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02 10:0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学类专业就业方向

篇1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就业;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2.就业流向多样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3.就业对口率低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2.人才需求分析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篇2

本科毕业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根据近年来指导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深入生产科研一线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了农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禤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4]胡根海,岳庆玲,周岩.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29-229.

篇3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拔尖创新型人才;农学专业;培养模式;华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283-03

为了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201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设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要求申报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本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优势与特色等,选择本校专业参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包括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3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包括农学门类专业及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和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华南农业大学是第一批参与试点的高校,农学是“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改革试点专业(以下简称“本改革试点”)。为适应本改革试点的需要,我校结合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专门制定了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大胆改革课程体系,形成了鲜明创新型农学特点,创建一流的教学资源,建立多样化教学模式。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现就本改革试点专业的改革背景、“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改革实践情况和初步成效进行归纳总结。

1 专业改革背景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本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包括丁颖院士在内的几代著名学者的努力下,本专业积淀深厚,特别是在专业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传统农学专业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未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面临招生难、培养难和就业难等“三大难”问题。为此,我校针对此问题对农学专业进行大胆的改革,利用当时的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对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造,率先在农学专业下设立农业生物技术方向、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和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其中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进入世界WTO的需要,同时保留了大农学。每个专业方向均制定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经过10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成效显著,生源的质量明显改善,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就业率和质量均明显提高[1]。本专业也因此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和广东省重点专业的称号,并作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专业。以上改革的成功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特色模式

因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高端人才支撑,所以必须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方向,进行教育创新、突出特色、强化实践、分类指导和统筹推进的基本原则[2]。为此,本改革试点依托农学创新班(即“农学丁颖创新班”)的培养,制定了体现我校特色的“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其特色模式如下。

2.1 培养目标

以作物学一级学科为依托,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及农业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在现代作物栽培学(机械化栽培)、作物遗传改良(适应机械化栽培的育种目标)、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和土壤肥料等部分领域具备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农学创新拔尖人才。能在农业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的拔尖人才。

2.2 特色课程体系

本改革试点的课程类别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其中拓展教育课程包括专业拓展和个性拓展课程2类,实践教育课程包括整合实验、整合实习和其他实践。除了农学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外,还设立特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校特色课程――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和整合实验(实习)。A系列课程是指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和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于它们英文的首字母都是A,所以简称为“A系列课程”。按照模块设置的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现代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态理论与技术等模块,每个模块4~5门系列课程。通过不同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某个领域系统的知识,为他们未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包括选择不同专业的研究生等。整合实验(实习)主要是将相关课程的实验或实习整合在一起,作为一门课进行教授和操作,包括《遗传学综合性实验》《植物细胞工程综合性实验》和《作物遗传与育种学综合实习》等。

2.3 个性化教育模式

个性化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也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为此,本改革试点从个性化课程设计、创新性项目和导师制等进行改革。个性化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以及结合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等。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学校公布的课程库中,根据兴趣选择10个学分(5门)的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个性化实验和实习是2门独立课程,分别设置6个学分和6周,要求学生结合毕业论文或创新性项目,利用公共科研平台或导师的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所需要的实验和实习,分2个学期完成,最后由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验和实习报告进行成绩评定。课程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是结合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修读进行,学生在修课期间根据自己对课程某个章节内容的兴趣,联系实验室开展有关的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

导师制的建立和有效进行是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最重要的环节。为此,本改革试点建立“早”“宽”“高”和“严”的导师制。“早”是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就开始了解并确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实验。“宽”是创新班的学生选择导师的面比普通班宽,不仅可以在相关系里选择,也可以在学院不同系或其他学院中选择导师,甚至可以到校外的科研院校中选择知名教授或研究员作为导师。“高”是建议学生尽可能选择正高职称并具有博导资格的人员作为导师,为本人实现间接性的“本―硕―博”连读创造前期的条件。“严”是严格毕业论文的质量检查,包括中期论文实验进展的检查,以及参照硕士论文答辩的要求对其严格把关,包括建立论文预审、聘请专门答辩委员进行答辩、聘请专家对答辩修改后的论文进行格式审查等制定,确保论文的规范,以及研究深度和广度符合拔尖创新型的要求。

2.4 管理模式创新

由于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是培养发展现代农业的高端人才,光靠本科期间所学的知识还是不够的,本科毕业后还需攻读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因此需要与普通班不同的管理模式。为此,我校结合“农学丁颖创新班”的管理制定了专门的倾斜政策,包括给60%学生免试硕士生的资格、15%学生由学校支持出国短期学习和独立的奖学金评审等。同时,为了让其他更优秀并对农学有兴趣的学生进入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创新班学习,还专门制定了分流和进一步选拔的办法,确保该班的整体优秀。

3 培养方案发挥的作用

3.1 充分利用良好的学科资源,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提供资源基础

良好的学科资源、高水平教师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实践教学条件)是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基础。本改革试点所依托的学科――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平台。目前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其他不同类型培养计划人才获得者2人,“珠江学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科研平台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各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这些资源确保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教学的高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3.2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为提高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的教学质量提供条件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实现与时俱进,并建立适合不同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法的目标,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结合遗传学课程的改革,率先提出并实施“基于创新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该改革模式是灵活应用多媒体、基于“web-quest”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双语教学和团队学习等方法,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适合不同专业、年级和学生群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创新”和“整合”,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整合”是有机整合多种现代教学方法成为适合整门教学的新模式[3]。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完善并逐步推广,目前已成为创新班教学的主要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并结合农学以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点,本改革试点利用多种不同的优势资源构建不同层次多样化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其中第一层次是结合课程实验(实习)环节、学术报告、读书论坛、辩论赛、实验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开展创新性教育。根据农学各分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建立“综合性、自选性、协作性和科研导向型”整合性实验教学模式[4]。加强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激励本科生。第二层次是建立不同距离、不同类型、不同合作方式的实践教学平台网络体系。以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形成以“校内农场―观测实验站―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为主线、由近及远的实践教学平台,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实习教学需要。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以及地方政府和企业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双赢合作的方式,建立一系列动态的实习实践教学点,进而“由近及远”“由点到面”,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体系。第三层次是利用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优势平台,结合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和课外创新训练等进行研究,培养能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

4 取得的成效及进一步努力方向

拔尖创新型农学卓越人才培养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人才储备。我校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在对传统农学专业进行深度改革的基础上,依托“农学丁颖创新班”实验区,开展卓越农学人才培养,制定并实施了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改革创新教育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并实行个性化培养。经过完整一届学生的培养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2016届农学丁颖创新班毕业学生32名,全部获得华南农业大学优异毕业生称号。毕业生中,共有24名学生进一步深造,其中包括5名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和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2名出国深造、12名到国内知名大学、5名在本校攻读硕士;5名就业,3名拟进一步考研。这些优秀的学生中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4篇,有1名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名获省级奖项,显示出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应该看到,由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新生事物,目前各高校都在探索中,还没有有关成熟培养模式的正式报道。虽然在卓越农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高水平教师还不够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还不够健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强度还不够高、去校外或者国外短期访学与交流的力度不够、区域高校教学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和共享等。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进一步完善创新改革模式,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地方优势,并付诸于实践,为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培养“卓越农学人才”做出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等.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23-25.

[2] 高志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工程,2014,4(5):90-92.

篇4

关键词: 植物生产类 专业技能训练 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 考核形式

植物生产类是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等专业的总称,专业技能训练是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岗位能力设置的一门实践课程。在我院,植物生产类专业是植物科学与技术、农学和植物保护三个专业大平台招生的合班名称,旨在让学生对专业有一定了解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专业。3个学期的专业技能训练跨越一年合班,半年分流后的学期,专业技能训练如何进行,教学内容如何安排,分流后1个学期的专业技能训练如何进行,如何把分流前和分流后课程进行衔接,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专业特点和开课经验,探讨如何开展植物生产类专业技能训练课程。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

专业技能训练是一种实践教学,在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它不仅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而且是连接知识与实践、实践与创新,并使理论知识向更高阶段发展的重要桥梁。教学形式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以往农学和植物保护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少必要的积极主动态度,没有压力和责任感,综合素质和能力没有机会得到锻炼。近年来,有些学校借鉴“导向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实验,坚持以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原则进行教学和教学指导,彻底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讲向为学生为主体的导。有的学校采用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打破常规实践教学的内容限制和课时限制,为学生全过程参加实践提供了可能,更适合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种开放可以通过开放的实验教学过程、开放的实验室和开放的课题参与等多种形式实现。

本校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导向式教学模式”和“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一年合班课程时采用“导向式教学模式”,在分流后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采用“导向式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学效果较好。分流后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确定前后衔接且实用、丰富的教学内容

1.抓住共性,搞好基础技能训练。

植物科学与技术、农学和植物保护三个专业虽然主要研究对象不同,植物科学与技术和农学专业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作物,植物保护专业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有害生物,但均属于广义农学的范畴,均是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重大需求出发,研究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因此有很多共同点。抓住共同点开展合班的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如无论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还是植物保护专业均需要识别作物和有害生物的类型,并了解作物和有害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发育规律。抓住这个共同点,可以设置识别技能方面的内容和基本的发育规律研究技能。

2.渗透专业技能,拓宽知识面。

基础技能是所有植物生产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学好基本技能,能够初步掌握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并能够在生产中实际操作,顺利指导农业生产;专业技能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生产和职业技能。学生在搞好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渗透不同专业的专业技能,拓宽知识面,增强运用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如作物生产的苗期管理和杂草防除技术,学生在了解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苗期的栽培管理措施及技术,并根据幼苗特点和杂草发生规律进行杂草防除。这不仅使农学和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了杂草防除技术,植物保护的学生掌握了作物基本栽培管理措施,还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深入学习专业技能,增强岗位能力。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对于农科类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是农科类院校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只有深入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生产和职业技能。因此,在一年合班的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分流后,通过设计一些具有丰富性、实用性、挑战性的综合性试验,深入强化专业技能;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其专业素质。

4.多角度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不仅要掌握对实践技能,而且要了解并学习先进的现代农业种植和经营模式,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虽然学校具备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试验站、实验室等,但校内的训练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现代农业对技术型和研究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在校内进行大部分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可增加一些现代农业企业的参观、实习性内容,也可播放一些大型现代农业企业的视频,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确定相应的分次考核与综合考核的考核形式

课程成绩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和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运用科学合理的考核形式,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差距,自动调节学习方向,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评价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成绩评价的导向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植物生产类专业技能训练在基础技能训练部分,每次根据学生对技术掌握的熟练度和操作效果给出分数,在学期末计算平均分数作为期末成绩。在深入的专业技能训练部分,期末成绩由设计成绩、操作成绩、试验效果综合构成;两部分的平时成绩均由出勤率和学习态度构成,总评成绩=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

四、结语

植物生产类大平台授课在我院刚刚起步,通过实践和讨论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形成了以上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更加重视,不断提高自身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应有所改进。

参考文献:

[1]杨文平,胡喜巧.浅谈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0(7):136-137.

篇5

重庆涪陵,巴国古都,物华天宝,钟灵毓秀。

在山清水秀的涪陵李渡,有一组气势磅礴、美仑美奂的崭新建筑群,这就是重庆长江师范学院新校区――李渡校区。

走进校园,绿草如茵,繁华似锦,充满了诗情画意;窗明几净、廊回梁绕,平添了几许宁静与和谐;郁郁书香,朗朗书声,如花的笑脸,青春的气息,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里没有尘世喧嚣,有的是校园宁静、校风的淳朴和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

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紧紧围绕重庆市委、市政府建设“西部地区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加快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力度推进渝东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主动开展校地合作与服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和优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助推城乡统筹发展和“五个重庆”、“五个涪陵”建设。学院已逐步发展建设成为一个体系较全、规模较大、水平较高、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在重庆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近年来,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先后跨越了“升本建院”、新校区建设、“迎评促建”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转型谋发展”的新阶段。学校现有李渡、江东和建涪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700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600余人。

当前,学校正以建设“质量著称、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地方化的教学应用型大学”为办学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定位,大力实施“131”发展战略:即是以硕士点立项规划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学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以服务涪陵及周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使命,推进学校学科专业转型;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以特色发展、错位竞争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目标转向;以办教学应用型大学为统领,全面提高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131”发展战略描绘出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学科建设 日新月异。学校以实施立项建设学科“336计划”为抓手,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大力推动学科专业重组优化,建成了助推学校快速发展的学科专业骨架。集中力量对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等能够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的重点学科进行了培育和打造;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加强与农业、工业、服务、环境、资源、文化创意产业等紧密结合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围绕渝东南特色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在遗传育种、种植技术、生产加工、品质检测、产品开发营销、历史文化等领域展开整体研究,打造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集群。学校目前38个本科专业中,有理学类专业9个,工学类专业6个,文学类专业9个,教育学类专业5个,管理学类专业4个,法学类专业2个,农学类专业1个,经济学类专业1个,历史学类专业1个,初步架构起了以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为主,同时涵盖文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学科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 量质并重。近年来,学校着力抓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1+2+1”基本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学科专业基础教育及专业方向着重于学生学科专业知识系统训练,实践教育着力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逐步构建起“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注重以实验实训中心体制改革为抓手和以“校地合作”为基础的“1+X”顶岗实习等形式的实践教学改革。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工学”交替,项目驱动,任务导向,逐步构建起了“毕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业教育、就业推荐”五位一体的实习模式。

篇6

笔者选取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个例,以该校三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数据显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1%,整体就业情况较好,但从中也反映出一些情况,具体如下:首先,职业选择与专业关联性不大。只有16.6%的学生在政府、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部门工作,9.9%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另外73.5%的毕业生都在企业就业,且岗位比较分散,与专业关联较少,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从事文秘、营销等非本专业对口工作,还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在继续学习或自主创业。这样的就业去向一方面会导致专业学生的信心度降低,失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说明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结构与当前的社会需要不能很好匹配,培养方向有待进一步明确。其次,城市就业比率高于农村。尽管被调查对象中有80%以上来自农村或农场,但仅有10%不到的毕业生会选择在基层农村或农场工作,其余都以城市作为就业的地点选择,这与农业院校主要为农村和农场提供人才的办学宗旨相悖,既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农村发展需要,又不能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好的发挥。再次,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有待完善。在教学模式上,毕业生普遍认为应理论与实践同步,占91.7%,认为少讲理论多实践的占8.3;在课程安排上,基础课课程90%以上的人倾向于原理类基础课程,选修课则有90%以上的人倾向于应用和操作性比较强的办公自动化和应用写作等课程;在需要加强的专业教育方面,60.3%的调研对象认为应加强人际交往和协调能力,30.6%的认为应加强专业技能,认为应加强学习方法、研究能力和外语、计算机等实用技能的占9.1%;在专业课程设置上,100%的调研对象认为应根据就业形势进行安排;在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方面,认为是个人能力的占68.6%,认为是专业的占20.5%,认为是学校的占7.7%,其他占3.2%。最后,职业技能培训很必要。在被调查对象中,100%的毕业生都认为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内容会对就业有很大帮助,建议应开设专门针对本专业的技能培训课,不要流于形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视角下农业院校公管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1.教学内容缺乏与农业院校特色优势链接。

高校扩招的大形势下,很多高校未考虑实际情况就跟风上新专业,导致专业趋同,在不同的高校中,同类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表现在农业院校的公管专业上,就是:一方面,由于农业院校其主要优势在于农业等学科,所以在本专业上先天就缺乏经验和优势,在资源的投入上远不如农科专业,经验也远远不足,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从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而言,大都严格符合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格,但显然就缺乏了农业的特色,未能与农学等相关专业紧密结合,使本专业既在与其他综合类院校本专业竞争时缺乏竞争力,又不能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对口的专业人才。

2.教学目标与社会需要对接不到位。

教学目标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价值主张及具体要求上,被认为是判断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还被作为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而加以实施。目前,国内人才的培养方式大多采用前苏联的专业化培养模式,再加上受长期以来传统计划经济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一种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念,过分专门化,导致学生专业面狭窄、知识面不宽。毕业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偏弱,适应力、创造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学校教育长期没能将学生与社会密切联系起来。于是我们又开始尝试通用型的美国式教育模式,“宽口径”又成为我们的选择,可这种培养目标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经常容易出现“满手抓”的局面,表现在公管专业,就是看似学生学了很多科目,了解了很多课程内容,但事实上了解的很不深入,很多学生也认为有些科目根本没必要开设,找工作时作用有限,工作后根本用不到。

3.教学体系未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整体性。

知识应该是强调整体性的,这种整体性就是我们在知识的选择上,应既强调广度又强调深度,既强调理论又强调实践,既强调普及又强调个性。可实际中,公管专业理论性课程占据了较大比例,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课程过多,且课程内容和知识过于宽泛而粗浅,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课程内容重复现象。跨学科的专业性课程和实践性专业课程比例偏小,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通识课教育几乎没有,例如农学、园艺等方面的农业基础课程,这就使学生的知识基础缺少了交叉,对农业的了解,以及与农业的联系就少之又少了,这本身就会对促进本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和农场就业产生阻碍作用。此外,过于整齐划一的课程安排,满足不了学生学习更广泛的人文、自然等方面课程的兴趣,对促进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4.教学方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以课堂教学为主,融入一定程度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当下农业院校公管专业学习的主要方式,尽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但作用有限,尤其是依然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与社会的联系,缺乏研究性学习的精神,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去,也因此而少了很多学习的兴趣;实践教学开展不到位,专业实践主要通过实习来集中实现,效果可想而知,社会实践则更多依托社团来完成,很难做到完整规划和循序渐进。这些都会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社会脱节,对社会容易产生陌生和恐惧,不利于就业。

5.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不到位,就业观念影响有限。

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的公管专业课程都未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相关的专业课程,就更谈不上针对农业方面的培训了。笔者对两所农业院校的公管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调研,都未见培养方案中有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和学时安排,大多专业的职业技能相关内容的了解都来自于学校的就业指导选修课程,这种了解很少有专业针对性,形式单一,内容只是介绍就业政策、分析当前形势,根本就未能达到根据学生个体特征和专业特色开发潜能和创造力的目的。也未能充分发挥动员学生服务基层农村的作用,导致大学生即便就业难,也不愿意到农村和农场就业。同时,相对于招聘单位而言,针对农业院校所开展的就业招聘会和洽谈会,更倾向于农学等专业,很容易忽视公管等非农专业,导致就业面狭窄。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农业院校公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利用优势办专业特色,院系联合强竞争实力。

大多数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离不开以农业科学为特色这一整体定位,例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扎根垦区,依托大庆,立足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公管专业也不应例外,要想有效激励本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去服务“三农”,就必须培养农村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但要能将本专业的知识学懂学透会应用,并且还要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甚至更好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在学科交叉上下工夫,寻找突破。可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从单一口径向多口径方向发展,并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强大的农学类基础,有利于形成新的学科发展的生长点,有利于自然科学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多科类农业院校大多集理、工、文、经、农学等各类专业于一体,专业也各有特点,我们就可利用多学科教学资源,开设大量自然科学课程,以拓宽知识面,这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日益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从学校角度,应积极提倡对接模式,提供资源和条件,并形成整体规划和制度规范,在院系之间,应强强合作,建立联合培养计划,应主动积极与本校的农学院、动科院、生命院等通过建立跨院培养模式,增强本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拓展知识视野。

2.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解决就业的关键问题。我们应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一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必要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以及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既博又专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既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又有较好的创新能力,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水平和素养。这样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呢,首先,要改变课程设置中理论性专业课程比例过大、实践课内容偏小、跨学科的专业课程比例缺乏的不均衡局面。目前,公管专业的培养模式大多沿袭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先通后专的模式,这种相对狭窄的培养思维,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优化组合。所以我们要打破它,实行综合化授课,减少分段的不衔接。另外,也要多渠道优化课程体系,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诸如实行弹性学制、跨系选课制等,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由单一型向交叉型转变。

3.继续深入“产学研”结合的路径,让知识有的放矢。

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这是一个多赢的选择,企业或事业单位可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其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同样,专业的很多理论内容也有了实践的空间,而学生的实践教学和能力获得也有了出口。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为包括公管专业在内的几个专业联系建立了大庆市政府、红星农场、克山农场等校外实习实验基地。通过与合作单位在科研、技术等方面开展的合作,取得了互利互惠的效果。当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将知识学好、学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参与教师教研、科研等项目的研究,提高自己的着眼点和得到锻炼,有些学生甚至可以通过自主研究的方式获得更大的提升。笔者曾指导过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与学生一起研究商讨的过程中,就直接感受到了学生在能力、技巧和水平上的提升。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虽属一种自愿的学习行为,但如果引导到位,会成为每位专业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储备实践技能的有效路径,通过深入社会,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就能形成有创造性的结论,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4.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湖北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评价

1.湖北省独立学院2012年新增专业一览

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的评议意见,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2610个经教育部备案的专业,53个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7个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新专业。

设在湖北省内的国家部属高校,湖北省属、市属的各地方高校2012年获得教育部专业设置批准的167个新增专业,其中湖北省内独立学院新设置专业数量为77个,占到2012年整个新增专业的46.11%。独立学院的新增专业中,属于工学的新专业有25个,占77个新专业总数的32.47%;属于经管文的新专业有25个(经济学3个,管理学12个,文学10个),占新开设专业总数的32.47%;艺术学21个,占新开设专业总数的27.27%;其余方向有6个专业,分别为理学3个,农学1个,法学1个,教育学1个。详见表1。

表1 湖北省独立学院2012年各大类新增专业一览表

学位授予门类 专业名称

工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程造价、机械电子工程、物联网工程、轻化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制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管文 管理学 酒店管理、电子商务、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财务管理、

文学 网络与新媒体、商务英语、翻译、

经济学 税收学、投资学、经济与金融

艺术学 风景园林、数字媒体艺术、风景园林、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工艺美术、动画、音乐学、影视摄影与制作、服装设计与工程、摄影

其他类 理学 药物制剂、运动康复、康复治疗学

法学 知识产权

农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教育学 休闲体育

2.学科门类和专业布点情况

湖北省31所独立学院设置一级学科为41个,合计专业点数613个。工商管理、电气信息、经济学、机械、艺术五大一级学科共开设专业数328个,占总数的53.51%,而文科类占据较大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专业结构性失衡,也会浪费高等教育资源。其中,工商管理类专业为112个,经济学类39个,电气信息类专业有94个,机械类34个,艺术类专业49个。

二、湖北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问题研究

1.一级学科设置扎堆

(1)一级学科设置趋同现象严重

湖北省独立学院一级学科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112个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重复率18.27%,94个电气信息类设置重复率15.33%,49个艺术类设置重复率7.99%;39个经济学类设置重复率达6.36%;34个机械类设置重复率达5.55%。一级学科分布雷同。

(2)专业布点趋同严重

湖北省独立学院所开设的专业数量各自之间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彼此间差异较大。目前,省内每所独立学院开设专业数平均为22个,设置英语专业的独立学院达93%以上,设置艺术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所谓“热门”专业的独立学院达70%。

2.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需求失衡

从一方面看,湖北省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体现了主动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取向,集中表现在开设了当前大部分的热门专业。从另一方面看,独立学院更倾向于设置专业所消耗的成本大小考虑,大部分都倾向于设置投入少、易招生、回报快的专业,或是依托于母体学校的相关资源与优势,设置其母体学校的优势专业。但独立学院所集中设置的所谓“热门专业”,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湖北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没能充分考虑社会的吸纳度。

湖北省独立学院数量居全国之首,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和独立学院发展的契合度来看,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明显,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结构与本地经济发展不对称,不平横,与产业结构失联。《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湖北省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光电子、新能源、节能环保、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10个产业”的目标,应用型技术人才仍是湖北省未来发展的支撑力量。配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短线专业”是重点需求,例如:生物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些应用性强的理工类专业在招生人数和开设学校数上都非常"冷门"开设学院数量均只有1所,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十分有限,但区域经济发展则十分需要这样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结构并没有与湖北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形成良好的对接。

三、湖北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对策研究

1.通过专业论证与调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专业设置进行论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学校设置三者相互配合,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进行系统调查和专业论证。一方面,学校通过专门的市场调研机构与部门,设置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对本校首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包括毕业生相关区域分布、行业分布、岗位分布、待遇情况,收入状况等。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1)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专业

首先要进行必要的人才预测工作。这是大学专业设置中必须进行的工作,但往往被忽略,人才预测则必须以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和吸纳能力为导向进行动态预测。一方面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则需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导向和前景,在其他学校前面开发新的朝阳专业,不能简单模仿和重复。

(2)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供型人才

独立学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自建、共建、共享的方式与企业联合办专业,订单式按需模式即满足了企业需求,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工作方向。对于独立学院来说,通过将窄口径的专业人才培育和企业需求有机联系,并动态优化结构,定点培养人才是是双赢的设置。将给企业与学校带来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敦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依据及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2]沈席强.浅议新形势下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问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3]李雪晶.中医院校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02).

[4]赵晓晓.高等院校新专业的设置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

陈俊颖(1981-),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管系市场营销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渠道管理。

篇8

关键词:专业;分类培养;模块化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00-02

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2013年列出了因就业难被亮红牌的全国十大专业名单,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的4个本科专业中名列有3,即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因此,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瓶颈已势在必行。

一、专业现状

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学科专业,二者都包含着若干二级学科领域。其中,生物工程包括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糖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胚胎工程、组织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包括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组织培养、繁殖发育技术等。对应每个二级学科领域,都有一系列的专业课程设置。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有两个工科专业和两个理科专业,分别是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其中,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专业是生命科学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属于一类本科专业。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是二类本科专业。目前我校的生物学一级学科挂靠生物科学专业。从2013年开始,我们实现了按类招生,从第三学期开始再进行专业选择。

二、生命科学类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生命科学类专业,尤其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从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1)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差。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不是个案。究其原因首先是这两个专业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发展过快,远远超过了生命科学行业发展的需求。现在全国高校中没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寥寥无几。其次生物科学专业涉及的领域太过广泛,涉及到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由于涉及领域宽导致专业不专,使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弱。(2)生命科学类专业在大学专业中实力不强。随着生物技术的普及,生命科学面临着与高校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等一样的困境,它不再是一门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技术,生物技术已经渗透到许许多多的领域当中了,例如农学、园艺、林学、兽医、人医、微生物等生命科学的范畴之中,而像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专业设置中又有这些专业,这些专业又是非常接地气的专业。从研究领域来看,在植物领域,生命科学学院是不到20人的团队,而农学院光作物领域就是上百人的队伍。所以生命科学学院在高校中,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高校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三、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生命科学类专业中尤其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二个本科专业进行专业定位,通过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制定导向性专业课程教学模块,推动同一专业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研究目标、工作意向在专业内向不同技术领域倾斜,从而使本科教育向目标化、专业化教育发展,在保证学生宽口径教学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从而提升专业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具体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1.专业定位。专业培养方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要解决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这两个专业所面临的困境,我们首先要进行这两个专业的重新定位。定位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1)收集全国相关高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结合各高校学术地位、专业优势、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等,比较分析其专业特点和专业定位情况;(2)比较分析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特点、优势、不足和国内所处的位置,结合自治区发展目标和经济发展趋势,围绕自治区农牧林与生物产业需求,并结合自治区生产生活中的教育和科技需求,探讨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定位目标,制定出符合时展和社会需求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专业培养方案。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既是思想的启蒙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在教学、科研的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所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加强建设的首要步骤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名师建设,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中不能是一个口号的问题,需要各级部门下大力气,需要资金和配套设施的投入,需要师资培养部门务实事。强大的师资队伍配合以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构成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专业建设核心要素。

3.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模块化教学。首先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学校的关于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的倡议,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例如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动物生理学和植物生理学等课程整合到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中,由学校层面的平台来开出。另外针对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涉及范围过大,重点不突出,我们在强化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前提之下,通过制定导向性专业课程教学模块,推动同一专业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研究目标、工作意向在专业内向不同技术领域倾斜,从而使本科教育向目标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配合生命科学类专业分类培养模式,建立模块化教学。这个模块化不能撼动教育部关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定义的根基,所以可以在学生的选修课程中加入模块化教学。例如加入马铃薯快速繁殖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等模块,每一模块由2—3门课程组成。要求学生按照模块化课程进行课程选修。模块化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某一阶段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以一定的载体为依托,将相关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模块。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模块化教学盛行已久,但是其在高职教育中应用比较多,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中引入模块化教学的高校还比较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已经根据陕西地区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经济发展特点建立了模块化教学特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每年为太白酒业、天士力公司等相关的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实践证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模块化教学的引入将推动这两个专业的建设,直接提高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继续优化实践教学。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已取得很大成效。实践证明,强化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措施与保障,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拓展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分类培养体系改革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首先结合2016年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中所占的比例。另外我们在新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在选修模块中大量增加了与应用技术密切相关的一些课程,例如在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选修模块中增加了环境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品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增设把实践教学有目的有方向地引导到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环节中。这样在我们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完善了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到实际应用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学校和学院两级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就学院而言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原有实验教学平臺的建设,包括优化实验室资源的配置、对必要的老旧仪器设备升级、对实验教学人员进行培养。二是继续完善实验室的运行机制,保证实验课顺利地高质量地开出。三是加强对实验教学环节的考核,完善实验教学环节的监督机制。由于近些年高校扩招的原因,导致实验教学的压力远远大于其承载能力,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需要想出更多的办法来保障教学质量。这里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例如实验经费投入,实验室配套仪器设备的完善,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进一步合理化实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完善实验教学的监督机制。四是完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开放机制。五是建设我维护好校外实习基地,充分为我们的实践教学服务。

篇9

1.课程设置的改革

(1)课程设置的前瞻性

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原则,也是景观设计专业得以发展的基本生命力。把握市场需求状况,一方面进行现状需求调查,另一方面还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进行需求预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依社会发展制定所需设计人才的培养计划。

(2)课程设置的特色性

高职院校设立的景观设计专业与本科类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是有很大区别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原有的学科专长来发挥景观设计专业的特色方向;利用强势学科为依托发展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专业。侧重专业方向是高职院校办好该专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科或现有师资的特点侧重于“小环境设计”、“设计表现”或“景观工程”等等。最好能在毕业生就业方向上与本科院校错开就业,发展自身优点,办出“特色”。

(3)课程设置的实用性

景观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应用性专业。无论是在方案、绘图、资材、施工、管理等等都是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工作;而企业又要求毕业生一进入设计工作岗位就能负责景观项目工作。要实现毕业生的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是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的重点。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遵循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辅以理论的教育理念。

2.教学内容侧重点的把握

景观设计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设立的时间不长,还处于探讨阶段。通常是参照本科院校的园林专业;各院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课程名称相近,但因为师资力量等条件的制约,在教学侧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在新专业发展过程中是难免的。更好地培养有特色而又适应社会需求的景观设计人才,才是专业教学的重点。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内涵虽然广泛,但在课程及教学上是有一定规律的。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专业方向不可过宽过广,围绕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人才是课程及教学的方向。根据市场对景观设计毕业生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三大课程群:设计表现课程群、工程项目课程群、方案设计课程群。三大课程群及子课程只是景观设计专业必需掌握的专业知识,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要办出特色,要适当增加与自身适应特色课程。下面对课程群教学内容侧重点进行分析:

(1)设计表现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总学时数非常有限,所以不可能按照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教学,因此,在园林美术的教学中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已经难以适应需求。可以在园林美术教学中以建筑与园林速写为主,舍弃静物表现。为后续的专业设计效果图表现打下基础。在园林美术色彩教学中以环境色彩写生及色彩设计为主。可以加入色彩分析、色彩心理学等内容。手绘效果图表现是景观设计师的必备能力。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绘图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难学难精的手绘效果图不为重视。但是,优秀的设计方案往往是在手绘草图中表现的。草图可以快速描绘设计师的瞬间灵感,设计方案阶段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因为设计项目结果一般以电脑效果图体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训练徒手快速草图练习,以快速表达设计思路为教学目的。计算机绘制工程图与效果图是目前景观设计行业的趋势。所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景观设计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成为景观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评判标准。在教学上既要强调计算机绘图的重要性的同时又要引导学生与设计课程内容联系学习,以计算机绘图为桥梁,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

(2)工程项目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工程项目课程群是景观设计专业课程中最贴近市场的课程群。景观设计专业教育者应该采取“走向市场”的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引导学生去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对建筑材料及景观园林资材的了解是景观设计的第一步。新材料、新植物不断涌现及引进,要通过考察市场等手段时时更新知识。通过考察苗圃场、植物园及景观施工场地等。认知植物种类及特性,了解其栽培方法及后期养护。在施工技术课程;尽量组织学生去园林景观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考察和学习。还要去现场拍下施工影像资料在课堂上详细讲解。

(3)方案设计课程群教学内容侧重点

方案设计课程群才是景观设计专业的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课程。如缺少前两个基础课程群的前期支撑,设计根本就无从谈起。课程群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而构成了景观设计专业。植物造景与景观设计(或叫城市景观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设计等)是景观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一般以一个学期或两个学期来完成。该课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设计起到最直接的作用。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层次及特点,以庭院景观、楼顶花园、小公共空间设计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大的规划性景观设计可以略讲。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景观设计的功能要求、设计方法之外,实践教学是最重要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教学老师及企业请进来的设计师指导下进行景观设计实践。在课程单元部分要留出充足的课时让学生完成完整的课程设计作业。在题目设置上遵循实用性原则,要求学生以“假题真做”、“真题假做”等方式完成作业;有条件的应该“真题真做”。从设计方案的构思到效果图、施工图等都严格按照专业设计单位的要求完成,并要求达到相同质量。使学生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毕业就能从事很快适应景观设计行业实际工作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也可以把有影响力的专业比赛引入课程,通过比赛开阔学生的眼界。

3.实践教学的创新

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是设计课程教学必备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社会需要人才的质量标准。通过专业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毕业后能顺利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深化校企合作方式方法上要探索一条能与企业达到双赢的合作之路,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能为企业创造效益,达到专业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更加贴近。探索“师生进公司,设计师进课堂,项目进课程”的形式。实现教学场所与设计工作室合为一体;请企业设计师、能工巧匠进课堂,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培养更加贴合实际的应用型设计人才。突出了实践教学的实用性,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有效的解决景观设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的弊端,为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继续推进和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势在必行,也是突破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一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停留在课堂完成;学生难免会对假题假做产生疲惫的心理而应付了事。在实践环节应该加强管理及提高要求,使学生重视起来及提高专业学习的热情。

4.结语

篇10

这一状况,在我们那个年代如此。现在时展了,信息畅通了,素质教育也比过去搞得好了,学生理应比过去懂得更多。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们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对关系自己未来的大学和专业仍然不懂,除了能说上几个大学的专业名称外,对其内涵仍然一窍不通。我曾经问一个高三学生,“你觉得船舶与海洋工程是学什么的”,他犹豫了半天说,“应该是在海上开船的吧”,之后还补充了一句“我晕船,不学这个专业”。听完他的解释,我半天没搭上话来,但我最终还是给他详细地介绍了这个专业是学船舶设计和海上工程设计的。“种种迹象”表明,考生也好,家长也好,还是非常缺乏对大学专业的认知。

鉴于目前这一现状,为了给现在即将填报志愿的90后的孩子们提点建议,我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从事招生工作n(n>8)年来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如能对目前彷徨的学子们起到一些启发作用,那将是我无比的荣幸。

知己知彼:了解专业,也了解自己

我想首先和大家探讨“到底学什么的”问题。在每年的咨询过程中,总有大量的学生非常迷茫地问:“老师,您觉得我学什么好”。说实话,对于这样一个非常“苍白”的问题,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实际上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往往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楚。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弄清楚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分类和设置的情况。

按照专业属性,目前高校的专业粗略可划分为:理学类专业、工学类专业、偏文史类专业(包括文学、哲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类等)、管理经济类专业、农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等。

下面我们就可以分类回答“学什么好”这个问题了。文科学生很多学偏文史类的专业,如果数学学得还不错的话,也可以选择管理经济类的专业。可能理科学生比较纠结,因为可选择的范围很宽。我觉得基本原则是:如果数学、物理基础较强的话,可学工学;否则,可选择管理经济类专业或者非数学、物理专业的其他理学类专业。对于一个理科生,最难抉择的可能是学理学还是学工学的问题。我想给大家提供的参考建议是:如果你有潜心专研的精神、能按耐住寂寞以及可以承受枯燥的基础研究,那么可以选择理科相关专业,努力奋斗,也许将来可以成为一代大师或者大家。而且,我们国家目前也非常缺少类似这样的人才,特别希望能在基础学科培养出杰出人才,在数学、生物或化学等某个方面有所突破,获个诺贝尔奖之类的。如果你不具备上述的“特性”,那么最好选择适用性和技术性强的工学专业。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业可能是在毕业(本科或研究生)后重点考虑的问题。毕竟,我们要适应社会,要生活,要生存。工学专业因适用性强,就业机会多,收入相对较高,能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选择,避开“误区”好前行

上述的分类是非常宽泛的,具体到每个学科门类还有很多专业,考生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能不容易,而且极易走入误区。

误区一:仅参考专业名称选择专业

这可能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很多学生或家长在可能看懂了专业名称,但并未理解专业内涵的情况下,选择专业,结果出现自己的选择和理想背道而驰。这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根本没看懂专业名称的内涵,如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个专业到底在学什么,部分人甚至认为建筑环境中的设备,那就是吊车、塔吊等设备。其实大错特错,这个专业是研究建筑物的供热、供暖和通风的,是任何一栋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体育场馆等都必不可少的一个专业。由此可见,读懂一个专业名称的内涵有多重要。另一种情况是虽然理解了专业的内涵,但没有注意到各个高校在某一个专业上,其培养方向是不同的。比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就有光电子和微电子两个方向,其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的差别是很大的。

误区二: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盲目挤“热门专业”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因为“热门专业”和所谓的“冷门专业”是相对的,今天的“热门专业”,可能随着经济的发展或者产业结构的调整,若干年后就变成“冷门专业”了。比如计算机类的专业,十年前热得不得了,各个高校此专业的录取分数非常高。但随着IT行业的发展,现在考生对这一专业趋于理性,不再像以前那样,挤破脑袋也得上这个专业不可。相反,类似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过去是实实在在的“冷门专业”,但现在随着海洋运输的发展及国家振兴船舶工业计划的提出,这类专业因良好的就业形势已经悄悄升温。

误区三:盲目随从,没有主见

有的学生在专业填报时,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是随大流。即别人报什么,他报什么;或者听别人说什么专业好,他就报什么专业。这种行为是对自己前途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相差十万八千里。比如,提到天津大学的优势学科,很多人都会想到建筑学。没错,天大建筑学确实实力很强,不仅学科实力在国内处于前三甲,而且培养了诸如鸟巢、水立方总设计师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因此,很多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都跟风,不管自己在建筑方面有没有天赋,都去报考这个专业。但这个专业不是说高考成绩高就能学好的,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功底和空间想象能力,否则即使被这个专业录取了,在校期间学习也是比较吃力,甚至学得很痛苦。很显然,跟自己的兴趣或者特长对着干是无益的。

误区四:紧盯学校“好”专业

在招生咨询时,考生和家长经常问的一个问题,“老师,你们学校哪些专业是好专业?”首先我要讲,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特色,都有每个学校的强势学科和专业。例如,天津大学有12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前10位,2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其次,好专业与差专业并没有本质的界限。我始终认为适合你的专业才叫好专业,不适合你的专业即使再好,对你来说也是差专业。就比如前面我提到的建筑学的问题,建筑学确实是大家公认的好专业,但对毫无绘画功底的人就是个“差专业”。因此,好专业与差专业对于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