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篇1

关键词 生态蚕业;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 活动;问题;作用

中图分类号 S88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50-02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是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提出的活动,旨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西是全国种植桑园最大的省(区),2012年全区桑园面积达17.47万hm2,蚕茧产量超过30万t,连续7年居全国第1位,桑蚕产业已发展成为广西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1]。生态蚕业是按照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把发展经济与建设优美环境、充分合理的利用与增殖资源统一起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2个良性循环,从而形成优化环境,合理投入,持续发展,增中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蚕业新格局[2]。

合理利用蚕桑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种植、养殖,对“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改善蚕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建立村规民约,形成长效机制,创造出更优美的人居环境,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蚕业的意义

生态蚕业主要是把种桑养蚕与退耕还林、绿化荒山、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配置相结合,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发展生态蚕业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美化环境、增加蚕农收入、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关系、推动蚕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促进广西蚕桑产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2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目标意义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党委为贯彻党的十精神提出的战略部署,以发展“三农”,改善农村生产、生态环境、农民生活为重,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总体要达到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目标。

3 “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3.1 清洁治理管理落后

农村缺乏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场所,也缺乏管理措施与制度。公共设施缺乏管护,各家各户散养的禽兽随地乱排放粪便,造成公共场所脏乱不堪。污水排放也缺乏统一的规划,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3.2 农民环境意识薄弱,清洁难度大

目前,乡镇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儿童,由于长久养成的生活习惯,造成随意乱丢垃圾、乱摆摊,环境意识较为淡薄。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田间地头、河道水渠、池塘等成为垃圾倾倒的场所,严重污染了水源,给田间的清洁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3.3 资金不足,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由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难于集中处理,配套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民收入不高,自筹资金难度大。大多数乡镇缺乏环卫工作站,造成垃圾随地乱扔,难以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

4 生态蚕业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中的作用

4.1 有利于“生态宜居、和谐生活”的特色乡村的建设

通过规划引领、政府引导、蚕农配合3个方面,重点开展蚕沙处理、环境净化、村庄绿化、房屋美化、公共设施配套化等工程,着力打造养蚕特色乡村,塑造“一村一品”的形象。同时,开展生态蚕业,有利于引导蚕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清洁生产习惯,提高蚕农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制订完善的清洁制度,规范生产行为,形成文明的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如宾阳县古辣镇的南阳村依托桑蚕协会,大力实施“科技兴蚕”工程,通过改良品种,推广新技术,不定期组织群众开展桑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科学种桑养蚕技术水平,成为广西新农村示范村。该村年平均养蚕13批,平均每张产茧40 kg,全村每批产茧可达6 t,年产值近260万元,种桑养蚕已经成为宾阳县古辣镇龙额村委南阳村的经济支柱产业[3]。

4.2 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形成特色产业

发展生态蚕业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有利于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的蚕桑资源、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以科学的立体种植养殖和加工方式来发展生态蚕业,培养和打造蚕茧、蚕丝、桑等的品牌效应,形成了蚕区特色产业。如河池市利用下茧生产蚕丝被,2012年全市蚕丝被生产企业有21家,年生产蚕丝被达16万床,产值达9 000万元以上;宜州市年生产蚕丝被10万床;象州县蚕丝被生产企业有4家,共生产蚕丝被2.2万床,其中象州县蝉宇蚕丝被公司生产的“蝉宇”牌蚕丝被,质量上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生态蚕业是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并重的产业,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为农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促进了蚕区经济的发展,为“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4.3 改善蚕区环境,推进清洁生产

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优势,发展生态蚕业,形成蚕桑经济的良性循环,对推进清洁乡村的工程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往蚕沙在蚕区乱堆乱放造成的污染非常严重,是蚕区需解决的最大环境污染问题,如今通过对蚕沙进行发酵处理,把蚕沙资源转化为绿色能源,让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清洁能源,在为农村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4]。

生态蚕业是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并重的产业,在产业推进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村容村貌,促进了“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2012年全区蚕业工作会议上指出,罗城县建立了38个蚕沙无害化处理示范点,无害化处理率达77%,通过把蚕沙集中堆沤发酵后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对改良土壤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宜州市已建成蚕沙收集中转站55个,对解决蚕沙污染环境问题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4.4 建设生态环境,促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合理种植桑园不仅可以养蚕,对于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通过合理规划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蚕业,通过立体种植、养殖,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美丽乡村”增添色彩。如广西鹿寨县重点推广“猪—沼—桑”及“养蚕—沼气—种植(桑、果、菜)”的生态模式,有效地改善了蚕区生态和居民居住的生活环境[1]。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蚕桑生产模式,以桑基种桑、桑叶喂蚕、蚕粪喂鱼、鱼粪肥塘泥、塘泥种桑,构成一种良好的生物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为“生态农业”的良好模式[5]。忻城县利用蚕沙作为填充料发展沼气池2.5万个,通过“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有效遏制了石漠化[1]。生态蚕业的建设促进了蚕区环境的美化、绿化,有利于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4.5 发挥蚕区特色,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开展

传统的蚕业经济是以栽桑养蚕为主,现代蚕业充分利用桑蚕副产品资源,借助生态、蚕桑文化、休闲观光、养生为一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通过开发桑椹采摘、蚕桑科普知识宣传、桑蚕宴、桑园观光等旅游休闲项目,让游人了解蚕桑现代养殖的新技术,领略田园风光。如在钦州、北海等地有部分蚕农引进了台湾的具有果型大、无籽、糖度高、口感好等特点的特大果桑、四季长果桑等优良品种。果农通过举办果桑采摘节,以农业休闲的观光方式吸引了不少游客来采摘[6]。通过开发蚕桑资源,建立蚕桑立体种、养植模式,突出蚕区乡村特色,既符合现代人生活品质的需求,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有利于蚕桑文化传播[7-11],对推动“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广西是全国蚕桑第一大省(区),可充分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村容村貌,建立清洁管理等长效机制,实现蚕桑资源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逐步形成有特色、成规模的“美丽广西”格局。

6 参考文献

[1] 陆春霞,吴婧婧,梁贵秋,等.广西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举措及其促农增收成效[J].中国蚕业,2013,34(2):60-62.

[2] 钱忠兵,薛卫东,沈卫德.从干物流量谈发展生态蚕业——如皋市打造绿色低碳循环蚕业的例证分析[J].中国蚕业,2011(2):58-61.

[3] 邓昶,覃雄,李晟.[美丽广西]种桑养蚕桑果红 南阳村成新农村示范村[EB/OL].(2013-03-30)[2013-12-01].广西新闻,http://news.gxnews. /staticpages/20130330/newgx5156ea68-7265454.shtml.

[4] 国家农业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 廖森泰,肖更生,施英.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J].蚕业科学,2009,35(4):913-916.

[6] 陆春霞,李全,陆飞,等.广西桑椹酒发展现状及开发对策分析[J].广西蚕业,2012,49(2):69-73.

[7] 齐永红.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9):36-37.

[8] 兰丽盼.开拓资源利用新路 促进蚕业持续发展[J].蚕桑通报,2013,44(1):58-59.

[9] 苏超,张明学,李耀文.陕西省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J].北方蚕业,2013,34(1):42-44,47.

篇2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一体化的逐步深入,在城镇化视阈下,如何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就如何做好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展开了分析探讨,论述中结合具体城市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实际工作,就其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为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城镇化新型城镇以人为本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从嘉兴市城镇化推进现况来看,我们在深入推进嘉兴市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及嘉兴市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建设的需要,如何统筹城乡一体化,兼顾三化同步进行,则是评判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嘉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制约瓶颈

嘉兴自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来,联动推进“多规合一”,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省、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展良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列全省首位,已进入全面融合A段。尽管如此,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认识不统一,缺乏协作发展。对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建设的认识还不统一,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产业的空间布局散,缺乏整体规划。我市网络型结构体系虽然清晰,但系统有机性较差,各行政主体限于自身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工联系和相互衔接。

2.工业化体系仍待完善,园区科技能力有待提高。园区科技优势并不明显,没有很好的利用嘉兴市的区位和科教优势,加之各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意识不够,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工业化体系的建设;另外还有部分城镇工业园区建成后只注重招商引资成绩,对于工业园区的保障机制建设不完善,造成政策监管、劳动力、污染治理、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漏洞和管理偏差。

3.农业产业化尚未具规模,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集群基本上处于低层次的企业集中状态,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集群效应尚未体现,产业竞争力不强。尽管近些年嘉兴市在畜牧养殖、高端花卉苗木、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家庭农场等方面有所突破,但县域产业结构失衡,同质化严重,农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不足,新的特色产品、优势产业不多。

4.城镇化水平依旧不高,城区发展品牌亮点不够突出。城镇化水平不高反映在“半城镇化”等问题上。嘉兴市在解决农民工市民化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然存在“半城镇化”现象,也就是农民、农民工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城市户籍人口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农民工与市民还没有融为一体。市域城镇规模偏小,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规模效益差,竞争力弱,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二、加快嘉兴市现代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

1.构建工业化产业体系,支撑城乡经济的崛起

第一,力主“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招商引资的原则,不断完善园区投资,多渠道为园区筹募启动资金,为园区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第二,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服务能力,如加固工业园区生产车间、大棚等硬件设施,确保园区投入生产的安全性等;第三、借鉴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在嘉兴市城镇化建设中,选择有条件的区域进行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试点,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实施一批低碳经济重点开发项目,并从资金、技术、税收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2.打造城镇化文化品牌,赋予城乡统筹新内涵

其一,完善城镇规划建设机制。一是要注重规划引领,坚持城镇化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以全面推进“多规合一”为契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环境功能等规划,构建区域发展“一张图”;二是实施特色小镇培育机制,规划建设一批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和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以优势特色产业吸引人口集聚;三是强化公共服务的水平。力争更加全面的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建立起城乡统筹的财政体制,不断扩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进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其二,落实富民惠民政策。一是当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如解决农民实现身份转型后的就业、定居、社保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应建立完善的保障体制。努力探寻最佳的绩效评价及监督机制,将这些机制的指标全面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去,从而形成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机制;三是需强化公共服务的水平,如建立起城乡统筹的财政体制,扩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3.推动特色农业经济,谱写现代城镇化新篇章

首先,培育乡镇龙头企业。作为蔬菜产业链条上最重要的一环,农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带领农民生产致富的关键要素。创造性利用“龙头企业+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户规范生产。

其次,发展模式创新。根据各镇特色农业基础,推动“万元千斤”农作模式“扩容”升级,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培育职业农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产模式更加丰富。

再次,整合旅游资源。协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广度”和“精度”。集中攻坚,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已有成果。用好政策,建设一批具有特色和示范作用的美丽乡村“精品点”,持续推进“整洁型”美丽乡村建设。

三、结束语

总之,建设现代城镇化是一场长久的工作,也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为此,我们不能只为了加快农村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却忽视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等相关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把握好时代赋予的发展使命和机遇,朝着“三化同步”的道路努力前进,为嘉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最终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宏观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娜,刘政永.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4).

[2]郑明.浙西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认识误区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3).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均衡

基金项目:2016年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廊坊市城乡均衡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19)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赵玉兰、赵国龙、庞琳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廊坊市城乡均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收录日期:2015年6月4日

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提出的战略任务。实现城市与乡村均衡发展,就是“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它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廊坊紧邻“一核”,处于“双城”――京津发展主轴之上,全域处在协同发展中的核心功能区,在全省最有基础,也最应该成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的先行区。因此,探究廊坊“城乡均衡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廊坊市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均衡发展现状

廊坊市地处河北省中部偏东地区,下辖10个县(市)、区。自1989年建市以来,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非农业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从1990年的10.51%增加到2014年的33.23%。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925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59元,增长8.6%。城乡居民收入比率达到2.43∶1,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图1)本文以2007~2015年《廊坊经济统计年鉴》、《廊坊年鉴》以及2004~2015年《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为基础,对廊坊市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均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但城乡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在廊坊城市发展已形成较强的现代工业基础,但广大农村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城乡产业融合程度相对不高。在“工业强市”战略指导下,2000年以来,廊坊市工业经济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995年的77.47亿元增至2014年的879.3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7.27亿元增至705.50亿元,年均增长9.5%;利税总额从7.89亿元增至268.15亿元。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形成了廊坊高新区、燕郊高新区、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津霸经济开发区等14个重点园区,以及区县特色工业园区协调发展的格局。2015年,廊坊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27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70.2亿元,同比增长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9%。廊坊市农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产业化层次较低。2014年占全市就业人口30.82%的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产值仅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4%;农业产业化经营率约为57.7%,低于全省64.2%的平均水平;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明显,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实力弱,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农业优势区域特征尚不明显。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2014年全市仅有49个农业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从业人员2.39万人,组织联系农户数为13.49万户。

(二)尽管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与城市相比依然落后。尽管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农村教育文化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乡均衡发展的推进。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2000~2014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都有显著的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793元增至29,41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从3,560元增至12,115元。虽然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比值呈下降趋势,农民居民的纯收入大体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约40%左右,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却在不断扩大,从2000年的3,233元扩大到2014年17,301元,城乡收入差距非常明显,这也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及文化建设。(图2)

(三)在公共资源配置上,城乡矛盾凸显。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基本保障。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居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廊坊市累计发放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等补贴资金4.29亿元,惠及69万农户、290万农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100元,居全省第二位。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尤其是在城乡公共资源的配置上差距明显,突出表现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等公共事业投入相对不足。具体体现在:一是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水平上。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是1,909.8元,而农村居民只有571.7元,仅占城镇的29.9%;二是城乡之间、县域之间社会保障水平差异明显。廊坊地区社会保障实行地方统筹和属地管理,导致社会保障在城乡及县域内封闭运行,社会统筹层次比较低;缴费条件、缴费比例、保障水平在不同区县、不同群体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四)县域之间城乡统筹差距明显。因其独特的区域特点,廊坊区域内的城镇发展自北至南呈现梯度发展态势:北部的三河、大厂和香河处于北京、天津之间的一块“飞地”,受北京、天津影响巨大;中部的固安和永清受天津的影响强于受北京的影响;南部的霸州、文安和大城则主要受天津的影响。区域内的城镇化水平表现为由北至南由高到低的状态(霸州除外)。廊坊中心城区的影响力并不强。从调研及统计数据上来看,县区之间的城乡统筹发展差异明显。采取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和有效举措的区县,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就较高。如,三河市以京津冀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为方向,加快自身产业调整,构建“4+6”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末城镇户籍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6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84元,高出河北省平均水平9,042元,高出廊坊市平均水平3,2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01元,高出河北省平均水平3,850元,高出廊坊市平均水平1,742元。

二、廊坊市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对策建议

(一)注重以城乡统筹为统领,构建城乡发展的整体规划框架。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更稳定的就业、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雅的居住环境。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要总揽全局,统一规划,把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好城乡发展进程中的利益关系,推动分割的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融合的结构转变。2016年廊坊市制定的《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规划框架。在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一是应避免以城市发展为核心的“去乡村化”的趋势,着眼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二是既重视自上而下的外力推动,从城乡功能、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统筹优化城乡的空间结构,也要从城乡的生态、产业等特征出发重视自下而上的内生动力的培育。

(二)注重以产业转型为基础,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不在于城市和乡镇居住、工作人口数量的简单增加,不是简单让农民进城,而是为进城的人提供更舒适的生存环境。没有在城镇实现稳定的就业,就不能承担在城镇生活的各种生活成本,无法获取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与其他普适性公共服务的可能。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廊坊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园区、县城,这也就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城乡生产要素的聚集,培育县域发展的产业支持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引导城乡生产要素及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聚集体。如以中国云中心为核心的网络经济、以中科廊坊科技谷为核心的创新经济、以梦廊坊文化产业园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以新奥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产业创新基地;二是充分利用京津产业转移、要素外溢的有利契机,加快产业的“承接”、“对接”与“升级”,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布局和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条;三是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菜篮子+休闲观光”的城郊――城市型农业和节水节地、高产高效的生态――集约型农业,使之成为河北省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典范。

(三)注重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打造城乡发展新形态。城乡均衡发展绝不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化,从户籍身份上简单地将农民变成市民,也不是以农村为中心,单纯的新农村建设、强迫农民“上楼”,将农村变成城镇,而是农村和城镇的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在发展理念、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城市能品味到乡村的生活品质,在乡村能享受到城市的现代文明”。在统筹发展中,促进城乡人口及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重塑城乡发展新形态。从具体的实践探索来看,自2013年以来,廊坊市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工程,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农民收入提高。总结几年来廊坊“美丽乡村”的实践经验启示:一是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从农村、农业和农民整体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二是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打造“精品”,使试点成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三是鼓励与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等形式与农村开展产业合作,推进城乡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取得明显成效。

(四)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均衡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保障,二者必须协同发展,才能共同促进新型城镇化。地方政府是公共政策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者,控制着土地、金融机构等关键资源,在城市规划设计、基本公共设施改造、公共服务提供、社会福利保障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仍然需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是单纯回应经济力量,也应该尊重城市各群体的利益需求,“给予充分措施向每个人提供公共服务,不论他们对此的支付能力如何;从城市中心到边缘地区的环境状况必须保护和加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应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机制为重点,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一是推进城市的道路、供水、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电力、电信、环保、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的生活;二是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和供给机制,实现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使城乡居民能够大体均等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三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

篇4

关键词:森林城市;铜陵市;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130-02

随着工业化大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重大考验。森林城市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成为当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流[1]。森林城市是以城市为建设载体,以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构建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充分发挥森林功能为建设目,寻求城市建筑与植物种群之间的合理布局。我国从2004年开始启动“国家森林城市”评定。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标准,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2]。围绕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山水铜都,建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魅力新铜陵,铜陵市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部署。

1 铜陵市林业资源概况及现状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周边城市有合肥、池州、芜湖、安庆,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铜陵在植被分区上属皖南常绿阔叶林地带的铜宣广低山丘陵植被区,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树纯林,以松、杉、檫、泡桐、麻栎、苦槠、枫香、化香、杨树、柳树、刺槐、毛竹为主,灌木类为木、山楂、杜鹃等。近年来,铜陵市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加快发展油用牡丹等特色林业产业,造林绿化成效日益显著;林业资源管理日趋规范,并且探索出了发展与保护并重,工程带动与科教兴林结合,改革创新与依法治林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据2016年资源统计年报,全市林地面积达8.69万hm2,其中有林地7.52万hm2,活立木总蓄积达到417.5万m3,森林覆盖率25.32%,林木绿化率29.92%。

2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必要性

建设森林城市是城市生态系统工程建设不可或缺一部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是建设魅力山水铜都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铜陵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示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区域内矿山植被的恢复,减少水土流失,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重建和强化,打造特色鲜明生态山水铜都,增强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的城市魅力,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美丽新铜陵增添新动力[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美化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绿色森林和园林绿化绿地可吸碳释氧,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也是碳汇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较少 相对于安徽省而言,铜陵市无论是森林资源总量还是人均有林地面积排名均不高,全市林地面积8.69万hm2,仅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人均有林地面积仅0.05hm2,人均占有森林蓄积仅2.46m3,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等指标与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还有差距。

3.2 城市绿地总量不够 近年来,铜陵市虽然先后实施了滨江生态公园、植物园秋色冬景园、铜都大道彩化、黑砂河岸线整治等一系列城市绿化彩化提升和园林景观建设工程,但是依然存在绿地总量不足,空间布局层次简单,绿地空间利用率不够,未重视垂直绿化等问题。

4 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对策建议

按照《铜陵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4―202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是:至2017年6月,森林覆盖率等40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主要围绕“一个规划、三大工程、五项标准”开展。其中,“一个规划”即铜陵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已全面完成。“三大工程”包括“森林三上”工程(上公路铁路、上江河湖塘、上废弃矿山);“四创”工程(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五进”工程(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公园游园、进学校医院)。“五项标准”包括创新督查方案、考核办法、宣传方案、造林绿化技术规程、森林“五进”工作标准等。

4.1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广义上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森林和湿地为主体的绿色空间建设,在《铜陵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基础上,应当将绿地、湿地等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骨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同时,还应加强城市低碳建设[4]。

4.2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国外一些城市如莫斯科、温哥华等,从郊区到市区都掩映在森林中,绿色成为城市的基本色调,森林非常均匀地分布于市区的各个角落,城乡之间为同一个森林环境,总体上形成森林围城的效果。创建森林城市不仅要在营造林工程上大做文章,还要着力塑造美丽乡村形象品牌,形成地域性的乡村风貌,构建绿色乡村体系。

4.3 要有合理的配置 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复杂性是其他生态系统无法比拟的,只有结构合理的城市森林体系,才能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铜陵市是生态资源贫乏并遭到严重破坏的工矿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应从长远发展考虑,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以乔木为主,乔、灌、草、藤多层次立体化绿化,达到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整体效应,才能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

4.4 尽量凸显近自然效果 乡土树种具有天然适应性,可以提高森林的稳定性,降低维护与管理费用,也不乏观赏性。创建森林城市应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保护原生森林植被,注重利用乡土树种模仿天然森林群落,营造近自然林。在公园、广场、绿道、游憩小品等的规划设计上,采用近自然的手法,可达到闹中取静的效果。

4.5 重视营造生态文化 森林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从林业的角度,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营造林工作,而是通过对森林资源的提升和开发利用,形成丰富的生态文化。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重点挖掘“凤丹之源”、“泡桐之乡”、“青铜故里”等文化特色。如铜陵国家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项目,在规划布局上体现采矿历史人文的特色;大铜官山森林公园建设偏向于以都市区森林公园体系建设为主导的森林生态文化工程,合理开发和利用区域内自然人文景观、历史遗址和动植物资源。同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还应注重开发林业游憩资源,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健身需求。

5 结语

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是城市森林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丹桐故里,森林铜都”为基本理念,通过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着力打造“城乡一体、林城相拥、林水相融、人与自然和谐相亲”的城乡生态格局,建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魅力新铜陵和国家森林城市,使林业更好地服务于铜陵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进程,推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东,吕璞,梁向军,等.洛阳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96-98.

[2]李正诗,姚延.森林城市建设途径与策略―以晋城市为例[J].林业工程,2014,30(4):178-181.

[3]王自山.铜陵城市森林建设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08):152-153.

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有机农业;栅格分析;战略构建

我国约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但是各乡村的旅游资源均衡不一,乡村旅游业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局限。有机农业旅游近年受到游客的喜爱,其可以作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一极或加分项,在乡村开展有机农业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发展越来越受重视。

一、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有机农业是指运用现代技术改进传统种植与养殖方法[1],摒弃运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各种添加剂等物质,规避生产中使用基因工程得出的生物和衍生品。乡村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为城镇居民,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等成为游客共同的追求,有机农业能为游客提供更纯净、更天然的有机绿色食品,极大地满足游客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因此,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可以界定为在生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某一种或几种有机农业产业形式,具备吸引游客欣赏、游玩、体验和购买的业态旅游产品。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内涵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有机农业产业形式具备生态旅游特质;二是这种产业形式是建立在有机农业基础之上,具备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特征;三是具备旅游吸引物特点,能激发人们旅游的兴趣,提供旅游条件。三要素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环状有机良性持续发展循环体(见图1)。

(二)研究现状乡村旅游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振兴,它与有机农业旅游息息相关,如郭微微提出生态农业旅游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互交叉融合的产物,是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2]。李存霞等提到生态农业旅游,是集乡村体验、农业生态观光、生态农业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形式[3]。另外,方培娟通过实地调研提出有机农业与乡村旅游都是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而发展的产业模式,生态条件是其发展壮大的“生命线”[4],满慧对无锡市有机农业的体验式旅游发展现状及规划作了阐述[5]。综上所述,前人学者对于乡村旅游、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有涉及,但缺乏进一步的专项研究与具体发展战略。

二、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必要性

有机农业生产的绿色有机产品,不仅满足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它也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一)旅游吸引力价值大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前期的投入多、成本高、产量低,但长期性、循环性的有机生产体系一旦建立,其最终的生产效益往往高于常规的生产,后继的发展潜力也较足。有机农产品的营养价值较高,口感较好,产品对于游客更具有吸引力,其价格往往是常规农业的2-3倍,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农业。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很大一部分为城镇居民,发展乡村特有的有机农业,并融入观赏、种植、采摘、技术讲解等旅游要素,为开展乡村旅游业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的添加剂和调节剂等,虽然农作物的产量有所提高了,但是长期的化学种植方式导致土壤有机物减少、土壤结块化、贫瘠化等现象突出,害虫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最后农作物的生长也将越来越困难,产量必将减少。发展有机农业旅游将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生产和销售实现一体,有机农产品所依赖的生产环境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通过建立和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和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最好办法。

三、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瓶颈

有机农业虽然已提出多年,但是有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多地有机农业旅游更只是零星存在,尚无大规模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相应配套政策有机农业旅游的实施需要前期的高成本与低回报,每个生产环节和过程都可能存在反复的投入,没有技术支持与政策扶持,农民在经济上承受能力有限,现实的生活使他们缺乏勇气开展有机农业旅游生产。另外,有机农业旅游发展好的农户,因其投入的资金较多,没有相应的奖励与典型经验分享,也使得有机农业旅游发展举步维艰。

(二)缺乏相应的布局与规划有机农业旅游是一个系统,单个别农户建立的有机农业小循环系统,也会由于周边的环境影响,使该小循环系统存在成本成倍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进行统一、合理、有序地布局和规划,实现功能的集中化,布局的合理化,措施的力度化,同时规避有机农业产品的时间寿命,发展初级加工有机产品,让游客摘得开心、吃得放心、带得顺心。

(三)缺乏技术支持与科研投入有机农业旅游是一个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新兴旅游形式,农民的知识文化程度有限,专业技术缺乏,无相应的技术员点对点进行支持与跟踪,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很难形成一个系统,而系统的缺失导致有机农业旅游将不能持续发展。另外,有机农业旅游体系尚不完善,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进行技术的更新与系统的优化。(四)缺乏广阔的销售路径产品销售首先为乡村游客,实现现摘、现售、游售一体化,由于有机农业的采摘环节,大部分缺乏基础配套,使游客的可进入性较低;其次,有机农业生产的产品缺乏系统展示,游客难以在现场辨别,造成销售市场比较狭窄的问题出现;最后,有机农业初期加工产品缺乏品牌,建立口碑与品牌效应尚需时日。

四、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发展建议———以漳州为视角

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发展应摒弃以前无序、无规划、无支持的发展路径,依靠栅格分析法实现点、线、面系统性结合,即“明确战略定位,发展一个示范点、带动一条线、形成一个面”的指导思想,带动和发展有机农业旅游产业(见附表1)。通过运用栅格进行分析,找到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我们用“+”表示要素之间有匹配关系,用“-”表示要素之前无法找到契合点。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如下表所示(见表1、2)。本文接下来以漳州为视角,结合漳州的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运用栅格分析法,提出漳州有机农业旅游发展若干战略措施。

(一)SO战略1.明确战略定位。漳州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冲积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适合农作物生长。漳州之所以被称为“花果之乡”,是由于良好的地理环境,是福建省五大平原中最大的平原,气候温和湿润,物产丰富[6]。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应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开发各类产品,目前较受欢迎的有机产品旅游形式为参与体验型,主要有:(1)娱乐体验,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民俗风情、节庆活动、历史文化,在有机农场可以打造多元主题活动,游客可以通过观看各类演出或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使自己在工作中形成的紧张神经得以松弛,让会心的微笑抚慰心灵的种种不快,从而达到愉悦身心、放松自我的目的;(2)教育体验,游客在旅游中见识到的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点,总会以其独特的自然知识或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统、高超的技艺等令人耳目一新,学习自然而然地就融入旅游的全过程当中。有机农场面向核心家庭开展了形形的亲子活动;(3)逃避体验,工作的压力、日常生活的烦恼、人际交往的复杂、生活空间的拥挤与喧闹使人们希望能定期到尚未城市化的地方修心养性,忘却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双重压力,寻找生活中摆脱束缚的真实自我,远离都市,与田野、清风为邻,净化心灵;(4)审美体验,美好的事物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游客在感受姿态各异的名山大川、人文建筑的高超艺术之美的同时,就是获得从身体到精神的放松、通畅、忘我感觉的过程。2.树立品牌,多渠道推广。漳州农业曾经是该地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通过明确定位进一步巩固“世界柚乡的平和溪蜜柚”“中国青梅之乡”的诏安县、世界四大名柚———坪山柚、文旦柚故乡的华安县、“中国芦笋之乡”的东山县等有机农产品品牌。同时,漳州又有“东南花都”的美誉,盛产享誉海内外的水仙花、“花中君子”兰花,马口花卉生产基地是“闽南花卉市场”主要举办地,成为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楷模。另外,集中打造林下荔枝、云霄枇杷、五寨百香果、长泰柑桔、程溪菠萝等有机农产品品牌。在广泛利用网络、杂志、报纸、电视等传播渠道,打响“美丽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农民在学好有机农业种植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学习网络销售手段,如淘宝、微信营销等方式,形成全员一体的营销网络,从而使有机农产品产有所卖,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WO战略发展一个示范点、带动一条线、形成一个面。漳州市“美丽乡村”为数较多,仅2017-2019年三年时间,正在建立和已经建立的项目,就高达381个,并且漳州市作为全国有名的花果生产和加工大市,在发展有机农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技术支持和政策配套的推动下,借鉴国内外有机农业旅游的成功案例经验,引领有条件的“美丽乡村”开展有机农业旅游,不仅开发有机农业旅游产品,同时也建设完成完善的经营组织、游客接待和采摘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要以镇或乡级别的工程进行扶持建设,依据漳州“美丽乡村”各自的特点,选定具有该村特色的农产品开展有机农业循环产出,技术上的扶持与跟进,保障产品质量,旅游主管部门与专家的设计让有机农业旅游实现观光性、趣味性、体验性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参与性旅游产品,使有机农业旅游成为该村的精品旅游项目。在实现有机农业旅游生产与产出同步性的同时,将剩余的有机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利用生产地免物流费的优势,使游客与售卖方实现共赢,在实现产品销售的同时也打开了市场的口碑效应,使示范点的建设可以起到很好的样板作用。

篇6

关键词:金融扶贫;绿色信贷;小额信贷公司;政策性金融;政策建议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精准扶贫下河北绿色信贷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区为例”(201611420003);项目组成员:张亦男、刘璐、李莎莎、连健、左文宇、郑子伟、李文霞、葛玉珊、王雪祺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金融扶贫下河北农村地区绿色信贷情况调研――以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区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13日

一、绿色信贷调研背景

河北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区含贫困区县22个,其中张家口宣化、张北、康保、蔚县等9个区县被列入其中。张家口地区位于京津冀蒙交界处,属环渤海经济圈,但受多山地形影响,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依托贫困区县及2022年冬季奥运会背景,我团队对张家口市农业发展银行及中和农信崇礼分公司进行走访并就张家口地区绿色信贷及金融扶贫发展情况同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并总结分析得出以下具体内容。

二、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情况

(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情况。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目前主要信贷类业务涉及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绿化造林、棚户区改造、农村路网及城镇化建设、冬奥会建设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项目。

1、张家口市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类业务具体情况

(1)植树造林,完善绿化。绿化造林项目指到2022年张家口市森林覆盖率提高15%,最终达到50%以上。据此农发行计划每年提供32亿元融资支持,4年共提供128亿元资金,截至调研时间,2016年张家口市农业发展银行已投入18亿元资金开展项目实施,同时仍有10亿元资金正在审批中。

(2)“美丽乡村”计划。“美丽乡村”建设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入手,力求建设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的新农村,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张家口市农发行以促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从2015年底开展融资,2016年预计申请30亿元资金,截至调研,已投入9.8亿元。

(3)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和光伏发电项目。张家口市农业发展银行对脱贫攻坚项目提供信贷融资支持,利用信贷融资推动政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行动并促进光伏发电项目开展。今年起,赤城县已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扶贫,利用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拟建光伏扶贫项目,总装机规模70.15兆瓦,覆盖贫困人口2,000人,切实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4)棚户区改造工作。棚户区改造项目指将主城区内所有的“城中村”、棚户区在三年之内全部改造完成。张家口地区的棚户区改造涉及2015~2020年的6年项目规划,农发行预计投入约600亿元资金提供融资。其中,2016~2018年的三年攻坚计划涉及2016年改造棚户区191个、5.1万户;2017年改造棚户区169个、4.4万户;2018年改造棚户区78个、3万户。

(5)冬奥会项目支持。张家口市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在奥运绿化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融资投入,2016年一年预计单方面增加50亿元的信贷资金,其中40亿元资金已审批通过,首批13.7亿元用于奥运场馆周边建设的资金已发放完毕。

(6)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农村路网建设。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依托张家口山区地形及水力资源开展,主要涉及宣化、怀来等贫困县,预计投入信贷资金20亿元。农村路网建设致力于农村交通线路的基本建设,农发行利用资金支持促进农村群众交通条件改善。同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农村路网建设贷款享受PSL(人民银行质押补充再贷款)利率优惠,贷款成本较低。

2、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特点分析

(1)贷款金额较大,不涉及小额贷款,贷款期限多为中长期。调研得知,张家口农业发展银行2016年年初发放中长期贷款28亿元,截至6月底发放贷款99.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为78亿元。由此数据可看出,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多为大额中长期类,不涉及小额贷款,且短期贷款占比较小。

(2)贷款用途主要为基础建设及农业发展,政策性明显。由农发行主要涉及的信贷业务种类,即脱贫攻坚、美丽乡村、棚户区改造等信贷项目,可以看出信贷资金多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改善及农户生活环境改善,政策性明显。

(3)借款人多为政府及其相关的机构、公司,不对个人放款。由信贷种类及用途可看出,信贷资金主要服务政府的相关政策开展。农业发展银行对借款人有一定的准入要求,如:“具有国家规定的承担项目融资或建设的相关资质和能力,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财务可持续能力,上一年末和最近月份资产负债率原则上在80%(含)以下。”因此,其放款对象为政府部门或其他相关机构、公司,并不涉及对个人的信贷放款。

3、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优势分析

(1)资金来源及还款渠道保障性强。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和筹资渠道优越于发展同类业务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资金多来源于中央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以及香港地区承销的海外债券,来源安全有保障。同时,调研得知目前张家口市农业发展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其信贷还款资金来源于由国家信用担保发行的债券,受国家信用保障,贷款安全性高。

(2)贷款利率低,受国家政策扶持。贷款利率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同时受国家政策的支持,其贷款获得央行3%、省财政厅1%以及市级政府0.9%的利息贴息,资金来源成本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发展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可能面临的各种坏账风险。

(二)中和农信崇礼分公司信贷调研情况。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和农信)主要致力于为贫困农户提供小额信贷,以满足贫困人群的资金需求,通过无需抵押、方便快捷的创新型小额信贷服务,缓解农村贫困。

1、中和农信公司信贷业务开展情况。中和农信张家口崇礼分公司开展的绿色信贷业务主要是通过多户联保的方式发放小额贷款,每户资金投放额度为15,000元。对于农村偏远地区提供上门服务,放款效率较高,一般审批通过后两天内即可得到所贷款项。同时,中和农信公司依据当地社会特征采用三家联保贷款的方式,由已婚妇女主要负责,同时结合分配到各个村的业务员依据对当地农户及地区的了解进行的贷款发放考察,共同为贷款收回提供安全保障。

2、中和农信公司信贷特点分析

(1)信贷金额较小,贷款期限较短。调研得知,中和农信崇礼分公司2016年度截至6月底,实际发放贷款金额为429万元,其中西湾子镇发放108万元,清狮白113.5万元,石嘴子乡86.5万元,高家营121万元。由此可知其贷款多为小额,贷款期限多为短期。(表1)

(2)贷款对象为基本农户个人,尤以女性为主。中和农信贷款对象主要为农村的农户,且家庭中主要负责接触和处理贷款事项的主要为女性,由调研得知,中和农信的贷款对象95%为女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贷款的合理运用率及还款安全程度。

3、中和农信公司信贷优势分析

(1)利率受政府补贴,降低信贷成本。由于国家扶贫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农户贷款利率为12.5%,同时享有1%的利息减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贷成本。

(2)信贷发放、管理体制安全有保障。信贷管理资金由总部筹集,业务人员由贫困地区当地人员担任,由总部进行后期培训,这样充分保证信贷人员对信贷地区真实情况的了解,保障了发放款项的安全性和对贷款使用的监督,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款项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贷款损失。

三、张家口市绿色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统一的部门沟通机制。绿色信贷扶贫涉及多方面政府部门机构,如环保局、水利局、城建部门以及和中和农信相联系的中国扶贫发展基金会,而目前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共享机制不够透明,信息共享不够及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贷资金的发放和使用。

(二)信贷产品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张家口市农业发展银行依据地区特色开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及重大水利项目建设;中和农信崇礼分公司的农村地区特征涉及多户联保,女性负责的贷款方式,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张家口地区在绿色信贷扶贫上的产品创新性。但部分信贷产品仍存在一定的模式化和固定化特征,不利于绿色信贷扶贫政策的长期发展。

(三)职工趋于老龄化,高学历人员占比较少。张家口市农业发展银行有员工301人,平均年龄为46周岁,其中大专以下学历有110人,占比约37%;大专学历有169人,占比56%;本科学历有22人,占比约7%。由此看出,张家口市农业发展银行职工年龄趋于高龄化,而本科学历人员占比较低,急需高素质青年人才的注入。中和农信崇礼分公司的人员数量较少,信贷员主要为30~40岁左右的女性,青年员工数量也较少。

(四)信贷资金的服务范围缺乏多样化。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和农信崇礼分公司支持绿色信贷扶贫发展的资金所用范围存在一定的极端分化现象: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数额较大,期限较长;中和农信崇礼分公司的信贷资金数额较小,期限多为短期。上述资金用途分布导致中等水平的绿色信贷资金供应存在缺口,不能满足绿色信贷资金需求。

(五)绿色信贷资金占比有待提高。根据调研分析,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和农信崇礼分公司所投放的信贷资金并不是全部用于绿色经济发展,对“绿色信贷”的体现不够充分,所投放的资金的具体运用方式不够明确和具体,使得真正满足绿色信贷、脱贫扶贫要求的资金占比较小,不能充分实现金融扶贫和绿色经济发展。

四、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机构。绿色信贷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开展绿色信贷的全面评估工作,将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建立绿色信贷考核评价和奖惩体系,公开绿色信贷战略、政策及绿色信贷发展情况。

(二)加强绿色小额信贷激励措施。当地政府部门应积极鼓励绿色信贷的发展,并拿出实质性的奖励措施,对绿色信贷业务开展良好且产生较大生态效益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实施奖励,并就此形成长效机制。

(三)信贷产品创新机制,完善机构设施及人员配置。采取相应措施调动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性来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促进适合该地区农户和微小企业特点的绿色信贷产品开发,并建立专门机构开展此业务。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吸引优秀人才,改善机构硬件及软件设施,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形成高效便民的借贷机构。

(四)提高绿色信贷资金投放在扶贫工作中所占比重。政策性金融机构应了解贫困区域内的生态经济发展情况,采取相关监督保护措施,确保所投放的资金用途不违背绿色发展的初衷,提高绿色信贷资金在整个贷款额度内的比重,充分体现金融扶贫工作的“绿色信贷”理念。

五、总结

绿色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和环保手段,对我国目前经济、环境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尽管目前绿色信贷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不能因此否认绿色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绿色小额信贷的发展需要我们从具体实际出发,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促进扶贫、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友好发展做出贡献和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曾庆芬.信贷配给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7.

[2]胡蓉.国际绿色小额信贷的发展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证券期货,2013.

[3]Wen Hsieh.Green Investing[C].World Economic Forum,2009.

[4]董玉华.绿色信贷・绿色金融文化与环境内生型绿色经济[J].农村金融研究,2008.2.

篇7

关键词 农产品营销;旅游商品;浙江云和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50-02

云和县是浙江省级生态示范县和省级森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10位,优越的山地气候条件,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云和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以“山水童话”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名城为目标,全力打造“一城一湖一梯田”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旅游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借此契机,让农业与旅游有效对接,拓展农业新功能,规划农旅结合新模式,让生长在山野里、田地间的农产品变身旅游商品,有利于提高云和县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符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是云和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云和县农产品现状

2016年,云和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1家,主营产品主要有香菇、木耳、雪梨、茶叶、板栗、蔬菜干、笋干、有机鱼干、山茶油、板栗酒等。有仙宫湖牌云和雪梨、山兰牌黑木耳、添清牌茶叶”等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丽水名牌农产品7个,县级名牌农产品11个。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160个,其中省级著名商标1个(山兰),市、县级著名商标14个。有52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认证。这些源自生态山乡的、地域特色鲜明的绿色农产品进入到旅游市场,迅速被广大游客所认可,被带到全国各地。

2 云和县农产品营销方式

2.1 实体店营销

云和县域范围内共有农产品直营店20余家,直营店大小不一,但几乎涵盖云和特色农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2.2 网络营销

2015年全县共有41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将云和本地农产品放上淘宝销售,有3家农产品营销网店年营销总额超过30万元,网络营销使农产品经营“成本更低、信息更多、渠道更广、视野更开阔”。其中云和的香菇干、木耳干、脱水蔬菜、梯田大米等以其高品质、易储藏、易运输等特点成为网络销售的香馍馍。

2.3 农旅结合

近年来乡村旅游、农家乐、乡村特色民宿、休闲光观农业区点发展的如火如荼,游客通过品尝体验,消费了大量土特产,离开之余,也会选购自己喜爱的具有云和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

2.4 媒体宣传

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途径宣传云和生态精品农产品。2015年浙江教育科技、ZJTV 生活频道、丽水新闻综合频道摄制组多次来云和,详细记录了云和高山蔬菜采摘、黑木耳之缘、云和雪梨成熟上市及云和湖养生鳖养殖过程,节目一经播出,受到观众的好评,大大提高了云和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2.5 积极筹办各类农事节庆活动

已经连续举办了9年的梯田开犁节和举行了3届的田西瓜节以及新推出的雪梨采摘节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小有名气,农事节庆活动每年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在展示农耕文明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地老百姓也逐渐形成了“以前要我举办活动,现在我要举办活动”的观念。

2.6 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省、市农博会

特别是连续2年在杭州举办的丽水生态精品农博会,让地地道道的“山里货”以全新的形式出现在杭州市民的眼前,在推销充满生态和养生元素的丽水特色精品农业的基础上,也实现了云和农产品“扩影响、打品牌、促销售”三丰收。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山兰牌黑木耳仙宫牌云和雪梨以其较高的品质再次荣获浙江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金奖。

2.7 积极鼓励企业加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

企业可以依托其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物流配送体系以及巨大的市场影响力不断开拓市场,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销量[1]。

3 云和县农产品转化的旅游商品存在的问题

目前,云和县积极发挥生态农产品特色优势,在农产品加工、包装及营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云和农业产业主体分散,农业主体文化程度、科技素养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占农业经营者比例偏低,农产品经营规模小,进入市场都是“单兵作战”,农产品的培育与发展受到制约。二是云和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少、科技含量低、产业链过短。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三是云和农产品与周边市、县农产品同质性强,品种过于大众化,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四是农产品营销体系较弱,缺乏有实力、带动力强的企业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同时,营销方式在突出重点、灵活多样、覆盖面广几个方面较为薄弱,影响农产品转化提升。五是生态精品农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前景被普遍看好,但有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高,规模和产量难以扩大提高,使生态精品农产品的总量受到影响。六是云和的特色精品农产品,例如雪梨、甜橘柚等新鲜蔬菜瓜果由于保鲜技术、运输条件等限制,难以在网络开展营销,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

4 云和县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的建议

下一步为着力提高农业生产实力和效益,促进农产品转化升级,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深化农产品加工园建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地市场建设,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转化能力,通过良种技术获得优质产品,然后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进一步使农产品的品质得以提高。二是在做优质量的基础上做大做响生态精品农业品牌,打响绿色品牌、生态品牌、精品品牌。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和知名商标,进一步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做出地方精品,提高品牌知名度,有效推动云和农业精品跨出“山门”闯市场。三是继续加强宣传,加大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和推介会、节庆活动的宣传力度,抓好休闲农产品对外宣传,不断增强云和县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四是加强市场建设,立足云和县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建设有影响力的市场物流体系。同时,把农业生产同生产资料的提供、技术措施的应用以及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环节统一起来。继续加大“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及在大城市设立直销点等营销模式,扩大云和县农产品的转化力度。五是推进农旅结合,开展农业特色强镇建设。充分挖掘农业的休闲、观光、旅游、养生、教育、体验、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以“三条精品旅游路线”为依托,科学编制农旅结合规划,打造四季有景、一域一景的美丽田园,推进休闲养生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具有生产、观赏、体验、游乐功能及吃住等配套服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生态农庄、农家乐园,打造地方特色农事节庆活动,着力建设具有产业特色、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配套的农业特色强镇。六是继续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培育壮大农产品电商商务主体,积极做好农产品电商营销,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实现其与农业传统产业的深度对接和融合[3-4]。七是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营销队伍等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为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做好农产品生产者与市场的联结,协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的转化与农民的增收。

5 参考文献

[1] 蔡跃台.丽水生态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技,2006, 34(21):5700-5701.

[2] 田李萍,赵坚婉,卢红来.浅谈丽水市品牌农产品创建的难点和对策[J].丽水农业科技,2007(4):10-11.

篇8

[关键词]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工程;效益;建议

诸暨市欣兴养殖场占地面积约二十多亩,建有标准化猪圈,年存栏猪5000头,年出栏肉猪8000头。目前已经在养殖场内建设了一座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沼气厌氧池800m3,沼气储气柜100m3;安装80KW发电机组一台,自行设计安装配套余热利用装置一套;供气用户150户;沼液通过水泵输送到菜地储肥池,作为有机肥供菜农使用。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适用性分析

一、欣兴养殖场废弃物排放量和废水量与水质

按照行业相关规定,通常把常年存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只以上的鸡和100头痛以上的牛的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它类型的畜禽养殖界定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依据农业统计的通常分级,按年出栏数(Q)将生猪规模化养殖主要分为小型养殖场(500≤Q≤2999头)中型养殖场(3000≤Q≤9999头)和大型养殖场(0≥10000头几种类型。

诸暨市欣兴牧业有限公司的建设规模为存栏猪5000头,出栏商品猪8000头以上。为中型规模的养殖场,参考同类型的养殖场的统计资料,该场的废弃物排放量下表1:

目前公司产生猪粪便为12.5t/d,污水约为74.5t/d。表中数据是在结合了沼气工程特点及在满足饲养工艺的要求上,进行调整后的数据。在饲养工艺方面,要求进行清洁化生产,将夏季用于防暑降温的清洁水进行分流;同时要求进行雨水和污水分流,防止雨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猪场采用干清粪工艺,猪粪70%清干作有机肥,30%连同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考虑到一定设计余地,则该项工程处理的污水量为80t/d。污水水质见下表2:

工程建设日处理粪便污水量为80t的沼气工程,考虑污水中SS浓度较高,厌氧接触工艺的反应器采用完全混合式的,是在连续搅拌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反应器(CSTR)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的一种较高效率的厌氧反应器。反应器排出的混合液首先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污水由沉淀池上全部排出,沉淀池下部的污泥被回流到厌氧消化池内。这样的工艺既保证污泥不会流失,又可提高厌氧消化池内的污泥浓度,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有机负荷率和处理效率,与普通厌氧消化池相比,可缩短水力停留时间。日前全混合式的厌氧接触反应器已被用于废水中SS浓度较高的好氧污泥处理、酒精废醪的处理上。猪粪便废水经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达到无害化、减量化的目的。沼气作为一种优质能源可用之于燃料,沼液和沼渣用于蔬菜基地,农田等作有机肥使用,实现了零排放,充分发挥了生态效益。

二、工程整体工艺技术流程(见图1)

根据养猪场地理位置及其种养结合的特色,工程采取能源生态模式。即经过一个系统化的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后,形成一个生态农业园区。其特点是:一是工艺流程的上段实行雨水与污水分离,配备原料预处理装置;二是工艺流程的中段建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环节;三是上流程下段,沼气经过脱硫、脱水等净化措施,经过管网输配系统主要用之于沼气集中供气和沼气发电;在冬季发电机的冷却水经过预设管道在厌氧池中加热,提高冬季的产气率,延长产气时间;沼液沼渣分离后,沼液排灌到家产品基地,沼渣和过滤出的浮渣可生产有机肥,实现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源化利用,并最终达到整个生态园区的粪污“零排放”。

1.废水的预处理

污水通过沟管由场区自流进入污水处理池,废水先经过格栅,去除废水中的稻草和大的悬浮物体,经沉砂井沉砂,去除废水中的砂砾,这样有利后道工艺的处理,减少管道等堵塞情况的发生,废水自流进入集水池。粪便污水污水的工艺流程如图1

2.废水的水解酸化

由于畜牧废水的特殊性,其废水中纤维含量较高,并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水解酸化的作用在于降解部分悬浮物质,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质,提高畜牧废水的可生性能,有利于厌氧消化。

3.废水的厌氧消化

采用CSTR发酵工艺,常温发酵。此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少、COD去除率高、投资省等特点。根据厌氧出水部分直接进行综合利用,所以在设计时考虑适当延长水力停留时间,能更大程度上去除COB、BOD,产生更多的沼气,有利于后续供气和沼气发电利用。

4.沼气的贮存与利用

在稳定的工作常态下,厌氧池每天可产沼气144m3左右。沼气作为清洁高效能源,热值为5500大卡/立方米,不允许向外排放而形成二次污染,沼气必须加以完全利用,沼气经汽水分离器、脱硫净化塔、流量表后进入100m3贮气柜,沼气在经过阻止回火器后,用于150户周边农户生活用能和沼气发电。

5.沼液的综合利用

厌氧发酵后的沼液为农田、种植基地等做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的主要内容包括沼液输送管网、田间贮肥池等。

(1)沼液输送管网:选择管道沟渠输送方式,把沼液送到农田、种植基地等综合利用。

(2)贮肥池:根据需要建造,用肥时只需开阀便可自流,省工省运行费,远距离需喷灌,需采用污水泵加压,运用费用也较低。

6.主要技术工艺参数

工程根据养殖场存栏规模,确定建造工程规模为日处理粪便污水80t。

厌氧消化池容积:400×2=800m3

HRT(滞留期):10d

发酵温度:常温,冬季用沼气发电机所产生的余热装置加温

pH:6.8

沼气产气量:144m3/天

贮气柜:容积为100m3钢板浮水罩

7.沼气池的冬季增温

本工程使用的是常州发电机厂生产的80KW的发电机组,发电时需使用冷却水控制发电机温度。建造冷却用水池一座,厌氧池中铺设安装304不锈钢管道,利用水压差自动循环,提高厌氧池中的温度,从而提高冬季的产气节率。

三、沼气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欣兴牧业养殖场的沼气工程实施完成后,具有较好的环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为解决养殖场普遍存在的粪尿流失、污染河道水源等问题找到了一条科学的途径,畜牧场周围的环境卫生也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随着污水处理工程的实施和运行,每年向周边环境排放的污水可以减少2.92万t左右,COD年消减量为234t,BOD年削减量为149t,SS年削减量为135t,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污水处理沼气工程运行有着很好的环境效益。

2.结构,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符合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农作物的质量也大大提高,口感变好,化学污染少。

3.沼液的施用,形成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本工程实施后该场的猪粪污水经过厌氧发酵变成有机液肥生产农作物,可少施或不施农药和化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模式。

4.由猪粪便浮渣加工成有机肥料,深受周边种植业农户的喜爱和欢迎,这样可以促进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切断有毒有害病菌的生长周期,畜禽粪便污水经过治理后,杀灭了大量有毒害病菌,切断其生长周期,阻断人、畜细菌的交叉感染,有利于人、畜身体健康。

6.畜禽粪便经过治理,变废为宝,使有害有机粪便变为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农副产品必须肥料,为我市农副产品出口创汇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为农业提供增产增收、提高品质的肥源,猪尿污水经过厌氧发酵后,形成氮、磷、钾兼备的有机液肥,喷施在水果上,可防虫,增产提高品质;用在蔬菜上喷施上,可关闭植物生长细胞、抗旱增产增收。

7.沼气为养殖场及周边农户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在常规能源紧缺时,沼气作为可再生生物能源的作用逐步体现出来,如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国际上对沼气技术的研究方向逐步从环境保护向能源补充方面,像德国、丹麦、瑞典等欧洲沼气发展先进国家均把发展大型沼气工程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措施之一。减少煤炭的使用量,削减二氧化硫、烟尘等大气污染排放量,因此该工程是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实事工程。

8.随着生态牧业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畜牧场周围的环境,同时也给附近的养殖业基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9.沼气发电机组每天只要工作(1~4~5h,可解决该养殖场的5000头生猪饲料粉碎加工需求,可以节约常规能源。

诸暨市欣兴牧业有限公司的一个农业龙头企业,生态牧业工程的建成和实施,可以起到一个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一批畜禽专业户的发展,从而使畜牧业成为引导农民致富,振兴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大产业支柱。

该工程实施运行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收益。有机肥收入、沼气供用户使用和沼气发电等带来的收益,扣除运行成本,每年可以获利19.55万元。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沼气工程的实施和运行,为我们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沼气工程实施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有关问题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研究:

1.要进一步培育有机农副产品市场

我国加入WTO以来,由于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的严重超标,大多数农副产品无法进入WTO市场,在国内也是人人喊打,这与我国当前培育有机农副产品市场有关。通过市场调查,目前不是缺少有机肥,而是缺少有机农副产品的检测力度,农户缺少有机肥料的施用观点,缺少有机农副产品的专用市场及宣传力度等等,导致有机无机混淆市场,导致有机肥产品滞销造成亏损,挫伤了有机肥生产和使用生产者的积极性,粪污的去向受堵,因此在建立健全有机肥加工中心的同时,必须着重培育有机农副产品市场,优质优价,才是治理畜牧业粪污的关键中的关键。

2.要建立对沼气利用综合工程的优惠政策

沼气综合利用工程是一种微利的公益性事业,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不论作何种方法来处理畜牧业粪便和污水,其价值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果说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按照工业企业同样对待,企业将难以承受。为此,应探索研究按照“三废”处理和垃圾处理的情况,给予政策扶持,实行零税率。同时鼓励使用有机肥料从而保护了地力的使用者,能否对此减免土地租赁税等等,给出一系列农田肥力保护管理条例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鼓励措施等。

3.加强畜禽粪便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目前,在畜牧业粪便制作生物有机肥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课题有:畜禽粪便脱水预干燥技术,集粪与运输技术,畜牧业生物处理技术及微生物制剂的研制,堆肥快速发酵和防臭技术,畜禽粪直接厌氧发酵和沼液浓缩制造有机液肥技术,沼液喷施技术,工厂化快速厌氧发酵成套设备研制及改进工作等。

建议加快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以便沼气利用综合工程能应用上述课题和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效果,降低成本,降低风险,带动所有畜牧业养殖场的治理,为我市天蓝、水清、草绿、花艳的美丽乡村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畜牧业年鉴[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王岩.论实现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J].货农业科技,2009

[3]颜丽等.国大中型沼气工程现状及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J],中国沼气1996

[4]闵师界等.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沼气,2011

[5]浙江省农村能源办公室.农村能源生态技术知识问答[H],2003

篇9

关键词 生态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技术推广;林下经济;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161-01

“十三五”时期是固原市原州区全面建设现代林业的关键时期,是依法治林,科技兴林,全面提升林业经济结构的攻坚时期[1-3]。现结合固原市原州区的实际,提出“十三五”期间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目标及主要任务,具体分析如下。

1 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原州区三大区域,依托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和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等工程,坚持“围绕一个目标,建设两大基地,做强三项产业,抓好四个重点,实施五项工程”的“12345”工作思路,即: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宜居家园”这个目标,建设百万亩油松水源涵养人工林和油用牡丹木本油料“两大基地”,做强枸杞、种苗和以红梅杏为主的小杂果“三项产业”,抓好国有林场改革、公益林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四个重点”,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黄土高原林业生态综合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退化防护林提升改造、中幼林抚育“五项工程”,进一步夯实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基础,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步伐,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新原州[1-3]。

2 建设目标

“十三五”期间是原州区林业建设的关键时期,全区要努力建设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结构稳定的生态林业体系和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3-4]。“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如下。

2.1 森林资源增长目标

到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及退化林分改造6.67万hm2。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到2020年由“十二五”末的15.6%增加到20.6%,基本遏制原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水土流失的明显减少,全区城乡绿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2.2 林业产业发展目标

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继续加快培育优势特色林产品基地培育的力度,进行重点扶持和帮助,促进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大力培育林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尽快提高林业总产值,加快林业产业化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推进枸杞、红梅杏等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和质量的提升[3-5]。到2020年全区新增特色经济林产业0.47万hm2,实现优势特色林产业总产值3.8亿元。

2.3 森林资源管护目标

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创新森林资源管护体制机制,着力抓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有序开展。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森林资源管护面积8.52万hm2,将本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造林地及重点区域林地纳入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补偿范畴,至2020年使原州区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达6.67万hm2以上。实施林木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到3.33万hm2,95%以上的林业面积实现有害生物监测,有效控制森林的成灾率控制(88%),森林火灾受害率稳定控制在1‰以下,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毁林案件查处率(>98%)。力争使全区森林资源越管越多、越管越好[3-6]。

2.4 林I科技推广目标

到“十三五”期末,苗木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优质壮苗使用率达到90%以上。林业科技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林业适用技术及抗旱造林技术在适宜地区的推广率>70%,林业技术标准执行率>85%,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有明显的提高,分别提高到85%以上和70%以上。通过技术示范和宣传推广,争取林业科技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林业建设技术含量大幅提高[7-8]。

3 建设任务

“十三五”期间,固原市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3.1 六盘山及水源涵养林建设

人工营造水涵林1.02万hm2,其中六盘山地区百万亩以油松为主的水源涵养人工林基地建设造林0.33万hm2,退耕还林0.34万hm2,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造林0.15万hm2,天保工程人工造林0.2万hm2;实施封山育林0.23万hm2;实施退化防护林改造0.93万hm2;实施中幼林抚育0.73万hm2;实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0.33万hm2。

3.2 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保林及特色经济林建设

营造水保林0.99万hm2,其中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生态示范项目造林0.57万hm2,退耕还林406.67 hm2,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造林0.28万hm2,沈家河水库外缘区生态修复和景观绿化造林1 000 hm2,种植以红梅杏为主的特色经果林666.67 hm2,发展以油用牡丹、文冠果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0.2万hm2;实施封山育林1 000 hm2;实施退化防护林改造0.46万hm2;实施中幼林抚育0.3万hm2;实施退耕还林补植补造0.73万hm2。

3.3 清水河流域河谷川塬区防护林及特色经济林建设

种植枸杞0.13万hm2;营造防护林0.33万hm2。

3.4 林下经济种植

在地势平缓、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区,套种以黄芪、柴胡、板蓝根、金银花等为主的中药材666.67 hm2,其中张易镇133.33 hm2,开城镇200.00 hm2,河川乡200.00 hm2,古树林场66.67 hm2,沈家河林场66.67 hm2。

3.5 种苗基地建设

壮大苗木产业,引进抗逆性强、适生范围广的林木良种及六盘山野生花灌木;新建其他造林育苗基地666.67 hm2,培育的苗木品种主要包括云杉、油松、樟子松、新疆杨、樟河柳、刺槐、国槐、落叶松、沙棘、山桃、柠条、山杏等。

3.6 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

原州区将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突出“高原绿岛、丝路重镇”主题,注重点、线、面的结合,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景点。以叠叠沟为核心,辐射禅塔山、西海子和水沟等林区,建设森林休闲旅游景区、景园和景点,并在旅游景区周边和主干道路沿线建造高标准绿化村庄20个,从而形成多点状、多线路的森林休闲旅游格局。

3.7 森林资源保护

实施森林资源管护面积、公益林补偿面积和林木有害生物防治面积分别为8.52万、3.22万、3.33万hm2,砂(硬)化已修建的林区道路300 km,购置防火器具210套,配置防火车辆27辆。加强护林防火、林木有害生物防治、禁牧封育工作力度,提高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采滥挖、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调运森林植物及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6-8]。

3.8 科技推广

为了提高全区的林业科技技术服务和推广力度,“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优良品种和抗旱造林、容器苗造林等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引进推广,系统集成、组装配套应用集流整地、树盘覆膜、塑筒套杆、护顶涂白、生根粉保水剂蘸根等先进技术的试验与推广力度,进一步加速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技术转化和应用;二是建设抗旱造林标准化示范基地0.33万hm2,突出示范试验的效果,以促进技术的推广和覆盖;三是加大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服务能力,派遣技术骨干人员深造、培养、对外交流等。四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开展以枸杞栽培、温棚果树及花卉培育管理等的技术培训,保证参加技术培训的农民达5万人次[5-8]。

4 参考文献

[1] 张予宁.固原市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6(6):180.

[2] 耿国彪.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解读《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J].绿色中国,2016(11):44-47.

[3] 陈玉花.浅析固原市原州区现阶段林业建设面临的形势[J].甘肃农业,2014(12):31-32.

[4] 钪救.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林业建设发展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J].北京农业,2013(9):69.

[5] 安永军.固原市原州区“十二五”林业建设总体布局及建设重点[J].甘肃农业,2014(20):59-60.

[6] 李永梅.固原市原州区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4(14):168.

篇10

关键词:北京通州;现代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112-0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人们的旅游观念逐渐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安静悠然的身心享受和回归田园的绿野情趣,休闲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现代休闲旅游利用非传统旅游资源,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依托,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游人提供强身健体、享受生活、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场所[1]。通州作为北京的重要地区,正以全新的目标和思路发展集游览、观赏、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休闲旅游新产业。

1 通州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通州借助区内丰富的河流水系及运河沿岸遗留的历史古迹资源,以弘扬运河文化、着重开发运河旅游为依托,大力弘扬古通州、古运河的历史和景观,并已打造出 “漕运古镇”的旅游品牌。如改造古运河及对两岸景观的重新建设,宣传“运河文化庙会”,全面展示当地特有的“道、儒、佛”三教一身的“三庙一塔”盛况等。此外,通州区还加快了运河两岸乡村旅游建设步伐,定期推出捉蟹节、花卉节、采摘节等活动,大幅度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虽然通州区发展旅游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区内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期望值相差甚远。这是因为通州区所倡导的旅游产业思路过于狭窄,并未结合时展和人们旅游观念意识的改变而提出创新性理念。根据这一情况,通州区政府应抓住自身优势,重新调整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如将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定位为现代休闲旅游[2],切实将休闲旅游作为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北京市所赋予的建设通州国际新城的重任,开辟出与自身相适应的旅游新道路。

2 通州发展现代休闲旅游的优势

2.1 国家及市政府的政策支持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2004-2020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已正式将通州作为环渤海区域的重点发展新城之一,且在2009年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重点提出要“加快重点城市建设,集中力量、聚焦通州,尽快形成与首都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国际新城”[3]。在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通州区已从原有的郊区卫星城初步建设为现代化、高标准、高层次的国际新城,其战略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通州区依托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及新城区高起点、高效率、高标准的定位,不仅可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为区内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商机。因此,通州区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现代休闲旅游业,不仅可促进区内经济的快速增长,进而增加居民的人均收入,而且可同步建设通州国际新城示范区。一旦该思路变为现实,可为北京市其它城区的发展树立榜样和标尺,进而可为全国各地城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新的亮点[4]。

2.2 交通、地理位置优势 通州区位于环渤海核心区域,西部与首都中心城区接壤。境内有密集的公路网、便捷的轨道交通和重要的铁路大动脉。京哈、京沈、京津塘等5条高速路穿境而过,京承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京秦铁路等重要路线均汇聚于此,1条直接连接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快速通道,4条直通天津滨海新区的交通要道,建成的六环路、地铁八通线和规划的M6、M6支、M1支、S6、S5、S3、R1、R1支等8条轨道交通贯穿全境,新北京东站已确定落户通州。立体式交通网络将通州新城与环渤海多个财富中心紧密相连。不难看出,通州新城未来将成为连接北京市中心、首都机场、航空城、天津市、河北地区及东北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在北京扩大和深入与周边区域合作、打造世界性大都市的背景下,通州区将会在环渤海经济区、京津冀等区域合作中稳步提高自身的核心地位和区域知名度。

2.3 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 通州历史悠久,区内至今仍保留大量的传统旅游项目,如通州三宝、古运河文化等已成为通州历史文化的精粹。而漕运码头、皇木厂和燃灯佛舍利塔等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已发展成当地经典传统的旅游景区[3]。近年来,区内观光农业、采摘园等一些生态旅游项目都已初具规模和影响力,这些现代旅游产业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了区内经济增长,而且彰显出通州区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优势。

此外,通州区还大力推进以宋庄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宋庄始终紧紧围绕“创新、创意”的理念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取得可喜的成效,并已为全国各地区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树立了榜样。这也是通州区发展现代休闲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风韵独特的古运河文化底蕴 发展通州现代休闲旅游产业,应将其境内古老的运河文化放在核心地位。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长约1 700多km,是世界上工程最大、里程最长、最古老的人工开挖运河。千百年来,运河几经兴衰,不少城市因之而兴,积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4]。现如今,仍然借助大运河独特的文化底蕴为通州区的建设与发展服务。在首都严重缺水的今天,通州区古运河周围的水资源显得异常珍贵。因此,借助运河文化及其水资源大力开发水上旅游项目,让区内古运河的水再次“流动”起来,使古运河沿岸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5 优美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州区水资源异常丰富,如北运、通惠、温榆河等大小河流10余条,总长度超过200km;区内林木面积接近2 000hm2,覆盖率达28%以上,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超过39%,人均绿化面积和公共绿地分别达75.66m2和14.04m2。在此基础上,通州区在规划新城时可引入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并将低碳理念推广应用于城市管理、市政基础建设和城市建筑群等方面。例如广泛绿化屋顶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在地面道路的设计上尽量满足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的需求,进而构建科学、低碳、绿色环保的交通网络,为建设现代化国际通州新城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5]。

3 发展通州现代休闲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州已具备开发现代休闲旅游项目的条件,据此对规划中的通州新城发展现代休闲旅游产业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建立新的运河核心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旅游的热衷追求,传统的沿河古建筑群已很难再次吸引游客的目光。为了发展通州现代旅游产业,首先要在古运河两岸增添新的时尚元素,突破墨守成规的跟风模式,将古朴建筑群与现代科技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得古老的运河文化焕然一新;其次应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如端午节龙舟赛、中秋节赏月等)来筹划独具中国特色的旅游项目,不仅可吸引中外游客的广泛参与,而且可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此外,可利用运河的优势,针对高端商务旅游群体打造商务水上休闲和夜间观光项目,进而为建设时尚、现代、国际化的通州新城增添色彩。

3.2 建立时尚的城市休闲区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寻求“休闲、舒适、惬意”的场所来放松自己紧张的心情。而通州区可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亲水平台场地、运河广场等,并组织开展风格不同的水上活动,如水上摩托、滑水、水上排球等娱乐活动,并且在冬季结冰期,在相关管理部门的配合和监督下,开发一些独具特色的冰上娱乐项目。此外,可结合宋庄文化打造大型主题公园、剧院等项目,并邀请国内外知名剧团、歌手来此演出,提升通州知名度和现代化气息[6]。同时兴建一些独具特色的建筑群,将世界各地的传统优秀建筑、服饰风格和风俗习惯等汇聚通州,组织开展异域的风情体验活动,吸引国外游客的目光,进而建立现代化城市休闲区,加快现代旅游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3.3 建立高端奢华的商务区 端商务旅游不仅可以让商务游客摆脱繁重的工作压力,进入一个较为宽松、休闲的世界,尊重游客享受生活的需要,以达到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目标,而且还可以促进各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因此,通州区应抓住商务游客这一群体,建立高端奢华的商务区,如集金融中心、甲级写字楼、商务观光、星级宾馆、购物休闲中心、会展中心等于一体的商务楼群,不仅要在规模上和朝阳CBD相媲美,更要在质量上赶超世界水平,树立通州现代化、国际化新城的形象,进而快速带动区内商务旅游的发展。此外,在区内可建立具有商务旅游观光功能的最高建筑,使古运河与城市的现代化尽收眼底,吸引国外游客。同时,还应打造汇集世界各国特色美食的国际美食城,设立饮食文化主题公园、美食广场等现代旅游项目,使得饮食文化与商业购物相对应,细化游客需求,形成一站式的高端商务旅游服务[7]。

3.4 打造生态景观城 通州境内水资源丰富,全区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远超北京市平均水平。因此,在发展现代旅游产业的进程中,着力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景点、采摘园,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将经典农作物采摘项目做强做大。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带动全区GDP增长,而且可彰显出区内优越的天然生态环境和气候宜人的优势。还可增设宠物比赛、素质拓展、特色农家乐和真人游戏等,不仅弥补了农业观光、采摘等形式单一的不足,而且增加了娱乐性,吸引青少年与适龄儿童的参加,使他们更直观了解和认识农业,增加其知识储备。此外可建立完善的疗养机构,既能为中低等收入人群提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场所,又能满足高端消费群体对生活质量的高标准要求,不仅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4 结论

在人们对精神文明需求不断提高和国内经济增长趋于平稳的背景下,通州区借助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现代生态旅游产业不仅能大力促进区内经济快速稳定发展,而且能给北京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进而推动北京市经济繁荣稳定发展,树立城市品牌和提高城市知名度,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注入了新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覃业银.浅谈城市休闲旅游创新[J].中国商界,2009(1):139-140.

[2]魏小安,李莹.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J].旅游学刊,2007,22(10):71-76.

[3]张蕾.北京市通州区旅游产业定位论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4]赵方忠.通州:开启运河旅游新航程[J].投资北京2009(6):54-57.

[5]张立明.旅游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