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宝宝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什么是毛细支气管炎?
点点妈的疑问:别的宝宝也得过支气管炎,只不过咳嗽几声,吃点药就好了,为什么我的宝宝就不一样呢?
医生答疑: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宝宝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6个月以下宝宝更为多见。全年都可发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主要为病毒感染所致,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还有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
毛细支气管炎不是一般的支气管炎,而是发生于婴幼儿的肺炎。它的病变部位主要在于直径75微米~300微米的细支气管,这些细支气管只有平滑肌,没有软骨支撑,很容易塌陷。宝宝的气道本来就很狭窄,一旦感染,会发生水肿、坏死,变得更窄,坏死的物质也会堵住气道,造成氧气和二氧化碳不能顺利交换,从而出现气急、喘鸣、胸凹陷、紫绀等危重表现。
为什么宝宝会得毛细支气管炎?
点点妈的疑问:点点才2个月大,平时一直母乳喂养,很少去公共场所,家里注重清洁卫生,即使寒冬到来,家里也有空调保暖,没理由得病。不知是否与宝宝奶奶也感冒了,宝宝是早产儿有关?
医生答疑: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呼吸道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体进行传播。成人和大龄儿童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后,主要表现为感冒症状,但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感染后却很有可能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秋末冬初既是流行期,如果恰好身边又有传染源,宝宝很容易中招。而伴有早产、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等的宝宝,更是高危人群,病程持续时间更长,病死率也更高。
怎么才能区别宝宝是得了普通感冒,还是毛细支气管炎?
点点妈的疑问:宝宝生病前既没有发热,咳嗽也不多,只不过有点鼻塞、流清涕,胃口比平常差点,原以为是普通感冒,结果没想到这么严重,那怎么区分毛细支气管炎和普通感冒呢?
医生答疑:
1.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刚开始时症状并不特异,宝宝受凉或接触感冒者后会出现发热(体温在38℃左右)、喷嚏、鼻塞、流涕等类似感冒症状。还可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但不严重。有些宝宝也会不发热,仅表现为轻微干咳,2~3天后咳嗽加重,呈持续性干咳,多以清晨、夜间、活动或接触冷空气时较明显,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喘憋的症状。期间,宝宝还有气急、呼气时发出哼哼声、精神变差、夜间睡眠不好等表现,只不过宝宝时常哭闹,粗心的点点妈并未察觉到。
2.呼吸困难伴缺氧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由于病变位于细支气管,气道直径越小,阻力越大,宝宝需要更多的力气和更快的频率进行“吸”、“呼”才能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吸气时用力,多表现为“点头样”呼吸、鼻翼煽动、胸廓起伏明显、胸骨上窝及肋间皮肤凹陷;呼气时用力,则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呼气时发出哼哼声、喘鸣音。因呼吸困难,宝宝会出现吃奶或进食困难,且因呼吸过快导致水分过度丢失,还可出现皮肤弹性变差、口唇黏膜干燥、小便减少等脱水表现。当用力呼吸仍无法满足机体新陈代谢对氧气的需求时,则出现缺氧表现:面色苍灰、口唇发紫、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等。一旦缺氧,需警惕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可能,有可能需采取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抢救措施。
重要提示:当宝宝在安静的状态下出现呼吸频率比平常加快(如小于2个月的宝宝≥60次/分,2个月~1岁的宝宝≥50次/分,1岁~5岁的宝宝≥40次/分)、咳嗽加重、呼吸用力、萎靡不振、吃不下东西时,应立即就医。
患毛细支气管炎后的居家护理
首先,毛细支气管炎症状有轻有重,症状轻微的宝宝不需要住院,在门诊就医接受医生的治疗即可。回家后,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面色、呼吸、体温和食欲等,如有异常则及时就医。
为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居家护理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家里的室温尽量维持在22℃~24℃,湿度55%~65%,以利于宝宝气道痰液的湿化和排出。
2. 宝宝有发热症状时要及时退热,如果体温小于39℃,宝宝精神状态还比较好时,可以使用温湿的毛巾擦身进行物理降温,以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大血管较多的地方为主,也可洗个温水澡。
如果体温大于39℃,或者上升速度很快,可在专业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等,但此类药物使用不能过于频繁,至少间隔4~6小时才能再次使用,同一类退热药的用药,在24小时内不能超过4次。
3. 可以在宝宝头部和背部垫上舒适的靠垫或者毯子,保持宝宝半卧位,能适当缓解鼻塞,减少呼吸困难。鼻塞严重时可以往鼻子里滴一滴生理盐水或乳汁软化鼻子里结痂的黏液,然后用吸鼻器把鼻子里的黏液吸出来,切忌用手直接抠挖,以免损伤宝宝娇的鼻粘膜。
4. 经常帮助宝宝翻翻身,改变,用空心掌拍背,可以改善肺部血液循环,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痰液排出。
5. 应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这不仅可以防止因呼吸急促所致的水分过度丢失,同时可以稀释呼吸道内的黏液,容易消散、吸收或咳出。
6.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喝母乳,应注意少量多餐。年龄稍大的宝宝饮食宜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以清淡、营养均衡、易消化吸收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稀饭、煮透的面条、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汁等)为主,过甜、过咸或辛辣刺激的食物及鱼腥海鲜尽量不要吃。
7. 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大人避免在家中抽烟、烧东西、刷油漆、涂抹香水等,清新的空气亦是宝宝恢复的关键。
怎样预防毛细支气管炎?
目前用于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疫苗尚未研制成功。国外有通过在病毒流行季节之前或期间注射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球蛋白及帕利珠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来降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但限于经济原因,国内尚未开展。
本病的主要“元凶”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呼吸道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体进行传播。因此,日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
1.家长和宝宝勤洗手为最佳的预防方法,同时注意宝宝玩具的清洁卫生。
2. 给宝宝创造一个清新、洁净、温馨的室内环境,例如,家里多开窗通风换气,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季节交替之际注意给宝宝保暖,家长不吸烟(被动吸烟会影响宝宝的气道发育)。
3. 如果宝宝身边有人身体不适,应注意其与宝宝隔离,避免亲密接触,实在不能避免,那么请带上口罩,接触宝宝前后勤用流动的清水及肥皂洗手,尽量切断疾病传播的途径。
4. 宝宝出生后尽量坚持母乳喂养(有母乳喂养禁忌症的除外)。因为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母乳喂养的宝宝更不容易得病。
篇2
那在护理方面家长们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这一期的“健康关注”我们汇总了以下好发于冬季的流行性疾病,一一为家长“指点迷津”。
轮状病毒肠胃炎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节引起宝宝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经由粪口传染、呼吸道及飞沫进行传染。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致死的宝宝人数大约为90万余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0?2岁以内的宝宝约有40000人(含新生儿),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数的1/4。
临床表现
轮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约为1?3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呕吐及腹泻,频繁的水泻,一天多达10次以上,一般在一两天后减轻,但腹泻通常会持续3?8天。一般来说,“发烧—呕吐—腹泻”是轮状病毒肠胃炎的三部曲,有些宝宝同时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脱水、电解质不平衡,甚至引起神经症状。
治疗方法
遗憾的是目前针对轮状病毒肠胃炎并没有什么特效药,主要采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轻者可口服补液盐,重者可用静脉补液纠正。由于腹泻宝宝因肠粘膜细胞受损,肠内双醣消失,肠道吸收功能失调,建议在这段时间里,宝宝最好暂时停止饮用牛奶或含乳糖类食品。但可继续喂食母乳,因为母乳中的乳黏素可缓解轮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对于呕吐较为严重的宝宝,禁食的时间不宜过长,待病情稍有好转时适当添加一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大一些的宝宝可尝试吃一些稀粥、面包等清淡同时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在腹泻的过程中,应积极给宝宝喂食合适食物,有助肠细胞的再生,并可缩短腹泻的病程。
另外,预防轮状病毒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种疫苗,目前轮状病毒疫苗分为两类──口服2剂与口服3剂,分别于宝宝2、4、6个月大时接种,通常保护效果可在50%~70%左右,保护力长达9年。
居家护理
疑问1 如何分辨宝宝是吃坏东西而腹泻还是感染轮状病毒?
有些家长在宝宝较小的时候发现宝宝腹泻,以为只是单纯的拉肚子,过几天便会自行痊愈,反而忽略了病情的严重性,直到腹泻持续了好几天仍无改善,才把宝宝送往医院,以致延误病情。一般来说,宝宝在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以后,会在4?6个小时以后将“脏东西”排出,而病情至此也会有所好转。但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则会持续好多天,且年纪稍大的宝宝甚至成人感染轮状病毒的几率较大。这是因为母乳中的抗体可以很好地保护宝宝免受各种疾病困扰,当宝宝离开母乳之后,自身的抵抗力不足以应对更严重的情况,所以在1?2岁之间的宝宝最易感染此病。
疑问2 如果家中一人感染此病,其他人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来杜绝病菌传染呢?
由于轮状病毒是由粪口传播,往往一人感染,全家遭殃。如果家里一人感染此病,但症状轻微,就很容易被忽略掉。预防轮状病毒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家长在帮宝宝换完尿布后,更要用肥皂彻底清洁双手,杜绝轮状病毒的侵袭。
另外,如果宝宝喜欢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往嘴巴里塞,并时常将手指放入嘴中,这就需要家长特别注意居家环境清洁。因为轮状病毒的传染力很强,病宝宝玩过的玩具可能附着其上,因此需清洗与消毒宝宝玩具,避免让病毒进入从而造成感染。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属于秋冬季节高发性疾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唾液飞沫作为媒介进行传播。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A型,流感病毒症状最严重,除了感染人类之外,也可以感染牲畜、家禽等,常引起大流行或中小流行;B型,流感病毒症状较轻微,主要针对人群为儿童及青少年,基本上为小部分爆发;C型,病毒较为稳定,极少会发生人类身上,多为散发病例。
临床表现
流感病毒会随着唾液飞沫进入呼吸道,在鼻咽部停留1?3天的“潜伏期”,并破坏呼吸道表皮细胞。据统计,我国有超过40%学龄前儿童及30%的学龄儿童曾受过流感侵袭。幸运的是大部分的宝宝都为轻度流感,而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咽痛、头痛等,极少数出现肌肉痛、呕吐、腹泻等。由于年龄(1?10岁)小,宝宝抵抗力较差,往往需要10?14天才能逐渐恢复,而身体健康的成人则需要5?10天。
治疗方法
对于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方案通常采取“对症下药”,也就是说针对病症采取具体措施,比如发烧要退烧、咳嗽便止咳等等。不过,对于流行性感冒,预防才是关键,家长除了要教会宝宝经常洗手外,也可考虑接种疫苗。由于流感疫苗是由灭活病毒制成的,因此不会因接种流感疫苗而得到流感。
居家护理
疑问1 正值冬天,如果宝宝不戴手套在雪地里玩,或者穿得太少出门,会增加患流感的机会吗?
其实家长所担心的这些情况几乎没有一种会导致流感形成,甚至都不会让宝宝患上感冒。冬季之所以被称之为“感冒和流感多发季节”,其原因是,这时候人们往往喜欢呆在家里,窗门紧闭,致使病毒易于传播。
疑问2 老人常说,发烧了就要多吃一些,省得宝宝挨饿,这有道理吗?
我们的建议是,在吃的方面家长要起到引导作用,如果宝宝饿了,无论他再没有胃口,也要想方设法让他吃点东西。事实上,正在发烧的宝宝由于其新陈代谢加快,身体消耗热量的速度也会随之加快,所以会时常感到饥饿。
疑问3 有些妈妈常说喝牛奶或吃冰淇淋会催生粘液,感冒时最好不要喝或少喝,她说得对吗?
至少到目前,尚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喝牛奶或吃冰淇淋或其他奶制品会促使粘液生成或加剧充血。如果宝宝因为咳嗽得厉害感到嗓子痒痒的,不妨就让他吃几勺冰淇淋好了,冰凉的感觉至少会让他“冒火”的嗓子不再那么难受,当然他如果刚刚出现呕吐或者腹痛的话,就需要另当别论了。
急性细支气管炎
急性细支气管炎是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2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2个月到1周岁的宝宝。病毒以飞沫传染,感染病毒的黏液分泌物经由咳嗽或者打喷嚏传到宝宝的面部,再通过接触转移到鼻腔或眼睛。通常来说,某个家庭成员患了感冒或轻微身体不适,都可将病毒传染给宝宝。
临床表现
此病的潜伏期大概在4?6天,刚开始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比如咳嗽、流鼻涕、鼻塞或低烧等,经过2?4天以后,病毒传播至支气管,造成刺激及呼吸道的堵塞,咳嗽加剧,呼吸带有“咻咻”的喘鸣声,有些宝宝会出现气喘发作和呼吸急促及困难。若有气喘家族史、过敏体质,又反复感染细支气管炎的宝宝,则有3成左右的几率诱发气喘发作,家长们应多多注意。
治疗方法
症状较轻微的宝宝只需到门诊治疗即可,通过使用支气管扩张器、服用化痰药物帮助缓解不适。一旦病情加重,宝宝每分钟呼吸超过40次且吞咽困难,就需要住院治疗了。通常医生会采用雾化器来降低宝宝的不适,对于进食困难者,则要靠打点滴的方式补充营养及水分。通常宝宝经过治疗,大多数可以恢复良好,但少数早产儿、免疫力较低、患有心脏病、神经性疾病的宝宝在治疗的过程中则需要家长格外照顾。
虽然患有此病的宝宝时常会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但这并不妨碍宝宝的户外活动,因为大多数的宝宝可以根据自身的舒适性来调整其活动力度,如果宝宝没有出现发烧且精神状况良好的话,不需要暂停其日常活动,也大可不必为此而中断宝宝的幼儿园生活。
居家护理
关键词1:拍痰
及时拍痰对于患有此病的宝宝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且必要的工作。这样可以防止痰液不会卡在呼吸道,导致宝宝呼吸不畅。正确做法是:将宝宝置于家长的大腿上,让宝宝面部朝下,屁股抬高或者让较大一些的宝宝直接趴在床上,并在臀部下方塞进一个枕头。家长需拱起手掌按照从下至上、从外至内的顺序轻拍宝宝背部。建议最好在吃饭前的1?2个小时,宝宝空腹的状态下进行,每次拍打10?15分钟,力道不宜过重,时间不宜过长。
关键词2:住院
患有细支气管炎的宝宝常因剧烈咳嗽、鼻子不通、呼吸不畅而苦恼,这样家长甚是心疼与苦恼,只要病情稍有加重的趋势,就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其实,大多数感染细支气管炎的宝宝是不需要住院的,可很多家长出于担心而一味要求住院治疗,这不但是对医疗资源的一种“浪费”,而更多地会影响宝宝心理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身体的恢复无益。
冬季湿疹
宝宝柔嫩的肌肤原本就比较脆弱,肌肤功能稳定性较差,抵御外界侵害的抵抗能力也相对较弱。再加上气温骤降,寒风呼呼地吹,很容易带走肌肤表面的水分,原本白里透红的肌肤易显干燥,容易产生脱屑、泛红、发炎、发痒等问题。
湿疹是泛指皮肤发炎的现象,包含脂溢型、渗出型、干燥型等不同类型的皮肤疾病。而我们所提到的冬季湿疹是由于宝宝的肌肤长期处于干冷环境下,新陈代谢相对减少、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变少、肌肤水分流失,继而出现粗糙、皲裂甚至脱屑等情况。
临床表现
首先会出现各种斑疹、丘疹,皮肤表面呈现粗糙感、发红,有脱皮现象,偶尔会有小水疱出现。1岁以下的宝宝多发于脸颊;到了1~2岁,这种现象会延伸到四肢外侧;2~3岁之后,则会出现在关节弯曲处。
治疗方法
坚持使用弱效类固醇药膏加上保湿乳液的配合可有效治疗冬季湿疹。其正确使用方法为:以弱效类固醇药膏为主,每天在宝宝洗完脸之后早晚涂抹两次,等待药膏完全吸收,大约10分钟以后,再涂上一层乳液来保湿。差不多一周的时间,皮肤发炎的部位会得以缓解,这时候只要继续使用保湿乳液进行维持和保养就可以了。不过家长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类固醇药膏分为7个等级,要分别针对宝宝的年龄、发作部位、疾病类别选择使用。尽管这些药膏大多可以在药房轻松购得,但家长最好在此之前,跟医生咨询之后再使用,以免使用不当,给宝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比如皮肤变薄、血管增生、毛囊炎,甚至感染念珠菌、霉菌等。
居家护理
关键词1:补水
造成宝宝肌肤干燥的根本原因是缺水。冬季干燥的环境更是容易让宝宝感觉口干,定时让宝宝喝一些水会很重要。对不爱喝水的宝宝,可适当延迟吃饭时间,饥饿感会让宝宝有想要喝水的欲望。另外,多吃些水分多的水果也不错,如梨、苹果、菠萝、西瓜等。
关键词2:沐浴
坚持每天给宝宝洗一个澡,洗澡时务必要使用宝宝专用的沐浴露。因为成人用的沐浴露碱性较强,反而会加重宝宝皮肤的干燥程度。如果宝宝出现脱皮现象,可在浴盆中滴入几滴宝宝润肤油,并在洗完澡后为宝宝全身涂擦润肤乳。
关键词3:空气湿度
室内空气不流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引起宝宝皮肤干燥或其他病症。我们建议,在天气较冷的季节,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时间约为20~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湿度也很重要,空气加湿器的使用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4:润肤
保湿乳液是冬季肌肤保养的首要“功臣”。选择无色素、无香料、无添加剂的乳液才能够真正保护宝宝娇嫩的肌肤。
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是指由遗传、环境、免疫方面的原因引发的皮肤最外层的皮肤保护层——角质层产生异常的一种过敏性疾病。多发于面部、胳膊、膝盖后面等部分,此处皮肤会变得粗糙并严重瘙痒,一旦过度抓挠就变得严重,继而有脓液流出,情况严重者会出现蜕皮或局部皮肤变厚等。
通常,初次发生异位性皮炎的年龄90%以上都在2岁以下,其中大部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自行痊愈,只有30%~40%的宝宝在长大后仍旧会伴有哮喘或过敏性皮炎。不过幸运的是,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抽血检验免疫球蛋白或食物过敏原来检测出宝宝的过敏原,从而加以避免。
临床表现
异位性皮炎有其特殊的诊断标准,必须符合下列3项或3项以上叙述:
1 皮肤不同程度瘙痒;
2 典型的皮肤症状以及位置,如宝宝大多在脸部及身体一侧;
3 超过6个月以上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皮肤炎;
4 个人或家族成员有异位性体质,包括气喘、过敏性鼻炎、干草热、或异位性皮炎等。
治疗方法
异位性皮炎宝宝会遇到痒与抓的循环,感觉皮肤痒痒的,就用手去抓,抓了就又更痒,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用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可以止痒,配合使用宝宝专用的类固醇药膏,可治疗此类肌肤问题。另外,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异位性皮炎宝宝需要全身擦试乳液,不仅只有患部,因研究报告指出这样的宝宝是所有肌肤都有缺损,当症状消失后,仍需用乳液继续保湿,多做一层防护,避免外来刺激。
居家护理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不仅可以为宝宝提供免疫力,还可以主动性地刺激新生儿的防御系统,尤其是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宝宝,若完全以母乳哺育,则其发生异位性皮炎及食物过敏的几率比用配方奶粉喂食者大为降低。
减少过敏原。灰尘和尘螨是常见的过敏原,也是异位性皮炎的头号“大军”。因此家中最好不要使用地毯,保持环境清洁,以减少灰尘。让宝宝远离绒毛玩具、家中宠物、二手烟等。
注意温度适中。有些小宝宝在天气热的时候,容易出汗而感到瘙痒,有些是寒冷时因干燥而发作。因此温湿度适中的环境对异位性皮炎宝宝是十分重要的,室温最好保持25~28℃左右。
宝宝衣物应为全棉材质。衣物的选择最好是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甚至连寝具、家具装饰等都要尽量避免对皮肤有刺激性的,皮肤也不要直接接触羊毛、尼龙、牛仔布等人造或粗糙纤维。
篇3
“天灸”是中医传统灸法中的一种,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这种方法是选用一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潮红充血,甚至起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为什么选在三伏天治疗冬病?
三伏天指的是夏至过后第三、四个庚日及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具体到今年来说,是从7月18日开始进入初伏,7月28日进入中伏,末伏是8月7日开始,这几十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是三伏灸的最佳时机。
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间来做灸法呢?它的原理就是我们中医理论中的“冬病夏治”。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大都由于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加上冬天寒冷气候的刺激而发作。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充沛,热能温阳,阳能祛寒;另外,天气热,人体毛孔大开,药性容易渗透进去。三伏灸就是借助天时,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防止疾病冬季复发。
什么病适合用三伏贴?
很多疾病都能用三伏灸的方法治疗,除了上面提到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外,还包括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阳虚寒凝范围的疾病。阳虚寒凝的患者,通常有怕冷、鼻涕或痰液白而清稀、受寒后症状会明显加重等表现。
三伏贴主要是在人体穴位上贴敷药物,因为很多药物都有刺激性,所以贴敷的穴位一般都是选择在背部。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的药物和穴位也不尽相同,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要“辨证”选穴、选药。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病的三伏贴法。
1.慢性支气管炎:
咳嗽、咳痰或气喘的症状持续两年以上,每次发作持续三个月以上。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发作,春夏缓解。
穴位:初伏取天突穴、大椎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育俞穴;中伏取双侧定喘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末伏取膻中穴、双侧百劳穴、命门穴、双侧肾俞穴。
药物:白芥子、生甘遂、延胡各一份,细辛半份,烘干磨粉,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饼状,备用。
具体操作:把做好的药饼放在上述穴位上,用30×30mm橡皮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病情轻重而定,15周岁以下和病情较轻的贴4~6小时,其他的贴6~8小时。从初伏的第1天开始贴,然后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各贴药1次。
2.哮喘:
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表现。最典型的症状是呼气的时候很难受,发作的时候有哮鸣音出现。严重的需要坐起来才能正常呼吸,经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哮喘容易在夜间及凌晨发作,秋冬寒冷的季节病情常常会加重。
穴位:取大椎穴、双侧肺俞穴。
药物: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等研末,治疗前1天用姜汁及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施灸。在穴位上放直径约2.5×3cm、厚约0.3cm的鲜生姜片,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调好的膏药贴到穴位上,一般贴4~24小时以后撕掉即可。
3.过敏性鼻炎:
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堵是最常见的四大症状。病人会突然和剧烈地打喷嚏;鼻痒,鼻涕多,但是经常是清鼻涕,鼻子不通气;还常伴眼睛发红、发痒以及流泪,甚至头晕、头痛等症状。
穴位:初伏取双侧百劳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肓俞;中伏取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末伏取双侧大杼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肾腧穴。
药物:甘遂、麻黄、细辛、半夏、麝香,各等分研成粉末,加新鲜的姜汁调匀,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膏药饼,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贴药,穴位按照上面的次序,每次贴药保留4小时左右。
4.预防感冒:
平常体质虚弱,气候稍微变化或到寒冷季节极易感冒。
穴位: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肺俞穴、双侧定喘穴、双侧膏肓俞穴。
药物:生白芥子、细辛各1份,甘遂、玄胡各半份,烘干研成粉末,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0 cm、厚约0.5 cm大小的药饼,正中放少许麝香,备用。
具体操作:将新鲜生姜切成5分硬币厚、2 cm×2 cm大小的姜片,放在大椎、风门穴上,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做好的药饼放在穴位上,用风湿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而定,15岁以下者贴4~6 小时,15岁以上者贴6~24小时,从初伏的第一天开始贴,中伏、末伏各贴药1次。
以上这几种疾病是三伏贴中最常见的,其实,凡属于阳虚或者寒凝的疾病,都可以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来治疗。
不可盲目跟“贴”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三伏贴虽然是解除“冬病”的捷径,可不是所有的病都适合用三伏贴的方法。三伏贴不能包治百病,是有禁忌症的。大家不要盲目跟“贴”。
那么,什么样的疾病不适合做三伏贴呢?
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宜用“三伏贴”。因为夏天是火热的季节,三伏贴选择的中药都属辛温大热的,对热性疾病热天用热药,无异于“火上浇油”。例如咳喘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患者,都不能用“三伏贴”法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或者阳盛,或者阴虚,总之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皮肤娇嫩或有破损以及少数极易过敏的患者,不宜用“三伏贴”。“三伏贴”又称“发泡灸”,药物贴敷之后会使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泡,就是平时皮肤正常的患者也要细心护理,否则容易引起局部感染。所以,“三伏贴”虽然对小儿支气管炎、免疫力低引起的感冒有很好的疗效,但是由于两岁以下的小儿皮肤娇嫩,所以这么小的宝宝最好放弃“三伏贴”。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用“三伏贴”。因为药物贴敷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如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等,这些反应会加重心肺的负担,引起水肿、心慌、气急,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见,所以建议老年朋友们在选择冬病夏治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贴后发痒莫搔抓
因为三伏贴使用的药物大多有刺激性,贴敷后常常会使皮肤起泡,所以在灸后的护理上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了。
1.敷药前应先洗澡或清洗干净要贴敷的穴位;
2.贴敷当天避免吹电风扇、空调,禁止洗澡;
3.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患处,防止抓拍后感染;
4.贴敷4~24小时后,局部如果有发痒发、皮肤发红为正常;如果疼痛难忍,皮肤有水泡,可涂烫伤膏或紫药水;如果水泡超过0.5cm,最好去贴敷的医院,让医生处理;
篇4
咳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是人体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一个办法。宝宝如果只是早上起床的时候有几声轻轻的咳嗽,那么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是在清理晚上积存在呼吸道里的黏液,新手妈咪不必担心。易发生咳嗽的情况
6个月后的宝宝
新生宝宝在6个月内有着从母体中带出的免疫球蛋白,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从母乳中获得免疫球蛋白,所以在6个月内宝宝较少生病。6个月之后,母体给予的免疫越来越少,而宝宝的自身免疫系统还没健全,宝宝容易出现第一次发热、咳嗽等情况,新手妈咪也可以根据这一点做好心理准备与预防工作。
日夜、相邻两日,温差变化大时
宝宝易患咳嗽的季节并不固定,但是温差较大时,就容易引起感冒并引发咳嗽症状。温差变化大包括了日夜温差和相邻两天温差大这两个范畴,所以在转季的时候、早晚气温变化大的地区都要给予宝宝特别的注意。
呼吸道感染
细菌、霉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包括呼吸道白色念珠菌感染和伴有呼吸道炎症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等,或慢性支气管肺炎、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等。寄生虫有肺吸虫病、包虫性肺囊肿、阿米巴原虫病、肺内蠕虫蚴移行症等。
1 过敏性疾病
比如支气管哮喘、嗜酸粒细胞性肺浸润等。
2 循环障碍
比如肺充血、肺水肿、肺梗死等。
3 机械性或其他刺激因素
比如吸入刺激性气体或浓烟、呼吸道异物吸入、食管气管瘘、胸腔积液、纵隔肿瘤、心脏肥大、心包积液、膈疝等。
学会“倾听”宝宝的咳嗽声
1 普通感冒
咳嗽时带痰,不伴随气喘或是急促的呼吸,不分白天黑夜。
2 百日咳
猛烈而沙哑的阵咳,呼吸一次阵咳多达25下。宝宝用力吸气的时候会发出尖锐的哮鸣音。
3 哮喘
持续咳嗽并常常伴有喘鸣或气喘,咳嗽时间长达10天以上,晚上或是在运动后病情会加重,而且当宝宝接触到花粉、冷空气、动物皮屑、粉尘或是烟雾的时候,咳嗽都会加重。
4 流感
由喉部发出的、略显嘶哑的咳嗽,隔一段时间咳一下,有时候干咳,有时候带痰。
5 细支气管炎
咳嗽时有痰或伴有气喘,呼吸短促、微弱,或是呼吸困难。
6 反流性食道炎
宝宝进食之后出现气喘及持续沙哑的咳嗽。
7 义膜性喉炎
表现为强烈的干咳,声音非常清晰,类似于海豹的吼叫声,通常发生在午夜,与一般的咳嗽声非常不同。
“察颜观色”也重要
宝宝咳嗽后脸憋得通红,甚至口唇颜色发紫,那么宝宝的病情较重。“脸红脖子粗”是因为宝宝咳嗽时呼出的气较吸入的多,造成机体缺氧的症状,宝宝在咳嗽前后的面色都不好看,而且咳嗽非常无力,情况就更为严重,可能已经出现了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神经系统的损伤。
宝宝咳嗽护理全攻略
咳嗽是一种症状,是因为各种疾病引起的,所以辨清引起咳嗽的原因之后,就要开始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应对啦!别以为将宝宝交给医生就万事大吉,殊不知妈咪和家人对宝宝的日常照顾才更重要。如何护理“咳嗽宝宝”呢7前辈妈咪与护理专家一同来教您!
面对咳嗽的“紧急预案”
状况1:突然大声咳嗽,警惕是呛了东西
妈咪要做的:鼓励宝宝将异物咳出来,否则立即就诊,必须分秒必争。
状况2:痰堵塞引起咳嗽,要帮助咯痰
妈咪要做的妈咪坐下,让宝宝头朝下趴在自己的腿上,然后用手掌(空心掌)有节奏地轻拍宝宝背部,自下向上拍击,不要太用力。利用拍击产生的震动,让宝宝气道深处的黏液向上排。同时鼓励宝宝腹部用力,把痰咯出。
日常生活护理
1 缓解咳嗽多休息
晚上睡觉时,在宝宝头部位置的褥垫下放一个枕头,这样咳嗽症状会有所缓解。头部抬高对大部分由感染引起的咳嗽是有帮助的,因为平躺时,宝宝鼻腔内的分泌物很容易流到喉咙下面,引起喉咙瘙痒,致使咳嗽在夜间加剐,而抬高头部可减少分泌物向后引流。
2 调换睡姿、避免误呛
最好让宝宝左右侧轮换着睡,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咳嗽的宝宝喂奶后不要马上躺下睡觉,以防止咳嗽引起吐奶和误吸。如果出现误吸呛咳时,应立即取头低脚高位,轻拍背部,鼓励宝宝咳嗽,通过咳嗽将吸入物咯出。
3 刚咳嗽时不要洗澡
洗澡会使血液循环旺盛,于安静不利,而且宝宝容易再受凉。痰多的宝宝会因洗澡而增加分泌物,可以在患病一周后,早晨稍有咳嗽,食欲也好,能玩、不发热时,入睡前洗澡,待症状改善后,就可以隔一天洗一次了。
4 不去公共场所
避免与正在咳嗽的人接触,不去人多而杂的公共场所,以避免交叉感染。家人之中,有咳嗽症状亲人应暂时远离宝宝,如果平时是负责照顾宝宝的,也先请别人代劳,避免成人呼吸道的病菌再次感染宝宝,导致反复感染。
5 创造良好的环境
给宝宝一个无烟的环境,室内要保持空气清新,特别在空调间里也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让宝宝独睡,因为成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量在15%左右。如果与宝宝脸对脸睡,宝宝始终处于含氧量较低的环境中,虽然睡眠状态下并不会缺氧,但是对身体健康不利。此外,如果大人的呼吸道如果带菌,会通过呼吸传染给宝宝致病。
6 加强身体锻炼
反复咳嗽生病的宝宝,平时应该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多让宝宝与大自然接触,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是有好处的,但在宝宝进行户外活动的同时,也要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冷暖,及时为其增减衣服,不要让其再次着凉而加重咳嗽症状。
7 远离过敏原
如果查出咳嗽的原因是过敏原导致的,那么就要远离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有植物花粉、屋尘、螨、真菌孢子、动物皮屑、鱼虾或接触油漆染料等。妈咪可以仔细观察每次咳嗽发作前有什么因素存在,找出致敏因素。
8 饮食护理
①少吃咸、酸、辣等味道较重食物;
②不吃凉的食品、饮料,远离冰淇淋、雪糕、冰汽水,
篇5
中医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周而复始地运作着。春夏时人体阳气向上向外发散,持续到秋冬时体内的阳气就相对空虚,从而易被阴寒之邪侵袭,故这类疾病冬季常呈加重之势。因而在春夏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之季,注意人体阳气的培育和补充,固其根本,则可以起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因此,我们选择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为最佳治疗时机。这个时节阳气最旺,同时药力更易直达脏腑,可达到激发正气的目的,对于哮喘等寒冷季节发病加重的疾病而言,尤可起到奇效,能够减轻疾病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
宝宝的皮肤娇嫩,给宝宝贴三伏贴,哪些方面妈妈需格外注意呢?
时间
儿童贴敷的年龄一般应在1岁以上。每次贴敷时间约为1~2个小时,如果贴敷部位无明显不适反应者,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反应
药物贴敷后,多数宝宝都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宝宝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剧烈、孩子难以忍受,请家长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切记不要让孩子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护理
贴敷后,叮嘱宝宝不要大量运动,以免出汗后,贴不牢固。贴敷以后不要马上洗澡,而且不要在局部用力搓。同时,不要吃生冷、海鲜、鱼虾或辛辣的东西,尽量不要吹空调,也不要睡凉席。
何时慎用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及胶布过敏者应慎用。敷贴处皮肤有破损、皮疹、感染时不宜贴敷。
疗程
儿童贴敷应严格遵守固定疗程,一般来说伏天30或40天,每伏为一个疗程,也就是3个疗程,需连续治疗3年,如在冬至时加一个疗程,可加强疗效。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效果会更好。
贴敷地点
家长可到就近的中医院的贴敷推拿科、康复科、儿科等科室为宝宝贴敷。贴敷后部分宝宝皮肤会有一些轻浅的色素沉着,过些天就会自然消失了。
2011年贴敷时间
初伏7月14号(共10天)
中伏7月24号(共20天)
末伏8月13号(共10天)
篇6
这些症状提示宝宝患了夏季感冒
高烧、流涕、咳嗽,喉咙疼、讨厌吃东西、口水很多、呕吐、腹泻、发疹等,这些都是宝宝夏季感冒的常见症状。感冒多数有自限性,病程大多在一周内恢复。但有少部分抵抗力较弱的宝宝感冒后可能会继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夏季感冒查病因
内因:
夏季体质削弱、抵抗力下降
1宝宝出汗较多,汗腺的分泌会消耗很多体液j
2夏天白昼时间长,闷热的天气往往影响宝宝的睡眠和休息,导致睡眠不足:
3由于气候炎热,宝宝的食欲会骤然减退,夏天的食物以清淡为主,这样就会影响蛋白质的供给;
4为减少出汗,宝宝的活动自然会受到限制,减少了体格锻炼的时间。
上述因素都会使宝宝的抵抗力下降,感冒病毒便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感冒的发生。
外因:
护理不当、照料不周
1当宝宝热得满头大汗时,为贪图凉快,冲个冷水澡或用冷水冲头;
2让宝宝在树荫下、瓜棚下、通道中、阳台上纳凉,受了风寒;
3宝宝睡觉时,电扇对着吹个不停,或空调温度开得很低,冷风吹得许久就容易发生感冒了。
家庭护理方法
1让宝宝多卧床休息
宝宝感冒后,你要保证他有足够的卧床休息的时间,即使在恢复期也应限制宝宝的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益于疾病的恢复。
2给宝宝多补充水分
夏季感冒后的水分补充十分重要。婴幼儿最让人担心的是“脱水症状”。不管是母乳、牛奶、果汁还是开水,只要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就可以了。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注意居室通风和室内降温
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散热。使用空调时室温不要太低,一般维持在26摄氏度左右。
4按时给宝宝服药
根据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菌消炎药,退热、止咳药等缓解症状的药物,或者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5宝宝发热的护理
发热是宝宝夏季感冒时最常见,也是爸爸妈妈最关注的症状。发热多是由于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引起的,当这些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机体的防御系统可做出各种保护机体的反应来抵御病原体,发热就是其中的一种抵御反应。发热并不是一个坏现象,说明机体正在与病原体作斗争。一般来说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38.5℃以上应采用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5法
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宝宝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
温水澡
适当地洗温水澡对降温有利,所以宝宝发热时,不必限制洗澡次数。
退热贴
用市售的“退热帖”贴在宝宝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冰袋降温
适用于高热持续不退者。取些碎冰块装入冰袋(可用双层塑料代替),冰块装至一半再注入适量冷水,充填冰块间隙,然后压出空气,扎紧袋口,外裹旧布或毛巾。将冰袋置于高热宝宝的枕部、两侧颈部或前额,以尽快降低头部温度,避免高热对大脑的影响。冰袋也可放在宝宝的腋窝、腹股沟等处。
宽衣解包
对于新生儿发热,有时只需解开包裹(蜡烛包),减少或松解衣裤,于室温中片刻,就可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药物降温
经用物理降温措施宝宝热度不退时,可选择药物退热。一般选择口服退热药为主。目前国内使用比较多的小儿退热药有:泰诺林糖浆(滴剂)、儿童百服咛糖浆、美林糖浆(滴剂)等。若服用退烧药后1小时,热度仍在39度以上,或是宝宝一吃药就吐而无法服药时,换用塞肛的退热栓。退热药多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宜频繁使用,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尽量不用药物退热,多选择使用物理降温。
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为迅速降温,选择肌注退药针。并在有效降温的基础上同时使用镇静剂(在医生指导下用)。
特别提醒
宝宝发热时,切忌用棉被过度包裹的办法来发汗,过度包裹容易造成超高热,继而会诱发高热惊厥,或者发汗过度,容易导致虚脱,后果很严重。
宝宝何时需要看医生
3个月以内的宝宝,一旦出现感冒的症状,妈咪就应尽早带他去看医生。
较大的宝宝,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也应及时带他去医院:
发热持续3天以上;
体温肛温超过39℃;
发热伴有呕吐或抽搐;
宝宝哭闹不停或反应差;
全身出现皮疹;
出现耳朵痛或耳道流脓;
哭声嘶哑,或变调的咳嗽声;
鼻涕多、或粘稠的黄绿色脓鼻涕;
咳嗽持续超过5天;
有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
夏季感冒食疗方
适当的饮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荷叶饮
具有解暑清热、养阴醒胃的作用。每天当饮料喝。
制法:鲜荷叶1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后,加蜂蜜100克,稍沸即成。
冬瓜荷叶汤
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渴、利尿的功效。每天饮汤食瓜两次。
制法冬瓜500克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汤成去荷叶加盐调味即可。
葛粉粥
篇7
看一看,宝宝属于哪一类
宝宝的先天遗传和后天养育条件不一样,体质自然会有差异。不同体质的宝宝,身体调养的方法是不同的。对于宝宝的体质类型,不同医学派别在观点、论述上会有所差异;再者,随着季节的变化,人的体质类型也会产生一些变化。
宝宝体质分4类
暑湿当道的时候,宝宝的体征、疾病的种类和症状会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夏季小儿的体质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4类:
夏季疾病防与治
小儿夏季热
阳热型的宝宝夏季易发热,可以用水牛角片进行治疗。具体做法是:水牛角片20~30克,煎水服,每日1剂。水牛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退热效果比较好。
天热的时候,用绿豆汤、西瓜汁、梨汁、生藕汁或生荸荠汁代茶饮,也可防治小儿夏季热。
腹泻
脾虚型宝宝容易发生腹泻,平时应特别注意食物宜忌,保护脾胃。另外,要讲究卫生,预防病从口入。
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对食物的运化和消化能力较差,但夏季的营养需求量比较大,为了不增加宝宝的胃肠负担,需要提供清淡、细软、易咀嚼、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饮食,保证营养供给。
已经腹泻的宝宝,可提供流质、半流质,以清肠胃。
感冒
夏天的时候,家庭、办公室、商场、公共交通等处空调、电扇的使用不可避免。这个季节,各体质类型的宝宝都可能得感冒。感冒后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95%的感冒为病毒性的,可用中药来抗病毒和调理,特别当感冒伴有发热时,用清热解毒的中药辩证调治效果较明显。
“三伏贴” 调养正当时
中医有“时间医学”之说,夏天养生以“清”为主,清心以安神,饮食也以清淡为主。自古就有“补在三伏”之说,这里说的补是“清补”,“以清为补”是宝宝夏季调养的最好方式。
夏季,我们常用“三伏贴”的方法,来治疗各种过敏、鼻炎、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同时提高人体免疫力。这种养生及治疗方法,被称为“冬病夏治”。
“三伏”,是指每年农历夏至之后的初伏、中伏和末伏。“小儿三伏贴”是利用一年中相对较热的三伏,来对宝宝进行敷贴治疗。因此时阳气最盛(通常是北半球气温最高的时间段),是改善宝宝过敏性体质的最佳时机,更可借助大自然的能量提升宝宝体内的阳气,让正气(免疫力)从夏天持续到入冬以后。
传统的“三伏贴”大多为三伏三日三次治疗,而我们认为,一伏有十日,扶阳散寒应持续不断,方能逐寒于外。宝宝敷贴用的药膏,性质也应温和,因为体质的改善及冬病夏治,皆应循序渐进之法培少阳之气,切忌揠苗助长,伤及本元。
宝宝日常护理守则
饮用白开水,补充水分。
食用熟食,避免半生食品。
少吃冷藏的饮料,控制生冷瓜果,保护宝宝的脾胃不受伤害。
经常开窗通风,但出汗时应远离风口。
身上有汗时不要马上进入开着空调的房间。
外出前涂抹防晒霜,谨防晒伤及日光皮炎。
选对食物,营养加分
因为暑热的缘故,宝宝的身体消耗大、出汗多。与此同时,生长发育又要求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在饮食上多动动脑筋。
宝宝的体质类型不同,营养需求也不一样――
说明:
宝宝的体质类型是会发生变化的,爸爸妈妈要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并对应其所需的食物给予足够营养。
推荐:给宝宝的夏季食疗方
冬瓜扁豆汤
功效:能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利尿,可预防中暑,少生热痱、疖疮。
适合对象:阳热型体质的宝宝,特别是经常口干、烦渴,小便短、黄的宝宝。
所需材料:冬瓜750克,炒白扁豆、生苡仁各20克,赤小豆15克,莲蓬1个(取里面新鲜的莲子用)
制作方法:
冬瓜连皮切成块,连同炒白扁豆、苡仁、赤小豆、莲子一起放入砂锅中,煲2小时即可,凉后给小宝宝喝汤、吃冬瓜。大宝宝可以喝汤和吃汤里的其他东西。
如果加入半张新鲜荷叶同煲,解暑清热的效力会更强。
健脾祛湿粥
功效:健脾、消滞、祛湿。
适合对象:各种体质的宝宝,特别适合夏天口干喜饮、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短黄的宝宝。
所需材料:莲子15克、竹叶5扎、淮山药15克、炒白扁豆15克、生苡仁15克、芡实15克、赤小豆15克、大米100克
制作方法:
将以上材料洗净,加适量清水,煮沸后,以文火煲成粥即可。给大宝宝吃的话,可以稍加盐或糖调味。
链接:调味料排排队
夏季饮食宜清淡,给宝宝吃的东西,更须注意调味料的选择和使用。
1.食盐:性寒味咸,1岁以下宝宝不宜,1岁以上也要少用。
2.白糖:性寒味甘,有润肺生津的作用,适合阴虚体质的宝宝,但1岁以下同样不宜。
篇8
但是,它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它让病菌活跃起来,疾病也就纷至踏来,它忽冷忽热,让人无所适从。……
不过别担心,我们会给你最贴心的建议,最细致的提醒,让宝宝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春天!
护理篇
进门小测试
寒冷的冬天终于要过去了,气候回暖,但这时候天气变化无常,所以,在带着宝宝享受春天的同时,还要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安排好宝宝的生活起居,保证宝宝在春天这个生长迅速的季节里能够健康成长。现在,花一分钟的时间先来做个小测试──
春天哪种裤子适合小宝宝穿? A 开裆裤B 背带裤C 带松紧带的裤子)
春季容易滋生霉菌的地方? A 北方B 南方
什么时间开窗通风换气比较好?A 清晨B 上午C 下午D 晚上
哪种天气宝宝外出时更容易出汗?A 干燥的天气B 潮湿的天气
春季不宜多吃哪种水果?A 橘子B 草莓C 樱桃D 桃
我们身上哪个部位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受凉容易感冒? A 头部B 脖子C 腹部D 足部
宝宝身上的哪个部位皮下脂肪较薄,容易受凉? A 头颈部B 腹部C 后背D 腿部E 足部
如果你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全部答对,还是来看看《父母必读》的医学专家给你的建议吧!
衣
通用原则
春天天气乍暖还寒,妈妈们都很在意宝宝穿太少会受凉生病,但也有不少宝宝是因为穿太多而受凉的!因为穿着厚重的衣服,宝宝一活动就大汗淋漓,湿透内衣;如果此时再有凉风吹来,湿漉漉的内衣更容易使宝宝受凉。所以,“春捂”是应该的,但不能捂过了,外出活动时着衣以进行一般活动不出汗为标准。羊毛或全棉质地的吸汗性强的内衣和T 恤等衣物很适合宝宝在初春时穿着,同时,别忘了随时带上一件穿脱方便的保暖小外套或小背心,这样既能让宝宝活动自如,又能抵挡初春时的寒风。
此外,足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足部受凉也是感冒的原因之一。因此,不要急于给宝宝换上单鞋,可以让他多穿几天棉鞋,避免足部受凉。
如果你在北方
宝宝体温调节能力差,在有暖气的环境中,不要一下子把厚衣服脱掉,外出时更应注意增添衣服保暖。而且,北方的春季很干燥,要适当增加室内的湿度,还可以在室内摆放绿萝、吊兰等绿色植物,既能调节湿度,又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如果你在南方
春季是南方雨水充沛的季节,阴雨绵绵的天气往往会持续几周。在这样的天气里,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小,空气潮湿,虽然气温不太低,但却感到彻骨寒冷,衣物、棉被都感觉潮乎乎的,此时最好开启空调的除湿功能。另外,由于天气潮湿,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少,好动的宝宝更容易出汗,要及时帮宝宝更换内衣。有些家长在宝宝的前胸和后背随时垫上一块小毛巾,出汗后及时更换,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推荐:最适合春季的10件单品
1.穿脱方便的外套。外套最好带帽子,长度也稍长些。在南方的妈妈最好给宝宝选择外层是防水面料、内层是绒布里子的外套,既可以抵挡南方春天的毛毛细雨,保暖性又好。
2.全棉内衣。吸汗性好,柔软,有弹性。内衣颜色最好是淡色。
3.背心。小背心既能护住宝宝的胸背部,又能让宝宝的手臂活动自如。
4.羊毛套衫。小鸡心领或小圆领的款式,初春时穿着保暖性好。
5.背带裤。特别适合年龄比较小,还在用纸尿裤的宝宝,既可以护住宝宝的小肚子,又可以避免裤子束得太高、太紧而妨碍宝宝的胸廓发育。
6.弹性面料的裤子。宝宝好动,裤子面料有弹性可以让他们爬、跑、跳都没有束缚。
7.轻便运动鞋。宝宝春天穿的鞋子应该轻巧,透气性好,轻便的运动鞋是不错的选择。
8.防滑厚棉袜。宝宝在家都不喜欢穿鞋子,让他穿上厚棉袜,特别是底部有防滑胶粒的防滑厚棉袜,不穿鞋脚也很暖和,而且不用担心滑倒。
9.帽子。宝宝的头部占整个身体的比例比成人大,头发也相对比较稀少,初春时戴上帽子具有保暖功能。选择有小帽檐的帽子还能帮助宝宝挡住阳光,以免阳光刺激眼睛。
10.口罩。春天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空气传播是传染病传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带宝宝到人群拥挤的地方时,让他戴上口罩,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食
通用原则
春天万物生长,也是宝宝长身体的好时机,合理均衡的营养是保障宝宝正常生长的必备条件。不同食物可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没有一种食物是完美的,因此只有强调食物多样化,也就是谷物、蔬菜、水果、肉、鱼、蛋、奶一样都不少,才能提供足量而平衡的营养。尽量扩大食物种类和品种是满足宝宝春季营养需求的第一步。
根据“药食同源”的原理,春天也可给宝宝适当吃一些大枣、蘑菇、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物是天然的食物滋补佳品,可提高宝宝身体的免疫力。但是,春季也是甲肝、乙肝等肠道病毒传播的高发季节,因此,春天的饮食卫生不能松懈。另外,春天的水果以浆果为多,如樱桃、杨梅、草莓等,这些浆果的清洗比较困难,容易招致病菌感染而引起腹泻,要清洗干净。
如果你在北方
北方天气干燥,容易上火,所以要让宝宝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因为糖类会耗费宝宝体内的钙和维生素,荔枝、橘子等温性水果也不宜食用过多。
如果你在南方
南方的潮湿气候很容易导致霉菌的生长繁殖,食物保存不当很容易霉变,所以要让宝宝吃新鲜的食物,食物储存也要注意。
推荐:最适合春季的10种食物
母乳。母乳是小宝宝最佳的营养品,宝宝出生早期纯母乳喂养,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配方奶、鲜牛奶、酸牛奶、奶酪等各种奶类或奶制品。配方奶可以补充母乳或在宝宝断奶后替代母乳,保证宝宝的营养供给。
主食+ 粗粮。除了日常的米粉外,可以给宝宝偶尔吃些粗粮。粗粮能增加B 族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肠道健康。
草莓、樱桃等春季时令水果。富含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及其他维生素。
菠菜、豆苗等绿叶蔬菜。春天的菠菜味道最佳,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
韭菜、大蒜。最适合在春季食用,具有杀菌作用。不过小宝宝可能不太适应。
瘦猪肉、牛肉。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足量的铁、锌,为宝宝的生长加油。
三文鱼等深海鱼。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DHA 是促进宝宝脑发育的重要营养成分。
鸡蛋等各种蛋类。蛋类营养丰富,特别是蛋黄,聚集了鸡蛋中大部分的营养素,质地细腻,很适合小宝宝食用,通常是宝宝尝试的第一种动物性食物。
蜂蜜。是中医推荐的儿童滋补品,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等功效,但不适合1 岁以下的宝宝食用。
住
通用原则
春季是病菌活跃的时节,所以,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大多数家庭都喜欢在早晨打开门窗通气,其实最好的开窗换气时间是在上午太阳出来后,这样能保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氧浓度升高。宝宝的衣物和被褥要勤洗勤晒,并经常用淡盐水漱口,清洁口腔。宝宝的生长激素一半以上是在夜间分泌的,在深睡眠时分泌达到最高峰,因此,睡眠对宝宝的生长非常有利。为了使宝宝的生长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要让宝宝在晚上9点左右就上床睡觉,最迟也别超过10 点。
如果你在北方
北方初春季节气候不稳定,要预防停暖气后的“倒春寒”。如果房间温度低,要让宝宝多穿点。停止供暖后,室内外温差虽说很小,但北方春天风比较大,宝宝头颈部的皮下脂肪较薄,容易受凉,所以不要过早摘掉帽子、围巾,否则会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如果你在南方
南方的春天多阴雨,潮湿的空气最有利于霉菌、尘螨等的生长,而这些病原微生物是导致宝宝春季哮喘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阴雨天气里,建议启用空调的除湿功能,保持室内空气干燥。
推荐:营造健康环境的5项行动
保持房间清洁、干净,既能防病,也能让宝宝生活舒适。这几个清洁小招和生活小细节,你可能用得上。
1.尽量用纯自然的清洁剂。虽然现在市场上能买到各种各样的清洁剂,不过,最环保的还是纯自然的方法,比如,将碱倒在一盆开水里,然后用来擦洗厨房,效果很好。
2.抹布要分门别类。用抹布清洁房间,不要整个屋子都用一块抹布,不同的房间,要用不同的抹布。如果一块抹布擦到底,看样子是将灰尘擦干净了,实际上,细菌会随着你的抹布在各个房间“游走”,反而起不到清洁的作用。
3.先盖马桶再冲水。用完马桶准备冲水时,先把马桶盖放下,否则,冲水时喷出的雾气会将细菌传播到整个屋子。
4.消灭螨虫。螨虫是引起宝宝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常晾晒被子,并且拍拍打打这样的“老婆婆”方法,对消灭螨虫很管用呢。螨虫怕干燥,在白天把被子铺开,让它在空气中晾上一天,就能够使螨虫因干燥而死。
5.吸尘器,逆着毛的方向吸。用吸尘器清洁地毯等带毛的东西时,逆着毛的方向吸,可以很容易将灰尘吸掉。另外,动作幅度是身长的一半左右最省力。
行
通用原则
一个冬天大部分时间都关在屋子里,好动的宝宝肯定憋坏了,而且春暖花开,也确实适合户外活动,所以,要多让宝宝到户外去,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也使宝宝的生长激素分泌更旺盛。可以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选择相应的户外运动项目,如跳跃、散步、郊游等。适时、适度的玩耍可使宝宝神清气爽、气血流畅,符合春阳萌生、蓬勃向上的自然规律。
不过,春天出行时,要注意避免宝宝花粉过敏,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宝宝。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宝宝患湿疹、哮喘、鼻炎等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见,其中花粉是常见的过敏因素之一。如果宝宝接近鲜花时,会不断地打喷嚏、咳嗽,甚至大口喘气,那可能是他对花粉过敏了。
如果你在北方
北方春季的一大特点就是风沙大、天气干燥,所以,风沙太大、污染严重的时候,不要让宝宝在户外活动。带宝宝外出时,要给他脸上、手上涂抹润肤霜,以免皮肤因风吹、干燥而受到损伤。
如果你在南方
南方雨多路滑,带宝宝出门玩时,要给他穿上鞋底摩擦力大的鞋,以防宝宝滑倒。鞋子的面料最好是防水的,以免宝宝的小脚丫因为被水弄湿而着凉。
推荐:最适合的春季活动5+5
5个活动场所
1.邻近的公园或绿地。每天到邻近的公园或绿地逛逛,是每个宝宝都乐意的。时间可以安排在早餐、午餐后,或者午睡后,让宝宝看看春天的景色,享受春天的阳光。
2.主题公园。周末或假期,爸爸妈妈可以带宝宝到各类主题公园游乐,选择与宝宝年龄适合的游乐项目让宝宝过过瘾。
3.郊外。全家一起驾车到效外游玩,赏花、观景,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让宝宝接触大自然,增长见识。
4.采摘园。春天是草莓、樱桃收获的季节。宝宝大一些了,可以带着他一起去采摘,看着自己平常吃的水果长在地里是什么样子,自己亲手摘下来,也是一种乐趣。
5.小区游乐场。和平常一起玩的小朋友荡秋千、滑滑梯,跑跑跳跳,既开心,又活动了身体。
5种户外活动
1.踩影子。在明媚的阳光下,和宝宝一起玩踩影子的游戏,既能锻炼宝宝的灵活性,又能让你们都开心。
2.丢手绢。在小区里,总能找到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组织他们一起来玩丢手绢吧,宝宝肯定又新鲜又兴奋。
3.蹦蹦跳。蹦蹦跳跳有助于宝宝长个儿。双脚跳、单脚跳、跳起来够一够……各种跳法都可以玩。
4.抛小球。带一个小球,和宝宝在暖暖的阳光下互相抛球玩,也抛下一串的笑声!
5.跳皮筋。这是你小时候常玩的吧?可惜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玩了。没关系,带着宝宝一起玩“妈妈小时候玩的游戏”,他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呢!
防病篇
进门小测试
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尤其是春季,更是各种病菌活跃的时候。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些防病和护理疾病的小常识,帮助孩子平安度过这个春天。同样的,进来之前,先做个测试吧。
1 岁以内的宝宝最常见的是哪种过敏? A 花粉过敏B 食物过敏C 尘螨过敏)
对某种食物过敏,需要暂时回避一段时间。需要回避的时间为 A 1 ~ 2 个星期 B 1 ~ 3 个月 C 3 ~ 6 个月
什么喂养方式能促进宝宝的免疫系统成熟? A 无菌喂养B 有菌喂养
服用治疗过敏的药,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A 症状消失B 1 ~ 3 个月C 3 ~ 6 个月
春季宝宝容易患哪类疾病? A 急性呼吸道感染B 急性胃肠炎
宝宝发烧,哪种物理降温的方式是正确的? A 在额头上敷冰袋B 调高室内温度C 用酒精擦拭腋下、脖子等处
流感在哪个时期传染性最强? A 感冒症状出现的当天B 发烧时C 感冒症状出现前2 天~出现后3 天
过敏
一到春天,过敏就成了回避不了的一个词。说到过敏,我们都不陌生。不过,关于过敏的种种细节,你都了解了吗?这几个关键词,能让我们对过敏有个完整的认识,也能少走些弯路,少让宝宝受些罪。
关键词 1 免疫系统
宝宝对某样东西过敏了,肯定是这东西不好,否则怎么会让人过敏呢?其实不是。过敏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来自空气、水源、接触物或食物中天然无害的物质出现了过度反应,也就是说,过敏错在宝宝的免疫系统,而不是引起过敏的东西。因为相同的东西,别的人接触了并不会过敏,只有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才会出现过敏反应。
关键词 2 交叉过敏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对牛奶过敏的宝宝,以后还会对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因为这其中是有关联的。宝宝对牛奶过敏,其实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而蛋白质的成分很复杂,只要尘螨、花粉、霉菌中含有和牛奶蛋白中相同的致敏成分,宝宝接触后就会产生过敏反应,这就叫交叉过敏。
关键词 3 记忆
人体的免疫反应是有记忆的。胃肠道是黏膜系统,它对某种物质过敏,那么,口腔、鼻腔、呼吸道等其他黏膜系统遇到这种东西,也会有过敏反应。这种记忆叫IgE(免疫球蛋白E),所以你会发现,宝宝刚开始只是对牛奶过敏,可后来慢慢地,过敏的东西越来越多,这就是体内已经有记忆了,它记住了这种成分,不管这种成分出现在哪种东西里,不管是食入、吸入还是接触,身体都会做出过敏反应。
关键词 4 肠道菌群
宝宝刚出生时,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需要接触细菌来促使免疫系统发育。如果宝宝没有接触细菌的机会,免疫系统得不到刺激,就会影响到它的成熟。你可能要问了,难道细菌成了好东西了?还真是的。打个比方吧,如果一张桌子有缝隙,桌上的东西就会从这个缝隙掉下去,要想东西掉不下去,就要想办法把这个缝隙填上。肠道也是如此。宝宝刚出生时,肠壁上有缝隙,牛奶蛋白通过缝隙进入血液,就成了异物,身体就会出现过敏反应。而肠道内的正常细菌绝大多数都是厌氧菌,为了避免进入血液,被血液中的氧气杀死,它们就要设法将肠壁上的缝隙给填满,这样细菌就不会掉到血液里,食物分子也同样不会进到血液里了。厌氧菌除了能将肠壁缝隙填满,还会分泌酶类,将食物败解,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宝宝的肠道菌群保持正常,食物就能得到充分败解,过敏反应也就少了。母乳喂养的宝宝之所以很少过敏,就是因为正常的母乳喂养是有菌喂养,妈妈的、乳管内都有细菌,宝宝吞咽母乳的时候,也吞咽下了细菌,有利于肠道菌群早日成熟。而奶瓶喂养的宝宝如果奶瓶、奶嘴都经过消毒,喂养过程就是无菌的,宝宝接触不到细菌,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成熟,也更容易造成过敏。
关键词 5 躲避
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后,要立即暂停食用,过一段时间再让他试试,这就是躲避疗法,躲避的时间为3 ~ 6 个月。这就像两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发生了些不愉快。如果此后他们几个月不见面,再见面时可能根本记不起来曾经发生过的事了。如果他们三天两头地见面,一见面就想起发生过的不愉快,见上几次,这个仇就算彻底结下了。
过敏也是一样。如果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你过个一两周就让他试一试,不行又再停,过一两个月再试,这样下去,他的身体对这种东西形成了永久的记忆,就变成了真正的过敏。所以,一定要坚持躲避3 ~ 6 个月再来尝试,也许宝宝对它就不再有过敏反应了。
关键词 6 坚持
过敏是慢性起病,也要逐渐地好转。找对原因后,至少要治疗3 ~ 6 个月,过敏才能真正治愈。如果症状一好就停药,会造成宝宝反复过敏。反复次数越多,治疗越难,效果越差,最后就变成了永久性过敏。
关键词 7 任何时候
过敏在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就像一张桌子,以前完好并不等于一直完好,有人给它砍裂缝了,东西就会从这个裂缝掉下去。过敏也是如此,在任何年龄,任何时候,只要肠道受到损伤,出现缝隙,过敏就可能从此开始。所以,要想让宝宝远离过敏的困扰,就要保护好他的肠道菌群,比如合理使用抗生素,不要用消毒纸巾给宝宝擦手,及时治疗腹泻等。
其他常见病
除了过敏,春季还有一些疾病喜欢偷袭宝宝。
急性呼吸道感染
随着春天气温转暖,细菌、病毒等亦随之活跃,容易造成宝宝发生呼吸道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当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时,会出现发热、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部红肿等症状。病情持续或严重者还会向下蔓延,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出现呼吸增快、持续发热,咳嗽加重。宝宝患上急性呼吸道感染,要注意休息,多喝热开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宝宝发烧时,要调高室温,或给宝宝洗热水澡,而不要用酒精擦拭或用冰带敷头,这样做会导致皮肤血管收缩,反而不利于降温。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可以服用退热药,以防高热惊厥。如果宝宝出现呼吸增快、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等症状,表明已经发展成支气管炎或肺炎。
支气管哮喘
春季由于呼吸道感染、空气中的花粉等过敏原增多,容易诱发哮喘发作。宝宝患哮喘 , 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 , 尽量避免过度疲劳或过于激动,在哮喘缓解期应坚持治疗 , 不能随意减少或停止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哮喘最常见的原因,所以,宝宝发生呼吸道感染后要及时治疗,如果呼吸道感染持续较长时间,有可能是哮喘发病了。
急性传染病
春天也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小儿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和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春季是小儿流行性感冒(流感)发生的高发季节。流感为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尤其是甲型H1N1 流感由于其传播迅速,传染期大约为发病前2 天至发病后3 天。宝宝患流感时会出现发热,持续3 ~ 5 天,常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痛、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流感在治疗上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通常可在一周内痊愈。
手足口病
急性起病,患病后,宝宝会出现发热,精神萎靡,口腔黏膜、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同时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预防手足口病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麻疹、水痘、流脑等春季高发传染病 这些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季节,通常都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这些传染病都是以飞沫及接触传播为主,少带宝宝到人多、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勤洗手,多通风,最主要的是提前给宝宝接种疫苗,就可以预防宝宝染上疾病。
篇9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产生病变后,均可引起发热。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体温若高于37摄氏度,即可称为发热,但是,准妈妈的体温会略高于常人0.5摄氏度。所以当准妈妈的体温上升至37.5摄氏度以上,就必须考虑是否有发热的可能了;若是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就必须特别注意,并且小心处理。
下面有几种不同的发热原因,方便准妈妈了解、分辨:
1普通感冒或者流感
若准妈妈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疲劳无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很有可能就是感冒了;如果没有高热(38.5摄氏度以上的高热),对宝宝影响不大。流行性感冒的诊断,需要看最近本地是否有流感流行。痊愈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高热退了之后,很多准妈妈在1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还有身体疲倦无力的感觉。
专家提醒:怎样分辨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呢?其实高热就是流感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普通感冒,的发热度数会很高,一般会在39摄氏度以上,而且持续高热比较常见。流感所致的高热一般会持续3~4天时间,流感可能导致3个月内的胎宝宝发育畸形、死亡。
居家护理:
给予正确治疗。准妈妈患流感若无并发症发生,无须特殊处理,应卧床休息并多饮水,可选用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煎剂。有高热、烦躁症等应就医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
流感重在预防。一般流感多发生在冬春季或秋冬季,在这段时间准备怀孕的妇女,应特别注意。因此,准妈妈在整个妊娠期,尤其在妊娠前3个月特别要重视预防流感,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在决定怀孕之前或怀孕3个月之后接种流感疫苗,妊娠3个月之内的准妈妈不宜接种流感疫苗。
小心流感并发症。准妈妈在妊娠期的心肺负荷较大,所以感染流感之后发病症状也比较严重,往往要比正常人遭受更多痛苦,严重的甚至可以造成呼吸道细胞的严重损伤,并因此引发肺炎、支气管炎、充血性心衰和哮喘等。因此,准妈妈患了流感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皮疹或者风疹
有些准妈妈会在发热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出现皮疹,一天内皮疹从面部开始,按躯干、四肢的顺序迅速遍及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没有皮疹。皮疹起初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躯干尤其是背部皮疹分布均匀密集,其他部位稀疏。
专家提醒:发热1天即出现皮疹,注意摸摸耳后、颈后或枕后有无肿大淋巴结,便可推测是不是得了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就是发热、皮疹。
居家护理:
及时终止妊娠。早孕准妈妈若确诊为风疹感染,应终止妊娠,切不可抱以侥幸心理等待分娩。因为在准妈妈怀孕初期,风疹病毒可通过母体传染给胎宝宝,并有很高的概率引起先天性耳聋、心脏异常、白内障等。
隔离治疗。在家里隔离休养的风疹准妈妈,首先需要安静卧床休息,不要外出。注意保持口腔、眼和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用温开水漱口和清除鼻、眼的分泌物。高热者可用温水擦浴、头枕冰袋或服用小剂量退热药;咳嗽重者服用祛痰止咳剂等;皮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实施预防接种。预防准妈妈感染风疹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预防接种。接种前应进行风疹病毒抗体检测。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的准妈妈不能接种风疹疫苗。准妈妈注射风疹活疫苗后至少3个月内不宜怀孕。
3特殊非传染性疾病
除了由类似流感病原体引起的发热之外,其他物质引起的非感染性疾病也很常见,如红斑狼疮等。对于发热,准妈妈切不可盲目降温,应及时去医院接受诊查,查出病因最重要!
居家护理:
当怀疑自己发热时,应当马上用体温计测量体温,20分钟后再测量一次,并把测量结果记下来。
发热会使人体内水分蒸发、盐分丢失、热量消耗,所以应及时补充水分。鼓励准妈妈多多饮水,既帮助退热又利于体内代谢物和毒素的排泄,并可缩短病愈的时间。出汗过多的准妈妈,还应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和白糖,以保持体内所需的盐分和糖分。
在发热时,胃肠消化力会有所减退。当准妈妈食欲差、热度高时可吃些流食,如果汁、米汤、蛋奶、豆浆等;食欲好,热度不太高时,可进食半流质,如藕粉、肉糜粥、鸡蛋羹等;退烧后可吃些稀饭、面条、新鲜蔬菜等,油腻食物要少吃或不吃。
发热时,要让准妈妈卧床得到充分休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湿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即可。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防止烟尘。如果屋里干燥,应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
若准妈妈的体温未高过摄氏38.5摄氏度,且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就可以考虑以物理方法帮忙退烧。
酒精浴:用30%~50%的酒精或60度白酒加等量白开水后擦洗额头、手足、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反复擦试20~30分钟后测量体温,仍不降可继续擦拭,直至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为止。
温水擦浴:用毛巾浸温水为准妈妈擦洗全身。擦时要注意保温,如果发冷、脉搏与呼吸改变要立即停止。特别要注意的是,用温热的水来擦拭皮肤,会使皮肤的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相反,如果用凉水来擦拭皮肤,会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反而会使准妈妈的体温升高。
冰袋敷头:将冰箱中的冰块用塑料袋包好,外包一块毛巾,敷在额头或枕后。但切勿睡冰枕,因冰枕易使局部温度降得太快而引起其他部位的不适。
准妈妈发热的用药误区
误区一: 大量服用退热药
很多准妈妈为了迅速降温,往往不遵医嘱,过量服用退热药,其实这样做对胎宝宝是百害无一利!只要把体温控制在高热以下,防止热惊厥就可以了。服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口服退热药需与物理降温措施交替使用,特别是准妈妈,使用物理降温更好。
误区二:高热=病重、低热=病轻
好多准妈妈都以为发热的温度越高,病情越严重。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机体进入严重衰竭状态,反应能力低下,常是应该发热却并不发热,应该高热而呈现低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热只是一个症状,是机体对细菌、病毒制热源的反应过程,不能用发热的高低来衡量病的轻重。当然,发热的温度过高,对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会带来危害,引发并发症。
误区三:见热就退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积极防御反应,是人体免疫细胞和外来病菌抗争的过程,许多重要疾病引起的发热还有自己的特殊“热型”,通过对“热型”的识别,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如果见热就退,有时会掩盖病情,不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
发热之居家对策
科学预防:不管是何种病因引起的发热,准妈妈都应该尽量避免。所以,在孕期准妈妈对发热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
合理饮食:准妈妈饮食要注意科学搭配,防止暴饮暴食、挑食、偏食。这样,既能补充准妈妈所必需的营养,又可防止内热产生。
衣着适度:生活有规律,衣着适度。准妈妈要根据节气变化及天气情况增减衣服。中医认为顺应自然是养生防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空气流通: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准妈妈的生活用品、餐具等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适量运动:平时要经常做室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做操、爬山等。这样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外感性发热。另外,在室外多让阳光照射还可防止缺钙。
篇10
发烧是人体在对抗外来感染原时所产生的正常生理反应,一般对人体并无伤害,但对于身体处于特殊时期的准妈妈来说,却是身体出现问题的警报!
发烧可能是哪些病?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产生病变后,均可引起发热。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体温若高于37℃,即可称为发烧,但是,准妈妈的体温会略高于常人0.5℃,所以当准妈妈的体温上升至37.5℃以上,就必须考虑是否有发烧的可能了;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就必须特别注意,并且小心处理。
下面有几种不同的发烧症状,方便准妈妈了解、分辨:
感冒或者流感
若准妈妈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疲劳无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很有可能就是感冒(着凉);如果没有高热(38.5℃以上的高热),这对宝宝影响不大。流行性感冒要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即社会上有一定的流行趋势,并能找到一定相关的病毒,有一定的自限性,痊愈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高烧退了之后,很多准妈妈还在1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有身体疲倦无力的感觉。
专家解答
正确辨认流感:流感病毒感染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准妈妈尤易感染。怎样分辨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呢?其实高烧就是流感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普通感冒,流感的发烧会很高,一般会在39℃以上,而且持续高烧比较常见。流感所致的高烧一般会持续3~4天时间,流感可能导致3个月内的胎宝宝发育畸形、死亡,准妈妈服用药物不慎也会对胎宝宝发育间接造成影响。
正确给予治疗:准妈妈患流感若无并发症发生,无须特殊处理,应卧床休息并多饮水,可选用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煎剂。有高热、烦躁等应就医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
流感重在预防: 一般流感发生多在冬春季或秋冬季,因此在这段时间准备怀孕的妇女,应特别关注中国疾病预防中心(CDC)的疫情预测报告,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妊娠3个月之内的准妈妈不宜接种流感疫苗,但流感对准妈妈本人的健康和胎宝宝的正常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准妈妈在整个妊娠期,尤其在妊娠前3个月特别要重视预防流感,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在决定怀孕之前接种流感疫苗或怀孕超过3个月之后接种流感疫苗。
小心流感并发症:准妈妈在妊娠期的心肺负荷较大,所以感染流感之后发病症状也比较严重,往往要比正常人遭受更多痛苦。严重的甚至可以造成呼吸道细胞的严重损伤,并因此引发肺炎、支气管炎、充血性心衰和哮喘等。所以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皮疹或者风疹
准妈妈在发热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出现皮疹,一天内皮疹从面部开始,按躯干、四肢的顺序迅速遍及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没有皮疹。皮疹起初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躯干尤其是背部皮疹分布均匀密集,其他部位稀疏。
专家解答
判断是否为风疹:发热1天即出现皮疹,注意摸摸耳后、颈后或枕后有无肿大淋巴结,便可推测是不是得了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就是发热、皮疹。
及时终止妊娠:早孕准妈妈若确诊为风疹感染,应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切不可抱以侥幸心理等待分娩。因为在准妈妈怀孕初期,风疹病毒可通过母体传染给胎宝宝,并有很高的几率引起先天性耳聋、心脏异常、白内障等。
隔离治疗: 在家里隔离休养的风疹准妈妈,首先需要安静卧床休息,不要外出。注意保持口腔、眼和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用温开水漱口和清除鼻、眼的分泌物。高热者可用温水擦浴、头枕冰袋或服用小剂量退热药如扑热息痛、百服宁等;咳嗽重者服用祛痰止咳剂如止咳糖浆等;皮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实施预防接种: 预防准妈妈感染风疹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预防接种。接种前应进行风疹病毒抗体检测。如果IgM阴性,IgG阴性,可以接种风疹疫苗或直接怀孕;如果IgM阴性,IgG阳性,说明曾经被感染过风疹病毒,体内已经产生抗体,即可直接怀孕;如果IgM阳性,IgG阴性,说明正在感染,应积极治疗转为阴性,或IgG阳性后再怀孕。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的准妈妈不能接种风疹疫苗。准妈妈注射风疹活疫苗后至少3个月内不宜怀孕。
3、特殊非传染疾病
除了由类似流感病原体引起的发烧之外,其他物质引起的非感染性疾病也很常见,如红斑狼疮等。对于发烧,准妈妈切不可盲目降温,应及时去医院接受诊查,查出病因最重要!
居家如何抗烧
发烧本身只是个示警号,而非一种病,它是机体的一种积极防御反应,是人体免疫细胞和外来病菌抗争的过程。所以准妈妈不能盲目降温,做好家庭护理十分重要。
当怀疑自己发烧时,应当马上用体温计测量体温,20分钟后再测量一次,并把测量结果记下来。通常认为腋下测量清洁卫生、方便安全,最适宜家庭应用。
发烧会使人体内水分蒸发、盐分丢失、热量消耗,所以应及时补充水分。鼓励准妈妈多多饮水,既帮助退烧又利于体内代谢物和毒素的排泄,并可缩短病愈的时间。出汗过多的准妈妈,还应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和白糖,以保持体内所需的盐分和糖分。
在发烧时,胃肠消化力会有所减退。当准妈妈食欲差、热度高时可吃些流食,如果汁、米汤、蛋奶、豆浆等;食欲好,热度不太高时,可进半流质,如:藕粉、肉糜粥、鸡蛋羹等;退烧后可吃些稀饭、面条、新鲜蔬菜等,油腻食物要少吃或不吃。
发烧时,要让准妈妈卧床得到充分地休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湿度适宜,一般保持20℃左右即可。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防止烟尘。如果屋里干燥,应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
若准妈妈的体温未高过摄氏38.5℃以上,且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就可以考虑以物理方法帮忙退烧。
方法
酒精浴
用30%-50%的酒精或家中的60度白酒加等量白开水后擦洗额头、手足、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反复擦试20~30分钟后测量体温,仍不降可继续擦拭,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为止。
方法
温水擦浴
用毛巾浸温水为准妈妈擦洗全身。擦时要注意保温,如果发冷、脉搏与呼吸改变要立即停止。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用凉水来擦拭会降温更快。这是因为,用温热的水来擦拭皮肤,会使皮肤的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相反,如果用凉水来擦拭皮肤,会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反而会使准妈妈的体温升高。
方法:
冰袋敷头
将家庭冰箱中的冰块用塑料袋包好,外包一块毛巾,敷在额头或枕后。但切勿多睡冰枕,因冰枕易使局部温度降得太快而引起其他部位的不适。
准妈妈感冒发烧用药误区
如果准妈妈是由于病毒引起的轻度发热,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可以用中医中药治疗,如双黄连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等等。重度感冒如发热、打喷嚏、咳嗽、鼻涕变黄而稠时,往往已合并感染,一定要加用抗生素。青霉素族为首选,当对青霉素过敏不能应用时,可以改用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病毒引起的发热只是其中的一种,准妈妈应由医生查出详细病因后,对症下药!
误区一:
大量服用退热药
很多准妈妈为了迅速降温,往往不遵医嘱,过量服用退烧药,其实这样做对胎宝宝是百害无一利!只要把体温控制在高热以下,防止热惊就可以了。服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口服退热药需与物理降温措施交替使用,特别是准妈妈,使用物理降温更好。
误区二:
高烧=病重、低烧=病轻
好多准妈妈都以为发烧的温度越高,病情越严重。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机体进入严重衰竭状态,反应能力低下,常是应该发烧却并不发烧,应该高烧而呈现低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烧只是一个症状,是机体对细菌、病毒制热源的反应过程,不能用发烧的高低来衡量病的轻重。当然,发烧的温度过高,对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会带来危害,引发并发症。
误区三:
见烧就退
发烧是机体的一种积极防御反应,是人体免疫细胞和外来病菌抗争的过程,许多重要疾病引起的发烧还有自己的特殊“热型”,通过对“热型”的识别,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如果见烧就退,有时会掩盖疾病病情,不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所以准妈妈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不要自作主张,以免伤害了自己和胎宝宝。通常,准妈妈体温在38℃以下,并且精神还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服用退烧药。
科学防烧
不管是何种病因引起的发烧,准妈妈都应该尽量避免,所以在孕期准妈妈对发烧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为了腹中孕育的宝宝的健康,准妈妈在预防上要更加彻底、严密地执行。
合理饮食
准妈妈饮食要注意科学搭配,防止暴饮暴食、挑食、偏食。这样,既能补充准妈妈所必需的营养,又可防止内热产生。
衣着适度
生活有规律,衣着适度。准妈妈要根据节气变化及天气情况增减衣服。中医认为顺应自然是养生防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空气流通
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其生活用品、餐具等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适量运动
平时要经常做室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做操、爬山等。这样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外感性发热。另外,在室外多让阳光照射还可防止缺钙。
勿受风寒
不要在通风口处睡觉。因为准妈妈在睡眠状态下,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易被外邪所侵袭而致外感性发热。
-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 下一篇:护理老年人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