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隔代教育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乐清的经济已跻身全国百强,乐清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然而,由于人们忙于经商赚钱,许多孩子从小到大基本上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人看管。在我从所教的八年级两个班级112名学生的访谈中得知,父母在外经商或打工的有65人。全校1260位学生中大约有50%以上的学生是由祖辈代管的。隔代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隔代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预防和解决好
隔代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1、隔代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表现
隔代教育对孩子性格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最令人关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的未来出取决于他们的性格和心理。扭曲和变异的性格和心理无论对孩子自己还是整个社会都是非常不利的。隔代教育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1自卑、冷漠的心理
因为长期没有母爱,这些孩子往往缺乏亲情,孩子看整个社会都是冰冷的。王某是我班一位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往的女孩,在同学中没有朋友;她思维偏执,父母与她沟通很困难;不能批评,否则就跑到爷爷奶奶那里哭诉父母的不是,或以不上学向父母示威。这种自卑、冷漠的心理严重地阻碍了孩子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
1.2娇气、骄横的心理
由于隔代老人的溺爱,事事都一手包办,不让孩子动手,处处袒护孩子的缺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形成任性、自私、行为放肆,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娇气、骄横心理,稍不如意,便对家人、同学大发脾气,大加指责,甚至有的还常以不吃饭相威胁,弄得家人不知所措。虽然在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种心理,但这在隔代教育的孩子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孙某是我班的一位男生,父母常年在国外经商,经常因小事大发雷霆,老师找他谈话,他很难接受,往往独自跑到卫生间大哭一场。
2、隔代教育心理问题解决的策略
从我校隔代教育家庭的部分学生学习生活特征抽样调查中,归结起来看,他们的问题主要是情绪与心理问题。心理学家提出:“在使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商的作用只占20%,而情感的作用则为80%。”为了有效地解决好隔代教育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
2.1 对父母因外出经商隔代教育家庭的学生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2.1.1建立“困难生”爱心档案
从入学开始,班主任就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对在学习生活、心理有困难的学生要深入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建立爱心档案。并且与年级组长、任课教师协商,与这些学生结对帮扶,负责心理辅导、学习辅导,并给予他们以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这类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
2.1.2 教育他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这类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空虚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如打游戏机、上网吧、看武侠小说、集伙赌博等,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学习与作业,学习成绩差甚至有的逃学。班主任及相关老师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并且一事一教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还要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
2.1.3用爱心和友情弥补亲情
这类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少情感交流,与祖父母辈存在代沟,没有共同语言,内心感到孤寂。班主任及相关老师对他们要充满爱心,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认真倾听他们的叙述,以朋友的身份跟他们交流思想,并且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中,使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感到幸福,更加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2.2对祖父母溺爱产生隔代教育的学生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
2.2.1培养学生有爱心
班主任在尊重主体――学生,变“生硬说教”为“情理交融”。在晓之以理的同时,充分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应,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振,唤起情感共鸣,以此驱动学生道德、行为和品质的形成。如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热切地关注和耐心地帮助他们。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用爱心打开他们紧锁的心扉,常以自己成长过程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与他们交流思想,倾听他们的叙述,以情换情,同时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班级氛围。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学会关心自己,懂得关心、理解和尊重别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美好,逐渐学会适应生活,摆正自己的位置。
2.2.2 辅以严格的要求
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除做耐心细致工作外,也要有一定的严格教育和要求,对原则总是不能迁就。通过班团课、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他们的行为起到提醒和约束作用,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阶段所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对有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要以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严肃的班级纪律处理相结合。
2.2.3创设活动交流平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学会与他人合作
班主任应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利用主题班会、知识抢答赛等,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可有意识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同其他同学间的友谊与合作,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可有意识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表扬和鼓励机制,逐步帮助他们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和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善于发现他们的细微优点,捕捉学习中的闪光点。评价学生不是以学生回答是否正确为标准,而是从中找出积极的一面,加以适当的肯定和引导。从而使学生感到自己身上的优点,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给他们设计的问题要适度,每获得一点进步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2.3 对单亲家庭产生的隔代教育学生的应对策略
2.3.1让学生正视自己的家庭现状
面对婚姻离异的单亲家庭学生,应让学生明白,离婚是父母的事情,与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孩子也不宜过多地干涉父母的权利。以此来降低青少年对父母离婚的恐惧和仇视,培养学生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品行。而对那些因疾病、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单亲家庭学生,应让学生明白自身的处境是因不可抗力所造成,不能因此而意志消沉,教育他们要树立起生活的勇气,正确面对挫折,战胜困难,使其明白,当前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生活的本领,将来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2.3.2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来说,由于生活在残缺的家庭中,已经不能享受到完美家庭的温暖,我们应给他们以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他们高雅的兴趣和爱好,把学生引导到良性发展的轨道,避免不良行为的产生,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对于学校来说,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然后选派优秀的教师去结对帮助。同时班主任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
2.3.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危险年龄”,再加上残缺家庭与社会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致使这时期成为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因此,我们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室,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与帮助。据《中国青年报》5月17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最终克服因家庭的缺陷引起的心理问题。
总之,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我市农民外出经商十分普遍,他们将子女的监护教育权托付给自己的父母辈,再加上单亲家庭也有所增加,因此隔代教育现象总体呈上升趋势,由此产生的隔代教育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市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瓶颈”。隔代教育现象理应引起我们教育界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孙宏艳 隔代教育的五大误区《少年儿童研究》2002、4
篇2
【摘要】文章运用问卷法对广东省农村地区158名3~6岁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6岁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在年龄方面差异显著,总体情况是年龄越大,情绪调节策略越好;性别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女孩在认知重建、替代活动、自我安慰策略方面优于男孩,男孩则在问题解决策略方面优于女孩;留守类型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母亲和其它亲属留守的儿童会更多使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自我安慰等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只与其它亲属留守的儿童更多使用被动应付和发泄策略;养育者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留守儿童,会更多地选择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通讯和网络资源,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幼儿园和社会应多给予儿童情感的支持和帮助,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留守类型;情绪调节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4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肇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广东省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310580019),肇庆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肇庆学院学生学术引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ZB201202)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情绪调节是个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对情绪反应进行监控、评估、调节,改变情绪反应的强度、持久度等特征的过程,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是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表现。已有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主要受到养育者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儿童智慧的启蒙者,是儿童情绪的引导者和情感表达的示范者。当父母的引领和示范“缺席”时,祖辈则成为孩子的主要依恋对象,祖辈自身的情绪模式会对幼儿的情绪发展与调节造成影响,祖辈教养者的文化程度对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有重要影响。相对于父母教养、父母和祖父母共同教养的幼儿,隔代教养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行为障碍、性格和人际交往缺陷,且适应性较差。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流动到其他地区务工,而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由父母单方或孩子的长辈、亲戚代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不能与儿童一起生活,造成亲情关爱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儿童在焦虑、孤独、情绪障碍、自尊等方面的问题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到家长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更关乎自身的发展和民族的兴盛。在消极情绪下,他们如何选择情绪调节策略,如何进行有效的干预指导,国内目前鲜见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提供相关依据和必要的指导策略。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分为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和留守类型问卷两部分。情绪调节策略问卷共有23道题目,包括6个维度,即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被动应付、发泄、自我安慰。问卷主要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留守类型问卷包括儿童年龄、留守者及抚养者情况等。
2.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广东省的部分农村地区,主要有高要市禄步镇、云浮市郁南县、惠州市大岚镇、深圳市罗湖区、肇庆市端州区、广州市海珠区,参加调查的是3~6岁留守儿童的主要养育者,共158人。
3.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考虑到农村留守儿童抚养者的文化程度,为了确保他们对调查问卷的理解,研究者对抚养者进行个别调查,逐一阅读问卷题目,让抚养者做出回答,由研究者记录回答结果。调查数据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根据以往研究,留守的类型也可以细分为儿童单独留守、儿童与父亲留守、儿童与母亲留守、儿童与父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母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其他亲属留守等六种。本次调查发现,6岁以下儿童中基本没有单独留守型,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年龄留守儿童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被动应付、自我安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均值得分来看,留守儿童的年龄越大,运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自我安慰策略的能力越高;在被动应付方面,3~4岁的被动应付的均值是15.36,5~6岁的均值是12.15,即年龄越大,留守儿童的被动应付越低。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年龄越大,情绪调节策略越好。不同年龄留守儿童在发泄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留守儿童的发泄与他们的年龄关系不大(见表2)。
(1)不同性别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自我安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来讲,女童选择认知重建和自我安慰策略的机会高于男童,即女童的认知重建和自我安慰策略优于男童;替代活动策略性别差异极其显著,女童在替代活动策略方面显著地优于男童;而在问题解决策略方面,男童优于女童;男、女儿童在被动应付和发泄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留守儿童的被动应付、发泄与他们的性别关系不大(见表3)。
本次研究发现,不同留守类型的留守儿童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被动应付、发泄、自我安慰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均值得分来看,与母亲留守的认知重建优于与父亲留守的,与其他亲属留守的认知重建最差。与母亲和其他亲属留守的儿童的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自我安慰是最强的,与其他亲属留守的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自我安慰最差。但是与其他亲属留守的儿童在被动应付和发泄方面均值得分最高,与母亲和其他亲属留守的儿童的被动应付和发泄均值得分最低(见表4)。
3.养育者文化程度对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养育者文化程度的留守儿童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自我安慰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均值得分来看,养育者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的留守儿童的认知重建、问题解决、自我安慰得分高于养育者文化程度为小学的留守儿童。不同养育者文化程度的留守儿童在替代活动、被动应付、发泄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5。
四、讨论
1.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类型。已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可分为儿童单独留守、儿童与父亲留守、儿童与母亲留守、儿童与父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母亲和其他亲属留守、儿童与其他亲属留守等六种。本研究发现,3~6岁留守儿童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男女人数基本持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留守儿童身边多由母亲陪伴,其数量占了调查总数的67%。与2012年全国妇联的调查结果中,43.37%农村留守儿童只与其它亲属留守相比,广东省留守儿童只与其他亲属留守的比例只有10%。这个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农村地区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但他们也意识到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尽量选择父母单方外出,而且以母亲与儿童留守为主。本次调查中没有单独留守的儿童,这是由调查对象的年龄决定的,6岁前的儿童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身边一定要有成人的陪护。
2.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留守儿童的年龄越大,则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自我安慰能力越高。无论在哪个年龄段,替代活动的使用频率都是最高的,这可能与儿童自身能力有限,而替代活动是属于相对有效和容易掌握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关。因此,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年龄越大,情绪调节策略也越好。
在性别方面,女童的认知重建、替代活动、自我安慰也优于男童,而男童在问题解决方面优于女童,这些差别部分取决于男女性别的天然差异,也与儿童的性格差异有关。
儿童选择哪种情绪调节策略与留守类型有显著的关系,只与其它亲属留守的儿童,会比其它类型的留守儿童更偏向于使用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而且使用认知重建策略的能力更低,这对儿童日后的发展有消极的影响。而与母亲和其它亲属留守的儿童会更多地使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自我安慰这样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这也暗示着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
3.养育者文化程度对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养育者的文化程度对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自我安慰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上。养育者的文化程度越高,留守儿童会更偏向于选择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这也说明文化程度高的养育者在面对困难时,总会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这也会影响到儿童。“办法总比困难多”,持这样积极态度的养育者对儿童的影响必然是积极的。
五、相关教育建议
1.加强外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发达的通讯技术为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家长在工作之余一定要保证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情感联系,通过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向儿童表达父母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他们的心靠得很近,父母是很关心自己的。外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频率和质量,能减少留守儿童心理的不安,维系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弥补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情感缺失和教育缺位。
2.养育者及其他成人对儿童的积极态度。养育者和老师的情绪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成人就是儿童的一面镜子,当留守儿童与养育者一起生活,或在幼儿园接受教育时,他们也会模仿和学习成人的言行及情绪调节方式,并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因此,留守儿童的养育者和幼儿园老师应该注意、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对待幼儿有良好的耐心,养育者之间相互关心和帮助,减轻生活的压力,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3.注重家园共育。幼儿园内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有规律的生活会让留守儿童获得更多的社会性支持,减少幼儿的心理压力和引发不良情绪的情景,有利于留守儿童对积极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会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4.留守儿童社区的支持和帮助。每一个儿童都值得被珍惜,留守儿童缺乏了父母的爱,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想法,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爱,放下对他们的偏见。地方妇联、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树立信心。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合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和其他儿童一样快乐地生活。愿这个群体不再是孤独的守望者,他们身后的援手越多,他们获得的支持和帮助也会越多。
参考文献:
[1]Thompso,R.A.Emotion regulation: a theme in search of definition[A].In Fox,N.A.(Ed.).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ysregulation: 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nsiderations[C].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94:59.
[2]肖颖.3—5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及情绪认知的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Thompson,R.A.&Meyer,S.Socialization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family[A].In Gross,J.J.(Ed.,).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C].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7:249-268.
[4]刘云,赵振国.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2).
[5]王玲凤.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
[6]吴霓,程秀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升梁山县韩岗镇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3).
[7]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
[8]刘宗发.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研究[J].教育评论,2013,(2).
[9]程黎,王寅梅,刘玉娟.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尊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2).
[10]叶敬忠,莫瑞.关注留守儿童: 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陆芳.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民工潮”,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务工,由于住房、教育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民工无法将子女带到城市一起生活,直接导致一大批未成年的民工子女被留在农村,从而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这样的特殊群体。农村原有的家庭关系受到很严重的冲击,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类型
1.“留守儿童”概念的变化
最早提出“留守儿童”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指的是由于“父母在海外,又上学,又打工,难以抚养下一代”而留守于国内,由上一代帮忙照顾抚养的儿童。
广义上的“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包括了农村留守儿童、城市留守儿童、父母出国的留守儿童及父母外出经商的留守儿童等儿童群体。
狭义上的“留守儿童”专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以取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变原来贫困的生活状况。然而,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等条件的限制,以及自身知识文化的局限,“背井离乡”的农民工难以“举家进城”,产生了抚养子女的难题,最终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农村,让亲戚朋友代为照看,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在农村的儿童群体。因此,如今的“留守儿童”不单单指父母在国外,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的儿童群体。其涵义已逐渐演变为专指农村父母双方或单方进城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由长辈代为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
2.“农村留守儿童”的类型
“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本文所阐述的“农村留守儿童”仅限指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根据监护人的不同,基本可以将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分为“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和“同代监护”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隔代监护”型,即父母双方进城务工,将子女留在农村老家由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即隔代监护;第二种类型是“上代监护”型,父母双方进城务工,子女留在农村,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或朋友)对其进行监护,即上代监护;第三种类型是“同代监护”型,也即是父母双方进城务工,由未成年子女的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代为监护,称为同代监护。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成才的根本,而父母则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双方常年外出务工,忽略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导致留守于农村的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的缺失,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1.“隔代监护”型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大部分父母将子女交给祖辈们代为监护和教育,形成了“隔代监护”型的“农村留守儿童”。
一方面,“隔代监护”中的监护人是儿童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龄的差距导致两代人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老年人思想一般都比较固执,也不懂得沟通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了解儿童的想法和需要;而儿童年龄小,思想十分活跃,喜欢追求新鲜、刺激事物,不理解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用苦良心。双方观念上的差异使沟通难以进行,导致了代沟的产生。家庭沟通对儿童的性情爱好、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及为人处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常年与父母分居两地,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间又存在代沟,难以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影响儿童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
另一方面,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监护人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教育方式。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在隔代监护中,大多数监护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是文盲的老年人,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跟不上其时展的需要,只能从生活上尽力照顾好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而对他们的学业常常是有心无力,难以对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加以正确的指导或给予有效的帮助,更不用说激发其学习兴趣。学习上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久而久之,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常常赶不上其他同学,最终丧失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监护人文化程度的限制也导致隔代监护中易产生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是,祖辈对留守儿童过度溺爱。祖辈们认为,孩子是家中的独苗,只要自己尽最大的能力照顾好他们的日常生活,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对他们言听计从,就能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加上由于监护人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而导致难以指导儿童学业而产生巨大愧疚感,因而对留守儿童更是溺爱有加。一味地溺爱,对培养儿童良好品格和生活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溺爱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中爱的泛滥,降低了他们对爱的感知运用能力,使他们不懂关心他人和体谅他人,久而久之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对儿童的成长成才造成莫大的隐患。第二个极端是,祖辈对留守儿童过分严厉。祖辈们既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年迈体弱仍然必须承担家中的农活和家务活,同时又受到儿童父母的千万嘱托,担心如若未能照顾好儿童而受到他们父母的责怪,因而对儿童的管教过于严厉。生活上的压力和责任“使得他们往往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失去足够的耐心,在教育孩子上只是简单地采取打骂这种最严厉的、在他们看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适度的鼓励和关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有助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能够有效激发儿童的潜能。而一味地打骂只会让原本就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更加孤独,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伤害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2.“上代监护”型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部分外出打工的父母,将未成年的子女交给他们的同辈人,即儿童的上一代人代为监护,形成“上代监护”型的留守家庭。上代监护中的监护人,大多数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的年龄相当,因此,与留守儿童在沟通方面不存在太多的障碍。但是,由于其他各种原因,“上代监护”型的农村留守儿童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交代不明确。大多数外出务工的父母片面认为只要孩子的日常生活得到保障,就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因而当父母将孩子交给亲戚朋友代为监护时,只是模糊地交待监护人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并没有要求关注儿童的情感需要与情感变化。而代监护人也担心如果对留守儿童的管教过于严格,儿童的父母会责怪他们。因此“在照顾孩子过程中或出于无奈,或力不从心,总是存在较大顾虑,往往采取消极被动的策略”,不敢“得罪”他们,监护也就只停留在保证留守儿童日常的生活起居上。
第二,代监护人在精力上、情感上都较倾向于自己的孩子。代监护人家中也有自己的孩子,在精力一定的情况下,必须同时照顾几个孩子。监护人肯定是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对于代为监护的孩子“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感情上也或多或少都会倾向于自己的孩子,相比之下,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就有所欠缺,也少与其进行情感交流。这使得留守的儿童难以感受家庭的温馨及长辈的关爱,更难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容易与家庭中年龄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另一方面,孩子在遇到烦恼不能向长辈倾诉,得到长辈的开导;在遇到挫折不能得到及时的安慰,遇到困难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容易“使他们心理失衡、情感脆弱、消极孤僻、自暴自弃等,此种情况恶性循环,时间久了就将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与智力的发展”。
第三,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看管过于松懈。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小,辨别能力较弱,难以对事物的对错做出正确的判断。儿童的健康成长,既需要来自他人,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同时也需要适当的管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上代监护人难以全身心地照顾留守儿童。由于需要同时照顾多个孩子,“上代监护”型的家庭也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为了保证家庭的温饱,监护人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繁重的农活上。忙于生计的时间延长,用于家庭教育的时间也就随之缩短。监护人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时间管教,又从何谈起对留守儿童进行管教呢?这种重养轻教的放纵型家庭环境,使农村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无约束的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他们自私任性、霸道蛮横、自我中心等极端性格”。
3.“同代监护”型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这类监护人与其他两类监护人相比,具有年纪轻、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共同语言,而且文化水平也较高,一定程度上能够监督和指导留守儿童的学业。然而,由于监护人生活经验、生活阅历及经济状况等条件的限制,“同代监护”型的家庭也存在诸多问题。同代监护人也可分为两小类,一类是年龄与留守儿童相仿的监护人,即哥哥或姐姐;另一类是年龄比留守儿童较大、已成立自己家庭的监护人,即哥哥、嫂子、姐姐、姐夫等。
首先,年龄与留守儿童相仿的同代监护人。他们年龄尚小,缺乏监护能力,客观上难以履行监护职责。而且他们还没有为人父母的经验,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的处理能力和解决能力十分有限,更难以在儿童面前树立家长的权威。因此,即使监护人有心想履行自己的监护责任,大多数情况下留守儿童也不愿意服从其监管。
其次,已成立自己家庭的同代监护人。相对来说容易与留守儿童相处,也具有一定的监护能力,而且在留守儿童面前有一定的权威。然而,这类监护人由于自己家庭成立不久,孩子小,需要花较多的精力照顾幼小的孩子身上,同时又承担着的家务和经济方面的压力,也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虽然这一类的监护人与留守儿童有共同语言,但由于其时间和精力基本都花在其他事务上,“也不能很好地与留守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与部分上代监护人一样,只是义务式地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保证他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要,忽视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再次,同代监护中存在监护权不稳定的隐患。同代监护人大多数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年轻力壮,普遍希望能够外出打工,改善家庭的生活状况。一旦条件成熟,他们就会外出打工,随意将留守儿童独自交给其他亲戚或将其独自留在家中,造成“无人监管”的情况。留守儿童在无人监管的条件下,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基本生活失去了保障,很可能吃不饱穿不暖,生病了也无亲人在身边照顾;行为上获得了“绝对自由”,即使参加了一些危险活动的时候无人阻止;学习上也失去了动力,沉迷游戏、沉迷网络及打架斗殴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已大大地影响了儿童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哥哥嫂子或姐姐姐夫等同代人也要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身心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家庭教育缺失,使留守儿童感到自己是“没人要的孩子”,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
“留守儿童是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深入地分析不同监护类型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特殊的监护方式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状况,需要其所在的家庭、学校、政府的高度关注,并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才能有效地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1.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内部环境的具体对策
① 父母应加强对子女的教育责任意识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只有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关键在于父母。父母应树立高度的家庭教育意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在外出打工时,应尽可能地将孩子带在身边,保证完整家庭模式的正常运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让孩子感受家的温馨和父母的关爱。在条件尚不成熟,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创造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缺,例如常打电话回家、节假日争取回家看望孩子,“使孩子体验到亲情归属和父母关爱的幸福”。同时,父母应改变对孩子的愧疚心理,不应该以一味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来平衡对子女的愧疚心理,而应给予孩子更多关爱与抚慰,让他们度过一个幸福完整的童年。
② 父母应积极寻找有责任感的监护人
父母在外出打工前为子女寻找代监护人时,“也要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寻找和确立最为合适的监护人,细致地落实孩子的被监护问题”。不是随便任何一个亲戚或朋友就能够承担起对儿童的监护。代监护人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敢于承担对儿童的家庭教育任务。监护人的确立,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尽到了责任,可以不再过问了,父母必须常与代监护人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积极寻找机会与子女交流,与代监护人共同做好监护工作。
③ 代监护人应勇于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积极承担起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任务,不仅要照顾好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还应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积极与其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给予孩子父母般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家庭氛围,不会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寂寞。孩子的父母既然将子女交给了某一监护人,就说明了对监护人的充分信任,父母也会理解代监护人严厉的管教是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监护人应该严格管教儿童,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加以指正,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外部环境的具体对策
① 学校、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应为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建立档案,以便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追踪,使学校和教师能够掌握这些儿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当他们在某方面出现问题时,学校能够及时与儿童的监护人或父母沟通,共同解决问题,保证儿童的成长。
此外,学校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以留守儿童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才。“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关心帮助,容易得到留守儿童的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师应多留意在校的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变化,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学业上、情感上的需要,尽可能地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学业上更多的帮助,情感上更多的理解。
② 学校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设立校本课程,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课程决策自。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农村中承担基础教育的学校应有针对性设置特色课程,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例如,设置安全教育课程,强化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设立道德教育课程,培养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加强儿童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态。在此基础上提高留守儿童的自理自立能力,让外出务工的父母不必过多担心子女的生活和教育,让农村的留守儿童能与其他儿童一样快乐成长。
③ 政府应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
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迫使农村年轻劳动力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到城里打工,以获取较多的经济收入,改善贫困的生活状况。然而,我国的城乡户籍二元制,又大大降低了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一起生活的可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儿童能够生活在一个完整并能正常运转的家庭模式中。因此,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闲时的农民不需要背井离乡就能够找到工作,同时也能照顾到家中的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同时,应逐渐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消除医疗、教育、住房等制度的城乡壁垒,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与城里人能够共享各种社会资源,让农民工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能够共享一片蓝天,共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一张.留守儿童[J].瞭望,1994(45):37.
[2]邓纯考.论广义与狭义的留守儿童[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8-11.
[3]课题组(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4]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N].中国妇女报,2005(6).
[5]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385.
[6]陈昌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以苍南县龙港镇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4):13-15.
[7]赵媛.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方向[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4.
[8]黄淑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思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7):142-143.
[9]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208.
[10]吕绍清.留守还是流动?“民工潮”中的儿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95.
[11]丁连信主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132.
[12]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9):32-34.
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教育问题 对策
一、 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1)“留守儿童”的界定及产生背景
叶敬忠等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期(一般指外出务工超过6个月)在外务工而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扶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还有研究者将留守儿童的上限界定为16周岁,即16周岁以下因父母双方或单方在外务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孩子均为“留守儿童”。
诚然,留守儿童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的。一般认为,留守儿童产生是由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矛盾产物。在我国现代化的加快促使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大多数农民工无力解决孩子进城读书的问题,只好将其留在农村,于是便产生了教育学领域的“留守儿童”。
(2)我国现有留守儿童的地区分布及规模
从多项研究成果来看,留守儿童大多聚集在劳动力输出规模较大的省份,以四川省为首,还包括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浙江等省份。其中由于广东、江苏等省内劳动力流动较大,也产生了一定规模的留守儿童。
关于留守儿童的具体规模,各项研究成果之间略有差异。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估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多达20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长。根据全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另外据全国妇联2006年提供的数据,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2%。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规模已相当之大,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3)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分析
根据儿童的监护状况,研究者将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儿童单独留守家庭。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父母流动外出后,年龄较大的儿童独自生活;其二是父母流动外出后,家中儿童虽独自留守,但由居住临近的亲属邻居提供帮助。b.“单亲”留守家庭。即留守儿童仅和父母中的一方共同生活。c.隔代留守家庭。即留守儿童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同生活。d.其它监护家庭。即留守儿童由其它亲属或非亲属监护人代为监护。
(4)留守儿童受教育结构分析
由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可以看出,他们接受教育的层次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涉及部分大龄留守儿童的高中教育。从研究结果来看,学龄前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小,而且长期得不到父母亲情的呵护,早期教育严重确实。大部分留守儿童能够较为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此阶段主要面临学业和心理健康的挑战。大龄留守儿童接受高中教育的比例较小,大部分随父母外出务工。
二、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列举及成因分析
(1) 家庭教育长期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留守儿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主要表现为:
早期教育缺位。在农村,55%的0~5岁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发展都会受到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对于他们而言,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少,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得不到正规学前教育的补偿,早期发展受到局限。
亲情教育缺乏。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及其缺乏,造成留守儿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具有只单向地接受爱,不去施爱,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乏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依赖性强;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情感体验。
行为教育架空。留守儿童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再加上隔代监护或他人监护的缺陷,他们的许多不良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以致放任自流,拉帮结派,小偷小摸,抽烟、酗酒等,更有甚者破坏社会治安,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2) 学校教育问题重重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也是能够对留守儿童施加影响的最佳机构,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样会加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峻性。学校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
学校体系的不完整。近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农村得到普及,但由于教育经费等原因,许多原有的村级中小学被合并,而且学前教育在农村普遍较弱,这样由于农村学校体系的不完整性给留守儿童就近接受教育带来挑战。
学业成绩方面。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较差或呈下降趋势,仅有少部分留守儿童学业成绩较好或呈上升趋势。我想学业成绩的好坏直接和父母的学习监管程度有关,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在学业上得不到父母较好的监管,因此往往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导致较为拙劣的学业成绩。而部分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由于增加了同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机会,他们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更愿意寻求老师或同伴的帮助,由此弥补了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无法进行直接辅导的缺陷,其学习成绩往往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道德发展方面。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来自家庭的道德教育,往往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上较为缺失,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成为学校不得不直面的严峻挑战。而在我国农村学校,往往更看重学生学业上的进步,应试、升学压力较大,甚至无暇从事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根本无法从学校得到弥补。由此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缺乏社会甄别能力,面对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很有可能接收一些错误的道德观念,并在这些错误的道德观念的影响下产生行为偏差,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人格养成方面。心理学诸多研究表明:未成年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父母及家庭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或暂时处于“亲子离散”状态,加之伴随外出务工出现的父母离异状况,常常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社会焦虑、缺乏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这一系列感受往往造成留守儿童自信缺失、自尊受挫,人格发展走向畸形。因此,如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健康发展成为学校面临的重大任务。教育是使人成人的事业,学校是使人成人的地方。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问题。目前,建立寄宿制学校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寄宿制学校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我国中西部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寄宿制学校数量有限,设施较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规模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其次,即使建立寄宿制学校的地区,由于管理不力,只管不教,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心理等问题的不到解决,寄宿制学校作用发挥十分有限。
(3) 社会教育任重道远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特殊环境,社会教育往往被忽略,具体表现为:
留守儿童社会活动方式单调。由于农村缺乏相应的活动设施,因此对倡导留守儿童参加有益社会活动造成限制。
农村环境对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赌博、游手好闲等社会环境往往深刻影响留守儿童,使他们放弃学业,整天在外游荡,甚至参与赌博、盗窃等不良社会活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具体对策与建议如下:
(1)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以及监护人教育
家庭背景是造成学生学业、品德差异的重要因素,而父母则是家庭中影响孩子的直接因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或暂时跟父母分离,主要跟祖辈、亲戚生活,有的甚至独自生活,因此的不到较好的监护。目前,有些地区针对留守儿童实施“家长制”、“托管家庭”等制度,即由留守儿童祖辈、亲戚之外的其他人或家庭来代为行使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但毋庸置疑的是,由于祖辈、亲戚的观念以及其他监护人的精力问题,留守儿童的监护仍然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因此,加强监护人教育成为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重要环节。有些地区已经尝试建立“家长学校”、“爷爷奶奶学校”等,以期通过对监护人的教育,使其更加重视儿童的监护问题,更加理智地行使监护权,以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 加强父母和留守儿童的联系
其他监护人往往很难满足留守儿童在亲情上的需要,父母和孩子经常性的沟通往往会让孩子赶到有所信任和依赖,从而增加学习和生活的信心。父母经常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更容易使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以及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与不易,从而激发起其努力学习的动力,促使其健康成长。许多地区在当地政府和通信行业的合作下为留守儿童可开设了“亲情电话”以方便亲子交流,还有少数留守儿童得到部分企业的资助,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城和父母团聚。这些举措无疑会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较好地预防留守问题儿童的产生。
(3)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龄前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少,即使接受学前教育,由于师资、经费等限制,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强化学前教育师资建设,优化学前教育环境,提升留守学龄前儿童入园率,无疑成为解决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举措。
(4)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道德及人格教育
学校不应该只是学生升学的工具,还应该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与人格养成的场所。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往往更容易产生道德和人格危机,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成为社会代表者的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作为影响者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具备爱智统一的教育品格,用爱去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用智去化解留守儿童的困惑,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有些学校专门开设了相关德育课程以及“心理咨询室”,为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和人格教育问题作了有益的尝试。
(5) 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成为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仍有代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不仅要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且要提升寄宿制学校的质量。此外,还应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寓教于管,配备生活老师,加强与学生沟通,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寄宿制学校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6) 净化农村社会空气,减少对留守儿童不良的社会影响
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监管,更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缺少公共活动场所及文化设施,更没有少年宫等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而麻将馆、电子游戏室、录像播放厅、网吧等在许多农村却有着很高的普及率。缺乏父母监管的儿童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受到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农村开设了“社区亲情活动室”、“俱乐部”、“图书室”等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但由于受经费、人员等限制,往往在规模、效果上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加大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另外,许多大学生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行为也是可取和有益的。
四、 评价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势必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由于我国目前面临着城乡体制、教育体制等各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将暂时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各方面问题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会相应得到解决,但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杨照 著 《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吴康宁 著 《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王江荷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09年第一期
[4] 王章华、黄丽群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问题与思考,09年第一期
篇5
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以及外公外婆他们所受的教育少,文化程度低,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更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和有效的指导。他们教育观念落后,只注重孩子的成绩,不重视孩子良好品质的培养。他们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当孩子不听话时,他们就会心灰意冷、粗暴地责骂孩子,不愿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身教重于言教,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也学会了以粗对粗,顶撞家长和老师。他们对孩子过分宠爱,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妨碍了孩子的自主精神的培养和独立生活技能的发展,使这些留守儿童形成了自私、任性、懒惰、不思进取等不良性格特征。
初中生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健全,思想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不成熟,特别需要父母或监护人的正确引导。长期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就失去了对其正确引导的机会,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缺乏交流沟通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关心,缺乏爱的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闭和自卑心理。 父母不注意自身行为,更会对孩子形成错误的引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怎样教育,如何教育,仍是众多家长所欠缺的知识能力。大多数农村家长不尊重孩子,教育方式偏激,如有的父母想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没有选择主动交流的方式,而是趁孩子不在时,乱翻孩子东西,偷看日记等行为。这种以爱、关心为理由不尊重孩子隐私权利的错误行为,必然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不仅容易引发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家长的素质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转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首先应提高家长的素质。学校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在农闲时间成立文化补习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定期请有关专家和学者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具体辅导,宣传家庭教育新理念,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身教重于言教,要给留守儿童营造家庭学习的氛围。
成人比成才重要,家长要有正确的人才观。德才兼备,德是灵魂,才是手段,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中学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是成人成才的黄金时期,家长应该把对更高分数的追求转变为让孩子自主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会与人共处与合作,正确处理周边的人际关系,磨炼坚强的意志,学会健体,陶冶美好的情操和人品,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保障。处于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的矛盾,逆反心理强,如果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尊重,就容易心理反常,或烦躁不安,粗暴凶狠;或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或不听劝告,与人对立;或公开反抗,桀骜不驯。家长要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育中做到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理解、尊重并善于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引导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其合理需要,同时对他们提出明确要求,从而形成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同时要鼓励他们发挥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不断探求新知,更应对他们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农村学校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留守儿童有效地接受社会教育,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如要关注他们的上网情况,处在网络时代的老师与家长与其对孩子进行“追堵打压”,不如顺应时代潮流,正视现实,引导孩子健康、文明上网。教师要积极地、经常地与家长沟通,指导他们的教育方式,要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让留守儿童,放任自流、无人看管或无人能管。监护人要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教育立场、观点上保持一致,使家庭教育影响取得一致。学校要和家庭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正确了解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情况,扬长避短,引导他们形成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
农村初中的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影响。家长教养方式对他们人格特征形成及其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都有重要影响。不良的家长教养方式让他们或自我中心、骄横任性,或自卑懦弱、敏感多疑,或自私自利、冷漠无情,人际关系差,适应能力差,主观幸福感缺失,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形成不健康人格特征,使他们形成自责、幻想、退避、僵化等消极应对方式。学校或社区应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经常性地对他们开展一些健康知识讲座,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促使他们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
爱,是教育的灵魂,对于留守儿童全社会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增添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1] 谢宇婷.浅谈家庭教育与儿童个性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1.
[2] 林必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DB/OL].(2009-11-07)[2009-11-12]
篇6
【关键词】农村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了孩子的素质教育。“三农”问题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离不开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建设,其中农民尤其是农村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在新形势下,农村的家庭教育该如何发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在启蒙教育和终身教育中,家庭教育在造就人才和人生指导方面,都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重视并完善家庭教育,不仅可以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家庭的幸福,还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繁荣。目前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非常重视,不仅加大投资建设的力度,还加强师资力量,从而提高了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随着农村教育条件的改善和农村家庭对孩子期望值的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发重要。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是天生的,在这个阶段,父母既是他们行为的榜样、学习的蒙师,也是他们生活的参谋和感情的挚友。所以,父母的一切行为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包括父母的价值观、期望、态度和教育理念。但是,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外流,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越发严重,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优良的家庭教育无论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情操素养,还是生活习惯方面,都能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使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1.农村家庭教育责任缺失
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外流导致农村大部分的青壮年外出打工或者进城经商,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往往一个家庭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或者经商,留下老人和孩子留守农村。这些孩子的年龄普遍偏低,一般在2岁到15岁之间。城市的生活成本高,孩子的借读费也高,但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却偏低,难以将小孩留在身旁,只能留在家乡。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学校中,父母双方或者有一方在外务工导致孩子留在农村的学生是其他学生的2至3倍。父母外出务工的孩子只能由家里的老人来照顾,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可能是隔代亲的缘故,家里的老人大多采用溺爱的方式去照顾管教小孩,尽力甚至是超出能力范围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反而在道德和精神方面对他们造成疏忽,甚至采取放纵放任的态度,这样对小孩的身心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本来就不高,何况是他们的父辈基本上都是文盲,是无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的。他们不仅无法给孩子们提供学习方面的指导,也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成长的重要性。还有的父母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来照顾管教,同样的,他们的照顾管教也仅仅是物质上的。虽然他们非常关心孩子,但是在生活习惯培养、心理精神上的引导却是少之又少。长期下去,孩子极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或者出现自卑甚至是自闭的倾向,从而形成孤僻、胆小、懦弱的性格。另外一些家长因为其他的诸多原因,选择让孩子自我管理。孩子本来就是未成年人,缺乏自控能力,根本无法自我管理,也不能完全地明辨是非,这等于是无人管理,自生自灭。还有一些家长由于长期在外,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觉得亏欠很多,就尽力在物质金钱上去弥补孩子,这样反而会导致孩子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惯,从小不知道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再加上孩子本身就没什么自我约束能力,久而久之,极易沾染上一些不良嗜好,长大后也容易误入歧途。
2.农村家庭教育设施缺乏
农村孩子除了学校的教科书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课外书籍,也没有其他获取知识的途径。学校和家庭也缺少一些名人名言、箴言佳句,去鼓励孩子刻苦学习,培养情操,修养道德。在农村,也很少看到一些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素质培养和多方全面发展的设施和场所。缺少了这些设施和场所,除了上学,孩子们就只能玩一些简单的游戏,根本无法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有一些孩子沉溺在电视里,这样极易养成自闭内向的性格。更有甚者,一些孩子还会沾染上一些不良嗜好,诸如抽烟、赌博、喝酒、打架斗殴,最终逐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农村家庭的悲剧。
3.农村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在农村,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很少去关心,有的甚至是不管不问,还有些家长连孩子在学什么课程,上几年级,班主任是谁,都不太清楚。农村家长也普遍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学校的事情,跟家庭无关。他们只是在物质上、生活上去满足子女,精神上也缺乏沟通,把管教孩子的事情全都推给老师和学校。但是,当孩子出了问题,家长又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例如有的农村,老师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反映给一些家长,家长却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关心过孩子的学习,也不赞成孩子在晚上再去花时间学习,他们认为那样不仅浪费电还影响身体健康,他们也不把孩子的学习问题归责给老师和学校,而是认为学习的好坏是天生的,跟后天的努力培养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论花多少功夫都是白费劲。
二、农村家庭教育的解决策略
1.改变观念,转变农村家庭教育方式
事情的发生一般跟人的观念是息息相关的。农村家长缺少对家庭教育的足够认识,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又相对落后。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家长必须提高自身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承担起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重任。有的专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反哺教育法”,主要是把学生组织起来,评价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家长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孩子,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有专家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穿衣风格、讲话方式、为人处事,甚至是笑的方式,都影响着孩子以后的一言一行。农村家庭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言传身教,父母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对家庭的重视,对自己一言一行的要求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要。
2.构建农村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有专家指出,必须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第一,家长必须改变自己对家庭教育的观念,要认识到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希望,同时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帮助。第二,政府教育部门应该对家庭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舆论上,政府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同时,相关教育政策要照顾并向农村倾斜,不仅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还要改善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更要积极争取社会慈善机构的支持,创建良好的农村教育环境,吸引更多的教育人才加入进来。第三,家庭、学校、社会组成一个整体,形成“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体系。以学校为中心,三者之间实现教育信息共享,及时沟通,共同教育,关注孩子不足和进步,促进并引导孩子多方全面发展。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必须建立健全相关联动机制,与专门机构进行合作,帮助教育管理这些孩子,促进农村家庭教育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3.农村家庭中各成员之间教育观念应协调一致
首先,父母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的教育观念必须保持一致,还应该不断地进行学习,并对过去的教育方式进行总结和反思。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应该尽可能地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任何一方都不能因为忙着赚钱而忽略孩子的家庭教育,更不应该托付给亲戚朋友去进行教育管教。其次,父母还应该去作好祖辈的工作,不能任由他们溺爱孩子,也要与他们的立场保持一致,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4.加强农村家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农村家庭家庭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联合各农村举办家长学校,给农村学校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和学习设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空闲时间,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向他们教授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让他们改变家庭教育的观念,采用更加科学规范的教育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子女。同时,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的课外活动,比如阅读名著、郊游写生等等,这样既能丰富孩子的阅历,又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陶冶情操。
三、结语
在新世纪的今天,风云际会,万物竞发,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教育是迎接未来、创造新的文明、新的科技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教育的成功不仅包括学校教育,同时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是最关键且最具影响力的。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对孩子性格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的学校教育,老师和学校既要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要重视孩子的心理精神引导。社会方面仍然在用传统的方式来评价孩子教育好坏,只重视成绩,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光有这两者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的责任举足轻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在大多父母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家长必须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不能把对孩子的教育完全寄托给学校,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农村家长不仅要在物质上去满足孩子,更应当加强精神上的沟通,自身就应当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另外,政府应当加强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建设,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家庭教育。因此,重视农村家庭教育才能作好农村教育工作,才能发展好农村,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马丽丽.浅谈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5):113-114,116.
[2]周四梅.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文教资料,2010(35):133-134.
篇7
【关键词】中职 对口高考 数学 学困生 成因 转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19-02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职学生队伍逐步扩大。由于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都选择了大学,中职学校只能招收剩下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导致队伍的质量难以得到提高,学困生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尤其是数学学科本身难度大,数学学困生数量剧增。他们数学基础知识薄弱,不容易跟上上课进程,对数学失去兴趣与信心。但是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转化中职对口高考班数学学困生,值得研究与探讨。
一、中职对口高考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一)学校教学的原因
多数学校普遍存在数学开设课时不足,有些只学习一年,或者更少,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数学课程,使学生数学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习惯。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储备,容易引来学生的不信任;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方式死板,模式僵硬,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部分教师职业责任感不强,不闻不问,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偏见,学生由此产生厌学心理。
(二)家庭管教的原因
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独生子女的家庭对孩子溺爱,导致一些孩子形成自私、懒惰的不良习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难以提高。另外,对于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的农村孩子的中职生来说,从小缺失父母的爱与监管。父母对学生的学习不重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人沟通不畅,难以对孩子进行正面教导,学生也由此疏忽学习。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困生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实现学习目标,容易被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挫败,拖拉惰性严重,从而降低学习的自信心。学困生学习方法、能力和基础差,跟不上老师教学进程。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方法老套,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不能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四)社会外界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对心智不成熟的学生诱惑极大,容易侵蚀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灵,造成厌学弃学心理。再加上社会竞争的压力,就业竞争大,“读书无用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学科原因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面对繁杂的数学公式、定理等,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难以提高数学成绩。
二、转化中职对口高考班数学学困生的方法
(一)提高教学素质
教学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学生学习数学质量的好坏,提高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更快地认知与理解每一个数学知识点。教师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以较深厚的专业底蕴赢得学生的信任。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巧妙幽默地应用情景讲解数学原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如,在有理数计算中,很多学生容易忘记最后结果的正负情况,老师可以提醒学生,计算得到的结果要问这个数姓什么。教师要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二)开展针对性教学
数学课程内容庞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精简教学内容,在知识点的设置上,先简后难。难点重点应该放慢速度,重复讲解几遍,以便更多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学习效果与情况进行分类,因材施教。接受新知识较快的学生可以布置难度大一点的作业,学困生则主要布置与加强其欠缺知识点有关的作业,并对学困生进行课后跟踪辅导、转化,及时帮助学困生跟上课程进度,督促学困生认真完成作业,检查他们作业完成情况。
(三)提高教师道德素养
我们教师道德素养不好,纵然理论再高,教学模式再好,艺术性再强,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作为教师,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关爱与指导一视同仁,平等教学,杜绝偏爱学习优秀学生,辱骂指责学困生。重视情感教育,通过谈心的方式了解学困生的困难与疑惑,并给予关心与帮助,进行正面指导,鼓励学生提高成绩,让学生看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使学困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会学生预习、听课与课后总结的方法。一是要求学生搞好预习。学困生通过预习可以对知识点有一个简单的认知,同时可以对自己存在疑惑的问题做好记号,以便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跟上老师的进度。二是严格要求学困生认真听课。要求学困生在听课中认真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与解答课堂提出的问题,敢于提出不能理解的知识点,以便老师能看到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讲课速度并作出适应的调整和安排。三是要求学困生认真完成作业和整理课堂笔记。告诉学困生,只有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点,掌握知识。完成作业后,还要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分类,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知识来解答各类试题。
(五)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
中职学生重技能轻文化的情况普遍存在。除了学生数学能力问题,有些学校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对数学教学不重视。一般来说,学校开设数学课程的时间只有一年,有的甚至更短。由于时间上不充足,教师也只能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数学知识的严重不足。数学知识的领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系统学习。因此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是提高数学能力的要素之一。
(六)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学困生成绩不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要想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且更需要同学间的帮助。同学间学习互助,能融洽同学之前的感情,也能让学困生更快地接受知识。由于学生的解题思路会较为简单,学困生学起来更容易理解,加上同学之间没有隔阂,学困生能更主动地向同学请教问题。因此,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困生组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有利于学困生成绩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质量。
(七)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在孩子教育与培养中,应多注重孩子自我独立与吃苦耐劳能力的培养,从小教育孩子懂得学习对人生发展非常重要。加强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与成长变化,对孩子存在的不良现象严格给予改正。家长还应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引导孩子积极学习,配合学校监督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当孩子考试失误时也不要过多地批评与责备,应多鼓励孩子不要放弃。
(八)激发社会教育的正能量
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对一些可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或录像要严格管理,避免学生丧志,对学习产生厌恶之感。新闻媒体应该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多展示传播励志教育、优秀学生楷模等事迹,社区与相关部门机构多组织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图强。
总而言之,中职对口高考班数学学困生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而形成,教师需要增强专业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提高道德素养,做到平等教学,重视情感教育,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使学困生及时跟上课程;注重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家长需要锻炼孩子的自我独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与学习情况。社会应发挥正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多弘扬与开展积极向上的事迹与活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人生的良好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苑.对口单招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篇8
摘 要:教育公平问题正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农村教育公平机制在制度政策、投入经费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的问题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公平价值;农村义务教育;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D90-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5-0073-05
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是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为国民经济增长培养动力的基础工程。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虽进行了多次改革,但经费不足、投入欠缺、城乡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投入差距依然存在,教育公平理念仍未深入人心。随着新时期广大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适应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入贯彻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理念,将对农村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一、经济法公平价值观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现实内涵
经济法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社会法,其核心价值范畴是“社会整体利益”。也就是说经济法的基本价值范畴是实现社会发展、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农村义务教育中更是应追求教育的公平价值理念,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法公平价值界定
经济法工具性价值的公平是指经济生活中的公平,在可持续发展观下,注重社会整体利益的公平,要求绝大多数个体和团体间必需的公平。其公平观的范畴包括地区公平、产业公平、代际内公平和代际间公平,强调机会公平,重视分配公平,实现结果公平,体现社会公平,最终表现为实质公平,是一种社会整体公平、长远公平和发展公平。与传统民法以人为本位,以抽象人格平等为假设,以等价有偿为原则,强调竞争机会均等、机会公平相比,经济法的公平观是一种高层次的公平观,它克服了民法以平等求公平的形式公平的价值理念,追求的是以结果公平为内容的实质公平。经济法的社会公益价值理念,具体表现为追求社会公平和经济民主。社会公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有权享受其他成员所提供的个人生活所需,而且有权享受每一个人都想得到而实际上确实对人类福利有益的一切好处和机会。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同经济法的应然价值、理念和功能是一致的,是经济法良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实现中国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强调一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逐步扭转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二要统筹区域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等。经济法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需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民众权利,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率,更要关注社会公平。经济法应充分运用其权利调整和再分配功能,通过国家调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经济法公平价值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具体运行机制
义务教育是每一位国民获得的最基本的教育,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一个国家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必须以实现义务教育公平为本位,防止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教育公平是指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能力和需要不受歧视地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机会。教育公平的范围主要包括四方面:其一,机会公平。这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对教育重大问题的由来与现状公平的关注集中在给所有人公平的发展和竞争的机会,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1]其二,规则公平。在规则统一的前提下,只要各人的收入份额与其对生产的贡献份额相一致,就被认为是公平的。即教育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和教育权力与责任的均衡,受教育者的权义关系与教育者的权责关系达到和谐和均衡。其三,起点公平。义务教育起点公平要求各成员所拥有的经济条件不应成为其获得义务教育机会的障碍,而应处于同一起点。其四,结果公平。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结果,即义务教育资源在社会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在规则公平、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三者的相对关系中,结果公平更为根本,是义务教育公平的实质含义,也是义务教育公平的实体目标。[2]教育公平还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方面。对在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采取补偿性教育措施,以补偿由于不利地位对其所造成的教育损失,如对于教育实践中现实的机会不平等和过程不平等进行补偿,还有通过教育系统对受教育者因财富、出身、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所造成的差异进行补偿。
正如经济法的公平价值强调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注重社会整体利益的公平,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一样,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教育经费投入的比率以及区域教育的发展状况等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而且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教育上。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将重点投向农村义务教育。正如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认为,发展不能单纯理解为工业化或居民收入的增加,应是一个拓展自由的过程,而教育对于拓展人类自由、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教育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消除贫困和贫富差距。使教育树立和实现科学发展观,是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社会,从而就不能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终极目标。
二、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价值实现存在的困境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经济法的公平价值理念在农村义务教育的实现过程中还存在困境:
1.城乡教育发展存在差距
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更加悬殊地表现在教育发展的水平上。就总体而言,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育设施的配置与城市学校根本无法相比。城市市民与农村村民在能获得的教育设施、教育质量和教育机会上极不平衡。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部分城市已经着重于普及高中教育,许多大中城市正在向教育设施的标准化、现代化迈进,有些城市的中小学在软件、硬件上跟国外发达国家相差无几。而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维持最低水平的运转都相当困难。尽管农村税费改革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资金的来源渠道,由农民自己办教育转化为国家办教育,其投入的主要渠道是国家财政,但事实上,在广大的西部落后地区,上级财政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被层层挪用现象普遍,甚至国家规定的教育收费进入财政专户后被平调、挪用,正常的教学开支难以得到及时的拨款也是屡见不鲜。西部以农业为主的县长期缺乏足够的财力,财政性教育经费基本上就是保证教职工的工资和学校日常支出,不少地方的经费处于勉强维持的状态。[3]农村教育发展落后已经成为当前“三农”问题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城乡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中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以城市为主的价值取向,国家的物力、财力、优质的人力都投向了城市。这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同一地区校际之间义务教育投入差距较大。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就选择了通过激烈竞争、筛选、淘汰,以培养少数“尖子”为目标的精英路线,层层设置重点学校。政府人为地对学校进行分等并区别对待是不合理的,“重点学校”政策更是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又一体现。义务教育不公平,不仅会引起眼前的社会不公平,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的发展;同时还会引起长期的代际复制。
2.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
义务教育公平往往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享受密切关联。当前中国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从区域来看,财政义务教育投入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不均衡。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这表现在教育资源占有量的区域差异突出。现行的教育财政政策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原则,在我国农村,由县办高中,乡镇办初中,村办小学。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下放到县、乡,中央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的比例很少,由于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本来就极不合理,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拉大了区域间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农民的分化和流动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反映,大量的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作,这不仅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农民的分化和流动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农村义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反映为小学生和中学生。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测算,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约为2290万人,主要分布在外出跨省人口较多的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由于留守儿童占当前农村学生的比重较大,具有群体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如果不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整个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都将造成深远的消极影响。
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家庭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具有自然性,家庭教育通常寓于生活中,因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城乡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民的分化和流动集中投向城市,体现在年轻一代上,致使农村家庭中多是单亲或隔代共同生活,造成对青少年的教育不到位和缺失。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正式机构,在青少年成长及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社会群体无法替代的,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劣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业。尤其是中国农村,由于家庭教育不到位,社区教育尚未发展成熟,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学校教育。但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到教育理念、自身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不能够承担起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任务。再者,在有些山区农村,农民居住得都比较分散,村村相隔距离很远,交通又不方便,一个村小学的学生各个年级总共才二十几人,教师资源很少,一个教师要代好几门课,而且既当教师又当保姆,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责任和压力很重;尽管如此,农村教师的待遇很低,与城市教师的待遇相差甚远。
三、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价值理念的路径选择
目前,我国的学者还没有对经济法视野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价值进行过多的研究,政府决策层也没有对农村义务教育经济法公平价值的实现以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济法公平价值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农村义务供给制度;二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三是加快制度建设,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济法公平价值。
1.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农村义务供给制度
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是政府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教育、医疗等由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可望而不可及。因此,应当从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出发,动员全社会力量,稳定经费来源,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改变一切由国家或集体包办的保障体系,建立起以国家为主体,集体、个人和社会相结合的,多方面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在经费上,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相应的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时,将农民工子女纳入财政预算,在教育附加费中拨出一定比例作为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在改革收费制度方面,建立完善对弱势群体的国家、社会资助体系。严格规制义务教育阶段转制类学校、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建立弱势群体社会援助体系,可以通过吸收政府、企业、民间机构和个人的捐赠,设立救助基金,成立社会援助机构,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援助,帮助他们完善一定年限的学业。要打破依然存在的国家对教育过多的包办和垄断,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促进国内外资金向教育领域的流动,使教育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应形成中央、省、地市各级政府按一定比例共同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转移力度,保障义务教育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分配公平和结果公平,追求社会实质正义。
2.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
首先,政府应明确义务教育“责任人”的角色。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是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平等的、无差别的共同服务。提供良好义务教育这一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离开了政府,教育公平无从谈起。同时,必须明确认识义务教育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否则,教育投入越多,越是向“优势地区”和“优势群体”倾斜,越是会加剧不同群体和地区的教育不公,引起更多的社会不公,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提升教育投入主体的重心,加大中央和省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根据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我国实际情况,应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方面的责任,把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在义务教育这一较低层面上,既要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比例,也要提高平均经费水平。应该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投入,特别在贫困地区更要强调中央政府为主体的投入责任。
再次,发挥社会力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义务教育的投入资金来源既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获取,也可以通过市场的途径来获得。一方面政府可以采用贴息、专项补助等形式,鼓励社会资金向农村流动,兴办农村义务教育,参加与农村义务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变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在全国发行教育彩票,吸引和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广大西部农村的义务教育事业中,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缩短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东中西部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加快制度建设,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制约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向深度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若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会给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蓬勃发展。首先,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市民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要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裕农民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其次,应逐步建立并完善社会工作制度,设置相对独立于政府的帮助机构,从另一个角度来帮助弱势群体,在帮助留守儿童问题上,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同时,对进程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家庭教育观念,让他们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当政府对处于强势方的城市基础教育倾斜了过多的投入后,应该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农村义务教育给予更多的制度供给,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进行更多的输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达到代际内公平和代际间公平,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贯彻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原则
首先,政府应树立牢固的教育公平的理念。教育公平理念是实践教育公平的内在动力,是制定教育政策的准则。要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确保义务教育的公平是首要任务,政府在政策制定时要公平对待每一个个体的平等受教育权。
其次,中央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应遵循公平原则,加强对义务教育的宏观调控力度。对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通过法律等形式确定公共教育支出在义务教育的总量和比例。为防止教育资源配置在地区和城乡间的差距扩大而引起教育不公,应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在财政拨款上予以倾斜。另外,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中西部贫困地区,以促进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
再次,实施义务教育补偿制度。所谓义务教育补偿是指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处境不利儿童接受教育,采取的各种补偿措施或行动的总称。义务教育补偿倡导了一种积极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它是个人的权利和国家的强制义务相结合,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效益观,是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合理选择。义务教育补偿是教育公正的现实要求,也是社会文明和教育进步的必然要求。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实现经济法教育公平价值,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和教育基础。初级阶段教育公平的首要内容是保障公民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实现。要坚持以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教育公平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着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而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价值,更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洛忠.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J].重大问题的由来与现状,2005,(02);11-12.
[2]徐中伟.略论农村义务教育公平[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02):61.
[3]张雳.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08):81.
[4]梁德智.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64.
[5]胡宪君,何跃,程艳霞.对和谐社会构建中义务教育公平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01):15.
[6]杨颖秀,张红.义务教育实施二十年的反思与前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124-125.
[7]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1998,(06):21.
[8]张雳.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08):82.
- 上一篇:广播电视专业技术总结
- 下一篇:创新创业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