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儿美术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初中;美术素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美术在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广,大到现代各类建筑、工业,小到一些手工艺品。美术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既能让人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又能增强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但在我们农村初中,生源绝大部分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相当一部分来自外来务工子弟,美术教学资源和能供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素材较少,即使学生想买美术用品,它的渠道也没有那么方便,所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初中美术教育的成效。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育。”这就是要求美术教师合理开发丰富多样的美术课程素材,创造性地拓展校本课程。为了促进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我们需要就地取材,尽可能地在自己的生活中挖掘美术素材,充分地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教学。几年来,笔者一直在这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一、美术素材开发遵循三个原则
1.尽量在学生生活环境中取材,材料要新颖、有趣味性,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
艺术源于生活。笔者学校的学生生源基本来自于农村,美术用品的单一性不仅影响课堂作业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于是,笔者就从选材到制作主题,都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如图1、图2、图3,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几乎每天都会接触,选择这些材料,让学生觉得艺术离自己并不遥远,从而减小与艺术的距离感。
另外,学生对于新奇的东西总是充满好奇心,特别喜欢接触曾经没有接触过的事物,虽然是初中生,有趣味性的素材同样也吸引着他们,并能从中看出他们的创造性。学生通过自己思考,亲自动手制作成美术作品,获得快乐的同时,同样能大大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2.材料要容易获取,数量充足,便于储存
笔者学校是寄宿制农村初中,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寻找身边的材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就尽可能地在校园范围内寻找素材。从室内到室外,引导学生发现废旧材料的美,利用这些材料来设计、制作美术作品,并且寻找的材料在数量上至少要满足一个班人数使用的需求量。
笔者学校有36个班级,产生的废旧材料容易达到需求,从而使美术课顺利进行。比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平均一个班每天大约要买15瓶饮料,几天的饮料瓶收集基本就可以满足一个年级的需求量。收集到的瓶子就可以制作成各种美术作品。学生能全程参与收集与制作的过程,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同时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学生会发现原来这么普通的事物也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最终激发了他们对美术课的热情。另外,收集并巧用废旧材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节约及环保意识,提倡学生进行低碳生活,进一步提高学习生活的乐趣。
3.材料要实用,有开发潜力,尽可能的一材多用
材料尽可能达到最高利用率,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还可以把它各种不同的形式美展现出来。在这些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实践探索,研究各种不同的方法,特殊材料就用特殊的方法去表现,达到创造美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美术素材的开发与应用三例
1.鸡蛋上画脸谱
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新的教学环境,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而且热情高涨,笔者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尝试使用特殊材料。让七年级的学生用水彩笔、蜡笔、彩铅等美术基本用具在煮熟的鸡蛋上画脸谱。
材料主要来源于学生每天早餐中食堂现有的水煮鸡蛋,或者是家里自有的鸡蛋,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配合,并且充满好奇:上美术课带鸡蛋做什么?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后,课上用鸡蛋代替白纸,用材新颖了,学生在课堂上也就表现得很活跃,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快乐且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使他们对美术课有了浓厚兴趣。这样的尝试,无论在视觉还是绘画技巧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更具立体感,画起来也需要学生有更多技巧及耐心。比如,脸谱画在鸡蛋哪个位置合适?怎样才能做到对称?鸡蛋表面坚硬光滑,用什么笔更容易在鸡蛋上造型……一系列问题学生都会在自己绘制的过程中一一思考探索并解决。
虽然用食物作为美术素材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浪费,但是能蛉醚生获得欣赏自己作品的愉悦感,感受不同材料带来的美的体验,既能增强学生对美术课的热情,也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2.手指间的雕塑
九年级上册有《城市雕塑》一课,笔者从中受到启发,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小雕塑,从而了解雕塑的一些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学校学生周末才回家,所以必须提前一周提醒学生准备,但是常常有学生过完周末就忘记带材料,这是笔者为什么尽可能选择在校园内寻找废旧材料的原因之一。另外,准备的材料要能够长时间地储存且要方便携带,经过多次尝试,笔者发现粉笔头是既容易造型又方便携带的材料。
笔者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以下几步骤:
(1)提前一天提醒学生收集材料、准备工具。学生可以进行“地毯式”收集,很容易就能满足一个班的使用数量。同时,让学生准备手头可以找得到的各式工具,比如写字用的自动笔头、圆规上的针、学生卡上的别针……
(2)强调上课中的各项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制作雕塑的方法:雕、刻、塑、焊接等,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雕塑的制作方法的选择也不同。一件完整的作品几乎是一点一点用这些细小的工具磨出来的,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相当细心。
(3)各抒己见,寻找小雕塑的保存方法。笔者让学生自己保存这些作品,有学生经过实践,找到了一个好方法,用502胶水浸泡。用502胶水浸泡过的粉笔头果然掉地上也不会碎。这是学生给予的提示,也让笔者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了知识双赢的效果,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进步。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一再强调工具使用的安全性、材料节约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及环保意识。
浙美版七年级下册《鲁迅与美术》、九年级上册《烽火岁月中的版画》《以刀》都介绍了有关中国木刻版画的知识,了解木刻版画的基本创作和工具材料,让学生懂得如何欣赏木刻版画,知道版画是以板材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来复制原作的绘画形式。但传统版画是以木板为使用媒介,质地较硬,且价格略贵,因此,笔者把板材换成了更质地软,易造型的KT板,使它作业效率高,而且更有趣味性。这么大量的KT板材料同样也是来自于学校,有学校宣传栏撤下来的宣传板、物理化学实验室撤下来的废旧的管理制度板、各班级文化建设撤下的宣传板等,都可以被利用,经济又耐用。
板材不同,KT板纸版画的制作方法也不同。用削尖的铅笔画、刺、刮、压、划、扎等技法进行制版,用水粉代替油墨涂在制好的板上,进行压印。印出来的画色彩鲜明,轮廓清晰,更有独特的肌理效果。由于版画的制作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体现了艺术的发挥和才能的施展,学生在体验版画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手指间的雕塑
九年级上册有《城市雕塑》一课,笔者从中受到启发,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小雕塑,从而了解雕塑的一些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学校学生周末才回家,所以必须提前一周提醒学生准备,但是常常有学生过完周末就忘记带材料,这是笔者为什么尽可能选择在校园内寻找废旧材料的原因之一。另外,准备的材料要能够长时间地储存且要方便携带,经过多次尝试,笔者发现粉笔头是既容易造型又方便携带的材料。
笔者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以下几步骤:
(1)提前一天提醒学生收集材料、准备工具。学生可以进行“地毯式”收集,很容易就能满足一个班的使用数量。同时,让学生准备手头可以找得到的各式工具,比如写字用的自动笔头、圆规上的针、学生卡上的别针……
(2)强调上课中的各项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制作雕塑的方法:雕、刻、塑、焊接等,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雕塑的制作方法的选择也不同。一件完整的作品几乎是一点一点用这些细小的工具磨出来的,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相当细心。
(3)各抒己见,寻找小雕塑的保存方法。笔者让学生自己保存这些作品,有学生经过实践,找到了一个好方法,用502胶水浸泡。用502胶水浸泡过的粉笔头果然掉地上也不会碎。这是学生给予的提示,也让笔者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了知识双赢的效果,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进步。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一再强调工具使用的安全性、材料节约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及环保意识。
浙美版七年级下册《鲁迅与美术》、九年级上册《烽火岁月中的版画》《以刀》都介绍了有关中国木刻版画的知识,了解木刻版画的基本创作和工具材料,让学生懂得如何欣赏木刻版画,知道版画是以板材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来复制原作的绘画形式。但传统版画是以木板为使用媒介,质地较硬,且r格略贵,因此,笔者把板材换成了更质地软,易造型的KT板,使它作业效率高,而且更有趣味性。这么大量的KT板材料同样也是来自于学校,有学校宣传栏撤下来的宣传板、物理化学实验室撤下来的废旧的管理制度板、各班级文化建设撤下的宣传板等,都可以被利用,经济又耐用。
板材不同,KT板纸版画的制作方法也不同。用削尖的铅笔画、刺、刮、压、划、扎等技法进行制版,用水粉代替油墨涂在制好的板上,进行压印。印出来的画色彩鲜明,轮廓清晰,更有独特的肌理效果。由于版画的制作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体现了艺术的发挥和才能的施展,学生在体验版画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KT板既可以制作版画,也可以应用于各类手工作品的制作。比如用于灯笼、桥梁等手工作品内部的框架,十分轻便且不易变形。一材多用,能够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技能制作各种不同的美术作品,使学生的作品有个性与活力,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艺术元素无处不在。
三、美术素材的开发与应用反思
通过实践与运用,笔者认为,发现并巧用身边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初中美术素材缺乏的问题,并且有利于学校拓展课程的开发。美术教师利用新颖的教学资源,丰富了美术课堂,使美术课更具创造性,让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美术课。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美术活动中,体验欣赏特殊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学生逐渐学会自己去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同时,笔者也认为,作为教师,要勇于探索、尝试和创新,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提高专业素养,适应多元化课堂需求。当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挖掘素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对农村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进行大胆接触和尝试,并自由地对这些材料进行创作。因为这一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其掌握制作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情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美术素材需要我们去挖掘探索,只要我们多思考、多实践,为创造更有美感的作品而努力,也为校园文化建设乃至社会文化建设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教师用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11.
2.李建勇.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少儿美术,2007(02).
3.蔡艳静.低碳课堂从我们美术做起――在“变废为宝”中享受美的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8.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安市於潜第二初级中学)手工作品内部的框架,十分轻便且不易变形。一材多用,能够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技能制作各种不同的美术作品,使学生的作品有个性与活力,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艺术元素无处不在。
三、美术素材的开发与应用反思
通过实践与运用,笔者认为,发现并巧用身边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初中美术素材缺乏的问题,并且有利于学校拓展课程的开发。美术教师利用新颖的教学资源,丰富了美术课堂,使美术课更具创造性,让绝大多数学生喜欢美术课。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美术活动中,体验欣赏特殊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学生逐渐学会自己去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
同时,笔者也认为,作为教师,要勇于探索、尝试和创新,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提高专业素养,适应多元化课堂需求。当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挖掘素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对农村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进行大胆接触和尝试,并自由地对这些材料进行创作。因为这一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其掌握制作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情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美术素材需要我们去挖掘探索,只要我们多思考、多实践,为创造更有美感的作品而努力,也为校园文化建设乃至社会文化建设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教师用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11.
2.李建勇.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少儿美术,2007(02).
篇2
――约翰・杜威
宽基教育是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创生”这一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创造、生成之教育宗旨,以生活教育、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等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全体师生个性、能力与智慧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创新和自我完善,追求生命成长的内源性、丰富性与持续性,面向生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构建融知识、技能、体质、人格四位为一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体系。
一、发现儿童――在更高层次上审视我们的“双基”观
(一)对传统知识本位下双基教育问题的反思
双基教育理论是一种讲究教师有效控制课堂活动、有明确的知识技能掌握与练习目标的教学思想体系。虽然传统“双基”教学观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缺陷:一是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由此衍生出的教育观将知识量化、分解,知识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二是知识的绝对化,课本知识就是权威,教育目标单一,限制学生的综合发展。三是知识简单化,认为知识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只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形式进行传授就可以了。“双基”教育理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分重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对“新基础观”的理解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遵循的是一种知识本位的教育范式,而创新教育理论认为我们应当强调的是智慧本位的教育范式,其基本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从教育价值观上讲,追求智慧本位;从教育主体上讲,倡导学生为本;从教育方式上讲,重视活动建构;从教育效果上讲,强调科学高效。
“新基础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基础观的提出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是“凤凰涅磐”。
(三)多层次新教育研究的成功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实现了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实现了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新基础教育”提出了四个“还给”的主张与我们的“宽基教育”异曲同工: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宽基教育的基础观
宽基教育是直面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的。我们总说,知识需“厚积”才可“薄发”,宽基教育主张的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积累的就是勃发的基础,“夯实”基础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特别强调为学生奠定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就是要提供给学生一生创新与发展的持续动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所以我们所说的基础,既关注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情意基础;既保证对学生思维水平、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培养,更关注学生情感、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既强调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内化与巩固,更重视学生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能力的形成。在我们看来,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前提,这里的基础知识是由学生内化了的,是活的、可以应用的知识,在教育思想、形式、内容、手段上将基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素质的培养相结合,以全面实现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整体发展目标。教育不能为了学生的未来而牺牲学生的今天,学生的今天就是学生的未来,遵循学生的生命需求来建设学生的人生基础是最好的教育。这就是我们宽基教育视野中的基础观。
二、解放儿童――在开放的背景下重建我们的教学文化
传统教育习惯走极端,非此即彼:要么单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要么单纯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要么过分抬高启发式教学,要么过分抬高传授式教学,让人无所适从。由此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能否把它们整合在一起,能否促进它们的互相转化。如果能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从中看到整体性,那就是宽基教育。解放儿童,不在于打破对儿童的各种束缚,而是要在辩证分析原有教学文化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重建以开放为基本特征的新教学文化。
(一)关键词导引,创新“3+2”备课模式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我们抓住“兴趣、对话、倾听、体验、选择、生成、有效、共赢”八个关键词进行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了“3+2”备课模式。
“3”指三备内容:一备教材(教参),教师要对三类教材进行分析,即可充分利用的教材资源,可改进调整的教材资源,可创造性使用的教材资源;二备学生,根据学生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学案,力求“两变”,即变枯燥为生动,变复杂为简单;三备自己,备出自己的特点,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总结独具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
“2”指两项结合:一是教研组集体备课和个人再备课相结合。集体教研时,对教材进行梳理、分类,作为“通用教案”,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则在课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个性特色,再次补充完善。二是个人备课和专业研究会备课相结合。备课中实施“同课异构”,设计出“宽基链接”“宽基资料袋”等特色栏目,通过专业研究会进行专题研讨,丰富课堂教学个性化内涵。
(二)个性化引导,开发“基本+特色”作业模式
如果说基倾向于分散性,宽倾向于整体性,那么简单地将“宽”和“基”的关系理解为相互对立的二元关系就过于狭隘了。宽基教育是要把分散性和整体性整合在一起,从所有的基中看到整体性。
这一理念被我们的教师成功地应用在了开发创造“基本+特色”作业模式的教学实验中。
基本作业指在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时候,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是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性要求;特色作业是针对寒暑假时间长、空间广的特点,学生从自身兴趣出发,结合家庭情况、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自主自助选择的作业。我们鼓励家长参与其中,提倡重在参与、寓教于乐、自主体验、自我发展。“自然之旅”“童年之旅”“社会之旅”“我的自制书”等就是优化后的特色作业。
(三)宽、基并举,构建重“实”的学科教学模式
我们从“立足宽实基础,面向多元发展”的宽基教育思想出发,提出宽和基统一的课堂,并进行了深入的整体性探索。所谓“宽”,指教学要多元化,宽在积极思维、宽在能力培养、宽在健全人格。所谓“基”,体现的是“根基”“基础”,基即教学目标的落实,基即知识点的掌握,基即良好习惯的养成。
1.“基”在“做实”:做实学生的根基
我们认为,所谓实质性的提高,就是学生扎扎实实地实现所处学段的发展,包括兴趣、习惯、学习能力等基础性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小学学科教学的层位与程度,夯实小学学习的基础。为此,我们梳理定位了各学科的培养目标:
语文:喜欢读书,能说会写,一手好字。
数学:概念清楚,善于思考,解题灵活。
英语:词汇丰富,口语熟练,勤于应用。
体育:不怕吃苦,健康第一,动有所长。
(1)做实学段
如语文学科,在低年级要抓实以“词句”为中心的教学;在中年级要抓实以“句段”为中心的教学;在高年级要抓实以“篇章”为中心的教学。不同学段的语文教学各有侧重、核心,又相互关联。
不同年级学科的具体要求也被进一步细化,如对于不同年级的语文学科而言,在倾听、口语、阅读、习作、写字等方面都制定了不同的、具体的学习标准,使教师教有所依、学生学有所获。
(2)务实课堂
宽基课堂的定位――
目标:轻负、高效、生动、和谐;
基本理念:扎实高效、个性发展、自主创生;
关键词:兴趣、对话、倾听、体验、选择、生成、有效、共赢;
基:教学目标达成、知识点落实、基本学习方法掌握、良好习惯的养成;
宽:良好的思维品质、综合运用的能力、健全的人格、世界的眼光。
2.“宽”在“多元”:多元创生的品质
以数学学科各学段落实“宽”的总体要求的定位为例:
低年级段“宽”定位于:宽在方法多样,宽在思维碰撞,宽在动态生成。
中年级段“宽”定位于:宽在生活运用,宽在方法多样,宽在生成有效。
高年级段“宽”定位于:宽在实践运用,宽在算法多样,宽在自主探究。
3.宽基课堂教学模式
以语文为例。
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课上预习――提出质疑――小组合作――指导阅读――拓展感悟;
略读课:链接导入、明晰目标――小组合作、以练代讲――汇报检测、巩固提高;
精读课:揭题导入――初步感知(一检测)――重点探究(一读)――领会表达、拓展训练(一法和一练);
习作课:(略)。
三、发展儿童――尊重差异建设多元化校本课程新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基层学校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权利。我们深知教育的使命: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在于给学生丰富的人生经历。我们把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偏重到了生活经验方面,特别关注了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转变过程。
(一)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宽基教育要拓展的课程领域在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之外,在学科课程之外。目前我们已开发成型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科学素养课程:以胜利少年科学院为活动载体,开设了国际象棋课程、电脑机器人制作课程、皂吧课程、车模航模海模课程等。
艺术素养课程:以胜利明天少儿艺术团为活动载体,开设了书法、国画、舞蹈、合唱、民乐等课程。
健康体魄课程:以胜利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为载体,开设了攀岩、球类、体育节等课程。
健康心理课程:以“心灵小屋”――胜利心理咨询室活动为载体,通过心理网站、电话咨询、当面辅导、悄悄话信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学会生活课程:借助学校科普生态馆和蝴蝶园资源优势,开发“蝶舞童趣”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组织学生结合假期外出旅游,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国际教育课程:以小导游活动为载体,积累国外旅游的见闻,通过童年之旅小报或自制书、摄影图片展、见闻会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外国的风俗民情、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借助日本和歌山市吹上小学为“手拉手”学校的国际资源,通过每年一次的国际儿童大联欢活动,让学生去学习国际礼仪、礼节,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培养国际意识,展现个人风采。
(二)“八证书”导引的隐性课程建设
“八证书”是指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发展而创造性实施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八会”技能达标考核制度(即会写一手好字、会说日常英语、会读说写算、会制作科技作品、会操作计算机、会一项美术技能、会一项音乐技能、会一项健身技能)。成立师生评委组评定等级、考核等级;学生自主选择达标项目和目标,自主推选班级小评委。此举有效地激励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丰富了宽基教育的内涵。
在实施“八证书”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又设立了“胜利娃成长档案袋”,每学期末从“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心理素质,学习态度、方法和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校本课程实践学习”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记录下他们成长的足迹。
我们打破传统的做法,在考试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考双基、考技能、考创新、考书法(书写姿势)、比速度和质量、考质疑精神、考诚信……形成了全面、发展、激励、人文的学生质量评价机制。通过评选全面发展的“胜利之星”以及单项突出的“学习星、劳动星、健康星、艺术星、文明星、自立星”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确认自己发展的平台,满足了差异、个性发展的需要,让人人都能展现自己的才能与智慧,体验创生的幸福。
(三)生活德育夯实人生根基
我们以播种“中国心”为德育之基,以“养成好习惯”为德育重点,策划实施了“生活德育十大活动”,即养成教育、学校文化、诚信教育、真情互动“手拉手”、心理健康教育、榜样示范、绿色网络、校园安全、学校家庭社区德育一体化、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引导、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夯实了学生的人生根基,丰厚了宽基教育的内涵。
四、为师者先达――宽基教育的必要师资准备
我们深知要达成教育使命,实现宽、基并举的创生幸福理想,最直接最迫切的条件,就是拥有一支掌握了宽基教育思想与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此,在实施宽基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出发,探索构建了三项教师发展策略。
(一)尊重教师身心需求的人本管理
宽基教育从现代人才学的角度把构建人本管理体系作为管理文化的核心,注重创设尊重人、爱护人、激励人的校园管理文化,调动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是在情感上贴近教师,以尊重赢得尊重。学校在管理中着意渗透温馨的评价理念,如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评价时,重在发现其闪光点并加以总结提升,以便指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教师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
其次是和教师共谋愿景。学校坚持“发现人、善待人、服务人、成就人”的原则,引导每一位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教师自主发展的三年规划》,培养“五具”的宽基教师:一具较强的教育使命感;二具较高的专业发展素质;三具高尚的师德;四具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能力;五具较强的引领团队发展的智慧。确立了教师自主发展的三级标准:初级标准――“做人才”,即做技能型教师;中级标准――“变人才”;高级标准――“成人才”,即做智慧型教师。最终能使教师通过自身创造性的教育实践独挡一面,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泉。
(二)推进教师个性发展的校本研修
为探索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规律,学校以新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为核心内容,努力探讨“训研教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模式,这也是宽基教育内涵的重要体现。
一方面,通过“三‘会’引路”带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根据教师不同的发展阶段、能力水平、职务分工,建立了三大教师学研组织:“胜利青年教师读书会”――以读书承载青年教师的发展使命,实现青年教师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胜利名师研究会”――自发学习型组织,由3位区首席教师、1位区首席班主任担任会长,46位胜利名师作为研修伙伴,根据教师的发展需要组织“四读”活动促进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班主任工作艺术研究会”――依托德育方面的课题研究,注重探索班主任工作艺术,定期(一般每月一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主任培训研究活动,实现班主任的全员研修。
另一方面,通过“三‘坛’搭台”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广开言路,为教师提供交流思想与展示风采的舞台,建立了三个教师思想交流论坛:“青年教师读书论坛”――每月举办一次青年教师读书会,创设“教师读书工程七个一”活动;“胜利名师行知论坛”――以团队带团队,为学校的名师团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化教学艺术的平台;“胜利先锋发展论坛”――学校行政领导干部、党员定期召开的论坛,讨论学校的发展规划,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交流前沿性的信息。
(三)激励教师自主发展的多元评价
教师只有在反思性的实践过程中,自身经验才能不断丰富、修正和完善,为新知识、新理论的检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校注重以“创生”理念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实现教学创生。为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教师多元评价模式体现了多元立体的策略。
一是设计档案。鼓励每位教师建立“教师成长发展档案”,其中独具特色的案例和反思记录着教师自身的成长足迹,为其探索专业成长规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是综合评价。从实力、能力、潜力、活力、魅力、定力六个方面评价每一位教师。实力指由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和生活经历积淀形成的整体素质;能力指是否称职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潜力指未呈现但经过学习或实践可以发展起来的能力;活力指蓬勃的朝气和创新精神;魅力指由自身才智、风度和人际交往等因素形成的个人影响力;定力指在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保持淡定清醒的头脑。
三是公平竞争。建立平等的竞争机制,做到评价透明化;工作实绩即标准,形成和谐、有序的局面,引导教师脚踏实地地走好个人成长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