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2 15:3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保障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保障研究

篇1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合作医疗

目前,农民增收困难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医疗保障方面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现象。本文拟从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兴衰、原因及政策性建议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对目前现状的改善有些帮助。

1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衰

建国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农村逐步建立了三级(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问题。另外,从5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农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社区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互配合,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迅速上升到1996年的71岁,①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为占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不可没。然而,从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发生了严重的衰退。随着集体经济的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滑坡,到1996年,全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由1976年的90%锐减到5%左右。②绝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医疗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村级卫生所、室或不复存在,或者转化为私人诊所。

2合作医疗衰退的原因

合作医疗大幅度滑坡以及恢复起来相当困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弱化。时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社、生产队)不仅仅是经济组织,它们还拥有各项政治、社会、文化权力,直接掌握和控制农村的各项资源的分配,集体经济组织的强大控制力量是组织,推动和资金支持合作医疗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条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经营自越来越大,原来的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资源分配上的权力大大弱化。组织能力的弱化和只拥有十分有限的资源,挨家挨户收费又比较困难,使得集体经济组织难以一如既往地组织和支持合作医疗。

3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合作医疗的衰退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消亡或市场化,导致农民医疗费用的急速攀升,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从1990年至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1元增至2210.34元,增长了3.20倍;而同期每人次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增长了6.20倍、5.10倍,医疗费用的增长大大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村最贫困的农户(占4%)中,有一半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3.2政府投入不足。1998年政府投入的卫生费用为587.20元,其中用于农村的92.50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0%。政府投入不足不仅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和服务提供不足,由此增加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而且也限制了公共预防保健机构的能力。因为投入不足,使卫生防疫站、保健站等机构把主要精力用于门诊、住院等有偿服务的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有所削弱。

4发展农村医疗保障的建议

4.1真正增加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4.2加强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公共预防保健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的优点。必须改变目前基层政府忽视预防保健的现状,要明确公共预防保健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财力、人力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预防保健尤其重要。4.3继续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①地方政府,基层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组织和资金支持的责任。没有基层政府出面组织,合作医疗就会失去组织基础;政府的适当(根据财政支付能力)资金支持能够对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产生很大的引导和激励作用。②强化管理,规范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和监督。一方面要杜绝基金的被挪用,另一方面要维护基金使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避免出现干部与群众之间在交纳费用、享受待遇等方面的不平等。③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降低药品价格,合理确定补偿(报销)比例,保证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平衡。④目前许多国有上市企业减持国有股,所得部分资金应用于合作医疗基金,因为过去靠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使国企,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才得以很快发展起来,在这过程中,农民是作了很大牺牲的。

4.4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形式。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合作医疗迅速衰退的同时,部分农村地区也出现了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1998年,除合作医疗外,享受其它形式的医疗保障农村人口占6.06%,约500万人。实践证明,农村医疗保障不必坚持“一种模式”,而应多种模式并存,毕竟中国地理广阔,各地农村情况大不一样。各地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确定适合本地农民需要的医疗保障形式。力求切合当地实际情况,也要符合农民的承受能力,并使农民得到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如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郊农村,可以将农村的医疗保障纳入城市医疗保险体系,取消城乡之间的界限,这样可以拓宽医疗保障基金的来源,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降低运营的费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870).

篇2

关键词:医疗保障;统筹发展;衔接机制;筹资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52-02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医疗保障制度,呈现出嵌入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度特征。因此,从党的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出发,建立健全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让全体社会成员同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成果,并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理论界和政策研究者对其给予密切的关注,尤其在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研究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对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做一个盘点、梳理以及总结,以期促进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一、理论研究

1.研究现状

城乡医疗保障统筹体系的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极为丰富,牵涉面也比较广。目前学界对于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障碍方面,已经基本形成共识;而对于如何具体运作等问题,不少地区也已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学者们的观点还有不小的分歧,理论研究还处于初探阶段。此外,对于政府责任、衔接时机、资金筹集、运营机制、管理体制等这些关键问题,目前大多只是解释清楚了概念,而并没有对内在机理进行阐述。没有对内在机理的深挖,则相关的建议就难说具有科学性,更难以将其作为政策选择的依据。需要指出的是,学者们还就模式和路径进行了探讨,如“医疗保险券”模式、渐进式三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及其三步走战略等,这些都为具体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但涉及操作层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1]。

2.衔接机制

在“制度―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下研究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机制,可以发现: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嵌入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度特征、城乡居民基于经济联结和社会资本的行为选择,需要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在筹资、管理、支付、服务和环境方面的统筹衔接和路径设计,以构建国民健康责任分担、健康管理参与和健康受益平等的绩效治理体系[2]。

3.筹资机制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稳定的筹资机制和科学有效的偿付机制,以达到筹资公平、受益均等和健康平等的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着筹资方式较单一、筹资结构不合理、筹资来源非持续、筹资水平缺乏动态增长等筹资风险,不符合筹资机制合作信任、公平分担、稳定持续的内在要求,迫切需要建立“多方筹资、合理分摊、财政补贴、动态增长”的筹资机制[3]。

二、实践探索

1.采取不同调研方法

在医疗保障统筹发展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调研方法:一是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当地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政策和运行状况;二是通过对各个地区的城乡参保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进而考察参保居民对现有医疗保险的满意度以及参与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意愿[4]。

2.着重实地调查分析

首先,成都的经验是:建立和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积极的财政投入,医保管理系统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医疗待遇差距[5]。

其次,从西安实地调研来看,医疗保障逐步覆盖城乡,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运行渐趋平稳。然而,由于人群特征的不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具有了差异性,进而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利益诉求各异,造成三项制度竞争日益凸显。这就需要从偿付机制着手,设计符合人群利益诉求的偿付平台,构建“公平、正义、共享”的受益平衡机制,统筹整合城乡医疗保障制度[6]。

最后,江苏省太仓市早在2007年就打破城乡户籍限制,将城镇和农村居民统一纳入居民医疗保险,在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需要指出的是,太仓市之所以能够建立统筹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不开的。因此,太仓模式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具有更大的借鉴意义。此外,尽管太仓市的医疗保障体系解决了城乡一体化的问题,但单独为失地农民建立医疗保险的做法仍是值得商榷。与其单独为某个群体开辟新制度,不如将其整合纳入现有制度[7]。

3.发现与结论

通过实地调研城乡居民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对医疗保障制度整合的态度及制度整合后的运行情况后,分析发现:第一,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呈现出以下规律:制度的统筹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尤其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当地政府的理念创新与积极的财政投入是制度统筹发展的需求动力与保障;参保居民的支持是制度统筹的群众基础;统一医疗保障经办管理以及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确保了制度统筹发展的顺利推进。第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整合产生了以下影响:消除了参保居民在这方面的身份差异,实现了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障的权利;医疗保障的相关管理体制得以理顺;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更加稳健;促进了劳动力合理流动。第三,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应注意以下问题:制度的整合不能使任何群体的利益受损;群众的缴费意愿也是需要考虑的一项因素[8]。

三、经验借鉴

尽管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各项制度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上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1.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针对医疗保障制度中存在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过度膨胀、医疗资源浪费日益严重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降低等问题,发达国家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增加税收和医疗保险费收入,如法国1991年起开征的“社会共同救济税”,一方面靠扩大税收征收范围,另一方面提高税率。第二,提高病人自付医疗费用的比重,如英国自1979年起要求对配戴眼镜和牙科治疗实施自付费用。第三,加强对医疗保险服务机构的监管。为了控制药品的过度使用,荷兰规定治疗慢性病所使用的处方药品不得超过一个月的药物量;葡萄牙则制定了只允许在住院时才能使用的2400种药物的清单;德国更是从2000年开始,根据法定医疗保险的要求建立了医药处方管理机构,制定了允许在医疗保险机构报销的药物目录,并规定凡是没有列在目录上的药物必须由患者本人支付费用;此外,为了降低医疗费用,美国兴起了由医疗保险机构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签订合同,日本实施了严格的第三方审查制度。第四,社会保险机构自己办医院。因形势所迫,南美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险机构采取自己设立医疗单位,为被保险人服务。如墨西哥就是把医疗服务和经费集中统一管理最彻底的国家,因此被国际称为“南美模式”[8]。

2.卫生体系的建设

加拿大与古巴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尤其具有借鉴意义。首先,加拿大选择了适度发展的模式。加拿大的医疗保障制度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具有体系完善、项目齐全等特点,它不但特别注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对相关机构进行科学严谨的管理[9]。其次,古巴选择了激进改革的模式。古巴的医疗卫生体系既是一个包含四个互促互制的子系统的繁杂系统,同时也是整个计划经济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古巴还是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一次性突破了既得利益者的层层阻力对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并利用国家对资源的集中调动能力来保障旧体系打破之后新体系的迅速组建。可以说,古巴激进的医疗体制改革避免了渐进式改革不彻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并使之无需在不停地修补中克服路径依赖的影响[10]。

3.医疗保险的筹资机制

从世界各国医疗保险的筹资主体来看,医疗保险筹资机制主要可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以国家税收为筹资来源的“福利型模式”、以德国、韩国和我国台湾等为代表的“社会保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保险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私人缴费为主的“储蓄模式”。然而,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同属于“社会保险模式”的德国、韩国和我国台湾在筹资机制上表现出:追求参保主体的筹资公平、发挥社会分担与互助作用、重视政府筹资补助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这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持续的筹资机制提供了经验借鉴:一是在筹资机制的目标选择上,强调维护社会公平和健康权利;二是在筹资机制的契约治理上,重视筹资主体的分权制衡和多元参与,明确筹资主体的权益关系,构建筹资主体多元的治理体制;三是在筹资机制的绩效上,追求较低的医疗负担与较高的健康改善结果[11]。

四、政策建议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核心在于公平筹资和均等受益;统筹发展方向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化异趋同,最终实现构建城乡居民健康保障体系的目标;统筹发展的政策路径可从制度框架、筹资机制、统筹层次、经办资源、管理体制、转移接续等方面展开。有鉴于此,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发展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第一,在一个制度框架下建立多档次的缴费标准和待遇标准;第二,整合经办资源,构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第三,改变部门分割管理,实现行政管理体制的统一化;第四,建立不同医保制度之间的转移接续机制,方便参保人员流动和选择;第五,提高统筹层次,发挥制度效应;第六,确定稳定的筹资机制和财政补贴机制[12]。

参考文献:

[1]梅丽萍,仇雨临.统筹城乡医疗保险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经济,2009,(8).

[2]翟绍果,仇雨临.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机制研究[J].天府新论,2010,(1).

[3]仇雨临,翟绍果.完善全民医保筹资机制的理性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2010,(5).

[4]仇雨临,郝佳.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东莞、太仓、成都和西安的实地调研[J].人口与经济,2011,(4).

[5]仇雨临,郝佳,龚文君.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与思考―以太仓、成都为例[J].湖北大学学报,2010,(3).

[6]翟绍果,仇雨临.西安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路径[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2).

[7]郝佳,仇雨临,梅丽萍.太仓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措施与运行效果[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2).

[8]仇雨临.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问题与改革[J].卫生经济研究,2002,(5).

[9]仇雨临.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

[10]刘潇,仇雨临.古巴医疗卫生体系再审视:运行机制与经验借鉴[J].拉丁美洲研究,2010,(6).

篇3

Abstract: Labor dispatching in China was from the foreign representative office workers in 1980.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mployment form of labor dispatching speeding up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is trend has rapidly increased.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dispatching promote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hina's workers. Many migrant workers rapidly and constantly pack into the city to seek better opportunities and living conditions. The emergence of this situation brings some problems for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in China. For example, the medical security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is a hidden dangerous, if not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solve it, there will be a series of derivative problems. From the groups with labor dispatching, this paper discuss the related problems and solutions.

关键词: 劳务派遣;流动性;医疗保障

Key words: labor dispatching;mobility;medical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070-03

0 引言

劳务派遣,又称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是指由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劳动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劳动派遣机构已经不同于职业介绍机构,它成为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

对于劳务派遣的特征,可以做以下介绍,劳务派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存在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三方主体,和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两种不同性质的合同。通过仔细分析会发现劳务派遣有一些其他劳动用工方式所不具备的特征:其一,派遣单位专门从事劳动力派遣的事业,它主要针对各种经济组织或个人的需要,安排其所雇用的劳动者为上述主体提供劳动力资源。其二,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具有劳动关系,从而使被派遣劳动者在派遣单位的指挥下向特定主体提供劳务。 同时为了防止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对于劳务派遣岗位的范围,我国劳动法也有明确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或替代性的岗位上实施。所谓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长的工作岗位,及非常设的岗位。所谓辅工作岗位,是指非主营业务的工作岗位。所谓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无法从事工作,需要其他人员暂时替代工作的岗位。

近年来,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用工形式,在我国建立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异常迅速,由于该用工形式具有节约人力成本、改善组织灵活性等多方面优势,因此,它已经发展成为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在我国大多数被派遣劳动者都是知识水平不高,或者是年龄较大的人群。并且对劳动法不了解,同时他们工作的流动性比较大,所以就会为劳务派遣单位或是用工单位提供锲机,不为他们缴纳保险金等,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等。

1 完善派遣员工医疗保障权益的必要性

1.1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我国多年来一直在努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通过完善劳务派遣员工医疗保障的权益,能够增加人民的幸福感,整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1.2 满足被派遣劳动者的需要 被派遣劳动者自身,也希望能够被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内。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自身所从事的行业大多数都是体力活甚至存在严重职业病潜在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劳务派遣员工是外来人员,可能会因为户籍制度而无法享受同等的住房补助,医疗救助等,所以他们也迫切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维护自己的权益。

1.3 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通过完善派遣劳务员工的医疗保障权益,能够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生活和消费水平,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其次,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一些单位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劳动力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劳务派遣可以满足这些要求,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1.4 促进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 完善了劳务派遣员工医疗保障权益的实现,就可以使更多劳动者愿意接受劳务派遣,更多人找到工作,比如一些下岗人员可以接受劳动局的技能培训,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由劳务派遣部门推荐工作,这样就是从不同方面来促进就业,同时也就能够促进劳务派遣行业的规范持续发展。

1.5 促进社会保险制度发展成熟的需要

社会保险制度也包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成熟和健全可以促进社会保险的发展和完善,能够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行成,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和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会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玩善。

2 劳动派遣员工医疗保障现状

2.1 被派遣员工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由于被派遣员工工资水平不高,积蓄有限,所以当他们遇到一些大病大灾,积蓄不够支付医疗费用的时候,他们就会迫切地想要享受医疗保险。这就使他们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2.2 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合理,导致制度不能充分实施

2.2.1 制度本身的问题 医疗保障制度中,缴纳保险费有一部分是所在单位缴纳,另外一部分由劳动者本人自己缴纳。但如果劳动者本人无法负担起那部分缴纳费,比如,保洁人员的工资较低,那么就是说保洁人员交不起保险费,他们就被拒绝在该保险范围之外了。

2.2.2 劳动者自身原因 被派遣员工,他们的工作流动性比较大,可能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方工作,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的社会保险制度不相同,实施方式也不同。所以假如他们在甲城市缴纳了保险费,但是由于特殊原因去了乙城市,那么他们在甲城市所缴纳的保险费就不能再用,也就没有保险待遇之说。

2.2.3 制度监管不严 每个地方在实施保险制度时,由于监管力度不同,执行力度差别较大,可能导致一些劳动者即使缴纳了保险费也未能享受保险待遇。所以就导致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没能得到保障。

3 导致劳动派遣员工医疗保障权益受损的原因

3.1 被派遣劳动者观念上的一些偏见 有些被派遣劳动者可能认为他们多注意安全,意外就不会发生,自己也就没必要白花钱缴纳保险费。比如单纯体力劳动者的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危险性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所以他们也就理所当然的忽略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从而为了省钱,而拒绝缴纳保险费。

3.2 有些群体对制度的认识不足 有些群体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可以覆盖到他们,所以没有必要去建立专门的制度。但是,在这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进城务工人员可以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但如果他们在外生病,考虑到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他们一般不会回指定的属地医院就医。因此,这种保障制度对他们来讲可能起不到任何保障功能。

3.3 保险待遇不够合理 我国现行的政策是在缴费周期内,执行统一的医疗保险待遇,但是被派遣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却不同,比如,有些派遣单位可能会将员工派遣到工作环境比较差或者对身体危害程度比较大的岗位上,但是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却无法及时进行调整,对他们而言,使用统一的医疗保险待遇可能会有失公平。

4 完善劳务派遣员工医疗保障权益的措施

4.1 宣传劳务派遣员工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意义 通过宣传劳务派遣员工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意义,可以改变他们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认识,让他们能够更积极主动的参加医疗保险。同时也能够增强劳务派遣者对医疗保险制度的信任,也能够使他们带动身边的人去积极主动参保,促进该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4.2 加大宣传医疗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 加大宣传医疗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使他们能够更全面更充分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更加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3 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监察力度 通过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监察的力度,可以更加有效的推行劳务派遣员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政府应当审核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的资质,特别是对劳务派遣的适用行业和适用岗位进行审核。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强对派遣单位雇佣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使用劳动者的过程进行监督,包括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办理社会保险等,监督检查劳动者工资支付、工作时间、劳动保护、休息休假的情况,并对违规者进行严厉的处罚。

4.4 进一步完善劳务派遣员工医疗保障制度 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加强被派遣员工对该制度的信任 度,促进被派遣劳动者的参与积极性。这一点可以做的就是简化劳动者在进行保险报销时的手续进程。许多劳务派遣员工的工作都是很繁琐耗时的,他们的工作内容非常多且复杂,同时他们的工作时间相对而言也是比较长的,这就导致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去进行繁琐的报销流程,所以,笔者认为在报销流程上可以更简化便捷。这样能够加强劳动者的满意度,也完善了劳务派遣员工的医疗保障制度。

4.5 国家现行法律制度下劳务派遣工的数据分析 国家非常重视劳务派遣工的权益保障,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使劳务派遣工有了一个可以受到法律保护的身份;2012对其进行的修订就是更进一步地保障了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而在2013年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更是将劳务派遣工的保险问题和同工同酬问题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在这些法律制度、规定的保障下,本文通过资料搜索和大量信息的汇总,发现了某机构在对国内的一些企业劳务派遣工的人数进行的一次调研。该调研通过对266家企业的管理层发放了266份调查问卷,其中100人以内的企业44家,100人到500人的42家,500人到1000人的企业22家,1000人以上的58家。调查结果如表1。

该调研中,收回有效问卷256份,其中人数增加的占有比例45%,人数减少的只有14%,由此看来,法律法规的健全和保护,提高了人们对劳务派遣工的认可度,在基本的医疗和权益保障的条件下,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劳务派遣工的生活和工作有了保障,也解决了用工单位的人员紧缺问题,是促进劳务派遣工制度健康长期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

5 结束语

伴随着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被派遣劳务员工的医疗保障制度的问题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可忽视,与这个问题息息相关的人群是非常庞大的。通过对该群体权益进行合法的保护和加强,能够提高该群体工作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发展。相关人员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促进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促进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蔚民.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出版社,2012.

[2]阳程文,彭炜锋.对我国劳务派遣中社会保障问题的观察与思考[N].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5.

[3]王庆川,黄存瑞.各利益相关集团对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认识偏差[M].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4]李念念,周涛.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初探[EB/OL].数字中国网http:///show_hdr.php?xname=PPDDMV0

篇4

关键词:农民工;新农合;医疗保障;山东德州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状况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出现的特殊现象。在目前的学术界,我们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在身份的界定上存在着二元性,即他们既有农民身份又有工人身份,有工人之实却无工人之名。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很多应有的权利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到目前为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已经推行了十年,在这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时刻,我们关于新农合制度下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的调查研究无疑对该方面的政府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山东省德州市处在山东省和河北省交界处,承接了大量的农民工,目前,德州市本地农民工184.9万人,外来农民工约有5万人。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德州又承接了将近15万的返乡农民工,所以德州市在维护农民工权益上,特别应针对医疗权益的保障问题有必要做出有效政策。在2012年8月和9月份,我们小组对德州市农民工较为聚集的企业、工地、餐饮点进行了为期大约十五天的调查,由于亲身接触到了农民工群体,所以在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都较高。共分发了1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达到80%。这一调查虽不足以全面反映我国农民工的整体状况,但整个调研完全是一种纯民间的行为,因此,通过对这些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关农民工的更接近真实的信息,从而对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上分析出相关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农民工基本状况调查分析

根据有效回收的调查问卷,被调查群体的基本概况如下表:

分析以上数据,可看出,被调查对象既有第一代农民工,也即年龄较大的部分,其年龄一

般在30岁以上。也有新生代的农民工,也即比较年轻的那部分群体,年龄在20岁到30之间。其文化程度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初高中比例相对较高,占到了总数的75%,小学及以下学历为25%。分析认为,这些拥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多属于第二代农民工,也即农村里那些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后因升学无望而辍学或者家庭贫困亟须补助的年轻一代,他们直接告别乡村,进城进厂打工以挣钱补贴家用或为自己未来积蓄资本。从总体上来说,现代的农民工群体其文化素质是要高于改革开放之初进城的第一代农民工,对新事物、新观念接受能力更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更为开放。从收入角度来看,月收入大多集中在2000元以上,其比例高达40%,收入在1200元以下比例占到了10%。这就反映出仍旧存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收入水平不高、经济地位较低的现状,但近几年来有扭转的趋势。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在第一代农民工逐步退潮之际,新一代农民工大多是刚刚开始在城市的打拼历程,因技术、人脉等各种原因,致使这一代年轻的群体收入水平不会太高,也拉低了农民工群体的总体收入水平。从农民工从事的行业来看农民工大多从事餐饮服务、建筑业、交通运输等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比例占据了总体的70%,这也是和农民工自身的素质有着密切联系。从外出时间的比例表明,农民工大多是以第二代农民工为主力军,外出务工半年到两年的所占总调查人数50%,而10年以上的群体几乎为零。

三、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针对农民工的自身特点,立足于农民工自身医疗保险权益的维护,开展了较为细致的调查,主要是从农民工对该制度的了解和普及,以及农民工对该制度的期望上做了量化,以方便下一步的分析。其数据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参保比例可知,在德州市打工的农民工参保比重较大,高达80%,可在一定的情况反映出大多数农民工用人单位能够较好地落实政府的相关要求和政策,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参险种类上来看,虽然用人单位主要是注重对现阶段从业人员的权益的保障,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所占比重最大,分别高达30%和40%,但是对于养老保险40%和失业保险10%的投保比例可见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收效甚微。这是因为用人单位,为达到政府的基本规定而做出较为保守的措施,以压低自身的成本投入,但在长期来看,对于农民工失业和养老的过低投入必然会影响到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影响到就业导向。所以,政府在引导用人单位的同时也要对农民工做出相应保障力度的深化。

其次从未来的憧憬上看,农民工对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医保情况表现出不同层次上的担忧。从自身认为重要性上来看,医疗保险占到50%,说明在农民工心中,对自身健康的保障和维护仍旧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农民工自身对于以后的发展保障意识不是很强,例如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只分别占了5%,15%。可见对农民工该意识的提高迫在眉睫。对于看病报销机制上,并结合医疗转移重要性,可得出,大约80%的农民工认为实现地区的转移是重要的。从看病报销上来看,调查中50%的农民工在看病中是要求回家报销的,只有30%能够在工作定点医疗机构可以报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我国针对农民工医疗保险报销机制上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和亟须解决的问题。在现实中,农民工所参加的医疗保险大多属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范围,也就是其参保的地域仍然是其出生的乡村,这种状况下的医疗保险并不能减轻其在城市的医疗负担。至于工伤保险,参与者也多为第二代农民工,因为相对父辈而言,其风险意识相对较高,但是其参加比例却仍然较低。针对我国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出发,设计问卷中对于保障重大疾病问题上,数据显示调查群体中85%的农民工表示选择重大疾病,在调查询问当中,不少农民工表明平时的小病能够自己承担费用,但是大病、难病就导致自身经济状况难以支持和为继。从医疗费用大小与救治选择的角度来看,倘若医疗费用超过自身经济能力负担水平时,甚至有人即使在重病的情况下放弃治疗,这部分人占到了5%,但是选择借钱继续医治的调查者比例占到了45%,选择回家治疗的占到30%,说明部分农民工在选择就医地点时存在着户籍和地域的不便。由此可见,农民工的生命健康权无疑是处在被忽视的地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参加城市医疗保障的农民工群体只能在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面前望而却步。

四、小部分调查群体的分析研究

虽然有80%的调查群体已参加医保,但仍有将近20%没有受益的调查群体。其次还有部分在打工期间应住院而未住院的调查群体,如下表所示:

在未参加医保的调查群众中和可列举的原因中可得出调查对象中的农民工对于维护自身权益中存在很大的缺失,认为自己身体好没必要的占到30%,而单位没有给参保的占到了35%,说明仍旧存在部分用人单位过分压榨员工,违反政府规定。而其他的如“不知道能否参保”和认为“参保手续繁琐”等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虽然比例较小,但是仍旧可以反映出我们部分少数农民工对此项政策措施的敏感性不够,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还很缺乏,并且在调查群体部分农民工认为“适用范围小”和“流动性不方便”可以看出农民工对此项政策还是不很熟知,导致了参保意识欠缺。

针对于“打工期间应入院而未入院”的群体中可见农民工在外打工缺少社会和单位的关爱,自身的社会认知感很差。因“无人照顾”而未住院的群体到达40%,可见农民工背井离乡在外拼搏是极其艰辛和不易的。而排到其次的“经济原因”则占到了30%,可见看病的医疗费用的确成为多数农民工无法住院就医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工作忙”和“一般不报销”分别占到了14%和16%,可见,农民工的权益维护和用人单位对政策的落实密切相关。

五、小结

1.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处于新农合政策边缘。当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让城市人获得社会医疗保障时,同样身处城市的农民工却被排除在这两项制度之外,农民工却因为身处城市而难以真正被这项医保制度所覆盖,新农合对这个特殊群体意义微乎甚微。

2.地方政策的针对性不是很强收效较小。尽管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来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但收效甚微。农民工城市化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此外,这些论著提出的观点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在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方案上明显局限,就现阶段而言,对于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解决的指导意义不大。

3.农民工长期游走在城乡边缘,缺乏较为稳定的福利政策保障。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农民工医疗保障这一块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制定出一套真正适合农民工的医疗保障体系是目前解决民生问题的题中之义。我们从新农合的大体系下重新探究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出路问题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5

摘要:伴随着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农村的医疗保障,根据我国农村医保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农民,体制本身等提出一系列解决建议,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创新,保障农民切身利益。

关键词 :医疗保障;医保;农村;农民;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居民全覆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还比较落后, 医疗问题比较突出,无法满足农民对于医疗的需求,这直接制约着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怎样进行农村医疗保障的改革创新,影响社会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重中之重,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也格外引人关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形势严峻,具体如下:

1.现存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落后,亟需改革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首先是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也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实行了,但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却没有跟上,相对滞后,导致农村医疗保障发生了严重的衰退。农民享受到医疗保障的比例很小,参与合作医疗的更是少之又少,合作医疗覆盖率很低,甚至还呈现下降趋势,农民自费医疗的比重很高。我国农民基本医疗保障的存在很多问题,局势严峻,必须重视,必须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尽快建立新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行之有效的保障农民的利益。

2.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缺乏资金投入,覆盖率低

大部分国家的卫生医疗支出大于GDP的8%,我国近年来虽有所提高却仍低于这个水平,在医疗方面的支出明显偏少,城市和农村的卫生医疗投资也不均衡,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投入缺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仍然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县乡政府、村集体、农村企业和农民。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政府财政比较困难,对合作医疗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前期的合作医疗没有很好的资金保障,基金规模太小,农民参保率不高,使得整个医疗体系覆盖率偏低。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合作医疗开展的比较好,其他广大农村地区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率仍然很低。

3.农村医疗市场体系不完善,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⑴就我国农村现阶段情况来看,乡镇卫生院非常普遍,但是很多乡镇卫生院设备陈旧,设施不齐全,改善这些困难资金又不足,造成医疗水平低等,如此循环下去,使得乡镇卫生院备受冷落。由于缺乏有效的调控和监督体制,很多医疗卫生设施都是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不仅提高了机构运行成本,也造成了卫生技术人员的浪费。

⑵个体诊所遍地都是,安全隐患多。大部分个体诊所所用的注射器、输液器、甚至药品,都是不符合国家药品安全规定的,很多都是以低价从一些不正规的药店进购的。甚至国家明令禁止的疫苗,这些诊所也通过不正规渠道低价进购,高价出售。不仅如此,很多个体诊所根本没有行医资格证,这些诊所只从正规药店进少量药品和医疗用品用来应付检查,而在检查时对违规行为也仅仅是罚款或者是没收器械。

4.农民思想认识的局限

⑴农民的就医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其传统历史文化因素影响。很多农民对疾病采取的是在不威胁到生命的情况下,能忍则忍、能拖则拖的态度。

⑵农民自身思想认识的局限性,看问题只看到眼前利益,在加上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使得很多农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不会太多。愿意积极参保的,很多都是年龄偏大,健康状况较差,经济收入较低。面对高风险的参保人群,合作医疗基金很难支持。

⑶农民认识观念上存在误区。很多农民不重视医疗保障问题,所以不积极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工作,导致政府部门在处理相关工作时效率低下,基于这样的情况,农民又会认为政府没有能力解决出现的问题,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这样就影响到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进程。

二、对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些建议

要根据农村自身的特点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逐步推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从政府方面来看,要强化政府责任⑴要有长期稳定的资金筹集来源,建立完善的资金筹措机制,实行政府、集体经济与农民三方合理出资的办法。政府要加大对于农村医疗保险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在资金方面给予农村以更大的支持,减轻个人的经济负担。政府应该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基金,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筹集资金,比如政府投入、社会捐助和发行福利彩票等。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于基层政府财政困难的应给予补助,帮助他们建立医疗救助体系。另外要建立大病医疗统筹,各级政府都应出资,并且做好动员和宣传工作,通过农村的卫生机构,群众团体参与,新闻媒体宣传等提高农民在思想观念上的认识,通过制度的保障切实让农民感受到好处,从而积极参加医保,自愿出资,使农村医保的覆盖面不断得到提高。

⑵对于基金要强化监管与审查,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查和管理机制。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由农民推举代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要定期向其汇报合作医疗运行情况。除此以外,还要向社会各界汇报和公布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可以采取张榜公布的形式,接受群众的监督咨询。建立投诉与举报制度。对住院患者补偿的费用采取及时张榜公布形式,实行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制度监督相结合,接受农民的监督监管,专款专用,公开透明、公正公平。

⑶简化报销途径。建立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实现计算机联网,对参保农民的基本信息进行收录。当农民看病住院时,对农民的报销手续要简化,按规定结算,电脑直接结算,医疗机构对补偿金额进行汇总统计,定期上报,使农民能够及时、足额地领取到医疗补助,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同度和参与程度,取得农民的信任,打好群众基础,加快建设进程。

⑷对农医进行培训,提高其服务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普遍不高是突出问题,所以根本途径是提高乡镇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对现有的医生进行再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招收优秀专业大学生,注入新鲜血液。使农民能够不出村就能看病医治,并且能够及时就医,这样就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农民医疗费用。

⑸进行深入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积极性。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一宣传农民参保收益的事例,以此为典型并以多种方式配合共同进行宣传。二可以通过公示公告进行宣传,对于农民补偿兑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公示,增加农民对于新医保的信任度。三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农民比较喜欢,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医保政策的宣传,对于农民关心的问题比如参保办法、参保人的权利义务、审核结算流程等,更是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宣传,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和主动性。

2.从实际出发,建立不同形式的医保制度

⑴在边远的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要继续推广和完善合作医保制度。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不断完善。

⑵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推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重点解决农民患大病无钱医治和因治疗大病导致返贫的问题。各地区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大病医疗统筹的筹资水平以及疾病谱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报销比例。在已经实行了农民医疗统筹的地区,采取“保大病”又“保小病”的模式,这些地区普遍农民都比较富裕,而且农民都欢迎这种模式,应该继续开展下去。

⑶在东部沿海农村及城市郊区,农民普遍都比较富裕,生产力水平较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较高,对于医疗保障的要求也较高,已经具备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比较容易全面推进,应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及服务网络。实行城乡一体化,结合城镇的发展经验,逐步向城镇过渡。并鼓励农民购买商业保险。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

对于一些低收入人群,鼓励他们参加当地的大病医疗统筹。如果他们患病,按照相关规定报销部分医药费,对于经济上仍有困难的,就要启动大病医疗统筹机制,给予医疗费用补助。在没有建立大病医疗统筹的地区,对于收入低的救助对象,直接给予一定的医疗补助。

4.完善农村医保的工作机构

农村医保的工作机构必须要认真贯彻和落实相关政策方针,形成完整的工作系统,使农村医保走上正轨。对于合作医疗组织,要明确其性质为民办性、公的社团组织,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

5.重视法律制度的建设

法律可以确保农村医保在国家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保持其持续性和稳定性,可以保证其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医疗保险所涉及的各方,比如政府、集体、保险公司、用人单位、参保农民等,如果发生纠纷,产生责任问题,法律都会保证每一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定规章,法定程序来解决问题,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保证农村医保建设的规范化和健康化。目前我国农村医保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农村医疗机构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缺少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得一些人容易为己谋私。另一方面,对于患者的行为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有一些患者为了贪图小便宜,往往不按规定办事,法律意识淡薄,不按法规办事。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建立相应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医患双方的行为,人人依法参与医保。

总之,农村医疗保障的建设任重道远,一直是我国医疗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医保可以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让农民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发展农村经济,维持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性。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基本现状是经济还不够发达,要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仅仅依靠国家是不够的,还要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医保建设中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保的资金投入,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设新型的农村医保,使农民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3]岳颂东.呼唤新的社会保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93.

[4]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870.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选[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6]王延中.论新世纪中国农民医疗保障问题[J].战略与管理,2001(3).

[7]蔡仁华.中国医疗保障改革实用全书[Z].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8]朱玲.农民看病吃药究竟该如何提供保障[J].中国社会保障,2000(8).

篇6

关键词:医疗保障;人口健康;劳动供给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4-0014-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4.04.002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Medical Care and Health Status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Labor Supply in Megapolis: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City

WANG Jinying1, LI Jingbo1, SHI Beibei1, ZENG Xuchun2

(1. School of Economics,Hebei University,Baoding 071002,China;

2. Shenzhen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Research, Shenzhen 518048,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health and health care system on the labor supply of Shenzhen using factor analysi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care system will promote the labor supply, while with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it’s necessary to coordinate the level of health care and labor supply, to provent excessive welfare which could level reduce labor supply, and respond to reduction of future labor supply active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reduce the possible financial pressure on possible future caused by labor supply reduction.

Keywords:health care system; population health; labor supply

一、引言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经济持续增长不仅仅需要有足够的资本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持续的劳动供给。因此,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经济投入要素,其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与否决定了社会能否稳定、健康发展。在人口规模和结构及其变动趋势既定的条件下,个体向社会提供劳动时间的长短和总体人口劳动参与的水平是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个人是否参与劳动以及其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什么因素影响人口的整体劳动参与率?有关这一领域研究的文献林林总总,其结论不外乎是认为影响因素有年龄[1~2]、性别[3]、婚姻状况[4]、受教育程度[5~6]、人口健康等微观特征[7],工资水平、经济发展状况[8]、城市化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9]。此外,也还有少量研究者探讨了公共政策如教育政策[10]、社会保障制度[11]、税收制度[12~13]、公共卫生政策[14]等对劳动参与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然而,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对于人口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障与大城市劳动供给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见诸报刊,特别是从理论到实证的探究这两个方面直接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微观个体的劳动选择、劳动时间以及整体人口劳动参与和劳动供给的途径、机制的研究略显欠缺,探究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保障执行等从福利和收入效应角度对个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对于深圳市这样一个特大城市,其经济发展虽有国家优先发展战略指引的政策优惠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与深圳特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不断创新而吸引众多劳动力(特别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人才)的流入并充分利用分不开的。随着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追赶,深圳市对于劳动力和人才的吸引力会逐渐减弱;同时,深圳市外来流入人口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必然加速。在人口规模增长减慢的前提上,特别是外来人口增速减缓的背景下,一个特大城市如何获得保证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足够劳动供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深圳市这样一个快速成长并对未来城市发展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特大城市,对公共服务和政策如何调整资源开展研究,对如何利用现有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进行分析,为后来新兴大城市健康和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提供借鉴依据,这便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人口健康、医疗保障与劳动供给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

1.微观家庭的劳动决策研究

从微观上讲,劳动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微观主体的劳动供给直接决定了宏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率,因此,对微观主体的劳动供给最大化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力的供给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也包含了潜在劳动力资源,劳动供给挖掘空间主要集中在潜在劳动力资源上。作为理性经济人,普通劳动者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动力而支配劳动力供给的,但是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劳动供给不单单仅受利益驱使,它是综合多个因素进行优化配置的结果,受到诸多因素影响:①个人劳动决策的性别差异。由于生理特征及其社会分工、婚姻和孩子抚养等多种因素的差异,男女在劳动供给行为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就业过程中女性普遍受到性别歧视的影响[15],导致就业性别差异不断增大[16~18]。②不同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和市场参与的影响,主要通过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老年赡养比等指标的变化来体现;布鲁姆(Bloom)和威廉姆森(Williamson)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使得“人均劳动时间投入”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19]。③人力资本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研究。健康状况是反映个人人力资本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健康状况越好,则越有利于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20];反之亦然。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受教育水平对参与劳动力市场有正向的影响,并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劳动者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程度也会提高[21]。

2.宏观因素的影响研究

从宏观上看,所谓的劳动供给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或时间点上),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所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广义的劳动供给是建立在狭义劳动力供给的基础之上的,其供给量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的经济决策分析。影响整个社会或某个空间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因素还取决于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人口迁移以及国家政策法规等因素。①社会保障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伯克豪塞尔(Burkhauser)和特纳(Turner)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社会保障收入对主要年龄的男性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发现有社会保障比没有社会保障时每周的工作时间多2~3小时[22]。莫菲特(Moffitt)利用1955~198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社会保障对25~34、35~44、45~64、 65岁以上组的劳动供给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保障收入对劳动参与率存在负效应[23]。学者们研究中对社会保障减少老年人劳动参与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②公共卫生服务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布鲁姆和坎宁(Canning)总结了健康作用于经济繁荣的四条途径:第一,身体健康的人微观劳动供给更多并且生理和认知上更强壮,从而更具生产力;第二,身体健康的人预期寿命更长,更倾向于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增加劳动供给效率;第三,更长的寿命会引致在工作期间更多的储蓄,为经济提供更多的投资,一个健康状况良好的劳动力还可以增加外国资本投资;第四,死亡率的降低也减少了一国对新生儿的需求,使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而这一人口群体是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24]。③工资变动对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除性别、年龄、教育等个人特征的影响外,劳动力市场状况也成为个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

3.待检验命题和研究方法

本文的目的在于以深圳市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人口健康和医疗保障对于劳动参与的作用途径和机制;揭示深圳市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决策和劳动力的劳动时间长短取舍的决定因素,阐明人口健康、医疗保障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为此,本文的待检验假设(命题)如下。

命题1:健康改善促进个体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因此,医疗保障在促进人口健康的情况下有利于劳动供给。

命题2:医疗保障对劳动者具有收入效应,在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供给会随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当医疗保障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替代效应,劳动供给的增速会减缓。

命题3: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以及低比例的缴费人口会造成医疗保障账户的收支不平衡,适度的医疗保障水平,在保障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可以促进劳动供给。

为了对上述命题给予实证检验,本文将分别采用量表分析、主成分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对以上命题予以验证。

Logistic模型公式为:

本文研究的微观数据是来源于深圳市2012年“深圳常住人口就医调查”抽样调查数据。该调查除了诸如性别、年龄、教育、工作情况和户籍等个人基本情况外,还涉及人口健康、医疗保障、劳动供给等相关指标,具体包括个人身体健康状况自评,就医意愿、医疗保险参加情况以及工作时间等。该抽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来自深圳市9个区的居民(总计1613户家庭,4466人,其中男性2301名,女性2165名)作为研究对象,就深圳市居民人口健康、医疗保障与劳动供给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访问。

2.样本描述

本文选取了深圳市9个区的1613户家庭作为调查对象,以龙岗区、宝安区最多,分别占总样本的26.6%、22.6%(见表1)。深圳市受访家庭以3人户为主,占38.3%,同时,60.8%的受访家庭户来自于省外,深圳市本地家庭仅占19.0%。受访户主参加综合医疗保险及劳务工医疗保险的分别占36.0%和17.7%。调查涉及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大概占76.6%,老年人最少。从受访人群受教育程度来看,受访人群以高中及以上学历为主,将近半数(49.4%),低学历者(小学及以下)为少数。

3.量表分析

(1)深圳市人口健康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深圳市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很好,仅有0.12%的居民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很不好。不同年龄组遇到健康问题有不同的反应(见表2),25~59岁之间的大部分居民会选择立即就医,而15~24岁及60岁以上居民大部分去药店买药解决,且22.9%的65岁以上老人会拖着不积极就医。由此可见,作为创造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25~59岁组青壮年,遇到身体健康受到威胁时往往会及时就医,以更健康的身体素质去追求更高的收入。女性较之男性而言,住院意愿更为明显,且最近三年住过院的比率为9.02%,而男性住过院的比例达到5.11%。结合个人健康状况自评指标及最近三年住院情况两项指标,居民整体身体状况良好,但男性与女性略有差异。

(2)深圳市居民医疗保障以及居民对医疗机构的认识状况。

深圳市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具有参保人群大,保险层次多,缴费率低,待遇高的特点。这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参保意愿,实际调查中71.2%的居民参加了医疗保险,这其中84.8%的参保人参加了深圳市医疗保险。根据调查显示,在居民对各医疗机构看法的研究中,发现居民对市级医院、区级医院、街道医院和社康中心的满意程度均达到50%以上,70%以上居民对私人医院及个人诊所的态度不清楚。居民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也呈相同的趋势。看病收费太高依然是限制居民选择性就医的主要因素,87.6%的居民认为收费太高,77.4%的居民认为看病手续繁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就医的主动性。

居民遇到健康问题时对医疗机构的选择有一定的偏好差异(见表3),小病发生时,44.6%的居民首选去药店,32.4%的居民选择社康中心;大病发生时,超过半数(65.5%)的居民选择公立医院就医,仅有小部分的人群选择其他就医方式;与此同时,住院、急诊、普通门诊及特诊发生时,居民同样首选公立医院。值得注意的是,去厂里就诊及个体诊所并不受居民的青睐,整体而言,公立医院是普通市民遇到健康问题就医的首选,深圳特色医疗机构――社康中心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有病能医”成为可能。同时,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居民遇到健康问题以后的反应。加入医疗保障以后,大大提高了患病就医的主动性,患病立即就医的比例达到75.6%,而没有加入医疗保障时,患病立即就医的比例仅为24.4%。

(3)深圳市居民劳动供给情况。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当工资率维持在低水平时(如工资率在13.33元/小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月收入由2800元增长到4000元),工作时间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此时闲暇成本增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时间而从事工作以获取收入,即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增加;而当工资率在高水平的情况下(如在33.33元/小时高工资率的情况下,当月收入由8000元涨到10000元),劳动者宁愿放弃高工资而追求闲暇,即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劳动供给减少。在被调查的样本中,48.6%的居民一天工作8小时,为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不会因工资收入增加的吸引而放弃闲暇,延长劳动时间。而就闲暇时间选择来看,呈偏左态分布,即劳动者月休息时间偏少,34.9%的劳动者选择休息8天。

参与市场劳动的群体中,已婚女性仅占31.9%,少于未婚女性,而已婚男性劳动参与率远远大于未婚男性,比例为1∶2.60,显示了婚姻状况对男女劳动者市场劳动时间投入的影响差异。调查中的已婚家庭成员之间的收入及工作情况可以验证道格拉斯-有泽法则,即丈夫收入越高,妻子的劳动参与率越低;妻子本人的市场工资率越高,其劳动参与率越高。同时,男性和女性对劳动供给反应存在明显差异,这缘于两者在时间分配上存在的差异。女性除了用于社会劳动时间和闲暇之外,还要留部分时间做家务,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解释了女性劳动供给反应的乏力。

四、健康、医疗保障对微观劳动供给影响的定量分析

1.人口健康、医疗保障与劳动供给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揭示大样本、多变量数据或样本之间内在关系的一种方法,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降低空间维数,以获得最主要的信息。主成分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以得出数据的主成分(即特征向量)与它们的权值。

通过交叉表相关性检验,选取相关性较高的指标做主成分分析,选定以下变量,设x1:最近三年内是否住过院;x2:健康状况自评;x3:个人负担费用满意程度;x4:住院意愿;x5:住院时间;x6:就医及时性;x7:最近一个月休息的天数;x8:最近一个月是否带病工作;x9:最近一个月是否因病请假。把上述数据用于主成分分析,可知KMO=0.672,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同时sig.=0.000

根据表4可以看出,f1对变量 x7、x8、x9的因子负荷较大,f2对变量 x3、x4、x5、x6的因子负荷较大,f3对变量x1、x2的因子负荷较大。x7、x8、x9与第一个因子高度相关,这些指标主要概括了人口健康水平,因此以f1作为评价人口健康的综合因素具有代表性,这里命名f1为人口健康因子;x3、x4、x5、x6与第二个因子高度相关,这些指标主要涵盖了医疗保障的主要评价,因此以f2作为评价医疗保障的综合因素具有代表性,命名f2为医疗保障因子;x1、x2与第三个因子高度相关,这两个指标主要概括了劳动供给的变化情况,因此以f3作为评价劳动供给的综合因素具有代表性,命名f3为劳动供给因子。

为了明确各个因子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利用主成分提取法的因子分析来做进一步的探讨。将各变量进行正交旋转以后,以x7(即最近一个月休息天数)作为评价劳动供给的变量,各因子与变量关系如下:

x7=0.332f1-0.017f2-0.012f3(1)

将x8(最近一个月是否带病工作)作为评价劳动供给的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各因子对变量的影响如下:

x8=0.356f1-0.009f2+0.005f3(2)

将x9(最近一个月是否因病请假)作为评价劳动供给的变量,因子分析的结果为:

x9=0.356f1-0.009f2+0.006f3(3)

通过上述变量的解释程度,选取最近一个月休息天数作为劳动供给的指标更佳,对于这个反向指标所构建的模型,因子对模型整体的解释能力都很强。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人口健康因素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更大些,且呈正向的影响,而医疗保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虽然相对小很多,但是已经呈现负向的影响。如此则验证了命题1、2,即健康改善促进个体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因此医疗保障在促进人口健康情况下有利于劳动供给。医疗保障对劳动者具有收入效应,在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供给会随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医疗保障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出现替代效应,劳动供给的增速会减缓。因此,有效提高劳动的供给,可以在人口健康因素方面寻求突破点,就人口健康的影响因子而言,应加大身体与心理健康两方面积极的作用,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加强,能有效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劳动产出,更大程度地提高劳动供给效率;对于医疗保障方面而言,不宜采取过度保障,因为医疗保障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虽很显著,却为负向影响,当医疗保障水平过高时,只会增加劳动成本,而不能很好地增加劳动供给。高水平的医疗保障以及低比例的缴费人口会造成医疗保障账户的收支不平衡,适度的医疗保障水平,在保障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可以促进劳动供给。将医疗保障水平维持在适度的范围之内,这样既能吸引劳动力的投入,又能降低劳动成本,实现劳动的最优化产出。

2.人口健康、医疗保障与劳动供给二元Logistic模型

综合人口健康与医疗保障的作用探讨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为了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劳动参与的作用,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来研究调查中影响劳动参与的不同因素,以“是否有工作”作为因变量来拟合Logistic模型,其中参照项为有工作,模型表示劳动者不参与工作的概率的对数值,拟合模型见表5。

模型的sig.=0.00

加入人口健康因素影响之后,人口基本要素对于劳动参与情况的影响并无太大变化。而健康状况越好,劳动者参与工作的概率越高。健康改善促进个体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因而医疗保障在促进人口健康情况下有利于劳动供给。随着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增加,劳动者将身体健康放到了首要的位置,当劳动者身体状况恶化时,劳动者会及时对身体恶化做出反应,选择增加闲暇时间,减少参与工作的概率。

最后将医疗保障因素加入模型,明显可以看出,受教育状况与婚姻状况对劳动参与的影响加大,医疗保障因素的加入更加强化了人口素质的重要性,只有劳动参与者认识到在工作参与过程中医疗保障的重要性,才能更加深刻地发挥医疗保障促进劳动参与行为的作用。是否有医疗保险成为参与工作的重要考虑因素。医疗保障制度的存在能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一旦受到疾病的困扰,能及时获得基本的治疗和护理。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就业条件下,医疗保险可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居民对于不同医疗机构的信任程度不同程度地影响劳动参与情况,市级医院及个体诊所信任度越高,劳动参与概率就越大,而其他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并不显著影响劳动参与。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现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参与到了劳动者保障过程中,这恰恰就为未来医疗改革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五、主要结论

1.完善医疗保障供给,提高人口健康状况

在不考虑人口健康因素的前提下,医疗保障并不会显著影响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在考虑人口健康因素后,定量分析显示,适度的医疗保障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参与行为。无论加入医疗保障与否,男性较之于女性而言,更容易对健康状况恶化作出回应,同时男性参与工作的概率高于女性。人口健康状态的变化会直观地表现在劳动力供给意愿方面,身体健康可以提高劳动者工作出勤率,降低因病请假的概率,减少由于伤病而损失的工作时间从而增加劳动生产时间。

篇7

关键词:医疗保障;动态共付率;影响因素

一、现有研究――最优共付率

1.定义及其作用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参保人的医疗费用在起付线以上、封顶线以下部分,主要由统筹基金支付,但个人仍需负担一定比例,即个人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共同负担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这就是所谓的医疗保险共付比例。

2.最优共付率的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对于共付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最优共付率的确定。学者普遍认为医疗保险机制能够通过成本分摊的方法影响参保者的卫生服务利用和经济风险。面对卫生服务价格的相对降低,价格弹性促使参保者更多地利用卫生服务,包括一些不必要的医疗卫生服务,即出现道德风险损失。部分研究探讨了道德风险损失的存在,通过估算费用分摊变化带来的卫生服务需求的改变,如Manning等人1996年的研究得出“当共付比例为45%时,增加的边际效益等于由于道德风险增加带来的边际损失,即个人支付比例为45%时为理论上的最优比例,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与医疗保险项目的复杂性,最优的共付率水平在实际中很难确定。

成本分摊政策(主要包括共付率与起付线标准)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实施费用控制的重要手段,不管是公共医疗保险制度还是私人医疗保险制度,都在制度运行中不断协调成本分摊政策,而且大多数实现了对总医疗费用或者单个疾病费用的有效控制。随着我国医药费用的日益增长,不但需要考虑对医疗服务进行价格上的控制,还需要考虑运用医疗保险手段来调整成本分摊政策。此外,部分国家在降低总卫生费用、调整成本分摊政策的同时,加重了参保者特别是低收人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等群体的经济负担。

由于不同特征老年人对共付率变化的敏感性是不同的,即在相同的共付率下,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价格弹性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提出了的对策是对共付率进行动态调整。

二、动态共付率

1.定义:共付率的动态调整

动态共付率是指以参保老人的年龄,收入,健康状况(患病种类)以及上一年度医疗消费情况等因素为依据,为每位参保人制定不同的共付率,同时由于这些因素可能会变化,因此需要每年度进行调整,故称为动态共付率。

图1动态共付率简表

这是我们根据老年医疗保障与生活质量之间基本特征研究得出的全新的概念,是以医保制度中已有的共付率(亦称共保率或共付比例)为基础,着重提出动态二字。

动态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第一是每个个体不同,不同老年人的收入、年龄、健康水平和医疗消费状况都不相同,因此他们对医疗服务的价格弹性曲线都不相同,需要针对个体异质性建立不同的共付率;第二是动态调整,因为在时间维度上要素也会产生变化,所以每年都应根据上一年度要素的变化对共付率进行适当调整。

建立动态共付率的目的是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的消费,减少或避免高收入人群过度医疗的现象,促进基本医疗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打造健康老龄化社会。

2.基本原则: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根据上述基本点――“动态”,本文在为老年医疗保障制度提出建议时会考虑以下五点:

(1)上一年度的医疗消费情况,是我们调整的主要参考因素;

(2)参保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当拉开不同收入人群的成本分摊标准;

(3)不同类型卫生服务的价格弹性;

(4)不同健康状况人群制定有差别的适合各人群的成本分摊标准;

(5)该政策的变化将可能导致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根据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实施状况来制定相应的成本分摊政策。

因此,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下实行成本分摊政策要同时考虑到每种成本分摊方法的特点,和不同患病人群对不同类型卫的生服务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特别是可能引起弱势群体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最大程度地体现公平健康。

动态共付率的数据来源来自于医疗信息系统中建立的健康档案与信誉档案。

①上年度医疗消费情况

老年人的上年度医疗消费情况我们主要考虑是否存在过度医疗现象。结合老年人健康档案中的身体状况,综合考虑当地的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对老年人是否存在过度医疗现象进行评价,将该评价成为信誉档案。当老年人多年的信誉档案记录较差时,我们认为应根据现实情况,对老年人的起付线和共付率进行调整。

②参保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不同收入的老年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同,这可能造成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我们认为在考虑动态共付率时,必须讨论参保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高收入的老年人,为了避免其进行过度医疗,可以适度降低起付线并提高共付率。这样既不会增加老年人的经济负担,也可以利用共付率降低过度医疗的可能性。而对于低收入的老年人,则适度降低共付率,以减少经济负担。

同时医疗需求是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医疗费用支出不能影响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因此动态共付率成本分摊政策中的上限也是动态的。以杭州市为例,有学者认为杭州最低生活标准约为1083.5/月,每年约为1.3万元。那么假设老人每年收入为5万,那么该老人自付上限小于3.7万元,这可以很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

③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服务

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指不同级别医院不同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由于缺乏相应的转诊制度、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及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患者不管疾病大小直接就医大型医院,造成大型医院的拥堵严重,看病困难;同时由于大型医院医疗服务成本相对于中小医院和基层医院较高,从而导致相应的医疗费用也较高;基层医院陷入就医患者较少,资源利用率低,医疗技术水平越来越弱的堪忧状况。因此,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应运用信息经济学的“信息甄别”理论,设置一、二、三级医院对应的不同个人自付比例,而不是单纯的以不同的起付线作为区分,促使参保人员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种类在不同级别医院合理就医,引起合理的医疗服务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同时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能够展开公平的竞争,促进医疗机构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

④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非常大,它几乎决定了老年人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我们认为应根据所患疾病种类,根据疾病的医疗消费特征设置不同的共付率,如针对感冒、风寒等所需医疗消费较少的疾病设置较高的共付率。

3.作用:促进家庭供养,减少过度医疗

动态共付率主要可以解决两部分问题。

首先对家庭经济供养的促进,对家庭经济供养水平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第一是不同的医疗保障水平对家庭经济供养的促进水平不同,通过对共付率的调整,可以很好地促进家庭经济供养水平。第二是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保险金的交付可以对子女起到教育作用,促进他们提高供养水平。

其次是动态共付率可以减少过度医疗现象,促进医疗保障可持续发展,从而持续保障老年人口的晚年生活质量。我们在动态共付率中考虑老年人上一年度的医疗消费情况,如果存在过度医疗,则对其共付率进行调整,这对老年人进行不合理的医疗消费产生了约束作用。

4.实现路径

(1)建立老人的健康档案和信誉档案

个人信息档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参保者个人的健康档案;二是参保者个人的信誉档案。分开建立档案是为了方便管理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健康档案有利于及时掌握参保人的健康信息,避免重复检查,提高诊疗效率;个人的信誉档案便于监督参保人的消费行为,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可以强化对参保患者的支付约束,强化患者节约意识,有利于减少参保患者的道德风险。

(2)加强医疗消费相关因素研究,完善动态共付率建立机制

现有大多数医疗消费相关因素研究是基于理论研究,而实证分析不足。我们认为应加强医疗消费相关因素的研究,根据各地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因素纳入动态共付率的建立机制中。

(3)设置科学的动态调整频率

以往医疗保障的成本分摊政策的调整时间跨度大,现代社会瞬息万变,过长的调整频率使成本分摊政策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各地应科学设置动态共付率的调整频率,甚至可以将其指数化,这样更易于进行调整。

(4)统筹部门的统一

建立统一的经办服务机构,统一结算平台和信息系统,既可以降低运行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又方便群众,便于医疗卫生机构,因而这一措施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同时明确将这项医疗保障业务交予一个政府部门主管,有利于调整和协调社会医疗保障政策,也为今后医疗保障制度的统一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治芬.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及其转移支付[D].财经研究,2005(5).

[2]刘国恩等.中国老人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1(3).

[3]黄枫等.过度需求还是有效需求?―城镇老人健康与医疗保险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6).

[4]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黄丞,李玮.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模型中的最优共保率[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37(4).

篇8

【关键词】 农村医疗卫生; 公共财政; 政策建议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全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发改委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由此可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目标是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具有较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正是一个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此时,仅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福利。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保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共财政作为支持政府行使其职能的主要手段,需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反思当前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持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公共财政如何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更公平、更有效率地发挥其作用十分必要。

一、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理论基础

市场经济环境下,常常存在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失灵等市场失灵的情况。公共财政的基本出发点是“市场失灵”的现实,其理论核心是“公共产品”理论,其关键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和活动空间。从公共财政来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以市场失灵为存在前提和范围的,即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范围和领域,政府不必介入,而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范围和领域,才是政府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

公共财政的存在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如果把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采取的干预、调控和其他所有的政策和制度安排等无形产品都看作是政府部门提供、生产的“公共产品”,那么“市场失灵”和“公共产品”理论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的。卫生领域正是存在市场缺陷,是市场失灵的领域。主要表现在卫生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保险市场的缺陷以及卫生服务的外部性。许多卫生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不可能由市场提供,是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同时,对卫生领域的投入能提高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不致于让部分人因为贫穷而不能享受基本的健康权,是公共财政实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职能的要求。

二、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财政体制的变迁,1980年后我国的卫生体制也由计划经济医疗卫生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医疗卫生体制过渡。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下,政府将医疗卫生等众多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质的行业推向了市场,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而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公共财政的卫生筹资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农村医疗卫生方面问题尤为突出。

(一)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规模分析

卫生总费用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支出的总和,反映了一个国家医疗卫生的总体水平,由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构成。这三者间构成比例的不断变化反映了各方在医疗卫生支出方面责任分摊的变化。而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则是衡量一国卫生投入的总体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整体对卫生领域投入的高低。表1反映了1980年以后我国卫生总费用的构成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体制转型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支出数量急剧增长,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1980年的143.23亿元,增长到2006年9843.3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3.15%上升到2007年的4.52%。但是,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不低于5%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要求,而发达国家如英国为8%、德国为11%、美国则超过了15%。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卫生投入在总量上严重不足。而且,从卫生总费用的构成看,不难发现,政府的卫生预算支出比重由1980年的36.2%下降到2000年的最低点15.5%,再到2007年的20.3%;个人的卫生支出在1980年仅是21.2%,而到2001年却高达60%,之后逐步下降到2007年的45.2%。可见,体制转型以来,卫生总费用虽在快速增长,但政府和社会的卫生支出比例基本是逐年下降,个人的卫生支出比例不断增长,表明政府和社会的卫生支出责任在减少,而个人的卫生责任却越来越大。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各国的实践来看,都是很不合理的。一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会不断增长,政府的卫生支出也应不断提高。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卫生费用构成时,发现问题更为严重。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由1991年的12.54%下降到2002年的6.23%,而个人卫生支出比重由1991年的80.73%上升到2002年的89.11%,12年间上涨了8.38个百分点,年均上涨0.7个百分点;而同期农村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支出的比重一直低于40%。可见,占我国总人数70%以上的农村人口享受到的公共财政卫生支出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医疗卫生费用要自己承担,加之农村收入低、医疗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大量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二)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结构问题

1.政府间医疗卫生支出不均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包括的种类很多,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等,依据产品的竞争性、排他性和外部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属于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提供财政支持是财政的责任。通常,外部性越强的公共产品应由高端政府负责投入,地区内、外部性弱的公共产品由低端政府负责投入。我国政府间卫生投入责任划分,纵向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医疗卫生支出十分不均衡;横向上,各省级政府之间卫生投入差异性明显。以2006年数据为例,国家财政卫生总支出为1 320.2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支出1 296亿元,占国家卫生总支出的98.16%,中央财政支出24.23①亿元,仅占不到2%,这与体制转型以来,我国政府在卫生领域形成的分级管理、分级投入,本级财政只负责本级卫生机构,农村地区形成了以县为主的卫生财政投入体制等卫生政策相关。这种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上的差异,加之分税制下我国县级财政收入的缺乏,造成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投入的严重不足。而且在这种以地方政府负责筹资的医疗卫生政策下,由于各省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能力上的差异,进而导致各省市在卫生领域财政投入水平的差异明显。横向上,在现行卫生投入责任主要在于地方政府的政策下,因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差异,导致各省市人均卫生投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各省之间人均卫生经费差异比较大,以2007年为例,人均卫生经费财政投入,北京为728.43元,而湖南仅有93.15元,是北京的八分之一,这种巨大的差异在其他年份同样存在,且差异更大。可见,以地方政府负责卫生筹资的政策加剧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省市之间在卫生服务上的不公平性。2.城乡间卫生支出不均衡。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政府卫生投入结构在城乡间呈现非均衡性,加剧了城乡间卫生服务的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卫生总费用城乡分配不均衡以及政府卫生事业费分配的城乡不公平。以2004年为例,58.2%的农村人口卫生支出只占卫生总费用的34.9%,而41.8%的城镇人口卫生支出却占卫生总费用的65.1%。农村人均卫生经费只有301.6元,而城市卫生经费为1261.9元②,是农村人均费用的4倍多,如果考虑收入水平的话,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费用负担相对城市人口将更大。虽然随着城市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占据了城市的部分卫生资源,但短期内城乡间卫生总费用构成的非均衡性难以扭转。这种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加剧了卫生服务获得的不公平性。财政用于卫生的投入,更加侧重于城市,城乡间卫生资源分配很不公平。

(三)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效率分析

我国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总量本来就偏少,而且这些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入农村医疗卫生领域并未产生较优的效率,主要体现在:政府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资金缺乏科学的运作机制。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资金运用效果缺乏科学的考核、监测指标体系,缺乏资金运用效果的信息机制和改善资金运用的决策机制,造成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资金的不足与浪费并存,农村卫生发展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房屋设备的更新、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重一次性投入、轻经常性维护,使农村稀缺的卫生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健康效益,政府有限的资金用于养人,而不能用于改善服务。在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由于技术、服务和管理上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不适应农村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服务质量下降,服务能力萎缩,大部分面临着生存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发展和农民健康目标的实现。

三、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费用的公共财政支持

要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发展目标,要求医疗卫生事业的目标应走向全民健康保障,目前只面向部分人的医疗保障体制不仅违背了公平性原则,而且成本很高。加强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低收入人群的公共医疗卫生投资不仅是出于公平的考虑,也是最具有效率的。因此,加大财政农村公疗卫生支出的比例,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规模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公共财政原则,基本公共卫生支出应主要由本级财政和上级财政共同负担,但由中央政府决策支出将使得社会福利水平更高。因为中央政府考虑了每个决策对全国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某个地区的影响,把所有的外部性都内部化了,再加上地方政府税收权力和财政收入的限制,难以支付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所以中央政府能够提供最优的公共卫生支出。除此而外,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农村卫生投入应纳入政府的总体预算,以防止地方在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上的随意变化和压缩,保证基本医疗和保防工作的正常经费。

(二)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投入不足的一个因素就是地方财政的困难,而地方财政尤其县乡财政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分税制,尤其是省以下分税制改革不彻底造成的。因此,要在分税制的框架下,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财力,使三者达到一个合理的配置,尤其要尽快把省以下的财政体制推进真正的分税制的轨道。但在各地方分税制体制的设计中,在合理配置财权之后,必须再配之以合理、有力的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制度,以确保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地区的财力与其事权大体相一致。这是因为在我国,基层政府担负着直接向70%的居民提供大部分公共服务的任务,但由于基层政府的财政困难,尤其是贫困地区县乡财政缺口十分巨大,根本不能保证向本地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只依靠县、乡镇政府的力量建设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实现各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均等化,要加强中央政府向农村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要建立对农村医疗卫生的专项转移制度,通过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专项资金,控制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总量,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基层政府对医疗卫生转移支付资金的滥用和压缩。但是,由于中央专项拨款一般要求地方配套资金,这样恰恰给发达地区提供了便利,而对贫困地区来说,专项拨款越多,反而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对此,中央财政可以根据政策目标和某些特殊的因素,给予一些地区以非对称性专项拨款,比如对于民族地区、困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每年可从中央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通过非对称性专项拨款的形式予以扶持,使那里的农村居民尽早享受到一般标准的医疗卫生服务和达到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三)转变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补贴方式

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主要集中在服务供给方(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的需求方(农民)补贴很少。这种补贴机制是适应传统时期农村普遍缺医的现实情况而建立起来的。而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问题已经解决,主要的困扰是没钱看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政府原有的补贴模式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除对少数医疗机构缺乏的偏远地区,政府加大对医疗服务机构的资金支持外,其他地区的医疗机构尽量交给市场来调节,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价格。政府转而补贴服务需求方,支持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农民购买医疗和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

(四)改进农村卫生服务公共财政投入方式,提高产出效率

公共卫生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政府在农村公共卫生领域负有责任,但并非一定要由政府来直接组织生产经营。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采取政府包办农村卫生机构的方式直接生产和组织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证明,这种政府直接提供农村公共卫生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要求,其弊端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监督机构缺乏,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经营者的自得不到真正落实;人员负担过重;缺乏竞争意识导致的低效率等。

若将财政支持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政府负责公共产品的提供,但并不需要完全由政府自身生产,政府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将公共服务交由市场上其他主体生产,政府向外包者购买这些服务,再提供给居民。对于生产公共服务的主体,只要其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较少的支出生产出更好的服务,就可以获得来自政府的购买支持,而不论生产机构的性质。具体到我国的卫生领域,现有研究倾向于依据市场规则,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外包出去,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服务。允许提供方获得正常的私人利益,引进竞争机制,按照市场原则为广大农民提供价廉质优的公共卫生产品和服务,实现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保障,同时,改革传统的财政卫生资金使用方式,从主要对供给方提供财政支持向供需双方提供财政资金调整,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郁馨,杜乐勋,等.农村卫生投入与费用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4(03).

[2] “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研究”协作课题组.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44).

[3] 周桦,刘彬.论公共卫生最优支出策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05).

[4] 贾康,孙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

[5] 李向云,杜元钰,金志训.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分析及改进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04(11).

篇9

定点医院医保剔除医疗费用的账务处理研究

一、医保剔除费用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

由于各地医保经办机构采用的医保费用付费方式不同,医保剔除费用的种类也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①不符合指定的用药、检查治疗。医保对某些药品、诊疗项目限定了使用范围,医生在临床用药、诊疗时未按医保政策限定范围执行而被剔除。

②用药与病情不符。慢性病门诊时,患者持规定病种病历就诊,根据医保政策只能使用规定病种的药品、诊疗。而临床医生将非规定病种的用药(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用普通用药)、检查项目录入规定病种费用内。

③超剂量用药。一方面在临床治疗时,没有严格按医保政策对药品用量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是参保患者手拿几本病历同时配药,而临床医生在开药时没有查看上一次诊疗记录,或前一次没有认真书写门诊病历,从而造成超量用药。

④未按物价政策收费。例如,收费与医嘱或出具的报告不符。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

⑤冒用医保卡配药和检查。病人冒用医保卡就诊,医院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核对人证卡或医院工作人员参与冒用医保卡配药、检查而被医保部门查处的应追回的医保资金或罚款。

⑥超总控费用。实行“总额预付”付费方式时,医院实际发生医疗费用超过总额预算指标而被扣除的费用。

⑦均次费用超标准的费用。实行“单病种付费”和“定额结算”时,医院实际均次费用超过结算标准而对拒付的费用。

⑧药品比例超标准的费用。有些地方医保部门对定点医院的药品比例进行考核,当定点医院的药品比例超过规定指标时,要剔除或收缴的费用。

二、医保剔除费用的账务处理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定点医院对医保剔除费用分别在“坏账损失”和“医疗收入”的“结算差额”二级明细科目核算,“结算差额”二级明细科目核算医院同医疗保险机构结算时,因医院按照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计算确认的应收医疗款金额与医疗保险机构实际支付金额不同,而产生的需要调整医院医疗收入的差额(不包括医院因违规治疗等管理不善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拒付所产生的差额)。医院因违规治疗等管理不善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拒付而不能收回的应收医疗款,应按规定确认为坏账损失,在“坏账损失”科目中核算。

根据医保剔除费用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上述医保剔除费用中,“不符合指证用药和检查治疗”、“用药与病情不符”、“超剂量用药”、“未按物价政策收费”和“冒用医保卡配药和检查治疗被查处的应追回费用和罚款”属于医院因违规治疗等管理不善原因而造成的,应确认为坏账损失,在“坏账损失”中核算,定点医院发生上述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拒付而不能收回的应收医疗款时,按照拒付金额,借记坏账损失,贷记应收医疗款——××医疗保险机构。“超总控费用”、“均次费用超标准费用”、“药品比例超标准费用”三项并非医院违规治疗等管理不善原因而造成的,而是属于医院按照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计算确认的应收医疗款金额与医疗保险机构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应在“医疗收入”的“结算差额”二级明细科目中核算,定点医院发生上述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剔除而不能收回的应收医疗款时,按照剔除金额借记医疗收入(门诊收入、住院收入——结算差额),贷记应收医疗款——××医疗保险机构。

三、建议

3.1 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结算差额”二级明细科目的余额要在每月月末按比例摊入其他二级明细科目,“结算差额”月末没有余额,不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不能真实反映每个定点医院被医疗保险机构剔除费用的金额,也不能反映医疗收入的真实情况。平时应该保留“结算差额”科目的余额,并在会计报表中进行反映,到年终结算时和其他科目一并转账。

3.2 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医院以在院病人该核算期实际发生的费用作为医疗收入,而医保经办机构一般要到下个月才能与医院结算,这样就形成了该核算期的医疗收入结算差额到下个核算期才冲减,即跨期冲减结算,与权责发生制相抵触,影响了当期医疗收入的真实反映,建议有关部门对这两点作出统一规定。

参考文献:

[2]医院会计制度。财政部、卫生部制定,2011年5月。

篇10

关键词:高海拔;医疗保障费用;计价标准

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凉山木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建设费用计算中所涉及的人工费、材料费及机械费等都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很大差异,其施工环境与地区较为类似。2015年四川省电力建设定额站了“关于《定额在其他高海拔地区应用研究》成果试用的通知(川电定[2015]22号文)”,明确四川省甘孜、阿坝地区、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海拔3000m以上的工程参照试用电网工程定额和预规①。将高原医疗保障费、高原习服费列入间接费,以人工费为基数计取,具体费率为:高原医疗保障费计算费率:变电建筑工程2.16%,变电安装工程5.6%,送电线路工程1.57%,通信线路工程4.16%;高原习服费计算费率:变电建筑工程2.11%,变电安装工程2.82%,送电线路工程1.7%,通信线路工程2.69%。本文选取了涵盖四川省内甘孜、阿坝地区,海拔高度2000~5000m,35kV及110kV已完成工程结算的样本输变电工程共17个。经对比,在工程施工中实际支出的医疗保障费用远高于依据定额费率计价方式计算出的医疗保障费用,差异对比见下图:图1-1医疗保障费用比较分析图为确保工程造价更具合理性,在本章中考虑通过费用和费率两个层面,对四川高海拔地区医疗保障费用标准进行修正和完善。

一、定额计价方式下的费用项目完善

在实际的结算费用当中,医疗站的设置费用和医疗车辆购置及租用费是一项比较特殊的费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从具体项目分析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发生此类费用,有的项目仅计列医疗站使用费,或者同一个项目建设地区的医疗站可以一次建设供多个项目共同使用。在样本工程中,医疗站设置费往往由项目业主与提供医疗服务机构直接签订合同并结算,而定额计价中的费率则是作为间接费进入施工单位的结算成本,最终由业主和施工单位结算。因此,建议通过增列费用项目,将医疗站的设置费(含车辆购置及租赁费)作为一项业主费用在其他费用报表中计列,用以弥补高海拔地区的医疗保障费用的不足,费用标准应参照已结算工程扣除预规中费率已包含部分②.2.二级站医疗费用单个二级医疗站医疗费用及联系费用预估为15万元。3.单台车辆费用合计。

二、定额计价方式下的费率修正

在实际结算的医疗保障费用中,扣除医疗站的设置费(含车辆购置及租赁费)后,以实际结算的单项工程人工费为基数反算费率,得到高原医疗保障费的实际费率并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形成下表:1.变电建筑工程依据样本工程测算,变电建筑工程的高原医疗保障费反算费率的方差为0.001,标准差为0.025,表明本组数据离散程度较小,数据波动不大,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较低,均值在数据组中的代表性较强。反算费率的平均值为4.7%,中值为4%,除去极大值和极小值后的均值为4.17%。2.变电安装工程变电安装工程的高原医疗保障费反算费率的方差为0.002,标准差为0.048,反算费率的平均值为9.35%,中值为8%,除去极大值和极小值后的均值为8.22%。3.架空线路工程架空线路工程的高原医疗保障费反算费率的方差为0.000,标准差为0.02,反算费率的平均值为3.76%,中值为3%,除去极大值和极小值后的均值为3.19%。4.通信线路工程通信线路工程的高原医疗保障费反算费率的方差为0.002,标准差为0.041,反算费率的平均值为7.8%,中值为7%,除去极大值和极小值后的均值为6.78%。与实际水平(除去极大值和极小值后的均值)相比,13版预规中对各单项工程规定的高原医疗保障费率水平较低。但根据已签订高原医疗保障服务合同内容,实际结算的高原医疗保障费中实际已涵盖高原习服③工作内容,因此与高原医疗保障及高原习服费率做出比较后,可以看到13版预规中对各单项工程的设置的高原医疗保障及习服费率已基本满足需要。费率及比较情况详见下图:图2-1高原医疗保障费费率比较分析图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已竣工投产的35kV及110kV输变电工程结算的实际医疗保障费用入手,与2013版预规的费率水平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对比。根据总体测算情况,在具体实践中,尽管已增列高原医疗保障费用,但工程项目结算的医疗保障费用与工程施工中实际支出的医疗保障费用还存在一定差异,故而需要对现行的费用计算标准进行分析和修正,对目前正在执行的“关于《定额在其他高海拔地区应用研究》成果试用的通知(川电定[2015]22号文)”做出进一步的补充。根据分析结果,为满足目前四川省高海拔地区电网工程建设的需要,建议将医疗站的设置费及车辆购置费等一次性支出费用通过增列费用项目的方式在其他费用报表中补充计列。除此之外,13版预规中对各单项工程规定的高原医疗保障及习服费率基本能够满足建设现状和工程实际造价。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将进一步研究高原医疗保障费中的各项组成费用的归口管理界面,明确在实际结算工作中高原医疗保障费和高原习服费的划分,从而保障工程参建各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杨海燕.甘孜“电力天路”35kV变电站工程技术经济分析[J].科技展望,2015,31:71-73.

[2]李伟.浅谈施工单位高海拔地区医疗保障相关费用[J].经营管理者,2014,31.

[3]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天路”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天路”工程建设生命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建议书[R].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