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诊断学范文
时间:2023-12-02 15:3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血管超声诊断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心血管超声检测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常规的M型超声,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展到如今的经食管超声,术中超声,复合超声,超声造影,组织多普勒等等。心脏超声正在由解剖成像向功能成像逐步发展,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心血管超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超声心电图这么学科得到了拓宽,同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检测以及治疗提供了更多手段。选取了自2009~2012年共80例接受检测的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采用心血管检测,分析这些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具体情况以及心血管疾病中存在的危害,分析和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从2009年10月~2012年1月份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查的80例颅外段颈动脉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28例,年龄段28~83岁。本文中所选择的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存在差异,但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选取的这80例患者共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组45例患者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35例患者为非心血管疾病患者。具体超声检查方法:本文所用超声检查仪器型号为:飞利浦IU22、阿洛卡α7,其应用探头频率为7~12 MHz,在进行检查时,需叮嘱患者采取仰卧位,并于其颈部后垫好溥枕,患者注意头部要稍偏向非检查一侧,仪器探讨需具体从颈部位置开始逐渐向上,对患者两侧的颈总动脉进行逐阶段的探查,并继续探查其颅外段的颈内动脉以及分叉部颈内动脉,椎动脉以及颈外动脉,并做好检查部位横轴与纵轴的实时二维图像,随后对患者血管的解剖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并仔细分析其走行情况,以及其管壁的厚度,斑块情况,并对血流采用脉冲多普勒技术以及彩色多普勒技术进行探测,将两组患者所得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
2结果
上述患者当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检出率是58.75%,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其病变的检出率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的趋势,各组患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
3讨论
根据多普勒效应制成的超声诊断仪称为多普勒超声诊断仪(D型超声诊断仪)。它在医学临床诊断学中用于心脏、血管、血流和胎儿心率等诊断。超声多普勒仪种类繁多,根据显示方式的不同,可把它大致分为两类:频谱多普勒仪和超声多普勒显像仪。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超声频谱多普勒探测血流的研究工作已取得很大的成就[2],彩色多普勒的出现,使之更趋完美。
当今的医学领域当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于心血管疾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所存在着的密切联系有所关注[3],有国外的相关学术报告曾经指出,在白人当中,颈内动脉之中的颅外段发生病变的人群中,患有心血管疾病同时又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出现的患者比非硬化患者高(P
参考文献:
[1]黄光民.北京、上海、深圳3个城市2435人心血管功能随即测试及其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7,10(4):3.
篇2
孕妇,25岁,初孕39w,未做过产前检查,此次来我院常规检查。无遗传病史,无孕期感染及用药史。查体:宫高30cm,腹围90cm,胎位LOA,胎心140次/min。彩超所见(图1,2):宫内可见一胎儿,头位,双顶径9.5cm,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脑室无增宽,颜面显示清,口唇未见缺损,于前额部探及一大小约5.1×4.0cm等回声包块,境界清晰,形态欠规则,内部可见多个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其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该包块可随胎头同步运动,胎心145次/min,胎儿脊柱排列整齐有序,胎盘位于前壁,成熟度II级,S/D:2.0,股骨长7.0cm。超声提示:①宫内单活胎晚孕,头位,胎盘功能II级;②胎儿前额部异常回声包块:考虑血管瘤,畸胎瘤不除外。1w后孕妇正常分娩,体重3.5kg。于胎儿额头部可见一大小约5.5cm×4.8cm的包块,表面肤色正常,与头部软组织接触较广泛。未见其他异常。后手术切除,送病理诊断证实为血管瘤。
2讨论
胎儿软组织肿块可见于:血管纤维瘤 、囊性淋巴管瘤 、硬纤维瘤 、颈部纤维瘤病、纤维肉瘤 、血管瘤 、淋巴管瘤、横纹肌瘤、软组织肉瘤 、畸胎瘤等 。在一组190例出生至12月婴儿软组织肿瘤回顾性研究中[1],75%为良性,大多数为血管上皮瘤(64%,其中32%为毛细血管瘤),淋巴管瘤(29%)和纤维瘤病-肌纤维瘤病。胎儿纤维肉瘤是交界性病变,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是最多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和成人软组织肿瘤不同,婴幼儿软组织肿瘤有以下特点:①尽管肿瘤细胞分裂活跃,但大多为良性。②1岁以内成纤维细胞-成肌纤维细胞肿瘤多见,1岁以后,神经源性,肌肉源性肿瘤相对多见。③躯干,头部,颈部多见,1岁以后多见于四肢。
血管瘤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多为良性,可发生于身体的许多部位,面部及颈部血管瘤可发生于皮肤、颊部、颅骨表面的软组织及颈部组织,也可发生于舌部,许多血管瘤不能为产前超声所发现。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性,海绵性和混合性三种。毛细血管性血管瘤最多见于面部,头皮,背部和前胸部,单发或多发,婴儿中,女性发病是男性的3倍,自发性消退常见(60%在5岁内,其余大多在10岁内),罕见的并发症包括血小板减少,Kasabach-Merritt syndrome。海绵状血管瘤边界没有毛细血管性血管瘤清楚,也可自发消退,胎儿期可引起水肿。能为产前检出的血管瘤常为海绵状血管瘤,此种血管瘤不仅包含有表皮血管异常,而且瘤体可达皮肤深层或皮下组织,瘤体内可有明显扩张的静脉窦。超声表现为混合性或均质性实质肿块,回声特征与胎盘回声相类似。部分肿瘤内有囊性肿块暗区,此即为扩张的血管窦。彩色多普勒可探及其内的血流信号。如果肿瘤内有较大的囊性暗区,彩色多普勒有可能检出因动静脉瘘形成的高速低阻血流信号,瘘口处出现五彩血流[2]。但即使是囊性血管瘤,总能显示某一区域的类似胎盘回声的实质性区域,血管瘤可以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大小维持不变,也可以逐渐增大。范围广泛者可累及头、颈、面部及四肢、躯干的大部分区域。血管瘤一般不压迫或破坏邻近的组织器官。
血管瘤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可以与其他软组织肿块进行鉴别。首先需要与海绵状淋巴管瘤鉴别,海绵状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先天性畸形,是儿童第二常见的血管性肿瘤,也是需与血管瘤鉴别的最常见肿块。海绵状淋巴管瘤也分为三种:单纯性淋巴管瘤:由与毛细血管内径相近的细小淋巴管构成 ;海绵状淋巴管瘤:淋巴管扩张,有纤维包膜;囊性水瘤:被覆上皮组织的淋巴囊肿,多见于颈部,腋窝,也可见于胸腔,腹股沟区。颈部水囊瘤呈囊性或多房囊性改变,肿块内一般无实质性回声区可与血管瘤相鉴别。大多数淋巴管瘤为先天性,肿块内可见增强回声的小静脉石,肿瘤生长缓慢,常浸润周围组织,导致难以切除,6%的病例可复发。另一需与血管瘤进行鉴别的常见肿物为畸胎瘤,畸胎瘤起源于生殖细胞,常由三个胚层组成,有时仅有两个胚层,少数一种成分(内胚层组织或外胚层组织),发生在胎儿中线轴器官,多见于骶尾部、头顶部、卵巢、舌下等中线部位。根据回声特征分为:①囊性型,肿块边缘清,内为液性暗区,暗区内见强回声带或平行的短细回声带;②实性型,肿块呈混合性或实性不均质性回声,内含少量液性暗区,可有强回声的团状、带状骨骼样回声。根据畸胎瘤发生的部位有不同表现,骶尾部畸胎瘤表现为在胎儿骶尾部皮下有一肿块,肿物可呈囊性也可为混合性,突出于羊水中,可随胎儿活动而摆动,完全囊性者应注意与尾椎脊膜膨出鉴别;颅内畸胎瘤多为实性,占据颅腔,口腔内畸胎瘤长大时向口腔外突出,使胎儿面部显像困难,实性型畸胎瘤与血管瘤二维超声鉴别困难,前者囊性区内可见强回声带或平行的短细回声带,后者多表现为实质性均质回声区,富含血管[3]。
本病预后良好,但如果肿瘤较大,彩色多普勒检出明显的动静脉瘘时,可引起心衰而死亡,应进行严密产前及新生儿检测[4]。
参考文献:
[1]冯洁玲,何花.胎儿头颈部血管瘤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的研究[J].新医学,2012(10).
[2]李丽,秦平.胎儿皮肤血管瘤的超声影像特点及胎儿结局[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09).
篇3
造影“看轮廓”,超声“看内部”
当某人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疑似冠状动脉有病变时,医生通常会建议其做一次冠状动脉造影。不过,冠脉造影存在一定缺陷:首先,它是通过造影剂充填的管腔轮廓来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医生无法观察到血管壁上粥样硬化斑块的具体情况;其次,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特殊部位(如冠状动脉开口或分叉处)病变情况的判断较为困难。
近年来,随着微型导管超声换能器和声学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血管内超声检查已逐步成为冠心病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新武器”。血管内超声利用安装在导管顶端的微型超声换能器,在血管内发射和接收高频超声信号,实时显示血管的横截面图像,不仅能清晰显示管壁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态,还能帮助医生清晰辨认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大小和严重程度。
血管内超声检查需要在心导管室内进行。在冠脉造影检查的基础上,医生首先会选定需要检查的血管和病变部位,然后将一根直径不到2毫米、顶端安装了微型超声探头的特殊导管送到病变部位。超声探查时,整个血管壁和血管腔内的情况都可以被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医生根据看到的具体图像,可以对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和准确判断。
血管内超声的三大优势
1. 发现冠状动脉早期病变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早期,血管会发生代偿性扩大,以维持管腔的通畅,不至于发生显著的狭窄。这时候,冠脉造影结果往往是正常的。一旦斑块的体积超过了管腔直径的40%,血管的代偿能力衰竭,管腔就会出现狭窄。此时再做冠脉造影,可能看到血管有狭窄。由此可见,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早期病变的诊断能力有限。血管内超声则不同,它可以检出早期的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情况,提示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措施,预防病变的进展。
2. 诊断冠脉造影无法确诊的病变。
如前所述,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特殊部位(如冠状动脉开口或分叉处)病变情况的判断较为困难。血管内超声则不受投照位置的影响,能够检出冠脉造影无法确诊的病变,如血管开口、分叉处的病变等。同时,血管内超声还能精确测定血管狭窄的程度和性质。
另外,血管内超声还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定位和疗效观察中。比如,帮助确定病变是否需要植入支架、植入支架的大小和范围、支架扩张得是否充分,监测支架植入以后是否存在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晚期贴壁不良等问题。
3. 明确斑块类型
血管内超声通过将斑块内的回声与血管周围代表外膜或周围组织的回声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斑块的“软硬”程度。一般地说,斑块越“软”,性质越不稳定,越容易发生破裂。而斑块一旦破裂,血管内形成“血块”,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因此,早期识别“高危险性”斑块的意义重大,可以提示患者加强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预防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不同类型的斑块的血管内超声图像。
图A为软斑块,斑块的回声密度低于外膜及周围组织。
篇4
【关键词】 肝血管瘤 超声检查 体检
肝血管瘤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可能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及后天内分泌影响有关。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5%~0.7%,30~50岁女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为1:1.1~1:6.0,10%~30%为多发血管瘤。临床上一般无任何症状,超声检查被认为是肝血管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600例体检者,其中男273例,女327例,年龄25~70岁。
1.2 使用仪器 百胜MyLab9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按常规对肝脏进行右肋间、右肋缘下、剑突下做纵切、横切、斜切多个不同平面扫查。发现病灶,观察病灶回声及周围变化情况及位置、大小并记录。
2 结果
2.1 本组600例检查者中,肝血管瘤样病变检出者为54例,发病率为0.9%,略高于正常人群发病率,其中男22例,女32例,比例约为1:1.4~1:1.5。
2.2 该54例肝血管瘤样病变受检者中,高回声型最多见,有43例(80%),低回声型、无回声型、混合性回声型经CT、MRI诊断核实有7例(13%),其余4例随访失败,未经证实。
3 讨论
3.1 肿瘤形态 外形以圆形多见,肿瘤较大时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巨大者可向肝表面突起,边界多清晰。
3.2 回声类型 分四种类型 (1)高回声型:最多见,瘤体实质回声均匀、致密,有小孔筛状改变,肿瘤边界清楚,犹如浮雕,故称之为“浮雕状”改变,在血管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直径
3.3 病理学分型:(1)肝海绵状血管瘤;(2)肝硬化性血管瘤;(3)肝血管内皮细胞瘤;(4)肝毛细血管瘤。一般肝血管瘤由于二维超声图像的特征而容易诊断,但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肝血管瘤或由于合并脂肪肝造成病变区与周边组织分界不清,而需与肝癌进行鉴别诊断时,则需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肝血管瘤是因为肝内小血管组织感染,肝组织局部坏死或肝内出血,血肿机化等原因造成肝内局部血循环停滞,血管海绵状扩张,静脉淤血膨大形成血管瘤。或因为肝内小血管发育异常,形成蜂窝状大小不一的血窦,血窦间为纤维间隔,间杂血管和胆管。因此病灶内血流极为缓慢或相对静止,所以直径3cm的肝血管瘤可有静脉窦与灶外静脉相通,所以显示速度极低的静脉血流信号。肝内血管瘤必须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等鉴别,结节周边有无声晕是肝血管瘤与肝癌的主要鉴别点之一。原发性肝癌是大肿块周边出现小结节,形成卫星样;转移性肝癌可出现多个低回声肿块,呈靶环征、牛眼征,并有原发病症。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作为肝血管瘤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因其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更能体现出体检筛查对其诊断的重要性。
参 考 文 献
[1]谭星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诊断.[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4,26(2):103—104.
[2]周永昌,郭万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927—928.
篇5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血管疾病;手术病理;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c)—0095—02
Diagnostic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ZHU Xiangdong
Department of Electric, Hunchun City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 Hunchun 133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Fifty—two patients confirmed by pathology of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2 were selected, and were use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the ultrasound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final diagnostic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surgery and pathology. Results Fifty—two cases of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as 96.15% (50/52). Conclusion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for the diagnosis of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Surgery and pathology; Diagnosis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周围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无创性诊断已成为临床诊断下肢血管疾病的首选方法[1]。本文笔者对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下肢血管疾病患者52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下肢血管疾病患者52例,其中,男41例,女11例,年龄21~82岁,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对52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PHILIPS EnViso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探头频率为5~10 MHz。患者取仰卧位查髂、股动脉、静脉、大隐静脉,俯卧位查腘动脉、腘静脉及胫后动脉、静脉,观察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病变部位、血栓大小及栓塞程度。
2 结果
5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下肢血管疾病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6.15%,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见表1。其中,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声像图表现为下肢静脉迂曲扩张,呈“蚯蚓”状或“包块”状,向皮肤表面膨凸,如图1;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部位血管增宽,管壁清晰,血栓为无回声或均匀低回声,如图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增多,下肢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以往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是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但DSA为有创检查,已逐渐被无创检查所替代[3—4]。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清晰地显示组织器官内的较小病灶,在对患者的检查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患者组织器官在不同周期时相的血流速度变化、血流状态和组织回声切面图像上的血流速度分布等信息,来判定患者组织器官是否有病变、病变的程度以及病变的性质。其作为无创检查,在下肢血管疾病的诊断中逐渐占据着重要地位。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可显示血栓的形态、类型、管腔阻塞情况、血流状态及急慢性病变,而环情况、有无血管外其他疾病等,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客观评价药物疗效提供重要依据[5—8]。
国内大量文献报道[9],超声诊断下肢血管疾病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99%。已成为一种无创性重复性强的诊断下肢血管疾病的可靠的方法,并在随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组5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6.15%(50/52),此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血管疾病检查安全、无创,可重复进行,无检查禁忌证,已逐渐成为下肢血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34
[2] 陈俊华,范宁.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血管狭窄性疾病的临床价值[J].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1):87—88.
[3] 江涛,罗慧军,陈梦宇,等. 彩色与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4):78—79.
[4] 栗翠英,胡建群,叶新华,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血管疾病急诊检查中的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1A):2234—2236.
[5] 沈孝萍,李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血管疾病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学,2008,9(10):103.
[6] 秦博,张芳,曲红培. 高频超声在下肢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 上海医学影像,2008,17(3):251—252.
[7] Grabs AJ,Wakely MC,Nyamekye I,et al.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rational management of chronic venous leg ulcers[J]. Br J Surg,1996,83(10):1380—1382.
[8] 张少华.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4):91—92.
篇6
[关键词] 脑梗死;颈部血管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7(a)-019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carotid artery ultrasound for diagnosis of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in our hospital unit in February 2015 ~ January 201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suspected in January during the study, a total of 50 cases. They were applied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vascular ultrasound and neck. In head CT diagnosis as the gold standard, comparative test results. Results Carotid artery ultrasound cerebral lesions sensitivity was 97.62% (41/42), specificity was 87.50% (7/8);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cerebral lesions sensitivity was 93.02% ( 40/43), specificity was 74.13% (5/7); diagnostic results under the two method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contras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Neck vascular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exact value,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spection target lesion hemodynamics and plaque formation,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have reference value, it can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Neck vascular ultrasound; Diagnosis
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已不断加剧,老年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导致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1]。脑梗死为常见心脑血管病变之一,对患者的主要危害体现在脑部供血障碍方面,进而可能导致患者脑组织进入缺血、缺氧状态下,后期会导致患者脑组织发生软化、坏死症状,并发神经系统功能缺损问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3]。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对脑梗死疾病进行早期、有效诊断,已成为心血管内科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之一,早期准确诊断脑梗死对改善患者预后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4]。为观察评价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与意义,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住院部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心血管内科疑似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对50例患者分别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住院部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心血管内科疑似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研究内容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50例入选患者中,男性患者共38例,女性患者共12例。患者年龄区间为30~80岁,平均年龄为(60.2±1.8)岁,排除有明确心房颤动以及心脏瓣膜病变患者。
1.2 方法
1.2.1 经颅多普勒检查 应用DWL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取坐位以及仰卧,分别经颞窗、枕窗、眼窗对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以及颈内动脉终末段的流速、频谱进行监测观察。
1.2.2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应用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检查范围为患者双侧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以及椎动脉。检查过程中患者取仰卧,指导患者头部适当后仰,将颈部充分暴露于检查视野下,工作探头置于患者颈部,检查时患者稍向对侧外斜,尽量使工作探头方向与血管长轴保持平行状态。先对患者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进行观察,观察是否存在内径狭窄、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症状,注意对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球部、以及椎动脉起始位置的准确定位。分别于受检对象颈总动脉球部、球部近心端1.5 cm位置、以及颈内动脉起始距离1.5 cm位置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近心测量。
1.3 诊断标准[5]
经颅多普勒检查诊断脑梗死病变参考《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手册》相关标准;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脑梗死标准为:①颅内前循环狭窄诊断标准为中膜厚度>0.9 mm;②颈部血管狭窄诊断标准为收缩期峰值流速>120.0 cm/s,舒张末期流速1.5 mm。以最终经头颅CT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应用颈动脉血管超声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下的诊断结果以及灵敏度、特异度进行对比检验。
1.4 统计方法
研究相关数据资料录入SPSS 15.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通过χ2检验,在检验P
2 结果
以最终经头颅CT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显示42例患者确诊为脑梗死,另8例患者未见脑梗死征象。经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共41例患者检出异常,其中15例患者为颅内前循环狭窄,18例患者为颈部血管狭窄,8例患者为斑块形成;经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共40例患者检出异常,其中15例患者为颅内血管狭窄,17例患者为颈内动脉狭窄,8例患者为脑动脉硬化。应用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脑梗死病变的灵敏度为97.62%(41/42),特异度为87.50%(7/8);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梗死病变的灵敏度为93.02%(40/43),特异度为74.13%(5/7);两种检查方法下对脑梗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性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既往报道中显示:动脉粥样斑块向腔内隆起引起管腔狭窄,斑块碎片脱落或狭窄处形成血栓被血流冲击到颅内动脉,造成远端血管闭塞,从而致脑部供血减少而发生缺血性事件。在此基础之上,斑块内出血导致狭窄程度急剧增高,突然闭塞血管,侧支建立不良从而导致脑灌注衰竭症状,最终成为诱发脑梗死的直接因素。因此,对脑梗死病变进行早期准确诊断,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早期治疗干预,是挽救脑梗死患者生命的重要路径之一[6]。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梗死进行诊断能够有效评估受检对象颈部血管的解剖结构是否正常,了解相关血流动力学信息,直观反映患者血管走向与形态是否正常,管腔是否存在扩张、受压、或狭窄症状。同时,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的提示患者颈部是否存在内膜-终末增厚、斑块形成等重要作用[7],且对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已有相关报道中显示:在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优势体现在:能够准确提供斑块的特征、范围、位置信息、以及损伤程度等,清楚显示受检对象的管腔狭窄程度以及血流情况,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同时,诊断人员可以根据斑块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以及回声特点,对斑块稳定性作出准确判断。其中,不稳定性斑块内部回声多具有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脂质细胞、炎性细胞多的特点,稳定性斑块内部回声多具有形态规则,回声均匀,表面光滑、脂质细胞成分少的特点,诊断鉴别的难度低。
该研究中对比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这两种方法在对脑梗死进行诊断方面的价值,对比数据显示:应用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脑梗死病变的灵敏度为97.62%(41/42),特异度为87.50%(7/8);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梗死病变的灵敏度为93.02%(40/43),特异度为74.13%(5/7);两种检查方法下对脑梗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性数据对比,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赵亮等[8]人在《螺旋CT血管造影和颈部血管超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系统评价》一文中所得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结果为51例脑梗死患者中41例(80.39%)被检测出患有颈动脉狭窄,参照NASECT计算SCTA和CVUS的颈动脉狭窄率分别为(36.54%±15.64%)和(33.42%±14.7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TA斑块检出率为58.82%,明显优于CVUS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均提示两种诊断方法均对脑梗死病变有确切的诊断效果。有既往报道认为,在应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病变进行诊断时,在颞窗较小的情况下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局限,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弥补这一局限,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显示受检对象颅外段血流有特定变化时,可作为推测颅内血管病变的基本依据。但单纯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评价受检对象颈内动脉狭窄情况时无无法了解其远端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情况,而配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除对颅内血管自身病变进行判断以外,还可提示颈部血管的狭窄、闭塞情况。这一研究结果提示,将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技术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克服两种检查技术在诊断脑梗死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全面反应患者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的血管壁改变情况,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异常变化特征也有良好的提示价值。
综合相关数据结果整理结论为: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梗死诊断有确切价值,可有效掌握检查对象病变血管血流动力学以及斑块形成情况,对脑梗死发病因素判断有参考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国访.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5):46-48.
[2] 王艳玲.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诊断120例脑梗死患者的结果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6):85-86.
[3] 孙景芝,王宏桥.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脑梗死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2):49-50.
[4] 王艳玲,王雪梅,谈晓牧,等.颈部血管超声及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100-1102.
[5] 宁海燕,王岩.螺旋CT血管造影和颈部血管超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系统检查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86-87.
[6] 吕康,刘斌,刘玉玲,等.CT 血管成像与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医药,2014(9):1306-1308.
[7] 张黎军.超声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9):1007-1008,1026.
篇7
【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疾病(CVD)的70%,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占我国致死率的10%,致残率>50%,存活者40%以上会复发。颈动脉系统不稳定性斑块形成、脱落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科对12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动脉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证实。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6例,脑梗死24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40-83岁,平均64.6±5.4岁。所有病例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以106例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疾患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4例,女52例,年龄42-86岁,平均67.6±7.3岁。
1.2 方法
采用东芝阿波罗SSA-770及Philips 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3 MHz。患者仰卧位,暴露颈部,首先采用二维图像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及颈动脉分叉部(BIF)内外径宽度和内膜厚度、狭窄程度和动脉收缩舒张运动情况。斑块病变位置、形态、、大小、表面光滑度、回声情况。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充盈情况,是否有狭窄及狭窄程度。测量内-中膜厚度部位为颈总动脉距离分叉处1.5cm处及分叉处血管后壁内-中膜厚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内-中膜增厚标准,颈总动脉分叉处>1.2mm,其余部位>1.0mm.斑块性质诊断标准:扁平斑:内膜增厚并不光滑,局部轻微隆起;软斑:斑块质地与周围组织相比呈低回声,突出于管腔,表面光滑连续;硬斑:斑块呈强回声且表面光滑[1];混合斑块:斑块回声不均匀,强、中、低回声混杂,并表面粗糙不平。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a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及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
所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颈部血管彩超检查,120例中109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02例,检出率为85%。对照组106例检出斑块形成21例,检出率为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部位
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部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102例检出斑块中,颈总动脉分叉处58例,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36例,颈总动脉主干8例。对照组检出斑块者21例,颈总动脉分叉处10例,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7例,颈总动脉主干4例。两组同一部位发生斑块比较发生率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3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分型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102例检出斑块中,软斑29例,混合斑14例,硬斑34例,扁平斑25例。对照组检出斑块者21例中,软斑2例,混合斑1例,硬斑10例,扁平斑7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软斑、混合斑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我国发病呈年轻化,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研究已经表明,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了解颈动脉系统斑块的性质、大小、稳定性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二级预防非常重要。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经济、有效的检测颅外段颈动脉,能够为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提供客观依据。
本研究表明,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部和颈总动脉主干。这些部位血管管腔血流缓慢,易产生湍流,成为斑块好发部位。斑块的发生以在颈动脉分叉处最多见,可能与分叉处受到的血流冲击力大,易致血管内膜损伤和脂质等成分沉积,并且血小板在分叉处受到较高的剪切力,易致血小板活化、形成血栓有关。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已被证实,考虑发病机制如下:(1)破裂碎片或已破裂斑块表面粗糙,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导致血栓;(2)狭窄的颈动脉使远端灌注不足,导致分水岭区供血不足,形成边缘带梗死或低灌注性梗死;(3)粥样硬化斑块不断增大,直接阻塞血管;(4)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的碎片或狭窄处形成的血栓被血流冲击到远端颅内动脉,甚至进入主要的脑动脉,从而产生小的颅内动脉持久或短暂闭塞,即“微栓塞理论” [2]。因此,动脉硬化是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多伴有颈动脉部位的斑块形成。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指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及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肥胖、糖尿病患者建议普及颈部血管多普勒彩超检查,同时建议该类患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当锻炼、控制原发病。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三维超声;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a)-0118-02
目前妇科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为心血管的畸形,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0.8%,而新生儿死亡率高达3%[1],为了探讨利用三维超声经三血管气管平面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总结了在本院用三维超声影像学技术,通过三血管气管平面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妇560例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2010年1月~2012年11月在本院用三维超声影像学技术,通过三血管气管平面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妇560例资料,产妇年龄24~35岁,平均(28.5±13.8)岁,孕期20~32周,所有产妇中孕早期有因感冒服用感冒药者24例,有过畸胎生育史的产妇3例,产妇羊水过多者7例。
1.2 诊断方法
三维超声影像学所用仪器为GE VOluson 730 Expert 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腹部二维探头,频率为3.0~7.0,配备RAB2-5L容积探头,频率为3.5~5.0。该探头能完成在二维、静态三维及动态三维扫查。
诊断中获得三血管气管平面图像的方式为:孕妇检查为平卧,其心脏四腔室观向胎儿的头测移动,同时略微向上方倾斜超声探头,观察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共同连接在降主动脉上,而在此之前,动脉导管和主动脉弓的夹角为30°,主动脉弓行走方向为在气管前方自右向左,气管和上腔静脉在主动脉弓的右侧端,气管在后方而上腔静脉在前方,此形成的平面即为三血管气管平面(图1)。观察目标为三血管(肺动脉、主动脉和上腔静脉)位置关系,管径大小和血管数量。另外,还可以根据异常的平面近一步观察心内的结构有无异常现象,以便确定胎儿是否同时合并心外畸形现象。
1.3 血管管径大小标准
胎儿肺动脉主干的横径部分与升主动脉的横径部分基本相等(有的情况略大于),胎儿的胎龄越近满月,两横径的大小差别愈大。
1.4 确诊方法
对所有孕妇利用三维超声经三血管气管平面诊断胎儿心脏畸形后,其诊断结果与产后超声心动图结果或者尸检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来确定利用三维超声经三血管气管平面诊断的诊断准确率。
2 结果
三维超声对血管数量异常的临床诊断准确度为96.97%,对血管位置异常的临床诊断准确度为71.43%,对血管管径大小异常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86.67%,具体结果见表1、2、3。
3 讨论
通常,在任何有畸形结构的胎儿中均会出现位置、大小等解剖学关系的改变,因此也会产生相应的超声影像学改变,气管、食管与主动脉的正常解剖关系为: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和食道的前面,而降主动脉下行到食管的后面,而利用三维超声经三血管气管平面能够很好地反映这种解剖学关系的变化[2-3],这是本院利用三维超声对心脏大血管和气管异常进行判断的标准。
本组研究资料表明了利用三维超声经三血管气管平面诊断胎儿心脏畸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切面操作简单且易于显示和观察,在大量产前超声检查中能够作为基本筛查的切面,提高临床诊断和筛查效率[4-8]。
尽管该方法具有以上优点,但在临床检查实践中,笔者还总结了该法在诊断胎儿心脏畸形方面有以下不足之处:不能够充分显露出心脏内部的结构情况,不能很好地分辨出左右心室和心内瓣膜的情况,因此,如果要系统地完成对胎儿心血管畸形方面的检查,必须结合心脏的其他基本切面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 熊奕,王慧芳,吴瑛,等. 三血管气管切面对胎儿大动脉异常的诊断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270-2274.
[2] 王慧芳,熊奕,吴瑛,等. 胎儿三血管气管平面在胎儿心室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1):1738-1740.
[3] 陈琮瑛,李胜利,文华轩,等. 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线索和方法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6):478-482.
[4] 接连利,许燕,林振华,等. 胎儿完全性血管环的产前超声诊断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8):696-698.
[5] 赵婧,杨家翔,周柳英,等. 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临床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12(11):743-746.
[6] 孔潇玉,陆培明.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对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特异性研究[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4):269-270.
[7] 黄松带,程红 柏桂森,等. 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永存左位上腔静脉超声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1):37-47.
篇9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超声诊断;心血管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2(b)-083-02
马凡综合征又称主动脉及其瓣环迟缓症,是一种少见的以结缔组织为基本缺陷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骨骼及眼组织病变。在心血管系统中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升主动脉的进行性弥漫性扩张等[1]。笔者报道本院超声室诊断马凡综合征患者,重点讨论马凡综合征心血管系统的临床表现及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比较准确的超声诊断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患者均为2002年10月~2009年9月来本院诊治的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5~54岁,平均36.4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环和升主动脉扩张,临床初诊: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PDA)、冠状动脉瘘(CAF)、主动脉窦瘤破裂、心脏杂音原因待查、心律失常原因待查等。
1.2方法
使用仪器:美国ASPEN-CDE,凸阵变频探头,频率2~4 MHz。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或左侧卧位,探头取左室长轴(图1)、心底短轴、主动脉弓长轴、四腔心等切面。观察心腔有无扩大、主动脉系统有无扩张、夹层及动脉瘤,室间隔及左室壁有无运动幅度减低等。各心腔及大动脉内有无异常血流,尤其是主动脉瓣、二尖瓣有无反流等(图2)。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包括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五项指标。频谱多普勒对异常血流取样分析。对检查结果录像记录,以便后期回顾性分析[2]。
2 结果
本组21例经CDE检查: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显示左室增大, 内径6.0~9.6 cm;升主动脉内径显示扩大主动脉壁变薄,主动脉环扩大,升主动脉自根部为起点向远端弥漫性扩张,多呈瘤状改变,扩张区最大内径为13.2 cm,最大长径为15.6 cm,多延伸至无名动脉根部附近。主动脉瓣及二尖瓣不同程度关闭不全,导致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每搏输出量增加,当心输出量增加达到正常的3~6倍时,射血分数减少而导致心力衰竭,最低者左室射血分值为0.20。5例夹层动脉瘤,其中3例主动脉内膜部剥离限于升主动脉内。2例主动脉内膜剥离起自升主动脉根部波及主动脉弓直至胸主动脉段,显示主动脉内膜游离于主动脉腔内形成真腔和假腔,显示血流从真腔进人假腔。结合患者其他临床表现提示:符合马凡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异常改变。全组患者经CT或心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佐证CDE检查结果;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CDE诊断,与手术对照符合率为100%。
3 讨论
马凡综合征为综合征候群,9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变。心血管病理改变是主动脉中层组织囊性坏死、弹力纤维减少、变性断裂和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异常,可使主动脉根部变薄形成夹层动脉瘤,二尖瓣叶可因黏液变性、酸性黏多糖增多使瓣叶伸展延长。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间胚叶非常罕见,发病率为0.04%~0.10%。临床上多见蜘蛛样指(趾),漏斗胸和两臂伸展长度远远大于身高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晶状体向上脱位或半脱位。心血管方面病变主要是累及升主动脉,主要表现为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瘤样扩张以及形成夹层动脉瘤,升主动脉的扩张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呈进行性加重,这是造成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有学者研究发现当主动脉根部直径>6 cm时,则有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发生夹层动脉瘤的危险。马凡综合征的心血管病变是马凡综合征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发现及治疗十分重要[3]。
超声心动图[4]是诊断马凡氏综合征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地显示主动脉根部病变的程度。利用CDE可做出明确诊断,并可与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器质性心血管病相鉴别,CDE以其简便、实用、无创、准确性强等优势已成为临床检查该病的首选和重要参考。本文表明CDE可清楚显示心腔的大小,主动脉的形态、动脉瘤的大小范围、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的活动状态与血流情况等,CDE检查结果对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预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价值[5-7]。
[参考文献]
[1]徐红卫,王锦纯.马凡综合征影像学的多系统表现[J].实用医学杂志,2008,10(24):1841-1843.
[2]曾慧茹,徐礼梅,侯传举,等.马凡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11(4):244-246.
[3]孙衍庆.现代心胸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446-1462.
[4]王新房.超声心动图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68-479.
[5]冯薇,张桂香.超声诊断马凡氏综合征一家系[J].1995,22(6):78-79.
[6]高律萍.心血管型马凡综合征的放射诊断[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 3(3):103-104.
篇10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脑血管病 颈动脉硬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228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carotid artery scleratheroma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essels diseases.Methods:203 cases data diagnosised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ere collected,130 cases in which suffered cerebral vessels diseases,while the remains 73 cases were free from cerebral vessels diseases as control,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all data.Results:112 cases were diagnosised with plaque formation from 130 cases suffered cerebral vessels diseases (86.15%);in the control group,19 cases were diagnosised with plaque formation (26%)(P<0.01).the rate of plaque formation happened on carotid artery bifurc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nitial site of cervic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between the right and left carotid artery,there was no significance in statistics(P>0.05).Conclusions:Carotid artery scleratheroma generally result from cerebral vessels diseases,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an evaluate the degree of carotid artery pathological change precisely,which can provide diagnosis evidence for prevention and therapy vessels diseases among elders effectively.
Key Words Ultrasound diagnosis cerebral vessels diseases Carotid artery scleratheroma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130例,根据临床诊断将其分为脑梗死组96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4例,其中男80例,女50例;年龄33~81岁,平均65.83岁。脑梗死和TIA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6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并全部经头颅CT和MRI证实。另取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73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3例,女30例;年龄31~66岁,平均48.64岁。该组患者均经临床证实无明显脑血管疾病。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
仪器与方法:使用美国Logiq 5 Exper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式探头频率7.5MHz。受检者平卧位,头偏向对侧,分别取其横切面、长轴切面依次检查:颈总动脉(CCA)中段和远端至分叉处,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VA)的管壁厚度、斑块及血流情况,每一指标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二维超声检测:血管其管壁及管腔情况,测量IMT,确定斑块的位置及回声,斑块的形态、大小、范围,管壁的微硬化征,溃疡壁龛,有无狭窄或阻塞,有斑块者测量内径狭窄。CDFI观察颈动脉有无充盈缺损及湍流,确定狭窄或阻塞部位。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测狭窄血流速度,记录血流参数: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期末最低流速(EDA)、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所有血流测量夹角均60°。
判断标准:颈动脉IMT>1.0mm为内膜增厚,IMT>1.5mm视为斑块形成[1]。根据组织病理研究和斑块的影像学特点,将斑块分为:①扁平斑:内膜毛糙,回声增强,增厚局部轻微隆起(图1)。②软斑:斑块凸向管腔,回声强弱不等,表面光滑连续(图2)。③混合斑(溃疡斑):斑块较大,基底较宽,表面凹凸不平,边缘回声较低。④硬斑:斑块高低不平,强回声后伴声影(图3)。
颈内动脉狭窄分级的多普勒频谱诊断标准[2]:①内径减少0%~50%(无血液动力学意义狭窄),表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秒;频谱存在。②内径减少51%~70%(中度狭窄),表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秒;舒张末期流速<40cm/秒;频窗消失;颈内动脉收缩期峰速与颈总动脉之比<2。③内径减少71%~90%(严重狭窄),表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170cm/秒;舒张末期流速>40cm/秒;频窗消失;颈内动脉收缩期峰速与颈总动脉之比>2。④内径减少91%~99%(极严重狭窄),表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200cm/秒;舒张末期流速>100cm/秒;频窗消失;颈内动脉收缩期峰速与颈总动脉之比>4。⑤内径减少100%(闭塞),表现为闭塞段可见血栓回声;闭塞段管腔内无血流信号;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无血流信号,甚至出现反向波。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均数的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行X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及TIA组的IM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左、右侧颈动脉IMT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维超声检测所有患者,共显示175块斑块,患病组的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超声检测颈部动脉血管异常112例,异常率86.15%(112/130);对照组中斑块形成19例,异常率26%(19/7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各部位发生情况:发生在右侧85块,左侧90块,左侧比右侧值略高,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粥样硬化斑块分叉处最多见,见表3。
讨 论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日益提高。如今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较多,而用高频探头进行超声检测颈动脉IMT被公认是当代判定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最可靠的指标。本研究中,对照组的年龄较脑梗死和TIA两组的年龄偏低,各种斑块的检测率也偏低,从而表明:年龄与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也有着密切联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多发生于颈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段,而且往往是两侧同时受累。这是由于颈动脉分叉处血流动力学变化,形成的高切应力和湍流的机械损伤,加重内膜损害,以致使高密度乳糜微粒及脂蛋白沉积于这些粗糙区域,最终促进斑块的形成[3]。本文研究结果也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本文结果显示脑血管疾病患者IMT明显增厚,各种斑块明显增多,狭窄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种现象证实了颈动脉硬化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积极治疗和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积极地作用。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是一种简便、无创、安全、经济的检查方法,它可以对斑块进行形态学评价,并可估计其稳定性,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6.
- 上一篇:体育科学研究
- 下一篇:儿童口腔护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