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育人路径和方式

篇1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发展性的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其内涵不断更新,形式不断丰富,研究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学者廖祥忠认为:“新媒体是一种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景东、苏宝华则将其定义为:“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 [2]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家对于新媒体的理解,主要侧重两个方向:一种观念侧重于“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将新媒体这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另一种观念强调“交互性”的传播模式,将新媒体理解为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探讨新媒体环境对于受众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创新的必要性

(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创新的“应然”维度。“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客观基础,也就意味着不存在抽离任何客观环境、社会关系、社会实践的“人”的发展。当前,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环境也在日渐变化。育人环境的变迁推动着资助育人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要适应开放、无限、广泛、交互的新媒体环境,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资助工作必须探寻新路径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创新的“实然”维度。新媒体的普及,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拓展了学习、交往的“空间”;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信息交互的开放性、无限性等特征又给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带来了挑战:一来可能给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主义等不良思想的渗透提供了空间,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二来大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不一、价值取向多元,海量信息的涌入以及裂变式的传播,导致资助育人主流思想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传统工作方式效果可能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主动权,适时跟踪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创新路径

(1)借鉴“互联网+”思维,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资助育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质上具有鲜明的目标和价值指向性,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熟练运用新媒体,随时关注网络平台,注重收集学生信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高工作洞察力和信息化水平,结合新媒体技术,对征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篇2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网络文化产品 育人功能 实现路径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作为基本支撑的,它是在信息管理的情况下对相关的文化及信息进行传递的过程,说到底,网络文化就是各种带有文化的集合体[1]。网络文化的依附点在于网络文化产品。网络文化产品是网络中各种产品的集合,对当前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育人方面,网络作为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社会特殊的信息及资源获取方式下,对整个社会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2]。因此,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产品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进行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1.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产品育人的重要性

从当前网络文化产品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看,其基本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产品育人是占领思想阵地的基本要求。

网络作为当前传播科学知识和文化的重要途径,是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前沿阵地,在整个文化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从当前看,网络文化产品育人功能具有群体传播和社会动员的基本特性。在这里,信息可能被过多解读,甚至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发挥网络文化产品育人功能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占领思想阵地,用正确的、先进的、积极的思想对现在的形式进行分析,以确保网络文化产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为社会和国家服务。

1.2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产品育人是保证学习研究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网络文化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的生动性、交互性、快捷性和便利性,它使得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产生深刻的变革。从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文化产品构成看,当前网络文化产品主要包括视频、电子书、微博、微信等,既能满足人们学习文化知识的需要,又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然而,从当前网络文化产品的实际特点看,网络文化产品具有不可控性。网络文化产品在实现育人功能的时候必须保证这些产品是积极、健康的,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1.3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产品育人是迈向新台阶的需要。

网络文化产品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在整个社会中承载着文化传递的功能。然而,从当前我国网络文化产品的发展实际和应用特点看,目前虽然我国的网络建设水平、数量等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微博、微信、支付宝、各种视频等软件迅速发展。但是从深层看,目前网络在网站的内容、设计、网站功能开发及技术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一些思想教育类网站,因为缺乏吸引力及感染力,很难吸引人群,尤其是青年的目光,所以最终很难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一个安全、完善、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网站和网络文化产品,以此实现网络文化育人的基本目标。

2.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产品育人功能实现路径

网络文化产品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决定了社会必须将其放在网络发展的重要位置,尤其是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产品对于社会大众的健康成长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的因素。所以,如何削弱消极因素,充分利用积极因素,实现网络文化产品的育人功能,显得非常重要。从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产品的育人功能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实现路径的选择必须从以下几点考虑:

2.1网络文化产品设计及应用环节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

网络文化产品作为社会产品的一种,它的基本功能是为整个社会服务。从内容看,网络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承担着科学、知识及理论创新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建设网络及开发网络文化产品的时候,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到网络文化产品中,将思想意识放在产品开发的首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以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影响网络文化产品,从而增强整个网络文化产品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层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有思想、有道德、技术高、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2.2要进一步搭建出安全、可靠、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网络文化产品建设平台。

当前社会,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网络文化产品要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人,保证其实现预期教育人、培育人的基本目耍就必须对网络文化产品设计和传播的媒介――网站进行设计,不断在功能方面对现有的网络文化产品进行完善,创造出更吸引人的网络文化产品。从网络文化产品的实际现状看,目前很多网站,尤其是专门针对育人的网站,其在设计和功能开发及技术保障等多个环节都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集中具体化表现就在于网站的吸引力不足[3],很难感染使用者,因此,在育人方面很难实现预期目标。这就要求在网络平台建设中改变形象,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这些网络文化产品,以吸引更多的目光。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确保网络文化产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应该进一步细化网络实名制,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大众提高网络自律意识,促使他们合理、正确地使用网络。除此以外,在网络的使用中还应该对其优势及特色进行整合,打造出专门进行网络文化产品建设和宣传的网站,以此推动网络文化产品的传播,增强网络文化产品的育人效果。

2.3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强化人才梯队建设。

目前网站开发公司的网络文化设计人员普遍缺乏产品育人的意识,虽然近些年在网站开发企业领导的带领下,相关人员开始逐渐重视在网络文化产品开发设计环节中将育人功能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4],但是与大众的实际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此外,网站开发设计人员的知识累积和工作能力主要集中在一般性的网络产品中,在网络文化产品的开发上知识累积和能力方面并不能与当前社会的要求相匹配,这些都阻碍了网络文化产品育人功能的实现。基于此,网站开发企业在下一步工作中必须提高网站开发设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网络产品文化功能意识和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做到:首先要在全网站开发企业建立一种产品文化的氛围,树立全员产品文化育人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网络产品在整个社会育人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只有将这种意识广泛深入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工作中,才能为网站开发企业设计出符合大众需要的网络文化产品打下坚实的思想保证。

同时,针对网络文化产品设计公司管理能力较弱的现状,网站开发企业一方面可以从这些人员中选择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员工到相关的培训机构学习或者高校继续深造,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网站开发企业要充分利用员工的业余时间开展业务知识竞赛等形式,对那些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物质等形式的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地学习。

2.4充分调动网络文化建设骨干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与一般的网络产品不同,网络文化产品由于其性质决定了从事这部分开发的人员薪酬待遇与其他网络产品差距较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英雄联盟游戏的网络开发和维护者的薪酬福利是60个月的月薪,工资待遇一年可以达到60万以上。而从事网络文化产品设计开发及维护的人员,他们的待遇一年仅有十万左右,有些甚至只有六七万,工资待遇的差异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低。因此,为了更好地设计出适合广大群众的网络文化产品,充分发挥它们的育人功能,社会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这些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通过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吸引他们加入到网络文化产品的开发中。另一方面,国家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这部分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以此达到充分调动网络文化建设骨干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2.5不断完善现有的制度,建立起网络文化产品育人的长效机制。

网络文化产品实现育人功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在于制度的完善,只有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网络文化产品的健康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起长效的发展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并完善规章制度,在专题网站的建立上建立备案制度,在信息的时候建立审查制度,在网络舆情管理方面建立监管制度,在突发舆情处理方面建立备案制度等。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分级管理、按块管理”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和科学管理作为基本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思想教育、技术、职业道德规范等多种手段,将教育与自律有效结合,最终形成一种依法监管、规范有序的信息传播秩序。

总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产品担负着育人的基本功能,在整个社会l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这类文化产品的育人路径进行优化,以实现教人、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勇,王慧,李续婷.从学生新媒体现状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4):112-114.

[2]罗昌勤.高校网络文化的选择与服务育人的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29):37-38.

[3]许宪国.高校校报“文化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5(2):99-104.

篇3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文化育人

目前,很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都存在侧重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问题,对于学生内在的综合素质培养力度不足,这种现象导致很多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都陷入了迷茫,很少思考如何展开工作、如何才能让工作再上一层楼等问题。该现象在当下已经比较普及,严重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国家近些年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方针,其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的倡议被反复强调,这也使得各大高职院校展开了相关的改革工作,故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对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学生爱国情怀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育人功能之一,其文化内涵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在告诉人们要爱自己的国家与民族,这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也是人在生命中获得归属感的重要过程。这一基础上,现代学生普遍存在爱国情怀薄弱的现象,价值观也开始朝“利益至上”的方向发展,这是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如果继续放任下去很可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而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当中,教师就能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爱国、爱民族,这对自己对集体有哪些影响,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爱国、爱民族的意义,促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强化,在内心中树立起坚定不移的爱国信仰,故学生毕业后就会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实现,并以此为荣。这种表现在宏观上能够促进我国更加团结、和谐,这就是国家继续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当中,这具有重大意义[1]。

(二)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当前,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之所以容易感到迷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即在学生的观念中自身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投身于学前教育岗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自身也接受了这样的“设定”,这整个思考过程中学生是将自己放在被动地位上的,而不是自己自发所想的,因此他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没有太多的想法,通常就是按照自身所学展开工作,很少思考工作相关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工作逐渐出现一定的“机械化”特征,这种现象说明学生缺乏应有的理想信念,或者说他们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鲜明。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教师通过一些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明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体会积极进取、努力思考的重要性,同时也向学生设立个人理想目标,让学生紧跟自身目标去学习,教师将在这个过程中予以学生必要的帮助,促使他们能够始终走在实现自身理想的道路上,长期之下初期埋下的理想“种子”将成长为一种信念,且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低,保障学生始终以“做好学前教育工作,培养优秀下一代”的思想而展开工作,避免“机械化”的被动工作状态出现[2]。

(三)培育学生高品质思维

所谓高品质思维,是指主动性良好的思维,人如果具备这种思维,不仅会主动分析个人存在的问题,还会积极的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能够不断强化自己,也让个人工作等活动质量越来越高。但普遍情况下,高品质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通常需要后天的培养,而我国以往教育在思维品质培养力度上比较薄弱,导致当前很多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思维品质低的现象,诸如学生在学习中表现被动,大部分时候需要教师予以一定压力才能意识到自身问题,或者找到学习方向,这种表现说明学生思维品质偏低,若将这种思维带入到未来工作中,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3]。面对这种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起到思维品质培养的作用,诸如人们熟知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典故就能给学生很好的启发,让学生知道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当抱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思维一定要更加灵敏、活跃,由此让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增高,形成高品质思维。

(四)陶冶学生个人情操

根据现论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岗位的职业素养定义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除了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出色的学前教育技能水平以外,还要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潜移默化的教育年级尚幼的幼儿,同时这也关系到学前教育行业的整体形象,因此非常重要。从这一角度出发,个人修养的提升与个人情操息息相关,因此如何陶冶学生个人情操是现代学前教育专业工作的主要目标,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深化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深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与技能的同时,更多的去体验文化,促使个人情操得到陶冶,如此循环学生的个人修养就得到提升。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故文化的融入意义重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路径与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充分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取决于文化与专业教学的结合情况以及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因此要推进融入,理应先明确路径让文化与专业教学结合,后通过策略来发挥其育人作用。根据这一思路,下文将对文化融入专业教学的路径与策略进行论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路径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师教学思想、教师文化认知,各路径具体内容如下。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基础路径,原因在于以往专业教学之所以侧重于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就是因为其教学目标只针对这两方面,说明要让教学向文化育人靠拢,接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就必须改变以往教学目标,即以往专业教学的教学目标多为“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在这一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当提出“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让教学不止注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也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种教学目标能够给后续教学带来启发,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会重点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这种表现等同于在教学中开辟了一条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该条路径融入其中,因此教学目标是文化融入的基础路径,高职院校应当予以重视[4]。2.教师教学思想目前,不少高职教师在个人的教学思想上比较传统,认为专业教学就应当专注于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或者认为专业教学很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且两者融合没有必要,这种现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群体中同样存在。而传统的思想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方针,事实上现代研究早已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融合并不困难,且两者融合势在必行。但受传统思想影响,许多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即使是在教学目标的启示下,也很难自发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入教学,阻碍了文化融入,说明传统思想使得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较低,诸如某教师在调查中表示:“我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本职工作是培养学生专业水平,文化教育应当由通识课程或其他课程负责,因此我认为没有必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这一角度出发,只有改变教师的这种传统思想,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教师融入教学,说明教师教学思想是文化融入的重要路径,而为了改变教师思想,建议高职院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中指出传统教学思想的不足,强调文化融入的重要性与责任,以便让教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自我审视意识,自主负起文化育人的教学责任,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入专业教学,初步实现文化融入[5]。3.教师文化认知在教学思想得以转变的基础上,教师开始积极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现文化的初步融入,但此时文化融入深度不足,还有待进一步推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充分的认知,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促使文化融入深度不断提升。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对其有深刻理解的,事实上不少教师的文化认知并不满足文化育人作用发挥的要求,故要让文化进一步融入,必须提高教师的文化认知。为实现目的,高职院校应当鼓励教师展开自我学习活动,充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文化与学前教育专业之间的关系,再做好相关的备课工作等。同时考虑到教师本身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展开自我学习活动,高职院校理应活用网络资源予以教师支撑[6]。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策略

通过以上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深度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当中,而为了充分发挥其文化育人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相关策略,具体内容如下。1.教学内容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必须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内容来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设计,让文化元素与专业知识结合,再通过专业知识引出文化元素的育人作用。以“学前教育中如何照顾幼儿情绪”的问题为例,即幼儿不是普通的学生群体,他们年纪尚幼,自我控制能力差,教育当中容易出现情绪化的表现,这导致教师无法直接合理控制幼儿,这也是许多初入职场的学前教育工作中的“烦恼”。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应当先向学生讲解幼儿情绪的特点,然后告诉学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告诉我们,要让别人信赖自己应当投其所好”,这时学生就会意识到要让幼儿愿意接受课堂管理,应当让幼儿更好的信赖自己、接受自己,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投其所好”,在学前教育工作中调动幼儿的兴趣,即可对幼儿实施柔性管理,让教育工作事半功倍[7]。2.实施体验式教学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方式有一些区别,前者不仅要学生通过理性思维去理解,还要通过感性思维去体会,甚至在文化教育中感性思维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说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体会,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文化育人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以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侧重于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教学方式上很难让学生对文化有所体验,说明这种教学方式不适合文化育人,教师要对其进行改革,理应实施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要求教师通过情景引导等引导方式调动学生感性思维,然后去体会文化内含的教学方式,利于学生获得文化体验,可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陶冶学生个人情操,也有利于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成长。以“有教无类”典故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我们知道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做到有教无类,那么有教无类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包含了怎样的情感?”等类似问题,问题使得学生思考,并且从情感角度上去体会,最终体会到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学生抱有包容的心态与情感,无论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只要其还在课堂上,就应当尽心尽力的教学,目的是消除这种差异[8]。3.教学模式改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后,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取决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即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则比较被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很少主动思考与体会,因此该模式下即使教师努力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其也会因为学生方面的因素而无法充分发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建议教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转而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新教学模式,诸如引导教学模式,该模式首先能很好的与体验式教学方式对接,其次因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拥有充足的能动性,加之教师的引导能让学生主动性被激发,所以学生理想、感性思维能够充分发散,文化育人作用也能充分发挥。结语综上所述,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侧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弥补其缺陷,促进教学朝正确方向改革。改革后通过专业教学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杨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人文天下,2015(20):4.

[2]赵虹.立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思政课,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现代职业教育,2020,(20):62-63.

[3]赵濛,李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职业,2019,(7).49-51.

[4]靳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的路径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84-85.

[5]石建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07-110.

[6]董艳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的思考和探索[J].青年与社会(中),2018,(11).81-82.

[7]张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中的融入[J].科技资讯,2019,17(30):144,146.

篇4

关键词:教育综合改革;高校德育;发展

在党的中指出,我国目前的教育任务是建设教育强国,以此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基于这一教育改革背景,各大高校需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决策,以培养大学生德育为核心开展教学任务,发展德育教育工作,为我国社会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贡献。在教育大会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度融合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彻底贯彻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教育理念,努力扩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由此可以看出,在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应需建立德育教育大格局,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国国际教育地位。本文主要以教育综合改革为背景,针对高校德育发展路径展开探究。

一、德育发展催生全新内涵价值

我国自古以来就将德育看成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经过长期发展与演变,我国对道德的重视和人才的培养依然十分看重。德育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即“德”与“育”。“德”即指品德与素质,立德才能立德业;“育”即指教育、培养人才,有教育才能有人才。自我国教育部门印发了高校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以来,推动我国各大高校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为德育教育赋予了更加深广的内涵价值。因此,这对于高校来说,“如何培养人才?”成为了目前刻不容缓的教育问题。基于这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可以借助理论模型方法(即三维组织),建设高校德育三维模型(图一)。三维组织理论属一种解决问题方法,是由美国贝尔公司首次提出并应用,其能够为解决复杂问题时体提供思路。这一三维组织模型,主要对培养人才方法进行了阐述。

二、高校德育教育作用分析

(一)高校开展德育教育,以立德为基础。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拥有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生态,以此为大学生打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前提,建设实践创新校园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深化陶冶情操,帮助大学生自身素养大大提升,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本质意义,将社会实践、心理健康紧密融合,还可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以此为大学生打造思想德育教育大格局,将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德育教育功能充分凸显,与此同时,在大学生学习生活期间,进一步渗透德育显性特征与隐形特征,使德育教育在方方面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与意义,以此推动大学生能够将高校道德规范,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良好品行与道德习惯。(二)院校专业育人过程,以立业为核心。高校在向大学生渗入德育教育时,首先应针对高校在校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融入到不同的德育教育培养工作中,使大学生整个在校期间有效贯穿思想德育教育,以此将德育的引导、激励、监督内涵被彻底发挥。与此同时,高校在为大学生设计职业规划时,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职业特点,为其就业、创业、终身学习等不同方面进行相应指导,使大学生面对问题时,做到正确明辨利弊,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并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高校在制定德育培养计划时,需将专业资源有机整合、积极变革课程结构、健全专业体系,进一步深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作为重点课程,紧密结合思想教育、人文精神、实践能力等。如此,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创新创业精神,促使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大大提升、提升团体荣誉感与合作意识。(三)教师渗透德育工作,以立人为前提。基于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要求各大高校需做到“全员育人”。所谓的全员育人是要求高校全员参与育人工作,并建立全员负责制度,促使育人体系得到全员监督。全员育人中包括了各级教师、高校行政人员与其他高校相关人员等。首先,高校全体教师应对自身承担的德育教育职责有明确认识,在日常教书育人过程中紧密融合育人意识,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育意识,保证德育教育在各项工作中得到有效发挥,通过本职工作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风貌,落实服务育人理念。如果说高校辅导教师是大学生的“播种机”,那么专业课教师就是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宣传队”,这些教师是推动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不断做出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有效提升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启发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知识探索欲望,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用正确向上的思维方式进行解决。

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落实德育教育路径探析

“教育强则国强”,自古以来培养人才是一个全方位培养过程,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德育,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育变革。因此,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强化德育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与培养人才时紧密融合德育教育,并将德育放在高校发展首要任务上。与此同时,高校还应以“立德业+促人才”为教育核心,将“全方位”育人理念全面落实,并将其与“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同等看待。除此之外,将思政教育经验深入分析,认真总结成功原因与失败因素,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以此作为参考,并结合教育改革背景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德育教育的全新实践路径。

四、重视德育教育,转变教育理念

以高校为视角开展德育教育,首先应对顶层设计进一步强调,将传统德育思路观念进行转变,打造出多教育主体、互督互促、协同育人的长期德育培养体系。基于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外部环境对德育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又形成了自身独有特点。因此,站在高校角度上,应将德育教育放在发展战略决策中,将德育教育贯彻落实到顶层设计中,明晰德育培养方向。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理念下,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紧密融合,为大学生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与此同时,高校应摒弃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促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德育教育体系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将高校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的创新,深入探析形成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突破,以此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大提升。

五、结合专业素养,提升道德品质

高校德育教育是培养社会人才时,促使人才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不同专业教学教育中都要涉及德育教育,高校不同专业在培养人才时,应紧密结合高校、专业、学生三者的实际情况,既要传承宝贵经验,又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促使德育教育更加符合时展要求,在高校各门专业中深入渗透德育教育,将德育有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最终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日后就业与发展,因此,高校不仅要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还应重视专业素养。与此同时,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除了深入道德、法纪、人文等内容外,还应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与团队精神,促使大学生在面对生活、面对工作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岗位精神。如此,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还能提高工作道德。

六、参考岗位需求,丰富德育活动

高校在选取德育教育方向时,应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身德育,并在日后工作生活中,以职业为导向能够自觉修正修正自身行为。与此同时,高校还应重点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启发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行为意识、树立岗位精神等,通过渗透专业岗位需求,向学生倡导诚信品质,促使学生更快适应岗位,帮助学生将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大大提升。各大高校还可开展文化讲座、选修课等教育方式,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英雄任务等,使学生通过强大的人文气息去深入德育理念,将人文精神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感受,以此提升自身德育品质。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不仅要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德育内涵,还应提升高校教师的自育过程。高校应深入分析自身情况,在各个领域、各个项目中深入融合德育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巧妙设计、合理应用、积极创新德育教育,以此保证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期间,不断提升道德品质、优化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晓.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发展路径研究[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英文),2019,002(008):P195-198.

[2]赵靖.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综述与提升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8,.456(12):63-65.

[3]危晓燕.理解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三重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20,000(007):56-58.

篇5

关键词:育人思维;教学管理体制;路径选择

1高校思政人文教育概述

1.1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正处于教改转型期,思政教育不仅仅只局限于对必修课本的理论知识背诵和课题讲解。思政教学必须深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思政意识贯穿学生的价值观及行为模式。现代互联网发展下,翻转课堂、情境教学法、微视频线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开始试行,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增加,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及回课率大大提升。在提倡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传统文化教育现代化的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开始吸取传统茶文化思想中的民本主义,开始将人文教育贯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人文教育深入到思政教学中。然而,单一的理论型人文教育无法让学生形成习惯性思维。在茶文化场所艺术和环境思维的影响下,高校开始创新试行茶文化育人思维的管理体制,为学生营造出人文教育的环境,并提供思政交流的多元平台。

1.2人文教育价值取向

在思政人文教学的内容中,无论是个人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还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结,重点都以“人”为中心。由此可见,思政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人”为主,注重人自我能力的提升和与外界的联结。为升华学生的人文意识,体现人文教育的实践价值,首先要培养和扩展当前的师资力量。只有教师将人文教育的核心抓住,才能够在教学思政内容时,将人文意识的精髓和内容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目前,各高校的思政人文教育的师资力量基本构建完毕,但在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教学时,无法形成深入交流。为升华发展师生关系,营造校园和谐的人文环境,高校通过举办师生互动交流会、班级户外团建等活动,培养师生默契度,从而将这种人文环境的关系链更好的应用在思政教学中。

1.3茶文化育人思维沿革

茶文化的育人思维在古时便是私塾教书时传授给学生的优秀思想,许多著名诗词文献、哲学理论和人文思考,也都包含了茶文化思想下的育人思维。发展到现代,茶文化育人思维融入到各个学科建设之中,帮助学生对应试教育的内容进行理解性扩展,并将高校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贯穿到教学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茶文化育人教学,不仅将茶理论结合书本进行教学,还通过饮茶活动、茶文化活动等团队建设,在茶道场所思维下提高学生的德育观。随着茶文化在教改中的应用,人们开始发掘出饮茶等茶文化活动与人文教育的共通点。基于此,茶文化育人思维的融入不仅让茶文化普及到高校学生的生活之中,改变了学生的饮食习惯,更是通过茶文化的环境艺术、理念案例和场所影响,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从而促进其思政能力的提升。

2茶文化育人价值路径分析

2.1自我认同进取路径分析

在思政人文教育中,首要便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在全面考虑学生需求的情况下进行教育活动。在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外部条件需求,还要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够全面贯彻思政人文教育中的核心理念。上文提到,在人文教育中,首要便是教师对学生个体(即学生个人自己)的教育。首先,通过茶文化育人的人本主义,教师要与学生有效沟通交流,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思维短板;对学生的个人人格进行教育、鼓励、塑造。教师要通过书本内容讲解及课业引导,让学生产生自我认同的价值观。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重视和鼓励后,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感提升,其对思政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也会大大增加。其次,在教学中,教师更要让每个学生都尝试去做组长、带领人等关键性岗位,让学生重视自我在团体中的作用。

2.2关系网络互助路径分析

在思政人文教育中,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重构人文校园的关键。以往的教学平台较为狭窄,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在茶文化育人观下茶文化活动的创办下,高校教师通过对饮茶的兴趣爱好和思政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不仅布置课业任务,让小组学生在户外课堂讨论思政课业知识;还要让其学习茶叶冲泡、制茶工艺等传统茶文化手工内容。通过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小组学员对思政课本理论掌握的更加深刻;而通过小组学员一起在非课堂的学习环境,学习茶叶冲泡等课外知识,高校学生之间在生活上的联结和关系更加亲密。教师通过茶文化活动构建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网,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网不仅能够帮助对方更好的进行思政学习,更能够构建互帮互助的和谐人文校园。综上,茶文化育人思维作为联结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有效平台,具有重要的桥梁性价值。

2.3社会联结宏观路径发展

在思政人文教育中,重视人在社会上的效用是其教育的根本目标。学生在学习思政知识理论后,要将其应用到促进民族和国家进步的道路上,才是思政人文教育成果的最高体现。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传统茶文化结合思政基础内容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归属感及爱国主义。将茶故事、茶案例与当今时事政治结合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思政内容、茶文化知识等理论成果贯彻到现实行动上来。另一方面,高校与茶企合作,提供学生社会实践岗位,让学生在实践中得真知,培养学生的“思政行动力”。

3茶文化育人教学体制优化路径

3.1系统扩大育人教学点

为优化茶文化人文教育的建设路径,必须系统化扩大教学覆盖点。一方面,不仅要在各高校普及茶文化柔性管理与德育教育方式;还应当在每个高校内部的各个院系,系统化建设德育考察点。各高校、各院系之间的育人理念及教学大纲内容,都由主要创办高校统一制定施行。另一方面,茶文化的教育理念、方向及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革新,并且是进行系统化的统一革新。因此,当下的德育教学大纲必须有统一的后台管理机构。后台管理机构不仅要及时更新茶文化育人教学模式;还要与时俱进,将外来优秀文化吸收到传统文化及传统教学场所之中。在茶文化育人思维规模化建立之后,各地区民族茶乡可根据本地文化习俗及教研状况,构建特殊化辅助体系。

3.2多元升华育人管理网

为高度体现思政人文教育及人文课堂的益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多元化升华关系网,能够让学生之间的互动由简单的教研、兴趣互动推进为具有社会意义的互动,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提升自我价值,促进人文和谐校园的构建。在茶文化育人体制的系统化创办路径下,学生可以成为创办的主体,而非享受的个体。即不同小组的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课堂教学的场景设计、教学案例查找、教学背景音乐构建等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自己所创造的课堂氛围的归属感及兴趣度更高,对思政意识的理解能够从行动中提升。通过进行主动创造性的活动,学生之间的关系网层次得以升华。综上,茶文化情境课堂的自主创办能够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学生在主体、客体的角色切换下,在实践中出真知,深入贯彻了思政人文教育的主旨和内涵。

3.3同类传统育人平台搭建

上文提到,为更好的让学生将思政意识贯彻到行动上来,并在社会上实现个体价值,高校与茶企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然而,茶企平台数量有限,无法覆盖到每个学生上。基于此,学校可以通过茶文化育人课堂这一教育平台向外宣传,吸引更多的传统文化类企业进行平台搭建及合作。学生不仅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擅长喜爱的实践岗位;传统文化类企业更能够通过与高校合作进行弘扬传承。除此之外,除了物质类的实践平台搭建,校企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做慈善活动,为其提供慈善岗位,以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

篇6

依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以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面向建设领域相关专业群,研究并深入实践以“一个建设、二个合作、三个服务”做为内涵式发展主线。持续提升服务行业产业链能力,构建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体系。以不断提升特色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融入产业链深化校企合作;更新特色专业群教育理念,依托产业链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围绕特色专业群多渠道开展技能鉴定与培训,为产业链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为产业链专业群教学改革和行业发展服务;搭建特色专业群职业教育服务与交流平台,为全国和天津职教战线师生服务。以德育为先、教育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行业产业能力和建设领域相关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建设领域相关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1.对建设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开展研究

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问题开展了研究与实践:一是面向产业链,如何精准确立特色专业群建设方向及路径,解决专业设置问题。二是面向产业链,怎样创新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方式及路径,解决培养方式和内容问题。三是面向产业链,全面探索提升服务行业产业能力的方式及路径,解决专业建设质量问题。四是面向产业链,全面探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及路径,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2.将要素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整体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研究实践中,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和服务能力提升等三方面进行要素创新,在此基础上整合相关成果,构建面向建设领域产业链特色专业群的集成创新。实践中创建了行业产业链、特色专业群和专业链三者紧密衔接、深度铆合的专业建设路径。以建设领域行业产业链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集合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的专业组成若干专业群,对专业群共享资源和专业特殊需求分别进行建设。将项目建设产业链划分为前期、建设、营销和使用四阶段,确定15个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以建工技术和房地产专业群为核心,经济管理等专业群为辅,共19个专业构成的专业链,构建出产业链、特色专业群和专业链紧密衔接深度铆合的专业格局。围绕产业链构建了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专业群平台课程根据专业群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应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置,由公共课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组成。建筑工程专业群专业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建筑识图、建筑材料、测量技术、建筑构造和施工技术等。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或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群需求,按照教育内容与岗位要求、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有效衔接而设置。

3.将产业链发展与特色优势专业群和专业链建设联动

校企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以建设领域产业链上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职业标准和产业升级现状及趋势分析为基础,围绕专业群建设强化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调整专业群和专业链上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标准、内容、方法、资源建设等特色优势专业群和专业链的建设路径。目前,对应产业链,校内实训基地可完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的取得、建筑结构施工与管理、设施设备施工与管理、项目造价管理、装饰装修施工与管理、配套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项目营销与管理、物业管理(安防、保洁、绿化、楼宇智能化)、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建筑电梯管理与维修、房屋安全查勘鉴定及修缮施工、建筑虚拟展示等模块的实践教学任务,既满足了产业链上关键岗位技能训练需求,又满足了专业群实践教学需求,部分项目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4.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龙头,搭建“立体化”校企合作新平台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是开展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载体,开展校企和校际合作;以教改项目为载体,校企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载体,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为载体,创新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方法;以国内外校际、校企交流机制为载体,搭建一个国际化视野的教学改革平台。在企业共建专业教研室6个,作为校企师资共同开展教研的平台;在学院共建企业工作室3个,搭建引进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的平台;组建学生专业社团3个,作为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第二课堂的平台;建立技能鉴定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各2个,作为学生和企业员工技能鉴定平台;在行业企业建立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站1个,作为集师资培养、学生顶岗实习、专业建设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在校企间开播“远程直播课堂”;精办《中国房地产》杂志,作为行业研究和教科研新平台。

5.全方位多维度服务行业、产业和职教战线,提升专业群服务能力和水平

专业服务行业产业能力,是衡量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围绕服务能力的提升开展专业建设,面向全国建设领域开展岗位培训和企业内训;以学院为基地引进优质资源,校企合作开展技能培训;以教科研活动带动服务能力和教学质量提升;支持教师深入行业和企业挂职,开展技术服务;精办《中国房地产》杂志引领行业理论研究,指导相关业务开展;承办全国和天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中、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和省级培训。实践中,探索凝练城建领域职教特色,集合行业职教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的方式及路径,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发挥住建部全国房地产行业培训中心、国土资源部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天津基地、天津国土房管系统行业培训单位等职能,在全国开展职业培训,年培训人数2万人次以上。

三、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应用

按照边研究边实践的方针,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实验研究法,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学院相关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引领学院专业建设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

1.带动了学院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支撑了中央和天津市财政支持在我院进行的实训基地、专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及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升项目的建设;开拓了技术技能培养与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聚焦学生人人成才、持续提升培养质量的方式及路径;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在全国相关技能大赛中学生获奖69项,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提高了教师教学研究质量,围绕项目,主持完成中国职教学会等单位课题8项,43篇,8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建成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教师主编42本规划教材、建成了“房地产价格评估”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了“房屋登记与训练”等4个软件,在全国和天津课件大赛中获奖。

2.提升了学院服务全国职教战线的能力和水平

学院连续5年圆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设类比赛,开设了工程算量、工程测量、装饰工程技术、建筑CAD、智能楼宇和建筑给排水等6个赛项和天津高职“工程造价”竞赛;高水平承办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和房地产)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天津市中职(建筑)、安徽省高职(建筑工程)骨干师资培训,与天津大学联办全国中职(建筑)骨干师资培训;与宁夏财经职院共建物业管理专业、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共同培养职教师资、与8所中职校建立中高职衔接联席会议制度。项目成果在全国相关会议上交流,中国建设报、新华网、天津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

3.拓展了学院服务建设行业的领域

发挥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培训基地职能,面向全国建设领域开展职业培训;教师受聘行业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常年从事咨询、鉴定和评标工作,担任“天津市物业管理招投标服务中心”评标专家,主持完成数百个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主持完成了“天津市房屋修缮工艺标准”和“天津市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两部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承担住建部、中国房地产产籍产权学会等单位课题多项;《中国房地产(学术版)》创刊,服务行业理论研究,发挥引领行业理论研究方向,指导相关业务开展的办刊宗旨,聚集行业专家和学者,聚焦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及热点问题研究。

四、研究与实践结论及建议

篇7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CDIO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59-04

面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结构的转型,地方产业的结构调整、企业转型、技术升级也在加速进行,而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相对稳定,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直接导致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远不能适应产业调整对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每年职业学校都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另一方面,企业难以在市场寻求到合适的高技能人才,人才供需结构矛盾日渐凸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2014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正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学徒制”的落地与推进,一系列与之相呼应的微观问题也随之而来,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实施具体教学,就成为众多现实问题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CDIO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建立在真实世界的产品和系统的、强调“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工程基础上的教育,教育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掌握深厚的技术基础知识、领导新产品、新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理解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和战略影响的人”。[1]CDIO的这一教学理念与现代学徒制的育人目标不谋而合,职业学校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对CDIO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与CDIO的教学理念,以CDIO教学案例为例,来系统阐述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及现实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

传统学徒制的核心特征为“师傅带徒弟”,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在传承“师傅带徒弟”这一传统学徒制特征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因此,现代学徒制是“西方有关国家实施的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2]现代学徒制颠覆了职业学校当前实施的中职“2.5+0.5”、五年制高职“4.5+0.5”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在校学习与企业培训交互训教的学习方式,企业育人放在与学校育人同等重要的位置,整个学制1/3~1/2的时间在校学习,2/3~1/2的时间在企业培训,这是对传统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其鲜明特征是“校企联合双元育人和学生双重身份(学校的学生、企业的学徒)”。[3]学生在企业中具有企业员工的合法身份,享受企业员工待遇,接受企业对其进行管理。现代学徒制的提出及试行,使得企业由校企合作中的单纯用人、参与育人上升到用人与育人并举,实现了产教融合。

二、CDIO教学理念的阐述

现代学徒制的参与者既有学校和企业,也有政府和行业,四方既相互合作又明确分工。学校作为四方中较为重要的参与者,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和责任。对于既是学生又是学徒的受教育者而言,如果学校仅仅冠以现代学徒制教育之名,而不践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改革,现代学徒制教育将极易落入形式大于内容的窠臼之中。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工程教育领域的一个趋势就是由自上而下的精英主导的“理论导向”型转向自下而上的大众主导的“实践导向”型转变。[4]而CDIO模式就是这场转变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改进计划。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5]

三、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实施CDIO教学模式的条件保障与具体路径

(一)条件保障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CDIO教学模式基于现实的工程项目,但又有别于传统的项目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是以学校教师为主的单元育人模式,而CDIO教学模式则是学校的“知识导师”与企业的“技能导师”共同实施训教的双元育人模式。企业技术人员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师资力量,与学校教师同等属于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因此,实施CDIO教学模式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保障:一是高度企业化的实训环境;二是教学项目源自企业真实工作项目或是基于真实工作项目的模拟系统;三是项目评价模式与企业评价模式相适应,尽可能做到有第三方的参与或以第三方评价为主。

(二)教学案例

某学校新的实训大楼已经竣工,内装修已经开始实施,大楼物业规划采用智能家居方案布置整栋大楼。具体要求为大楼温湿度、灰尘、可燃气体、光强、人体红外线需要监控;大楼门禁、灯光、窗帘需要通过网络控制,能够与手机完成实时交互。项目完成后,每个项目组在答辩阶段提交三份工程材料,分别为:电路设计报告一份,答辩时向专家组陈述用PPT一份,记录项目组项目制作过程的剪辑视频一份(不超过5分钟)。

1.构思环节

任务一:工程项目会。首先,由企业技术人员提出“智能家居”项目要求,并通过三维动画展示项目最终能够实现的动态效果;其次,学生交流讨论,并就项目中的具体问题与技术人员交流沟通,充分明确项目要求。该任务的设计意图是向学生表明,该教学项目来源于真实工作世界,是能够应用于生产生活的真实项目,通过企业任务的引进激趣导学。同时有意识模糊学生的身份界定,使得学生身在学校,却似员工,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

任务二:查阅资料,知识内化。各组学生根据项目要求搜集资料,研讨设计方案,并不断优化修改。专业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智能家居”电路可解构为哪几个电路模块?每个模块运用到哪些知识?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是什么?本阶段的任务能够检测学生对项目的初步感知,提高学生对新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自主探究具有导向作用,有利于学生迅速抓住项目分析的重点内容,避免思维的盲目性。

2.设计环节

任务三:电路设计。学生对电路进行初步设计,该任务是CDIO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由教师、学生、企业研发人员三方共同进行,教师负责帮助学生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答学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理论知识难点;二是引导学生运用EDA等专业软件生成施工图纸并进行电路仿真。企业研发人员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电路的设计规范;二是提供电路设计所需的常用元器件,供学生按需筛选;三是组织学生对市场已有智能家居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思辨优劣,积累经验;四是向学生发放按企业要求设计的评分表。评分表兼具导向和评价的双重功能,既引导学生聚焦设计重点,明确设计规范,养成研发人员专业素养,又能对学生设计的电路做出客观评价。

任务四:形成定稿。本任务由企业研发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对学生设计的电路终稿进行评审,电路符合项目需要,成本在预算范围之内,满足企业设计要求的电路准予进入电路制作环节,反之回到任务三,修改直至达到定稿要求。

3.实现环节

任务五:电路制作。学生在企业采购部指导下完成元器件的选购,通过企业的引导既控制生产成本,又满足了不同项目组根据自身设计方案产生的个性化采购需求。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电路制作,对于产品制作过程遇到的生成问题给予及时纠正,确保电路制作过程专业、规范、合理、有效。

任务六:系统调试。电路制作完成后,各组对产品进行系统调试。调试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试过程操作是否安全规范;二是产品是否满足项目功能要求;三是产品是否存在改进之处。

4.运作环节

任务七:项目验收。项目验收以现场调试、专家答辩的方式进行,验收专家组成员由客户、行业专家、企业人员、专业教师组成。首先学生将电路设计报告递交给专家组,接着通过播放5分钟的剪辑视频,展示项目的完成过程,最后借助PPT对项目设计思路、项目实现的功能、项目具备的优势及后期客服设计等进行全面说明。客户就用户体验方面对设计进行点评;企业人员就企业规范问题进行解说;行业专家就行业标准与设计前瞻性方面进行指导;专业教师对学生是否完成学习目标进行评价;加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评与互评,从多个方面构成了多元评价体系。多元的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评教结合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培养学生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

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实施CDIO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一)利于重构课程体系与内容

事实证明,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仍然沿用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或者组织教学仅仅按照岗位的工作流程来进行,缺乏以能力培养为逻辑主线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均没有深刻把握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内涵,是对现代学徒制的片面理解与脱离内涵的生硬操作。CDIO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重建课程体系与内容,让学生从构思阶段的概念理解开始,经历了产品设计、实现及运作等产品从研发到运作的生命周期,实现了多门课程的交叉与融合,例如完成“智能家居”项目,需要涉及《电子技术基础及技能》《EDA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绘声绘影教程》等多门学科,有效培养了学生工程设计制造素养,企业人员适时介入,专业教师跟踪指导,学生系统完成实践,最终指向受教育者良好知识体系的建构与职业技能规范的形成。

(二)利于变革教学过程与管理

传统教学空间以集中在校内为主,顶岗实习企业为辅,而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则转向了学校与企业并举。因此,学校教学过程与管理就势必要做到注重学校与企业的合理衔接与平稳过渡。显然,传统的“黑板开机器”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这种要求。CDIO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教学过程与管理的变革,本着“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原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匹配,教学设计与岗位能力结合,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围绕实际项目生命周期逐步推进,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员工培训的无缝对接。教学过程与管理的变革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打造,又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利于创新评价体系与标准

传统的教学评价较为单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单向评价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是与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评价背道而驰的。“一刀切”的评价方式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了每个独立学生值得尊重的个性与特长。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CDIO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对评价体系及标准进行创新,评价融入了企业标准的元素,通过客户、行业、企业与教师等评价主体,建立了市场评价、行业评价、企业评价和导师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加之,学徒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使得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CDIO教学评价模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立起了促进学生把具有创客理念和工匠精神作为人生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的动态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了学生成长成才的热情。

(四)利于贯通校企合作与衔接

校企双主体育人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征之一,学生有2/3~1/2的时间在企业提供的岗位与场所接受培训。那么,在校的1/3~1/2时间学校有必要以适应岗位需求为导向,确保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与后续的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技能、考核措施相互有机衔接。CDIO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真实项目,接受到企业技术人员的训教,从而提前进入企业员工的角色适应,校企衔接的贯通,使得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平缓过渡。

五、结语

CDIO教学模式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这种教学模式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以项目研发的生命周期为路径,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职业学校实施CDIO教学模式对于构建“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双身份”的受教育者身份、形成“双体系”的课程结构、打造“双导师”的师资队伍、建立“双标准”的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教学模式在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的同时,也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育人理念、改革教学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参考文献:

[1]陈星毅,张伟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CDIO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

[2]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09(12).

[3]贺国庆,刘向荣.西欧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现代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

[4]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模式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5).

[5]王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4).

篇8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制约因素;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指校园内所出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方式,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教学和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

1.管理制度落后。目前,高校体育文化的组织机构不够完善,管理措不够规范,有关体育文化的政策、缺乏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构建计划,制度还不能保证高校育文化富有成效地开展。

2.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学校的经济基础制约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激增,使我国许多高校体育场地及器材建设显得相对滞后,已满足不了时代的发展和学校体育的需求。

3.缺乏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行为。高校体育教学偏重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体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体”的层而,而其育人的作用尚未被重视起来,同时教师的整体体育精神素养较低,缺乏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缺少对参加体育活动积极性较高学生的合理引导。

4缺乏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课堂的执行者;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谋划者;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者。体育师资力量的强弱、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校园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质量,目前高校体育师资建设还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和现实需要。

三、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路径的创新与选择

(一)拓展课堂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体育课堂是学生要学习场所,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工作,也是建设和传播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路径,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确立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对维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积极作用。学校应统筹规划好学年、学期教学计划,打破课时教学,实施学分教学;打破年级教学,实施选项教学;打破班级、年级的限制,促进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育方式的发展。

(二)规范教学管理与制度建设

提倡体育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是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的重要路径。健全高校的体育运动委员会或组织,要大力支持学生和教工成立各种体育社团,完善学校体育的规章制度。

(三)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形式

课外体育活动多元化是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的有效路径。课外体育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它的灵活性、选择性,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爱好和基础学生的不同要求,学生们既可以满足自身需要,又能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应通过校、院系运动会,体育文化节以及各种小型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丰富师生员工的余暇生活。还可以通过学生会、体育部等学生组织或学校学生工作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知识竞赛等。

(四)完善校园体育设施

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是建立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必不可少的保障路径。由于体育特有的实践性,体育文化的传递和继承以及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都与活动、练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良好的体育设施环境,可以吸引普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学校应适当建设具有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具有代表性的雕朔。树立学生体育精神的偶像,增强他们的体育意识。

(五)积累校园体育文化底蕴

优化校园文化宣传模式是升华校园体育文化底蕴的积累路径。在体育教学中可进行各种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宣传等内容。课堂教学之外,可通过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手段,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系统的体育文化宣传和渗透,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的价值和体育锻炼的意义,逐步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在潜移默化的积累下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的厚度。

(六)建设高校传统体育特色项目

创立体育运动特色项目是形成和传播高校特色体育品牌文化力的创新路径,是根据学校的体育环境、体育教育的专长、学生热衷的项目,以及学校规模、类型、办学条件和所具备的开发研究条件,因地制宜,研发的体育特色教程。有特色的运动项目、运动队、运动俱乐部,常常能成为凝聚学生的一块磁石。创设校园运动品牌,通过体育品牌的交流活动,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对校园体育文化形成自我特色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小结

校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园地,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素质影响是全面的,潜移默化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建设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因此我们应不断积极的探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创新建新的模式、方法,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体育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2]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3]李辉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教育探索2010.05

篇9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趋同性;差异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21-0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与国际教育交流日益广泛,高等教育领域对外交流迅速发展,近年来各类涉外办学不断增多,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2013年4月公布的信息统计,目前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实施本科及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871个,大都是中国与欧美等国家高校间进行的合作办学,较好地发挥了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有益补充作用。

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同时,在国内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社会意识并存,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1]。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2]。国内外形势如此,作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高校理应直面文化建设的紧迫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一、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趋同性分析

通过众多国内外学者对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研究,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还未形成公认的、一致的界定,但对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建设及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发挥乃至促进社会文明的繁荣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具有共识。

1.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综观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启示,校园文化通常是几经学校创始人及继任者几代人凝练出的文化内涵、办学思想、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如校训、校徽、校址、标志性建筑物等的时代效应,如杰出校友的人物效应,它不仅折射出学校整体形象,对学校整体运行和师生个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积极引领着社会先进文化发展及政治文明前行的方向。

2.注重挖掘大学文化的精神诉求

中外合作办学的国外大学大都具有非常好的人文传统,在注重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文教育关怀。近年来,中国高校已经意识到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致力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文化建设“为了谁,服务谁,”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3.注重拓展思想教育的实效空间

中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都普遍地把发展人的主体性放在大学文化育人的突出位置,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多样性、社会性和隐性的教育途径、手段和方法共同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教育联动机制,达到间接渗透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中外大学校园文化的差异性比较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体制和机制。由于客观上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风格迥异。通过差异性比较,利于我们学习借鉴国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促进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1.管理模式的差异

中国大学目前已形成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管理高等教育的格局,且大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北大、清华等几个国内知名学府外,其余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够突出,“千校一面”现象严重。

目前国外大学的管理模式大致分为三类,即集权模式(法国为典型)、分权模式(美国为典型)和二者并重模式(日本、英国、德国),并且在不同的模式下,大学领导机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有“一长制”(日本)、“委员会制”(美、英、法、德)、“董事会制”(美、英)等。国外大学领导体制一旦确定就相对稳定,不仅有利于校园文

建设的传承与稳定,而且有利于形成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培养各类人才积淀文化底蕴。

2.教学模式的差异

自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扩招以来,学生所需与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日趋明显,很难进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的多,教学互动性效果差。相比而言,国外大学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注重个性化培养,注重因材施教,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教育策略和办学定位,尤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办学坚持“小而精”著称。“导修制”成为普林斯顿大学育人的一大特色,学校大部分基础课程都采取“大课教授主讲+小班助教辅导”模式,给学生更大空间去理解课堂所学内容。除此外,教授与学生间通过“喝下午茶”等多种沟通平台,让学生受益匪浅。

3.行为模式的差异

校园文化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是导致中外大学校园文化行为方式差异的根本所在。文化背景的不同反映到思维方式上只是抽象的或具体的差别,反映到行为方式上则是价值取向的不同。中国大学倡导国家、社会、集体利益至上,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须服从集体、社会、国家利益,个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大学的校规校纪、国家的法律法规,共性强于个性。国外大学以美国为例,在以遵循基础道德和法律底线之上,极端推崇个人主义取向,崇尚自由平等、实用主义,追求个人享受,凸显个性张扬,不仅包括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与满足,还包括个人意志和自我的实现。

三、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从办学空间和主要教学特点的角度来划分,有“单校园”和“双校园”两种模式。无论哪种模式,相比高校其他普通办学形式而言,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国际化教育教学环境的直面性与开放性。因此,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应立足中国国情和学校办学实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

1.正视中外校园文化差异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1]。为此,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应正视中外大学校园文化的趋同性与差异性,积极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1],寻找中外文化交融的最佳切入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一方面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归属感、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开放力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发挥校园文化主体作用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应始终秉持校园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尊重校园文化主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并致力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与科学发展。一是高校领导作为校园文化的倡导者、灌输者和执行者,应着眼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把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的有效窗口和引导学生形成全球眼光的重要资源,形成有国际影响、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二是围绕文化建设“为了谁,服务谁”,引导师生(包括外籍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尊重师生个性发展,建设良好师生关系,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支持师生在教学、科研、学习中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发挥创造性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与价值。三是注重发挥各级各类团学组织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化教育活动,增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健全文化育人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是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健康运行的首要前提。一是建立和健全领导管理体制。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大都接受学校和理事会(或董事会)的双重领导,亟须协调处

理好学校内部、学校与政府、中外学校间的职责、权力与利益关系,亟须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和办学体制上有根本性突破[4],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二是加强全年、全员、全过程育人系统工程建设。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学习任务与明确要求。一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建立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另一方面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学术活动育人、信息网络育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新模式、新方法。三是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校园文化必须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坚持在文化发展中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在尊重包容中提高文化认同,在高扬主旋律中引导文化心态,进而在大学校园中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生动局面[1]。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郭建宁.近十年文化建设战略构想: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eb/ol].http://theory.gmw.cn/2011-09/27/content_2701585_

3.htm.

篇10

实践教学是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是巩固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大环境的到来,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世界发展格局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这也决定了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2015年12月由张云阁、贺尧夫精心撰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一书正是以此背景为前提,立足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这个基点,从理论创新、路径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全方位探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新途径,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全书行文流畅、内容丰富、分析独到,极具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立足实践,研究内容丰富全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新时期课程改革春风下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细致的探索和科学总结。其中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便是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改善实践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本书一改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以及《中国近代史纲要》等重在理论教育的模式,把重心落在实践教育这一环节上,以实践教学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路径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主题为探讨对象,对课程的实践价值、实效探析和教学反思等多方位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旨在提高高校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潜心研究成果可以把人们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书中以海南大学为例,对海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析,肯定了实践课堂这一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积极性,并提倡发展包括校园、网络、社会实践在内的“三位一体”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丰富了全书的研究内容。可见本书不仅立足实践,而且无论是在问题分析的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体现了作者缜密的思维和深邃的智慧,不仅让读者有豁然开朗的阅读体验,而且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的良好范式。

其二,创新性与可操作性凸显,为实践教学提供路径选择。实践教学的路径本身并不是单一的。特别是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已经逐渐全方位迈入信息高度集成化、资源高度共享化的信息时代。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园地也变得丰富起来,时下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和路径选择的一个热点。而本书关于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立足实践创新这一研究目标,依托时代性和现实性,不仅探究了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还对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在路径方法研究环节还以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究了榜样教育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并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海南高校思政教学课程的研究重点,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谓是真正遵循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原则。此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课堂教学成果。这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提供了路径选择,而且也增强了本书内容的可操作性。

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一书围绕着“实践”二字,对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做了大量精辟的论述。视角独到,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条理明晰,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彰显作者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素养。这一著作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理论,而且有助于立足当今大学生思想实际,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引导学生思想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本书无论是从研究领域还是教学应用领域而言都是一部优秀的著作,值得思想政治教育人士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