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心理学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为心理学基础知识

篇1

一、视唱练耳课程与行为主义

20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甚大。其观点:知道了反应就可以推测刺激,知道了刺激就可以预测反应。把刺激与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这样,教学中练习或习惯的形成就成了学习的同义词。根据这一原理,视唱练耳课的教学研究长期以来围绕着如何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来展开。例如:要让学生形成固定的传统和声思维模式,在和声听觉训练中,我们就会根据传统和声理论编排和弦序列,当这种特定的和声音响对听觉反复刺激后,学生就会产生听到一个和弦,就会期待和想象下一个和弦的反应。因此进行这样的训练,课程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以华生为代表的经典行为主义强调反应之前的刺激,以斯金纳(B. F. Skinner )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则强调反应之后的刺激,即强化。斯金纳把强化作为促进学习的主要杠杆。在他看来,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行为主义认为,复杂行为是由简单行为构成的,主张把课程目标和内容分解成很小的单元,然后按照逻辑顺序排列,逐步通过强化手段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最终达到课程目标。

行为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对西方课程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至今对视唱练耳课程的发展还产生很大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强调行为目标,如:视唱练耳教学更侧重于音乐感知力的培养,围绕如何强化音乐听觉能力的研究是最重要的教研内容。在柏西・布克著的《音乐家心理学》中对音乐记忆的性质和可能性的看法是“将习惯定律运用到你的心理方面去”。②因此良好音乐听觉习惯的形成是教学的首要目标。

2.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由简至繁的积累,大多采用直线式教学。如:视唱练习曲的编排上,音的高低由近距离的音程向远距离音程扩展,调的学习顺序采用由少调号至多调号的编排方式等。

3.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如:视唱练耳学习过程中,脱离音乐作品的音阶、音程、和弦等的纯技术技能练习的必要性是经常被强调的,这是提高音乐听觉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有许多教师将教学的失败归咎于课内、课外的基本练习不够,强调学习过程中保证基本练习曲操练时数达标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表现为热衷于编排脱离音乐内容、音乐风格的单纯的音阶、音程、和弦式的视唱练习曲进行音准训练等。

4.主张进行个别教学。视唱练耳课采用小组课形式授课,其目的是尽量缩小学生之间音乐能力的差异,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这个观点出发,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小组中学生人数越少,针对性越强,越便于教学的强化训练,教学效果就越好。

5.提倡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模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各个训练领域都十分强调教学设计和过程模式,如:节奏训练、音程训练、和声听觉训练、旋律听写训练、视唱训练等都有其基本的、独特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6.主张开发各种教学技术。如:挖掘音乐潜能的各种教学手段、教学策略以及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7.注重教学绩效、成果分析和目标管理等做法。如:视唱练耳分级制教学管理,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各分级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对各级别的审核标准做出具体规定,为整体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为保证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目标管理机制。我国的许多音乐院校都有类似大同小异的课程目标管理机制。

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对视唱练耳教学观念的影响,首先突出地表现为在教学研究中更多地关注“怎样教”而忽视了“教什么”。但是,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的教学程序,又必然直接涉及教什么,不教什么。视唱练耳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如果只注重教学手段和课堂行为的改进,就会在以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可以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上做文章。这样就必然只关注局部而不顾及整体,从而影响到整体视唱练耳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方式和课程评价模式的开发和研究。其次,行为主义者过分依赖于对学习的分析结果,把人类学习过程描述得过于简单、机械。在视唱练耳课教学中,如果认为将音乐各要素作为音乐这台机器的零件,把对音乐各要素的掌握等同于音乐能力,因此只要把音乐能力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各项技能,并将这些技能视为机器零件拆下来一一加工,以为有了好的零部件机器就可以正常运转未免过于乐观。因为缺乏整合的机器即便能够运转,也不一定能做到持续的、良性的、高效优质的运转。

二、视唱练耳课程与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家尝试解释复杂的心理过程,将复杂的心理过程视为人类思维程序。认知心理学家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认为学校课程所涉及的主要是认知领域的学习。有些人把学校学习与认知发展视为同义词,从而导致了一场心理学的认知革命。其基本假设是:学生的行为始终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所以认知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处理环境中各种事件的内部心理活动,并试图解释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行为主义不同,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会对某种刺激做出某种反应,而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重建或重组。因此,认知心理学家感兴趣的不是行为发生的频率,而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布鲁纳(J. S. Bruner et al )认为,思维方式是各门学科所使用的方式的基础。布鲁纳的观点促使人们去思考最佳的学科结构的问题。认知心理学思想对于视唱练耳课程理论的影响,在于主张螺旋式的课程,因此必然会让学生一开始就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概念。认知加工理论对视唱练耳课程设计的影响在于,指导视唱练耳课程设计者通过概念、命题和建构的组合设计课程。如:由孙从音主编的《基本乐科教程》(1997)中,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建议以练耳(音乐听觉训练)为主线,视唱和乐理的进度尽可能地和听觉训练相配合。特别要围绕着听觉训练中的八个要素和八个循环(八个单元)的螺旋式上升进行。”③这八个要素是指:1.节奏,2.节拍,3.和声,4.曲式,5.力度,6.速度,7.调式,8.音乐表现。在视唱练耳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上也有截然的区别:对乐音的体验建立在音程与和弦交叉进行的基础上;在视唱练习曲的编排上,调的学习顺序采用由相关调号(一个升号调与六个降号调,二个升号调与五个降号调……)同时进入的编排组织方式等。认为在视唱练耳课程设计中,关键在于基本乐科的学科呈现方式应该同学生的思维方式相符合,使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本观念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扩展、再扩展。学科结构的思想一度被广泛用于课程设计,并把这种课程作为培养精英的有效途径。

认知学派在课程设计中存在着侧重于关注学科的知识结构或侧重于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的两个观点。布鲁纳倾向前者,奥苏贝尔(D.P.Ausubel)则倾向于后者。奥苏贝尔用“同化”作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同化。为了使课程设计符合同化理论,产生了“逐渐分化”原理。其依据是:(1)学生从已知的包摄性较广的整体知识中掌握分化的部分比从已知的分化部分中掌握具体的知识要容易;(2)学生认知结构中对各门学科内容的组织,是依次按包摄性水平组成的。④奥苏贝尔反对只求教材编写自成体系,而不考虑学生认知规律的做法。依据这一原理,视唱练耳必须按照乐理的音乐基本理论,按照其包摄性和概括性程度,组织成有层次的、相互关联的系统,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巩固点,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布鲁纳强调归纳法,奥苏贝尔强调演绎法,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得出两种完全不同的课程教材体系。例如:在和声听觉分析训练中,一种训练法是依照先学习音程的听辨(从近距离的二度音程到远距离的八度音程及复音程),再学习三和弦的听辨(从原位到转位),而后学习七和弦的听辨(从原位到转位)顺序进行的。另一种训练法是在进行音程的学习时,将音程的知识内容与三和弦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当学习三度音程时,结合原位三和弦的训练(因为两个三度音程的重叠即构成了三和弦);学习四度音程时,结合转位和弦的训练(因为三度重叠四度即构成第一转位的六和弦,而四度重叠三度又可构成第二转位的六和弦);而当学习和弦的同时,由于三和弦的根音与五音构成五度,转位和弦的低音与高音都是六度,所以又可建立五度与六度音程的听觉暗示,使旧知识与新知识产生关联。无疑,前一种方法是根据学科体系作为教材编写的基础,后一种方法是根据奥苏贝尔以“同化”作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的原理,把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使之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按照学科结构来设计,先进行音程的听觉训练教学再进行和弦的听觉训练教学是最佳的选择,在乐理教学中,也是按照音程、和弦的顺序进行的。因此在已有的视唱练耳课程设计中,以学科结构顺序设计练耳顺序一般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按照学生认知结构来设计的话,音程与和弦的教学同时进行应该更为合理。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新的和弦知识与旧的音程知识产生关联,在学习和弦的同时,又强化了音程的知识内容学习。视唱练耳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潜在意义在于它是否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只有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课程内容,才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学生无法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产生关联,就只有通过过度的学习,以求通过考试。其结果是“考完”后则“忘完”,从而丧失了音乐学习的意义。如果有些学科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难以同化,或有时课程内容无法按纵向的形式组合,就要采用“整合协调”的原则。通过分析、比较、综合,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有关概念的异同。

三、视唱练耳课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如果视唱练耳课过分追求认知学习,就有可能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产生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学校音乐教育应该是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单从认知角度来设计课程是片面的,这也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攻击的突破点。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这是行为主义关注的),也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是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的),而是学生学习的起因,即学生学习的情感、信念、意图等各不相同的个人内部行为。他们认为,课程内容对学生没有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可能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教育改革浪潮迭起,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作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从而赋予音乐教育更丰厚的人文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C.Rogers)认为,持有唯有认知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观点,是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当人的基本需要得以满足,自我实现就成为个体的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能加强学习动机,因此学生的自我实现是课程法定的中心。他们把课程看成满足学生生长和个性整合需要的自由解放的过程,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学生个体。罗杰斯的观点是,课程既不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这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也不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这是认知心理学家所强调的),而是要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否则学到的知识很快会被遗忘。在音乐基础教育研究中,往往认为只要音乐课程的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就能很好地学习。因此在我国音乐基础教育实践中,必然存在只注重基本乐科的外在辅助价值,忽视其审美的内在本质价值;只注重非审美的音乐技术体验而忽视审美的音乐情感体验;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而忽视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状况。视唱练耳课如果不关注什么内容对学生的音乐发展是最有意义的,如何使学生最有效地、感情投入地进行视唱练耳学习,就必然以牺牲音乐情感体验为代价来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认知。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的意义不是内在于课程之中,而是个人赋予的,只有对个人有意义的知识,才是知识得以保存不被遗忘的决定因素。人本主义课程强调情感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强调学生思维、情感和行动的整合必要性是很有道理的。但在音乐课程中如何把学生个人生长与传授音乐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会遇到困难。在我国,自《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颁布以来,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关键的全面实验阶段,在音乐教育实践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上呈现的音乐教育观念转变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如何处理音乐审美教育与“双基”教学的关系上。新音乐课程观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态度,与原课程强调“知识本位”,重视课程本身的严密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形成鲜明对照。应该说,对课程的认识从“知识本位”到“人本位”是人类文明的又一大进步。

然而,将传统的 “双基”(指音乐基础知识学习与音乐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理解为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音乐教育加以摒弃,这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质量以提高鉴别评价音乐的能力。如果不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就不可能领悟音乐中所体现的美的创造价值,也就无法深入到音乐的审美境界中去,领略音乐作品的美学价值。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科达伊对于当时匈牙利音乐教学中有些教师低估儿童理解音乐艺术的能力的现象,称之为“教师的迷信”。科达伊通过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能力的培养,使之具备音乐的一般读写能力,并能表演难度较大的多声部和转调的合唱,获得了较高的音乐才能。科达伊说:“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唱,直到我们成为一个伟大的和谐的音响,我们可以说:整个世界更美好了。”⑤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表演能力,“和谐的音响”想必是无法创造出来的,而“和谐”的审美体验则无疑是无法深入人心的。如果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基本的音乐需要和音乐生活密切相关,成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必要,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最有效地、情感投入地学习视唱练耳技能。因此,应赋予音乐基础课更多的个人意义,促使富有积极意义的音乐学习的产生。

应该承认,学生最关心的是视唱练耳课程学习对其个人音乐生活的意义,因此,视唱练耳课程工作者应当对此做出反映。什么样的音乐基础课内容对学生最有意义?怎样才能将学生的个人生长需求与音乐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传授很好地结合?人本心理学的另一代表人物马斯洛(A. H. Maslow)生前曾试图解决个人生长与传授各门学科必要的知识技能关系的问题。他认为,学习内容并不妨碍个人生长。在音乐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这也同样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人本主义者坚持注重情感的课程比传统的课程能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知识,并坚持‘信则灵,不信则不灵’,难免使人感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⑥

四、结语

行为主义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认知心理学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学生学习的起因。这三个心理学派思想对视唱练耳课程理论、教学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音乐基础课来说,其课程理论应建立在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的感受、社会的需要,汲取心理学思想的各派所长为我所用,才能使视唱练耳课程成为使学生“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综上所述,音乐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总是与心理学思想和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视唱练耳课程理论的研究也必然涉及心理学成分。首先,视唱练耳课教学工作者必须了解学生对基本乐科课程内容理解的情况,不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对基本乐科课程内容进行组织,不清楚学生对音乐基本要素的认知结构、认知规律,就无法有效传递这些课程内容。其次,视唱练耳课程与教学必定会涉及某种发展和学习模式,科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训练模式需要心理学原理的支持,因此,心理学原理应成为视唱练耳课程理论研究的基础。

① 钟启泉主编《课程与教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② 【苏】柏西・布克著《音乐家心理学》(金士铭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第69页。

③ 孙从音、范建民主编《基本乐科教程・练耳卷》,《练耳的教与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④ 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5页。

⑤ 引自杨立梅编著《科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音乐基础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封二。

篇2

 

特殊教育专业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残疾人研究、康复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特殊教育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不能很好适应特校一线教师工作的客观现实,各高校不断调整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特教学科重要基础课之一的心理学课程课程设置首当其冲,根据以往资料显示,很多师范院校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单独设置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而且在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的课程计划中也设置有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1]综观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的现状,其课程建设基本上有三种取向:一种是以学生的障碍类型为导向,开始介绍不同障碍类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系列课程;[2]另一种是追求特殊教育学学科体系自身的完整, 开设特殊教育导论、特殊教育哲学等大量的特殊教育理论,课程设置过于偏重教育学科本身,康复学、心理学、医学等课程的建设比较薄弱。如心理学相关课程只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等专业课,忽视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学习。第三种是以心理学相关课程为主导,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心理学特殊教育方向,重庆师范大学开设了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除此之外,在职教师也普遍认为心理学对于教学很重要,比如学者甘昭良将特教学校教师的知识技能分为六类,即:普通教育理论知识、特殊教育基础知识、教师基本技能、弱智儿童教育基础知识、聋童教育基础知识、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在对“普通理论知识”的态度上,儿童发展心理学被大多数被试(76%)认为是重要的,而分别有一半以上被试认为普通教育学(57%)和普通心理学(53%)重要。[3]

 

H师范大学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将特教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定为“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特殊教育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特殊学校、特殊教育科研机构、残障人士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本文根据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结合文献资料,对 2013级、2014级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从学生视角深入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问题,以供全国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参考。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主,编制《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本科生对心理学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和专家评审,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了问卷的效度。2015年,向特殊教育专业2013、2014和2015级本科在校生发放问卷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32份(如表1);原始数据以统一格式录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法的基础上,笔者还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访谈对象为特殊教育专业在校生,2013级7名,2014级7名,2015级7名,以口头访谈方式完成。

 

三 结果与分析

 

1 心理学课程看法数据与分析

 

从调查数据看(表2),总体上,在校本科生对专业课程总体设置满意度处于 “重要”的最多 (占89.5%), 其次为“一般”(占9.3%),1.0%认为心理学课程不重要;2013级在校生认为“重要”的最多(占 93.7%),只有两人个人认为“一般”,无人认为“不重要”。

 

通过数据可以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在校生意识到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很重要。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个人访谈以及文献法来分析这些因素,得出以下原因:大一在校生对心理学课程了解不是很深,认为特殊教育专业就是学好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就行了,没有必要过多地涉及心理学。与之相比的是大二、大三普遍认为心理学课程开设很有必要,这是因为由于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的加深,以及去特校实习,让他们意识到了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2 心理学课程开设方式数据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总体上56.2%的学生认为心理学类知识杂糅在教育学类课程比较好,43.7%的学生认为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比较好(表3所述示),其中2013级在校生16人认为心理学单独开设比较好,16人认为心理学渗透在特殊教育课程中比较好,与之相比的是,2015级在校生只有11人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比较好,大三学生在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方面明显高于大一学生。

 

通过访谈分析原因如下:由于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都是文科出身,学习普通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比较吃力,而教育学容易接受,因此倾向于渗透性课程的学习,比如某学生认为《特殊教育导论》中关于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消化吸收。而倾向于单独开设心理学课程的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单独开设有助于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而渗透性课程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比较零散。

 

3 心理学课程需求数据与分析

 

通过表4数据可以得知,学生喜欢或者想要接触一下心理学类课程;特殊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类课程,2013级、2014级在校生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咨询与辅导都比较感兴趣,而2015级在校生相对来说只对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评估、儿童发展心理学比较感兴趣。

 

笔者在访谈时发现原因如下:由于大一、大二开设课程较多,大三开设课程较少,所以大一、大二对心理学课程的需求程度没有大三高。而大三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由于考研的原因希望能够开设一些诸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心理学课程,另外一部分在校生认为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特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特殊幼儿,因此希望多开设心理学课程。而大一、大二在校生由于课程比较多,学习和考试压力比较大,所以心理学课程的选择意愿较小。

 

通过数据(表5)可知,总体上来说,学校希望开设课程类型为咨询与治疗>应试和考研>基本原理,可见在校生意识到了特教专业技术性比较强,学习技能型知识意向比较强。年级上相比,从大一到大三,应试与考研、咨询与治疗呈现递增趋势,原因是因为大三面临择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4 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科关系数据与分析

 

大一新生大多认为是两个单独的学科,大二、大三在校生普遍认为对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心理学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访问得知,基本上所有的大一学生都是通过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对特殊教育专业了解程度不深,认为特殊教育学就是学习特殊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而大二、大三在校生在特校实习期间感觉只能用一颗爱心去拥抱特殊孩子,无法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另外,很多学生已经通过或者正准备参加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学好心理学并且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有利于自己的学业。

 

除此之外,在与在校生进行访谈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对本专业的发展很有用,但是感觉学期结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学生在特校实习时对技能型知识需求比较强烈,而学校开设的课程却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四 讨论与建议

 

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所得资料,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大一新生对特教专业了解不深,所以在学习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数在校生认为心理学课程很重要,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却又很吃力,部分学生感觉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往往期末考试结束后,所学的内容也就忘记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整合优化,。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1 让在校生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通过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发现,大多数在校生都是通过高考调剂的方式被录取到特殊教育专业的,结果就是他们不知道特教专业是学什么的,未来可以从事什么工作,甚至有些学生直接排斥这个专业。所以,针对大一新生,有必要让他们对特殊教育专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不仅仅如此,还要对特殊教育学科有一个了解,让他们知道特殊教育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其中康复学、心理学、教育学都是其中重要基础学科,缺一不可。

 

2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

 

2010年以来,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超过四十所,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很多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教师的师德、治学态度和教学理念,以及在课程知识领域的认识水平,对课程建设成果和水平起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非常强调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特殊教育心理课程如何实施、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者——教师的理念与态度,这将直接影响该课程能否真正在教育、教学层面实施,并转化为行为,纵观我国新兴特殊教育专业院校现状,大部分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生,他们教学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主导课堂教学。[4]而心理学类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最高,不仅仅要具备特殊教育专业背景,还要具备心理学背景,但是同时具备特殊教育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很少,另外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备课时只备课程而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已掌握哪些知识,他们需要什么,其他课程讲授了哪些相关的内容。

 

3 加强与其他高校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篇3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

1《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必要性及目标

1.1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改革的必要性

《学前心理学》教育主要涉及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具体技能的训练。高校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少接触心理学知识,因此,《学前心理学》的教学要求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课堂目标,每个目标又要细致划分为若干个步骤或层次,将教学要点和难点贯穿到这些目标中。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无疑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在《学前心理学》教育中的积极性。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前心理学》教学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依然出现“灌输式”和“填鸭式”现象。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解心理学知识,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认为这门课程艰涩难懂,且枯燥无味,进而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对《学前心理学》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并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设立阶段性教学目标,注意突破这门学科的重难点,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学前心理学》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1]。

1.2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目标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前心理学》应当转变原来的灌输式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情感、知识和技能素质。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对心理学的接受情况,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的学前心理学理论和概念。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应避免直接给出心理学案例或问题的解决方法,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等方式,逐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据当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高校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的教学目标首先应包括知识目标,即探讨研究儿童心理问题和现象的方法、研究学前儿童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掌握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其次是指技能目标,即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则是指情感目标,即幼儿教师的职业意识和道德、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个体人格的完善。

2《学前心理学》教学策略

2.1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创新教学方法

《学前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实践工作者、理论研究者必须学习的课程[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变化特点,并了解有关儿童心理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应的教育措施,培养对幼儿教育的兴趣。同时,这门课程还可以帮助高校院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解决儿童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学前心理学》的这些特点和性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较于普通的心理学研究,学前心理学具有更加独特的一面,由于学前儿童在知识、语言、思维、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知识都相对匮乏,因此,他们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在行为举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学前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关注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接触学前儿童,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语言及心理特点。并根据观察结果,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此外,还要有效利用幼儿园的录像和生活记录资料,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带到课堂总,分小组讨论、研究资料内容,并针对录像中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改革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实践性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前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水平,设置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自主研究教材内容,并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其次,可以实施项目实践法。例如,为了了解儿童的交往类型和关系,可以安排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观察儿童在交往中的行为和态度,并着重调查某一班级儿童的交往情况,依据调查结果绘制幼儿交往关系图,并以书面形式在课堂上讲解关系图,以此引导学生在调查实践中自主掌握心理学知识。再次,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训教学,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的操作过程。此外,还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让学生到幼儿教育前线实习,负责具体的幼儿教育工作,在工作中验证和巩固自己已经习得的心理学知识,进而形成系统心理学知识体系。

2.3强调学以致用,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同样是提高《学前心理学》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为了凸显这门学科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特点,必须改变传统的考核标准,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并突出过程性评价,即在考核过程中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以此引导学生重视《学前心理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日常考核首先包括课堂表现,即案例讨论分析、学习任务完成、课堂问题回答、实习实训表现等内容。其次包括作业完成情况,促使学生及时掌握和巩固学前心理学理论知识。再次包括实践活动,以此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觉运用习得的心理学知识解决幼儿教育问题。在革新日常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还要改革期末考试制度。在闭卷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开卷考试内容,闭卷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基础心理学知识,开卷部分则以综合运用和案例分析为主。以此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学习与实际分析运用结合起来,进而增强自身的心理学知识运用能力。

3结论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做好《学前心理学》教学工作,需要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这就要求各高校对传统《学前心理学》教学模式加以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学前心理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牛艳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教学改革;实践

一、前言

《设计心理学》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是具有较强理论性的课程。它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同时它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并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①使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的领域知识和研究进展,如艺术感知觉、艺术形式、个体行为、消费行为等,也包括用户模型、设计模型等设计艺术领域的研究进展;②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③了解各种设计调查方法,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改进和完善设计,使设计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本门课程理论内容比较深奥,对艺术类学生来讲距离较远,内容相对抽象、繁杂枯燥,服装专业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理论内容较难懂,知识点较多,理论内容好像与服装专业联系不密切。如何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具体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改善设计心理学教学效果,本文就设计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讨,以期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学科与心理学学科交叉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有其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高等院校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学,往往和各个具体专业的专业背景、知识结合不够紧密。而且由于内容设置和学时的限制,很容易导致课程体系的“繁、偏、旧”,使学生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机械被动地接受学习。从而导致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手段落后等,也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内容与课时的失衡

目前高校在教学改革上重视通识教育,强调整体化、综合化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课程的课时量不断增加,同时专业课课时在缩减。而设计心理学课程本身内容繁,理论内容多,这使得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疲于赶教学进度,对一些重点内容和应当精讲细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展开,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学习与实践脱节

设计心理学课程授课内容往往以书本内容为主,单纯地传授原理知识,从概念讲解再到现象、规律一味灌输,忽视学生的服装专业特征和专业需求,导致教的内容用不上,用的内容没有教的尴尬,更不用说对学生力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仅仅从服装造型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设计的作品往往过于繁琐或者不切实际,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三)教学方法传统

设计心理学教材内容多涉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内容不容易理解,特别是艺术类学生对心理学的知识往往比较陌生,教材中谈到的原理和规律,由于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条件,学生很难彻底理解而且学生缺乏对非本专业知识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弄懂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往往以讲解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思维活动受到限制,久而久之,滋生了惰性,抑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改探索

为改善设计心理学教学的现状,满足本学科发展对应用心理学知识的需求,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力求使学生在较快掌握心理学理论和规律的同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对授课内容进行多层次划分

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特点,以及学生今后就业发展要求,尽量去掉与服装设计专业联系不紧密的一部分理论内容,选取适合本专业设计特点的内容进行讲授。对一些对设计心理学较感兴趣或者今后想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引导推介相关书籍,使其把握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技术。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和班级整体情况进行课堂知识的讲授。

2.讲授与实践结合

为了使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除了课堂讲授,还需要学生适时开展一些实地调研来了解服装穿着者的心理和消费行为状态。适合学生实践的调研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比如在课下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某一购物场所,观察捕捉消费者的各种行为表现,并做好记录,从中分析、判断消费者的个性、喜好和性格类型,并整理出不同类型消费者者的行为特征。撰写出调研分析报告。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现代高校教学设施齐备,为教师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如,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PPT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各种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现代校园一般都覆盖有无线网络,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轻易地找到设计心理学相关的资料,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为教学服务,使教学变得活泼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论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专业课程,也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只有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设计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从市场需求与客户需要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定位,成为一名合格的服装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4

篇5

关键词:教学改革;偏重双基;培养智能;关注建构;重要心理学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128-03

在教育学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上,心理学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代在教学上提出许多重要观点并发生重大影响的人有布鲁纳、赞可夫、奥苏贝尔、斯金纳、布卢姆、赫尔巴特等,他们本身就是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就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赞可夫更是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与教育学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当今要高效率地促成教学方式的改革,完成课程改革任务,如果没有心理学成果的支撑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学研究的深入,与教育理念、教学过程关系密切的各种心理学成果层出不穷,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加里贝林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等。这些成果为我们顺利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影响教学改革的重要心理学成果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教育教学理论,加快我国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改革大致经历了偏重双基、培养智能、关注建构等三个有显著特征的阶段,形成这三个有显著特征的阶段与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其支撑是息息相关的。当代心理学研究即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这三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理论革新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1978年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加强“双基”即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了追求“双基”的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无疑得到了过分的渲染与强调,比如,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往往是将材料划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小单元,且教学时一步一回头,不断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修正其错误的理解和认识,直至最后完成学习目标。整个单元由浅到深、由简到繁。这样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教材分小步子进行、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及时反馈、自定学习步调以及低的错误率。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是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影响,与其提出的“程序教学法”的四个要素是相一致的。

斯金纳是当代美国心理学家,他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行为研究为主要任务。他把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一是应答,即由刺激引起的反应;二是操作,即有机体自发性的反应。与此相应,他认为条件反射也有两类:即刺激型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从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中,总结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是: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活动的强度(概率)就增强。所增强的是反应发生的概率,而不是刺激反应的联结。他认为,操作的发生无需特定的激发性刺激,关键在于尔后的强化。在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他还概括出强化作用、泛化作用与消退作用等学习规律。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塑造和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积极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多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论把“强化”看做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斯金纳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机器教学”,设计出“程序教学”的完整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程序教学机编制直线式和分支式两种程序模式,把教学内容划分成基本独立的学习问题,学生借助于程序教学机和教材,以自学为主。这种程序教学虽然有刻板机械的一面,但它为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学个别化提供了条件。

行为主义学习论在实际教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程序教学。这种由易到难,积极反应,及时强化,低的错误率以及学习任务目标具体化、重视课程开发的思想至今在教学中还起着积极作用。

二、认知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篇6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心理学专业个人简历表格,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个人基本资料

名:

别:

出生年月:

1985-04-01

婚姻状况:

未婚

政治面貌:

党员

族:

汉族

高:

170

重:

50

最高学历:

硕士

所学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

毕业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

毕业时间:

2014-06-30

特长概括:

2年大学生及抑郁症心理咨询经验

籍:

江苏

现所在地:

江苏

自我评价

认真,热情,有亲和力。擅长认知行为及TA心理咨询,受过专业培训。对来访者充满爱和关怀,始终对生命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对自我的成长抱着热切的态度。热爱心理学及心理咨询行业,助人为快乐之本。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不限

到岗时间:

3个月以后

月薪要求:

面议 要求提供住宿

意向岗位:

心理学专业技术类心理咨询师/助理,心理学专业技术类EAP咨询师/助理,心理学专业技术类心理培训师/助理,心理学专业技术类管理咨询师/助理,心理学专业技术类心理测评师/助理

意向行业:

高等院校,综合型心理服务机构,事业单位,心理咨询机构,中小学校

工作地区:

江苏,上海

其他要求:

教育

学历

学校名称

专业

时间范围

专业描述

南京师范大学

应用心理学

2011年9月-2014年6月

应用心理学,针对心理学在企业及学校的应用进行学习,主修心理咨询方向,从事一般及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学习与实践。

培训

2012年8月-2012年10月  培训课程:心理咨询二级考试课程

培训机构:

南京脑科医院

培训地点:

南京脑科医院

获得证书:

结业证书

培训描述:

由脑科医院从事临床心理咨询工作的医生亲自授课,除教授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以外,更多的是联系临床实际,进行心理咨询的小组练习学习心理治疗的技能重视操作。

2013年5月-2013年5月  培训课程:团体辅导技能培训

培训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培训地点:

获得证书:

结业证书

培训描述:

针对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的游戏和技能进行了三天的学习也培训,并实际参与到活动中来。

语言

外语语种

掌握程度

英语

良好

工作经验

2012年9月-2013年9月 :南京林业大学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事业单位

所在部门:

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担任职务:

实习心理咨询师

工作描述:

组织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每周定期给预约咨询的南林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得到了老师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离职原因:

2013年3月-至今 :南京理工大学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事业单位

所在部门:

心里咨询中心

担任职务:

实习心理咨询师

工作描述:

从事南理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疏导工作。

离职原因:

2012年8月-至今 :南京脑科医院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医疗行业

所在部门:

医学心理科

担任职务:

实习心理咨询师

工作描述:

在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病房见习,接触临床精神障碍的病人,并每周听两次导师门诊协助门诊顺利进行。同时给抑郁症痊愈期进行长程心理咨询(每位病人至少八次咨询)并接受脑科医院专职心理咨询师的督导。

离职原因:

技能专长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擅长认知行为疗法及TA心理咨询,受过专业培训。

国家人力资源三级证书

计算机网络四级

普通话二级乙等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篇7

中国不断快速发展的经济,加剧了社会竞争,使得中国国民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社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及生活习惯,社会中精神及心理疾病数量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身心的健康。然而,当今较少有专业人员致力于改善、提高临床心理学相关的教学与研究等工作,且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心理学相关知识、方法与技术的优秀人才也十分匮乏。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素质关系到社会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培养我国优秀的临床心理学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关于人才培养创新的研究大多都集中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制造业技能人才与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等方面。李海宗等[1]对于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三个主体在各要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徐涵等[2]通过在研究有关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王英红[3]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应具有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问题,相关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的文献多集中于在研究国内外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培养模式进行演进及展望以及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进行战略思考等。杨文登等[4]分析了美国临床心理学在不同时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技能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LucianoL’Abate[5]强调临床心理学对国家精神文明及卫生需求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方法。综上所述,以上的研究为本文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供了思路,但鲜有文献系统性、综合性的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再加之,社会发展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创新,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丰富人才培养创新的理论体系,并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社会的现实,中国的国情,使得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受到众多因素的牵绊,本文选用“优略势分析方法(SWOT)”,分析影响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的相关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6]。根据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内部的竞争优势与威胁、外部的竞争劣势与机会等各种类型的因素分析而得,我国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与发展应采取积极主动推进的态度,提高相关主体部位对临床心理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加临床心理学相关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抓住机遇,加大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力度等。SWOT分析如表1所示。

2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当前条件下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成为了一种必然。

2.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由传统社会急速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念与发展模式对相应的科学人才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其中,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层次[7]。然而,当今我国大约拥有1亿以上人存在各类精神和心理问题,且我国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带来的各种类型事故的比率大约占了10%,为国家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与困扰[8]。高发的精神及心理疾病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负担已影响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社会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

2.2临床心理学人才自身发展需求

临床心理学人才是我国高等人才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人才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有关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就业等问题不断显露,解决以上问题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即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9]。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相关人群不断扩大,且其在相关医院的确诊率也一直呈现较高状态。由于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有10%-15%的患者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且全国50%-70%的自杀者存在精神问题。现实的实际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3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需求分析,迫切需要解决当前临床心理学人才面临的发展问题。因此,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建立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影响心理疾病因素的研究与分析,构建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10]。

3.1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构建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且有能力改善、提高人们心理健康疾病的专门人才。整体来看,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内容包括重要理念构建,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式构建三个方面。第一,重要理念构建。在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向被培养者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临床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相关状态、性格、兴趣与观念是影响其心理疾病的重要方面。因此,构建心理学人才培养理念应着重强调心理疾病患者相关方面对治疗过程造成的影响,包括其具有的不同知识、文化、能力、性别、个性、背景、信仰以及等级等,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者与心理疾病患者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使其共同达成一致的疾病治愈方案[11]。另一方面,秉着使心理疾病患者充分了解与认识心理疾病治疗的过程与方法及可能带来的结果的理念,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疾病的治疗。第二,教学体系构建。构建系统且完整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需要打破孤立且割裂的课程状况。首先,临床心理学研究需要割离出一般性研究中,着重培养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技能,并以此学习为基础,研究并创新临床心理学方法,从而为治疗者提供更有价值且可直接使用的论断;其次,针对有关临床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多个方面:人格、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研究设计以及临床评估等,建立具有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其中,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包括基本知识导论课程、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相关领域选修课程以及深入拓展研究课程共四个方面构成,且四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内在与外在相互联系,横向与纵向相互互补,形成了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系统性且多阶段的高质量教学体系。第三,教学方式构建。创建教学方式要强调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价值,要重点研究与解决现实中所涉及的相关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改变当今“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只强调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教育”的现状[12]。从教学内容入手,加大课程内容的实践价值;从教学过程入手,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开设课外实践环节,并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交替进行,突出课外实践的操作价值与技术价值。

3.2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框架

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运行的主要框架由一个目标、二个主体、四个系统共同组成。首先,一个目标。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培养在医疗卫生与教育等领域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疾病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并利用所学的心理学及医学知识对社会或组织的行为干预。其次,二个主体。主体是指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主要载体,包括学校及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当前中国临床心理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一方面是学校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对授课的方式、授课内容、授课模式以及教师结构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出具有雄厚的医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知识且思想敏锐、逻辑思维清晰、创新能力强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另一方面,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参与不足造成信息不对称,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入手,且需要不断拓宽培养者的临床医学视野、丰富其相应的临床心理学专业素养。因此,为了保障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实现,必须在充分发挥学校和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主体的基础之上,从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心理评估技能及心理干预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临床心理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再次,四个系统。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系统称为保护系统,主要是指对人才培养的相关主体组织机构建设并明确其责任分工,并在必要的情况下成立新的主体组织机构,从而实现培养系统更高的价值;其次,是主体系统,称为操控系统,主要是指相关机构,包括学校、私人诊所、医院以及企业等依据政府政策引导及社会文化导向,为实现培养目标从而展开一系列具体操作的过程;第三个系统指监管系统,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适时地对相关主体各方及模式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起到预警管理的作用,该系统包括信息反馈和过程评估反馈两个部分;最后,是支撑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分析现实的管理要求及客观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制定出能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价值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与要求。因此,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4结论

篇8

安全心理学是以企业组织中“人一机一环境”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主要是结合煤矿生产活动的特殊规律和安全生产的具体实践,研究煤矿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的心理因素及其作用规律,其研究对象是煤矿生产中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和控制途径。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安全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要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人是关键因素,要提高煤矿职工的素质和实现煤炭生产的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工业发达国家把安全教育培训看作是“安全的保证”,认为“在一切隐患中,无知是最大的隐患”,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扼制煤矿安全事故,必须要做好安全培训,加强职工的意识教育,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发挥好安全心理学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作用非常关键,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因为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关键、物的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按照人的心理规律和客观规律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目前煤矿安全培训存在以下问题

(一)职工对安全培训的认识不够。职工把安全培训当成一项任务,不愿意主动参加安全培训,从内心比较抵制安全培训工作。

(二)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区队领导为完成工作任务替员工请假不参加培训,对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三)针对性差。安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课程设置层次性不强,对参加培训的人都采用同一模式。

(四)培训机构重培训任务不重培训结果。目前在大多煤矿企业内部只注重完成培训任务,应付上级检查,而不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只注重完成两年1次的复训任务,不注重日常的监督管理,缺乏培训转化氛围。

三、煤矿心理学如何应用到安全培训:

打开心门,宣泄不满。针对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人前表露心声的职工,煤矿可以开设安全心理咨询室,配置“哈哈镜、胶皮人”等设施,设立安全心理咨询熱线,为员工提供一个释放心理压力的良好空间。在这里,前来安全心理咨询的员工可以说出心理的积怨、不满,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保证他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生产中。首先从心理上让职工放松下来,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培训,掌握更好的知识技能。

卸下包袱,减轻压力。煤矿单位应将心理减负活动引入基层,每周对职工进行一次心理减负培训,可以邀请跟班干部、培训中心人员或者矿领导分别参与,组织员工开展安全心理减负活动。通过跟班干部和培训中心人员对员工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及耐心细致的引导,让员工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把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及时释放出来,缓解了心理压力,从而身心愉悦投入到工作当中。

疏导心理,抓潜意识。在实施心理疏导的同时,引导教育员工进行“自我身心调适”。井下艰苦的作业条件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对从业人员的体能、精力和心理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可以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利用内部报纸、电视、网络,对员工进行“自我身心调适”教育,充分利用牌板、宣传栏、漫画、标语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安全意识。班前话安全,班中抓安全,班后谈安全,让安全警钟在员工耳边长鸣。与此同时,应该从思想源头入手,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理顺员工情绪,增强员工自律意识。可以让各区队在会议室贴“员工笑脸”照片,动员家属、子女为员工送《安全贺卡》等,对员工进行亲情教育。同时区队班组各项业务、工资公开上墙,使员工感受到了尊重。通过这些潜意识的培训模式,让员工从心理上觉得自己的重要性,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安全生产,这样才能起到培训的真正作用。

四、提高安全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多数煤矿的事故发生缘自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由人的不安全思想和心理所支配。因此,要想通过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归根结底在于如何管控好员工的安全心理和安全素质。现阶段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是通过被培训者的煤矿安全基础知识的强化培训,形式较为单一,只能对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技术等方面素质有益,忽视了安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应根据煤矿生产的特殊性来制定一套有效的培训方案,使安全心理素质和其它素质的培养共同作为培训基础。通过研究分析及实践证明,越是在危险、负荷重的工作环境中,心理素质越好就越会激发人的情绪,使人精神振奋、信心增强,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就会得以更好的体现,处理好各种危险问题,保证安全生产。矿工的安全心理和态度的形成,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对矿工进行安全心理培训,就是使大家了解和掌握什么是安全心理学,它的应用在煤矿企业的重要性,采取逐步展开的方式,有计划地提高安全心理素质,自觉地控制心理活动,从而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迅速果断地对井下不同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用安全心理来指导,使其行为规范化,保障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五、结束语

培训可以提高矿工的素质。但往往只强调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而忽视了心理素质。虽然前三个不可少,但都受心理素质的制约,必须以心理素质为共同基础。实践证明,在紧张、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心理素质强就会激发斗志、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员工的技术素质就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处险不乱,化险为夷,保证安全生产。因此,务必对矿工进行安全心理培训,运用心理学方法。建立矿工安全心理模型,形成安全心理定势,提高安全心理容量和素质,使员工能自觉的控制心理活动,遵章守纪,戒除自己的违章行为,保障安全生产。安全培训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煤矿实际工作中运用安全心理学,可以很好地消除矿井“人”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事故发生率,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安全心理学在安全培训中发挥的作用,为煤炭企业的安全培训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篇9

心理是指客观的事物在人的大脑中所造成对这件事物的感知,这个过程复杂且比较微妙。一件事物不同的发展会造成不同的结果。而对于学习美声的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对学习声乐最起码的认识。在进行美声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自身的音感比较好,就会在学习中容易产生自负的心理,致使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进步不大。而还有一些学生,音感比较差,基础知识也累积的不足,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最终也会影响自身的学习。根据上述两种情况,在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采取心理学的教导,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采用心理暗示或是心理指导的方法,区别对待学生。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适当的泼一些冷水,让学生自觉的保持冷静的头脑,及时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当适当的进行引导,及时帮助学生,让学生感觉自己是被信任的,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摆脱自卑的心理,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的发育,增强自己的思考能力。学生唱歌的音准与行为取决于学生的自信心,当教师通过学生对于歌曲抓音的准确程度就可以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存在自卑心理。教师在不损伤学生自信的前提下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点,如果一个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把某一个音唱低或者过高的话,教师进行鼓励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情绪再过饱满一些与保持身心的愉快等等,这样在不伤害到学生的前提下,有效的教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坚定信念

一个人的意志力能够准确的调动自身的行为,在遇到障碍时,能够采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最终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意志力是否坚定则来源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控意识。这同样适用于美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发声技术上与涵养上进行教导学生,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从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意志力与他的情绪本身是分不开的,他们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积极的情绪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坚持到底,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影响学生的从事任何活动,半途而废。在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与反控能力,在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够及时的进行调节,用坚定的意志来抵抗负面情绪,如果任由负面情绪长期的影响下,就会影响学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实现人生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是一个教师需要长期进行的教学任务。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心理学,利用心理学的特点来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及时进行督促与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增强学生的实践

美声教学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课程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及时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首先,要弄清楚学生紧张的原因,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促进学生自我进行放松,克服弱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对曲目进行科学的安排,适应舞台,熟悉舞台。从而达到成功。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心理管理 任职学员 转变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后,新型院校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军大多数院校,由学历教育院校调整为任职教育院校,按照学历教育规模化、任职教育集约化的要求,走上了以任职教育为主的变革之路。越来越多的基层军官步入军校大门参加任职教育,成为军校的主角,他们突出的心理特征、独立的个性和强烈的自我意识,也对军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军校任职学员心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施教促进学员心理转变,是当前军校心理管理应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军校任职学员的特点及相应转变

任职教育,是指在我军院校教育中,在完成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了使培养对象获得和提高从事某一特定军事工作岗位需要的专门知识和能力,通过院校进行的系统教育。

军校任职教育是一种以岗位任职培训、专业技术轮训为主的职业教育,教育对象是以现职军官干部和现役士官为主体的学员,他们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学历较高,知识经验丰富,需求多元。学员来自全军系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工作岗位,学历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博士,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经验阅历参差不齐。由于知识层次的巨大差异,学员特别重视培训对自身的价值,具有强烈地增进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内在需求,期望以各种方式从各个方面来学习以满足自己所需。

(二)部队工作经验丰富。入校学员一般都在部队工作多年,工作经历、实践经验都很丰富和指挥管理能力都很强,已经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相应的从事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大部分在领导岗位,领导经验丰富。任职学员基本都是来自基层领导岗位,工作和领导经验都非常丰富,突然由管理者变成被管理者,心理落差较大。

(四)接受知识自觉。学员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和付出时间精力接受任职教育,又加之成人心理特点,参与学习的目的明确,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以备任职所需。所以,学员主体意识表现得较为明显、强烈,对知识的吸收带有自觉性。

针对任职学员本身的特殊性,要做好心理管理,帮助任职学员顺利完成三个转变:

(一)角色转变,我是谁――军校学员,由一名领导向学员的转变;

(二)环境转变,在哪里――院校,由基层到院校的环境转变;

(三)任务转变,做什么――学习,由管理工作到院校学习的转变。

二、加强心理管理,促进顺利转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基本动力,良好的心态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活动效率;消极的心理体验和状态束缚人的能力的发挥。心理管理是指管理者遵循被管理者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借助各种媒介,间接地刺激被管理者的潜意识,激发他们的心理潜力,使人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共同目标而实施的管理。

(一)进行心理调查,做好心理服务。

心理调查是进行心理管理的前提,只有详细了解任职学员的心理状态,密切注意其心理动向和趋势,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效地进行心理管理。

1.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学员的心理问题往往同平时的学习、训练息息相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通常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在管理学员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在校时段,预想到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管理措施。一要充分了解学员的生活阅历。尤其是新入校的学员,通过查阅档案、个人谈心等途径,对其个人情况要尽快掌握,以便对新学员的心理素质做出初步评估。二要拓宽了解学员心理状况的途径。首先,要在学员的学习、训练和生活过程中,通过观察言谈举止、情绪、身体状况等方面,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其次,要深入学员当中,关心学员的学习、训练以及生活状况,通过多种谈心方式了解学员心理存在的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诸如定期进行思想汇报、坚持记周记、骨干汇报等多种途径,及时了解学员当前的心理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做到早发现、早疏导,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2.健全组织结构,增强防治能力。院校应当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为广大学员提供一个倾诉心里话的平台,使学员的情感得以宣泄,以恢复心理平衡,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在学员队应当建立一支思想骨干队伍,定期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学知识培训,提高他们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思想骨干队伍要深入学员当中,一方面解决学员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及时向上级反映学员的思想情况,使管理者掌握学员的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管理。

(二)进行心理教育,促进自我意识的转变。

应开设心理学知识的专题讲座或心理学课程,让学员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自我管控和自我疏导能力,及时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同时,增强基层管理干部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心理管理的能力,能够做到科学地分析学员身上所反映出的心理问题,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部队各级指挥员来院校参加任职培训,其身份、所处环境、人际关系和智能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基础。成功的社会角色需要出色的角色扮演,任职学员从部队到院校角色身份发生改变,需要重新认识和扮演新的角色。角色扮演过程包含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