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安全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变电站安全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变电站安全措施

篇1

关键词:安全措施;变电站;继保室;分组袖章;分组标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2-002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2.013

变电站设备可分为一、二次设备,一次设备主要有主变压器及其附属设备、断路器设备、隔离开关设备、GIS设备、开关柜设备等;二次设备主要有微机综保、计量测控系统、直流系统、五防系统、高低压柜控制回路的设备和配线等。而二次继保设备工作都是在二次系统带电或者部分带电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保证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安全可靠,继保二次系统工作前运行人员必须做好安全措施,传统的继保室安全措施在工作地点挂“在此工作”标识牌,相邻的非工作屏柜挂“运行中”标识牌,示意图如图1所示:

另外,继保室保护屏材料并非全部是吸磁材质,部分保护屏无法吸磁“运行中”标示牌,将使用长布“运行中”布幔,长5米,宽1.2米,用于保护屏前后。但是,由于需要穿过保护屏顶,而部分保护屏顶有钩挂,布幔穿过屏顶有勾住的风险,同时长布幔基本上遮住保护屏,无法观察保护屏指示灯状态,影响巡视,因此应用较少。传统继保室安全措施有一定局限:(1)在施工工作项目多,施工人员数量大时,往往出现工作地点重叠,交叉作业,而且施工人员的工作服比较相近,将会给运行人员的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2)继保室安全措施的布置耗时问题,包括安全措施准备搬运至工作地点时间、挂牌时间,在工作地点数量多、分布零散时安全措施布置耗时将十分明显。

1 分组袖章标识应用

针对传统继保室安全措施存在的作业混乱不足,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防范施工人员走错间隔、扩大工作范围、窜岗作业等不安全因素,进一步提出了分组识别袖章、标示牌的应用。在大规模改造工程中,面对施工工作项目多、施工人员数量大、施工范围广、工作地点重叠等施工环境下,明确现场作业人员的施工范围,防止施工人员串岗,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分组识别袖章主要有黄、绿、蓝、橙、紫、褐、灰色7种颜色(以下称7种颜色),如图2所示。袖章的分组和识别主要由袖章的编号、颜色不同进行识别。由1号至7号依次编号,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组作业人员。

分组识别标示牌为贴有与袖章颜色、编号对应的分组识别标志的“在此工作”标示牌,如图3所示。工作班成员一起佩戴分组识别袖章,袖章统一佩戴在左臂上,编号要朝外且便于识别。

分组袖章、标示牌可应用于大型、复杂且同一区域(如500kV场地、220kV场地、110kV场地、主变场地、10kV高压室及主控室等)有两组及以上人员同时工作时,对于多作业班组人员的区分效果明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作地点重叠的作业问题。但是多于3组作业班组工作时,“在此工作”标示牌分组编号位置有限,无法放置更多标示牌,难以满足工作地点的区分。

2 继保室新型安全措施优化探讨

针对以上继保室安全措施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继保室安全措施,从而解决了多班组工作地点重叠无法放置标示牌的问题,降低了安全措施布置时间。设计图如图4所示,可以实现“在此工作”和“运行中”的7种颜色分组标识放置。

2.1 继保室新型安全措施

在继保保护屏正面的顶端安装一个安全措施盒。安全措施盒参照卷尺弹簧结构,像卷尺般卷收布帘,包括“在此工作”“运行中”两种布帘,也直接翻盒子的分组标示号码牌实现分组。此装置取代传统的标识牌与红布,只要根据需要拉出相应布帘,就可以实现三个功能:一是可以拉出“在此工作”布帘;二是可以拉出“运行中”的红布;三是可以选择需要的分组标示牌。

当需要做安全措施时,运行人员不用再根据工作票统计“在此工作”标识牌和“运行中”红布的数量,也不需要抱着一堆标识牌去继保室做措施,只要根据工作票要求,直接走到相对应的保护屏前,直接拉出布帘。如果有分组要求,就直接翻盒子的分组标示号码,在工作地点多的情况下也可以由一名运行人员快速完成,工作效率提升明显。

2.2 效果分析

首先,采用盒子结构将所有需做的安全设备已经存放于保护屏的顶部,所有的标识牌等都采用布帘状结构,便于拉升,不需运行人员携带相关安全设施前往保护屏,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将分组的标识号码布存放于盒子内部,并且采用颜色分类,标识区域更加明显,降低走错间隔的概率。对擅自增加工作人员、擅自扩大工作范围、窜岗作业等违章现象起到约束作用;最后,运行人员在监管过程中,能清晰地区分各施工班组的工作人员、工作地点、工作任务,对施工人员窜岗、擅自增加工作人员或走错间隔等违章行为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及时进行制止,大大提高了监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3 结语

变电站继保室设备是变电站的“心脏”,对二次继保工作的施工质量和人员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展二次工作时必须落实安全措施。本文探讨了变电站继保室安全措施的优化,详细介绍了新型安全措施装置以解决传统安全措施的不足,有效提高运行人员监管效率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业人员违章率。该新型继保室安全措施装置已在500kV莞城站试点应用,经过效果检验,具有很强的推广性。

参考文献

[1] 邹锐胜.如何做好变电站二次继保改造工程[J].今日科苑,2009,(20).

[2] 广东电网公司运行变电站施工作业现场安全措施标准(S.00.00.10/Q300-0002-0906-5551)[S].2009.

[3] 郭克,等.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Q/CSG 10004-2004)[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变电站;高支模;安装;拆除;安全

Abstract: in substation cast-in-situ concrete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template and its support is an important working procedure, it not on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steel binding of the next working procedure and concrete pouring, and the serious influ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especially more than 4.5 m high modulus, the high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general mode branch, improper construction or security measures in place, can trigger template instability or collapse, cause safety accidents. Therefor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ubstation high modulu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ust be in place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reduce the safety acciden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ubstation high modulus construction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techniqu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afety measures.

Key words: substation; High modulus; Installation; Torn down;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高支模施工准备工作

(一)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按照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控制模板偏差,在拼装好模板之后,应当逐一检查其背楞符合模板设计否,模板的编号是不是与所用的部位相符。

(二)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1、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0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2、标高测量,可以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3、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4、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5、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二、变电站高支模施工技术

(一)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安装

在安装一层钢管脚手架之后,应当对可调底座进行调节,实现调平校直,接着进行上层钢管脚手架安装,应当那个注意的是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一定不要超过200mm。钢管脚手架应当保证垂直,上层与下层钢管脚手架必须保证统一垂直线上。钢管脚手架安装不得排列无规律、不整齐。纵横水平杆应当沿着高度方向来进行设置,第一道水平杆可以设在离柱脚200mm的地方,第二道设在上下两榀钢管架连接处,在可调顶托以下100mm处设置第三道。钢管、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的高度设置应根据支撑高度来进行设置。在完成支撑安装后,必须认真的检查支架牢固与否,一旦有问题,立即整改。

(二)梁板、模板安装

柱钢筋验收柱模板钢管顶托横楞梁底模梁侧模钢管顶托横楞楼板底模。

模板存放应当实现满足地区条件的自稳,大模板存放在施工楼层上的时候,必须有必要的防倾倒预防措施。模板安装顺序为先内后外,在单面模板就位之后,应当用工具将单面模板支撑牢固。在双面板就位之后,可以用拉杆和螺栓来进行固定,应当注意未就位以及未固定前都不能够摘钩。

(三)梁模板的安装

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钢管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方。固定木方后在其上安装梁底龙骨。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L/1000~3L/1000。主、次梁交接施工时,应当先主梁起拱,接着后次梁起拱。在梁底模安装之后后,再进行侧模、压脚板及斜撑的安装。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胀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不顺等系列问题,可采用以下施工预控技术:支模应不得违反“侧模包底模”的原则;链接梁模与柱模的地方,下料的尺寸应比寻常较为缩短。必须用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将对梁侧模进行钉固。

(四)楼面模板安装

架设支柱和龙骨应当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来进行,支柱与龙骨的间距的确定,是由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决定的,体现在模板设计中。大龙骨找平可通过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来实现,接着架设小龙骨。模板的铺设应当从四周铺起,并在中间进行收口。如果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则可以以通线钉固。在铺设完楼面模板后,必须认真检查支架牢固与否,同时模板梁面、板面一定要清扫干净。模板必须保证拼缝严密,封堵孔洞部位。

三、变电站高支模安装安全措施

1、、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天气时,不得进行高支模施工作业。在施工进行高支模施工,应当注意防滑。经常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尤其是大风大雨后要加强价差力度,一旦发现连接部分出现松动不牢固现象,及时进行加固处理作业。

3、立杆应间隔交叉有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

4、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矩扳手实测,要40~60N²M,小于这个标准扣件容易易滑移,大于这个标准扣件容易断裂,在扣件安装过程中,全部的扣件开口都应当向外。

5、对钢管、扣件等材料进行检验,只有合格无缺陷的材料才可以在施工中使用。在安装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过程中,采取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是必须的。高支模上高空的临边一定要有足够大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设施,尤其要加强平台外缘部分的防护。

6、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不得用于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顶撑应当垂直、底部平整坚实、并加垫木。木楔应当顶牢,而且以横顺拉杆和剪刀撑。

7、必须按照工序进行安装模板施工,在模板没有固定之前,下一道工序作业不得开始。

8、支模施工的时候,支撑与拉杆都不得连接在门窗、脚手架以及其他不稳固的物件上。

四、高支模模板拆除及安全措施

1、拆除支模时,应当在2米以上的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到位。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拆模顺序。

2、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模拆除梁长>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板底模≤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50%;>2米、≤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3、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杆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

4、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

5、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过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6、当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拉倒的拆除方法。

五、检查验收

1、高大支模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后,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批准签字后,方可组织施工。施工前,提前3个工作日,通知安监站进行监督。

2、高大模板支架必须由有上岗证的专业架工搭设。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架体搭设与拆除,立杆间距、步距、水平拉杆,扫地杆、剪刀撑等必须满足施工方案要求。

3、高大支模系统的承重杆件、扣件等材料进场后应进行抽检,抽检数量不低于30%,当抽检不合格时,应100%的检验。

4、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检查,检查数量应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45~60N·m,对梁下支撑架扣件的紧固扭力矩做全数检查。

5、高大支模支撑架在达到设计高度后、砼浇筑前要分别进行检查、验收。架体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检查,并做好架体监控措施。脚手架使用中,应检查下列项目1)立杆、扫地杆、剪刀撑等的设置和连接等构造是否符合要求。2)底座是否松动、扣件螺栓是否松动。3)立杆的垂直偏差是否符合要求。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5)是否超载使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GOOSE出口回路;安全措施

0 引言

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是未来电力系统的主流,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部分跟传统变电站有着较大区别,信息网络化是其主要特征,其中GOOSE直采直跳回路是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跳闸方式[1]。所谓GOOSE直采直跳是指通过智能终端采集到的电压电流信息直接以GOOSE报文“点对点”传输给保护装置,实现保护功能的快速动作。在对二次回路进行隔离时,GOOSE出口回路可以有多种隔离措施,这些隔离措施相比传统变电站有着明显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智能变电站的GOOSE出口回路安全措施进行分析。

1 智能变电站的GOOSE回路隔离措施

典型的智能变电站均是基于IEC61850标准,由站控层、间隔层与过程层三层通过站控层网络与过程层网络连接形成[2],其中站控层网络是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网络,对间隔层各种装置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输出保护跳闸、闭锁等逻辑信号,实现全站的保护控制功能。过程层网络是智能终端、合并单元采集到的数据与间隔层设备之间交互的网络。智能变电站带来的主要特征是数据采集智能化、系统结构紧凑化、系统分层分布化、系统模型标准化、系统模型标准化、信息应用集成化、信息交互网络化、设备操作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

典型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主要涉及信息的采样与保护跳闸,目前的采样方式有常规互感器与电子式互感器采样,跳闸方式为通过GOOSE回路进行直采直跳。保护采用的GOOSE有效信息条件是,GOOSE接收信息、发送端和接收端检修压板一致、对应接收总投入软压板投入、对应的接收软压板投入、对应的通信链路正常(即一般的失灵、重合闸闭锁、远方跳闸、跳闸开入应该置为0),以上各个条件之间是与的关系,即缺少任一条件保护均不采用GOOSE信息。

不同于传统变电站的二次回路以保护出口压板、失灵压板等硬压板为隔离措施,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检修过程中,则拥有四种不同的隔离措施[3]:一是,靠智能终端和保护装置上的检修硬压板,其投入时装置的GOOSE报文中所有对象的q的Test位在装置中都会置为true,GOOSE接收装置将接收的GOOSE报文中的test位与其自身的检修压板状态比较,两者一致时信号作为有效进行处理或动作;二是,靠保护装置本体上的GOOSE发送软压板和接收软压板,220kV线路一般有GOOSE跳闸出口、母线差动保护启动失灵、智能终端重合闸出口三种发送软压板,软压板可以置为1或0,置为1则表示信号的实际状态,为0则保护始终不动作。智能终端上一般不会有接收软压板,而只有母差保护启动失灵接收软压板,软压板的投入信号和开关量信号是“与”的逻辑,即只有当软压板投入并有相关开关量信号的时候,母差保护装置才会接收到实际的GOOSE报文;三是,靠物理化的隔离措施,智能变电站里不同的控制保护装置之间是依靠光纤传输信号的,因此依靠插拔光纤接口可直接影响GOOSE数据链路的完整性,从而可靠地阻断信传输。四是,依靠传统的硬压板来影响开关跳闸,在智能终端和开关之间的控制回路中有一个跟传统变电站保护类似的硬压板,这个压板可以作为一个直观的电气断点,运行检修人员可操作此硬压板来控制保护跳闸功能。

2 各种隔离措施的优缺点比较

对于以上的四种安全措施,每种各有不同的优缺点。就投入检修压板来说,其优点是仅需投入被检修设备的检修压板,缺点在于装置异常时可能会存在失效的风险;退出发送软压板的优点与投入检修压板相同,缺点在于软件异常时可能仍会发送GOOSE报文;退出接收软压板的优点在于可对GOOSE报文可靠隔离,缺点在于需要再运行设备上操作,安全措施较为复杂且容易漏掉,而且很多智能终端上也并没有此软压板;断开光纤回路优点在于有明显断点、可实现物理上的可靠隔离,此种措施可靠性最高,但是缺点在于多次插拔光纤会造成对接口的造成一定损坏风险,运行时存在安全风险;退出跳闸出口压板优点也是具有明显电气断点。但不足之处在于会影响其它保护的跳闸功能。

3 GOOSE出口回路双重化安全措施

跟保护需要双重化配置一样,GOOSE出口回路也要拥有双重化的安全措施来保证其不误发报文事件。GOOSE出口回路双重化安全措施配置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具有明显的电气断点,即退出投入检修状态压板或跳闸出口硬压板;2)GOOSE回路要设置两重或以上的安全措施;3)退出纵联保护的跳闸功能,更改为信号状态;4)为保证光纤回路的完整,应尽量少插拔光纤接口,从而防止插拔造成的损伤或破坏。根据以上4个原则,可有两种常规的双重化安全措施:一是,投入检修状态压板、退出GOOSE发送软压板,此种方式较为方便,所有操作在待检修设备上即可全部完成,不需要涉及其他设备;二是,投入检修状态压板、退出GOOSE接收软压板,这种方式涉及到待检修设备和与接收此设备发出GOOSE报文的其他设备,因此操作起来较为麻烦,也并不是所有设备上都有GOOSE接收软压板,可能需要对智能终端进行技术改进,不过这也带来了可靠性的提高。

4 总结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在结构和运维检修方式上都有着较大区别,对于智能变电站某一间隔进行检修时,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之间的隔离措施涉及到检修设备GOOSE回路的安全措施,为不影响其他设备运行且操作方便,配置投入检修状态压板、退出GOOSE发送软压板的双重化安全措施操作方便,配置投入检修状态压板、退出GOOSE接收软压板,涉及到运行设备,可靠性得到提高,但同时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范建忠,马千里.GOOSE通信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9):85-90.

篇4

关键词:低压配电;变配电站;计算机监控

1变配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作用

变配电所计算机监控技术是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系统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完成调度端的遥控、遥信、遥测等功能。改进供电质量,力求供电安全、可靠、灵活、经济。在配电系统中使用计算机实时监控,以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人工值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变配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构成

配电监控系统一般由带有通讯接口的采集控制模块、多功能电力综合仪表、开关量采集模块、电流量采集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继电器控制输出模块、现场管理机、直流电源及中央管理机等组成。主机是系统的集中管理中心,用于整个系统的实时状态显示、参数统计、数据分析、历史记录、故障报警、控制及报表打印等。

3变配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内容

电视塔配电站为10KV双电源用户,在进线、出线、母联可采用SIPROTEC47SJ68多功能继电器来实现遥测、遥控、遥信功能。该仪表与CT和PT直接相连,采集高精度交流信号,经过离散数学计算,即可算出各回路电量参数。(1)将CT和PT中采集的数据直接接入到SIPROTEC47SJ68的测量回路中,即可测量出该回路的电量参数,实现该回路的“遥测”。(2)在电视塔配电监控系统中,SIPROTEC47SJ68的开关量输入分别采集各高压柜的断路器分合闸状态、隔离开关位置、电机储能状态及接地状态等。(3)SIPROTEC47SJ68提供了方便易用的当地控制和自动化功能,综合控制功能允许通过集成的操作员面板,二进制输入、DIGSI4或SCADA系统(如SICAM)对断开装置或开关进行控制。(4)SIPROTEC47SJ68作为监控系统的底层控制单元可以直接进行现场参数整定,独立完成现场显示及调试功能,并将信号整理后通过通讯线发送给主机。

4变配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功能

(1)显示功能:显示变配电站实际开关柜图、一次系统图及开关分合状态。显示各回路电压、电流、有功电度、无功电度、功率因数等电量参数。显示各开关及事故报警类别。显示变压器状态及故障。(2)报警功能:状态报警、超限报警、三相不平衡系数报警。(3)控制功能:在主机处可通过鼠标控制各种高、低压开关的合闸和分闸,同时也可实现电气闭锁功能,以防止具有闭锁回路的开关误操作。(4)统计和打印功能:打印电量各参数及实时曲线;统计和打印各断路器及开关变化时间,故障报警时间及类别。(5)历史记录:能将各种电量参数、操作记录、报警类别、故障类别、开关状态变化记录保存。

5变配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特点

(1)配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末端单元直接安装于开关柜,不需要各种电量变送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2)应用新技术,一次断路器设备无油化,二次控制设备无触点集成模块化,提高了可靠性,减少了维修工作。(3)能为故障处理和事故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历史原始数据。

6自备发电机系统

电视塔配电系统中的自备发电机组是选用的三菱S6R型柴油发电机组,这是一种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柴油发电机组,发电功率为500kw。这可以满足电视塔配电的核心用户发射台的用电要求。

7自备发电机系统内容

柴油发电机组在日常运行时是处于自动状态,当发射台停电时,由发射台配电柜送至发电机房内的信号电源失电,这时发电机组在延时后自动启动。自备发电在送至配电室后,由值班人员视情况决定是否将负载连接及连接哪些负载。

8自备发电机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1)电视塔自备发电系统的投入使用,极大地弥补了电视塔配电系统架空线路多带来的安全隐患。在以前曾经出现过因恶劣天气或盗割电缆等情况造成的停电事故,自备发电系统保证了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对重要部门的正常供电。(2)电视塔自备发电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由于使用的是自动与人员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反向送电和误送电的情况,又比单纯的人工操作更快捷,充分考虑了电视塔配电的实际情况。

9结论

变配电计算机监控系统利用远动技术使值班员可迅速准确的获得系统运行的实时信息,完整掌握系统运行状态,从而为值班员的安全控制、事故处理、减少误操作和误判断提供了极佳的技术支持。而自备发电系统的加入使电视塔配电系统原有的安全隐患得到消除,为安全供电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电源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J].电源世界,2001(12).

[2]孙林毕.发射机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方案与实施[J].数字通信世界,2013(11).

篇5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教育培训;低效原因;解决措施

1值班员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在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安全生产是一个首要任务,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中间部分和重要节点,俨然已经变成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两大主战场之一,变电站各项工作的安全稳定进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安全生产工作。对变电站的值班人员来说,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其系统安全和设备安全,同时保证设备能够完成经济运行,确保设备和系统从不安全、不稳定的状态渐渐进入更安全、更稳定的状态。这也是值班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对变电站各种设备和系统来说,值班人员是安全屏障的负责人,值班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或低或高,将直接影响设备安全和电网的安全以及所有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对于供电企业而言,想要保证安全生产,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变电站值班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有效提高值班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防范能力,这也是一个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造成安全教育培训成效低的具体原因

(1)因为变电站值班轮班方式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以至于对变电站值班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常常只是走个形式。由于变电站面广且点多的特点,又多分布在偏僻的边远地区,因此,使运维值班人员都是采用24h多支轮倒的方式进行值班工作,也就造成对其集中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是非常困难的。除此之外,因为值班工作人员都要上夜班,员工们都感到很疲惫,因此,工作人员往往也是比较集中的休息,也就造成一旦在工作人员下班后,他们不愿意一起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而且管理人员也不想过多的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所以变电站值班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大多是员工自学的。虽然管理人员会在一段时间内寻找一种方法尽可能的让工作人员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采取分阶段进行培训或是分批次集中培训,但是因为变电站设备和操作方式的不同,造成培训效果并不理想。(2)缺乏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工作规划:在供电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虽然变电站管理人员和变电站值班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都有很好的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因为缺乏长期的培训计划和系统的教育,造成培训活动的效果并不是理想的;再加上培训工作短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造成工作方式过于盲目性,最终导致无法落实培训工作,使其总是处于零散的状态。随着生产工作中一些具体情况不断的发生变化,值班人员往往是无助的,顾首不顾尾,因此,往往会出现在这方面的培训活动刚刚开始,但是教育培训的重点又发生了偏差。此外,也有一些企业,希望通过一次培训就能大幅度的提高职工的安全工作能力,但是实际情况确是,成年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它的。(3)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过于形式主义:经研究,供电企业值班队伍职业缺乏一定吸引力,此外变电站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基于这种情况下,变电站人员数量难以饱和,据此供电企业必须加大人才招聘力度,选择具备工作经验的专业性人才,招聘后应组织培训活动,对人才专业技术加以巩固,并实施考核,对于考核通过的人才准予上岗。现阶段,一些企业因为长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对值班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化,仅仅是走过场,最终导致人才素质低下,难以参与到变电站运行工作中来。(4)对于安全教育培训来说,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和生产实践出现严重脱节,为了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就应该同时加以应用所学习的知识,把它用到该用的地方去。然而,目前我国有许多的供电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仍然还是老旧的书面培训。这种训练已经变得苍白无力,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没有效果,最终导致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和实际的生产实践间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除此之外,对于此类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值班人员感到极其无聊和枯燥,进而导致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无法得到更好的教育警示作用。

3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对策

3.1制定出更加符合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方式

因为变电站值班人员的轮班方式和工作性质于其他的行业有所不同,所以,想要有效地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首先先要寻找一种适合变电站值班人员的教育培训形式。可以在传统意义上的集中培训方法,有效转变成为培训讲师走进变电站进行培训的方式,对各个变电站的运维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的方式,有利于结合每个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备课培训,如此一来设计的安全教育内容也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与此同时,运维值班人员也将更容易接受。另外,还可以基于有效的使用先进网络技术,不断加强力度,对各变电站运维值班人员进行培训,这样既不会影响运维值班人员的正常休息时间,同时,又可以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3.2制定出更加长期和系统的培训计划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更好的教育培训体系。针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普遍性和长期的特点,应从变电站自身实际出发,制定更适合自己、系统、有效的培训计划。这个培训项目不仅要有一个整体的目标,而且要有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在实践中,每个阶段的培训应与总体目标相结合。

3.3逐步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考核约束机制

像其他工作一样,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也需要建立完善一个严格的考核约束体系。在系统的建立和执行中,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同时,也要注重过程,注意实际效果。一旦发现出现形式主义,及时进行批判教育,并让它尽快纠正错误。

3.4更新教育内容与更新传播手段

(1)在教育形式上尽可能灵活。不仅要使安全教育工作顺利地得到有效保障,也要极大地调动了变电站工作人员参与培训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应实现培训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新颖性。(2)全面开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逼真的形式,使教学效果更好,还可以防止事故发生和有效提高值班员处理事故的能力。

3.5逐渐建立健全教育反馈作用机制

经过对变电站值班员进行集中培训以后,其结果往往不同。想要建立健全教育反馈机制,就是要让工作者及时反馈教育活动的具体影响,并巩固过去的教学成果。纠正教育培训中的错误和偏差。此外,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教育计划进行修复和完善。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主题和培训形式,做到因材施教。

4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供电企业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在适当时间内开展模拟训练,确保变电站相关人员应急处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对其业务能力不断强化。供电企业还应定期组织技术比赛,提高相关人员设备操作熟练程度,通过这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使得变电运行人员面对事故的时候心态更加冷静,并沉着地应对,尽可能降低供电企业自身的经济损失。另外,值班人员应开展事故预想,事故预想其实就是依照设备一次接线方式,对可能会出现的事故及处理方法进行预想;不过反事故演习不仅有事故预想的特点,还需要进行模拟操作。依照具体事故认真的分析解决方案,以此思考出最适合的方案措施,有效隔离故障设备、及时恢复停电,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引发更大事故出现,并对其事故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有效避免事故出现的意见。而事故预想可以由一个人预想,同时也可以由很多人进行预想,并随时随地的展开事故预想,此方式的灵活性非常好,在日常教育培训工作中也能进行教学。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高变电站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是加强对运维值班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培训和发展活动,才能提高工作人员生产安全意识与技能水平,切实保障安全生产和工作计划、行为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杨文举.变电站值班员应对紧急事故处理能力提高策略[J].低碳世界,2016(18).

篇6

关键词:变电站;综自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 TM441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电网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现,使自动化系统成为集电网测量、控制、保护、经济运行、指标考核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网调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综自设备管理工作,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2 综自设备管理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国家电网坚定不移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加强基础管理,狠抓现场管控,检修现场安全措施管理方面主要有工作票制度、运行人员操作票制度和现场作业危险点分析预控卡以及继保人员使用的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把安全意识、制度约束、作业行为落实到现场安全管理全过程,使设备常规监督、状态检修、跟踪预控等各项措施实现无缝渗透,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均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变电站综自设备管理和专业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仍然存在以下薄弱环节需要解决。

2.1备品备件不足,部分硬件老化

变电站综自设备运行时间过长,设备老化严重,故障率逐年增加,由于部分厂家早期产品停产,加之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很快,部分备品备件缺乏,影响到故障的处理。(如东方电子DF3210管理机、后台机,四方公司CSM100B、300B等)。

2.2技术标准设计不统一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没有统一标准,包括技术标准、自动化系统模式、管理标准等问题,各厂家的设备之间接口困难,甚至不能连接,从而造成各厂家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2.3系统选型不全面

部分综自站监控系统采用小厂设备,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设备运行率低,故障率高。

2.4产品的数据接口未统一

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RTU、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讯管理机、与主站通讯远动机、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调试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给调试和今后的维护带来很大的麻烦。

2.4变电站综自改造现场安全措施未直观化、图示化

工作票、预控卡和危险点分析、计划检修任务及二次安全注意事项等现场管控项目分散,虽对检修现场所必须的安全措施做出了要求,但未能做到直观化、图示化、系统化来展示检修现场安全措施的实际布置位置,不利于检修人员全面掌握检修现场安全措施的布置,不利于运行人员正确齐全、完备的布置符合现场要求的安全措施,并且会发生漏装、拆安全措施的漏洞,又不便安全监督人员监督现场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实施。

3解决方案

为解决以上问题,厂家的综自设备应遵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用户可以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同时要求使用者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3.1要求系统具有开放性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的互操作性(互换性);包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新的发展要求;还必须考虑和支持变电站运行功能的要求。

3.2选择统一的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

目前使用标准尚不统一,许多生产厂家各自为政,造成不同厂家设备通信连接的困难和以后维护的隐患。,系统互联和互操作性差,因此,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和设备选型上应考虑传输规约问题,即在变电站和控制中心之间应使用101规约,在变电站内部应使用103规约,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应使用102规约。新的国际标准IEC 61850颁布之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过程层到控制中心将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

IECTC57即将制定无缝远动通信体系结构,具有应用开放和网络开放统一的传输协议 IEC 61850,该协议将是变电站(RTU或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到控制中心的唯一通信协议,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甚至控制中心的唯一的通信协议。

3.3 选择恰当组织模式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的方案随着变电站的规模、复杂性、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重要地位、所要求的可靠性以及变电层和过程层总线的数据流率的不同而变化。如果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式选择合适的话,不仅可以节省投资、节约材料,而且由于系统功能全、质量高、其可靠性高、可信度大,更便于运行操作。因此,把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择关,意义十分重大,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集中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和全分散式三种类型。

3.4 加强和完善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全过程生产技术管理

随着电网不断发展,输变配电设备的增多,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技术管理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管理中任务最繁重的部分。每年各种新建、改造项目繁多,因而需重点把好设备的选择、技术评价、设计审查、安装调试、工厂及现场验收试验、更新改造这几道关,才能保证变电站综自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5 理顺管理体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关系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使得继电保护、远动、计量、变电运行等各专业相互渗透,传统的技术分工、专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远动与保护专业虽然有明确的专业设备划分,但其内部联系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有设备缺陷均需要两个专业同时到达现场检查分析,有时会发生推诿责任的情况,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两专业衔接部分的许多缺陷问题成为“两不管地带”,不利于开展工作。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划分应明确,杜绝“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的现象。

3.6 规范监控基础数据信息

对电网变电站上传信息进行规范和分类。将信号进行分类,分类后相关信息查找更为方便,快捷。原则上,变电站原始信号完整上传,在此基础上,对信号进行合并,分层展示,人机监控第一层只显示合并后产生的虚拟信号,合并后信号量估计是原始信号的20-30%。在监控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时,再进入下一层菜单查看系统中保留的原始详细信息。这种方式可以解决信号精简与快速了解具体信号的两难矛盾。

3.7 加强自动化人员自我知识、技术更新及培训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微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微机自动化技术的调度自动化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因此需要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加强学习、交流需加强人员培训,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成立一只专业化的队伍,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

3.8 提高变电运行人员水平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在朝着网络化、综合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向变电站的运行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常规的有人值班变电站到屏幕的微机化、保护的职能化及整个综自系统的网络化发展,应提升变电运行人员了解和掌握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功能、结构和特点,加强对设备性能的掌握和了解,运行人员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掌握程度,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

4结束语

电力企业变电站综自设备涵盖了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计量自动化装置、测控装置、监控装置、远动装置及站内信息传输网络等。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与一次输变配电设备的关系紧密,是构成型如金字塔的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底部基础,是电网运行数据的采集设备,也是调度操作命令的执行机构。这就需要与之相关的各岗位的工作者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其规律性,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电力调度技术标准汇编 第五分册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与运行

[3] 甘肃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变电监控信息规范

篇7

【关键词】35KV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管理模式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地建成大量智能变电站,这在提高电力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也给各地电力运营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5KV变电站是中低压城市电网关键性环节,提高35KV变电站的管理水平,对提高中低压城市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意义。不过,由于受传统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影响,虽然很多35KV变电站已经达到很高的智能化水平,但工作人员素质、运行人员数量、运营管理思路等都还较为落后,影响了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水平,研究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有着极大的实际意义。

2.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监控模式

状态监控是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要工作,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必须设立相对集中的监控站和操作站。监控站通常设置在重要变电所内,对辖区范围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工况进监控,包括工况数据采集、设备状态监视,操作站主要负责开关设备的操作。目前常用的监控模式有调度集中监控、分区分级监控、监控站监控三种。

2.1 调度集中监控模式

调度集中监控模式是由地区电网调度中心集中监控的一种管理模式,辖区内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工况信息全部由地区电网调度中心监控管理,由调度中心设度员直接监视和远程操作变电站。这种模式通常用在地区电网内无人值班变电站数量较小的情况。为了使工作更有条理,通常单独设置一名值班员负责变电站控制操作,由调度员对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统一调度管理。但这种管理模式在无人值班变电站数量太大的时候不适用。

2.2 分区分级监控模式

分区分级监控模式主要应用于电网内无人值班变电站数量较多的情况,比如在一些大型城市,即按县、区、镇进行区级划分,分级设立监控中心进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采用分区分级监控模式,除了需要设置一个调度中心负责整个区域内的统一调度外,还需要按分级区域划分出区域调度,调度中心不直接参与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操作,只负责区内所有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统一调度,而实际的监控和操作,交由下级区域调度负责。目前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都采用这种监控模式。

2.3 监控站监控模式

监控站监控模式是直接建立针对某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站,监控站接收调度命令,负责单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这处针对某一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站,并不一定单独设置在无人值班变电站内,也可以将多个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监控站统一放在某一中心变电站,形成集中监控和分片监控模式。不过这种监控模式所需占用人力和物力资源较多,目前较少采用。

3.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操作模式

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需要监控站、调度中心、操作站的协调工作。目前常用的操作模式有操作站监控站一体的集控站操作模式、操作站与监控站上互独立的操作站操作模式、监控站和调度一体的操作站操作模式。

3.1 操作监控一体集控操作模式

集控站操作模式由调度中心、集控站、无人值班变电站三级结构组成。集控站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工况监视和遥控操作工作,调度中心向根据电网调度需要,向集控站发送调度指令,包括倒闸操作、限电操作、投切电容器操作、有载调压变压器遥调操作等。同时,集控站还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巡检工作和维护工作。

3.2 操作监控独立操作模式

操作监控独立操作模式由调度中心、监控站和操作站、无人值班变电站三级结构组成,同集控站操作模式不同,这种操作模式监控站和操作站相互独立工作,由调度中心统一管理。监控站负责无人值班变电站各种运行工况的监视和遥控操作,而操作站则负责调度中心所下发的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指令,以及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巡检和维护工作。

3.3 监控调度一体操作站操作模式

监控调度一体操作站操作模式由调度监控中心、操作站、无人值班变电站三级结构组成,这种操作模式下,监控中心和调度中心集成为一体,直接负责各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工况的监视和遥控操作,同时根据电网需要向操作站相关指令,由独立设置的操作站执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工作,同时操作站还需承担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巡检和维护工作。

4.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检修和故障处理模式

4.1 站内设备检修模式

35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检修时,需要操作站检修负责人向调度中心提交检修计划,调度中心根据电网情况给予检修许可后,操作站检修人员向变电站监控中心办理工作票,变电站值班人员根据工作票确定停电范围和安全措施,并向调度中心报请,在调度中心审核无误后向监控中心下达指令,值班人员向检修工作人员下达工作许可,值班人员在检修人员检修整个过程中,担任站内值班员和工作许可人的工作。在检修工作结束后,由值班人员检查验收,办理撤工作票手续向调度中心报请竣工,由调度中心发出拆除安全措施指令,使设备恢复备用状态,再根据监控中心人员回复,遥合开关使设备投入运行。

4.2 线路检修模式

无人值班变电站线路检修,应当由辖该线路的无人值班变电站负责人提出检修计划,并提前一天向调度中心提出申请,调度中心根据电网情况审核之后给予确认,由变电站签发工作票,根据停电要求和安全措施填写操作票,上报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在审核操作票无误后遥分开关并向站内工作人员发出指令,检查开关是否断位,各项操作是否正确执行,再由站内工作人员向调度中心回令,向线路检修负责人下达工作许可。在线路检修结束后,由站内工作人员验收并向调度中心报告,调度中心向站内工作人员下令检修线路拆除安全措施,使线路转为备用状态,站内工作人员执行相关操作后向调度中心回令,调度中心再根据电网运行情况遥合开关使电网重新运行。

参考文献

[1]李耐心,季国华.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的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2009(S1)

[2]张俐,张长勇.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01)

篇8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危险点

作者简介:马云(1972-),女,回族,湖北武汉人,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局变电工区,工程师。(宁夏 银川 750021)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058-02

作为衔接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的关键,智能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流向和调整电压的重要电力设施,是智能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汇集的焦点,对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智能化变电站的改造,对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防御多重故障、防止外力破坏和防灾抗灾能力,增强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提高电网更大范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从变电运行专业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在智能化改造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来保证智能化改造工作的安全进行。

一、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概述

智能化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以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功能。除了变压器、开关设备、输配电线路及其配套设备之外,智能化变电站在硬件上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大量新型柔流输电技术及装备的应用,智能化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进行高度的整合与集成,所有的装备具有统一的接口。智能化变电站是采用先进的传感器、信息、通信、控制、智能等技术,以一次设备参量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变电站实时全景监测、自动运行控制、与站外系统协同互动等功能,达到提高变电可靠性、优化资产利用率、减少人工干预、支撑电网安全运行、可再生能源“即插即退”等目标的变电站。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同时涉及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的更换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既要保证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其他运行设备的安全,还要尽量缩短设备的停电时间,往往任务重、时间短。

在对老旧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过程中,运行人员的停送电倒闸操作频繁、一二次设备改造牵扯面广,接线复杂。改造中多专业、多单位、多班组交叉作业,现场人员多,人员技术素质不一、施工地点多,因此现场危险点多,极易发生各类违章和事故,为了保证用户可靠供电、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和改造现场安全,必须做好现场智能化改造的一系列工作:提前做好智能化改造变电站现场勘查,做好三措(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周密做好停电计划,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各班组做好协调和沟通工作。

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危险点分析及措施

笔者结合以往改造工程,从变电运行的专业角度来分析,重点从操作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运行设备的管理及新设备验收、人员培训几个方面来分析讨论如何做好智能化改造的现场安全管理。

1.操作

倒闸操作是智能化改造工程的前提,运行值班人员要安全、准时、快速的进行设备的停送电,才能使施工人员按时施工。

误操作是变电运行最大的事故,是责任事故,因此一定要杜绝误操作事故。

智能化改造工程涉及大量的停送电倒闸操作,由于工期的要求,每天要早早的停电,送电时也已经很晚,还要准备第二天的停电,且改造后的设备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送电时出现,都会延长送电时间,所以运行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因此误操作的风险也就非常大。

(1)操作中要严格遵守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1)合理安排检修工作任务,杜绝停送电操作的过度集中,造成人员工作量太大而影响倒闸操作的精力。

2)严格执行两票管理规定,防止误操作的发生。

3)严禁解锁操作,遇有微机五防方面的问题妨碍操作时,要及时汇报站管理人员,由站管理人员联系工区五防专责到现场进行处理。

4)提前做好倒闸操作的各项准备工作:

①合理安排每天早晨的交班和接班值倒闸操作任务。

②由当班值准备好本值的当天及第二天的所有操作票,并由监护人和值班长进行审核。

③提前做好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及验收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工作,指导书要切合现场实际,真正的分析出其中的危险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告知全体值班操作人员。

④做好五防系统的检查和准备工作,检查五防逻辑是否正确,电脑钥匙是否正常,五防系统一次接线图是否正确。

⑤工器具的准备,在倒闸操作前检查安全工器具是否完好、合格;检查录音笔、照明设施是否齐全完好;检查倒闸操作使用的操作工具、扳手、钳子、螺丝刀等工具是否充足,金属裸漏部分必须绝缘包扎完好。

5)做好监护工作,所有倒闸操作站管理人员必须有一人进行第二监护,遇有大型或复杂的倒闸操作须相应增加第二监护人员。

6)站管理人员必须提前到达操作现场,检查倒闸操作的准备情况,并进行现场监护。

(2)注意设备的验收,保证新设备投运操作正确。

新设备在验收阶段运行值班人员要始终跟着验收,验收期间要特别注意设备的性能接线、设备的操作方法、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还要验收设备的五防功能是否齐全。投运前,认真检查设备的检修、试验记录,检查各项试验是否齐全合格。这样,在设备投运当中才能杜绝事故发生。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由于施工单位存在大量的临时工,其人员素质、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较差,因此经常性存在习惯性违章,现场违章一般表现为随意扩大改造范围、不遵守安全规定及习惯性违章。重要表现为:随意跨越拆除遮拦进入非工作区、安全帽佩戴不规范、着装不符合要求、多高作业无保护措施,高出作业随意上下扔物件和工具等。

(1)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合理。

1)工作负责人认真填写工作票,工作票签发人及时签发工作票,保证签发内容正确、完整,并及时流转至工作票许可人处,并通知工作票许可人或当值值班负责人。

2)值班人员根据工作票所列措施逐个做好安全措施。保证改造设备可靠接地。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改造设备的周围实际接线情况,加装个人保安接地线。

(2)认真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值班负责人再次全面检查工作票各项内容的正确性,发现措施不全及时补充,保证按时许可工作票。

值班负责人再次全面检查工作票各项内容的正确性,保证按时许可工作票。

施工现场完善各类安全标示牌的悬挂。

工作票许可人许可工作票时必须到现场检修许可,向工作负责人交待所做的安全措施、停电设备、带电运行设备及安全注意事项,必须使工作负责人明了,然后双方确认签字。

(3)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控。

1)每日值班人员定期巡视施工现场,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监督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发现违章立即制止和纠正,若不听劝阻,可以进行停工学习,待改正后再复工。

2)每日开工前,检查所有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要求,是否齐全,发现问题及时补充。每日收工,检查现场是否干净,督促施工人员及时清理现场。

3)严格规范作业人员的着装,着装不规范者严禁进入变电站和作业区。

4)装拆临时检修电源,必须由运行人员同意,并在运行值班人员的监护下在指定位置接入,严禁私自乱接。

5)检修电源末级应有相应的防漏电、防短路保护装置,对于无保护或保护不全者不得进行电源接入。

6)每日开工及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检查电源箱是否完好无破损。

7)施工用的起重机械和工具无接地或接地不完善和规范,现场使用的起重机械和工器具必须按规定可靠接地。

8)加强接地线的管理,由于设备拆除造成接地线临时拆除的,要做好记录并在交接班时交代清楚,设备恢复后,及时恢复接地线。

3.加强运行设备的安全管理

(1)做好日常设备巡视、维护。

运行设备的安全与施工改造现场同样重要,每日除做好现场监护外,还要注意运行设备是否安全,施工中拆除电缆、断开某些电源时,还要考虑对运行设备是否造成影响。每日要按时对运行设备进行巡视,发现缺陷及时上报处理。

(2)倒换运行方式后,要加强巡视测温。

在改造当中,经常会倒换运行方式。在倒换运行方式后,要加强设备巡视测温。对不常运行的刀闸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存在发热问题并针对性的做好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

(3)电缆孔洞封堵严密。

智能化改造期间,电缆的抽放频繁,电缆沟盖板及电缆穿孔经常是打开的,每日收工时要及时盖上封堵好。防止雨水灌入及小动物进入,而造成接地短路。

4.做好设备的验收及人员培训工作

对于送电操作必须把握设备的质量关。包括:一次、二次设备的检修安装质量关、设备的操作关(保证设备可可靠操作,闭锁功能正确)、信号核对关(保证信号定义准确、后台机、调度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功能的实现;保证遥测、遥信信号上传正确,遥调、遥控功能正常实现。),这样在送电时就可以正常、顺利的进行倒闸操作,保证按时送电。

(1)工作负责人要完成检修、试验、保护及自动化记录填写完整工作,做出可以投运的结论,运行人员送电前要检查所有记录是否齐全,与调度核对定值是否正确。

(2)运行值班人员要始终跟着验收,验收期间要特别注意设备的性能接线、设备的操作方法、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

(3)现场验收。结束工作票时要检查作业现场的环境是否整洁、无杂物,并恢复原状。

(4)送电前要检查一、二次设备各类标识是否完善清晰。

(5)要做好运行人员的培训,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是一项复杂而全面的改造工程,除了以上的危险点外,还应该做好一些其他的工作,要加强保卫工作;要加强施工车辆及起重设备管理;要加强动火作业的管理等。从而保证智能化改造任务的现场安全。

三、结束语

对于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工程,从运行人员的角度来说,是一项从头至尾全过程负责到底的工作,现场大、工作复杂、人员多、危险点多,运行人员的责任也就更大,因为他们是变电站的主人,是设备的主人,变电站内的一切都是他们的责任区,所以做好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危险点分析,采取适当、积极、正确的措施,做好风险管控工作,做好现场安全工作,对保证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安全、顺利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9

关键词:变电站 电网 基建 安全监理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也如日中天。各地市都在大力发展电力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已经意识到:对于建设工程抓好施工安全的工作,不仅能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能确保工程的工期以及工程的效益。下面是一些个人认为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理工作方法:

1、认真落实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安全监理工作的第一步是对所有变电站的施工人员树立人人重安全、人人讲安全的意识,每个施工人员都肩负着艰巨的责任。对施工人员应该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考核,切实落实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知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完善施工人员预防安全知识,以及在紧急情况的自救能力;在变电站区域内应该张贴一些类似“安全警示”的标语,用来警示施工人员预防多发性、季节性的安全事故。制定规划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计划,按时完成培训工作。

2、提前做好演习

变电站施工的安全教育活动是发自内部的一种安全教育活动,它的意义在于对全体施工人员形成系统性、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一定要开好安全教育会议,并每周坚持安全日的活动,做好安全培训工作。

2.1 变电站建设的施工方案与实际结合

根据最后确定的施工方案,联系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施工方案。重点研究方案中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危险点、安全措施、施工方法等进行分析。使每个工作人员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每周组织安全日活动,进行交流,分析不安全的因素,谈论疑难技术问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2.2 分析查找危险点

对于施工方案,应对危险点进行分析。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编制危险点的控制表。最后,在交底会上将存在的危险点完整的向全部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大家心中都有数。危险点的分析应突出重点,找出主要的危险源。对于新建变电站的施工过程中,要立足于防高空坠落、设备吊装失控、用电设备外壳未接地、个人安全用具配备不齐。佩戴不正确、调试不按规范执行等。在运变电站施工主要防站用电系统失电、防误操作、防直流系统接地、防误碰以及防改造过程里薄弱接线时变电站全停等方面进行危险点分析的排摸工作。控制措施要操作性强、针对性强,能切实控制危险点。

2.3 审核停电申请

停电申请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牵涉停电操作的合理化。监理人员在审核停电申请时,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认真核对停电范围和施工方案的内容是否相符;(2)施工中,对施工单位临时增加的工作内容需要停电申请时,一般不予受理;(3)停电申请的工作内容、安全措施,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考察;(4)总监应亲自审核停电申请,确认无误后,提交至调度。

3、建立安全生产的责任制

变电站的施工人员是变电站建设主力工种之一,是生产的第一线,切实保证电力安全运行关键的岗位。保持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方针,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的规程规定,落实安全生产任务,接受安全监督、指导等。所以,必须建立合理的变电站安全生产的责任制。

变电站安全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项目经理,他的安全责任心和意识决定了安全管理的水平。施工过程中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应由项目经理负责,要教育职工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和劳动纪律,坚定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带领职工贯彻执行规程,及时制止各种违章违纪行为。

安全施工中项目经理的助手是安全员,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安排好安全培训的工作,对违章违纪行为及时指出并制止,做好记录行使处罚权利。

4、完善安全装置的管理

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对于防止错误操作起到良好效果,它是生产中防止技术员错误操作导致事故的有效防范措施。事实证明,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存有缺陷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一切可能引起误操作的高压电气设备,必须设有防误操作闭锁装置与防误电气的闭锁回路。现代变电站的设备可以保证安装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所以防止错误操作的首要任务是强化对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管理。

变电站职工要做好维护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工作,意识到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意义在于保护自身的安全,做到:(1)防误操作闭锁装置运行情况应归为巡视检查的项目,所有防误操作闭锁装置都应保持完好的状态。(2)在站长的监督下,每月进行一次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全面检查和维护,包括钥匙是否开启灵便、除锈、清扫、刷漆等。(3)加强保管万能钥匙,正常操作中禁止使用万能钥匙,特殊操作时如检查需要、紧急事故处理及转移负荷的操作,站长同意以后才可使用。

倒闸操作进行时必须按照操作顺序进行,禁止在原因不明前进行强合、强分操作;操作失灵时电动操作设备也应查明原因,在不能查明故障时禁止就地手动的操作。若是机械部分或开关闭锁故障先停止操作再消除障碍。不然,必须确定是闭锁装置的故障,得到站长许可后,才能解锁操作。

综合自动化的系统在变电站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普及开关电动操作,数字逻辑防护闭锁微机型逐渐的推广,安全可靠,操作速度快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将大量普及应用,为变电站值班人员带来的既是福音,也是挑战。因为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应用虽然能减少操作人员错误操作的概率,保证人员安全,但是职工需要更努力的学习新知识,才可以使用新的设备。

5、按时监督检查现场

工作性质的限制导致变电站职工对布置安全措施、设备巡视、倒闸操作等工作重视。但对变电站的施工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职工认为完成任务就是按照工作的要求布置施工任务,施工人员经过批准开始工作。对施工人员工作中的违章违纪,未及时的制止,造成了施工事故发生。

实际情况中,事故发生在施工现场的情况时有发生。施工人员素质的原因排除在外,建设施工现场安全和监理人员的责任心也密不可分。具体原因如下:(1)执行人员对于施工现场工作任务的安全要求尚不明确,完全依赖工作负责人把关;(2)对工作现场中危险源的安全意识不强、分析认识不到位,认为经常性工作不存在问题,思想上麻痹大意。(3)在工作现场施工人员为工作方便任意改变安全设施位置的行为,结束后仅仅要求恢复原状,完全忽视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曾有变电站发生施工人员私自改变安全遮拦的位置,登上带电的设备,导致人员被220KV的高压击伤,造成遗憾终生的事故!

针对上述因素,监理人员应对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以下方面加强管理:(1)对新建的变电站,监理人员必须必须到位,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提高监理人员的责任心。(2)岗位技能加强培训,业务素质稳步提高。(3)现场勘查时规定勘查人员必须和施工人员共同进行,让施工人员清楚对于将进行的工作中需要安排哪些安全方面的措施,加强运行和施工的协调。(4)安全检查现场,禁止施工人员任意移动更改安全措施,对带电危险位置必须设置明显的标识。

监理人员在建设现场时,安全措施做好的同时还应增加巡视检查,监督检查施工人员在现场有无违章行为;在现场发现违章现象必须当即制止并上报。监理人员时刻牢记自己职责,发生一切事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6、结语

安全监理的工作是电力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投资、进度、质量共同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四控”、“两管”、“一协调”体系,对立统一是它们的特性。变电站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是落实贯彻上级有关的安排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法规》和《电力建设安全标准》进行施工,消除施工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冒险性,落实安全技术的措施工作,杜绝各种不安全的隐患,使工程建设保持“在控、可控、受控”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韩新海.浅谈变电技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篇10

关键词:变电站;倒闸操作;防误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向高技术的方向发展。然而我国变电站的优化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力工程的企业发展,对于我国电力工程行业来说,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我国的电力工程的进步与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的新步伐下,我国变电站的倒闸操作中,防误对整个变电站的发展尤为的重要。

一、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关键点与关键过程

对于目前而言,变电站倒闸操作主要是变电运行中重点工作,一般是贯标工作中关键过程确认的具体表现,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通过对变电站倒闸操作现场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进行探讨,对各个过程中影响操作质量,就会很容易造成操作失误的关键点进行控制,因此,我们可以提高运行人员倒闸操作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变电站操作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应根据停电计划的工作量和操作人员安排要合理,并接受指令人、记录人的分工要明确;其次,要求安全工器具、仪表、接地线、围栏、标示牌都要齐全足够,照明、通讯工具要正常,录音电话可以进行使用及磁带要足够。最后,要与调度核对命令的下达方式及顺序,要提前准备操作票。并要核对改变运行方式的保护值,如果是在操作过程中更改,就应安排配合的人员。

(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点及关键过程。第一,要明确操作的总体要求,操作中坚持唱票复诵制,按票操作;不得传播与操作无关的新闻,以免分散操作人员的注意力;不得中途离开操作现场,防止单人操作,错走间隔,不得随意解锁操作,为了防止强制解锁造成误操作。第二,提前送往接地点的接地线,不得随意乱放,只能放在将要操作的间隔,随意乱放可能会造成带电挂地线恶性误操作或者人身事故,操作用具也不能放错间隔,放错会造成误入带电间隔或误断合开关等误操作。第三,重点防治误合接地刀闸,例如:电压互感器检修误合母线侧接地刀闸;要清楚接地刀闸部位及合上后的接地范围,特别是母线有多处接地刀闸的,用哪组一定要清楚,应区分母线与电压互感器接地;应注意试验工作中临时变更的安全措施的设置与恢复。

(三)操作后的全面检查。首先,停电设备要符合检修条件。工作中不存在误碰带电设备的危险。如果发现不具备检修条件的情况,应主动向有关方面反映,提出看法和相关的要求,经批准后再作处理。其次,对于挂标示牌、装设围栏、接地线、接地刀在符合检修要求的同时,还应与工作票签发一致。作业中上层的带电点交待清楚,设专人监护。最后,在检查远动和备自投装置的状态,防止检修中随意对开关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人身或者设备事故。

二、倒闸操作的安全要求

(1)操作票的合理执行;(2)操作的安全监护;(3)送电操作的要求;(4)停电操作的要求。

三、倒闸操作防误的安全监控

(一)倒闸操作前的安全监控

(1)在接到工作票后,监护人应该认真审核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的实际内容。在确认无误后,应根据工作任务填写危险因素控制卡,对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2)在调度下令填写操作票时,监护人和操作人必须再一次进行核对操作任务、操作目的、停电范围及设备运行的变更,同时要考虑保护与自动装置的相应变化。操作人填写操作票时,应将操作任务逐项填写在操作任务栏内。对综合操作令,应参照现场运行规程,逐一拟定操作步骤。操作人填写操作票后,先自查,确认无误后,再交由监护人审查。遇有重大或者复杂操作,操作票有操作队长及技术员审查。操作票审查合格后,要在模拟图上进行模拟预演。预演时要求操作人、监护人严格按照倒闸操作的技术规范进行唱票、复诵。(3)在开始操作前将操作中所需的安全工器具准备好。检查验电器是否良好,对绝缘手套进行充气试验,检查有无破损;对绝缘棒及安全帽进行外观检查。最后,检查着装是否符合操作的要求,标志佩戴是否正确。

(二)倒闸操作中的安全监控

(1)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严禁随意使用万能钥匙。(2)严格按规定验电,确认无电压后立即装设接地线。(3)合闸送电前,认真检查现场地线确认已经全部拆除后,再进行合闸操作。(4)操作前认真核对开关名称、编号、运行状态,严格执行监护复诵制。(5)操作前应检查瓷瓶支柱,发现有缺陷时应及时停止操作。

(三)倒闸操作后的安全监控

(1)停电倒闸操作后的安全监控。在停电倒闸操作结束后,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有监护人监护,操作人按照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布置规范合格的现场安全措施,以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检修试验工作结束后,要严格按要求对检修质量进行验收,同时还要注意工作地点有无遗留物,以保证送电倒闸操作的安全。(2)送电倒闸操作后的安全监控。送电倒闸操作结束后,监护人、操作人必须检查安全工器具是否按要求定点放置,模拟图与实际运行状态是否相符,各种记录是否正确完备,符合有关规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上倒闸操作防误的分析,了解运行倒闸操作过程中的相应技术要点,并在运行实践中注意把握,弄清楚操作过程中每一项操作内容的目的和操作原理,掌握操作步骤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每项操作与系统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运行人员的操作质量,避免由于操作方法不当、疏忽检查和异常现象判断不清等原因,造成的设备异常或事故的发生,从而为变电站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常艳萍.浅谈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分析与预控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5):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