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与电视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与电视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广播电视技术离不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等的支持。广播电视的信息交流主要依靠现代化传播手段。在声音与图像方面,都需要先进的技术进行支持。随着大众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行业的节目种类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清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都保障着广播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使得广播电视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促使广播电视行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广播电视中引进新技术,是推动改革的动力。
一、广播电视的新技术
在广播电视行业中,传输技术是广播电视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广播电视的传输技术非常丰富,主要有波分复用技术、光纤技术、微波技术、SDH数字技术、GPRS技术、动态IP技术等等。在广播电视中运用这些技术,对其发展与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波分复用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波分复用技术是一种有线传输技术,可以在一根光纤中进行多个信道的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根据实际的业务需要,可以对这些信道进行自由的组合。在广播电视中,可以利用波分复用技术技术来扩大网络的宽带业务提升通信速度波分复用技术拥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系统保留性。能实现信号的双向回传。波分复用技术能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有助于广播电视领域网络升级。
光纤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光纤传输的原理是利用光纤纤心的折射率进行信号的传导,可以分为单模光纤和多磨光纤。利用光纤技术,能提高传输的效率。广播电视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阻碍,任何波长的信号都可以通过光纤进行传输。通过光纤传输广播电视信号,能保证信号的稳定性与质量。
GPRS技术与微波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GPRS技术与微波技术都是无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传播技术在广播电视技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实现信息的远程控制,同时无线传播技术具有良好的保密特性,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微波技术,可以拓展更多的增值业务。微波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行业,不需要依靠线路,可以实现信号的大范围覆盖,使广播电视的传输向着简单化、快捷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能节省广播电视维护方面的资源。
二、广播电视的改革
广播电视改革结合三网融合的推行。三网融合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根据国务院部署,2013年到2015年是三网融合的全面推广阶段。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相关相关领域都在三网融合中取得了新的进展,互联网电视的管理政策对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业务的融合与发展进行了规范,使得三网融合进程的方向更加明确。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在推行三网融合的过程中,也存着很多问题,第一,三网融合主要是提供直播频道服务的业务,与有线电视网的服务性质非常相似,容易形成替代性竞争的局面;第二,通过对组织形式的创新改革,转变广播电视与电信的体外合作经营为体内融合经营,使得融合体制更为完善,对IPTV广播电视与电信进行公司化联营进行探索,使得用户系统与计费系统能够实现共享。
广播电视改革中建立健康的发展机制。广播电视行业需要重视创新创优工作,加强宏观调控,对低俗媚俗的节目内容坚决抵制,对荧屏的声频进行净化,调整节目结构,使之更为合理,导向更为明确。首先,对综合频道节目进行重点整治,重点针对卫视频道的节目,治理过度娱乐化与低俗化的问题;其次,需要最广播电视广告进行治理。电台、电视台的主要财源是广告。由于创收压力大,很多电视台对广告的播出率进行了提高,还有个别的违规情况出现。广播电视改革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广告的播放,这样的举措能有效引导广播电视台进行节目的创新;再次,需要对节目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在广播电视台中建立科学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对管理进行改进,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活动起到引导作用。
广播电视改革按照市场需求推进制度转变。现阶段广播电视产业改革的主要领域为经营性资产剥离转企以及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这些改革使得广播电视产业板块基本成型,并且随着发展在逐渐强大。但是,广播电视产业的改革需要保持着务实的态度,并且需要科学的计划。目前,广播电视产业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第一,要加快转制的步伐,建立起合格的市场主体。不断加强市场意识,建立现代化的器乐制度,加快形成能够面向市场的广播电视产业体制机制;第二,促使广播电视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加快产业发展的速率,促进广播电视产业在改革中更好、更快的发展;第三,对广播电视产业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开放广播电视产业,使之面向社会资本,并且以国企为龙头导向,以民企为主要力量,形成新的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格局。
篇2
引言: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技术的变革,传统媒体中摄像技巧对节目的播出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注重科学分析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艺术应用和表达技巧,实现新媒体技术手段的科学应用,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摄像效果,推进传统媒体的摄像技巧的创新应用。
一、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基本要点分析
(一)镜头的稳定性。
广播电视中摄像技术的应用是观众与广播电视沟通的最直接平台,为了进一步优化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谁摄像师要保障摄像镜头的稳定性[1],避免出现新闻传播画面的抖屏、画面不稳定的情况出现,同时,摄像师注重拍摄画面的稳定性,也是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画面图像不失真的重要平台。此外,摄像师控制画面稳定性也需要注重摄像中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连接空隙,注重推、摇、退、引等摄像镜头跟进中画面镜头切换之间的摄像画面的为稳定性,从而保障广播电视画面的艺术性和连接性。
(二)摄像色彩的搭配。
摄像色彩的处理也是摄像技巧之一。一方面,摄像色彩的搭配体现在节目画面背景与节目主体之间的色彩搭配,摄像师进行摄像中需要遵守“明暗搭配”的画面色彩搭配原理,进行摄像画面的拍摄,如:节目主体为旅游类节目,那么,节目中画面可以选择颜色较为明亮的色彩作为主要的画面背景。如,应用一大片绿色的森林作为节目摄像背景,颜色鲜明的摄像背景配上优美动听的画外音,是广播电视节目的艺术性进一步升华喜爱[2];另一方面,摄像画面的色彩搭配也需要摄像画面与电视节目的节目性质同步想,使电视节目摄像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节目的波出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达到丰富节目内容的艺术表达效果。例如: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画面摄像要将焦点放在新闻播音员的身上,此时的摄像背景效果要淡化,最大限度的突出新闻播音员;而美食类节目的摄像技巧不仅要将美食作为摄像的主体,同样应用注重美食制作人的制作主体和品尝者的神态特写等众多类型的画面色彩搭配,实现广播电视画面拍摄多而不乱的画面效果。
(三)摄像圈运的调整。
广播电视节目中摄像艺术的把握要点体现在摄像圈运的调整。简单而言,就是注重把握广播电视节目中镜头光焦的聚集与离散,一种称为近焦远用。这种摄像及技巧主要是应用近景拍摄手法拍摄远处的景物,例如:摄像师为了凸显长城的壮观,可以应用近景拍摄方式进行画面拍摄,在近景画面拍摄的基础上拉伸拍摄镜头,达到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作用,从而突出摄像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塑造画面的艺术效果[3];另一种为远焦近用。这种拍摄主要应用于近景拍摄,与上一种拍摄方式存在着一些相似,同样应用摄像一步一换景的摄像原则,增强摄像画面的立体感和艺术形式感,强化广播电视摄像的艺术表达效果,实现画面的科学性把握。
二、进一步优化广播电视摄像艺术与技巧的措施
(一)注重广播电视摄像的节目构图效果。
为了进一步优化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艺术效果,摄像师在把握以上摄像技巧的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摄像技巧中摄像构图的优化,一方面,注重应用色彩搭配技巧与拍摄画面中色彩,亮度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的把握。例如:积极应用颜色鲜艳的亮色调构建摄像画面明亮,同时为了增强电视节目画面的艺术性,应用淡出光圈艺术手法,调节摄像的亮度,丰富广播电视摄像中艺术性的融合应用[4];另一方面,注重广播电视摄像画面的艺术构造,可以将美术创作中的艺术结构融入到摄像画面的切换中来,例如:应用美术中写实艺术性创作理论与基本摄像技术融合,这种摄像技巧应用于新闻类节目摄像中,能够大大提高电视节目摄像画面的感染力。
(二)新型网络摄像的应用。
广播电视是我国媒体发展的代表,为了进一步推挤我国新闻传播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创新新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摄像技术中的应用,一方面为摄像技术上的创新应用,摄像师为了增强摄像画面的稳定性,可以为摄像机设定自动对焦功能,当摄像画面出现波动或者摄像画面失真的情况,摄像机能够自动稳定摄像画面,从而应用新的技术手段能够准确的把握摄像要点。此外,依据广播电视节目对节目画面的要求质量不同,可以将数字高清摄像镜头作为主要的备选镜头之一,例如:高清摄像镜头可以应用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写镜头应用[5],但同时,由于高清摄像镜头对画面刻画的清晰程度较高,画面质量表达效果性较好,高清摄像镜头的应用也需要摄像师较高的艺术水平,才能够实现广播电视摄像技巧的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节目中摄像后期制作中的应用。采用网络计算机摄像专业剪辑技术手段,这种剪辑手段中的摄像后期处理技术形势多样,结构处理中艺术表达手段的应用形式更加多样化处理。例如:应用淡入淡出效果,对电视节目摄像中摇臂摄像与移动摄像的画面进行连接,大大提高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连接性特点,推进我国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应用。
结论:广播电视节目中摄像技巧的把握与应用对节目的整体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摄像画面的艺术效果,摄像师科学把握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技巧和关键点,同时将新的传播手段应用其中,促进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创新发展。
篇3
1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存在的管理问题
①由于我国当前在所有区域对广播电视技术监测极具匮乏,更不可能实现技术监管和部门管理的有效衔接。譬如,在绝大多数地区的监测技术没有形成极为明确的管理部门,当出现问题时也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应管理方法进行修复,当前存在的监测技术急需升级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②技术监测部门的管理权限受到较大的限制,因为技术监测管理部门必须获得必要的权限时才能够实现对监测技术的有效管理。然而我国的广播电视监测技术部门所获得的管理权限受到了极大地限制,这样的发展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需求。
1.2设备、业务等的不足阻碍监测技术的发展
对于广播电视的监测必须有足够的监测设备作为支持,然而我国当前在绝大多数地区的广播电视监测设备却极度匮乏,即便有相应的设备也较为落后,急需升级和改良,这也是影响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监测设备简陋的同时所能囊括的监测范围也极为有限,与现代化的监测发展需求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也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由于现有体制的限制,使得我国的广播电视监测技术依然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准,因此,应当勇于打破现有体制,建立全新的科学管理体制,从而促进广播电视转播监测技术的快速化发展。
2解决广播电视监测技术问题的几点建议
2.1加强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管理,促进技术的快速发展
上文提及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管理是极为重要的,我国对于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将管理部门的职能进一步明确,在所有地区设立专有管理部门,并进行对接管理。所成立的管理部门应当为政府部门的下属机构,但是必须将职能责任明确;
(2)下拨专用资金,进行监测技术实行管理服务,本处所涉及到的管理服务在包含技术日常检修的同时还应当包含对技术的研发和升级;
(3)我国的政府管理部门应当将管理权限下拨至地方,具有相应监测设备的部门应当对广播电视监测技术进行负责,有效扩大监测权限,保证技术的全面化发展。
2.2进一步优化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
对于监测技术的优化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其中技术使用所适用的范围,在业务范围扩大的同时,采用相应的方式提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基本质量,对于不同频段信号之间产生的影响进行监测和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另一方面来说,进行监测技术的更新,在确保建立有效的技术监测系统的同时还应当对现有监测技术进行升级,以满足快速化发展的媒体传播需求。我们在监测技术进行实时更新和升级的同时应当积极开展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以此提升我国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进一步成长。
3结束语
篇4
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发射机安全、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国家广电部为全国广电部门制定了全面、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必须遵照执行。北京中关村,是实现可视化、数据化、智能化管理的基地。采购“中关村”技术及其设备,借助移动网络系统,所有技术管理工作的新设想,都将全部变为现实。发射机监控系统智能化,主要体现为故障报警与主、备发射机出现故障时,主、备机自动倒换工作。例如,发射天线系统故障、发射机故障、信号源故障等,发射机监控系统及时报警,而且显示故障部位,便于技术人员及时处理。主发射机发生故障时,监控系统随即关掉主机、备机受电脑自动控制启动工作。视频监控系统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台不是超市,不是停车场,视频监控系统不是用来防盗和监控机房人员的值班态度。视频监控系统要对准“配电柜”的电流、电压表,对准发射机的入射、反射功率表等,使工作人员知道机房有几台发射机在工作,知道用电情况,知道天气好坏等。
2完善供电系统
人身安全要放在第一位。技术人员与“电”打交道,完善供电系统十分重要,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用隔离变压器供电,完成“烧”电烙铁、维修维护的设备用电、UPS用电、所有电脑、监控系统、发射机控制桌等,这些部位最应该勤于维护,因为十分容易“触电”。二是黎平县广播电视台在400平方米的机房工作区内,重点建设有接地电阻为0Ω的防雷接地网,所有房屋全部为钢筋网络屏蔽,在雷雨天气能够保证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三是低压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相五线制是中央广电部的要求。设备机壳PE线与电源N线的电位为0V,这是降低发射机CPU处理系统故障的唯一手段。广播电视发射台是重要用电保障单位,但县级台仅有一路高压电源和自备一套发电机电源。但是黎平县广播电视台一路高压电源,却安装了两台变压器(一主一备),还有一台放在地面的高压变压器作为更换设备。这就是黎平县广播电视台努力实现0秒停播率的重要保障和工作态度。
3确保天线最大辐射功率,提高节目质量
天线输出最大功率,是群众正常高质量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将多套调频广播发射机的发射天线组合为一副高增益天线。三套UHF波段发射机各有一副独立天线(在一个铁塔上安装的面包天线),通过技术改造,使主馈管等长、分馈线等长,将改造后的天线通过“天线开关板”“同轴倒换开关”组合起来,使发射机有主、备天线。而且,通过“天线开关板”(天线开关板有阻抗变换器)组合,使多副低增益天线组合成一副高增益天线,向受众推出更高质量的节目。
篇5
关键词: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架构;设计方案
网络广播电视台是一种现代科技发展中诞生的一种新型的网络媒体。它的产生是在电视和网络的大范围普及下形成的。将地方电视台作为依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电视直播,是一种新型的电视播放手段。就目前来说,较为成熟的网络广播电台有中央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等等,相信随着用户的日益增长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更新,网络广播电视台将会成为各省市广播电视台长远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主要是对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建立技术和方案设计进行探究。
1 网络广播电视台简述
网络电视台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播放模式,不需要用户专门购买电视或其他设备,只需要登陆互联网,找到相应的网址或平台就能够观看。在现代社会的“三网融合”背景下,网络电视台得到了飞速发展。“三网融合”有利于对网络资源和网络带宽进行合理调配,使网络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从而避免重复建设,通过现代社会的较高网速,实现了网络数据和资源的实时共享。网络广播电视台由内容、渠道、平台、数据库、运营以及盈利六个简单要素构成,其中的内容就是通过将电视中所播放的所有内容加以整理分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播放出来,从而形成电视中所播放的节目;而渠道则是将内容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传播,例如电视、广播、网络等。所以网络电视中,只要可以连入网络,就可以获取各类节目资源;平台是建立在网页的客户端以及窗口,用户就通过这些平台进入并收看相关节目;数据库分为用户信息数据库和节目资源数据库,其中的一个作用是存储、管理用户信息,另一个则是收录、播放电视节目;运营则是通过相关专业制作团队进行运营;盈利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广告收入盈利,与传统电视台相似,二是通过电子商务盈利。
网络广播电视台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宣传媒体,还同时具有多种优势,主要包括及时性、数字化、多终端、互动性、信息点播、信息个性化订制以及覆盖广泛,而且它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响,只要可以连接到网络,就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网络广播电视台。
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建设是建立在各省市传统电视台平台的基础上的,将各省市电视台的所有电视、广播节目进行收录、整理,然后通过网络将节目进行分类,由同类的节目构成专门的节目频道,如电影频道、电视剧频道、动漫频道、娱乐频道、体育频道等,同时可利用互联网独特的互动性,吸引更多的用户,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特色来划分节目频道,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受众群。
总而言之,网络广播电视台是传统电视台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是对传统电视台的创新和拓展,同时也给传统电视台带来了机遇甚至挑战。
2 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架构解析
在简要地概述了网络广播电视台的要点之后,下面将进入正题,首先详细解析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技术架构。
2.1 技术架构的组成
网络广播电视是将电视和网络平台结合起来,是通过网络将电视内容播放出来的新型媒体传播渠道,由于它所具有的特性决定它需要满足安全性、高效性、实用性、开放性的要求,在能够满足这些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需要建立一个将互联网和广播节目完成共享的平台,并能够对其中的视频内容进行收集,在较多媒体中进行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系统。其中此系统还包括以下七个要素系统:
2.1.1 信息收录系统。网络广播电视台的主要职能就是对各类节目资源进行整理和收集,对这些节目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这就是信息收录系统的作用。此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视频音频信息收录系统,二是综合内容信息收录系统。其中视频音频信息收录系统主要是通过采集、调度、快编以及存储视频音频号来完成此项工作。收录系统是整个技术系统的第一个环节,是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对各种节目资源进行完整的接收,才能进行后面的整理分类,形成节目频道,最后实现共享,所以必须单独为收录系统设计一套可行的详细实用的接收方案。
2.1.2 信息系统。将节目资源整理分类好以后,就可以根据节目库的内容进行相关节目的。信息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页面,想要任何节目都可以自由地选择。
2.1.3 版权管理信息系统。版权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针对数字版权的保护而开设的一个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字版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这项工作关系到其数字产品能否在一个可拓展的平台得到安全的发展,这需要利用到密码学的技术,并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即结合系统构架和具体应用开展。
2.1.4 互动信息系统。互动信息系统就是需要在电视节目播出时,利用网络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性,该系统灵活性较高,开发难度较低,在管理上采取的是直接的接口管理模式。
2.1.5 其他业务的管理。其他业务主要是指政府信息、在线支付、游戏等第三方业务的拓展延伸,此类业务也相对灵活,而且这项系统在发展过程中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功能都不够完善,多数情况下需要加入第三方管理系统,帮助其进行管理。
2.2 技术构架的功能
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构架的功能主要是需要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将收集到的视频或音频内容进行适当的,同时对播放内容进行统一管理,控制互动系统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3 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构架方案设计
在了解了网络广播视台技术构架的组成部分以及功能以后,下面针对一些主要不足问题进行方案设计。
3.1 信息调度中心设计
信息调度系统主要是将从不同的来源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还需要对缺少音频的文件匹配对应的音频,此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较高的调度灵活性和可靠安全性,所以最好经由光纤传输,以确保资源安全可靠,维护用户的利益。
3.2 信息收录中心设计
信息收录主要包括手动形式和自动形式,手动形式主要是通过人为的手段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入库,自动形式是把直播频道的节目按照EPG进行自动入库,这个系统看似简单,却是整个系统的基础,非常重要,因此,在选编码器的时候不仅要着重考虑其性能,还要进行实测,选择效果最好的编码器。
3.3 业务运营平台设计
业务运营平台在运营初期可以加入第三方厂家进行管理设计,以学习相关经验,待到成熟阶段后可以自己运营。广告模块主要是指实现广告的和运营,如何达到通过广告获得最大的收益又尽量不影响用户的利益,是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对广告的位置和投放指标进行精确的设计。综合业务运营模块就是对观众所要使用的各项客户端、网站网页进行设计,从而实现各个接口之间的数据交换。
4 结束语
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出现,无疑是传统广播电视台的一次重大革新,既顺应了时展、科技进步的需求,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虽然作为一次新的尝试,难免有一些不足,但相信只要不断探索、更新,网络广播电视台一定会展现出它不可抗拒的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海吉.网络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093-01
广播电视技术是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物质基础,是节目物质化的手段,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和接收的过程是依靠技术通道进行的。脱离了技术通道,脱离了信息载体,不可能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系统需要积极采用各种高新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广播电视技术实现全数字化,是未来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中国的广播电视与世界同步,正在经历由传统的制作、播出方式向数字化的过渡。广播电视技术管理与维护是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管理与维护仍是行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1 广播电视工作中的技术维护特点
广播电视技术设施、设备是广播电视宣传的物质基础。广播电视技术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是进行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环节和根本保证。从节目播出环节开始,到节目传送、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广播电视宣传就是依靠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来进行的。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造成广播电视宣传不可挽回的损失。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就是为了保证技术设施、设备在任何情况下能正常运行。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总方针是“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地传播广播电视节目。这个维护方针是维护工作的综合效果,也是维护水平提高的全面反映。
1.1 广播电视系统的复杂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系统一直处于更新换代中,也正是因为如此,广播电视的系统呈现出了其内在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控制体系需要采取单频道和总控制室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一方面能够使得广播电视系统在视频和音频上有强大的转换功能,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能够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将广播电视服务于大众之中。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正是由于拥有这样的优点,也凸显出其系统的复杂性,也为日后的技术维护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因此,了解广播电视技术和广播电视系统的复杂性,是做好广播电视工作中技术维护的重要基础。
1.2 固体化发射系统的引进
所谓固体化的发射系统,是一种新型信号发射系统。这种固体化发射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由于现在技术和科技的限制,广播电视的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理想的结果,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固体化发射系统被研究开发,这种发射系统不仅经济实用,而且可靠性非常高。在科技发展飞速的今天,固体化发射系统的研发已经非常完善,是广播电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子,而固体化发射系统的特点除了经济实用外,还具有体积小,科技含量高的优点,而这恰恰也是未来广播电视工作中,发射系统发展的趋势所在。
2 广播电视工作中的技术维护与对策
对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应做到认真、细致,虽然优良的设备不会出现无端的故障,但是仍要保持谨慎的心态,对员工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做好广播电视工作中的技术维护,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降低设备发生故障几率
在广播电视的工作中,设备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如何降低这些故障发生的几率,已成为广播电视中技术维护人员的一个难题。因此,在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中,首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设备维护水平,了解设备故障通常发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且按时对设备故障进行检修,以此来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并且,工作人员要就设备问题展开讨论,并将设备所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使设备在最大限度内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广播电视系统来讲,如果设备发生故障是非常严重的,其结果能够直接影响广播电视的整体运转,而由于人们对于广播电视的依赖性,应尽量把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控制在最低。因此,作为一个广播电视系统中的设备维护人员,了解设备维护技巧并在工作中尽量避免设备发生故障是非常重
要的。
2.2 规范使用保养方法
对于广播电视的设备来讲,很少会自己无缘无故的出现故障,而在出现故障的事件中,大多数都是由于人为的使用不当而导致广播电视设备出现损伤和故障。如今,科学水平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广播电视系统的应用质量,因此,广播电视设备本身出现故障的概率并不高。在降低人为事故的方面,首先,一定要对设备有一个良好的保养,培养工作人员对广播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维护过程。其次,在广播电视系统的管理方面,也应该及时对新进的工作人员采取相关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设备的保养办法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广播电视系统的日常工作中,及时对设备提供良好的维护,并能将人为故障的概率降到最低。
2.3 对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严格把关
在广播电视工作中,设备的维护并非只是技术维护部门的责任,同时它也是技术部门以外其他的部门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因为设备的故障并非只是技术部门操作不当所产生,同时,也会由于其他部门人员的操作不当而产生故障。所以,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广播电视工作中的设备故障,就要对其他部门的员工也进行严格的管理,使其他部门员工了解到广播电视设备日常维护的重要性。由于广播电视设备的内部运行以及检查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所以一定要对各个部门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并协调好各个部门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由于其他部门员工的操作不当所产生的设备故障,而这,也是避免广播电视系统中设备出现故障的一个重要手段。
3 结束语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电视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的同时,我们更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使设备的运行能够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而除此之外,我们一方面要对相关部门的员工进行设备维护的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完善相应的措施,以便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另外,还应该广泛的吸收高素质的人才来拓宽广播电视的发展空间。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及时改正,并加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工作中的技术维护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数字调制技术;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协议;信号
早期的电视广播一般采用的是模拟调制技术,这与信号本身的来源相关。随着通信技术研究范围的扩大,数字调制作为全新的通信技术手段,对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调制技术与相关的解调技术是对应的。在实际的应用中,二者对于电视广播的作用也非常地明显。
1数字调制技术相关原理综述
数字调制技术的逐渐成熟,直接推动了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而传输数据的主要方式包括单载波调制和多载波调制。这两种技术的主要内容也是数字广播系统的主要发展的方向。无论是串行的数据传输方式,或是并行,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数据帧作为特殊的符号,对于调制方式的选择具有决定性。这些数据帧只有通过调制的方式加载到载波上,才能形成一定频率的数字传输信号。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存在着信道的概念。同时在载波的振幅与相位调制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符号映射的相关原理。所有已经标注的点代表着载波的振幅与相位,二者的关系属于正交。不同的坐标代表着载波振幅和相位的不同,对于研究数字调制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载波的振幅与相位在实际的研究中基本将二者的关系近似为正交,平面坐标的分布上也呈现出一些规律性。因此,把这种载波相关参数的位置关系又称为星座的符号映射。在调制技术中,载波的振幅与相位随着波形的变化而变化,平面坐标的表示又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故成为映射关系。相位和和振幅都是衡量载波变化的主要技术参数,则将它们作为符号来模拟实际中波形的变化。因此,图1所有的标注都是具有特定的意义,称之为星座图的符号映射。单载波的调制方式主要的原理是指在载波波形变化的过程中,用符号帧代表一个完整的整体,所有不同的波形变化组成了一个符号帧。而这些符号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表示调制过程中载波的技术参数变化。这些技术参数主要包括载波的幅度和相位。所有的符号依照串形的方式进行排列,最后形成了单载波。所谓的多载波主要是指所有符号组成的符号帧的过程中,每个子符号对应的载波不再是同一个载波。对应载波的不同,最后经过叠加方式的处理,形成了特殊的输出信号。
2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相关技术标准综述
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参考标准制定相对较晚,但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它主要强调的是传输系统中信道编码及相关载波技术参数的参考标准。常见的有多载波传输方式及GB20600的数据帧结构。
2.1GB20600数据帧结构分析
GB20600中3个不同的帧体组成了对应的PN序列。这些帧体在传输系统中所用的传输时间各不相同。帧体中数据块所占用的时间大约为500微秒。不同PN的序列,导致信号帧所占用的时间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对于传输系统的载波来说,这些技术参数的不同,对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与发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地面广播电视的传输系统,充分利用了数字调制技术的相关原理。对于其中涉及的帧头和帧体,在信道编码过程中所花费的占用时间是不同的。
2.2多载波方式的相关原理
多载波的传输方式无论在结构上还是传输机制上,其相对的技术原理都比较复杂。它的帧体和帧头对应的符号数是不同的。一般由3780个符号数构成帧体部分,意味着3780个不同的载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对于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传输系统来说,多载波技术的应用对于信号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多载波方式的传输机制中,PN序列对于整个信道的估计及抑制噪声的工作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无线信道的正常工作中,很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这对信号的传输非常不利。而相关的相位噪声必须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必要的抑制,这对整个信道的正常机制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保护间隔是多载波方式的显著特征,这对抗多径干扰的能力起着主要的作用。只有除去一些有效的数据,才有可能达到抑制噪声的最终目的。
3结束语
在现代通信的发展过程中,调制技术对于信号的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载波的主要参数是指振幅和相位,这对研究地面数字广播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数字调制技术对于整个系统稳定性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了解和掌握数字调制技术的相关原理,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地面数字广播建设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陈刚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七二五台
参考文献:
[1]杨知行,王昭诚.下一代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关键技术[J].电视技术,2011,(8):22-27.
篇8
关键词:广播电视高山台站 防雷减灾 措施 技术应用实践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各个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技术和设备也得到改进,每个站台承担的无线电波信号传输的任务也逐渐增多,但新型的设备必须采用高强度的电压才能满足其使用条件,但新型设备对雷电的承受能力弱,而且由于高山台站所处的地理位置较特殊,室外线路多,遭受雷击的概率也增大,因此开发有效的防雷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雷电的成因及其危害性
由于空气对流过强而产生的瞬间放电过程就会产生雷电,一般出现在积雨云中。产生雷电时会伴有最高可达30万安培的强大电流和冲击力,对人类、建筑和线路等都能产生巨大的破坏。雷击的方式有很多种,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等等。以感应雷来说,感应雷是直击雷过后表现的二次雷电效应,其具有的静电作用和电磁感应能够让地表有限区域内附上反向电荷,由于电流分散过程中的电阻较大,导致部分区域产生高电压。这些电量能够通过电线和房间内的通道等方式导入室内,从而损坏室内电子设施。通常感应雷强度不高但产生几率大,直击雷只有击中地面时才能造成破坏,而且破坏范围小,感应雷能够被传导到更大范围进行连续破坏,因此感应雷更具有危险性。 雷电还可以通过电磁脉冲的方式对人们的财产和安全产生危害,表现为电磁辐射危害、电流还和电磁波危害等。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电磁辐射带来的电磁干扰现象,它能够直接造成所有设备的损坏,引起巨大的工作损失。
二、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雷击过程分析
雷击对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破坏途径可以通过图表示:
雷击产生的电磁辐射能够破坏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通电线,从而干扰站内的电子设备。在站内的避雷针等防雷措施受到雷电的击中后,随之出现的超强电流也能带来大范围的破坏。同时广播站的电子信号发射系统一旦受到几千安培的电流所带来的电子辐射就能够瞬间失灵。据统计,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种破坏:
第一,电力线感应雷引起设备的损坏。即使在电线中安装了各种避雷装置,但广播台的地网电阻通常超过10Ω,甚至达到30Ω,因此在电线里的残余压力还是很高。像220V低压氧化锌避雷器在1.5KA时残压为1.3KV,若考虑10Ω的地网电阻上的压降,电源线上总残压为Uz=1.3KV+1.5KA×10Ω=16.3KV,设备由于不能够承受如此大的电压而被烧坏。
第二,地网反击导致信号发射电源体系故障。当雷电流为100KA(出现概率为20%)时,在地网电阻为10Ω时,地网电压能够到达100万伏。使用单独接地线的电源变压器距离较远,在小范围内可能产生设备表面向电源放电的反击情况。如果在这时使用避雷器,那么雷电电流产生的各种能量能逆向破坏电源;
第三,直击雷被导入室内造成破坏。直击雷能沿着台站内的接地线进入机房,由于设备的耐压性远远不够从而造成设备的损坏。
三、广播电视高山台站防雷减灾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进行地网的等电位连接
广播电视高山台站主要建立在拥有大电阻的山顶上,接地系统环境较差。据研究可以利用加大地网面积和采用角钢等耐腐蚀的钢材作为地网接地体,降低其间的电阻从而保证地网的长久连通性,同时可使用一些能降低电阻的物质保证广播站的安全。但接地网必须要短,因为长度越长会导致电阻越大。假如高山台站的每种接地线的带点都能相同,那么总体电位差大约为零,从而达到了保护的效果。
(二)建立多层安全保护措施,进行防雷实践
把雷电通过地网传导到大地是防雷的有效措施。实践得出,由于雷击电量的过于强大,必须要采用多层安全保护措施。首先,可以将室外变压器转移到站内,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变压器受到雷击的概率。再者,需要在高压变压器的出入线端口安装高压变压器的保护装置成为第一层保护,再通过在电柜端口安装稳定电压的装置作为第二次层保障。最后在所有核心设备的端口安装电源浪涌保护器成为第三层安全保障。
(三)学习借鉴成功的防雷措施,加强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安全系数
以稷王山广播电视发射中心为例,其位于高一千多米的稷王山顶,该站台负责着大量电视节目的信号传输任务,是山西非常关键的传输台站。经过几年的改造目前稷王山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在防雷减灾方面获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方面,其对于地网进行了等电位连接的改造,并在电阻较大的地方填充了降阻剂,大大减少了设备被破坏的概率。另一方面,稷王山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将室外电线转入室内,并用高压电缆线替换掉原来的低压电线,并在变压器上安装避雷线,高效的减少了感应电压对电子设备的损害,并使用GD型广电机房专用大功率稳压电源对站内设施进行了保护,为了防止下雨时出现设备装置生锈老化现象和接地线损坏等情况出现,因此工作人员往往在出现雷雨天气之前对防雷设备进行安全监测和维护,在设备上洒点盐水,努力保持广播站内的所有范围的测量值达到标准。再配上一些开关类的辅助保护措施,其一年间曾三次有效的应对了强雷击的灾害,总体来说工作成效很明显,值得各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借鉴和学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防雷工作必须要被认真对待,现在尚且没有能够完全防止雷电灾害的技术和设备出现,因此要从各方面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同时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在日常要注意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断研究防雷技术,利用科技的手段去减少自然灾害引起的破坏,保证广播电视高山站台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杨泓.防雷减灾管理及综合防雷减灾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工程,2004,(07).
[2]王巨丰,陆庆机.多雷、强雷地区高山台防雷的有效方法及效果分析[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0,(10).
[3]蔡才君.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防雷电技术的实践[J].视听纵横,2010,(01).
篇9
三网融合不断推进,
广播电视面临新形势
随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面临着新的形势,遇到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网络媒体快速发展,分流了广播电视受众,向广播电视提出严峻挑战。随着宽带网络、3G移动网络、流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使用宽带接入网络的用户群体迅速增长。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微博用户超过2.7亿人,都远超过了有线电视用户数。网民中30岁以下的占69%,这意味着电视观众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此外,网民上网的高峰时段之一,正是电视观看的黄金时段,与电视收看形成了强烈冲突。这些都充分说明,网络新媒体正在严重分流电视受众,对广播电视形成了严峻挑战。
(二)IPTV发展迅速。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城市名单,至此,三网融合已经从初期的小范围竞争与融合,得到较大发展。电信、联通在大力进行城市光网的改造,同时也开始加紧部署IPTV业务。据统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在2012年公开的IPTV终端招标数量就达到了620万台,这意味着停滞已久的IPTV业务将走上加速发展的道路。目前,全国已发展2800多万IPTV用户,并正在以每天数万用户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三)OTT TV将成为互联网电视发展方向。OTT TV是近两年兴起的互联网电视应用业务,是继IPTV之后的受到广播电视台、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互联运营商、电视机生产商共同关注和推动的新应用。2012年,广电总局向上海广播电视台发放了335万个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编号,批准了百事通200万个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客户端编号,成为第一个获得百万级OTT客户端牌照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与新媒体运营商,这也标志着中国OTT TV得到了实质性推进。
(四)高清互动电视正在打造有线电视网络的核心竞争力。自2009年9月2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等实施高标清同播以来,国内高清电视频道已经近20个,更多的电视台正在不断推进高清化制播。2011年,全国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基本上将高清互动电视作为推广终端,把高清互动电视打造成为有线网络的核心竞争力。2012年以来,甘肃、陕西、南京、广东、吉林、天津、广西、广东、重庆、上海等地区的高清互动业务也都进行了新的部署和发展。
三网融合与网络新媒体形势下
广播电视发展的思考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三网融合和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既给广播电视造成冲击与挑战,同时也给广播电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三网融合催生了新的广播电视传输渠道,其中IPTV和OTT TV就是典型的应用。这是广播电视在传统无线传输通道和有线传输渠道之外的新渠道,而且还很有可能是不需要自己投资建设和缴纳传输费的通道。这也将是广播电视扩大覆盖能力,提升影响能力,增加新的创收能力的新渠道。二是随着电信宽带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和提速,网络互联视频节目的需求激增,这正是广播电视部门的强项和优势。
(一)整合、优化、完善、建设适应新媒体需求的综合媒资系统。节目内容是我们广播电视部门发展新媒体,满足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新媒体终端收看需求,以谋求新的发展的重要资源。河北电台、电视台已经开启了各自媒资系统的初步建设,但这是保护和抢救型的第一步工作。若要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和作用,用于新媒体发展,还需要加大投入,把分散的系统整合,把媒资系统的功能完善,还要结合IPTV集成播控平台、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建设,建成适应各类新媒体终端需求的综合节目制作、播出与分发平台。
(二)大力发展和完善高清电视。随着有线电视网络发展、高清互动电视推广、电信宽带网络发展和人们对高清节目体验的进展,再加上制作、编播、播出设备逐步高清化或高标清兼容,高清时代即将很快到来,高清很快就将取代标清,这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因此,我们应加快推进高清发展,加大高清节目的制作和积累,推进标清频道向高清频道转化,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有半数以上,甚至更多的电视频道实现高清播出。
(三)建设和优化网络广播电视台。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并不单单是为传统广播电视增加一个播出与传输渠道,更重要的是传统广播电视实现转型的战略布局,是发展新媒体的内需。但是,目前已经开播的省市级网络广播电视台都面临着资本缺乏、内容单一、用户体验满意度低、专业人才匮乏等发展困境,阻碍了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一定要引入和培养具有互联网精神的专业人才。在人才配置上,要克服由技术部门、技术人员建设和运营的现象,配备专门的管理、宣传、节目、经营和技术人员,真正把网络广播电视台作为一个“台”来建设、运营和发展。另外,若要把网络广播电视台做强做大,单凭电台、电视台自己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以牌照为无形资产,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引入巨额投资,完善技术平台,优化分发网络,购买具有吸引力的影视剧和大型综艺等各类节目,合作共赢,共同打造网络新媒体产业。
(四)做强IPTV平台,强化其媒体属性,全面推进,综合发展。IPTV集成播控平台是广播电视面向各种网络、各种应用终端的总台,要注意和把握从技术平台建设、节目内容集成(甚至直接生产)、牌照申领、对外(传输网络和智能终端)合作推广等方面综合建设,综合发展。还要注意强化新媒体部门的媒体属性,把我们的网络广播电视台与IPTV等新媒体业务和部门从职能定位、工作任务、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等方面,打造成更具有媒体属性的新媒体部门。
在新媒体建设中,新技术起的是尖刀班、突击队伍的作用; 新的节目、新的内容和新的应用,应该是新媒体建设的目的和主力军。媒体 最终都是节目和内容,新媒体体现在新技术的引领带动作用上 和新的节目形态上。
篇10
[关键词]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78-01
1 广播电视有线技术的优势
1.1 抗干扰性强,网络覆盖面积大
当今社会被定义为科技化社会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的生活完全离不开信息科学技术。无论是在通讯行业还是广播电视行业,都从陈旧的技术中脱离开来。通讯技术已不再满足于通话功能,而是被3G、4G网络技术所覆盖。同样的,广播电视信息传输技术也不再使用原有的共用天线系统,只依靠同轴电缆来传输信号,而是采用光纤电缆技术进行双向电视信号传输。使电视网络的覆盖面积更大,不再局限于电视信号强弱区域的限制,同时双向信息传输技术具有多功能服务系统,部分地区受电波干扰较强,图象质量较差,带有雪花点和杂音。双向信息传输系统能够使就算是位于电视信号极弱地区的用户也能观看很清晰的电视节目。
1.2 综合利用性强,可供选择频道更多
在生活中“数字化”这三个字我们并不陌生,同样的,数字化技术也被广泛的综合应用于广播电视传输技术,它所带来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首先,电视图象的清晰度大幅提高,观看电视节目时高清晰的图象永远是用户的首选。其次是可供用户选择的频道增加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频道,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有几个卫星频道可以观看,这也就满足了用户广播电视技术的需求,使广播电视业的科学发展更加坚实有序。
2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技术的优势
2.1 减小了广播电视从业者的工作量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拥有的是更加强大、便捷的信息网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工作压力,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时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这也就促使广播电视节目的种类大大丰富,同时可供用户选择的频道也多达近百个。越来越多的电视频道开始向用户提供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电视节目播放,这种循环方式虽然满足了部分用户的需求,同时也给广播电视的工作人员增加了更大的工作负担。如果还是由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广播电视台那么在节目的安排与播放的操作上可能无法得到更好的保障。此时,先进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技术以其高效率、全智能化的优秀品质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广播电视中。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控制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这就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广播电视台的工作效率,确保了节目能够循环、科学、合理的播出。
2.2 保证了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性
服务型社会对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要求也是一样的,当今社会人们在选择时更重要的对服务质量的选择,如何能在任何时刻都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流畅的播出,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无线发射的具体任务是实现高频电磁波的点至面的覆盖,使用无线发射监控技术实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自动化播出,其操作的简易性、稳定性、安全性也使广播电视信息传输中所出现的故障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解决,从而使节目能够安全优质的播出。
3 对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健全无线发射监控系统
未来科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字化社会,如何能够保证在进人数字化社会时达到先进的技术转型,这也就要求了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完善。做到完善整个无线发射监控系统我们必须分别完善对无线设备的控制、循环细致的设备检测以及科学有效的日常管理这三个方面。这有这三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做到通过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进行智能化的管理操作,最终达成全智能化的无线监控目的。从而进一步实现广播电视行业向数字化社会的技术转型。
3.2 感知无线电技术的开发
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中对频谱资源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一些特殊而紧急的情况下,无法查找到可用的无线电频谱这就给数据传输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此时一种新生的感知无线电技术走进了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视线中。它可以通过感知无线电技术快速查找并且连接到闲置的无线电频谱,大大的改善了无线电频谱资源匮乏的情况,解决了突况中无法连接有效频率这一问题,它的灵活性和操作之能化使无线发射技术进一步的得到了发展,同时感知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十分灵活便捷的新型技术被使用其中也给广大的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3.3 空时无线电技术的开发
在更早时期的军事作战,雷达声纳技术中已经产生了空是无限电发射技术,在当时它更多的被用于电波过滤和空间定位功能。随着新一代移动3G,4G通信网络的发展,空时无线电技术被更科学的开发和应用在互联网网络范围之中。而其所倡导的空间资源理念,则引起了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兴趣,工作人员发现,空时无线电技术的开发完全可以在广播电视领域范围内得以实施,它可以完全自动化的处理无线电信号的信息资源。空时无线电技术为广播电视无线电技术引入了更加宝贵的资源
空间资源,合理的开发空时无线电技术,科学有效的利用空间资源无疑是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上的一大创新,也大大提升了无线发射技术的科技竞争力。
3.4 开发人才,保障技术
随着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无线发射技术所使用的设备都是高科技含量最高的系统装备,如何使重要的无线设备能够最高效、最高质量的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机器操作和维护。因此,广播电视部门必须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挑选,同时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技术水平培训,使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工作人员保持高技术与高水平的从业素质。在数字化电视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与科技支持。
- 上一篇:安全评价应急预案
- 下一篇: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