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道路现状及建议

篇1

关键词: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

农业安全生产是国家的重要政策之一,关乎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如何实行并加强对农业机械在安全生产管理,促进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将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调查,贵州省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主要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管理缺乏协调性、农田和道路检查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业机械事故的发生率。下面,笔者将对当前贵州省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贵州省农业机械生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科学全面的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贵州省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地貌类型多样且气候温暖湿润,极其适合农业的生产。近几十年来,贵州省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机械购买补贴政策的落实,各类农业机械的数量在迅速赠加,并且全省各农机部门积极探索适合本省的农机发展道路,促进贵州省山地农机的发展。目前为止,贵州省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者半机械化,给农业生产、农用运输及农民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升。

2贵州省农业机械生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使用者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人员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等,并且农业机械使用前缺乏一定的安全生产教育和操作技术培训,使得在农机作业时经常违规操作,从而给安全生产管理留下极大地隐患。(2)政府对农业机械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对长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使得部分安全管理制度无法很好落实,造成农机安全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管理协调性且管理范围不确定。如政府对管理交通部门、交警部门、农机监理等部门,缺乏管理协调性,造成农业机械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3)对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和农田作业的农机的检查力度不够。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主要有拖拉机、农用运输四轮车等,农机安全管理部门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农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车辆进行安全管理,但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却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其次,农田作业机械与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相比,发生事故的概率较低,但是由于农机作业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对农田作业的农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同样不能松懈。

3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3.1提高农机安全意识

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逐渐认识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农机管理人员及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一、定期对农民朋友进行进行农业机械安全作业常识宣传,让基层农机使用人员了解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二、有关部门组织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升农机使用者的操作技术,使其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农业机械出现的问题,尽可能避免农田作业事故。三、安全生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加大经费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配件及乡村道路的安全设施。

3.2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农业机械的管理不到位,导致产生了诸多问题,要想改变现在的不良状况,可建立合理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及相关责任,以下建议为建立合理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供参考。农机安全监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机交通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尤其是对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检查。另外,制定合理的培训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提高农机检查队伍的监督质量。

3.3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年检

篇2

关键词 粮食烘干机;性能评价;效益分析;安徽宣城;宣州区

中图分类号 S2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154-01

1 宣城市宣州区粮食生产现状与处理方法

1.1 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

宣城市宣州区是安徽省水稻主产县之一,也是双季水稻主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6.33万hm2左右,同时每年秋种小麦面积逾2.00万hm2,全年粮食产量约为48.4万t,粮食生产在全区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粮食收获后的处理方法

一是晾晒。在天气晴好情况下,大部分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民在水泥场地、乡村道路,甚至是主要公路上晾晒,晾晒过程中要不断对晾晒的稻谷或小麦进行翻晒,以使含水率尽量均匀;二是粮食烘干机烘干。部分种粮大户自己购买安装了粮食烘干机,收获的粮食用烘干机进行烘干。一些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民,可以在收获后将粮食直接卖给粮食收储企业进行机械化烘干。

2 粮食收获后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阴雨天的问题

沿江江南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生产,但雨水也偏多,每到粮食收获季节,经常遇到连阴雨天气,收获的粮食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晾晒,极易导致粮食霉病腐烂。其中2015年下半年就是典型的例子,当年国庆节后直到12月底,经常是下2~3 d的雨再多云或者晴天,然后再下雨,导致农民不敢收割田间水稻,致使到12月中下旬还有水稻没有收割。就是因为收割后无法晒干粮食,各地粮食烘干能力也很有限,而水稻不能及时收割,又影响了秋季作物的种植[1]。

2.2 安全问题

即使在粮食收获后遇到连续晴天可以晾晒,在公路上晾晒非常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路面上的沥青、石子等容易混入粮食当中,影响粮食品质,同时晾晒的粮食很难达到含水率均匀的要求,销售价格必然受到影响。

2.3 用工问题

粮食晾晒需要不停翻晒,如果种植面积大,需要请人翻晒。因为不是一天就可以晒好,每天晚上要收起来,第2天再摊开晾晒,增加了生产成本。

3 宣州区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推广情况

3.1 烘干机推广情况

“十二五”以来,宣州区农机部门大力推广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现场参观培训等形式积极宣传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同时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和粮食收储企业发展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到目前粮食烘干机数量已经达到248台套。

3.2 烘干机推广前景

虽然烘干机发展迅速,但是与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相比,宣州区粮食烘干机保有量远远无法满足粮食烘干要求,粮食烘干机械化率不到30%,尤其谷物收获季节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收获的谷物会造成霉病腐烂,粮食机械化烘干在宣州区的潜力很大,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操作简单、管理方便,适宜农户和合作社及粮食收储企业等组织形式发展,可以与当地农户或种粮大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收入。

4 粮食烘干技术性能评价

一是粮食烘干机以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采用循环烘干工艺,谷物受热降水均匀、充分,烘后品质好。二是粮食烘干机投资小,使用费用低,可自动控制工作过程,自动停机,操作简单省力,符合种粮大户及部分粮食收储加工企业的需要。三是粮食烘干机是以煤、稻壳或秸秆作燃料,经过燃烧和换热转换为干净热空气,对被烘干谷物无污染。四是粮食烘干机配备有自动在线测温、测湿装置,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干燥均匀度好。五是使用粮食烘干机烘干粮食,可以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品质[2]。

5 效益分析

以购买15 t烘干机3台为例(以中联重工产品为例,国产各品牌烘干机价格基本差别不大,同型号机具补贴比例一样),去除国家补贴单台机具5万元,3台机具投入15万元,热风炉1台3.5万元,库房+地坪+铲车+变压器+皮带机等附属设施投入约50万元;烘干成本70元/t,主要烧煤炭或者秸秆等燃料,宣州区主要以收购粮食烘干达到要求的含水率后销售给国家粮站,根据市场了解,纯利润为60~80元/t,按照70元/t计算,3台烘干机每天能烘干45 t粮食,每年烘干70 d,每年纯利润约22.05万元,3年左右能收回成本。机具的使用寿命为5~6年。周边市场:全区粮食种植农户都有需求。带动主体:全区社会化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及农机大户。利益联结:可以参与加入当地龙头企业、粮食收储大户、社会化合作组织等共同经营分红[3-4]。

6 参考文献

[1] 孔爱民,张文华,钱生越,等.南京市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6):16-18.

[2] 李国P,毛志怀,齐玉斌.粮食干燥过程控制[J].中国粮油学报,2006(2):107-110.

篇3

    [关键词]农村;公共品;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社会资源要素和财政资源要素配置主要向工业和城市倾斜,使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相对拉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经过对安徽省的个别县、乡镇、村的调查,我们深感相对于城市,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致使农民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用电饮水难以及生产基础设施缺乏,这不仅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加重农民负担,而且会成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障碍。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钱”的问题,即涉及农村公共财政问题。

    一、农村公共财政下的公共品内涵界定

    公共财政是相对经济建设型财政而言的,是指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的财政,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而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是指财政如何满足农村公共需要,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包括:农村环境保护、农业基础研究、大江大河治理、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道路建设等。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滞后,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短缺、公共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财政来说,关键是要增加对农村公共投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加快农村公共财政建设,让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既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公共财政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收支跟随的制度安排,表现为一组财政组织制度、财政活动规则、财政行为法律。主要由公共财政体制、公共预算制度、公共支出制度、公共收入制度所组成。公共财政制度的特征:

    (1)公共性。公共性特征是属于所有财政制度共有的特征,公共财政制度的公共性特征最严格,即公共财政只能在被认定、被选择的政府性公共活动领域运行,政府配置应当是个人配置、企业配置、自愿组织配置的补充,是社会稀缺性资源的次要配置者,只在公共事务领域发生资源配置行为,不得进入私人事务领域,也不得进入适用自愿原则的共同事务领域;

    (2)公共决定性。公共决定性特征是公共财政制度才具有的本质特征。公共决定性要求公共财政的任何行为必须合法、公正、公开、透明,实现的方式是法治化、制度化、实现的工具是宪法、税法、公共预算法、年度预算法案。具体地讲,政府资源配置量全部通过预算收支来安排,也就是要求政府配置=政府收支=财政收入=预算收支=公共性收支;

    (3)市场状态决定性。市场状态决定性是公共财政的受动特征,即公共财政制度要按市场具体存在状态的要求来运转,并符合于、服从于市场个体,当市场处于发生状态时,公共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保护和培育市场;当市场处于发展状态时,公共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让市场自由地扩张生存空间;当市场处于发达状态时,公共财政制度就转变为公平分配、宏观调控、干预主义财政制度。

    就农村居民的国民性质而言,应该享受同城市居民无差别的公共产品,然而,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加之农民是低收入、低税费的弱势群体,因此相对城市而言,其涵义要宽泛一些。即农村公共产品是区别于私人物品,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私人不愿意提供的、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社会物品。按照其“公共”程度,可以划分为纯公共产品、非纯公共产品和非纯私人产品。

    农村公共物品中的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充分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主要包括:农村基层政府、村组织的行政服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乡村道路、清洁饮水)、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江大河治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灌溉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农业信息系统)、农业科技进步(基础研究、重大技术成果的中试和推广示范)、农村抗灾救灾、农村公共卫生防疫、农村扶贫开发等。

    非纯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效益上的外溢性和消费过程中一定程度的排他性的竞争性的公共产品,主要包括既有社会受益又有个人受益特点的农村医疗救助、农村社会保障、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

    非纯私人产品是指在对集团、组织范围或成员合理界定后,对外便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小范围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职业教育以及俱乐部形式的活动场所,如电影院、娱乐中心等。

    公共产品按照地域范围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区域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全国性公共物品有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等,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如大江大河的治理、大型水利工程、跨地区的病虫害防治等,地区性的公共产品如农村医疗、地区性的道路建设等。

    在我国,农民生产私人产品是以户为单位的,这种分散的组织形式以及公共物品的基础性和效益的外溢性决定了农民生产私人产品时对农村公共产品有关强烈的依赖性。农村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依赖性就越强,如农村水利、生态环境、电网改造、道路交通、农村教育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丰歉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高低。

    二、基于公共财政角度下的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形成原因分析

    我国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的问题,自农业税费改革以来,特别是实施免征农业税政策,我国原有财政体制下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这种不适应可从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两方面来看。

    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走势看,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要求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上看,我国现在已经越过了以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进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但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而且在城乡之间分布很不均衡,尤其是农村教育、医疗作为典型公共物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因病返穷、因穷辍学的现象仍然严重。据对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东至县和太和县的乡、镇、村的农村公共服务状况调研,总的情况是安徽省实施免征农业税和多项惠民政策后,农民进入零税赋时期,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土地经营成本降低,效益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农村基层干部已开始了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意识已开始增强,由于乡村干部已从繁杂的催粮要要款中彻底解脱了出来,给基层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但调研中发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存在的共性和突出矛盾主要为:

    一是乡村级的责任大、权力小的矛盾突出。

    (1)职责不清,职能角色亟待转换。过去乡村干部主要扮演“收税者”的角色。每年有70-80%的时间和精力抓征收,免征农业税后,许多乡村干部感到盲然和失落,特别是不知道如何服务。

    (2)层层定指标、压任务,乡镇作为最基层政府,承担过多的来自上面的高指标、硬任务,这些指标和任务往往以“责任状”、“一票否决”等形式落实,实质上是许多事权下移到基层。

    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突出。

    (1)地方性津补贴仍不能足额发放。

    (2)公共用经费标准低。乡镇公共经费一般每人每年都在800元左右。

    (3)项目资金配套较大的缺口,自上而下的项目工程,几乎都要是乡镇配套,如“村村通公路”工程的现有政策条件,按村乡级(包括农民个人集项)的现有财政力量只能完成50%.

    (4)乡村债务沉重,如有的乡村学校,因欠债权人的债务而影响学校教学秩序。

    三是农村的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突出。

    (1)农民的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的问题最为突出,特别是皖南山区、村镇,其居住环境、生活条件令人担忧。如东至县部分山村的血吸虫病瘟区的复发;太和县的饮用水污染严重,全县158万人口受污染水影响的人口有35万,占22%.

    (2)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使得公共财政的投向不能体现农村公共物品急需状况。如水利工程资金支出的“条条”下拔,因治标不治本,不能真正体现基层的公共品的急需。在调查中发现,东至县的许多中小水库因长期失修,已成为“悬上河”,一旦发生溃堤将产生重大的水灾危害;又如目前农民最为迫切的是急需致富的实用农业技术和信息,而目前许多支农的技术不实用,支农服务搞形式、走过场,农民不能得到真正实用的技术和服务信息等。目前乡村治安方面、警力严重不足,群防群治由于人员外出打工,缺乏青壮年,实际上是流于形式。

    (3)让农民出资、出劳力参与农村公共物品提供的方式有失公平,且按目前农民的收入状况也无济于事,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篇4

关键词:农信社;改制;农商行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现状及改制必要性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农信社的工作都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在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信社不断加大支农力度,积极支持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为繁荣地方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农信社自身发展却经历了坎坷不平的道路,特别是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比例高、潜在风险比较大、而服务对象又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三农”,严重制约着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农信社的发展进入瓶颈,长期经营上的漏洞与政策制度上的不完善,阻碍了农信社的进步,对农村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信社发展,农信社向农商行的改制势在必行。

农信社作为农民自己的金融机构,与“三农”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在农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对资金和相关金融配套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要求也就更高。适应我国社会主义“三农”发展,唯有将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才能提高农信社的金融自,才能更加灵活自主的为地方经济提供金融服务,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商品生产流通、促进工商业快速发展。

农信社改制不仅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的迫切要求。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将进一步健全“三会”制度,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公司治理架构得到完善,更符合现代金融企业的组织架构,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建立合理、有效的营运和管理机制,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另外在组建农商行的过程中,需要在诸多方面达到商业银行的标准,尤其是对于不良贷款的清收更是重中之重,资产质量会大幅提升,抗风险能力将逐步增强。目前,农信社的很多经营活动受到政策性歧视或者业务范围的影响,导致农信社不能享受银行业的“国民待遇”,改制后,农商行牌子更响,增强城乡客户的信赖感,增加资金来源,提高资金实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二、农信社改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良贷款率高

1.历史沉积贷款。过去农信社为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号召,发放的诸如兴办农村教育、乡村道路建设等形成大量不良贷款。目前乡镇企业大部分关停倒闭,导致贷款不能清收处置。

2.设施农业贷款。受地方行政干预的影响,一旦出现农村基础设施工程资金不到位等一些资金投入问题,政府往往以各种方式要求农信社发放贷款,这部分设施农业贷款以担保贷款为主,担保机制不健全,对农户贷款到期后约束力不强。

(二)支农作用削弱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农信社组织存款更为困难,农信社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曾占农信社绝对优势的“三农”业务也被削弱。农村信用社在对农业扶持的同时,受到的却是各种歧视性的政策的对待,有一些部门甚至明文规定系统内资金不得存入农村信用社。例如,财政部财办库【2006】12号规定原则上各级财政国库部门应当在国有、国家控股银行开立财政资金专户。这些歧视性规定直接影响了农信社的发展,也弱化了农信社的支农作用。且随着股权改造的推进,小额股东被逐步清理,其中主要就是农牧民,从参与到淡出,农信社在农牧民心中的定位削弱,也必将影响对农村牧区的金融服务。

此外,农信社改制成农商行以后,将实行商业化经营,因此政府对农信社的各种优惠政策也将逐渐取消,这就更削弱了农信社的支农力度。

(三)人事改革落后

1.专业人才的缺乏。由于受地域的影响,农信社职工素质普遍较低。一部分人员未接受过国家正规院校教育,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还有一部分职工是靠顶替或照顾内部职工子女就业和各种关系进来的。在职工文化素质、业务水平、经营意识等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加之信用社在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方面的薄弱环节,造成了整体队伍素质偏低,缺乏专业人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发展。

2.人员安置问题。在过去,经常有个别高管人员以指标考核或农贷竞争为由,通过政策导向、人员安排等手段,忽视甚至有意掩盖风险放贷,追求表面文章或是私利。很多老员工们都担心在农信社的改制过程中,他们过去的待遇会被削减,甚至由于没有专业知识不能胜任工作可能会被清退,所以在农信社的改制过程中遭遇到很多的人员阻力。

四、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清收不良贷款力度

1.责任清收,通过建立清收台账,责任到人,加大违规贷款的问责制度,从贷款的调查、审核、审批到发放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遵守权责分离、授权审批制度,分清责任,加大贷款的责任认定,并严格执行惩处措施,提高贷款违规违制成本。

2.债务重组,这是搞活企业,盘活资产的重要途径。机构对农信社实施并购重组和帮扶,要注意农信社法人地位不变,服务三农作用不变,过注入资本金和提供资金发放社团贷款等办法,消灭历年亏损挂账,处置不良贷款增加收入能力。

3.资产管理公司打包不良资产。对农信社的不良资产打包出售,不仅可以解决高不良资产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购买者的追查约束债务人偿还债务。这样的创新金融产品,既可以降低农信社的高不良,也能使购买者获利。

另外在政府方面,应帮助农信社协调公、检、法、财政等有关部门清理化解不良贷款。其次,在村集体拖欠和因政策性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化解方面,政府可以出资或给予土地置换。

(二)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由于农信社的改制中存在政策歧视和支农作用削弱的问题,所以地方政府应该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支持农信社的发展就是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农信社的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强力支持。

1.尽快落实国家对农信社的各项优惠政策。应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有关建设贷款的归还进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确保真正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农信社支农的积极性,如:税收优惠政策、不良贷款核销税前扣除政策、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贷款损失准备税前扣除政策和村级债务化解政策等。

2.取消歧视性政策。政府把农牧林水资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账户开立在农信社,既可以发挥财政资金对农村经济的反哺作用,支持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又可以方便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及各类涉农资金的发放,给农牧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3.要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工作,完善农业保险,推进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立,降低农信社的经营成本和风险。通过加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担保体系建设,解决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抵押难问题,从而切实防范和化解农村信贷风险。

(三)加快推进人事改革

1.首先要努力营造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机制,特别要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学习培训。通过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建立调动所有人员积极性的薪酬奖励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加强全员思想教育,确保改制工作的健康发展。统一全员思想,提高执行力。明确改制方向,端正改制态度,要让员工认识到改制为农商行,各项经营及管理的要求标准会更高,管理会更合理、规范,资产质量会得到较大提高,经营成果将会更好,员工们自身将会受益。

总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众多农户、小企业贷款需求的增长,目前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改制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农信社的情况各有不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不能“一刀切”,在充分考虑可行性及农信社的意愿下慎重推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药材;原生境;受威胁情况;中药资源普查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2.001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2-0001-04 

Analysis on Threatened Situation of Original Habita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n Chongqing City and Relevant Protection Suggestions ZHANG Jun1, LIU Xiang2, LIN Mao-xiang1, CHEN Yu-han1, JIN Jiang-qun1, LIU Zheng-yu1,3 (1.Chongqing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Chongqing 408435, China; 2.Chongqing Academ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ongqing 400065, China; 3.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fourth n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resource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great chang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n the Chongqing City. The main reason was the change of original habitat. This articl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reatened situation and factors of original habita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proposed relevant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original habitat; threatened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resources 

重庆地处亚热带,是日本-华东植物区系与喜马拉雅-四川盆地、秦岭大巴山-西北植物区系与西南云贵高原植物区系交错渗透的地带,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庆(试点)对重庆市40个县(区、市)野外调查结果,重庆市现已知中药材共计466科1783属5500种,其中植物药307科1493属5014种,包括低等植物38科70属178种,苔藓植物45科97属206种,蕨类植物46科112属500种,裸子植物9科29属58种,被子植物169科1185属4072种;动物药159科290属466种,包括无脊椎动物77科121属166种,脊椎动物82科169属300种;矿物药20种。较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 

基金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207002) 

通讯作者:刘正宇,E-mail:Liutzy@163.com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药材种类大幅度增加。但野外蕴藏量大幅度减少,且原记录的种类中有近1/10在此次调查中未再次发现[1-6]。该地区野生和栽培种类及中药材变化都甚大,本课题组对当地药用植物资源受威胁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今后相关部门保护和发展中药材提供参考。 

1 重庆市中药材原生境受威胁主要因素 

1.1 企业经济活动和政府公共性活动 

企业的经济活动和政府公共性活动给中药材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威胁。如矿山不断扩大开发,水电站(厂)修建、旅游业发展、铁路公路交通建设等活动,使大片森林被毁,造成不少地段大幅度滑坡,水土流失,导致现有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使中药材的适生环境面积缩小。如分布于我国最北限的极珍稀濒危药用动物——白颊黑叶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重庆地区仅分布于南川金佛山和武隆芙蓉江的狭小范围内,因某企业建水电站而破坏了其栖息环境,使白颊黑叶猴群被迫移居至相邻的贵州省境内。另外,还有林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脆蛇、五步蛇、乌龟等药用动物,因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而修建公路,使资源蕴藏量几呈垂直下降,野生脆蛇和乌龟几乎已达绝种的边缘。 

1.2 化学防治造成农药残留量增加 

由于农林业不断大量施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量超标而严重影响药材品质,甚至于有的品种因农药残留量较大而不能药用。笔者曾对一些地区的青蒿、白术、金银花、半夏、党参、、白芷、鱼腥草等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7]。表明目前农药残留超标是威胁中药材生产的因素之一。 

农药的使用也极大影响了药用动物的生存繁衍。以药用芫菁为例,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使芫箐幼虫的食物链被切断,造成药用芫箐的资源量锐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制药厂以芫箐为原料生产的“肝康灵”(广谱治癌药物之一)因原料缺乏而被迫停产。 1.3 企业“三废”的排放 

由于重庆市工业发展的进程加速,“三废”的排放也随之增加,污染面逐渐扩大。导致药用植物主动或被动吸收而造成间接污染,其药材产品所含重金属元素大量超标,严重影响了药材质量。如青蒿、白术、金银花、云木香、天麻等中药材,因铝矿、锰矿的大量开采而受到污染。 

工业所排放的废气不仅影响了药材质量,而且还严重影响药材生长。如合川水泥厂排放的大量废气沉积于附近使君子上,使其失去开花能力;江津水泥厂排放的废气对附近乌梅污染,不仅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而且间接促使介壳虫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了乌梅药材的生产。 

1.4 植被的不断变化 

经调查,重庆市中药材分布区的植被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原始植被几乎无一尚存。由于植被变化或遭破坏,造成中药材生长繁衍地段生态因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黄连主产区的石柱黄水地区,随着居民活动的加强,黄连生长区域的高大庇荫树木被砍伐,植被被破坏,光照、湿度等因子发生变化,造成黄连大面积死亡。 

植被的变化不仅严重威胁着植物药材的发展,同样也威胁着药用动物的生存、繁衍。如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因脆蛇生活区的植被遭到破坏,加之天敌危害及人为捕捉力度加大,使脆蛇蜥的自然资源大幅度下降,导致金佛山的脆蛇蜥已无种群存在[8]。 

1.5 “天敌植物”的引入 

植物异地引种时未加强检疫,遗患无穷。由于检疫不严格,将生长在滇西北和滇西南的野生紫茎泽兰引进了重庆地区,并迅速蔓延和传播,致许多当地的草本中药材品种——青蒿、蒲公英、补骨脂、香附等遭到严重破坏。 

1.6 无计划过度采伐利用 

由于国家迄今未对野生药材的采伐利用作具体统一规划,导致不少人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对一些名贵药材大肆采伐[9],如无计划采伐青蒿,造成目前青蒿种子来源已成难题。分布于酉阳和南川地区的多年生药材骨碎补也因过度采伐而使野生资源大幅度减少,甚至个别分布区种源也被采伐,使该品种药材的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动物药材也是遭受过度捕杀而造成资源匮乏。如原重庆地区分布较广的珍稀药用动物林麝,因遭大肆捕捉,目前盛产林麝的区域已很少见到踪迹。笔者对南川地区的调查发现,除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较小范围内尚有部分种群外,全市近20个乡镇再未见到林麝踪影。另外,原重庆市分布广、资源蕴藏量较大的乌梢蛇,也因过度捕杀而使物种自然资源近于枯竭。 

1.7 药材市场价格的波动 

目前我国药材市场上,除麝香由国家统一收购管理外,其余品种均自由交易,随行就市,导致药材生产极不稳定。如南川金佛山所产云木香、大黄,因近几年价格持续低下,野生品种无人采伐,家种更无人问津,导致两种药材发展受到极大抑制。 

2 重庆中药材原生境保护情况 

2.1 建立自然保护区 

重庆市现已建成各级森林及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市)级自然保护区11个,县(区)级自然保护区17个,总面积606 992.4 hm2,占全市面积7.32%。另有各类型风景名胜区42个,总面积449 290 hm2,占全市面积5.46%;各级森林公园49个,总面积60 613 hm2,占全市面积0.74%。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建立对当地中药材原生境的保护起到一定作用。 

2.2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 

“十五”期间,重庆市对林业投资规模之巨、建设力度之大、推进速度之快、发展效果之好前所未有。现已完成公益林建设120万hm2,森林资源管护面积310万hm2,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408万hm2,森林覆盖率为30%,活立木蓄积量突破1.2亿m3。 

重庆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在39个(区、县)实施和三峡库区22个(区、县、市)169个乡(镇)水库周边绿化带工程建设,促进了全市森林资源增长,工程区中药材原生境得到逐步恢复。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389万hm2,促进了退耕区域森林覆盖率增长。另外,还开展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活动和三峡库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抢救保护工作。 

2.3 半家种或家养 

针对中药材生长繁殖的薄弱环节,实施人工抚育。对原采收过度造成生态失衡的区域,通过投放原有物种和有益生物以维持原生境的生态平衡,如向江河及森林投放药用动植物种源和害虫天敌。 

2.4 治理污染源 

近年来,重庆市各级环保部门加大了对大气、河流及土壤中污染源的治理,对污染大企业和矿山进行了排污、排尘处理,并关停了数千家技术落后、浪费资源、质量低劣、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窑、小水泥、小造纸、小纺织和小化肥“五小企业”及小锰矿和小铝矿等。交通部门除明文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加速乡村道路硬化外,高速公路、铁路修建通过药材主产区时,还多采用架桥梁、修隧洞。农业部门提倡使用农家肥和生物农药,严禁高残毒农药和高残留化肥的使用。 

2.5 防治有害生物入侵 

20世纪以来,重庆市有害生物入侵加重,市政府曾在2005年安排了大量财政资金,用于松材线虫病和紫茎泽兰等重大林业重大有害入侵生物的防治,以保证中药材原生境的生态平衡。 

3 重庆中药材原生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对矛盾。从经济发展角度而言,资源应以利用为主;但从环境保护角度,则应以资源保护为主。如何正确处理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已严重阻碍了重庆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1 人多资源少对中药材原生境形成沉重的压力 

根据现有资料,重庆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81.6人,是全国的2.82倍,同时全市实有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不及全国一半。 3.2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2.1 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 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借助发展经济,对资源高强度掠夺式开发利用,忽视了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2 重生态建设,轻生态保护 在处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方面,缺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合力。在实际工作中,生态建设部分项目未将生态要素、生态环境问题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有机结合;重生态环境破坏后的恢复和重建,轻破坏前的保护与预防,呈现边建设边破坏的局面;重项目建设,轻项目完成后的管理。 

3.3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中药材原生境压力 

重庆农业人口多、人均收入低,特别是三峡库区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面广。而且大量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脆弱、环境恶劣的山区。如平坝地区的农业人口仍在传统农业的束缚之下,传统耕作和生存模式导致大量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 

3.4 自然条件恶劣 

重庆市地形破碎,山高坡陡,坡地多坪坝少,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市面积94%,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酸化和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区域内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土壤保水能力弱,植被破坏后难以恢复。重庆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多暴雨,降雨时间分布集中,降水分配不均,常常引起山洪灾害。 

3.5 管理体制不健全 

生态环境保护是按环境要素实行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系统。目前,重庆市资源部门集资源经营管理与资源保护于一体,对资源开发的执法监督虽表面上存在,但处于行业发展的从属和次要地位,对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且因部门职责交叉,尚未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统一协调工作机制,难以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协调行动。因此,各部门对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描述差异较大,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领域的生态建设效果评价标准不一,不能正确评价和反映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市生态环境尚无科学的考核指标和体系,更多只是停留在被考核部门根据各自工作需要而提出的目标任务,未从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任务需求上分解落实相关部门的目标任务;而且,现行的考核制度未将生态环境目标考核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中,客观上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行为。 

3.6 能力建设滞后 

重庆市由于生态保护工作起步晚,基础工作薄弱,对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认识不足,特别是对新出现的农村面源污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情况不清,对其成因更是缺乏深入研究,不能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绝大多数乡镇无生态环境保护专门的机构和队伍,生态监测尚处起步阶段,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建设滞后,绝大部分区县还不具备生态环境管理基本项目的监测能力,尤其环境突发应急反应能力等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10]。 

对全市自然保护区管理、外来物种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缺乏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而国家现有一些相关法规、政策、标准不适宜重庆市的实际情况,操作性不强。 

另外,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等生态保护缺乏资金投入保障,是生态破坏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的关键。 

4 对策 

综上所述,重庆市中药材原生境受威胁的因素错综复杂,主要来自土壤污染和过渡采挖。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对中药材原生境的保护工作有一定成效,但力度不够。因此,建议尽快开展主要中药材原生境的监测及土壤污染研究,并采取以下措施。 

4.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中药材原生境的保护意识 

要充分认识中药材原生境保护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站在中药产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把中药材的原生地保护列为重庆市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中药材原生境保护的关系。 

4.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中药材原生境保护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实行重大决策中药材原生境影响评价制度,自然资源开发及生态建设等非污染性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造成中药材原生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须做到中药材原生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检查验收。对可能造成中药材原生境严重破坏的项目,应严格评审,坚决禁止。 

4.3 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健全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中药材原生境补偿机制,实行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逐步征收土地、水体、物种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的资源开发补偿费和生态补偿费,对受到破坏的中药材原生境恢复进行合理补偿;对从事采集、采矿者实行许可证制度,并征收资源开发税,运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限制资源开发的无序活动。 

4.4 加大对中药材原生境保护的科研投入 

相关部门应重视加强对中药材原生境脆弱性及相关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加大对中药材原生境保护的科研投入,建立珍、稀、名贵中药材保护区,建立药用植物种质圃和良种繁育基地[11]。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四川常用中草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1:1-5. 

[2] 南川药物种植场.常用中草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0:58- 80.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0- 80. 

[4]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278-301. 

[5] 刘正宇.重庆市三峡库区药用植物资源名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1. 

[6] 钟国跃,秦松云.重庆中草药资源名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638. 

[7] 杨昌煦,凶济华.重庆维管植物检索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80. 

[8] 刘正宇.重庆金佛山生物资源名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9. 

[9] 丁健,夏艳丽.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 21(5):4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