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

篇1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机体逐渐衰老,如食欲、记忆、认知功能减退,失眠、听力及视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随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或多或少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对此进行护理指导,以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1老年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1否认 有些老年病人怕别人知道自己年老体弱,害怕遭到家人的嫌弃而不承认自己有病,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1.1.1否认疾病存在。有些老年人对医护做出的病情诊断难以接受,他们常以自己的主观感觉良好来否认疾病存在的事实。

1.1.2否认疾病的严重性,某些老年人虽然接受了疾病诊断,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半信半疑,因此,不按医嘱行事。

1.2焦虑:老年病人多已退休,收入减少,所患疾病多为慢性终身疾病,加上医疗费用昂贵,使病人容易对医疗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郁,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活动范围缩小,生活意念下降,食欲不振,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自动出院率高。

1.3恐惧: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后自理能力,心理压力较重,会产生忧郁感和恐惧感,情绪易烦躁激动,当病情较重时,常意识到死亡的来临,表现为害怕、敏感、多疑,病人主诉常与体征不符合。另外,一些对其陌生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也会增加病人的负担而产生恐惧心理。

1.4孤独感:老年人子女长大成人,分家另过;老年人由于丧偶、离退休、独居,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很容易产生孤独和失落感。住院老年病人由于病房生活单调乏味,周围都是陌生人,与医护人员交谈较少,病房病人形形,易使病人产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

1.5幼稚心理:有的老年病人表现天真,提出不现实的要求,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人发生冲突,自控能力差,缺乏信心,对家人和医护人员过分依赖,生活意念下降,自己能做的小事也要别人帮助。

1.6自尊心理:老年人一般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固执,喜欢别人恭顺服从,不愿听人安排,尤其不重视年轻医护人员意见,有时候突然拒绝治疗护理,有时候又争强好胜,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样可能引起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2护理措施

2.1尊重老年病人 老年病人渴望受到重视和尊敬,喜欢谈往事,因此对老年病人称呼要有尊敬之意,言行要有礼貌,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要说明原因,以免伤害患者自尊心。平时谈话要肯定他们过去的成绩,特别是过去担任领导的患者,在家里是长者,在医护人员面前则成被管理者,潜意识中又可能顽强的保持着角色的心理状态。因此,要帮助病人适应角色转化。

2.2关心老年病人 对老年病人的关心应做到精神支持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准确估计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设身处地的从老年病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问题和困难。老年病人住院治疗,打乱原已习惯的生活方式,感到生活很不方便,但又不肯经常求助别人。因此,护士对老年病人的住院生活更要细心照顾。

2.3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病人积累了丰富的自我保健经验和应对疾病的独特方式,护士要善于发现总结这些经验,不要轻易否定病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对不良的方式尽量采用协商提醒的方法指出,可通过赞扬肯定等方式强化积极的行为,忽视消极行为;对疑心较大的病人要善于使用积极暗示调动积极性,帮助病人用理智克服情绪上的不良反应,逐渐缩小主、客观之间的差距,保持良好的情绪。

2.4调动社会关系 在精神上合物质上关怀老年病人:

2.4.1家庭的配合对病人有重要影响。家庭要给病人创造倾诉发泄机会,一旦病人把积压在心头的负担和怨气倾泻出来,其紧张、恐惧的情绪就会缓解,治疗的信心就会增加。护理工作者应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病人的日常生活及治疗,使其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同时要给家属以安慰和关怀,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减轻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

2.4.2老年病人是社会的一员,方方面面都需要社会特别是单位同事、亲朋好友的关照,如果病人单位及社会能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病人治疗,送去关心和温暖,可以减轻病人的生活压力,消除孤独感,从中得到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篇2

(一)专业培养目标

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我国医疗护理事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基本护理专业知识、护理操作技能,能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性质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同时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本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三)课程定位

“老年护理学”属于护理学专业中临床阶段中的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基本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快速发现与判断问题,并能够以娴熟的技能迅速解决问题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考查课程。

(四)教学内容

“老年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探讨有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现存、潜在的各种健康问题的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等。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老年护理的进展,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评估,老年人心理及生理的变化,老年人的保健与健康促进,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护理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等几个方面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方法。

(五)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与前期课程知识点的衔接,使学生不仅掌握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和各类老年人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教学难点

如何将抽象、复杂的老年人各种护理技巧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理论及技能并与临床有机结合。

(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老化的概念,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内容,老年人安全用药原则。(2)熟悉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特征,日常生活护理要点,心理变化特征。(3)了解国内外老年护理的发展现状。

2.能力目标:能对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和护理,能够应用护理程序为老年期常见疾病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3.素质目标:具有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的博爱之心,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学情分析

课程授课对象为护理系高职护理四年级学生,已具有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一定程度的医学临床知识和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思路灵活,但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耐性、求知欲、自制力较普通大专学生差。

三、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教学过程体现开放性、科学性、职业性、实践性。

2.设计思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学用一致,“教、学、做”合一。

(二)内容的选取

1.根据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教学内容必须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强调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和基本态度方法。

2.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1)总论。任务一:绪论;任务二:老年人的健康评估。(2)各系统、组织老化性改变及相关问题护理。任务一:老年人认知与感知的护理;任务二:老年人营养与排泄的护理;任务三:老年人清洁与舒适的护理;任务四:老年人休息与活动的护理。(3)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任务一:老年期其他常见问题的护理;任务二: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护理。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除了采用较为通用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自学讨论法以外,笔者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改革:

1.以抢答竞赛为基础的教学法。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选代表进行抢答,最后优胜组给与加平时成绩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方案设计竞赛为基础的教学法。提出设计目标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阐述设计方案并解答学生疑问,以非参与小组长和教师评分方式选出优胜组给予平时成绩加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

(一)教学考核

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含课堂提问10%、学习态度15%、出勤率5%、单元自测10%。

(二)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督导组、教学组、自我反省等多种途径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1]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篇3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世卫组织确定成年人在安静休息时正常血压应<140/90mmHg,150~159/90~99mmHg为轻度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为中度高血压,≥180/110mmHg为重度高血压,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

老年人高血压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且常合并有严重心脑肾等部位的并发症。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状况,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并发症率及死亡率较高,因而患者均伴有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依据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有助于患者疗效的提高。在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并发症,产生满意的效果。

资 料

2008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高血压老年患者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60~80 岁,平均67.3±2.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诊断标准。

心理、生理特点

老年人由于疾病的折磨,身体各种功能受限,易产生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等焦虑情绪,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等,严重的可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或丧失。患者做事缺乏毅力,喜欢凭经验办事,固执己见,情感冷淡,遇到重大刺激反应强烈,难以控制。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懒得交际,易产生自卑心理,行为古怪、易怒、不近人情。老年患者听力下降既有生理上听觉功能退化原因,也有各种病理原因,如脑梗死,常常造成老人不能与他人共享各种信息。

护理措施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人在心情愉快时,机体可分泌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把机体代谢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并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1],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始终以和蔼可亲的面容、热情中添几分平静的表情来接待他们,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护士,消除患者紧张、陌生感;尊重患者,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想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使患者感受到温暖、诚恳,以及自己被尊重。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忌讳用高频率、高声调的声音说话,应做到语速稍慢,声音高低适中,目的是让老人既能听清又不感到护士是在对其喊叫。老年患者精力不足,行走不便,要集中时间安排好其治疗检查,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和痛苦,使彼此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对不同心理类型的患者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对于悲观绝望者,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劝慰,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让其将内心的压抑发泄出来,并给予同情、理解、安慰,使他们能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各项检查、治疗及护理。对于孤独、忧虑、恐惧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谈,详细介绍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外出检查时应有护士陪同,以消除其忧虑恐惧心理;同时多鼓励亲友前来探望及照顾,营造一种家庭化病房气氛。对于急躁易怒者,以温暖的情感和语言化解患者的情绪,多巡视、关心他们,及时解决患者具体困难,满足其合理要求。积极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备条件。

临床护理:药物应用及观察:护理人员应熟悉常用降压药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利尿剂使用于颅压增高者,大剂量时可产生低钾,糖耐量降低,小剂量利尿剂对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血压,多数患者都能很好耐受,有个别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咳嗽,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老年人高血压在治疗时[2],所有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此后在调整剂量时也应该缓慢。某种降压药物一旦从小剂量开始后,即使效果欠佳也应应等待1周再缓慢增加剂量,这是因为老年人的所有反应机制均较缓慢之故。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患者,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瘀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患者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3]。护理工作中熟悉常用药作用机制及常见并发症,有利于观察患者用药疗效。用药前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做到正确给药;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静脉输液时应按要求控制滴速,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结 果

依据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80例患者的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含珍,徐晓露.现代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335.

篇4

关键词: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状况的逐步改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很普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尤其是呼吸疾病,呈明显的上升态势。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以满足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提高老年护理的质量。

1 针对日益趋增的老年呼吸疾病,规范性的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爱心和细心,这是对一个护理人员最起码的要求: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甚至多年受疾病缠绕,可能会出现焦躁不安、脾气无常、容易发火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情,给予患者最大的宽容,始终以微笑来对待患者。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生活起居,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并做好交流和沟通。

1.2  一定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患者每天的饮水量不得低于1.5 L,并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增加Vit C和Vit E的摄入。帮助患者做好腹式呼吸训练,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通气量。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要及时提供低流量持续吸氧,并迅速报告给医师。

1.3  严格控制感染:在入院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而患者都伴有感染,所以,在没使用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及时留取痰液,同时要注意留取的痰液必须是从深部咳出的,然后立即送去检验,不得拖延。在应用抗生素时切忌过早溶解,要留心药物的半衰期。用药期间应仔细观察痰量及痰液性状的变化,以验证和确定抗生素的效果。如果患者痰量过多,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每天痰量。留取痰液时一定要按常规操作,比如,标本容器应清洁干燥,取样一定要新鲜,送检一定要及时,等等[1]。

1.4  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口腔清洁对患有呼吸系统病变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样既能消除口臭,又能防止粘膜发生糜烂,并能有效预防霉菌感染的发生。如出现溃疡或口唇泡疹等症状,可用1%龙胆紫涂抹;涂抹1 h以内,不宜进食或喝水。口唇干燥可以涂上液体石腊油,以湿润口唇。

1.5  患者的痰液要及时排出体外:对一些痰量较多而自己又无力咳出的患者,一定要警惕出现痰液窒息的现象,护理人员要准备好吸引器等各种设备以保证及时排痰。要保证患者时刻有充足的水分,这样不仅能保证呼吸道黏膜湿润与黏膜病变修复,还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一般情况下,患者每天饮水要在1 500 ml以上。水很容易透过细胞膜而被人体吸收,使人体器官中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增强。指导患者注意日常生活饮食,应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并鼓励患者经常锻炼身体,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2]。

1.6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随时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体征的变化:观察咳痰、咯血的量、性质,呼吸困难的类型,胸闷气短的程度。注意咳嗽、胸痛的性质,咯痰、咯血的性质和量,气急、喘鸣等,并需熟悉酸碱失衡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尤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由于老年患者年老体衰肝肾功能下降,对药物耐受性差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输液患者应控制输液速度,过多、过快都可能会引起肺水肿现象,甚至会导致心衰。特别注意静脉注射氨茶碱时应缓慢。总之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异常病情,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医师。

1.7  按医嘱应用药物治疗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患者呼吸衰竭时要慎用镇静剂,出现昏迷或者烦躁不安情况的患者一般禁用吗啡、巴比妥等药物,但在机械通气中需要患者主动抑制呼吸时例外。

1.8  在使用机械通气来辅助呼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8.1 看患者呼吸是否合拍。在通气量足够的情况下,患者呼吸应和呼吸器一致。如果通气量出现不足,就要考虑是否有痰液阻塞或肺内有严重并发症。

1.8.2 要按时给患者翻身、吸痰、拍背,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如呼吸不畅,一般原因是连接管道出现了漏气,或者痰流收到阻塞,以至于气道阻力增大。

1.8.3 要定时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送气的压力及机器的运转情况,防止连接的管道漏气及脱落。

1.8.4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参数,观察患者的意识神志变化,并做下详细的记录。患者如果出现烦躁、恶心、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状况,则应考虑是否患者存在氧中毒的可能,以及有否存在呼酸、呼碱中毒等现象[3]。

1.9 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容易产生悲观情绪,应加强心理护理。安排患者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如适宜老年患者的活动有太极拳、户外散步等。适宜的锻炼将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机体免疫能力,使患者形成有利于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1.10 治疗后期,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多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加强膈肌的活动,以增加患者的有效通气量。同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积极向患者宣传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知识。针对抽烟的患者,要科学地指导患者坚决戒烟。

2 参考文献

[1] 张  晶,刘向敏.老年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4(12):134.

篇5

2009年9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老年内科患者124例,男68例,女56例,年龄61~89岁,平均77.3岁,高血压病28例,脑梗死21例,冠心病19例,支气管哮喘15例,糖尿病14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例,胰腺炎2例,肠麻痹2例,帕金森氏病1例。患者发生护理安全的原因:误吸2例,药物副作用3例,输液反应3例,晕厥3例,自行拔除尿管3例,管道脱落14例,烫伤1例,坠床2例,跌伤3例。

2发生护理安全原因分析

2.1患者因素

2.1.1病情变化快,患者自我保护能力差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增大,机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出现生理性老化,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减退,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各脏器功能降低,平衡功能出现失调,因而病情变化快。

2.1.2药物不良反应大

老年患者体质较弱,脏器功能衰退与多种慢性病并存,使用多种药物且互相干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部分患者记忆力较差,不能正确按时按剂量服药,容易发生用药意外。

2.1.3老年病理性原因

高龄的患者多有其他合并的慢性病,如很多老年人都合并有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慢性疾病,从而导致感觉迟钝、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因治疗疾病需要,常使用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物别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和麻醉镇静药,这些药物均会增加患者摔倒的危险。

2.1.4易产生心理问题

由于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行动不便、语言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其会出现一些不良心理状态,这对疾病会有很大的影响,还有些高龄患者不认为自己是老年人,其过于自强,有事情也不告知护理人员帮助。还有一些患者应为对疾病的治疗没有信心,故不想继续治疗,出现了轻生的想法,其会自动拔出导管或不配合治疗。

2.2护理人员因素

2.2.1责任心不强,未按相关流程操作

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执行不及时准确,未确保用药安全等问题,造成患者不信任,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

2.2.2护理人员缺乏耐心

在护理岗位上,未将主要精力放在护理工作中,工作中马马虎虎,情绪波动大,对患者漠不关心,态度不好,对病情的发展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从而导致护理纠纷的产生。

2.2.3护理人员理论工作经验不足、操作技能差

有的护理人员对药物性能、剂量、作用及其毒副作用不了解,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不能准确的作出判断,从而不能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2.3环境因素

走廊、病房无扶手,病房灯光亮度不足,或刺眼;地面积水;病室障碍物过多,不够宽敞;病床过高,不易上下床;鞋滑或穿鞋难;厕所设门槛没有扶手。

3护理对策

3.1细心、耐心、全面及时观察病情,有针对性的生活指导和安全教育

熟悉患者的病情变化特点,细心的观察患者的一切细微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3.2加强用药护理,减少或避免用药的毒副作用及意外情况发生

密切观察老年人用药后的反应、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老年患者不典型症状;静脉输液时按要求控制滴速,防止发生输液反应。

3.3心理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缓解和消除患者心理障碍,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关心体贴患者,降低其焦虑程度,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及正确的态度,消除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3.4增强责任心

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加强基础护理,掌握老年人安全护理和并发症护理,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篇6

关键词 老年 胸痛 疾病 护理

AbstractObjective:Inquiry into the clinical circumstance is a concerning old-age sufferer the merger chest pain,provide to reply the strategy to work for the clinical nursing.Method:Collect the clinical data concerning June of 2009 go to December at 60 years old that my section stay in the hospital above of old-age sufferer,analyze the clinical circumstance sufferer concerning the merger chest pain,understand the relativity disease in the system symptom.Results:146 symptoms with painful existence chest in 197 sufferers,among them heart the patient is most,is the chest wall disease and a disease of lungs the next in order,again the next in order is tumor.Conclusion:Chest in old-age sufferer the pain is a familiar symptom,accompanying with the symptom in different disease dissimilarity,attention monitor and reply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

Key Wordspainful;disease;nursing of old-age;chest

胸痛是急诊内科常常面对的问题,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人口的老龄化,因胸痛就诊的患者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而胸痛又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症状表现之一,也是老年病房临床护理工作观察的重点,临床上,胸痛常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其次为胸廓疾病和肺部疾病,资料显示[2],心血管疾病是在老年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而其最早的表现可能就是不同程度的胸痛。了解老年患者胸痛表现与所患疾病的特点,以指导临床上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疾病,促进疾病康复。为探讨这一问题,2009年6月~2009年12月对>60岁的住院患者患病情况和胸痛表现进行了临床分析观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6~12月住院患者中,>60岁者197例,合并胸痛患者146例,其中男78例,平均年龄74.28±8.869岁;女68例,平均年龄72.48±8.218岁。

观察指标:收集所有合并胸痛的住院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

胸痛症状在老年患者中普遍存在,心血管疾病是引发胸痛的主要原因。在197例患者中,有146例(74.1%)合并胸痛症状,在合并胸痛的患者中引发胸痛最多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占69.2%;其中冠心病占29.5%,肺心病占24.0%,高心病占12.3%,且男女情况相似。

肿瘤和胸壁疾病也是引发胸痛的重要原因。胸壁疾患和肿瘤引起的胸痛症状分别为6.8%和4.1%。肿瘤是老年人群常见和多发疾病,一些肺部和胸壁占位病变可以引起胸痛症状,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消化道疾病也是引发胸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消化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许多消化道疾病引发的胸痛常被误诊为心脏疾病[3],加之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浪费了许多医疗资源。本研究发现,男女患者中均有消化道疾病出现胸痛症状者占2.05%,分析患者资料发现分别为胆囊炎和胃、食管炎症。

不同疾病引起的胸痛伴随症状不一样:不同疾病引起的胸痛伴随症状不一样,如消化道疾病常伴发呕恶或与进食有关,胸壁疾患常因深呼吸或咳嗽加重等,临床上注意认真观察分析,加以鉴别,以便及时准确为患者提供恰当有效地护理医疗服务。

护理措施

疼痛可使患者恐惧,烦躁不安,情绪急剧恶化,而使病情加重。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系统疾病共存,心血管疾病居多,如果出现胸痛症状,应注意及时了解疼痛性质和特点,以及伴发症状,及时配合医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早期吸氧:应用鼻塞法,流量5~6L/分,疼痛减轻或消失氧流量减少到3~4L/分,维持1~2天。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趋于衰退,贮备力减少,适应能力减弱,机体自稳性差,在疾病或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发生功能不全或衰竭现象,病情变化很快,其中以心、肺功能最易受影响,积极改善和纠正缺氧状态,有助于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但需注意评估给氧效果。

疼痛的处理:绝对卧床休息,气短,喘息不能平卧者取半卧位,并给予速效救心丸10粒,舌下含服。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给予杜冷丁或吗啡肌肉注射以镇静止痛。若出现胸痛剧烈,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甲发绀,表情淡漠,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焦虑是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忧虑,多疑,担心预后不佳等。护士应以轻柔敏捷的操作,舒适的基础护理,适时的健康教育,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和有效的心理语言护理,使患者摆脱多疑、恐惧、悲观和绝望的不良心理状态,并及时、有效地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消除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情绪、不良因素,指导并鼓励其配合治疗。

注意生命体征的检测:生命体征能反应机体内环境的变化情况,严密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呼吸及用药后反应,对于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充分了解患者:每一位护士都应充分了解病区患者的疾病特点、性格爱好及家庭人员状况,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在患者出现胸痛时才能准确把握并作出正确的护理措施,如一位慢阻肺患者出现胸痛与一位冠心病出现胸痛的护理措施是不一样的。前者应考虑肺大疱、胸膜炎或自发性气胸发生,后者则考虑心绞痛发作可能。

讨 论

老年性胸痛是临床上危害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症状表现之一,是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由于老年患者大多为慢性疾病,对疼痛的耐受性与年轻人不同,加之大多数老年人容易合并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为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困难,所以临床上需仔细观察和沟通,才能及时准确把握,并及时提供恰当的医疗护理措施,积极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为疾病的尽早康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秋明,徐广屏,黄琦.急性胸痛的分诊流程与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9,8(1):30-31.

篇7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5-59-02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是致盲和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我院从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两种术式(闭合型小切口加入人工晶体植入和超声乳化碎核)对98例(106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取得显著效果。同时,临床护理对促进伤口的愈合、提高老年人视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8例(106眼),男36例,女62例;年龄61~88岁;单纯性白内障65例,外伤性5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14例,并发高血压Ⅱ期8例;术前视力仅为光感72例,视力为0.1~0.3者26例。

1.2 方法

本组98例采用两种方式:(1)闭合型小切口加入人工晶体植入;(2)超声乳化碎核。

2 结果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术后第1天89%的患者视力>0.3,11%视力为0.2~0.3;术后5d有75%的患者视力>0.5,15%视力为0.4~0.6,10%的视力为0.2~0.4;术后3~6个月随访裸视力0.1~0.3者30例,占30.61%;0.2~0.4者42例,占42.86%,视力>0.4者24例,占24.49%;先提高后降0.2的2例,占2.04%。98例核无出血、无感染、无继发性青光眼,半年随访良好。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眼准备 包括视力、眼压、色觉、光定位等检查,术前1周滴抗生素眼液,每日3次;术前1d剪睫毛冲洗泪道;术前1h用1/10000L汞冲洗结膜囊及0.5%碘伏消毒术眼,并用无菌辅料封盖,必要时快速静滴20%甘露醇,速效散瞳等,术前充分散瞳是非常重要的,大瞳孔可使超声乳化和注吸过程容易操作。

3.1.2 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有恐惧和紧张,甚至担心手术意外。此时,护士应及时给予疏导解释,并向患者介绍相同病种的成功病例,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消除不良心理反应,保持良好稳定情绪,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期。

3.2 术中护理

(1)手术取仰卧位,头、手、身体尽量固定不动,然后检查各种物品、医疗器械,保证使用中性能良好。(2)手术中要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及精神状态,如有异常立即报告术者,给予及时处置,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3.3 术后护理

(1)术后当日嘱患者安静平卧休息,减少头部活动,不可揉眼、挤眼,避免低头弯腰、用力大小便、大力咳嗽等,以防晶体移位、眼内出血、眼压高、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如术中出现眼压高的患者嘱其半坐位,并根据病情降压治疗。(2)手术后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同时,更要做好医护沟通,要将观察患者的术眼情况与医生沟通,不要手术成功后就放松了人性化护理[2],严密观察患者术眼情况,如有无红肿、畏光流泪、出血、疼痛等症状,及时与医生沟通,同时做好人性化护理,引导患者在饮食上以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及易咀嚼的食物为主,应禁烟酒,术后1d去除眼部敷料,待患者休息片刻后再检查患者的视力、伤口变化,特别要严禁患者用手揉眼,以防止感染伤口。术后1周中患者头部适当清洁,但禁洗头。(3)要不断增强护患沟通技巧,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术后术眼的护理同样非常重要,如点眼药水时动作要轻,药物滴入准确,勿压迫眼球,严格无菌操作。同时需患者配合,多讲解术后自我护理的重要性,让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一种信任感、温暖感、成功感。(4)并发症观察与护理: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并发症角膜水肿多见,角膜水肿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减少、角膜厚度增加、透明度下降;有时合并条纹状角膜病变,多由角膜内皮质损伤或术后炎症反应引起[1]。患者主诉视物模糊和异物感,轻度水肿一般用抗生素或激素眼药水局部治疗,2~3d消退,个别严重者2周以上才能消退。除角膜水肿外,常见并发症为虹膜睫状体炎,多半由术中操作和患者本身条件引起,在治疗上应增加激素眼药水及散瞳药物。

4 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老年人工作和学习的最常见眼科疾病,而白内障是眼科手术复明效果最好、最安全的一种眼病[2]。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手术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白内障手术患者因对疾病缺乏认识、担心手术效果、对手术畏惧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存在精神紧张、恐惧和不安。在本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我们进行了良好的医护和护患沟通,从心理护理着手,使患者从恐惧手术到安心接受手术。通过加强术后观察及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使患者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所以,做好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严从凤,宛翠秀.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华临床护理,2006,4:20-22.

篇8

关键词: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范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32-01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 人体各内脏器官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在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中, 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 患者表现为:体质虚弱、病情反复、 久治不愈等特点。 在老年呼吸疾病的护理中, 护理人员应结合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特点、 病程长短等, 采取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措施, 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本文对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4月12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规范化护理进行分析, 并作出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4月12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呼吸疾病患者, 男性73例, 女性47例; 年龄61-86岁, 平均(69.5±1.7) 岁。 本组病例中,慢性支气管炎67例, 阻塞性肺气肿39例, 两者兼而有之14例。 病程: 慢性支气管炎15-34年, 平均(20.6±1.2) 年; 阻塞性肺气肿6-15年, 平均(8.3±1.6) 年。 同时, 本组病例中合并冠心病25例, 高血压18例, 糖尿病8例。

1.2 实验室检测结果:经过本院实验室检测, 本组病例中, 末梢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高29例。 在进行动脉血气检测的37例患者中, 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在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的22例患者中, 血红蛋白数量均用不同程度下降。上述几个病例的患者在入院后, 均给予祛痰、 平喘、 抗感染、 解痉、镇咳、 消炎等治疗与护理措施, 患者均在11-23d内好转出院, 平均住院天数为18d。

2 规范化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爱心和细心,这是对一个护理人员最起码的要求,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甚至多年面对疾病缠绕,可能会出现脾气无常、容易发火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情,给予患者最大的宽容,始终以微笑来对待患者。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生活起居,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并做好交流和沟通。由于部分老年患者有健忘和唠叨的心理特征, 护理人员应予以谅解, 并且以专业的护理知识和职业素养赢得老年患者的信任, 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心态和情绪。 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在长期经受病痛折磨后, 会产生消极、易怒、 孤独等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多陪伴老人, 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的温暖。 因此, 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中,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问题,以调动老年患者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1]。

2.2 呼吸道护理:当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时, 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呼吸道护理措施。本组病例16例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 护理人员迅速使用吸痰器, 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 在使用吸痰器时, 护理人员应注意吸痰管的及时更换, 吸痰动作应尽量轻柔。

2.3 饮食护理:在老年患者的规范化护理中, 饮食护理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之一。应提醒老人饮水每天应在一千五百毫升以上,供给充足的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应保持足够营养物质的摄入。同时, 护理人员应注意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 避免食用油腻、 辛辣等具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2]。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患者还应保持每日的饮水量在1500ml以上, 以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 以及病变黏膜的自行修复。

2.4 用药安全护理:在本组病例中, 患者普遍存在药物少服、 漏服、 用药过量等现象, 为了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护理人员采取定时送药的护理服务措施, 并监督患者在规定时间将药物全部服下, 以免患者出现漏服的问题。 另外, 对于病情危重或吞咽困难的17例患者, 护理人员将药物研碎后溶入水中, 以便患者顺利服药。在患者用药后, 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药物的实际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

2.5 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规范化护理的基本措施之一.在患者住院期间, 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进行体力训练、 缩唇呼吸法与耐寒锻炼等康复训练方式, 以利于患者增强肺泡的换气功能, 改善缺氧症状。护理人员在老年患者出院前应嘱咐他们或家属注意冬季保暖外套,严格预防感冒的发生,同时控制和减少空气中的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应用动物皮毛制品和接触温血宠物,包括啮齿动物和鸟类,因其产生的皮屑、唾液、尿液和粪便均能引起过敏反应。需要注意的是, 患者一旦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症状,以防止病情的恶化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 总结

据国内相关医学研究部门统计: 老年人出现单一或多个内脏器官功能不全的几率约为85%以上, 由此引发的呼吸系统退行性变, 必然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活量减弱, 残气量明显增加等症状[3]。 由此可见, 在老年呼吸疾病的规范化护理中, 必须注重对于各种感染源的消除, 以保障患者的呼吸畅通和生活质量。 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中,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各类常见疾病的特点、 症状等, 及时制定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方案。 同时, 护理人员应从老年患者的生理、 心理、精神、 文化与环境需求等方面出发, 加强护理干预措施的完善, 从而提高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志芳,张碧红.浅议老年病人的护理和护理道德[J].工企医疗, 2006,5(19):67-68

篇9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人性化护理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1],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约有40%-50%患有高血压病[2]。如果高血压长期不能较好的控制,会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其致死、致残率均较高[3]。我院115例老年高血压病住院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1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73例,女42例;年龄62-91岁,平均年龄(72.5±4.7)岁;病史8-32年,平均(9.9±2.5)年;其中合并心血管病者47例,脑梗死20例,脑出血1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例;同时合并有1种并发症者65人,占57.1%,有2种以上并发症者12人,占11.2%;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7人,占6.1%,肾病合并高血压者3人,占2.6%。115例患者均依据WHO 1999年的高血压标准确诊[4]。

        2 临床特点 

        对11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老年高血压具有以下几个临床特点:①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长,多数病程在10年以上;②常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差较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临床类型[5];③患者血压波动较大,个体日常行为活动能力日趋下降;④多数患者除具有高血压病,常合并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常并发或伴发与冠心病、心脏梗死、心力衰竭、糖尿病、脑梗死,高脂血症等其他老年病[6];⑤高血压分级多在2级及以上,高危、极高危比例高;⑥常多联合应用多种降压药物才能控制血压、服药依从性差。

篇10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160例60岁以上高龄患者施行LC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160例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与精心护理,均得到良好恢复。结论 在严密观察的前提下,通过周密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能够使患者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老年;护理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结构的变化,胆囊疾病已成为老年人较常见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一种免开腹、创口小及痛苦少、恢复快的手术,已被证实是最少发生并发症和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最合适的手术方法。[1]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程度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有一定的增大。因此科学有效的做好老年患者LC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2006年6月-2011年6月,我院对160例60岁以上高龄患者施行LC,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为60岁以上160例胆囊疾病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麻醉下施行了LC,其中男73例。女87例;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68.5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42例。胆囊息肉18例。合并冠心病18例.高血压58例,糖尿病37例,慢阻肺和哮喘有18例,合并有两种以上的疾病患者有27例。160例患者经过合理治疗与精心护理,均得到良好恢复。

2  护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LC是一种新兴的微创诊疗技术,老年人不容易接受,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等情绪。护理上重点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首先入院后要主动接触病人,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获得患者信任。耐心交谈,解除心理压力;其次要做好入院健康宣教,结合病情给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使患者增强信心,消除顾虑,取得配合。

2.1.2 术前相关检查:因多数老年患者合并种类不同慢性病及对手术的耐受性明显下降等原因,使LC的危险性有一定增加。所以术前做好常规检查,如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心电图检查外,必要时请心内科医师会诊处理;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术前将血压维持在140/90 Hg(1mmHg=0.133kPa)以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将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胸部X片和肺功能检查同时进行,必要时查胸部CT。对合并肺部疾病活动期者建议适当延期手术。

2.1.3 皮肤准备:由于LC需在脐部切口打孔,因此皮肤准备既要保持脐内皮肤完好又要注意脐孔的清洁,防止手术切口造成感染。

2.1.4 胃肠道准备。术前2~3 d禁食豆类、奶类等含糖量高的食品,有利于减少术后肠腔积气.常规禁食12h,禁水6h。

2.2 术后护理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我院对凡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行LC时均采用全麻。故术后应按照全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①全麻未清醒时患者取平卧位。全麻完全清醒后改半卧位。②由于术中可能吸入大量二氧化碳,造成高碳酸血症,导致缺氧。术后常规给予高流量吸氧,促进二氧化碳排出[2],有效预防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2.2.2 严密观察病情: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均有所降低,加上合并有种类不同程度各异的慢性疾病。因此术后除给予心电监护外。还应注意:①动态观察心电图、面色、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外,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和肌力恢复状况。②术后体温的监测,合并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常易发生感染。③术后血糖的监测,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6 h快速血糖监测1次,术后第1天。第2天均需空腹监测血糖1次,以防止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④术后血压的监测。高血压患者要定时测血压,使血压平稳维持.防止过度波动。⑤血气分析的监测,合并肺部疾病的患者,应低流量持续给氧,2~3L/min。⑥冠心病病人:严密观察各项生命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禁食期间注意补液量、速度,并记录引流量及尿量[3],以防电解质紊乱。⑦腹部情况的观察:重点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腹部有无皮下血肿、皮下积气等情况。

2.2.3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腔镜胆囊切除术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是引流胆囊床的渗液,便于观察有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要注意避免引流管扭曲、滑脱,确保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详细记录。本组病例无术后出血及胆漏发生。

2.2.4 饮食护理:患者无恶心、呕吐。术后6h可给予少量白开水,若仍无不适,可给予少量全流食,以后逐进半流质饮食直至过度到普食。

2.2.5 术后疼痛的护理:由于LC属微创手术,因而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多数患者术后不需使用镇痛药,疼痛耐受力差者可给予曲马多针应用。

2.2.6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指导病人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粘连,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3 对症护理

2.3.1 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护理:手术和麻醉对心脏、血压影响较大,术后监测BP、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控制好静滴速度,及时对症处理。

2.3.2 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手术可以使糖尿病加重,应及时监测血糖变化,防止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易并发肺、泌尿系及切口感染,应早期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

2.3.3 合并慢支和哮喘的护理: 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气,同时给予祛痰剂、平喘药物,锻炼患者深呼吸,定时翻身叩背,协助患者排痰。

2.3.4 排尿困难的护理:早期指导患者排尿,让病人改变姿势,抬高床头,取半坐位,听流水声,或热敷下腹部。如以上办法无效,尽早导尿,以解除患者痛苦。

对老年胆囊疾病患者而言,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老年患者机体情况的特殊性,使得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通过本组老年病例,认为在有效控制原发病,严密观察、积极预防的前提下,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对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能够使患者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夏存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附 408例分析)[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2,7(3):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