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28 13:0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需求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古典货币需求理论;新货币数量学说;比较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01-02
货币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富争论的理论之一,从古至今有不少学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形成了几种互不相同但彼此又有一定联系的学说,其中以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剑桥方程式、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尤为突出。
一、理论回顾
(一)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为方便分析流通中的货币量问题,完全以金币流通作为假设条件。其论证过程是:(1)商品价格由商品的价值和金的价值所决定,商品带着价格进入流通。(2)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黄金来实现它。(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领域,黄金留在流通中可以重复使用。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或称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即: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这一规律表明,流通手段取决于流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提到:“任何一个期间内当做流通手段发生作用的货币的总量,都一方面由流通商品界的价格总额决定,另一方面由互相对立的流通过程继续进行的速度决定。同量货币能实现那个价格总额多大的部分,就是取决于这种速度。但商品价格总额又视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而定。这三个因素:价格的变动,待要流通的商品的总量,货币的流通速度,能够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比率发生变动。”
(二)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古典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本身并不存在内在价值,其价值纯粹源于其交换价值,即货币的价值。它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实际购买力,货币只是遮掩“实质力量行动的面纱”,或披盖于“经济生活躯体上的外衣”。这种理论思想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在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货币数量说”。相对于货币学派的新货币数量说,古典货币论的货币数量说被称为旧货币数量说。由旧货币数量说发展而来的古典货币数量说主要有以下两种成熟形态。
1.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费雪分析的出发点是一个被称作“货币速度”的概念。货币速度就是货币周转率,即1美元货币每年用来购买经济中产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货币速度(V)可以定义为总产量的名义价值(等于名义收入PT,P是价格水平,Y是总产量)除以货币总量(M)。即:
这里的货币是纯粹的交易工具,发挥流通媒介的功能。所谓货币数量不过是一定时期流通的用作交易媒介的货币量,因此交易方程式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
2.剑桥方程式。剑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经济单位在通常情况下所持有的货币量与国民所得保持一个固定或稳定的关系。如果以Q表示实际生产总量,P代表平均物价水平,Md代表货币需求,K代表一个常数即国民所得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例,则:
可见剑桥方程式着眼于货币储藏手段职能,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所以通常又被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
(三)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他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3种动机决定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个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四)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学说
弗里德曼给了货币数量说以新的解释,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新货币数量说。他将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归结为财富总额(Y)、债券的预期收益(rb)、股票的预期收益(re)、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rm)和非人力财富对人力财富的比例(W)以及财富所有者对各种财富的嗜好与偏好(U)等。根据以上因素,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综合分析以上货币需求公式的形式以发现,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公式与凯恩斯学派理论以及弗里德曼新货币理论的货币需求公式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这里把它们归为两类,然后再与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分别进行比较。
二、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比较
从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有着本质区别。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认为货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价值是在进入流通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商品带着价格进入流通。货币的数量取决于交换中的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是第二性的。古典货币数量论则持有不同的看法。古典货币数量论以货币名目论为其理论基础,认为在进入流通之前货币没有价值,商品不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其价格由进入流通的货币数量与商品数量的对比来决定。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变化将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化。即货币流通是第一性的,商品流通是第二性的。
虽然二者在理论基础上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它们还是有共同之处的: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与古典货币数量论特别是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在揭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方面是一致的,即货币需求量都是由一国商品的产出量、商品的价格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的,二者的形式基本相同。
三、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因此,其公式的表现形式也截然不同。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研究的角度不同。马克思把货币作为媒介商品交易的手段,从商品流通对货币需求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问题,因而马克思货币需求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把货币视为资产或财富的持有形式,从货币需求的主体即社会公众持有货币的动机出发研究货币需求问题,因而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交易需求,还包括资产需求。其次,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同。马克思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商品数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3个因素的变动;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把货币需求范围扩大化,认为人们不仅对货币具有需求还对资产的持有具有需求,于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不仅包括决定交易规模的收入水平,还包括影响人们资产选择行为的利率;在货币学派中对于资产的分类更细,不仅包括股票,还有债券等,因此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还包括各种财富的收益率或报酬率。
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货币流通速度与商品数量及价格水平是3个决定货币需要量的因素;凯恩斯虽然没有把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引入货币需求函数中,但他认为利率作用的最后结果还是反映在货币流通速度上;同凯恩斯一样,弗里德曼也没有把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引入他的货币需求函数,但他在证明其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时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多变量的函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稳定的。
每一个理论都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与当时的经济条件、知识条件相统一。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产生于不同的环境,它们之间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同之处。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一国货币需求量的问题,每一个理论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Comparison of Marx's monetary demand theory and the western monetary demand theory
DAI Y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Beijing 100875,China)
篇2
1.1调查对象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有床位880张,护理人员446名,其中临床护士268名。2014年2月,我院护理部利用浙医二院分院的合作平台,在护理专家的常驻指导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根据临床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技术水平和能力,将268名临床护士分为N0、N1、N2、N3、N4五个级别。采用分层调查,调查对象为N0级护士32名,N1级护士72名,N2级护士92名,N3级护士44名,N4级护士14名,排除不符合分级要求的临床护士和符合分级要求但未从事临床护士岗位的护理人员。254名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28.39±4.2)岁。
1.2调查内容
含护士一般资料和护理人员层级培训需求项目两部分。护士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和工作科室。培训需求问卷采用叶红芳等研制的不同层级护士培训需求问卷表。问卷表共有6个维度40个条目,分别是临床护理基础技能6个条目,临床护理高级技能9个条目,沟通能力5个条目,教学能力5个条目,科研能力6个条目,管理能力5个条目,专业认同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Scale5级计分法,0分为不需要,1分为不太需要,2分为一般,3分为需要,4分为很需要,分数越高说明需求程度越高。
1.3调查方法
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调查,调查前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和方法,详细讲解问卷填写注意事项,问卷发放、回收均由资料收集人员负责。发放问卷268份,回收问卷268份,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94.78%。
1.4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差异用F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不同层级护士培训需求分析
N0级护士为刚参加工作一年内的新护士,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工作热情高,有一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但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缺乏灵活应对临床工作中实际困难的能力。基层医院护士基础学历相对较低,N0级护士中,中专护士占65.63%,而中专护士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理解能力差、观察能力差、基础操作技术不过关、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因此,对N0级护士,重点要加强临床护理基础技能和沟通能力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尽快地胜任辅助护士岗位,并争取早日晋级为N1级护士。N1级护士多为是从开始独立分管轻症病人到熟练应用专业知识执行整体护理的阶段,基本上是工作3~5年的初级职称护士(本调查中占63.89%)。独立上岗后,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能,还要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各项护理能力的全方位培训需求更为迫切,特别是临床护理高级技能和沟通能力的培训。对N1级护士,培训的内容设置应以人为本,循序渐进,普及急救技术、提高应急能力是重点,注重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交流和协调等全方位能力的培养。N2级护士是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工作年限6~10年的护士(本调查中占67.39%),不但要熟练运用整体护理的方法执行重症病人的护理,还要承担实习生、新护士的带教和协助护士长进行病房管理工作,是一个临床观察分析及应急处理能力、沟通协调组织能力逐步成熟的过程。因此,对N2级护士,应重点加强沟通、教学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并关心其专业发展方向,塑造N2级护士集护理、教育、管理、咨询为一体的多角色人才。N3级护士以中级职称护士为主,本调查中占75%,基本在临床担任护理组长,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对保障临床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兼有教育者和咨询者的身份。同时,N3级护士对科研能力的培训需求非常强烈。因此,作为临床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主要骨干和专业知识的指导传授者,应重点加强专项技术及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护理实践中能以高质量的工作效率去履行职责,既实现了其自身价值,也提高了科室的护理质量。N4级护士多为基本科室总带教老师和专科护士,主要参与护理临床管理、执行护理质量改进和年轻护士的培养。基层医院护士的基础学历多以中专教育为主,虽然工作后通过继续教育获得本科文凭,但并没有经过护理科研、护理教育与护理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因此,护理管理者应积极创造条件,增加N4级护士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充实其理论和实践,重点加强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新技术、新业务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以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为目标。
2.2不同层级护士培训需求存在交叉现象
护士的能力提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层级护士在临床护理基础技能、科研能力、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管理者在设计培训内容时,可根据情况在不同级别的护士培训时合理安排上述内容。在临床护理高级技能、沟通能力、教学能力、专业认同方面的培训需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层级护士的培训需求存在一定的交叉。因此,在进行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层级培训项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关注点和区分度,保证同类项目在不同级别护士培训过程中的合理延伸,并允许少数优秀护士在完成自身所属级别的培训以外选择跨级别培训。
3结语
篇3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企业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而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与激励则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于知识型员工的活跃程度。
了解知识型员工的需要是对其进行管理与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低层次的需要基本被满足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随之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工作是一种证明自身实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工具。”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知识型员工着重点不在于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他们的主导需要集中在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三个较高的精神价值需求层次,尤其是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是他们选择工作的首要条件。
二、管理现状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才的时代,知识型人才的特殊性使得管理难度增加,企业必须从新的视角和更为广阔的范围来设计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与激励方案。目前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管理可借鉴的模式如下:
第一,不拘一格,招贤纳士;“以人为本,尊重人性”。针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将最优秀的知识型人才吸收到企业中。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重视是其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满足的第一步。“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作为现代管理理念,强调把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放在人的背后,将激励、信任、关心、情感贯穿于管理行为,体现了管理者对人性的高度理解与重视,这能给知识型员工以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发展空间。
第二,充分授权,委以重任,人尽其长。根据知识型员工从事创造性工作具有注重独立性、自主性的特点,企业一方面要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充分的授权,允许员工自主制定他们自身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要为知识型员工独立承担的创造性工作提供所需的资金、物资及人力支持,保证其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激励有方,实施全面薪酬战略。作为知识型员工的进一步管理,激励员工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长远效益。知识管理专家玛汉经过大量研究后认为,按照需求,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分别是:个体成长(34%)、工作自主(31%)、业务成就(28%)、金钱财富(7%)。
当下企业在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方面,采用的激励政策主要是建立多层面的报酬体系,实施全面薪酬战略。所谓“全面薪酬战略”,即公司将支付给雇员的薪酬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外在薪酬”主要指为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内在薪酬”则是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内在薪酬的一些形式如下:
营造相互尊重及和谐的工作环境。知识型员工要求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非常强烈,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要实现宽容式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在机构内部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的“赛马”机制,让所有员工公平、公开地竞争。
实行弹性工作制。德鲁克建议,应当“引领”而不是“管理”知识型员工。加大工作时间的可伸缩性和工作地点的灵活多变性,使知识型员工能在工作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培训和教育。知识型员工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具有不断的自我增值,追求提升自身所具有的知识资本以及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需求。加强培训与教育也是企业转变为“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基础。
加强员工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而来的收益权,是对知识型员工成果的尊重与肯定。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知识型员工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三、未来趋势
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知识型员工管理的目标是构建以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为主要内容的新优势。未来,企业的核心优势取决于智力资本独特性及其优势。
第一,知识型员工管理渗入到各行业。未来几年内,进行知识型员工管理实践的行业、组织将越来越多,比如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项目组织、甚至包括传统的企业组织,都需要大量引进知识型员工及对其进行管理。
第二,创新授权,创新机制。由于组织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以后的组织将以“速度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创新型组织”为主),企业管理要配合组织不断的变革与创新,就需要创新授权,通过授权,建立创新机制。
第三,持续的激励系统。持续的激励系统,才能持续地激发与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才能更好的进行企业管理。
篇4
关键词 教育实践 教学智慧 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识码:A
1教育证明应提供层级化的、循序渐进的学习理论
根据加涅(Gagne)提出的学习等级或累积学习的观点,学生在掌握复杂的行为单元之前,应该先掌握简单的、更小的行为单元。这一观点为教学内容的编排提供了依据,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形成,要将复杂的教学任务分解,也就是进行任务分析,把教学任务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由简化情境到复杂情境的顺序进行排列。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程序化,受到教师及教学程序的控制。
2教育为学生提供与认知发展水平相符、有利于能力形成且有组织的课程内容
学生能否理解所学内容,这与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有关。学生不可能通过死记硬背或简单地拷贝等方式来掌握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相反,必须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与体验来掌握,否则即使脑海里拷贝了某些学习理论知识,它们也是惰性僵化的。因此,一些研究学者反对直接教授课程,认为个体必需通过主动的观察、探索来掌握理解。这就要求所提供的课程内容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要着眼于学生的近期情况计划教学策略,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相适应,具有可接受性。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即透彻地学习适量的重要知识,远比肤浅表化地学量的东西更有价值和效率。因此,教育者需要甄别并合理编排具有生成性、迁移性的知识点将它们整合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既要包括概念、原理等知识,也要包括自我管理、解决问题、推理、阅读理解等学习策略和思维技能等成分。技能教学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专门单独地教授某些认知技能或策略;二是结合具体学科,如数学、阅读等课程进行应用题解题技能、阅读理解技能的训练。研究发现,脱离具体学科而直接教授认知技能和学习策略,结果并不理想。学生不能稳定地保持、自发地使用这些策略,对其他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
3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理论认知能力及发展水平等可以进行扩展性的、表现性的评估
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学生对学习理论的真实掌握能力及认知发展水平往往是在解决比较复杂、综合的问题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有必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扩展,让学生从事需要几天、几周甚至一学期才能完成的比较大的调研或活动等。通过教学实践不少例子能证明,此类活动绝非是在课堂内就能完成的,需要扩展到课外,还需要与团队的合作。通过学生在完成调研活动时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理解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全面、客观地记录纸笔测验中不易展现和考察的能力与活动,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报告、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实际的操作活动等,进而对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各个方面的发展、进步的状况有准确的了解与评价。
4教育为学习理论创造了助于学生探究、互动和社会化的实践环境
传统的教学环境主要着眼于如何促进学生获得学习理论、学科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而对教学环境如何影响着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学习者缺乏实质深入的考虑。因此,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学生只能消极地应对学校中的学习,而不能以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成员的身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育可以为学习理论创造实践环境的方式有很多,如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课堂交谈、支架式教学、认知学徒等方式,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主动地参与讨论、猜测、探究、解释、评价等活动,形成自己对学习理论问题的观点与解决方法,建立社会化的交往方式,不只是关注答案是否正确。由此,学生要掌握的内容是嵌在各种活动情境中呈现的,也正是在活动情境中,学生才真正掌握了内容。
5教育实践对学生的探究和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能进行多元评价
情境性认知的教学强调结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怎样解决处理的过程进行评价。但就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来看,二者还有所不同。后者更强调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进行评价,不是简单对认知能力进行评价;既要评价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的表现,也要评价整个团队的表现。此外,情境认知的教学非常强调学生的参与评价,认为学生不只是一个被评定者,而是评价的主体,应该参与到对自己、对他人、对团体的有意义的评定过程中来,进而培养其准确的判断力和责任感,加强对团队做出贡献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 (加)布伦特.心智交汇:复染时代的教学变革[M].毛齐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1.
[2] (加)查尔斯・泰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振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研究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经济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利用合理化的供给关系,来完善经济发展和管理体系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增加经济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阐述表现
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是体现在供给关系的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但是当下形式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还没有给出最据说明的定义。其中部分研究认识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供给关系和社会劳动体系的重要表现,指出是理论体系增加了让社会劳动的意义,完善了劳动体系的发展。从而促进对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形成。对于另一部分研究人员来看,马克思的给予需求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学体系基础上的。认为马克思需求管体是市场经济和商品价值的主要表现。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于马克思体系的研究切入点,都建立在与供给方面,进而对于需求的关系的关注度较为较少。其中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主要专研体系是针对于供给管体部分,马克思的竞争环节包括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研究,但是这一部分,马克思经济学并没有有效运作。
三、马克思体经济学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
马克思体系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供需两部分的不同切入点进行马克思供需部分的研究。从不同的切入点对马克思体系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利用供需的弹性关系和不同的方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对马克思的供需环节中的总体的给予、总体的需求、总体的价值、总体的收入等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研究。这一运作环节,也是对于马克思体系的供和需更深层次的剖析和专研的体现。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弹性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劳动体系的重要做之上没理由对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深入数额和数值的研究工作。包括对于马克思体系中的收入和总体价值的分析。其二,利用国家发展的总供需的资金值,对于社会的可利用的生产环节的供需的运作研究活动,并利用有价值的供给和无价值的供给,来增加现有经济体制中,社会生产的总需求。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又加上供给,包括管家的总商品的有价值提供和、外出商品的有价值提供等方面内容。其三,利用马克思的供需关系,在具体的时间内来展开研究,依据于马克思供需发展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四、马克思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有效发展
在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支出2010年延续到201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总值在不断的下滑。面对这一形势,国家要不断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充分发挥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供给和需求的有效作用,增加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发展理念,完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度,提高国家的总供给力度或者减少国家的需求量。把二者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对于完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均衡不发展,还要依据当下具体发展形势来看,从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对对于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当社会总供给过于频繁,导致给予过多时,要加大的需求的运作环节。而不是利用减低供给来处理这一问题。当社会的总产值低于总需要时,面对这一形势,则要将供给的力度,减少不合理供给和需求事件的发生。供给关系的不完善,包括社会生产过剩、无价值的供给等等现象。面对这种形式沿不断优化现有的经济管理体系,将马克思经济学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增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管理机制。由此可见,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下,建立完善的经济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完善了社会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弊端,利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避免了生产过剩和社会需求无法满足现象的产生。
五、结论
由上文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社会的总生产值和总供给的合理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和支出的合理化运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想发挥马克思供给和需求的重要作用,要将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供求这一运作理念,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斌.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生产价格[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4):40-44.
[2]冯根福.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2):9-14.
[3]薛进军.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理论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1-30.
[4]朱正清.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价格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5(3):43-46.
篇6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人的需求 技校学生
如何迎接社会的挑战,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已成为技术院校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体系,遵循“使用为主”的原则,以达到某项技能的要求为核心,使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形成连贯、系统、全面、完整的教学体系。一体化教学的实行不仅能够有力地提高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本文主要通过引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阐述技校学生的需求,在一体化教学中注重技校学生的发展,提高一体化教学的可执行度,实现真正的人企一体化。
一、一体化教学与技校学生
1.什么是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技校标准为依据,以综合技校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2.技校学生的特点
技校学生是极具创造力却又极具自主性的一类群体。说其极具创造力,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没有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具有大胆尝试的拼劲;说其极具自主性,是因为他们给教育者的感受——“恶搞型”,体现在故意与制度冲突等。
一体化教学要是能关注技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必然激发技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自主地学习,从而在某个岗位上持久安分地工作。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一体化教学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生理需求: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呼吸、水、食物等的需求;
安全需求:人类对各种安全的要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等的需求;
社交需求:也即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包括友情、爱情、性亲密等的需求;
尊重需求: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之所以进步,人受到激励并做出各种行动就是因为有这五种需求在驱动。这五种需求又可归类为低级(生理、安全)和高级(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两大类。
低级需求的激励作用有可能会消失,高级需求的激励作用则会持久不息,比低级需求更具有价值。我们熟知的热情就是由高级需求激发的。在热情的驱动下,人的最高需求即自我实现就会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出他自己的潜力,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通常,人的五种基本需求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求转变为有意识的需求。
可见,一体化教学要想得到高质量的效果,需要塑造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在各个环节中都融入人的五种需求,通过适当的技巧,将技校学生的无意识需求转变成教育手段中的载体,实现其有意识的需求,激发其热情,让其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学有所成,用有所地,从而有效地实现培养技校生综合能力,让他们服务社会的目的。
三、马斯洛理论与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在设计课程体系时需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感觉到教学可以让其得到发展,通过高级需求的激发,萌生其内部的“那团火”,让学生的学、老师的教一体化,让学生的发展与企业的需求一体化。在实施一体化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学生的需求
技校学生的另类,在于其不循规蹈矩,其需求让人捉摸不透。研究分析表明,技校学生的初级需求多变,也易于满足,如生理需求,表现在温饱,可以非常简易;但安全需求却是他们十分在意的,表现在其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则有可能反目成仇。
但技校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景,迫切需求别人的尊重,让其产生心理安藉(安全)。他们渴望社交,通过友情、爱情、性亲密等方式在异处得到“哥们”或“宝贝”般的尊重。然而这种尊重是不长久的,归根到底因为这不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需要在事业、技校中建立,在上级与下级间中建立。因此,他们在人人茫海中盲目地前进,亟待“救世主”的出现,实现自我。
2.诱导教学
一体化教学在满足现代工业需求的同时,也要从技校学生的需求出发,抓住技校学生需求这根“筋”,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的初级需求易于满足且多变,涉及初级技能训练的一体化课程就简而精,剔除不必要机械式重复的训练模式。如,有些学生反映餐饮行业需要的基本技能,用不了半天就完全可以掌握。
(2)基本技能应该在高级需求满足时进行巩固,一体化课程则应该高屋建瓴,结合典型工作任务高端引领,使学生在不断吸取新的技术、技能的同时,清楚知道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让其无意识地去实现基本技能的需求。
(3)一体化课程是提升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为前提。课程设计恰如其分地让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感觉到存在的价值,培养行业的认同感。
四、总结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仍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结合典型的工作岗位,提取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典型工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前途虽然光明,但道路依然是曲折的。在波浪式的前进中,需要注重学生的需求,课程体系设计时要融入学生的五种需求,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执行度,使一体化教学在惊涛骇浪中得到持久地发展、验证。
参考文献:
[1]王文槿.职业教育的全球发展趋势[J].中国培训,2009(3).
篇7
关键词:辅导员;情绪管理;需求层次理论;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023-02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早在1975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在其针对企业案例研究中提出了“情绪工作”的概念。随后,其在研究中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并正式提出“情绪管理”一词,认为情绪管理是在工作中遵循一定的情感规则。霍克希尔德提出的“情绪管理”与“情绪工作”、“情绪劳动”等概念内涵十分接近,因此后来也常常混用。
随着心理学、管理学领域的发展,研究更加细化,对情绪管理的内涵解析也更为细致和多元。科菲认为情绪管理的内涵是要认可并接受社,根据社会的变化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现实。学者玛斯特尔则认为情绪管理是自身发展的动力,能够帮助个人成长。心理学家梅耶尔则将情绪管理归类到情绪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情绪管理能力维度。国内学者也在研究中阐释了情绪管理的内涵。马向真提出情绪管理的内涵应该通过能力体现,他认为情绪管理能力是心理特征之一,是能够让人顺利实现情绪和情感活动所需的心理条件。葛荣晋认为情绪管理的内涵包括对个人情绪的认知与调控以及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与处理。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合本文实际,从管理学视角出发界定情绪管理的内涵:情绪管理是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对情绪进行认知、分析和调控,以满足个人需求或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过程。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依据人类价值体系不同级别的需求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尽管该理论始于心理学,但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特别是在管理学领域,需求层次理论更加关注到个人,帮助组织更有效的关注成员的需求,以求达到成员需求满足和组织目标实现的统一。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需求层次由低到高。人的行为源于需求,需求引发行动动机。需求是人们采取行动的激励因素,如果激励不存在,人们的行动效果就将受到影响。因此,本文透过需求层次理论视角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情绪管理的来源与必要性,探究应对措施,为辅导员和高校发展提供借鉴。
三、情绪管理的需求来源
为了更好地分析高校辅导员的现状以及情绪管理需求,对北京科技大学部分高校辅导员进行访谈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发现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时常出现情绪困扰,情绪管理需求迫切且频繁。情绪管理的需求主要来源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需求层次。高校辅导员队伍比较年轻,职称和待遇整体较低,特别是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因物价水平较高,生活压力较大。访谈中发现,年轻辅导员普遍感觉到了生活压力,特别是部分辅导员组建家庭甚至有了下一代之后,生存压力陡增。
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相比,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工作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然而在待遇上却相差无几,因此实际工作中不免会产生心理失衡与落差,安全需求不能满足使得高校辅导员产生困扰情绪,影响工作效果。
2.情感需求层次。教育部2006年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到“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该规定的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是利好消息,一方面帮助高等学校更好地建设辅导员队伍,另一方面双轨制晋升制度也为辅导员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但是正是由于双轨制,以及辅导员工作自身需要接受多重部门的管理和指导,造成辅导员归属感不强。
高校辅导员除要处理部分行政工作外,还要进行学生事务工作以及突况处理等。为此,绝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都采用7*24的全天候待机制度,随时应对学生、学校等突况,个人生活时间大大压缩。访谈中了解到,许多辅导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辅导员与家人、亲友的相聚时间和频次都有所降低。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情感需求是通过人际交往来满足的,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等,而当前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导致人际交往上存在不足,情感需求满足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3.尊重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尊重需求,一方面指人际之间的尊重与理解,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个人晋升等职业发展方面。
正如前文提到,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内容繁多,需要接受来自不同部门的管理,无法专注于单项工作的深入研究与反思,导致在行政管理工作上创新度不足。与此同时,由于行政工作占用时间多,其教学时间少、科研项目少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学、科研能力方面竞争力远不及专业教师。因此,在管理和教师岗位上都存在竞争力不足的情况,导致在双向晋升发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易产生焦虑等情绪。
4.自我实现需求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层次是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满足前四个层次需求之后才能得以实现。自我实现主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挖掘并发挥个人潜力等等。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出,高校辅导员应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的职业理想,做到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实现辅导员的职业理想必须要辅导员能够以身作则,如果存在情绪上的困扰,或者情绪管理不善,一方面会影响工作效果,另一方面对学生教育也会树立不好的榜样。
访谈的辅导员中普遍反应,个人潜力发掘上在工作初始阶段更为有效,然而,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工作重复性大,且工作量持续不减,工作热情、能力的提高、潜力的发掘都变得十分有限。这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教学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能力提升、潜力发掘的自我实现需求也是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的需求来源之一。
四、对策建议
1.提升辅导员待遇,减轻辅导员生存压力。提升辅导员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特别是在重点领域给予支持,帮助辅导员减缓生活压力。着力解决辅导员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使高校辅导员更好地关注于工作,减轻压力和焦虑感,提升工作的效率。通过后勤保障措施帮助克服困扰情绪,实现情绪管理。
2.成立行业协会,建立学习型组织。借鉴行业协会等制度(上海复旦大学等高校已成立),成立高校辅导员协会,为辅导员的培训、权益、心理问题、生涯规划等提供支持,着力打造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减轻困扰情绪的产生。在校内或校际间搭建学习团体,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并增进人际交往,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归属感和情感需求满意度。通过群体或组织管理来达到情绪管理的目的。
3.培养专业技能,提供良好发展空间。鼓励高校o导员在教学或者管理领域内进行专业化发展,提升个人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激励他们积极工作并注重工作中技能的培养与专业化。提供培训,成立工作小组(如北京科技大学设立的U涯工作室等),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个人生涯规划,鼓励在某些领域深入开展工作与研究,向专业化领域发展,提升个人竞争力。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满足个人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激励因素,利于克服职业倦怠感等负面情绪,帮助辅导员更好地进行情绪分析与管理。
4.注重能力开发,强化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的需求最终要落在个人身上,因此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是最终化解困扰情绪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应提升个人能力,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如心理咨询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等),提升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学会进行情绪分析及调节方法(例如情绪ABC理论、正念、自我安慰法等)。
参考文献:
[1]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长沙:湖南大学,2008.
[2]马向真,王章莹.论情绪管理的概念界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58-61.
Emotional Management of College Counsel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 Hierarchy Theory
LIU Bang-yu,LI Yong-w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3,China)
篇8
【关键词】煤炭消费量 需求分析 回归分析 节能减排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煤炭消费量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一直占75%左右,相信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这一比例仍将高达50%以上。如何降低煤炭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以保护有限的资源,或者说如何既能在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更为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煤炭资源,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都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指标的选取
从我国煤炭的消费总量构成看,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一直是煤炭的主要消耗行业,这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比重一直在70%左右。此外由于我国北方冬季一般都是用煤炭取暖,所以民用消费量在煤炭消费总量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三、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根据1991-2011年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根据相关系数矩阵显示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多重共线性,
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类。第一类方法:排除引起共线性的变量,包括从模型中删去不重要的解释变量以及变量的变换。第二类方法:差分法。
对待严重的共线性问题,似乎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删掉一个或者多个共线性变量,但是这一补救措施也许比多重共线性本身还糟糕,如果一味的追求估计结果的拟合度而删减关键变量,最后得到的模型会缺乏经济理论支撑,政策建议更无从谈起。
所以我们将原模型变换为差分模型,得到估计方程为:
DY=-2709.755-0.048DX1+0.63DX2+6.33DX3+1.40DX4+2.98DX5
其中DY为煤炭消费量增加量(相比上年,下同),DX1为发电量增加量,DX2为钢铁产量增加量,DX3为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增加量,DX4为水泥产量增加量,DX5为民用消费量增加量。
估计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一般,可决系数和调整的可决系数均未超过0.9,但在应用中不必对调整的判定系数过分苛责,重要的是考察模型的经济关系是否合理;方程显著性F检验显著,D·W检验不能确定有无自相关性,但由拉格朗日成数(LM)检验知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但参数显著性t检验值,除民用消费量的增加量,水泥产量的增加量外均未通过检验,最重要的是发电量的增加量的系数小于0,这是有悖常理的,所以该模型统计学和经济学检验均未通过。
下面我们不妨换种思路,我们考虑另一种模型:自然对数改变量。
我们尝试删除共线性变量DLOG(ELECTRICITY)后进行回归,去除掉DLOG(ELECTRICITY)后,估计方程如下:
DLOG(Y)
=-0.027+0.273DLOG(X2)+0.259DLOG(X3)+0.468DLOG(X4)+0.289DLOG(X5)
其中:其中Y为煤炭消费量,X2为钢铁产量,X3为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增加量,X4为水泥产量,X5为民用消费量。
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拟合程度不是很高,接下来我们进行Ramsey检验,表明模型没有遗漏重要变量,最重要的是如前所述在应用中不必对调整的判定系数过分苛责,重要的是考察模型的经济关系是否合理;尽管DLOG(CHEMIST)在16%的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值才得以通过,但DLOG(CITIZEN),DLOG(CEMENT),DLOG(STEEL)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值均通过,方程显著性F检验显著;D·W检验不能确定有无自相关性,但由拉格朗日成数(LM)检验知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对估计方程进行变形,我们得到如下变形后的方程:
LN(Yt/Yt-1)
=-0.027+0.273LN(X2t/X2t-1)+0.259LN(X3t/X3t-1)+0.468LN(X4t/X4t-1)+0.289LN(X5t/X5t-1)
我们将 Xit/Xit-1 认为是以上一年为100的环比的产量增长指数,所以该方程表示当钢铁产量增长指数变动1%时,煤炭消费量增长指数变动0.273%;当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增长指数变动1%时,煤炭消费量增长指数变动0.259%;当水泥产量增长指数变动1%时,煤炭消费量增长指数变动0.468%;当民用消费量增长指数变动1%时,煤炭消费量增长指数变动0.289%.
四、结语
通过对煤炭需求量的分析我们发现对煤炭需求量增长指数影响最大的是水泥行业,弹性系数约为0.468,除此之外化工行业,民用消费,钢铁行业的产量增长指数变动对煤炭需求量指数的影响均比较显著,弹性系数依次为0.259、0.289和0.273。
所以根据本文的计量分析结果,我国如果要通过压缩煤炭消费量以尽快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应该重点加大对水泥行业的节能减排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减少水泥行业的每吨能源消耗量。另外钢铁行业和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步伐也应该进一步加快,此外引导居民合理的能源消耗习惯,比如在北方广大农村用沼气替代煤炭作为主要日常能源,也是降低煤炭消费量以及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濮洪九.中国电力与煤炭[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3] 毛节华,许惠龙.中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信息化;军队管理;理论创新
一、信息化战争主要特征
未来信息条件下的作战将是陆、海、空、天多维一体化的综合较量,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机械化战争逐渐向信息化战争转变,是当前战争形态发展的大趋势。网络中心战是信息时代的军事表现,是信息时代的战争样式,代表着军事形态的发展方向。信息化战争尽管是机械化战争之后出现的全新战争形态,但仍属于热兵器战争,是其发展的最高阶段。与机械化战争相比,信息化战争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信息化“有机功能”取代机械化“专业能力”的主导地位
从蒙昧时代到工业时代,战争演变的轨迹是不断提升武器的杀伤力,一部战争发展史也可以解读为一部武器杀伤力不断增长的纪录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机械化战争在日臻完善的同时,发展潜力也在日渐枯竭,各类武器装备性能的关键参数已经接近或达到了极限。随着核武器的出现与使用,机械化武器装备主要性能的极限化,这意味着依靠提升武器的机动性能和杀伤力来增加作战效能的方式已经走向了一条死胡同。
机械化战争主要展现的是武器在动能方面的独立性,即武器平台机动力与火力的专业化延伸;信息化战争主要展现的是武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武器与目标的相互作用力,即整体的结构力与信息力的有机化聚合。
(二)信息力与结构力成为战场博弈的焦点
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信息力和结构力是战场博弈的焦点。其本质区别在于:适于打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的核心战斗力是火力和机动力,而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的核心战斗力则是信息力和结构力。这表明作战方式和杀伤机理发生了质的变化。
1、信息力。信息力是指信息在战争实践中与信息使用主体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一方面是信息承载着战场各要素的属性,与使用主体相互作用产生战场感知;另一方面是信息功能与使用主体相互作用,为信息战提供作战能量。
2、结构力。结构力是军队各子系统之间通过有机联系所形成的组织合力。军队因大量采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建成全军性综合军事信息网络系统后,而使其武器装备、军事人员、体制编制和军事理论实现科学合理的整合,使系统产生有机的协同性,战斗力从机械化战争的加法式叠加,转变为各要素乘法式的相互作用,这一转变产生了质的飞跃。
3、未来信息作战以控制信息力和结构力为中心,即控制作战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未来的信息作战中,信息力与结构力既是战斗力发挥的源头,又是整个作战体系的致命弱点。从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军队信息力和结构力的巨大作用。信息力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战场信息优势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一方面,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使战场透明度不断提高,整体协同性明显增强;另一方面,信息化战争也将日益增加对电子系统和系统整体协同性的依赖。依赖程度越高,潜在的危害就越大。
4、谋求最大的整体结构合力。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军队的组织体制改革,以求实现作战力量功能上优势互补,以追求最大的整体结构合力。首先是军政军民一体化,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斗争相结合;其次是主要作战力量一体化,军兵种界限被逐步打破,将根据需要重组作战力量,合理编成联合部队,构建深度联合的一体化作战力量结构体系;再次是各种作战行动的一体化,将战略、战役、战术作战行动,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作战行动,信息战、网络战、心理战行动融为一体。同时,将“硬杀伤”与“软杀伤”相结合,火力打击和特种作战相结合,全纵深立体作战与精确打击相结合,构成多元一体的作战行动体系结构。
(三)“有形”空间延伸至“无形”空间
1、信息化战场空间全维嬗变。信息化作战的战场空间包括“有形”和“无形”两大部分,在机械化依赖的陆、海、空三维有形空间基础上,增加了电磁、网络、意识等无形空间。战场空间由传统定义的三维空间向陆、海、空、天四维空间延伸,进而拓展到电磁、网络、意识等非传统定义的空间领域。“无形”空间的战略思想在对抗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
2、信息化战场空间有机性增强。信息化作战各维度战场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大大增强,原本分散孤立的战场被有机统一的战场所取代。一是有形物理空间尺度相对缩小,战场态势变化加快。在信息化作战中,信息以光速传播,精确制导武器能以数倍声速打击万里之遥的目标,军队能在数十小时内部署到全球任何地点,定向能武器系统能以光速击毁战场上的目标;二是战场空间封闭性变小,作战范围增大。陆、海、空、天等物理空间范围都有其“硬界限”,而电磁、意识领域等虚拟空间则表现出其“软界限”的特征。作战行动既要在物理战场展开,又要在虚拟战场进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四)政治与战争的相互作用力明显增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术行动、战役指挥、战略决策,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一个鲜明特征。对战争目的进行有效限制,并将战争行动严格控制在政治目的许可的范围内,是局部战争的普遍规律。一方面,信息化战争增加了政治对战争的可控性;另一方面,信息化战争增加了政治对战争控制的有限性。
二、信息化战争给军队管理带来的挑战
当今世界新的军革是以信息为“基因”,以提高信息能力为根本目标,以“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其核心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建设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其最终结果是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转化为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与样式,它给军队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挑战。总的来说,信息化战争使军队管理面临的挑战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战争形态转变迫使军队管理思维模式改变。工业时代背景下的机械化战争是以“分解还原原理”为指导的机械思维模式,把战争看作是一台没有生命力的机器,可以通过分解还原的思维方式,把战争细分成若干个阶段步骤,若干个细小区域,通过子系统完成任务的叠加,还原战争任务的结果。然而系统的功能是整体的属性,不是部分的属性,也不是要素的属性。系统的功能由整体的结构决定,功能与结构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工业时代的“分解还原”思维模式是一种相对初级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完全胜任对信息化战争的指导,当然也更不能用“分解还原”的思维模式指导信息化战争的军队管理。由于战争形态的转变,迫使军队的管理思维模式转变,由“分解还原”的机械思维模式,向“有机协同”的系统思维模式转变,以适应新型的信息化战争需要。
第二,战争空间维度的拓展促进军队管理维度延伸。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受“分解还原”思维模式的影响,军队管理从有形的视角出发,把管理系统机械的分为主体与客体两个维度。在实际管理活动中,把人物质化,管理者以组织绝对的权威性控制被管理者的行为。同时,把战争从时间、空间、任务等方面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配备一定的兵力,主要以追求数量、规模优势,着眼于通过消灭对方有生力量赢得战争胜利。在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过程中,战争空间维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嬗变,从“有形”向“无形”拓展,由原来的“陆、海、空”三维发展为“陆、海、空、天、电磁、网络、认知”等多维战场空间。随着战场空间的嬗变,决定信息化战争的因素也发生了改变,由机械化作战依赖机动力与火力转变为信息化作战依靠信息力与结构力。信息化战争的取胜方式也转变为主要追求质量、效能优势,着眼于瘫痪对方作战体系和战争潜力,摧毁对方战争意志赢得胜利。信息化战争促使战场空间的嬗变,也迫使军队管理的维度必须拓展与延伸。
第三,作战要素整体化要求军队管理有机化。工业时代机械化战争模式下,军队管理注重有形实体管理,把管理对象分解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形式,把管理要素分解为孤立静止的机械部分,管理的实质目的是通过把这些机械的部分从无序状态规范调节成有序状态的,以便于管理主体的指挥控制。信息时代,在信息力的作用下,各作战单元被链接成无缝隙的有机整体,信息力与结构力成了影响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同时由于信息战争带来的空间拓展,有形的管理对象其形式更是千变万化,管理跨度成倍增加。因而信息化战争中作战单元的整体化要求军队管理对象需要有机化,从管理孤立静止的实体向管理动态的有机联系转变,从管理单一个体的能量资源向管理能量的相互作用延伸。
三、信息化战争对军队管理理论创新的需求
第一,军队管理思维模式转变的需求。工业时代军队管理一直沿用“分解还原”思维模式,它属于典型的西方线性思维。从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来看,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工业时代的线性思维模式显然不够用,它迫切要求军队管理的思维模式转变,从线性抽象思维向非线性系统思维转变。无论是具体管理者,还是作为整体的军队管理体系,都不应该把思维停留在线性思维的阶段。线性思维在实际认识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大的局限性,军队的管理需要在认识上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用动态有机系统的角度审视信息时代的特征与军队管理的联系,运用非线性的动态系统思维模式来指导管理活动实践,构建一个与信息时代同步的有机管理体系。
第二,军队管理维度延伸的需求。传统的管理概念认为:管理是领导者和管理者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依据有关的理论原则、法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手段,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所进行的有效的组织计划和协调控制活动。从而可以看出,工业时代的军队管理是平面的二维管理模式,即管理主体(人或组织)与管理客体(对象)。在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过程中,战争空间维度从根本上发生了嬗变,从“有形”向“无形”拓展,从“三维”到“多维”。各作战要素通过网络平台的链接,增强了军队整体系统的结构力,使一名普通的战士可以和最高指挥员相互联系。因此,军队高度的组织性和信息时代的有机系统化,迫使我们用动态系统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军队管理系统的结构,从促进事物动态变化的角度思考军队管理的维度划分。
第三,军队管理目标向系统化转变的需求。强制性是军队管理的必要特点之一,但也正由于这种强制性使传统军队管理趋向命令式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管理目标、轻管理全程。科学发展观要求军队管理在关注管理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和初始的管理;要求军队的管理不能再是过去那种只管结果,不管过程的盲目行为。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作战样式和打击目标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过去的毁灭性打击转变为系统性的瘫痪式损伤,由消灭实体到摧毁联系。由于作战样式与打击目标的变化,促使与之相应的战斗力转变,由火力与机动力向火力、机动力、信息力和结构力形成的合力转变。这种变化也迫使军队管理的目标发生变化,使军队管理目标向系统化转变,以管理促进组织系统的战斗合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保存.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出版社,2008.
2、王立强.信息化条件下外军数据链应用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笛卡尔.方法谈[EB/OL].baike.省略/view/4704.htm,2009-01-15.
4、王安.军事管理革命[M].长江出版社,2005.
篇10
需求层次理论是1943年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其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人的需求划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马斯洛经过多方研究,认为人的需求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渐提升的。当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就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能够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需求层次中的基础;社交需求是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具有较高层次的需求,属于是价值需求。需求是激励人产生积极态度的基础,当人对某种东西产生渴望的时候,就会产生主观意识的紧张感,在某种程度上就需要以恰当的激励方式作为催化剂,激发人的内在驱动力,使人通过行动来满足目标,使得某种需求得以实现。
2对高职教师实施激励管理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需求包括工作环境、薪酬待遇以及领导关系程度;关系需求包括学校管理制度、人事环境和参与决策等等;价值需求包括晋升机会、参与培训机会和尊重程度等等。根据高职院校教师需求的不同,可以将教师划分为不同需求类型的教师。对于不同需求层次的教师实施激励管理,就要对于教师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析。
(一)对不同需求层次的教师对于要素的需求程度分析
基础需求层次的教师对于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极为关注,同时会对学校的人际关系比较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获得职称晋升机会。关系需求层次的教师比较关注基础需求元素,在此基础上对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会提出较高的要求。价值需求层次的教师在满足基础需求的同时,更为关注工作成就、社会荣誉和学校的发展等等。可见,不同需求层次的教师所关注的倾向性分别为基层需求层次关心薪酬待遇,这是生存之本;关系需求层次的教师较为注重人际关系而对职务晋升并不关注;价值需求层次的教师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职称晋升,而对培训学习并不关注。
(二)不同需求层次的教师对需求要素的满意度
不同需求层次的教师对需求要素的满意度也会存在着不同。基础需求层次的教师比较满意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的自觉性以及学校的发展等等都会持有满意态度,但是对于薪酬待遇、所获得的荣誉和晋升机会却不够满意。关系需求层次的教师满意于学校的人际环境,对于基层需求也持有较高的满意度,却期望能够获得更高的荣誉褒奖,并基于自己的工作成就而获得晋升的机会。价值需求层次的教师对基层需求层次和关系需求层次的各项要素都非常满意,却对于学校管理体制和领导工作的满意度较低,且希望能够获得良好的职务晋升机会。对于高职教师实施激励管理,就是要针对于不同需求层次的教师的各种需求予以满足,以激励他们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自觉自愿地服务于学校,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达到期望目标。
3高职教师的激励管理策略
(一)了解教师真正的需求实施分层次激励
高职院校要对于教师实施有效管理,就要采取分层次激励,以根据不同层次教师需求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按照传统的教师激励管理方式,都是采用绩效工资激励教师,也会将职称评审纳入到激励管理范畴,这种单一的激励形式难以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制定激励管理策略时,要根据教师个体的真正需求具有针对性地制定激励方法,不仅要考虑到教师个体的差异性,还要诉诸人文关怀,真正体现激励方案按照不同需求层次教师的实际需求展开,以发挥激励的时效性。
(二)构建符合教师需求的激励管理体系
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会对于同行业的利益关系加以权衡,并对于工作态度产生影响。高职院校要对教师实施有效的激励管理,就要将激励管理体系建立起来,相应地完善管理制度。如果激励管理极具随意性,特别是在校务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激励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就会导致教师在工作过于注重得失而没有将全部精力投身于工作中。完善教师的激励管理机制,就要提升教师经济待遇的同时,根据教师其他需求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以转移教师的关注点,积极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