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01 18:1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的安排部署,针对创建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狠抓任务落实,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各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把创建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会议精神,在对全县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临泽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5年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了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创建指标,明确了工作完成时限。上半年,县委、县政府召开研究文化工作的会议3次,对创建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安排县财政拨付创建经费20万元,并将创建工作任务指标纳入各镇和相关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中进行考核,从而形成了职责明确、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创建工作格局。县文广新局配合省、市“乡村舞台”建设、农村社区文化大院建设、公共文化权益保障等课题的调研,组织开展深入调研,撰写调研报告3篇,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强化硬件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
一是“三馆”改造提升工程进展顺利。加快推进城区公共文化项目建设进度,至目前,县博物馆扩建工程已完工,工程决算已报县财政评审中心评审;陈列布展大纲已上报省文物局评审通过,陈展形象设计已通过市文物局初审,8月份即可进入布展。工程完工后,博物馆可新增场馆面积1043平方米。县文化馆、图书馆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原县交警大队业务楼的整体划拨和相关服务设施的搬迁,场地布置工作已全部完成,已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通过实施改造提升工程,县图书馆新增场馆面积1230平方米,总面积达2320平方米;县文化馆新增场馆面积2319.93 平方米,新开设了艺术研究室、群文创作室、书法美术、摄影展厅、非遗展览厅和舞蹈排练厅等场所,场馆总面积达到3823.23 平方米。
二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惠民项目资金,组织实施蓼泉、板桥镇两个综合文化站新建、改建工程和板桥镇板桥村、倪家营镇汪家墩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至目前,蓼泉镇综合文化站主体工程已完工,文化广场已完成工程招标,现正在加紧建设;板桥镇综合文化站已完成原计生服务站业务用房的划转工作,近期正在购置相关设施、设备;鸭暖镇白寨村文化室已完成改建任务。新建的蓼泉镇唐湾村文化活动室主体工程已完工。板桥镇板桥村、倪家营镇汪家墩村、新华镇明泉村、蓼泉镇双泉村等四个村级文化广场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三是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起步良好。结合“数字张掖”、“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探索建设文化馆数字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文化活动资源,促进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辅导等资源的共享。积极争取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7个镇和4个城区人员密集场所的11个“电子借阅机”已完成安装调试工作。扎实组织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新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一个,上半年放映电影**场次。进一步创新数字电影院管理经营模式,积极提升服务水平,至目前,累计播放影片**部,接纳观众**人次。
四是“乡村舞台”建设有序推进。按照市、县为民办实事方案,今年我县计划重点建设29个行政村“乡村舞台”。为确保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县上筹集建设资金210万元,并有效整合组织、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的资源,为建设“乡村舞台”的村配套相应设施和建设资金。至目前,已有14个村已完成村级舞台建设任务,5个村的村级舞台正在修建中,下剩的10个村正在办理招投标手续等前期工作。加上去年已建成的28个,全县已累计建成“乡村舞台”42个。结合“乡村舞台”建设,完成了新华镇新柳村、明泉村、宣威村、倪家营黄家湾村、板桥镇东柳村、鸭暖镇小鸭村等6个村的文化长廊和文化墙的配套建设任务。我们还进一步加大对村级自娱自乐班子和民间文艺社团的扶持力度,去年下半年至今,先后筹资50多万元,为全县15个自娱自乐班子配发了移动音箱、话筒等设备,为7个镇文化站配置演出服装658套。
(三)打造文化品牌,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一是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启动了第六届“中国枣乡•魅力临泽”旅游文化艺术节,精心策划16项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全县农民社火汇演、“韵祥杯”中国男子篮球(CBA)临泽四强对抗赛、甘肃省百姓文化广场惠民演出、民间民俗作品展、书画摄影展和第三届广场舞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结合文化艺术节的开展,全县各中小学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少儿文化艺术节,社河镇各社区分别牵头举办了社区文化艺术节,为不同领域的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演出节目。今年前7个月,全县开展节庆文化活动50多场次。
二是广场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我们充分利用文化体育广场这一场地优势,组织开展了周末广场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县青少年歌手大奖赛、戏曲大赛、临泽小调、百姓舞台大家唱和“乡村舞台”周末大家乐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县直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纷纷编排文艺节目开展义务展演,演出活动达20多场次,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安排。依托广大文艺爱好者,组建社区和农村广场舞健身队80多支,利用周末和农闲时间开展排练演出。目前,广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是“快乐老乡”引领示范活动深入开展。为了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结合开展的“快乐老乡”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我们组织县文化馆文艺专业人员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经常深入各镇、各村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利用各镇的赶集日时间,分乡镇举办集中示范活动7场次,为农民群众义务演出节目7场次,书写赠送对联1万多条幅,送书画作品800多幅,发放文化宣传材料4000多份。县文化馆业务工作人员走进乡村、社区和学校,开展各类辅导培训20多场次。
(四)加大人才培养,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队伍建设力度,采取“送出去”培训和“请进来”交流的方式,组织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和文化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县举办文化骨干培训班4期,培训200多人次。同时,大力鼓励支持各类文化人才的成长,相继成立了传习所4个,基层文艺辅导基地15个,组建了社区文艺团队5支。积极引导镇、村组建文艺队、社火队、健身队90支,发展民间自娱自乐班子30个,新招募文化志愿者150多人,累计达到858人。全县基本建立了一支素质高、业务强、具有一定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文化工作队伍。
(五)狠抓项目建设,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紧扣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3341”项目工程、文化产业“6551”体系谋划项目,编制文化招商引资项目11项,借助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省文博会等重要节会,抓好宣传文化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至目前,文化项目已完成招商和签约4项,协议引资20亿元。其中,河西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签约资金0.2亿元,华夏牡丹观光园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签约资金10亿元,丹霞大景区君庭文化商贸街建设项目签约资金4亿元,临泽县民俗文化村建设项目签约金额3.5亿元。华夏牡丹文化旅游观光园丹霞花海项目规划初稿编制已完成,项目立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环评、能评、风险灾害评估报告已委托相关单位编制,定植防风林网3.4公里,栽植核桃、水晶杏等苗木3.5万株,定植薰衣草860亩;河西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已完成土地审批、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7月上旬开工建设,主体一层工程已封顶。与北京江山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临泽县民俗文化村建设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到位资金0.2亿元。县上还加大对文化社团和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原创剧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皓首剧社、大鸭剧社等文艺社团开展演出,组织成立文化产业协会、赏石协会9个,开发了临泽奇石、剪纸、雕刻葫芦、印章、瓷盘等文化旅游产品。上半年,全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700万元、增速48%。
(六)注重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成效明显
结合全县已普查的66项335个子项情况,积极申报具有地方特色的“八仙马子”、“仙姑信仰”、“打席筐”和“放河灯”等20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传承项目,设计制作了《河西宝卷》、《手工挂面》等非遗项目光盘40多张,完成了甘肃省第一届文化资源普查基础信息资源的录入和登记工作,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保护名录和重点保护项目传承体系。对濒临灭绝的民间民俗项目进行了挖掘抢救,开展了传统社火调演、民间小调演唱、民间故事搜集整理和民俗文化征文等活动,积极挖掘民间文化遗产,编辑整理了《临泽饮食文化》《临泽民间小调》、《临泽宝卷》、《临泽传统农耕文化》、《临泽文史》等相关书籍资料。相继建成了甘肃秦腔、临泽民歌、刘青年剪纸和河西宝卷四个传习所。组织申报了第三批和第四批市级非遗传承项目,全县15名非遗传承人被确定为市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人。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逐步得到恢复,并且在传承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七)注重舆论宣传,不断提升文化工作的影响力
认真贯彻落实《临泽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宣传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和工作要求,细化了工作任务。自去年以来,累计投入宣传经费11万元,在各镇主干道制作固定宣传展版75块,宣传专栏143个,电子大屏15块,悬挂张贴宣传标语、标识794条,印发宣传单4万多份,媒体“文化创建”专栏2个,城乡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1300条(次)。加大对文化工作的总结交流,积极做好信息报送和宣传报道工作,今年至目前,全县在县级以上媒体刊发有关创建工作的信息300多篇,有效普及了党的文化惠民政策,提高了城乡群众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知晓率。
二、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今年以来,我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创建资金短缺。主要是县博物馆扩建工程面临陈列展览经费短缺的问题,新扩建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需陈列展览经费500多万元,除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陈展补助经费200万元外,还有300多万元的缺口。蓼泉镇综合文化站主体工程虽已完工,但文化广场建设资金仍有缺口。桥镇文化站也因资金等制约因素,建设进度滞后。
二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还不完善。这些年,虽然县上逐年加大了对村级文化阵地的建设投入力度,但由于部分村集体积累薄弱,村级文化场地建设相对滞后。至目前,全县仍有39个村未建成村级舞台,有29个村未建成标准化的文化广场。
三是创建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镇、单位对创建工作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镇、村两级对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够,有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工作推进不够有力,工作进展缓慢,创建工作的最大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
三是镇、村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够。个别镇的综合文化站阵地设施被人为地挤占、挪用。一些村级农家书屋管理使用不够规范,对外开发不够正常,文化阵地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好。
四是乡村舞台建设难度较大。今年,全县“乡村舞台”建设任务数为29个,至年底要实现70%的行政村建起“乡村舞台”的目标。但部分行政村的经济条件有限,特别是一些偏远村建设难度大。
五是基层文化力量仍然薄弱。按照验收标准,各镇文化站须配备3名以上文化专干。但由于各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调换频繁,近年来招考到镇文化站的干部大多不在文化工作岗位工作。一些村级农家书屋管理员由村、社干部兼任,开展文化服务的时间不能保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力度。认真落实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县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争取9月底完成布展并投入使用。加快实施县文化馆、图书馆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各厅、室的硬件设施,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充实免费开放服务内容,营造免费开放环境,使免费开放服务项目更接近群众,便利群众,提高免费开放的知晓率和服务群众的满意度。加快实施好蓼泉镇综合文化站和板桥镇综合文化站的新建和改建工程,重点是加快蓼泉镇文化站的文化广场建设进度,及早做好两个文化站的设施、设备的购置和配套建设工作,使其尽快投入运行。同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为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的45家农家书屋各补充更新图书100册以上。
二是扎实推进“乡村舞台”建设。加大市、县为民办实事的力度,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责任,列出任务清单,制定推进计划,抢时间、赶进度,有计划、分步骤抓好组织实施。重点是组织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4个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加快“乡村舞台”设施、设备招标和采购手续的协调办理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组织实施好舞台建设和电子屏架设;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和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乡村舞台”建设村的文化长廊、农家书屋、村级阅览室的配套建设,分批次配套一批文化活动器材、设施,力争10月底完成29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
三是积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抢抓“一路一带”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以张掖丹霞被确定为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8个大景区之一的机遇,加大文化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力度,扎实推进丹霞民俗文化村、西游文化园、流沙河丝路文化园、河西民俗博物馆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着力培育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开发、文化传媒、电子商务等重点文化企业,扶持发展雕刻葫芦、丹霞水晶石、麦秆画等特色文化产品,拓宽市场,提升效益。
四是精心组织好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实施好先进文化引领工程,精心办好第六届“中国枣乡•魅力临泽”旅游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快乐老乡”群众性引领示范活动、“千台大戏送农村”、“百姓舞台”、民间自乐班子展演、摄影大赛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力度,扎实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下半年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0场次以上。同时,切实发挥“乡村舞台”繁荣农村文化、引领乡风文明的作用,依托“乡村舞台”,广泛开展“优秀读书家庭”、“12345家庭文化示范户”、“五星文明户”、“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群艺表演活动,真正使“乡村舞台”成为教育群众、凝聚和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
五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加大协调力度,配齐配强镇文化专干和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加大指导和检查力度,促进农村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通过“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提升现有文化人才的素质。通过举办文化培训班、选派文艺专业人员到基层开展文艺骨干培训和送文化下乡等方式,全力做好群众文化培训和辅导工作。
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hoolymood”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乡镇美丽乡村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省级中心村建设
1.2020年10月完成2019年度的九龙村徐家前屋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同时督促村民理事会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2.做好规划设计并通过评审,红庙村史家柳省级中心村、郭河村莲花塘省级中心村污水、村民活动中心、绿化、亮化正在建设之中,美丽办定期指导并督促做好相关记录。
二、县级中心村和一批整治点
1.完成2019年度县级中心村和整治点的验收扫尾工作;
2.2020年建成4个县级中心村和一批整治点(待验收)。
三、更新长效管护机制
用机制确保已经建成的省、市、县级中心村公共服务设施发挥效果,确保人居环境干净、清爽、整洁有序,带动周边村庄积极改善人居环境,激发人民群众筹资筹劳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热情,满足人们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篇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Haina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has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Sanya as a pilot city in the province's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shoul have a higher deman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Yucai ecological zon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small towns development, which has been abl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similar construction.
P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引导;育才生态区
Key words: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planning guidance;Yucai ecological zone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062-02
0 引言
“十”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提出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因此,小城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三亚作为全省城乡统筹试点示范市,按照“规划先行”的理念,科学规划、勇于创新,城乡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兼顾了民生改善,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
1 育才生态区概况
育才生态区前身为育才镇,是三亚市最年轻的建制镇,2014年随着三亚市“撤镇社区”行政区划体制改革,育才镇更名为育才生态区。
育才生态区地处三亚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良好,也是三亚唯一没有海岸线的区镇。该区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实力不强,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全生态区约2万人,以黎、苗族居多(约1.9万人),属典型的少数民族聚集区。生态区域面积314.9平方公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得育才生态区具有发展特色种养业和黎、苗族文化,传承农垦传统文化及乡村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的独特优势。2012年,育才生态区被确定为海南省的特色风情旅游小镇。
几年来,育才生态区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将完善小城镇规划体系、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作为建设发展的核心工作内容,积极探索出一条特色小镇建设的新路子。
2 经验探讨
2.1 精心规划、科学发展
育才生态区是海南南部滨海地区联系中部山地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三亚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全市“旅游主导,城乡统筹”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山海相连、指状生长”城市空间发展思路下,育才生态区作为中脊之一,必将成为三亚市辐射海南南部区域的重要战略地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为育才生态区的科学发展提供前提和依据是关键,为此,市政府划拨专款邀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并聘请省内资深专家对规划编制成果严格审查,力争高起点规划、高水准建设。目前,育才已完成了至今的第一版镇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
按照育才生态区镇域空间发展策略,将强化中心区建设,优先发展中心区,吸引人口向中心区集聚,提高城乡空间资源利用的效率,降低对生态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冲击。鉴于现状中心区主要由南区的立才农场场部和北区的区管委会属地组成,在中心区用地布局上,采取场镇合一、统一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统筹的原则,使区镇发挥职能成为名符其实的三亚市域北部山区中心,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服务基地,具有浓郁黎苗风情的山地风情旅游小镇。
为打造地方特色小镇,规划专章提出镇区总体城市设计应“显山、亲水、传文、营镇”,强调须对镇区整体形态风貌进行管控,包括街区界面引导,重点项目意向以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等等;镇区整体建筑形态以低层多层为主,建筑风貌体现热带特色,尺度适宜,具有地方特色,色彩清新淡雅。
2.2 制定实施方案,有序分期建设
在目标年限内,育才生态区制定一系列实施方案,采取了重点区域先行的开发行的计划,通过新建与改建同步推进的方法,有序推进特色小镇发展。
2.2.1 基础设施先行
依托市政府财政支持,育才优先发展公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贯穿整个中心区的育才大道进行扩宽改造、绿化和亮化,加快了育才大道路沿线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了包括育才中心幼儿园、育才中心学校、育才敬老院在内的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同步在各行政村内配建了垃圾中转站、农村多功能文化室等,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2.2.2 示范区效应
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区效应,加快推进了中心区街道改造工程,通过对中心区道路两侧已建的建筑物按照“穿衣戴帽,装饰装修”形式,推进中心区重要街道立面、开敞空间的景观风貌和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及街道亮化工程,整治滨河环境,建设中心公园和滨水景观带,改善中心区(含农垦地区)面貌,初步形成特色山地小镇的整体形态。
2.2.3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
根据《三亚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工作部署,育才生态区精心挑选了雅亮、马亮、雅林、那受、龙密、青法6个行政村作为美丽乡村改造建设试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乡村旅游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及扶贫计划相融合”要求,先行委托设计单位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将6个试点村分类为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生态保护型等。并根据试点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农村环境整治、设施完善、产业培育、服务提高、素质提升等5大工程,推进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有计划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收的目标。
2.3 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
育才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三亚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背景,其生态保育、生态涵养的责任重大,因此,一方面充分结合自身的生态(山地)、热带植物、民俗资源等特色优势,借鉴国内外旅游小镇经验,高标准、高门槛引入企业参与,可持续地发展符合公共性、具有地域特色且生B友好型的观光农业、民族风情、康体休闲等旅游项目,提供既区别于滨海地区的旅游产品,又使山地农民增收,达到以旅促农,联动发展,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在中心区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将支持低碳生态环保技术的应用。例如,在规划区内开展可持续性排水系统的建设;对生活污水进行“源分离技术”,力争实现生活污水的“零”排放;太阳能利用技术;推行绿色交通以及开展生态岸线修复技术等等。
2.4 引入和培植特色产业,注入原动力
小城镇特色风貌的形成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丰富和提升小城镇产业结构,是推进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此,育才注重加强对散落在北部山区旅游用地的规划引导和业态设计,充分利用腹地丰富的水系、水库、热带山林和田园等自然资源并充分融合,形成“主题鲜明、业态丰富”的旅游项目,旅游产业由低水平散点式向高端网络化、品牌化和区域整合方向发展。注重培育高品质、好业态的富民型特色产业,充分结合重点项目建设设计搬迁安置区、预留旅游建设用地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特色鲜明、收益持续”的风情旅游小镇和精品绿色产业带,带动山区腹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规划,充分预留产业发展用地以及各主导产业及其关联设施建设用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引导产业落地,使“规划有计划,规划落项目”,增强小城镇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
2.5 科学有序管理,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
2.5.1 制定规章制度、审批有法可依
推进小城镇发展建设,离不开有序的规划建设管理,为此,三亚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三亚市村庄建设管理办法》、《三亚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农村居民住房报建管理的补充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理顺了村镇建设管理体制、明确部门职责和属地管理责任制、完善审批制度和流程。在法定的框架下,育才生态区结合自身辖区管理机构设置,建立了一套涵盖土地、规划、施工、房产等在内的一站式审理制度,设立便民服务窗口,为基础群众提供便捷的建房报建途径。
2.5.2 充实基层管理人员,加大违法建设管控
为保证城乡规划顺利实施,切实做好城镇建设管理工作,育才按照相关要求设置和完善了国土、规划、综合执法、环卫等相关部门相应的延伸机构,并在各行政村配置一名规划建设协管员,整合力量进行执法监察,建立覆盖城乡的常态工作机制。与此同时,区管委会严格按照《三亚市违法建筑管控办法》要求,始终保持对违法建筑打击和管控的高压态势,通过建立网格化巡查管控机制,加强对违法辖区内违法占地、顶风抢建督查督办,严控违法建筑增量。
3 结语
育才生态区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环境等优势,顺应国家宏观发展及市场需求,借助“特色风情旅游小镇”的发展契机,坚持“以旅促农”的理念,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心城区改造、为产业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而产业的发展、有序的城镇建设管理也有效地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小城镇作为城市功能的“接收器”和带动村庄发展的“辐射器”,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育才生态区的建设经验能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引导其他小城镇选择更可持续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庄宇,彭锐.浅议城市特色及其塑造――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6).
篇4
关键词:城镇化 乡村 社区 转型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的现象及过程。而结合中国农耕生产方式比重较大的特殊国情,城镇以及中小型城市的形成及发展对中国城市建设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也有众多学者将中国城市化概括为城镇化,包括了小城镇、中小型城市及城市化。城镇化中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呈现出多种模式,如蔓延式扩张、新城建设、旧区改造等等。其中以蔓延式扩张最为常见,它几乎存在于任何一种城市地域空间扩张模式中。在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作用下,城市边缘区形成了城乡二元景观特征。在这一地域实体中,城乡交互作用强烈,生产要素活跃,同时又充满着各类社会经济矛盾。由于城市边缘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社区矛盾问题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重视,成为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关注乡村居民在社区的生活状态和居住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理论方法
就全省政策推动了城镇化进程,进而对底张地步区的社区建设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上位规划也对底张在城乡一体,居民配套、社区转型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来自各方面外因的诉求,我们提出了社区理念,并应用从农村型社区向城市型社区转型的方法来规划可以体现现代居民生活内涵的新型城市社区。
“社区”是从西方引进来的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是独立于政府管理以外的领域,它以公民自治为基础。从历史上看,发端于英国继而迅速遍及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以及出现在法国的政治大革命使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造成生产力极大发展。与此同时,提出了更尖锐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破产失业问题、社会秩序问题、环境问题、犯罪问题等等问题一涌而现。面对这些社会状况,社会学家投身于社区研究中。今天,西方国家的新经济危机也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即所谓的城市问题,现代西方学者称之为“城市危机”。这些给城市社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以美国为例,它包含有三种社区类型:一是一定居住范围的居民共同体;二是富人或穷人的社会共同体;三是共同活动式、有共同特征的共同体,如教堂中心社区、中文教学社区等。可以说,美国社区的共同特征是社会共同体,它属于社会生活系统,而不是政府的行政系统。
相比之下,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和建设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的社区建设产生、发展于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制度约束条件。第二,我国的社区建设产生、发展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与国外的社区发展相比,具有不通的时代特征,从而决定了二者的具体工作内容有一定差别。第三,我国的文化背景、历史发展轨迹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这与西方国家通过居民自治来推动社区建设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第四,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有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这些基层政权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主要依托,我国的社区建设显然具备更为有利的组织系统和组织保障。
3以底张重点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
3.1规划背景
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是本项目发展的一个机遇,交通基础良好便捷,文化积淀深厚,农业生态资源优厚都是该地的优势所在。而基地的劣势在于建设用地浪费,居民点分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因而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我们将加快农村社区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融合空间、延续文化、优化环境、低碳发展作为底张重点镇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3.2社区理念的应用
3.2.1社区街区化
社区开放空间由传统的封闭式进化为本规划的有序开放式。
3.2.2土地使用及居住构成的复合
规划采用以下土地复合使用的三种模式:平面复合使用、垂直空间上的复合使用及特定空间的复合使用,对于规划中集约用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3.2.3社区之间的融合
从传统封闭的、设施独立的社区走向现代开放的、设施共享的组合形式。
3.2.4地域特征
规划设计保护和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突出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产业特色,强调风貌的多样性与特色性。
3.2.5文化设施社区化
社区中心:民俗活动,集会、表演、交流
社区边缘:社区街道――作为连接社区的空间网络,街道为居民提供多种功能形式,以增加人们的互动。
林荫道――为社区创造林荫走廊,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街区公园――为社区提供的额外的公共空间。布置于街道旁。
3.2.6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居住构成的复合:规划分别从居住人群的复合、住房结构的复合、家庭结构的复合、住房类型特征的复合方面对于居住对象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以确定不同的住房规划类型。住房的主要规划类型有: 高档点式住房、普通商品房、拆迁安置房等。
3.3. 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策略
设施的配置决定着社区的层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除市政公用设施和金融邮电设施之外的,与居民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三类:一是生活服务设施,; 二是社会管理设施; 三是社会福利设施。
1)借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立各种服务设施满足不同类别居民的需求,逐步实现设施项目的均好性。
2)借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指标,合理规划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逐步实现设施建设指标的均等性。
3)保留农村社区原有的生活习俗及场所
4、总结
城镇化的发展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土地城市化单方面的问题,它更多的涉及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潜藏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和居民传统文化素质的冲突。乡村社区转型作为城镇化的一个代表现象,城市和乡村地域系统的一系列传统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管理机制正在逐步被打破,而新的价值观和规划理念及管理机制尚未被确立,作为一名规划设计者,力求结合实践思考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规划理念,还给农村社区舒适安全的生活,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微薄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顾朝林,丁金宏,陈田,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篇5
(一)参观培育点
2016年全州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参观点为:__市__镇、__县__镇、__县钱相街道办、普安县江西坡镇、晴隆县沙子镇、__试验区__镇。
(二)会议时间
2016年全州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拟于10月中旬召开,用时一天半(参观1天,分两组观摩;大会半天)。
(一)__市__镇
示范要求:文化旅游示范点。发挥__的区位优势,依托贵州龙博物馆和原位博物馆、茶马古道、窦氏民居群、革里生态农业示范区,深度挖掘贵州龙化石自然遗产所在地品牌优势和彝族文化,建设有自然历史、人文历史、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小镇,打造古驿__,黔龙彝地。
指导要点:一是做好风貌整治。按照融合历史、展现民族特色的原则,提炼革里彝族建筑元素,通过青瓦、青砖、木质雕窗等建筑语言,开展324国道两侧老街区、窑上及__新区风貌建设。二是完善城镇功能。围绕“8+X”项目,提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连接高速匝道的镇区路网、污水处理厂、湿地公园、节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公立幼儿园、寄宿制学校、公共交通客运站、商贸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镇功能。三是提升城镇品质。利用现有地形条件,将自然水体引入镇区,融合贵州龙化石、茶马古道、革里窦氏民居、永康桥、抹角桥等地域特色和彝族文化,建设湿地公园、__中心长廊,增加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合理布设游览步道,布置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家具;开展镇区环境整治,按照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建设镇区生态停车场,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四是丰富旅游业态。制定__镇旅游策划方案,以贵州龙化石博物馆、原位馆、革里窦氏民居群和革里山水林自然风光为依托,深度挖掘彝族雕刻文化,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旅游产品。
(二)__县__镇
示范要求:和谐宜居示范带、农业产业一体化示范园。依托气候、山水田园、镇区格局、产业结构等特色优势,统筹鲤鱼村、河滨公园、老镇区等资源,深度挖掘苗族文化,建设环境优美、产业配置合理、民族风情浓郁的和谐宜居小镇。
指导要点:一是完善城镇功能。围绕“8+X”项目建设,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交通网络。按照齐备、便捷的原则建设或提升镇区生态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共交通客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好镇区环境整治,完善垃圾收运系统。二是打造“宜居”特色。按照生态、环保、宜居的理念,挖掘苗族文化,做好镇区风貌整治,建设苗族文化广场,开展镇区绿化、亮化、美化。以茶马古道旧居为中心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完善沿河景观带,设置垂钓台、休憩座椅、自行车道、步行道。推动鲤鱼坝现代观光农业—民族风情旅游度假区—红心猕猴桃种植示范园—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等周边区域同镇区的深度融合,提升镇区环境宜居度。三是提升美丽乡村。提升鲤鱼村品质,合理布局金融、邮政、生态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完善鲤鱼苗族广场和苗族文化博物馆,充分搭建“八月八”等传统民族节日平台,建设乡村茶室、酒吧等,打造升级版的“微田园”。四是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依托薏仁米产地优势,建设薏仁米产业一体化示范园,整合全镇10余个较大的薏仁米加工企业、100余户小微加工企业、200余户个体加工户,联合发展,集收购、粗加工、精加工、包装、销售等为一体,实现薏仁米年产能10万吨以上。
(三)__县钱相街道办
示范要求:现代小镇示范点。围绕纳汪村自然山水和传统格局,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朴实而亲切的美丽乡村。按照__县“北部新区”发展方向,做大做强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以龙城大道、金碑大道、金源大道建设为依托,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示范点,打造现代小镇。
指导要点:一是打造现代小镇。围绕“8+X”项目,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建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依托路网建设生态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共交通客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强化环境整治。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美化城镇景观;打造海绵城市试点,开展河道治理,修复城镇水生态、涵养水资源,综合建设渗水、滞水、蓄水、净水、排水设施,增强防洪能力。二是做好纳汪新农村建设。围绕村庄现有格局,做好村落规划,重点突出地方传统建筑特色,做好古井、古树保护,稻田养鱼等,整体推进民居改造。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建设文化广场、停车场、农家乐、乡村茶室、酒吧等设施,合理布局金融、邮政、乡村旅馆等服务设施,建设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村庄垃圾收运系统。展现田园、山水、绿树、民居和谐景观,打造升级版的“微田园”,形成村在林中、房在绿中的自然格局。
(四)普安县江西坡镇
示范要求:茶文化体验区。依托茶叶资源优势,发掘茶文化,促进茶旅游,做大做长茶产业,将江西坡新镇区打造成经济发展、民风淳朴、茶味浓厚的古茶小城。
指导要点:一是注重风貌规划。提升新镇区规划品位,统筹考虑镇区
与茶场、园区的建设发展,建筑总体风貌采用清净素雅风格,将种茶、采茶、产茶、品茶等环节提炼运用到城镇家具中,营造清幽、禅意的整体氛围,展现茶意之美。二是完善城镇功能。加快镇区路网、农贸市场、市民广场、生态停车场、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运系统等“8+X”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移民安置房、城镇保障房和小康房建设。三是提升城镇品质。围绕山地茶园,修建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发展观光农业,打造慢病康疗服务中心、茶文化康疗度假村、茶园栈道及步道、孔雀生态放养区、红茶体验养生坊,将观光、运动、养生结合起来。依托茶园和现有水资源,建设茶文化主题公园,配套以体验种茶、制茶、品茶为主体的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多个茶文化氛围浓厚的乡村旅游观光点,并配套发展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发展茶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以茶叶为核心,大力发展茶产业,做长产业链,重点打造“普安红”品牌,形成“一个重点、多个卖点”的茶叶生产销售体系。 (五)晴隆县沙子镇
示范要求:按照“抗战历史展示区”的打造思路,依托二十四道拐、史迪威小镇、美军加油站等,发掘抗战记忆、深挖抗战文化、突出抗战历史。以茶籽化石为核心,发展茶产业,构建有历史记忆、有产业特色的古茶驿站、旅游小镇。
指导要点:一是完善城镇功能。按照“8+X”项目建设要点,完善镇区路网,按照城市道路标准改造G320国道,优化配置镇区道路。启动镇区集中供水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生态停车场、市民广场、农贸市场等建设,推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城镇保障房、棚户区改造和小康房等工程,建设沙子水库湿地公园,打造城镇景观,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二是加快镇区风貌建设。以抗战文化为主导,提升镇区风貌。结合二战时代特色,提炼民国建筑元素,开展建筑风貌改造。融合茶籽化石特点,综合设置街头景观、休憩设施等城镇家具。开展镇区环境整治,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三是挖掘抗战文化。依托二十四道拐、史迪威小镇、美军加油站挖掘抗战文化,宣扬反法西斯精神,提炼二战烽火记忆,打造二战历史展示基地。四是促进茶产业发展。建设茶叶交易市场,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茶文化园,展示历代民族制茶工艺;建设茶业科技培训中心,加强种茶制茶技艺培训,带动农民市民化。
(六)__试验区__镇
示范要求:汉文化示范点。依托农产品资源,发展复合型现代农业,构建产业结构先进、物流辐射广阔的现代农产品交易中心。充分发挥汉墓群文化价值、深度挖掘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构建传统特色展示区,建设文化__。
指导要点:一是提升城镇品质。结合“8+X”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低碳原则,打造便捷、环保的低碳交通体系。发挥自然景观优势,利用河流水系、街道、公共开放空间,建立网状生态系统,开展镇区环境整治,优化垃圾收运系统,做好镇区绿化、美化,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按照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建设节能路灯、生态停车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二是展现“汉族”内涵。依托汉墓群,追朔历史背景,理顺__人文发展脉络,发掘汉民俗、汉文化、汉传统,依据汉传统民居风格,开展镇区风貌整治。在高速公路至镇区、休憩节点、湿地公园等节点,设置具备汉民俗元素的城镇家具。融合汉舞、汉诗、汉妆元素建设汉文化广场。提取汉文化特点,打造汉文化体验馆,通过汉舞、汉服、古筝、古琴展示,体验古风、古韵、汉礼。挖掘汉传统,弘扬汉民俗,通过恢复束发礼、冠礼等仪式,结合传统节庆,充分搭建汉族传统民俗展示平台。三是做强“农”产业。依托丰富农产品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结合交通优势,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发展电商平台,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囊括周边乡镇,辐射全省的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
成立__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现场培育组(包括:__现场培育组、__现场培育组、__现场培训组、普安现场培训组、晴隆现场培育组、__现场培育组)、工作督导组、资金筹备组、宣传报道组等5个工作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一)办公室
主要职责:制定本组工作方案;负责大会日常事务工作;统筹协调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参观点的各项工作;负责大会活动服务指南;负责领导小组全部会议会务工作;负责大会会议地点选择;完成大会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工作督导组
(三)现场培育组
2.__现场培育组
3.__现场培育组
4.普安现场培育
5.晴隆现场培育组
6.__现场培育组
主要职责:制定本组工作方案;根据参观点培育指导要点,拟定打造目标,制定参观点现场培育实施方案,确定承载项目,建立项目库并倒排项目工期,确保达到参观效果;完成大会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四)资金筹备组
篇6
关键词:十个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公共服务”的界定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在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农村的公共服务也自然而然的提上了日程。有人认为私人服务以营利为核心目标,公共服务则以公共利益为最终归宿;私人服务主要关注服务的质量,公共服务则主要关注社会公平[1]。公共服务也是公共物品的一种,具备公共物品一般具有的特点,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共服务还应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
二、“十个全覆盖”工程提出的背景
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落实“8377”发展思路的一项重大决策,利用三年时间,在自治区农村牧区全面系统大规模投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性民生工程[3]。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城乡的极大差异也是随处可见的,对于城乡的医疗、交通、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的差异是可以通过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农村的倾斜来进行弥补的。
三、“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
敖汉旗共有60万人口,计划在三年时间里投资7、28亿资金,在全旗18个乡镇、222个嘎查村、18个国有农林牧场实现全覆盖。这次工程的实施时间紧、任务重,在两到三年的时间里完成涵盖方方面面的工程实施,需要各级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实抓实干。
经过三年的实施,敖汉旗许多乡镇都有了自己的文化广场,村民们可以在广场上进行一些娱乐活动,丰富了精神活动。道路也较以前更加通畅了,宽阔、笔直的马路取代了过去泥泞的小路,农副产品的贸易往来也更加方便了。
四、“十个全覆盖”工程在推进过程中的不足
(一)“十个全覆盖”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主要依靠行政性指令,推进的速度过快,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敖汉旗各个村庄的工程推进由各级政府人员定点包片负责,依靠行政任务的方式来完成。各级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和以后的升迁、担心完不成任务受到批评、惩罚,都积极推进工程的实施。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十个全覆盖”这项惠民工程的推进速度,而另一方面,由于风俗、习惯的延续性,利益的分配没有达成协调,出现了类似于拆迁的村民抵制行为。部分工作人员为了完成分派任务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与村民间出现了一些矛盾。这样不仅不利于工程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各个村庄的建设显得过于单调、统一,没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关于村庄风貌的规划方案有些简陋、粗糙,没有根据各个村庄的地理特色来进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建设。有的村庄依山,有的村庄旁水,这些原有的地理特色风貌被抹杀,出现了“村村都一个样”的现象。在规划建设上也没有充分考虑村庄的产业发展和自身需要,街道、路灯这些设施的生硬实施使得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显得有些形式化。
(三)工程的实施主要依靠单一、强有效的行政命令,关于工程的后续管理、维护则缺乏长效的机制。在行政性指令下,各级政府完成分派任务后往往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对工程的后续维护、长效实施缺乏保障。在各级政府实施完工程后,完成了上级指派的任务,往往对工程的后续维护则实施不到位,以至于出现许多基础设施被破坏而无人管理的情形。
五、完善“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建议
(一)村庄的特色风貌建设要推进以逆城市化景观的方式整治村庄,不搞现代城市中常见的景观,要突出农村的“阴柔之美”,突出独特的村庄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助推绿色的农村现代化[4]。村庄的建设不能简单地仿照城市,要根据村庄自己独特的风貌进行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田园风光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要根据村落原有的自然景观特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山水田园是农村风景的优势和长处,在村庄的规划建设上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二)对于工程要加强后续管理,要做到长期的实行,保证工程的后续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维护,不能搞一时的“全覆盖”,应做到“常覆盖”。要制定具体的后续实施计划,确保有资金的投入、稳定的维护人员,使得全覆盖工程常态化。
(三)基层干部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要多与群众进行沟通、积极宣传,塑造良好的干群关系,在群众支持的基础上更加容易开展工作。我们的有些基层干部素质低下,对于工程的推进采取蛮干,不与群众沟通交流,使得部分群众有了抵触情绪,这样很不利于我们的工作开展。对于能够承包给村民的一些工程尽量承包给村民,让村民们也参与到工程的实施中来,工程的推进效果会更加顺畅。也要多与村民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对于工程要多进行宣传,得到村民的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6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新农村,适度集聚,节约土地,集约配置
1.前言
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关系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扩大农村需求是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1]。推进乡村经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全面开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有许多新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寻找解决途径。我们在承担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镇域村庄布局规划设计中,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寻求新的解决方法。采用系统性、综合性、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来解决新农村村庄建设问题, 贯彻国家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要求,引导新洲区徐古镇科学发展,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2],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的整合,并引导政府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合理投放。
2.项目概况
徐古镇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东北部边缘,距新洲区城关邾城21公里,京九铁路穿镇西部而过。该镇东接黄冈市团风县,南与新洲区旧街街、三店街以及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毗邻,西与新洲区潘塘街接拒壤,北与麻城市夫子河、白果相望。徐古镇以平原、岗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平原、岗地土质较好,山地土地贫瘠。本项目的规划范围是徐古镇的行政管理范围,总面积85.84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 36703人。
3.现状分析
3.1制约发展的因素
现状村庄布局总体特征是:分散、数量多、规模小、设施滞后、环境较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土地利用粗放,居民点平均规模小,村庄整体风貌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滞后,难以集约布置;拆迁规模较大,对群众生活影响较大。
3.2有利于发展的条件
徐古镇位于武汉东北部是通向豫、皖、苏的口子乡镇,区位条件较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徐古镇境内将军山耸立于东北陲,海拔675米,为武汉市东部第一高峰,地处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和黄冈大崎山两大旅游区之间,是连接两大旅游区域的中心带,开发旅游资源潜力大。同时,徐古镇是“楚天蘑菇第一乡”,拥有有一定的产业规模。
4.规划中对策思路
通过背景研究及现状的优劣势条件分析,确立的对策为根据乡镇的特点,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树立一般农业型、都市农业型、旅游休闲型、工贸型、历史文化型等村庄特色[3];根据村庄的实际,综合考虑其社会宗族关系、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村民意愿以及村民生产出行要求,科学的进行村庄合并,控制村庄为合理规模[4]。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对现状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使用土地;增强镇区的发展极核和辐射作用,综合考虑城镇与农村建设的协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改善乡村的生活条件。
5.镇村布局规划
5.1规划结构
规划以徐古城区为发展核心、绿化(周山)、沙河、柳河为依托,以东环、新徐公路为镇域发展轴,带动周边乡镇的发展。在中西部较发达地区,形成蘑菇产业基地;在东部山区形成竹木生产基地和鄂东旅游胜地;在中部以口子乡镇沙河为中心,发展武汉北部最大的物流交易市场。突出发展中心城区,带动卫星集镇,促进中心村发展,形成“三星拱月、两线穿珠、四方辐射”的格局。
5.2村庄布局
徐古镇镇域村庄分四级设置,分中心镇、小集镇、中心村、基层村四个职能等级。根据徐古镇地广人稀、低丘岗地较多、丘陵山区道路不便,居住不宜过于集中的特点,本着集中居住、均衡分布、资源共享、合理撤并现状自然村庄的原则,在现状208个自然村湾中规划保留86个村湾。规划可节省建设用地90.28公顷。根据徐古镇的特点和经济水平,平原地区村庄以条形排列,双拼或联建低层住宅为主,控制建造独立式住宅;丘陵山区可根据具体地形因地制宜,能条形排列的尽量条形排列,几户联建,灵活掌握,但要控制宅基地规模,不得建独立式别墅。建筑密度不超过30%,容积率不高于0.6,
力倡导建设节约型居住建筑。
5.3交通布局规划
规划在新徐公路和东环公路交叉口南侧设置客运站,同时在北侧设置一个货运站,每个站场面积约3000平米,以满足对外交通的需要。
镇域内道路网按四级设置。一级道路宽16米,以东环公路和新徐公路为镇区内主要交通干道,主要担任镇与镇之间的交通;二级道路为12米,为连接镇区到村庄之间的道路以及中西部较为密集的村庄间的通村路;三级道路为通村路10米,担任局部山区间的乡村交通;四级道路为通湾路6米。规划区道新徐公路和东环公路为徐古镇主要交通道路,按一级公路标准扩宽建设。构成一横两纵两环的路网骨架,完善镇域路网体系。
5.4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规划按中心镇、小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四个等级方式配备镇域公共设施。以徐古镇区为全镇域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配备功能齐全、规模适度的商贸、邮电、文教、娱乐、卫生、体育等设施,辐射整个镇域。沙河、柳河、绿化三个小集镇为公共服务副中心,规划布置第二级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内容包括:小学、幼儿园、农贸市场、卫生院、体育活动中心等,主要服务周边乡村。在中心村设置第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内容包括村委会、村民活动室、卫生站、文化站、幼儿园、便民店、多功能活动场等。基层村按需要配备基本的社区服务设施,如卫生所、村民活动中心和多功能活动中心等。
6.实施策略
6.1加强宣传和管理
加强镇村布局规划的宣传、解释工作,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规划意识;加强规划的管理工作,健全规划管理机构,以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认真贯彻《武汉市村湾建设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严格执行“村镇建设工程许可证”制度。
6.2建设引导
严格控制非保留村庄新建住宅,凡申请在非保留村庄建房的一律不予批准,因道路、交通、水利、招商引资建设拆迁的农民一律安排到镇区和规划的村庄居住;利用基础设施配置的调控手段,新建和改善规划和保留村庄的基础设施,非保留自然村庄的基础设施不再配套和完善。要限制村办企业的发展,凡村组新办工业一律到镇区工业小区建设。
6.3空间清理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多余的道路和废弃老住宅、电力架空电缆以及其他不再使用的基础设施。凡通往非保留村庄的道路、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在非保留村庄完成撤并后,均应及时清理拆除;在规划村庄内新建住宅后,原老住宅应及时清理拆除。
7.结语
从农村实际出发,遵循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村生活的原则[5];倡导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原则,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逐步迁并。有利于农村建设土地资源的节约,有利于集约配置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合理有效节约农村建设资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思,刘志强.新农村建设的功能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0(10).39-42
[2]黄春萍,黄骏.武汉是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与统筹发展对策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5):295-298
[3] 田秀美.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黑龙江对外贸易.2011(6).88-89
篇8
政府“错位”导致城镇化与民营企业难以协调共进。一是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权力过大,常常在城镇化中“主导”过度,越界充当主体,导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对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建设产生挤出效应。同时政府融资平台又承担着巨大债务风险。二是规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缺乏企业和群众的普遍参与,规划更改随意,使民营企业在城镇建设中无所适从。一些地方政府受GDP政绩观的影响,不顾本地客观实际,不遵照经济规律,热衷于“造城”运动,求大求高求洋,提高了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建设的门槛,加重了城镇化的成本。三是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与财政制度,使进城农民和参与土地开发整理的企业、基层政府没有享受到土地的红利。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城镇化建设中上级政府过多“抽血”现象普遍存在,农民置换宅基地集中居住,提高了土地使用率,但农民安置房建设土地依然要经过招拍挂,向政府缴纳可观的土地使用费,才能取得房屋产权证明。土地级差收入流入政府的口袋,没有使失地农民获得相应社会保障。
社会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影响着政府服务态度和支持力度。目前有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还存在对民营经济的不公平待遇,对民营企业不信任、不放心。在城镇建设中的一级土地开发、供电供水、交通通信、燃气热力、垃圾污水处理等领域设置不合理门槛,将民营企业拒之门外,大多由政府主导投资、国企垄断,不仅效率低下,服务的质量也不高。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准公益性或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领域,存在“玻璃门”、“弹簧门”的现象;对民营企业重管理轻服务,重处罚轻指导,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十分冷漠;招商引资时对外来的企业热情殷勤,周到服务,一旦投资已成事实,对曾经的承诺不认账,甚至侵犯或侵占民营企业的利益。
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创业环境依然艰难,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小城镇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地点,特别是当前在外务工的农民返流和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小城镇都是他们的选择。但是创业门槛相对他们的能力还比较高,所需的经营场所、注册资金、财务要求都是制约创业的难题;经营中管理部门多、检查繁、吃拿卡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上述这些问题,使得小城镇居民在本地开展经营活动产生畏难情绪,宁可打工,不愿创业,宁可当街摊游贩,也不愿办企业。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往往也不健全,中小微企业发展中所急需的培训、融资、保险、维权等都得不到系统性的保证。
参与城镇化的企业税费负担重、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抑制了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化的积极性。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尤其农民安置房开发,一般投资周期长,配套设施建设任务重,经济回报低,但目前对于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民营企业所缴纳的税费大多等同于甚至高于大中城市商业房产开发,这使得民营企业难于将建设重心下移到小城镇;引导非农产业的民营企业进入小城镇以及创办农民创业园,既没有土地指标,又缺乏税收上的优惠,使得某些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如水中月、镜中花、空中阁;大多数银行没有针对城镇化的专项贷款科目,将其等同于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单一狭窄,融资难、融资贵拖了企业投资小城镇的后腿。
二、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农村及城镇发展规划
一是要本着最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下乡的原则,重新审视、调整、编制农村、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农村、城镇本身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二是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做好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抓好城镇工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同时适度调整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农村发展空间结构,为吸引社会资金下乡发展腾出足够空间。三是要进一步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农村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二)进一步出台或完善相关优惠政策
一是要加大对社会资金下乡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凡是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银行优先支持,政府优先扶持。充分体现“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确保投入资金利益的最大化。积极探索市场化的城镇建设融资模式,放宽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土地指标配置、规模流转以及税费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二是要尽快完善农业保险、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担保体系,提高抵御自然风险、化解市场风险、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解决农村投资风险大的问题。三是要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试点,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提高公益性用地的征收补偿标准,提高农村土地价值。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尽快出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相关政策,制定农民房屋、宅基地、承包地等自由转让和城镇居民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等的实施细则,破除阻碍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二元体制,真正使农民的资源变资本,使社会资金下得了乡,在农村赚得到钱。二是要建立电子化、开放式的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平台,整合农村产权交易数据,打造统一的产权登记信息查询平台,建立一站式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立农村产权交易联动机制,实现通过市农村产权交易所统一网络,从信息收集、、交易到产权变更登记过户,一站式服务,减少交易成本。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发展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特别是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土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吸引科技、资金等到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生产效益,确保农副产品充足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
篇9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和超过灾前水平,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重建。优先恢复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合理调整城镇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力的布局,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灾区各级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在国家、各地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又好又快地重建家园。
(二)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认真做好灾害评估和地质地理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等基础工作,考虑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各方面因素,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先急后缓、统筹安排,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灾后恢复重建要从灾区实际出发,尊重民意,注重实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界定适宜重建和不适宜重建的区域,调整优化城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灾区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自己动手、生产自救,苦干实干、重建家园。
4.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把政府主导和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结合起来,组织实施好对口支援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灾区恢复重建。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
(三)城乡住房。要把修复重建城乡居民损毁住房摆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针对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政府补助政策。对于可以修复的住房,要尽快查验鉴定,抓紧维修加固;对于需要重建的住房,要科学选址、集约用地、合理确定抗震设防标准,尽快组织实施。让受灾城乡居民早日住上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住房。
农村居民住房的恢复重建,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农户自建、政府补助、社会帮扶相结合。要改进建筑结构,提高建筑质量,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风貌,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灾区各级政府要对农村建房的安全选址进行指导,组织规划设计力量,为农村居民免费提供多样化的住房设计样式和施工技术指导。
城镇居民住房的恢复重建,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群众自助的原则,实行原址重建、异地新建和维修加固相结合,优先安排维修加固轻微损坏和中等损坏住房。与现行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相衔接,在搞好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满足受灾城镇居民多层次的住房需求。
(四)公共服务设施。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和建筑质量。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将其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农村地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原则上建在县城,初中建在中心乡镇,小学布局相对集中。
重点恢复重建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计划生育机构,全面恢复市县乡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医疗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
合理布局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抓好县级文体设施的恢复重建,加强资源共享。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注重民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对世界文化遗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实施抢险修缮,保护具有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建设地震遗址及纪念设施。
恢复重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残疾人服务、劳动就业、社区管理等设施。
在基本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按照节俭实用的要求,恢复重建各级行政机关办公设施。
(五)基础设施。各类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要把恢复功能放在首位,根据地质地理条件和城乡分布合理调整布局,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远近结合,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交通设施的恢复重建,要着眼于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重点恢复重建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通往重要工矿企业、重点林区的专用道路以及受损民航设施,抓紧恢复旅游交通。
通信设施的恢复重建,要体现资源共享、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要求,重点加强通信干线网的恢复重建,做好公众通信网和应急通信能力建设。恢复重建邮政设施。
能源设施的恢复重建,要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和体制改革相结合,重点恢复重建高压输变电设施、城乡低压配电网和油气管线,修复重建水电、火电、油库、加油站和符合建矿标准的大中型煤矿。
水利设施的恢复重建,要统筹考虑防洪安全、饮水安全、恢复生产等需求。重点抓好水库工程、堰塞湖及河道淤堵处理工程、堤防工程、乡村供水设施、灌排水利设施、水文水资源设施等的恢复重建。
市政公用设施的恢复重建,要符合调整后的城镇总体规划,恢复重建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供热、垃圾处理、公园绿地和避难场所等设施。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六)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政策和就业需要,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受灾企业的原地重建、异地迁建和关停并转,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恢复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能力,抓紧农村水利、畜禽圈舍、养殖池塘、农机提灌站等基础设施和良种繁育、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农技服务等设施的重建,恢复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加大旅游业恢复重建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其带动就业、拉动消费和增加收入的重要作用。加快恢复重建重要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
引导各类企业适度集中布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土地节约使用和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扶持为恢复重建直接服务、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建材产业,重点支持重大装备和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支持中央和地方骨干企业和军工企业。扶持特色优势中小企业发展,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安全生产要求的落后产能。
(七)市场服务体系。按照稳定市场、保障供应、满足需求、便民安全、增加就业的要求,优先恢复重建对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恢复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的市场服务设施,恢复市场服务体系基本功能。
恢复重建粮库、食用油库、粮油供应站和军供站点等粮食流通设施,成品油、通用物资等国家物资储备设施。恢复完善日用消费品网点和农副产品贸易网点。
恢复金融服务功能,加快修复和合理布设金融机构基层网点,完善服务网络,配备营业设备,保障金融系统安全运营。
(八)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重视防治威胁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各种次生灾害,抓紧治理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点。加强土地整治和复垦,做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修复。
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逐步修复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区的森林恢复,抓好补植补造和抚育管理。加快森林防火、林木种苗、动植物病害防控等基础设施重建。有计划地开展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恢复重建。
结合城镇乡村和工业集中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恢复重建各级环境监测设施,加强水源地和土壤污染治理,做好废墟清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处理。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恢复和强化气象、防汛抗旱、防震、地质灾害、水污染预警预报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灾害监测预测预防能力。
三、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九)坚持规划先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依据,必须建立在全面调研、科学评估、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规划编制要充分听取灾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借鉴国内外灾后恢复重建的有益经验,组织专家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论证,科学民主决策。要加强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有机整体。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要在省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计划。切忌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盲目动工,仓促上马。
(十)精心组织实施。灾区各级政府要按照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的要求,统筹安排好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要抓紧做好永久性住房建设与过渡性安置的衔接,确保受灾群众安全度过灾后第一个冬天。在明确选址和抗震设防标准的前提下,先行启动建设居民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对恢复生产有先导作用的基础设施。要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制订年度计划,明确建设时序,落实责任主体。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严把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关,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恢复重建任务。
(十一)加大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土地、产业、就业等政策手段,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各地区、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尽快落实好、组织实施好相关政策措施。要继续鼓励社会各界自愿捐助,引导国内外捐助资金用于灾后重建。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国有大企业集团多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各类企业到灾区投资兴业。加大以工代赈力度,鼓励灾区群众投身灾后重建。制定异地务工经商的灾区群众及其家属由就业地政府安排就地落户的政策措施。
(十二)落实工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树立全局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灾区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机构。灾区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负总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实施,市、县人民政府具体承担和落实恢复重建的各项任务。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指导、协调和帮助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
篇10
第一,科学合理规划,开发建设有依据。2010年以来,大力实施村镇规划集中编制行动,共投入资金约2.45亿元,完成了96.4%的乡镇总体规划、20.3%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自治区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编制了《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从自治区层面划定保护带、保护区,建立整体保护、片区保护和突出特色、差异化发展等分级分类保护发展体系,在“保什么、怎么保、如何发展”等方面给予地方指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
第二,整合各类资源,城镇建设活起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0年以来,自治区本级财政整合各类资金,先后投入约54亿元, 实施了22个小康示范镇、100多个小城镇“五个一”工程(即一套规划、一条道路、一批排水排污设施、一个中心广场或一批小游园、一项垃圾处理设施工程建设)、1000多个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周边村屯两延伸”、101个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100个乡改镇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各地按照小城镇(村庄)整治标准建设,镇区(村庄)道路、给排水、供电、绿化等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先后投入81.34亿元,实施了乡镇文化站、敬老院、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工程,覆盖98个县(市、区)、480个乡镇,惠及约200万群众。努力拓宽小城镇融资渠道,让更多的个人或企业参与到小城镇建设中。
第三,强化产业支撑,把人留下来。2010年以来,广西以特色名镇建设为抓手,按照工贸、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4种类型来发展小城镇产业。项目安排上,建立了“菜单式管理、标准件建设”的投放机制,即由小城镇根据总体规划和实际需求提出拟建项目清单,由区直各部门审定对口安排建设项目清单。5年来,一批特色小城镇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如南宁横县六景镇依托港口、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城镇常住人口从3.3万人增加到5.4万人,财政收入从1.59亿元增长到9.55亿元;桂林恭城莲花镇依托月柿特色农产品,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基地标准化”发展模式,一边搞生态农业种植,一边做生态旅游,村里少有外出打工,人人成为接待游客的“小老板”,恭城成为了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