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

篇1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多媒体;思想教育

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是生命律动、交融、成长的展台;是“阳光地带”、“动感地带”,也是“情感地带”。但是,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大部分是文化功底比较差且没有自主学习意识的孩子,况且《电工基础》是一门抽象性、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完全接受这门课的知识,特别是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我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中反思出一些问题也总结出一些教学技巧。现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以“生活需要我们学习电工基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学第一节课,我以“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电工基础吗?”、 “大家对这门课感兴趣吗?”“我们应该怎么学好它呢?”等这些问题开始进入课堂教学。可想而知,得到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真正对这门课感兴趣的同学寥寥无几。于是,我先让学生列举一些自己所熟悉的电器,接着问他们如果家里面的小家电坏了自己能不能想办法去维修呢?这样学生的学习劲就会大多了。然后,做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我用一根导线把它短路,灯泡肯定会灭掉,我再拿出万用表来告诉学生为什么灯会灭,以及什么叫短路现象。再以三峡水力发电启发学生,得出电能生产方便的优点。另外,还可以根据“电能便于转换的优点”做“交直流转换”、“声电转换”等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切身感觉到学习本课程是有很大用处的,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爱”上课堂。

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努力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才敢接近你、相信你,也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你。而在旧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擅长于“一切我说了算”、“我讲什么你就听什么”。学生不会回答问题就怒目视之,回答错了就会受到惩罚,更有甚者遇到学生问一些简单问题时,以“你是猪脑子啊,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问?”或“这个问题我不是已经讲过好几遍了吗?”来回答学生。这样的话,还有学生敢在你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吗?还有学生敢在你的课堂上问你问题吗?更不要说质疑老师的讲解了,他们只会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如果老师的语调、神态、动作、眼神等随着学生的课堂反应做些调整,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获得人格上的尊重,情感上的愉悦敢,使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大大增强。

其次,学生“爱”上课堂,只靠富有亲和力的老师是不够的,还要有很高导演能力的老师。老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索意识。比如,在讲解电感性负载电路的电流与电压相位关系时可以用“赶(感)鸭(压)鸭(压)在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记忆。

再次,《电工基础》中常碰到的问题是抽象的概念,难记的定义,难懂的结论。在讲解这些知识时,不可能全部用实验得出所有的概念。例如在讲授导体内电流产生的条件时,学生对“电位”这个概念是很难理解接受的,但如果讲到“水位”每位学生都会明白。我就以“水位”作比喻来解释:农民到夏天要经常给水稻田里放水,水渠里的水位比水稻田要高,我们就可以看到水会慢慢地往各家田地里流,“水往低处流”。但随着时间的进行,水稻田里的水越来越多,最后会出现稻田里水位与水渠里的一样,水就不会再流动。上水位与下水位的差值就是水位差,有水位差的两水位之间才有水流动。此时便自然引出电位差的概念:在电路上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值便是电位差,有电位差的两点间就有电流产生。从而得出结论:导体内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必须有电位差。又如在学习电位与电位差的时候,我就以高度和高度差作比喻来解释,参考点的选择不同,空中各点的高度就不同,但空中任意两点间的高度差却不会随着参考点的选择而有所改变,电路中的电位和电位差与之相似,即电路中的零电位点选择不同,电路中的电位将发生改变,但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却不会改变。这些直观、具体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客观上还起到帮助学生记忆的作用。

适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化难为易。

篇2

关键词:电工基础 实训教学

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不少职校生在实训课程学习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学初对实训充满兴趣,但随着教学难度的不断加大,慢慢感到“吃力”,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旷课率逐渐提升,实训教学效果也越来越不尽如人意。这一现象导致许多毕业生在面对生产实际时手足无措,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岗位技能要求。而企业对此也十分不满,要求学校在实训教学中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实操能力不强的问题。为此,笔者学校在电工基础实训教学中大胆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引入适合职校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了一条电工基础实训教学的新路。

一、明确目的,确定内容

职校生学习是为了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满足一线生产操作的需要,因此笔者学校在组织电工基础实训教学时,突破性地采用了“项目+任务驱动”的模式。针对职校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状,秉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力图使学生电工操作技能得到逐步提高。为了强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笔者学校引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理论教学以职业技能所依托的理论知识为主线,操作训练和实训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以成系列的项目形式展开,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联系、衔接与呼应合理,强化了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生今后的职业需求,将主要内容设置为:安全用电及电工基本操作,电气线路安装与试运行,电机及其控制线路的安装,电机及变压器的安装、检修,变配电所设备的安装、操作和维护等。

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项目教学模式,没有意识到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有利有弊的。因此笔者学校在电工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取长补短。

如笔者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六大项目,分别是安全用电及电工基本操作、照明电路安装及电能计量、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电动机与变压器安装及维护、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操作实训及变配电所设备的操作、运行和维护。每个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状况,分别设置不同的任务。如“照明电路安装及电能计量”项目的任务设置为照明平面图的识读、电力平面图的识读、室内配线的安装原则及安装程序、护套线敷线的安装、槽板敷线的安装、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进户装置及配电盘的安装、室内线路的竣工验收。而对于教学难度较大的“电动机与变压器安装及维护”项目,则将任务设置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线、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三相单层绕组、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修理、电动机的运行与维护、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排除、电力变压器的检验与维护。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实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现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布置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目标适中,掌握步骤

实训课程学习目标的设立切忌“过高”或“过低”,应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始终让学生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开展“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项目的第一个任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线路安装”的实训时,笔者将学习目标定为掌握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原则、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线路安装步骤,这样就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实训教学中,注重强化安装步骤的教学。笔者将“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识读电路图,明确线路所用电器元件及其作用,熟悉线路的工作原理,根据电路图或元件明细表配齐电器元件、进行检验,根据电器元件选配安装工具和控制板,根据电路图绘制布置图和线路图,然后按要求在控制板上固定电器元件、贴上醒目的文字符号,根据电动机容量选配主电路导线的截面,根据接线图布线,同时将剥去绝缘层的两端线头套上标有与电路图相一致编号的编码套管,安装电动机,连接电动机和所有电器元件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自检,交验,通电试车。这样教学就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工作岗位最需要的操作技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精神。

总之,职业院校电工基础实训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企业岗位群的需要为目标,有“破”有“立”,确保实训教学真正取得成效。

篇3

关键词:电工实习;理论知识;制订计划

电工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夯实基础。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其中实验教学是联系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组织好实习教学,如何提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实习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电工实习教学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化理论知识,夯实技能教学基础

电工实习作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缩短与工程技术人员差距的有效途径,它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运用各种知识综合解决较复杂问题的一个完整过程。通过电工项目的练习,学生将平时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通过不断反复练习而对技能的掌握,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变成自己易于领会的知识,为技能的提升打下基础。

随着当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为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理论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部分学校一味追求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教学,必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前学生的基础,细化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和管用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分解成若干个便于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电路原理,理解电路性能,熟悉电器元件原理及运用,为专业实践夯实基础,再通过实践后对知识的消化,巩固所学理论。这样逐步地深入,会使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二、科学制订计划,理实一体提高质量

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基础,结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实纲合理制订实习计划。计划要有方向、有目标、有连贯性,由浅入深,分层次推进训练课题。同时,教师在训练前要编写好实习任务指导书,明确实习目的、任务,对相关技术要领进行细化,让学生实习前对所学项目有所了解,形成对训练项目的心理准备,为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实习训练要坚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里进行,这样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对训练项目中不能理解的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增强感性认识,确保优质地完成训练任务,同时亦可采用主讲练结合、演练结合等方法,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实习教学组织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必须通过学习进行提升,才能更好地上好一节实习课,更重要的是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必须有所了解,才能有效地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三、规范过程管理,构建训练保障体系

实习教学作为职业学校的最基本教学环节,其过程管理作为技能训练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强调的是细节管理,着重加强学生在技能操作训练时的规范性和标准性管理。教师要严格按照入门认识指导、示范操作指导、训练纠正指导、讲解评价指导,必要时重点指导的实习教学程序,对每一个训练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特别是示范操作和训练纠正指导,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直观、规范的动作要领,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为下一训练环节作准备。

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实习指导教师提出了 “三提前、三到位”的要求:“三提前”是指提前准备实验、提前组织学生、提前做好清洁;“三到位”是指示范指导到位、监督评价到位、整理整洁到位。对学生提出了“五一”“五禁”要求:“五一”是指一队、一包、一本、一位、一心;“五禁”是指禁止迟到早退、禁止喧哗嬉闹、禁止带食品饮料、禁止串岗串位、禁止违反操作规程等要求。这样,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又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

四、创新评价体制,整体拓展训练效果

实习评价作为对训练项目检验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技能训练效果的检验。在每一个实习项目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要用具有实用背景的任务全面评估学生学到了什么专业能力,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完成实习任务书,并对自己的训练项目的今后的改进方向进行展望分析。为提高评价氛围,每一项目都要进行连续多次的评估,也可以开展项目小组竞赛,调动学生训练热情,提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质量意识。当然,安全操作也要纳入考核评价范畴,因为电工实习涉及到220V、380V电压,对人生安全危害较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实习场所要通过构建安全操作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严格按照实习操作规程操作。与此同时,实习过程中材料的合理使用、工作环境的整理也应包含其中。总之,一个训练项目的总成绩应当包含训练内容的完成情况、训练态度、5S操作和创新拓展等诸方面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工实习教学中,教师只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强化实习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专业现状,通过项目训练掌握操作技能,缩小与行业间的距离,毕业后有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1]孙劲.电工实习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

篇4

关键词:电工基础: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电工基础》是职业学校船修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职校船修专业的学生往往都是基础较差,对学习也没有多大兴趣。如何上好船修专业的电工基础这门课?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探索,本文仅就《电工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改革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宽、浅、用、新”的原则

1.电路理论的精选和压缩应体现“用”的原则。基础理论部分分别为直流电路、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对课时作了适当调整,改为8、8、4学时。由于课时的改动,在教学中我们对其内容按“够用、管用”的原则进行筛选和压缩,并对选取的内容作重点讲述。比如:单相交流电路的纯电阻电路、纯电容电路、纯电感电路、RLC串联电路是整个交流电的基础。讲好这些内容,不仅会使学生掌握电路基本知识,而且能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原理论证,能删就删,能简就简。比如:感性电路与电容的并联电路及并联谐振部分可作为了解内容,而电容器的充、放电推论部分则可以删掉。

2.电工基础部分的内容应体现“浅和用”的原则。电工基础部分分别为磁路和变压器、交流电机、直流电机、低压电器与控制电路,最后一章为供电用电,这些内容基本可保留,但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淡化电机与电器内部原理,重在其外部特性的应用。比如,磁路部分只作为了懈内容,变压器的基本原理仅作定性分析,而其变流比、变压比概念及有关结论则必须掌握。

3.拓展教学内容,新增部分章节要体现知识面“宽”和内容“新”的原则。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及就业的需要,增加一些特殊电机的内容,如直线、步进、测速电机简介。新增内容:电工仪表及测量、电能转换技术简介(含电热、电光、电声电化学转换技术)不仅使学生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及时吸收新知识、新科技。为走上工作岗位提前做准备。

二、改进教学方法,始终贯穿“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1.参观实物,增加感性认识。如:在第一节电工课,我没有大谈课程计划、课程任务和课程目的,而是带领学生参观电工实验室,看实验室内的线路分布,了解各种常用仪器设备的功能、型号和使用方法,这样在他们的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很直观的印象,再上课时就能想象出那些抽象符号代表什么了,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增强了对理论的自学能力。

2.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在讲述实际电压源外特性的内容时,感到单凭几支粉笔很难讲清楚,我就采取把课堂搬进实验室的办法。事先,我用串联电阻的方法模拟了八个实验电压源,在讲完理论课后,留下一段时间。允许学生亲自测量电流、电压的有关数据,通过综合分析,验证理论公式,让学生终于明白了实际电压源的端电压是怎样随负载变化的。这样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其效果要比在黑板上讲好得多。这样上课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又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巧用多媒体教学。由于多媒体技术能集音像、图形、文本等诸多媒体的优点于一身,并能灵活、动态、有机地将各种媒体综合连接起来,因此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形象地展示器件的内部结构与载流子的运动,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抽象讲述而学生收获甚微的现象;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灵活、动态地进行图形、图像的变换,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该课程的教学能直观地进行各种电路之间的变换,精确作图、进行图解分析。并能方便地多次重复再现整个分析过程,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中要么是静态显示(如幻灯投影片),要么是现场作图,难以精确,再现困难等难题;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方便地实现动画,因此在该课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动态地展示电路中信号的流通情况;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够预先将大量的图形、图像、文字存储在计算机内,因此在该课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大大降低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劳动时间,从而使教师将精力与时间更多地集中在重点知识与重要分析方法的讲解上;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界面的视觉形象和解说向学生表达教学内容。

4.以问题教学为模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生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如:“电磁感应现象”一节。开始教师设疑: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能生电吗?接着进行实验演示,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具有鲜明的特点,学生在感觉层次上感受,但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重要的是思维层次上的感受,实现具体向抽象的提升。教师一环扣一环地提出问题,设计“矛盾”如下:提问(1)实验观察到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表明了什么?提问(2)磁铁插入线圈内,线圈中存在什么特殊物质?提问(3)磁铁插入线圈中不动,线圈中也有磁通量,为什么不产生电流?提问(4)线圈回路中产生电流的起因究竟是由于磁铁和线圈的相对运动。还是由于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呢?教师将有关材料分成若干个有机组成部分,灵活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所提问题有针对性、有坡度、富有启发性。作适时的点拨、提示,唤起学生的解答欲望。

三、改革考试方法和形式。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

毋庸置疑,对学生而言,考试历来不受人喜爱,尤其是对这些刚刚经历了无数次考试折磨的学生来说。但是考试却又是促进学生学习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应改革考试的方法和形式,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时间都引导到该课程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上,而不是用于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结论和定义。

1.改革考试内容,以能力为导向。考试内容要能够反映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2.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体系,突出职教特色。应根据本课程内容特点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多层次的评定,其考试成绩可以由多种考试形式的成绩按比例构成,既要包括知识掌握情况的考评,又要包括知识运用能力的考评。在实际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地、深入地思考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知识竞赛――彻底打破传统的考试形式,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考场,消除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技能展示――以技能的高低和动手能力的强弱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加大开放性题目的比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实践证明,上述考评方式的改革对实现教学改革的总体且标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神益。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必定要在我国的教育吏上书写浓重的一笔。为地方经济尽快培养出急需、适用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所在,每个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投身于这场改革中。从而共同探索职业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曾祥富,邓朝平,电工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课程;实验教学;问题;有效对策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电子电工课程是属于专业理论。对于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不仅将相关知识掌握好,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呢?这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加强电子电工实验教学。

一、当前在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存在危险因素

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往往缺乏纪律观念,很难让他们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完教师讲解注意事项;而另一方面由于电子电工实验课堂上,需要很多的电子元器件、大设备与电气仪表等,在课堂上所使用的也不是低于36V的安全电压,而是220V的交流电,假如学生使用错误,不但会损坏设备,最重要的是一不小心还会造成学生触电的事故。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也相对陈旧

现今在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电子电工实验这门课程不是独立的教学课程,而是电子电工理论教学的附属部分,因此电子电工实验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对于其他实验课程来说,其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切合当今科技发展的状况,某些经典的实验教学还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的案例,没有得到开拓创新,缺乏新意。例如单级放大器实验教学中,实验设备仅仅是一个放大电路,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从而分析放大信号的准确度。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电子电工相关实验往往都是些验证性的实验,这些实验教学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仅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要求一步步地连接线路,检查线路,记录数据,实验的最终目标就是检查数据是否准确,对于实验的全过程缺乏关注,这就剥夺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权利,学生只能片面地理解教学内容。正是这是这样给某些学生逃避的机会,在课堂上不认真做实验,用侥幸心理应对实验教学,在课后就抄其他同学的实验数据。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方面没有积极意义。

(三)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缺乏合理性

一般来说,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的考核成绩是结合实验课堂操作与课后实验报告这两种成绩而最终确定,但是现今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往往都是缺乏自觉性,课后的实验报告中抄袭率非常高,一般都是相互之间抄写数据就算了事。另外一方面,因为一个实验班的学生数量与指导教师之间不成比例,往往是一个教师面对整整60-70位学生,这就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指导,所以在实验的操作能力考核方面,许多学校就没有将实验操作能力列为必考的内容,仅是作为一个考核的侧面,这样的话就不能帮助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实验的学习状况,不能准确地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进行考核评分,不利于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提高。

(四)对于电子电工实验教学学生兴趣缺缺

现今很多学生还习惯在理论知识概念方面努力,不懂怎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在实际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缺乏主动性,很多时候学生都会提出:“学这个有什么用?在生活中我又用不到单片机这些?”等类似的问题。在实验操作中,学生所关注的也仅是尽快做好实验,对于设备元件性能、参数识别等都是一头雾水,往往只是为了做作业而做实验,得到了几个实验数据之后,就将实验丢之脑后。

二、改进中职电子电工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对策

(一)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实验课程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激发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正所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它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是学业成功的源泉。我们就电子电工教学这门课程来说,当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很容易被那些新奇的设备、元件等吸引,兴趣很大,这个时候教室应该及时抓住这种兴趣,并注意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导好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注意应用各种教学方式保持并发展兴趣。

(二)实验教学的管理方式慢慢从封闭式管理转为开放式管理

现今实验教学管理的发展目标就是逐步采取开放式的管理,不仅仅是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而言,更多的是在实验教学的场所与实验教学设备方面,逐步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与学习程度进行自主性的实验,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最大化地培养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然而现今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受到学校与在校学生学识水平等方面的牵制,在短时间里学生不能完全接受自主性的实验教学,完完全全地采用开放式管理还存在难度。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些学校可以在原先传统计划式的管理方式上,采用有限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模式,将开放式与计划式管理安排相结合。比如,可以将电子电工理论教学与技术实践操作这二者的实验时间、实践内容分开,将课标中的必做实验与选作实验分开,并规定好实验室开放的时间,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申请额外自主的实验,提出申请之后,预约实验室与相关指导教师,自主完成相关实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只需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指点方向。但是这种半开放的实验教学管理方式,需要注意做好学生、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从而防止实验场所使用方面的冲突。虽然只是一种半开放的管理模式,但是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兴趣,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都具有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三)加大实验教学硬件方面的投入

一般来说,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有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子电工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各个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加大投入,利用建设省部级示范性实验基地、专业等机会,加大实验教学硬件方面的投入,建设出优秀的电子电工实验室。依据现今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整个教学体系,我们可以将建设重点放在PLC 实验室、电子综合实验室、音视频实验室、工厂电器与电机拖动实验室等等。

(四)改革电子电工的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当代电子科学技术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对电子电工的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形势所逼。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必修的验证性的实验内容之外,还需要加入一些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的主线放在学生平常兴趣较大的地方,比如在音频功率放大器、开设波形发生器等,加强实验教学的实用性与功能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在教学方式方面,舍弃传统的教室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的方式,可以使用课堂讲解与现场演示、计算机仿真与实物实验安全、理论教学验证与电路设计、创造发明与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五) 改革考核办法,采用多元化的实验成绩认定方式

学生的实验能力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相关实验问题的解决,因此对于学生实验成绩的认定上夜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且还要将重点放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电子电工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实验成绩分成两块,一块是现场评分,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情况、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认真程度等方面综合起来打分;另外一块是依据学生课后的实验报告撰写的情况评分,但是这方面教师不能仅仅是看学生得出的实验数据正确与否,而应依据学生对整个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分析以及书写的认真程度而综合给分。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再使用题目抽签的方法,进行实际动手实践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相互间抄袭实验数据的情况,同时还可以监督学生将实验内容进行全面性地掌握,也避免了因为“一言堂”的考核方面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在电子电工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在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完善教学体系,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操作,实现学生实验能力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专 电子电工 教学

电子电工是中专教育的主要课程。为了培育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电子电工人才,中专教师有必要积极改善思路,开拓创新教育模式,改善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关于电子电工的实际操作的能力,掌握电子电工的核心知识,加强学生学习电子电工知识的积极性,形成学生对电子电工知识进行主动学习的良性态度,提高中专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学生学习电子电工兴趣的培养

学生能否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是由学生是否对这门课感兴趣决定的。就像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的学生对电子电工这门基础课程感兴趣,那么他们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电子电工,去钻研电子电工,这样自然而然地就能掌握这门课程了。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中专学生大部分都是中考失利的学生,缺少对学习的热情,甚至可以说有点厌恶学习,他们来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技能以便更好地走向社会。如果教师采取一般的教学方式,呆板而平淡地向他们讲述课本知识,那么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一定十分差,甚至可能使他们对课程、对学习、对学校产生逆反心态,形成不好的学风和校风。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课程的兴趣。要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课程的兴趣,关键在于起始阶段,我们要利用学生刚接触电子电工这门课程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学习的兴趣。我认为,针对中专学生本来就厌恶课本知识的特点,我们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特别的“见面礼”。如创设一些别开生面的小实验,像“电磁铁实验”“欧姆定律实验”“电路连接实验”等基本的电子电工实验。这些实验所涉及的知识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基本就已经学习过了,学生不会觉得陌生,这样用实验代替书本来介绍课程,让学生主动去了解电子电工基础课程,去发现中专与初中课程的不同、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了解到其具有一般课程所不具备的特色,让学生知道了这门课程并不死板,而是有趣生动的,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对电子电工这门课产生兴趣,主动学习,自主钻研,燃起学习电子电工的热情。

二、注重实践

电子电工是一门有着实践性、探索性和活跃开放性等特色的基础课程,教师在教授电子电工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程特点,创造一个活跃、生动的教学课堂,以便将学生带入电子电工的世界,将电子电工带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首先教师要注重电子电工的实践性,一方面要将真实的电子电工带入课堂,另一方面也要将学生带入实验室、带入厂房,使生产实际与课堂紧密相连。

(一)将电子电工带入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手、眼、口、鼻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模型等教具带入课堂,实际地为学生讲解各种电子电工器材的构成和元器件等。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的电子化和多媒体化已基本实现,教师就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辅助工具。如电子电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电能的应用,而电能的应用是一种非实体的知识理念,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自己通过思维想象去理解,而这对于绝大部分中专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并且这种无法具象化的知识,通过模型和实验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因为模型和实验是既无法拆分开来,也无法表示电流在仪器内的具体运行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制作简单的Flas,或者展示一些仪器内部结构、拆分部件的图片,来将实际的电子电工仪器、原理和操作方法生动而简单地带入教学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理念,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几率和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效率。

(二)将学生带入实验室,带入厂房

电子电工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的学科,离开实际操作和技术理想,而只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观点概念对电子电工学习来说是大忌,只能让学生学到电子电工的一半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带学生进入实验室、进入厂房,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掌握实际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将所学的课本知识充分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什么,自己要做什么,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眼见为实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举例来说,在教授机床电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不同的厂房,去实际观察这些机床电器,让学生具体直观地了解不同型号的机床电器的外形和工作性能有何不同,甚至可以请厂房内的技术工人为学生讲解在实际操作各种机床电器时所需要注意的地方。这种户外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直观轻松地学习到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更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见识后,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仪器,培养学生使用和操作器材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基础。

三、培养师生间良好的关系

对于中专学生,在面临中考失败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对学习、教师、学校产生抵触情绪,我们教师必须改变学生这种心态,和学生做朋友。对于课堂我们可以不必要求太拘谨、太呆板,只要学生是在进行有关电子电工学习的行为就应尽量允许。教师要多和学生谈心,要让他们知道师生之间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要促进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中专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侧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并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开展教学,以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专业基础知识和牢固的实际操作能力、勇于钻研学科的新时代电子电工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云.通信电缆技术发展与思考[J]. 今日科苑,2008(2).

[2]赵宗益.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

[3]赵诣,杨雪.开发白城市风力发电的几点思考[J].科技促进发展,2009(12).

篇7

关键词:复习方法;电工基础;方法

江苏省对口单招是使职高生能像普高生一样,通过统一考试,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一条重要途径。电工基础是电子、机械、机电专业学生大综合考试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为了让学生学得好又学得轻松,高三电工基础的复习课怎么上才好?是在枯燥乏味的重复中煎熬,还是在漫无边际的题海中挣扎?这些问题都是每位高三电工教师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高三复习,要研究教学内容,更要研究教学方法。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狠抓基础知识。类比分析,深入了解,巩固提高

我认真研究了今年的对口单招大纲,认为其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知识体系结构的分析,把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难点知识。在复习过程中,首先注重的是紧紧地抓住书本上各个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各知识点的本意,让学生知道它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深入理解、牢固掌握。这一点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可谓是关键。下面就以“复杂直流电路”专题复习为例,谈在基础知识中如何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和思维能力。“复杂直流电路”专题有三条主线:(1)以“基尔霍夫定律”为核心的支路电流法,进一步扩展到回路电流法和节点电位法;(2)化复杂直流电路运算为简单直流电路运算的“叠加原理”,可以延伸到不仅电流可以叠加,电压也可以叠加,但功率不可以叠加;(3)以“等效思维”为核心的戴维南定律和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讲些实用性的典型的题型,使学生能有序地掌握基础知识,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各种方法的特点、优劣,进而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知识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后,教师应指引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串连,使其连接成线,使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使学生灵活分析,综合运用。比如第六章电磁感应的现象,先讲感应电流的原因和条件,再讲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别,再讲感应电动势(即电磁感应定律),最后讲电磁感应的两种特殊现象――自感、互感。

三、将系统知识板块化,从而形成几大专题

把整本书的知识纵横联系,将不同的知识经过移动,形成一个个知识板块,进而形成专题讲座。让学生系统化了解,使其达到知其所以然的能力目标,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长期记忆。这一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对知识形成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深化理解的关键,也是学生能否取得对口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根据复习的情况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组合,构成不同的专题。

篇8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

一、高等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思路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等院校机械、电气、以及机电等专业的一门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对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对相关实验课程的实践和体验。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在重视基础类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系统性教学的同时,抓好相应的实验课程。

要在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范围内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思路,是因为这个专业是我们所熟悉的,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必不可少的基础专业技术。具体而言,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指在高等院校对电子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课程的相互结合,做到“教”、“学”、“做”这三个方面的一体化。这不仅应该是当前高等院校不断实现提升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应该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必经之路。

二、高等院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高等院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理论教学是必要的知识储备

在学校,无论是高等院校的大学校园,还是职业院校的实习基地,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理论知识是放在第一位的,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基本工具。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必须重视理论教学环节,具体而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第一,把握好基础理论“数量够用”的原则。这里讲的数量够用,主要是要求基础理论不能过分薄弱,不可以仅仅围绕单纯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从而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阻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高等院校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正确把握基础知识与实际能力培养的合适尺度,既要满足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又必须保证足够的基础知识教学,例如对电阻、电容、电感这三个基本元件与二极管、三极管所构成的模电和数电等一系列的电路基础知识的教学,既要要求学生掌握这五种元件的基本特征、工作原理、使用方法,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逐渐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基础知识部分的深度不一定要很深,但是需要适当放宽对专业知识的拓展面,巧妙地处理好教学内容针对性与适用性之间的关系,尽量兼顾理论知识在实验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第二,把握好理论教学“结合实际”的原则。在大部分高等院校,理论知识的应用,都是通过实验课来完成的,因此这些实验课程都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我们在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了加强非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尤其是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工作,这些非专业知识能力决定了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自我表现的好坏,因此也就影响或者决定了他们工作的好与坏。

(二)高等院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实验环节是必要的能力培养

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则是目的。我们说,任何脱离了实践的理论都是空洞的。一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基础理论知识来判断处理问题,是对理论知识的重要应用。第二,教师要善于提出设计任务,让学生学习设计方法。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离不开实验,一个优秀的教师善于设计实验,因此优秀的学生也应该会设计实验。学生通过设计实验,然后完成实验,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客观检验,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

三、高等院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制订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高等院校要做好社会调研,依据国家科教政策,参照地方教育制度,针对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合理设置科学的课程标准,以理论联系实际为课改标准,根据课改标准编制规范的教学教材。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创新授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高等院校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中,大学生是各项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要用生动精练的语言、灵活的思维和循序渐进的思路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理论和实际充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改革考试考核方式,重视非理论课程的考核比重。实践的考试考核方式一般主要依据是动手能力和实验报告,但是实验报告是在课余时间完成,因此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资料。并且,在课余时间完成的实验报告中,会出现一定的抄袭现象,所以平时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记录应成为考核的主要环节。每次实训,教师需要记录每个学生对待实训的态度、实际的操作水平、实训任务完成后仪器设备的整理等。平时成绩占到了实验总成绩的70%,其余的30%用最后的一次考核来评定。

结束语: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国家、社会、企业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进行一专多能发展路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德进.关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03期

篇9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方法;评价考核

电工基础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质量,对学生的整个专业体系学习来说影响非常大。因此,改进电工基础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电工基础教学有效性提升,就成为了保障学生整个专业体系学习质量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

1.合理使用教学模型用具,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站在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习、认知新鲜事物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感知与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正是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感知与观察,来接受并消化形象知识,最终形成实践操作技能。如果缺少了感知与观察过程当中所获得的感性信息,那么学生的意志、情感以及思维活动效率就会变得非常低,甚至是完全停止,最终难以形成有效的实践操作技能。由于电工基础的抽象程度较高,如果老师单单采用语言叙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知与观察程度便是非常低,一方面学生会觉得了然无趣,另一方面以他们本身的基础知识能力结构,也确实难以接受与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那么该如何来改变这样的教学困境呢?最简单也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使用教学模型用具,利用实物去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他们的感知与观察程度,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感性信息,积极调动其心理活动,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消化。例如,学习电容和电感时,让学生在电视机的主板上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性认识元器件的外型、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功能作用,也增强了教学过程的体验性和愉悦感。

2.加强实践操作教学,培养探究精神

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但是这种掌握仅仅局限在理论层次,这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真正的学到知识,掌握知识,还必须要加强实践操作教学。只有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的鲜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得更为立体、丰满与生动。实践教学的开展不能只局限在实验课上,因为实验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满足不了学生实践操作学习的需求,所以应当交实践操作教学扩展到课外,引导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所需的实践操作条件,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操作中去,这既能加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能使他们的探究精神得到培养。

3.引入多媒体,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

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电工基础中好多传统演示实验可用课件代替,例如可制作课件模拟日光灯的启动原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的应用等。多媒体课件应用文字、图像、色彩、声、乐等对学生的视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攻克教学难题。前面已经说到,电工基础的抽象程度比较高,学生有时候难以形成有效的思维活动去理解知识内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合理使用教学模型用具之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使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解清楚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如电场与磁场在实验中是看不到的,学生感到很抽象,如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模拟该过程,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电力线、磁感线的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变抽象为形象。

4.完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要将评价考核的重点放到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上,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当注意观察、收集学生的学习表现,以用于评价考核。传统的评价考核单单以学生最终的一次考试成绩为准,以此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但是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是存在较大的弊端。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能力结构,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最终的评价考核中,老师要根据日常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将学生学习过程考核评分按30%计入总评,将最终考试成绩评分按70%计入总评,形成最终的考核评价,这样的考核结果更加客观、科学,更加公平,更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对教学策略调整也更加具有指导作用。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在教学中老师还应当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进行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不同的标准要求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够真正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防止出现基础知识能力较高的学生不屑于学,而基础知识能力较低的学生又学不懂的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篇10

黄 鹏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510300

【文章摘要】

维修电工高级工是一类具备具备较高专业化水平的技能型人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实际操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对学生开展实训教学,可以使他们在不脱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发展为优秀的维修电工高级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阐述了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维修电工;实训教学;PLC 应用

PLC 的中文全称是可编程控制器,它是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综合运用下的产物,它的特性就是能够随时的修改程序来适应生产需求的改变,控制起来较为灵活。因此,PLC 较为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工业领域。此外,针对目前我国维修电工数量庞大但质量却不乐观所造成劳动力过剩的现状,高职学校必须要提升维修电工实训教学的质量及水平,所以说将PLC 应用教学加入到维修电工的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PLC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促进了PLC 的发展。

1 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PLC 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普遍较低

虽然我国维修电工高职院校很早就开设了实训课程,但是PLC 应用教学的开展进程却非常的缓慢,这种情况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高职学校学生的基础水平普遍较低,这些学生在高中就没有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再者也没有形成很强的学习能力,甚至部分学生常怀着抵触情绪和心理去学习学校开设的理论知识教育,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相对较差,理论知识存储也较为匮乏。而PLC 这门学科的专业性非常的强,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存储才有可能学好这门学科,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增加了PLC 应用教学的难度,给授课教师带来一定的负担。

1.2 教学模式及课堂内容都过于陈旧

PLC 应用教学开展起来较为困难的

科普教育

Scientific Instru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