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模式,学生,新课改
一、背景
教学模式其实就是课程实施的模式,是教师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一套成形的方式或方法。论文大全,学生。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制定仅仅着眼于考试,即只要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就是一个好的教育策略,所以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就是老师很机械的教,学生很机械的背诵。但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向纵深发展,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2001年,我国开展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与以往的教学目标框架相比,这次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的框架上做了较大的改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厘定新课改的目标。论文大全,学生。如果再实施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被动记忆的方式,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模式,可以说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制定的立足点。山东省高密五中构建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就是从新课改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出发,充分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的时候会自己主动去探索,而不是拘泥于一些死的答案。这种学校主动求变的现状也说明人们已经慢慢意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 、学即“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对所学内容的初步感知
1.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密五中构建的学—导—练课堂模式中的学,首先就是指的“自主学习”具体是指教师提前发放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由年级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把关编写的教学案,让学生根据教学案中的自主学习要求进行课前预习。论文大全,学生。高密五中在课前向学生提供教师编写的教学案,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加涅的理论来看这种做法就是在向学生呈现刺激性材料,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活执行控制过程,把先前的学习材料提取到工作记忆中,为新旧知识的联结做准备。加涅等人将教学界定为“经过设计的,外在于学习者的一套支持内部学习过程的事件”,教学事件的目的和作用在于支持内部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和提供教学事件,让学生在这些教学事件的支持下进行自主的探索,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和别人交往的能力
维果茨基关于社会文化的学习理论强调人类的智能来自于我们的社会或文化,个体的认知发展首先是通过人际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实现的,而不是首先通过内在的过程(内化过程)实现的。所以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对于新知识的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围绕疑难问题共同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交给课代表,再由小组和小组之间讨论解决,或交给老师解决,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会加深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三、导即“诱导”、“指导”和“教导”逐步递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采取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自己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法
所谓“诱导”即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案,对学生进行诱思探究,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学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毕竟每个人的心理资源集中处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教师通过诱导学生将注意集中到一定的内容上,可以让学生明智的利用有限的心理资源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加工。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呈现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这类任务一般难度中等,学生用目前的知识不能独立解决,但通过教学和学习,有可能解决,从而激活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的进行新旧信息的加工。论文大全,学生。当然这种“诱导”要和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因为毕竟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是有限的,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指导。
2.运用“讲解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讲解法是教师用语言将教学摘要求。论文大全,学生。
高密五中的“导”就是从诱导到指导再到教导,摒弃了过去那种“满堂灌”式的机械教法,充分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设计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论文大全,学生。
四、练即加强练习,促进新知识的重建和迁移
心理学上认为,当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以后,有两种可能,一是进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结构的重建和改组,形成陈述性知识;另一种可能就是通过变式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形成程序性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新的知识会进入认知结构,要想把这些新知识完全纳入认知结构并促进认知结构的重建和改组,必须进行巩固训练,比如:教师在讲授中穿插训练,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种基础训练,以单一性的训练内容为主。这种题目要求班级内的所有同学通过独立思考,自我完成,熟练掌握。从而加深新知识在认知结构中的理解。其次,要将新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进行相应的拓展训练,即通过变式练习,创新题训练,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综合分析能力,应用能力。高密五中的新模式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组织好学生的练习,对于新学过的内容必须进行练习以加深理解,通过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综上,“学—导—练”的课堂模式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一定要灵活运用。首先由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有不同的特点,比如知识的教学指的是将新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加工,最后构建新知识的过程;而技能的教学则需要通过变式练习,在头脑中形成一系列的产生式。所以对于不同的目标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这种模式,要根据具体的内容灵活运用。其次,不同的学科也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各科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学科特点的优质高效课堂模式,比如在“学—导—练”教学模式基础上高密五中在语文学科就构建起了“阅读,鉴赏与写作一体化”的模式。
课程模式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必须充分把握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根据社会的需要去培养人才,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去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不放,高密五中的“学—导—练”课程模式只是在新课改中涌现的新生事物中的一分子,我们 期盼着更多的学校敢于挑战旧的方式,不断去探索新的道路,以培养紧跟时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明.教学论——心理学取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篇2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融洽的师生氛围。教师对学生满腔热忱,学生也能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使教与学达到最高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能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学生心目中的优秀体育教师
2.1具有良好的心理学特征
首先是教师要具有爱心和良好的教学态度。大多数学生要求体育教师要有亲和力、上课面带微笑、平易近人、对学生充满爱心。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体育教师与学生熟悉亲近,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可使学生产生信赖、仰慕、共鸣和感激,追求成为体育教师所导向的人。
其次是对体育教师工作的兴趣与职业的忠诚。这是体育教师创造性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是事业心能够建立和巩固的基础。体育教师具有广泛的、多方面的兴趣,能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更好地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教学方法,达到培育人才的目的。
最后是坚强的意志。体育教师的坚强意志是进行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坚强不屈的意志表现在体育教师实现教育的目标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百折不挠的坚持性和毅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断性和克制不良情绪的自制性等方面。
2.2具有充沛的精力
近半数的学生都提到这点,其中很多同学说:“我心目中的体育教师一要年轻。”中学的体育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丰富的体育方面的知识,更要能带着学生们玩,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运动与健康,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体育教师还应该有一个阳光、活力的形象。体育课应该是生动有趣的,而不是单纯枯燥地绕田径场跑几圈,做一下准备活动,然后学习新知识、学生自主活动,等等。因此,体育教师活泼开朗、富有活力的性格是教学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健康、向上、愉快的气氛和环境之中。
2.3过硬的专业知识
在科学迅速发展的当代,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卫生和保健知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授课学时大量增加,要求体育教师不仅具有精湛的技术,而且具有较强的体育基础知识。
2.4全面的专业能力
首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的能力。课外体育工作的内容丰富、复杂,学校的体育课外活动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以及课余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等形式。体育教师不只要组织管理好体育课,同时也要组织管理好课外体育活动。
其次,精力充沛,体魄健壮。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对他们的体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体育教师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又是体育锻炼的实践者。体育教师的工作往往以运动作为主要的表现形态,工作量很大。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一年四季都是以操场为课堂,因此必须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
3.1教师要有“三心”
一是诚心。就是要真心实意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肯定他们的价值、品德等。二是爱心,即有颗热爱学生的心。教师必须理解学生,这是爱的前提,要辩证地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更要耐心地等待其改正错误。三是要有良心。这是教师道德觉悟的表现,更是教师的义务责任感。有了良心,教师就会自觉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注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任劳任怨,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去激励学生,用纯洁无暇的品质去感染学生,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3.2课堂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扬民主
课堂教学是发扬民主,优化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淡化对学生求高、求全、求速的心理。教学应从情感交往的互动到教师所授科学知识的互动。教师要确立正确的角色意识,改变“一言堂”的知识权威的拥有者的角色,而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和合作者。对学生的不足、失误,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理解、接纳,并加以疏导和指导,切忌对学生采取冷漠、粗暴的态度。
3.3班级管理中要强调合作参与
教师应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而不是“领导者”,应慈祥、善良、幽默、公正。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做到防中有放、禁中有疏、堵中有导,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实行“严”制度,“软”管理,严宽结合,情理相济,让班级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大家庭,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幸福同享,风雨共担。
4.结语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师生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育工作效果。学生往往为博取教师的喜爱和好感,为获得与教师交往的满足感而努力学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便是这个道理。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而更加致力于教育工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效率和速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陶倩主编.心理健康教育大全.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2]周浩波.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第1版.
篇3
关键词:因材施教 高校 声乐教学
因材施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理念,该理念的最初提出者是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展到现在,仍然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性,在教育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为本,同时注重多元化教育,因材施教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教学理念。
一、因材施教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声乐是高校中一门特殊性较强的艺术课程,它以促进交流、传播文化、赞美生活为主要目标,不但与文学有很好的融合,而且也受审美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影响。因此,声乐教学是一门集艺术性、技术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而对于学习声乐这门学科的学生而言,其性格、兴趣、基础、思想等各不相同,不同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学习能力决定了其具有不可忽视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声乐教学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因此,因材施教应该作为声乐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理念,用以指导高校声乐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一个清晰全面的掌握,尊重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特点,并制定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培养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其难易程度的把控
因材施教不但指导我们如何实施教学,而且也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及实施起积极的指导作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取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材不但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教育理念、价值观、审美观的重要体现。因此,声乐教材的选取及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材施教理念要求教材及教学内容要以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学生的整体水平、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主要考虑因素进行取舍和设置。每一届声乐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文化素养、兴趣特点各不相同,要针对这些整体状况和个体化差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材各有侧重点,如有的侧重歌唱技巧的训练方法,如:《歌唱发音不正确的原因及纠正方法》《男高音的高音训练》等;有的则侧重中外歌剧咏叹调曲目、中外艺术歌曲的欣赏,如:《声乐教学曲选》《声乐教学曲库》等。因此,高校教师要考虑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特点和优势,结合本届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以往教学经验恰当选取教材。确保所选教材不但有一定的专业梯度,而且要适合本届学生的实际水平。
此外,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方面。高校声乐教学的教材要难易适当,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声乐专业的教学教材和内容并不是统一的,声乐教师要根据所在院校层次和培养目标进行教材的选择。
三、教学目标要统一化与多元化相结合
我们知道,目标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指导一切行动以目标为中心开展实施。高校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目标要统一化与多元化相结合,既要有统一的比较大的教学目标,又要针对个体的不同设立多元化的小目标。统一化的教学目标是声乐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它要求学生均要对声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扎实的掌握。首先要掌握基础的相关声乐知识,要有基本的声乐鉴赏能力,然后也要掌握声乐相关基本运用技能。只有掌握了声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统一化的教学目标,才有可能以扎实的声乐基础为依托,寻求个性化的发展。
多元化目标是指根据每个专业、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等先天及后天条件的不同而设立的一个个小目标。由于不同专业不同个体对声乐知识及技能的需求不同,因此声乐教学中不能完全按照一个标准来进行教学培养,高校教师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灵活多样的多元化小目标。如声乐专业,该专业的整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声乐表演或教育方面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进行教学。再如音乐教育专业,其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基础性音乐教育人才,对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要求比较高,如器乐、歌唱、音乐活动等都要有所涉及,而对教学难度和深度则要求比较低,教学中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声乐艺术不但有综合性特点,而且具有独特性特质。如学生的先天声音条件、后天的文化素养、情感、艺术表现力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着学生的个体水平及其发展方向。因此,针对这些个体化差异,因材施教更有了用武之地。教师要以学生的不同特质为根据,设定不同的教育培养目标,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统一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方法不能默守陈规、铁板一块,而是要灵活多样、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校均采取大班和合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科特点为依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手段,进行声乐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在该种教学中,比较偏重于学生基础声乐知识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特点和学习需求,小组课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实践方法。该类课一般学生人数较少,便于照顾学生的个体化需求,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现互教互学,在细化共性的同时突出个性化教学的魔力。不过,目前有高校在实施小组课过程中,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以优秀者为中心,较差者则被边缘化,这样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心里不平衡,不利于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高校声乐教师在进行个性化教学中,在尊重个体化差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合理的学习和表现机会,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注意抓住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指导、启发其进行声乐学习,对于先天条件较好、水平较高的个体,则要激发其更大的艺术激情,为达到更高的目标而学习。
此外,声乐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声音条件有清晰的掌握。有的学生低声区非常丰满,有的学生中声区非常厚实,而有的学生则高音区非常出色,有学生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有的则以跳跃性花腔见长,有的则擅长大笔浓墨,因此声乐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声音、声部类型,通过各种特色教学、灵活教学以及创新教学的方法,从声乐教学的技术层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同时,也要从学生的节奏感、音乐敏感度、音高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尽可能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为其创造扬长避短的学习机会,以使其得到最大潜力的成长。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但符合声乐教学的学科特点和规律,而且也是时展的要求,是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化需求,顺应人的多样性、灵活性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弛.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和实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2).
[2]张汝瑶.对声乐差异性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大舞台,2013,(04).
[3]卞开萍.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4,(09).
[4]申桂红.高校声乐教材民族化与本土化的回归[J].音乐时空,2013,(01).
[5]王景彬.西洋歌剧咏叹调大全[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6]吴曾林.试论高职声乐教学中因材施教之演绎[J].职业教育研究,2011,(03).
[7]井艳红.新型教学理念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