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2 15:3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理论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审计理论;逻辑起点;审计基本动因
一、引言
1961年,莫茨和夏拉夫共同出版了《审计理论结构》一书,开创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先河,自此之后,众多专家学者便展开了对审计理论的研究。代表性的有美国会计学会出版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1972年),C·W·尚德尔(美)编著的《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1978年),之后安德森以及汤姆·李和大卫·费林特也对审计理论结构作了深入的研究,对后世影响较大。国内对审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在近二十年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对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审计实践也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比如对于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问题众说纷纭。
二、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不同观点及其局限性
由于不同学者研究方式、研究背景的差异,审计理论界对逻辑起点也存在多种不同见解。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主要包括:
1.以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莫茨和夏拉夫、尚德尔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审计假设为审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由此推出审计概念,然后用它们来指导审计准则,形成审计规范。
其局限性表现在:首先,以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会造成审计理论与社会环境相脱离;其次,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对无法证明的现象根据客观规律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它可以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基础,但是不能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2.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安德森为代表。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受到会计研究目标导向的影响,这种观点认为审计目标出发是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其他的审计要素都是围绕审计目标展开的,因此,将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
其局限性表现在: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的导向,它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主观判断,并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审计目标会随着时间或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从审计目标出发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就会缺乏稳定的基础,所以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也是不恰当的。
3.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以汤姆·李和大卫·费林特为代表。这种观点认为审计本质是审计的固有属性,是稳定不变的。只有准确把握了审计本质,才能正确把握审计理论的研究方向,其他审计要素的提出才有基础可言,从而进一步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研究框架。国内十几年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也有其局限性,表现在:认识审计本质离不开具体的审计环境,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等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弄清了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才能进一步认清审计的本质,因此,将审计本质不能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4.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
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刘明辉教授为代表,在《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一书中有所体现。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环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审计系统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同时,审计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一切审计实务存在的基础,也是一切审计理论要素产生的源泉。审计环境是沟通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桥梁。
但是,审计环境是审计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不能决定审计的存在和发展,审计的本质、职能和目标是由审计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另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审计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知识和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审计环境,将来还会出现新的审计环境,因此,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所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缺乏足够的稳定性。我们应当重视审计环境对审计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以此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
此外还有二元或多元导向型,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如果仅为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本质、审计环境中的一种,对于正确、全面研究审计理论是不完善的。因此,他们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二元论、多元论,但是,它违背了了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唯一性,因此也是不可取的。
三、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具有的特征
1.唯一性
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必须从一个切入点入手,这个切入点就是逻辑起点,从这个点出发研究审计的其他相关问题,才能对审计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形成审计理论,并以此指导审计实践,构建审计理论体系。
2.联系性
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与审计理论体系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逻辑严谨、内容完整的理论体系。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审计也是如此。一方面,逻辑起点联系审计系统与审计环境;另一方面,逻辑起点联系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以逻辑起点产生的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践,自身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3.初始性
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应该具有初始性,是审计理论体系中各种复杂要素的基础。逻辑起点的实质内容应表现为审计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规定。对审计理论的研究是以逻辑起点为出发点的,在它的指导下,审计理论研究的其他问题才得以解决。
4.一致性
这里说的一致性是指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应该是一致的。任何理论的诞生都是历史过程的抽象,因此,逻辑起点应该与历史起点保持一致,而不能超越历史起点。
四、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提议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应将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即维护产权,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理由如下:
首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有多种不同观点,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两权分离观”和“受托责任观”,但基本动因只有一个,即维护产权。符合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唯一性的要求。其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反映社会环境对审计系统的客观要求,是环境需求与审计本质、基本职能结合的统一与概括。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推动下,形成审计本质和审计职能,进而产生审计基本目标。再次,维护产权这一基本动因是审计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初始的思维规定。正是从这个因素出发,才出现了审计主体与客体,进一步衍生出审计本质、假设及审计目标、审计规范等。产权动因论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是制约审计本质、职能和目标的。审计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围绕维护产权这一基本动因展开的。最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是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又是审计工作的历史起点。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变革追溯到底是为了体现产权结构、反映产权关系、维护产权利益。从这一方面来看,其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是一致的。
审计本质是以审计基本动因为基础的,进一步衍生出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审计准则、审计程序和方法,最终形成审计报告。另一方面,审计理论结构作为一个理论系统与审计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还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体系的作用表现在,要求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革,与此同时,审计理论通过审计实践的反作用而不断改善环境的状况。因此,进行审计理论研究、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框架就应该将审计基本动因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审计基本理论比较:前后一贯的理论结构[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72-82.
[2]赵红莉.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新思考[J].财会通讯,2010,(09).
[3]祖建新,石道金.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J].财会通讯,2006(2).
[4]杨蓉.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新思考——审计本质目标[J].中国证券期货,2011(6).
篇2
【关键词】审计;经济学;理论
1制度经济学前提
1.1制度经济学简介
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Economics)是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制度经济学在一定基础上为审计理论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将从契约经济学作为入口,用于探讨契约经济学在审计理论中的具体体现。
1.2契约经济学是建立审计原则的重要基础
契约经济学的快速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它已成为当今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契约经济学通过契约理论对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进行剖析,为我们充分认识审计理论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也为推进审计制度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契约理论在审计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委托理论来看委托理论开创了一个新的审计视角,它将委托的关系视作一个全新的整体。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中,我们将每个主体作为一种“理性人”,即利用有限的资源为自己谋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基于审计理论的委托中,审计的需求者———企业作为委托人,与受托人———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不一样的利益目标,审计的需求者追求审计质量的可靠性,而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则追求其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就导致两者在行为上有巨大的偏差。因为人有自己的利益追求,这就使得委托人必须要对人进行一定的激励以及承担用以约束人越轨活动的监督费用来使人朝着有利于委托人的方向发展。外部监督作为一种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委托人所承担的成本。②从审计制度建设来看审计制度的设立需要经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审计的本质作为出发点,审计制度用于约束委托方和受托方两者行为的同时,也是一种特定的契约关系,是对双方责任、权利、义务、行为和规范等的一种协议。从审计的独立性来看,审计只有保持其本身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才能被委托方所接受,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和保障契约的执行,并且不断的进行完善;其次,从契约费用以及成本方面来分析契约制度的合理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设计合理的激励制度以及增加适当的激励成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双方的利益,减少彼此的利益冲突。应当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进行审计收费、审计规范、审计质量检查结果的公示,都能提高审计工作的专业性。综上而言,现代的契约理论促进了审计理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审计理论的内容,使我们能够更加科学认识审计工作的客观规律,更全面的考虑我国当前审计所存在的问题。
2产权经济学前提
2.1产权经济学简介
产权经济学(EconomicsofPropertyRights)是流行于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学派,它起源于60年代以后。它是从产权结构或产权制度的角度研究资源配置率的,研究如何通过界定、变更产权安排,创造或维持一个交易费用较低而效率高的产权制度。产权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追溯至上个世纪30年代。
2.2审计理论中产权经济学的体现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审计就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它是为了监督企业契约的制定而出现的。现代产权经济学在审计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审计的发展。具体体现如下:①从审计的基础上看,审计是随着经济责任各方存在产权利益纠纷而发展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体现经济责任各方的产权所有关系,所以,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基于深厚的产权关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断定审计就是产权关系的延伸与拓展。②从审计的本质上来看,审计就是为了协调经济责任体制各方的产权所有关系,它是为了解决利益冲突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外在的契约保障机制。审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经济体制各方的权益,产权经济学要求产权的平等分配关系,而基于利益主体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审计理论的发展。③从审计的发展过程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有不同的产权制度,而产权制度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的利益分配关系,经济运行体制与产权结构关系拥有严格的逻辑对应关系。审计在对经济进行评价的同时,它所反映的就是该时期的产权制度。经济体制的变动影响审计的发展,进而决定审计工作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伴随着产权经济结构的发展,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多样化、层次化等,促使审计朝着更深层次的地方发展。因此,产权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审计理论的发展,丰富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内容,从而开阔了我们的审计视野。
3技术经济学前提
3.1技术经济学简介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相互交叉的科学,是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而成,是一门经济应用科学。技术经济学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选择最佳技术方案。技术经济学开阔了审计理论的视野,为审计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3.2技术经济学的方法论在审计领域的体现
审计方法中的技术分析方法充分体现了应用经济学内容中的技术经济学原理。一个方案的实施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但不管如何我们要确保决策的实现能够保证最适宜的消耗。因此,在经济效益审计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来对其进行评价,从而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这种方法原理体现了技术经济学的原理,为审计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审计的基础。在方法论方面,技术经济学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当今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需要面对大量的审计资料,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构建经济模型,利用数学工具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来预测审计的风险和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的风险,并且提高了审计的效率,保证审计的工作质量。
4信息经济学前提
4.1信息经济学简介
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信息经济学是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信息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息的经济作用、信息的价值、信息的产业结果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信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不对称信息反映了审计关系双方所掌握信息量的不同,而基于这一前提,对审计工作质量的衡量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2不对称信息在审计工作中的影响
在审计工作流程中,涉及经济体制双方的各自利益。一方面,委托方作为审计成本的承担者,希望以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得更高质量以及渴望经济主体获得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审计判断;另一方面,受托方作为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基于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职业道德,要坚持合理并且严格的行为规范。委托方希望更多的表露经济体制的优势所在,受托方则需全面考虑经济体制的各项经济因素进而作出合理的符合其职业道德的审计判断。因为,基于这一前提,委、受托各方对经济体制的信息掌握量则会存在很大不同。在受托方处于信息劣势的情况下,要充分掌握经济体制的经济信息,这就要求受托方要进行全面的信息猎取以做出合理的审计判断。审计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由经济体制各方履行其职责而共同促进其产生的。委托方需全面披露企业各项真实的经济因素,受托方要利用其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合理的判断,两者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审计就是在这样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之中不断前进的。
5结论及后续研究进程
经济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理论更加趋于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审计的发展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从本文的内容可以看得出来,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审计的理论,并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把经济学的思路运用在审计之中,为审计工作者提高其工作质量,完善审计信息,改善其工作效率指明新的方向。对于本文只是自身归纳,在具体理论方面还有些许不足,还需进一步的加深研究。如计量经济学在审计之中的体现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审计工作质量以及技术经济学在审计中的应用都会推动其发展。因此,审计理论与经济学原理的结合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罗斌元.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学的形成机理[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2008.
[2]罗斌元.经济学视角下的审计质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9(3):82-83.
[3]朱文明.审计人员行为的经济学假设分析[J].财会通讯,2004(4):58-59.
[4]王小红.审计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2(2):46-48.
[5]朱亚兵,陈力生.审计风险成因———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J].会计与经济研究,2005,19(6):57-62.
[6]姚艳.审计独立性的内涵及其经济学解读[J].科技创业月刊,2007,20(2):66-67.
篇3
关键词:风险导向 社会审计 理论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方法,在理论与实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推动了我国审计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环境,认真学习并应用社会审计理论,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丰富风险导向环境下审计操作方法,促进审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从理论视角分析风险导向审计
第一,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资本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可以将财富创造过程理解为众多人员利益的共同组成体。从财务价值角度分析,公司内外治理是一个具有联系的动态系统。公司内部的财务分析人员、注册会计师、律师等对市场的认识决定了产业链的运行。
商业社会固定风险,表示完成公司内外整治后,由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如果投资者风险超过获得财富,就会导致价值链恶化发展,反之则良性发展。价值链中各个利害关系人所承担的风险都是相关的,所以进行自身风险评估时,必须要考虑到所承担者的风险,促进审计的发展。
第二,审计风险与现代风险导向。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将审计风险认为是狭义的审计风险,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及时进行审计评估,合理确定审计性质、时间与范围。现代风险导向下,审计分析包括会计事务所影业风险与狭义审计风险。现代风险导向下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广义风险,主要原因是,企业风险主要来自于财务报表风险;可以通过分析经营分享方式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降低了会计事务所风险。
第三,企业风险管理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出“风险组合观”将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在企业承受能力之内,提高企业总体风险防范能力。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从风险组合角度分析并识别风险;增加三项风险管理要素。企业风险增加了“风险反应”“事项识别”和“目标制定”三种要素,可以指导企业管理。在现代导向审计模式下,拓展了传统审计风险,评估对象也开始从内部向整体扩展;增加战略目标。内部控制可以将企业目标分析财务报告、合法性和经营目标。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体现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地位,实现了企业目标从过程向战略的转变。
第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差异;评估重心不同。传统风险导向下强调对控制风险评估,忽视固有风险评估。在此种情况下导致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发生分离。在现代风险导向下,实现控制风险与固有风险联合评估,减少了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评估结构不同。现代风险导向实现风险评估开始向系统化发展,可以综合分析。传统风险模式下的固有评估较松散;风险评估出现法差异较大。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风险评估直接评估审计风险,现代导向侧重于从经营风险分析。通常情况下,企业经营风险越大,审计风险就越大;审计方法侧重于分析复核的作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下,主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侧重于信息再加工,可以利用战略性分析工具了解风险。
二、准则角度下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第一,重新构建审计风险模型。现代风险审计要求不能仅仅从“会计观”上对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在充分了解舞弊及各项风险后分析对财务报告产生的影响。第一步使用“二因素相乘”。美国、英国与加拿大出版的《大型会计事务所审计方法的发展》研究报道促进了审计发展,但还要对内部准则进行改进。国际审计提出了二因素相乘审计风险模型,及时转移了风险,可以将其表示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第二步分析重大错报风险。一般重大风险主要来源于员工舞弊、错误风险与管理舞弊风险。
第二,重建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战略的影响。侧重于管理舞弊风险。通常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员工舞弊、管理舞弊和错报风险。管理人员应该将记账管理舞弊风险,剔除传统管理中假设;实现了自下而上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利用交易跟踪可以及时跟踪并发现风险,是一种紧密相扣的检测方式;使用个性化审计程序操作。分析员工舞弊与错报风险时,审计人员可以加强企业管理的配合,减少审计管理层的冲突。同时还要使用合理的程序审计。
第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准侧视角与理论视角的比对分析;实质性测试范围差异。以IAASB 审计风险来看,风险评估仅仅是一种判断,因此审计人员必须从账户余额、重大交易等实施审计程序。从理论角度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际是企业经营与业务的流程,可以减少企业风险;审计立足点不相同。理论视角的现代风险导向将审计风险定义成广义审计风险,主要由事务经营风险与审计风险组成,提高了审计单位的关注度。但是新准则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较狭义,主要对重大经营风险进行评估,没有对市场经营和审计失败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
三、探讨我国实施的风险导向审计
(一)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第一,审计环境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企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序,直接影响着企业各项因素的转变,导致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越来越复杂,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难度。当前我国审计目标不一致,导致社会公众开始对审计质量提出了质疑,影响了审计的发展。第二,传统审计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国内依然有很多企业使用传统审计模式,不仅影响了审计效率,还出现了严重的内部控制失控问题,对我国审计工作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第三,审计需求发生了较大转变。受我国特殊环境影响,我国依然利用政府制定的审计要求进行操作,从治理结构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出现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从外部来看,我国外部市场较紊乱。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要求我国必须改变审计需求,实施现代风险导向下的审计。
(二)完善我国现代风险导向下审计的措施
第一,建立完善的民事赔偿机制。首先实行集团诉讼与诉讼相结合。完善集团组织及选举机构,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其次,修正举证责任。审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投资者只要证明财务报表不真实,就可以提出诉讼,举报上市公司或注册会计师,符合举证原则。我国也可以借鉴举证原则由投资者提供因果关系复杂的论证。再次,放松诉讼条件,保证投资者可以维护自身权益。最后,实施合伙会计律师所。此种操作符合我国会计事务所改革方向,减少了普通合伙人承担的连带责任,提高了审计质量。
第二,实施统一收费,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必须平等对待国内外会计事务所。为了避免审计成本对现代审计造成的影响,可以结合地区差异合理收费,缩小地方差异。同时,还要积极宣传新的审计准侧,赢得社会人员的认可和接受。在分析时审计时不能仅仅重视成本,应该看重成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第三,提高注册会计队伍素质。人才是影响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可以结合行业要求,积极输送大量的国家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可以针对性实施一些措施,如兴办EMBA,培养国家化会计事务所人才;加强会计职业组织与培训机构合作,拓展培训渠道,积极培养后备性人才。此外还要加强培训资金,在长期培训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社会审计理论角度详细分析了风险导向环境下审计过程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无论采用哪种审计模式,都会受到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促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必须及时解决注册会计师存在的问题,解决审计难题,还要结合市场的发展,不断引进新方法,给审计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吴俊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09)
[2]陈林.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11,(03)
[3]罗冬梅.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07)
[4]李良慧.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06)
篇4
一、现代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历史发展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审计理论的研究亦是如此。构建一个科学的审计理论框架,是审计理论研究系统需要,是审计学科趋向成熟的表现。本文主要探讨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理论结构模式。何谓审计理论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也就是各要素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与组合的具体形式。审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自应有其组成部分(要素)及各组成部分(要素)的组合方式。也就是说,审计理论结构是由构成的诸要素组合而成,而且诸要素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意义何在?按照安德森(R.J.Anderson)的观点,“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必需的审计程序。审计理论还提供一个评价与改善现行实务与程序的框架结构。”为此,审计理论必须有一个框架结构或结构体系,即审计理论结构,它是我们指导和评价现行审计实务的依据。研究审计理论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构成审计理沦结构的要素有哪些?二是诸要素的内在联系,也即确定诸要素各处哪一层次?审计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是1961年莫茨及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PhilosophyofAuditing)。他们认为:“审计是有理论基础的,在审计行为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整套基本的假设和完整的概念体系。”他们以哲学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八项审计假设和五个基本审计概念(即证据、应有审计关注、公允表达、独立性、道德行为卜构建了由哲学基础、假设、概念、规则及实际应用五个要素组成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1978年尚德尔(charle,w.scholdl)所著《审计理论拟Theory。f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与莫茨及夏拉夫的模式相近,他则是从语义哲学、传播理论和思维心理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为“审计假设一审计定理一审计理论结构一原则一标准”这一形式。尚德尔的创新在于:(l)从假设中衍生了“定理”这一要素;(2)将说明理论结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构”作为一个要素。他更注重审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审计是一种旨在确立某种标准之遵循情况,进而表达意见或判断的人类评价过程”。1977年,安德森在《外部审计))(TheExtemal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由6个要素组成:审计目标一公认审计准则(GAAS)一审计概念一审计假定一审计技术方法一审计过程。安德森的贡献是,以目标为基点建立审计理论结构,并将目标的要求与作用延伸到实务即“审计过程”之中,形成了首尾相应的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TomLee)与戴维弗林特(Dav记Flint)两人的观点基本相似,但与以上模式均有不同。
汤姆李于1984年提出的模式由3个要素构成,即“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而弗林特于1988年提出的模式为“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一标准”。这两个模式的共同点是以审计的本质为出发点来构架审计理论结构。分析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可大致将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模式;(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模式;(3)80年代中期以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应该指出,上述各个时期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在历史上各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我们研究现代审计理论模式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今天的审计理论建设角度分析,上述模式似各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莫茨及夏拉夫是审计理论结构模式的奠基人,他们以哲学为基础提出了理论结构诸要素,直到现在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其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他们把各门科学的共同方法论—哲学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第一个层次要素,似失之过宽,而且其模式要素中没有列人审计目标、审计本质,也没有论及审计环境的影响,这些是他们所提出模式的相对不足之处。安德森的审计理论模式中提出了以审计吕标为基础引列其他诸要素,较之葛茨及夏拉夫的模式有新的发展,但是,他把审计假设这个重要的前提性因素列在审计准则及审计概念之后,逻辑欠严密。20世纪80年代汤姆李与弗林特的模式都从审计本质出发引述其他因素,把审计本质这个因素列为模式之首位,是有贡献的,但是他还没有把模式诸因素置于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考察。 二、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结构的影响审计理论结构与其他学科理论一样,受到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有:资本市场发展的全球化、一日千里发展着的信息技术、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诉讼风险环境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这些环境发生变化,均会对审计理论结构诸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全球化,包括资本利率、货币汇率的波动,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的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和产品更新换代、企业淘汰的加速。这些全球性环境因素,对企业的产品营销、成本、利润均会发生巨大影响,而作为鉴证、评价、判断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必然在其本质、目的、假设、概念及标准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审计的理论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信息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市场、企业经营方式和产品的更新、人们的消费及储蓄方式,也改变着审计本身,即审计工作的电脑化。时至今日,审计工作中收集、分析、抽样、判断和报告都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不仅利用计算机制订审计计划,储存工作底稿,而且可进行实时审计,保证客户的系统产生可靠的实时信息,同时可监控企业的经济业务,找出与审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可以预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审计软件的智能化将会实现,这就可减轻或替代审计师的劳动。
同时借助发达的信用卡金融工具和网络保密及识别技术而蓬勃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活动,已使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求企业能够根据某种要求,立即执行某种任务,建立或解除某种人事或商务关系,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大,从而对中介机构的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充分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必然推动审计技术方法的革命,从而影响审计理论结构。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审计。作为职业工作者的注册会计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无时无刻不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中,一有疏忽,这种潜在的风险就可能转化为实在的风险,从而引起诉讼。以西方国家的注册会计师为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涉嫌的诉讼案例已成千上万,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人了诉讼“爆炸”时期。仅1993年,国际六大会计公司在法律诉讼及赔偿方面的费用就占总收人的19%。在中国,近10年来,先后发生的涉及审计诉讼的重大事件主要有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诚”事件、浙江“尖峰”事件、山东“石油大明”事件、海南“琼民源”、四川“红光”和“东方锅炉”事件、甘肃的“银广夏”事件等。在验资业务方面,“全国已发生验资业务诉讼案件多达500余起,并仍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例都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或经济责任,为此,已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或受处罚。这说明诉讼风险对审计已产生重大影响,审计,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环境之中。注册会计师界也因势而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的五大会计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一种新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审计模式、方法或程序的采用,无不是职业界因日益变化的商业环境、审计环境而作出的反应。除上述各种主要审计环境外,审计还受到哲学、政治制度、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文化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可见,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必须置于审计环境中进行考察。近几年来,国际及我国的审计学术界都开始重视审计环境问题。中国审计学会曾把审计环境问题列为专题进行研究。西南财经大学蔡春博士撰写的《审计理论结构》论文中着重阐述了环境对审计理论的影响;胡春元的博士论文《审计风险研究》也强调审计环境与审计理论诸要素的关系。
三、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前已述及,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审计学家汤姆李和弗林特分别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中,均以审计本质与审计目标为起点构建审计结构模式。这里拟对审计本质在结构中的地位进行论述。审计本质是一定社会环境或条件下,审计在达到审计目标、实现其职能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它反映了社会对审计的客观要求,是人们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对审计的认识。由于人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观点不同、研究的方法有异,所以审计本质的理论从传统的查账论发展为信息论、论、保险论。传统的查账论只反映审计工作活动的特征,未能反映审计的社会需求,也没有把审计置于社会环境中来考察,所以查账论不能反映审计的本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审计的本质有了新的思考,信息论是其中的一种。以信息论为主导的审计本质理论认为经过审计后的信息,可提高其可信性,可使投资者依据披露信息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论认为: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下两权分离的深人发展,投资人、债权人和管理人员之间必然出现较多的利益冲突,为了促使股东和管理人员利益最大化,就产生了股东(委托人)委托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人员(人)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的需要,而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外部审计人员通过审计鉴定其业绩报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于是,论便应运而生。
这一理论认为,审计既代表财产所有者又代表财产经营者,它是两者的共同需求,审计的作用在于可促进股东利益和公司管理人员的利益都达到最大化。如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面临着的职业风险日益严峻,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都期望把企业的财务报告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并愿意从自己的收人中支付一部分费用来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进行审计,并把这部分审计费用视为保险费用。如果发生审计失职或疏漏而造成损失,审计人员依法就负有责任进行赔偿。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审计本质被视为一种保险行为,因而称为审计本质的保险论。以上所述的审计本质的信息论、论和保险论都是与社会客观环境相联系,把审计置于社会结构中作考察。只是由于考察的角度不同而提出不同的观点。尽管审计本质可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但是弗林特称,“作为一种近乎普遍的真理,凡是在审计的地方,必存在一种受托责任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审计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关系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我们认为,社会经济是复杂的、多样的、经常变化的,作为审计本质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应该应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结构论的方法,把各种审计本质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问题
1.审计目标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它是审计环境对审计系统要求的反应,也是审计系统满足审计环境的要求标准。审计目标的确定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也即审计目标的提出,是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同时受制于审计本质,不能超越审计本质来随意构建。所以,不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来理解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形成的受托责任关系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就无法理解现代审计包括从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到政府审计,从财务合规性审计到管理审计的全部发展过程。正是因为需要评价的受托经管责任范围的扩大,审计目标从合法合规性审计拓展到现在包括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的多维审计目标体系。同时尽管审计目标响应审计环境的要求,作了扩展,然而这些目标均未偏离审计作为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这一本质。“传统财务审计是审核受托财务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管理审计是审核受托管理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与汤姆李和弗林特不同,我们认为,审计目标受制于审计本质,列为第二层次。审计目标是一多维的目标体系,可分解为财务审计目标、管理审计目标等。财务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查错防弊,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等;管理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评价企业管理部门、公共事业部门使用和管理受托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等。这些目标指导、制约和影响着审计理论结构的其他因素。
2.审计假设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它是联系审计目标与审计概念及审计准则等要素的中介。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环境来构建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审计理论研究中,有些学者把审计假设作为论证指导其他要素的基础,如莫茨及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就是把审计假设列为审计理论诸要素之首的;尚德尔也是以审计假设为基础构建审计理沦结构的。我们认为,审计假设确实是审计理论结构中的核心问题,但应该是列于审计本质及审计目标之后的一个层次,因为是不可能依据审计假设来推导审计本质及审计目标的,如把它置于第一层次,就本末倒置,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
篇5
【关键词】 受托责任理论; 内部审计外部化; 高校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81-03
一、引言
内部审计外部化(Internal Audit Outsourcing)起源于西方国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和运用。近几年,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专业化协作日趋精细,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内部审计外部化这种形式,以达到促进企业管理和资源高效利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前理论界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理论研究概括起来主要从三个方面切入:基于核心竞争力外包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理论,且研究对象都只限于企业。
高校领域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伴随着高校近几年规模化发展、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及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发展起来的。高校与企业性质不同,经费来源渠道亦有差异,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在高校推广内部审计外部化模式的可行性及由此产生的潜在风险和审计结果的运用。
二、受托责任理论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内涵
(一)受托责任理论内涵
受托责任理论是关于受托责任关系的理论,各个学科对受托责任理论有不同的定义。在会计学、审计学领域,受托责任关系是指资源占有人与资源经管人之间所形成的资源委托与资源受托经管关系。由于资源占有人将资源经营权委托给受托人后需要对其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同时资源经管人受托经管资源占有人的资源后需要向委托人证明自己有效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情况,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第三者对其加以检查和评价。而审计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又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可以对受托履行责任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证明。因此,审计本质上属于受托责任问题,一切会计、审计问题都离不开受托责任。而内部审计作为审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关系的建立也是以受托关系理论为基础的,因此,内部审计外部化正是基于这种理论下产生和发展的,只是受托责任从内部受托转为外部受托。
(二)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内涵及表现形式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将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组织外部的机构执行。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1)部分外包,即将部分的内部审计职能赋予第三方;(2)全部外包,指内部一般不设审计部门,将审计职能全部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咨询机构;(3)合包,即内外成员结合审计,亦称合作内审,指内部审计工作由一个统一的项目和审计工作组来完成,成员包括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但对这种结合内外审计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经调查了解,高校审计业务外部化的形式有多种,是由高校的办学规模、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层的意识决定的。
(三)受托责任理论下高校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关系
受托责任系统的发展导致了内部审计性质的变迁,外部受托责任和内部受托责任共同影响了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内部审计对象从财会领域扩展到高校教学、科研、后勤等,受托责任结构及内容发生了变化。在高校组织架构中内部审计部门是受托责任关系的受托方,承担着内部受托责任关系职责;内部审计外部化后,高校内部审计业务由内外审计人员合作完成,内部审计部门在受托责任关系中既是委托方又是受托方。因此,在高校受托关系中有两种受托关系,即外部受托关系和内部受托关系。内部受托责任关系的核心是高校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和各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外部受托责任关系是内部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在这些特定的受托责任关系中,内部审计承担着确保各种受托责任完整履行,从而保证整个受托责任系统有效运行的职责。
三、高校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动因及客观必要性
近几年高校审计领域的不断扩张及“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刚性要求,使得内部审计范围越来越大、内容更加复杂、审计的技术手段更为先进。在大环境和小环境共同作用下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逐步发展起来。
(一)审计工作的需要
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从性质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内部控制审计概念首次在实务指南中提出,并且内容涵盖整个高校经济活动,包括教学、科研、财务、资产、采购等。可见,高校日益增长的审计需求与内部审计的缓慢发展越来越不协调,必须探索出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增强内部审计效果的新方法。借助“外部资源”来履行内部审计职能,既增强了审计效果,拓展了审计领域,又节约了相关成本,提升了人员素质,从而实现双赢。
(二)审计环境的需要
高校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学术环境等构成了高校的审计环境。当前,高校屡屡爆出基建、科研、物资采购、招生、财务等领域违纪违法现象,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审计作为高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负有确保高校经济资源安全完整的职责,更肩负着确保高校审计环境符合高校法制化建设要求的责任,从而促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十二五”期间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大,高等学校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民间捐赠等各种经费进入高等教育的投资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对这些资金的使用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如何将高校的资金合理、合法、高效地用好是高校面临的问题,也是审计面临的难点。内部审计外部化模式的建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路径,从而形成良好的审计环境,为确保高校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奠定了基础。
(三)审计独立性的需要
内部审计部门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对所属部门或机构进行审计时,虽然在组织上不受这些部门和机构领导,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由于内部审计人员本身为该单位职工,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休戚相关,又与被审计单位一样同受本单位负责人领导,内部审计怎样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都要受本单位领导的制约,因此,独立性是有限的。如果高校把内部审计的部分业务交给会计师事务所来做,带来的好处是:外部审计独立于高校管理层和内部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没有内在利益矛盾和联系,可以客观公正地对受托事项进行审计,并提供更具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评价结果;对于内审部门来说可以避免高校各种利益格局的束缚,可以通过事务所客观公正的报告表达他们想表达但不便充分表达的意见。
四、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现状
(一)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现状
内部审计外部化近几年在高校得到蓬勃发展,这与高校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部审计有限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基建工程审计是内部审计外部化在高校内部审计中适用性最广、效益最佳、最能得到管理层认可的、最能体现内部审计外部化价值的审计事项。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和企业有明显不同,节约审计成本是企业首先考虑的因素,而高校审计费在专项资金中都有保证,节约审计成本不是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首要动因,根本原因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还比较少,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高校审计业务的需要。因此,高校是以提高审计质量,完成各项审计任务为首要目标来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的。
(二)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存在的问题
1.目标的差异性。外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目标是完成契约既定的目标,在审计中往往就事论事,不会积极主动地围绕学校的目标开展审计工作,不用对最终审计结果承担责任,审计结论和建议往往宏观较多,实用性较差。内部审计人员忠于组织,以学校利益为出发点和终结点,需要对最终审计结果承担责任。这样容易造成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所关注问题的差异性,从而对审计结论产生分歧,影响审计质量。
2.配合的协调性。内部审计部门熟悉高校各方面情况,熟知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点,而外部审计只有通过内部审计了解高校的组织构架、部门的利益格局及审计的重点和难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内审人员与外审人员的协调有一定困难,内部审计部门为了保证其地位,可能不愿意与外部人员合作,两者之间的权力、利益的斗争导致审计作用不能很好发挥。
3.审计结果的风险性。内部审计外部化后,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外部审计人员一般只在约定的范围内审计,不会像内部审计人员那样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工作比较消极。另外,外部审计人员不熟悉高校实际情况,审计结果就事论事,审计结果缺乏深度和实用性,往往达不到管理层的认可,这些情况都可能造成审计结果的风险性。
五、发展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对策
(一)加强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监管
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一般都通过招投标取得,通过合同条款进行监管和控制。从实践操作看效果欠佳。要想提高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服务质量,并不能单纯依靠外部市场的约束机制来实现,要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监控。
1.选择高品质的会计事务所是关键。要综合声誉、资质、注册会计师数量、实力、等级等因素全面考量事务所,防止资质低、市场份额占比小的事务所以低价位中标。
2.完善合同内容。基于受托责任原理,合同是受托责任是否得到全面履行的载体。因此,在合同中必须明确受托责任内容,它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行为责任,即完成某项任务的责任;二是报告责任,即受托人按委托人利益行事,以真实报告或不真实报告应承担的责任;三是某种规范,即受托责任履行中,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四是控制责任,即对受托责任关系中,各方责任和权利的控制。
3.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内部审计部门在与学校管理层、被审计单位、事务所交流中应建立沟通机制,采取例会制、报告制等方式确保信息沟通开放和富有成效性,保证外包目标的实现,降低审计外包风险。
(二)根据高校内审业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包形式
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选择应从审计效益和内部审计质量提升角度来考量。全部外包和部分外包各有优缺点,如果实行全外包,意味着高校不保留内审部门,全部审计业务交外部审计人员实施,这不符合《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第三条规定:“高校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规模较大的高校(年收入5亿元以上或教职工人数在3 000人以上)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所以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部分外包模式下的不同合作形式。基建工程审计实行业务全权委托;以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如单位下属的食堂、校办产业等实行部分委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因涉及到高校部分核心业务,不宜外部化。不同类型的审计业务选择不同形式的外部化模式,这样可以达到审计服务和质量的最佳结合。
(三)寻找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最佳结合点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内部审计的已有成果为外部审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外部审计的专业素养是有效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两者最终目标都是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寻找到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结合点是高质量完成审计目标的关键。
1.保持审计目标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内部审计人员熟悉高校实际情况,了解学校管理层的需要,可以引导外部审计围绕学校目标开展审计。外部机构执行审计时需要内部审计协助,更多了解高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审计流程及管理层关注的焦点问题,便于准确找到审计切入点,确保审计结果实用性。
2.确保审计资源共享性。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高校内部职能部门,在贯彻执行教育部第17号令《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审计资源,在审计外部化过程中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要有合作意识,外审可以借鉴内审已有的审计结论,内审可以利用外审的专业特长,整合利用高校的内、外部资源,共同达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目的。
3.审计风险的防范性。由于审计目标的一致性,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一样都面临相同的审计风险(这里指狭义的审计风险,即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高校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更有效地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通过与外审人员沟通交流,对外部审计人员审计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就是规避审计风险的过程,以提高审计质量。外部审计对内部审计成果利用的过程,可以确保审计结论更加富有实效性和建设性,从而规避风险。
六、结语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发现:高校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尚在初择期,各高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如何搞好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使内部审计资源与外部审计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最佳效果,是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总之,高校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不是为了取代内部审计,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使之成为服务于高校管理层,确保高校各项经费安全、廉洁、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瞿曲.内部审计外包:述评与展望[J].审计研究,2005(2):11-19.
[2] 黄溶冰.内部审计外包的策略选择:组织柔性视角的案例研究[J].审计研究,2012(2):98-104.
[3] 张艳芬.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09(8):58-59.
[4] 赵娜.关于内部审计外包形式的选择与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6):15-17.
[5] 周为利.国外内部审计外包及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3):34-36.
篇6
[关键词]行为财务;有限理性;有限套利;投资者行为
一、前言
新古典财务学的理论基础,譬如HarryMar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William Sharp等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odigliani&MilIer的资本结构理论、Fama的有效市场理论、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理论等假定行为主体是“理性经济人”,投资者的“理性范式”和完美市场假设构成新古典财务理论发展的主体界定和客体环境。但现实中投资者并非理性,Tversky提出人类存在认知偏差、Kanferand Saslow认为行为评价存在行为过度与行为缺失、Kahneman and Tversky的期望理论、Thaler的投资者心里账户、Shiller人群流行心态等对“理性经济人”提出挑战或补充,投资者由“理性范式”走向“心里范式”或两者并存。
行为财务理论弱化了新古典财务学的研究假设,对理性框架进行反思,从人的心理视角来理解市场行为,考虑了参与者的心理因素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质理性”走向“过程理性”,较好的解释了异常现象,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理论构成了行为财务的心理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一有限理性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备信息、有序偏好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会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行为。但行为财务理论认为,人受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依赖直觉决策及由此导致系统认知偏差和错误。
Herbert Simon(1973)的有限理性概念认为,决策者并非是全知全能的,其决策时会存在不完全信息、有限的知识和计算能力,所以决策者决策过程将是简化支付函数、有限的信息搜集和支付的部分排序。考虑到限制决策者处理信息能力的约束,决策者的理性将是有限的。杨小凯等超边际分析学派的有限理性体系,从Hurwitz定理出发。证明了瓦尔拉斯竞争模型是所有可能的激励机制中达到社会理性所需信息处理费用最小的激励机制。换言之,瓦尔拉斯竞争机制在达到社会理性的条件下,对个人理性的要求是最低的。
现实的行为人存在行为心理偏差、认知偏差和动机偏差等心理有限理性。
(一)行为心理偏差
由于智力、信息的获得及处理等各种因素造成了行为和心理的不协调或不一致,形成了行为心理的偏误,导致决策的有限性。
Sternbergn986)把智力界定为有目的地适应、再造和选择与生活相关的真实环境的心理活动。Taylor(1994)阐述了在人的智力本质的研究中所运用的三种独立的研究取向:心理测量、信息加工和认知取向。
行为取向的心理学家通常不愿意使用心理测验对行为活动来做出判断,Cords(1994)认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真分数和观察者的观测分数之间的差异,行为观测技术经常是不可信的,不同的观察者所带来的误差问题导致了一些独有的困难,这里就需要估计观察者的信度。库珀统计量(Kappa Statistic)是最好的用于评估不同观察者之间一致性的方法。
Scharfstein and Stein(1990)在其提出的连续决策过程中,精明的管理者接收到有关项目盈利性的高质量信息;愚笨的管理者则只能接收到较差信息。前者接收的信号通常正向相关,因而投资决策相似;后者为掩饰自身能力低下,便跟从前者行动,以伪装成有能力人士。
(二)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由于收集或解释信息的能力或机会不足而产生的对标准的系统性偏离。
Kahneman and Tversky(1974)的锚定理论认为个体一旦形成某种判断,在新的情况面前很难更新原有的判断,因此人们的认知存在保守性偏差。Horn&Noll提出的gf-gc理论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智力类型:流体智力(gf)和晶体智力(gc)。流体智力(fluid Intelljigence)被看作是那些允许人们进行推理、思考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lgence)代表人们所获得的知识和领悟能力。近代智力理论认为,人类智力最好被理解为多元智力而不是单个分数(McGrew&Flana,qan,1998)。Stanovich and West(2000)对直觉和推理两个系统的特征进行比较发现。直觉系统运作是快速的、平行的、自动的、不费力气的、联想的、被习惯所统治的,因此很难控制和修改,经常受情感的制约,通过学习来改变是缓慢的;推理系统认知过程是缓慢的、连续的、受控制的、颇费力气的、受规则支配的、有弹性的、中性的。艾明晔、齐中英{2006)从有限理性人的认知偏差视角,从心理和组织因素方面探讨了R&D项目的恶性增资行为。研究发现,当决策者面对项目是否需要中止这样的复杂决策时,往往会受到感情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使得失败项目无法及时中止。
(三)动机偏差
由于一些动机譬如自我感觉、维持形象、后悔规避及预测未来等而表现出的过度自信、损失厌恶及情绪偏好等。
过度自信有两种形式:一是估计可能性时缺乏准确性;二是数量估计的置信区间太窄。过度自信是事后聪明偏差、账面/市值比效应和过度交易的心理学原因。
Kanfer and Saslow(1969)把行为分为行为过度和行为缺失,行为过度是指个体行为类型由于它的不适当或其频率、强度或持续时间上的过度造成,如人们把过度自信看作一种行为过度;行为缺失是指人们所描述的问题行为具有以下特征:发生频率和强度低于适当的水平、不恰当的表现形式、在社会期望的条件下未能发生等,如人们把缺乏自信看作一种行为缺失。Moore&Kin认为,具有高级技能的个体常由于参照组缺乏而表现出超平均的自信。任务越抽象,结果越难预测,过度自信越突出。人类的过度乐观倾向对于自己控制之中或自己高度关心的事项表现得尤其明显。G riffin and Tversky(1992)。发现人们在回答极度困难的问题时,倾向于过度自信;在回答容易问题时。倾向于不自信;当从事的是可预测性较高,有快速、清晰反馈的重复性的任务时,倾向于仔细推算。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很难预测的,专家在面临此类困难任务时,倾向于过度估计自己的理论和所建模型,这使得他们过度自信。Gervaris,Heaton and Odean(2002)将过度自信定义为,认为自己知识的准确性比事实中的程度更高的一种信念,即对自己的信息赋予的权
重大于事实上的权重。
损失厌恶是Kahneman and Tversky(1979)提出的期望理论的重要内容,并构造了价值函数。函数表明对参考点的偏离程度来测算效用的增减,曲线对收益呈凹形、对损失呈凸形及损失部分的曲线明显陡于收益部分的曲线。该理论认为人们对财富的减少比对财富的增加更敏感。常作出非理性的行为。
Shefrin and Stetman认为,投资者偏好股利是由于股利有助于他们通过一些简单规则实现自我控制。发放股利使投资者更容易把收益和损失分开,利用心理核算增加效用,使其不至于因消费需要而提前卖出股票,从而可以避免后悔。
同样情绪也影响人类行为,情绪好时会做出比情绪差时的乐观选择。情绪强烈影响人们在缺乏具体信息时的抽象判断。针对情绪反映中的焦虑现象,查尔斯D斯皮尔博格提出了状态一特质焦虑理论。认为人们在不同情景中存在两种焦虑: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
Baked。Stems and WurQler(2003)采用O比率代表投资者情绪,发现Q值越小即投资者越是悲观时,投资水平对股价变化就越是敏感。
刘红忠、张舫(2004)利用股票流动性作为衡量市场投资者情绪的指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与投资者情绪显著负相关。
三、行为财务理论的经济学基础―有限套利理论
传统金融理论构架中的EMH理论认为在市场中理易者能正确判断证券价格,若存在非理易者,则非理间可以相互抵消,即使不能完全抵消,由于套利的存在仍可以使偏离价格纠正,市场恢复效率。但行为财务理论认为在各种客观约束下,套利无法剔除非理对理的长期且实质性的影响,所以有效市场假说不成立,市场必然存在误价。Shleifer and Vishny把此称为“有限套利”。
(一)一般风险
套利行为受到套利者风险厌恶的本性、系统风险和异质性风险的约束,限制了套利行为的发生。
费格力维斯基(1979)认为,在多数情况下,证券没有合适的替代品,所以即使存在“定价偏差”,套利者也无法进行无风险的对冲交易。坎贝尔和凯立(1993)称,由于没有完全替代品而充满风险的套利为“风险套利”。同质或相似替代品套利的难以寻找,使套利活动充满风险,套利对证券价格的“纠偏”作用受到很大限制。LaPorta等和Skinner,Sloan(1997)认为,B/M效应是因为投资者对B/M值较高(较低)的股票低估(高估)所产生的。Ali等则运用了异质性波动作为套利风险的变量,对B/M效应进行解释,得出与Shleffer和Vishny相同的结论:套利收益的波动性风险阻止了套利行为的发生。而且波动性是产生B/M效应的重要因素。ShIeifer和Vishny(1997)预测波动性会推迟套利行为。对于风险厌恶的套利者,他们考虑的是投资组合的异质性风险。对于专业套利者,他们对投资组合中股票的异质性风险比系统风险更为重视。Ponitiff(1996)提出当异质性风险很高的时候套利行为是有成本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套利者无法有效地进行对冲。
(二)噪音交易者风险
噪音交易者风险是指套利者利用错误定价在短期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市场中的噪音交易者风险是由噪音交易者强加给市场的,是由于人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一种新的不确定性风险。
Kahneman and Tversky(1979)提出了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并不服从冯诺依曼的理性概念假设,投资效用函数具有非对称性。同时人们的行事原则常常会违反贝叶斯原理和其他概率最大化理论,因此投资者不是理性的,投资决策的确定往往不是根据信息而是噪音。Black(1986)指出“噪音交易”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流动性的同时也扭曲了市场,市场的流动性与市场的无效性成正比。Scharfstein and Stein(1990)发现为了避免业绩低于标准投资组合,职业投资经理们所选择的投资组合非常接近标准的投资组合(如标准普尔指数),这些经理们的业绩甚至比消极投资策略还要差,他们其实是标准的噪音交易者。De long、Shleifer、Summers and Wald-mann(1990)给出的DSSW模型认为市场中存在理性套利者和噪音交易者,后者的行为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由此产生的风险降低了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的积极性。
(三)其他因素
金融市场中的佣金、税费等成本、相关法律限制、委托关系及套利者间观点等会限制套利的有效进行。
Shiller(1984)认为交易成本阻止了套利者完全地利用他们发现的套利机会,如印花税、买卖差价、卖空限制等。Kupiec(1991)则认为市场条件不完备也同样会导致有限套利行为,如借贷利率差、抵押或担保品和禁止卖空。Shleifer(1997)认为套利者可得资金取决于其历史收益,因此存在委托关系,这也阻止了套利者的套利行为。Abreu(2002)等则指出,套利者之间观点不一致同样会导致有限套利。
四、延伸
篇7
[关键词]幼儿教师;语言暴力;身份伦理;解决策略。
身份伦理属于伦理学范畴,是特定身份的道德概念,也包含特定身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所谓基于身份伦理的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研究是指根据幼儿教师这一特定身份来探讨“语言暴力”问题及其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在现实幼儿教育环境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也真心热爱幼教事业,将教育对象视如己出、关爱备至,不存在或极少存在所谓的“语言暴力”问题。但是,由于幼教行业的特殊职业背景和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极少数幼儿教师在特定环境或因特殊需要的前提下存在一些“语言暴力”问题。
一、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类型及其表现方式
幼儿教师的“语言暴力”是针对幼儿教师这一特定的伦理身份的语言行为,它属于语言暴力的范畴。一般是指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游戏环节或其他生活教育环节中,使用恐吓、嘲笑、侮辱或诋毁的不文明语言,致使“教育对象”身心受到伤害,使幼儿内心留有阴影的一种行为。在幼儿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中,有的教师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和效果而使用错误的方法,有的则是教师内心情绪或不满的一种宣泄,没有教育目的,这两者应该区别认识和对待。不论何种动因,其主要类型和表现方式均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1.贬低型是极少数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中较为常见而危害相对较小的一种。当然,也因为危害较小,所以才较为常见。一般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不信任、不尊重,持有怀疑或否定之态度,并通过语言的行为贬低学生。较为常见的方式:“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都不会” “每次都是你表现最差,你是班上最差的学生” “别人都比你做的好” “你真的太笨了,什么都不会”等。这种贬低型的“语言暴力”严重挫伤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破坏其学习兴趣,严重的会导致幼儿自暴自弃。
2.讽刺型相对于贬低型而言,语言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大多通过反语义的方式进行表述,但殊不知这种潜在的危害是非常之大的,属于对幼儿伤害比较严重的类型。幼儿教师讽刺型“语言暴力”主要表现方式:“哎呦!你是全班最能干地方宝宝” “你怎么什么都是做得最棒的呀”你今天脑袋带到幼儿园来了吗”等。当然,有些教师在使用讽刺语言刺激学生的时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唤醒学生的羞耻之心,使其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发奋努力,奋起直追,但事与愿违,效果极差。
3.恐吓型幼儿教师“语言暴力”是指以语言恐吓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一种错误行为。众所周知,幼儿是天真可爱的,由于其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对很多事物和语言行为都缺乏最基本的判断,本能性的缺乏安全感。因此,极少数幼儿教师就抓住幼儿的这个特点,使用恐吓性的语言,来达到某种目的。这是幼儿教育简化的行为,也是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错误行为。幼儿教师恐吓型“语言暴力”主要表现方式:“再哭我就把你请到别的班去”“我让你爸妈把你带回去好了,不让你读书了”“小心我告诉你妈妈,说你不乖哦”“你再这样,我让全班小朋友都不和你玩了”“我要把你关起来”等。恐吓型的语言行为,对于幼儿来说,一般是“奏效”较快的,但却是一种短期效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哀求型。幼儿教育本身有其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和“保姆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致使身心疲惫。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幼儿调皮捣蛋、不听指挥等现象时,教师受到身心两方面的影响,表现出无奈和十分消极的心态,继而采取哀求的方式解决问题,把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折射出来的问题“简单化”。幼儿教师哀求型“语言暴力”主要表现方式:“我怕你了行不行” “算我求求你了,我的小祖宗” “碰到你,算我倒霉好了” “我求求你了,让我省心点好不好”等。幼儿教师的这些话语,对于缺乏基本语言判断能力的幼儿来讲,其教育效果非常差,根本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甚至还容易误导幼儿的行为。
二、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伦理成因
幼儿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虽是极少数教师的个体行为,却也长期存在,影响较差,危害较大。究其原因,不能简单地解读为教师师德问题。从身份伦理的相关理论分析,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有特殊行业的职业倦怠问题,当然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造成幼儿教师“语言暴力”行为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也是相对复杂和多变的,但主要原因应该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的师德失范。我国历来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视“师德”为教师之本,把“立德”作为教师之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刺激,教师队伍中的一小部分人开始忽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教师的职业修养,唯经济利益至上,价值扭曲,信仰滑坡。因此,一小部分的幼儿教师仅仅是把高尚的教育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基本的师德素养和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忽视自身的人格修养,依法执教观念淡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耐心和责任心,滥用教育权利,不注重个人言行的导向作用,将个人在生活、感情或工作中的情绪带入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学生,甚至述诸语言暴力,给幼儿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2.教师的话语权失控。话语权是指用语言表达思想、表述观点的一种权利。虽然,一般意义上理解话语权似乎就是“说话”的权利,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它是一种很强大的语言力量,不仅是“说话”的权力,还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语言风格影响他人、褒贬他人。在一般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交流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话语权都是受到一定限制和管控的。但是,由于幼儿教师的特殊身份和幼儿的话语“弱势”,导致幼儿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幼儿和教师之间不能平等地对话,逐渐形成一部分幼儿教师拥有话语的“霸权”,使用强迫、强加、强行的方式迫使幼儿“听话”或达到某种目的。另一方面,幼儿因其心理和行为的极其不成熟,在力量与智慧上无法与教师抗衡,幼儿的各种学习行为表现的评判权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具有单方面话语权优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保持单方面的主导性话语权,容易造成话语权的失控,将个人负面情绪带入教育活动中,不文明语言脱口而出。
3.特殊行业的职业倦怠。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教师因为周而复始地从事相同或类似工作,比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在教师群体中,幼师又是最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群体。一般认为,幼师行业导致职业倦怠的特殊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工作本身。无论学生如何变化,教师一般都在相同或相似的场所,讲授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这样重复性的劳动,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影响教师心情,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表现,“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二是教育的对象。由于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为幼儿,而这个阶段的儿童生活自理或学习自律能力较弱,与之沟通交流等也非常不容易。教师的主要工作仍然是“生活照顾”和“习惯教育”,因此,幼儿教师难免会感觉烦躁和辛苦,进而影响其心情,为其“语言暴力”的使用埋下伏笔,带来先兆。
4.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是幼儿教师“语言暴力”产生的“土壤”之一。因为,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各种矛盾不断升级恶化,导致各种恶性事件频频见诸报端。这虽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一个环节,而且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自然会在历史的潮流中消亡,但这毕竟带来的一些恶劣的影响。教师群体中的大部分人都能意志坚定,善恶分明,忠于职守,但小部分教师受物欲的驱使,将其育人功能抛之脑后,仅仅是将其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缺乏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而有些家长也仅仅是将幼儿园作为“托儿所”,放松了对幼儿的管理。此外,当今社会儿童权利保护意识和教师依法执教意识淡薄,忽略了对儿童的保护和教师执教过程的监督。这些都为幼儿教师对幼儿实施语言暴力提供了“土壤”。
三、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伦理危害
幼儿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而艰巨的,他们心系幼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幼苗”的茁壮成长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是值得全社会尊重的伟大职业。所谓幼儿教师“语言暴力”问题仅仅存在于极少数幼儿教师中,甚至可以说只是个别教师的错误行为。当然,“语言暴力”行为也还可以分为“有意”或“无意”、“严重”或“轻微”等多种类型和类别,其危害程度也相差极大。所以,我们讨论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性时不能片面地、偏激地看问题,既要分类梳理,也要充分认识极少部分幼儿教师“语言暴力”所带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身份伦理的角度分析,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严重破坏教师形象。破坏教师形象应该只是从幼儿教师“语言暴力”事件的面上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属于表象的危害。因为,全社会历来尊师重教,历来尊重教师的崇高地位,视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还常用“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来形容教师职业的高尚。而当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发生并被披露时,其高大的形象正一步步被蚕食,教师在公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已然不复存在。事实上,一些幼儿教师没有顾及个人的形象,对幼儿使用一些伤害人格、伤害自尊的“暴力性”语言,致使社会的负面舆论纷至沓来,教师形象大打折扣。由于此类现象的出现,人们正在从不同的视角重新诠释教师的形象。这点认识绝非危言耸听,绝非夸大其词,而真的是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
2.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其生理和心理都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幼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时期。幼儿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往往会导致幼儿产生消极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性情暴躁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幼儿未来发展。同时,幼儿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也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幼儿出现厌学、逃学等,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四、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的伦理对策
1.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幼师师德修养。幼儿教师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明确自己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要求自我,不断树立崇高的正面形象,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相关教育部门针对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对话意识,指导幼儿教师充分认识语言暴力的危害,不断提升语言修养和批评的艺术水平。
2.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弱,对于事物无法进行清晰的认识,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以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教授给他们,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一些幼儿教师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幼儿无法理解,继而认为学生笨拙或故意捣乱,进而施以语言暴力。因此,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幼儿教师要在掌握儿童发展特点基础之上,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幼儿积极、有效学习,健康成长。
3.建立关爱帮扶机制,缓解幼师心理压力。幼儿教师语言暴力行为往往是由过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健全的心理机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心理关爱帮扶机制,缓解幼儿教师心理压力显得十分重要。幼儿园应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设立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为幼儿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培训,开通心理专线,帮助幼儿教师及时缓解心理压力。相关领导要努力为幼儿教师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实施人性化管理,帮助幼儿教师排忧解难。
4.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学生权保体系。幼儿教师产生语言暴力行为,一部分原因是学校监管不力,学生权保意识淡薄。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加大对幼儿教师语言暴力行为的查处力度,避免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语言暴力行为纳入幼儿教师考核,从制度上杜绝语言暴力。建立学生权保体系,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教师行为,教师、家长共同管理学生,普及儿童法律保护知识,提升幼儿教师、家长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汨宝.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及其消除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0).
[2]桑青松.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成因及消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7,(12).
篇8
关键词 羁押必要性审查 人权保障 司法审查
新《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该规定正式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2012年11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通过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从司法解释的角度进一步对新刑诉法第九十三条作了细化,解决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中的审查主体、审查内容、审查形式等问题。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确立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新确立的制度,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探讨和完善。本文拟从羁押必要性审查理论和实际工作中遇到到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羁押又称审前羁押、未决羁押,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作出前被暂时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状态,在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羁押是对个人基本权利影响最严重、深远的一种措施。“在今天,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无法堂而皇之地否认人权,人权已经成为神圣的观念,全世界都在提倡对人权的保障和尊重。”①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载入我国宪法,新刑诉法第2条将该原则作为刑事诉讼法的基本任务之一,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人权的保障。 “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以前,有权被视为无罪。”②而刑法的无罪推定原则亦要求司法人员确立这样的理念,即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人民法院判决有罪前,均推定其无罪,其人身自由权利理应得到法律的保护。但同时,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我们又不得不采取羁押性的强制措施。由此,羁押必要性审查更具有司法意义。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职能部门
《刑事诉讼规则》第617规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职责分工,侦查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审判阶段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由公诉部门负责。监所检察部门在监所检察工作中发现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可以提出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实践中,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大部分由监所部门负责。逮捕是由侦查监督部门决定的,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错捕,就会影响到侦查监督个人或部门的考核绩效;公诉部门为了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更倾向于羁押。所以侦查监督、公诉部门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多少有一定的利害关系。只有监所部门一般与案件无利害关系,且对被羁押对象在羁押期间的表现最为了解。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方式
(1)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启动途径。
刑诉规则第61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主动发现或者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的申请,经审查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有关机关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这就规定了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两种途径,即主动审查和申请审查。
(2)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审查方式。
影响羁押必要性的因素多种多样,人民检察院在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继续羁押必要性时应采取多种方式,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可参考刑诉规则第620条列举的七种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羁押必要性评估;向侦查机关了解侦查取证的进展情况;听取有关办案机关、办案人员的意见;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通过与看守所监管民警谈话,查看监室监控录像,巡视检察监室,与同监室在押人员谈话等方式,调查核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查阅有关案卷材料,了解案件事实、证据等基本案情,审查有关人员提供的证明不需要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关证明材料;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说在单位、街道、社区村(居)民委员会了解其平时表现、犯罪原因、家庭状况、是否具备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条件等。
(3)审查取保候审等变更强制措施的条件。
人民检察院提出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书后,办案机关通常会采取取保候审的方式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检察院应按照刑诉法第65条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使用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期限
面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的申请,检察机关应当即时进行审查;如果是依职权主动进行审查,从维护法律统一、司法权威的角度来讲,没有特殊情况不宜在作出逮捕决定后短期内进行审查变更。为了防止司法资源的浪费,一般情况下,应以捕后每十五天为一个审查周期,同时在启动审查程序后,应当及时告知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这样就能够从机制上保证检察机关及时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以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体现正义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四、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范围对象
为了确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检察院应当及时、主动地审查。实践中,由于公安机关向检察机关报捕的犯罪嫌疑人数量较大,且必要性审查是一个动态过程, 由检察机关对所有案件都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在目前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时期显然无法做到。而羁押必要性审查范围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
(一)主要的审查对象
主动审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依职权主动启动对已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笔者认为,凡是以下情形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主动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学生,或者年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2)具有刑事和解条件的案件;(3)逮捕时犯有疾病、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的案件;(4)可能判处缓刑的案件;(5)认定构成犯罪的证据不充分或存在矛盾的案件;(6)新的法律、法规出台,或者出现新的情况,是羁押必要性可能不存在的案件。
(二)排除性的审查
同时,对犯罪罪行较重、主观恶性较深的案件也没有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现实必要,如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实施暴力型犯罪、涉黑涉恶犯罪的主犯等,除非发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不适宜羁押的情形。
五、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
刑诉法设置强制措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如果能采取除逮捕外的其他非羁押强制措施同样也能达到此目的,自然以不逮捕为妥。因此检察机关应将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重点放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存在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情形上,其表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人身危险性及人身危险性的大小。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过程中可以参照刑诉法关于逮捕条件的规定以及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相关规定。刑诉规则第619条更加明确的规定了八种可以向有关机关提出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情形,使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更具可操作性。从新刑诉法的立法精神以及刑诉规则的有关规定来看,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方面:(1)案件事实、证据发生变化情况;(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社会危险性情况;(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如是否遵守监规,有无取得被害人谅解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有无自首立功等情节;(4)有无超期羁押;(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宜继续羁押,如有无严重疾病或者怀孕。(6)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限将超过依法可能判处的刑期的等等。
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同时,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条件进行相应的审查。可以通过走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庭、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及当地派出所,了解其个人及家庭情况,并出具书面的社会调查评估意见,作为审查的依据之一。
六、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落实
审查后,对发现没有羁押必要的,检察院只有建议权,决定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的是侦查机关,因此可通过向侦查机关发检察建议的形式,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在检察建议中应明确具体的措施,提出具体的变更强制措施的建议,供侦查机关参考执行。对有关机关十日内拒不反馈或拒绝建议的,可以增加抄报上级检察院,由上级检察院通知同级侦查机关的程序,从而保证建议的刚性,以切实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提升检察机关执法行为的公信力,应当建立羁押必要性说理制度,不能忽略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说理制度,无论是继续羁押还是解除羁押,都应当将理由和依据对当事方进行必要解释,特别是对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被害人,应当建立被害人释法说理制度,避免因被害人不理解法律而对检察机关误解,从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七、结语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建立能更好地发挥监督“一捕到底”现象的功效,防止超期羁押和不必要的关押,保障在押人员的人权。但贯彻落实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仅有目前这些法律的规定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关司法解释的配套规定,需要办案人员转变诉讼观念,大胆实践,创新工作机制,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作为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一项新制度,仍有待完善和进步的空间。
注释:
①[日]大沼保昭.人权国家与文明[M].王志安译,三联书店2003:75.
②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
参考文献:
[1]孙谦.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理解与适用[M].中国检察出版社,2013.
篇9
【论文摘要】:电能高效洁净地生产、传输、储存、分配和使用的技术将成为电力技术的重点领域。
“电力技术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桥梁”,这个论断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尽可能把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使用,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因为,在保证相同的能源服务水平的前提下,使用电力这种优质能源最清洁、方便,易于控制、效率最高。如果能将大量分散燃用的化石燃料都高效洁净地转换为电力使用,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活质量就会大大改善。因此,电能高效洁净地生产、传输、储存、分配和使用的技术将成为电力技术的重点领域。以下将对若干电力前沿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简单评述。
1.分布式电源
当今的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用液体或气体燃料的内燃机(IC)、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_bines)和各种工程用的燃料电池(FuelCell)。因其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分布式电源与“小机组”已不是同一概念。
1.1微型燃气轮机
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bine),是功率为几千瓦至几十千瓦,转速为96000r/min,以天然气、甲烷、汽油、柴油为燃料的超小型燃气轮机,工作温度500℃,其发电效率可达30%。目前国外已进入示范阶段。其技术关键是高速轴承、高温材料、部件加工等。可见,电工技术的突破常常取决于材料科学的进步。
1.2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直接把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洁净和高效的发电方式,被称为21世纪的分布式电源。
1.2.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颇似电解水的逆过程。氢基燃料送入燃料电池的阳极(电源的负极)转变为氢离子,空气中的氧气送入燃料电池的阴极(电源的正极),负氧离子通过2极间离子导电的电解质到达阳极与氢离子结合成水,外电路则形成电流。
通常,完整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由电池堆、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冷却系统、电力电子换流器、保护与控制及仪表系统组成。其中,电池堆是核心。低温燃料电池还应配备燃料改质器(又称为燃料重整器)。高温燃料电池具有内重整功能,无须配备重整器。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是目前技术成熟、已商业化的燃料电池。现在已能生产大容量加压型11MW的设备及便携式250kW等各种设备。第2代燃料电池的溶融碳酸盐电池(MCFC),工作在高温(600~700℃)下,重整反应可以在内部进行,可用于规模发电,现在正在进行兆瓦级的验证试验。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SOFC)被称为第3代燃料电池。由于电解质是氧化锆等固体电解质,未来可用于煤基燃料发电。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最有希望的电动车电源。
1.2.2性能和特点
燃料电池有以下优点:(1)有很高的效率,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理论发电效率可达100%。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实际效率可达58.4%。通过热电联产或联合循环综合利用热能,燃料电池的综合热效率可望达到80%以上。燃料电池发电效率与规模基本无关,小型设备也能得到高效率。(2)处于热备用状态,燃料电池跟随负荷变化的能力非常强,可以在1s内跟随50%的负荷变化。(3)噪音低;可以实现实际上的零排放;省水。(4)安装周期短,安装位置灵活,可省去新建输配电系统。
目前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的障碍是造价高,在经济性上要与常规发电方式竞争尚需时日。
1.2.3技术关键和研究课题
燃料电池的技术关键涉及电池性能、寿命、大型化、价格等与商业化有关的项目,主要涉及新的电解质材料和催化剂。熔融碳酸盐电池(MCFC)在高温条件下液体电解质的损失和腐蚀渗漏降低了电池的寿命,使MCFC的大型化及实用化受到限制。需要解决电池构成材料的腐蚀;电极细孔构造变化使电池性能下降等问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使用固体电解质且工作温度很高,对构成材料及其加工有特殊要求。为了得到高温下化学性稳定和致密性(不通过气体)的电解质,在氧化锆中加入Y2O3生成钇稳定氧化锆。为了降低工作温度,应尽可能减少电解质薄膜厚度。通常采用熔射法、烧结法和电化学蒸发涂层法制备电解质薄膜。实用的电解质膜的厚度为0.03~0.05mm。比较先进的已达到0.01mm。这样薄的电解质陶瓷材料除应当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外,必须具有高度的气体致密性,否则将丧失燃料电池的性能。燃料极使用镍锆等耐热金属陶瓷,镍还用作燃料重整的催化剂,空气极在运行中处在高温氧化中,难以使用一般金属。铂的稳定性好,但费用昂贵,需要寻找替代材料,可用电子导电陶瓷。为了降低工作温度,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寻找低温的质子导电的电解质。工作温度倘若能降低到700℃以下,SOFC的造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
2.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硅片引起的“第
2.1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重大进展
电力电子学(PowerElectronics)的应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电力电子学器件用于电力拖动、变频调速、大功率换流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大功率电子器件(HighPowerElectronics)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电力系统的重大变革,通常称为硅片引起的第。
近年来,大功率电子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的一次系统。可控硅(晶闸管)用于高压直流输电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大功率电子器件应用于灵活的交流输电(FACTS)、定质电力技术(CustomPower)以及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则是近10年的事。新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将成为电力研究前沿。
2.2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CTS)
灵活交流输电技术是指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结合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电压、参数(如线路阻抗)、相位角、功率潮流的连续调节控制,从而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水平,降低输电损耗。超级秘书网
传统的调节电力潮流的措施,如机械控制的移相器、带负荷调变压器抽头、开关投切电容和电感、固定串联补偿装置等,只能实现部分稳态潮流的调节功能,而且,由于机械开关动作时间长、响应慢,无法适应在暂态过程中快速灵活连续调节电力潮流、阻尼系统振荡的要求。因此,电网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灵活交流输电这项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篇10
成本是会计师事务所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生产合格审计产品,取得收益补偿所发生的以货币计量的价值损耗。进行成本费用分析有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当今,审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受到更多挤压,研究事务所成本费用的构成,了解其影响因素,设计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类,如会计师事务所根据会计核算目标需要,按照费用要素的用途可以分为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直接审计(或评估、咨询)项目成本等。为了经营决策需要又可以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等。
首先,为满足会计核算目的、按照费用的用途可将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费用划分为:
1、管理成本。是会计师事务所为组织和管理审计或咨询项目所发生的机构或部门行政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及福利费用,办公费用、差旅费、会员费、会务费、会员后续教育费、事务所合并费用,房屋租金,折旧费、计提的风险基金、保险基金,上交的所得税和公益性收费等。这类费用是会计师事务所为保证企业日常行政管理和服务需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支出等。
2、营销成本。是会计师事务所为取得和维持审计或咨询项目所发生的业务谈判费、差旅费、招待费、营销人员的项目提成费、形象宣传费和业务推介会务费等。这类费用是会计师事务所为取得业务必须发生的一种间接支出项目。
3、直接审计(或评估、咨询)项目成本。是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外勤审计、评估或咨询项目所发生的费用。它包括直接参与审计或评估、咨询项目的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项目经理、注册会计师、助理审计人员和外聘专家的工资、奖金、津贴及福利费用、营业税及城市维护建设费、教育费附加、差旅费、项目审计人员培训费、资料费、通讯费、文印费等。这类费用是会计师事务所为取得业务收入,在外勤工作过程中或结束后所发生的直接费用支出。
其次,为满足会计师事务所经营决策、进行成本分析或控制需要,按照成本费用的性态可以划分为:
1、固定成本。是会计师事务所发生的不随业务量增减而变动的费用。其中一部分通过事务所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其数额的部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如会员后续教育费、员工培训费、风险基金、行业审计信息平台建设费、保险基金等。这类成本支出数额的多少服从于会计师事务所一定期间的经营管理实际需要,伴随着经营方针和财务状况的改变而改变,因而只能在某一特定的会计期间存在和发生作用。另一部分是约束性固定成本,它不随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而改变,是会计师事务所维护其正常经营活动所必须发生的费用,如机构或部门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会员费、保险费等。
2、变动成本。是会计师事务所发生的随审计业务量的增减而正比例变动的费用。如营销成本中的大部分、直接审计(或评估、咨询)项目成本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成本划分为通过会计账户计量或反映的显性成本和目前尚未通过会计账户计量或反映的隐性成本。显性成本属于历史成本范畴,而隐性成本属于未来成本范畴,但对事务所未来经营具有战略意义。进行成本费用分析时应从广义的角度入手,这样可以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因对成本费用的错误估计而决策失败。
二、会计师事务所成本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事务所规模大小
一般说来,事务所的成本费用与其规模大小呈同向变动关系,规模越大其成本费用越高。然而,事务所要发展又必须建立在规模扩张的基础上,规模扩张势必使事务所的人员工资、福利费用等大幅度提高,管理成本、购并费用及购并后的企业文化融合成本、人员培训成本的绝对金额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等。但是,规模扩张对事务所成本费用的影响并非全部为负面因素,只要控制适当,就能因势利导,产生积极的后果。事实上,理论界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同时表明,事务所规模越大,其规模经济效应越明显,事务所越有能力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对客户的担保能力越强,审计质量越能得到保障。此外,规模优势可以转化为成本优势的因素有:一方面,规模大的事务所可以摊薄建立培训设施的成本,使员工培训的单位成本降低,同时事务所业务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会抵消一部分固定资产的投入等。另一方面,规模大的事务所为执业人员的经验交流提供了方便,可以承揽更大规模客户的审计业务,其品牌和声誉可以使事务所自动获取一部分审计或咨询业务,为此可以直接降低营销成本,国际“四大”正是凭借其规模经济优势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2、行业专业化经营程度
行业专业化经营在我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会计师事务所通过行业专业化经营能够有效的降低边际成本。我们知道,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就其主导产品审计报告而言,物化劳动只占极小的比例,绝大部分为注册会计师的智力投入,从成本角度看,产品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变动成本,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主要靠人工投入,可以视为变动成本部分[1]。随着行业审计资料库的建设、行业审计经验的积累,注册会计师可以减少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成本等,效率大为提高,单位变动成本会大幅度降低,因而获利空间会增大。同时,行业专业化经营条件下,业务量的增加依靠拓展的行业客户增加实现,事务所又能降低每开拓不同行业的审计客户资源时需要投入的启动固定成本。启动固定成本属于一种沉落成本,行业越分散,事务所由此而分摊的固定成本会越多,因而其获利空间会变小,否则结果正好相反。
3、审计模式的选用
审计模式一般包括账项基础、制度基础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三种不同的审计模式中,账项基础审计模式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多,成本最高。制度基础审计尽管是建立在评价客户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抽样审计,如果内控有效可以降低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但是却难以发现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为此,我国的新审计准则要求全面实行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界有观点认为,风险导向审计需要在审计之前对企业及其环境进行调查了解,评估企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需要更多有经验的合伙人及高级审计人员的参与,所以人员成本就会比较高,而一旦在审计过程发现了问题,就要对既定的程序进行重新评估,必然会增加外勤审计工作的时间,相应地增加审计的总成本。但是,风险导向审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减少诉讼(风险)成本。审计风险成本是当今影响事务所成本提高的主要因素。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审计界尚未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前,美国17家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因支付的未经保险的损失等开支达到了3000-4000万美元,1991年,美国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费用占其审计收入的9%[2][1]。毕竟,一旦发生审计失败,其付出的成本实在会太大了。另外,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强调采用分析性程序,这样也可以为会计师事务所降低审计项目成本提供条件,因此,事务所要从战略经营的高度对其选用的审计模式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决策。
4、CPA专业胜任能力
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水平的高低通常可以用工作量来体现,工作时间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工作量的天然尺度。在这个意义上,提高注册会计师工作效率就成为决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直接成本高低的关键。争取成本领先的方法可以是以量化的时间利用率作为核算业务人员业绩的核心指标,以促进业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而时间利用率则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的高低[3]。专业胜任能力是对审计执业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具备更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基本条件。会计师事务所聘请的注册会计师专业素质越高,经验越丰富、越具有行业审计专长知识,对完成审计项目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成本越低,审计效率就越高。
5、管理效率
会计师事务所一流的管理队伍、有效的组织架构、广泛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支出。管理队伍是其中的关键要素,管理队伍素质高才能将事务所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与管理制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一定的组织形式会对企业的运行效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管理学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一个权力等级和专业化任务的分工。事务所只有建立一套严密的组织架构,科学地组织各部门和人员去实现事务所的共同目标,才能从组织架构上为审计质量提供合理保证、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直式管理结构,尽管会具有管理严密、分工细致的特点,但层次较多,需要从事管理的人员也就越多,彼此之间的协调工作也急剧增加,在管理层次上所花费的设备与开支,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也自然增加。而扁平式的管理结构能使信息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被管理者具有较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是一种节约事务所成本费用支出的较好架构。最后,先进管理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投入,降低委托成本,而且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6、审计质量
根据成本与效益原则,能以最少的审计资源耗费取得高的审计质量,是解决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的关键。审计资源的耗费表现为审计成本,审计质量要求高,证据收集量多,审计资源的耗费必然也相对多些,审计成本也相应增加。但审计质量稳定,反过来可以降低审计成本。同时,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避免发生审计失败,降低诉讼成本。
三、会计师事务所对成本费用的控制策略
1、事务所对规模扩张成本的控制
上述分析表明,事务所的规模扩展是做大做强的必要手段。那么,如何控制规模扩张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呢?笔者认为,总的控制原则是规模扩张后边际收益的增加额至少应大于边际成本的增加额。规模扩张成本主要是扩张过程中所产生的购并费用以及购并后企业文化融合成本等。因此,事务所的规模扩张,最好是选择具有相同或相近业务范围、执业特色的事务所进行,这样不仅能迅速扩大新的联合体在某一行业内的市场占有率,实现经营战略的目标集聚,注册会计师在特定行业领域的人才集聚。同时可以有效减少购并后企业的文化融合成本,摊薄业务启动成本、固定资产投入成本。对于管理水平不高的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不应盲目进行规模扩张,它们可以选择先做强然后再做大的发展策略。
2、事务所对管理成本的控制
管理工作是会计事务所为保证其正常运转、为审计工作提供服务所产生的费用支出,它一般不直接创造价值,但管理效率的高低关系到成本费用的控制成效。因此,整合审计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是控制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服务成本的有效手段。其基本方法是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方法将审计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审计资源形成最优化组合。具体来说,在管理结构上,会计师事务所应采用扁平式的组织管理架构,遵循保证事务所内部信息通畅、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和控制有效等原则。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组织架构不必设置过多管理环节,要尽量减少中间层次,按行业审计服务线管理审计项目。其次,事务所要实行办公自动化管理,重要的工作底稿、行业与客户资源、审计专家支持系统应录入计算机系统,方便查询,在事务所内部快速传递各种信息,以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同时,事务所在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后,应减少管理服务人员,降低管理服务成本。
3、事务所对审计风险成本的控制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科学地运用风险导向型审计就是指在“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程序”。注册会计师严格遵行风险导向审计程序可以有效减少审计失败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审计诉讼成本。同时,采用风险导向审计过程也可以节约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项目成本。因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分析性测试作为重要手段,以捕捉异常情况作为主要目的,执行针对舞弊的审计程序,而不是对所有报表项目余额都必须按常规审计程序“走一遍”,从而节约审计测试的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