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培肥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壤培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壤培肥方案

篇1

一、实施要求

我县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土壤培肥项目工作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巩固强化农业基础、粮食安全战略和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坚持“政府全面负责、部门分工负责、统筹合理规划、分类稳步提升”的原则,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依靠农业科技,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土壤改良、土壤培肥、养分平衡等综合技术和措施,以创造“肥沃、健康、安全”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通过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土壤培肥项目,使标准农田从二等田上升为一等田,综合提高农田整体生产能力。

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必须是我县已建二等标准农田,并具有一定规模,要求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并至少在近10年内不会被征(占)用。

二、实施目标和要求

(一)实施目标

1.土壤有机质提升。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等措施,努力提高标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项目实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较实施前有所提高。

2.农田耕作层改良。通过实施农田深翻耕等土壤强化耕作和推广秸秆还田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标准农田土壤耕作层厚度,使标准农田平均耕作层厚度达到17厘米以上。

3.土壤养分平衡。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配方专用肥、配施微量元素肥料、土壤酸碱调节剂等方法,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促使土壤养分平衡。

(二)实施内容

实施标准农田地力培育的技术措施主要有:强化土壤耕作、种植冬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配方专用肥等。

1.强化土壤耕作。针对耕层较浅或实行免耕栽培的项目区,采取深翻耕等土壤强化耕作方式,加深土壤耕作层,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和耕层厚度,改善土壤的耕性。项目实施期间至少深翻耕作层1次。

2.种植冬绿肥。在项目实施区要求绿色过冬,冬季无作物种植的实施区内(如稻田)应种植冬绿肥,适时翻耕全部还田,并施适量速效氮肥和石灰,促进绿肥分解。

3.秸秆还田。作为地力培肥的主要措施,在水稻、麦子、油菜等作物收获后,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施用适宜的腐熟剂加速秸秆分解并及时翻耕入土;对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实施区,应建立沤制池,对作物收获后的残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进行沤制发酵,作为肥料利用。

4.商品有机肥。在项目区内全面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要求每年每亩用量:水稻田施用100公斤以上,其它作物施用150公斤以上。

5.施用配方专用肥。示范区应用配方专用肥,每年每亩施用量为40公斤以上。

6.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求在项目区内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以畈为单位,提出不同作物施肥建议,制订配方施肥建议卡。

三、项目管理

(一)项目申报

项目实行申报制,一年申报,四年实施完成,项目的责任主体和管护主体是各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建设主体是其农技推广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经济合作社等单位,并经所在镇乡(街道)政府同意后向县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初审,领导小组审核后,由县农林局、财政局统一上报市农业局、财政局。

(二)任务下达

各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目标和内容,制定项目分年度实施方案,报县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审核后,由县农林局、财政局下达年度实施计划。

(三)组织实施

各项目实施单位按下达的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实施,所在乡镇(街道)政府作为项目责任主体单位,负责对项目实施进度和实施质量等的监督和管理,并定期(每季最后一月的中旬)向县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项目实施情况;作为项目日常管理部门,县农林局负责对全县各个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工作,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和通报,并及时将全县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市农业局。

(四)考核验收

项目实行分年度考核验收和总验收制度。在项目实施的前三年,每年在年度计划完成后,由县农林局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在项目实施全部完成后,先由县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评价初验,领导小组审核,合格后报请市农业局进行验收。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根据相关要求,准备好项目验收的有关材料。

四、资金管理

(一)补助资金来源

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土壤培肥项目原则上财政补助总额每亩800元,其中市级财政每亩补助400元,县财政配套补助每亩400元,不足部分资金由镇(街道)、村等多渠道投入。

(二)补助环节

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土壤培肥项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强化土壤耕作、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施用和配方肥施用等补助,具体补助环节如下:

1、冬绿肥种植。主要用于绿肥种子、根瘤菌、适量肥料等,每年每亩补贴100元,覆盖率18%。

2、商品有机肥推广。主要用于购买有机无机专用配方肥培肥地力和有机质提升,每年每亩补贴80元,覆盖率100%。

3、秸秆还田快速腐熟还田。主要用于腐熟剂、用工费用、配施肥料等,每年每亩补贴40元,覆盖率10%。

4、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或集中还田。主要用于机械粉碎费用、集中收集费用,每年每亩补贴40元,覆盖率25%。

5、强化耕作。主要用于农田机械翻耕,每亩补贴40元,覆盖率25%。

6、因缺补缺和酸化调整。主要用于原料、用工费用,每亩补贴66.6元,覆盖率5%。

7、配方肥。主要用于购买示范方建设的专用配方肥,每亩补贴80元,覆盖率12%。

8、社会化施肥服务。实施区内标准农田统一施肥,由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每年每亩补贴10元,覆盖率90%。

9、示范方建设。主要用于示范方建设所需原料、用工等,每个示范方每年补贴2万元。

10、土壤检测。用于子项目土壤样品的检测费用,每年补贴5万元。

项目涉及的商品有机肥、配方肥由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实施单位要做好相关台帐及农户发放凭证的登记,责任主体和管护主体要及时督促指导。

(三)补助资金拨付

标准农田土壤培肥项目补助资金,按每季上报的项目实施进程,经审核后补助资金按照报帐制拨款形式,由实施单位到县财政办理拨款手续,每季拨付一次。

(四)专款专用

标准农田土壤培肥项目补助资金,都严格按照财政报帐制,由县财政直接管理,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各项支出原始凭证必须使用规范的税务发票,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和使用绩效。

五、组织领导

篇2

实践证明,实施果畜循环发展经济模式,首推“畜-沼-果”生态循环模式,该模式可以使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延长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形成“畜多肥多、肥多果多、果多钱多、钱多畜多”的互补良性循环,造就了循环发展的生态之路。“畜-沼-果”生态循环模式,就是在果园建设沼气池,发展养殖业,果农依靠果园树下生长的低秆作物或饲草养殖猪、牛、羊、兔、鸡等畜禽,其粪便生产沼气,沼气可以用来做饭和照明,沼渣、沼液是果树生产良好的有机肥料。使用沼肥可以提高果树产量、改善果品品质,沼液含有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生长素、糖类等营养物质,养分高,作为苹果根外施肥肥效显著,并对苹果病虫害有防治作用;沼渣是优质固体肥料,养分丰富、全面,不仅能满足果树对各种养分的需求,还可以改良土壤。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加上果园种草,可以解决果园有机肥肥源紧缺的问题。使用沼肥,一般可增产10%以上,优质果率上升70%以上,并且果农可以节省肥料投入,防治病虫投入及煤、电费,按5亩果园计算,一般节省开支2800元左右。

2防止由超量施用化肥变为不施用化肥

过去,一些果农受利益驱动,靠经验和习惯施肥,一味追求大果、高产,盲目施用化肥。现在,在提倡使用有机肥的积极宣传下,使一些果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果园只施用有机肥,不再施用化肥。殊不知,苹果生产对土壤中养分消耗量大,仅靠有机肥的补充是不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化学肥料的施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要开展果园测土配方施肥,根据果树生长状况及果树需肥规律,确定科学的肥料配比,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一是以有机肥为基础,突出畜肥使用及绿肥生草培肥,使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二是以土壤培肥与土壤施肥为基础,土壤培肥与各项营养调节技术相结合;三是调氮稳磷补钾配微相结合,实现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四是以果园为单元、配肥为基础,地块配肥与单株调节相结合;五是化肥施用要掌握适时适量适法原则,以提高肥效,减少损失。

3要解决施肥方式方法不科学的问题

在实施果畜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现一些果园存在施肥方式方法不科学的问题,有的果园将秋施基肥改为春施,打破了果树的“生物钟”。春施基肥在土壤中要经过转化,且因春天土壤温度低而转化慢,这样肥效推迟,影响了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使花芽形成少,同时因春天施肥伤根,影响开花结果。有的果园施肥过浅或过深,造成浪费;施用肥料过于集中,造成烧根;施肥点距离树干太近,导致果树不能很好吸收肥料中的成分。针对这些问题,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施用肥料,一是宜采取秋施基肥方式,果实采收后愈早施愈好,此时土温较高,含水量多,伤根易愈合并可产生新根,同时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有充分分解时间,第2年可及时供树体吸收。二是施基肥应在果树行间或株间挖沟施肥,苹果属于深根性果树,应挖1~2条宽50厘米、深40~60厘米施肥沟,将表土与基肥混合施入。三是施肥一定要施在吸收根附近,即树冠垂直投影向里15~20厘米处。

4要配套推广果园沃土养根技术

通过实施果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增施有机肥是关键,但要配套推广深翻改土、合理施肥、果园种养等沃土养根技术,这样,才可以优化果树根系生长环境,达到养根壮树、提高果树抵御病虫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一是深翻改土,熟化土壤。每年结合秋施基肥,挖宽40~50厘米、深60~80厘米壕沟,逐年深翻扩盘,同时深翻果树行间,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活化土壤,提高土壤熟化程度和肥力,促进根系横向和纵深分布,提高吸收能力。二是膜下穴贮肥水。穴贮肥水是旱区果树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最佳措施。初冬或早春结合果园深刨、施肥、整修树盘等,在树冠投影边缘向内挖穴4~6个,用玉米秆、麦秸、杂草等扎粗度20厘米左右、长比穴稍短些的草把,捆绑结实,在水中浸泡,使其充分吸水,然后放入穴中。草把周围填土,同时与土混合施入过磷酸钙100克及尿素50~100克,随即每穴浇水4~5千克。穴上覆膜,并在穴洼处的膜上扎一小孔,孔上压石块,以利保墒和压住薄膜。以后视干旱情况,可由膜孔向穴内灌水。可节水70%,施肥穴每年易地1次,交替进行。三是果园种草覆盖。山区果园可人工种植白三叶草、百脉根、扁茎黄芪、油菜等,也可采用自然生草,割下的草覆盖树盘。四是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将固体肥料溶解后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果树的需肥规律和特点,使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管道系统,均匀、定时、定量浸润果树根系,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优点。要特别注意,如果使用沼液或腐殖酸液肥必须要过滤处理,以免堵塞管道。

5培养果园肥力必须坚持长效机制

篇3

在备、春耕生产期间,站里组织技术人员,在各县(市、区)区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耕地类型,进行监测,将实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资料提供给领导作为指导春耕生产、组织防旱抗旱的决策依据。另外,针对去年春季气温低这一情况,在春耕播种期间连续对0-25厘米耕层土壤早晨七点的地温情况进行监测,为政府部门指导春耕播种提供了第一手信息和材料。

为做好2009年肥料市场监管工作,在总结上年工作的基础上,年初站里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的执法领导小组,组成了由农艺师以上职称工作人员组成的肥料监督管理办公室,加强对备春耕期间肥料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和具体实施,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肥料市场监管行动,确保了全站肥料市场执法检查工作组织到位,措施有效,成效明显。

年初,站里召开了各县(市、区)土肥站长及肥料生产经营企业参加的“全市土肥工作会议”,紧紧围绕强化肥料质量监管这一工作目标,安排部署肥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抽样检测工作。在备春耕生产期间,他们以复混肥、掺混肥为重点,共抽检具有代表性的肥料产品18个批次,并委托长春市质检院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中15个批次产品合格,产品合格率为83.3%。

肥料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主要从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和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严把生产、流通、使用关。2009年,他们组织肥料执法人员对全市的肥料市场进行了两次全面清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56人次,整顿农资市场22 个,检查农资经营企业312个,净化了肥料市场,保证了肥料生产、经营企业的正常运营,确保了放心肥料进入流通、使用环节,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2009年是站里在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上具有重大突破的一年。经过多年来的积极争取,去年10月该站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市,在朝阳、宽城、净月、经开、高新、汽车产业开发区7个城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广面积20万亩。由于去年项目下达晚(10月中旬得到确切通知)、任务重(封冻前必须完成4000个土壤样品的采集任务),时间十分紧迫。为此,接到通知后,站里立即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着手制定了《长春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方案》和《长春市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安排》,并于10月末组织召开了各区农业局长、农业科长参加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会议”和各乡镇农业站长、技术骨干参加的“土壤样品采集培训班”,对项目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对土壤样品采集任务进行了周密安排。由于动手早、动作快,11月10日前土壤样品全部采集完毕并收入土库,是全省5个新建项目市中最快、最早完成全部土壤样品采集任务的单位。

到目前为止,该站的70万元项目补贴资金已全部到位,4000个土壤样品的采集、风干、粉碎任务已全部完成,经过全力以赴地进行4000个土壤样品3种速效养分的测试工作,春节前已全面完成土壤样品测试和施肥指导卡的打印、发放工作。

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在农业生产的各个主要环节,他们都组织全市土肥系统的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采取巡回科技讲座、电视讲座、接受农民科技咨询、发放科技宣传资料、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向农民讲授土肥科技知识,宣传肥料的科学施用、鉴别真假伪劣肥料以及购买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科普知识,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2009年,全市共开展各种科技讲座、科技培训180班次,培训技术骨干4800多人次,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万余份。

为了更好地实现技术转化、服务于农民,长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狠抓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该站的《长春市主要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经评审,荣获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2008年立项的《九台市10万亩抗旱节水技术推广项目》,各项任务指标已全面完成,准备明年报奖。申报的《农安县5万亩耕地土壤培肥技术推广项目》,获得了立项批准并已组织实施,他们将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并力争获奖。

2010年,长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将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肥料市场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大推广力度,使指导、服务、立项、获奖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肥料市场监督管理上,一是要进行大力宣传,提升肥料执法部门知名度。目前,肥料市场监管的法律依据单一,条文不明确,职责不清晰,致使一些人员的执法能力不强,监管不力。2010年,该站要把宣传工作放在首位,以农民购肥季节和农闲季节为重点宣传季节,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群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单、宣传板、条幅和图片、实物展览等方式,大力宣传《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大力宣传各种肥料产品的性质、养分标识、科学使用等知识,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法律维权等方面的服务,通过宣传、服务,在肥料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中提升全站的知名度,明确执法地位,明确执法职责。二是要开展抽样检测,强化肥料产品质量的监管。严格按照《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大对肥料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全市生产、经营的肥料产品的有效成分或含量进行抽样检测,重点检查肥料产品批发市场和乡镇农资集散地,不合格的进行立案处罚并通过媒体曝光。三是要加强执法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水平。由于开展肥料执法工作时间较短,多数肥料执法人员不是专职人员,因此要不断加强对肥料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使执法人员能正确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权限,提高执法水平,避免出现越权执法、程序违法等现象。

在技术推广上,继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完成《九台市10万亩抗旱节水技术推广项目》的报奖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农安县5万亩耕地土壤培肥技术推广项目》,继续申报《吉林省长春市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项目》,继续实施“沃土工程”。

篇4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转方式;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发展成效;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紧迫的要求[2-3]。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4]。因此,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绿色”的内涵和要求贯穿于粮食增产全过程,实现农业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粮食生产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5]。文章以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为例,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在提升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水平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安徽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加强安徽省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的建议。

1安徽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安徽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6个粮食调出省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安徽省粮食总产达到353.8亿kg,实现“十二连丰”。然而,随着粮食连年增产,各种资源要素日益绷紧,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粮食生产效益提升空间受限,农业的竞争力减弱,促进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1.1农田基础设施薄弱,中低产田面广量大

按照农业部《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全省共有中低产田272.9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6%[6]。安徽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改革和种植结构调整,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发生已经常态化。加之历史欠账较多,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1.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传统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尚未彻底改变,导致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进而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实施化肥、农药用量的零增长行动方案,在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1.3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粮食生产既面临价格和补贴政策的“天花板”,又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地板”。受“两板”效应影响,粮食生产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未来一个时期内,种植业面临着价格难升、补贴难增、成本上升的约束,农产品国内和国际双重竞争将更加激烈。

1.4农村土地流转趋向规模化,对农业轻简机械化技术需求迫切

通过加强确权成果利用,推进了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耕地流转率突破50%[7]。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及发展,农业经营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将对农业轻简机械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亟须在改善农机装备条件的基础上研发农机农艺融合配套技术。

2农业科技创新在促进粮食生产转型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

按照“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总体部署,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以提升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水平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淮北、沿淮、江淮三大粮食主产区和水稻、小麦两大粮食作物为重点,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增加粮食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理念”、“效益理念”、“绿色理念”,促进了安徽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1筛选、布局粮食作物新品种,促进粮食品质提升、种植结构优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区域主要育成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优质专用性评价与合理布局。通过建立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标准,解析区域光温水土因子特征,筛选出适应区域综合条件的高产优良专用品种,确定不同类型品种的适应范围,构建区域布局体系。筛选出35个适合安徽省不同生态区推广种植的高产抗逆稻麦新品种,其中包括:适宜沿江江淮生态区域种植的具有每公顷产量11.25t以上生产潜力的优质杂交中籼品种6个;适宜沿淮江淮地区种植的每公顷产量达到10.50t以上、熟相较好、病虫害发生较轻、生育期适中(150~160天)的优质粳稻品种(系)11个;适宜沿淮淮北地区旱茬种植的具有高产潜力且每公顷产量9.00~10.50t的优质小麦品种12个;适宜沿淮江淮地区稻茬种植的每公顷产量6.00~7.50t的抗病高产稳产小麦品种6个。项目区普遍更换了优质品种,优质品种率达90%以上,为打造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安全水稻生产基地,扩大优质粳稻和强筋弱筋小麦生产奠定了基础[8]。

2.2创新杂交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动水稻机械化发展

为适应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的技术需求,“十二五”粮丰工程水稻团队与扬州大学经过10多年的多学科协同攻关,在杂交水稻机插秧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针对杂交稻采用常规的“密播成毯、多本密植”机插栽培技术造成的“机插产量低、技术久推不广”问题,创建了“因种精量稀匀播,精准旱育化控”的杂交稻毯苗机插育秧新技术,攻克了杂交稻机插稀播成毯、壮苗早发的技术瓶颈;为更有效解决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秧龄的严重制约,率先研制出杂交稻钵苗机插育秧新技术,探索了杂交稻带蘖中苗无植伤机插的新途径;研制了2ZGK-6型行距无级可调高速水稻毯苗插秧机和2ZB-6A(RXA-60T)型钵苗高速插秧机及配套设备,提高了插秧机的适应性和机械栽插的精准性;创立了“精量稀播毯形小苗少本机插平衡栽培”和“少粒精准穴播钵体中苗稀植机插平衡栽培”两套技术新模式。技术成果先后被农业部和皖、苏等粮食主产省列为水稻生产主推技术,累计推广面积417.66万hm2,引领了我国杂交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发展[9];核心成果于2015年获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2.3研制土壤培肥改良技术,促进砂姜黑土地区粮食整体生产水平提升

砂姜黑土是黄淮海平原三大低产土壤之一,在安徽省淮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大,可达155.77万hm2,占全国砂姜黑土总面积的48.3%。其中,伴有属因子的砂姜黑土面积占全国的57.5%。砂姜黑土的障碍属性一直是该地区粮食生产强基提质的瓶颈。项目组基于1981年建立的长期定位试验,发现了砂姜黑土长期单施化肥土壤pH变化规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及地力贡献率下降的特征,揭示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砂姜黑土肥力演变规律及微生物学特征差异;明确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是限制产量的关键肥力因子,探明了有机肥、化肥长期配施与小麦持续增产的关系,小麦产量变化及其稳定性对长期不同施肥技术的响应机制。另外,探明了小麦-玉米周年全量秸秆还田与土壤肥力、肥料效应及作物产量的协同作用,明确了砂姜黑土氮素供应特征及高产小麦养分吸收特性,开展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玉米周年均衡施肥技术研究,研发了4种以有机肥、化肥配施,秸秆还田为核心的培肥技术模式,创新了砂姜黑土培肥改良理论与技术。近3年来,成果累计推广面积285.26万hm2,增产粮食142.77万t,新增社会经济效益31.05亿元;核心成果于2015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4创新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警与安全防控技术,健全水稻病虫害安全绿色防控体系

针对安徽省近年来水稻病虫害产生的新问题,以促进水稻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为目标,系统研究出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的发生规律,从生态学观点出发,提出了沿淮稻区本田“前期不防治,中后期抓关键期”防治“两迁害虫”,以及以调整品种播期为中心的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剑叶完全展开至其后5天防治稻曲病的新策略;研制出30%烯唑•咪鲜胺悬乳剂、50%阿维•丙溴磷EC等水稻病虫害防治新药剂;开发了水稻主要病虫害预测预警平台,并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构建了安徽省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警与安全防控技术体系。另外,制定了安徽省地方标准《沿淮单季稻优质高产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在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应用。该成果近年来在水稻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87.93万hm2,不但节本增效,而且挽回大量经济损失,获经济效益55.69亿元;核心成果于2011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5开发新型高效肥料,引领作物绿色高效施肥新技术

为解决粮食生产中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拔节肥费时费工等问题,在氮素实时实地、磷钾恒量监控和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施肥策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建立了安徽省主要土壤类型小麦、水稻的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及与之相配套的施肥推荐技术体系;在研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肥料增效控失剂基础上,开发出控失性复合肥、控失活化磷酸二铵、活化态硫基复合肥、活化增效尿素、保水型复合肥等新型环保肥料,在安徽省年示范推广面积达40万hm2以上。新型高效肥料有效养分供给时间长,可达到110天以上,作物增产幅度可达11%~19%,肥料利用率提高了10%以上,实现了区域粮食作物施肥高效、简化、节本。同时,可以保水保墒、改良土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6应用绿色优质增效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户的种粮效益

在典型生态区对筛选出的新品种开展配套栽培技术试验,集成不同生态区稻麦新品种绿色优质增效栽培技术体系,开展试验验证和技术熟化,制定19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了优质粮食的产业化开发,提升了安徽省粮食竞争力,增加了农民的种粮收益。在18个县先后扶持建立了180个稻米专业合作社、480个植保合作社、246个农机合作社,鼓励和吸引龙头企业参与项目区建设,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例如,作为项目实施县之一的肥东县,以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契机,在核心区和示范区连片种植新两优6号、丰两优4号、丰两优香1号等优质品种2万hm2,协助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新禾”、“双龙”米厂与农户签订订单,以统一优惠供种、加价8%回收稻谷的方式,创立“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经营模式,开发一批“岱山湖”、“银鱼香粘”和“包公”牌优质无公害大米产品,其中,“包公”牌大米获省级名牌农产品称号,极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怀远县培育省市级稻米加工龙头企业19家(省级6家),稻米合作经济组织70个,建成全国最大的县级优质粳糯米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糯稻生产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品牌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系列化开发、订单化销售多种机制体制并存的良好格局,带动全县稻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核心成果于2016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

3加强安徽省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的建议

“十三五”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实施“调结构、转方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8]。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9]。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急需及时做出响应和判断,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开阔的视野,明确定位、调整方向、创新思路,在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10]。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强力支撑区域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安徽省粮食增产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3.1中低产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

安徽省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中低产田面积大,耕地基础地力已经或正在成为粮食增产潜力发挥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促进耕地资源质量的稳定提高,走内涵式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道路更能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必须坚持长期定位试验,探索长期施肥条件下农田地力演变规律与地力提升途径;研究秸秆等有机物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激发促进技术和生物驱动技术,以及有机-无机-生物耦合的全耕层培肥技术,构建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全耕层培肥为核心的土壤培肥技术集成模式。

3.2肥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农业投入品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但目前存在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突出问题,带来了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须改进生产方式,减少不合理投入,提高生产资料利用效率和效益。在选择和培育水肥资源高效协同利用的作物新品种基础上,通过新型高效肥料等新产品的运用来提高生产资料投入的精准性;同时,研究作物养分与水分吸收的时空耦合机理,提出不同生态区优化水肥交互管理模式和节水节肥栽培技术。

3.3区域气象灾害、病虫草害防控及应变补偿技术

安徽省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灾害和病虫害发生频繁,开展江淮地区抗灾避灾研究,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深入研究粮食作物逆境胁迫机理与避灾补偿栽培技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防灾减灾技术、病虫害发生变化规律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构建三大作物主要病虫草害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一体化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3.4粮食作物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

近年来,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土地流转的步伐。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下,农业经营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也对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加快研究小麦耕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提升技术、水稻机械直播节本高效栽培技术与模式、玉米标准化机播和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

3.5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促进粮食生产由规模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方向转变,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建议加强优质高产粮食作物品种筛选及区域优化布局、稻田综合种养生态农业生产模式、高档优质专用型粮食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粮深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

3.6信息技术与粮食生产融合创新

农业信息技术是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可以应用于大田作物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具有提升粮食生产信息化水平,推进粮食生产过程智能化、精准化管理的作用。建议构建不同区域农田土、肥、水、气等多层次本底信息数据库,制订基于云平台环境下的多元化两熟制作物生产管理协同决策方案,研发作物生产轻简化作业信息管理关键技术与智能作业装备,建立“互联网+”型江淮中部多元化两熟粮食作物生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10]。

4参考文献

[1]王宇.为农业转方式起好步开好局[J].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2015(4):1

[2]韩长赋.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努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22日)[J].农村工作通讯,2015(1):10-19

[3]杨雄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1):1-3,6

[4]刘丽伟,高中理.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新态势分析——以湖南、广东创意农业为例[J].农业经济,2014(12):3-6

[5]孔令聪,肖扬书,曹承富,等.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技术示范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2):53-56

[6]孔令聪,李静.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安徽省粮食生产[J].安徽科技,2014(2):28-30

[7]本刊编辑部.贯彻新理念建设生态农业强省深化改革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N].安徽日报,2017-01-10(6)

[8]王方.缩差增效,黄淮海小麦还有潜力[N].中国科学报,2017-05-17(6)

[9]张晓,张春锋,宋健,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对加强科技创新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3):9-11

篇5

1 制定有机蔬菜生产计划的原则

1.1 市场导向原则

有机蔬菜生产大户、合作社、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种植什么种类品种、种植多大规模、季节茬口如何衔接等应与本基地有机蔬菜消费对象和消费市场的需求相适应,以产定销、以销促产,同时种植计划制定后还要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不断调整和修订,而不能盲目种植和生产。

1.2 因地制宜原则

制定有机蔬菜基地生产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壤肥力、气温、积温、降水量、无霜期等因素,结合本地区生态环境、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安排有机蔬菜的种类品种、栽培季节、种植布局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扬长避短,科学发展。

1.3 特色差异原则

有机蔬菜消费群体目前主要是高收入人群,制定生产基地生产计划时应体现区域化差异原则,优先考虑发展特色蔬菜种类和品种,既能满足品质安全需要,又能丰富市场花色和满足品种需求。

1.4 质量安全原则

现阶段我国市场供应的蔬菜分为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有机蔬菜三大类。其中安全级别最高的是“有机蔬菜”。有机蔬菜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有机产品的生产环境质量要求和生产技术规范来生产,以保证它的无污染、富营养和高品质的特点。在有机蔬菜整个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同时还必须经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审查认证。

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有机蔬菜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激素,以及转基因产物,采用天然材料和与环境友好的农作方式,恢复蔬菜生产系统物质能量的自然循环与平衡。通过作物种类品种的选择,轮作、间作套种,休闲养地,水资源管理与栽培方式的配套应用,创造人类万物共享的生态环境。强调生态循环、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体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

2 有机蔬菜生产计划编制的内容

2.1 基地种植规模确定

有机蔬菜基地种植规模应根据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的需求来确定,一般按照每人26.68 m2或每人每天消费0.5 kg蔬菜来确定基地种植规模。

2.2 种植种类和品种确定

世界上蔬菜的种类(包括野生的及半野生的)有200多种,普遍栽培的只有五六十种。据统计,中国目前栽培的蔬菜至少有298种(亚种、变种),分属50科。由于蔬菜种类很多,其生物学特性也千差万别,有喜温的、耐热的,也有喜冷凉的、耐寒的;有耐旱的,也有耐湿耐渍的,甚至有耐涝的(如水生蔬菜);有喜强光的,也有耐荫的;有一年生,二年生,还有多年生;有草本,还有木本以及菌类、藻类,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都各有特点。可见,有机蔬菜基地可供选择种植的种类虽然很多,但考虑人力、物力、土地、气候等因素,在一个有机蔬菜基地上不可能种植全部的蔬菜种类和品种,考虑市场和消费需求,一般要求做到每个季节在地里生长的蔬菜15~20种,当季正收获的蔬菜10~15种,可满足不同消费者对种类和品种的基本需求。同一蔬菜其品种间应有合理的搭配,避免因品种单一造成病虫害流行而对有机蔬菜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同时也要避开因采收集中上市而影响均衡供给和经济效益。每种蔬菜的种植规模则应根据其采收期、贮藏期长短、单位面积商品有机蔬菜产量等综合确定。

2.3 茬口安排与布局确定

茬口安排是指在同一地块上不同年份或同一年份的不同季节内,各种蔬菜种植在栽培上的安排布局、衔接搭配和排列顺序。科学合理的蔬菜茬口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肥力、水分、减少病虫草害、节约设施投资,降低成本,调节蔬菜的上市期,克服淡旺季,实现周年均衡供应,满足市场需求。每种蔬菜作物应种在哪块地上,应根据土壤特点和不同蔬菜作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安排,如低洼易渍水地块,可安排种植喜湿耐涝的蔬菜,如蕹菜、芹菜、丝瓜、芋、藜蒿、豆瓣菜等。

2.4 田间栽培管理方案确定

落实种植计划是以田间栽培管理方案来体现的,因此生产者或企业还需指定一套适应种植计划的田间栽培管理方案。主要包括有机蔬菜基地的土壤培肥与利用计划(整地、培肥、茬口安排、用地养地结合、设施设备利用、轮作及间套作等)、生产资料采购与使用计划(种子种苗、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植物保护产品、清洁剂和消毒剂等有机蔬菜生产中允许使用的投入品)、田间栽培管理操作与记录计划(整地、播种、育苗、定植、肥水管理、中耕、培土、整枝、搭架、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管理体系建设计划(按照GB/T19630.4-2011规定建立系列文件、资源管理、内部检查、可追溯体系与产品召回、投诉、持续改进等的管理体系)、从业人员技术培训计划、流动资金合理分配与利用计划、有机产品标识的管理及使用计划等等。确保基地有机蔬菜生产有序进行。

3 有机蔬菜基地生产计划编制实例

以下为武汉百汇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姚家老屋有机蔬菜基地2013年种植计划。

3.1 2013年销售计划

①销售模式计划 a.会员配送。5 000户,要求每周配送2次,每次4 kg蔬菜,每次有15个以上品种供选择。总需求量2 080 t。

b.酒店订单。8~10户,每天1 800 kg,品种要求比较单一,主要为春季黄瓜、茄子、豇豆、冬瓜、葫芦,秋季小白菜、乌塌菜、花菜、萝卜等。总需求量648 t。

c.礼品菜。主要供应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市场,按照每个节日5 000份,每份5~8个品种,每份5 kg左右准备。总需求100 t。

d.门店销售。武汉百汇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武汉市开设有机蔬菜销售门店2家,按照每个门店每天销售200 kg计划,每次有15个以上品种供选择。总需求量:144 t。

总量合计:2 080+648+100+144=2 972 t。

②品种供应计划 销售计划中要求每个季节供应的蔬菜品种在15种以上,同时要考虑叶菜类、根茎类和果菜类的搭配,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基地的环境及条件:

元月份供应的蔬菜主要有:萝卜、胡萝卜、甘蓝、花菜、青花菜、苤蓝、大白菜、小白菜、乌塌菜、红菜薹、芹菜、芫荽(香菜)、茼蒿、藜蒿、菠菜、生菜、油麦菜、大蒜、小香葱、莲藕、荸荠、慈姑等。

2月份供应的蔬菜有:红菜薹、白菜薹、小白菜、乌塌菜、花菜、甘蓝、萝卜、大蒜、芹菜、藜蒿、菠菜、芫荽、茼蒿、荠菜、生菜、油麦菜、小香葱、莲藕、荸荠等。

3月份供应的蔬菜有:红菜薹、白菜薹、小白菜、甘蓝、莴笋、萝卜、樱桃萝卜、大蒜、芹菜、藜蒿、韭菜、菠菜、茼蒿、芫荽、荠菜、生菜、油麦菜、小香葱、莲藕、荸荠等。

4月份供应的蔬菜有:莴笋、甘蓝、菠菜、芹菜、白菜薹、小白菜、茼蒿、萝卜、樱桃萝卜、韭菜、蒜薹、豌豆、豌豆苗、生菜、油麦菜、小香葱、西葫芦、香椿、竹笋、莲藕等。

5月份供应的蔬菜有:番茄、辣椒、茄子、西葫芦、黄瓜、南瓜、小冬瓜、苦瓜、菜豆、豇豆、毛豆、豌豆、蚕豆、马铃薯、洋葱、莴笋、萝卜、甘蓝、苋菜、蕹菜(空心菜)、落葵(木耳菜)、小白菜、红薯尖、韭菜、小香葱、甜玉米等。

6月份供应的蔬菜有:番茄、辣椒、茄子、黄瓜、南瓜、小冬瓜、苦瓜、丝瓜、葫芦、瓠子、西瓜、甜瓜、菜豆、豇豆、毛豆、黄秋葵、马铃薯、洋葱、小香葱、萝卜、甘蓝、苋菜、蕹菜(空心菜)、落葵(木耳菜)、小白菜、红薯尖、韭菜、甜玉米、茭白等。

7月份供应的蔬菜有:番茄、辣椒、茄子、黄瓜、南瓜、小冬瓜、苦瓜、丝瓜、葫芦、瓠子、西瓜、甜瓜、豇豆、毛豆、扁豆、黄秋葵、苋菜、蕹菜(空心菜)、落葵(木耳菜)、小白菜、大白菜秧、萝卜菜、萝卜、红薯尖、韭菜薹、小香葱、甜玉米、藕等。

8月份供应的蔬菜有:番茄、辣椒、黄瓜、南瓜、小冬瓜、苦瓜、丝瓜、葫芦、瓠子、西瓜、甜瓜、豇豆、毛豆、扁豆、黄秋葵、苋菜、蕹菜(空心菜)、落葵(木耳菜)、小白菜、大白菜秧、萝卜菜、萝卜、红薯尖、小香葱、甜玉米、藕等。

9月份供应的蔬菜有:辣椒、黄瓜、南瓜、苦瓜、丝瓜、豇豆、毛豆、扁豆、黄秋葵、苋菜、蕹菜(空心菜)、小白菜、大白菜秧、萝卜菜、萝卜、红薯尖、南瓜尖、小香葱、藕、芋、茭白等。

10月份供应的蔬菜有: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小冬瓜、南瓜尖、豇豆、菜豆、扁豆、小白菜、大白菜、萝卜、甘蓝、花菜、菠菜、芫荽、芹菜、茼蒿、莴笋、生菜、油麦菜、小香葱、藕、水芹、茭白等。

11月份供应的蔬菜有:萝卜、胡萝卜、大白菜、甘蓝、花菜、青花菜、苤蓝、小白菜、红菜薹、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小冬瓜、菠菜、芫荽、芹菜、茼蒿、莴笋、生菜、油麦菜、大蒜、小香葱、芋、藕、水芹、荸荠、慈姑等。

12月份供应的蔬菜有:萝卜、胡萝卜、大白菜、甘蓝、花菜、青花菜、苤蓝、小白菜、红菜薹、番茄、辣椒、小冬瓜、菠菜、芫荽、芹菜、茼蒿、莴笋、生菜、油麦菜、大蒜、小香葱、藕、荸荠、慈姑等。

3.2 2013年种植计划

①种植规模确定 根据销售计划,2013年种植时一是要考虑销售的总量需求为2 972 t以上,按照每667 m2年均产商品有机蔬菜2 500 kg计算(综合考虑姚家老屋土地肥力、种植水平、其他损失等),需要79.92 hm2以上的肥力中等的常年蔬菜基地来安排种植(武汉百汇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姚家老屋有机蔬菜基地实际面积80 hm2)。

②种植模式、品种及时间安排 见表1~6。

③种植面积计划 考虑销售计划分为4个消费群体考虑种植计划:a.酒店订单。对于酒店订单只需根据需要安排即可,品种固定,栽培季节尽量通过品种、大棚等延长供应,另外也要考虑分期分批播种供应。根据每667 m2产2 500 kg商品有机蔬菜标准,生产648 t至少安排17.28 hm2。

b.会员配送和门店销售。由于会员配送和门店销售均要求15个以上的品种供选择,可在种植计划上一并考虑,会员配送是每周2次,门店销售是每天1次。根据每667 m2产2 500 kg商品有机蔬菜标准,生产2 224 t(2 080+144)需要至少安排59.3 hm2。每个品种15 hm2左右(具体每个品种的面积应根据产量、复种指数、供应期等确定)。

c.礼品菜。主要供应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市场,要求每份5~8个品种,每份5 kg左右。按照总量需求100 t有机蔬菜生产应安排2.7 hm2左右菜地来生产。每个品种3 335~5 336 m2(具体每个品种的面积应根据产量、复种指数、供应期等确定)。

端午节可供应的品种:樱桃番茄、杭椒、水果黄瓜、小冬瓜、苦瓜、葫芦、紫豇豆、毛豆、黄秋葵、落葵(木耳菜)、红薯尖、甜玉米等。

中秋、国庆可供应的品种:樱桃番茄、杭椒、水果黄瓜、小冬瓜、南瓜尖、紫豇豆、扁豆、大白菜、萝卜、莴笋、油麦菜、小香葱等。

篇6

关键词:硫铁矿;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对策

1.矿山概况

广西凤山县杭东硫铁矿矿区位于广西凤山县金牙瑶族乡杭东村境内,矿山面积约200多亩。原是一个有40年历史的国营老矿,对当时就业和经济发展曾起较大的促进作用,后来因生产工艺落后、矿石未能综合利用等诸多因素,导致生产效益不佳,负债沉重,于1998年1月起停产解散,矿权已灭失。开采期间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使矿区内表土结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遗留的炼矿窑、简易厂房破烂不甚,矿渣成堆,寸草不生。严重影响当地的自然生态和自然景观以及周边村屯群众的正常农业生产活动,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治理恢复矿山环境生态非常急迫。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矿山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表土破坏及水土流失、破坏植被、地貌景观、废弃矿渣、尾矿淹埋农田、坡地、土地贫瘠化及石漠化严重、环境污染、堵塞地下河、引发次生地质灾害。

2.1表土破坏及水土流失

矿山露天开采需剥离表面土层和风化层,没有采取保护措施,造成矿区的表土大多遭到严重的破坏,表土被翻起、雨水冲刷,最后被随意推弃在山坡上,表土原有的结构被破坏殆尽,土体由原来的密实稳定状态变成松散和不稳定状态,在强降雨雨水的冲刷下,矿区水土流失非常普遍和严重,土壤肥力亦随之大幅降低。

2.2破坏植被、景观

矿山由于露天开采地段和炼矿场内的植被已全部铲除。矿山已废弃多年,炼矿窑、简易厂房已破烂不甚,有的已倒塌,矿渣成堆,留下的是一片坑坑洼洼,满目疮痍的景象。

2.3废弃矿渣、尾矿淹埋农田、坡地

矿层埋深较浅地段,采掘方式为露天开采,经多年开采,采矿区的植被已大多遭到破坏,局部地段已基岩。采矿过程中无固定的开采坑口进行逐段开采,而是随富而采,废矿、弃土随意就近堆放。既无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又无统一的尾矿库,炼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矿渣被随意堆弃在山坡坡地上,下大雨时沟谷地段受洪水冲刷,常造成矿渣堆发生崩塌,随水下冲,掩埋下方坡地及农田。

2.4土地贫瘠化及石漠化严重

矿山采矿开挖随富而采,剥离表土,表土随意堆放,造成水土流失,山坡上或矿坑出露大片基岩,局部有出现石漠化的趋势。各矿山因水土流失及矿山的多年荒废,土壤中的有机质及N、P、K等肥力指标较低,土地呈贫瘠化。

2.5环境污染、堵塞地下河

硫铁矿开采的矿石主要用来炼硫磺,而当时炼硫磺采用的是一种非常落后的土法炼硫磺生产方式,这种方法资源回收率很低,污染环境非常严重。土法炼硫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炼硫区附近土地受到污染,植被脆弱。土法炼硫磺回收率很低,尾矿中还含有残余硫化物挥发到空气中,矿山附近都可以闻到刺鼻硫磺味道。矿山风天粉尘飞扬,空气质量恶化,雨天泥渣四溢,环境污染较突出,影响了当地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

2.6次生地质灾害

各矿山开采遗留的采坑边坡及废矿渣形成的土堆,形成了不少陡坡陡坎,易引发滑坡、崩塌地灾害。矿区内众多废弃的炼矿窑、储硫池、水池其顶部大多只有腐朽的木头、松散的矿渣或极薄的水泥板覆盖,内部中空,人畜走到上面极易陷入,对进入场区的人畜构造极大的威胁。

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难点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难点主要在于矿山地处基岩的石灰岩溶山区,表土非常的希缺,且矿山开采时表土未收集,这些因素给矿山的植被恢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矿山地处岩溶石山区,地表水源缺乏,恢复的植被旱季没有水浇灌,植被恢复很困难;矿山开采的矿石主要用来炼硫磺,而当时炼硫磺采用的是一种非常落后的土法炼硫磺生产方式,这种方法资源回收率很低,大部分矿渣偏酸性,植被难以恢复。

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策

根据对广西凤山县杭东硫铁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地质环境问题,结合地形地貌、当地群众意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进行治理。

4.1土地平整

主要是针对矿山因采矿及尾矿乱堆严重的地段。根据现状地势,依山势进行,因地制宜,把采坑内凸出的矿渣堆土挖移到坑内的低洼处,因现状地形进行平整,允许有缓坡起伏。采取了挖开矿渣堆下原表土层,用来做表层覆土,部分地方客土的办法。

4.2窑炉拆除

主要是针对治理区内以浆砌块石修建的炼硫窑炉。治理区内炼硫窑炉三五成群,修建在山坡的台地上,占用坡地,炉高2m~3m,由于弃用已久,大部分已破坏开裂、顶板冒落塌陷,对行人、牲畜构成威胁。设计对其进行拆除。

4.3护坡工程

为加强矿渣堆边坡的稳定性,做好水土保持,防止其受雨水、洪水冲刷坡脚而崩塌掩埋田地,在矿渣堆边坡外缘以浆砌片石修建脚墙,墙高1~1.5m,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

4.4排水系统

治理区没有排水设施,每逢降雨,特别是大雨,低洼处易被冲刷,形成冲沟,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各治理区地形在坡面上布置截水沟,在山谷或已形成的冲沟修建排水沟。

4.4土壤改良及恢复植被

治理区因采矿开挖、水土流失,尾矿乱堆,土体的天然养份遭到破坏,根据土壤化验分析,矿区的土壤全部偏酸性,有机质偏低,已不适宜种植农作物,根据现状来看只要作适当的土壤培肥,还是较适合树林的种植,能满足一般林木生长需要。考虑场地平整后的土地只能作为林地,本次设计主要是根据对矿区及矿区附近的植物调查研究,附近山头主要种植松树,矿山矿渣堆上零星长有松树且长势较好。恢复植被设计以种植松树为主。

根据土壤分析,土壤改良可与种植松树时同步进行,不需改良为熟土后再种植。如林地可在每个树坑内投入熟土、有机肥或其它肥料,然后种上树苗,也可在栽种时施放农家肥或复合肥即可。这样既可省钱又可省时,同样可以达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所以复垦后的土壤只要适当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肥力,就适合栽种树。

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效果

经过矿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窑炉基本被拆除,土地得到平整并覆盖上客土,并进行了有效绿化;建立了排水系统,有效地疏排雨水,避免冲刷矿渣;修筑了挡墙,有效阻止矿渣堆崩塌滚落淹埋农田。原来坑坑洼洼,满目沧痍的景象不见了,替代的是初步长起的草树,以及当地村民返耕种下的经济作物。治理效果详见施工前后对比图1-1、1-2。

篇7

关键词:矿山开采;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X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12003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煤炭资源的需求。这就为煤炭开采企业带来了机遇,但开采企业不注重矿山附近环境的保护,一味增大矿产资源的开采规模,加快开采速度,使得矿山周围地质环境恶化,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怎样做到煤炭开采与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协调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阜新翼顺煤矿周边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以及今后在煤炭开采的同时,如何做到保护周边环境的问题。

2矿山地理位置及开采历史

我国现在原煤产量的结构是,国有重点矿占44%,地方和乡镇煤矿占56%,改变了过去以国有重点矿为主的格局。我国的煤矿比较分散,约2/3国土上有煤矿。

阜新翼顺煤矿有限公司位于阜新煤田西南部,距阜新市区约35 km,距国铁新义线的清河门站约4 km ,距阜锦公路3 km ,交通十分便利。阜新矿业集团乌龙煤矿因资源枯竭,生产成本提高而扭亏无望,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申报并批准破产,剩余储量移交地方开采,由阜新翼顺煤矿有限公司利用原乌龙矿生产系统开采剩余储量。

阜新翼顺煤矿有限公司(原乌龙矿)由沈阳煤矿设计院设计,施工两对小斜井,即南井和北井,于1958年7月建井,1959年8月移交生产,设计能力21万t/年。在翼顺煤矿公司周围有6家煤矿,分别是阜新金隆煤矿、阜新市清河门区第二煤矿、阜新市清河门区四井、阜新市清河门区浦草泡煤矿、阜新市清河门区煤炭供销公司联办煤矿、阜新市清河门区乌龙坝镇朱家屯村联办煤矿。

3煤炭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影响

3.1井巷坍塌、地面沉陷、裂缝

根据翼顺煤矿断层发育情况,岩石力学性质较差,断层裂隙较发育地段,加之巷道支护强度不足,会出现坍塌冒顶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财产损失。采空区地表破坏形式主要是地面沉陷、地裂缝地质灾害。一般情况下地面沉陷发生在采空区的中心部位,而地裂缝隙在沉陷区的边缘地带,影响了山体、边坡的稳定,导致地面开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据统计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180余处,塌陷面积1 150 km2。全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40个,造成严重破坏的25个,每年因采矿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达4亿元以上。

3.2矿井突水

翼顺煤矿开采区的地下水主要靠地表水补给。根据矿井涌水量的观测资料,矿井水主要充水因素为冲积层水,基岩孔、裂隙水。各含水层与构造裂隙带间有直接或间接的水力联系,形成导水裂隙带。评估区断层裂隙发育,以张扭性为主,灰绿岩中的构造裂隙带,也可构成地下水储存场所和地下水通道,是地下水富集部位。此外老窿积水可能与断层、岩墙裂隙局部连通,导入井下使矿井涌水量增大,出现突水现象。

3.3采矿对水体的污染

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破坏严重,位于深层的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随着采矿活动的继续,将进一步被抽出,岩石孔隙水、矿坑水、井下生产防尘、灌浆、充填污水、选矿厂和洗煤厂污水,是矿山废水的主要来源。正常情况下,矿井水pH值在7~8 之间,属弱碱性。但由于矿石和周围岩石及含硫煤中含有硫化矿物,这些矿物经氧化、分解并溶解在矿井水中,其SO2-4较多,形成酸性水。尤其在开采巷道中,在大量渗入地下水和良好的通风条件下,为硫化矿物的氧化、分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3.4对土地资源的损害

老井、新井、风井井口等地表植被与表层土壤被一起挖掉,形成永久性破坏,土地损毁严重。工业场地办公区、生产区、洗煤厂、木材场等,这些场地主要包括生产区广场和建筑物,建筑物包括办公室、浴池、厨房、车棚、绞车房、机电房、轨道、车间厂房等,破坏方式主要是压占。原土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遭到破坏,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改变地貌并引发景观生态的变化,土地破坏程度较严重。

3.5对空气的污染

在煤矿区,煤与煤矸石在运输或破碎过程中引起的粉尘以及燃烧产生的烟尘,是矿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粒径约在1~10μm的范围内。粉末状物质受空气作用飞扬、弥散于空气中。再有煤炭开采形成的废气,主要指矿井瓦斯和地面矸石山自燃释放的气体大量排放,危害大气环境,造成矿区大气污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煤矸石115~210亿t,在已堆积的1 500多座矸石山中,有近300座发生过自燃或正在发生自燃,所产生的烟尘多为固体小颗粒,吸入人体会危害身体健康。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

(1)矿业开发应贯彻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恢复治理与环境保护并举,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2)坚持“边开发、边保护、边修复”,构建绿色矿山的原则。

(3)依靠科技进步,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土质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与开发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矿业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4)防治措施应根据环境问题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结合矿山生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期实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经济、环境效益的原则。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5.1地质灾害防治

5.1.1井巷坍塌、地面沉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1)治理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应在井巷施工和开采过程中加强井巷特别是顶板的监测,对裂隙发育带、断裂带定时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支护措施。掘进回风、运输巷道时不要破坏复合顶板。

井巷可采用锚喷喷浆支护,围岩破碎巷道加U形钢棚作辅助支护。提高单体支柱的初撑力和刚度,有条件可采用单体液压支架,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建立地表警戒线,进行地面变形监测,对采空区进行处理,塌陷坑和地裂缝进行回填、压实、覆土。

(2)技术要求。在地表移动范围周边设置警示标志,每100 m设置一处警示牌,禁止非矿山作业人员随意进入。建立地表变形监测系统;重点对垂直移动、水平位移进行监测,计算最大倾斜和水平变形,判断地表变形的形态和范围。对采空区进行处理: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采空区采用自然冒落式管理顶板。对塌陷区内和采矿边界拉张带影响范围内的主要建筑物应进行避让或搬迁。

5.1.2矿井突水地质灾害

(1)坚持在井下施工中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工作面开采或巷道掘进时,应采取适当措施,提前打钻探水、泄水,防止地下水、采空区水、断层充水、岩墙裂隙带充水突然涌出灾害的发生。完善探放水措施。

(2)封闭废弃巷道,开采前探明老窿水,在井巷掘凿接近含水断层时必须实行超前探水。开采遇断层时断层两侧必须留设20 m防水矿柱。

(3)加强防排水工作,做好各坑口地表防洪工作,各井口地表附近要挖好防洪沟,避免雨季地表洪水涌入坑内,按照安全规程中有关防排水的规定做好事有关工作,防止事故发生,完善排水设施。

5.2对水污染防治

煤矿排出的矿井水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后即可用于灌溉和绿化,充分利用矿井水资源,缓解矿区严重缺水的局面。探索对矿井水进行深层次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使之达到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标准。采用先进的洗选工艺,减少煤炭洗选时的用水量,降低洗选药剂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循环使用洗选用水,减少煤泥水的排放量与污染程度。

5.3土地资源的恢复治理

5.3.1治理方法

对矿山开采压占、挖损和地面沉陷、地裂缝破坏的土地,按照《土地复垦技术标准》、《矿山及其它工程破损植被恢复技术》进行恢复治理。闭矿后,回填封堵井口,平整。拆除工业场地废弃的建筑物,工业场地内(排矸场、储煤场和洗煤厂)剩余煤和矸石全部清运后,清理地表,平整工业场地,覆土,恢复成林地,栽植树木,林间种草。对已种植的植物进行管护。

5.3.2技术要求

(1)回填工程。利用矿山生产的矸石及拆除的建筑物废料回填井口,回填时要尽量考虑废石的粒径大小级配均匀合理,要充分增加回填的密实度,分层回填,分层压实。

(2)土地深翻平整工程。场地清理土工程结束后,应将地表进行深翻平整后方能进行土壤培肥及林草栽植,本方案土地深翻平整设计采用人工操作自行式平地机进行深翻平整,工业场地内采用深耕深松技术措施,翻土层厚度为0.3 m。

(3)覆土工程。覆土工程设计采用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按照林地标准,在治理场地内,以种植穴覆土为主,辅以穴间覆土的方式。株行距2 m×2 m,种植穴规格为0.8 m×0.8 m×0.8 m,穴内全部覆土,穴间覆土厚度0.2 m,覆土土源为工业场地内部土地深翻平整的土壤,满足覆土工程的条件。

(4)生物化学工程。为了优化土壤机构,提高土壤自身的保水保肥能力,取得较好恢复治理效果,达到林木的生长要求,需对场地所覆表土进行土壤改良,即在表土平整的同时,直接混入农家肥,土壤施肥标准为4 500 kg/hm2 。

(5)种植工程。闭矿后,井口、工业场地、临时储煤场和临时排矸场恢复成林地,乔木选择刺槐,株行距为2 m×2 m,坑栽规格为0.8 m×0.8 m×0.8 m,种植密谋为刺槐2 500株/hm2。

林间播撒草种,草种选择紫花苜蓿,撒播紫花苜蓿草籽30 kg/hm2。播撒时,要注意条带均匀,可用细齿耙往返拉松表土,使草籽被土覆盖。

5.4气体污染治理方案

加大瓦斯的抽放和集中处理能力,提高瓦斯利用率,或者研究将瓦斯固化吸收工艺,减少排放量;将矸石转化为其他新型产品,使矸石的利用率提高,减少堆放和排出量。

6结语

煤炭开采的环境问题,不仅要考虑矿区的环境污染防范与治理,还要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矿区人民和各级公司共同努力,将煤炭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雷少刚,卞正富.西部干旱区煤炭开采环境影响研究[J].生态学报,2014(11).

篇8

控制耕地面积的进一步减少

灾区重建中的耕地保护,首先必须控制耕地面积的进一步减少,在耕地数量上保持稳定。

一是要强化灾后重建的科学用地和理性用地观。灾区在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建设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时效与方便而随意占用耕地,要提倡科学和理性用地,在建设用地安排上,应尽量使用非耕地,特别是未利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对于项目建设的临时用地或过渡安置房用地,必须占用耕地的,应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在平整和清理场地时要注意剥离耕作层,在耕地恢复时,把耕作层回填,从而保护耕地生产能力的尽快恢复。对于过渡安置房占用的耕地,则尽量在地面采用铺砖后覆盖薄层水泥的硬化地面,为将来土地整理复垦、恢复耕地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把建设占用耕地比重作为灾后重建项目选址的重要衡量指标。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建设项目的选址中,必须进行多方案的比较,把占地规模、占用耕地比例,特别是占用优质耕地或基本农田的比例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科学引导各项建设用地尽量少占耕地,不占优质耕地。

三是科学制定生态退耕的标准,适度控制生态建设对耕地面积减少的影响。这次大地震,再一次让人类看到了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灾后的生态建设将是恢复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安排各项生态建设项目时,应避免耕地的锐减,特别是在安排生态退耕上,要制定适度的退耕标准。随着余震的逐渐减少,灾区的地表将恢复到原来的稳定运动状态,而且这次大地震已把长期积蓄的能量释放出来了,可以预计在相对长的一个时期内,该地区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地震专家普遍认为,像这次发生在龙门山逆冲推覆断裂带上的8级强震的复发间隔估计在3000~5000年以上。因此,在生态退耕方面,不必过于考虑可能再次发生强烈地震的影响。

突出耕地质量的提高与保护

保护耕地就是要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而耕地的生产能力不仅取决于耕地的数量,更取决于耕地的质量。目前,灾区耕地数量减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但灾区耕地质量的提高仍存在较大的空间,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来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的潜力还很大。因此,灾区耕地保护的重点,要从数量保护逐步转向耕地生产能力建设与保护上来。一要结合农田基础建设。加大可复垦灾毁耕地的复垦力度。对于灾区4万多公顷的可复垦灾毁耕地要抓紧制定复垦计划,在复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恢复到灾前的耕地状况,应结合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农田生产条件。二要防止耕地污染。耕地污染是导致耕地质量降低主要因素之一,甚至会使耕地丧失生产功能,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恢复重建工作的大规模推进,各类建设项目将大面积展开,而这些建设都有可能对周边耕地造成污染。要制定建设项目对耕地污染的防治预案,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三要加大耕地整理力度。通过农田水利、田间道路、防护林网的配置,田块平整与规范,以及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有效耕地面积,而且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的生产能力。

三个规划同步编制,统筹协调

对灾区的耕地保护要统筹安排,应提倡三个规划同步编制:即灾毁耕地复垦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耕地整理规划。灾毁耕地复垦规划是指针对灾区可复垦灾毁耕地制定的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是针对区域基本农田保护的专项规划,由于地震使现有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质量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重新编制;耕地整理规划是指灾区内所有待整理耕地的专项规划。三项规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耕地复垦规划从理论上说属于耕地整理规划内容,但内容更侧重针对不同的灾毁耕地制定不同的复垦措施,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而耕地整理规划不仅包括待复垦的灾毁耕地,还包括其他需要整理的耕地;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原则上应是优先保护优质耕地和集中连片形成~定规模的耕地。因此,三个规划在内容上虽然各有侧重,但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当这三个规划同步编制时,才能较好地处理相互的衔接问题。

调动灾区农民的耕地保护积极性

篇9

1、科学术语的研究与规范具有积极的意义

科学术语就是指某一门学科中的各种专门语言,用来表示某一特有的概念与状态。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专门的科学术语,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术语也在日益丰富与发展、规范。但存在着新术语层出不穷,术语混乱现象又很严重的情况,很多旧的术语存在着口语化、含糊话、解释意义不同等很多缺陷,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术语表达的含义的单一化、专业化、体系化与准确化。因此,在现代汉语中研究科学术语问题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与科学意义。首先,知识的规范需要科学术语的规范。随着知识的高度发展,知识信息已经成为大海,其中涉及到的各种概念、物品、状态难以数计,知识之间交叉重扎,科学术语之间极其容易混淆。这就对术语的规范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一个术语的含义必须是单一含义、特指某一事物的,术语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必须是严格的,命名必须遵循一定的系统性与原则性。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于科学术语的规范性要求会越来越高。其次,科技文化的传承需要科学术语作为载体。科技术语是科学研究与科学技术文化传承的桥梁和纽带,没有科技术语就没有科技知识,这与“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是同样的道理。在科学知识教育中,科学术语承载着历史上科学家们对于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且一代一代传递下去,逐步丰富发展着学科的体系,我国古代科学发展成果丰硕,要理解古代科学技术精华,必须研究古代典籍中的科学术语。术语构成了知识体系最基本的单元,知识就是这些单元构成的结构体系。再次,是信息社会信息管理的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已经波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对人类社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要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首先就要求术语规范化。很显然,如果术语混乱,计算机将无法进行工作。随着学科知识体系与信息技术的日益结合,科学知识需要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规范表达,这需要建立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属于数据库,这就对术语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适应知识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知识的国家化已经迎来了科学知识表达的国际化,世界需要接轨,科学术语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上进行国际统一。当前以英语为标准的科学术语体系已经汇集了世界科学知识研究的精华,而我们的汉语言发展需要建立自己的科学术语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汉语言发展适应科学的需要,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科学术语表达非常缺乏科学规范化。古代的科学典籍中的科学术语在现代科学中存在着理解的误区,很多科学研究着缺乏古汉语基础,对史书典籍中的属于做出了非本意的解释;我国方言复杂,民族众多,不同地方的语言对古代与现代科学术语的理解都存在着差别。可见,科学术语的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科学研究与科技的推广学习。

2、“耕作制度”是农业科学中重要的术语

耕作制度是农业科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术语,耕作制度简称耕作制,也可以叫做种植制度,或者栽培制度,是刊用耕地组织作物生产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制度。一种耕作制度,综合反映了作物生产中用地的程度、内容和方式。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确定种什么作物,各种多少,种在哪里,即作物布局问题;作物在耕地上一年种一茬还是种几茬?还是哪一个生长季节或那一年不种?即复种或休闲问题;种植作物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即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不同生长季节或不同年份作物的种制顺序如何安排即轮作或连作问题。还包括对土地的使用情况,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施肥,水分供求平衡,土壤耕作以及农田保护等。耕作制度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是极其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即对种植作物种类与结构,土地使用的效率,种植时间的安排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今天我们很多农民还是依靠传统的耕作制度进行农业生产的。不同地区的耕作制度是不同的,优化耕作制度对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收入与产出非常重要。一个合理科学的耕作制度需要结合地区生态、地理、等各种条件进行合理安排,按照古代与今天的科学发展思想,耕作制度还需要考虑到耕地的可持续开发,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农业技术的进步等因素。随着市场的变化、科技的变化,传统的耕作制度必须进行调整与改变,以适应经济效益的需要。所以,耕作制度反映农作物生产的结构和水平,是一项较为系统综合的技术一经济措施,所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极为广泛复杂。深入研究耕作制度,将充实丰富许多学科,对提高和发展农业科学有重要意意。耕作制度是现代科学制定的科学术语,在我国古代的农书典籍中没有出现“耕作制度”这四个字,但是其中对于农作物生产时间、操作步骤的安排以及要求等当中,早已对耕作制度这样的重要术语有着自己的表达,但是由于我国的农书典籍存世较少,章目不全,表述差错、解释不同等问题,其中部分耕作适度也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深入理解我国古代农书中对耕作制度的研究,有必要厘清古代农书中具体的词语表达方式,对于我们研究古代农业技术,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关农业术语“耕作制度”的文章

经过资料的详细检索,在目前的我国古代农书及典籍中虽然对耕作制度有较为详细的分析,但是没有出现术语“耕作制度”一词。在现代书籍与各种有关论文中,有很多对耕作制度进行研究的文章,其中都对耕作制度的含义作用进行了科学规范的分析,但是并不是从语言文字角度进行直接分析的。有一部分文章对我国的科学术语规范进行研究的文章,但是没有对耕作制度一词进行专门的分析。所以,可以说针对“耕作制度”一词进行单独分析研究的文章没有查阅到。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查阅的文章进行简单综述。首先,对于术语的研究文章很多。我国很早就重视术语的规范化,早在战国时期,荀子的《正名篇》中,就有六分之五的内容谈到有关术语的间题。到了本世纪初,术语工作更向前发展,1932年,成立了南京国立编译馆,制定了严格的术语审订程序,出版了《化学命名原则》一书。解放后,我国的术语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成立,制定了“统一学术名词工作的初步方案。”1984年,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1985年,又成立了“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些组织在术语的拟制和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其次,对于耕作制度概念的研究分析。在很多的教材与文章中,很多人提到了“耕作制度”的含义。词典中给它下的定义是:农作物栽培的方式及用地、养地农业技术体系的总称,又称农作制度。它以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包括土壤耕作、栽培、施肥、灌溉、水土保持、植保等农业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陈启锋在《论中国耕作制度》(1983年福建农学院学报)中,认为耕作制度是刊用耕地(及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组织作物生产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制度。孙声如在《试论我国古代耕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把我国古代的耕作制度分为抛荒制(公元前6000年以前)、轮荒制(公元前6000年一一西周)、连作制(东周一一秦)、轮作制(西汉一一南北朝)、二熟制和多熟制(隋唐一一清)。《齐民要术•种谷》:“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著、大豆为下,谷田必须岁易。”所谓“岁易”,就是轮作换茬的总结。另外,我国古代《汉书•食货志》引李悝的“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损亦如之。”《荀子•富国》中的“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晋书•傅玄列传》中的“耕夫务多种,而耕暵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的“顷不比亩善。谓多恶不如少善也。”等等,都是对耕作制度的阐释。对于《齐民要术》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多,其中大部分是针对耕作制度的。如:游修龄《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作物栽培》(《农业学报》1957年第7期);古世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谷子品种不是86个》(《山西农业科学》1981年第10期);李家文《从“齐民要术”看古代蔬菜生产》(《大众日报》1961年12月9日);匡明纲《“齐民要术”中的果树遗传育种》(《中国农史》1985年第1期);游修龄《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古代的肥料科学》(游修龄编著《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7月);万国鼎:《“齐民要术”所记农业技术及其在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地位》(《南京农学院学报》1956年第1期)。等等。

三、《齐民要术》关于农业术语“耕作制度”的确切表述

《齐民要术》的语言具有专业性、口语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书中蕴含着众多的农业专门术语,贾思勰在自序中说:“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览者无或嗤焉。”经过分析,在《齐民要术》中没有直接出现耕作制度一词语,但是整个一本书都是围绕着耕作制度的介绍来展开的。其中重点介绍了“畎亩法”、“区田法”、“代田法”、“轮作法”,这些耕作方法本身就是对耕作制度的描述,贯串着中国古代农耕制度中“精耕细作”精神。我们可以从《齐民要术》中看到很多对耕作制度的描述性语言。如:“(苗)其弱也欲孤,其长也欲相与俱,其熟也欲相与扶。”(《齐民要术•杂说》引自《吕氏春秋》)。反映了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分行栽培有利于作物的快速生长,因此有了横成行、纵成列的分行种植技术。对于南方水田耕作技术,主要指耕、耙为主的整地技术,和以耘田为主的水田管理技术,在《齐民要术•卷二》中也有简要的介绍,交待了耕播锄耰的要领(当时尚无“插秧”技术)。这是对我国古代旱地作业技术的描述,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较为发达的水利事业,但却长期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加上自然方面的原因,使得干旱成为农业发展的最大不利因素。抗旱耕作技术是中国农业在数千年时间里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齐民要术》一书在谈到耕作技术的时候,没有开篇就直接介绍耕作技术,而是首先提到了耕、耙、耱等重要的农具,可见工具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齐民要术》归纳概括了我国黄河中下游的地理特点及气候特征:处于内陆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或夏季降雨量稀少,降雨时多为暴雨。鉴于这种独特的气候状况,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抗旱保墒(保墒即保持田地里的湿度)方面的问题做了详尽的探讨。从汉代开始,连年种植在华北的许多地区已是司空见惯,到了贾思勰生活的北魏时期,民间开始推广实施轮作制,并且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间作套种方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给我们提出了一套完整而又复杂的大田作物的轮作,即“作物轮栽”法。针对北方干旱少雨的情况,《齐民要术》中对怎样打井浇地、积雪、冬灌等等问题,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创见。特别是总结了耕、耙、耱、锄、压等一整套保墒防旱的技术。对于这些环节之间的巧妙配合及灵活操作、运用都做了系统的归纳。《齐民要术》中列举了形式多样的耕作方式,有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并详细说明了每一种耕作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如何具体操作等。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过程中,他强调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此外,对于已经耕坏了的土地,作者也记述了补救和改良的措施。《齐民要术》在耕作技术上注重培养地力,提倡多粪肥田、绿肥轮作。它提倡“粪种”,施用有机农肥,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为此还总结出施肥“三宜”经验:时宜、土宜和物宜。《齐民要术》提及的有机肥料有苗粪、草粪、泥粪、人粪、畜粪、骨蛤灰粪、渣粪、黑豆粪、皮毛粪等,都是农民辛苦制作的有机农肥。书中认为,粪有生熟之分,有些肥料在未经发酵腐熟之前使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施用有机肥,确保地力不衰减,是中国生态农业的关键性措施。书中还记叙了种子单选、单收、单藏、单种种子田、单独加以管理的方法。为了保证种子入土后能够保持完好,并顺利的发育成熟,长出健康的嫩芽,《齐民要术》意交待了播种前要做的准备工作。书中还介绍了水选、溲种、晒种等多种处理种子的方法,在育苗的步骤中提到了水稻的催芽技术。《齐民要术》中介绍了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在具体情况下的播种比例。如讲到种小豆时,书中记载到:夏至后十天种小豆是最佳的时节,一亩用豆种八升。初伏终了下种稍差,一亩用一斗豆种。

篇1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5.063

Outlook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ltivated Land Requisition-compensation

Balance Policy under Resource Constraints

YANG Li-ji1,CHEN Xin-yu2, FANG Yong3

(1.Xiaogan Land Surveying and Planning Institute, Xiaogan 432000, Hubei, China; 2. 13 clas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Hubei Wuchang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 Wuhan 430061, China; 3.Wuh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Wuhan 43001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ast 15 years, using metn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experience summary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 number of problems related with cultivatedland requisition-compensation balance has been emerged, insufficient reserve resources of cultivated land, low-quality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absence of farmland quality control, widespread “requisition good, compensate poor” phenomena, money wasting and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resulted from unwise choices of project sit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bove,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implement the plans of cultivated land projects by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 collect farmland occupation tax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control the target of th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from the plan of the land using, and promote market transactions of the warrants of the cultivated land requisition-compensation balance.

Key words: resource constraints; cultivated land requisition-compensation balanc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Wuhan city

自1999年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以来,耕地占补为中国的耕地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效遏制了耕地快速减少趋势,强化了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但在耕地后备资源持续减少、生态保护压力日益增大、补充耕地质量升级等“资源紧约束”的现实情况下,耕地占补平衡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1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回顾

1.1 制度的提出

1999年1月1日施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定: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这是国家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1.2 制度的完善

2001年11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明确市、县确因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难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可以在省域内进行易地补充耕地。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了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的规定。2005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开展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基础工作的通知》,随后全国30个省(市)完成了折算基础工作。2009年12月,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2010年2月,农业部下发了《全国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管理与验收试点工作方案》,并将山西、辽宁、湖北、广东、四川、甘肃六省作为部级试点[1]。2012年6月,农业部印发了《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技术规范(试行)》。经过近10年的积极努力和探索,耕地占补平衡逐步由耕地数量平衡向质量与数量并重转变。

1.3 制度的创新

2009年3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积极探索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运作方式。广东、江苏、四川、浙江等地积极探索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市场化交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地区间资金、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2 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

中国正处于“四化”同步加快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各类建设必然会占用耕地。未来一个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不会放慢,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要求不可能降低,工业与农业争地、城镇与农村争地、生产生活生态之间争地将不断加剧,土地资源供给紧约束的局面将更加凸显[2]。国土资源部2011年的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状况调查显示,中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734.39万hm2(可开垦土地701.66万hm2,可复垦土地32.72万hm2)[3],其中83.55%分布在新疆、甘肃、山东、江西、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江苏、吉林等10个省(区),灌溉条件差、开发利用难度大,与占用的耕地质量相差多个等级,按照全国每年平均新增建设占用耕地35万hm2的速度,可以支撑20年。从地域分布来看,各省(市)间的耕地后备资源差异极大,地域面积小、经济发展快、平原地貌多的省(市)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国家规定不能跨省易地补充耕地,因此东、中部省(市)耕地占补平衡压力远大于西部省(市)。以湖北省为例,根据土地整治规划潜力调查,全省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7.92万hm2[4],而湖北省每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约为1.2万hm2,支撑不到7年。武汉市的耕地后备资源理论潜力仅为0.46万hm2,不足武汉市一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客观实际对未来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2.2 耕地质量把关缺位,“占优补劣”现象普遍

一是主观上的技术标准缺位。《土地管理法》规定,占用与补充的耕地数量和质量要相当。国土资源部门、农业部门对加强补充耕地质量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探索,提出了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建设占用的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等举措,制定了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技术规范等文件,但目前还没有执行。过去的15年,中国的耕地占补平衡体现在数量上的平衡,缺少补充耕地质量评价的顶层设计,地方上无法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进行把关。二是客观上的占补区位差异。建设占用的耕地往往是城市周边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利条件较好、土质肥沃的良田,而补充的耕地往往是难以利用的荒草地、滩涂、废弃的建设用地等,耕作半径远、土层厚度浅,缺乏稳定的灌溉水源和后期的有效监督与管护,导致开发出的耕地质量较差,很难与建设占用的优质耕地相提并论。主、客观上的双重原因,使得“占优补劣、占近补远、占水田补旱地”等现象普遍存在。

2.3 部分项目选址不合理,造成资金浪费和生态恶化

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时间在2002年左右,补充耕地类型以荒草地开发、低效园地、荒废坑塘、废弃砖瓦厂整理为主。由于对之后的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预判不足,部分已实施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又被建设占用,造成了投资浪费。2005年之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收紧,园地整理出的耕地不能用于占补平衡,林地、坑塘整理需要征求林业、农业部门意见,部门间协调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补充耕地目标的刚性约束下,资源紧缺地区采取“上山”、“下滩”、“围湖”等非常规手段补充耕地[5],破坏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带来了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生态隐患,且在多年后又将成为退耕对象,违背了耕地占补平衡的初衷。

3 耕地占补平衡的发展趋势

3.1 由耕地数量平衡向数量、质量、生态统一转变

国家要求耕地占补平衡要实现数量与质量并重,现阶段处于数量平衡向数量―质量平衡过渡阶段,随着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推广应用,以及补充耕地质量技术标准的出台,在数量平衡的基础上加入质量平衡因素的条件已经成熟。但在局部地区,存在填塘造田、围湖造田、毁林造田、侵占河床的现象,片面追求数量平衡,破坏了生态平衡,必须强化补充耕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建设的环保性。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耕地占补平衡将由耕地数量平衡向数量、质量、生态协调统一转变,实现耕地面积不减少,生产能力有提高,生态环境有改善。

3.2 由土地开发为主向土地复垦为主转变

国家提倡“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加大土地复垦力度,适度开发未利用地”,但相比土地整理和复垦而言,土地开发难度小、成本低、新增耕地率高,更受地方欢迎。全国1997-2008年增加的耕地中,通过土地开发方式增加耕地比例约占63.6%,土地整理占20.9%,土地复垦占15.5%[6]。武汉市2001-2010年累计补充耕地7 076 hm2,其中通过土地开发方式增加耕地比例约占49.2%,土地整理占35.2%,土地复垦占15.6%。2010年以前补充耕地主要以土地开发为主,但随着耕地后备资源的逐渐枯竭,补充耕地将逐渐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转变,而现实情况是土地整理类型少(以经济林、废弃坑塘为主)、面积小,难以适应和满足耕地补充的需要;土地复垦一般用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扣除还建和新建占用的耕地后,可以结余拆旧区面积20%-30%的耕地指标,这部分耕地可以用作占补平衡。因此,在后备资源紧约束下,耕地占补平衡将由目前土地开发为主向土地复垦为主转变。

3.3 由双方协商购买向面向市场公开交易转变

易地补充耕地有3种模式,第一种是直接按标准缴纳耕地开发费,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代为易地补充,全国大部分市县采取这类模式。第二种是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协调,委托人与受托人协商,有偿购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其成本最低。第三种是通过交易平台,有购买需求的一方通过竞价的方式有偿购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其成本最高。易地补充耕地实际上是土地发展权的转移,是发达地区的资金与欠发达地区间资源的价值交换,解决了耕地资源与需求的空间错位问题。在耕地后备资源逐渐减少、补充与占用耕地质量相当的刚性约束下,易地补充耕地的成本将越来越高,公开交易通过市场化手段配置耕地资源,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既解决了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地区的耕地资源瓶颈制约,又提高了相对欠发达地区补充和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4 耕地占补平衡改革的对策建议

耕地占补平衡应从“占”和“补”两方面入手,“占”就是要提高占用耕地的成本,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减少占用耕地数量;“补”就是要创新补充耕地的途径和方法,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生产能力不降低。

4.1 创新编制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性规划

补充耕地实施性规划是指导补充耕地项目选址和立项的直接依据。当前补充耕地实施性规划是依据上位规划下达的补充耕地目标,结合各村、各乡镇申报项目综合确定,即“项目型”规划,可以直观地指导项目实施,但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①规划的适应性不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预见性。这两种因素常导致规划与实施在空间、时序上的错位;②规划的科学性不够。为了落实规划目标,部分项目布局在生态敏感区域,带来生态隐患。农用地整治类规划不同于建设类规划,需要落实地块和用途,严格管理,更应注重生态保护,引导项目选址。建议创新规划编制思路,变“项目型”规划为“管控型”规划,即采取“分区+管控”的方式编制农用地整治类规划,结合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生态保护、农业发展等,将县级行政区土地划分为禁止整治区、鼓励整治区、限制整治区三大分区,各分区采取不同的管控规则,指导项目选址。禁止整治区不得安排补充耕地项目;限制整治区可以适当安排补充耕地项目,但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后才能立项;鼓励整治区优先安排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时,每年由省、市级土地管理部门下达补充耕地目标,县级国土部门根据分区管制要求以及项目选址要求,申报补充耕地项目。

4.2 按耕地质量等级征收耕地占用税

占用耕地要缴纳耕地占用税。现行的耕地占用税的税额是根据地区人均耕地的多少收取的,每平方米最低为5元,最高为50元,占用基本农田的,税额再提高50%。同时,国家还规定军事设施、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等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这种以耕地资源数量的多少,以及支持公益性建设的征税方式,没有体现耕地的稀缺性、质量的差异性和保护的激励性,人均耕地多的地区耕地占用税标准越低,占优质耕地与劣等耕地标准一样,不利于对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保护。建议尽快开展耕地质量调查评定工作,修订耕地占用税标准,根据耕地质量等级确定税收标准,占用的耕地质量越高,征税的标准越高,体现对优质耕地的保护。

4.3 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耕地指标

国土资源部2008年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项目区内拆旧地块整理的耕地面积,大于建新占用的耕地的,可用于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实施中,扣除田间道路、沟渠等,拆旧地块复垦出的耕地面积一般占拆旧区总面积的95%,而还建区和城镇建新区占用的耕地面积一般占70%左右,实施前后可以结余25%的耕地。以武汉市为例,已竣工验收的6个挂钩项目可以结余耕地指标约107.5 hm2,占归还周转指标的50%。湖北省每年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为1 700 hm2,项目实施完成后每年可以结余耕地指标约340 hm2,大大缓解了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在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结余耕地指标将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来源,且结余耕地的区位更优,灌溉条件更好,但还需通过耕作层剥离与再利用、土壤培肥等措施解决好耕地质量不高的问题。

4.4 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市场化交易

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市场化交易,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后备耕地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缓解土地开发资金短缺矛盾,有利于实现跨区域土地和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7]。这其中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平台问题。建议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建立储备耕地指标等公开交易平台,出让方在平台上交易的补充耕地信息,受让方在平台上竞价,价高者得。二是耕地保护任务转移问题。建议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文件,规定出让方和受让方交易成功后,出让方应同步接纳受让方同等数量的耕地保护任务,体现耕地保护责任与义务的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