护理母亲的情绪直接影响母乳喂养质量,内心焦虑、情绪抑郁可使乳汁分泌大大减少,因此要做好剖宫产术后的心理护理。与产妇家属进行思想交流,找出产妇焦虑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疏导使产妇以良好的心态渡过产褥期。

3.5对于异常的护理如有平坦、凹陷,在妊娠中期以后即应开始通过伸展练习、牵拉练习、真空抽吸等方法进行纠正。确实不能纠正者可以配置罩,婴儿通过罩上的进行吸吮,或在婴儿饥饿时,先吸吮平坦的一侧,因为此时婴儿的吸吮力强,易吸住和大部分乳晕。过大或过小也可通过配置罩进行哺乳。

3.6胀痛及乳腺炎的护理产后胀痛主要由于乳腺管排出不畅,乳汁在内淤积形成硬结所至,也可因为淋巴和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表现为产妇的胀实有硬结,触之疼痛,还可有轻度发热。一般于产后l周乳腺管畅通后自然消失,也可用下列方法缓解:①鼓励并协助产妇产后半小时内喂奶,促进乳汁畅流。②哺乳前热敷,并从边缘向中心按摩,使乳腺管畅通;而在两次哺乳间冷敷以减少局部充血、肿胀。哺乳时先哺乳患侧,因饥饿的婴儿吸吮力强,有利于吸通乳腺管。

3.7皲裂的护理皲裂好发于初产妇,轻者可以哺乳。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并让新生儿先吸吮损伤轻侧的,以减轻对另一侧的吸吮力。增加哺喂的次数,缩短每次哺喂的时间。每次哺乳后可在皲裂处涂敷蓖麻油铋糊剂,于下次哺乳前洗净。皲裂严重者应停止直接吸吮,可用罩间接哺乳或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后喂给新生儿。

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纯母乳喂养在产妇心中的重要性,消除了剖宫产产妇的思想顾虑,缓解了由于剖宫产带来的身体不适,辅以合理营养,并加以正确指导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增加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干预;初产妇;母乳喂养;临床效果

目前社会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但由于母乳喂养知识的缺乏,造成产妇忽视早期母乳喂养的重要性[1]。现选取我科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产前一周住院待产初产妇进行分类,分别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产前一周住院待产初产妇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产前及产后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50例初产妇发育均正常且无母乳喂养禁忌症。年龄为22~26岁,平均年龄(24.0±1.2)岁。各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及文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前及产后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产前护理干预和产后护理干预。

1.2.1 产前护理干预 对产妇进行简单且通俗易懂的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画、视频、宣传册等形式让产妇获得关于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包括母乳喂养的优点,正确的喂养方式、喂养时间和如何护理等,以此纠正母乳喂养认识上的误区。

1.2.2 产后护理干预 产后30分钟内进行母乳喂养,建立吸吮放射,产后1小时再次哺乳,促进泌乳。新生儿按需哺乳,母婴同室。同时进行护理。指导产妇每天40~45℃热毛巾热敷10分钟,并由根部向乳晕螺旋式按摩5分钟再进行挤奶,凹陷的产妇要进行立乳反射。

1.3 资料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以上两组均在产妇确定喂养方式后进行统一的收集喂养方式的资料。应注意的是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得收治同一病房且不得相互交流,以免影响收集的数据的准确性。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和产妇不良情况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产妇新生儿喂养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产后母乳喂养率上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新生儿喂养的情况[n(%)]

组别 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 混合喂养

观察组(n=25) 18(72%) 5(20%) 2(8%)

对照组(n=25) 10(40%) 7(28%) 5(20%)

P 0.05 >0.05

2.2 母乳喂养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产妇不良情况发生情况[n(%)]

组别 皲裂 乳腺炎症 其他

观察组(n=25) 2(8%)* 1(4%)* 0(0)*

对照组(n=25) 4(16%) 5(20%) 2(8%)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 讨论

母乳不但是婴儿生长发育的最佳食品,可以提供婴儿必需的营养元素,帮助婴儿的生长发育,而且也是最卫生最安全最适合婴儿的健康食品[2]。母乳喂养有利于培养亲子关系以获取精神上的满足,而且影响母亲产后子宫复旧[3]。相关研究表明,母乳不仅能够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而且母乳喂养与婴儿成长过程中的智商有正相关的关系 [4]。

但对于产妇尤其是剖宫产的产妇,产后伤口疼痛及分娩前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缺少母乳喂养经验,担心体型变化而拒绝哺乳,乳汁分泌迟缓等造成对其母乳喂养的积极性下降,产妇不愿母乳喂养,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5]。因此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增加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优点的了解,使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产后母乳喂养率上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改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产妇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会平,汪玉莲,董福梅,等.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2,2(23):77-78.

[2] 李少娟.护理干预对住院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0(4):72.73.

[3] 刘萍,王艳,于萍,等.喂养观念和态度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5):1915-1917.

篇8

母乳喂养的现状

1992年我国政府将提高4~6个月以内小儿的母乳喂养率纳入国家行动计划之中以来,各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大了宣传和指导力度,把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特别是1994年10月27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使以提高出生质量为目的的母乳喂养通过逐年的不断宣传和创建与巩固爱婴医院工作,被家庭和社会所支持,逐渐成为婴儿喂养方式的主流趋势。

尽管母乳喂养有着其他食品难以取代的优点,但是我们的宣传往往是一过性的、短期的、不追求长期效应的,造成一些科学知识和信息短路,使准妈妈和新妈妈们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准确,再加上科学家和营养专家不遗余力地改良乳制品,使其营养价值尽量接近母乳,一些新妈妈就会受误导而因各种原因过早地放弃了哺乳,以为吃乳制品孩子也能很好地长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母乳喂养率,影响了母婴健康水平的提高。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①母乳喂养知识的缺乏。②母亲患皲裂、乳腺炎,因害怕疼痛或因用药而不愿喂奶;母亲剖宫产术后因手术刺激和腹部切口疼痛而产生生理紊乱,且术后由于输液管、导尿管的限制,使产妇活动不便,哺乳姿势受限,哺乳困难。③母亲自觉奶量不足。造成母乳不足的原因是由于乳腺组织发育不良,产妇健康、休息、营养、情绪不佳,开奶迟、吸吮次数少,乳腺管堵塞等因素。④一些婴幼儿食品公司的“反宣传”。他们过分强调他们的人造乳制品在功能上的优势,他们采用办智力开发讲座向妈妈们进行软性推荐;他们利用媒体做广告等方式使妈妈们认为他们的产品是最佳的。以上4个因素是有关联的,使妈妈们动摇了母乳喂养的信心。⑤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很多妈妈在自己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不得不去工作,甚至有时候还要去外地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对策

巩固爱婴医院成果,强化母乳喂养健康教育。①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广大医护人员的思想认识,每年都要强化培训一次,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创建爱婴医院不是临时突击性任务,不是获得一个称号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作为长抓不懈的工作坚持下去。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使爱婴医院不流于形式。②通过孕妇学校、定期产前检查、产后儿童保健,在孕期、产时、产后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母乳喂养与科学育儿宣传教育,使孕产妇认识到母乳喂养是婴儿出生后4~6个月最好的食物和饮料,建立充分的营养心理、精神准备,增强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护理知识,使用伸展练习法和注射器抽吸等方法纠正扁平,预防皲裂、乳腺炎,如已发生要立即治疗,对皲裂者着重纠正含接姿势,同时利用自身乳汁治疗创口,创造良好的条件;掌握喂哺母乳的技巧,协助母亲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学会挤奶,即使是母婴不得不暂时分离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泌乳,保证母乳喂养;实行母婴同室,早开奶、早吸吮、早接触,促进早泌乳。要提高自然分娩率,尽量减少手术性干预,有剖宫产指征一定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要设法缓解疼痛,改善产妇哺乳条件。

针对母乳不足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母乳稍微不足时,不要马上添加代乳品,应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增加乳汁,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吸吮的次数,这样可以使母体内的催乳素分泌,使泌乳细胞分泌乳汁,并使泌乳细胞周围的肌细胞收缩,使腺泡内的乳汁压向乳窦,产生射乳反射,坚持1~2周后,奶量就会明显增多;注意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愉快的情绪,有利于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促进乳汁分泌;饮食要营养丰富,易消化,易吸收,多喝汤;按需哺乳,两个要交替喂养,婴儿吃饱后将多余的乳汁用吸奶器吸出或用手挤出,使不断分泌新鲜乳汁;如出现乳腺管阻塞,除增加吸吮次数外,增加手法按摩,用一只手指尖从胸壁向方向捋动,也可将两手平放于两侧揉动,轻拍或热敷,使乳腺管畅通。

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及WHO、UNICEF制定的《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同时,通过各种媒介和多种形式扩大社会宣传范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母乳喂养的好处,形成全社会都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良好氛围。对于上班的妈妈,要在走之前,把奶挤出留下,下班后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吸吮,以保证孩子的母乳喂养和母亲泌乳。

篇9

【摘要】 目的 探究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对其舒适度、乳汁分泌、排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2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在产妇回病房后即实施舒适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干预;指导母乳喂养,使婴儿有效的吸吮;指导产妇舒适的卧位,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同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产妇回病房后,只口头宣教母乳喂养知识,常规去枕平卧6~8 h后随意。结果 观察组主观舒适度、泌乳时间、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舒适护理,剖宫产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程度[1]。舒适护理理论大致包括4个方面: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2]。剖宫产的产妇由于是初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的经验,且术后伤口疼痛造成喂养姿势不良,容易引起婴儿吸吮时含接困难,乳汁分泌不足,使产妇心情焦虑;同时由于产妇平卧时间长,容易出现腰背酸痛,感觉不舒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期间2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产妇年龄23~35岁,平均26.4岁,初产妇、单胎、产妇孕周37~41周,孕次无明显差异,硬膜外麻醉,常规术后应用一次性镇痛泵,接静脉留置针,镇痛泵内注入舒芬100 μg加生理盐水100 ml,均排除严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者。

1.2 方法

1.2.1 创造舒适的环境,建立产妇的自信心 观察组产妇回病房后,应保持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病房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2℃~24℃之间,湿度应保持 在50%~60%为宜,病房内禁止吸烟。护士应以欣喜的表情向产妇表示祝贺,告知产妇手术成功,婴儿健康。让母婴同室,把婴儿放在母亲的身旁,让母亲看到自己的宝宝,用图片、杂志等实物宣教母乳喂养知识,让产妇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其丈夫体贴、爱护妻子,使产妇心情舒畅,增加母乳喂养的自信心。对照组病房环境未做特殊安排,不给产妇做心理支持。

1.2.2 指导产妇母乳喂养 产妇回病房半小时内即行母婴皮肤接触,指导产妇哺乳,使婴儿能有效地吸吮。有效吸吮是指婴儿含住了产妇全部的乳晕,在口腔内形成“长”。产后4 d内每天有经验的护士提供两次护理。首先,用温度40℃~45℃的热毛巾盖住整个,热敷时时间为5 min,然后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从根部向乳晕做螺旋式按摩,力度以产妇感觉舒适为宜,哺乳后两手相对从边缘向轻轻按压整个,要保持一定的压力,重复10次。同时每日对产妇进行2~3次喂养姿势指导,产妇侧卧位时,婴儿侧身紧贴母亲腹部,头稍微后仰,轻轻按压婴儿下颌,使婴儿张开嘴含住整个及乳晕,指导母亲哺乳前先挤出少量乳汁,使变硬后哺乳,这样易于含吮整个和大部分乳晕。对照组常规宣教母乳喂养知识,没有护士亲自指导。

1.2.3 指导产妇舒适卧位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入病房头垫枕头平卧2 h后,护士帮助产妇早期翻身并详细指导家属。根据产妇意愿选择舒适的,翻身时应先将腹带包好创口,以免活动时牵扯皮肤引起创口疼痛。①半侧卧位。仰卧位是人的前胸部、腹部、膝部向上,而半侧卧位介于侧卧位与仰卧位之间。要求使产妇重力支点在肩胛骨及髂骨后侧,下臂置于胸前,肘弯曲,上腿膝关节及髂关节弯曲,下腿略微弯曲。上臂置于胸前。产妇后背及肩部用一长枕支托,以防肢体外转;②侧卧位。产妇左或右侧卧两手臂向前。膝关节及髂关节弯曲,上面的腿较下面的腿弯曲度大,身体重力支点在髂骨及肩胛骨上;③低半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注意屈度不宜过大。对照组剖宫产产妇术后入病房,常规去枕卧6 h可随意。

1.3 观察指标 自拟舒适量表将产妇的主观舒适度划分为4个等级:1级舒适,2级比较舒适,3级略感不适,4级不适。将卧位的起始时间设为0.并在2、4、6、8 h分别观察,并请产妇根据其主观感觉选择舒适等级,并观察泌乳时间、产妇排气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

2 结果

根据秩和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2.2 2 组产妇泌乳时间、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都有明显的提前。

3 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观念的更新,找出不舒适的原因,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轻产妇不舒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护理护理学认为,舒适是没有病痛折磨、心情愉悦、精神放松的良好体验,任何破坏这种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3] 。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生活需要由他人协助,对母乳喂养的担心,对新生儿状况的担心,对切口疤痕的担心等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加上长时间处于同一,产妇腰酸背痛而出现焦虑、不安、失眠以致保持被动,拒绝翻身、检查和护理。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和饮料,营养丰富,最容易消化吸收,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母乳含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哺乳过程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可以促进婴儿的心理和智力的发育,然而由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刀口的疼痛,的不适,给早吸吮及母乳喂养带来了困难[4] 。所以对产妇母乳喂养进行指导和的护理,早期使婴儿有效的吸吮, 可以促进乳汁分泌提前,乳腺管通畅,防止产妇胀痛和婴儿吸吮困难,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增强了产妇的自信心,使产妇喂奶有满足感。剖宫产术后垫枕头平卧后早期翻身给予舒适卧位,有利于肌肉松弛,避免不舒适感,有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改善胃肠功能,预防或减轻腹胀,有利于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

参 考 文 献

[1] 张宏.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

[2] 洪琳.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2,38(8):583-584.

[3] 明芳。方晓平.腹部择期手术术前新禁食方案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869-873

篇1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婴幼儿的健康保健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健康聪明从零岁开始,我们的护理模式和目标也不断地向关爱和人性化发展。婴儿水疗是指在特定水质(仿羊水)、水温和专业医疗设备及医护人员指导下,让宝宝在仿羊水中自主的安全运动。目前研究认为,婴儿水疗有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增强婴儿免疫力和应激力,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的哭闹,增加睡眠等作用。我院自2008年2月至今,对在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足月产儿80例实施新生儿水疗及抚触疗法,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正常出生的足月正常产婴儿,胎龄均为37~40周,体重2500~4000g,出生1minApgar评分均为10分,无窒息史,无存在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无新生儿溶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感染等。

均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母亲无合并其他疾病,营养好,乳汁分泌充足,新生儿能吃到足够的母乳。

1.2实施方法按四川省生殖协会印发的“新生儿水疗保健培训讲义”及相关文献介绍的新生儿水疗操作要求进行水疗配合抚触[1]:于新生儿出生后24h给予每天1次15~20min的水疗。设定室温28℃,水温39℃~40℃,水深以新生儿足底不能触及为准。选择合格的专为婴幼儿设计生产的游泳圈和游泳池,并加入模拟母体羊水性质的溶质,起到平衡渗透压,营养新生儿皮肤,保持皮肤pH值的稳定及消毒作用。水疗时,常规为新生儿脐带贴上防水脐贴,以防感染。水疗后,由专业护理人员为新生儿进行抚触5~10min。

2护理

2.1水疗抚触前的准备工作水疗及抚触前半小时停止进食,将室温控制在38℃左右,出生10天内的新生儿脐部应贴防水护脐贴。检查游泳圈的安全性,套上后检查下颌部是否垫托在颈部,入水前让新生儿先适应水中的温度与环境,然后将新生儿逐渐缓慢的放入水中。为防止交叉感染,游泳池内用专用一次性塑料袋,并做到1人1池水。

2.2加强与新生儿之间的交流待婴儿水疗完毕将游泳圈拆下,用消毒浴巾擦干全身,注意保暖,取下护脐贴后要进行脐部消毒。然后用润肤油擦于手掌进行抚触,抚触过程中播放轻柔的音乐,并用柔和的语言与宝宝说话。可让父母共同参与,一起当新生儿的教练,但全过程需有专业人员监护。

2.3加强水疗及抚触的知识宣教对婴儿的母亲进行水疗知识的培训与指导,出院时进行母亲水疗的知识考核,出院后由母亲继续每日1~2次的水疗。医务人员第30天随访,检查水疗的情况,母子沟通形式记录是否完整并鼓励母亲每日2次水疗。

3讨论

21世纪医学模式已发生转变,除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聪明的智慧,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均健康。婴儿水疗基于对新生儿以及婴儿生理、心理的研究,提倡婴儿父母、医护人员对婴儿施行早期水疗,方法简单,投资小,不需要过高的条件,只要爱心和耐心,无疑将会促进我国婴儿身心的发展水平,对正常婴儿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早期智力的开发,提高人口素质,而这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及目前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医学—社会—心理方面转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3.1水疗与抚触的机制水疗时迷走神经兴奋,全身及双腿运动引起脊髓排便中枢兴奋,同时抚触(尤其是腹部运动)加速肠蠕动从而加快胎粪排出和胎便转黄的时间,有利于新生儿肠道尽早排除糟粕,吸收更多初乳,弥补新生儿消化道不发达和消化腺机能不完善的缺陷,尽快恢复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吸吮能力弱,进食量少,胎粪、尿液排出,汗液分泌,以及由呼吸和皮肤排出的肉眼看不到的水分丧失等原因造成的体重下降。新生儿在水中协调运动,由水波、水压带来的循环系统和骨骼肌系统兴奋,使机体耗氧量增加,促进代谢,增强食欲;水疗时由于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增加新生儿哺乳量,能缩短生理性体重减轻的恢复时间[2]。同时,水疗刺激新生儿体内生长激素水平升高,还能加深呼吸,增大肺活量,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使新生儿较全面地吸收营养,促进体重的正常增长和身体发育。水疗对新生儿在宫内长时间的被动姿势给予纠正并辅助活动,同时配合抚触不仅仅是皮肤的接触,也是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的综合信息传递,可以使新生儿的胎便早排,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使生理性体重下降迅速恢复,这无疑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有较大益处,值得推广。

3.2水疗与抚触可以促进婴幼儿行为与潜能的发展早期良好的育儿刺激,对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在生理、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响。游泳水疗及抚触如同“体育早教”,可促进新生儿智能和体能的发育。观察中发现,新生儿水疗及抚触后,其睡眠特别安稳、充足,也为神经中枢的良性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新生儿游泳作为对婴儿的一项综合的不添加额外药物或治疗的手段,能使新生儿得到最自然的活动,使出生正常的新生儿尽快适应陌生的外界环境,消除不良情绪,在行为神经发育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新生儿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长[3]。根据胚胎学基本原理,皮肤是最大的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这种触觉感受器可以将所有感受到的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传达到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对这些冲动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4],从而可以刺激神经及其他系统的发育。

3.3水疗可以促进母子间的情感交流社交能力、自知能力属于情感智力,即情商。情商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高智商不一定成功。研究表明,成功与否,20%取决于IQ(智商),80%取决于EQ(情商),EQ高有快乐积极的人生观,成功几率大大提高。早期婴儿水疗,密切的亲情交流,亲子互动是孩子情商发育的最关键要素,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5]。因此,现在有一个科学的说法:皮肤是感觉器官,也是情商器官、社交器官,从另一方面说出了水疗的重要性。

4体会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新生儿水疗及抚触是通过特定的水温、水质让温和良好的水刺激皮肤,通过感觉器官传导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使胃肠道的激素分泌增多,食欲增加。同时让婴儿在水中自由的活动可增加内脏和肌肉的活动强度,有利于食物的充分吸收,也能促使胎便的及时排空,对宝宝的生理性黄疸有改善及治疗的作用。另外,水疗与抚触符合新生儿的生理需要,具有安全感,得到身心的抚慰,减少烦恼与哭闹。有利于正常睡眠的建立,并使生长激素的生成和释放增加。这样新生儿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会有所减少或不明显。在活动过程中父母通过目光、语言、双手的肢体交流增进了亲子感情,增加宝宝的亲情交流,孩子在新生儿期就有良好的应答反应,并有益于孩子情商与智商的发育。

【参考文献】

1詹莉.CCSOS同步感觉组合k-6激新生儿、婴儿智能开发游泳水疗法.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7.

2赵金瑞.抚触及游泳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护理研究,2004,18(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