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创造性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创造性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民主教学原则、激励原则、主体参与原则、学习动机内化原则、学生自主学习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原则。还要努力构建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要求教师要努力创设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通过教师的创新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英语能自主熟练地进行交际。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民主教学 激励原则 主题参与 动机内化 自主学习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国际经济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极其迅速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所以培养具备创新和应用的创造性人才是当今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就是说,外语教师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大,而现实英语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应试教育观念的问题:一是未彻底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因而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二是“翻译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制约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参与合作能力的发展;三、教学方法枯燥死板、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严重地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性,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实践和提高。当今的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迅速,这就对外语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对创造性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外语教师创新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变革。教师具备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新的英语教育目标。其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成为英语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坚持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一)民主教学原则。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显然,这种课堂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产生的火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应努力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学生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新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如学生并不一定要起立回答老师的问题,可以让其坐着回答。再如,可以适时地放一些背景轻音乐,以缓和学生上课时的紧张气氛,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愉悦氛围。
(二)激励进取原则。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即由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重点转变成以学生的 “学”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并保持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合作创新。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参与课堂活动。对后进生要设计一些他们可以回答的浅显问题,而且在回答不出时,应耐心鼓励 “Try again”、“Don’t worry, Take it easy.”、“I think you can do it well next time.”。 而对于不敢回答的学生,可以说“My questions are quite easy. If you think hard , I am sure you can answer them easily.”等等。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价值,对学生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生困难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积极地运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引发学生的参与体验成功的积极性。在阅读课教学中,要大胆地把提问题的权力转交给学生,让学生去寻找问题,设疑点,并开展小组竞赛。
(三)主体参与原则。传统教学方法死板,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是执行教案过程,学生思维自始至终框定在教师拟定的教学形式中,这样课堂教学不仅不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创新的学习机会,也谈不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使教与学双方积极互动,真正形成多向性学习的有利教学条件。这就要求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英语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
(四)学习动机内化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当然就不会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也就谈不上创造性学习。要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让学生扮演各种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模拟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对话,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充当小记者,听学英文歌曲和看英语电影等等。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教师对他们进行视、听、说全方位的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些活动都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即探究式学习。久而久之,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性的学习。
(五)学生自主学习原则。主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特性。它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是相对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只有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好”、“乐”所产生的追求、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在动力,也是获得新知识,取得优异成绩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要提供学习的语言材料,并帮助学生驾驭这些材料。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应该完成的交际任务,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实施任务的计划。这些都要求教师制定设计出能够使用所学语言的情景、实施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呈现任务结果的方式。
(六)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如今的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教师的地位由“主导”变为“指导”,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辅导者。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所提供的知识也将为激活教师个人知识及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留下充分的余地。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做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但这种变化决不意味着降低了教师的作用。在我国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当学生的语言知识还不足以满流的需要时,教师介入课堂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要提高介入课堂的质量,教师不但要善于精讲,还需要有足够的敏感性,准确把握介入时机,适时、适当地给学生输入信息材料(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掌握整个教学过程。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是教师行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转贴于
(七)实践探究原则。语言的本质特点在于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样,英语的课堂一定要体现它的实践性。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口语实践的机会,那就是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来学习英语,体验英语,从而获得语言习得。只有在充分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不断探索,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构建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工具,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功能性目标交际者,能超越具体结构和功能,成为语言创造者,达到交际目的和丰富自身。同时,创造或创造出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语言。当代教学论一致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就英语而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的专利。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际交流是听说交流,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都是英语“聋子”、英语“哑巴”。从全面考虑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听说交际能力的提高势必为读写创造条件。因此,听说交际活动应作为外语教学的突破口。有的人认为学生开口就算交际,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背词组,背对话,背课文就算交际,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教学观念。课堂内听说训练分为语言能力训练和交际能力训练,前者侧重对语言的理解,后者侧重对语言的运用,要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才是创新教育的目的。
在外语教学中,情景交际法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在刚开始上课或课间,使用情景交际性游戏,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性,让学生兴奋起来,并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备课时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周密安排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那么课堂上的效果定会锦上添花。如采用 “Chant” 或是学习、欣赏英语歌曲、儿歌等,都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再如在上课时教师应准备好必要的实物、图画、卡片、简笔画和相关的课外资料的幻灯片及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等。
在英语课堂具体的操作中,则宜遵循先模仿后应用,先机械后活用,先语言训练后灵活交际的总原则来安排和开展课堂活动,即知识呈现,机械性训练,有意义操练,交际性练习到情景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创设接近真实的情境,如How many/much do you want? How much is/are the …,先组成对话进行有意义的操练,May I help you? Thank you, I’d …,How much is/are …? How many do you want now? 再出示图片或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性语言实践,让学生本人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发挥想象在各种购物场所如a shoe store, a food store, a supermarket等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训练交际。因为创设不同的情景交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了学生的各种体验和发展了创造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感。
在经过一定的操练之后,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综合实践交际的时机已经成熟,教师应适当地设计一些语言运用的课堂任务帮助学生巩固他们所学的语言能力,开拓他们交际能力。这种课堂任务要求学生综合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语言进行交流。
教学实践证明,在交际训练的初始阶段,教师设计与所教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情景,提供一些有用的关键词组和句型,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无从开口或无话可说的尴尬,从而迅速进入体验的角色,更好地理解适应交际训练。虽然,课堂中的听说情景交际教学需要教师花相当多时间去精心设计教案,备课可能会变得更费时、费力和费心。但是如果通过教师的创新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英语能自主熟练地进行交际,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听与说的交际活动使教师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讲授者,而根据需要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如教师变成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进行活动的帮助者,学生表演时的观众评价者,甚至是学生小组活动的参加者。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由此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这便体现出了教学相长的特点。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地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跳出书本的知识框架,学活书本知识。实践证明,运用这样的创新思路和手段实施英语教学,学生不仅在听说方面的交际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促进了读写交际能力的发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强化,从而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并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创造力 创造精神 创造性思维 思维策略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何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成分。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1.开放式教学,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易于产生激情、兴趣和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因此,确立学生主体观,树立民主教育观,坚持语文教学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任教”的观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茶馆式”的教学方式,创设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竞争、互助的学习氛围。使课堂上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学生求知的兴趣,有幽默的语言,有新鲜的教法,有有趣的话题,浓郁的情趣,引人深思的问题。教师要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使整堂课成为“自治主体式”的创造教育,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2.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
爱思考,善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质疑,是深思的结果。我们也许会碰上这样的学生:问他们有问题没有,他们总说没有,可是他们考试起来成绩总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虽记住了某些知识,但没有深入理解,不会应用。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要对所读文章真正理解,必须有质疑和探疑的精神。
3.保护好奇心,解除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
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科学家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好奇心既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又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主要动力。因此,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就能促使他们对创造性活动拥有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活动的进行;相反,阻止和压抑他们的好奇心,就会使其探索活动受挫,从而不利于其创造性的发展。
惧怕错误是阻碍创造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有时往往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去尝试,从而失去发展创造性的良机。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在用知识来武装充实学生的同时,解除他们惧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保护他们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一些尝试。
4.为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提供发展创造力的条件
在教育活动中,要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他们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以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学得既快又准。那么,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具体体现在:(1)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从事一些具有独创性的活动;(2)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抽象逻辑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培养应结合起来加以训练。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应结合训练等。(4)鼓励首创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在自由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予以积极的引导。
教师还应在教学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民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适合于创造的氛围。注意为学生提供其创造力发展所必须的环境和心理方面的条件,千方百计地促进学生的身体、情绪、动机、智力及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单纯追求创造性的教育是片面而畸形的教育,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鼓励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状态,它的含义十分丰富。从个体的心理层面上看,主要指与创造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如独立的性格,坚韧的毅力及和谐的情感因素等等。
创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造力水平的高低,美国学者曾对150名最成功的人和150名最不成功者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人格因素是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极重要的决定因素。智商高,知识渊博而无建树的人,其创造精神都不如成功者。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使学生产生模仿尝试的欲望,并由此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染,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不管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还是听故事,看录像等间接的接触,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这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来说是很重要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通过不断开发自身的创造性来影响学生,使他们切实体会到创造性活动的魅力。如改进教案设计,不断探索新的授课风格,开发新的教学内容,对教材提出质疑等,都不失为影响学生的有效途径。
6.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恒心和毅力
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特别要重视发展学生性格的独立性。缺乏独立性的人,往往人云亦云,思维缺乏灵活性、创造性,迁移能力差,创造力必然低。
同时,创造性活动要求个体能够容忍长期得不到反馈和回报的模糊状态,这是需要毅力和恒心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得到最终的满意结果。反之,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就容易退缩和动摇,这些都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性格的独立性,恒心和毅力的培养和锻炼,也是创造力培养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意志努力的任务,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独立性性格的发展和韧性与耐心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围绕“学”而不是“教”展开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主动进取的精神。把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才能为学生创造力思维的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刘敬发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8第一版)
[2]《现代教育思想专题》 (袁桂林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第一版)
[3]《教育心理学》 (张承芬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5第一版)
篇3
【关键词】知识基础 创造个性 社会环境 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95
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区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特征,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培养,而初中物理学习本身就对学生的思维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特点,物理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塑造专业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学生今后顺利走上社会创造条件。创造性活动是指学生具备运用已知知识,产生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的产品的过程,对学生创造性个性和思维、学习习惯都有较高的要求。那么,教师该如何具体结合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创造性的产生并不是凭空的,而是需要以足够的知识积累为依托,需要学生对知识全面了解和深入把握的基础上,实现融会贯通。第一,教师要督促学生做物理笔记,把课本知识进行内化,如果只是遵循课本进行学习,难以深入把握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通过做笔记,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进行生成性学习,产生自己的体会与认知,这样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时候才能手到擒来。例如,在学习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时候,这部分知识内容复杂,且相互之间联系密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专题笔记,把每种物理原理进行分类、系统化,建立完整的网络化知识结构,巩固知识掌握的程度。第二,教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交汇和区别,一方面,教师要做到教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使知识的学习逐步深入,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固定点,打好基础,后面的学习就能步步深化。另一方面,教师在安排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把知识进行细化,把一个章节分为多个小的知识组块,一步步进行程序化教学,使学生每次掌握一点,扎实基础学习,为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电路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闭合电路教起,闭合电路可以先从串联电路学起,慢慢学习更复杂的并联电路,使学生慢慢学会所有的知识,每一步都稳扎稳打。第三,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基础原理和概念的讲授,有助于学生有效实现迁移。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力的作用方向,完整掌握分析步骤,这样在更加复杂的力的作用分析题型中才能有效发挥创造性。
二、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个性发展对学生的创造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学生总是对创作活动有排斥心理,那么难以参与创造性活动。创造性个性是一种内在的采取新颖方式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是各种心理素质的综合,物理教师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第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初中阶段学生正是对外界产生探究欲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表示赞许,接受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受到鼓励,在个性上得到发展。例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性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问题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新奇想法给予高度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提出想法,维持求知欲,为创造性的产生做准备。第二,训练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因为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就是直觉思维,强调思维的灵活的、流畅性,而这和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大胆猜测问题解决方法,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善于对问题做出直觉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例如,在学习浮力的问题时,在计算浮力大小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溶液的密度进行直觉猜测,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难题。第三,创造性个性的培养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树立具有创造性的榜样,初中学生的可塑性还比较强,对榜样的模仿能力教好,教师善于发现物理创造性能力高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让这部分学生积极表现自己,发挥自身的优势,外化创造性思维的思路,给其他学生提供示范,激励全班学生创造性个性的发展。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
学生是生活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而学校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就是学生的社会交往背景,如果一个学校或者班级中的学习氛围和交往情景足够宽松自由,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学生提高发展空间,那么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升。第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物理学习中经常出现一道题很多种解法的现象,教师要支持标新立异者,要积极鼓励偏离常规的思路,接纳与众不同的学生,并且要表扬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而不是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受到激发,在心理上产生自由的感觉,有利于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主动提出新的想法,培养创造性。例如,关于电路的设计问题,电阻的安排和设置往往会有多种方案,教师要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方法。第二,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都是围绕课本和考试要求进行设置,考试制度也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关注结果,忽视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思路,不利于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压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物理教师要在考试时把学生的解题思路也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对自身创造性思维的提高。
四、物理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篇4
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明确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质的音乐学习领域,使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创造性发展价值”是基础教育音乐课程重要价值之一,“鼓励音乐创造”已经成为一条崭新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程具体的内容标准中,“创造”已被列为与“感受与鉴赏”、“表现”、“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并重的一个教学领域。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呢?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是能产生独特、现实、有社会价值的多种能力与优良人格特征的整合。是高质量的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2]。它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元认知等心理因素。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成分,创造性想象是必要成分。
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作为主要介质,而音乐艺术是一个需要创造的艺术。从作曲家作曲(又称“一度创作”)到表演者的演唱、演奏(又称“二度创作”),再到听众的欣赏活动(又称“三度创作”),“创造性”活动无处不在。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活动,音乐艺术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灵魂”。因此,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潜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激发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强有力的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个人有高度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创造意图(也就是说时常想到创造),才容易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才能够产生高水平的创造性”[3],而音乐艺术及教育具备激发创造意识的诱因。
首先,音乐艺术的种类繁多,题材形式多样,风格流派各异,能够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音乐教育内容形式来看,有歌曲演唱、器乐演奏、律动、歌舞、欣赏、创作等,其形式丰富多彩,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他们参与到音乐的创造活动中去。同时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比较,学生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身心更为愉悦。因为音乐艺术运用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以及色彩丰富的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手段,可以创设一个愉悦的氛围,为创造意识的产生提供有利的心理环境。
其次,音乐艺术在内容上具有非语义性,在形象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音乐作品不可能像绘画作品那样直观呈现它的内容,也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把内容传达得十分清晰,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和理解,会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样的特点,使得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相对“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理解、诠释和创作,不至于担心表达方式不当而受到别人的否定或责难,使他们感到更 “安全”,因而更容易产生创造的动机和欲望。
二、音乐教育能够有效训练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部分,带有生动的形象性和直觉性。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也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在诸种思维的协同作用中,发散思维是主要成分”[4]。
艺术原理告诉我们: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艺术家主要采用的是形象思维,同时也部分的采用抽象思维,音乐艺术也如此。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作曲家的创作,还是表演者对作品的演绎、诠释、或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活动,都体现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从美学的意义上看,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5]。音乐创作的这个过程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内心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听觉表象,第二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听觉表象通过各种作曲手段外化为乐谱或实际的音响。在第一阶段中作曲家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而第二阶段则必须在运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借助逻辑思维来组织音乐材料。
例如,肖邦在创作《A大调波洛涅兹》时,曾产生过“一队全副武装的波兰武士列队而来”的幻觉,这正是形象思维在音乐创作活动中的体现的说明。而他在把这种感受转化为音响形式时就必然运用逻辑思维来处理各种作曲技法的运用。
当然,在音乐艺术的活动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运用不仅体现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也存在于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结构的分析把握和情感的处理布局上,还存在于欣赏者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及审美评价中。
另一方面,由于音乐语言的模糊性和非语义性,使音乐艺术又区别于视觉艺术,表现为不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具有空灵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对于同一事物、同一情感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根据“梁祝”的故事而产生的音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钢琴曲、以及古筝等多种不同体裁与形式。而对于同一首作品,在表演时的演绎和在欣赏时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同样是演奏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亚沙海菲兹的演奏客观冷静,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则高雅甜美。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受到听众的喜爱。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一特点,使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多样化的感受、理解、表演和创作,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可见,音乐艺术活动需要运用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形象思维与发散思维,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和遵循音乐艺术的思维规律,就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的创造思维所涉及的各种思维得到协调发展。
三、音乐教育可以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发展空间
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性想象。而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的形象”[6]。创造性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成分。
音乐美学原理告诉我们,“音乐创作是一种把内心体验转化为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是音乐创作最基本的心理方式”[7]。可以说离开创造性想象,音乐创作活动将无法进行。这是因为音乐想象“是由其他表象转化为听觉表象的过程”,“听觉表像的产生是由于作曲家的想象力把其他表象上升到纯粹精神的高度而创作出来的,所以它是一种创造想象” [8]。
同时,创造性想象也是贯穿在音乐表演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意境的领会以及音乐形象的再创造,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而演奏者依据乐谱对音乐形象和音响效果的想象属于创造性想象。实践证明,表演者的想象越丰富,听众从它的表演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意境也就越明确。正因为如此,中外许多音乐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对想象在音乐中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明人徐上瀛在其所著的《溪山琴况》中提出‘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他要求演奏者应‘远以神行’,即运用想象去追寻乐曲的意境”[9]。
当然,想像也存在于音乐欣赏活动中,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里音乐欣赏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是一个例证。在这里,大诗人白居易“一会儿联想到急雨,一会儿联想到私语,一会儿联想到莺语,一会儿联想到泉声;即使音乐暂时休止,但想象却未停止,而是觉得另有一种忧愁暗恨之情,胜过有声之时”[10]。在欣赏活动中,因为音乐艺术形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音乐的想象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由此可见,创造性想象广泛存在于音乐艺术活动中,而音乐教育所涉及的活动既包括音乐创作、也包括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等形式。因此,在音乐教育注重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四、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是创造性活动中的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对有关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意识,或个体检验、调整和评价自身思维的能力,其实质是人在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我调控”[11]。元认知水平越高,意味着懂得更多的有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意味着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善于自觉的调控自己的活动,更善于获取反馈信息和评价自我,并能及时的修改、调整策略和行为。
在音乐的活动中,由于声音具有流动性和瞬时性,因而无论是演唱、演奏或欣赏,都必须充分调动元认知能力,参与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情感、风格的把握、监控和调节。哪怕是唱出一个简单的旋律,也需要具备调控的能力。尤其是在合唱、合奏等集体活动中,更需要较高的元认知能力。因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演唱、演奏,还必须同时倾听别人的演奏、演唱,以便使自己能更好的与其他人合作。可见,元认知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得到有效的训练。
结语
在音乐的艺术活动中,创造性是必不可少的的心理因素。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创造思维,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提高认知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注释: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17页。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4页。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5]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6]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283。
[7]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8]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9]张 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10]王永杰:《艺术教育刍议》中国第七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汇编(会议资料),1998年。
篇5
论文摘要:心理学科教学则应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创新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本身就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在心理学教学中探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突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而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进而成为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科教学则应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创新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本身就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在心理学教学中探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就是要根据创造性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强化学生学习的思想意识,提高他们对学习思维的认识。如:结合感知觉及记忆、想象的教学让学生明确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更是创造发明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配合思维的教学,让学生明确: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通过思维有独特新异的发现,产生前所未有的结果。但并非只有发现人类从未解决的新问题才叫创造性思维。一个人独立思维而产生的思想、见解、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虽然在人类历史上是已知的,但对于本人而言是全新的,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为了让学生体会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发散性,提出“砖头有什么用?” 让学生思考。课堂上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很多结论。如:作为教具、防卫武器、建筑标尺等等。虽然这些用途在实践中有人用过,但在课堂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得出来的,对学生而言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对此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克服学生对创造性恩维普遍存在的畏难思想,树立我也能创新、创造的感性认识。
二、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
(一)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
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二)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
(三)教师应该创造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老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
三、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观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思维于问题始”的教学原理,提倡思维无禁区,提倡学生向老师“发难”,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不断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思维习惯。为了更好的营造一种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敢于怀疑、敢干创造,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运用小组讨论法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水平相当的原则,在教室中组建5—7人规模的课堂学习小组,有条件时可将课桌改排成马蹄型,按小组入座。教师在每节课都要安排5-10分钟让小组针对某些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进行集体学习。经过讨论学习产生本组的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实践证明:此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产生链式反应。即一个学生的看法或一个小组的看法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新看法,这些新看法又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看法,如此反复循环,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思维都有得到发展。
(二)提倡自主活动法
教师选择教材中的某一问题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讲解、交流、评价。这种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努力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使他们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指导、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等系列自我教育能力的生成,帮助他们形成对不同意见、观点进行评价并作出自己判断的勇气和能力。
综上所述,在心理学的教学中,坚持“认识、情感、实践”三结合的原则,随着教育心理学内容不断深化,逐步树立学生创新意识,丰富创新体验,养成创新习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为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创新、创造和培养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平创新教育解析,教育研究,1999(12).
篇6
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无意中产生创新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条件。著名创新心理学家托兴斯认为“创造性的发展,必须在自由、安全的气氛中进行”。自由、安全的气氛,会令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令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谓自由,就是不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采取限制,使他们有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独特的想法、做法进行干涉,使他们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在这种心理环境中,学生更容易进行独立思考,消除对学习的恐惧,这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从而具备创新意识是非常有利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害怕犯错误是许多学生畏缩、不敢大胆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根本原因。而在创新过程中,谬误和真理是一对孪生兄弟,惧怕错误往往会失去获得成功的机会,失去创新的勇气,从而失去创新意识。事实上,我们很多学生通常是生活在一种“恐惧”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他们害怕老师惩罚,害怕同学嘲笑,害怕自己失败,这种害怕令学生们都以一种公众认可的方式表现自我,从而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最终被老师培养成类似“机器人”的人才,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广大教育者深思吗?传统的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只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只有争取学生的合作和信任,才是改变学生的最有效方法。学生在一种免于强制和恐吓的氛围中会更加刻苦用功,教师必须找到授权学生的方法以释放其潜能,必须时刻确保所有学生都认识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没有嘲笑,没有羞恶,没有指责。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出现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思考、大胆探究的场面。是啊!我们教师只有真正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学生是会产生创新冲动,从而具备创新意识的。
2.培养兴趣是实现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突破口
学生具有了创新意识,只能说明他们具有了创新的欲望,但如何创新?他们还是一头雾水,这就涉及到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它决定创新教育的成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有位哲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这样,自然就会有一种创新精神,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效果就会显著。我国古代著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乐意、自觉地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所以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了解创新的意义,实现创新思维。
同时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最开心的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质疑,我们教师不要轻易说“不”,因为不管何时何地,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夸奖,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夸奖时,学生就会感到很有滋味,很有成就感,他们就会在语文课堂中大胆发表各自与众不同的见解。实际上,学生学习兴趣就是在这种滋味中滋养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多一些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在语文课堂上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兴趣,把创新思维的培养真正落实到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所教的学生就是个性完全不同的多数人,否则我们所教的众多学生就会变成个性完全相同的一个人。
3.学生对创新能力的灵活掌控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最终归宿
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象征,一种精神风貌,一种综合素质。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个性品质,就要努力营造创新氛围,为创新之花培土。
学生的成长首先需要有健康的身心。学生由于特定的年龄特点,他们天真烂漫,富于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在学习动机驱动下形成的,是认识新事物的一种内在动力,如果我们善于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护着持续发展行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而在情绪低落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动作迟钝,无创造性可言。所以,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主动营造宽松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学生才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机会,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个性才能酣畅淋漓的发挥到极至。
篇7
[关键词]青少年;创造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6-0015-05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新一轮的创造性或创造力研究热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创造力研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以大学生为例,对其创造力的特点及与心理健康相互关系的研究,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创造力的本质,丰富和完善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理论,把握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规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够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创造力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迪。
一、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长期以来,有些研究者认为,天才与丧失理智有必然联系,天才或创造力建立在心理失调或心理紊乱的基础上。有关精神病患者与高创造性的正常人之间类似性的研究,常常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精神病患者的思想功能混乱,类似于正常的创造性思维;一是高创造性的正常人具有与精神病患者相似的个性品质。艾森克(H.J.Eysenck)认为,天才――无论是艺术领域抑或科学领域里的天才,都表现出高水平的精神分裂症状。但是,精神分裂并不是成为天才的必要条件,许多天才的创造者也并非精神病患者。考夫曼(J.C.Kaufman)对1629名作家进行了研究,发现女诗人比男作家和女性作家经历更多的心理疾病的困扰。进一步追溯该类研究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巴伦(F.Barton)在研究创造性作家时发现,他们在MMPI测定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症倾向、癔病倾向和心理变态倾向的一些量表中,得分较高。如果我们认真而谨慎地接受这些测验的结果,那么,作家似乎比普通人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也更成问题。换言之,他们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但也更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艾希鲍姆(W.L.Eichbaum)等人提到,许多变成精神病患者的天才,只是在完成了他们的伟大事业之后才生病的。例如哥白尼、法拉第、康德、牛顿、司汤达等。面对这一事实,我们必须要对任何关于天才乃是精神病的一种形式的理论持反对态度。据此,我们推测天才者的“精神病理疾病”的比例高低与创造性劳动的形式有关,也可以说与思维类型有关。在政治家和科学家中,其抽象思维占优势,而在作曲家、画家、小说家中,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因而心理疾患严重。优秀的创造性人格有助于防范创造激情所诱发的种种精神异常症状。心理疾患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被逐渐认识,它像身体疾病一样,任何人都可能患有,而不仅仅是天才的一种“专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是每个人所固有的,而且一旦创造性潜力得以实现,不管其范围如何,都使人在心理上处于正常状态。一些精神病学家认为,借助于唤起病人创造性能力的精神治疗,应当是心理治疗的全部目的。他们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视为使神经官能病患者养成克服对他们来说苦难情境的行为心理治疗程序。学习解决日常问题的战略方面的课程,加强了人的心理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主要作用的并不是所获得的知识,而是有可能变换策略和使行为正常化的灵活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创造力是两种创造力的整合,即初级创造力和次级创造力。初级创造力来源于无意识里的冲突,而次级创造力则是自我状态良好的、心理健康的成人的行为中自然的、逻辑的产物。人本主义关于创造性人格的观点和高自尊的特征基本相同。只有那些具有高自尊的人才能获得高水平的创造力。
近年来,我们对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了创造的动力系统、认知系统、个性系统和行为系统,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这些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创造素质。王极盛等也发现,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而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有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卢家楣等通过教学现场实验,研究了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性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且主要体现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方面。这些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充分说明,健康的心理是创造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
二、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特点的研究
当前创造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多层面、多角度来深入探讨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本文从多角度深入探讨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把大学生的创造力定义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典型表现和创造性人格三个方面。采取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出全国8大行政区10所大学的大一至大四学生1008名,对其施测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创造性能力测验”中的“实用创造力测验”分测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和典型行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测验。
(一)不同专业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
以往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较少,一些以大学生为被试所进行的实证研究通常取样也仅为艺术类和理工类大学生,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具有代表性。这里考察了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并将这些大学生的专业划分为5个类别,包括经济类、艺术类、管理类、理工类和社科类。
经研究发现(如表1和图1、图2所示),我国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创造力的发展上表现出不平衡性。艺术类学生的创造力较为突出,这与以往一些对杰出艺术家研究的结论是相同的。艺术类学生在创造性个性方面,具有冒险性、好奇性、想象性和挑战性;他们在创造思维方面,在把握重点、综合整理、联想力、通感、兼容性、独创性、洞察力、概要解释力和评估力上均得分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艺术类学生多采用直觉的、主观的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思维方式更有利于创造力
潜能的开发。
研究中还发现,社科类学生的创造力较差,尤其是在把握重点、综合整理、洞察力、概要解释力、评估力和投射未来等方面,社科类学生明显差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且社科类学生在个性上也缺少冒险性、好奇性、挑战性,说明社科类学生可能由于缺乏创造性人格而导致了他们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欠缺。管理类、经济类和理工类学生在创造力上没有显著差异,均处于中间水平。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客观逻辑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这种能力更需要的是聚合思维。
(二)不同年级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
在研究中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年级差异表现特别明显。在创造力的新颖性、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均是二年级学生显著好于其他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好于一、四年级学生。在创造个性方面,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只是在冒险性上四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在好奇性上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如图3所示)。
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典型行为创造力思维测验得分进行多元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存在主效应(p<0.01),年级存在主效应(p<0.001),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性别在通感、洞察力和投射未来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年级在把握重点、通感、兼容性、洞察力、概要解释力、评估力和投射未来维度及总分上有显著差异。总体来说,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创造力,而一年级学生创造力较差。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及与创造力的关系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我们用SCL-90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考察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从SCL-90的检出率来看,各维度在3分以上的人数比例为4.1%~22%(如表2所示),说明总体上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是,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抑郁、偏执等维度3分以上者偏多,说明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集中在人际、情绪和思维等方面。本研究还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学生抑郁人数较多,无抑郁症状的占73.4%,中度到重度抑郁的人数达9.9%;我国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平均得分为33.798±8.63,高于全国正常人的总分均值29.78±0.46。因此,应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注重对大学生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训练。
本研究还考察了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发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显著差异。从SCL-90的测量结果来看,在所有的9个维度上,理工类和管理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好,社科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差,艺术类和经济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居中。从抑郁、自评焦虑量表的得分上看,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也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还表现出了典型的年级差异。SCL-90的各维度得分和抑郁、自评焦虑量表的得分是大一学生最差,其次是大三学生,说明可能大一和大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分析其原因,大_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大学,对学校的环境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所以在心理方面可能会存在种种困惑,焦虑和抑郁的水平也较高;大三学生由于进入了专业课学习的关键阶段,又面临着学习、交友等人生大事,所以可能有种种心理困扰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特点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与实用创造力测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性测验、典型行为的创造力测验之间的相关分析见表3(见第18页)。
由表3可以看出,总体上心理健康的得分与创造力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由于心理健康得分越低表明心理越健康,所以可以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创造力得分越高。除了好奇、想象、洞察力、联想等少数维度与心理健康不是很相关外,创造力的各个维度几乎与心理健康的所有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
个体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创造力的开发,良好的内部心理素质有助于个体创造力的发展,而不良的心理素质则阻碍创造力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人,这样的人才代表着真正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说,真正的心理健康应是具备创造能力的;而且心理愈健康,其创造力也愈高;创造力发展得愈充分,愈能促进心理的健康水平。这里按照心理健康测验得分的高低,分为高心理健康水平组和低心理健康水平组,考察了不同心理健康程度大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在各个创造力测验中,均是心理健康程度高的大学生,创造力得分也高,并且与得分低的大学生相比有显著差异(除了想象力、洞察力之外)。这说明心理健康是创造力发展和发挥的重要内在条件。这与以往一些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最近的实证研究表明,当鉴别相似性时,具有积极情绪的被试与控制组相比能够更好地产生和使用更广的类别;当鉴别差异性时,也能更多地转移到更细微的类别上,这些能力都是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相关的。考夫曼(G.Kaufmann)通过研究证明了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发展。赵志裕等通过研究证明了自我调节也能够促进创造性任务的完成,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提高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等。心理健康能为创造力提供必需的自信心、独立性和怀疑精神。在人的创造活动中,只有具备这些心理素质,才能不迷信权威,不随大流,才能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且,心理健康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较高的兴趣、抱负水平和责任感。此外,健康的心理具备自制力、坚持性和挫折耐受力,这些也是创造力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心理健康从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为创造力提供着必需的心理条件。
四、基于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创造力培养
无论科学创造力还是艺术创造力,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如何培养,研究者却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创造技能的训练来培养创造力;二是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中。本研究已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影响青少年创造力的发挥,心理健康的水平为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和发挥提供了基本的心理条件。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来促进其创造力水平的提高。
以往的研究者多采用情景诱绪的方法研究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发现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力总体发挥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肖索维克(N.Jausovec)的研究也证明,正性或积极情绪有助于完成类比推理任务,但对顿悟性问题没有效果。“在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只有将儿童与青少年放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中研究儿童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和变化,才能保证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有较高的生态化效度,即接近显示生活中儿童与青少年的实际,有较高的生态化价值。”
焦虑和抑郁是当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两种常见不良情绪,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技巧对其进行干预,使其心理健康水平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目前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在开展的工作。这里采用单盲的方法,对到相关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具有中度至重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青少年进行创造力培养研究。
篇8
[关键词]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 ;后现代心理学 ;五指模型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52-02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2010年通过对部分省市的大、中、小学生人格状况的一份深度问卷调查显示蔡晓海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占到四成;中学生有84%的人常有难过、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小学生有将近50%都感受过愤怒、羞愧、委屈等不良情绪。[1]
二、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成长必要性
(一)理论框架基础
1.积极心理品质
1999年,Hillson和Made首次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积极品质)的概念 ,后来,Seligman在其著作中分别使用了“positive personal trait”、“Positive quality”和“Positive character”。 2000年7月在Christopher、Peterson等人的领导下 ,研究者们通过拜读大量名人著作,并从中归纳出了两百种人类拥有的美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遍著作和观点都支持的6种美德24种力量,分别包括:(1)智慧与知识;(2)勇气;(3)爱与人性;(4)正义;(5)节制;(6)灵性与超越。[2]
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一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都有利用积极心理品质的成份;二是积极心理品质本身有助于心理疾病的好转; 三是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好地预防心理疾病;四是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3]
2.心理成长理论
葛鲁嘉认为心理成长实际上就是心理生成的过程,是生成的存在、是创造的生成。[4]心理成长是一个我们广泛应用的通俗概念,成长是指达到更高的功能水平或适应能力;心理成长就是指我们的心理行为过程达到更高的功能水平或适应能力。
3.后现代心理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思维、创造性、人际关系、共存意识等高级心理,心理学应尽快与伦理学、艺术学、社会学、教育学接轨,使心理学能成为用于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指导人的发展的活生生的科学,与人类日常生活的情景有更为密切的联系。为了使心理学与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提倡用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使之成为“能充分地反映后现代社会历史文化和指导人们适应社会变迁的心理学”。
(二)实践探索和需求
1.2008年灾难后青少年灾后心理康复与心理成长的迫切需要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遇难69197人,失踪18379人,受伤374176人,受灾4624万人。地震造成严重损坏房屋593.25万间,倒塌房屋346.19万间(中国新闻网,2008)。[5]地震给青少年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极大,作为灾后重建土地上未来的建设者,迫切需要灾后心理康复和灾后心理成长,从心理废墟中站立起来,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2.西部地区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亟待提升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导致西部人力资源外流,造成大量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他们缺少关爱,在成长发展中遭遇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这迫切要求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健全人格,增强适应力,预防心理问题等相关问题,更好的成长发展,应对未来挑战。
3.乡村及弱势儿童的教育公平诉求等
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加剧,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导致两极化。如何激发乡村及弱势儿童的内在资源,如何提升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都需要构建素质教育实践探索中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成长,在新标准下提供不同地区和城乡孩子公平竞争的起点,并最终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三、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五指模型建构
基于以上实践需求和客观条件,2008年MF项目由国际美慈组织MercyCorps带入中国[6],历经课程翻译、本土化、试点、推广、深入研发等过程,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支持下,六年来该项目已经累计投入千万元资金,覆盖四川绵阳、德阳、成都、雅安和甘肃、云南部分地区的十余万名青少年。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五指模型建构建构过程分为本土化修订、丰富内涵、应用开发和规范整合四个阶段,最终完成整个五指模型构建。
(一)本土化修订:基于MF加油项目的初级版本,进行本土化研发,提出五种积极心理品质。
MF加油项目作为2008年汶川地震后美国MERCYcorps组织引入到中国大陆的灾后心理援助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提升灾后青少年四个核心能力品质,分别是团队合作与信任、自尊自信、建设流和耐挫力。
根据MF加油项目进行本土化修订,如下:
1.改变了MF项目三种品质的表述方式:将团队合作与信任能力的表达修改为团队力;将建设流能力的表达修改为沟通力;将自尊自信修改为自尊。
2.沿用了MF项目一种品质:自尊和耐挫力两种能力与中国文化中的表达没有太大差异,所以直接沿用。
3.增加了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因为中国教育中对于创造性相对重视不够,甚至一定程度压抑了创造性,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的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所以我们增加了创造力作为第五种品质。
(二)丰富内涵:根据积极心理品质6种美德24中力量,提取部分核心品质与能力要素与五种积极人格品质融合,丰富五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研究者Christopher Peterson和George Vaillant领导的小组通过研究发现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六种美德以及相对应的24种力量:(1)智慧与知识包括:好奇心、爱学习、判断、灵活性或独创性、社会智力、观察;(2)勇气包括:英勇、坚韧性、正直;(3)人性和爱包括:仁慈、爱;(4)正义包括:公民的职责和权力、公平、领导能力;(5)节制包括:自控、审慎、谦卑;(6)超越包括:美的欣赏、感谢的心情、希望、灵性、宽恕、幽默、风趣。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五种积极人格品质的内涵:灵活性或独创性与创造力融合;坚韧性与耐挫力融合;领导能力融合与团队力之中;自控融入自尊自信品质之中;幽默融入沟通力品质中。
1.应用开发:结合五个手指的功能与特点,分别与五种积极心理品质匹配,进行应用性开发。
为了更方便青少年儿童认知和理解五种品质,五种积极心理品质需要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资源相结合,根据手语操和手势语等实践应用,我们创造性的发现五个手指与五种积极心理品质正好一一匹配。
1)大拇指――自尊: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和称赞,积极评价等以及通过实践提升青少年自尊发展和培养自信。
2)食指――创造力:食指是最灵活和功能最多的手指,与创造力中的灵活性、问题解决内涵相一致。
3)中指――耐挫力:中指作为最长的手指,可以很好的展示中流砥柱和支撑不到的含义,这与面对挫折不放弃不退缩,坚持不懈的耐挫力内涵一致。
4)无名指――团队力:无名指要想单独完成任务时显得笨拙无力,但是与其他手指协作完成任务时却非常灵活,并且享有佩戴戒指的最高荣誉,这与团队力中强调分工协作和团队目标等内涵一致。
5)小拇指――沟通力:小拇指通常用来做拉钩钩的游戏,促进青少年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理解沟通力蕴含的沟通目的、过程、方法技术等知识,以及能力训练和提升。
2.规范整合:发展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五大积极心理品质(personality character) :
自尊――用大拇指代表,包含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尊、自信等内涵,以及帮助个体或群体提升自尊自信。
创造力――用食指代表,包含思维发散性、打破常规、灵活性和创意等内涵,以及提升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
耐挫力――用中指代表,又名复原力、弹力、韧性,包含挫折认知、挫折应对、以及挫折后成长等内涵,以及坚持不懈、不言放弃、勇敢面对等能力。
团队力――用无名指代表,包含团队构建、团队目标确立、团队分工与合作、团队执行力以及效果等。
沟通力――用小拇指代表,包含沟通目的、方法技术、过程、结果等内涵,以及社会交往、沟通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等。
四、五指模型下一步的研究探索:
该模型在实践应用中进行了一定程度推广,基于多年来项目推向的实践应用,目前五种积极心理品质在项目覆盖地区的十余万青少年及教师群体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和传播,但是该模型还存在以下不足,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
1)积极品质、核心能力,人格要素等概念的清晰界定、区分、比较与融合。本研究中涉及相关概念较多,但是界定不够清晰,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论述。
2)五种积极心理品质的相互关系和系统性论证。通过对模型中五种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从而进行相关关系论证,以及整合五种品质进行的系统性论证,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3)五指模型还需要加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结合,实现本土化研发和应用,尤其是在金木水火土五行分析、中医学经络脉络与身心研究等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4)五种积极心理品质与其他要素或环境变量的关系研究。中国的教育现状和背景下,五指模型是否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学业教育尤其是学习成绩提升方面产生作用,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5)五指模型不仅仅作为指导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理论,在如何帮助青少年实现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和能力成长的实践训练中,需要加强产品化研发,推出五指模型的教具、教材等。
参考文献
[1] 蔡晓海.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思考(A).教育心理学研究2013.21(11).226-228
[2] Salovey P, Rothman A J, Detweiler J B,et a.l Emotional States and Physical Health [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3] 张倩, 郑涌.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心理学探新, 2003.
[4] 葛鲁嘉.心理成长论本:超越心理发展的新心性心理学主张.人民出版社,2012,(04)..
[5] 施斌,王宝军,张巍,徐洁.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高校地质学报,2008,14(3);387-394.
篇9
【关键词】数学教育 创造性思维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105-01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型的人才至关重要。对于数学教育,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
一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把信息、知识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方法进行加工处理,变成思想、行动,实现创造性成果的积极、主动的高级思维活动。这就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创造活动相联系。人们总是在产生了某种创造性活动的动机和欲望,或者在某种创造性活动进行过程中,才可能发生创造性思维。
第二,创造性思维的突出特征是它的独创性。主要表现为: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发散性和思维结果的新颖性。
第三,创造性思维寓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中。创造性思维和再现性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思维类型的不同划分。
第四,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非逻辑思维主要包括想象、幻想、联想、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形式,这些思维形式常常显示出惊人的创造性。但这些非逻辑思维所获得的发现,还必须经过逻辑思维来证明。在一项创造性活动中,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既离不开非逻辑思维,也离不开逻辑思维,是在两种思维的辩证运动中完成的。
第五,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辩证统一。发散思维因为具有多端性、灵活性、精细性和新颖性的特点,能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又离不开辐合思维。如果没有辐合思维,思维只是漫无边际地发散,会因为不能集中而寻找不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这两种思维总是互为前提、交互进行的。
二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措施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仅就数学教学领域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问题。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那么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其次,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最后,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作为支持。(2)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3)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了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如类比、归纳等。
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开放性问题的出现,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
4.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还要注意尊重学生,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发展其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是错的见解,教师也要加以引导,绝对不能用讽刺、挖苦的手段来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篇10
一、热爱学生,倾注真情,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优良潜能”,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人都有一种充分显示个人存在价值的欲望,学生更是如此,学生一旦得到鼓励,感到自己学得不错,就会兴致勃勃地加倍努力学习,所以教师要始终注意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个人的经验和感情,理解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还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性质的错误区别对待。“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一个教师只有受到学生的喜爱,他的教学效果才能够事半功倍,所以教师与学生相处,应多给学生亲切感、信赖感,体察和理解他们的各种情绪,努力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诱导和帮助。
二、教师情绪乐观向上,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一个出色的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有乐观的性格、健康的心理,用积极的心态服务于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进行、开展的主导者,是影响学生情绪的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保持教师自身的心理卫生,发挥教师的情绪感染力量,影响和调动学生的情感,这既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情感的效用性的信号功能。―个乐观向上、心理健康有感染力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饱满的热情和恰当的表达方式影响和打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个性的影响和情感倾向,并且可以创造一种优美的学习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可以说以上所述同样属于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此外,教师还要增强自己的审美意识,除了自己的仪表、举止之外,尤其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音量适度、抑扬顿挫、富有情趣、饱含哲理的语言等,从而使他们处于情绪亢奋、精力专注和思维活跃的积极状态之中,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