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相关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相关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传播相关理论

篇1

信息传播是行政实施的基础

行政实施总共包括执行的准备、执行的实施、执行的监控三个方面。这三个环节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步骤的实施都必须做好信息的互通。只有政府将行政决策通过信息传播,使执行者对指令得到了充分、全面的了解,在理解上达到了共识,才能使指令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确保执行无偏差。这是非常明显的人内信息传播过程。此外,执行成员之间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信息传播手段得到交流、沟通,可以保证行动的一致性,确保执行者准确的完成指令。

信息传播对行政管理起到监督作用

社会舆论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大多数人群通过言语、非言语等方式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等,它对政府部门的日常行政管理起到了监督的作用。社会舆论监督具备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透明等特性,对于行政组织有一定的震慑力和约束作用。不能否认的是,社会舆论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来,频频出现由于社会舆论而使得官员下马的事件。例如不久之前的微笑局长事件,由于该局长在“8.26”特大交通事故现场露“笑脸”,从而引起了公众的愤怒,不少人转帖评论,随着舆论受到广泛的关注,使得不少细心的网友注意到了他手上高含金量的“手表”,最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随着深入的调查,揭开了该局长贪污近千万的隐情,最终该局长被。从这一事件可以明显的看出,信息传播的力量不可小视,一旦发展成为社会舆论,将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它时刻监督者行政组织的监督管理工作,对行政管理起到相当大的约束作用。

信息传播是行政管理的指挥牌

信息传播通常被行政管理用作引导民众行为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当某些谣言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时,政府尤其应该使用这一工具来消除民众恐慌,引导社会成员的正确行为。例如前几年湖北宜昌遭遇地震谣言,不少民众纷纷涌上街头,聚集在空旷地。宜昌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通过手机短信向市民发出公告:近期未发现地震活动和地震前兆异常,请市民不要听信谣言。同时,宜昌市各媒体也通过网络和电视向市民了地震局和公安局指挥中心的公告。最终使得主干道恢复正常。

信息传播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双刃剑

行政管理工作是基于社会所呈现的形态来操作的,行政组织在实施前有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这通常需要采集信息来完成。不可忽视的是,信息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信息传播很难时刻都做到真实、客观。通常情况下,通过采集社会信息可以帮助行政管理者更好的解决社会难题。但是在许多时候,失真、偏激的信息会使得行政工作的进行受到相当大的阻力,引发严重的后果。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在“”事件中,全国各地媒体不断报道“假、大、空”等新闻,使得行政管理者误以为全国各地发展形式良好,导致这一情况不断恶化。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探讨政管理的实行

1.确保信息传播畅通无阻,保证喉舌正常运作

信息有效、畅通的沟通是行政执行的重要的前提。如果喉舌无法开口,那么管理工作将形成一个上不达,下不就的一个局面,所以必须保持信息畅通是非常关键的。在决策执行前,工作人员及时接收到统一、正确的信息,可以协助他们做出正确的行为。要做到信息畅通无阻,要做到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利用现代的信息传播技术手段,升级信息传播系统,使得信息传播不耽误,上下层之间的信息能够互通互达,提高工作效率。

2.主动、深入地收集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行政管理的工作是以调查研究为前提的,在调查前收集到失真的信息将很可能导致行政组织作出错误的决定。失真信息通常是因为收集者没有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发掘和判断。作为行政管理者,在组织做任何决策之前,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囫囵吞枣,应当主动的去收集信息,深层挖掘信息,对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判断、筛选,摒弃虚假、片面的信息,为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此外,为了全面采集信息,就必须放开平台、集思广益,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让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员都能够参与进来,都有发言的通道,做到有言可发,有道可言。

3.加强不同阶层的信息互通,达到信息的统一性

每一个执行者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信息的理解各有不同,这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出现不一致。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做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够无障碍地互通和反馈,及时地对决策进行调整,可以保障决策正常有序地进行。具体要做到,加强对下层面的沟通,使决策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让执行者充分地、正确地理解信息;加强对上层面的沟通,下层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与上级反馈,这样可以是上级及时调整策略,减少失误。同时各个执行成员之间也要进行信息沟通,可以让他们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在工作中多一份默契,多一份凝聚力,保持工作中目标一致,步调一致。

4.适度利用信息传播,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信息传播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被多次利用,多次接收。鉴于它的特性,行政组织者在利用信息传播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分析清楚每一个出去的信息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一些通知、公告、口号等,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电视、广播等媒体。同时,为了引导民众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可以播放一些模范事迹。如果遇到一些重大事件,例如事故或者谣言,政府更加应该利用信息传播,以新闻会等相关形式,告知给大众真实的事件情况,消除大众的疑虑,避免负面影响的发生。

5.接受信息传播的监督,避免错误的行政决策

近些年来,关于政府行政管理的事件频频出现在了社会舆论的讨论热潮中,以往政府总是采取能遮就遮,打击报复等态度。作为行政组织,要敢于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并且要做到主动听取社会舆论。行政管理不是闭门造车,听取民意可以让管理更加顺应民心,减少失误的发生。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前提是要做到政务公开、透明。如果是由于误解而引起的舆论,政府应该及时澄清,向公众阐明事实,避免更大的误会产生。

篇2

[摘要]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和全国新闻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入手,提出了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2014 年大数据与新闻传播的研究涵盖广泛,包括新闻传播理论更新、传统媒体转型、新闻形态变革等诸多话题,但研究深度仍有欠缺。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为主,个案研究法出现较多。

关键词 大数据新闻传播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的数据存储能力不断在数量级上增长,海量数据带来“大数据”的时代。2014 年,大数据的相关话题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涵盖了新闻传播理论更新、传统媒体转型、新闻形态变革等诸多话题。

一、大数据与新闻传播理论更新

2014 年,众多学者从宏观角度把握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在大数据环境下为什么会不可避免地进行更新、应该向哪些方向进行更新,以及如何进行更新。这一类的研究数量较多,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喻国明的研究在其中较为典型,他指出,大数据带来的是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范式革新。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的转变:大数据环境下,“因果”关系及由“果”到“因”的推理都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对“关联”的呈现本身、而无需知道“关联”背后的原因;同时,由于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增强,新闻传播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从“随机抽样”走向“总体”、“全部”;由于大数据分析在对研究结果的把握上更适合进行整体分析和把握,新闻传播领域现有的、追求精确和具体结论的“小问题”研究趋势将会发生扭转,走向“宏观叙事”;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的重要性将会下降,而算法、规则会变得更受关注。①

也有学者将目光投向大数据环境下新闻传播理论在哪些具体领域有创新可能。如骆正林提出,在政治传播领域如何处理各个传播主体的关系成为新的突破点;互联网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的人类活动数据,而为社会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怎样解决大数据环境下新媒体对利润的追逐引发一系列问题,带来媒体经济领域研究的新空间;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新闻传播研究,成为在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创新可能。②

学者们的研究内容也包括大数据下新的人际交往模式。毛德胜将大数据时代的人际交往称为“半虚拟化”的人际交往。他提出,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人际交往与互联网产生紧密联系、催生新的人际交往模式:海量信息满足人际交往的需求;多样信息造就了成员高度异质性、更具创新潜力的交往圈子;信息高速传递保障虚拟人际交往的质量;以分享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巩固了交往的原动力。这种虚拟人际交往又往往可以向现实人际交往转化,或者稳固现实中的交往圈子。③

二、大数据与传统媒体转型

大数据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何种挑战与机遇,应当怎样进行转型,这是新闻传播领域的热点话题,相关研究数量最多。此类话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常见个案分析法。

有学者关注报纸、电视等特定种类的传统媒体的转型问题。如史安斌、刘滢认为在大数据技术影响下,电视业在收视测量上将从抽样分析变为全采样分析,并将社交媒体的关注度也列为考察收视情况的重要指标;在内容生产上,大数据环境下可以进行实时的收视数据收集和分析,再根据收视情况实时地进行内容生产和播出的调整,实现“制播同步”;电视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观众从被动地“看电视”走向主动地“用电视”;在传播模式上,借助对观众喜好的精确分析,实现有的放矢的“智能化”传播。④也有学者主要研究大数据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问题。如陈曦提出,传统报业转型的典型路径。其中数据资产中介主要指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产生新的价值,主要适合通讯社和财经类媒体;数据资产管理是传统的舆论监督和危机公关的延伸;数据驱动解决方案则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根据用户兴趣定制推送内容、利用大数据进行舆情分析和预测、通过数据分析和过滤产生新闻报道的新形态等。⑤

除了关注特定种类的传统媒体的转型问题,也有部分学者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研究大数据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和转型的路径。如王俊荣、崔爽爽指出,在大数据技术兴起之前,新媒体行业的崛起已经给传统媒体带来强烈冲击,传统媒体面临“内容薄弱”和“受众减少”等困境。大数据技术给传统媒体带来机遇:与专业数据机构合作、提供更符合受众需求的传播内容;通过动态的大数据分析,进行新型的议程设置;从既有议题的数据分析中发掘新议题;基于海量数据分析提出预测性报道,完善新闻媒体社会瞭望的功能。⑥

在针对大数据与媒体转型的研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研究采用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来分析大数据环境下各种传媒主体应当如何进行转型。这类研究往往选取国外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如高山冰在对美国传媒公司Netflix的研究中分析指出,Netflix 的成功是一种立足于传统、维护原有用户而不断探索新业务、寻找新用户的转型。其转型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通过搜集用户数据分析和预测用户喜好、进行产品推荐和新产品的策划生产;二、注重用户体验,维护传统产品的用户服务;三、在新媒体的竞争中,注重原创和独播,吸引新增用户;四、设计针对性的软件系统,提高整体运营效率。⑦又如刘超的研究,以加拿大汤姆森公司收购英国路透集团之后合并而成的汤森路透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手段:整合原有金融信息资源推出综合平台Eikon,加入社交网络的实时信息分析,并提供相关报告和预测、进行可视化呈现;通过分析来源广泛的公共数据源提供舆情监控和分析服务;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不同领域的行业发展报告;预测分析科学发展动向、特定公司的盈利前景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汤森路透的成功转型要点归纳为注重技术创新、将上市公司的业绩压力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力、注重维护原有的核心业务、有效整合内部外部资源等多个方面。⑧

三、新闻形态变革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新闻形态,其中学者们最集中关注的对象是数据新闻,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数据新闻”的基本概念、特点、发展现状、生产过程,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许多学者从总体上把握数据新闻。如刘义坤的研究,描述了数据新闻的概念,并从表现形式、生产流程、理念变革等方面对数据新闻展开了分析,提出了对数据新闻局限的反思。除了这些典型的研究内容,刘义坤还分析了中外数据新闻生产的差异:首先,国内主要兴起于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而国外最早进行数据新闻实践的却是传统媒体;在数据来源上,国外数据新闻生产的信源涵盖了从用户自主生产数据到政府、企业开放数据等来源,而国内的数据来源相对单一;在呈现形式上,国外的数据新闻包括了动态交互和静态图表、地图等多种形式,而国内的数据新闻仅以图解新闻为主;在从业人员方面,国外的数据新闻操作者多是计算机和新闻领域的复合人才,因而更能从整体上把握生产过程。国内一般是记者、视觉设计师分工进行数据新闻生产,内容与风格的统一度较低。⑨

也有学者以具体的新形态新闻报道为例,用归纳的方式说明大数据下新的新闻形态的特征。如徐琦、宋祺灵,以中央电视台“据说”系列、“两会大数据”、“大数据看出行”等报道为例,分析了央视系列数据新闻实践的特点,将其总结为:与优势互联网企业和专业数据分析机构合作、优势互补;以总体用户为样本,实现高精确度、更具代表性的新闻报道;集中于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结合主持人阐释进行报道;叙事角度转向宏观;数据成为报道的主线和报道对象本身,而不再仅仅是辅助报道的工具。⑩

除了新闻传播理论更新、传统媒体转型、新闻形态变革这三个主流话题,2014年国内新闻传播领域的大数据相关研究也涉及其他内容,例如大数据下新闻传播实践与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大数据环境下新闻教育的革新问题等。但针对这些话题的研究数量较少。总体来看,2014 年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为主,个案研究法出现较多。研究涵盖的范围广泛,但仍集中于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在研究深度上亦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①喻国明,《大数据方法: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范式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4(12)

②骆正林,《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J].《青年记者》,2014(6)

③毛德胜,《半虚拟化生存——大数据时代的人际交往模式探析》[J].《新闻知识》,2014(9)

④史安斌、刘滢,《颠覆与重构:大数据对电视业的影响》[J].《新闻记者》,2014(3)

⑤陈曦,《大数据时代传统报业如何占位?》[J].《中国记者》,2014(8)

⑥王俊荣、崔爽爽,《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与突围》[J].《当代传播》,2014(4)

⑦高山冰,《大数据背景下Netflix 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新闻界》,2014(8)

⑧刘超,《数字化转型中的“大数据应用”——以汤森路透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4(10)

⑨刘义坤,《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J].《现代传播》,2014(11)

⑩徐琦、宋祺灵,《国内电视媒体大数据新闻实践探析——以央视新闻为例》[J].《新闻界》,2014(14)

篇4

对于日渐兴盛的网络媒体来说,网络信息表现出来的非线性特点注定了以前旧模式在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缺憾。构建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新模式能简洁、直接、有效地给接受者展现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交互性,能把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能看到的信息传递以及接受者反馈展现出来,有利于其他相关网络理论的形成。

为了较好地区别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方面的异同,本文由二者的传播特点着手,经过比较构建起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模式。

传统的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报纸、广播、电视是日常生活中的主流媒体,尽管在新闻信息传播方面有不一样的工具、途径与传播形式,不过也有共同的传播特点:1.传播与接受关系明晰。也就是在新闻信息传播之中,报社、电台、电视台通常掌控“发言权”,是唯一的新闻信息源头,即新闻传播的掌控权是在媒体之中,而普通民众是信息的接受人。2.接受者之间互相孤立,联系不紧密。报社、电台以及电视台表现出星之构造往外传输新闻信息。与此同时,所有接收到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正常情况下不会运用相同的途径把新闻信息重新传递给别的人。并且,接受新闻的民众是不会再运用媒体来再次传播新闻信息,仅仅是运用谈话和对话等方式来进行。3.传统媒体把信息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却不能运用相同的途径来反馈信息。就是安排设置“读者反馈”、“民众热线电话”甚至是邀请民众亲身参与到节目中来,都无法切实有效地变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接受者之间“我说你听”的传播模式。因此,接受者的反馈信息却是时间晚的,或信息量少,或运用其他的工具展现出来,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那种“传播”和“接受”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在新闻媒体与接受者之间树立了一面隐形之墙。

根据以上观点,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在新闻信息资料的传播中,传统媒体的最大缺憾是不能给传播者和接受者两方都提供一个相互对等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接受者对某个新闻信息的反馈情况与需求状况都无法迅速传递到传播者那里,传播和接受之间没有交互性。和传统媒体来作比较的话,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传输在交互性方面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点。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每次技术层面上的创新都会推动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向前大步跨越。网络媒体传播新闻信息是以因特网为基础,运用现代先进的传播技术,在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方便人们阅读等方面全面做了改进,有很强的立体性信息传播功效。和传统的新闻传播作比较,网络新闻一是经过内容的设置、结构的取舍等方法,让新闻报道有了“最好状态”,方便人们获取立体认知,能更清楚更深层次了解新闻信息;二是接受者的建议和态度能马上传递给传播者,传输与接受间有了某种互动关系,进而让新闻立体传播功效在网络的氛围中有更加深入的展现。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构造中无固定新闻信息发出者与接受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无明显界限,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全部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一个环节,所有环节都能向其他环节传输信息,与此同时所有环节也都能向传输信息的环节传输所反馈的信息。全部网络传播展现出那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网状构造,并且伴随网络覆盖面的拓宽而持续拓宽。

在实际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间有着一个信息互换平台。此信息互换平台包含计算机、终端机以及信息交换设备,它事实上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中枢。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能运用这个途径做传播和接受的活动,传播者把新闻信息汇总于此平台之上,接受者能通过这个平台随意挑选相关新闻信息。

网络传播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所有特点于一身,相互交流与双向流动是它最突出的特征。伴随网络技术持续提升与完备,接受者的反馈信息慢慢变成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传统媒体接受者的反馈信息不一样的是,使用网络的接受者对网络新闻信息的反馈依然运用网络来传输给传播者;把自身的反馈信息传输给传播者的时候,使用网络的人还能运用信息互换平台与其他客户作建议、思想、观念之碰撞,相互碰撞的结果一般会最终形成全新的信息与建议。

接受者运用网络媒体看新闻的时候,他们反馈信息常常会与所阅读的网页一同进行,有多元性、时效性、同步性的特征。

大多数情况下,网络新闻在页面上仅仅展现出相关新闻的标题,把重要的、有可看性且可以吸引接受者的新闻标题留在第一层面上,把相关内容以及新闻报道、新闻背景留在第二或者第三层面。唯有第一层面的相关新闻标题牢牢吸引了普通民众,人们才会慢慢深入去了解,并会不停地点击相关的新闻信息链接,进而了解相关新闻信息的全部过程。民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有下面一些形式:1.对新闻第一层面毫无兴趣,不想点击接着阅读,和传播者也无交流沟通。2.被新闻标题所深深吸引,慢慢去看新闻的所有内容,乃至去点击相关链接看相关的新闻信息。例如在攻打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没有开始之前,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伊拉克局势之时,新华网在其网页的首版《最新播报》中专门开设了“伊拉克局势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报道”栏目。对伊拉克局势有兴趣的民众能够先进入“滚动新闻”,走进第二层次,且由“美军动态”、“伊拉克时局”、“联合国态度”、“核查行动”、“大家评论”、“相关时局图片”等栏目上挑选自己喜欢看的内容进入,在第三层次上挑选其非常想知道的相关新闻信息。此种传播和接受模式极大地强化了网络客户挑选新闻的自主和自由性,符合接受者接纳相关新闻的内心需求,很大程度上吸引接受者运用网络去看新闻信息。3.接受者能在阅读新闻的时候运用电子邮件,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和要求很快反馈到传播者那里,有利于传播者迅速知晓新闻信息传播状况以及功效,改善与完备采访、编辑等相关工作。4.接受者可把他对某个新闻或者某个事情的意见发表在网络相关论坛上,和别的网络客户能马上作一些讨论,达到横向建议的反馈目的。另外,人们还可以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推荐给朋友,也可以发到BBS上面。5.接受者能通过聊天的形式与网络新闻的记者和编辑们相互交流对一些新闻事件的意见,或者是通过网络与嘉宾们就一些新闻热点和焦点问题作“面对面”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构建新模式的过程以及相关分析

根据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在技术上以及运用上展现出来的特点,我们在构建模式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怎样展现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和接受者间的新闻信息的相互传递、反馈、互相交流、结合、意见和建议相互碰撞?把现实生活中虚拟的信息资料交流平台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运用它的媒介作用展现网络新闻传播各个方面的信息互动是此模式非常特别的地方。2.怎样把实际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以及反馈途径展现出来,表现出传播者的主导性以及接受者的独立自主?依照接受者的内心表现与阅读方式,我们把接受者的反馈分为三种类型:不作反馈型、点击阅读型、相互交流探讨型,将接受者通过相互交流的平台与传播者的互动一同构建起来。3.怎样强化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在刚开始构建此模式时,我们没考虑到接受者与传播者的个体要素,没把二者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可是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所有传播信息者在对新闻信息传播时会或多或少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且会受到自身价值观与倾向性的束缚。与此同时,众多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传播者与接受者,致使他们对有些新闻信息是不是有兴趣,程度深不深,是不是展现出其兴趣,他们的反馈展现到何种程度。在此模式最后成型的时候,我们专门考虑这些因素对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影响。

根据上面问题综合考虑,综合互动和互向交流性为一体的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展现如下。以人民网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时局的报道为例,来了解新闻信息怎样在接受者与传播者间相互产生互动。2003年4月12日头版新闻大标题是《美国军队扑克牌通缉令:萨达姆是“黑桃A”》。普通民众若对此条新闻不感冒,也就不可能点击相关新闻,更不会对这个新闻发表任何评论,仅仅会在《最新报道》与《深入阅读》中挑选其他战争新闻信息。有些接受者对此头条新闻出现“心理忽视”,隔断了反馈途径;若接受者对这有兴趣,则能点击“深度报道”去进一步了解情况,且在子页中还能够点击“相关评论”去了解别人对此新闻信息的一些看法,或者表达其本人意见,实现网络交流沟通。与此同时,接受者还能够在子页中去看“其他新闻报道”,进入其有兴趣的第三层、第四层信息;另外,接受者还能通过“人民论坛”在《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建设谁买单?》中和学者、网友相互交流。

从接受者接受新闻信息的视角来审视,接受者每遇到一则新闻,大都会呈现出没有实际反馈、阅读新闻、相互讨论等几种情况。接受者不管选择什么信息都会对别的信息造成短暂的内心忽视,对别的信息表现出不作反馈的态度。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接受者对那么多信息的一个综合排队的过程,排在第一位的新闻信息首先被接受者阅读以及相互交流和探讨,排在第二、第三位乃至后面的新闻信息唯有等下一次的接受者挑选——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

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和优点

综上所述,此模式很好地处理了我们在刚开始建立时所考虑的因素,契合了具体应用过程中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凸显了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现代网络新闻传播能在接受者和传播者乃至大众传媒等外部氛围之间作自由连通与信息相互交流,不能离开信息交流平台的桥梁作用。本模式将它的桥梁作用很好地展现了出来。注重信息的双向相互交流。此模式把现代网络媒体和原来的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最大不同——互动性运用不一样的反馈类型展现了出来。注重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综合和社会性。

麦奎尔与温德尔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指出:“适合所有目的与所有分析层次的模式肯定是没有的。”因此,在构建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中,把研究难点放在接受者的反馈与传播的互动方面,由实用视角去勾勒出新闻信息的相互交流,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供大致结构。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网络技术的持续提升,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日臻成熟,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也会持续提升、创新与完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高校新闻 传播学 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6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新闻媒体市场化步伐、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也呈现出比较高涨的发展态势。截至2008年6月,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达877个,其中,新闻学267个、广告学323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88个、编辑出版学64个、传播学31个、媒体创意4个。传媒教育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人才数量的不断增长,为新闻传播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发展的态势越演越烈,不断改写的传媒版图,对新闻传播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能够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然而规模扩张后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却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深深忧思。从高校角度分析其症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在专业设置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学专业设置的目标架构是以传统媒体的人才需求为基础,每个专业都简单地对应于一类传统媒体,如,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编辑与记者。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资源多元整合和多媒体技能全面调动。过细的专业划分能够满足过去单一媒体对于人才的需求,但随着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媒介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媒介融合步伐加快,那么相对单一、壁垒分明的专业定位,必将不能适应当前媒介生态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其二,在教学培养环节。国内多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目前尚未真正树立基于媒介融合或跨媒介的新闻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设置过于单一、交叉不够;相关技能培养因实验设施投入不足而长期停留于理论层面;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且易流于形式,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单一;多媒体技能的实践操作较为缺乏,致使学生走上岗位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就业出口越来越窄。

其三,在师资队伍方面。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对教师的实践性要求相对较高。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对其学历和学位的要求不断提升,而教师的媒介实践经验却越来越少。有学者分析中美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背景时提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媒体从业经验教师占27%,而密苏里大学这一指标为91%。因此,我们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队伍正面临着素质提高、知识重构、技术提升、学养加深、能力再造等任务。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高校传媒教育改革

传媒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人才,一直是各高校所探求的目标。面对媒介融合快速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必须加快对以往基于媒介分立背景下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步伐。

其一,专业设置要趋向“融合”。融合的专业设置是高校应对媒介不断加剧的融合发展趋势最为积极的回应。我国高校新闻院系中基于传统媒体时代而分别设置的相关专业之间的壁垒应该被打破,要密切关注媒介改革发展变化,根据媒体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进行跨院系、跨专业合作,注重文理交叉,实现优势互补,以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多样化的新闻人才。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迎合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融合新闻”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如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汕头大学等一些高校的新闻院系也作了积极探索,这对于我国高校新闻院系进一步强化跨媒体思维观,打破专业界限,迎合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其二,课程体系要凸显“多能”。重构课程体系是培养适应媒介融合趋势新闻人才的重要一步。凸显“多能”的课程体系设置,要立足于大学4年进行设计,既要体现今后从事传媒工作需要相关学科相互交叉的特色,让学生从中学习到多样化的专业知识、拥有多种传媒技能,学习领域可以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跨文化研究、历史、法律、各类业务操作等诸多方面;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个性拓展空间,让学生拥有自主的选择空间。凸显“多能”的课程安排,要坚持“一专多能”的前提,其“一专”就是要确保学生所学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扎实,可以通过“核心基础课程+多能专攻课程+选修提高课程”的路径来实现,这样能够在培养学生媒体从业基础知识与多种技能的同时,也增强学生应对社会各层面挑战的综合素养。

其三,教学环节要放大“实践”。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而高校在新闻人才培养上,最为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理论教学,虽然一直都谈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但很少有高校真正做到这一点。在教学环节放大“实践”,可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层面着手。从学校角度说,要着力构建一个面向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实验实践、专题实践实训和毕业实习见习等3个层次以及校内、校外两个实践平台。从教师角度说,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媒介融合研究,努力将传媒产业、传播技术的变革发展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从学生角度说,要强化理论学习需结合实践锻炼的理念,主动参与学校构建的多层次、多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在校期间学习、掌握能够适应媒介融合的基本应用能力。

其四,师资建设要追求“双师”。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的高质量、跨媒体和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加强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可以通过本校培养、人才引进和媒体兼职等渠道实现。对于本校培养,要有重点、有层次地稳步推进,要鼓励并支持具有潜力的教师通过自学、研修或到媒体见习等途径重塑知识结构,再创能力体系,提高自身素养;对于人才引进,要有计划和目的地从国内外高校或传媒业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水平与强实践、强专业、强能力的人才;对于媒体兼职,就要定期聘请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极强的动手能力的媒体从业人员,来校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开展专题辅导,由学界与业界“联姻”,培育跨媒介新闻传播人才。

篇7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 民族新闻 少数民族

由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一书于2008年出版,汇集了以白润生教授为主的、来自10多个民族的50多位专家的心血。正如书中所言:“摆在读者面前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20世纪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和研究、队伍建设等)的兴起、发展和现状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分析,并详尽阐述其新闻传播规律。”①

科学分期、内容翔实、立体摹写,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的特点所在,也是其被称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突破之作”的主要原因。该书资料翔实、观点独到,在洋洋洒洒百万字中道尽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兴衰荣辱。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确实是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书中提出的研究成果对于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独具匠心:科学分期史论平衡建立新的理论架构

一般的新闻史著作,多以政治史的分期作为划分新闻史的标准。但是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具有特殊性,一度呈现出跳跃性发展的状态,这与政治史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如果以政治史分期,则会出现断层、断链的状况,淡化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特点,误导读者。《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分期方式,在时间轴上以少数民族新闻发展的特殊规律划分阶段,这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创造性的划分方式,建立了新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理论架构②。

在处理“史”与“论”之间的关系时,作者更是匠心独具。《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既改变了过去新闻史研究中“述多论少”的一贯做法,也不妄加非议。而是在客观叙述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新闻传播规律,依据规律大胆评论其成败教训, “论”的程度把握得非常适当。纵观全书,基本上每一章节都辟出一节来总结这段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第十一章专门提出了“少数民族新闻研究领域中几个争论的问题”,将目前争议较大的一些问题及相关观点介绍给读者,并进一步论述本书所持的意见,例如“民族新闻的内涵和外延”、“断层说”、“《婴报》的历史地位”等。这些都是同类著作不曾采取过的形式,更加凸显了《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的创新和独特。

二、煞费苦心:资料完整力求再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

为了真实再现历史上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作者可谓是煞费苦心,力求资料完备、翔实。书中采用的资料涵盖古今:既有与时俱进的时新材料,也有珍贵的历史图片,有些很难挖掘的材料也被作者找到。资料之多、之全,是同类著作难以企及的。更难得的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还具有时间长、地域广、对象多、内容全的特点。

第一,编入了20世纪以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兴起于20世纪初,它与汉族地区的近代报刊相比晚了近100年,与其古代报刊相比晚了近1200年。但是,这并不表示在20世纪之前不存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不仅详细论述了从唐朝至清朝末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还编入了唐报状产生前兄弟民族的新闻传播的相关资料,这在同类著作中是很少见的。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尚未形成规模,但这已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的源起阶段,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第一章“报刊产生前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使用了较大的篇幅来探讨少数民族物质生产活动及历史背景,并从中挖掘出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轨迹。

第二,紧扣“少数民族新闻”这一主题,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做了全面的描述。古代、近代、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及发展形态,可谓“个性斐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与少数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因其“个性”而产生多种变数。《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既体现了少数民族整体的新闻传播概貌,又体现了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个性色彩。在“民族”这一大框架下,作者按照“突出民族”和“突出地区”对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这样一来,分布于各地区的同一民族和同一地区的各民族都有了明确的区分和鉴别,从而保证了史实资料的完整和全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也可视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一部“民族志”或“民族文化志”。③

第三,与时俱进,注重实际。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一直在发展,与时代是同步的,与整个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因此,一本立足实际、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少数民族新闻史专著必定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在对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兴起、发展、繁荣的历史进行全景式的记录的同时,分析和总结了新形势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悉心研究了少数民族新闻网站的发展情况,对其现有体制、发展趋势、瓶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web2.0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发展策略,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第四、由点及面,以实写史。《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以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突出报刊(或其他媒体)为始,按照事件发展的基本脉络排序,将相关事实叠加,同时将新闻事业史、新闻人物史、新闻思想史、新闻事件史融为一体,再配以详细的文字资料和各种图片,补充以各种观点,最终筑成一幅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历史的立体全景图。

以书中第二章“少数民族的办报活动”为例。作者以《大公报》、《正宗爱国报》、《竹园白话报》、《大同报》、《丽江白话报》等报刊为始,进而论述了英敛之、丁宝臣、丁子良、赵式铭、安健等报人的办报经历和新闻思想,总结出这一时期满族、回族、白族等民族报刊的特点,最后归结出古近代少数民族报业的特点。从小到大、由点及面,搭建起“古近代少数民族报业史”这幅立体图的基本构架。在40页的篇幅中,作者分析了各个民族在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受文化思潮的影响,引用了可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对话资料,配以《正宗爱国报》报头版、丁子良照片、《京华新报》附张等6张图片以及《丽江白话报》第一期发刊词、各期文章等文字资料,使得这一段历史变得鲜活、丰满,真正做到了“以实写史”。

三、一片丹心:心血绘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立体全景图

方汉奇先生在《序文》中对作者的努力给予了极高评价:“值得关注的是,附录中收录了两篇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办报经验与发展策略的会议纪要……同时还收录了25篇少数民族报刊发刊词(刊词)……附录的参考文献部分,附有书目近百种,辞书工具书9种,期刊与报纸31种,网站13个;……该书还配有70多幅图片,图文并茂,定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参与写作的50多名作者来自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10多个民族。堪称是多民族作者集体劳动的结晶。”④

书中种种不必再叙,仅从注释和附录上就能看出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注释非常全面,除了交待书中引用的材料来源之外,全面介绍了相关的背景、具有争议的观点、人物经历等。例如第4页,关于少数民族自治情况的注释占了差不多1/3的版面;第214页,注释补充了邓颖超同志诗作的内容。附录中不仅交待了参考文献和书目,连网站也一一列出。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展现的是一幅立体、全面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历史全景图。它以时间为纵线、民族为横线,以独到、准确、科学的观点和新闻传播规律为骨架,以全方位、多元化的材料叠加、整理,凝结了广大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热血丹心。

正是这样一本用心铸就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令笔者深为折服。遗憾的是,书中仍有些许不足。第一,排版校正有纰漏,实乃白璧微瑕。例如将“现代”误印为“古代”,目录排版不对称等。第二,对于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新闻发展的现状叙述较少,虽然对网站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但对手机、博客、SNS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并没有涉及。

总的来说,《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能得到“量”的满足,更能体会到“质”的触感。科学分期、内容翔实、通贯古今、厚积薄发、立体摹写,这些鲜明的特点证明,《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不负盛名,填补了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在少数民族新闻领域的空白,足以成为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历程上一座里程碑。■

参考文献

①白润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②向阳:《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理论架构的力作》,《中国民族》,2008年第8期

③田建平:《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学术体系的确立――评白润生主编之》

④《中国传媒报告》,2009年第1期

篇8

关键词:武警;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教学

为武警院校学员开设“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是个新的尝试,有助于通过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提高武警院校学员从事新闻传播与新媒体运营工作的能力。对部队来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军事新闻媒体的运营工作及处理涉军舆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概况

在地方大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传播的本质、模式、功能、原则,新闻的概念性质和功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等,使用的教材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在新闻系开设此类课程,有的院校在对外汉语系也会开设类似课程,如“跨文化传播”。除了个别政工类院校或专业以外,在武警指挥类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作为一门专业课出现在课程设置中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该课程是武警指挥专业中国语言文学方向的选修课,为大四学员开设半学期,共有50个课时,使用童兵所著的《理论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作为教材进行授课。

二、武警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是四年培养期的唯一一门新闻传播理论课程,在教学上存在以下四点不足。

(一)课程定位需要明确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对中文方向的本科战士学员来说,普遍年龄与地方大学生相比要大五六岁,他们往往不太能够接受理论学习。对高中毕业入伍的青年学员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往往是理工科背景,因而对社会科学的了解比较薄弱。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定位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它既不属于基础课,也不属于专业核心课程,类似人文素质课程却又占用了专业课课时。

(二)教学内容需要精炼

依据当前比较通用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教材,内容包括新闻传播行为、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新闻传播的特点、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价值、新闻选择、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要求、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新闻传播调控等,相当庞杂。总体上来说,现行教材理论过强,与学生距离过远,实用性太弱,难度太大,需要去繁就简,精讲重点内容,对次要内容予以精简。

(三)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首先,由于课时不足,课时安排过于紧凑造成教学速度太快,节奏非常紧张,学生吸收知识比较困难等问题。而且,大四学员往往忙着各类考核,学习时间有限,采用地方大学式的按章节逐节细讲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其次,学员生活比较单一闭塞,除了军队相关的生活内容,他们和社会上的新闻传播舆论场基本绝缘,最新的案例难以高效讲解。再次,长期以来教学形式比较枯燥,而院校教学评价的趣味化趋势对教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于是我们尝试采取话题讨论的教学法,学生分为两组,分为正反两方课堂讨论,学生课堂反应有所改善。最后,实践教学部分,操作难度较大。由于院校军事化管理的特殊性以及出于人身安全考虑等多方面原因,学员课外实践机会很少,长期限制在院校内部,因此可发掘的新闻素材少之又少。

(四)学习方法需要选择

在学习方法的选择偏好上,与普通地方大学学生相比,武警院校的学员存在明显的差异。武警院校学员尽管心理上并不认同“满堂灌”,但因为种种原因却不得不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而地方大学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喜好来摒弃高中式的“满堂灌”的学习方法。对于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在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操作中却相当困难。地方大学课表空余部分较多,有时间条件安排学生参与社会调研,甚至参加老师的课题与学术会议。而武警院校学员的课表是统一设置的,从周一到周六上午,课程门类繁多、时间紧迫、要求太高,课余时间相当有限,离校进行社会调研和旁听学术会议几乎不太可能,这种现实情况导致学习方法的选择有待探讨。当然,由于教学领域太新,教员缺乏相关经验也是暂时无法改善的缺陷。

三、改进“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课程体系

本文的顶层设计侧重于教学规划方面。具体来说,教学规划部门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员量身开设不同的科目并确定开设顺序。本门课的开设目的是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基本目标,即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训练;二是较高目标,使学员不仅在知识上了解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方向,在笔头上也要获得初步的新闻撰写能力,增加对军事新媒体的了解,形成初步的媒介素养。如条件许可,还可引导学员将所学理论服务于武警部队建设,例如军事新闻的传播、涉军舆情的分析等。

(二)明确课时配备

由于本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大学相比稍显不足,故而只能采取抓重点内容的教学方法。至于重点内容的内涵则应该结合学员实际需求进行统筹。在理论讲授上把新闻概念、传播过程、传播模式、传播效果及言论自由的必要限制作为主要内容,在实践教学上把自习时间的案例讨论作为重点,除了教材上这些内容,还需要大量讲解军事新闻的内容,另需预留一定量的练习和复习课时,从而巩固教学质量。

(三)明确学习意义

根据教学经验,武警院校学员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绪。第一种是非专业情绪,高中毕业考学的学员在入学之前没有学过任何新闻传播类课程,且高中阶段往往是理工科,对大四学习社会科学类课程在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培养新闻敏感等专业意识方面先天不足,容易产生非专业情绪。第二种是畏难情绪,“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材理论性太强,论述过程较为枯燥,学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应明确本门课程的基础是部分理论,但主要是一门应用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贯彻。第三种是消极情绪,由于本门课程不属于需要考核的军事类科目,且大四学员临近毕业,容易降低自身学习标准,为此,应明确新闻传播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更要明确在日后任职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四)明确教学方法选择

篇9

数据库服务、新闻专线服务模式、3G移动互联模式――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媒介之间的界限由清晰变得模糊,“打通”与“共融”成为媒体创新发展的必然途径。融媒体资源共享、海量传播、双向互动、优势互补的综合表现方式,给传媒业界带来新际遇,也引发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考。

高等学校新闻学及相关传媒类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是打造具有综合素质的传媒人才。业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直接决定新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融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教育应当紧密联系业界动态,用前瞻及发展的眼光。及时调整,在不断更新的传媒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笔者认为,融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应当是结合业界传媒动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工具,以启发学生在新传播环境下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模式。

理论依据:探究式教学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融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它注重学生的前认知和体验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式教育模式。这是由新闻学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新闻学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向社会输送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新闻从业专门人才。教育目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紧密联系,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诉求。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是简单的理论灌输无法涵盖的。启发能力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重实质轻现象,帮助认知规律,适应新时期新需求。

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世界观、认知体系较为成熟的青年群体。随着知识量的增加,他们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简单的结论,而要求探明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创造性,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富于理想,对前途充满希望。简单的理论灌输无法满足高等教育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探究式教育模式符合青年群体的认知习惯,保证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由点及面的渗透积累

我国的新闻学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及内容多发端于西方新闻学、传播学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实践与理论脱节、培养目标较业界动态滞后的状况。传统媒体时代这一问题业已凸显:融媒体时代,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传媒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这一矛盾日益加剧。新闻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应由单纯专业知识的点式教育转变成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宽,即由点及面的渗透积累。

当前,新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多是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模式受此影响较深,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往往局限于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讲授。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界限存在着一定不足。如:以传统报业教学为主,缺乏对新媒体介入后的当前报业现状的介绍;面对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型传播技术,无力进行新技术及行业新软件的教学;强调专业细分,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相关课程割裂进行,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出现的跨媒体集团所需要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融媒体时代的课程教学目标应密切联系业界动态,放弃传统的以知识点记忆或单项技能操作为授课目的的简单模式,实现多学科交融、多技能交融,由多个知识点、技能点的交互强调渗透到学科脉络的构建,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平台,构建融媒体时代解决新传媒环境下新闻传播实务的方法论和价值观。

教学流程:课堂内外结合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

新闻学专业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操作性强,与业界动态紧密相连。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相较传统媒体时代,这种为“我”所用,为“我”服务的运作模式,使得信息与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业界的变革速度同频率增长。融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流程,将课堂内教师讲授与课堂外学生自学拓展有机结合,适应学科特点,有助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外的自学拓展包括预习与复习两方面。课前预习要求专业课教师根据课堂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给出启发性预习要点。不同于传统的预习模式,融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开阔的海量知识平台,利用互联网、数据库等形式,学生通过预习得到的信息量远大于书本,具有开放、链接、延伸等优势。课外复习即专业课教师提点拓展性内容鼓励学生自学,帮助强化课堂记忆、延展理论深度。

融媒体时代的课堂内教学对教师的开阔视野与充足储备提出高要求。熟悉教材内容的同时,教师需密切关注业界日新月异的动态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效案例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完成新闻学理论依据上的原因分析、动态预测。双向互动的探讨模式、课堂内外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建立独立思考及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

融媒体时代的多媒体授课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ppt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而是指融合课堂内课件授课、互联网交流反馈系统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手段。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有效延伸教学表现手段。相比普通教学,多媒体授课的直观性善于突破视觉限制,突出要点;动态性有利反映概念及过程,突破教学难点;可重复性及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便于呈现教学内容的脉络及体系,视频、图片、音频效果与文字内容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利于表现新闻作品特殊形式,如电视新闻、广播新闻、报纸新闻等,另一方面便于教师设计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在理论讲述较长时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适时突破较为沉闷的学习氛围:利用相关场景引发联想、还原场景、启发思考等。

互联网交流反馈系统指利用互联网搭建的可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教学平台。融媒体时代众多的新传播手段提供了多种工具,如qq群、微博、博客、个人主页、校内主页、个人信箱等。互联网交流反馈系统不仅用于学生与教师的实时交流,帮助解答疑问,还可发挥课前要点预习、课后练习下载、课后作业提交等多项功能。伴随新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这一平台亦可延伸至手机群体用户。

构建融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应紧跟业界动态,结合多种媒体表现形式,渗透多个学科知识要点。如《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可引入国外著名媒体网站浏览、著名媒体时事评论等内容,并穿插新闻学写作、传播学经典理论等相关知识渗透。

融媒体时代给新闻学专业学生提出了新要求。融媒体时代产生的融合新闻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成为新闻传播者,新闻媒体不仅更“公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公众的观点与信息传播与职业新闻人同样平等传播,信息传播的限制壁垒无体化。对于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在校学生来讲,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必备素质,需要在新闻学专业课程教育中不断积累。

篇10

关键词:大数据;新闻传播;创新路径;数据方法

一、前言

针对现阶段国内的大数据发展状况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条件,研究传统的新闻传播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适时转变新闻传播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现阶段技术发展的特点,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是必然的选择。而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创新新闻传播的路径,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对传播学的理论发展和新闻发展的实际而言,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数据方法和时代特征

(一)海量的数据

大数据一项非常显著的特征在于数据的数量极大。网络上数据的膨胀速度也是以指数上升,而不同用户之间的交流和转载又进一步促进了数据数量的提升。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的数量不断增加,其海量的数据内容对新闻传播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何从数据时代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中找到合适的内容,需要新闻工作者对此进行创新的研究。

(二)关联性和实时性

互联网的使用者不仅可以信息,更能够搜集、检索和传播信息。数据间的关联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强,而许多受众随手拍摄生活中的事件、随手传播到网上的行为,又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实时性。在这一前提下,如何利用大数据,从看似不相关的数据中整理出其中的相关性,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正在成为考验新闻工作者信息搜集能力的工作。[1]

(三)大数据方法和新闻传播创新

大数据的运行方法与传统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大数据可以采用专门的程序和算法进行处理,利用其成果进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变得更加简单。它将社会的整体局势和动态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因此在这一背景下,进行新闻传播的创新需要强调两个方面:其一是新闻形式需要创新,降低文字比例,增加图片和表格等能令人迅速理解的内容;其二是新闻内容需要创新,对新闻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减少新闻的不确定因素。

三、大数据方法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一)数据的有效性

新闻传播最需要强调的仍然是新闻的真实性,这一点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就变成了新闻数据的有效性。即使大数据时代的新闻被娱乐化了,但从根本上,新闻强调的仍然是其真实性,也就是说,强调数据的有效性,是新闻传播中大数据方法和技术的最根本的应用方式。通过数据分析技术,解析网络中各种信息的有效性,从而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这是保证新闻传播可靠性的根本方式之一。

(二)平台的可靠性

另外,在新闻之前,需要选择可靠的平台。这一平台的选择标准是拥有合适的流量、平台本身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其中后者的重要性比前者要大很多,只有平台本身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才能令受众对新闻内容有着高信任度。[2]在新闻内容本身具有高度真实性的前提下,将其在可靠的信息平台,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关注度,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

四、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创新路径

(一)转变思维方式

大数据时代新闻强调的已经不是“前因后果”的完善的因果关系链,而是不同信息之间的联系度。只要具有高联系度,即使不能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也能够放在一起作为“新闻”的一个部分。在这一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时,需要转变传统的探究理由的思维方式,转而寻找不同信息中的关联,找到看似毫不相关的信息中具备的联系,将之进行梳理整合,以提高新闻内容的传播价值。

(二)变革分析模式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模式与传统的分析方式有巨大的差异,其有专业的分析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将庞大的数据分析交给计算机运行,通过这种方式,改变数据和信息的分析模式,以降低自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新闻内容的高度准确性。

(三)转变结论方向

大数据时代数据样本的增加,虽然机械的信息处理技术一定会带来某些问题,但它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资料,从中得出的结果会因此而更加偏向于对宏观问题的推测。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转变得出结论的方向,从分析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小问题”的前因后果,转而对社会整体变化方向进行宏观的分析和预测。

(四)传统纸媒的应用

即使在大数据时代下,纸媒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不能彻底放弃传统纸媒。纸媒在现阶段的新闻发展中,其缺陷主要体现于时效性,其真实性、深入性和对思想的指导作用并没有受到影响。在纸媒中具有高度真实性的、能够对事件进行深入讨论的相关内容,以此来引导人们的思想,仍然需要新闻工作者加以重视。[3]

(五)强调微传播平台的力量

微传播平台,指的就是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平台。这一类的平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优势,通过数据分析出某一个公众号或微博大V的关注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新闻内容,同时利用推送功能加强突发新闻的报道效果。

五、结语

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在面临严峻的考验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良机。但如何将大数据时代的方法和技术应用到新闻传播中,对新闻传播的路径进行创新,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极高的关联性和实时性,分析大数据方法和新闻传播创新间的联系,指出利用大数据方法进行新闻传播路径创新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在于数据的有效性和平台的可靠性。针对大数据方法的特点,新闻传播创新路径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变革分析模式、转变结论方向,在不放弃传统纸媒的同时,强调微传播平台的力量,促使新闻传播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建平,马瑞.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3):152-153.

[2]华晓雯.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