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职业技术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职业技术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职业技术培训

篇1

1.完善实训条件

电子电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经过这几年建设,基地设施条件、实训教学与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基地目前由12个实训室、1个通用电气GE自动化系统集成实训中心、1个SMT生产线实训车间构成,使用面积增加到3000m2,设备总价值近4000万。其中电工实训、数电、模电实训室、PLC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的,电工实训添置了各类低压电器、仪表、开关、救护模型等设备。PLC变频实训室新增加了欧姆龙、西门子等系列PLC综合实训装置;恒压供水实训装置、变频器、计算机等。新建了电力拖动及供配电实训室、液压传感实训室、现代控制技术实训室、通用电气GE智能平台自动化实训中心、SMT实训车间,新购置了各种磨床、铣床、镗床、钻床车床电气技能培训考核实训装置;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训装置;FESTO过程控制系统、MPS控制系统、FMS自动化技术培训系统、亚龙YL335B生产线、SMT生产线、标准的北美PAC培训系统一批。不仅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教学、专业技能教学和综合技能教学要求,而且能满足师生进行科研、创新等活动的需要,还可为社会开展维修电工、电子调试工及电子装配工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及高级技师的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

2.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影响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作为我们高职学院来讲,有一支整体结构合理、职业素质高、敬业精神好的实训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提升师资队伍学历结构的同时,更注重教师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同时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含离退休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使师资水平满足教学要求,逐步形成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实训模式,保证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2011年我校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简称GE公司)旗下GE智能平台签订了的大学计划合作协议,GE公司对我校教师进行PAC、IFIX等自动化软件系统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同年派出5名专业教师到富士康科技集团、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锻炼,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以此提升了教师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

3.专业教学改革

(1)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

综合考虑电工电子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已有的教学资源,把电子专业、机电专业教学内容中有关联的知识点设置成一个个工作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即以行为引导教学法展开教学——以做带学、以做施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探求和理解,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技能的主动探究者,而教师也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行为引导教学法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项目教学法,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式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项目任务、任务分析、工作实施、检查评估、引深课题五个步骤。学生在整个项目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2)以大学生电子竞赛、自动线大赛、机器人大赛为导向,将课程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机电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各项技能大赛,如各级电子技术设计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嵌入式系统开发、机器人技术应用、自动线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芯片检测与维修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比赛二等奖以上奖项,08年参加全国自动线大赛获全国三等奖,2011年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获全国三等奖。参加技能大赛不仅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还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

(3)职业资格鉴定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学生“双证制”培养目标,毕业时学生应持有两证(即毕业证和一种专业相关中级职业资格证)的要求,在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了每届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要参加自治区或南宁市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证,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多年来,在专业课程中开设了多门与职业资格考证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组织了多种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其中有“中级家电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证培训、中级手机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证培训、PLC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等,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考证培训。我们在培训中按照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来制定训练标准,加强职业能力训练。培训一般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采用专门的培训教材,结合多媒体投影进行教学,培训中采用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法,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故障的一般分析方法。在实训室的建设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我们每年都要购置相关培训设备和材料,使实训室建设达到考证要求,充分保障学生实训的效果。在教学安排和实训条件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类专业在每年职业资格考证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考证通过率超过96%。

(4)运行管理

为加强学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发挥实训基地的教学、社会培训、资源共享、服务企业的功能,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实训室工作,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学校主管实训室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实训室的建设和归口管理。实训室工作的二级管理,由各二级学院主管(副)院长负责组织实施,电工电子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归属我校的机电工程学院,为促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建设,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了生产实训部,生产实训部主要任务是:研究电子电工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动态;研究电子电工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的发展方向和长远建设规划;引进、使用和管理实训基地专项资金;保证实训基地正常运和健康发展。生产实训部的任务是:负责实训基地的正常教学、社会培训、资源共享、服务企业等日常管理,实训基地的设备与场地维护,制定和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制度,具体组织实施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等。在电工电子基地开展实训教学,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尤为重要。为确保安全文明生产,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教育模式,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把安全生产教育贯穿于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用具体的实例,结合岗位的操作规范,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全过程的安全生产教育。另一方面,定期检查安全防护措施的完整性和完好率,注意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二、结束语

篇2

根据三个需要制定教学情况

依据社会需求定规模

“十五”期间,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自2001年到2005年,苏州国内生产总值由1760亿元达4026.52亿元,工业总产值由4113.69亿元达12100亿元,落户苏州的世界500强企业由81家增加到107家,每年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从2万余人增加到9万余人。依据苏州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和数量的变化,学院于2003年重新优化组合资源,创建了1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创办了机电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管理工程四个大系及苏高工一个校区,创造了教职工近500多人、在校生达6700多人、在籍生超万人的规模。

根据企业需要定专业

“十五”期间,苏州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从2001年的5.3:56.7:38.0到2005年调整为 2.0:66.8:31.2。特别是随着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员工的现代专业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学院根据苏州主导产业的需要,及时调整了专业结构,在原有计算机、机电、电子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模具设计、工程软件、物流管理等共20多个社会急需专业,培养了家长满意、企业欢迎、社会称赞的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职业能力、与国际接轨的高级技术人才。

按照人才需求定课程

在办学过程中,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实际和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成立了多个校企合作委员会,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对自动控制、数控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进行了职业岗位工作分析(DACUM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重新确定课程结构,重新选择课程内容,重新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质量赢得了信誉。

强调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结硕果

为适应苏州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知识层次较高、技能水平较强、职业能力较强、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主动开展了校企合作,赢得了发展先机。

多渠道产教结合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中心环节,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设施、设备、先进程度反映一所学校培养人才的水平。苏州工职院积极走出去,与企业广泛合作,重点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价值近1亿元的校内实践基地。目前拥有现代化的模具、自动控制、电火花加工、动漫技术等七大研发中心;拥有百得电动工具技术实验室、新达精密测量技术实验室、艾默生电机技术实验室、飞索AutoCAD实验室、新中大A3 ERP实验室等17个企业实验室;拥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铣工、车工、波峰焊、电脑组装等11个实训工场和37个专业基础实验室。

其中有世界一流技术的加工中心(米克郎、哈斯、友嘉、德马吉)、工业机械人、慢走丝线切割机床、三坐标测量仪、网络测试装备、苹果专业微机等。

学生在产教结合构筑的平台上接触到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接受到最贴近生产岗位的专业知识,通过做中学、学中研的方式将自己培养成深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多层面校企合作

在国内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推行校企合作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苏州工职院通过主动合作、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合作企业数量迅速增加。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学院校企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学院与飞索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建立了学生定向实习、毕业生就业和教师专业培训基地;艾默生电气有限公司等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学院建立了专业技术培训室,企业经理、工程师、人力资源管理者以及行业协会、联谊会领导都参加了学院发展顾问委员会和有关专业指导委员会,30多家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专项奖教金、奖学金和帮困金,企业给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企合作方式向纵深推进。学院的校企合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满足学生实习、安排学生就业为主的合作;第二阶段逐步过渡到以订单式培养为主的合作;第三阶段进一步发展到以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主的新的合作层面。尤其在技能鉴定、课程开发,产品研发,技术改进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学院已成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授权培训网点”、“国家制造业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学院与可成公司在课程开发中引进企业CIMTRON、模具制造课程,实现了课程和工作岗位需求对接。机电工程系承接了法国DC零部件的设计、测绘工作,承接了美国太平洋绿洲公司叶轮测绘工作。与美国联塑模具签订了电极的设计与生产项目。在对京东方茶谷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工作中,帮其解决了产品装配中尺寸误差的技术性难题。

――教学工厂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先在教室接受理论学习,再进实训车间进行短期技能训练,然后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结果发现,这种模式下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脱节,实训实验操作与企业顶岗实习要求脱节,结果导致企业对学生不满意。为了克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双脱现象,学院参照新加坡的教学模式和德国“双元制”的投资模式在校内组建了9家集教学、培训、实习、鉴定、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具有多功能的“教学工厂”,其环境与企业逼真,技术与企业同步,管理与企业相同,文化与企业相容,学生在这样真实的情景中将理论学习、实验实训、生产研发融为一体,为其适应现代企业,实现了无缝对接。

――产学研联合体发挥孵化器作用。为进一步发挥校企合作功能,巩固校企合作成果,推进校企合作健康持续发展,学院加强了产学研联合体建设。学院利用人才资源、场地、高新技术设备等优势,吸引了“苏州精技机电有限公司“、“苏州瑞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盛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宇田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学院,双方就人才培养、产品及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签订协议,对学院师生研发的科技成果进行孵化和再开发,实现责任共负,义务共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近年来,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与企业合作成功研制了电工试验台、气动电动试验装置等10余种(套)教学仪器设备,其中自动控制教学系统、小型柔性制造教学系统等产品在全省职教系统推广使用,“教学用模块化自动生产线拆卸装置”等四项成果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锯条齿形的磨削成型方法” 申请了发明专利。“产学研结合,开发机电专业教学设备”获市专业现代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这就形成了一个“依据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良性循环的联合机制,为产品的中试与推广,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起到孵化器的作用。

多途径国际融合促发展

学院依托国际教育园发展的优势,努力拓展与国际融合的渠道,现已与澳大利亚TAFE昆士兰开放大学、美国阿格西大学签订合作办学项目,中澳合作机电一体化、中美合作电子商务专业采用国际通用教育模式和国外教材进行英语授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适用新型人才。学院还与荷兰、 德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建立了教师、学生互访关系,近两年来已派送20多名教师赴境外进修培训,并邀请了海外高校同行及专家学者来学院开展学术交流。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已逐渐渗透到我院的教学领域,影响到学院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共赢中形成特色

篇3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职业能力;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 G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8-0062-06

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不仅是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就业的需要,更是促使其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最终实现市民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进行职业能力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为样本进行职业能力调查,分析目前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职业能力提升的针对性路径指引。

一、新型城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内涵分析

(一)职业能力内涵界定

在对职业能力的界定上,我国学者徐国庆(2007)认为职业能力属于工作任务的胜任力范畴,将职业能力诠释为工作任务对职业人心理的映射[1]。李怀康(2007)认为职业能力是与劳动者生理与心理相关联的行为特征,反映了劳动者完成任务的方法和实施能力[2]。张琼(2010)认为职业能力是劳动者通过学习所掌握的生存、发展、变革以及反思的能力[3]。张弛(2015)则认为职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职业生活所具备的知识、技术、态度和价值观的总和[4]。从上述学者的观点可知,职业能力实质上反映了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所需要具有的行为能力,该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方能获得。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

与其他劳动主体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内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静态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依附于特定的主体之上,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从动态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的内涵不断更新和变化,与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工自身的市民化发展逻辑相联系。在新生代农民工向新市民转化的职业发展各阶段,职业能力需求各不相同。

1.前市民化阶段的职业能力内涵

前市民化阶段属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新生代农民工以就业为目标,新生代农民工需要迅速掌握适应职业迁移、地域迁移需要的就业技能。该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多从事一线技术性和事务性工作,就业层次以基层岗位为主。

在这一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具有显著的就业导向性特质,顺利转移就业是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基本任务目标。在前市民化阶段,促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既是促进其就业的根本条件,更是维护与保证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

2.市民化阶段的职业能力内涵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完成地域迁移和职业迁移之后,还需要通过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完成自身的市民化心理迁移,这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内涵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根本动力。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呈现动态性和多样化特征,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既有实现职业成长的需要,又有职业转型的需要,还有职业超越的需要。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职业能力提升任务的长期性,新生代农民工长期性的职业发展任务必须要通过持续的职业能力投入来实现。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结构分析

从世界范围看,在对职业能力结构的认识上,德国的职业能力结构研究、澳大利亚的能力标准框架、英国的权威性职业能力结构以及美国的综合职业能力研究各成一派,从不同视角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结构问题。其中,德国的职业能力结构汲取了理性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精华,在学术界得到普遍推崇。我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对德国的职业能力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职业能力结构维度解构[5]。姜大源认为,横向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能力,而纵向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与某种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有关,方法能力是具有一定职业普适性的工作思维能力,体现了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社会能力则体现了劳动者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具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能力。

与普通劳动者相同,新生代农民工同样具有以上的职业能力结构。专业能力具有典型的技术刚性,可以划归刚性职业能力范畴,这种能力侧重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知识和技能,具有显著的技术性特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是新生代农民工实现职业迁移的基本前提。与专业能力相比,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本身不具有技术性特质,属于柔性职业能力范畴,但是这两项能力具有更强的职业发展支撑性特质,更有助于后续职业发展。方法能力与劳动者工作中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有关,是促进专业能力持续提升的剂。而社会能力则反映了劳动力为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包括合作、交流等。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攻坚阶段,社会能力尤为重要。

二、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调查情况分析

调查范围主要包括无锡、苏州、常州、盐城、宿迁、徐州、泰州等地新生代农民工集中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以及服务性企业,调查对象为1980年及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①。

(一)调研概述

1.问卷设计思路

本研究在问卷设计上充分借鉴了德国职业能力结构理论,以刚性职业能力和柔性职业能力为框架,基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职业能力问卷的本土化设计和改造,最终形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量表。

2.问卷发放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683份。经过初步统计,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二)调查数据分析

从总体调查数据看,目前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总体职业能力优良率较高,这表明近年来随着江苏省不断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投入,全省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保持良好水平。调查结果见表2、表3、表4。

1. 刚性职业能力

如前所述,刚性职业能力可以等同于专业能力。综合统计结果,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刚性职业能力整体优良率为65.18%。知识技术、读认资料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设备操作能力四类能力相对均衡。调查表明,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总体上具备了较好的刚性职业能力。

此外,调查显示,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刚性职业能力整体优秀度不高,不同区域新生代农民工刚性职业能力的优秀度存在较大差距,苏南新生代农民工在刚性职业能力各项指标上的优秀率均高于苏北农民工,其中知识技术、读认资料能力的优秀率差距尤为巨大。

2. 柔性职业能力

(1)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属于柔性职业能力的重要构成。综合统计结果,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方法能力整体优良率为58.51%。从优良度总和上看,方法能力略逊于专业能力。在各指标上,应变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指标值最低,低于50%;问题分析能力、压力管理能力等能力值相对较高,优良率在60%左右。数据表明,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总体上具有一定的方法能力,但方法能力各指标值有一定差异。

不过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到,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柔性职业能力中的方法能力整体优秀度还不高,问题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优秀度在10%以下。调查显示,不同区域新生代农民工方法能力的优秀度存在较大差距,苏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等方法能力的优秀度偏低,均低于5%。苏南农民工在方法能力各项指标上的优秀率均高于苏北新生代农民工,其中问题分析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指标在优秀率上差距^大。

(2)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属于柔性职业能力的另一重要构成。综合统计结果,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能力整体优良率为56.33%。在整体优良率上,社会能力不但低于专业能力,还低于方法能力。在各指标优良度上,情绪控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指标值最低,低于50%,交往能力、服从力和冲突管理能力等能力较高,优良率介于50%到70%之间。这表明,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总体上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力,但社会能力各指标值存在较大差异。

调查显示,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柔性职业能力中的社会能力整体优秀度偏低,口头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冲突管理能力等多数能力指标值的优秀度在10%以下。此外,不同区域新生代农民工方法能力的优秀度存在较大差距,苏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口头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仅为2.8%,其余交往能力、服从力和冲突管理能力多数指标值在10%以下;苏南农民工在方法能力各项指标上的优秀率全面高于苏北新生代农民工,其中交往能力和服从力的优秀率差距巨大。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整体现状

从整体水平看,近年来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技术性职业能力获得了较大提升,不过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职业能力投入形式看,当前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投入以教育培训投入为主要形式,主要针对基层技术岗位,尤其是制造业的技术岗位展开。其中,电工、焊工、钳工、缝纫工、操作工等一线岗位工种的能力培训占据主体,除此以外服务业的培训也占较大比例,如家政、家电维修、电脑装配等。从职业能力投入方向看,当前方向主要针对初级岗位从业所需的初级技术性能力展开突破,侧重于技术上岗培训,讲授从事具体工作所需的技能和工作规范。整体而言,前期大规模的农民工职业能力投入迅速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帮助其迅速获得从事非农产业的相关技术,从而有助于实现行业和岗位迁移。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具体指标情况

1. 部分职业能力指标值偏低

调查发现,虽然目前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指标具有较高的整体优良率,但优秀率相对较低。其中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优秀率为17.65%,方法能力优秀率为14.99%,社会能力优秀率为10.97%。

与优秀率相比,“优秀”和“良好”汇总后的优良率更能够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能力状况。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专业能力整体优良率较高,不过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一些指标值不够理想,继续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指标优良率甚至在50%以下。

研究发现,上述结果的形成与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投入的方向和内容有紧密联系。目前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的员工职业培训主要包括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和劳动力岗前培训。这两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操作技能、操作规范和劳动安全之类,以专业能力培训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劳动力转移、迅速入职,而非以劳动力职业能力全面提升为导向。换言之,目前江苏省虽然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刚性职业能力投入,不过对继续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柔性职业能力则投入不足。这与部分社会相关培训主体在职业能力培训上的急功近利有一定关联。例如,一些企业认为专业能力投入少,见效快,而非专业能力需要持续投入且投入资金巨大,因此企业对此类职业能力培训投入积极性不高,这是导致上述部分职业能力值过低的重要原因。

2.柔性职业能力总体弱于刚性职业能力

调查发现,江苏省农民工刚性职业能力和柔性职业能力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刚性职业能力优良率约为65%,而柔性职业能力优良率约为53%。从上述结果可知,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刚性职业能力强于柔性职业能力,其中柔性职业能力中的方法能力强于社会能力。

调查发现,上述培训主要针对初级岗位从业所需的初级刚性职业能力展开,侧重于技术岗位的上岗培训,讲授从事具体工作所需的技能和工作规范,培训内容涉及从事相关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劳动安全、企业规章等方面。现有培训有助于迅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帮助其迅速获得从事非农产业的相关技术。

调研表明,虽然一些刚性职业能力指标值较高,但是职业能力中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非技术职业能力指标值偏低,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洼地,这些职业能力的缺乏会阻滞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现有职业能力提升速度已经滞后于新型城镇化进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需求,换言之,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持续增长的职业发展需要。

3.苏南苏北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存在南北差距

调查显示,当前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存在苏南、苏北地域差异。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苏南新生代农民工各方面职业能力普遍优于苏北新生代农民工。其次,较之刚性职业能力,苏南苏北农民工柔性职业能力差异更大。具体而言,苏南苏北农民工在刚性职业能力方面优良率差距为62.83%,而柔性能力差距则达到38.40%。最后,某些具体的职业能力指标差距也极为悬殊。其中知识技术、知识应用能力、读认资料能力、设备操作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的差距均在50%左右。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两地新生代农民工在刚性职业能力和柔性职业能力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能力投入决定了能力产出的差异,目前统计发现的地区间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差距实质上反映出苏南苏北在包括基础教育和早期职业教育在内的整体教育投入上的差异。这一差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苏南、苏北对教育的直接资金投入上存在差距。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统计,2013年苏南5市公共财政教育支出359.66亿元,苏北8市252.12亿元,按照人均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看,苏南5市平均1086.32元,苏北8市平均544.69元。另一方面则表现在间接文化教育资源投入数据上存在差距,如2014年江苏省苏南5市中等专业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6174人,而同期苏北8市则拥有14100人;苏南图书馆藏书量30644千册,苏北地区26938千册,人均藏书最高的为苏州市,达到1.42册,最低为宿迁市,仅为0.23册,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两地在教育投入上的差距极大,教育投入上的差距会对区域内劳动力能力素质造成现实影响。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为提升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需要继续贯彻和推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能力提升相关的奖励和资助制度(如《全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办法》《江苏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同时,强化对此类制度的宣传,通过宣传、引导以及制度激励等手段全面增强新生代r民工对参与职业能力培训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还要进一步通过制度激励、制度前瞻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刚性职业能力和柔性职业能力。

(一)加强制度激励,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

以企业为代表的教育培训主体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提升环节中的重要力量。与政府主体相比,企业等主体与市场联系更为紧密,提供的职业能力培训更具有针对性。为激励企业等主体参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提升培训,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进行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激励和支持力度,对培训量大、培训效果好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和政策倾斜;另一方面,可以制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如将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投入纳入企业所得税税前抵扣范畴内,从而提高企业培训积极性。

再者,政府可以通过竞标等市场化机制将原有政府承担的培训项目委托给企业,政府作为监管方辅以配套的颁证与考核体系支持,这样既可以调动企业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积极性,也能够使政府充分放权,提高教育培训项目运行效率。

此外,可以借鉴当前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将企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相对接,打通企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的通道,这既有助于吸引新员工参与培训提升职业能力,更有助于鼓励企业参与培训教育与学历教育对接,提升企业培训内涵,增强人才吸引力。例如,2015年新加坡推出的“未来技能在职培训计划”规定,在航空运输业企业工作的新入职者可以在工作的同时,通过参与企业的在职培训来换取航空运输业专业文凭的学分。目前,新加坡公共交通业、咨询与科技业以及酒店业也计划从2016年起相继推出类似计划。通过新加坡的实践可以发现,在政府政策支持下,通过企业的培训与国家教育体系对接,可以促使劳动者在职场上保持职业能力的持续性提升。这一方式值得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提升政策时进行借鉴。

(二)注重制度规划,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需要

在具体的培训项目设计上,政府需要具有政策制定的战略前瞻性,不但需要紧跟市场需求,而且坚持就业目标和市民化目标并重的原则,进行职业能力培训项目规划。从策略制定上要考虑不同人群职业能力差异的具体情况,提升技术培训的专业化程度,切实能够给新生代农民工带来现实利益。一方面政府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根据市场需要设计职业能力提升课程,将就业和职业能力培训相结合,提升培训效果;另一方面,还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职业发展的潜在需求,开设中高级技能培训班,进行战略性人才培养,提前做好人力资源战略储备。通过初、中、高三级职业能力培训联动方式,稳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职业能力持续提升。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参与主体将呈现复杂化的态势,这使得传统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农民工职业能力管理机制向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转变。其中,要重点增强行政部门的协调功能和引导作用功能,弱化行政部门的行政指令职能。同时,鼓励行业、企业、教育机构以及社区等主体的协作[6],通过发展社区学校、职教集团等主体来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提升新型协作平台,将在岗培训和业余培训相结合,建设新生代农民工的终身职业能力提升体系,共同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刚性职业能力和柔性职业能力协同发展。

(三)推动制度创新,加大对苏北地区政策倾斜

鉴于目前苏北农民工职业能力相对较低的现状,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的方式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具体而言,江苏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教育基金推动苏北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提升。例如,可以参考其他相关专项基金的设立经验,设立和运作农民工职业发展专项教育基金。在筹集上,专项基金可以由省、市、县级财政共同投入,共同分摊;同时还可以引入市场化力量,广开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

此外,从市民化进程中终身职业能力提升看,“学分银行”建设值得大胆尝试。“学分银行”通过参与职业教育后的学分累积来调动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这与传统物质奖励吸引学员培训的方式大相径庭[7]。在“学分银行”账单中,职业能力培训的主题、内容、层次、频次和学习成果等均有体现,在职位升迁时可进行提取。除了一般的“存”、“取”功能外,未来可以加大对“学分银行”中“学分信贷”机理和配套制度的探索和创新,通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持续的职业发展动机激发自身的持续学习、主动学习行为,切实推动其终身职业能力提升。

参 考 文 献

[1]徐国庆.职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学习模式[J].职教通讯,2007(1):24-28,36.

[2]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2007(2):4-8.

[3]张琼,郭德怀.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J].继续教育研究,2010(9):72-73.

[4]张弛.职业能力概念框架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5(25):12-16.

[5]姜大源.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22.

篇4

 

***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以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的通知”活动为契机,成立专题调研组,采取走访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和农民工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一)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县辖1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00个行政村居,65万人口,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共有农业人口17.5万户,农业人口53.2万人,其中:具有劳动能力(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35.32万人(不包括在校学生),占人口总数的54%。农村劳动力实际就业人数为34.72万人,就业率为98.3%,平均每个家庭有1.98个从业人员。

1、性别结构。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5.32万人,其中女性16.25万人。

2、年龄结构。按劳动力年龄看,16-25岁占27%,26-40岁占38%,41-50岁占22%,51-60岁占13%。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65%,41岁以上劳动力占35%。

3、文化结构。小学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1.3万人,占32%;初中文化程度18万人,占51%;高中学历(含中专)5.7万人,占16%;大专以上学历0.35万人,占1%。

4、产业和行业分布及从业状况。从事农林牧渔业14.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从事商贸物流运输业1.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从事农产品加工业2.55万人,占农村劳动总力数的7.2%;从事文化旅游服务业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8%;从事建筑市政行业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9.7%;从事制造加工业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6%;其他行业及未就业565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耕地对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过剩情况严重,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 ,据调查统计截至目前为16.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15%。(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的计算方法: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其中农业劳动力需求量=农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人数>)。

1、性别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为16.65万人,其中女性7.42万人。

2、年龄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按年龄看,16-25岁占25%,26-40岁占36%,41-50岁占30%,51-60岁占9%。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占62%,41岁以上富余劳动力占38%。

3、文化结构。小学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5万人,占21%;初中文化程度8.7万人,占53%;高中学历(含中专)4.2万人,占25%;大专以上学历0.17万人,占1%。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和培训状况。

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以本地为主,就近就地实现就业23.16万人,占就业劳动力人数的66%。农民以季节性务工为主,多为兼业,平时在工厂做工,或从事非农自营,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属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亦工亦农型劳动力。绝大多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业、制造加工业、餐饮服务业、商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在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中,我县始终坚持政府组织与社会中介机构转移并重、扩大输转规模与提高输转质量并重的原则。调研发现,千方百计组织农民工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促使农民增收,已成为我县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共识。随着我县社会保障平台的健全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程度和服务机制的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向县外输出转移就业的方式上更加合理有序。据统计,农村劳动力向县外转移就业依靠亲戚熟人介绍或自发转移的占转移总数的29.95%,通过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有组织输出的人数占转移总数的70.05%。

***县长期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了人才、劳动力、毕业生就业三大市场的贯通,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为指导思想多渠道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动城乡统筹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月”等大型活动,同时每月10日、25日定期组织召开招聘会,活动场次多,声势大,影响广,效果好。特别是在“春风行动”中,相继举办了近10余场次专为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招聘活动,共有110余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岗位8600个,约有1万余人(次)参加招聘活动,8000余名人员达成了就业意向。

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在结合县内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意向的基础上,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与企业用工需求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农村劳动力中已参加过人社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的人员有13217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97.2%,占劳动力总数的3.7%;有各类培训意愿的人员264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4%,培训意愿主要集中在汽车驾驶、电工、电焊工、计算机、挖掘机、装载机驾驶等工种。

近年来,***县农村职业教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建立了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成人教育体系,为促进新农村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依托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在10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教学点,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到教学点授课,送教下乡,通过半脱产及农闲时集中学习、农忙时减少学习时间等灵活多样教学组织形式,深入村庄田间地头、种植场、养殖场,指导学员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民继续教育网络。目前共送教下乡500余次,培训学员3200多人,培育发展养殖、种植等专业户200多家。

在构建培训体系,建设培训基地的过程中狠下功夫,充分发挥县内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民办培训机构的作用,健全申报、考察、评审、公示等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突出行业特色,择优认定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明显的培训基地。健全培训管理制度,对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各级各类定点培训基地,根据已有优势工种,大力开展特色培训,相对集中培训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工种,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农民工收入分配状况。

农民工群体的工作时间偏长。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人每天工作时间为9.6小时,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每天工作时间在八小时以内,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人达到36.4%,有43.8%的人每天工作时间为8到10个小时,25%的人工作时间是10到12个小时,每天工作12到14个小时的占7.8%,工作时间达到14个小时以上的占3.6%。

     据调查问卷统计,有43.6%的农民工愿意加班,原因分别是“挣更多的钱”(17.6%)、“可以工作得更好”(21%)以及“把工作当乐趣”(5%)。68.9%的农村劳动力在过去三年中获得休假和休息的时间没有改变,加班情况非常普遍,有近半数的农民工不了解带薪年假,超出法定劳动天数和时间的现象比较突出,个别企业依然存在违法延长工作时间等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

我县农民工的平均年收入根据行业的不同分别为:商贸物流运输业平均年收入28736元;建筑市政行业平均年收入27960元;制造加工业平均年收入18300元;文化旅游服务业平均年收入16100元;农产品加工业平均年收入9700元。工资构成多为基本底薪和计件工资组成。同岗位与城镇职工收入比在忽略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待遇的情况下基本相同。91.6%的企业加班加点工资发放及时,无拖欠克扣现象。根据我县实际调查统计,县内外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1—6月份比去年同期降低14.5%。

3、农民工劳动管理状况。

农村劳动力普遍学历、技能偏低,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建筑、装卸、产品加工、保安、服务员、保姆、园林绿化等工种。

职业安全卫生事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农民工最基本的劳动权利,也是他们就业后最担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相继和实施多项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安全标准等,对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一些地方这些规定没有得到良好的执行。在对女农民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保护上,84.7%的企业能做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有效保护女农民工和未成年工得合法权益,在消除性别歧视和同工同酬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农民工用工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60%以上与用人单位不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违反法律规定的合同有关,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积极巩固和维护劳动关系是已成为当务之急。据调查,目前我县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71.3%,平均劳动合同期限为1.5年,劳动合同试用期限平均为2—4个月,在合同试用期内80.6%的用工单位能严格按照《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用工。农民工劳动争议发生数量为每年150—180起左右,占争议总数的54.8%,引发的主要原因多为企业随意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不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不同酬、不同权;企业变相提高劳动等额,超时工作不付加班费;享受基本社会保障权益难以落实等。随着我国目前越来越注重加强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力度,95%以上的农民工劳动争议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4、社会保障状况。

据调查统计,目前农村劳动力全面享受五项基本社会保障的权益难以落实。主要表现在农民工流动性大、季节性强,多数企业不愿给农民工投保。二是由于城乡两种保险制度难于对接,导致农民工不愿参保。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工没有自愿参保的意识。养老、失业、工伤参保率分别为61%、57.8%和73%,有半数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没有参加医疗和生育保险。

5、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状况。

部分农民工输入地政府对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尚未形成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共同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中间转学、中途回家等情况频发,不同地区使用的教材不同,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和教学进度不同等,造成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接受教育中存在一定困难。

相当一部分城市还没有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免疫、特定传染病免费治疗纳入到本区域事业发展规划中,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地方尚未建立专项经费,经费投入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医院和正规诊所一般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在一些农民工聚居的城乡结合部,正规卫生机构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同时,正规医疗机构和医院的高额医疗费用,也使农民工难以承受。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经验做法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转移就业规划和实施计划,明确目标责任和推行措施。要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协调,强化相关部门和实施单位的责任。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转移就业工作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实处。

2、制定法规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近几年我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政策,进一步取消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面临门槛高、工资低、受歧视等不公平待遇。在农民工就业准入上,取消了职业工种限制、总量限制、季节限制、性别限制等。在劳动合同、福利待遇、权益保障、医疗养老就业保险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使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能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劳动保障权、同工同酬权等合法权益。建立完善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市场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的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为更好的落实相关政策、优化就业环境创造良好舆论导向。

3、集中解决涉及农民工权益保障突出问题,严格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抓好现行法律法规的落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用工制度。二是建立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有效机制,确保用人单位必须按月、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除责令支付工资及赔偿金外,还应加大处罚力度。三是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有效遏制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社会保障部门和企业要依法确保受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农民工能够得到医治和赔偿。四是积极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组织保障。五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让农民工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逐步提高。

4、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第一、努力开拓就业渠道。按照“开发省内、巩固烟台、开拓上海、发展省外”的工作思路,积极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渠道。加强与县外的务工地的市场协作,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巩固老的用工基地,发展新的用工单位。

第二、围绕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建立了以就业促培训的工作机制,坚持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定向、订单培训为主要形式,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让农民参加培训后能真正解决就业问题。

第三、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要面向农村、贴近农民。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的建设,将农村就业工作的触角延伸至农村,逐步形成了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为龙头,乡镇保障平台为纽带,村联络员(信息员)为基础的农村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第四、实施就业援助工程。确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劳务输出为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重点。帮助贫困地区最需要援助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免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引导他们实现非农产业就业。

二、新生代农民工方面

(一)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指1978年及以后出生,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其受教育程度、职业期望、物质与精神的享受要求都远远高于老一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为其主要的生活目标,但制度壁垒与文化差异使融入过程异常艰辛。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县农民工中16岁~33岁的占到了54%,有19.07万人,其中女性大约8.7万人,他们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流。新生代农民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受城市文化影响较大,但他们成长于乡村社会,这就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双重边缘化。

在加工制造业、安保和物流运输业等方面,几乎都是新生代男性农民工。在玩具加工业、电子产品组装业、纺织制衣业、食品加工业等企业里,新生代女农民工占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是第二、三产业的生力军、主力军,而且他们的愿望与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发展蓝图相适应,符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他们填补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失的职业岗位,完成和实现了社会职能。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维权和社会融入基本情况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不容乐观。调查结果显示,71.3%表示超过8小时,其中近三成(29.1%)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此外,工资增长缓慢,拖欠工资、无劳动合同、社会保险不规范、同工不同酬等问题依然严重,有28.7%与本地职工做着同样的工作却没有获得同等报酬;有55.1%没有社会保障等职工福利,分别有18.6%和34.1%认为用人单位没有给予新生代农民工与本地职工同等的培训机会和晋升机会。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较之老一代农民工均有所提高,但是与市民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加上城市用工制度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使他们很难跻身于职业声望较高的位置,新生代农民工普遍从事较低层的工作,月收入水平多居于1800~2500元之间。

     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在居住状况方面和传统农民工相比较有了一些改善。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欲求,甚至人生态度等,也与传统农民工有很大的区别,促使他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更大的需求。但在二元社会体制尚未打破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也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社会问题,他们仍然不会被城市彻底接纳。他们的居住地仍然在城市的角落,主要分布在郊区或者城中村,居住条件和城市居民有着天壤之别。

   (三)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社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比传统农民工有更强的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对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教育和发展权、政治参与权、话语表达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权等方面,都比传统农民工有更高的期待,并表现出维权态度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如何制定可行的政策,帮助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带动就业,给予更多的政治参与和社会活动机会,通过深化改革,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切实保障他们的各项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四)下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的措施和建议

第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增强企业为农民工参保的强制力,提高参保率。以《社会保险法》的施行为契机,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等配套政策,使转移接续手续更加便捷和便利。加强政府监管,对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参保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增强用人单位的责任感。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充分认识短期利益与中长期保障之间的关系,提高农民工参保的自觉性。

第二、 构建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议在继续强化经济政策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基础上,确立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完善培训补贴等政策,加快构建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促进企业用工需求与培训内容有效衔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农民工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技能对自身竞争力提升的极端重要性,提高参加学习和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学习的能力。

第三、进一步营造关爱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氛围。建议大力褒扬新生代农民工在创造财富、保证城市正常运行和群众生活中所作出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广泛宣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以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追求,引导全社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艰辛,努力消除内心歧视、社会偏见和心理隔阂,真正把全社会所倡导的人文关怀转化为关心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行动。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para_cou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