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4 17: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文化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文化研究

篇1

同志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1];又说,“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2]。那么,如何在历史文化研究中体现党的群众路线、草根意识呢?《说齐》的出版也许有某种启发意义。张先生在本书的“前言”中写道:书名为什么选用一个“说”字?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朋友们的理解”,作者选择了“以人(事)代史”的方法,即通过某些典型的人和事去反映、解读那段历史,这样可能更具体一点、更生动一点、也更容易接受一点”。本人以为,这就是一种群众路线的体现。作者在注重学术研究、强调科学性的同时,又在努力追求一种平易性、可读性,尽可能地将那段久远的、纷繁的历史剪裁得更精当一些、人物与事件关系更明确一些、读者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所以,《说齐》不像有些历史书籍那样古板僵硬、生涩难懂、不易接受。然而,这无疑增加了创作难度,无形中考验着作者驾驭时空、驾驭史料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本人认为,长期以来历史文化研究最容易陷入两大误区:一是过分强调所谓“学术性”(有学者提出“学术为本”“、本本至上”),研究者一头扎进故纸堆,写出来的东西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大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而读者面受到极大限制,其研究成果也就很难“落地生根”;二是将庄重、严肃的历史文化研究搞成了儿戏,“戏说”“、假说”的成分太多,更有甚者,无中生有、瞎编乱造、张冠李戴,让读者很不舒服(甚至有一种被愚弄、欺骗了的感觉),同样无法体现其“群众性”。张光兴先生也许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说齐》既不玩弄文字游戏、装腔作势、故作高明;也不油腔滑调、贫嘴贫舌、哗众取宠。看得出,作者在“尊重历史”、坚持“学术性”的同时,还在追求一种自然、轻松、平实的文风,努力将古老的齐文化尽可能地通俗化,从而赢得更多的读者,让他们在认识、了解齐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教益和启发。比如,书中有多处引用了古人的诗词,作者没有一引了之,而是尽可能地将它们译成白话文,对生僻字还加了拼音,这是难能可贵的。

二、历史文化研究如何为现实服务

历史文化研究必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生,否则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失去生命力。而这类问题说起来似乎简单,实践中却是个不容易解决的大难题,因而,能把这一问题解决好具有普遍意义。近年来有一种现象,即一谈文化就必然要与经济“挂钩”,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似乎成了某些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的一种噱头。张光兴先生曾在多个研究会上指出“,这种提法并不科学”。他在《说齐》中就对“争名人”“、争死人”的不良风气提出批评“:随着各级政府、团体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争名人’似乎成为一种风气。……像诸葛亮被争过,老子被争过,李白被争过,后来发展到争董永,争大乔、小乔,争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甚至争恶贯满盈的西门庆。……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争这些‘死人’呢?仅仅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吗?我看未必。……(他们)实际是在利用这些‘名人’‘、死人’为自己谋利益———有的通过‘名人’效应去拉动GDP,还有的借宣传‘名人’之机暗地里抬高自己。这些变味的‘文化现象’,不光败坏了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是在作贱历史名人。”[3]63言外之意,真正的服务现实,不应该是这种“交易式”的,也不是那种“贴标签式”的,而是要深度地理解文化、把握现实,并提出独到的见解和主张。这可以说是《说齐》的一大亮点。《说齐》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副标题“齐人齐事一家言”。本人认为,这个“一家之言”是作者受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的启发或影响而衍生出的“点睛之笔”“、神来之笔”。在这些“一家之言”中,作者紧紧联系当下社会现实,大胆“针砭时弊”,而作者的理论主张和学术见解也便寓于其中了。所以,每每读来大有蒲翁当年之遗风。比如,作者在第二十二章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是谁亡了齐国”,并在“一家之言”中用很大篇幅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得出五花八门的结论,……我(还)有一个基本的观点,那就是齐人自己灭掉了齐国。”接下来,作者做了三点具体分析:“第一,没有解决好‘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问题。”当时在齐国,由于“黄老之学的盛行和邹衍等人阴阳五行学说的蔓延,严重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很多人为了得道成仙、长生不老,放下手里的农活不干,一天到晚空谈那些没用的东西,即所谓‘燕齐之士,释锄耒(音lěi),争言神仙方士’。……在这个问题上,黄老之学与主张‘入世’、强调‘事功’的儒家学派形成鲜明对比。其结果,直接影响了齐国的主流文化与价值取向。最终,导致了齐国人精神的沦落”;“第二,统治者尤其是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略)“;第三,社会风气的腐败”(略)。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明确提出“:目前,我们也处在一个文化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时代,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各种文化之间交融、渗透、碰撞、摩擦也会日益频繁和复杂,从而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思潮与学派,这是一种潮流和趋势,谁也不可能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选择自己的主流文化,选择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些分析,不仅体现了作者独到的见解,也与当前的社会现实有着极密切的联系。严格来讲,有些“一家之言”已经超出了齐文化的研究范畴。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该书有了更为广泛的、现实的社会意义。

三、历史文化研究如何做到既尊重历史与体现研究者的意志

篇2

关键词: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体验营销;比较研究

项目基金: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510058087)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分布极广、种类繁多,是我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生活的载体,对传承历史文化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如今,社会、政府和企业汲取经验,不断学习体验营销等相关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的街区保护中。尽管如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仍存在不足。笔者以上海新天地、福州三坊七巷和天津五大道三个典型文化街区进行多案例比较分析,总结历史街区体验营销的成功要素,为其他历史街区的开发提供参考。

二、历史文化街区营销研究概述

按照目前我国通行的定义,“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将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未来发展远景确定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借此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主动营销地区特色,更有效率的满足于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Philip Kotler)。目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基于地域和文化特色主要运用文化营销、体验营销、商业营销、网络营销等营销策略聚拢人气,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徐永志,2013)。其中,能否提供为众人所期盼的历史氛围是其能否真正实现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价值的关键。

三、我国知名历史街区体验营销的多案例比较分

体验营销从目标顾客的心理需求出发,创造符合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环境氛围,吸引更多的游客驻足游览,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笔者基于体验营销视角对我国上海新天地、福州三坊七巷、天津五大道这三个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总结各历史街区开发的成功经验,发现其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体验氛围营造

历史文化街区是文化的载体以及人文精神的传承媒介。上海新天地坐落于城市核心区,它采用旧建筑搭配新商业的模式,将现代时尚的海派文化与古朴文雅的历史文化结合,打造出具有国际水平的休闲文化娱乐中心。福州三坊七巷呈棋盘状分布,街巷四通八达,具有江南民居建筑的传统特点和闽中建筑的地方特色,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坊巷格局建筑,堪称中国城坊建筑的活化石。天津五大道处于天津市黄金地段,原为英国租界,因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其大多建筑兼顾西洋风格与东方韵味之美,具有极大的建筑研究价值与文化研究价值。

(二)体验产品开发和体验平台搭建

产品作为营销的基础,产品开发的重点即产品体验价值的开发,旨在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产生不同的认知感受。上海新天地首先以上海发达经济的环境背景和里弄文化作为卖点吸引游客,将其发展成为高档次的商业步行街;三坊七巷是福州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这里不仅保存了极具风土人情的福州古代民居,还沉淀了诸多历史名人故事,兼具历史、文化及艺术三大价值,其设立的网上展馆、特色商铺等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宣传推广。

(三)体验价值传播与推广

传播推广的方式多种多样,各有所长。最基础的就是通过报纸、电视等旧媒体及微信、博客等新媒体进行营销推广,而五大道对于新型网络媒体的运用还略有不足之处,受众群体少,传播范围小,难以引起网络话题成为五大道网络宣传的难点;最重要的方式是文化营销,如福州三坊七巷就分类整理了三坊七巷的家族伟业、爱情故事等文化资源,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吸引游客的目光,让其有更多的机会去深入了解三坊七巷,形成品牌情感,实现三坊七巷的口碑传播。

(四)街区体验品牌塑造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规模较大,独立性突出,可以与所在城市品牌捆绑。例如将城市形象元素加入到历史文化街区品牌塑造的上海新天地。上海新天地在开发初期由政府出面招商,引入投资方进行街区的商业运作。在此期间,为上海新天地注入了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使其成为了适合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休闲娱乐中心。反观位于天津的五大道,其文化遗产、建筑形式等大多蕴含了我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记忆。但目前,五大道被人所熟知的主要是其多元的建筑艺术。对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而言,多元建筑艺术的形象品牌辨识度较低,难以吸引追求特色和个性化的相关群体。

四、结论与建议

(一)把握发展尺度,平衡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

比较研究当今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可以看出不少街区采取了改造老建筑,引入新商家的模式。模式本身并无好坏,但不少地区保护理念存在偏差,拆除了原有历史建筑,改建仿造建筑,使得历史文化街区在不断发展中丢失了其本真色彩。因此相关部门在注重其发展的同时要兼顾文化传承,保留原始风貌。

(二)精准品牌定位,注重差异化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要结合其历史发展脉络与其所处的背景环境,进行精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和具体的目标群众。比如新天地利用地理之便,定位高端商业街区,成为注重生活品质的小资阶层频频光顾的对象。因此精准定位是建立并提升品牌形象的前提和重心。

(三)重视媒介推广,构建持续运营体系

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不仅是其本身的改造,还有围绕街区进行的传播推广。善于利用各类媒介推广能为历史文化街区缔造文化品牌,吸引外来资金和聚拢人气。街区管理是长期的过程,发展模式应当适应社会潮流的变化,积极应对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谢薇薇,夏季.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保护之研讨[J].福州工程学院学报,2015(06)

[2]菲利普・科特著.地方营销[M].翁瑾,张惠俊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发展; 保护; 和谐

1西安历史变迁与遗存

西安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从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王朝起历时1200余年.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这里建都。

在西安的渭、泾、沣、涝、、、、灞等河两岸的阶地上,分布着蓝田猿人遗址、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客省庄遗址、康家遗址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西周始建都于岐山之下的周源到了周文王时代,开创了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地位。为扩大都城范围,周武王又迁都于洋河东岸的镐京丰、镐两城隔河相望形成了城市的两个部分。[1]

秦始皇35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内修建阿房宫,[2]现存有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阿房宫遗址等。

西汉在龙首源的西北麓修建了规模宏大、城垣雄伟、宫殿鳞次栉比的汉长安城[3]现存有汉长安城遗址、秦汉栋阳城遗址。

隋唐长安城兴建于龙首源南麓.向南展开,直达曲江。隋唐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平面呈长方形。现存有青龙寺、大明宫遗址、华清宫遗址、慈恩寺大雁塔、大荐福寺小雁塔、兴教寺、兴庆宫遗址等。

明西安城至今保留着西安城墙、钟楼、鼓楼、化觉巷清真寺、城陛庙、孔庙等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与城墙结合在一起比较完整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古代城市的风貌。

2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难点和重点

2.1 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究、利用的整体状况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六多六少”,即: 一是地下出土文物多,地而存留的占代建筑少;二是保存完好的点状占建筑多,连属成片的一著名历史街区少;三是有代表性的陵墓、宗教建筑多,有代表性的宫殿、里坊建筑遗存少;四是考占发现的器物类工艺精品多,继续存活的行为类传统工艺少;五是对占代都城殿堂文化方而的研究多,对京辅地区民俗文化方而的研究少;六是显型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多,隐型的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少。

西安作为占代十二朝都城所在地,地下文物十富。现代城市的土地利用,占都风貌保持与现代城市功能提升等都构成了矛后关系,使城市建设都成为受限的。假如几十年前建国之初,我们就会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保留更多珍贵而不可眨得的文物资源;假如巧年前城市新一轮的人建设启动之际,我们对占都风貌有一种较深远的眼光和关怀,我们就会多留一些有特色的历史街区。历史经验则更是我们今天必须重视的决策依据。

2.2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作用

(1)体现城市特色

城市的特色和其它艺术的特点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具有物质性,多层次性的综合艺术是物化了的艺术形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保护名城就在于保护历史的遗存、保护西安的个性。

(2)促进城市发展

第一,遗存构成多彩的旅游财富是展现文化名城的有力方式,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第二,以遗址保护为主的园林绿地系统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并增加城市文化内涵,增加了城市活力。第三,对城市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西安高校云集,科技发达.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3)西安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关系

西安的主要功能为:继承、发展传统的同时满足城市新功能需要。兼顾人口承载功能、居住功能、用地功能、交通功能、景观功能等功能协调发展很必要,必须在突出城市主要功能的同时兼顾其它功能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讲共同发展.

3 西安古都特色的塑造

西安古都特色的塑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城市空间规划结构。唐长安城的总体格局,明代城防系统,可考虑发掘典型的唐坊遗址,再现商肆里坊生活场景;并应从区域化保护的角度充分考虑宗教、郊游活动与都城的功能关系。

其二,历史街区和城市标志性建筑。建筑物总体形象及历史环境地段文化氛围,都应注重其中行为类文化的设计。

其四,城市视廊与边界。强调城市的入门景、轴线街区的文化感应效果,城市边界则要精心保护西安山水景观的视域,展现西安依山傍水,雄视关中的地理区位特点。

其五,城乡传统民俗。都城民俗和关中民俗,如民间信仰、传统工艺、城乡游戏、宫宴小吃、歌谣方言等。

其六,城市生态环境。可以部分再现唐代长安山水城市的格局,在重要节点修复重现古代的园林精品。

上述六个方而的形象塑造从长远看,是有利而不是有碍于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

4 西安历史文化保护所需的措施

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保护及开发都应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科研支持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定位应强调西安的城市性质和发展取向,明确工作性质和战略日标,从而提升西安保护档次。

(2)依法保护,根据城市文化资源保护深度和广度的动态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增加相应的保护法条,保证有关法规有合理的框架和足够的覆盖。

( 3)启动西安文化资源库建设。对十西安的传统历史文化、现代革命文化、当代科技文化等进行调查评估,对历史文化的资源,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讯,进行分类研究、发掘、保护、眨现、再生方而的排序。

( 4)确立建设项日专家评审制度。要增加专家评审的程序,对十涉及到文化遗址和文物保护地段的建设开发项日,并制定严格的评审制度,保证专家评审和行政审批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为西安的文物资源保护提高层次。

( 5)创新文化保护投入机制。西安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保护,是量人而广的一项长期工程,利用市场机制为西安的人文化产业配置资源,要营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方而,政府本身要尽快设立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加人对这方而公益性、基础性研究工作的资金投入,另一方,率先在国内建成多元而有效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投入机制,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向文物保护和文化资源开发方而流动。

(6)加强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西安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政府应支持对外学术交流,争取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而的高级别会议和国际性学术交流,尤其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并利用同样有着较强的科研阵容和雄厚的实力,有计划地支持某些学科建设,为城市赢得国内和国际方而的学术声誊,从而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 唐春益. 保护历史遗存片段[ J] . 构建和谐古城. 科技信息, 2008( 21): 270.

[2]张洲,周原环境与文化[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6

篇4

关键词:河南;历史文化名人;产业特点;研究

河南因其独特的历史演进,存留了诸多历史文化遗迹与相关名人遗产。无论从时间轴与空间轴的文化坐标观察,还是依照现阶段的文化旅游、影视娱乐、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各个层面评估,其可发展的空间巨大,而且采用产业化运营之后,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泰纳的艺术价值论可知,通常一件事物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主要特征,所以当河南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之内,保有诸多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环境前提下,需要对其产业化运营与发展的相关特征加以明确,在突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发挥性应用。

一、河南历史文化名人产业发展现状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相对于其它地区比较丰富,如著名的老子、孔子游历、包青天、商朝遗老;再如,二里头、殷墟、嵩山少林等均属于顶级型的历史文化名人遗产。然而,在其产业化的运作中运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简单思维,往往将历史文化名人产业搞成了一种直观化的经济对接,如旅游产业方面的单一化取向,就采取故居观光;包括在武候祠、包公祠、关林等;同时,粗v化的开发缺少纵深与延展,大规模的以资源为主,当其利用完之后却缺少创新式的产业拓展,比如,对于岳飞往往只停留于岳飞庙、文化节方面;加上经验式的开发,模式过于僵化,产生了产业运营方面的直观化操作,未能真正按照产业化思维,实施产业链条下的多元化发展、创新式发展,以及打造出产业链条上的上游产品、下游产品,甚至服务类产品等。所以,整体上的历史文化名人产业还有进一步的创新可能。

二、河南历史文化名人产业特点局限及对策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产业的特点集中于单一性、经济性两个方面,这既是初期发展时期的营利点,也是当前不适应大规模化的文化名人产业发展的一些阻碍因素,因此需要将其中既有比较优势加以发挥,对于其中可延展的部分加以拓展,通过创新手段提高其产业运营能力。

1、针对产业单一化取向,实施资源融合

河南v史文化名人产业中的单一性,具体表现在旅游经济、号召经济、参与经济、影视经济、陈列经济几大方面。表现观察比较齐备,但在实质上只是注重以名人故居、故里、文化遗存方面的观光、旅游,建立纪念馆、博物馆、艺术馆,举办文化节、利用余秋雨等之类的名人进行讲座、宣传、扩大影响而已。虽然有《程婴救孤》这样的河南电视台大型戏曲上演;然而从其它影视题材方面,缺少更多的文化产业开发,大部分的影视作品均由其它区域的企业或机构所完成。

建议当前在这种单一化的特征之下,尽可能按照五大经济模式,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利用不同经济发展路径下的要素构成实施资源整理、融合,创新产业化的复合型模式。比如,以老子为例,就可以根据其故居、故里、故事、出关重游路线设计、问礼场景再现,相关的“老子出关戏曲创作”(如利用河南帮子令其得到现代化的叙述)、“老子思想讲座”(如通过电视台举办相关思想层面的精神文化解读)、“老子电影拍摄”(如制作一些老子相关的电影、电视、形象化产品)、举办“老子思想展”、“老子精神文化节”等;使以老子为中心的相关经济模式能够全面得到整条产业化的运作与发展。从简单的形象化、文字化、图谱化、可视化、动态化等多种形态为其赋能等;在这个方面可以借助韩国模式,打造系列产品。

2、扭转唯经济论调,还原文化产业链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单一化思路造成了河南历史文化名人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性特点显著,换句话讲,即河南历史文化名人产业中恰恰缺少与历史文化名人相契合的精神传达,GDP似的经济性可取度在历史发展时期为河南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利益;但是,从当前的形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与其积聚势能两个层面观察,根本上不利于产业化推进。

建议河南在现阶段尽可能扭转这种非理性取向,将河南历史文化名人产业调整到一个具备文化势能、文化精神的方向;通过历史、名人相关的事件、精神意义、文化内涵、作用与价值等可取点,实施全面的文化重估,使其真正蕴藏的那种“精神”得到“文化重估”,获得价值方面的赋能。尤其是产业化的历史文化名人产品运营与发展,重点在于利用经济视角的产业链思维发展文化产业,而不是传统时期的颠倒视角。按照培根在《学术的发展》中的基本理论,文化的发展以及产生效益,往往需要将文化还原到文化本位,也就是说,当前应该对河南历史文化名人进行重估,以解构主义的视角进行要素划分、构成成分分解,再利用各方面的构成成分、要素积累,实施历史文化名人价值的重构,形成新型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结束语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丰富,可开掘性非常大。由于历史发展时期的认知局限与名人效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其单一性、经济性的发展通常预期较高;但近年来各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商业化的操作与运营,将重点集中到了对“文化价值”的挖掘层面,以及利用精神化的可取向度为其灌注进一步的品质化内涵;所以建议河南当地的文化部门,应该注重运用逆向思维、对接市场、注重历史文化名人的内蕴所在,并竭立将其推进到一个以文化为中心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下,构建起具备河南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名人产业链,令其发挥出比较优势,为河南进一步的文化产业完善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吴宪霞.产业融合视角下名人故里文化旅游开发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4).

篇5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开发模式;长沙太平街

Abstract: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 which to embody the history of city is a stage in the history of urban development. Through an analysi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to protecting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aningful analysi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aiping historical district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propose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 development mode which to be related to organic theory.

Key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organic renewal; development model; Taiping road in Changsha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57-02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是在1968 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候,正式提出来的。2005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规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由于人们忽视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人类文明进程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意识和有效保护途径,导致许多传统建筑、街巷、历史环境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更新中消失,对城市产生极大的破坏,以至于体现城市特色的历史记忆越来越少,城市面貌趋同性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街区优势以及其自身的特色资源进行保护开发,成为各地政府以及专业人士不断探索的课题。

1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保护的开发模式分析

1.1坚持长期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有机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新过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依然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这是一个永久持续的过程。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必须坚持小规模“有机更新”原则[1]。在历史文化街区内,不应进行大规模拆建的,而一种以逐步恢复街区历史传统风貌为目的,渐进式地 修旧如旧的整治过程。历史文化街区在综合开发的同时,建筑单体上也尽量以修缮为主,即使一部分废旧建筑需拆除,也应该控制拆迁规模,以滚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建设周期短,容易被居民所认同;对街区原有肌理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目前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建设已经完成,但总体效果不佳,尚未形成一个各系统完整的历史街区。例如商业业态较为单一,前期规划的西牌楼饮食一条街、贾谊故居扩大所新建的公共绿地、太平街完全步行等,都因为没有在一期中建设而产生了很多弊端,街区总体气氛尚未形成,政府的投资收益微薄。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二期工程建议在总结一期得失的基础上,先不作大规模的拆建,建议二期优先改造西牌楼传统餐饮街,为完善业态布局提供条件;建设停车场及步行街货运通道和消防通道,改善消费目标人群的结构并满足经营、旅游的需要;完善公共绿地及排水管网、化粪池、路灯等相关市政设施。

1.2建立以股份公司 、社区参与、居民自助相结合的更新机制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若仅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力量,必然会因为工作过于集中和政府财力有限,使得保护工作滞后于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的需要。同时,随着历史文化街区居民维护自身权利意识的加强,居民亦迫切需要参与到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更新改造之中。应尽快制定策略引导产权拥有者积极参与配合街区改造及今后维护,确定政府和私人出资费用与收益分担比例等。根据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状况,建议成立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股份公司,明确政府、股份公司、产权人、商业经营者在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运营中的责、权、利(表1-1)。

因此,需要建立以股份公司、社区参与、居民自助相结合的历史街区更新机制,让居民参与到历史街区改造的决策、规划设计以及实施的全过程中来,保证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公共利益的实现。其中关键在于解决产权问题,只有通过产权明晰,才能充分调动街区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形成有效的“社区合作”与“居民自助”更新机制,同时通过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财政支持,促使历史文化街区有机的自我更新。

1.3建立适应历史保护要求的土地开发管理新机制

就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发展现状而言,应当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建立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土地管理新机制。对城市土地不同的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应该区分开对于城市历史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以内的土地和以外的其他城市用地开发管理综合模式,即建立城市的土地开发储备制度和历史街区文化保护区土地管理控制制度的综合土地管理模式。

城市的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城市政府委托的机构通过征用、收购、换地、转制和到期收回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把土地集中起来,并由政府进行土地开发,根据土地出让计划,将土地投入市场的机制。土地储备制度对于历史城市的有机更新和整体风貌的控制非常重要,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及其建设控制范围以外的一般城市土地的开发与管理,应在最大程度上实施土地储备制度。

目前,我国两百多个城市相继成立了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如杭州、上海、青岛等已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并已有数年的实践。在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及其建设控制范围内的土地,应采取不同的土地管理模式,即由政府对区内土地实行统一控制管理,对重点保护建筑和重要节点的土地进行统一收购,区内土地不得转让给开发商搞大规模商业性开发,尤其在核心保护区内的土地,应坚持土地的非商业性开发出让制度。

2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保护的开发意义

2.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本身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环境,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保持城市景观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连续世世代代生活在城市中人们的精神纽带。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实际上就是为了保持城市发展的延续性,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一种延续。[2]

2.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促进城市良性发展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会经历保护、更新、再开发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总是相互交替、穿插在一起的。任何事物都应该是多样性和同一性的统一体。在城市的发展中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偏废,都不利于城市的良性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发生着迅猛的变化,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过度的城市开发,对历史文化街区产生极大的破坏,导致体现城市特色的历史记忆越来越少,城市面貌趋同性十分严重。因此只有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形态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杰.探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小规模改造与整治――走“有机更新”之路[J].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1996学术年会论文.

篇6

没有地域文化作为内涵的街道景观很难去体现其场所精神,无法具有独特的空间特性,无法引起人们对其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创造良好的文化内涵的街道空间,就必须从现状入手,挖掘当地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提炼文化历史元素符号,注入到商业街区景观设计中,并尊重传统的乡镇居民交流的形式和空间要求,在商业街区的“道”性空间中加入“场”的游憩空间,提供给居民的交流、聚会、闲谈活动的支撑。

1.1街道空间界面街道空间界面是街道空间感受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顶、地、立三个界面中,分别给人们的活动提供地面支撑、立面围合和顶面庇护。由于商业街道的商业活动特性,人流量大,商铺林立,对于地面通达性要求和商铺立面的视觉感受尤其强烈,人们对这两个界面的感受也是最为主要和直接。故体现商业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需要结合从地面铺装、设施及商铺立面、建筑立面入手。

1.2街道色彩定位环境识别系统对人们感受城镇意象有重要作用,其中视觉识别系统是其中最主要的体系,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70%来自视觉,而在视觉识别中,色彩是优于形状、结构、材质等要素而先被人们所感知的,也是对人们视觉影响最直接、最强烈、最有效的。故在商业街区和游憩空间中,对街道整体色彩的定位对整个街道的风貌形成、街道文化基调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形态学演绎形态是指事物的结构形状。在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往往物化于众多事物中,如建筑,这些事物的外在形态能深层次的引起人们内心深处对文化的共鸣。当代城镇景观设计中,在塑造众多新事物的过程中,如果将能代表历史文化的传统形态加以提炼,融入到新事物形态的塑造中,将形态的直观效果与内涵文化的共鸣相结合,必定能使得街道景观对城镇风貌的塑造起到良好的效果。

1.4“道”与“场”商业街道空间是线性的“道”,是在传统聚集空间中的“街”“巷”“集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随着现代商业发展的需要,街道空间拓宽,人们商业活动增加,但是还需要尊重传统的乡镇居民交流的形式和空间要求,人们习惯在街巷中三三两两闲谈、驻足,故需要在商业街道空间中创建“场”,提供给居民交流、闲谈、休息的游憩空间,用道去串联场。创造良好地域文化,不仅仅是关注界面上的元素表现,也需要对传统交流空间进行归纳和传承。

2基于历史文化为轴心的高桥镇商业街区及游憩空间改造设计研究与实践

本文在对宁波市高桥镇中心街道的景观空间和当地历史人文的考察及现状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经典案例和理念,通过对杨家漕路段街道空间景观的改造,探索在城镇建设中如何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形成良好的城镇景观风貌。

2.1区域背景宁波高桥镇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港口城市宁波的西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东依宁波市城区,南眺栎社国际机场,西濒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北枕黄金水道姚江,杭甬高速公路和省道甬梁线从东到西横贯全境。发挥近郊优势,高桥的经济持续稳定快速,高桥房产、商贸、旅游等产业得到稳步发展。作为江南水乡,高桥镇的桥与水的文化历史悠久,境内拥有众多古桥,宋代康王抗金的故事流传百年,广大人们所熟悉的古代四大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也是发生在这里,高桥依姚江而繁衍,前塘河、后塘河穿镇而过。如今,姚江南岸初现“白鹭绕江堤、清风送花香”的丰姿;与轻轨、中山西路延伸段并行的后塘河,正投入3亿元打造生态景观带,再现千年塘河历史风貌。

2.2现状分析杨家漕路段(北起通途路南至S59省道),包含高桥公园及康王休闲公园。

2.2.1交通现状问题该商业街人车混行,缺少停车位,随处乱停车,人行道多被占用或者毁坏,卫生较差。街道铺装杂乱、没有统一性,形式陈旧;人行道路面凹陷现状严重;无障碍通道被占用,防滑性能不高。

2.2.2商铺及建筑问题杨家漕路作为高桥镇的最为繁华商业街,商铺繁多,但大多为小商小贩,门面宣传简单、粗略、杂乱,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格,更不用提起具备文化氛围。两侧建筑风格多样,且形式上存在单调乏味的问题,无法形成当地的传统地域文化氛围,传统住宅建筑与新型住宅建筑沿轻轨一号线南北划分,分割突兀。建筑外立面色彩多样,也无法统一。

2.2.3公共设施问题整个地块公共设施极为缺乏,公交站台仅有站牌捆绑在路灯柱上,没有座椅、垃圾桶、等候亭等;没有路牌等指示系统的设置,没有体现地域环境的识别性、文化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不健全,与居民生活贴近的社区级设施配套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周边的环境品质不高,设施与地方文化特色的结合不足,吸引力不够。

2.2.4园林绿化问题街道绿化单一,林下植被不齐全,没有明显的层次分布,且被破坏较多;路边野草丛生,多显荒凉之境。

2.2.5休闲文化问题街道开放性的公共绿地仅仅有高桥公园及康王公园两个,且康王公园基本已经废弃,高桥公园也破损严重,不能给市民提供较好的休闲场所。一条商业街由南至北一路贯穿,却没有能够供行人停留的基本公共设施,街头游憩绿地缺乏,周围居住区绿地的开放性不够,市民日常休闲利用率不高,这将导致城镇居民在外停留的时间会大大的减少,由此引发居民之间将缺少交流场所的问题,从而导致城镇文化凝聚力逐渐削弱。作为高桥镇主要的商业街道,文化宣传现状异常薄弱,不仅仅在铺装、商铺立面上没有任何体现,在集中的文化宣传上,也仅有公园外侧的宣传栏,形式老旧单一,且被商贩阻挡。受城区土地资源限制,高桥镇镇中心商业街内人口压力大,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缺乏市民游憩空间等问题日渐显现,此类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桥镇的未来发展。

2.3设计理念与目标杨家漕路位于宁波轻轨一号线的对接处,是未来高桥镇建设发展对外宣传的“重中之重”。根据高桥镇杨家漕路所存在问题,并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调查途径,深入研究高桥镇的当地传统文化,从而确定“以历史文化为轴,辐射城镇的改造建设”的设计理念。根据甲方的设计要求,定位于宁波近郊高桥镇城镇商贸商务中心商业街的杨家漕路我们制定了三大设计目标,传统文化展示基地、现代商业繁荣的代表、市民的游憩天堂。

2.4设计手法设计手法上遵循多样统一,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概念提取,创造统一的装饰风格和形式,在各个空间中,利用各个要素进行组合变化。设计过程中注重集中与分散原则,强调重点突出,全面推进。文化传承重点抓住几个景观节点,如公园、公交总站、公交站台及商业街中游憩空间节点,进行重点装饰设计等。分散是对各个空间中的各类因素,如地面铺装、商铺招牌、立面装饰、座椅、树池、花钵、路灯、垃圾桶、广告灯箱、信息栏、指示标牌等,均进行设计改造,形成统一风格。

2.5商业街区景观设计

2.5.1街道空间界面通过整个沿街两侧建筑立面改造、店面门面立面改造设计、招牌改造、空调机位立面设计、墙面粉刷、地面铺装改造设计、防盗窗整体设计、街道节点装饰及景观设计等系列的设计,塑造整个街道形式整洁、丰富而又统一的商业形象。商铺立面结合原有建筑及各个商铺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三种形式,兼顾了各种建筑形式和商铺二楼通风、采光、放置空调的要求。商铺广告牌在外形上都固定规格进行统一,采用了深灰色槽钢边框,内部可以采用彩色铝塑板加发光字。上方可以采用横向槽钢拉条,遮挡空调兼顾采光需要,或者全部采用横向槽钢拉条。空调安放,一可以放在广告牌上方横向拉条内侧,二可以放店铺立柱处,外侧采用深灰色槽钢拉条进行装饰遮挡。

2.5.2街道色彩设计对整个街道两侧的建筑进行分析,传承当代水乡地理环境及传统建筑灰墙黑瓦的色彩体系,配合整体商业环境要求,构建以浅灰色系为主深灰色为点缀的色彩基调,各个商铺招牌文字色彩自定,形成统一而又有变化的效果。对外立面色彩夸张的建筑进行重新粉刷。

2.5.3形态学演绎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特性进行分析继承,通过艺术性的手法提炼出典型的形态元素,将其运用到空间场景中。如在街道南入口处的休闲绿地除了展现历史文化的浮雕外,还设计以梁祝化蝶为魂的飞翔形雕塑,即是一种文化宣传,又蕴意高桥镇经济能够腾飞,满足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对高桥的众多桥形态进行提炼,构成新的造型元素,将其融入到整个商业街的众多界面中,如商业街二楼防盗窗、LED文化宣传墙面装饰、街道栏杆等。

2.5.4“道”与“场”在街道空间,重新考虑道和场的设置,利用原有的荒废绿地,在公交总站北侧设计休息空间。通过南入口休闲绿地、文化景观围墙等设计,衔接S59省道与轻轨,与轻轨沿线绿化设计、高桥站的“抗金”文化主题相互呼应,为轻轨、省道的往来交通打造一个文化气息浓厚、适宜人流集散的绿化空间,为高桥的整体形象的宣传及文化氛围的塑造添砖加瓦。高桥公园总体改造,设计面积约为19380平方米,包括整体平面布置改造、公厕的设计、健身路径的设计、水体的设计、主题展示景墙的设计、绿化改造的设计、雕塑小品及标识牌的设计等等。公交总站设计,包括出入口的改造、入口立面改造、候车亭设计等。

3结语

篇7

【关键词】:田野调查 乡土建筑 文献法 测绘法 访谈法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2009年,因缘际会之下我们开始了乐清黄檀桐村的乡土建筑研究。为了对黄檀桐历史文化名村的乡土建筑状况和民俗生活的内容有一个系统地了解,2009年以来我们对黄檀桐村进行了多次考察。期间相继走访了乐清市城北乡乡政府、乐清当地的档案馆、图书馆、乐清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等单位,收集黄檀桐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开发的相关资料。整个调查试图从一个民俗学的视野下观察乡土建筑环境的构成因子,因而调查内容涉及了黄檀桐村的历史沿革(村落发展历史、重大历史事件)、自然环境(山脉、河流、矿藏、动植物资源、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物品供给、人口迁徙、社会组织结构、迄今为止保存较为完整的重要宅院的建筑构造,以及村内民俗生活等等诸多方面。在黄檀桐村的田野调查中运用了多种具体的调查方法,同时为了突出单个古村的研究的特点,这里将黄檀桐古村中的调查工作和调查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能为同类性质的古村调查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一、建筑学视野下的传统调研方法

1.测绘法

建筑学领域关于乡土建筑的调查借鉴了考古学的诸多经验,形成了建筑测绘与文献学并重的方法。建筑测绘包括了测量和绘制两个部分,测量必须在调查对象所在地进行,所有测量获得的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绘制则包含了两种形式,一种是为了辅助记录测量数据所作的图形记录,大部分时候以手绘为主。另一种是对测量数据整理分析后形成的规范的测绘图纸。建筑测绘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在开展工作以前应作好充足的准备——首先,要制定全面的测绘计划,还应选择合适的测绘工具与测绘时间,测绘开始后可根据之前制定的调查计划,确定测绘顺序。此外建筑结构、立面形式、屋顶形式以及斗拱、柱础、木雕、砖雕、彩画、铺地、对联、龛台等细部大样都要作好详细的记录,形式最好图文并茂。还可以适时地用相机拍摄下建筑各个细部的照片,以便以后参详比照,事实证明这也是在后期数据整理中非常可靠的辅助手段。

在黄檀桐村作测绘的时候,我们发现古村落的许多建筑在两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宗祠为例,为了迎合旅游的需求,宗祠戏台周围的通道被改建成了展览室,入口左右边加建了管理用房,宗祠周围的地貌也被整理成宽阔的平整场地,方便日益增加的游客停车、集散。宗祠况且如此,更宸论那些无人居住的宅院,还有那被台风天肆虐过的倒塌建筑,这个时候适时图形图像类得数据整理与记录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文献法

建筑考察中通过文献学的方法获得的资料可以与测绘资料相佐,通过历史、地方文献的研究可以了解地区建筑发展的历史线索。乡土建筑中的文献有族谱、县志、地方志、专著、杂文等多种形式,再者,某些建筑上的铭文、刻字也可以成为乡土文献的一部分。如黄檀桐村的考察中已发现的可供研究的文字资料就有《乐清县志》、《浙江省名村志》、《卢氏族谱》、青年作家杨坚的《吾乡吾土》,另外,宗祠、卢文周、东不大宅几处重要建筑与先祖墓碑上的刻字,在没有专史、专著介绍的黄檀桐村这些文字资料就是文献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它与建筑测绘可以构建起比较完整了建筑信息的脉络。

二、民俗学视野下的调研方法

1.访谈法与参与法

除了建筑学的方法,田野调查还可借鉴民俗学的方法。民俗学对于民俗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的两种方法——田野作业与文献学的方法对于搜集与建筑相关的民俗资料有着明显的优势。与建筑学中以本体研究为主的调研方法不同的是,民俗学田野作业的方法在调查之初撒下一张大网,更容易全面地研究乡土建筑的环境特征。因为民俗本身包含内容量大,且范围广阔,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物质生产生活到岁时节日、信仰、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等。这些存在于民间的活的民俗事项,既具有历史传承性、又表现为具体现实形态,篆刻在建筑空间中。对于这些资料的获取一定要身体力行地下到民间,积极地与调查对象交谈,并且要与调查区域内的不同对象交谈。为了提高调查资料的可靠性,有时甚至要深入到调查对象中与之共同生活,正如民俗学研究专家钟敬文所说的“从生活方式的参与,进而到文化心理、民族意识的参与”[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484]。

2.文献法

文献学方法在民俗资料获取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许多民俗史、风俗志、地方志、诗文集中对传统风俗习惯都或有提及,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这是非常珍贵的材料。虽然那,本次调查的黄檀桐村民俗文献不多,但是一些地方口头文学和当地媒体资料也可以纳入到民俗文献中进行分析研究。

三、建筑学与民俗学并重的具体调研方法

事实上,实际调查过程中建筑学和民俗学的方法并不是如此泾渭分明,对于同一个对象的调查为了力求调查资料的真实可靠,往往融合了两种不同的调查方法。下面以调查过程中的几个具体对象,分别介绍其调查方法。

1.关于重要建筑的调查

古村中常常有许多破坏严重或完全倒塌的建筑无法进行完整测量,针对这些建筑的调查可以通过对村民的访谈,使其回忆建筑的历史面貌,或者对建筑遗址遗迹进行详细考察,从建筑历史发展规律尽可能地去复原建筑原貌。对于一些比较重要且主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的乡土建筑则可以进行详细的建筑测绘,并通过手绘图纸、拓印图和电脑输出的CAD、Photoshop图纸等形式,完成了各个主要建筑的总平面图、外立面图、建筑内部平面图、剖面图、以及建筑内木雕、砖雕大样图的绘制和记录。测绘是个细致的工作,对那些建筑的柱础、地基、建筑主体框架、梁架结构、门头、墙面构造等也应进行分类采集,如果可能应该形成分类对照的分析表。此外,重要建筑的调查还包括了建筑建造年代、历史住户、使用情况和历史相关事件与人物等信息的采集,这部分的信息一是通过建筑上的牌匾、刻字、典型构造推断,另一方面是通过与现居住于此的住户或村内年长的老人的访谈进行补充和验证。

2.关于村落格局的调查

一般历史悠久的文化名村关于村落格局的形成在其族谱与地方志当中都有介绍,保存完整的族谱中还有建村伊始的选址缘由的记载,和村落最初规划的格局图,这类村落格局的调查就可侧重历史文献记载。但是也有一些古村如果缺失该部分的文献记载,如本次调查对象黄檀桐村,在其调查中我们则侧重了村落格局近一个世纪的状况的调查。黄檀桐村格局紧凑,生产用地、居住用地、防护用地相对集中,四面环山的地形形成天然屏障,历史上格局变化较少,主要在50年代后有较多改变,针对这种现象,调查工作主要侧重了走访,再结合相关测绘仪器,如海拔仪、测距仪在卫星图的基础上,将宗祠、住宅、古庙、龙游溪、古树名木、寨门、巷道、农业用地、经济用地等进行了定位。

篇8

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的数学模型从“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对街区低碳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衡量,用以计算出其影响力最大的指标,并对其低碳旅游发展现状给予评价,分析现阶段街区旅游产业在低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测度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历史文化街区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和欢迎,因此,在低碳旅游的背景下,将低碳理念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开发相融合,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的低碳发展之路,使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社会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同时又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国内对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大多仍停留在关于街区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街区的发展途径和模式上,定量研究和数学方法的运用较少,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和现实指导意义。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案例点选择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街区按照保持古城格局、展现传统风貌、美化环境景观、传承历史文化的基本要求,相继实施了房屋修缮、河道清淤、码头修整、驳岸压顶、绿化补种、路面翻建、管线入地等基础性工程;不但保护了古井、牌坊、古桥、古树、古建筑等历史建筑,同时也保护了街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市先后组织编制了《苏州市低碳发展规划》、《苏州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工作初步实施方案》等低碳发展计划,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苏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发展旅游产业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能够为促进城市的低碳减排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1.2调查过程为了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进行测度,笔者从2015年6月到11月向专家发放了15份《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评价研究专家征询问卷》,有效率达100%;向游客发放300份《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评价研究游客调查问卷》,有效问卷287份,有效率达95.66%。

1.3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衡量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程度,仅用几个指标并不容易加以判别,需从各个环节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能够对街区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鉴于此,本研究将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指标体系按照四个层次进行划分,包括目标层、指标层、要素层和因子层等,具体由34个因子组成,如表1所示。

2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测度和评价方法

2.1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本文采用归一化法对各指标的数据进行无量化处理。

2.2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本文基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Matlab软件等计算各指标层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及其最大特征值,最后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依据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标定值,整理成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记为A;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方根法求解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经过归一化后记为Z,最后计算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和系数检验。

3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水平测度和评价

3.1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水平测度本文将各项评价指标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进行计算,从而反映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水平。

3.2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的水平评价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关于碳排放和低碳旅游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产业低碳发展阶段的评价等级标准,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出Y值,判断街区旅游产业的低碳发展水平,具体阶段等级划分如表2所示。

4评价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现阶段处于弱低碳街区的发展阶段,总分为4.5682。制约其低碳发展的因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低碳旅游日趋流行的当下,节能减排等环保指标应成为评定低碳街区等级的硬性指标。低碳旅游的关键要素是节能、环保和生态,发展低碳旅游需要转变固有的粗放式经营发展模式和理念,必须以维护街区的生态环境为根本。第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曾在一段时间内受到短期利益的驱动,在资源规划和开发过程中重利用而轻保护,结果导致其旅游资源价值遭到贬低,更严重的是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恶化。特别是一些开发商忽视科学的规划,在开发过程中大量地拆迁,并在运营过程中超额接待游客,大幅度超过街区环境承载力,最终导致街区的旅游资源和环境过度利用而遭到破坏。第三,近年来,全国各地旅游业迅猛发展,但历史文化街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管理,加之生态环保意识的缺失,一些游客在街区内随意丢弃垃圾,使得街区内的生态环境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然而街区内垃圾废渣的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势必会造成极度不必要的碳排放。

5结论

第一,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文资源、历史建筑以及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等良好的基础条件,进行全面的科学论证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从而建立一个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低碳旅游体系。第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应当加大低碳宣传效率并丰富宣传模式,这就要求当地政府要加强管制力度,同时让游客正确树立并强化自身低碳旅游的意识和理念,从而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做到节能减排以降低污染。除此之外,街区管委会还可从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旅游产业对游客在加强宣传的基础上,随时对其予以低碳旅游的教育,从而强化游客低碳旅游的意识。第三,加强低碳技术的应用,加快低碳街区的建设。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可以充分利用低碳技术,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并将一些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到街区建设和管理中,从而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同时还可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以实际行动建设低碳街区。第四,控制好街区生态承载量,促进街区低碳发展。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应根据自身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进行合理规划,测算出街区科学的环境承载量以控制游客数量,尤其需控制好街区旅游旺季的客流量。第五,推行低碳积分奖励措施,提高游客环保意识。街区应积极制定低碳旅游积分计划,同时倡导旅游者积极实行积分计划,鼓励游客在各个产业中尽量减少碳排放,并以积分计划为依据对游客的旅行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参考文献]

[1]叶青.历史文化街区的低碳发展之路———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J].城市探索,2011,(12):17-18.

[2]高畅,夏青.碳足迹视角下的历史街区保护策略和量化评价———以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持续性保护规划为例[C].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7426-7435.

[3]姚佳.基于低碳理念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邵翔,等.“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中国名城,2010,(5):16.

篇9

(一)诚信守诺千古传唱———延陵季子长眠于此。在众多历史名人中,笔者认为最能代表江阴历史文化的正是被称为“第一位开发江阴的历史名人”季子。季子原名季札,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德者、贤者,春秋时期吴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其一生有三件事被广为传诵:三让王位、出使列国、徐墓挂剑,体现了至德、礼让、诚信和睿智。在传统的儒家观念中,泰伯、仲雍以及延陵的季札同为至德之表率,被称为“至德第三人”,为后人仰慕典范。孔子闻季子之德,曾为他篆刻过碑文。如今,季子墓保存完好,立于江阴申港申浦河西畔,“季札挂剑”以诚信礼仪誉满天下的故事流传至今。(二)百折不屈追梦一生———游圣徐霞客起航地。明朝徐霞客为了探寻长江源头,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以一腔爱国热情踏上了属于他的征途。一路历经艰险,历经三十几年,游遍了祖国各地。在那个以当官、为国赴死、忠君爱国为正途的朝代里,他抛弃世俗观念,选择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祖国,把自己对祖国的爱都落实在了自己的行动上。对山水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这在今天看来无疑也是一种爱国精神。其著作《徐霞客游记》被称为“世间真文字、奇文字、大文字”。徐霞客身上有我们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思想,他矢志不渝,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真理的探索。即使在生命遇到危险的那一刻,也未停止过对事业的追求。(三)誓死抗清成就忠义之邦。江阴被称为“忠义之邦”源于明朝末年抗清的守城之战。面对清兵“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人”的蛮横告示,江阴人民振臂高呼“头可断,发不可剃”,阎应元、程明遇带领江阴的百姓守城抗清,整整坚持了八十一天,清朝军队损兵折将七万余人。江阴城破之后,阎、陈二人慷慨赴死,全城百姓壮烈牺牲,仅存男女老少五十三人。江阴人以血染的风采光耀史册,忠烈之气与天地共存。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感于江阴百姓的忠肝义胆,钦命篆刻“忠义之邦”四个大字,镶嵌于江阴南门的门额上。(四)中国民乐之乡、英杰辈出———刘氏三兄弟。20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风云变幻,波澜壮阔,文化艺术领域也是星光灿烂,英杰辈出。其中江阴的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在中荷戟前行,颇多建树,为白话文、新诗、语音学、考古、摄影、民族器乐演奏与制作创新、民族音乐创作等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奠基性的探索,被海内外誉为“刘氏三杰”。刘氏三兄弟在各自的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并且为了自己的爱好、理想穷其一生。(五)明清设学政衙署,人文荟萃、底蕴丰厚。江阴自古为泰伯化育之邦、季子躬耕之邑、英才荟萃之地。明清更是设立学署,重教崇文之气愈浓。自宋至清,先后出文进士415名,武进士14名。宋代,江阴青阳葛氏一门祖孙五世连第进士13名,皆有著述。近现代江阴更是人才辈出,胡山源、吴文藻、蒋新松皆出自江阴。这些优秀历史文化就在大学生的身边,没有疏离感和陌生感,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探究冲动,并成为效仿的榜样,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人文素养。

二、江阴历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一)丰富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江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史称马家浜文化。在江阴还发现了高城墩文化遗址、佘城文化遗址,它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的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吴文化。境内名胜古迹保护完好,文物藏品丰富。季子墓、徐霞客故居、刘氏兄弟故居供人瞻仰缅怀,出土的陶器、漆器、铜器、玉器、金银器、书法画作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和智慧,这些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文化知识。(二)学习霞客精神,完善自身人格。徐霞客抛弃功名利禄,不畏艰险,踏遍千山万水,穷其一生探寻长江源头,考察祖国地质地貌,在他身上体现了科学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这些精神无论是从国家对大学生的期望,还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来说都是迫切需要的。徐霞客为青年学生树立了榜样,他的经历鼓励大学生不要墨守成规,要大胆创新,终会有一分收获。在他身上,大学生可以学到重实践的精神,不迷信固有结论,通过实践大胆求证,这也是时代所需要的品格。他身上所体现的一种爱国情怀更值得大学生学习,他不畏千辛万苦,用脚丈量祖国的山山水水,把对祖国的热爱切实落到实际行动中。(三)欣赏刘氏杰作,丰富艺术涵养。江阴人士刘天华是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歌舞引》《飞花点翠》等。刘天华一生创作了10首二胡曲,尝试“中西调和”音乐风格,他的作品立足于传统、兼容并蓄,具有开拓精神。他的音乐对后来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他的《空山鸟语》《光明行》等五首曲子的音乐风格就是刘天华“中西调和”的新音乐风格的代表作。大学生通过对其艺术作品的欣赏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四)学“忠义之气”,立“爱国爱家”之志。江阴千百年来不乏忠义之士,为捍卫正义不惜牺牲生命。明末清初,因全城百姓同仇敌忾抗清又获“忠义之邦”之称。从“东林后七君子”廖昌其和李应升的拼死谏奏,到抗清守城之战的八十一天,无不是江阴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故事。在重新认识江阴的历史之后,“爱国爱家”有了现实可寻的人物事件支撑,对当代大学生树立“爱国爱家”之志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五)学“季礼挂剑”,树“守诚守信”之德。季礼挂剑的故事是:“延陵季子出使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还,可是徐国国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陵季子说:‘上次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想要这把宝剑,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是这样,在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但继位的徐国国君不肯接受,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守诚是真实不虚妄、诚实不作假,是诚信的基础。守信是言而有信、遵守诺言,是诚信的本质。季子一不失信于亡故之人,二不失信于心中之诺。季礼挂剑将“守诚守信”的真谛演绎得淋漓尽致。今天,诚信的品德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季子挂剑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诚信品德的宝贵,树立对诚信的价值认同,并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让中华美德得以发扬传承。

作者:戚环宇 傅益文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篇10

【关键词】 鄞江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协调发展

0 前言

历史文化保护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工作,是保存灿烂历史文化的责任。鄞江古镇有着悠长的千年历史文化,灿烂的它山文化、多彩的自然遗产等,都是世人无尽的文化财富。近年来,鄞江古镇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休闲”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为鄞江古镇“谋发展、求共存”。但古镇文化保护工作仍旧“任重道远”,规划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为古镇的明天开创更加开阔的道路,实现古镇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协调并进。

1 鄞江镇历史文化遗产分布

鄞江镇位于浙东四明山东麓,是宁波和鄞县的发祥地,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四明首镇”的美誉。全镇森林覆盖率高达60%,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风光秀美,樟溪潺潺依村而过,凤凰山、纱帽山环镇而立;鄞江镇历史悠久,全镇现有30余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如名震四海的它山堰、断坑岩、南北宕、古树群等,均是美不胜收的乡村胜景,是鄞江古镇灿烂人文历史的体现。

1.1 八邑津梁的鄞江桥

鄞江至今已有1600余年的悠长历史,是鄞县乃至宁波的发祥地。所以,从遥远的鄞江文明诞生,就注定了古老的辉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曾在一段时期内,鄞江镇是浙东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是灿烂浙东文化孕育的温床。而在鄞江镇的历史产物中,鄞江桥是千年桥梁,鄞江镇以桥名镇。鄞江桥始建于北宋年间,全长38丈、宽3丈,是浙江省第一座木质结构大桥,有深厚的历史价值。

1.2 功侔鬼神的它山堰

千余年的历史积淀,滋润了灿烂文明的鄞江生灵。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的它山堰,以其有容乃大的宽阔胸怀,哺育了勤劳智慧的鄞江人民。作为国家级文物单位的它山堰,名扬四海,是世人敬仰的世间杰作。水利瑰宝的它山堰,始建于唐太和七年,全长134.4m、面宽4.8m。而与之繁荣的文化活动,也沿袭着唐宋时期的“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庙会,可谓是文化活动一派欣欣向荣。

1.3 融山水人文一体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鄞江镇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不遗余力的“再生”人文资源,开创“旅游、文化、生态”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它山堰,是鄞江区的十佳旅游景区之一。同时,着力打造文化群落,凸现出“唐朝宁波、千年古镇”的历史风韵,引发世人无尽的历史情缘。

2 鄞江镇历史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历史文化保护是现代人的责任,也是对历史的一种情愫。鄞江镇在打造历史文化名镇的进程中,历史元素的流失破坏、“三大关系”的矛盾突出、规划保护的滞后,均是鄞江镇在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2.1 历史元素流失破坏

历史元素的流失破坏是文化保护的“杀手”,是鄞江镇打造文化名镇的重要因素。由于城镇化建设的缘故,厚重的鄞江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现代建筑结构的融入,对古镇的原有风貌造成较大破坏。厚重的历史文化,就这样在现代元素中消逝。鄞江镇要想打造历史文化名镇,需要留住历史元素、保护历史素材,丰满鄞江镇的历史内涵。

2.2 “三大关系”的矛盾突出

三大关系—保护与城镇建设、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古镇居民。这三大关系即敏感,又紧密关切古镇保护规划的成败。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如何并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是一项长期规划的工作内容。而开发随之带来的文化破坏,过多参杂经济利益,反而破坏了名镇文化保护的意义。且文化名镇的规划,不能缺少古镇居民的积极参与,而村民的利益又是调动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这就强调关切村民的生态环境、经济利益等,都要惠及到保护规划的实质。

2.3 历史文化规划保护滞后

鄞江镇一直大力推行文化名镇的保护工作,在近年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实际的规划保护管理中,暴露出工作的滞后性,完善的古镇规划尚未成形,保护法律尚未完善,专业管理人才缺少,规划保护工作缺乏实质性创新。同时,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乱建、乱搭现象普遍,古镇整体风貌逐渐流失,历史文化无法复制,这就很大程度的增加了古镇的保护难度。

3 鄞江镇历史文化名镇的实施战略

鄞江镇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任重道远,需要以科学完善的实施战略为依托。统筹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好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夯实古镇村民广泛的参与性,完善规划保护的基础建设等,均是古镇在文化保护中“谋发展、求共存”切实举措,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一直贯彻,高举科学发展道路。

3.1 统筹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文化保护工作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鄞江镇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何在趋势中保留历史,考验着鄞江镇人民。在今后的文化保护规划工作中,要统筹好两者关系,不能厚此薄彼,反而造成文化保护不到位、城镇化建设无依托的局面。对于现代建筑元素、生活元素等的融入,都是需要立足于文化视角,进行全面而科学的统筹规划。在古镇文化保护规划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文化保护”,城镇化建设要配合与促进文化保护规划工作,为文化保护创造良好的条件。

3.2 充分利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多达30余处的自然与人文遗产,是古镇历史文化保护的坚实支柱。目前,在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再挖掘”、“再创造”,是利用好、发展好、保护好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古镇应紧紧以他山文化、休闲旅游资源为依托,不断完善“文化、旅游、度假”一体化的保护规划战略。

3.3 夯实古镇居民广泛的参与性

古镇长远的规划保护离不开居民广泛的参与,在思想行为上配合政府的保护工作。目前,需要大量强化宣传工作,改善村民对于文化保护的认识。并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等,在文化规划保护的过程中,处理好三大关系,特别是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村民的关系,实现“阳光”保护的和谐氛围。

3.4 完善规划保护的基础建设

在保护规划中,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关键。在大力推行一体化的建设模式下,更加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是后续工作的基石。同时,规划保护要成形并不断的完善,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法律,以及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为规划保护融入创新血液,这样才能维护文化保护工作的科学开展。

4 结束语

鄞江古镇的文化保护仍旧任重道远,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寻求适合文化保护的完善规划,是鄞江人民不懈努力的方面。在大力推行“文化、旅游、度假”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下,就是对文化保护与古镇发展的良性协调。但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仍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利用好自然资源、夯实村民参与的广泛性等规划工作,这样才能开创鄞江古镇更加美好的明天,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 任远.胜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 王林.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比较[J].城市规划,2011(08)

[3] 张家臣.历史建筑保护及利用发展研究[J].建筑技艺,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