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重视不够。尽管国家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儿童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划(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学前儿童园工作规程》中就明确提出过“学前儿童园必须切实做好学前儿童生理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但其被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即主观上有高度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但在客观上只是部分地实现了学前儿童物质条件和生理健康需要的满足。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托儿所、学前儿童园的教师及学前儿童家长缺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认识:(1)一些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把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用德育工作来代替,他们常常把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片面归为思想品德问题。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更多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被教育者认为是简单的个人行为习惯,没有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引导。(2)部分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他们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来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没有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
2、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虽然我国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科研水平因为国家的重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很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代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的历史还非常短暂,尤其是专门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更为短暂,还不足以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同时,我国传统的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充当了一种保姆的角色,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很好地接受一些先进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这些原因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现状:无论是中等学前儿童教育学校,还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有关学前教育的专业中,由于系统理论的缺乏而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上。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较高的理论要求与普遍的理论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具体体现为,各个学前儿童教育的专门机构(包括各种形式的学前儿童园、托儿所及相关的学前儿童教育实验机构等)用于指导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都是一些内容分散、零乱、不能自成系统(大多穿插于其它内容中)的文章和书籍,甚至只是简单地就近借鉴其它中小学或相邻学科的经验,其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3、学前儿童教育师资方面的问题。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多是学前儿童园教师,但是大多数学前儿童园教师的任职资格都不符合《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学历条件(幼师毕业以上)。由于缺乏扎实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他们常常对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感到手足无措,不能对学前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矫治,也无法预见学前儿童心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并加以预防。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树立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念
学前儿童教育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培养,达成学前儿童体、德、智、劳、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学前儿童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着重才艺的学习,还要发展生存的能力,乐于与人交往,行为统一和协调,性格特征良好,形成一个能调整内在需要和外在压力保持平衡状态的健康心理。
2、形成一个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人文环境系统
学前儿童的成长应该有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环境,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主要是指以人际文化为主的人文环境。由于人文环境以“人”为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期待性与现实性、相互性与应答性,因此,作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学前儿童教师和父母,与学前儿童的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首先自身得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其次,学前儿童教师和父母要把握好对学前儿童的期待尺度。合理的期待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不合理的期待(过高或片面的要求)则会导致学前儿童心理畸形发展。而且,学前儿童教师和父母对学前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应及时地采取丰富多样的应答措施,以预防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另外,间接的社会环境有时虽然与学前儿童不直接发生关系,但是它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影响也不容忽视。
3、提高幼教工作者素质,加强学前儿童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成长,教师是否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学前儿童期是人格形成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可塑性也较大。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会影响一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一个情绪不稳定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也较多。并且一个人在学前儿童期形成的性格特点将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幼教工作者的素质,促使他们在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技巧,努力提高自己心理卫生方面的有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治疗等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学前儿童教育工作中去,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艰巨工作。另外,还应对学前儿童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这不仅有利于学前儿童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而且还使他们能针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更好地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地成长。
4、搭建学前儿童园与高校合作的桥梁
篇2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100 -04
一、引言
各界对留守儿童的界定不一,本文中提到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双方离家三个月未归,且五年之内接受过高校志愿者或是支教教师帮助的孩子。高校志愿者限定在本科院校的学生(以涪陵区为例)。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但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方面已经有所改善,目前更应该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缺少亦或是没有父母的陪伴,大多数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在心理上相较于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有所欠缺,并且情况严重的可能造成适应不良、自闭等心理问题。此外,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同样是与其接触的人群所应该重视的,这些方面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次调研活动,以高校志愿者为主,展开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路径探索,结合优秀高校志愿者与优秀支教教师的采访记录,为其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志愿活动起着参考与借鉴的作用。高校志愿者群体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拥有更广阔的志愿活动平台,具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资力量作为后盾,是知识能力与实践经验都较强的一个团体,因此,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做出了许多贡献,例如:高校志愿者或者支教教师不仅是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引导者、生活上的玩伴,更是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可以给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帮助。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法访谈优秀志愿者与优秀支教教师,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对其帮扶的建议,同时对高校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志愿者们的活动心得,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高校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有网络问卷与纸质问卷两种形式,在整个工作的前期,设计与修改“高校志愿者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研问卷”后进行施测,旨在对高校志愿者在认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了解。通过互联网问卷以及纸质问卷收集数据,网络问卷回收249份,有效问卷196份,纸质问卷发放300份,有效回收247份,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对留守儿童进行过志愿活动的志愿者群体中:85.71%的志愿者认为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发展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较为重要。这是由于大多数高校都有专门的志愿者团队,给了高校学生以社会实践的平台,专门的心理辅导知识需求是志愿者们在实践之后而得出的结论。并且由调查问卷所反馈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志愿者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表示关注,例如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是通过学校的志愿者组织参与到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是否对留守儿童有益。调查数据显示,有80%以上的人认为活动是对留守儿童有利的,但在心理、思想、学习方面依旧有所不足,不能够长期针对同一受助对象进行辅导,无法获取其动态成长信息等等。
截至2015年10月31日,留守儿童受益人数总计163名,其殊心理辅导对象21名。志愿者们积极活动在涪陵各个乡镇,利用周末的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不仅关注留守儿童本身所反映出的问题,而且重视其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对每个家访的孩子建档,持续观察其心理发展动向。利用测评工具,例如房树人等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并且邀请学校心理学专业教授给予指导。每周坚持开志愿者交流会,对一周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讨论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对自己的责任认识更加清晰。吸收了前期经验教训之后,拓宽了针对留守儿童举办活动的渠道,联合其所在小学的领导、老师共同开展有益于儿童身心成长的活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与这些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也取得了其监护人的信任,对之后工作的进展有非常大的帮助。孩子们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志愿者,大多数留守的孩子都有些异于平常小孩的地方,不仅是志愿者观察到的,而且还有其监护人所反映的。比如说,性格孤僻或者暴戾,其中一个男孩(父母离异,孩子由父亲抚养,奶奶照看)他认为母亲抛弃了他,所以对女志愿者表现出了明显的排斥。但是志愿者没有因这个问题而退缩,而是给他温暖和关爱,渐渐地,其中一个女志愿者被他接受,并向志愿者分享他的故事。这些都是家庭结构在非正常状态下的结果,有不少孩子不仅是留守儿童,而且还是单亲家庭。令人诧异的是,在同一个村镇出现了多户家庭都具有相同的特征,父母离异,孩子由父亲抚养,母亲是外地人,早婚。正是因为这多种不利因素,才导致了孩子们的异于平常。许多志愿者们也有留守经历,因此他们能够与孩子们产生共鸣,他们内心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给予孩子们实际的帮助,这是非常难得的。半年的坚持,志愿者们从当初的“一厢情愿”的付出,到理智地面对问题,懂得使用方法和技巧与孩子沟通,不刻意地去强行改变孩子,而是以自身的行动,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去触动孩子,用诚心去关爱他们,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一开始只想到给他们灌输健康的心理知识,到后来能够引导他们自己面对成长面对环境。志愿者们都非常明白,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自己的行动关乎一个孩子的成长,这是多么大的责任啊!也许曾经对自己的事情都没有这么上心过,但对这些孩子,却百分百付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孩子们在成长,志愿者们也在成长。
三、高校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
对留守儿童而言,高校志愿者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志愿活动,不仅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辅导、生活中的陪伴,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关爱。在学习上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本项目是以作业辅导的名义而去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及其监护人不能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为了避免误解,就以学习方面的辅导为幌子进行。其次,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我们的工作。最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把学习的事情处理好了,这也是属于心理上的帮助。除此之外,本项目的志愿者来自各个专业,且师范生占很大一部分,能够轻松应对中小学生的课业内容。一方面提高孩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志愿者的实践能力。在生活上,根据志愿者了解,帮扶的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在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不能够方便地与父母交流,家中除了年迈的爷爷奶奶,也没有其他人能够给予他们关注。因为志愿者们的到来,他们可以学习到课本以外的东西,志愿者组织开展的活动,比如拼图比赛、讲故事等,让他们的生活多了几分乐趣。这种如长辈般的关爱,让孩子们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心里多了些温暖。但必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孩子们与志愿者长久地相处,渐渐产生了依赖,希望看到志愿者的到来,不愿意别离,甚至会因为志愿者对某一个孩子多了点关心而闹情绪。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不能因为志愿者而带给他们新的困扰。当然,并非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些问题,而是在与留守儿童接触的过程中发现的。志愿者们的处理办法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引导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监护人之间建立感情,这样就可以分散他们对志愿者的依赖,转而培养同伴情感和改善与长辈之间的关系。最难突破的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就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孩子都会觉得与父母有陌生感,因为生计问题,孩子与父母几乎一年才能见一次,并且有的离异家庭,父亲或者母亲常年都不会看望孩子,就像前面说到的那个男孩一样,因为家庭原因对女性有排斥行为。我们不敢妄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一些活动去促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交流。比如“写给爸妈的心里话”等。解铃还须系铃人,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得父母与孩子之间正面地沟通,长期共同生活。在心理上,因为我们所帮扶的留守儿童大部分都在9岁以上,因此他们能够对志愿者的行动产生触动,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每次家访监护人都会告诉孩子,我们路途艰辛,无私奉献,让孩子珍惜。志愿者的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关注与关爱,渐渐地孩子们会对志愿者有反馈,从他们的言行中就可以看到变化。一个小细节就是,每次志愿者离开的时候,孩子们都会送很远才回去。除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之外,志愿者还通过QQ,电话等方式进行辅导并获取了更多的相关信息。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另一方面是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61.73%的受访者表示留守儿童最主要的一类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性格”上。因为这是在与留守儿童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明显发现的一类。学习和生活行为等方面尽管也有,但是不够明显,并且一般志愿者也不会将之归到心理健康问题里。正因为如此,连一般人都能够发现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更大,也比较会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甚至是人格的完善。
经过对支教老师的采访记录的分析,有90%的老师反映的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心封闭、叛逆、自卑、内向等,与前面的调查结果相近。至于造成留守儿童这些问题的原因,这里就不赘述。主要包括父母离家、留守儿童自身的不良发展、学校教育方式不当以及社会监管不力这四方面的原因。而关于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很多。调查显示,61.22%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会影响志愿活动的效果,更有甚者,会适得其反,不仅没有给予留守儿童帮助,而且伤害了他们。有50.51%的人认为,没有固定的服务对象也是导致对留守儿童帮助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因为高校的志愿者活动有一部分是仅仅在特殊的时间、地点进行的,例如某些高校组织的针对留守儿童的节日活动,时间短,效果差但是涉及的人数多。有71.94%的人认为是由于自己的精力有限,所以在对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没有取得好的成效,比如说有的组织负责人,忙上忙下,各种事务缠身,再加上要与留守儿童交流沟通,也许就没办法付出很多的精力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还有其他原因,总体上志愿者们都很愿意去做留守儿童的工作,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其次,还因为志愿者在活动上的失误对留守儿童的造成的伤害,志愿者不当的帮助方式会让他们更加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对志愿者产生排斥,不接受陌生人等问题。这大多是因为志愿者没有经验,面对突发状况不知如何应对或者是使用了一些不适当的方法。针对这种状况,可以考虑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志愿者活动之前对志愿者培训。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固定帮扶的时间不够充裕,因为不是所有的志愿者团队都像我们一样,可以长期固定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但这项工作又需要有这两个条件来支撑,所以在此产生了冲突。并且从数据来看,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是因为与孩子相处时间不够而导致的辅导效果不佳。约有65%的人认为,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长期的帮扶才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
五、高校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路径探索
基于对志愿者的调查、采访,以及对支教教师的采访,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志愿者活动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志愿者们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活动中的反思,针对其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需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充分的认识
留守儿童是当下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多以物质资助为主,所以高校志愿者活动更多的是提倡从心理层面上关爱留守儿童。但是,部分志愿者对于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不清,少部分人会片面地、主观认为留守儿童都是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这个定义,也是需要向广大群众澄清的,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高校志愿者活动的一个方面,关爱其心理健康的意义在于:为了让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更加全面,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是正常的,高校志愿者活动是增加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方式,当然,若从观察与测验中可以明确,部分留守儿童的确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此时,就需要在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下对留守儿童进行辅导。所以,建议无论是高校志愿者活动或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在开展具体的行动之前,要对每个活动针对的对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活动的设计与安排要合理、适当,要适于对象的特征与促进其发展,做好志愿服务前的充分准备,才可将服务计划落实好。
(二)对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的需求
高校志愿者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因为缺少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存在帮扶过程受阻的现象,例如:高校志愿者(尤其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志愿者)未能充分了解一些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或是一些心理问题的表征,只以自己表面所见主观臆断,给留守儿童“贴标签”;或者是出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担忧,不愿接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这样的举动反而会给留守儿童带来伤害。所以,建议高校志愿者在其后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活动中,首先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与志愿者能力训练,旨在让高校志愿者明确帮扶对象的现状、特征以及对志愿活动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作出预案。
(三)对志愿者的责任意识提出新的要求
青年志愿者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谓,同时肩上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在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时,每一位青年志愿者都曾向组织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在高校志愿者团体中,多数人都是凭着自己一腔热血与帮助他人的真心加入志愿者组织,但当其真正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时,才会感觉到志愿活动并不是那么简单与轻松,因为志愿者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汗水或是金钱,还可能是你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去克服的决心与毅力,又或是你准时、坚持参与活动的行为力量。在面对这些压力与考验时,基于对志愿者本身的经验的丰富与能力的提升,更应该勇往直前!
(四)多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
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本次调研活动的中心主题,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了解其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同时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其他方面,有调研数据显示: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还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人际交往、生活与行为习惯等等;此外,不仅要关注留守儿童本身,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学校老师的反馈,也应该是志愿者活动行之有效的重要资料来源。要了解一个人,不仅从这个个体的知情意行,并且包括了他所处环境周围人的评价,从了解留守儿童资料的多维性、全面性与持久性,既可以更好地帮助高校志愿者开展帮扶活动,同时也从侧面解决了当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处于较低层次,活动缺乏一定的深度的局限。
(五)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呵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
地方高校所具有的人才智力、地缘和青年志愿者优势势必在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首先是在知识积淀上面,高校志愿者具有丰富的知识作为志愿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础,可以在支教过程中,辅导留守儿童学业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其次,地方高校有必要与当地中小学加强联系,传递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进行人文关怀;第三,关爱心理健康的活动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等特点,需要构建长效的呵护机制,在未与留守儿童建立起信任关系或帮扶双方关系稳定时突然中断志愿者活动易给留守儿童造成伤害。
参考文献:
[1]王伟清,刘柯,刘燕. 论基于高校资源优势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机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73-177.
[2]刘晓霞,隋建华. 大学生志愿服务刍议――以义务教育阶段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131-134.
[3]佟延春,隋建华. 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2011,(11):28-30.
[4]隋建华,孙俊超. 地方高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路径探析――基于绥化学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思考[J]. 绥化学院学报,2011,(06):49-51.
[5]杨小云. 论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双向作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185-187.
[6]卜凡秀,刘德忠. 试析高校资源优势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机制[J]. 企业导报,2016,(02):196+178.
[7]王恒胤,吴文衔,吴长虹,范忠烽,何小春. 高校帮扶留守少年儿童长效机制建设探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08):160-162+171.
[8]刘柱,杜桂娥. 大学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者活动路径探析[J]. 求知导刊,2015,(05):33-34.
[9]高任连. 论法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帮扶建议[J]. 亚太教育,2015,(28):281.
[10]刘丽娟. 试析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中的作用[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0):109-110.
作者简介:
陈晨,女,重庆涪陵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向石花,女,重庆石柱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林红,女,重庆璧山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唐黎,男 ,重庆石柱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
篇3
关键词: 心理状况 心理健康 听觉障碍 影响因素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一方面是身体机能的康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康复。学生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和思想的成熟,而且意味着心理的日益健全。在关注学生生理变化和思想动态的同时,不能对其心理状况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能只有生理上的照顾和思想上的关心,还要加强心理辅导。《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章》第3章第29条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提高学生保护和合理使用自身残存功能的能力;适时、适度地进行青春期教育。这里所说的“身心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熟知和重视,但是,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与学校德育有何不同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等问题,特殊教育学校还有待进一步熟悉和加强。
何谓心理健康,英文表达为mental health,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指心理健康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指维护心理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一、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社会条件的限制。由于缺乏语言沟通,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习或生活上常常受到挫折。一些健全人对他们有所偏见,持有异样的眼光,不愿和他们交流做朋友,甚至对他们讥讽和嘲笑。例如,称呼他们做哑巴、哑子、聋子……
残疾人教育落后于普通教育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缺乏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社会上成年残疾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听觉障碍儿童有着一定的影响和诱惑作用。
2.不良信息的影响。当今知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便利快捷,孩子们深受影响。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面、娱乐生活的同时,一些言情戏说的影视作品、打打杀杀的动画是孩子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的节目。由于听力有障碍,听觉障碍儿童的眼睛就成为最主、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他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视觉,而且视觉记忆保持得比较好。内容低劣粗俗的图书、光盘充斥听觉障碍儿童的眼睛和心灵。对身心稚嫩、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儿童来说,很难忘掉内容不良的视觉信息,对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家庭的影响
1.家庭教育方式。部分家长出于失落感、低下感等心理,有意无意地限制儿童外出,力图使儿童处于自己的安全保护下不受外来“欺负”、“污染”,使听觉障碍儿童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阁楼儿童”,实际上是堵塞儿童认识自我,发展和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家长限制听觉障碍儿童的活动,使他们的生活范围狭窄,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和经验。又由于听觉障碍和语言发展迟缓的特殊性,导致听觉障碍儿童与健听儿童相处时说不清、听不懂,无法与人沟通,会出现经常无意识违反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现象。他们的交流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大多健听儿童不能理解和接纳的,所以听觉障碍儿童很快被孤立于伙伴范围之外。逐渐丧失对活动或事情的兴趣,没有自信,进而自我封闭。
2.家长的态度。家长对孩子听觉障碍的事实要么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听觉障碍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上,忽视听觉障碍儿童个性发展,要么不愿承认听觉缺陷的事实,希望他们像健听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较为突出的教养态度是:我的孩子和健听孩子一样,甚至比他们还要好。在解读家长这种教育态度时不能一味赞同,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听觉障碍儿童与健听儿童一样具有心智发展的潜质;其次,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在感知和接受外部信息时受到一定限制,他们在完成生活和学习任务时需要更多努力和帮助。有的家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具有听力缺陷,在牺牲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帮助孩子康复的时候,同样抱着望子成龙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克服听力缺陷,像健听孩子一样完成各种生活和学习任务。他们急切想要看到每次语言训练之后的进步和变化,一旦短期内不能看到进展,就急着给孩子换另一个“更好”的教育机构。家长和孩子就在各种机构之间周转,孩子一边要完成语言训练,一边要适应新的环境,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3.自身生理缺陷带来的认知障碍、交往障碍。由于自身听觉缺陷和语言障碍使他们不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往,他们不但无法与健听人建立适当的关系,而且容易对人产生误解。例如:有的听觉障碍儿童当自己的生活用品用完了,看到别人那里有,不征求他人同意就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认为:“我的没有了,他有,我拿了他的来用是应该的。这样才叫公平。”可见他们对“公平”的理解是多么肤浅。
听觉障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听觉缺陷、语言障碍等生理缺陷会对其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消极的影响,他们很容易产生自我贬低、恐怖、焦虑、过敏、行为不当和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二、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听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听觉损害和语言缺陷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学习和认知活动及个性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情绪、个性及行为等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障碍。
1.对自我的不良认识
自卑而孤僻,由于听觉能力一定程度上的丧失,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障碍重重,使他们觉得很难融入社会生活,进入同龄人圈子,导致他们喜欢独处,形成不合群的性格。
2.对外界事物的不适当反应
(1)敏感而多虑。他们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不管与自己有关无关,都会表现出猜疑和焦虑情绪。
(2)任性而依赖。这是大多数听觉障碍儿童共同存在的不良心理特征。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在家中作为弱者总是受到过多照顾,一部分父母对孩子听力的残缺有负罪感,认为孩子的耳聋是自己疏忽造成的,就千方百计地补偿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放纵。导致他们执拗任性,爱干啥就干啥。在生活上、心理上总是依赖父母,即使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做。
3.不良的情绪体验。听觉障碍儿童如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就过分激动,态度生硬,乱发脾气,不听劝告,甚至大打出手。
(二)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聋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唯有个性良好、心态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开展聋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加强聋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应该在聋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先行。
2.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目标就是培养听觉障碍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
3.聋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由于听觉障碍儿童有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和开发。
4.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聋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可以借鉴普校现有的教育模式,根据听觉障碍儿童的特点进行内容、组织形式、方法上的探索。
三、维护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提高聋校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要想让听觉障碍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师首先要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给听觉障碍儿童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常用方法有:
1.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从中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集体认可;
2.珍视友谊有几个知心朋友,时常将自己的心事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
3.学会利用保持心理平衡的宣泄方法,如可以写日记、写作文、给亲人或朋友写信;
4.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发展特殊的兴趣爱好等;适当的时候接受心理咨询。
(三)营造促进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环境
1.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环境系统支持。
环境支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协作和支持。
2.加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
(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例如,营造语言环境,设置音响环境,开设生理补偿的特殊课程,张贴激励听觉障碍儿童自强奋发的名言……
(2)重视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心理健康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游戏等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活跃的教学环境,充分运用听觉障碍儿童心理补偿功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
(3)努力营造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学校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听觉障碍儿童走出孤独世界,参加社会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如去参观、访问、为社会服务,和健听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参与书画、舞蹈、体育等各种竞赛。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1)建立心理档案,分类辅导。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区。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
(四)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团体咨询活动能有效提高聋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交主动性,使聋生取得社交成功,增强社交自信,促进健康心理品质形成。
(五)满足青春听觉障碍学生同伴交往的需要
1.青春期听觉障碍学生同伴交往特点有:(1)选择同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有迫切与他人交往的需要;(3)在同伴交往中感情投入大。
2.创造能让听觉障碍学生与各种人交往的机会。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听觉障碍学生心理成长。这方面工作需要长期、细致、艰苦、富有创造性,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积极配合与协作,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更需要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毛颖梅.特殊儿童心理咨询概论,2007:157-169.
篇4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学习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Impac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to Learn
LI Weijuan
(Qingdao Hengx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Abstract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learning,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pre-school children affecte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to learn, the last of th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in pre-school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promote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capacity growth has made two comments. The author hopes this can help to diversif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but also capable of infa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improv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Key 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hildren's learning
1 幼儿学习的特点
1.1 学习态度开始形成
很多家长常说自己的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也成为和学业有关的心理问题中的棘手问题,而学习态度的形成,实际上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所谓学习态度就是对“学习”本身的认知以及所产生的情感。如果在幼儿期,儿童与学习之间建立了不良的情感反射机制,那么学习态度就很难改变了。
1.2 学习能力以模仿为主
班杜拉的幼儿侵犯行为实验充分证明了幼儿的学习实际上是以“模仿成年人”为主的,这也是他们在各种思维能力还不发达,甚至不具备的时候仅有的学习能力。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榜样”的树立,使幼儿通过模仿,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1.3 学习行为以游戏为主
幼儿的活动是具有游戏性的,无论是与人交往还是接触新鲜事物,游戏总是围绕着他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主要行为模式,而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外界的认知,也是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使学习和幼儿发展产生有效的互相促进作用,就必须重视“游戏”的使用。
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学习的影响
2.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幼儿学习态度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情况下是由幼儿教师进行的,虽然有些幼儿园也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但幼儿的问题通常都不“严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而不是解决问题。因此,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多活动的目的都在于幼儿的态度、认知发展方面,如教育大班的幼儿帮助小班的幼儿、教育儿童为他人服务、带领学前儿童参与“城市清洁”的环保活动等,这些活动实际上都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感知到“做了对的事情就获得好的评价,会快乐”,这种情感机制会被泛化到学习过程中,是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的基础。
2.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幼儿学习能力
幼儿的学习能力主要以“模仿为主”,其他高级的学习能力也是从“模仿”发展而来的,这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是通过教师、家长和心理健康辅导员的日常行为为幼儿树立一个健康心灵的榜样,并且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向他们传输各种“正能量”,这就要求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首先有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灵,例如,教师在音乐课上假设一个“难题”,设计一个“向学生求助”的环节,不仅能够使课堂更加活跃,促进儿童的发散思维的形成,还能够使他们对“在学习中应不怕挫折,遇到问题可以求助”产生深刻的印象,幼儿在感受到这些正能量之后,通过模仿建立健康的心灵成长之路,同时也是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
2.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幼儿学习行为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多以课堂活动的方式进行,而幼儿的学习行为又具有游戏(下转第237页)(上接第213页)性的特点,那么,将心理健康教育以“游戏”的形式带入到课堂之中是可行的,这样不仅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还能够对幼儿学习行为的模式进行拓展。例如,在活动课上,教师给学生们发下一些卡片,卡片的内容是成对的“水果、家具、洗漱用品”等,在课堂上设置“我不说谎”的游戏,请同学们按照手中的小卡片的内容互相配对,不仅能够使儿童在游戏中对“合作”有所理解,还能够使他们学习到“事物的特征”,儿童们在游戏过程中获得了快乐,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配对”小游戏很快就在幼儿的群体中“流行”起来,成为他们学习行为的一种。
3 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3.1 认真倾听幼儿关于学习的诉求
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认为幼儿“话多”,在不能兼顾全班小朋友和事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往往对幼儿学习方面的诉求有所忽视,如孩子说“爸爸陪我玩积木”,或者“老师我想再唱一遍刚才学的歌”,被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以“等一会儿”、“我们已经下课了”搪塞过去,这不仅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也阻碍他们学习的发展。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倾听并不是简单的听,而是全身心投入,专注的听,也不是幼儿有问题的时候才听,而是时时都要注意倾听。例如,当儿童向教师诉说他“认为活动课不够有趣”的问题时,教师应该与儿童面对面,认真的听儿童诉说,并不时进行“原来你有这样的想法”、“老师了解了”、“你觉得怎样才够有趣”这样的反馈,让儿童知道教师在专心听自己诉说,这样能够使教师与儿童之间的沟通效果更好,并有利于儿童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使心理辅导的成功率提升。
当儿童与教师诉说一个他所遇到的学习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必须积极倾听,并不时给予反馈,让儿童知道你在专心倾听,以促进良好的沟通。积极倾听必须持续于整个交流过程,因为积极倾听能够帮助儿童弄清楚自己的问题。当儿童能够根据教师的反应了解并确定自己的问题所在时,辅导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3.2 尊重幼儿对学习意愿的表达
心理辅导员和幼儿教师以及家长都应该站在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角度上对幼儿学习意愿的表达表示尊重,例如,儿童不喜欢练习钢琴,用发脾气、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家长和教师应该对他们这种“反抗”行为予以理解,先想办法平复儿童情绪,再对他们进行开导,继续采用倾听的方式并使用客观解释等方法使幼儿对学习目的和学习行为的意义有所理解。但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表达尊重需要一些技巧,首先,尊重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以真诚为基础,即要诱导幼儿在理智的角度上诉说自己的学习意愿;其次,尊重表示信任对方,即要判定幼儿表达的学习意愿是不是基于对自己的信任的,是不是真实的;再次,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一个人,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幼儿教师和辅导老师应该接纳儿童的表达意愿的行为,并理解他们的行为;最后,尊重要做到一视同仁,以礼相待,在这个标准上,就要求幼儿教师和心理辅导老师所使用的言语和肢体动作,符合与幼儿交往的特点,能够使幼儿接受教师并合理的表达出自己对学习的意愿。
4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学习和其他行为一样具有幼儿活动的基本特点,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能力培养十分必要,而心理健康教育正好在其中扮演了促进和规范幼儿学习发展的角色。幼儿园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和幼儿教师应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仔细倾听幼儿与学习有关的需要诉求、尊重幼儿对学习意愿的表达和对学习行为的反馈,以此引导幼儿的学习能力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坤凤.浅析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启迪与智慧,2012(10):89-91.
[2] 蒋武英.浅谈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3(3):134-136.
[3] 孙莹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探讨[J].家教世界,2013(11):54-57.
篇5
关键词:家庭因素;儿童心理;教养方式
一个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它不仅仅来自于大家最为熟悉的学校,它还来自于我们每天所身处的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建设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与命运,尤其是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发育有重要影响。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基础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儿童时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对每个人成长的健康、未来的发展来说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在关注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影响的同时,也要了解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从下面三个因素分别进行讨论:家庭氛围;父母的素质(受教育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
一、家庭氛围
所谓家庭氛围,是指个体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所形成的某种心理氛围和环境气氛。研究表明,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有安全感,生活乐观、愉快,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处理人际关系,形成开朗大方、求知好学、诚实谦虚、合作合群等良好人格特征。而在不良的家庭氛围中,家庭成员冲突不断、家庭氛围紧张,儿童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没有安全感,易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形成胆小怕事、孤独退缩、行为放任、不讲礼貌等人格特征。
(一)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亲子关系指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会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婴儿时期,孩子依赖父母的抚养,不但父母喂养、照顾、保护,生理上的满足依赖父母,而且在心理上也依赖父母。婴儿由父母那里获得安全感及信赖感。幼儿时期,父母除了继续抚养之外,还要开始给予适当的管教,让幼儿学习生活上所需的基本知识及做人的行为准则,让幼儿逐渐获得管理与控制自己欲望及行动的能力。童年期,父母要鼓励儿童与外界接触,从生活中学习;鼓励儿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家庭的讨论,能以家庭一份子的身份发挥作用。青少年阶段,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减弱,关系疏淡,与父母以平行的关系相处。在亲子关系发展的过程中,父母要始终注意与孩子建立沟通,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交流,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了解他们的感受及成长中的困难,做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二)夫妻关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父母双方和谐的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极其重要。如果父亲与母亲相处很好,那么家庭生活就能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使孩子合作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儿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就比较容易把兴趣指向他人,孩子会赋予生活真正的意义,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如果一个家庭双亲不和,父母经常扯皮打架吵闹,家庭经常充满火药味,子女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只能造成他心灵自卑,感情痛苦,精神压抑,个性孤僻,不关心集体和他人。反之,健康温馨的家庭,父母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修养言传身教影响孩子,使孩子能健康成长,热情开朗,积极向上。
二、父母的素质
身教胜于言教,父母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对儿童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影响着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态度与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素质。
(一)父母的文化素质与儿童心理
父母的文化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成熟与生长发育。就文化素质而言,一般说来,若父母的文化素养高,他们往往都会懂得一些教育知识,掌握一些良好的教育方法,这样的家长在对待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往往会采取恰当的方法,儿童能够很好地接受父母的意见与引导,这样一来对于他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二)父母的心理素质与儿童心理
就心理素质而言,可以这样说,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行为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言辞说教。因为儿童是在一种与父母的心理神奇的融合、感应与参与的状态之中,他们对父母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的反应,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毫无例外地投射到儿童的心灵上,儿童在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某些病态往往可以在其父母的精神状态中找到原因。因此,父母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要想改变儿童身上的某些东西,就应首先看他们是否能够在自己身上被改变,努力使自己具备明朗、达观、善良、坦诚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儿童具有一个生长良好个性与优秀人格的温床。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孩子时所使用的系列方法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许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良好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在个性、品德及行为诸方面健康成长,而不良的教养方式会阻碍儿童心理发展,造成儿童性格缺陷、人格障碍等不良心理问题。有心理学家把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分成如下三种类型:民主型、权威型、放纵型。
父母以权威的方式教育子女,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横加干涉、限制和斥责,甚至经常打骂;他们对孩子缺乏耐心,希望惟命是从。在这种教养方式影响下,孩子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往往以说谎自卫。严重者或丧失自尊心,自暴自弃,一旦摆脱父母的管制,就可能走上越轨或犯罪的道路;或以父母为榜样,在家挨打受骂,出门打人骂人,性格蛮横暴躁。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综合运用家庭诸因素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创设一个最适宜的家庭环境,才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易利红.简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J].云梦学刊,2002,(3).
[2] 李景春.论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3] 周序.父母文化程度和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中国家庭教育专业网.
[4] 高洁.西安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5] 张杰,王美芳.母亲心理健康、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
[6] 蒋奖.父母教育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
[7] 刘美丹,刘晓艳.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
[8]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有人对130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36.97%的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独生子女生活空间小,缺少玩耍同伴,家长凡事包办代替、过分溺爱孩子,而抑制了儿童语言、行为的自然发展,儿童得不到身心锻炼的机会。加之家长缺乏相关的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认识,且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与纠正,久之就造成心理行为问题和一些不良习惯的形成。干预的措施是提高父母素质,创造家庭健康环境氛围和儿童正确行为习惯的培养。
厌学心理:有人认为家庭生活维度(主要评价亲子关系的好坏)、同伴交往维度(主要评价同伴关系的好坏)、学校生活维度(主要评价儿童在学校中的感受以及是否喜欢上学等问题)的好坏与厌学情绪的出现与否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三个方面明显不如正常儿童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讲,要让儿童建立自我同一性,即对自我形象、自己社会角色的定位,主动与他们探讨相关话题,如“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等。帮助他们尽快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果厌学是由于抑郁、焦虑或者其他心理障碍,就要对症处理。
儿童抑郁症:要注意儿童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当孩子表现为不愉快、游戏的兴趣减少或缺乏、不与小朋友在一起而喜欢独处、哭泣多、睡眠过多或过少、进食量减少、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自觉记忆力下降、自我评价低、对生活和学习没有兴趣,严重者出现厌食和轻生的念头和行为,甚至头痛、腹痛、腹部不适、头晕、胸闷、无力、无欲望症状时,就要注意抑郁症的发生。儿童抑郁症可有药物治疗,当然也要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儿童抑郁症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认知治疗和家庭治疗。儿保工作者如果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也可以在配合治疗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要对患儿所表现的困惑、疑虑、恐惧不安、发脾气、冲动和痛苦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同情,在此基础上劝导、鼓励患儿配合医生的治疗。
儿童焦虑症:从婴幼儿至青少年均可发生焦虑症。儿童焦虑症的发生除有遗传因素作用外,与患儿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环境的效应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交活动发生作用。在所有这些环境因素中,家庭因素无疑为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有遗传易感因素的儿童在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更易发病,在做好孩子心理治疗的同时,要教育家长帮助儿童克服焦虑情绪,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群体项目,可以帮助孤独、怪僻、不大合群、不习惯与他人交往的孩子摆脱焦虑,并可使其逐渐对集体产生兴趣;参加游泳、溜冰、滑雪等运动,有利于孩子克服腼腆、胆怯、自闭等弱点;参加下棋、钓鱼等活动,有利于孩子克服遇事易急躁、感情易冲动和缺乏自制力等弱点。
儿童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征以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行为刻板为典型的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则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我国按一般低患病率估算,孤独症儿童约10万,儿童孤独症是慢性病程,预后好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幼年语言的发育状况、智商的高低、训练教育及疾病干预时间的迟早有一定的关系。儿童保健工作者在工作中要以专业知识及时发现患儿,使其早日进行正规的训练和治疗。
讨 论
儿童心理问题要引起家长、学校、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儿童保健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遇到儿童心理问题,所以,必须不断学习、更新儿保知识,利用各种形式向家长宜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老师、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了解与关注,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儿童保健工作更全面、更完善。对于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患儿家长往往不能意识到孩子已经有了心理障碍或者早期表现,儿童保健工作者就要凭借专业知识及时发现患儿,使其早日进行正规的心理辅导或治疗。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儿童心理行为保健,不要等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了才去求助心理医生。对稍大一点的孩子,尤其是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服务,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进行心理治疗。同时还要重视儿童情商的教育,幼儿到四五岁时,脑量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的发展。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
儿童期是心理和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心理卫生工作应在儿童保健工作中贯穿始终,并伴随整个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在儿童保健工作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工作,不仅要重视体格发育,还要注意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唐光政,陈红卫,潘顺英.儿童心理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37.
篇7
关键词:孤残儿童;心理问题;社会工作
一、 孤残儿童心理问题的现实表现
1、心理状态方面
孤残儿童是指失去监护人的儿童(如父母已亡或其它)、被遗弃的病残儿童或者打拐解救后仍未找到父母的儿童。由于是孤残儿童是长期生活在福利机构,在获得亲人关怀、情感支持和行为培养等方面都远远少于社会上普通家庭的儿童,一方面父母的抛弃造成了他们心灵上的永久伤痛,另一方面,生理上的缺陷又致使儿童行动不便,常常会在人际活动和交往中落单,显得孤僻失落,这些都往往会让他们产生内心孤独、自尊心强、敏感多疑、性格偏执、易怒等心理问题。
2、社会交往方面
孤残儿童在与同龄人的交往相处中,常常会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在很多竞争性活动中的失败,使他们习惯并接受自己的弱势,从而产生自卑心理。由于曾经被抛弃,缺乏家庭的关怀,又或者生理的残缺等因素,孤残儿童常常是缺乏安全感的。处于儿童期的他们是最需要的关爱的时候,他们常常会对工作人员很依赖。笔者在重庆市爱心庄园实习期间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都认为自己在福利院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总认为国家会负担他们的人生,所以自己就不用去努力拼搏。这也就会造成那些被领养的孩子难以适应新家庭,在社会交往上总是处于被动,甚至自闭的状态,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情况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坏处。
二、 孤残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儿童期亲子关系缺失
人的生命早期的社会化一般发生在儿童期。家庭,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通过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儿童逐渐获得了基本的生存知识和生活技能,掌握社会上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并渐渐培养自我的独特人格。因此,让一个儿童能在一个比较温馨的家庭中成长,是能从非常大程度上促进儿童社交能力和个性的发展的,但对孤残儿童来说这些都是缺乏的。
2、自我概念偏低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就是个人在持续的时期内怎样认知自己,自我概念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构成部分,由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来体现。在笔者的观察研究中发现,孤残儿童的自我概念与评价相比一般的儿童来说会更低。
3、福利院环境的封闭性导致社会交往能力不足
在福利院里都是基本实行的封闭性管理,将儿童的行为活动限制在福利院内,便于管理。孤残儿童大部分时间是以院内活动为主,学习渠道较为固定,认知范围就单调而枯燥,因此大大制约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社会工作介入孤残儿童心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1、个案工作
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方法是指个案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的工作方法。个案工作的优势其实很明显,这种个别辅导的方式,其保护案主的隐私和尊重案主个人自觉能力的理念都很适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其中,从“优势视角”去协助儿童成长和克服困难,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指“社会工作者所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寻求、探索及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工作者应该尽量的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势,让儿童渐渐发现自己的价值感,从而将这种自信发展到平时的生活中,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力等。
2、小组工作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是以小组为对象,通过小组过程,使小组成员能获得小组经验,从而实现行为改变和社会功能恢复与发展的工作方法。小组工作对于孤残儿童朋辈之间的影响及个体的发展潜力非常重视,通过小组活动中组员间的分享、相互分担和互相支持等形式,增强组员的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对抗压和承受困难的能力。下面是笔者在小组工作中考虑的几个方面:(1)分门别类的成长互助小组。根据孩子的年龄,残疾程度以及孩子的性格类型等,将同质性一致的的儿童集中,成立在一个小组里,每个小组都有相对独立的服务和活动区域。将其所需的生活照料、康复、矫正教育等服务项目融合到一个相对固定的小组里,以小组的模式来进行系统的管理。(2)艺术文化小组的创新。艺术文化小组是一种通过欣赏艺术和艺术创作等方式来进行的小组活动,尤其是对于儿童因意外伤害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更是有显著的效果。艺术文化小组的方法包括声乐、绘画、拼贴、捏塑、沙盘等。
促进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是一项系统的涉及面很广的教育工程,这关系到孤残儿童是否能顺利的健康的成长,实施孤残儿童心理辅助的实现需要福利院、寄养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孤残儿童心理发展的效果,为此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为孤残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真正落实而不断努力。(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许莉娅.个案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刘梦.小组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3]陆士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
[4]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 2000, (1): 61-62
[5]陈衍,陈庆良. 福利院儿童与普通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05-108
篇8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1 前 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儿童心理健康与否和父母是否长期在场监护和照顾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泰顺县九峰乡小学部分留守儿童的调查,旨在了解该地区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2.1 调查对象 人物:泰顺县九峰乡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学生。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九峰乡全乡总面积40.3平方公里,属于山地地区,辖7个行政村,6154人(2005年),耕地面积2296.3亩。乡政府驻西地村,辖7个行政村(新和、九峰、半岗、西地、头、前坪仔、石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教育程度不高。
2.2 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使用少儿心理健康量表(MHS-CA)。少儿心理健康量表是在借鉴目前国内外儿童心理健康评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心理测量学原理编制的,从24个方面去观察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既反映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过程,也反映他们的心理特征。其内容归属于5个领域①认知:包含感知觉、注意、记忆、智力、学习与工作5个条目。②思维与语言:包含思维过程、思维内容、思维自主性、语言表达、语言理解5个条目。③情绪维度:包括焦虑体验、愉快体验、情绪反应3个条目。④意志行为:包括行为、活动、兴趣、人际交往、健康关注5个条目。⑤个性特征:包括自信与自尊、安全与信任、责任感、活泼性、仁慈心、需要满足6个条目。
此次调研分发了100份问卷,回收经整理后有85份数据可用,有效率85%,其中男生43人,女生42人。
2.3 问卷的信度指标 健康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为0.713,5个领域分的重测信度分别为认知(0.517),思维与语言(0.633),情绪(0.466),意志与行为(0.611),个性特征(0.477)。全量表的a系数为0.847,分半信度为0.800.学生与父母报告的一致性分别为认知(0.785),思维与语言(0.835),情绪(0.627),意志与行为(0.717),个性特征(0.750),总分的一致性为0.874[1]。
3 数据分析
3.1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认知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所谓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2]简言之,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认知维度即从多方面认定认知水平。如图1,疾病状态所占比例为0,高健康状态为12%,一般健康状态为48%,较好健康状态为36%,亚健康状态为4%。说明大部分留守儿童的认知维度处于中上水平,可能由于国家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逐年增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认知维度并未出现明显缺陷。
3.2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思维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而思维维度=思维过程+思维内容+思维自主性+语言表达+语言理解[2]。在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的思维维度健康情况如图2,高健康状态12%,较好健康状态28%,一般健康状态44%,亚健康状态12%,疾病状态4%。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分别为12%和4%,留守儿童在思维维度方面的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李根寿指出,留守儿童目前的监护状况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爷爷、奶奶等监护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使他们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状态[3]。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得不到好的家庭教育,导致思维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学校优秀老师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3.3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情绪维度健康状况 所谓情绪维度包括,焦虑体验、愉快体验、情绪反应。在调查中(图3),疾病状态占4%,亚健康状态占16%,而较好健康状态仅占16%,高健康状态为0,说明在情绪维度留守儿童的缺陷也较明显。蒋平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有2714% 有焦虑心理,27.16% 有抑郁心理,24.15% 有恐惧感心理,22.17%有易怒心理,57.16%有过失行为,35.12%有说谎行为,71.4%有偷窃行为,30.16%有攻击行为,41.13%有破坏行为[4]。王良峰指出学习成绩和学习困难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一定影响,学习成绩差往往会受到父母的责骂,可引起恐惧、焦虑、激越等不良情绪[5]。
3.4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意志行为健康状况特征 意志行为包括行为、活动、兴趣、人际交往、健康关注5个条目。在此次的调查研究中(图4),一般健康状况占本次调查的76%,亚健康状态占20%,疾病状态占4%,而高健康状态与较好健康状态却占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留守的意志行为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容易表现出孤僻、胆小、自卑的心理特征,并且其人际交往能力也往往较差。极度焦虑和自卑的同时害怕与人交往,表现出社会交往行为退缩,从而出现对人焦虑问题[6]。
3.5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个性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2]。而个性维度就是人在其性格方面所表现的程度。
个性研究对于学龄儿童的培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发育都有重要意义,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良好的社会适应与其个性关系也较为密切[7]。
就此次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在个性方面上,留守儿童没有一个是处于疾病状态的,更有多数达到了高健康状态,可见,学校对于儿童的个性方面培养是有不错的成效的。不过,虽然如此,亚健康的留守儿童也不少,说明对于留守儿童的个性教育仍不可放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由统计可得,泰顺县泗溪镇九峰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在思维,情绪,意志行为三个维度上较为严重。可能是(1)由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2)亲情上缺少温暖。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子女身边,由于工作繁忙也很少与子女联系,缺乏交流和沟通,缺少应有的关爱。
4.2 建议
4.2.1 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种种歧视性政策。虽然许多进城务工人员都希望把孩子留在身边,但城镇学校高额的择校费使他们无力承担,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针对留守儿童在城市入学难问题制定优惠政策,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同等就学待遇,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减少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同时也使得留守儿童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也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助于他们身心发展。
4.2.2 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建设,使教师队伍和学校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农村学校要摸清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制定出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学校应开设各种娱乐活动,增进各年级,各班的交流,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修建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开设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引导学生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4.2.3 加强家庭教育。一是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不少人认为,只需给子女足够的物质基础,就是对孩子的负责。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留给子女财富,不如让子女成为财富”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二是尽可能的与子女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在沟通中,尽量全面了解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8]。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编:《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版.
[2] 认知 思维 个性 百度百科.
[3] 李根寿,廖运生.农村/ 留守子女0 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J].前沿,2005(12):13-165.
[4] 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4):79-81.
[5] 王良锋,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7):639-640.
[6] 黄应圣,刘桂平.农村“ 留守孩子” 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22):27-28.
篇9
家庭教育就是建立在亲子关系之上的,它的作用双方就是父母与孩子,虽然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但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专制型
父母把孩子看管的过于严格,对孩子的行为紧盯不放,甚至让孩子按自己的思想去进行行为活动。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命令,对孩子的想法、兴趣毫不关心,孩子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毫无发言权,把孩子的思想、思维控制在家长的条条框框中,不允许孩子犯任何错误,一旦犯错就会大发雷霆,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去教导孩子处理问题。长此以往,孩子只能听命于父母,从而严重缺乏独立性。导致孩子性格缺乏主见,只知盲从,离开父母往往就无法独立。
2.溺爱型
把孩子看得过于重要,甚至溺爱,对孩子的教育无从谈起,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任何欲望。处处依着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使孩子形成懒惰、蛮横、自私甚至好逸恶劳等不良行为习惯。
3.两面矛盾型
家庭成员教育孩子的意见不统一,态度忽冷忽热,心情好时,百般宠爱,不高兴时,大打出手,甚至父母双方争吵不休,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易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性格不稳定。
4.民主型
这种是最理想的,它建立的基础是平等,其主要表现是父母尊重孩子并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调动孩子的主动精神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对孩子的期待、要求以及奖励、惩罚做到恰如其分,并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意图,能尊重和听取孩子的意见,随时纠正自己在教育中的错误。这种教育类型最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在幼儿期对儿童的影响非常突出。儿童最初的学习就是模仿行为,它总是开始于最亲近的对象,而且孩子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也只能在环境中来学习。既然儿童成长的环境是父母和家庭,当然儿童会很自然的把父母当作学习的对象;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气氛便是儿童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父母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便就是儿童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父母行为不端,容易愤怒,暴躁,其子女也是会暴躁易怒的。这些问题不是遗传的,它是在家庭中形成而后在孩子心里打下的烙印,是父母为孩子所塑造的形象影响的。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则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性格。
2.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个家庭环境都不相同,每个父母的文化修养程度也不同。因此,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各不一样。粗暴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暴躁、执拗、叛逆、任性等性格产生;以和善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孩子,往往使孩子形成极富同情心、活泼、善良、亲和的性格特征;以过分保护和照顾的姿态面对孩子,孩子往往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被动性格明显;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孩子,便会导致孩子性格孤僻、阴郁甚至不合群,如上文中所述的四种家庭类型就会导致孩子不同的心理及人格发展。
三、创造和谐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如此之大,因此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父母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形成和谐的家庭环境
和谐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这种氛围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父母要有意识地在家庭中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家风,这就要求家庭成员有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避免腐朽、庸俗的事物出现,更要防止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
2.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
父母希望子女都能够成龙成凤,茁壮成长。教育是有学问的一件事情,如何教育出出色的子女?首先,父母在教育时要适度,要既严格又慈爱,要掌握好严与爱的分寸,让二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是孩子可以达到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有耐心,其次要教育及时,最后,还要管教与爱同时存在,促进孩子的个体发展。
3.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渠道
篇10
[关键词]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1-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流动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是生命历程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又是生理成熟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研究认为,作为处境不利学生,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各种问题行为。例如,流动儿童自尊心水平显著比城市儿童低,并且普遍缺乏自信心[1]。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更倾向于将失败、过失的责任归咎于自我,自信心不高,自卑心理严重[2]。杨磊,康慕云等将近年来研究中出现的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归纳为: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和学习困难[3]。然而,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更是个体在心理与社会行为上能保持良好状态,以心理适应为基本特征。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4]。有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较差[5]。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比本地学生存在更大的问题[6]。孙维平,胡韬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流沟通。在交往障碍因子上,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得分有显著差异[7]。
近年来,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在学生群体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已经成为一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学校归属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徐坤英发现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各个维度都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的某个维度有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健康总问卷均有显著正相关[8]。虽然还没有人专门研究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但许多与此有关的研究结果不免引发人们在这方面的忧思。例如郭良春,姚远等调查发现:40%的流动儿童回答曾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被瞧不起过,20%的城市儿童家长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带流动儿童到自己家里玩来玩,理由是“有些外地人偷东西”“素质低”[9]。
社会支持已经被公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左占伟,邹泓等证实,社会支持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10]。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成长危机,提高青少年适应各种压力和生活变迁的能力。在谭千保的研究中,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性较非流动儿童差。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水平与学校适应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主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1]。何雪松,巫俏冰等调查结果说明,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抑郁程度越低,精神健康状况也越好。社会支持充当着学校环境与精神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12]。
综观以往研究,不难发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其一, 以往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较为零散,而且多是从消极方面入手、以病理角度考察了他们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而较少关注“积极的心理健康”。其二,对农民工群体以及流动儿童的归属感还缺乏量化研究,只是停留在状态的描述上,难以作深入的分析。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假设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存在直接作用,学校归属感在两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在此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本研究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实现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省某市某初中学生340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230人,约占70%。本研究有11~17岁共209名流动儿童参与了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8份。其中,男生120人,女生88人;初一78人,初二92人,初三38人。父亲文化程度,大学8人,高中或技校37人,初中120人,小学及以下43人。母亲文化程度,大学2人,高中或技校23人,初中103人,小学及以下80人。
(二)研究工具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3] : 肖水源(1986)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3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共10个项目。问卷题目得分之和越大,表示得到的支持越多。测查前对量表进行适当修订,使之适合青少年学生(如将“同事”改为“同学”)。此问卷已在心理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2。
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14] : 苏丹,黄希庭(2007)编制的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问卷,包括5个维度:生活幸福、乐于学习、人际和谐、考试镇静、情绪稳定,共25道题。该问卷采用李科特5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l~5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此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6。
3.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8] : 徐坤英(2008)编制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包含5个维度: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学校融入。该问卷共24个题项,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学校归属感越强。此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4。
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及LISREL8.7作为数据分析工具。
三、结果
(一)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各量表平均分作为各观测变量的得分(下同),计得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平均数、标准差(见表1)。
表1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描述统计(M±SD)
■
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两个量表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做MANOVA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及年级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以及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皆不显著。
(二)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系数
表2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各指标间的相关
■
注:*p
表2显示,除学校融入与主观支持相关不显著外,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各因子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
(三)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相关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两两间相关均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