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01 17:4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篇1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音乐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它能够怡养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甚至在某些时候亦能发挥疗治心灵创伤的作用。良好的音乐素养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亦能够引导个体获得对生命状态的美好体验。由此,音乐教育历来为教育者所认同,被加以积极实施并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是祖国的希望,重视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教育工作者亦应有自己的担当,通过方方面面的分析、研究、探索,摸准儿童教育的关键脉络,才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独立自由的成长。

一、儿童的心理特征——无意想象

一般来说,儿童起初想象力的产生经常是从外界刺激而引起,其想象力没有目的性,属于无意想象。如:3岁的儿童玩橡皮泥,他们不会提前想象自己要把橡皮泥捏成什么样的形状,只是在玩的过程中看到橡皮泥被自己捏成了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一个4岁的小男孩玩积木,他随意摆弄积木,当你问他这时摆了个什么东西时,他便慢条斯理地看看手中所摆积木,再回答你说:“这是一个房子。”第二天,若要求他再摆出一个和现在所摆形状一模一样的积木“房子”时,他却怎么也摆不出了。事实证明,孩子们的想象力事先是无明确目的的,是直接由外部刺激所引起,其想象的主题是易变的。

对儿童的教育应该重视对其想象力的合情合理的主体性的引导,孤立的是与非、对与错,在形成基本的价值观念的同时,潜在的是对其个性的消解。世界丰富多彩同时也矛盾广存,个体意识获得良好的激发,更使其具有创造的潜质,则须使其获得美的体验,在脑海中存留“美”的体验,这就需要广泛的知觉体验,但对于儿童来说,不可避免地要遭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由此,教育者需要借助音乐来传递关于世界的信息,将真善美的种子埋藏于一方方希望的田野之中。

二、想象力的升华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马斯洛在其论著《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中称,“创造性是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的继承特质”,他强调指出,创造性是非经验的,无法以传授的方式获得。佛洛姆也认为:“生产性是人类天生固有的”(佛洛姆,产生性的爱和生产性的思维[M].Manfor himself.1948:8。)(生产性即创造性)。由此可这样解释:创造性是个体固有的心理特征,创造性思维是群体长期的心理积淀以遗传方式在每一个体思维中的集中反映。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和有价值的作品的能力或特性,也称创造力。而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和现象称之为创造,它可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真创造是创造者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对人类社会而言为首开先河的、对社会有价值的成品的活动。如:蒸汽机的发明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类创造则是针对个体具有首创性,即个体最终产生了对本人而言是新的和有价值的作品的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的综合表现。人类思维分为形象、抽象思维两类,两种思维相互补充,形成综合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创造性思维是在强烈的创作动机和外部启示的激发下,以渐变或突变的形式,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不同的方向、程度的重组而获得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创造性的成就。

由此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即想象力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要素,创造性思维是在想象的基础上做出真理性价值选择从而获得的对事物的全新的认识。

2、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应重视把握儿童思维活动的特征

儿童的思维活动体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一般情况下,儿童总是对一些形象特征鲜明的事物印象最为深刻,这一点在其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中也最能体现出来,因此,儿童的思维活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第二,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与其已有的心理层面是相一致的,并且在其思维过程中是离不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及所处的生活环境,是与儿童的年龄特征相符的,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第三,伴随着儿童的成长、阅历的丰富,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也是逐渐增强的。

综上所述,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施教者应采用多样的方法,为孩子们的尝试、选择、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气氛,给他们以创造的激励,并为他们提供广泛使用的素材,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努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与此同时,教师不仅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求同思维,也应因材施教,注重开发儿童的求异思维,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捕捉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因素,有意识地训练儿童的独创性思想。

三、音乐教育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音乐教育的特质及其对儿童的影响

音乐教育本质在于抒发人的内心情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李斯特说:“音乐能直接表达感情的内容和深度”。德国音乐家奥尔夫说:“音乐应该同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

音乐教育对于儿童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音乐教育会影响着孩子们的审美和情感的发展。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音乐教育包括:歌唱、打节奏、游戏、打击乐及音乐欣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儿童在音乐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了其审美能力,激发了其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还促进其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了健康的审美观念,并能使儿童情绪安定、心情愉悦,从而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

一张景色迷人的风景照片看后能使人心旷神怡,那么一首美妙动听的音乐旋律更是能够打动人心,引起人们在情绪上的波动,或高兴,或忧愁。音乐的特殊之处便在于此,能够触及人的情绪,抒发内心情感。孩子童年时期恰恰是其情感发展从初级到高级的逐步成长阶段。伴随着儿童社会交往的扩大、情感体验的丰富,音乐教育在此时可极大地促进儿童情感的健康发展,并让儿童知道如何对待真善美与假恶丑。

其次,音乐教育影响儿童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首先依赖于所听,儿童跟着音像资料学着聆听、欣赏、感受、表达音乐,并在学习过程中使得自己的听觉能力得以提高。孩子们通过边听,可以边模仿着唱与跳,与此同时,也逐渐记住了音乐中的旋律、歌词、动作等,在这样动手动脑的参与中,也促进了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再者,音乐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的思维活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因此,其想象力是由再造想象逐步转变为独创想象的,并在音乐活动中,运用想象力进行创造。如:5岁的小孩学弹钢琴小曲《越过山坡》时,在聆听完一遍教师的示范弹奏后,便描述出了旋律线表现为先上后下,就像人们爬山一样,甚至在此基础上,还创造性地想象出帆船冲浪等。孩子想象与创造音乐的同时,也用语言说出了自己对音乐旋律的感受,与周围人分享了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想法,从而加强了儿童自身的语言交流能力。

最后,音乐教育有益于儿童的身心与个性发展。如:儿童在学习打击乐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其天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时,在清脆悦耳的声音、节奏中感受到了乐器所带来的愉悦感,使其身心轻松愉快,并消除了其紧张感。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我们无法找出任意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相应的,儿童的个性差异也是各不一样的。由于每个儿童个性不一,在音乐活动中,并非每个儿童都愿意参与进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巧妙、良好地引导。儿童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可陶冶其情操,并在音乐舞台上找到信心,变得自信、坚强,使其产生乐观的心态,形成自尊、自立的性格,为塑造良好的人格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其团队协作意识,加强了儿童之间的友谊,也提高了其对待事情的应变能力。

2、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

第一,培养兴趣是推动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快乐。“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兴趣是在活动中产生的,音乐教师可将“玩”引入音乐课堂,以穿插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游戏活动使儿童身体获得发展、情感得以满足。例如:一名音乐教师在给一年级的孩子们欣赏《狮子王进行曲》时,孩子们自己分配角色,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服装,表演狮王、王后、小狮子、其它小动物等角色,孩子们在游戏中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而且把握了乐曲的结构。又如:在音乐教学中可以穿插击鼓传花、猜谜、拼图等游戏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第二,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客观信息转化为个体经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创意的开始。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可视化教学与实地教学,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自然的、社会的实体、实物等,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曾有一名教师在他的课堂中组织了一次分类游戏的活动,选择了以下物体作为分类游戏的材料:象棋、篮球、钢笔等。要求孩子们根据分类材料的特征和性能,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物体分类。通过教师与学生问的互动和相互启发,促使了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并不断产生了新的分类方法的连锁反应。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被激发起来后,往往会产生一些出人意料的结果。

第三,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在和小孩接触时,会发现孩子们总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比如:一小孩儿见到笼子里喂养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便会问身边的长辈:“小兔子只有白色和灰色吗?为什么没有花色毛绒的小兔子?”由于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解答他们的“为什么”外,更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原则,教师可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儿童的求知欲。

例如:教师在教幼儿《爱劳动的好宝宝》这首歌曲时,教师引导幼儿为幼儿园进行大扫除,思考小朋友们能做什么(擦桌子、拖地板、擦玻璃窗等)。然后,教师再请幼儿聆听一段音乐,欣赏一遍,思考能否听着音乐进行大扫除。再请幼儿出来——爱劳动的好宝宝听音乐大扫除,自由想象动作,按音乐节奏创编大扫除动作。

第四,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美国心理学家Terman从1921年起就对一千五百多名超常儿童进行跟踪观察与研究,经50年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个性与成就的关系远大于智力与成就的关系。儿童只有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创造性思维及其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和提高。因此,为了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应精心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儿童只有具备良好的心境,才能真正地促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发挥。

四、总结

篇2

关键词:音乐的要素;形象思维;联想和想象力;创造性人才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已经被摆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之上了,如何充分发挥音乐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通过音乐教育来加强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过去的教育中,由于受形象思维是低级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高级的思维活动,这种片面观点的影响,对形象思维的研究很不够。形象思维活动只局限在幼儿阶段,甚至在小学阶段就忽视了形象思维训练,即使像音乐这样一门主要是开发右脑功能的学科,也忽视了形象思维训练。音乐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培养情感和联想、想象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过去的音乐教育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根据形象思维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培养直觉能力、情感、联想和想象,音乐记忆力、创造力五个方面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一、丰富音乐的表象积累,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

人们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是形象思维的基础,只有丰富的表象积累才能为形象思维提供广阔的天地。知觉的范围很广,如视觉、听觉、触觉等。音乐是培养听觉的重要手段,有较强的听觉能力对提高直觉能力有根大帮助,可以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音乐的表象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各种音乐要素的表象积累,二是对各种音乐作品的表象积累。音乐语言是由音乐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如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把音乐课简单地认作教歌的过程是片面的,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就要注意各种音乐要素的表象积累。经常的训练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了。熟悉更多的音乐作品是积累丰富的音乐表象另一种重要方式。作曲家之所以会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和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作品表象积累有很重要的关系。他们随时随地注意搜集各种音乐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作者亲临黄河的切身体会,作品中有民族的音乐的痕迹;贝多芬的《第六交响乐》(田园)的主题,取自众多的德国民歌的曲调。大量的音乐作品表象积累丰富了人的形象思维,对发展创造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大量掌握音乐作品,乐教材统计在小学阶段学生将会演唱一定数量的歌曲,欣赏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100多首,这大大地加强学生音乐表象积累,为发展形象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音乐培养丰富的情感形象

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情感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乐则是最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柔美、慢速、稍弱的音乐同人们平静的心境是吻合的,激烈、快速和强的音乐同人们激动时的心情是相似的,而下行的旋律造成的压抑的感觉又同人们悲伤时的心情一样,因此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在强烈的音乐感情因素影响下,形象思维则得到更大的发展。通过音乐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运用一切方法启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现在所提倡的愉快教学、参与教学、趣味教学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其次要鼓励学生运用音乐表现自己的情感。演唱和演奏就是表达内心感情的最好方式,因为演唱和演奏的过程就是内心情感抒发的过程,是内心情感更深层的流露,也是感情的一次升华。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情感和演唱、演奏是分不开的,投入了丰富的情感会使歌声(乐声)更富于感染力,反过来又会激发学生更为深厚、强烈的情感活动。

三、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

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作曲家创作音乐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无论是从生活中提取的题材还是从文艺作品中提取的题材;无论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还是从某种艺术中萌发灵感而成,总之都是在他头脑中最先出现他感兴趣的形象,然后运用音乐语言和音乐表现技巧创作而成。当我们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也必然要沿着作曲家为我们创作的音乐形象出发去探寻作曲家创作时的形象原型。尽管很遗憾,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我们往往不能,有时甚是不可能再回到作曲家创作时的形象原型,但对音乐的情感感受却可能会是十分强烈而相似的。从同一情感感受出发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这正是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好机会。比如当我们听到一段欢快的音乐时,产生的想象会是多种多样的:朋友的聚会,节日的狂欢,丰收的舞蹈,郊游的喜悦等等。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这是引起联想和想象的必要条件。如钢琴的快速琶音好像流水,长笛三度音好像鸟呜,定音鼓的轮击好象雷声,快速半音阶下行的旋律好象下雨的形象等等。

2.积累约定成俗的曲调。它可以使人产生对某一特定地区风土人情或特定历史背景的联想。如,听到《信天游》就可以联想起黄土高原的景象,听到《采茶扑蝶》就好象见到了秀丽的江南水乡。

3.鼓励学生在特定情感基础上的“瞎想”。过去的观点是避免学生在欣赏音乐中编故事,如果在正确感受音乐情感基础上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否对发展形象思维有更大的好处呢?

4.经常进行选择性想象训练。教师首先提供一个想象的范围,由学生选择适合的音乐。比如教师提出一个田园的景象,学生可以选择《森吉德玛》、《田园》、《龟兔赛跑》开始音乐等。

四、加强音乐记忆促进形象思维发展

形象记忆是右脑的功能之一,加强记忆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形象思维发展。思维是非常依赖于记忆的,由于音乐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因此追踪和理解音乐就必须依靠己忆去完成。也就是当音乐的实际音响消失之后,在心里仍然要保留这个“音响”,这就是“内心音乐感”。这种能力的形成对提高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记忆的方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抽象记忆,另一种是形象记忆,即把记忆同某种形象联系起来。凡是记忆力强的人,他们的形象记忆能力都很强。

篇3

新闻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65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新闻采访活动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是新闻记者和

A、新闻来源 B、新闻受众

C、采访对象 D、新闻机构

2、新闻从业人员最重要的一种职业素质是

A、新闻敏感 B、新闻理想

C、新闻职业道德 D、新闻从业技能

3、我国第一届全国新闻心理学研讨会召开的年份是

A、1994年 B、1996年

C、1998年 D、2000年

4、联系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一条主线是

A、新闻事实 B、新闻道德

C、新闻价值 D、新闻心理

5、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

A、班杜拉 B、西蒙

C、华生 D、米德

6、人类智力活动的强化剂是

A、信仰 B、个性

C、动机 D、意志

7、和其他一些职业相比,新闻工作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

A、新奇性 B、刺激性

C、竞争性 D、敏感性

8、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意识到自己代表的是

A、本人 B、公众

C、政府机构 D、采访对象

9、长期认识不清的现象,被别人一句话、一个比喻点透了,立即有了新的观点,这体现了新闻敏感的思维具有

A、顿悟性 B、情境性

C、时效性 D、反应力

10、完成新闻作品的心理过程可以图解为

A、内内外 B、外外内

C、内外内 D、外内外

11、记者一旦进入新闻写作过程,其心理活动呈现的特征是

A、广泛性 B、能动性

C、完整性 D、灵敏性

12、新闻心理学所说的“场”,一般是指

A、外来信息 B、内部信息

C、外界环境 D、自我经验

13、就性格特征而言,编辑群体的向性类型偏于

A、内向型 B、外向型

C、中间型 D、极端型

14、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特点是

A、形象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15、编辑、记者、播音员和主持人分担着不同角色,受众对其有不同的

A、角色定位 B、角色认知

C、角色期待 D、角色规范

16、受众的心理承受力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观性,二是

A、客观性 B、时间性

C、空间性 D、持续性

17、新闻在报道与受众的主观态度不一致的问题时,受众能否接受的主观感觉是指

A、从众心理 B、逆反心理

C、心理倾向性. D、心理承受力

18、影响受众态度的依赖心、自尊心和智力的重要因素都属于

A、人格因素 B、情绪因素

C、情境因素 D、认知因素

19、受众态度的改变有两个方面,一是质的改变;二是

A、方向上的改变 B、程度上的改变

C、观点上的改变 D、事实上的改变

20、处于严重抑郁状态的人易产生悲观、厌世甚至自杀的意念,这是一种

A、思维障碍 B、言语障碍

C、情绪障碍 D、行为障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少涂或多涂均无分。

21、记者索取新闻事实的主要对象包括

A、当事人 B、新闻受众

C、目击者 D、新闻人员

E、新闻编辑

22、心理现象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下列选项中属于智力因素的有

A、记忆 B、动机

C、想象 D、性格

E、思维

23、下列选项中,属于新闻敏感的思维特点的有

A、顿悟性 B、灵活性

C、直观性 D、敏捷性

E、创造性

24、记者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构成因素包括

A、协调好认知和情绪情感 B、选择写作时间

C、明确写作意图 D、坚守受众意识

E、选择舒适安静的环境

25、新闻编辑较为突出的、外显的且处于核心地位的性格特征包括

A、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B、谦虚自信、虚怀若谷

C、不大外露、偏于内向 D、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E、彬彬有礼、君子风范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

26、角色冲突

27、新闻编辑的受众意识

28、睡眠者效应

29、心理免疫

30、心理防卫机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构成心理素质模型的四大心理系统是哪些?

32、采访对象不利于采访活动展开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哪些?记者遇到这些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33、对于“新闻作品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记者‘本质力量的书’”,这一说法,应如何理解?

34、简述新闻受众的需要及其与新闻特点的关联。

35、简述新闻工作者心理健康的标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6、结合实际论述学习新闻心理学对新闻工作者的作用。

37、结合实际论述新闻传播者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六、应用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38、请结合实际和自身感受,分析播音员和主持人如何充分利用移情的功能,达到良好的

篇4

1.审美教育在学生心智方面的建构作用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主要的任务和时间是用来培养学生如何做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个过程是个科学的、严谨的体力和脑力结合的过程,是个完全理性的过程,学生在心理上很容易疲劳心理。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课下都会利用网络来进行调节,这是理性压抑下寻找放松和心理宣泄的一种途径。但网络文化,则更多的是大众的、低俗的,对人生观还未成熟的学生容易形成一种壁垒影响阻碍学生正常的心智发展。审美却是一个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认识、思考和感悟,人识则是通过视觉、听觉等形式的接触达到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思考则是对事物现象之后的本质的追问,最后悟出其中的道理。可见,审美对学生的心智培养的角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则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一种审美教育,而是贯穿于学生生活的一种氛围。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实践的过程,不仅仅是通过音乐、美术等形式的开展,而是通过老师课堂之上的对美的认识的刨析,给学生以启示,是一种师生之间互动来探讨来体验的一种教育方式和过程。通过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和认识,在老师的启示下,让学生自己掌握审美的过程,形成独立的认识。

2.审美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对生活是否持有审美的态度,则于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有着攸关的作用。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活动,在当今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的社会环境下,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压力明显增大,如何缓解成为时下很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工科学生的理工学科学习带来的压力也很明显突出,学生失眠、精神萎靡以及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等现象就是这种压力下的表现。正确引导学生对生活持有审美的态度,而不是科学严谨的对于错的态度应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办法。而运用科学的、审美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不仅可以改善学生学习带来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生活中的不同压力。

3.审美对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

审美的过程便是一种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促使你全面的多角度到考虑和看待问题,而不是传统的站在一个角度去思考。审美的过程是一个逻辑和感性相结合的过程。审美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在严谨的科学里往往需要审美的感性来促发灵感,促使创造性的思维产生。所以人才的培养要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学习和生活与审美相结合,这样会更有利于创新。

二、职业学校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2.审美情趣的培养

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小结

审美教育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虽然貌似和职业教育不相关联,但这是一种从长计议,长远的教育,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个人的人格完善都是一种双关的作用。所以,审美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好审美教育的作用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探究的话题。

作者:赵荣忠 单位:鲁中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篇5

1、学生由于考试焦虑而产生的失眠可采用( )来治疗。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2、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是( )。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

4、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 )。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重组迁移

5、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

B.研究者

C.建设者

D.开发者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应当缩小学校之问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学校( )。

A.跨越发展

B.优先发展

C.均衡发展

D.差异发展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 )。

A.育人为本

B.提高质量

  C.促进公平

D.改革创新

8、下列不属于教师上课前的“三备”内容的是( )。

A.备教案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法

9、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A.暗示教学法

B.发现教学法

C.探究一研讨法

D.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观是( )。

A.主体性评价观

B.专业性评价观

C.发展性评价观

D.生成性评价观 11、 智力超常儿童指的是智商在( )以上的儿童。

A.110

B.120

C.150

D.140

1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用简单粗暴、讽刺挖苦的做法来处理问题就违反了( )原则。

A.知行统一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13、 下列特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是(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14、 戴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验时获得的分数为什么与上一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内容?(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5、 ( )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感情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6、 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教书育人

B.师德为先

  C.尊重规律

D.为人师表

17、 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18、 课程标准是( )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19、 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自由联想策略

20、 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21、 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

A.学习动

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22、 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 )。

A.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B.准备律、练习律、类化律

C.练习律、思考律、迁移律

D.练习律、因果律、近因律

23、 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起伏

24、 在本行政区实施有效的教育法规,属于(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行政章程

25、 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6、 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武松打虎的情景的过程,就属于(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27、 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依次是( )。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8、 班级管理中制定的班干部轮换制度属于( )管理模式。

A.常规

B.平行

C.民主

D.目标

29、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比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30、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 )级管理。

A.三

B.四

C.一

D.二 31、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外化

B.内化

C.行为

D.从众

3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程标准

33、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34、 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35、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 )。

A.生活老师

B.任课老师

C.班主任

D.学校管理干部

36、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37、 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型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38、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 )。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39、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B.使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C.使学生更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

D.对传统教育课程的改革

40、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B.

画饼充饥 C.谈虎色变

D.叶公好龙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41、 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 )

42、 所谓需要的满足是指绝对的满足,一般说来,低级需要只有充分满足后,较高的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人的动机才有可能受新的需要支配。( )

43、 相同要素说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

44、 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收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45、 慎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指的是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 )

46、 教师尊重家长,有利于教书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 )

4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

48、 《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公办学校校内可以适当设置民办校或民办班。( )

49、 创造性思维就是力求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 )

50、 在文艺创作和科学发明中出现的“灵感”属于思维类型中的直觉思维。( )

51、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完全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这反映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 )

52、 个体道德认知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完全对应。( )

53、 一般来说,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 ( )

54、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55、“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气质。(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56、 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应用要求。

57、 简述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

[:请记住我站域名/] 58、 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59、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60、 简述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意义。

61、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的共同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62题12分。第63题11分,第64题12分,共35分)

6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63、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片段并回答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了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时说的话,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话。(学生七嘴八舌地读)

师:谁愿意给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读?(生读小壁虎说的话)

  师:读得很流利,但似乎少了一点儿什么味道。什么叫“行吗?”

生(依次回答):“行吗?”就是“好不好”“好吗”“可以吗”……

师:对了,这说明小壁虎讲话时怎么样?

生(依次回答):和气,小心翼翼,谨慎,礼貌……

师:你们从哪里看出小壁虎讲话时很有礼貌的?

生:小鱼比小壁虎大。小壁虎叫她小鱼姐姐;老黄牛年纪大,小壁虎就称他伯伯;燕子比妈妈小.小壁虎就称她燕子阿姨。

生:小壁虎走了之后都跟他们一一告别,说:“再见,再见。”

生:小壁虎每次说话都用“您”很有礼貌。

生:小壁虎每次借尾巴都要问别人“行吗?”

师:对,小壁虎每次说话都很和气,都是用商量的口气跟人借尾巴的,说明小壁虎很有礼貌,谁能够用很有礼貌的语气试着朗读小壁虎三次借尾巴时说的话呢?(生读)

师:读得有点味道了,朗读的时候还要注意……(教师指导朗读)

师:请大家用有礼貌的语气再读一读。(学生品读小壁虎说的话)

师:读得更好了,请同学们回家后再读给爸爸妈妈听,注意读出礼貌的语气……

(1)教师在该教学片段中贯穿了哪些教学原则?(要求写出三条原则)

(2)结合材料分析其中两条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

篇6

关键词:纵向思维;中学数学;一题多解

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某些数学问题既可以这样解,也可以那样解,不同的解法体现的是解题者思维上的差异,而实施“一题多解”的前提是:需要积累一定的数学知识,善于将零碎的知识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并在平时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一题多解”的规律。

一:由表及里,探求问题本质

题目:设A、B分别为椭圆x^2/9+y^2/4=1(a,b>0)的左右顶点,设P为右准线上任意一点(不在并轴上),若直线AP、BP分别与椭圆交于M、N(异于A、B两点)。问:直线MN是否恒过一定点,若是,求出定点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本题是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对学生思维和运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师的提示启发下,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答案,即存在定点(√5,0)。若我们就此满足该问题的解决,再就该论题加以所谓的总结,学生的收获是极其有限的。新课标强调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合理推理的能力。本题研究的是特定椭圆的一个性

质,这种性质能否拓展到一般的椭圆,它的逆命题成立吗?甚至拓展至双曲线等,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大胆猜测、合理推理。

二: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纵向发散思维能力

一题多解从方法的角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和特征,达到思维发散的目的。但是从已知信息的角度而言,还未能达到这一目的。所以,对于题目决不能仅满足一题多解,还应从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分析和探索,由一个问题引伸出一类问题。因此,选择一题多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横向发散。在完成一个章节或一个知识体系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老师要根据学生掌握“双基”的实际情况,以及有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恰到时机地设计一题多变,如:变换条件、结论、图形等要素,由原问题引伸出类似的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亲身去探究、分析和思考,获得类似问题的解答。例二(20以内的加法):把8+5=口的条件、结论进行变换、延伸或开放而得到下面一组填空题:

①8+口=13 ②口+口=13

④8+口=口+6 ④8+5=口+口

例三(应用题):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2/5。乙车5小时行完全程。问:甲车需几小时才能行完全程?

解法简述:相遇时,甲、乙车分别行了全程的2/5、3/5,所以,甲、乙车的路程比与速度比(因至相遇时两车所用时间相等)都是2:3,故求得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全程270千米、甲车需7.5小时才能行完全程。本应用题属行程类型,可以以路程、时间、速度三个基本量在问题的条件、结论中进行变换而引伸出同类的多个问题供分析、思考。如:(1).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2/5。乙车5小时行完全程。问:甲车需几小时才能行完全程?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仿例题方法解答本题,为防止思维定势,可设问:“甲车行了全程的2/5时用去几小时?乙车行了全程的另3/5时用去几小时?”引诱思维有效发散。(2).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乙车每小时各行36、54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少行54千米。问:甲、乙车各需几小时才能行完全程?(3).甲、乙两车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行了l小时后,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3/5,甲车5小时行完全程。问:

乙车每小时行几千米?(4).甲、乙两车从同地同向出发,甲车先行了1小时后乙车出发,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出发3小时后行的路程是甲车行的路程的4/5。问:乙车每小时行几千米?

一题多变,可以达到梳理系统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题一法的教学目的,防止思维定势与僵化,促使学生的思维横向拓宽发散,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体会与启示

在数学教学中,设计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程度、知识系统结构,要围绕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体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从而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思维有效地发散,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是长期性的、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双基”知识、年龄特征和牛活体验的实际情况下,认真钻研和挖掘课程资源中的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尝试、改进、总结、提高。

结语:

思想出智慧,智慧生妙解,妙解巧思令人陶醉。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良

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在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过程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美,这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次探究表明一个数学题目常有多种解法,或横、纵方向能进行拓展,或与其他题目有某种共性,目前课改教材中此类题目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T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让教材成为学生与社会生活联系的纽带,充分运用教材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叶木坤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用教材教" 考试周刊 2011(37)

[2] 贾庆兰.刘春玉.类比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22(3)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精神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11-01

新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教育的神圣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语文教改的重大课题。有了创新意识,还要学会创新型的学习,学习的创新会给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

卢梭说:“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那简是愚蠢的事。”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素教育论指出,课堂教学既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人的差异性注重发展人的个性。教学时,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突破范作构思束缚,在不影响主题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引导他们自信的照自己的个性意愿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感受,其个性也就得到张扬。学生们由于自己有了独特的个性,对待周围的事物有了不同的看法。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好的方面要多加鼓励,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七年级《荒岛余生》的课文中,教师可以先简述作者笛福的经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作者有所了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作者描写鲁滨逊的思想斗争,其目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快速的阅读课文,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这将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不止是一个,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是讲得有道理,教师都应对学生进行表扬,肯定学生的做法。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2.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平等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如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小朋友,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请你给大家读一读行吗?”“xx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大家知道你能行!”这样就能常常激发创新的兴趣。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句“你真棒!”、“你的说法有新意”、“你真聪明”……把这-声声赞扬送入儿童的耳际,流入学生的心田,给他们以亲切感,学生就更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给老师、同学听。创设美好情境的同时,如果把"微笑教学"的艺术带入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一种美好的心境,创新意识就孕育在了这种心境之中。

3.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4.注重课外延伸,培养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语文课堂教学,这是学生学习最基本的途径;第二个层面是其他各科教学及各种课外活动;第三个层面是家庭和社会。

4.1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如社会背景、人物介绍、历史典故、及其他各种有关的知识等。如学习《一个降落伞包》,学生搜集了总理、将军、等知识,同时还要搜集飞机飞行时的有关知识等,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培养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2为学生提供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办专栏:“小小作家”园地、“手抄报”展评;提供表达与表演活动的机会:“诗歌朗诵赛”、“我爱中华”讲演、“最佳小编辑”擂合赛;“课文成画”展览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四年级学生就表演了课本剧《山沟的孩子》、《刻舟求剑》、《东郭先生和狼》等故事。在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师就让学生画出各种水果,并写上自己为什么喜爱这些水果……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自己,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战胜自己,在经验体现中得到提高。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听、说、思、辨的能力也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和展示,为他们标新立异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5.运用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是三尺讲台,三寸粉笔,近年来伴随着教改又多了投影仪,配了录音机,的确为课堂增色了不少,但总吃萝卜白菜也会腻的,时间久了,就寡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脑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多了,学生们走进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神秘的背景、五彩的画面、亮丽的色彩、奇妙的图形、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都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创新,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

篇8

【关键词】交响乐赏析;大学选修教育;综合素质;西方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音乐是最崇高的艺术,古已有之,也是儒学六艺中的重要才能之一。而交响乐作为音乐王国的统帅,是音乐艺术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作曲家的感情,诠释着作曲家的人生哲学,也是当今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当今各所大学在本校的选修课中都开设了交响乐赏析,以期满足新时期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交响乐赏析在大学选修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交响乐简介

交响乐是指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又叫管弦乐。它有以下特征:首先,都是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其次,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再者,交响音乐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交响乐赏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选择阶段、了解阶段、聆听阶段和总结阶段。选择阶段是指在欣赏交响乐作品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选择那些结构简单旋律优美的作品,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再适当提高所选作品的难度。了解阶段是指对所选择交响乐作品做详细的了解,包括对作曲家和作品的了解,这有助于对所选作品的聆听。聆听阶段是指对所选交响乐的赏析过程,这里要求聆听者要有意识地去倾听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就是指交响乐在演奏过程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总结阶段是指欣赏者在了解作品、倾听作品后,最终达到的对乐曲的领会和认识程度。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对选修教育认识的现状

1.所开设的选修课种类虽然很多,但范围却相当狭窄。选修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但一直处于不十分完备的状态,不少大学生都反映,目前高校选修课的设置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选课时,只能被动地跟着学校选修教育计划走,而不能根据自己兴趣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即使能报上选修名,往往会因为教学资源的限制,造成最后被迫放弃。

2.当前,大学生对选修教育认识不足,在选修课的选择上趋于单一化。因为就业竞争的压力,一些学生在选修课的选择上,热衷于选修与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性课程,比如经济管理、第二外语等都很受学生欢迎,而政治、哲学、音乐等则备受冷落。还有的部分学生为了获得高学分,选修一些学时相对短、学分相对高、内容相对简单的课程。

三、在现代高校教育中,交响乐赏析课促进了大学选修教育的发展

曾经有一位大学生问一位著名的华裔科学家;中国能不能向世界贡献“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位科学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中国过去、现在和近期不能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他特别强调中国忽视对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是无法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之一。而有关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和哈佛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表明,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但在毕业二十年后,在其岗位上的升职情况却赶不上耶鲁和哈佛,经研究后发现,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在人文、艺术修养方面不如后两所学校。这些都充分证明,艺术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而交响乐作为音乐艺术的统帅,在大学生教育中,必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交响乐赏析课,为大学选修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我国大学选修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大学选修制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史,由于选修制体现了教学上的灵活性,适应了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因此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很多高校都把进一步完善选修制作为了大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在选修课科目和内容的设定上,突破了传统的实用性标准和出发点,加强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教育和培养,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全能型人才。而交响乐赏析课的开设,很好的诠释了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为国家大学的选修教育注入了新的能量。

2.交响乐以其特有的方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促进了大学生视觉器官、发声器官、听觉器官以及大脑的正常发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交响乐是音乐艺术之王,其独特的演奏形式(即多种管弦乐器的合奏)和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特点),使学习和聆听者——大学生受到无法想象的心灵撞击,促进了其听觉器官和大脑等的正常发育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

3.大学生在选修交响乐赏析课,聆听交响乐过程中,通过起伏不断的节奏,可以自由想象交响乐表达的情景和思想,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出其创造性思维。交响乐的创作,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对作曲者内心思想的一种非物化的表现形式,是作者精神上的产物。大学生在进行交响乐赏析时,它作为一种非语义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发展空间,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在一定基础上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莫扎特的《第四十一交响曲》,大学生在聆听这段乐曲时,能让其感受到一种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对此,有的学生认为这是“英雄的呼唤”,而有的学生则认为是对当时历史的“颂歌”。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段交响乐有不同的聆听感受,激发出来的创造力和灵感也是不同的,这是个体差异性的表现,但也是个体想象能力丰富的表现。

4.大学生通过对交响乐作品表现手段、交响乐形象和乐理知识学习的过程,可以充分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况、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尤其对理科大学生来说,逻辑思维能力是其专业学习不可缺少的。而对交响乐赏析课的选修,在不知不觉中,能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这将大大有助于其专业课的学习,同时也能有助于其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5.大学生对交响乐赏析课的选修,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交响乐赏析课,是学习西方文化的一个小窗口。交响乐是被公认的一种最具精神化、抽象化的乐器表现形式,它以反映社会现实为目的,表现了当时时代背景下作者或者一批人的心声,是西方文化的精髓,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大学生在聆听交响乐的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到西方古老文化的魅力,学习到西方文化的精髓。

6.大学生选修交响乐赏析课,有助于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团队精神最初源于企业,是企业为完成某个个人不能单独完成的任务而提出来的合作共赢的工作模式。现实的经济发展也证明,一个企业只有具有了浓厚的团队精神和意识,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使企业处于整体和谐的发展状态中。而交响乐独特的演奏模式,正是团队良好协作的表现。交响乐赏析课,是通过交响乐队,或者叫管弦乐队来实现的,这种演奏形式不是一个演奏者能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大家的合作,且必须是和谐合作,才能创造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大学生通过对交响乐赏析课的选修,能促进大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这将有助于将来大学生走向社会和就业。

四、结束语

交响乐赏析课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大学选修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怀生,王旬.浅议音乐教育与审美素质的培养[J].音乐探索,2001(1).

[2]薛金炎.交响乐世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3]王放歌.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体裁的美学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7)

[4]潘珅.简述李斯特音乐美学思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S1).

篇9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 发展最迅速, 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 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欣喜可见,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而显著的辅助作用, 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受到空前关注和高度重视。现将本人应用信息技术于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简述如下, 以求教专家和同行。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书本知识, 学生听书本知识, 教学功能只有一个, 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新的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它既要传授知识, 又要发展多种能力, 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还要培养品德。两种教学观的根本分歧在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着眼点在何处, 在信息时代, 一切取决于效率, 而教学的效率在于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掌握知识, 具备不断更新知识, 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把发展智力提高到应有的地位, 不仅是由于现代生产技术发展提出的要求, 也是全面把握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标准的要求。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新的学生观则认为,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 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这些新的趋势中所隐含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 都反映了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 学生被看作为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者要通过自己经验建构知识。这些新的应用重点强调学习过程, 强调有意义的学习, 强调学习的许多目标都要通过学生积极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在这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下, 教师要扮演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的角色, 这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数学教改, 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现代教学的学生观。传统教学的学生观, 把数学学习主要理解为学习前人创造的数学知识, 习惯把数学等同于数学知识的汇集; 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用数学”的意识在学生头脑中很淡薄。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数学教学观念随之转变:第一, 由“对大多数学生的低标准和少数学生高标准, 转变到对所有学生普遍的高标准。”第二,“由建立在‘知识的传授’与‘例题、练习’之上的‘权威型模式’转移到以‘学生的鼓励’和‘积极探索’为特色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第三,“由惟一地强调‘纸笔’的演算转移到对计算机的充分运用。”第四,“由惟一地集中于‘机械’的技巧转移到广泛的数学能力的培养。”这种新的数学教学观, 成为教改的突破口。我在教学中既重视教法的研究, 更注重学法的研究和数学学科特点对学法的特殊要求以及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法的影响。教学中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信息技术应用为辅助的教学模式。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我们目前教学的基本形式是班级教学, 大班上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注入灌输, 学生死记硬背, 基本教学手段是口授、粉笔、黑板、文字教科书。目前教学方法的改革, 应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 逐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验, 把这些单一、落后的手段改成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要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体现时代的特征。信息技术教学作用于学生, 可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觉,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数学课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使师生双边活动融为一体, 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我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吃透教材、明确目标、精心设计、注重实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多、技巧性也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学内容, 重点, 教学目标, 选准突破口, 选择媒体和运用媒体的最佳时机, 精心设计, 注重实效。一方面, 省去了教师画图、擦黑板等操作, 节约了时间, 利用多媒体举更多的实例, 渗透了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及科技知识。此外, 由于计算机可以不断出现新的情景, 学生有新鲜感, 有不断需要思考解决的新问题, 使思维常处于积极状态, 显得特别灵活, 往往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导入新课使用信息技术, 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佳境例: 在讲授“函数的单调性”一节时, 可这样导入新课。用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绘出:( 1) 函数y=2- x 的图象;( 2) 函数y=x2 的图象让同学观察这三个函数的图象, 当x 逐渐增大时, y 的变化趋势如何? 此时, 计算机用不同色彩的光点( 表示x 值) 及线段( 表示y值) 。把x 逐渐增大时, y 增大( 或减小) 的情景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 此时告诉学生, 这个特性即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巧妙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成功的数学课必须是重点内容突出, 难点问题巧妙突破, 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满堂灌。在讲授“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节时, 教师导入新课后, 接着提问: y=sinx 的图象形状如何, 谁能画出草图?大多数学生都能利用特殊三角函数值, 列表、找点。但是两点之间连成什么样的曲线呢?产生了疑问, 于是同学们尽量多的列表找点。这时借助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显示y=sinx 的描点, 连图的整个过程,既生动又直观, 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了正弦曲线。此时用光标显示〔0,2л〕上确定图象的关键五点, 告诉同学, 在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只须作出这五点, 图象就基本确定了。由于微机验证了学生们对正弦函数图象的猜想, 情绪都很高, 对图象印象深刻。“正弦函数图象”这个重点就得以突出。4.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尾布局合理、结构完美的课堂教学,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精妙的结尾应具有耐人寻味、课断思不断, 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如讲完“抛物线的图象和性质”后, 用课件把抛物线在国防、科技、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生动地显示出来, 既渗透了科技知识又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并且能消除学生疲劳,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人类学;设计;视觉传达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53-02

一、人类学概念简述

关于人类学,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给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及其在各种发展程度的文化的科学,包括人类的躯体、种族差异、文明、社会结构,以及对于环境之心灵的反应等问题的研究。”他认为,解释人类学事实的唯一途径是说明它在一定文化中正在发挥的功能,因此人类学研究的目标是把握文化整体与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历史的比较方法意义不大。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以全面的方式理解人这个个体。更深层而言,这种研究不仅仅在于人的躯体构造之理解,而是人类所有思维与想法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人类如何行动、如何认知自己的行动、行动的结果又如何影响人的思考以及人与其他群体、象征的互动即是人类学最根本想解答的问题。

在刘佳老师所著的《工业产品设计与人类学》中,将人类学的研究方向大致划分为两大类:(1)对人的生物面、自然面的研究,如人类体质学;(2)对人类文化创造力方面的研究,如考古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等等。

人类学对于人的生物面自然面的研究,研究人类身体的体表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研究人的种族的分类、体征差异的意义,让人类对自身物种有了更具体的认知,扫除了一些人们对其他种族的歧视,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同时,体质人类学对人的各种自然属性的研究,给与设计相关的人机工程学提供了数据和理论基础。

设计也属于人类文化创造力的范畴,考古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的学科研究都涉及了对于设计相关范围的研究,或者说,是对设计物的历史的研究。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人类学观测点

设计,“是针对一定目标的求解和决策过程”,“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基本范畴”。这里所指的设计范围比较广,将设计描述为一种与人类的思维有关的、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的独特能力,人类凭借这种能力改变着自身与外界的关系,人类的全部创造活动都被纳入设计范畴。

艺术设计是设计活动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其目的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改善人们的生活。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与人类学的出发点不谋而合,它们研究的中心都是人和人的生活,大到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都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只不过人类学更侧重对案例的分析思考某个事件产生的影响、总结它的意义,而艺术设计则是以具体的创造活动来关注人的生活。平面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分支,同其他设计一样,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在现今的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观与克制,需要借助设计作品,传达委托人想要表达的信息。平面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做到,打动别人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感动,足够的细节本身就能感动人,图形创意本身能打动人,色彩品位能打动人,材料质地能打动人,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让设计品直接或间接的发挥改善人们生活的作用。当然,平面设计的定义是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一般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做出用来传达想法或信息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平面设计重视的是视觉刺激带给人们的感受,又被称为视觉传达。

三、平面设计因素在人类学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

不是二十世纪后期快速发展起来的商业广告艺术才算平面设计,从远古的拉斯考克山洞岩画开始,平面设计就逐渐登上了人类的历史舞台。最初的平面设计只是通过图画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需要或愿望,成为记载重大事件的手段。后来各个部族之间为了区别彼此和显示自己的势力范围,人们开始制作专属于自己部落的图腾,用特殊的纹样装饰自己的身体,在陶土器具上绘制抽象的图形,通过纹样来区别器皿的用途和使用者的身份,这应该就是最早的CI设计了。平面设计是与人的生产创造最早开始的艺术形式,和与巫术相关的音乐舞蹈不同,平面设计这种艺术形式更具有实用性,并是基于某种人类最初的生存本能需要而衍生出来的,即人类不再像动物一样用气味区别敌我,而是自行创造了一种新的途径――平面设计,只是后来人们的生产生活分类层次复杂化了,将之上升为艺术,但平面设计的基本功能性并未由此发生变化。

人类学的研究也包含了对艺术定义的讨论,罗伯特莱顿也曾在《艺术人类学》中有所提及:“艺术是一种难以定义的现象。”莱顿一直在通过对各原始文化的艺术形式研究探寻这个问题,他也从中总结出了艺术应该可以满足“实用的、令人愉快的意图”或“美好的形式”这两种检验艺术是否只为艺术的标准。鉴于人类学对于艺术的定义,视觉传达这门学科的理论甚至视觉传达的被定义本身就成为了人类学对于艺术的研究的一个更具体的参考。

这用一个视觉传达过程中最基本的问题就可以解释清楚,即视觉认知是人类智能的关键与中心问题,“人类的想象世界一部分脱离了真是世界,而这一部分形式与现实世界形式的作用恰恰相反,它使我们看到了艺术的神奇力量”。创造性思维是在抽象性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假如不存在人类的抽象活动就没有人类的创造活动,抽象活动是人类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可以说,人类的现代文明的大部分成就都是在抽象形式中产生的,比如各门科学的理论体系构造,比如最初的艺术,包括理解和认识,都是人类的抽象思维形式。这类形式的产生,进发出另一种形式的产生,这就是人类的创造活动。从唯物的观点出发,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材料也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思维不可能是空泛的思维,而是对外界事物逻辑的组织构想,即便是抽象思维也是如此。所谓的创作,也就是源于外部的刺激,是人类作为思维的主体对外部世界做出的反应之一。视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最简单最有说服力的窗口,所以不难理解人们最初的艺术创作也大多是为从视觉上获得心理满足和传达视觉信息所做。

比如古埃及的壁画艺术,以恒定感为特征,人们通过这种对恒定感的表现,寄托对于永恒的神秘力量大的追求。壁画同时也担负着记录历史的作用,同时表达对自然的膜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的文明成果的骄傲。的这样的艺术并不完全是为现实的人所创造的艺术,它具备普遍的社会功能,是一种当时人们生活状态的书面记载,用以维系信仰和整个社会的精神。壁画的内容包括法老日常生活的记录、重要仪式的记载、各种神灵的故事、亡灵和生命的故事、甚至还有类似于木乃伊的制作工艺过程这样的记录,这种壁画艺术不应该单纯作为美术被认识,每个象形文字和图画背后都具有丰富内容的意义。这种壁画从直接的视觉感受上带给人庄严肃穆的气氛,体现着古埃及的社会精神体系和稳定的社会等级结构,并且体现着古埃及文明的宏大而细致、庄严而温和、肃穆而明朗的艺术气质。通过对这些直观的视觉信号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窥探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时代的缩影,人类的每个创作品都蕴含着其本身对事物的理解和愿望,特别是那些专门被创作出来只为了吸引关注的东西,部分的代表了一个时期的价值取向,是研究该时期人类文化的便利途径之一。

19世纪晚期开始有了平面设计与美术的划分,不同于通过模仿自然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绘画艺术,平面设计的重心开始向迎合大众内心愿望的方向发展,这种迎合产生于平面设计自身的作用立场,所以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中出现的意象一般都能代表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种作用,与早期人类在巫术图腾中表现出的愿望没有本质差异,只是随着类人的进步变得更复杂精细、没有那么直白罢了。举个例子,时代愿景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不同时期海报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对比中可见一斑。较早前的海报设计元素一般比较固定,画面一般使用有魅力的人物或自然景物装饰为衬托,需要推销的东西作为主体,根据内容风格的不同装饰物和文字字体做些调整,有比较固定的模式,构思和表现手法依旧是艺术型为主,比较讲求绘画的技法,通过形式美感,给人一种比较单纯的吸引。然而海报艺术发展至今,已经跟最初的形式线条美感相去甚远,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生活也得到丰富。经历了立体派、野兽派、未来派、表现主义等大批现代主义的艺术派的洗礼,加上商业文化的不断渗透,海报的表现手法和侧重点都起了不少变化。再也没有人去刻意欣赏无意义的繁复花纹和美女了,如果不是有特殊要求,很少再有大段的介绍文字出现了,人们在海报上停留的注意力最多几秒,有时就连“人”这个形象的出现也被工具化了,海报的重点变成了强调视觉冲击力,旨在让受众在第一时间记住内容,不顾一切的凸出重点,商业海报尤其如此,暗示着紧蹙的生活节奏,充当着都市丛林的图腾。

四、从人类学角度出发对当代设计现状的反思

人类学家在田野考察的时候想必也见证过了各种传统文化的凋敝,这些文化是否应该受到保护?人类学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无论生产力发达与否,文化的价值是同等的,要改变现状就不能忽视文化流失的风险,那么生产水平落后的文化是否就应该甘心成为生产水平先进文化的灵感激发物而守旧成为“为他者的文化”?均衡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扩张是人类发展初期的必然规律。看似无懈可击的存在方式未必就是正确的。那么怎么才能保护那些独特而珍贵的文化不受侵蚀?怎么才能在混乱的前行中留给人类一个反思自身的空间?很多人持不同的观点,人类学目前所做的努力好像也不能面面俱到的解决问题。

设计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将人类的生存哲学通过对于理念的展示给人们,提供正确的引导思想,至于文化的多样性保存等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可能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朱铭.设计学与设计史论纲[A].张道一.艺术学研究[C].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3]刘佳.工业产品设计与人类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